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最新基准测试显示,搭载 NVIDIA B200 的 Supermicro 系统性能优于上一代系统,每秒令牌(Token)生成量是上一代系统的 3 倍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MCI),是一家为 AI/ML、HPC、云端、存储和 5G/Edge 提供全面 IT 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该公司宣布使用 NVIDIA HGX™ B200 8-GPU 在多个 MLPerf Inference v5.0 基准测试中率先实现了业界领先的性能。在特定基准测试中,4U 液冷和 10U 风冷系统实现了最佳性能。与 H200 8-GPU 系统相比,Supermicro 在 Llama2-70B 和 Llama3.1-405B 基准测试中展示了每秒生成令牌数 (Token/s) 超过 3 倍的效果。

Nvidia HGX B200 系统

Nvidia HGX B200 系统

"Supermicro 依然是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先者,MLCommons 于 2025 年发布的首批新基准测试就证明了这一点。"Supermicro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梁见后(Charles Liang)表示说,"我们的构建块架构使我们能够率先向市场推出针对各种工作负载进行优化的多种系统。我们将继续与 NVIDIA 密切合作,以微调我们的系统,并确保在 AI 工作负载方面的领先地位。"

要了解有关新 mlPerf v5.0 推理基准测试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mlcommons.org/benchmarks/inference-datacenter/

Supermicro 是唯一一家发布风冷和液冷 NVIDIA HGX™ B200 8-GPU 系统 MLPerf 推理性能记录(在特定基准上)的系统供应商。在 MLCommons 基准测试开始日期之前,风冷和液冷系统均已投入运行。Supermicro 工程师对系统和软件进行了优化,以展示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在营业利润率范围内,Supermicro 风冷 B200 系统表现出与液冷 B200 系统相同的性能水平。在我们进行基准测试的同时,Supermicro 一直在向客户交付这些系统。

MLCommons 强调所有结果均可重现,产品可用,并且结果可以由其他 MLCommons 成员审计。Supermicro 工程师根据 MLCommons 规则对系统和软件进行了优化。

SYS-421GE-NBRT-LCC(8x NVIDIA B200-SXM-180GB)和 SYS-A21GE-NBRT(8x NVIDIA B200-SXM-180GB)在运行 Mixtral 8x7B 推理、混合专家基准测试时表现出性能领先优势,速度为 129,000 个 token/秒。基于 Supermicro 风冷和液冷 NVIDIA B200 的系统为大型 Llama3.1-405b 型号提供了超过 1,000 个 token /秒的推理,而前几代 GPU 系统的结果要小得多。对于较小的推理任务,使用 LLAMA2-70b 基准,安装了 NVIDIA B200 SXM-180GB 的 Supermicro 系统展现出一级系统供应商的最高性能。

具体的内容包括:

  • Stable Diffusion XL(服务器)
    SYS-A21GE-NBRT(8x B200-SXM-180GB)
    #1 queries/s,28.92

  • llama2-70b-interactive-99(服务器)
    SYS-A21GE-NBRT(8x B200-SXM-180GB)
    #1 tokens/s,62,265.70

  • llama3.1-405B(脱机)
    SYS-421GE-NBRT-LCC (8xb200-sxm-180GB)
    #1 tokens/s 1521.74

  • llama3.1-405b(服务器)
    SYS-A21GE-NBRT(8x B200-SXNM-180GB)
    #1 tokens/s,1080.31(适用于 8 个 GPU 节点)

  • mixtral-8x7b(服务器)
    SYS-421GE-NBRT-LCC(8x B200-SXM-180GB)
    #1 tokens/s,129,047.00

  • mixtral-8x7b(离线)
    SYS-421GE-NBRT-LCC(8x B200-SXM-180GB)
    #1 tokens/s,128,795.00

"MLCommons 祝贺 Supermicro 提交了 MLPerf Inference v5.0 基准测试。我们很高兴看到他们的结果与前几代系统相比显示出显著的性能提升,"MLCommons MLPerf 负责人 David Kanter 表示说,"客户会对所实现的性能改进感到满意,这些改进已得到中立、代表性和可重复的 MLPerf 结果得到验证。"

Supermicro 提供全面的 AI 产品组合,其中包括 100 多个针对 GPU 优化的系统,包括风冷和液冷选项,以及多种 CPU 选择,从单插槽优化系统到 8 路多处理器系统。Supermicro 机柜级系统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组件,从而减少了交付到客户现场后安装所需的时间。

Supermicro 的 NVIDIA HGX B200 8-GPU 系统,采用下一代液体冷却和空气冷却技术。在相同的 4U 外形尺寸下,新开发的冷板和新型 250 千瓦冷却剂分配单元(CDU)的冷却能力,比上一代产品提高了一倍多。采用全新立式冷却剂分配歧管 (CDM) 的机柜级设计有 42U、48U 或 52U 配置可供选择,不再占用宝贵的机架单元。这样便可实现 8 个系统(42U 机架中配备 64 个 NVIDIA Blackwell GPU)和 12 个系统(52U 机架中配备 96 个 NVIDIA Blackwell GPU)。

新型风冷 10U NVIDIA HGX B200 系统采用重新设计的机箱,具有更大的散热空间,可容纳 8 个 1000W TDP Blackwell GPU。最多 4 个全新 10U 风冷系统可以安装并完全集成到机架中,其密度与上一代相同,同时提供高达 15 倍的推理和 3 倍的训练性能。

关于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upermicro(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CI)是应用优化整体IT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企业。Supermicro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成立并运营,致力于为企业、云、 AI和5G Telco/Edge IT基础设施提供率先进入市场的创新技术。我们是一家提供服务器、人工智能、存储、物联网、交换机系统、软件和支持服务的整体IT解决方案提供商。Supermicro的主板、电源和机箱设计专业知识进一步推动了我们的开发和生产,为我们的全球客户实现了从云到边缘的下一代创新。我们的产品均在公司内部(包括美国、亚洲和荷兰)完成设计和制造,通过全球运营实现规模和效益,从而优化总体拥有成本(TCO),并能够(通过绿色计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屡获殊荣的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产品组合通过我们灵活可重复使用的构建块,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可选系统产品系列,用于优化其确切的工作负载和应用。这些构建块支持全系列外形规格、处理器、内存、GPU、存储、网络、电源和冷却解决方案(空调、自然空气冷却或液体冷却)。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3日上午,喀什市以"智联未来・喀什启程"为主题,正式启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项目,喀什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阳,喀什地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党支部书记代启新,喀什市委副书记宋静波,喀什市委常委、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王智,喀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永锁,及主线科技创始人兼CEO张天雷,中吉运(新疆)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林,喀什市道路运输协会副秘书长马德智等相关企业负责人出席活动,此举标志着喀什市在智能交通与智慧物流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南疆地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天雷博士在致辞中表示:"主线科技获批首张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资质,这不仅是对我们技术研发和创新实力的认可,更是公司发展历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我们要依托喀什的区位优势,以智能重卡为笔,书写新时代的丝路故事。"

喀什自古以来便是古丝绸路上的国际商贸重镇,现如今凭借"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枢纽优势,成为中国连接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的陆路门户和资源贸易战略支点,全市2024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68.01亿元,同比增长37.3%,货运量2.18万吨,同比增长35.8%。面对持续扩大的贸易需求,全市依托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探索"自动驾驶+物流"新模式,旨在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就业环境、减少安全隐患。

主线科技作为本次测试的唯一自动驾驶企业,以三大领先优势深度参与喀什智慧物流产业集群建设。

  • 产学研协同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线科技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先后承担交通运输部首批智能交通先导试点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参与制订《高速公路卡车队列运行系统技术要求》等多项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上具有实践经验。

  • 规模化运营

主线科技已推出多款车规级量产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速度与规模领跑业界。在物流枢纽场景,公司参与了天津港、宁波舟山港、满都拉口岸、策克口岸、CEVA全国铁路集结中心项目,持续打造智慧枢纽,市场份额全球领先;在干线场景,公司与中储智运、京东物流、德邦快递等物流伙伴开展专线运输业务,全国率先开启货运编队技术,在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内蒙古等区域积极探索智慧绿色物流新模式。截止目前,公司已累计交付车辆超800台,安全行驶里程超8000万公里。

  • 自研可控

主线科技以全栈自研的技术体系构建了覆盖算法、算力、数据的自动驾驶核心能力。AiTrucker L4级自动驾驶系统实现了一套通用技术栈适配不同品牌车型,满足全场景应用的需求;Trunk ICC通过强大算力和动态任务调度算法,将感知、决策、控制任务的计算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数据采集网络覆盖港口、高速、矿山、城市等丰富场景和极端天气。

下一步,主线科技会在联席工作小组的指导下,依托自身优势,乘着喀什区位特色与政策支持的东风,形成"一套系统+全国数据+本地适配"的闭环运营能力。公司还将协助喀什市积极构建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时的云一体化服务平台,从物流园与场站间的短倒运输,到高速公路与口岸间的干线物流,探索出"内陆—口岸—国际市场"无缝衔接的现代智慧物流体系。相信在政企协同下,喀什这座千年丝路重镇将焕发数字时代的新生机,为"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样本。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Omdia《大尺寸显示面板生产策略追踪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面板厂商在2025年第一季维持产能利用率高于80%,但预计将在2025年第二季下调利用率。随着2025年第一季的提前备货需求在第二季初逐渐消退,终端设备制造商正采取更保守的面板采购策略。

Fab_utilization_rates_(%).jpg

产能利用率(%)

美国针对电视、个人计算机及智能型手机等显示应用产品的新关税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加上品牌商与代工厂面板订单减少,正促使面板厂商调降产能利用率。Omdia预测利用率将于2025年4月降至80%以下,并在2025年5月进一步下滑至76%。

自2024年第四季以来,面板厂商持续维持81%-83%的高产能利用率,部分原因来自中国“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带动LCD电视面板需求。中国电视厂商为降低关税风险,已加速对美国市场的生产与出货,此举推升2025年初的需求,特别是75吋及更大尺寸的LCD电视面板。

然而,由于担忧美国可能自四月起实施的新关税政策,加上显示面板需求的不确定性,已导致个人计算机与电视整机制造商减少面板库存采购。部分厂商更已减少2025年第二季的面板订单。根据Omdia 2025年2月的预测报告,原本预期四月产能利用率将维持82%、五月降至78%。但随着中国部分TFT LCD制造商计划延长五一劳动节假期,五月利用率恐进一步下滑至75%左右。

Omdia显示研究总经理谢勤益表示:“随着需求放缓及关税影响的不确定性,面板厂商正从原先的高产能利用率模式,转回按单生产模式。此策略应有助于在需求减弱之际稳定面板价格。然而,由于过去六个月面板价格持续居高不下,电视与个人计算机品牌商及代工厂可能会要求进一步降价,以抵消美国关税带来的冲击。”

谢勤益进一步表示:“显示面板市场正进入新一轮周期,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趋于稳定。在此过渡期间,关税政策及其对显示面板需求的影响将成为最大的变动因素。“

关于OMDIA

Omdia隶属于Informa TechTarget, Inc.(Nasdaq:TTGT),是一家技术研究与咨询机构。我们凭借对科技市场的深入了解与结合切实可行的洞察力,协助企业做出明智的成长决策。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402878906/zh-CN/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英特尔携手联想集团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建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揭牌仪式举行。英特尔中国首席营销官吕冬先生、联想集团政企业务产品与方案推广及客户运营总监陈晰先生、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任炜东校长、霍斌副校长、工会主席宫丹、信息电教赵辉主任、翱翔办公室贾志勇主任、科技教育办公室赵胜楠主任以及八十中学丘成桐少年班的师生出席此次活动,共同见证这一校企合作的重要时刻。

1.jpg

人工智能实验室揭牌仪式

八十中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构建,能够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一方面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学习其内在的原理和运行方式,找到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合作关系; 一方面要用人工智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并希望学生们在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环境下学习,最终形成自己创造性的学习成果,并分享在人工智能学习过程中的经验。

英特尔中国首席营销官吕冬强调:“英特尔始终走在科技赋能教育变革的前沿,与生态合作伙伴携手,持续协助学校探索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路径。这次合作不仅是展示硬件设备的升级,更是代表我们探索AI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一种积极态度。”

2.jpg

英特尔中国首席营销官吕冬发表致辞

在此次合作中,英特尔为八十中人工智能实验室带来了最新的英特尔®️ 酷睿™️ Ultra处理器,它集成了CPU、GPU和NPU三大AI引擎,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AI加速能力,实现了性能与效率的双重跃升,能够支持500多种AI模型优化运行,并开辟了超过400种AI相关功能,为各种教育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师生提供更流畅、更高效、更智能的教与学的体验。与此同时,联想集团提供了搭载英特尔®️ 酷睿™️ Ultra 处理器的昭阳AI PC,内置小天智能体,针对教育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师生在AI应用和探索等方面的需求。

联想政企业务产品与方案推广及客户运营总监陈晰指出:“此次合作弥补了传统课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短板,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深入的人工智能理解,助力八十中突破传统教学的边界,让每个学生在AI时代找到创新的坐标。”

现场举办了以《AI革命-智能体引领的社会变革》为主题的人工智能微讲座,帮助师生了解采用AI智能体促进精准教学,以及为教育带来的巨大变革力,展现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广阔前景。丘成桐少年班的学生参与活动并积极交流了各自在AI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和创新成果。

在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同时,八十中还与英特尔、联想集团共同精心打造了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通过启迪、学习、探索、设计等基于项目学习的模式,帮助同学们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并通过项目实践掌握AI技能,设计解决生活中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案,激发面向未来的创新思维。

当下人工智能正以变革性的力量重塑千行百业,同时也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三方将不断积极探索并推动“以AI共筑教育未来”的愿景,致力于为AI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英特尔Vision大会上,Network Optix首次展示了自然语言提示原型,该方案将重新定义视频管理,为各行各业由AI驱动的洞察和效率提速。

1.jpg

Listen to audio

表面上看,航空制造商、购物中心、大学、警察部门和汽车厂商似乎并没有太多共同之处。实际上,它们在各自的范围内,都使用和管理着成百上千个摄像头。

此外,它们也都使用着Network OptixNetwork Optix是一家总部位于加州的全球软件开发公司,专门开发帮助各行业管理、记录和分析海量视频数据的平台。Network Optix与英特尔合作,基于英特尔® 酷睿™ Ultra 200H (代号Arrow Lake H)系列处理器,对其软件进行了优化。Arrow Lake H拥有强大的中央处理器 (CPU)、集成了神经处理单元 (NPU) 和图形处理单元 (GPU) 能够出色地完成对复杂边缘AI的处理。

IP、互联网协议和摄像头,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和接收数据,这也是大家在购物中心周围或大学校园里会看到的一些典型监控。它们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数据库,如此一来,保安人员或运营中心即可进行监控。

AI正在改变企业和组织看待和使用视频数据的方式,其应用远不止安全领域。借助AI,制造装配线上的摄像头可以统计产品数量,并告知企业每天生产了多少产品,产品包装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的。AI模型可以提醒管理者生产可能放缓的地方,或者问题何时以及如何出现。而面向健康和安全的AI摄像头视觉系统可以在员工未佩戴适当防护装备时发出警报。

边缘处理,重构效能

Network Optix的软件能在云端处理所有视频数据,然而它真正的优势与速度体现在本地服务器端——这得益于专为边缘AI应用设计的英特尔酷睿Ultra 200H处理器的强大效能与卓越性能。与配备专用AI基础设施的大型数据中心不同,边缘AI部署必须无缝集成到空间受限、低功耗且成本敏感的原生IT系统中。这些系统不仅处理AI任务,还需承担计算、视频及图形工作负载。

Network Optix业务发展副总裁James Cox表示:客户可在数秒内检索整年数据,过去客户的痛点在于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加载和查阅存档,旧系统难以为跨国企业快速汇总全球数据。

Network Optix的技术具备高度可扩展性,能处理海量摄像头与视频数据。目前该公司的客户通过其系统管理的全球摄像头总数达450万台。

Cox解释道:AI放在云端或其他非本地环境运行,意味着需持续向云端传输大量数据——每台摄像头每秒约5MB。当规模达到100台摄像头时,持续上传的数据量将激增至500MB,而许多场所部署着上千台摄像头,因此使用非本地AI根本不现实,边缘计算能将视频转化为纯数据,从而实现全面监控与实时告警。

就如航空航天制造商,他们正是Network Optix的重要客户。试想火箭发射场景:需要部署大量摄像头,将火箭各部位的实时画面不间断传输给工程师与控制中心。而这些实时信息正是发射成功的关键所在。

2.jpg

我们的客户,包括大型市政交通工程师或大学,可以通过平台内的下拉菜单设置筛选条件,搜索或设置交通事故或人员斗殴等特定事件的警报。AI会在几秒钟内扫描实时和录制视频在内的所有视频流,并根据这些参数筛选出相关的片段。它能够扫描全球多个地点,使用人员无需任何技术培训,从接待员、保安到管理员,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个系统。

Network Optix平台集成了OpenAICLIP(对比语言-图像预训练)技术。CLIP是一种能够识别图像,并将图像与文本描述联系起来的神经网络。它可以检测物体、颜色、人类行为和人物,但需要强调的是:Network Optix无法进行面部识别,它可以检测人脸,但仅用于对象分类,用来区分人与汽车或动物。

3.jpg

Cox表示:如果客户需要远程查看他们的监控点,只需要查看经由AI筛选出的摄像头画面即可,出于对隐私问题的担心,很多客户并不希望他们的视频上传到云端。

许多现有的安防系统缺乏定制化功能,依赖于固定的参数,例如汽车颜色或车牌号码。这会导致错过重要事件、误报,且会浪费大量时间查阅录像。Network Optix的多模态AI解决方案,由英特尔酷睿Ultra 200H系列处理器驱动,通过灵活的自然语言查询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实现了更智能的安全监控。

自然语言提示原型在英特尔Vision大会上首次亮相

Network Optix的软件可以在任何芯片架构上运行。相比于英特尔上一代酷睿Ultra 7 165H处理器(代号Meteor Lake),当该公司的AI模型在英特尔新款酷睿Ultra 9 285H处理器上运行时,吞吐量快1.35倍,且延迟更低¹

在英特尔Vision大会中亮相的Network Optix,其用户界面被进一步简化。基于酷睿Ultra 200H处理器和可理解自然语言文本提示词的聊天机器人,工程师打造了一个全新自然语言文本提示模型的原型演示,相较于点击下拉菜单进行视频搜索或设置警报的方式,这项前沿技术所带来的性能和效率进一步增强。

4.jpg

该演示展示了多个场景。例如,交通设施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设置提示词和实时通知的方式,检测数百乃至数千个摄像头拍摄到的交通事故。传统的监测系统缺乏灵活性,无法在没有预定义规则的情况下检测事故。一个视频展示了这样的场景:在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AI动态地检测到视频中汽车碰撞的瞬间,系统可以自动检索相关录像并标记用户,从而减少了手动查阅的时间,并提高了高风险区域的安全响应速度。

另一个场景模拟了在繁忙区域遗失护照的情况。通过简单的文本提示找到护照AI驱动的对象识别技术省去了为不必要的对象进行大型数据标记的工作。AI通过扫描视频流,在一个桌子上找到了护照,并且提示了用户。Network Optix在此处展现了其卓越的可扩展性——检测系统可以迅速适应新项目或类别,而无需进行大量的重新设计,从而降低了重新训练的成本。

该提示原型将于今年推出,Network Optix的开发者可以进行测试。

¹ 英特尔不进行第三方数据的审计,请查阅其他来源以评估准确性。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415日至17日,欢迎莅临上海慕尼黑上海电子展Pickering Electronics展位N3-329

Pickering Electronics作为高性能舌簧继电器的全球领导者,将于2025415日至17日在中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在N3.329展位发布新款20kV高压舌簧继电器。

1.png

这款产品是经典Series 63系列的最新成员,通过提供20kV触点间耐压能力,树立了行业新标杆——这是目前其他继电器制造商无法实现的首创技术。慕尼黑上海电子展自2002年创办以来,已成为中国领先的电子元器件、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创新贸易盛会。去年,展会吸引了超过75,000名观众,与1,670余家展商在100,000平方米的展馆内展开交流。展会还设有聚焦最新市场趋势与技术的论坛及配套活动。慕尼黑电子展全球网络(涵盖慕尼黑、中国和印度)累计吸引超过7,500家展商和260,000名观众,为参与者提供最大化的商业机遇。

Pickering Electronics产品经理Robert King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推出Series 63系列的全新高压产品。20kV触点耐压能力将为需要坚固、可靠且紧凑的高压开关解决方案的行业带来变革。凭借其卓越性能和短交货周期,这款继电器是追求效率与创新的客户的理想之选。

Series 63 20kV舌簧继电器适用于多种高压测试与开关应用,包括耐压测试仪、高端电缆测试仪、电动汽车(EV)充电桩测试、太阳能系统、医疗设备及高压仪器。

Series 63 20kV新品发布外,Pickering还将预告其下一项重大开关技术创新:Series 600高压舌簧继电器。这款备受期待的新品采用简化设计,便于定制且灵活性更强,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高压应用需求。凭借增强的性能和优化的制造流程,Series 600将实现更短交货周期和更灵活的配置。敬请关注,更多关于这一突破性创新的细节将于未来数月公布——它将重新定义高压开关的标准

迎参者于慕尼黑上海子展2025N3329展位,Pickering将全面展示用于高端仪器、ATE(自动测试设备)及半导体测试的舌簧继电器产品线,包括现场演示新款Series 63 20kV舌簧继电器,并提供即将上市的Series 600独家预览Pickering家将现场为您解答新开关解决方案如何足特定用需求。

同期,Pickering集团还将展示开关与仿真领域Pickering Interfaces的模块化信号开关与传感器仿真技术,以及线缆领域Pickering Connect的线缆与连接器产品。

关于Pickering Electronics
Pickering Electronics
成立于50余年前,致力于为仪器仪表和测试设备设计与制造高品质舌簧继电器。如今,Pickering的单列直插(SIL/SIP)系列产品在继电器行业中遥遥领先,体积仅为许多竞品的25%。这些小型SIL/SIP舌簧继电器大量销往全球领先的ATE(自动化测试设备)及半导体企业。

Pickering集团三家公司组成:舌簧继电器公司Pickering Electronics;模块化信号开关与仿真产品设计与制造商Pickering Interfaces;以及线缆与连接器设计与制造商Pickering Connect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韦悦桦

近日,龙芯中科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龙芯 2K3000 与 3B6000M 芯片成功完成流片。这两款芯片分别面向工控和移动终端市场,在技术性能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1.png

2.png

龙芯2K3000、龙芯3B6000M是基于相同硅片的不同封装版本,分别面向工控应用领域、移动终端领域。

该芯片集成8个基于自研龙架构的LA364E核心,2.5GHz下实测SPEC CPU 2006 Base,单核定点分值达到30分。 

集成第二代自研GPGPU核心“LG200”,对比龙芯2K2000集成的第一代LG100,图形性能成倍提高,还支持通用计算加速和AI加速,单精度浮点峰值性能256GFLOPS(每秒2560亿次),8位定点峰值性能为8TOPS(每秒8万亿次)。

集成独立硬件编解码模块,支持各种主流视频格式,支持eDP/DP/HDMI三路显示接口输出,4K高清处理性能达到60帧;

集成安全可信模块,不但拥有国密SM2/3/4硬件算法模块,还配备了可重构密码模块,可供软件编程使用;

集成丰富的IO扩展接口,包括PCIe 3.0、USB 3.0/2.0、SATA 3.0、GMAC、eMMC、SDIO、SPI、LPC、RapidIO、CAN-FD等,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在多媒体处理与接口方面,芯片支持多种视频格式编解码,具备三路显示输出功能,还拥有丰富的 IO 接口,能够适配不同设备与应用场景。此外,芯片集成安全可信模块,为数据安全与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龙芯中科最新发布的2K3000和3B6000M芯片标志着国产处理器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技术创新和产业意义可从以下维度深入解读:

一、技术突破与性能定位

  • 自主指令集升级:LA364E核心基于LoongArch自主指令集,较前代LA464提升IPC 20%,SPEC 2006单核30分达到Intel Haswell(E5-2695v3)水平,逼近ARM Cortex-A76级别,在嵌入式场景实现主流性能。

  • 异构计算架构:集成8核CPU+LG200 GPGPU的Chiplet设计,通过自研总线实现CPU-GPU协同计算,图形算力较初代提升2.5倍,FP32浮点达1.5TFLOPS,支持TensorFlow Lite推理加速。

二、场景化设计创新

  • 工控场景强化:2K3000通过ASIL-D功能安全认证,支持-40℃~85℃宽温运行,集成16路CAN总线、TSN时间敏感网络,满足工业机器人实时控制需求。

  • 移动端优化:3B6000M采用7nm工艺,功耗控制3.5W@2.5GHz,集成H.265/VP9 8K解码,支持LPDDR5X-8533内存,可支撑折叠屏设备三屏异显。

三、安全可信体系构建

  • 内置国密算法协处理器,支持SM2/3/4/9全系算法,通过CC EAL5+认证

  • 物理安全防护采用PUF芯片指纹技术,抗侧信道攻击能力达GB/T 39786三级标准

  • 可信计算架构实现从Bootloader到应用层的全栈度量

四、产业生态进展

  • 统信UOS、麒麟软件完成深度适配,Qt/WPF图形框架性能优化40%

  • 中控技术基于2K3000开发新一代PLC控制器,时延降低至500ns

  • 比亚迪车载系统采用3B6000M,支持智能座舱多屏互动与ADAS预处理

五、战略意义与挑战

在当前半导体产业变局下,龙芯通过完全自主的IP核设计突破X86/ARM生态壁垒,构建起涵盖2000+软硬件企业的LoongArch生态圈。但面临RISC-V阵营的追赶压力,需在AI加速器指令集开放、先进封装技术等方面持续突破,方能在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万亿级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目前,已有数十家企业基于这两款芯片开展产品设计工作。此次龙芯 2K3000 与 3B6000M 芯片成功流片,标志着龙芯在通用处理器和 AI 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推动国产芯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助力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迈向新台阶。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2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bracon的2-pad车规级晶体为汽车和工业应用提供了精确的时钟和卓越的可靠性。这些通过AEC-Q200认证的石英晶体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低ESR,确保在严苛环境下实现精确的信号时钟。

1.png

凭借紧凑的双焊盘设计,这些晶体简化了PCB布局,优化了电路板空间,同时满足严格的汽车行业要求。它们非常适合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信息娱乐系统、动力总成系统等,为新一代设计提供了所需的耐用性和性能。

ABM8AAIG、ABM10AAIG、ABM11AAIG 系列石英晶体是Abracon非常成功的车规级石英晶体产品的扩展,为我们的2.0×1.6mm, 2.5×2.0mm, 3.2×2.5mm车规级石英晶体提供了一种2-Pad SMD替代方案。这些产品符合汽车1级标准,非常适合车载信息娱乐系统、ADAS、V2V和激光雷达等汽车应用。这些系列石英晶体采用紧凑的密封陶瓷SMD封装,工作温度范围可达-40℃至150℃,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1 产品优势

- 简化PCB布局和组装  

- 适用于多种的应用场景  

- 高可靠性和耐用性  

- 卓越的频率稳定性

2 产品特点

- 符合AEC-Q200 认证

- 2-Pad 设计

- 尺寸(mm): 2.0×1.6, 2.5×2.0, 3.2×2.5

- 频率范围:8 - 60 MHz

- 常温频率偏差最低可至:15ppm

- 频率稳定性:低至30ppm

- 最宽温度范围:宽至-40°C至+150°C

3 应用场景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 无钥匙进入与启动  

- GPS与导航  

- 舒适性控制  

- ADAS  

- V2V  

- 激光雷达

- 车载网络

- 动力系统与驱动控制

- 电源控制与转换

2.png

来源:Abracon艾博康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1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Quantum Origin获得NIST SP 800-90B对其验证熵源的批准 增强了联邦网络安全准备并支持PQC的采用

Quantinuum是量子计算领域的行业领导者,拥有全球性能最高的量子计算机。该公司今日宣布公司的软件量子随机数生成器(QRNG)软件Quantum Origin 已通过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验证。 Quantum Origin是首个获得此项验证的软件QRNG,它将成为联邦机构和机构合作伙伴在国家安全备忘录10下强制迁移到后量子密码(PQC)的关键工具。 这一成就将有助于加强PQC时代的网络安全。

Quantum Origin可生成经过数学验证的随机数,这是基于硬件的QRNG或传统伪随机数生成器无法比拟的功能。 与需要专用设备且可能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硬件解决方案有所不同,Quantum Origin通过灵活的软件部署提供一致、经过验证的随机性。 经过验证的量子随机性是与PQC共同构成全面量子安全策略的重要基础。

Quantinuu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jeeb Hazra博士表示:“不断演变的威胁形势要求政府、企业和重要基础架构迈入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新时代, Quantinuum处于这一转型的最前沿,推动着量子网络安全的创新。 我们最近与摩根大通合作进行的经过认证的随机性演示,以及我们经过NIST验证的Quantum Origin平台,只是我们为满足这一关键需求而深化产品组合的两个例子。”

Quantum Origin完全以独立软件的形式交付,使其能够适应从云解决方案到高度敏感系统的各种环境。 它可以在零网络连接的情况下进行部署,为传统基于硬件的QRNG无法有效运行的隔离网络和机密环境提供保护。 它提供量子增强安全性,而不会影响现有系统的尺寸、重量和功率(SWaP)要求,这是资源受限部署的一个关键考虑因素。

Quantum Origin在美国制造,使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Quantinuum量子计算机,有助于降低与外国采购硬件组件相关的供应链风险。 它旨在与现有的NIST批准的加密系统无缝集成,而无需重新认证。 凭借NIST的验证,各企业现在可以在现有合规性框架内加速采用量子增强安全性。

请访问https://www.quantinuum.com/products-solutions/quantum-origin,了解Quantum Origin目前如何加强联邦和企业加密系统。

关于Quantinuum

Quantinuum是量子计算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该公司的量子系统在所有行业基准测试中均表现出卓越的性能。 Quantinuum在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拥有550多名员工,包括37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正在推动量子计算革命。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1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2日,作为火山引擎合作伙伴,广和通受邀参加由火山引擎与英特尔联合举办的 "AIoT智变浪潮"大会,现场与AI硬件头部玩家共话大模型融合音视频,驱动智能硬件变革的新趋势。广和通携多款AI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亮相,并通过主题分享深度剖析AI音视频硬件全球化的机遇与实践。

AI硬件出海:驱动全球AI布局

在大会的主题演讲环节,广和通AI研究院院长刘子威发表了《广和通×火山引擎,一起出海看世界》的主题演讲,他指出,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重塑全球智能硬件市场格局,如何借助AI提升产品竞争力,加速全球化布局,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依托于火山引擎的合作,广和通在AI音频交互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与火山引擎边缘大模型网关连接,搭载广和通AI轻算力大模型方案MagiCore系列的终端可快速实现WebSocket语音对话。为降低AI语音交互时延,MagiCore系列打通火山引擎RTC,使其能进行实时音频与图像互动。MagiCore系列具备语音高效传输、低延迟对话、低功耗运行等特性,并支持回声消除、降噪处理,满足多样化智能交互需求。MagiCore系列RTC方案在欧洲市场的响应速度表现卓越,充分验证了其技术领先性。同时,MagiCore拥有全球多区域版本,匹配多区域大模型节点,符合海外运营商及法规认证,加速终端客户快速商用AI。未来,广和通将持续拓展全球市场,以AI+通信技术赋能智能硬件创新,打造完善的全球生态体系。

全栈AI赋能:软硬结合,打造高效智能解决方案

广和通依托全栈AI技术能力,集成 AI Cloud、AI使能平台、硬件方案及底层技术架构,构建软硬一体的垂直行业AI生态体系,为全球智能产业提供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本次活动中,广和通展示了多款基于其全栈AI能力打造的AI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AI轻算力大模型解决方案MagiCore系列内置广和通Cat.1模组,兼容全球主流大模型,支持低延迟对话、低功耗运行、高效语音处理等。此外,端侧AI解决方案星云系列可提供1T-50T算力选择,依托 Fibocom AI Stack全栈工具链,助力企业加速端侧大模型的部署与AI应用开发。QuickTaste AI解决方案和AI Buddy解决方案作为端侧AI应用,支持多种语言的语音/文本交互,实现智能点餐、商务出游的无缝AI体验,搭载实时双向翻译技术,助力智能随身算力应用快步走向国际市场。

随着AI与IoT的深度融合,AI硬件创新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未来,广和通将继续与生态伙伴携手推进AIoT产业技术升级,为全球用户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AI硬件解决方案,助力"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迈进。

关于广和通

广和通始创于1999年,是中国首家上市的无线通信模组企业(股票代码:300638)。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和AI解决方案提供商,广和通以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为技术底座,提供软硬件一体、赋能行业应用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加速千行百业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

广和通全栈式解决方案覆盖AIoT模组、AI模型、智能体、全球资费和云服务,助力智能机器人、消费电子、低空经济、智能驾驶、智慧零售、智慧能源等行业数智化升级。

——构筑数字世界基石,丰富智慧生活!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1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