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了推动AI等创新应用落地,使其惠及更广大的用户,需要指数级增长的算力。为此,半导体行业正在不断拓展芯片制造的边界,探索提高性能、降低功耗的创新路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上仅用于散热和保护设备的封装技术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行业热门趋势。与传统的封装技术不同,先进封装技术可以在单个设备内集成不同厂商、不同制程、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芯片,从而为打造功能更强大、能效比更高的系统级芯片(SoC),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1.jpg

英特尔一直致力于将处理器、加速器和存储器等各种各样的芯片堆叠起来,组合到更大规模的封装中,帮助客户让产品性能更上一层楼。在2025 IEEE电子器件技术大会(ECTC)上,英特尔分享了其封装技术的最新进展,这一大会由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子封装协会主办,聚焦于封装、器件和微电子系统的科研、技术与教育,是封装领域的国际顶会。

具体而言,英特尔在封装领域的三大关键技术路径包括:提高封装的良率,确保供电稳定可靠,以及通过有效的热管理技术实现散热。

EMIB-T:稳定供电

2.jpg

英特尔的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技术已经投入生产,突破了光罩尺寸的限制,实现了多芯片之间的高速互联。此外,通过硅通孔(TSV)技术,EMIB-T 优化了供电效率,并为集成高速HBM4,以及基于UCIe标准的芯粒提供了简便的解决方案。

热压键合:提高良率

随着封装尺寸越来越大,集成多芯片的复杂程度也在同步提升。英特尔计划通过探索高精度、大光罩热压键合(TCB)的先进工艺来提高良率和可靠性。

3.jpg

分解式散热器:高效散热

4.jpg

随着封装变得越来越复杂,尺寸也越来愈大,热设计功耗(TDP)也在不断增加。为应对散热层面的挑战,英特尔正在研发全新的分解式散热器技术,以及新一代热界面材料。这些创新可以更有效地将热量从热源传递到散热器的各个部分,进而提升整体的散热效率。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多协议数据采集 × 可扩展 × 通用性

在智能汽车研发的最前线,工程师们正面临一个核心挑战:

如何高效验证域控制器与海量ECU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通信可靠性?传统测试设备接口分散、协议支持有限、数据分析滞后,已成为制约研发效率的关键瓶颈。

虹科创新推出的 HKIC1-MBM2100车辆网络通讯测试主板,正是为解决这一痛点而生——它将 8路CAN/CAN FD与双千兆车载以太网 集成于工业级硬件平台,为车辆网络测试树立全新标杆!

硬核配置 为高强度测试而生

  • 多协议支持

    8路独立CAN/CAN FD通道(支持12Mbit/s FD高速数据域)+ 2路1000BASE-T1千兆车载以太网,轻松覆盖主流车载网络协议。

  • 工业级性能

    搭载第12代Intel i7处理器、32GB内存(可升级)及1TB存储,从容处理高并发总线数据。

  • 严苛环境适配 

    宽温工作(0℃~60℃)、IP20防护、12V直流供电,无惧实验室与车载环境挑战。

智能设计 让测试部署更高效

  • 终端电阻灵活配置

    通过DIP拨码开关,自由启用/禁用每路CAN通道的120Ω终端电阻,无需外接模块。

  • 车载以太网智能切换

    支持MATEnet与H-MTD双接口标准,主从模式一键切换(DIP拨码控制),适配不同DUT需求。

  • 状态实时可视

    双色LED精准指示主从模式(绿)与数据传输状态(黄),故障排查一目了然。

开箱即用 无缝衔接开发生态

  • 双系统兼容 

    原生支持Windows/Linux,无缝集成现有工作流。

  • 支持中文版上位机

    硬件搭配中文版上位机HK-View,同时兼容虹科PCAN-View、PCAN-Explorer 6等主流分析软件。

  • 多语言API赋能 

    提供C++、C#、Python、Java等免费开发接口,快速构建自动化测试脚本。

典型场景 直击研发核心痛点

  • 域控制器深度验证

    模拟多ECU通信环境,测试协议兼容性与实时性。

  • 故障注入 × 容错测试

    仿真总线错误、网络延迟、高负载冲击,验证控制器鲁棒性。

  • 数据全程记录

    完整捕获测试过程报文,支持事后回溯与一致性分析。

虹科HKIC1车辆网络通讯测试主板,从硬件架构到软件生态,历经严苛验证,确保每一处细节经得起行业考验。

当车载网络成为智能汽车的「神经中枢」,精准测试便是叩开未来的钥匙。虹科HKIC1,以自研硬核实力与全栈服务生态,助力工程师击穿测试困局,驾驭全链路通讯。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咨询虹科工作人员。

来源:虹科汽车智能互联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唐科技日本有限公司(NTCJ)将开始量产第四代Gerda (TM)系列车用HMI(人机界面)显示IC,共三款型号:Gerda-4M、Gerda-4L和Gerda-4C。

新一代产品集成图像处理技术、安防与显示安全功能,不仅满足更严苛的安全要求,还提升了驾驶舒适体验。Gerda (TM)系列IC凭借在多个应用领域提供高性能、高性价比解决方案,推动下一代HMI系统的发展。

1.jpg

1.卓越图像处理引擎提升HMI设备可视性和舒适度

电子后视镜

Gerda-4M通过"局部对比度功能"解决了传统电子后视镜存在的问题。该功能可根据各区域亮度分布对屏幕对比度进行局部调整,有效应对强光引起的眩光以及高对比度光照场景(尤其是在夜间)细节丢失导致的可视性下降等难题。此外,其低于单帧的低延迟处理技术,可实现实时显示优化。

2.jpg

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

AR-HUD显示需与挡风玻璃曲率和驾驶员视线精准对齐。Gerda (TM)的图像变形引擎能够以低于单帧的低延迟实现自由图像变形,使其适配挡风玻璃。它还支持"双屏显示"功能,单芯片即可投射近远焦图像。

3.jpg

电子仪表盘

Gerda (TM)内置2.5D图形引擎(GFX),可利用2D元素模拟3D效果来进行用户界面(UI)设计。这有助于改善深度感知和可读性,帮助驾驶员更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同时,结合图像压缩引擎,该芯片还支持WXGA@60FPS高分辨率输出,为用户提供现代化、高品质的电子仪表盘体验。

2. 通常情况下,高性能HMI解决方案需要依赖外部存储器。而NTCJ的第四代Gerda (TM)系列内嵌高速大容量内存,无需外部存储器加持,这有助于减少组件数量和系统成本。Gerda-4L还配备专用图像压缩引擎,在仅使用一半内存的情况下,便能完成实时处理——仅依靠嵌入式内存,即可显示WXGA@60FPS高分辨率图像。

4.jpg

3. 第四代Gerda (TM)系列搭载视频信号监控、警告显示监控等显示安全功能,且支持故障安全和实时监控功能,有助于系统设计满足ISO26262 ASIL-B要求。

此外,集成的硬件安全模块(HSM)符合EVITA-Full标准,能够实现安全的OTA软件更新和安全启动,仅允许可信软件启动,从而防范车辆网络安全威胁。

我们是首家通过ISO/SAE21434标准TUV流程认证的日本企业,致力于持续提升供应链的网络安全与可靠性。

单击此处了解产品详细信息:https://nuvoton.co.jp/semi-spt/apl/rd/?id=1100-0068

关于新唐科技日本有限公司:https://www.nuvoton.co.jp/e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今日宣布,推出新SPICE模型ROHM Level 3L3该模型提升了收敛性和仿真速度。

功率半导体的损耗对系统整体效率有重大影响,因此在设计阶段的仿真验证中,模型的精度至关重要。ROHM以往提供的SiC MOSFETSPICE型“ROHM Level 1L1通过提高每种特性的复现性,满足了高精度仿真的需求。然而另一方面,该模型存在仿真收敛性问题和运算时间较长等问题,亟待改进。

1.jpg

新模型“ROHM Level 3L3过采用简化的模型公式,能够在保持计算稳定性和开关波形精度的同时,将仿真时间较以往L1模型缩短约50%。由此,能够高精度且快速地执行电路整体的瞬态分析,从而有助于提升应用设计阶段的器件评估与损耗确认的效率。

ROHM Level 3L34SiC MOSFET模型(共37款机型)已于20254月在官网上发布,用户可通过产品页面等渠道下载。新模型L3推出后,以往模型仍将继续提供。另外,ROHM还发布了详细的使用说明白皮书,以帮助用户顺利导入新模型。

用户可从第4SiC MOSFET相应产品页面的“设计模型”中下载

<相关信息>

- 白皮书

- 设计模型支持页面

- SiC MOSFET技术文档

未来,ROHM将继续通过提升仿真技术,助力实现更高性能以及更高效率的应用设计,为电力转换技术的革新贡献力量。

【关于罗姆(ROHM)】

罗姆(ROHM)成立于1958年,由起初的主要产品-电阻器的生产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厂商。罗姆的企业理念是:“我们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将为国内外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优质产品,并为文化的进步与提高作出贡献”。

罗姆的生产、销售、研发网络分布于世界各地。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IC、分立式元器件、光学元器件、无源元器件、功率元器件、模块等。在世界电子行业中,罗姆的众多高品质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许可和赞许,成为系统IC和先进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主导企业。

【关于罗姆(ROHM)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销售网点为了迅速且准确应对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的要求,罗姆在中国构建了与总部同样的集开发、销售、制造于一体的垂直整合体制。作为罗姆的特色,积极开展“密切贴近客户”的销售活动,力求向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目前在中国共设有20处销售网点,其中包括上海、深圳、北京、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宁波、西安、武汉、东莞、广州、厦门、珠海、重庆、香港、台湾。并且,正在逐步扩大分销网络。

技术中心在上海和深圳设有技术中心和QA中心,在北京设有华北技术中心,提供技术和品质支持。技术中心配备精通各类市场的开发和设计支持人员,可以从软件到硬件以综合解决方案的形式,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技术提案。并且,当产品发生不良情况时,QA中心会在24小时以内对申诉做出答复。

生产基地1993年在天津(罗姆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和大连(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生产工厂。在天津进行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光学传感器的生产,在大连进行电源模块、热敏打印头、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的生产,作为罗姆的主力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国内外提供高品质产品。

社会贡献罗姆还致力于与国内外众多研究机关和企业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的研发活动。2006年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产学联合框架协议,积极地展开关于电子元器件先进技术开发的产学联合。2008年,在清华大学内捐资建设“清华-罗姆电子工程馆”,并已于2011年4月竣工。2012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清华-罗姆联合研究中心”,从事光学元器件、通信广播、生物芯片、SiC功率器件应用、非挥发处理器芯片、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技术(结构设施健康监测)、人工智能(机器健康检测)等联合研究项目。除清华大学之外,罗姆还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进行产学合作,不断结出丰硕成果。

罗姆将以长年不断积累起来的技术力量和高品质以及可靠性为基础,通过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扎实的技术支持、客户服务体制,与客户构筑坚实的合作关系,作为扎根中国的企业,为提高客户产品实力、客户业务发展以及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业界领先的半导体器件供应商兆易创新GigaDevice(股票代码 603986)宣布,将参加SNEC PV+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展位号:5.1H-B360),集中展示其在数字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本次展会,兆易创新将推出覆盖功率控制、储能系统、端侧AI等应用领域的MCU和AFE解决方案,助力智慧能源产业向高效化、智能化加速升级。

多元功率控制方案,驱动光伏与智能终端高效运行

在碳中和目标和能源数字化趋势的双重驱动下,能源系统正快速朝着分布化、智能化和高效率方向演进。功率控制作为连接能源生成、存储与使用的关键环节,已成为支撑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电动交通、数据中心等核心场景稳定运行的基础技术,成为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展会,兆易创新将推出全新500W单级光伏微型逆变器方案。该方案基于GD32G5系列MCU和纳微半导体双向GaNFast™氮化镓功率芯片,采用单级一拖一微型逆变器架构,具备高效率、低损耗、高集成度及成本优化等优势。通过优化的混合调制策略,可有效降低电流应力与功率损耗,并结合软开关技术,显著减少开关损耗,使系统实现超过97.5%的峰值效率与97%的CEC效率,同时MPPT效率高达99.9%,最大化提升光伏能量输出。该方案采用的单级架构实现了直流到交流的直接转换,省去了传统的一级直流-直流变换环节,这不仅提升了功率密度,还减少了器件数量和能量损耗;同时,系统设计实现了高集成度,通过单个集成电感变压器的磁集成技术,实现了磁性元件体积的缩小,并采用纳微双向氮化镓开关来满足对交流侧双向开关的需求,这些组合式优化进一步减小了系统尺寸,并降低整体BOM成本。

此外,本次展会还将带来基于GD32G553系列MCU的7kW直流充电桩方案。方案采用一颗MCU控制前级图腾柱PFC和后级全桥LLC两级拓扑,支持220V(±10%)/50Hz输入电压,和250VDC-450VDC宽输出电压,满足多样化充电需求。充电模式涵盖恒流、恒压及涓流充电,确保对不同电池状态的高效适配。PFC拓扑的开关频率为70kHz,LLC拓扑开关频率范围为94kHz至300kHz,方案的控制频率为35kHz。方案具备1ms通信周期和1Mbps通信速率,支持单模块向多模块并机扩展,灵活提升系统整体功率等级。

智能BMS方案与BMS AFE芯片,助力工商储能和光伏储能应用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和分布式能源的加速落地,工商业储能正日益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在削峰填谷、电力调节和备用供电等应用中,储能系统需求持续增长,对电池管理系统(BMS)也提出了更高的智能化与安全性要求。MCU在BMS中扮演核心角色,负责电池状态监测、故障保护、数据处理及通信管理,助力储能系统实现更精细的管理与更灵活的能量调度。

本次展会将带来的工商业储能BMS方案,由兆易创新与深圳中电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方案采用了GD32F527GD32VW553系列MCU,具备多项显著优势。首先,支持自动编址技术,免去传统拨码开关设置,不仅降低了硬件成本,更提升了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其次,通过电池智能均衡管理,能够实时调整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有效延长电池寿命并优化整体性能。此外,支持二级架构和三级架构灵活扩展,单个电池控制单元(BCU)可管理16个电池管理单元(BMU),并支持多达16个BCU并联组网,满足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复杂需求。最后,方案支持云端和本地两种升级模式,极大简化了运维流程,显著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兆易创新在本次展会还将带来BMS AFE芯片GD30BM1018和GD30BM2016。GD30BM1018支持18串电芯测量,全温范围内测量误差仅2mV,同时支持SPI通信。该芯片可用于大型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应用,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测量与更全面的系统保护。GD30BM2016支持16串电芯测量,全温范围内测量误差仅5mV,支持高边驱动和低边驱动,可广泛用于光伏储能、户储、移动储能、两轮车、电动工具等应用,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端侧AI方案,提升光伏安全与智能交互体验

在数字能源日趋智能化的背景下,传统能源系统对安全性、交互性、自治性的要求不断提升。本次展会,兆易创新将带来包括AI直流拉弧检测与AI语音交互在内的多款端侧AI解决方案。端侧AI的本地化部署不仅降低延迟与通信依赖,也为能源系统带来更强的自主感知与响应能力,将成为数字能源设备向智能化演进的关键路径之一。

在端侧AI展区,兆易创新将带来基于GD32H7系列以及GD32G5系列MCU的两款AI直流拉弧检测方案。其中,基于GD32H7 MCU的拉弧检测方案,在500K采样率下可以支持多达12路ADC通道的拉弧检测实时AI推理能力。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析4096个采样点,仅需1.7KB的Flash,耗时仅0.6ms。该模型具备良好的硬件兼容性,可适配不同的采集设备,支持0~40A电流范围,实现100%的检测准确率。

作为持续深耕数字能源领域的践行者,兆易创新在本次展会还将展示多款多元化应用方案,包括4.5kW、8.5kW以及12kW的AI服务器电源方案,1kW光伏MPPT锂电池模块500W PFC+LLC大功率开关电源方案,GD32F527I评估板的安全启动方案等。展会期间,工程师团队将在现场与观众深入交流,针对不同应用需求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与讲解,助力客户实现系统优化与创新升级。与此同时,兆易创新还将在6月11日上午10:00-10:15全球光伏前沿技术大会中带来“基于GD32G5系列MCU和纳微双向GaNFast™氮化镓功率芯片的500W单级型光伏微型逆变器方案”主题演讲(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洲际酒店,多功能厅5+6),诚邀您聆听演讲并参观莅临5.1H-B360展位。

关于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986)是全球领先的Fabless芯片供应商,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总部设于中国北京,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营销网络遍布全球,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支持服务。兆易创新致力于构建以存储器、微控制器、传感器、模拟产品为核心驱动力的完整生态,为工业、汽车、计算、消费电子、物联网、移动应用以及通信领域的客户提供完善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已通过ISO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体系认证,并获得IEC 61508功能安全产品认证以及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体系认证和邓白氏认证。同时,公司与多家世界知名晶圆厂、封装测试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GigaDevice.com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亚马逊云科技日前宣布,推出开源的Amazon Serverles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Server工具。该工具将AI辅助功能与亚马逊云科技无服务器专业技术相结合,旨在提升开发者构建现代应用程序的方式。Amazon Serverless MCP Server提供针对无服务器范式的开发指导,帮助开发者在云基础架构、实施和部署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

现代应用程序开发需要更快速、高效的软件构建与部署方式。过去十年间,无服务器计算已成为软件开发变革性的方法,让开发者专注于应用构建,无需管理底层基础设施。当开发者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无服务器计算服务构建应用时,为了充分释放这一方式的潜力,他们需要获得指导以选择适合的亚马逊云科技无服务器服务堆栈、获得最佳实践和实施模式。

无服务器计算使开发团队能显著缩短产品上线的时间,同时提升运营效率。亚马逊云科技的无服务器服务会自动处理扩展、可用性和基础设施维护,从而让开发者专注于创造业务价值。Amazon Lambda能够根据事件自动运行代码,支持从每日少量请求到每秒数千次请求的即时扩展。通过与200多项亚马逊云科技服务的深度集成,开发者可以利用来自Amazon API Gateway、Amazon S3、Amazon DynamoDB等服务的触发器,构建功能强大的全栈无服务器情境的应用程序。无论客户是构建数据处理管道、实时流处理,还是Web应用程序,Lambda对主流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的支持,都能让开发团队在拥抱无服务器架构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储备。 

MCP是一种开放协议,供AI agents与外部工具和数据源进行交互。它定义了AI助手发现、理解和使用外部系统功能的标准方式。通过标准化接口访问实时信息并执行特定任务,该协议使AI模型能突破训练数据限制,扩展功能边界。MCP Server通过提供AI开发助手(如Amazon Q Developer、Cline、Cursor等)可调用的工具、资源和情境信息实现这一协议,成为连接AI与云架构决策的知识桥梁。这对构建无服务器范式的应用尤为重要——开发者需协调多种Serverless服务、事件模式和深度集成以构建可扩展的高性能应用,而开源的 Serverless MCP Server正为AI开发助手提供所需的额外上下文。

目前,亚马逊云科技已推出Amazon Lambda Tool MCP Server,支持AI模型直接将现有Lambda函数作为MCP工具调用,无需任何代码修改,在MCP客户端与Lambda函数间搭建交互桥梁。

开源的Amazon Serverless MCP Server显著提升了无服务器开发体验。通过融入对无服务器架构范式、最佳实践和亚马逊云科技服务的全面认知,它为开发者提供了AI代码开发助手功能。这个MCP服务器就像一位智能伙伴,从初始设计到最终部署,全程为开发者提供基于Serverless范式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 项目初始化:全新的Serverless MCP Server提供了涵盖无服务器开发诸多领域的工具。在初始规划和设置阶段,MCP Server帮助开发人员使用 Amazon Serverless Application Model(Amazon SAM)模板初始化新项目,选择合适的Lambda运行时,并设置项目依赖项。这使开发人员能够通过正确的配置和架构快速启动新的无服务器应用程序。

  • 构建与部署:随着开发的推进,Serverless MCP Server会协助构建和部署无服务器应用程序。它提供用于本地测试、构建部署构件以及管理部署的工具。对于Web 应用程序,MCP服务器为部署后端、前端以及全栈应用程序以及设置自定义域名提供专门支持。

  • 观测与优化:Serverless MCP Server还通过全面的可观测性工具提升卓越运营,帮助开发人员有效地监控应用程序性能并解决问题。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该服务器为基础设施即代码(IaC)决策、特定于Lambda的最佳实践以及Lambda事件源映射(ESM)的事件模式提供上下文指导。

最佳实践与注意事项

在使用Amazon Serverless MCP Server构建无服务器应用程序时,首先要利用其AI辅助指导来做出架构决策。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使用其指导工具对服务选择、事件模式和基础设施设计做出明智的决策。在部署之前,使用Serverless MCP Server的本地测试功能来验证应用程序的行为。这种方法有助于确保应用程序符合亚马逊云科技的最佳实践。

强大的监控和可观测性对于可靠地运行生产环境中的应用程序至关重要。使用Serverless MCP Server工具进行部署监控,并设置日志记录和指标。这有助于跟踪应用程序性能并快速识别潜在问题。

写在最后

开源的Amazon Serverless MCP Server通过在整个开发生命周期中提供人工智能辅助指导,简化了无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开发。通过将人工智能开发辅助与无服务器专业知识相结合,它使开发人员能够更高效地构建和部署无服务器应用程序。Serverless MCP Server的工具集支持覆盖从环境初始化到可观测性构建的完整开发流程,同时帮助开发人员实施亚马逊云科技的最佳实践。

随着各企业持续采用无服务器计算范式,那些能够简化开发流程并加速交付的工具变得愈发重要。亚马逊云科技将继续为构建无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扩充Serverless MCP Server集合,并根据客户反馈和新兴的无服务器开发模式对现有工具进行优化。

立即访问GitHub并浏览文档获取MCP Server开源工具,开启智能无服务器开发之旅。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4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7个地理区域的117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智利、新西兰和沙特阿拉伯等新建4个区域、13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6月7日,飞凯材料子公司苏州凯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凯芯)奠基仪式在苏州张家港市隆重举行。张家港市委常委、保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陆崇珉先生;保税区党工委委员、纪检监察工委书记陆定峰先生;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自强先生;飞凯材料董事长张金山博士;苏州凯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春先生及保税区各部门领导与集团领导出席发表重要讲话,共同见证苏州凯芯的关键一步。

"作为国内新材料行业头部企业,飞凯材料自2007年开始布局半导体赛道,持续发力IC制造、封装材料等重点领域,这与保税区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衷心希望飞凯材料以此次项目开工为新的起点,加快建设、尽快投运、早出成果,不断做大做强,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

——张家港市市委常委、保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陆崇珉

"飞凯作为本土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一份子,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技术进步为己任。未来飞凯也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扎实的行动,与各方伙伴携手共进,在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道路上贡献更多力量。"

——飞凯材料董事长张金山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正加速重构。这对我们而言,既是挑战,也是从"跟跑"迈向"领跑"的重要机遇。飞凯与凯芯也将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与本地化布局投入,推动关键材料实现自主可控。"

——苏州凯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春

苏州凯芯占地55亩,建成初期预计新增每年30000吨半导体专用材料及13500吨配套材料,未来将成为飞凯集团最大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产品涵盖光刻胶,G5级超高纯溶剂、以及半导体湿制程化学品等关键半导体材料。此外,项目还将引入现代化自动化生产线,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助力中国半导体材料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苏州凯芯将坚定前行的步伐,以飞凯集团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基,携手各方合作伙伴,不断加强关键材料的研发攻关与产业化进程,构建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本地化供应体系,在自主可控、绿色可持续的方向上不断前行,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注入坚实动能,助力中国"芯"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PS芯源系统(NASDAQ代码:MPWR)近期发布了两款新产品:NovoOne开关MPXG2100系列和PFC稳压器MPG44100系列,旨在为快速发展的快速充电市场、工业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提供高集成度、高性能和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a) 单极反激-MPXG2100全集成方案

a) 单极反激-MPXG2100全集成方案

b) 功率因数校正+反激-MPG44100+MPXG2100方案

b) 功率因数校正+反激-MPG44100+MPXG2100方案

NovoOne开关是极高集成度零电压开通反激式稳压器。它将初级反激控制器、氮化镓功率管、隔离电路、同步整流控制器和同步整流硅管,零电压开通控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使其成为一种超高集成度的解决方案。NovoOne系列采用无需额外电路的零电压开通控制,显著降低空载待机功耗, 和大幅提升满载和轻载效率, 同时缩短市场投放时间和减少物料清单成本。

对于需要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源,MPG44100MPXG2100相结合的方案重新定义了大功率系统的高集成度和高效率。这种新方案可以满足所有严格的全球能源标准,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复杂性,并大幅削减物料清单总成本。

该方案适用于高端PD适配器、笔记本电源、电动工具充电器、TV电源、音响电源、服务器辅助电源等多种应用场景。

产品优势一:行业领先的效率

功率因数校正调节器MPG44100采用无损电流采样,集成氮化镓器件。而反激调节器MPXG2100采用自适应零电压开通控制,集成氮化镓器件。对于140W通用PD电源设计,具备高效率的性能优势:

  • 90Vac时效率>93%

  • 230Vac时效率>95%

  • 90Vac下的满载效率和热性能与PFC+AHB反激式解决方案相似

产品优势二:极低的待机功耗

  • 通用输入下,单极MPXG2100解决方案<20mW

  • 通用输入下,MPG44100+MPXG2100解决方案<50mW

产品优势三:超高集成度

  • 功率因数校正调节器MPG44100将700V GaN HEMT、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电流采样组合在一个紧凑的芯片中。

  • 反激调节器MPXG2100集成700V氮化镓器件、SRZVS反激控制器、隔离、同步整流控制、100V 硅管。

封装展示

  • MPXG2100采用TSOICW24-18L/ SOICW24-18L封装:

MPXG2100封装展示

MPXG2100封装展示

  • MPG44100采用QFN-27 (7mmx7mm) 封装:

MPG44100封装展示

MPG44100封装展示

技术资源

MPS可为客户提供MPXG2100系列和MPG44100系列的产品数据手册、计算文档、标准评估演示板(可搭配PD小板做可调电压PD电源)等丰富的技术资源支持。

联系我们

如对上述方案感兴趣,欢迎发送邮件至mpssupport.mps@monolithicpower.com咨询更多产品详情,获取技术资源支持。

MPS 公司简介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Inc. (MPS) 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专注于基于芯片的高性能电源解决方案。MPS 的使命是减少能源和材料消耗,从各方面改善生活质量。公司于 1997 年由 CEO Michael Hsing 成立,拥有三大核心优势:深厚的系统级知识、卓越而专业的半导体设计能力、专有的半导体工艺、系统集成技术及创新能力。这些综合优势使 MPS 能够为客户提供可靠、紧凑和单片集成的解决方案,使其产品更节能、更经济,同时也为我们的股东带来持续的投资回报。更多 MPS 信息,请访问 www.monolithicpower.cn 或各地办事处。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6月10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微芯科技(Microchip)ATSAME54 MCU和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EVIYOS 2.0的10Base-T1S万级像素大灯方案。

1.jpg

图示1-大联大品佳基于Microchip和ams OSRAM产品的10Base-T1S万级像素大灯方案的实体图

在汽车智能化变革浪潮中,车辆照明技术正从传统的功能性光源向智能化、数字化、交互化方向全面跃迁。过去十年间,LED技术的普及让车灯亮度与能效显著提升,而近年来矩阵式LED、DLP投影大灯、Micro LED微像素光源等前沿技术的涌现,更是将车灯功能从基础照明延伸至动态路况投影、行人警示交互、个性化展示等高阶场景。在此趋势下,大联大品佳基于Microchip ATSAME54 MCU和ams OSRAM EVIYOS 2.0推出10Base-T1S万级像素大灯方案,可精准控制光束,减少炫光问题,并提供高度定制化的照明模式,以适应不同的驾驶环境和需求。

2.jpg

3.jpg

图示2-大联大品佳基于Microchip和ams OSRAM产品的10Base-T1S万级像素大灯方案的展示板图

本方案采用Microchip ATSAME54高性能微控制器(MCU)作为主控单元,该MCU搭载具有120MHz主频的ARM® Cortex®-M4F内核,集成浮点运算单元(FPU)与数字信号处理(DSP)指令集,可高效执行复杂算法与实时控制任务。在设计时,方案搭载FreeRTOS操作系统,通过高速USART接口实现对EVIYOS的精准配置以及视频数据的高速通信。此外,方案利用以太网RMII接口外接LAN8670 10Base-T1 PHY,支持10M车载以太网通信,满足汽车电子系统对高带宽、低延迟通信的需求,为智能汽车照明提供强大支持。

在LED的选择上,本方案采用的ams OSRAMEVIYOS 2.0是一款一体式像素化的LED芯片矩阵,内含25,600个颗粒,而且均可单独精准控制,可以方便地实现高分辨率与防眩智能远光、图像与安全警示投影、精确的道路照明等功能,这不仅提升车辆照明系统性能,还通过创新方式增强驾驶员与车辆周围人员的安全性。

4.png

图示3-大联大品佳基于Microchip和ams OSRAM产品的10Base-T1S万级像素大灯方案的方块图

除此之外,方案还采用Microchip旗下多款产品,如CAN/LIN SBC、DC-DC转换器、LDO稳压器、同步降压控制器、高速CAN FD收发器、SPI Flash等。同时,品佳还为方案提供高速LVDS收发器以及Digital Companion(FPGA or ASIC)CSPI,用于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核心技术优势

ams OSRAM的EVIYOS 2.0:一体式像素化LED,包含25,600个独立可控的发光像素,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高分辨率与防眩智能远光、图像与安全警示投影、精确的道路照明等功能;

Microchip ATSAME54:运行FreeRTOS系统,通过高速USART对EVIYOS进行配置和视频数据通信。通过以太网RMII接口外接LAN8670 10Base T1-PHY实现10M车载以太网通信;

通过标准的网络视频流传输协议实现实时视频传输,无需在车灯上存储图片和视频,也无需OTA,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大大提高显示内容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Microchip高压大电流同步降压控制器MIC2128外接MOS和电感组成同步降压电源,为LED供电,输出4.5V/25A;

品佳提供ATSAME54_EVIYOS_SDK和示例工程源代码帮助客户快速搭建好开发环境,点亮EVIYOS 2.0。

方案规格:

输入电压:DC 9V~24V;

LED光源:ams OSRAM EVIYOS 2.0;

像素点阵:KEW GBBMD1U 320×80 25,600像素、KEW GBCLD1U 240×80 19,200像素;

主控MCU: ATSAME54 32-bit ARM® Cortex®-M4F,403 CoreMark® at 120 MHz,以太网接口;

CAN通信:支持CAN-FD通信;

LIN通信:支持LIN通信;

以太网通信:LAN8670/LAN8671 10Base T1S 10M车载以太网;

额定功率:100W;

最大功率:200W;

温度监测:可实时监测LED光源温度,便于实现自动温控。

本篇新闻主要来源自大大通:

基于Microchip ATSAME54 + ams OSRAM EVIYOS 2.0的10base T1S万级像素大灯方案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成立于2005,今年喜迎20周年,总部位于台北,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应商超过250家,全球69个服务据点,2024年营业额达新台币8,805.5亿元。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 通路标竿」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4年蝉联「全球分销商卓越表现奖」肯定,同时持续致力于强化ESG永续发展,连续3年荣获国际肯定,MSCI ESG评级A级殊荣。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并以「共创伙伴价值  成就未来」为企业宗旨,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华北工控新发布X86架构触摸式工业平板电脑,支持Intel® Alder Lake-N系列和Core™ i3-N305 CPU,包括10.1"/12.1"/15"/15.6"/17"/18.5"/19"/21.5"丰富选型,具备AI加速计算、实时响应、多点触控、低功耗、丰富接口和坚固耐用特性,适用于HMI人机交互、MES系统终端、机器人、智能快递柜、车载终端等领域。

新产品:PPC-3317QL

1.jpg

2.jpg

主要技术特性:

17" 触摸式工业平板电脑

支持Intel® Alder Lake-N(N97/N100)系列和Core™ i3-N305 CPU

1*SODIMM内存插槽,支持DDR5-4800MHz,最大可支持16GB

1*2.5寸硬盘位,1*M.2接口

至多支4*LAN、12*USB、6*COM 

支持1*M.2扩展WIFI/BT,1*M.2扩展4G/5G模块

支持HDMI显示输出,最大分辨率1280x1024

采用电容式触摸屏,支持多点触控

适配Windows、Linux操作系统

PPC-3317QL产品详解

  1. 超低功耗、性能优化设计

    PPC-3317QL支持Intel® Alder Lake-N系列 N97/N100 CPU,可集成Intel UHD Graphics (24EU) GPU,4核4线程,TDP 6-12W,具备超低功耗和出色的单核性能与图形性能。

    支持Core™ i3-N305 CPU,可集成Intel UHD Graphics (32EU) GPU,8核8线程,TDP 15W,处理能力更强,可以应对轻量级AI计算任务和轻度多任务并行处理负载。

    板载1*SODIMM内存插槽,支持DDR5-4800MHz,最大内存可达16GB,支持1*SATA、1*M.2 M-KEY 2280 SATA协议扩展存储,高带宽和大内存设计以增强设备实时响应能力。

  2. 丰富接口,出色的人机交互性能

    PPC-3317QL支持2-4*千兆RJ45网口(可选M12),可以实现高速率网络通讯。支持2*USB3.0、2-10*USB2.0接口和2-6*COM,满足多智能设备集成化控制和跨系统协同的需要。

    支持1*M.2 E-KEY 2230接入WIFI/BT,1*M.2 B-KEY 3042/3052接入4G/5G模块,满足无线网络通讯和远程管理的业务需求。

    支持1*HDMI显示输出,支持8*GPIO和1*CONN实现更多扩展或复杂模块连接。内部模块化、无线硬连接设计,支持用户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搭配。

    整机选用电容式触摸屏,自带触摸和显示一体化设计,支持1000:1对比度、250cd/m2亮度、16.7M最大色彩,1366x 768分辨率,支持多点触控。

  3. 坚固耐用,长生命周期

    PPC-3317QL采用无风扇宽温散热结构设计,具备-20℃-70℃宽温运行能力,抗震、抗电磁干扰、防尘、防潮等坚固耐用特性,环境适配能力强。

    适配Windows、Linux操作系统,并开发了看门狗功能,可以提供更开源稳定的系统运行环境。

    尺寸为437x357x63.9mm,支持DC 12V(可选9~36V)供电,可面板嵌入式+VESA壁挂安装,易于部署。

联系我们,华北工控

华北工控是一家集行业专用嵌入式计算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致力于为多行业领域客户提供X86架构和ARM架构多样化嵌入式主板、嵌入式准系统/整机和工业平板电脑,以及从计算机硬件到操作系统、产品驱动、安全软件等的一体化定制服务!

如果您对产品感兴趣,可联系华北工控当地业务咨询购买,或关注华北工控官网进一步了解:www.norco.com.cn

来源:华北工控_NORCO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