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MD Kria™ K26 SOM提供支持的视觉 AI 盒能以高速处理摄像头图像,以更为有效地检测轨道 

2024 2 13 日,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AMD(超威,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MD )今日宣布,日本新干线运营商九州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简称 JR 九州)正采用 AMD Kria™ K26 系统模块( SOM 实现轨道检测自动化。这一基于人工智能( AI )的解决方案取代了传统的步行检查数英里轨道的方法,通过改善检测速度、成本与准确性显著提升了效率,从而满足日本严苛的铁路安全要求。

JR 九州新干线的运营范围广阔,铁轨长度超过 1,455 英里,列车运行速度高达 161 英里/小时。 安全性作为公司第一要务,要求定期进行严格的轨道检查。

为了提高评估效率与准确性,JR 九州选用来自 Tokyo Artisan Intelligence TAI )、由 AMD 提供支持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高速图像处理和先进的 AI 功能来探测和检查松动的螺栓和其他轨道问题。

JR 九州新干线工程部副经理 Kazuhiro Sakaguchi 表示:“借助来自 TAI AMD 的全新解决方案,我们得以提高传统轨道检测的效率。我们期待通过未来的功能强化实现检测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轨道检测解决方案的核心是一个连接到小车上的视觉计算盒,该小车能以每小时 12 英里的速度检查轨道。该视觉计算盒配有一个采用基于 FPGA Kria K26 SOM 的高速摄像头,用于 AI 增强型前/后数据和图像处理。Kria K26 SOM 作为一款紧凑型一体化嵌入式平台,将定制 AMD Zynq™ UltraScalei+™ MPSoC DDR 内存、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安全模块以及铝制散热器融于一体。

TAI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Hiroki Nakahara 表示:“在此用例中,AI 最重要的益处在于降低成本。以小车取代传统的步行检测轨道的方式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由 AMD Kria SOM 提供支持的解决方案具备可编程性、耐久性和嵌入式智能性,使其能够灵活适应 JR 九州运营范围内独特而多变的条件、地形以及乘客需求。由于铁路建设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对 Kria SOM 进行更新以适应每日变化的自然条件便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未来投资。

AMD 工业、视觉、医疗和科学市场高级总监 Chetan Khona 表示:“AMD Kria SOM 正加速边缘端创新并通过部署简化解决方案开发。JR 九州是一个极好的示例,它展示了 Kria SOM 无限的可编程性如何通过结合边缘 AI 计算,在从机器视觉到工业机器人和AI/机器学习计算的各种应用中实现流程自动化并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相关资源

关于 AMD

在超过五十年的历史中,AMD(超威半导体)引领了高性能运算、图形,以及可视化技术方面的创新。全球数以亿计的人们、领先的 500 强公司,以及尖端科学研究所都依靠 AMD 技术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AMD 员工致力于打造领先的高性能和自适应产品,努力拓宽技术的极限。成就今日,启迪未来。更多信息,敬请访问 AMD 公司( NASDAQAMD )官网 http://www.amd.com.cn/,关注 AMD 官方微信:AMDChina,关注 AMD 官方微博 @AMD 中国。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Brian CondellMichael Jackson

工业4.0的关键在于从工厂车间边缘收集数据,为工厂控制器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帮助工厂做出更明智或“更智慧”的决策。此外还让制造商能够快速轻松地定制产品,而无需为重新配置制造流程付出大量成本。这就打开了“单件小批量生产”制造流程的大门,有助于减少浪费,让工厂生产更加可持续。IO-Link在实现工业4.0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适用于新工厂,而且还能轻松升级现有老旧设施。近年来,IO-Link节点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预计这种增长趋势将持续发展。这篇博文探讨IO-Link为追求智能化流程的制造商带来的三大关键优势。下方的图1显示了IO-Link的增长率。

1.png

1.IO-Link节点安装数量不断增加

1. IO-Link将智能引入边缘

IO-Link为工厂车间边缘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提供高达230kbps的双向数字数据通信接口,使其能够测量、监控和控制生产线的各个阶段。边缘处理的决策越多,需传输到控制室PLC的数据就越少,从而能够有效节省时间和能源。例如,除了C/Q数据线之外,传感器还可以使用IO-Link接口中的引脚2 (I/Q)作为数字输出(DO),读取来自二进制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同时驱动LED指示超过阈值的情况,而无需用户输入来做出此决策。下方图2为典型IO-Link传感器的框图。

2.png

2.IO-Link传感器的构建模块

2. IO-Link支持简化安装

IO-Link使用标准化接口,用工业环境中普遍使用的便捷M12连接器取代了传统的模拟、二进制和串行接口。此外,该接口采用标准非屏蔽布线安装方式(例如图3中带M12连接器的3芯非屏蔽IO-Link电缆),因此升级设施以使用IO-Link的成本很低。IO-Link还向后兼容串行输入/输出(SIO)二进制信号,也就是说支持IO-Link的传感器可以使用标准数字输入通信通道与现有PLC进行通信。PLC模块升级为与IO-Link主站连接后,IO-Link通道上的C/Q线路就可以与工厂车间的设备进行双向通信。IO-Link与现场总线类型无关,可以在各种工业网络架构中无缝使用。

3.png

3.IO-Link电缆

3. IO-Link有助于减少维护并增加正常运行时间

IO-Link有助于确保实时诊断信息畅通无阻,让工程师可以及时发现并迅速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同时让技术人员也能快速更换故障传感器。支持IO-Link的设备具有自主调试和自动设置参数的功能,从而能够进一步简化上述任务的操作过程。在许多情况下,技术人员可以从控制室远程执行配置更新,无需前往工厂车间。举个例子,需调整生产线以生产不同产品时,技术人员可以实时重新配置相关工艺参数,从而尽可能缩短停机时间,加速恢复全面生产。下方图4为距离传感器的参考设计,例如用于测量传送带上物体尺寸的距离传感器。然而,与传统传感器不同的,如果需要更改物体尺寸的公差,可以通过远程控制修改该IO-Link传感器测量距离。

4.png

4.MAXREFDES174IO-Link距离传感器

有关ADI公司用于实现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IO-Link主站和从站收发器产品组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链接:

IO-Link主站智能工厂 | ADI公司

智能工厂:IO-Link传感器/执行器 | ADI公司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3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约2.6万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 梁雄

引言

OWS的全称是Open Wearable Stereo,也就是开放式可穿戴立体声系统,通过无线降噪技术提供丰富、全频的声音,采用开放式设计,进而解决了传统入耳式TWS耳机的诸多痛点问题。OWS 开放式耳机将成为新的极速增长品类,预测在未来,开放式耳机销量将占 TWS 耳机 30%的市场。

针对现在市场上主流的OWS耳机存在响度”偏低、低音损失等痛点,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大力推广一颗超低功耗、400mW单声道G类耳放芯片-IU8202,其单端直驱输出,避免了输出电容造成的低频响应损失,同时节省了成本和PCB空间,也降低了元件的高度;支持差分输入,3.6V供电210mW/16Ω的大驱动能力,可满足大动态高音质的需求;超低底噪5μVRMS精巧的咔嗒声抑制电路消除了启动与关断过程中的POP声;超低静态功耗1.3mA,有效延长了OWS耳机的待机时间;采用DFN1.6X1.6_8L小封装,非常适用于OWS耳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

IU8202T应用信息

1、概要

IU8202T是一款支持差分输入,支持大动态输出信号400mW单声道高性能音频驱动芯片,专为电路板空间有限的便携设备而设计。IU8202T具有极低的静态功耗以及极低的底噪。

IU8202T采用单端模式输出,其直驱模式结构单电源供电时能够产生以地为参考的输出,从而省 去了大尺寸的隔直电容,既节省了成本和电路板空间, 也降低了元件的高度。

IU8202T可向16Ω负载提供高达400mW输出功率,THD+N仅为0.006%。217Hz时具有86dB的高电源抑制比( 允许该器件工作在嘈杂的数字电源,无需额外的线性稳压器件)。精巧的咔嗒声抑制电路消除了启动与关断过程中的可闻噪声。低功耗关断控制,可以在混听模式有效的节省能源。IU8202T工作电压范围在2.5~5.5V, 待机时仅消耗1.3mA电源电流, 具有短路保护与热过载保护 .IU8202T封装形式为DFN1.6X1.6_8L,其额定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85℃。

2、IU8202T脚位图

1.png

3、IU8202T管脚说明

2.png

4、IU8202T DEMO原理图

3.png

5IU8202T DEMOPCB顶层设计图

4.png

6、IU8202T DEMOPCB底层设计图

5.png

7IU8202T DEMO板贴片图

6.png

8、IU8202T DEMO板物料清单

7.png

9、IU8202T DEMO实物图

8.jpg

围观 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Lars Reger

1.jpg

恩智浦一直在探索让系统集成更加便捷的方法。我们开发的恩智浦平台加速器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已经应用在数百万恩智浦器件上。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加速器的潜力、促使我们开发它的挑战,以及我们如何从IT行业借鉴了一些好想法和概念,并将它们应用到智能连接设备领域。我们的成果是一个软件IP和相关的工具,它们可以实现轻松开发、现场升级、资产资本化和生命周期管理的改善。

通过系统集成和兼容性赋能物联网

恩智浦平台加速器有助于解决物联网和工业设备开发中的关键挑战——系统集成。为资源受限的设备开发嵌入式软件传统上是非常耗力的——需要大量的手工编码和调试,以及确保与快速发展的技术兼容的巨大努力。

考虑一下开发不同智能设备之间的差异,例如运行在专有实时操作系统(RTOS)上的智能恒温器、运行在基于Linux的平台上的照明控制系统,以及使用定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安全摄像头。在这种场景中,每个设备可能都需要一套独特的软件组件才能实现卓越功能。软硬件平台多种多样,这使创建能够让这些设备无缝交互、共享数据和提供类似用户体验的统一生态合作体系变得具有挑战性。

解决这种复杂性正是平台加速器的亮点。MicroEJ的容器化能力使软件应用及其相关项能够简洁打包到虚拟执行环境中,以保证基于不同技术基础但性能一致。

恩智浦全面的边缘处理解决方案

要我们之前介绍过MICROEJ VEE,MICROEJ VEE是一种嵌入式软件容器,只需不到40KB的内存就可以打包二进制应用,并在不同技术环境中实现应用的无缝移植和复用。这项卓越的技术是恩智浦平台加速器的核心,使我们能够构建全面的解决方案,突出软件资产的复用、移植和优化。

通过在恩智浦边缘处理范围内部署软件容器——覆盖MCU(RTOS)、跨界RTOS/Linux和MPU(Linux)——平台加速器允许在各种处理器上使用恩智浦IP的功能,实现一致的软件体验,不受处理器或IP的变化影响。此外,平台加速器一开始就注重提供卓越集成和性能,关注内存占用、能效和性能提升。

恩智浦平台加速器解决了系统集成这一关键的开发挑战。了解详情

2.png

恩智浦平台加速器嵌入式架构:优化电子系统总拥有成本的解决方案

利用虚拟设备和Android Studio支持统一物联网生态合作体系

平台加速器最令人兴奋的一个方面就是能够统一物联网生态合作体系。借助MICROEJ虚拟执行环境(VEE)的支持,平台加速器利用与Android领域相同的开发工具,如Android Studio、IntelliJ、Gradle构建工具和虚拟设备。这种统一的方法为开发人员提供无缝的体验,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物联网的巨大潜力。

3.png

方案利用恩智浦MCU、跨界产品和MPU的组合,使能软件定义电子设备

在嵌入式设备上升级、更新和实施微服务

恩智浦平台加速器满足了现代连接设备的关键需求,通过促进微服务和可下载应用的更新、升级和部署,确保设备的长使用寿命和适应性。恩智浦平台加速器的架构小巧安全,使设备能够无缝接收最新的功能和补丁,无需停机或中断。

MICROEJ VEE在隔离环境中运行多个应用,进一步增强了设备的安全性,促进微服务的部署。这种方法使得应用开发更加模块化和可扩展。此外,恩智浦平台加速器对可下载应用的支持赋予终端用户定制设备体验的能力,同时制造商也可以在售后与客户互动。

通过培育能够轻松集成新功能和服务的动态生态合作体系,恩智浦使设备制造商能够不断改进产品,保持竞争力,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改变大局的市场趋势

平台加速器作为一种催化剂,推动各个领域和应用更广泛的市场趋势发展,包括:

  • 灵活的智能电网和工厂

这种软件解决方案通过应用和微服务,实现持续进化和向产品即服务的转型,使智能电网和工厂更加适应需求的不断变化。

  • 更智能的家居

平台加速器加速产品开发和Matter等创新的集成,有助于通过降低功耗和成本减少碳排放。

  • 更强大的可穿戴设备

平台加速器使开发功能丰富、低功耗、高性价比且创新的可穿戴设备成为可能,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便利水平。

迈向软件定义的世界

平台加速器正在帮助引领软件定义时代,让客户、OEM和终端用户能够定制和调整功能,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 对于制造商/OEM

    -提升生产力:同一支优秀团队打造更多样的产品

-激发创新:以惊人的敏捷性设计和定制产品,精准地满足市场需求

-拓展服务视野:直接在设备上提供服务,增强对终端消费者的产品价值

  • 对于终端消费者:

-享受尖端技术:体验功能丰富、性价比高的产品,适应消费者和智能家居的需求

-拥抱进化:使用能够通过应用和服务不断调整、成长和演进的产品,提升日常生活

借助恩智浦平台加速器激发创新活力

2024年的CES展会上,恩智浦和MicroEJ联合展示了一个可扩展的恒温器平台,能够同时运行MPU(基于Android)和MCU(基于FreeRTOS)的边缘处理。这些恒温器使用了相同的二进制应用代码,呈现相同的用户界面,并通过Matter与智能家居互动。

平台加速器赋能物联网行业的嵌入式开发人员和产品设计。和我们一起探索恩智浦平台加速器的潜力,创造、设计、创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产品推向市场。

作者:

4.jpg

Lars Reger

恩智浦半导体首席技术官

Lars Reger现任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作为首席技术官,Lars负责管理汽车、工业4.0、物联网(IoT)、移动以及连接和基础设施等重点市场的新业务活动和研发。恩智浦拥有广泛的物联网处理器产品组合,是全球最大的汽车行业芯片供应商之一。恩智浦及其全球专家团队通过其卓越的边缘计算专业知识,推动了自主、安全互联汽车的开发,并加快推出物联网智能和安全互联设备。加入恩智浦之前,Lars对微电子行业有深入的了解,专注于汽车领域。1997年,他开始了职业生涯,成为了西门子半导体的产品工程师。他曾在英飞凌担任过工艺和产品工程部门主管、移动系统芯片项目经理和IP管理总监。在2008年加入恩智浦担任汽车部门的首席技术官之前,他负责大陆集团连接业务部的业务开发和产品管理。201812月,Lars被任命为首席技术官,一直负责恩智浦的整体技术产品组合。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6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使用经认证的安全产品进行设计,可帮助一级供应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实现合规的网络安全风险管理

汽车行业从信息娱乐系统到发动机系统都越来越依赖无线和车载网络连接,对强大的网络安全措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ISO/SAE 21434 标准的出现为道路车辆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制定了要求。这些网络安全要求有助于规范汽车产品从概念到设计、生产、维护和退役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根据这些标准,Microchip Technology(微芯科技公司)与特定汽车工作产品相关的企业流程最近通过了第三方机构UL Solutions的审核,并经认证符合 ISO/SAE 21434 标准。

MktkY5N3Ke.jpg

ISO/SAE 21434 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Automobile Engineers, SAE)联合制定,旨在帮助企业定义网络安全政策和管理风险。该标准是一项要求严格的规范,包含45个安全类别(称为工作产品),每个类别都规定了一套独特的要求,涵盖设计公路车辆电气和电子系统的各个方面,从集成电路和软件到固件和库。

ISO/SAE 21434标准还确认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已通过认证。这证明网络安全是企业的优先重点,从行政领导到所有组织结构,包括设计、测试、产品、应用、营销、质量、验证和确认团队。参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利益相关者必须完成网络安全培训,并符合指定的资格要求。当设备集成到汽车网络安全相关平台时,威胁分析和风险评估(TARA)方法也会被纳入产品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

Microchip负责汽车业务的副总裁Matthias Kaestner表示:安全是Microchip的核心支柱,ISO/SAE 21434认证证明了我们在汽车网络安全领域坚持高标准的决心。我们的客户可以相信,Microchip 是值得信赖的安全顾问,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为汽车网络安全设计提供全流程指导。

虽然每个原始设备制造商都有责任证明车辆层面的合规性,但 ISO/SAE 21434 鼓励生产生态系统中所有公司都积极发挥作用,帮助管理网络安全威胁。采用 Microchip 安全产品的电子控制单元是在 ISO/SAE 21434 认证的流程框架内设计的,客户可以不必再为确定是否合规而审查数千页的流程文件。这减轻了一级供应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证明自己安全合规的负担。

如需了解有关Microchip ISO/SAE 21434 认证和汽车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Microchip网站汽车安全页面。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简介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是致力于智能、互联和安全的嵌入式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其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产品组合让客户能够创建最佳设计,从而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减少系统总成本,缩短上市时间。Microchip的解决方案为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市场中约125千家客户提供服务。Microchip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handler市,提供出色的技术支持、可靠的产品交付和卓越的质量。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microchip.com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利普思推出全新62mm封装SiC模块产品组合,性能达到业内一流水平。模块采用工业领域大量应用的62mm模块半桥型拓扑设计,使用高品质的成熟芯片,其耐压高、功率密度出众、短路耐量高、温度系数在1.4倍,优于行业水平。62mm封装SiC模块包含1200V和1700V耐压规格,满足大功率应用需求,特别适用于电网、轨交、储能、大电源等应用。

2.jpg

得益于采用业内领先的芯片方案,并运用了低热阻和低杂散封装技术,以及Si3N4 AMB低热阻基板的使用,使得利普思62mm封装SiC产品在功率密度、短路耐流、热阻等能力方面发挥出色,特别是在高结温的工况下,模块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指标显著优于行业水准。

3.jpg

如上图所示,在客户实际测试和应用中,对比市场主流产品62mm封装SiC模块,在同等Rg条件下,利普思模块在导通、关断、反向恢复等损耗均表现更好,且可以实现更快的开关速度,这一特性为客户的应用和驱动参数的设置上带来了更灵活的选择。

62mm SiC模块 技术优势

  • 耐压1200V 1700V可选

  • 出众的电流输出能力

  • 温度系数指标优于行业水准

  • 低损耗,短路耐流能力优异

  • Si3N4,低热阻

4.png

目前利普思62mm封装SiC模块已经进行上机测试并获得订单,涉及应用包括电网变流器和轨道交通车辆辅助逆变器,下游客户包括国内电网及海外轨道交通企业客户。

利普思一直专注SiC模块以及大功率IGBT模块的研发生产,今年利普思将加大对SiC模块的研发投入,包括2200V碳化硅模块在内的一系列新产品预计也将很快投入市场。

62mm SiC模块 应用领域

  • 智能电网

  • 轨道交通

  • 储能、充电

  • 大功率电源

来源:利普思半导体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季度营收67.1亿美元,同比持平

  • GAAP营业利润率29.3%,非GAAP营业利润率29.5%,同比分别增长0.1个百分点和持平

  • GAAP每股盈余2.41美元,非GAAP每股盈余2.13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5%

  • 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23.3亿美元

20242月,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应用材料公司(纳斯达克:AMAT)近日公布了其截止于2024128日的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2024财年第一季度业绩

应用材料公司实现营收67.1亿美元。基于GAAP(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公司毛利率为47.8%,营业利润为19.7亿美元,占净销售额的29.3%,每股盈余(EPS)为2.41美元。

在非GAAP基础上,公司毛利率为47.9%,营业利润为19.8亿美元,占净销售额的29.5%,每股盈余为2.13美元。

近期披露的某些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使用年限变化,使得GAAP和非GAAP每股盈余皆增加0.03美元。

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23.3亿美元,通过7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和2.66亿美元的股息派发向股东分发9.66亿美元。

应用材料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盖瑞·狄克森表示:“应用材料公司在2024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并连续第五年超越晶圆制造设备市场的增长。随着客户在未来数年持续提升对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至关重要的下一代芯片技术,我们在半导体关键技术节点上的领导地位将助力实现卓越的业绩。

业绩一览


2024财年第季度


2023财年第一季度


差异


(除比率外,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收入

$ 6,707    


$ 6,739       


毛利率

47.8 %


46.7%


1.1 百分点

营业利润率

29.3 %


29.2%


0.1 百分点

净利润

$ 2,019    


$ 1,717    


18%

稀释后每股盈余

$ 2.41      


$ 2.02


19%

GAAP业绩






GAAP毛利率

47.9 %


46.8%


1.1 百分点

GAAP营业利润率

29.5 %


29.5%


GAAP净利润

$ 1,782    


$ 1,724


3%

GAAP稀释后每股盈余

$ 2.13      


$ 2.03


5%

GAAP自由现金流

$ 2,096    


$ 1,983


6%

GAAP和非GAAP财报之间的调整信息包含在本新闻稿中的财务报表中。请参见后文“GAAP财务计量方法的使用”。

业务展望

展望2024财年第二季度,应用材料公司预计季度净收入约为65亿美元,上下浮动范围为4亿美元。非GAAP稀释每股盈余预计在1.79美元至2.15美元之间。

应用材料公司2024财年第一季度展望中的非GAAP稀释每股盈余预估不包括每股0.01美元的完成收购相关的已知费用,包括股权激励相关的每股0.01美元的标准税收优惠和公司内部无形资产转移相关的每股0.02美元的所得税税收优惠,但并未反应其它目前未知的项目,如与收购或其它非经营性及非经常性项目有关的额外费用,以及其它与税收相关的项目,考虑到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公司目前无法对其做出合理预测。

第一季度各事业部的财务表现

2024财年第一季度起,管理层开始将股权激励费用纳入事业部财务业绩评估中。既往的数据已经重新调整,以期与本年度数据呈现内容相一致。

半导体事业部

2024财年季度


2023财年季度


(除比率外,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净收入

$      4,909  


$      5,162  

硅片代工,逻辑及其它业务

62 %


77 %

    DRAM

34 %


13 %

闪存

4 %


10 %

营业利润

$      1,744  


$      1,855  

营业利润率

35.5 %


35.9 %

GAAP业绩



GAAP营业利润

$      1,754  


$      1,864  

GAAP营业利润率

35.7 %


36.1 %

全球服务事业部

2024财年季度


2023财年季度


(除比率外,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收入

$      1,476  


$      1,369  

营业利润

$        417  


$        345  

营业利润率

28.3 %


25.2 %

GAAP业绩



GAAP营业利润

$        417  


$        345  

GAAP营业利润率

28.3 %


25.2 %

显示及相关市场事业部

2024财年季度


2023财年季度


(除比率外,单位均为百万美元)

收入

$        244  


$        167  

营业利润

$          25   


$          3    

营业利润率

10.2 %


1.8%

GAAP业绩



GAAP营业利润

$          25   


$          3    

GAAP营业利润率

10.2 %


1.8%

GAAP财务计量方法的使用

应用材料公司为投资者提供非GAAP财务报表,并根据部分成本、费用、收益和损失,包括与并购相关的某些项目的影响进行了调整;重组与离职补偿金费用和任何相关的调整;资产的减值调整;战略性投资所得收益或损失、股息和减值;特定所得税税目及其它调整项目。在非GAAP基础上,与股权激励相关的税费已在本财年按比例确认。这些非GAAP指标与根据GAAP计算和呈现的最直接可比较的财务指标调整信息包含在本新闻稿中的财务报表中。

公司的管理者出于业务规划目的,采用非GAAP财务报告来评估公司的运营与财务表现,并在其高管薪酬项目中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应用材料公司相信,通过剔除与当前运营无关的项目,这些计量方法有利于提高对公司整体业绩的理解,并有利于投资者站在与管理者相同的立场上来审视公司的运营能力,也便于投资者对前后两个季度财报数字进行比较。采用非GAAP财务报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其计量口径与普遍认可的GAAP会计准则不一致,也可能有别于其它公司的会计和报告中所使用的非GAAP方法,并可能剔除了部分对报告中财务数据具有显著影响的项目。这些增加的信息并不能取代根据GAAP准则制作的财报,亦不应作为其补充。



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包含某些前瞻性的陈述,包括应用材料公司对公司业务增长及市场趋势、行业发展前景和技术变革的预判、公司的业务和财务表现及市场份额情况、现金调配策略、投资与增长策略、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情况、对2024财年第二季度及长期的业务展望,以及其它不属于历史事实的陈述。这些前瞻性陈述及其相应假设可能受到风险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结果显著不同于陈述的内容所声明或暗示的情形,因此不对未来业绩做担保。而这些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包含但不仅限于下列内容:对于应用材料公司产品需求的程度,我们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供应商满足我们需求的能力;全球经济、政治与产业环境,包括通货膨胀和利率的上涨;执行和解释新出口法规及许可证要求,以及它们对我们向客户出口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及运营产生的影响;全球贸易问题和贸易与出口许可政策的变化;我们及时获得许可证或授权的能力(如果可能);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半导体产品的需求;客户对技术与产能的要求;新推出的创新技术以及技术变革的时机;公司开发、交付并支持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能力;公司客户分布的集中性;应用材料公司拓展现有市场、增加市场份额、开拓新市场的能力;现有产品和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应用材料公司获取及保护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完成运营计划设定的各项战略目标、根据业务环境调整资源和成本结构、以及关键员工的招募、留任与激励的能力;地缘政治混乱或冲突的影响,区域或全球性流行病的影响;收购、投资和剥离;所得税的变化;各事业部和产品线营运费用和业绩的多变性;应用材料公司准确预测未来的业绩、市场环境、客户及业务需求的能力;我们确保遵守适用法律、规则和法规的能力;以及其它应用材料公司在最近提交和定期提交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存案文件(包括最新季报)中述明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包括我们最新的10-K8-K表格。所有前瞻性陈述均基于管理层目前的估计、预测和假设。应用材料公司没有任何义务更新任何前瞻性陈述。

关于应用材料公司

应用材料公司(纳斯达克:AMAT)是材料工程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全球几乎每一个新生产的芯片和先进显示器的背后都有应用材料公司的身影。凭借在规模生产的条件下可以在原子级层面改变材料的技术,我们助力客户实现可能。应用材料公司坚信,我们的创新实现更美好的未来。欲知详情,请访问www.appliedmaterials.com

# # #

本稿件为英文原文的节选,内容以原文为主,中文翻译仅供参考。原文网址如下:

https://ir.appliedmaterials.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applied-materials-announces-first-quarter-2024-results


围观 7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芯联集成(688469.SH)下属子公司芯联动力科技(绍兴)有限公司(下称“芯联动力”)与国电南瑞(600406.SH)控股子公司南京南瑞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南瑞半导体”)的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芯联集成CEO赵奇、南瑞半导体董事长陈英毅代表双方签约。

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在碳化硅芯片等产品上展开科技研发、供应链保障、市场拓展等全方位的深度合作,进而加强双方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竞争优势。

双方的合作签约对于两家公司很有意义,这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了新阶段。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将从产品采购商的单一关系深化到深度的合作关系。双方未来将协力共同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

1.jpg

南瑞半导体董事长陈英毅表示,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南瑞半导体其母公司国电南瑞,是国家电网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在打造新型电力系统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国电南瑞正通过提供先进技术、可靠装备、优质服务来全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为国电南瑞的控股子公司,南瑞半导体将联合芯联集成等外部优秀的技术合作伙伴全力支撑母公司国电南瑞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芯联集成CEO赵奇表示,非常感谢南瑞半导体陈英毅董事长及团队对芯联集成的认可。历经三年多的努力,芯联集成从南瑞半导体的高压IGBT芯片的产品供货商,进阶为南瑞半导体的全电压IGBT和碳化硅芯片等多个产品供应商,离不开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这也意味着南瑞半导体对芯联集成的技术创新、产品快速迭代、稳定供应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芯联集成已为多家主流新能源汽车公司提供碳化硅产品,这也标志着芯联集成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优势越加明显。芯联集成从2021年起开始投入碳化硅MOSFET芯片、模组封装技术的研发和产能建设,公司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三轮技术迭代,碳化硅MOSFET的器件性能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是国内规模化量产最大的碳化硅MOSFET生产制造基地。

关于南瑞半导体

南瑞半导体系国电南瑞下属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定位为国家电网公司功率半导体产业解决方案的提供商,面向电力传输与新能源发电、用电及节能、电动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开展功率半导体芯片与模块设计、生产、测试和销售业务。

国电南瑞是国家电网公司控股上市公司,是一家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国内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领军企业。

关于芯联动力

芯联动力是芯联集成下属子公司,公司定位为车规级碳化硅制造及模组封装的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也是国内首家大规模量产新能源汽车碳化硅主驱逆变器碳化硅企业。芯联动力创始股东包括芯联集成、芯联合伙和来自上汽集团、博世集团,小鹏汽车、立讯精密、宁德时代和阳光电源等知名产业方投资机构。

芯联集成是一家专注于功率、 传感和传输应用领域,提供模拟芯片及模块封装的代工服务的制造商,公司主要从事 MEMS、IGBT、MOSFET、模拟IC、MCU 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汽车、新能源、工控、家电等领域提供完整的系统代工解决方案。芯联集成是国内领先的具备车规级IGBT/SiC芯片及模组和数模混合高压模拟芯片生产能力的代工企业,拥有种类完整、技术先进的车规级高质量功率器件和功率IC研发及量产平台,也是国内重要的车规和高端工业控制芯片及模组制造基地。同时,芯联集成还是国内规模、技术领先的MEMS晶圆代工厂。

围观 6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 概述

IEC61850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SAS)中通信系统和分散能源(DER)管理的国际标准。它通过标准的实现,实现了智能变电站的工程运作标准化。使得智能变电站的工程实施变得规范、统一和透明,在电力和储能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基于米尔MYD-YF13X开发板,在Linux系统上移植和使用开源的libIEC61850库,该库提供了用C语言编写的IEC 61850 / MMS,IEC 61850 / GOOSE和IEC 61850-9-2 /采样值通信协议的服务端和客户端库。

IEC61850开源库了解更多请访问:http://libiec61850.com/libiec61850/

MYD-YF13X开发板了解更多访问:https://www.myir.cn/shows/110/57.html

2. 搭建配置环境

本章节讲述libIEC61850库的编译环境配置过程。

2.1. 安装JAVA环境

IEC61850库中的ICD文件需要一个JAVA工具来进行转换,所以需要先安装JAVA运行环境。米尔提供的JDK安装包位于光盘03-Tools目录,拷贝jdk-8u191-linux-x64.tar.gz到ubuntu工作目录,并解压出来。

# cd <WORKIR>/JDK
# tar zxvf jdk-8u191-linux-x64.tar.gz
# cd jdk1.8.0_191

配置JAVA环境变量,修改/etc/profile文件,<WORKIR>为用户工作路径在里面添加如下内容:

# vi /etc/profile
export JAVA_HOME=<WORKIR>/JDK/jdk1.8.0_191
export JRE_HOME=${JAVA_HOME}/jre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修改完成保存退出,使用下面命令来验证JAVA运行环境是否安装成功:

# java -version

java version "1.8.0_191"

Java(TM) SE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1.8.0_191-b12)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build 25.191-b12, mixed mode)

2.2. 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

这里直接使用MYIR制作的交叉编译工具链。拷贝位于光盘04-Linux_source\Toolchain\arm-myir-linux-gnueabihf-gcc.tar.gz到ubuntu的工作目录。通过下面操作设置交叉编译工具链环境变量。

# mkdir arm-myir-linux-gnueabihf-gcc
# tar xvf arm-myir-linux-gnueabihf-gcc.tar.gz -C arm-myir-linux-gnueabihf-gcc # export ARCH=arm

# export CROSS_COMPILE=arm-myir-linux-gnueabihf-

# export PATH=$PATH:/<WORKIR>/arm-myir-linux-gnueabihf-gcc/usr/bin

设置完成后使用如下命令验证设置是否成功。

# arm-myir-linux-gnueabihf-gcc -v

使用内建 specs。

COLLECT_GCC=/home/qinlh/buildroot/buildroot-2019.02.2/output/host/bin/arm-myir-linux-gnueabihf-gcc.br_real COLLECT_LTO_WRAPPER=/home/qinlh/buildroot/buildroot-2019.02.2/output/host/libexec/gcc/arm-myir-linux-gnueabihf/7.4.0/

lto-wrapper

...

...

线程模型:posix gcc

版本 7.4.0 (Buildroot 2019.02.2-g04eff54)

3. 编译IEC61850库

本章节讲述IEC61850库的编译和MYIR IEC61850演示程序myir_iec61850_server的编译过程。

3.1. 获取IEC61850源码包

米尔提供libIEC61850源码位于光盘文件的/04-Linux_Source/IEC61850目录,将libiec61850-1.3.0.tar.gz拷贝到ubuntu目录工作目录,并解压出来,其中<WORKIR>为用户工作目录。

# cp libiec61850-1.3.0.tar.gz <WORKIR>/libiec61850
# cd <WORKIR>/libiec61850

# tar zxvf libiec61850-1.3.0.tar.gz

# cd libiec61850-1.3.0

  • 编译IEC61850库:

# make TARGET=LINUX-ARM

...

...

arm-myir-linux-gnueabihf-ar: creating ./build-arm/libiec61850.a

arm-myir-linux-gnueabihf-ranlib ./build-arm/libiec61850.a

lMYIR_IEC61850演示程序用到了一些外部库,需要修改位于examples\myir_iec61850_server\目录下的Makefile来指定外部库的路径,将<WORKIR>替换为用户实际的工作路径:

CFLAGS +=-I./ \

         -I/WORKIR>/arm-myir-linux-gnueabihf-gcc/usr/arm-myir-linux-gnueabihf/sysroot/usr/include/glib-2.0/ \

         -I/WORKIR>/arm-myir-linux-gnueabihf-gcc/usr/arm-myir-linux-gnueabihf/sysroot/usr/lib/glib-2.0/include/ \

         -I/WORKIR>/arm-myir-linux-gnueabihf-gcc/usr/arm-myir-linux-gnueabihf/sysroot/usr/include/cjson/ \

         -I/WORKIR>/arm-myir-linux-gnueabihf-gcc/usr/arm-myir-linux-gnueabihf/sysroot/usr/include \

         -I/WORKIR>/arm-myir-linux-gnueabihf-gcc/usr/rm-myir-linux-gnueabihf/sysroot/usr/include/libxml2

LDFLAGS += -lpthread -ldbus-1 -lxml2 -lcjson \

-L /WORKIR>/arm-myir-linux-gnueabihf-gcc/usr/arm-myir-linux-gnueabihf/sysroot/usr/lib

如果上述编译过程报错请检查交叉编译工具链设置是否有问题。

  • 编译ICD文件:

# cd examples/myir_iec61850_server

# make model

java -jar ../../tools/model_generator/genmodel.jar myir_iec61850_server.icd

Select ICD File myir_iec61850_server.icd

parse data type templates ...

parse IED section ...

parse communication section ...

Found connectedAP ap1 for IED MYIR1

print report instance 01

print report instance 02

如果上述过程报错请检查JAVA运行环境是否设置成功。

  • 编译MYIR IEC61850演示程序:

# cd examples/myir_iec61850_server

# make TARGET=LINUX-ARM

4. 运行验证IEC61850应用

4.1. 运行应用

编译完成后MYIR IEC61850应用位于examples/myir_iec61850_server/目录下面,将myir_iec61850_server拷贝至开发板,运行过程如下所示。

# dbus-launch

DBUS_SESSION_BUS_ADDRESS=unix:abstract=/tmp/dbus-c0AGn2s5XN,guid=d6544df82962d617c2dc37805c2c2d68

DBUS_SESSION_BUS_PID=5649

# export DBUS_SESSION_BUS_ADDRESS=unix:abstract=/tmp/dbus-c0AGn2s5XN

# ./myir_iec61850_server

# Using libIEC61850 version 1.3.0

4.2. 程序验证

安装包可以在03-Tools/IEDScout.zip文件中获取。

  • 测试验证:

进入IEC61850应用界面,打开PC端IEDScout软件。

1.png

点击IECScout主界面下面的 Discover IED 按钮,然后输入输入开发板网口的IP地址 192.168.x.xxx ,输入完成后点击 Discover 按钮。

2.png

进入 Browser 页面,可以看到以MYIR1命名的IED设备模型。

3.png

    点击IED设备模型下面的Data Models->LD1->GGIO1进入通用I/O控制界面。

4.png

    双击GGIO1下面的LED1数据对象,可以看到Switch这个数据属性,然后点击上方菜单栏的Write按钮即可对LED1进行控制

5.png

    在Value栏选择false,然后点击Write按键,此时开发板上的LED心跳灯就被点亮了,说明通讯成功。

米尔基于STM32MP135开发板

米尔STM32MP135核心板开发板,基于单核 Cortex-A7 设计的STM32MP13系列处理器,采用12V/2A直流供电,搭载了2路千兆以太网接口、1路USB2.0协议MINI PCIE插座的4G模块接口、1路RGB显示接口、1路音频输入输出接口、2路USB HOST Type A、1路 USB OTG Type-C接口、1路Micro SD接口。开发板配套提供丰富的软件资源以及文档资料,助力开发者开发成功。

6.jpg

7.jpg

米尔STM32MP135开发板标注图

产品链接:

https://www.myir.cn/shows/110/57.html

围观 1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Gartner研究副总裁沈哲怡

Gartner研究总监金玮

跨国企业机构发现,对其业务有可能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的数量正在增加。2024Gartner董事会调研显示,受访者认为监管、网络安全和地缘政治风险位列最大风险的前几位(见图1)。

1:影响未来增长的主要外部威胁和制约因素

1.jpg

从全球技术栈中解耦中国市场使用的应用,是指将中国应用的运行和数据从全球体系中解耦,使本地应用能够独立运营。出于制作报表、进行分析和决策等原因,本地应用可以与全球技术栈集成,但此类集成并非运营本地应用所必须。同时,为了支持和维护本地应用,往往还需要配备一个境内团队来负责本地应用的运营和维护。因此,解耦是一项成本高昂的举措,需要对技术和团队进行投资。首席信息官(CIO)需要对厂商格局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应用部署方案,以确保合规、全球效率和本地增长。

符合合规要求的同时,满足全球效率和本地增长需求

为符合合规要求,企业机构纷纷将其在中国使用的应用解耦。由于部分国际厂商无法支持企业的这一需求,企业机构也在对厂商进行重新评估。不要仅仅将该举措视为是合规要求,而要将其视为推动本地增长、平衡全球效率的机会。解耦中国应用时,除了总拥有成本(TCO)和实施时间外,企业机构还应考虑以下其他因素(见图2):

  • 合规

  • 全球效率

  • 本地增长

2:解耦中国市场应用的考虑因素

2.jpg

  • 合规:在考虑应用解耦时,需要特别虑及本地数据驻留和对跨境数据传输的支持。合规是所有厂商都应遵守的最低要求。

  • 全球效率:从管理和运营的角度来看,与为每个市场配备不同系统相比,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单一的技术栈更经济高效。此外,使用单一技术栈便于整合数据和流程以及合并报表。

  • 本地增长:中国已成为许多跨国企业机构的战略市场,为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企业机构希望确保其在中国使用的应用能够与中国的本土生态系统集成。

评估国际厂商与中国厂商的格局

企业机构经常面临一个抉择:是继续使用国际厂商的解决方案,还是转向本土厂商,以更好地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国际厂商通常经由总部挑选,应用内已经设置了相关企业流程并已经与其他内部系统集成,可作为全球标准。然而,这些厂商可能无法提供能充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功能。相比之下,中国厂商则针对国内市场优化了解决方案,集成了本士生态系统,并提供了符合用户偏好的功能和用户界面。然而,这些本土厂商提供的功能可能不如国际厂商那么先进,或者不能快速方便地与全球系统集成。对于每个应用解耦考虑方案来说,国际和本土厂商各自存在优缺点。

  • 合规:要满足合规的最低要求,应用需要具备本地数据驻留功能。支持本地部署模式或托管部署模式的国际厂商可随时支持本地数据驻留需求。

  • 全球效率:全球效率取决于中国应用与全球应用和业务流程的集成程度,以及是否支持数据整合。国际厂商在这方面得分较高,因为其通常已经与其他国际厂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且彼此之间可以预集成。

  • 本地增长:本地增长取决于应用与本地生态系统的集成程度,以及支持用户偏好的UI设计。

从三个方案中进行选择,实现与全球应用解耦

在中国,有三种解耦方案可供选择:继续使用全球应用、混合使用全球和本土应用,以及转向使用本土应用。每种技术对于合规、效率和本地增长的支持程度不同,而且每种技术所适用的TCO和实施时间也不同(见图3)。

3:解耦中国市场应用的三种方案

3.jpg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企业机构提供可行动的客观洞察,推动企业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作出明智决策,实现卓越业绩。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