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8月,全球领先的ICT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IDC发布 IDC Marketscape: Worldwide Customer Experience Platform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2025 Vendor Assessment(Doc #US52580525,2025年8月),即《IDC MarketScape:全球电信用户体验管理平台供应商评估》,华为凭借ICT服务与软件领先的SmartCare和BSS方案,在竞争力评估中突破“领导者”象限。

250909-05.png

IDC MarketScape综合竞争力评估

IDC该报告认为:目前电信行业基础连接服务被视为一种公用事业,其差异化空间有限。改善客户体验(CX)是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首要投资,能够差异化竞争力。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提升客户体验,是对供应商的核心要求和重要差异化考量因素。

华为SmartCare解决方案融合时空数字孪生、跨域数据融合、Al和大模型等先进技术,在用户体验优化、满意度管理、和差异化体验变现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 N-NPS管理可主动识别潜在贬损用户,自动化定位根因,并根据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方案以改善用户体验,贬损用户可减少20%;

  • 差异化体验变现可快速分析网络能力和客户需求,并进行精准实时营销,提升客户满意度。

华为BSS包括CRM、计费和AICC(AI联络中心)等一系列产品,构建了从产品上市、营销销售,到计费出账以及售后支持的端到端智能运营解决方案。通过AI/LLM/ML等技术加持,以及B/O域融合数据:

  • CRM能够智能洞察客户需求,实现对个人用户精准营销,营销转化率提升10%;

  • 计费系统通过智能化交互账单,减少用户疑虑,用户投诉降低50%;

  • AICC实现全渠道接入与一致性服务,有效提升坐席效率,助力AHT(平均处理时间)降低30%,全面提升客户数字体验。

另外,在2B方面,CRM通过EEM(Enterprise Ecosystem Management)方案助力运营商提升伙伴生态拓展体验和中小企商品订购体验,通过Lead-to-Order方案助力运营商客户经理提高销售效率和订单转化率,大型企业销售周期缩短20%,大幅提升了商品订购和服务体验。

未来,华为将持续引入AI新技术,助力运营商客户持续改善用户体验,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来源:华为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8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柏林当地时间9月6日,在2025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nternational Funkausstellung Berlin,缩写IFA)上,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简称"TÜV莱茵")为Shokz韶音新一代开放式耳机OpenFit 2+以及新云宝旗下京蛙JONR X1 Max扫地机器人分别颁发"佩戴无忧"和"防缠绕"认证证书。

Shokz韶音OpenFit 2+:树立开放式耳机佩戴舒适性新标杆

Shokz韶音OpenFit 2+凭借出色的设计与工艺,率先通过TÜV莱茵"佩戴无忧"认证,为开放式耳机的舒适佩戴体验树立了标杆。在可穿戴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是耳机类音频产品,由于日常使用时间较长,其佩戴舒适度已成为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TÜV莱茵针对这类产品特别推出"佩戴无忧"认证,从客观测试到人因测试,构建多维度的评估体系。

客观测试是基于可量化的物理指标,测试项目涵盖耳机的双耳重量、硬度、佩戴压力、佩戴温度等与舒适性紧密相关的参数。人因测试采用标准化的样本筛选与测试流程,招募不同耳型、年龄段的用户,评估耳机的兼容性,适配多样化的生理特征。同时通过设计多种场景任务,记录用户的主观感受,验证产品的佩戴稳定性、可操作性,量化不适感等级。此外,人因测试还包括长时间佩戴感受,追踪用户连续佩戴产生疲劳感的时间与强度变化,全方位捕捉用户在真实场景中的体验细节。

"佩戴无忧"认证以多维度相结合的测试模式,在客观数据确保评估科学性的基础上,还原真实使用场景下的用户体验,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Shokz韶音OpenFit 2+通过该认证表明其在物理性能与用户体验之间实现了平衡。

京蛙JONR X1 Max扫地机器人:有效解决毛发缠绕的用户困扰

毛发缠绕一直是室内清洁电器的使用困扰之一,用户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清理工具,极大影响使用体验。为解决这一痛点,TÜV莱茵深入调研室内清洁电器的使用场景和市场状况,结合自身在家电行业的深厚技术积累,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推出了"防缠绕"认证服务。

此次项目中,TÜV莱茵模拟真实家庭环境,对京蛙JONR X1 Max扫地机器人的滚刷、边刷等关键清扫部件应对长发、宠物毛发等各类毛发的缠绕情况进行了多维度、长时间的严苛测试,对毛发的缠绕程度、清理的难易程度、多次清扫循环后性能是否衰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评估。

针对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大部分扫地机器人不兼具毛发防缠绕与切割功能,京蛙产品研发部门专门成立项目小组,攻克这一问题。TÜV莱茵各项测试和评估结果显示,京蛙JONR X1 Max能够有效防止毛发缠绕并易于清理,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高效的家居清洁体验。

TÜV莱茵在电子电气产品检测认证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可为显示、家电、视听设备、无线产品及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载电子设备、信息技术及通讯设备等各类产品,提供涵盖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无线、材料、性能、产品适用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测试及产品优势评估。TÜV莱茵致力于通过不断迭代创新的检测方案和认证服务,助力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能力,为其布局全球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8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为璞致电子(10 年 + 研发生产经验,专注 SDR 及 ARM/FPGA 技术解决方案)推出的旗舰级 FPGA 开发板,PZ-VU13P-KFB 基于 XILINX Virtex UltraScale + 架构,以高算力、高带宽、强扩展性为核心,专为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机器视觉等高端工程场景设计,是工程师实现复杂算法验证与产品二次开发的核心载体。

1.jpg

1. 超大规模逻辑资源,支撑复杂算法加速

·FPGA 核心性能:采用 XCVU13P-2FHGB2104I 主控制器,集成3780K 逻辑单元(Logic Cells)、1728000 个查找表(LUTs)、3456000 个触发器(Flip-Flops),以及 12288 个 DSP Slices(支持每秒万亿次乘加运算),94.5Mb BLOCK RAM 提供高速数据缓存,可并行处理多通道超高速信号。

·存储配置:双组 8GB DDR4(总容量 16GB,64bit 位宽),支持双通道独立寻址,满足超大规模数据缓存需求;1Gbit QSPI FLASH 用于程序固化,支持 JTAG/BPI/SPI 多启动方式,适配复杂系统启动逻辑。

2.jpg

2. 超高速接口集群,适配多维度高速传输

·光通信能力:4 QSFP28 接口(每路支持 100Gbps),集成 GTY 高速收发器(76 对 TX/RX,线速高达 30Gbps),支持 100G Ethernet、OTN 等协议,可构建超高速光传输链路,适配数据中心互联、骨干网通信场景。

·高速扩展接口:PCIe 3.0 x8 接口(带宽高达 64Gbps),支持与服务器 / 处理器进行高速数据交互;3 个 FMC 扩展口(2 个 HPC 型含 8 对 GT+168 个 IO,1 个 LPC 型含 1 对 GT+72 个 IO),兼容高速 ADC/DAC 子卡(如 AD9680 12bit 5GSPS ADC),实现多通道超高速数据采集。

·通用接口:1 路千兆以太网(用于配置与低速数据传输)、6 路 SMA 接口(可配置为时钟输入 / 触发信号)、4 路 SATA(用于本地大容量存储扩展),兼顾通用场景需求。

3.jpg

4.jpg

5.jpg

3. 工业级可靠性,适应极端环境

·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覆盖 **-40°C~+85°C**,通过宽温测试验证;12V/20A 大功率供电(支持峰值电流 30A),具备过流、过压保护,适配雷达、航空航天等严苛供电环境。

·硬件设计:PCB 采用 2.2mm 厚 设计,黑色哑光沉金工艺,阻抗控制精度 ±5%,确保 30Gbps 高速信号完整性;核心板尺寸 100×100mm,开发板 256×140mm,通过 240P 高速连接器实现稳定连接,抗振动性能满足军品级标准。

4. 全栈开发支持,加速高端场景落地

·开发工具兼容:支持 Vivado 2023.1+、Vitis HLS,提供完整硬件参考设计(原理图、PCB 布局)及 SDK 开发包,兼容 Verilog/VHDL 硬件描述语言与 C/C++ 高级语言,降低复杂算法移植门槛。

·例程资源:涵盖 100G QSFP28 误码率测试、PCIe 3.0 x8 数据传输、多通道 ADC 同步采集(AD9643 14bit 250MSPS)、Aurora 高速串行通信等 20 + 专项例程,支持快速验证超高速链路与并行处理算法。

6.jpg

7.jpg

5、接口与扩展生态:覆盖全场景开发需求

开发板预留多类型高速接口 + 标准化扩展接口,可直接对接主流外设与定制化子卡,大幅降低硬件集成难度:

  1. 标准化扩展接口3 个 FMC 接口(1 个 HPC:8 对 GT+168 个 IO;2 个 LPC:各 1 对 GT+72 个 IO),兼容璞致全系列 FMC 子卡,包括:

  • 高速信号采集:PZ-FL9643D(多通道高速 ADC)、PZ-FH8052(超高速 ADC/DAC)、PZ-FL2514D(国产高速 ADC);

  • 通信扩展:PZ-FL3014(USB3.0)、PZ-FL8211F(四通道千兆以太网)、PZ-FL8710F(四通道百兆以太网);

  • 功能扩展:PZ-ECAT58100(EtherCAT 从站)、PZ5640-D(双目摄像头)、PZ-LCD430(4.3 英寸 TFT 屏)。

8.jpg

来源:璞致电子科技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柏林当地时间9月5日,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nternational Funkausstellung Berlin,缩写IFA)盛大开幕。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与家电行业的顶级盛会之一,IFA 向来是全球技术创新与品质趋势的"风向标"。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简称"TÜV莱茵")在展会上,为添可、石头科技、徕芬、科沃斯、美的等多家中国知名家电品牌颁发了多项认证,不仅是对中国家电品牌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的认可,也为全球家电行业树立了品质标杆。

科沃斯扫地机器人X11:网络安全与清洁效能并重

在IFA上,TÜV莱茵为科沃斯扫地机器人X11 颁发CE-RED网络安全相关法规公告机构认证(Notified Body)与"防缠绕"认证证书。

在智能化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智能家电的核心需求。科沃斯扫地机器人X11通过 TÜV莱茵基于 CE-RED 无线设备指令下EN 18031系列标准的严格验证,构建起贯穿硬件层、软件层、数据层的全维度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可有效保障设备在联网运行、无线通信等场景下的运行安全性、用户隐私保护能力及抗欺诈风险能力。

同时,该产品还通过了TÜV莱茵最新升级的清洁电器"防缠绕"测试,标准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20%以上,新增了"加倍短发量测试"和"混合毛发场景测试",以评估清洁电器在更复杂的场景和高掉发密度下的工作表现,更贴合消费者的精细化清洁需求,特别是养宠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有扫拖功能的清洁电器产品,TÜV莱茵设计了扫拖模式的防缠绕测试项目,确保应用新结构和新功能的产品在使用中仍能保持出色的防缠绕性能。

Tineco智能洗地机:解锁人宠健康清洁新体验

TÜV莱茵为Tineco智能洗地机FLOOR ONE S7 Stretch Steam Series颁发了"宠物友好清洁"和"除菌产品"双认证,展现了其在网络安全与清洁性能方面的双重优势。。

"宠物友好清洁"认证从"宠物安全"和"人宠健康"两大维度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覆盖用户日常使用的全场景。宠物安全涵盖了电气安全、机械安全以及噪音水平等关键指标,降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宠物造成伤害的潜在风险;人宠健康重点关注异味去除、宠物相关残留物去除率、人宠交叉感染病毒细菌去除率、自清洁能力等,确保产品能有效维护家庭环境的清洁与健康。

"除菌产品"认证采用贴近用户使用场景的科学测试方法,在行业内首次将除菌性能耐久性与 产品结构设计情况纳入评估指标,对Tineco智能洗地机的除菌性能、除菌耐久性、产品结构设计是否易清洁等多方面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自身不易滋生细菌,从源头守护清洁健康。

Roborock扫地机器人:攻克毛发缠绕与边角清洁难题

石头科技旗下Roborock扫地机器人P20 Ultra Plus,凭借对"毛发缠绕"和"边角清洁不彻底"两大行业痛点的创新解决方案,成功获得TÜV莱茵"防缠绕"和"高效边角清洁"认证。

传统扫地机器人在清扫过程中,毛发极易缠绕在刷头上,不仅影响清洁效果,还需要频繁的人工清理;同时,由于形状和设计的限制,传统扫地机器人往往难以覆盖房间的清洁死角。而Roborock扫地机器人通过创新设计,减少了用户手动维护的频率,还提升了全屋清洁覆盖率。

TÜV莱茵模拟用户日常清扫场景,对Roborock扫地机器人进行了多项严格测试,包括针对不同种类、不同长度毛发的清扫效果和缠绕情况,以及到墙边的距离、对墙边的覆盖率、对内外角以及桌/椅脚的覆盖率,均达到了TÜV莱茵"防缠绕"和"高效边角清洁"认证标准要求。

徕芬剃须刀P3 ProT1 Pro:兼具产品耐用性与核心部件可靠性

TÜV莱茵为徕芬两款剃须刀P3 Pro(型号LFESP3)和T1 Pro(型号LFLFEST1)颁发了"Safety & Performance"Quarlity-mark认证证书和产品性能验证声明。

TÜV莱茵针对剃须刀的实际使用场景,构建了以"日常耐用性"与"核心部件寿命"为核心的多维度验证体系。在日常耐用性验证中,模拟用户日常使用中可能出现随手扔在洗手台或者桌面的微跌场景,开展了8000次低高度(75mm)跌落测试。通过反复冲击,检验产品外壳结构、内部组件固定方式的抗冲击能力。徕芬两款剃须刀在8000次跌落循环后,外壳无明显破损、功能按键正常响应、刀头组件未出现松动,满足标准要求。

在核心部件寿命测试中,产品需经历长达500小时的循环寿命测试。测试过程严格遵循"运行5分钟、暂停5分钟"的模拟日常使用模式,以贴合用户单次剃须时长与每日使用频率。最终数据显示,徕芬两款剃须刀经过500小时高强度循环测试后,电机仍保持初始转速,无异常发热、异响等问题,证明其核心部件在长期高频使用场景下仍能保持稳定可靠的性能。

美的冰箱环保与高效同行

美的冰箱(型号:MDRS761MYA45)获得了TÜV莱茵颁发的Quality-mark能效A级、噪音A级和含回收材料产品认证证书,美的冰箱(型号:MDRE372FGA01)获Quality-mark能效A级、噪音A级及LGA产品检测认证证书,成为制冷家电的"绿色高效"代表。

在能效方面,TÜV莱茵根据自研标准2 PfG 2771/05.21对两款美的冰箱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显示其能耗水平达到欧洲能效标签A级的要求,获颁TÜV莱茵Quality-mark认证证书。

在噪音控制上,这两款美的冰箱运用了创新的隔音材料和优化的风道设计,将运行噪音降至新欧标A级标准以内,为用户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生产过程中,美的冰箱(型号:MDRS761MYA45)大量选用可回收环保材料,针对几种主要消费后材料的回收使用率达20%-30%,减少资源浪费,体现美的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责任与担当。

LGA作为德国产品质量测试标准,检测项目覆盖冰箱制冷稳定性、门体密封性、零部件耐用性等多个关键维度,确保产品在长期使用中能保持稳定可靠的性能。

从清洁家电到个护产品,再到制冷设备,在今年的IFA国际舞台上,TÜV 莱茵见证了中国家电品牌的技术创新与品质升级,不仅为全球消费者的品质生活带来更多选择,更以"中国智造"的实力成为行业风向标。未来,TÜV 莱茵将继续以专业、严谨的技术服务,为中国企业提供全球化合规支持与品质背书,助力其突破国际市场壁垒,以更自信的姿态引领全球家电品质潮流,让"中国智造"成为全球消费者信赖的选择。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Pt10000和 超小尺寸Pt1000铂电阻温度敏感芯片成功量产。这一突破性成果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薄膜温度敏感芯片技术实现了重大跨越,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png

Pt10000在29℃时测量值11132.7欧姆

Pt10000凭借铂材质的优异物理特性与高阻值设计,在温度测量领域展现出诸多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Pt10000 的高阻值设计不仅幅提升了测温的灵敏度和精度,还带来了适配复杂场景的独特优势,解决了普通低阻值铂电阻(如 Pt100)的常见痛点,比如抗导线损耗能力强,长距离传输无误差,无需额外采用 “三线制”“四线制” 接线来补偿导线电阻(普通 Pt100 需四线制才能消除长距离误差),简化了布线设计,降低了安装成本。

2. 高阻值设计使得 Pt10000 在工作时的电流更小,其低功耗特性可显著延长设备续航时间(通常可提升 30%~50% 续航),避免频繁充电或更换电池,尤其适用于对功耗要求严苛的物联网设备。

3. Pt10000 的高阻值输出信号更强(相同温度变化下,电阻变化量更大)信号信噪比(SNR)更高,抗电磁干扰能力比低阻值铂电阻提升 5~10 倍;即使在电磁干扰强烈的工业环境中,也能稳定运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工业控制(如精密注塑机、半导体晶圆制造)的温度稳定性。

Pt10000广泛适用于工业控制、医疗设备、实验室检测、高端家电等对温度精度和稳定性要求严苛的场景。

Pt10000的问世,是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重要的是,为我国众多依赖传感器芯片的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推动这些产业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长期以来,在温度传感器领域,国内市场受制于国外技术壁垒、核心部件依赖进口,行业发展面临“卡脖子”困境。为突破这一现状,砺芯慧感研发团队,累计投入千万元,历经多轮技术迭代及严苛测试,最终攻克了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敏感芯片生产工艺技术难题,成功打造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膜铂电阻敏感芯片系列,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以及各类电子设备等领域。此次同时推出的还有超小尺寸Pt1000,其适用于微小封装和快速响应的温度测量场景,同为国内首款。

2.png

Pt1000微小型

作为国内薄膜铂电阻行业的领军企业,砺芯慧感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此次推出的国内首款 Pt10000和Pt1000超小尺寸,不仅是企业研发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其践行“科技自立自强”使命的重要成果,将推动国内在相关领域形成“技术自主化、产品国产化、服务本地化”的发展新格局,有效降低相关行业生产成本,提升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来源:砺芯慧感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7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与德国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集团(总部位于德国赫尔佐根奥拉赫,以下简称“舍弗勒”)宣布,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里程碑,舍弗勒开始量产搭载罗姆SiC(碳化硅)MOSFET裸芯片的新型高电压逆变砖。这是面向中国大型汽车制造商设计的产品。

作为电驱动总成系统的核心部件,此次采用罗姆SiC MOSFET的逆变砖,对电动汽车的效率和性能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这款高性能逆变砖突破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领域通常支持的800V电压,可支持更高的电池电压,并实现了650Arms的峰值电流输出。凭借罗姆的SiC技术,该产品不仅实现了高效率和高输出功率,还实现了产品小型化,将作为推动下一代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产品投入市场。

罗姆与舍弗勒(原Vitesco Technologies)自2020年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3年,双方签署碳化硅功率器件相关的长期供应协议,增强对提升电动汽车性能至关重要的SiC芯片的供应体系。此次新产品的量产启动,表明这种良好合作关系正在稳步取得积极成效。

1757406328878.jpg

舍弗勒集团电驱动事业部CEO 陶斯乐(Thomas Stierle)表示:“在电动出行解决方案领域,我们通过采用可扩展与模块化的策略,成功开发出适用于从单独部件到高集成度电驱桥的逆变砖。我们以通用平台开发为基石,成功在短短一年内针对中国市场日益普及的X in 1架构开发出优质产品并投入量产。”

罗姆董事兼常务执行官伊野和英表示:“舍弗勒逆变砖能够采用罗姆第4代SiC MOSFET并实现量产,我们深感荣幸。罗姆的SiC技术可显著提升电动汽车的效率和性能,通过与舍弗勒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2.jpg

舍弗勒集团 电驱动事业部CEO 陶斯乐(Thomas Stierle)(左)与罗姆 董事兼常务执行官 伊野 和英(右)

关于舍弗勒集团

舍弗勒集团75余年来始终秉承开拓创新精神,致力于推动驱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依托在电驱动、低碳驱动、底盘应用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提供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舍弗勒集团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让驱动技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舍弗勒集团的产品和服务覆盖整个驱动技术生态系统,涉及八大产品领域,包括从轴承解决方案、各类直线导轨系统到维修和监测服务等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组合。

舍弗勒集团目前拥有约120,000名员工,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50多个分支机构,是全球最大家族企业之一,也是德国最具创新力公司之一。 https://www.schaeffler.cn/zh/

【关于罗姆(ROHM)】

罗姆(ROHM)成立于1958年,由起初的主要产品-电阻器的生产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厂商。罗姆的企业理念是:“我们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将为国内外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优质产品,并为文化的进步与提高作出贡献”。

罗姆的生产、销售、研发网络分布于世界各地。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IC、分立式元器件、光学元器件、无源元器件、功率元器件、模块等。在世界电子行业中,罗姆的众多高品质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许可和赞许,成为系统IC和先进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主导企业。

【关于罗姆(ROHM)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销售网点为了迅速且准确应对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的要求,罗姆在中国构建了与总部同样的集开发、销售、制造于一体的垂直整合体制。作为罗姆的特色,积极开展“密切贴近客户”的销售活动,力求向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目前在中国共设有20处销售网点,其中包括上海、深圳、北京、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宁波、西安、武汉、东莞、广州、厦门、珠海、重庆、香港、台湾。并且,正在逐步扩大分销网络。

技术中心在上海和深圳设有技术中心和QA中心,在北京设有华北技术中心,提供技术和品质支持。技术中心配备精通各类市场的开发和设计支持人员,可以从软件到硬件以综合解决方案的形式,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技术提案。并且,当产品发生不良情况时,QA中心会在24小时以内对申诉做出答复。

生产基地1993年在天津(罗姆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和大连(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生产工厂。在天津进行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光学传感器的生产,在大连进行电源模块、热敏打印头、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的生产,作为罗姆的主力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国内外提供高品质产品。

社会贡献罗姆还致力于与国内外众多研究机关和企业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的研发活动。2006年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产学联合框架协议,积极地展开关于电子元器件先进技术开发的产学联合。2008年,在清华大学内捐资建设“清华-罗姆电子工程馆”,并已于2011年4月竣工。2012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清华-罗姆联合研究中心”,从事光学元器件、通信广播、生物芯片、SiC功率器件应用、非挥发处理器芯片、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技术(结构设施健康监测)、人工智能(机器健康检测)等联合研究项目。除清华大学之外,罗姆还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进行产学合作,不断结出丰硕成果。

罗姆将以长年不断积累起来的技术力量和高品质以及可靠性为基础,通过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扎实的技术支持、客户服务体制,与客户构筑坚实的合作关系,作为扎根中国的企业,为提高客户产品实力、客户业务发展以及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7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工厂车间的粉尘里、地铁隧道的潮湿中、银行机房的24小时监控下,边缘计算设备不仅要“算得快”,更要“扛得住”。控道智能BPC-L边缘计算盒子,以14代Intel酷睿Ultra处理器为核,搭配全场景硬件配置与工业级防护设计,成为机器视觉、智能安防、自动化生产等场景的“靠谱算力搭档”,让边缘智能落地更简单、更稳定!

优势1:搭载Intel 14代处理器,低耗高能

作为边缘计算的“动力心脏”,BPC-L搭载的14代Intel酷睿Ultra处理器,天生为高效处理而生:

· 混合架构精准调度:性能核(P-core)专攻机械臂控制、图像缺陷识别等高频任务,能效核(E-core)并行处理多路监控视频流,配合硬件线程调度器,多任务运行时延迟压至毫秒级——在电子元件质检中,能同步完成“图像采集+缺陷分析+结果上传”,每小时检测效率提升30%;

· 低功耗长续航:整机功耗控制优异,无风扇设计下仍能稳定运行,既减少工业场景的电力消耗,又避免风扇故障导致的停机风险,契合“7×24小时不间断作业”需求。

优势2:全维度硬件配置,接口丰富,扩展灵活

BPC-L深知边缘场景“设备杂、需求多”,用丰富接口与可扩展设计打破适配壁垒:

· 存储&内存“装得下”:SO-DIMM DDR5内存最高支持48GB 5600MHz,多任务并行不卡顿;mSATA3.0、SATA3.0+M.2 (PCIeX4)三存储接口,可自选2280M.2硬盘(最高4TB),银行安防能存7天高清录像,工业质检可缓存海量历史数据;

· 显示&通讯“联得通”:2个HDMI 2.1接口支持4K@60Hz输出,搭配LVDS/eDP接口(eDP最高4K@60Hz),能同时连接工业触摸屏与监控大屏;双RJ45千兆网口分工明确,一个传监控数据、一个连MES系统,避免网络拥堵;M.2接口可扩展4G/5G模块,户外交通监控也能实时回传数据;

· 外设“接得稳”:1个可切换RS232/422/485模式的串口+5个RS232串口,轻松对接PLC、传感器;3个USB3.0+7个USB2.0(支持防电压倒灌),外接工业相机、扫码枪不烧设备,GPIO、TPM加密模块更兼顾设备控制与数据安全。

1.png

优势3:工业级防护,硬核应对恶劣环境

边缘场景的粉尘、高温、震动是设备“杀手”,BPC-L用硬核设计轻松应对:

· 密闭无风扇+鳍片散热:完全隔绝粉尘、腐蚀气体,散热鳍片高效控温,0~60℃工作温度、-25~75℃存储温度下稳定运行,钢厂车间、地铁隧道也能“长期待机”;

· 防磁防辐射防冲击:机身具备多重防护性能,在强电磁干扰的工业环境中,仍能保证数据传输不丢包、指令响应不延迟,设备意外碰撞也不易损坏。

优势4:全场景适配,即插即用

凭借“稳、快、全”的优势,BPC-L已深度融入多行业场景:

· 工业领域:机器视觉自动化检测(0.1mm级缺陷识别)、自动化生产线数据采集,助力工厂降本增效;

· 安防领域:银行安防监控、园区综合保安管理(ISMS),本地分析异常行为,响应比云端快10倍;

· 智慧城市:智能楼宇(IBMS)、综合交通(ITMS)、地铁监控,统筹设备调度与数据管理;

· 民生场景:智慧教室多媒体控制、呼叫中心工作站监控,操作流畅不卡顿。

不管是需要“24小时连轴转”的工业车间,还是要求“数据不泄露”的银行机房,BPC-L边缘计算盒子都能用14代Intel芯的性能、全接口的灵活、工业级的可靠,成为边缘智能的“坚实基座”。现在私信咨询,可获取专属场景适配方案,让你的边缘设备“即插即用”!

来源:控道智能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7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即使是极为先进的传感器,如果不同步,也无法提供有效的数据。

我们在谈论相机系统时,通常会关注分辨率、清晰度和校准问题。然而,在移动测绘系统中,当相机、LiDAR和其他传感器共同工作时,所有功能都无法正常运行,除非它们能够实现同步。

如果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LiDAR和相机数据稍微偏离,你会立刻发现:色彩偏移、层间漂移或是重叠部分丢失。而将这些问题修复需要大量时间,还会影响数据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

从与需要可靠、干净数据的移动测绘团队的合作中,我们学到了一些重要经验,尤其是在多种传感器集成时。

让我们从触发机制开始讨论:时间与距离的关系

并非所有系统触发传感器或相机的方式相同。例如,有些系统根据固定时间间隔(如每100毫秒)捕捉图像。这对于视频录制或许足够,但在移动测绘系统中,车辆速度会不断变化。这时你真正需要的是确保每一帧之间的距离一致,这样可以均匀地捕捉场景,避免出现空白或不必要的重叠。

这正是距离测量仪(DMI)的作用。DMI通过基于实际地面行驶的距离发送脉冲,而非固定的时间间隔,这样就可得到更均匀的覆盖和一致的重叠,无论车辆速度如何变化。

再结合来自GNSS接收器的每秒脉冲(PPS)信号,你就能确保捕捉的每一帧(图像、点云、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与某一精确的时空瞬间对齐。

imageoutz.png

这确保了每张图像与其对应的LiDAR和位置信息在同一物理位置上精确匹配——逐帧、逐脉冲同步。

同步漂移的真正问题

当系统的时序不同步时,问题会立即显现:

  • LiDAR扫描捕捉到一个电线杆,但相应的图像延迟,导致很难将每个3D点与其纹理或颜色进行关联。

  • 图像时间戳与GNSS位置不匹配,导致地理定位错误。

  • IMU数据报告的车辆朝向与相机触发时不一致,导致投影或综合数据集中的错误。

  • 点云中的彩色化处理不准确,分割软件开始对特征进行错误分类。

即使是10到20毫秒的小偏差,也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重新处理、手动修正,甚至数据根本不符合规范等问题。

时序精度=更清晰的数据,减少后期处理流程

高度同步的系统不仅能够捕捉到更好的数据,它们还会使整个过程更加高效。

当图像触发精确且时间戳明确时,与GNSS和LiDAR的对齐变得更加简便,点云色彩化更为准确,场景分割也更具可靠性。后期处理流程也变得更加流畅,手动修复或修补的情况减少。

在数据量庞大且交付期限紧迫的移动测绘系统中,时序同步的完整性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并减少返工。

我们建议在评估同步性能时提出以下问题

Precision Timing and Data Fusion-2-Evaluation Criteria 1200-628.jpeg

以下是技术团队在选择相机系统之前常常提出的实际问题:

  • 它能接受像DMI这样的外部触发信号并即时响应吗?

  • 它能在硬件层面为每一帧加上时间戳,确保可靠对齐吗?

  • 它能在长时间测量过程中保持同步,避免累积漂移吗?

  • 它能与LiDAR、GNSS和IMU数据无缝集成,减少大量后期调整吗?

  • 它是否已经在实际的移动测绘应用中成功运行过?

如果上述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不明确,后续处理流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

我们发现,这些问题有助于区分那些仅能运行的系统与那些在多个项目和平台上表现一致的系统。

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至关重要

同步不仅仅是实验室中的技术要求,它还是系统级别的核心推动力。当同步执行得当时,移动测绘平台能够产生高质量的数据,以便得到客户信任,便于分析和交付。

如果同步处理不当,会浪费时间、降低精度,并导致用户失去信心。

围观 1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7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微信图片_20250909153720.jpg

┃ 直播详情 ┃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力量。从4K/8K超高清视频的实时处理,到医疗影像的智能诊断,从自动驾驶的视觉感知,到工业质检的精密识别,这些创新应用都对底层计算架构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既需要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又需要毫秒级的实时响应,同时还要兼顾能效比和灵活性。正是在这样的技术需求背景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凭借其独特的硬件可编程特性、卓越的并行处理能力和优异的能效表现,正在图像与视频处理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变革的关键节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为本土FPGA产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FPGA正在从传统的通信领域快速向工业视觉、智能医疗、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扩展。特别是在当前强调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的产业环境下,本土FPGA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一方面,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算力需求激增,为FPGA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正在加速国产FPGA的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

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本土FPGA的发展现状以及FPGA在图像视频领域的技术突破,9月19日晚19点,我们特别邀请到智多晶副总经理李鹏做客贸泽电子芯英雄联盟直播间,与大家展开深入讨论,欢迎预约围观!

微信图片_20250909153640.jpg

直播时间:2025年9月19日 19:00~20:30

直播主题:FPGA在图像与视频领域的创新应用

▶   本期看点

 ① 本土FPGA最新发展现状

 ② 本土FPGA头部企业发展情况

 ③ FPGA在图像视频领域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④ 智多晶FPGA产品布局与案例分享

▶   嘉宾介绍

微信图片_20250909153636.png

分享嘉宾:李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硕士,在华为逻辑领域有23年的工作经验,先后任逻辑技术部部长、网络逻辑TMG主任/逻辑C-TMG主任、芯片验证专家等岗位,于2023年8月加入智多晶,主要负责Marketing/AE/IP等方面的工作。

1683267739474191.jpg

主持人————张国斌

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兼CEO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半导体领域知名KOL。
有多年的半导体媒体内容与运营经验,撰写过大量产业分析文章。(微信号:18676786761)

▶   直播福利

1、预报名奖:20元京东E卡(10名)

通过小鹅通平台填写预约信息,我们将在所有预报名的用户中随机抽取10名,送出价值20元的京东E卡。

2、优秀提问奖:30元京东E卡(5名)

直播期间,在小鹅通平台评论区参与提问,随机抽取5名提问用户,送出价值30元的京东E卡。

注意事项

请预约直播的用户填写正确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件的方式联系获奖者。如因用户信息填写不全无法发放奖励的,自动取消获奖资格,随机抽取其他人员。直播福利的最终解释权归属电子创新网所有。

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预约报名吧!

微信图片_20250909153640.jpg

欢迎扫码加入直播交流群,和同行进行深入沟通交流!

微信图片_20230203162034.jpg

围观 11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6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任命凸显英特尔对核心产品、代工业务增长与工程卓越性的重视。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2025年9月8日——英特尔公司今日宣布一系列领导层任命,以推进公司强化核心产品业务、构建可信赖的代工,并全面培养公司工程师文化的战略。

Kevork Kechichian被任命为数据中心事业部负责人

Kevork Kechichian已加入英特尔,担任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数据中心事业部(DCG)总经理。在该职位上,他将领导英特尔在云与企业级领域的数据中心业务,包括英特尔至强系列处理器产品的发展。

Kechichian拥有超过30年行业经验,此前曾任职于Arm公司并担任工程执行副总裁。在Arm期间,他协同生态合作伙伴主导了技术开发工作,并推动公司从IP授权模式向全栈解决方案交付模式的转型。其早期领导经历包括在恩智浦半导体和高通担任高级工程职位。

英特尔CEO陈立武表示:“Kevork兼具战略视野、技术深度与运营严谨性,这将有助于我们把握数据中心市场的增长机遇。”

Jim Johnson被任命为客户端计算事业部负责人

Jim Johnson在出色完成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的代理管理工作后被正式任命为英特尔客户端计算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他将主导英特尔在全球PC及边缘生态系统中交付创新性计算解决方案并推动业务增长。

作为在英特尔服务40年的资深高管,Johnson曾在技术制造部门、网络通信部门担任过多项工程与领导职务,并曾担任多个全球业务部门与制造工厂的总经理职位。

陈立武称:“在我们准备推出新一代产品之际,Jim 稳健的领导力和在整个计算行业建立的信任关系正在推动我们的客户业务持续进步。”

Srini Iyengar将领导新成立的Central Engineering事业部

英特尔还将成立全新的Central Engineering事业部,由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英特尔院士Srinivasan(Srini)Iyengar出任领导。通过此次职务拓展,Iyengar 将横向统筹英特尔的各项工程职能,并建立新的定制芯片业务,为广泛的外部客户提供服务。

lyengar于今年6月从Cadence Design Systems加入英特尔,此前他在Cadence Design Systems负责全球芯片工程业务。lyengar在定制芯片开发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专长,并曾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客户紧密合作,针对关键工作负载优化解决方案。

陈立武表示:“有了Srini领导的Central Engineering事业部,我们将更紧密地结合创新与执行,为客户提供服务。英特尔正全力聚焦于交付世界级产品,赋能工程团队加速行动并卓越执行。Kevork、Jim和Srini都是经验丰富的杰出领导者,他们深厚的技术敏锐度与广泛的行业人脉,将在我们持续打造 ‘全新英特尔’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Kechichian、Johnson与Iyengar将直接向英特尔CEO陈立武汇报。

Naga Chandrasekaran将扩大代工业务领导职责

英特尔代工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与运营官Naga Chandrasekaran将进一步扩展职责范畴,将代工服务业务纳入其管理范畴。此举将构建一套覆盖从技术开发、制造与市场推广的整合架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今年年初,英特尔已将技术开发与制造业务统一交由Chandrasekaran负责。

Chandrasekaran于2024年从美光科技加入英特尔,此前担任美光技术开发高级副总裁。他在半导体制造与研发领域拥有数十年经验。

陈立武表示:“Naga出色的领导力,结合更一体化的代工运营模式,将助力我们提升代工业务的执行质量、协作效率与客户服务水平。”

Chandrasekaran将继续向陈立武汇报。Kevin O’Buckley将继续担任代工服务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并向Chandrasekaran汇报。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将离开英特尔

英特尔同时宣布,英特尔产品(Intel Products)首席执行官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将在服务公司三十余年后离任。Holthaus曾担任多项高层领导职务,包括临时联席CEO、客户端计算事业部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首席营收官。她将在未来数月内担任战略顾问以确保平稳过渡。

陈立武表示:“Michelle在其卓越的职业生涯中,成功重塑了多项核心业务,打造了高效协作的团队,并始终秉持客户至上的理念。她为英特尔留下的深远影响,将持续激励众多同仁。我们衷心感谢Michelle为英特尔做出的杰出贡献,并祝愿她未来一切顺利。”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