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电池技术发展催生了全新一代的个人电子产品。也得益于技术的进步,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等具有严苛电源要求的产品也有极大的发展。如今随着大规模的使用,电池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安全,高效,和智能。而随着人们对智能电池组系统的功能需求不断增加,选择合适的 MCU 也变的越来越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对 MSP430™的生态系统进行深入的探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利用这些功能来解决电池组系统中的挑战。

电池组概述

对于基本的锂电池保护需求,可以使用 BQ77915 等电池保护型IC,以确保电池在其额定温度和额定电流下工作。而部分设计需要更多电池系统的实时状态信息,以实现更精确的监测和控制,这可以采用BQ76952 等电池监测型IC。

通常情况下,高端电池管理 IC 会搭载微控制器 (MCU),以进行电池管理IC配置,通信,数据处理与计算,如图 1 所示。

2.jpg

1锂离子电池组框图

另外,当系统需要电量追踪或数据记录等更高级的功能时,MCU 将在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通过低成本感应缩减物料清单

部分电池组方案,可能采用 MCU 来检测环境信息(例如温度)。而MSP430FR235x上所具有的智能模拟组合 (SAC) 能给该类方案提供极大的助力。 SAC 可以替代运算放大器和其他模拟信号调节元件,从而缩减物料清单 (BOM)。另外 SAC 可以不借助外部电路元件,如电阻和偏置信号,以实现信号调节与放大,减少PCB空间,并降低成本。

此外,SAC 是一种运行时可实时配置的外设,从而实现系统的动态优化和调节。例如,SAC 具有可编程的增益模式,可根据不同设计进行配置,而无需更改反馈电阻器等任何外部元件。该方案可以减少外部元件的数量,从而增加设计灵活性,并降低BOM 成本。

在电池组系统中,除了温度检测外,SAC 也可配置为通用运算放大器,并与12 位ADC配合使用以完成对低边电流的基本测量。

借助高性能存储器提高可靠性

在高性能的电池应用中, 往往需要基于长期数据的算法(例如运行状态跟踪和充电状态跟踪)。而在不确定的电源环境中, Flash可能难以支持频繁记录、低存储延迟的要求,而将数据存在RAM里往往存在着数据掉电丢失的风险。但是,具有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 (FRAM) 的 MSP430 器件可以从容应对这类挑战。FRAM 是一种高性能存储器技术,能同时充当Flash和RAM,可实现快速、低延迟、低功耗的非易失性存储,而且数据可以按byte擦写,擦写次数接近无限次。在电池触发过流或热保护电路时,FRAM 的低延迟高速存储功能可以极大降低意外断电时数据丢失的可能性。

通过低功耗性能延长电池寿命

降低待机功耗意味着运行时间更长。MSP430 器件提供多种睡眠模式,几乎可以满足任何电源场景。以MSP430FR2355为例,其待机电流为 620nA,关机电流为 42nA。

SAC 的使用也有助于降低系统功耗。可以在需要时动态使能、在不需要时断电以降低功耗。而传统的信号调节技术采用分立式运算放大器,无论是否处于有效工作状态,都会持续耗电。

TI也提供EnergyTrace 等软件分析工具来观察系统动态功耗,方便客户的调试与优化。此外,Code Composer Studio™ 软件和IAR Embedded Workbench中集成的超低功耗 (ULP) Advisor 工具,可以帮助客户从代码的角度优化功耗。

借助即用型 GUI 节省开发时间

一个全新系统的开发可能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MSP430团队提供的图形用户界面 (GUI),可加快 BQ76952 的开发和调试过程,如图 2 所示。将 MSP430FR2355 LaunchPad 开发套件与 BQ76952 评估模块 (EVM)配套使用,您就可以详细地了解重要电池数据。

3.jpg

图 2:MSP+BQ 仪表板接口

结语

随着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电池系统将趋于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高的板载智能。而选择合适的 MCU 有助于简化产品开发流程,加快产品上市。多样化的 MSP430 MCU 产品组合可让您轻松选择在性能、功耗和成本方面符合您需要的器件。查看以下链接,了解产品信息和技术资源。

关于德州仪器 (TI)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http://www.ti.com.cn/

围观 9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9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DI公司  Pablo Perez, Jr.,高级应用工程师 | John Martin Dela Cruz,应用工程师

简介

本信号链电源优化系列文章的第1部分讨论了如何量化电源噪声以确定其影响信号链器件的哪些参数。通过确定信号处理器件可以接受而不影响其所产生信号的完整性的实际噪声限值,可以创建优化的配电网络(PDN)。在第2部分中,该方法被应用于高速模数和数模转换器,证明将噪声降低到必要水平并不一定要提高成本、增加尺寸、降低效率。这些设计参数实际上可以在一个优化的电源解决方案中满足。

本文重点关注信号链的另一部分——RF收发器。本文将探讨器件对来自各电源轨的噪声的敏感度,确定哪些器件需要额外的噪声滤波。本文提供了一种优化的电源解决方案,并通过将其SFDR和相位噪声性能与当前PDN(当连接到RF收发器时)进行比较来进一步验证。

优化ADRV9009 6 GHz双通道RF收发器的电源系统

ADRV9009是一款高集成度射频(RF)、捷变收发器,提供双通道发射器和接收器、集成式频率合成器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功能。这款IC具备多样化的高性能和低功耗组合,可满足3G、4G和5G宏蜂窝时分双工(TDD)基站应用要求。

359775-fig-01.jpg

图1.ADRV9009双通道收发器的标准评估板配电网络。此设置使用一个ADP5054四通道稳压器和四个LDO后置稳压器来满足噪声规格,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收发器的性能。目标是改善该解决方案。

图1显示了ADRV9009双通道收发器的标准PDN。PDN由一个ADP5054四通道开关稳压器和四个线性稳压器组成。这里的目标是了解配电网络的哪些性能参数可以改善,同时产生的噪声不会降低收发器的性能。

如本系列文章所述1,2,为了优化PDN,量化ADRV9009对电源噪声的敏感度是必要的。ADRV9009 6 GHz双通道RF收发器需要如下五个不同的电源轨:

1.3 V模拟(VDDA1P3_AN)

1.3 V数字(VDDD1P3_DIG)

1.8 V发射器和BB (VDDA_1P8)

2.5 V接口(VDD_INTERFACE)

3.3 V辅助(VDDA_3P3)

分析

图2显示了模拟电源轨(VDDA1P3_AN、VDDA_1P8和VDDA_3P3)的接收器1端口PSMR结果。对于数字电源轨(VDDD1P3_DIG和VDD_INTERFACE),我们利用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的最大注入纹波在输出频谱中未产生杂散,因此我们无需担心最小化这些电源轨上的纹波。调制杂散幅度用dBFS表示,其中最大输出功率(0 dBF)相当于50Ω系统中的7 dBm或1415.89 mV p-p。

359775-fig-02.jpg

图2.ADRV9009收发器的模拟电源轨在接收器1处的PSMR性能

对于VDDA1P3_AN电源轨,测量是在收发器板的两个不同分支上进行。请注意,在图2中,PSMR在<200kHz纹波频率时低于0 dB,表示这些频率下的纹波产生更高的相同幅度调制杂散。这意味着在200 kHz以下,接收器1对VDDA1P3_AN电源轨产生的最小纹波也非常敏感。

VDDA_1P8电源轨在收发器板上分为两个分支:VDDA1P8_TX和VDDA1P8_BB。VDDA1P8_TX电源轨在100 kHz时达到最小PSMR,约为27 dB,对应于100kHz纹波的63.25 mV p-p,产生2.77 mV p-p的调制杂散。VDDA1P8_BB在5 MHz纹波频率时测量约11 dB的最小值,相当于0.136 mV p-p的注入纹波产生的0.038 mV p-p杂散。

VDDA_3P3数据显示,在大约130 kHz及以下,PSMR低于0 dB,表示接收器1处的RF信号对来自VDDA_3P3的噪声非常敏感。该电源轨的PSMR随着频率提高而上升,在5 MHz达到72.5 dB。

总之,PSMR结果表明,在这些电源轨中,VDDA1P3_AN和VDDA_3P3电源轨噪声最令人担忧,贡献了ADRV9009收发器最大部分的耦合到接收器1的纹波量。

359775-fig-03.jpg

图3.ADRV9009收发器的模拟电源轨在接收器1处的PSRR性能

图3显示了ADRV9009模拟电源轨的PSRR性能。VDDA1P3_AN的PSRR在最高 1MHz时保持平坦,约为60 dB;在5 MHz时略有下降,最小值为46 dB。这可以被视为5 MHz的0.127 mV p-p纹波,其产生0.001 mV p-p杂散,该杂散与调制RF信号一起位于LO频率之上。

ADRV9009的VDDA1P8_BB电源轨的PSRR在5 MHz时达到约47 dB的最小值,而VDDA1P8_TX电源轨的PSRR不会低于约80 dB。在1 MHz以下的频谱中,VDDA_3P3的PSRR高于所示的90 dB。测量在90 dB时发生削波,因为最高1 MHz的最大注入纹波为20 mV p-p——这不够高,无法产生高于本振的本底噪声的杂散。该电源轨的PSRR高于所示的1 MHz以下的情况,因为随着频率提高,它在4 MHz时下降到76.8 dB,其最低值在10 kHz至10 MHz范围内。

与PSMR结果类似,PSRR数据表明,耦合到本振频率(特别是高于1 MHz)的大部分噪声来自VDDA1P3_AN和VDDA_3P3电源轨。

为了确定电源是否能够满足噪声要求,测量直流电源的纹波输出,并绘制一个100 Hz至100 MHz频率范围的波形,例如图4所示。在该频谱上增加一个覆盖层:调制信号上将出现边带杂散的阈值。覆盖的数据是通过在几个参考点将正弦纹波注入到指定电源轨而获得的,用以了解什么纹波水平产生边带杂散,如本系列的第1部分所讨论的。

图4至图6中所示的阈值数据是针对收发器最敏感的三个电源轨的。图中显示了不同DC-DC转换器配置、使能/未使能展频(SSFM)、通过LDO稳压器或低通(LC)滤波器进行更多滤波等情况下的电源轨频谱。这些波形是在电源板上测量,并留下了比噪声限值低6 dB甚至更多的裕量。

359775-fig-04.jpg

图4.为VDDA1P3_AN电源轨供电的LTM8063(不同配置)的输出噪声频谱,

以及该电源轨允许的最大纹波。

测试

图4显示了VDDA1P3_AN电源轨的杂散阈值,以及LTM8063 µModule®稳压器不同配置的实测噪声频谱。 如图4所示,在禁用展频(SSFM)的情况下,使用LTM8063为电源轨直接供电,在LTM8063的基波工作频率和谐波频率处产生超过阈值的纹波。具体说来,纹波在1.1 MHz时超过限值0.57 mV,表明需要后置稳压器和滤波器的某种组合来抑制开关稳压器的噪声。

如果仅增加LC滤波器(无LDO稳压器),则开关频率处的纹波刚刚达到最大允许的纹波——可能没有足够的设计裕量来确保收发器性能最佳。增加ADP1764 LDO后置稳压器并开启LTM8063的展频模式,可以降低整个频谱上的基波开关纹波幅度及其谐波,以及SSFM在1/f区域中引起的噪声峰值。 通过开启SSFM并增加LDO稳压器和LC滤波器,可以实现最佳效果,降低开关动作所引起的剩余噪声,给最大允许纹波留下约18 dB的裕量。

展频将噪声扩散到更宽频带上,从而降低开关频率及其谐波处的峰值和平均噪声。这是通过3 kHz三角波上下调制开关频率来做到的。这会在3 kHz处引入新的纹波,LDO稳压器会进行处理。

使能SSFM后,由此产生的低频纹波及其谐波在图5和图6所示的VDDA_1P8和VDDA_3P3输出频谱中显而易见。如图5所示,使能SSFM时LTM8074的噪声频谱为VDDA_1P8电源轨的最大允许纹波提供最小约8 dB的裕量。因此,满足此电源轨的噪声要求不需要后置稳压器滤波。

359775-fig-05.jpg

图5.为VDDA_1P8电源轨供电的LTM8074(SSFM开启)的输出噪声频谱,以及该电源轨允许的最大纹波。

359775-fig-06.jpg

图6.为VDDA_3P3电源轨供电的LTM8074(不同配置)的输出噪声频谱,以及该电源轨允许的最大纹波。

请注意电源轨对低频纹波的敏感性,因为此噪声可能在3.3 V供电的时钟中引起相位抖动。

图6显示了LTM8074 μModule稳压器不同配置的噪声频谱,以及3.3V VDDA_3P3电源轨的最大噪声要求。对于此电源轨,我们使用LTM8074 Silent Switcher®μModule稳压器来分析结果。仅使用LTM8074的配置(无滤波器或LDO后置稳压器)产生的噪声超过限值,无论是否使能展频模式。

两个备选配置的结果符合>6 dB裕量的噪声规格:未使能SSFM的LTM8074加上LC滤波器,以及使能SSFM的LTM8074加上LDO后置稳压器。虽然二者均以充足的裕量满足了要求,但LDO后置稳压器解决方案在此更有优势。这是因为VDDA_3P3电源轨还提供3P3V_CLK1时钟电源,因此1/f噪声的减少相对更重要——如果不予处理,这里的噪声可以转化为本振中的相位抖动。

359775-fig-07.jpg

图7.使用LTM8063和LTM8074 μModule稳压器的ADRV9009收发器优化PDN

优化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测试结果,图7显示了一种优化解决方案,当用在ADRV9009收发器板上时,它能提供>6 dB的噪声裕量。

表1显示了优化PDN与标准PDN的对比。组件大小减小29.8%,效率从66.9%提高到69.9%,整体节能0.5 W。

表1.ADRV9009优化PDN与当前PDN的比较

当前的PDN如图1所示

优化的PDN如图7所示

相比当前PDN,优化PDN实现的改善

组件大小

148.2

104.00

29.8%

整体效率

66.9%

69.9%

3.0%

功率损耗

1.8 W

0.8 W

0.5 W

为了验证该优化电源解决方案在系统噪声性能方面的效果,我们执行了相位噪声测量。将图7中的优化解决方案与控制案例——ADRV9009评估板的工程版本,即使用图1所示PDN的AD9378评估板——进行比较。使用相同电路板,但采用图7所示的PDN,比较相位噪声结果。理想情况下,优化解决方案达到或超过数据手册参考曲线所示的性能。

359775-fig-08.jpg

图8.ADP5054与µModule器件的PSU之间的AD9378相位噪声性能比较,

测量条件:LO = 1900 MHz,PLL BW = 425 kHz,稳定性 = 8。

图8比较了使用标准ADP5054电源的AD9378评估板相位噪声结果与使用LTM8063和LTM8074电源的同一评估板的结果。相比于ADP5054电源解决方案,μModule电源解决方案的性能略优,高出大约2 dB。如图8和表2所示,由于外部本振使用了低相位噪声信号发生器,两种电源解决方案的测量结果均显著低于数据手册规格。

表2.相位噪声测量结果,LO = 1900 MHz

偏移频率(MHz)

相位噪声(dBc/Hz)

数据手册中的技术规格

评估结果

ADP5054

LTM8063LTM8074

0.1

-100

-137.74

-137.77

0.2

-115

-143.16

-143.32

0.4

-120

-147.37

-147.20

0.6

-129

-149.02

-149.04

0.8

-132

-151.81

-151.96

1.2

-135

-151.73

-151.22

1.8

-140

-153.97

-153.76

6

-150

-155.10

-154.80

10

-153

-154.51

-154.36

采用两种电源解决方案的收发器的SFDR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两种方案的性能相当,除了LO = 3800 MHz,这种情况下ADP5054的开关纹波开始在载波信号输出频谱上产生调制杂散,如图9所示。

表3.ADRV9009收发器SFDR性能

LO频率(MHz)

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dBc)

数据手册中的技术规格

Tx1

Tx2

ADP5054

LTM8063LTM8074

ADP5054

LTM8063LTM8074

800

70.00

86.03

86.95

86.62

86.63

1800

70.00

85.94

87.30

86.01

85.90

2600

70.00

85.98

86.01

85.50

85.78

3800

70.00

73.87

77.42

73.93

77.31

4800

70.00

71.44

71.98

71.10

71.82

359775-fig-09.jpg

图9.发射器1载波信号和电源开关频率引起的杂散频率。

测量条件:LO = 3800 MHz,Fbb = 7 MHz,–10 dBm。

结论

不同应用有不同要求,评估板的配电网络可能需要进一步改进或改变。量化信号处理IC噪声要求的能力为电源设计或只是优化现有电源解决方案提供了更有效的方式。对于ADRV9009之类的高性能RF收发器,在PDN中设置噪声注入以确定可容许多大电源噪声,有助于我们改进当前PDN的空间需求、效率和至关重要的热性能。请继续关注本电源系统优化系列的后续篇目。

作者简介

Pablo Perez, Jr.于2019年5月加入ADI公司,担任ADEF高级应用工程师。他的工作经验包括修改和评估不同应用领域(工业、电信、医疗、军事)的标准开关模式电源,以及线性稳压器、开关稳压器和电源管理IC的设计验证和样本评估。Pablo毕业于菲律宾奎松省卢塞纳市的Manuel S. Enverga University Foundation, Inc.,获得电子与通信工程学士学位。

John Martin Dela Cruz于2020年10月加入ADI公司,担任电源应用工程师。他主要负责航空航天和防务(ADEF)电源系统。他毕业于菲律宾大学(位于菲律宾奎松市迪里曼),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9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VIAVI ONMSi为峰值网络性能提供光纤保障

VIAVI SolutionsVIAV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IAV)近日宣布,印度尼西亚领先的融合网络运营商XL Axiata正采用VIAVI ONMSi光网络监控系统以提高自身光纤网络的可视性。ONMSi解决方案具有智能远程测试和监控功能,可赋能运营商实现峰值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并优化订户体验。

随着XL Axiata着力部署5G技术,坚实的光纤网络对于实现从核心到边缘的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至关重要。近年来,网络运营商大举投资于光纤骨干网,扩大自身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而拓展其服务项目。为确保自身网络的完整性和性能,XL Axiata选择了VIAVI远程光纤测试和监控解决方案,以识别、定位和快速纠正光纤故障、老化或意外损坏。

作为VIAVI屡获殊荣的远程测试和监控解决方案系列的一部分,ONMSi可实现集中管理和整体光纤设施的端到端实时可视性,对光纤故障和老化进行自动定位,在提高员工效率的同时,显著改善性能和上线时间。ONMSi还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检测连接器脏污、光纤压坏或弯曲等轻微老化现象,而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信号受损。此外,采集到的大量网络性能数据还能为优化维护操作和提升规划容量提供依据。

VIAVI亚太和日本业务副总裁Rajesh Rao表示:“为XL Axiata提供远程光纤测试和监控解决方案,进一步深化了我们与Axiata集团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也对其针对移动网络采用的VIAVI测试和验证解决方案起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借助VIAVI ONMSi平台,XL Axiata的技术人员将能够轻松地找到并主动解决其光纤网络中的任何老化问题,以确保有线连接以及全新5G服务能够提供世界级的客户体验。”

XL Axiata首席技术官I Gede Darmayusa表示:“作为首家在印度尼西亚推出4.5G的网络运营商,XL Axiata致力于以领先技术提供优质服务,并因此而享有盛名。VIAVI是一家很适合于我们的合作伙伴,其携手系统集成商Telemedia,通过实现光纤资产回报的最大化,帮助我们基于最新、最先进的基础设施获得最大价值。我们选择采用了VIAVI创新的远程光纤监控解决方案,以加快自身的5G网络建设,同时确保能够持续以一致且可靠的方式为我们现有的客户提供绝佳的体验。”

关于 VIAVI

VIAV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IAV)是全球通信网络测试服务、监控和保障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服务运营商、企业、网络设备制造商、民用、政府、军用及航空电子类客户。通过提供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仪器,我们帮助客户掌控网络,致胜未来VIAVI也是高性能薄膜光学涂层的领导者,为3D感知、防伪提供轻量化管理解决方案,同时覆盖消费电子、工业、汽车、军工和仪器仪表市场。欲了解更多关于VIAVI的信息,请浏览https://www.viavisolutions.com/zh-cn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9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月4日,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暨第六届铃轩奖盛典”在武汉车谷隆重举行。黑芝麻智能发布的车规级大算力自动驾驶计算芯片 -- 华山二号A1000 Pro一举摘得前瞻类金奖”,产品性能和技术前瞻性再获业内高度认可。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受邀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赋能自动驾驶,拥抱算力时代》的演讲。

1.jpg

黑芝麻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OO刘卫红(中)现场领奖

性能领跑自动驾驶芯片,A1000 Pro摘金铃轩奖

铃轩奖”与轩辕奖、金轩奖并称为中国汽车业三大奖项,本届铃轩奖前瞻类的申报比例高达57%,首次大幅超越量产类申报案例。前瞻类金奖仅设5个,竞争程度异常激烈。华山二号A1000 Pro从中脱颖而出,一举捧得金奖,彰显了黑芝麻智能产品的卓越性和先进的技术实力。

2.jpg

华山二号A1000 Pro是黑芝麻智能旗下最新一代大算力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于2021年4月发布,并于同年7月流片成功,为目前性能最强的国产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

A1000 Pro基于最高等级ASIL D车规安全标准打造,依托两大自研核心IP -- 车规级图像处理器NeuralIQ ISP以及车规级低功耗神经网络加速引擎DynamAI NN,芯片算力达到106TOPS(INT8),最高可达196 TOPS(INT4)。采用异构多核架构,16核Arm v8 CPU ,16nm工艺制程,支持16路高清摄像头输入,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支持L3/L4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

3.jpg

华山二号A1000 Pro自动驾驶计算芯片

自动驾驶进入算力角逐时代

本届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以链变”为主题,与智能汽车供应链企业共话如何在新四化”背景下强链、补链、延链,还围绕四个与供应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深入探讨。

过去一年,是全球汽车业缺芯”的一年,危中有机,这为车厂提供了供应链再造的机会。在国内车厂的本土供应链体系中,国产供应商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黑芝麻智能拥有国内性能最强的自动驾驶芯片矩阵,覆盖从L2到L4级别自动驾驶。凭借性能强大的芯片产品、软硬件全解耦的软件工具体系、完善的车规认证资质,黑芝麻智能领跑国产芯片行业。此次A1000 Pro在铃轩奖评选中摘金,也反映出业内对黑芝麻智能产业链价值的高度认可。

进入智能驾驶时代后,车内的数字化应用和数字化体验需求爆发,智能汽车的创新开始围绕着芯片、人工智能、电子架构等方面展开。单车算力也从几年前的几T算力,跃升到千T的量级。通过算力的提升推进自动驾驶的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公认的方式。

汽车智能化发展需要高性能大算力的自动驾驶芯片提供舞台,单记章在峰会的演讲中表示,自动驾驶已经进入算力角逐时代,算力是自动驾驶最核心的驱动力。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提到:

黑芝麻智能一直致力于提升芯片整体的综合计算能力,只有硬件平台的综合性能得到提升,才能够有效支撑上层应用体验的升级迭代,真正赋能未来汽车智能化的发展。”

4.jpg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在峰会上演讲

黑芝麻智能定位Tier2,打造自动驾驶的算力平台,基于自主研发的两大核心IP,形成核心技术壁垒,推出了国内首个通过车规安全认证,可量产的单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国产芯片平台,并且能够向客户提供面向数据安全的数据闭环体系,以及从开发到量产的软硬件全解耦软件工具体系,赋能车厂安全、快速地实现产品落地。

芯片是自动驾驶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黑芝麻智能希望和车厂共享发展机遇,并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产品体系、开放的生态还有灵活的商业模式赋能车厂打造差异化产品,助力自动驾驶的发展。

单记章表示:新一轮智能驾驶的全球浪潮,中国汽车产业毫无疑问已站立潮头。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相信中国必将成长出世界级的车载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致力于打造核心技术和产品,引领行业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9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领先的定制化RISC-V处理器半导体知识产权(IP)内核供应商Codasip日前宣布:公司已任命Ron Black博士担任首席执行官。

RonBlack_CodasipCEO_Crop.jpg

作为Ventech合伙人及Codasip主要的长期投资者,Christian Claussen评论道:“Ron在公司转型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他担任董事会执行主席期间,Ron通过制定全新的、更加积极的和更具扩展性的战略,为Codasip团队注入了活力。我们很高兴看到Ron Black博士能够担任这一职责更大的职务,并带领公司走向下一个增长阶段。”

Ron Black亦评论道:“从战略层面来看,Codasip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在当前发展迅速的市场中,公司拥有着令人赞叹的技术和世界一流的工程团队,但这在过去并不为人所知。RISC-V为定制化处理器,以及使用Codasip Studio™ EDA工具和CodAL处理器描述语言的IP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机会,这可以说是开发此类高质量、差异化产品的最便捷方法。”Black博士继续说道,“Codasip经过验证的技术和来自市场的牵引力确实让我倍感兴奋,所以当董事会让我担任CEO这一职位时,我感到非常激动。”

通过任命Brett Cline为首席营收官、Rupert Baines为首席营销官、Simon Bewick为英国研发中心副总裁,Codasip已经在组建全球化团队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Codasip创始人Karel Masařík博士现已升任公司总裁,负责RISC-V先进产品和技术的研究。Masařík博士评论道:“我与Ron认识并共事了近十年的时间,他在公司转型和帮助公司扭亏为盈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这对Codasip的业务增长和发展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Black博士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之后,Codasip将聘请一位非执行董事会主席。

Black博士将于128日下午2:10RISC-V峰会上发表题为“半导体器件尺寸缩减模式终结”的主题演讲。Codasip2021 RISC-V峰会的白金赞助商,如希望了解Codasip的参会情况、Black博士的主题演讲内容和其他展示,以及安排与我们团队会面,请访问此处

关于Codasip

Codasip提供领先的RISC-V处理器IP及高级处理器设计工具,可为芯片设计人员提供RISC-V开放指令集架构(ISA)的所有优势,以及独有的对处理器IP进行定制的能力。作为RISC-V国际基金会的创始成员之一,以及LLVM和基于GNU处理器解决方案的长期提供商,Codasip致力于推动嵌入式处理器和应用处理器的开放标准。公司创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市;Codasip目前在欧洲有多个研发中心,在中国设有分公司,其销售代表覆盖全球。如希望更深入了解我们产品和服务,请访问www.codasip.com,如希望获得有关RISC-V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riscv.org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9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年,环旭电子进入智能穿戴模组领域的第九年,并在先进封装技术的开发方面又登上新台阶。双面塑封和薄膜塑封是环旭电子最新开发的技术,双面塑封实现了模组的最优化设计。薄膜塑封技术的引入,实现了信号连接导出区域的最小化设计,同时可以和其他塑封区域同时在基板的同一侧实现同时作业。

一直以来,手机是推动微小化技术的主要动力,如今微小化技术正在多项领域体现其优势,其中智能穿戴领域对微小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系统级封装技术是为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等新型智能穿戴电子产品提供高度集成化和微小化设计的关键技术。环旭电子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包括先进SMT技术、塑封制程(Molding)、新型切割技术(激光切割和传统锯刀刀切割技术相结合)以及薄膜溅镀技术这些领域都取得了突破。

在SMT技术方面,环旭电子在传统SMT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小间距的零件贴装,目前可以实现的最小零件间距为50微米。同时,还开发了单颗模组的SMT贴装工艺和3D SMT贴装技术,可以实现灵活选择Panel level或SiP level SMT制程。

塑封制程被视作先进SiP封装技术区别于传统封装技术的最大优势,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小间距高密度封装零件的保护,从而最大化实现空间利用率。环旭电子在传统塑封技术基础上,开发了多台阶塑封、区域性塑封、双面塑封、薄膜塑封等技术。其中,多台阶塑封可以根据内部封装组件的高度选择塑封高度,一方面减少塑封材料的使用,一方面可以给产品机构的设计让出空间。区域性塑封指的是在塑封的同时,針對产品应用需求將不需要或不能塑封的组件和信号Pin曝露在塑封区域外,实现塑封和未塑封共存于PCB同一面。 

在激光技术方面,环旭电子则进一步拓展了应用领域。在传统封装中,激光技术通常只用作打标,环旭电子则开发出了使用激光切割实现模组的异形切割,在满足客户设计需求的同时,也为机构设计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而利用激光的高度可控性,还能实现在塑封体表面进行精准地切割并控制其深度进行局部区域间隔屏蔽。

溅镀屏蔽是取代传统铁盖屏蔽制程的新工艺,可提供更好的屏蔽效果而且几乎不占空间。今年,环旭电子在传统溅射技术基础上开发了选择性溅射制程,来解决在基板同一表面需要电磁屏蔽区域和非电磁屏蔽区域共存地设计难题。通过遮挡的方式在溅射前把非电磁屏蔽区域保护起来,在溅射后移除遮挡物,后续SMT在此区域贴装功能组件,实现了功能区域的区隔。目前,环旭电子也在评估更高效的电磁屏蔽技术,雾化喷涂工艺、plasma喷涂、真空印刷等工艺开发和应用。 

环旭电子从2013年就开始致力于可穿戴式产品相关SiP模组的微小化、高度集成化的开发,包括局域间隔屏蔽、选择性塑封、薄膜塑封技术、选择性溅镀、异形切割技术、干冰清洗技术、3D钢网印刷等新型先进封装技术。随着更多技术在量产上的运用,环旭电子将继续在SiP技术创新上加码。 

关于USI环旭电子

USI环旭电子(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 601231,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为全球电子设计制造领导厂商,在SiP(System-in-Package)模块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向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商提供D(MS)2产品服务:设计(Design)、生产制造(Manufacturing)、微小化(Miniaturization)、行业软硬件解决方案(Solutions)以及物料采购、物流与维修服务(Services)。公司有27个销售生产服务据点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四大洲,与旗下子公司Asteelflash共同在全球为客户提供通讯类、计算机及存储类、消费电子类、工业类与医疗及车用电子为主等电子产品。环旭电子为全球领先半导体封装与测试制造服务公司--日月光投控(TWSE: 3711, NYSE: ASX)成员之一。更多信息,请查询www.usiglobal.com或者在LinkedIn和微信(账号:环旭电子USI) 关注我们。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0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9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UL提供包括物联网安全入门级套件的全套咨询、测试和认证服务,帮助企业管理网络安全风险,并向市场证明其网络安全能力。 

全球安全科学领域领导者UL今天宣布,公司现在提供物联网(IoT)安全入门级套件,以帮助提高安全开发生命周期(SDL)的内部网络安全能力,提升安全产品开发和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物联网安全入门级套件是基于SDL的最佳实践,包括设计安全培训、SDL差距分析、产品安全架构审核和渗透测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安全需求定制这些产品。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制造商以及商业、消费和医疗设备产品制造商可以从该物联网安全入门级套件中受益。

1.jpg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smart factories, adaptive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he new Industry 4.0 business models introduces a set of safety and security-related issues for consideration. UL’s full suite of advisory,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services, including the new IoT Security Starter Kit, helps organizations manage their cybersecurity risks and validate their cybersecurity capabilities to the marketplace.

“鉴于物联网和运营技术基础设施的复杂性,企业需要维持产品和系统适当的安全水平。在UL,我们可以通过定制安全设计和架构审核来帮助发现开发过程中的潜在安全缺陷。我们还可以通过对产品进行渗透测试来识别潜在的产品漏洞并提出补救建议,”UL身份管理和安全事业部业务开发总监Olivier Laborie表示。“我们与企业合作,在SDL框架内培训员工,并对安全流程和文档进行差距分析,以确保企业有能力预防、识别和应对潜在的网络威胁。”

鉴于智能工厂、适应性生产系统和新的工业4.0商业模式的日益复杂,业界需要考虑一系列安全问题和与安全相关的问题。UL提供包括物联网安全入门级套件的全套咨询、测试和认证服务,帮助企业管理网络安全风险,并向市场证明其网络安全能力。UL在网络安全方面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拥有一个由物联网和运营技术安全实验室,以及500多位安全专家和顾问组成的全球网络,他们在各种消费和工业生态系统的全球安全标准、架构和最佳实践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该物联网安全入门级套件可帮助企业:

  • 提升内部安全知识和能力 

  • 将内部安全流程和实践与行业架构和标准进行比较 

  • 优先考虑需要满足行业架构和标准要求的流程和实践 

  • 通过漏洞和缺陷测试来了解产品、安全架构和设计风险

UL致力于通过一系列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帮助制造商和品牌提高物联网产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以增强市场对他们的信任。这些服务可帮助企业了解和管理风险、确保产品安全并保护其品牌的完整性。

详细了解UL的物联网入门级套件。 

关于UL 
UL是全球安全科学领域的领导者。我们提供测试、检验和认证(TIC)、培训和咨询服务、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和基本业务洞察,帮助我们位于100多个国家/地区的客户实现其安全、安保和可持续性目标。我们对整个供应链的产品和智能具有深入的了解,这使我们成为面临复杂挑战的客户的首选合作伙伴。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UL.com

有关标准制定和其他非营利活动的信息,请访问UL.org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9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搭载两颗征程2芯片的长安UNI-V正式亮相,这也是继UNI-T、UNI-K量产落地后,地平线赋能长安汽车的又一款车型。长安UNI-V定位A+级五门掀背Coupe,同时在智能化方面基于两颗征程 2 芯片分别实现了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交互功能,可为用户提供内外兼备的全新智能化体验。从智能交互到智能驾驶、再到两者兼备的量产合作持续推进,UNI-V的量产上市标志着地平线与长安汽车的合作迈入了全新的加速阶段。

1.jpg

搭载两颗征程2芯片的长安UNI-V

基于征程 2 芯片,长安汽车打造了NDA 1.0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首次搭载于UNI-V上。结合地平线单目视觉感知方案,NDA 1.0 可在低于 100 毫秒的延迟下有效感知车辆、行人、车道线、交通标识等多种目标,极大提升了辅助驾驶的智能程度与可靠性。此外,地平线针对中国道路复杂场景进行的算法优化,如对两轮车、超车场景的精准识别与感知,也进一步为智能驾驶提供了安全保障。

目前,长安汽车NDA 1.0 已集成自适应巡航(IACC)、高速公路智能驾驶辅助(HWA)、驾驶员触发换道(UDLC)、领航智驾NID1.0 等ADAS功能及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AEB)等主动安全功能。

2.jpg

NDA 1.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3.jpg

全方位主动安全体系

此外,在车载智能交互领域,UNI-V 则承袭了UNI-T 与UNI-K的智能化积累,基于征程2实现了多模唇语、视线亮屏、手势交互、情绪识别、性别和年龄检测,抽烟打电话检测、疲劳监测与干预等多项主动 AI 交互功能,极大提升了用户出行的驾乘体验。

地平线与长安汽车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18年,双方便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2020年,长安汽车推出首款搭载征程 2 汽车智能芯片的主力车型 -- UNI-T,该车型也是首款搭载国产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的智能汽车。UNI-T在上市半年内实现了每月销量上万的佳绩,而UNI-K的上市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地平线等产业优质合作伙伴的合力协作下,UNI系列“未来科技量产者”品牌定位得到市场认可。

4.jpg

搭载征程2的长安UNI-T于2020年6月上市,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

作为国内驰名汽车品牌,长安汽车对智能化趋势保持了高度关注与持续投入,地平线见证并亲身参与了这一变革创新之路。此次UNI-V量产发布,既是长安汽车对过去合作成果的认可,也是地平线与长安汽车双方合作不断深化的又一力证。UNI系列的市场表现,成功验证了“有算法能力的AI芯片公司+整车厂”合作模式的潜力。

作为继Mobileye、英伟达后第三个实现专用ADAS芯片规模化量产的厂商,地平线的征程系列芯片已广泛搭载在多家主流车厂的明星车型上,目前出货量已达80万片。而随着全场景整车智能中央计算芯片征程5的正式发布,地平线已成为业界唯一能够覆盖从L2到L4全场景整车智能芯片方案的提供商。未来,地平线将持续打磨以芯片+算法+工具链为核心的基础技术平台,以技术开放、高效支撑、共同开发、灵活服务为合作宗旨,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征程与共、一路同行,携手建立开放共赢的汽车产业生态。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9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如今,小间距LED不光凭借其技术的先进性和便利性在商用显示领域攻城略地,市场规模更加庞大的民用市场也是其目标。多个显示行业巨头带着LED技术进军电影行业,掀起了影院争夺战。而对于长期以来以投影技术为主的影院行业来说,新技术的进入,会给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呢?LED显示企业将如何洗牌?影院方又该如何抉择呢?

日前,针对以上行业背景和问题思考,全球领先的LED显示专业展会ISLE与大视听行业领先媒体《InfoAV china》联合策划《小间距 LED 掀起了影院争夺战,如何抉择》系列专题报道,邀请LED行业专家来与大家深入分析小间距LED进入影院市场的观点和看法,共话行业发展。

1.jpg

小间距LED进入影院,由哪些契机促成?

希达电子运营总监 姬凤强这样解读:“小间距LED进入影院得益于三个方面:其一,LED光源的超宽色域和超高色彩还原性,让画质更加艳丽和逼真,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其二,COB技术的成熟应用,使小间距LED发光原理从点光源过渡到面光源,极大改善了观众近距离、室内观看的舒适性。其三,LED产品价格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而不断下调,使院线建设成本降低,投资回报周期大幅缩短。”

视爵光旭市场经理  范玉华示:“首先是‘需求催生市场’。时代在发展,消费需求也在升级,影院的观众在电影消费上也将追寻更加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存在这样的一个市场需求需要被满足。其次,LED显示屏经过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产品相对成熟,在各个应用场景的发展已经进入平稳期,为LED显示屏进入影院市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最后是国家政策的指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日前联合印发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中,明确将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应用,超高清显示也将会是未来主流的发展方向。因此,市场需求的存在、技术的成熟和国家政策的推出,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下,给LED显示行业提供了一个进军高端显示市场的良好机遇。”

2.jpg

与投影机相比,小间距LED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视爵光旭市场经理  范玉华析道:“一是LED显示屏提供的震撼观感体验。在亮度方面,因为所有投影系统都是基于光源漫反射,如果想要发挥出它的最佳效果,观看环境必须像电影院那样完全漆黑且墙面处理成深色无反光,再加上专业的校准,这样才能发挥出投影机的最佳效果。而LED显示屏采用自发光原理,每个像素都是独立发光的,以进行像素级的亮度和颜色控制,亮度高于传统投影设备10倍的峰值亮度(146fL)。在对比度方面,传统的投影技术在电影屏幕上使用白色屏幕,减少了画面的对比度,而LED屏幕可以使用全黑屏背景色,画面对比度性能更好,同时支持高帧率+HDR技术、 3D技术。也就是说,在降低对播放环境的要求下,反而提升了影片播放效果。二是对消费者而言,可以获得高亮度、高对比度以及色彩上的视觉观感体验,此外,LED显示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创意拼接成任意尺寸和形状的显示屏,如弧形显示屏可以增加观看时的沉浸式体验。三是从电影院的角度看,小间距LED显示屏不需要留光通路,场地设计更为弹性,同时也不需要留有专门的房间来放置投影设备,节省电影室的室内空间。”

3.jpg

当前,小间距LED技术进入影院行业,会给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LG商用显示北部渠道总监  孙峄样认为:“由于信息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视讯类娱乐会转向流媒体市场,影院市场处于下滑态势,许多观众观看大制作的影片为了体验震撼的效果才会选择去电影院,因此对于影院来讲就需要更好的放映设备来提升显示效果来吸引观众,小间距LED电影屏幕更完美的显示效果能够大大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可以让影院增长市场拉力及保持长青。还有由于LED屏幕不受场灯光线的影响,赋予了影厅更多的功能,例如举办企业活动、赛事直播、游戏竞技的,这样可以增长影院除了票房以外的商业收入,也契合了新电影业态多功能的诉求。”

视爵光旭市场经理  范玉华表示:“对于电影制片行业来讲,由于LED显示可以将HDR以及3D技术带入影院,可能对未来影片拍摄、制作手法的革新有激励作用。”

影院方小间距LED技术的反映如何?

联建光电商务推广部经理  廖峰说道:“影院方对于LED小间距技术应该是认可的,对于LED小间距的显示效果也是认可的。但是因为短时间价格没无法下降太多,影院方大规模从投影置换成LED小间距成本较高,这是目前导致LED小间距无法大面积进入影院场景的重要制约因素。”

希达电子运营总监 姬凤强补充说:“不少高端影院已经尝试采用小间距LED显示屏,这证明该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现阶段小间距LED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散热性差、耗电量高、明亮暗线、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已得到改善,不少企业如三星、索尼,已经布局影院屏。”

影院的两种不同技术的未来方向,业内人士持有什么看法?

视爵光旭市场经理  范玉华解读说:“在短期内,二者是并存发展的。但在更远的未来,小间距显示技术将会是主流。为什么说短期是并存发展的?因为传统的影院投影技术,虽然显示效果比不上LED显示屏,但在三四线城市或者一些小影院,不足以承担LED显示屏的成本费用,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会用到传统的投影技术。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影院LED市场相对来说,升级迭代还不是特别的迅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沉淀。但是,预计在未来的5-10年,LED显示屏会呈现总体价格下降的趋势,可以更加容易匹配到高端影院,甚至兼容到中下端市场。届时,小间距LED显示屏的技术会越来越成熟。价格合适,同时又具备更好的显示效果,小间距显示屏在影院的应用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关于ISLE ISLE展全称为国际智慧显示及系统集成/国际标识及LED展,是以屏幕显示、音视频系统集成、LED等声光视讯领域为主要参展题材的专业展会,每届线下展出面积超8万平方米,是中国境内声光视讯相关产业规格高端、影响力大的展会。

ISLE展主办三方均隶属于中国商务部直属的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广州交易会广告有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海展会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单位为相关行业的国家级协会,包括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发光二极管显示应用分会、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声光视讯专业委员会。

ISLE2022 将于2022年2月22日-24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盛大举办。届时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将带来关于智慧显示、音视频集成等声光视讯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展示新型显示技术应用在LED电影放映屏幕、LED+XR虚拟拍摄等电影方面的解决方案,欢迎报名参观!

如果您对LED电影屏、XR虚拟拍摄等相关影视LED显示解决方案感兴趣,可前往参观于2022年2月22日-24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举办的国际智慧显示及系统集成/国际标识及LED应用展(简称“ISLE”)。

目前观众预登记火热进行中,以下任何一种方式都可注册成为观众。

  1. 微信搜索“isle_gz”关注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功能栏观众登记按钮,进入微信预登记页面 

  2. 登入官网首页www.isle.org.cn点击页面上方右侧注册预登记进入观众预登记页面 

  3. 如有5人或以上同事来参观ISLE 2022,致电020-89268218或邮件bishuyi@cantonfairad.comzhanghuilong@cantonfairad.com办理团体预登

获取更多展会信息及会议活动信息,可关注ISLE微信公众号(ID:isle_gz)或者登陆官网www.isle.org.cn了解。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8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远程、嵌入式硬件设计,每天仅需 4 美元

MikroElektronika(MIKROE)作为一家通过提供基于成熟标准的创新式硬软件产品来大幅缩短开发时间的嵌入式解决方案的公司,今天推出 Planet Debug,即一种硬件即服务平台,使设计人员能够远程开发和调试嵌入式系统,而不必投资昂贵的硬件。只需 4 美元/天,设计人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配置远程 Planet Debug 工作站,进行设计,通过 MIKROE NECTO Studio IDE(集成开发环境)来开发和调试自己的应用代码,而不需要采购硬件、等待送货并将其全部插好后再使用。

1.jpg

2.jpg

MIKROE 首席执行官 Nebojsa Matic 表示:“对于要长期使用某种硬件的设计人员来说,最好的方法仍然是购买价格在 400 美元左右的 Fusion开发板SiBRAIN MCU 卡和 Click 外设板——他们会拥有强大的设计灵活性和快速的上市时间。但对于仍在评估各种硬件方法的设计人员来说,或者对于只需要 10 天开发时间的设计人员而言,他们可以在 Planet Debug 工作站的74个开发板中预订使用时间,一天只需 4 美元。我们会为他们配置所需的 MCU /外设/显示器组合,他们在第二天就可以进行开发设计工作。其美妙之处在于,通过 NECTO,能实时看到开发板的真正图像——而不是模拟图像。”Planet Debug 硬件即服务由 MIKROE 的创新 CODEGRIP 所打造,是世界上首个允许通过 WiFi 连接进行编程和调试的设备。

通过使用 Planet Debug,用户可以节省开发时间及资金。他们还可以“先试后买”,可以改变外设、显示器甚至 MCU,而不需要购买任何硬件,学习任何新软件,或编写任何新代码。Planet Debug 特别适合学生和专业人士使用。在教育环境中,可以共享资源,无需配置就可以建立系统。对设计人员来说,时间就是金钱,Planet Debug 可以快速启动和运行,满足产品营销的变化需求。另外,芯片短缺的问题也不会影响开发时间。

当前,在 MIKROE、附近的诺维萨德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州)和墨西哥都有 Planet Debug 运营中心。Matic 预计不久之后,在亚洲也会设立 Planet Debug 运营中心,但无论在世界何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Planet Debug 运营中心的设备。他最后说道:“设计的未来在于“硬件即服务”。大家现在很难体会到这一点,因为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产品:基于标准插孔的 Click 外设板和 SiBRAIN MCU 卡;Fusion 开发板、CODEGRIP NECTO。但是,对我们来说,最终目标是将它们集成到 Planet Debug 平台上。这会彻底改变嵌入式设计的格局。”

关于 MikroElektronika

MikroElektronika (MIKROE) 致力于通过使用工业标准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来改变嵌入式电子行业。2011 年,该公司发明了 mikroBUS 开发插座标准和使用该标准的紧凑型 Click 板,极大地缩短了开发时间。现在,该公司推出了第 1000 Click 板,十倍于竞争对手,且 mikroBUS 标准已被微芯科技、瑞萨和东芝等领先公司纳入其开发板。此外,MIKROE 是全球覆盖最多品种编译器的供应商,并且提供开发环境、开发板、智能显示器和程序调试器等等。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8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