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戴伟民: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理事长;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
【精彩观点】松山湖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15年, 共推介了118款芯片,其中量产94%!有将近20%至30%推荐公司成功上市,被称为最成功的产业红娘! |
![]() |
魏少军: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理事长
【精彩观点】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持续15年,每届都很有成效!今天看到10家企业发布自己的产品,他们在机器人领域探索,我们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在未来发展当中更向前走远一些,赚钱不重要,关键是具备战略意义,一定能够使中国站在最高点上,掌握自己的发展自主权,这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当中掌握自己命运的关键点。 |
![]() |
宋涛:东莞市人民政府顾问;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精彩观点】松山湖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真的很高端,很前沿,而且很务实。我们广东人、这件事每年坚持,一直坚持下去,现在是15年、未来是20年、30年,让中国强大的制造业能够用到我们自己的芯片。 |
![]() |
冯瑜平: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工程师
【精彩观点】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已经坚持举办了15年,真的非常不容易,松山湖有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有国家级的科学中心,有完善的产业配套设计,有材料实验室,还有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另外还有人才和企业优势,希望未来在具身机器人领域有大发展! |
∎ 【电子创新网】下周,松山湖将开启一场具身机器人技术盛宴!
∎ 【电子创新网】芯原戴伟民:松山湖论坛推介芯片量产率达94%!
∎ 【电子创新网】芯驰半导体在松山湖论坛首发面向具身智能应用的高性能SoC--D9 Max
∎ 【电子创新网】万有引力发布面向机器人/XR应用的低功耗空间渲染和显示专用芯片EB100
∎ 【电子创新网】爱芯元智:以边缘AI计算撬动具身智能新时代
∎ 【电子创新网】极海半导体:以G32R501为核心,打造具身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国芯”
∎ 【电子创新网】匠芯创:以M7000系列打造机器人关节控制的国产闭环处理器方案
∎ 【电子创新网】昆泰芯:用智能磁性传感技术打造机器人感知“新基底”
∎ 【电子创新网】思特威:打造机器人“之眼”的高性能图像传感布局
∎ 【响指】戴伟民: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驱动国产芯片产业发展
∎ 【探索科技】戴伟民:松山湖IC创新高峰论坛推介的产品都很实在
∎ 【电子工程世界】2025年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继续畅谈机器人行业
∎ 【芯智讯】2025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开幕:累计推介118款芯片,量产率达94%
∎ 【电子发烧友】第十五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 “具身智能”国产芯片集体亮相
∎ 【21IC电子网】助推国产芯片腾飞,松山湖论坛再掀“具身智慧机器人”热潮
∎ 【电子工程专辑】芯片应用风向标:松山湖IC论坛连续两年聚焦机器人
∎ 【国际电子商情】具身智能成国家战略,松山湖IC论坛引领机器人芯片新赛道
∎ 【半导体行业观察】15年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迄今已推介118款芯片,量产94%
∎ 【芯榜】芯原股份“松山湖论坛”召开,戴伟民:历史推荐94%芯片实现量产
∎ 【与非网】戴伟民:从智慧机器人到具身智能,松山湖IC论坛如何成为国产IC “加速器”?
∎ 【证券时报】芯原股份戴伟民: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平均每年推介10款国产芯片 共计推介了86家公司
∎ 【探索科技】芯驰孙鸣乐:以车规标准为具身智能应用提供高性能SoC
∎ 【芯榜】松山湖中国IC论坛:芯驰D9-Max高性能SoC重磅亮相
∎ 【芯榜】芯驰科技进军具身智能,发布高性能SOC芯片 D9-Max
∎ 【21IC电子网】面向具身智能的旗舰级边缘AI SoC,芯驰科技D9 Max亮相第十五届松山湖论坛
∎ 【电子发烧友】芯驰科技D9-Max:面向具身智能应用的高性能边缘AI SoC
∎ 【与非网】芯驰发布高性能边缘AI SoC D9 Max:一颗芯片满足具身智能复杂应用
∎ 【芯智讯】面向具身智能应用市场,芯驰半导体推出高性能边缘AI SoC D9 MAX
∎ 【电子工程专辑】芯驰科技:面向具身智能应用的高性能边缘 AI SoC D9-Max
∎ 【半导体行业观察】芯驰进军具身智能,发布高性能边缘AI SoCD9-Max
∎ 【电子技术设计】芯驰D9 Max:为具身智能而生的高性能SoC,一颗芯片顶五颗?
∎ 【电子工程世界】芯驰CTO孙鸣乐:一颗D9-MAX满足具身智能复合场景需求
∎ 【证券时报】芯驰半导体发布面向具身智能应用的高性能边缘AI SoC
∎ 【电子工程专辑】爱芯元智:AX8850 以边缘算力赋能具身智能,推动本地化 AI 应用落地
∎ 【电子发烧友】爱芯元智AX8850:以边缘算力,让具身智能触手可及
∎ 【电子技术设计】爱芯元智发布AX8850:让AI算力更便宜,让智能更可及
∎ 【电子工程世界】通过高能效低成本的边缘计算,爱芯元智让AI更加普惠
∎ 【探索科技】万有引力张武龙:EB100芯片已应用于智元机器人产品中
∎ 【电子发烧友】万有引力EB100:面向机器人/XR应用空间渲染和显示专用芯片
∎ 【芯智讯】对标苹果XR协处理器,万有引力推出首款12nm低功耗超感空间计算芯片
∎ 【电子工程世界】万有引力EB100芯片引领机器人/XR显示渲染技术革命
∎ 【21IC电子网】为机器人提供一站式双向透视解决方案,万有引力 GravityXR E100低功耗空间渲染和显示专用芯片
∎ 【爱集微】万有引力发布自研芯片 推动机器人/XR空间渲染技术革新
∎ 【与非网】空间计算芯片突围:万有引力EB100如何重新定义AR眼镜智能交互?
∎ 【电子工程专辑】万有引力: 面向机器人/XR 应用的低功耗空间渲染和显示专用芯片EB100
∎ 【电子技术设计】万有引力EB100芯片亮相,空间计算走向低功耗新时代?
∎ 【芯榜】为旌科技VS859:赋能具身智能的“感算控”一体化高性能芯片
∎ 【探索科技】为旌科技黄智: 具身智能正从L3向L4转换,对感知、计算与控制提出了更多要求
∎ 【半导体行业观察】面向机器人/XR应用,万有引力推出自研芯片EB100
∎ 【电子发烧友】为旌科技VS859:面向具身智能的高性能“感算控”一体化芯片
∎ 【电子工程世界】为旌科技面向具身智能推出“感知+计算+控制”一体化单芯片平台VS859
∎ 【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旌科技面向具身智能的高性能“感算控”一体化芯片
∎ 【21IC电子网】面向国产具身智能,多模态“感算控”一体化单芯片解决方案|为旌科技 VS859 亮相第十五届松山湖论坛
∎ 【电子工程专辑】为旌科技: VS859 赋能具身智能,重塑机器人“大小脑”的协同进化
∎ 【电子技术设计】为旌科技感算控一体化芯片落地,带来6倍效率提升?
∎ 【电子发烧友】先楫半导体HPM6E8Y:先楫实时控制芯片驱动的机器人关节“芯”时代
∎ 【探索科技】先楫半导体费振东:机器人应用需要高算力、多通信方式与精准运动控制于一身的MCU
∎ 【爱集微】先楫半导体HPM6E8Y,重构机器人关节“芯”范式
∎ 【21IC电子网】先楫HPM6E8Y:突破机器人关节控制多重技术挑战
∎ 【响指】提供机器人关节精控力 先楫半导体扩展MCU产品线
∎ 【与非网】打造 “神经中枢”,先楫HPM6E8Y如何为机器人关节提供更精密的控制?
∎ 【电子工程世界】先楫半导体推出应用于机器人的关节驱动处理器HPM6E8Y
∎ 【电子技术设计】比人类更灵活?先楫HPM6E8Y机器人关节控制解决方案
∎ 【电子工程专辑】先楫半导体:实时控制芯片HPM6E8Y,引领机器人关节 “芯” 时代
∎ 【电子发烧友】极海半导体G32R501:面向具身机器人的高性能、高安全实时控制MCU/DSP
∎ 【芯榜】G32R501:极海科技助力具身机器人控制迈向新高度
∎ 【21IC电子网】双核高安全性机器人控制MCU/DSP,具备‘两大脑+两小脑’架构的极海G32R501
∎ 【证券时报】极海半导体: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机器人控制单元
∎ 【电子工程世界】应对机器人“四高”,极海推出全球首款双核Cortex-M52 MCU G32R501
∎ 【电子工程专辑】极海半导体:G32R501 筑造具身机器人 “中国芯” 技术底座
∎ 【电子发烧友】匠芯创科技M700:机器人关节的高性能实时处理器到控制算法的生态闭环
∎ 【探索科技】匠心创徐勇: 硬件电机控制算法比软件算法实现方案运行时间节省90%
∎ 【21IC电子网】匠芯创M7000系列,赋能机器人计算、控制和通信全方位应用
∎ 【电子工程世界】匠芯创推出面向具身智能高性能实时处理器M7000
∎ 【电子工程专辑】匠芯创:M7000 构建机器人关节芯生态,解码从处理器到控制算法生态闭环
∎ 【芯榜】思特威CIS:助力机器人精准感知,实现高效现实交互
∎ 【芯智讯】面向高端机器视觉应用,思特威推出高性能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SC533HGS
∎ 【探索科技】思特威宗翔:高性能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为机器人提供更佳感知、避障能力
∎ 【电子发烧友】思特威SC533HGS:赋能高端机器视觉的高性能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
∎ 【21IC电子网】助力具身智能视觉创新,思特威SC533HGS提升机器人环境感知能力
∎ 【电子工程专辑】思特威:SC533HGS 以高性能全局快门技术,赋能具身机器人精准视觉感知
∎ 【证券时报】思特威:已布局机器人应用系列CMOS图像传感器
∎ 【电子工程世界】思特威推出新款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赋能具身智能精准感知
∎ 【电子发烧友】昆泰芯KTM5900:高精度智能磁性传感器芯片赋能机器人与自动化
∎ 【21IC电子网】为机器人提供高精度磁性编码器国产方案,昆泰芯TMR传感器 KTM5900
∎ 【电子工程专辑】昆泰芯: 高精度智能传感芯片KTM5900,破解机器人 “神经反射” 难题
∎ 【谈芯】昆泰芯武建峰:人形机器人需要数十颗编码器芯片,能否降本成为应用普及的关键
∎ 【芯榜】昆泰芯:用智能磁性传感技术,为机器人感知注入新动力
∎ 【谈芯】鹏瞰江晓峰:新一代工业光总线技术为机器人内部信号互连带来确定性与低时延
∎ 【电子发烧友】鹏瞰半导体TS-PON Gen2:面向人形机器人的通感控一体全光网芯片
∎ 【电子工程专辑】鹏瞰:TS-PON Gen2 构建人形机器人神经网络,全光网破解通感控融合难题
∎ 【电子发烧友】松山湖中国IC峰会圆桌论坛:具身智慧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有多难?
∎ 【证券时报】国产半导体企业“献计”具身智慧 大脑小脑协同发展
∎ 【东莞电视台】打造“中国创芯”!第十五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举行
∎ 【羊城晚报】聚焦“具身智慧机器人”的创新IC新品 第十五届松山湖IC论坛举行
∎ 【东莞日报】第十五届松山湖IC论坛举行:产业协同,共绘“芯”蓝图
∎ 【广州日报】第十五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在松山湖举行 发布10款“中国创芯” 共绘东莞“芯”蓝图
【电子创新网 张国斌】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15年!15年来,我们通过论坛见证了中国本土IC的崛起,很多推介产品的公司已经成功上市成为国际企业!如恒玄科技,当年来这里推介他们的蓝牙芯片,全志科技推荐他们的视频芯片,瑞芯微推介他们的SOC。。。15年的坚持让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IC推广平台,继去年松山湖论坛聚焦智慧机器人之后,今年的论坛关注具身智慧机器人,10家本土IC推介用于具身智慧机器人的大脑、感知、关节、控制、通信芯片,这些芯片未来将大大助力本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让中国的机器人技术再次领先全球!电子创新网2025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专题将全面为大家介绍本届论坛盛况,以图片、视频、文字的形式让大家全面了解中国本土公司在智慧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成果!敬请关注! |
- 一、D9 Max:面向具身智能应用的高性能边缘AI SoC(芯驰科技)
- 二、AX8850:以边缘算力,让具身智能触手可及(爱芯元智)
- 三、EB100:面向机器人/XR应用的低功耗空间渲染和显示专用芯片(万有引力)
- 四、VS859:面向具身智能的高性能“感算控”一体化芯片(为旌科技)
- 五、HPM6E8Y:先楫实时控制芯片驱动的机器人关节“芯”时代(先楫半导体)
- 六、G32R501:面向具身机器人的高性能、高安全实时控制MCU/DSP(极海半导体)
- 七、M7000:机器人关节的高性能实时处理器到控制算法的生态闭环(匠芯创科技)
- 八、SC533HGS:赋能高端机器视觉的高性能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思特威)
- 九、KTM5900:高精度智能磁性传感器芯片赋能机器人与自动化(昆泰芯微电子)
- 十、TS-PON Gen2:面向人形机器人的通感控一体全光网芯片(鹏瞰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