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G-A全域点亮北京

在北京举行的“5G Capital路上见——5G-A全城点亮”活动上,北京联通与华为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5G-A规模立体智慧网。该创新网络在北京四环内及城市副中心等区域实现了5G-A全域连续覆盖,在工人体育场利用高低频组网,打造全球领先的5G-A智慧商业综合体。同时,在长城景区部署了业界首个5G-A万兆空地一体规模组网示范,打造了“5G-A低空经济创新基地”。这一创新发布为市民带来了更加“京”彩的体验。

超大规模商用3CC网络,覆盖千万人口,5G-A全城点亮

北京联通持续推动5G-A规模组网示范,携手华为在北京建成全球超大规模5G-A 3CC商用网络,覆盖体育场馆、学校、景区、地铁、商圈及居民区等多种重点场景,实现北京四环内及城市副中心等区域连续覆盖,5G-A生效比超过85%,为沉浸式视频、超高清直播、云游戏等业务提供了强大的5G-A 3CC网络能力支撑。同时,北京联通将5G-A 3CC网络能力与传统电话亭结合,实现一键导航、一键叫车、一键报警、一键送医等服务,惠及北京千万人口。

全球最“厚”高低频立体组网,赋能5G-A城市更新综合体

北京联通携手中赫集团、吉特沃斯-工体元宇宙、华为在工人体育场打造了全球领先的5G-A立体组网超级网络。在工体内外5G-A 3CC站点规模部署的基础上,实现全球最“厚”的5G-A万兆协同组网,实测达到11.2Gbps的下行峰值速率,可有效满足工体6.8万观众同时流畅观看1080p高清视频。上行峰值速率可达4Gbps,使能央视超高清浅压缩等业务,助力智慧办赛。此外,北京联通在车联网、物联、XR分离渲染等方面积极创新实践,展现了5G-A网络赋能千行百业的潜力。

1.jpg

赛事中5G-A与5G的容量和速率对比

“5G-A万兆”低空经济创新基地,推动延庆低空产业发展

在长城景区,北京延庆区政府与北京联通密切合作,大规模部署了5G-A万兆基站,实现了对长城区域地面和低空的连片覆盖,满足300米以下的空地一体覆盖。通过高低频协同组网,提供高可靠、高质量的确定性网络,在低空旅游、低空物流、低空应急救援、景区保护等场景中深入探索,助力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jpg

媒体现场参观延庆长城直升机低空旅游业务

5G-A站点全流程自动化,分钟级开通,AI驱动智能优化

北京联通基于5G智能运营平台,在轻量化的场景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5G-A站点端到端自开通流程,5G-A基站开通历时从天级缩短到分钟级,0次人工干预,显著降低了网络安全风险。同时,结合AI实现开通优化、业务优化、迭代巡优,构建基于用户业务大数据的5G-A基站全流程自动优化。作为全球首个实现轻量化场景下网络自开通自优化的运营商,北京联通还通过算力下沉至基站,实现了分布式AI管理,构建云边协同的数智生态。

北京联通副总经理杨力凡表示:“大带宽将带来用户体验的快速提升,只有网络能力达到万兆,才能让人人千兆毫不费力。此次,我们给北京联通的用户带来了5G-A规模立体智慧网,实现了5G-A全域点亮。我们有信心,基于华为先进技术和北京联通的智慧运营能力,未来将持续为用户提供加倍‘京’彩的网络体验。”

华为5G&LTE TDD领域总裁李捷表示:“在北京联通5G Capital项目迈入第五年之际,从年初的5G-A全球规模示范,到今天5G-A规模商用点亮全城、并发布全球首个5G-A立体智慧网,我非常荣幸能够通过华为全新的5G-AA解决方案支撑北京联通在全球5G-A网络建设上保持领先。华为将持续创新,助力北京联通打造一张普惠的5G-A高质量网络,拥抱移动网络AI时代的更多机遇。”

来源:华为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Nidec Drives旗下品牌Control Techniques 全新推出500 kW大功率模块,这是公司50余年的历史上推出的最大功率单模块驱动器。该产品不仅提供强大的功率输出,而且占用空间小、安装紧凑、重量更轻、可并联和易于维护。

1.jpg

安装与维护

改变应用大功率驱动器方式

这款500 kW大功率模块,将500KW功率集成于一个单独的Unidrive功率模块中,重量仅为287磅(约130公斤),这将改变我们应用大功率驱动器的方式。小巧的体积和成柜配件使其易于安装或改装到行业标准机柜中。该驱动器可以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从机柜中拆卸和更换,简化了安装和维修过程。

500KW大功率模块可与Nidec Drives的Unidrive M系列、水泵专用F600或HVAC H300控制单元配合使用。

更轻、更小,更高效,更安全 

这款驱动器经过工程设计,成为同类产品中更轻的大功率驱动器,并配备了系统成柜配件,确保无缝集成。

其体积比现有同类产品更小,是改造应用的理想选择,尤其是在时间至关重要的场合。维修时,经过工厂测试备件模块可以在现场轻松更换,而无需将完整的驱动器送回工厂进行维修。更宽的前面板设计和更低的重心提供了更好的物理稳定性和安全性,安装人员可以使用成柜配件单手完成接线和连接。

控制、通信与配置

2.png

“更灵活 更高速”

这款500 KW Nidec Drives功率单元适用于Unidrive、水泵专用F600和HVAC H300系列交流驱动器,应用于风机、水泵、压缩机和挤出机行业,也适合用于水处理厂、物料搬运系统、冶金、采矿和选矿等行业。

500KW大功率模块标准配置各种工业总线,也可以通过通讯选件卡来扩展客户所需工业总线。通讯选件模块可以直接、高速地访问所有驱动器参数。此外,对于像EtherCAT和CANopen这样的高性能伺服网络,驱动器的控制回路与通信系统同步,以消除延迟并提升性能。

电子驱动优化

严重的谐波失真可能会导致敏感的电子设备(如交流驱动器)发生故障。500 KW大功率模块标配双整流输入,支持12脉供电连接,可以大大减少谐波失真。

它还采用了最新的微处理器技术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技术来降低EMC/RFI),并允许使用更长的电机输出电缆。创新技术使IGBT能够在检测到外部故障时快速关闭,从而提高安全性。

“我们的新款700 hp(500 kW)驱动器标志着Nidec Drives迈向一个大胆的新方向。它使我们能够为新兴的应用和行业提供高品质、高功率的系统。由于这些新驱动器实际上是我们Unidrive M系列和行业专用控制系列的延伸,用户可以放心,它们在高性能、可靠性和灵活性方面都经过精心设计。对于那些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企业来说,设备故障停机时间会对生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700 hp(500 kW)功率模块也使现场维修成为可能,帮助客户提高效率,避免并减少损失。

简单来说,这不仅是我们目前功率最大的驱动器,也是我们最容易调试的驱动器。全球用户都知道并尊重我们已应用的高品质驱动器,因此我们对推出迄今为止功率最大的单模块驱动器感到非常兴奋。”

——Nidec Drives总裁Tony Pickering

来源:尼得科驱动 Nidec Drives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优化的VIS和NIR镜头,捕捉超清晰、高对比度的图像,用于视觉和非视觉检测。

1.jpg

LINOS inspec.x L 5.6/105 VIS-NIR镜头系列为优化视觉和非视觉检测领域设立了新的标准。凭借非常高质量的色彩校正和复消色差设计,在不同波长范围内(从可见光400 nm-700 nm到近红外光700 nm-1150 nm)可以生成超清晰、高对比度的图像,且无需重新对焦。衍射极限设计在整个物体视野内提供高性能成像效果,使得在边缘区域也能获得最佳结果。

新系列包括四种不同的镜头,分别优化了0.25倍到4倍的不同放大倍率。这意味着可以在约100 mm到500 mm的工作距离范围内进行检测任务。新系列配备了V型槽接口,可以通过埃赛力达模块化对焦系统连接到几乎所有工业相机。除了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范围内的出色光学性能外,inspec.x L VIS-NIR镜头还提供了卓越的灵活性和模块化设计。

其它特点包括:

  • VIS-NIR消色差校正镜头

  • 波长范围覆盖400 nm到1150 nm的宽带镀膜

  • 超高分辨率

  • 衍射极限设计

  • 精确对准,确保全视野成像一致性

  • 优异的性价比

inspec.x L 5.6/105 VIS-NIR镜头非常适用于多光谱和高光谱应用,包括机器视觉、工业检测以及在PCB、印刷、表面处理、废料管理、制药、食品和电池制造等行业的质量控制。

【关于埃赛力达科技Excelitas Technologies】

埃赛力达是一家领先的技术供应商,致力于提供先进的、改善生活的革新技术,为生命科学、先进工业、新一代半导体、航空航天和国防等各终端市场的全球龙头企业提供服务。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埃赛力达是光子技术设计、开发和制造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为全球客户提供传感、检测、成像、光学和特种光源方面的前沿创新技术。

来源:埃赛力达科技ExcelitasTech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型APD设计可在相同的激光输出功率下实现更远测距范围

1.png

埃赛力达近期宣布推出增强版 C30645 / C30662 型 InGaAs 雪崩光电二极管 (APDs)。这些经过重新设计的二极管利用埃赛力达在III/V族晶圆生长和加工架构的改进,实现尖端的噪声规格。新设计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信噪比 (SNR),从而在相同激光输出功率下实现更远测距范围。

增强型架构的其他优势包括:

• 提升 LiDAR、激光扫描仪和测距仪的测距能力

•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SMD 封装

• 提高光时域反射仪 (OTDR) 的信噪比

• 适用于具有太空级要求的光通信系统

“我们为 C30645 和 C30662 系列 APDs 添加了低噪声选项,以提高多种应用的系统级性能,”埃赛力达光子探测产品经理 Richard Simons 表示, “提高的信噪比可以更好地区分信号和噪声,从而帮助 OEM 客户实现更高的精度、更远的测距范围以及更低的功耗要求。”

埃赛力达的 C30645 和 C30662 系列 APD 是高速、大面积 InGaAs/InP 雪崩光电二极管,可在 1000 nm 至 1700 nm 光谱范围内提供高量子效率 (QE)、高响应度和低噪声。这些增强型二极管在 1300 nm 和 1550 nm 波长下进行了优化,使其适用于人眼安全激光测距和 LiDAR 系统。为了便于集成到大批量应用中,这些APD 提供多种封装选择,包括气密 TO-18 封装、陶瓷载体或陶瓷表面贴装封装。

鉴于不同应用对性能的要求各不相同,埃赛力达为这些光电二极管提供了广泛的定制服务,以应对设计挑战。针对特定应用的解决方案包括响应度和噪声筛选、定制设备测试以及集成带通滤波器等。

【关于埃赛力达科技Excelitas Technologies】

埃赛力达是一家领先的技术供应商,致力于提供先进的、改善生活的革新技术,为生命科学、先进工业、新一代半导体、航空航天和国防等各终端市场的全球龙头企业提供服务。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埃赛力达是光子技术设计、开发和制造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为全球客户提供传感、检测、成像、光学和特种光源方面的前沿创新技术。

来源:埃赛力达科技ExcelitasTech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系统模型H2量子处理器在第四届年度Fast Company大奖中被誉为“Next Big Thing in Tech”(科技界的下一个大事件)。

全球最大且领先的集成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被《Fast Company》杂志评为2024年计算、芯片和基础技术类别的Next Big Things in Tech大奖得主。 今年是该榜单的第四届,旨在表彰有望塑造我们社会未来的技术突破。 Quantinuum的System Model H2量子处理器是一系列开创性发布全阵容中的最新产品,这一殊荣彰显了Quantinuum的进步。

Quantinuum 被《Fast Company》杂志评为2024年计算、芯片和基础技术类别的Next Big Things in Tech大奖得主

Quantinuum 被《Fast Company》杂志评为2024年计算、芯片和基础技术类别的Next Big Things in Tech大奖得主

Quantinuum的H2量子处理器:量子计算的突破

H2量子处理器于2023年推出,并于2024年升级,代表了量子计算的重大进步。 作为业内量子体积最高的基准系统,H2证明了Quantinuum在引领世界走向通用、完全容错量子计算未来的征程中的领导地位。

Quantinuu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jeeb Hazra博士表示:“系统模型H2代表了计算领域的重大飞跃,展示了传统计算机无法完全模拟的功能。 其独特的设计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包括创建了12个可靠的逻辑量子比特,以及在关键量子计算基准——随机电路采样(RCS)中实现了100倍的提升。 这些成果使我们的系统成为混合量子计算工作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将我们的高性能量子系统与领先的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HPC)解决方案相结合。”

这些创新有潜力给化学、药物发现和金融预测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彰显了Quantinuum工作的深远影响。

通用、完全容错量子计算路线图

Quantinuum最近公布了其加速路线图,以在2029年实现通用容错量子计算。 这条综合路线不仅强调硬件进步,还侧重于提供全栈量子计算和混合量子计算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关键软件功能。 

Quantinuum的下一个系统Helios将于2025年推出,可提供96个量子比特,并有助于解锁超越传统计算结果的科学进步。

关于Quantinuum

Quantinuum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量子计算公司,开创了功能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和先进的软件解决方案。 Quantinuum的技术推动了材料发现、网络安全和下一代量子人工智能的突破。 Quantinuum拥有500多名员工,包括37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引领了各大洲的量子计算革命。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巴黎站上,华为与主要合作伙伴展示了华为TECH4ALL倡议如何进一步助力欧洲实现绿色和数字化转型。

在大会首日举办的TECH4ALL论坛上,嘉宾介绍了多个已有及新启动的TECH4ALL项目,并展示了这些项目在推动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和保护地球方面的价值。

华为ICT Marketing总裁周军表示:"我们认为,科技和合作对实现绿色和数字化转型,构建平等、可持续的数字世界至关重要。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在2019年发起了TECH4ALL倡议,如今该倡议的规模和影响力正在持续扩大。"

华为ICT Marketing总裁周军在TECH4ALL论坛上致辞

华为ICT Marketing总裁周军在TECH4ALL论坛上致辞

在此次活动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介绍了其与华为在2020年启动的Tech4Nature全球合作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扩大自然保护成果。Tech4Nature与华为TECH4ALL倡议和IUCN绿色名录愿景一致,已在八个国家支持了11个旗舰项目,通过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有效应对自然保护面临的挑战。

IUCN全球自然保护地负责人James Hardcastle表示:"Tech4Nature是自然保护领域代表IUCN与科技领域代表华为联合开展的全球项目。我们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因为解决地球面临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需要科技的加持,而Tech4Nature致力于挖掘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力量,助力解决这些挑战。"

Tech4Nature二期项目于2024年启动,计划在五个国家开展新项目,包括已于上周启动的西班牙内华达山脉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项目。

希腊初创公司PROBOTEK介绍了在TECH4ALL倡议下开发的全新森林防火和响应系统。在希腊政府的支持下,PROBOTEK与雅典大学和华为共同开发了这一解决方案,并于2024年10月宣布将在斯基亚索斯岛进行第二阶段试点。该解决方案由传感器、5G网络、AI和无人机组成,可在探测到森林火情后的"黄金15分钟"内启动应急响应,向居民手机发送疏散路线并为消防车和救护车规划路线,从而减轻火灾可能造成的严重破坏。

在教育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华为TECH4ALL联合开展了Open School倡议和Campus UNESCO项目。在此次TECH4ALL论坛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了其促进全球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战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科学和文化区域局局长Magdalena Landry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奉行的STEM战略是,通过建设一个支持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力发展的强大生态系统来推动成员国加大STEM教育投入。该战略包括一系列举措,如提高年轻人在STEM领域的参与度、提升教师能力以及促进性别平等和包容。"

TECH4ALL合作伙伴Close the Gap和Konexio介绍了法国DigiTruck项目,他们通过为老年人、失业青年等优先目标群体提供数字技能培训来促进数字包容。迄今为止,该项目已覆盖31个城市的6000多人。在当晚举行的DigiTALL活动上,两位合作伙伴被授予奖项,以表彰他们为促进数字包容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

在TECH4ALL倡议下,华为与政府、非政府组织、政府间组织、运营商、环保组织、高校和科技公司等众多伙伴开展合作。鉴于科技对促进包容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华为期望未来在欧洲与更多合作伙伴开展更多此类项目。

TECH4ALL简介

TECH4ALL是华为在数字包容领域的倡议和长期行动。通过TECH4ALL,华为携手合作伙伴,利用创新技术共同建设一个更平等、可持续的数字世界。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华为TECH4ALL网站:https://www.huawei.com/cn/tech4al

您也可以在X上关注我们:https://twitter.com/HUAWEI_TECH4ALL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医疗智能化的进程也在加速推进,医院通过智能化的手段让信息流转更加高效,不仅简化了患者就医流程,还能显著改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提升医院智慧化诊疗能力,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浪潮信息基于元脑服务器TS860G7,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打造了更高性能、更稳定的算力平台,提供超强并行处理能力,让医疗数据处理更加高效可靠,提升患者诊前、诊中、复诊体验。

打造智慧化医疗 医院核心HIS系统升级迫在眉睫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开诊于1977年10月,1995年4月被确认为三级甲等医院,是第一轮次评审全国最年轻的三甲综合医院。由于医院的检查区域集中、学科交叉多,导致就医人流密集无序,医院运行效率降低,传统的收费和预约不能精准预判、分流人流。为保证患者的就医效率,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很早就开启了信息化的实践,建立了HIS系统进行信息管理,运用数字化手段有效帮助患者进行诊疗指导,包含挂号、缴费,就诊、检查、取药等全流程。

随着就诊人数连年攀升,诊疗压力与日俱增,目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已经设有71个临床和医技科室,编制床位2852张,2023年度总诊疗人次高达193.65万,手术台次9.42万。同时,近年来由于多科室建立以及远程医疗等业务开展,数据体量持续增大,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HIS系统亟需升级,对算力支撑平台提出了更多挑战:

  • HIS系统接入数据的复杂度剧增,多业务场景并行要求算力实时响应:为构建 "以患者为核心"的智慧服务体系,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现有HIS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接入了包括APP、微信、支付宝在内的多种线上平台,实现了从诊前咨询、诊中治疗、诊后随访的全流程医疗服务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使得来自不同渠道和多种终端的业务数据量急剧增加,特别是在每天上午10-12点和下午3-5点的看病高峰期,诊疗/结算/取药等各科室均反映业务响应慢、有卡顿现象,部分时段系统的响应时间在20秒以上,严重影响就医体验。因此,HIS系统亟需升级,满足在运营时段医院门诊、挂号、收费和影像等多线路作业的高效并行运算需求,这也对算力平台的实时响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确保医院工作效率和提升患者满意度。

  • 医疗行业的业务连续性要求高,需算力平台稳定可靠运行:作为医院的"地基系统",HIS系统整合了各部门的诊疗和行政管理信息,与病人的就诊体验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都有可能影响医患关系。例如,在门诊高峰时段,如果业务中断,医院必须切换到手工操作,包括划价、缴费和开处方,这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引发混乱;如果数据丢失,则会导致无法对账和费用核销,造成严重损失。医院作为7*24h不间断作业的机构,对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因此,系统必须能够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实现故障预警和快速修复,也对硬件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元脑服务器TS860G7为HIS系统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算力支持

作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心管理系统,HIS系统集成了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疗信息,为医护人员提供全面的医疗信息支持。为更好地支撑HIS系统升级,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选择了浪潮信息元脑服务器TS860G7作为算力支撑平台。作为G7产品家族的旗舰产品,TS860G7凭借创新系统架构、极致高速互联、RAS设计等技术,实现在一个系统内8颗处理器,480核心,16TB内存等的高性能均衡扩展,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表现出色,完全满足HIS系统对算力平台的高实时响应、高可靠性的要求。

医院HIS系统支撑着门诊预约挂号、收费结算、排班、医护协同、药房、药库、电子病历等10大功能模块,面对多业务端口和高并发的需求,元脑TS860G7通过架构优化和全模块化设计,最大支持TDP 350W CPU,最高频率可达4800 MHz,128个DDR5内存,计算性能较上一代提升1.9倍,内存带宽提升1.2倍,支持PCIe5.0高速带宽,IO传输带宽提升6.3倍,显著增强了多任务并行处理能力,有效应对HIS系统复杂业务数据和多业务端口的实时并行需求。同时TS860G7创新采用业界领先的连接器和线板方案,实现了105%的传输速率提升,确保HIS系统在动态运营下数据的实时处理。

面对医疗业务系统7*24h不间断的运行需求,元脑TS860G7提供了更稳定可靠的算力支撑。TS860G7采用RAS设计,在部件级、模块级、链路级和系统级实现了冗余设计,并采用电信级器件,通过了HALT、稳定性、一致性和安全认证等多项测试,确保数据在计算、存储、I/O等各个环节稳定可靠。此外,TS860G7具备故障预警和修复的能力,通过自研MUPR内存故障预警及修复技术,有效降低内存故障宕机率68%至80%;搭配浪潮信息自研的存储卡,能在硬盘亚健康状态时提前识别并上报潜在故障,实现硬盘故障预警和日志记录,硬盘故障率降低10%。

通过部署以元脑TS860G7为核心的算力平台,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升级了HIS系统,不仅能能够科学预判人员流量并有序引导患者就医,极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而且加速了医疗信息流转和共享,保障医院工作效率。目前,患者自助预约的单次挂号系统响应时间可控制在3s以内,单人就诊等待时间也可控制在30分钟之内,这大大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现场等待和拥挤,配合医技科室多措并举,医生为门诊患者开具的常规检查项目能够当天预约、当天检查、当天出报告,极大提升就医体验。同时,HIS系统的升级也让病人资料、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资料数据实现快速流转,保障了医生、护士、药房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响应速度,让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惠州马拉松固态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拉松固态电池")宣布,其位于惠州的固态电池量产线即将投产。这是首个数码类固态电池产线及配套项目落地的标志性事件,标志着马拉松固态电池在技术研发和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惠州马拉松固态电池工厂

惠州马拉松固态电池工厂

技术革新:马拉松固态电池开启行业新纪元

马拉松品牌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即将投产的固态电池生产线采用了领先的多极耳卷绕工艺,显著提升了固态电池的导电性能,优化了充放电效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马拉松实验室经过五年的投入研发,马拉松固态电池已完成从技术储备到产业化的过渡。本次量产线投产,同时也预示着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重大信号。工作人员展示固态电池,在钢钉穿刺实验中表现出卓越的安全性:未发生起火和出现烟雾等现象,且仍能正常工作。这一结果充分验证了其技术可靠性,为后续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固态电池穿刺后无影响

固态电池穿刺后无影响

投产在即:工厂建设进入尾声

惠州马拉松固态电池工厂建设目前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各项配套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正同步推进。工厂全面投产后,预计将具备年产1500万片固态电池的生产能力,这一进展为大规模市场供给和固态电池行业的商业化应用迈出了辉煌的一步。

实验室投入:研发创新驱动未来发展

据工作人员介绍,马拉松固态电池实验室正在积极投入研发锂金属高性能和硅碳高性能等新型技术,预计2025年可实现规模化生产。这些技术将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性能,从而应对届时市场对高性能电池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助推固态电池行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落户惠州:共建新能源产业高地

惠州作为广东省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布局城市,为马拉松固态电池项目的落地提供了完善的政策支撑和提升的产业生态。马拉松品牌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与产能优势,深度开发惠州新能源产业基地能源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态电池产业标杆。

企业愿景:以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技术革命

马拉松品牌表示,马拉松固态电池产线和实验室的落成,是企业迈向新能源产业新阶段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对马拉松固态电池的技术研发与生产投入,重点放在技术革新,跟随产品升级,力争成为全球固态电池行业的领军者

同时,马拉松品牌将与全球新能源伙伴深度合作,推动储能电池在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助力广东省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为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人机界面部产品营销经理
Vivek Tyagi

虽然无数关于未来交通的文章都以四轮电动车作为讨论重点,但在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诸多国家,出行更依赖于经济的两轮电动车,包括踏板式摩托车、重型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这些两轮电动车紧跟四轮电动车的设计趋势,采用触摸屏进行控制,而不用物理旋钮、按钮和机械表盘。

采用触摸屏进行控制,便于两轮电动车设计人员设计出具有现代化外观、灵活布局和风格的车辆,并且让他们可以按不同车型甚至具体车辆轻松定制。易于使用的菜单系统可满足两轮电动车更复杂的控制、显示和功能要求,同时实现导航、信息娱乐系统、远程支付和车辆安全等增值功能。

1.jpg

两轮电动车的触摸屏经常暴露在恶劣的户外环境中,容易受到雨雪、灰尘或泥沙等的侵袭。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两轮电动车有时会停放在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受到强烈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照射。此外,它们还容易发生事故或遭到人为破坏。考虑到这些因素,两轮电动车适合采用IP65/68防护等级的触摸屏和厚盖板玻璃,以保护下方的触摸传感器和LCD或OLED显示元件。为防止阳光和紫外线照射,需要采用紫外线/红外线过滤器,同时还要应用防反射/防眩光涂层来提高所有照明条件下显示屏的可视性。因此,显示屏叠层需要很厚的分层设计,每增加一层,都会使手指与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的距离更远。距离越远,就越难以准确检测屏幕表面的触摸操作。

在寒冷地区,触摸屏通常由骑乘人员戴着厚手套操作,这进一步加大了手指与触摸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此外,在雨雪天气,屏幕上的雨雪也可能会导致出现误触或漏触的情况。优质的触摸屏不仅要能够可靠地跟踪手指在屏幕上描绘的轨迹,还要能够检测出潮湿环境下戴着厚手套做出的多指手势,以控制屏幕上的导航地图等功能。触摸屏需要满足环境条件带来的各种要求,这就对触摸屏控制器IC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必须能够满足显示屏设计中的以下要求:

2.jpg

·更厚的显示屏叠层:触摸屏控制器必须支持极大的自由度,以便在显示屏叠层中的触摸传感器之上设计各种不同的层。采用等效厚度为10 mm或更厚的玻璃属于业内先进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支持在触摸传感器上应用防反射和防眩光涂层,并且支持使用4 mm厚的盖板玻璃和戴上3 mm厚的手套进行操作。或者,触摸屏设计人员可以在屏幕和玻璃之间留出气隙,如此一来,在屏幕损坏时只需更换上层的玻璃,而不用更换整个显示屏。采用这种更厚的显示屏叠层,触摸屏控制器准确检测和解码手指触摸操作将变得更为困难。触摸屏控制器必须能够应对这一挑战。

  • 可靠的触摸性能:在使用寿命的大部分时间或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两轮电动车都在户外停放或行驶,因此触摸屏控制器采用的算法必须保证不会将水滴感知为误触,并且仅应检测出手指或戴上手套进行的触摸操作。此外,触摸屏控制器还应采用电容式感应方案,用以区分导电清洁液(如漂白剂)原液及其与水的混合物,并且不应产生误触的情况。

  • 功能安全:世界各地使用的两轮电动车必须具备功能安全特性,以确保骑乘人员在操作触摸屏时的人身安全。如果允许在行驶过程中使用导航和免提电话等功能,可能会分散骑乘人员的注意力。触摸屏可能需要通过ISO 26262(ASIL-B)等安全标准认证,并且触摸控制器需要具备自我测试功能、相关文档和指南来支持获得这一认证。

  • 安全性:在一些两轮电动车经常被租用的场合,触摸屏可用于输入PIN,为租用者提供车辆使用权限,也支持通过信用卡/手机轻触实现远程支付。在触摸屏控制器涉及数据隐私的情况下,控制器必须通过加密和固件身份验证提供额外的安全性。

  • 抗噪性:为牵引电机供电的电力驱动电路会产生辐射和传导电磁噪声,而基于开关电源的车辆电池充电器也会将噪声引入到车辆的电源线路。电动车经常会在不同时间由不同制造商生产的不同充电器充电,而这些充电器的噪声特性各不相同。此外,车辆的照明系统可能会在电源线路中产生传导噪声,甚至控制面板中的LCD或OLED显示屏也会产生电磁噪声。这些噪声源如不加以适当控制,可能会降低触摸屏及其控制器的功能。因此,触摸屏控制器在设计时应融入噪声滤波算法,确保不会发生误激活触摸屏的情况,尤其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

Microchip的maXTouch®系列触摸屏控制器具备一系列功能,可满足以上这些严格的要求并能优化触摸屏操作体验。该器件系列支持:

  • 从2英寸到34英寸不等并且具有不同宽高比的各种屏幕

  • 厚度最大为10 mm的厚盖板玻璃,0.2 mm或更大的气隙

  • 戴上5 mm厚的手套(例如冬季滑雪手套或摩托车手套)触摸也能准确检测

  • 防潮功能,可防止水滴、流水、3.5%盐水和清洁液造成的误触

  • 加密消息和隐藏PIN的配置

  • 与NFC技术的互操作性

  • 高度的传导噪声抗扰性(获得A类IEC 61000-4-6认证)

  • 自我诊断与报告功能

  • Linux®/AndroidTM操作系统

车辆设计非常复杂,两轮电动车的设计也不例外。与四轮电动车相同,两轮电动车设计人员也在不断添加新特性和新功能,以满足消费者市场不断攀升的预期。具有增强功能的触摸屏,在支持这些功能的触摸屏控制器助力下,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在其设计的车辆上添加新功能所需的灵活性。此外,两轮电动车的触摸屏还需满足一些特殊要求,在设计时仔细考虑每项要求,并通过精心设计触摸屏显示屏和精心选择触摸屏控制器来解决各项要求,这些特殊要求即可得到满足。

围观 8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近日宣布推出新型高压分立器件系列CoolGaN™ 650 V G5晶体管,该系列进一步丰富了英飞凌氮化镓(GaN)产品组合。该新产品系列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USB-C适配器和充电器、照明、电视、数据中心、电信整流器等消费和工业开关电源(SMPS)、可再生能源,以及家用电器中的电机驱动器。

CoolGaN 650 V G5晶体管

最新一代CoolGaN™晶体管可直接替代CoolGaN™ 600 V G1晶体管,实现了现有平台的快速重新设计。新器件改进了性能指标,确保为重点应用带来具有竞争力的开关性能。与主要同类产品和英飞凌之前的产品系列相比,CoolGaN™ 650 V G5晶体管输出电容中存储的能量(Eoss)降低了多达50%,漏源电荷(Qoss)和栅极电荷(Qg)均减少了多达 60%。凭借这些特性,新器件在硬开关和软开关应用中都具有出色的效率。与传统的半导体技术相比,其功率损耗大幅降低,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可降低20%-60%

这些优势使该系列器件能够在高频率下以极低的功耗工作,因此具有出色的功率密度。CoolGaN™ 650 V G5晶体管使SMPS应用变得更小、更轻,或在规定外形尺寸的情况下提高输出功率范围。

该新型高压晶体管产品系列提供多种 RDS(on) 封装组合。十种 RDS(on) 级产品采用各种SMD封装,如 ThinPAK 5x6DFN 8x8TOLL TOLT。所有产品均在奥地利菲拉赫和马来西亚居林的高性能8英寸生产线上生产。未来,CoolGaN™将过渡到 12 英寸生产线。这将使英飞凌进一步扩大其CoolGaN™产能,并确保在GaN功率市场上拥有稳健的供应链。Yole Group预测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 20 亿美元[1]

供货情况

目前可向英飞凌订购CoolGaN™ 650 V G5晶体管产品系列,未来几周将开放电商订购渠道。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infineon.com/gan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8,060名员工(截至20249月底),在2024财年(截至930日)的营收约为150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market-new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应用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1] 来源:Yole Intelligence, 2024年氮化镓功率器件报告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4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