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据联想控股微空间报道,为进一步连接资本与科技创新的双赢机会,香港交易所(下称港交所)于9月5日在深圳举办了主题为"智汇创新 共塑未来"的未来科技峰会。在主题对话环节,联想控股董事长宁旻分享了联想的科技创新历程和最新策略、出海国际化的战略思考与经验做法,以及在AI方面的战略布局及最新进展。此外,他还强调了香港资本市场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中的关键支持作用。

峰会现场,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致开幕辞。她表示,过去一年不仅见证了中国科技力量的集中爆发,也见证了全球投资热情重回港股市场。未来港交所将继续为市场提供多元化产品、充裕流动性和高效互联的互通机制,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继续提升港股之于IPO发行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之后的一对一主题对话环节中,港交所董事总经理、市场主管余学勤与宁旻展开了深入交流。

对于科技创新,宁旻介绍了联想控股在当下的自我定位,是希望发挥在科技领域的综合优势,成为"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引领者"、"中国科技产业生态的参与者、赋能者"。他表示,从创业至今,"科技创新"就一直镌刻在联想基因里。从科技成果转化,到扛起民族计算机产业大旗,再到支持更多的科技创业创新企业发展,公司科技创新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宁旻介绍,目前联想控股已形成涵盖四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

- 以联想集团等旗下企业为代表,围绕主业加大研发投入;

- 以旗下基金投资公司等为代表,围绕科技前沿展开投资布局。截至目前,联想控股体系每年投资中国科技企业约百家,2024年有13家被投企业上市,位列中国创投行业直投领域榜首。在AI领域,投资了超270家企业,拥有非常完整和全面的AI生态体系;

- 联想控股及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围绕早期技术,开展商业化研究。目前,联想控股体系内成立了多个研究中心,包括联想控股本部的前瞻技术研究院、联想集团的联想研究院、联泓新科的新材料研究院等。目前与国内几乎全部顶尖高校有合作,特别是与大股东——中国科学院合作,带来一系列科技成果产业化机会和成果,孵化出联泓新科这样的上市公司;

- 围绕科技创业坚持公益培训。目前已有超1300名创业者参加了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其中包括18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代表,61家企业上市,形成了中国最大的科技创业生态圈。

针对外界所关心的"为广大中国企业持续打造高质量‘出海’典范"的话题,宁旻以联想集团的实践成果为例做了分享。他表示,出海不仅是市场的扩张,更是系统性能力的锻造,联想集团目前正在从三个方面系统提升国际化竞争力:

- 以中东为支点升级新的韧性网络;

- 以AI+ESG重塑出海竞争力内核。面对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将技术赋能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当前高质量出海的两大基座;

- 以"中国智造"标准,构建中国企业出海新生态。

宁旻强调:联想集团的全球化是根植于中国的全球化,约80%的生产制造、70%的研发人员和60%的员工都布局在中国,通过加速"中国创新-全球应用"循环,正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针对AI这一热门话题,宁旻介绍了联想集团"All in AI"的战略布局和联想控股的AI投资版图,"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行业的拐点,行业重心从大模型的研发转向了垂直应用,这对于中国企业是非常好的机遇期,联想控股正在以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为支点,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宁旻介绍,联想集团基于率先提出的混合式AI战略方向,依托业界少有的"端-边-云-网-智"全栈智能技术体系,为客户提供混合式AI解决方案的相关情况。此外,联想控股及旗下基金公司投资超过了270家AI企业,在"基础层-技术层-模型层-平台层-应用层"实现全栈布局,是目前AI投资领域体系最完整、企业数目最多的投资机构,建立起了生态优势。

截至目前,联想已与香港资本市场共同走过三十多年合作共赢历程。宁旻表示,港交所近年来围绕科技企业上市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联想控股始终积极响应,"从2021年算起,联想控股体系共推动22家被投企业登陆港股市场,平均每年约5家被投企业在港股上市,数量在中国一级市场基金当中持续名列前茅。"此外,联想还积极响应港交所有关ESG倡议,是最早开始系统化开展ESG工作并进行信息披露的港股上市公司之一,"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在ESG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宁旻表示,港交所的先进理念和创新政策、独特优势和资源,为科技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联想控股将继续积极响应港交所新政,持续推动被投科技企业赴港上市,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围观 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9月8日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于慕尼黑开幕,广汽携旗下五款新能源明星车型亮相,正式发布未来移动出行的"广汽方案", 公布"欧洲市场计划"的进展,并宣布AION V在欧洲市场上市,全面展示"品质领先、科技领先、生态领先"的实力。

IAA MOBILITY 2025 广汽展台

IAA MOBILITY 2025 广汽展台

"让汽车品质更卓越,让汽车更有智慧、有情感,让汽车与环境和谐共生,这就是'广汽方案',也是我们对未来移动出行的美好愿景。"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指出。

自2024年巴黎车展发布"欧洲市场计划"后,在市场、渠道建设、服务体系及能源补给网络建设层面成果显著。同时,广汽积极拓欧洲、建网点、推基建,向全球展现了广汽"三大领先"的实力。

作为低碳、绿色、智能的美好移动生活价值创造者,广汽将持续秉承"在欧洲为欧洲、融入欧洲、服务欧洲、贡献欧洲"的理念,为欧洲用户创造更加可持续、更具价值的未来出行体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9月8日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于慕尼黑开幕,广汽携旗下五款新能源明星车型亮相,正式发布未来移动出行的"广汽方案", 公布"欧洲市场计划"的进展,并宣布AION V在欧洲市场上市,全面展示"品质领先、科技领先、生态领先"的实力。

广汽欧洲首款车型AION V正式上市

广汽欧洲首款车型AION V正式上市

现场的五款广汽明星车型包括AION V、AION UT、SUV HYPTEC HL、E9及GS7 PHEV。其中,AION V在欧洲市场率先上市,起售价35990欧元(不同国家的价格不同。请大家关注所在国家地区的上市发布),同时提供8年16万公里整车质保、8年20万公里电池质保;广汽还联合安联世合(Allianz Partners),为欧洲用户提供三年免费泛欧道路救援及电动车专属软件协助服务。

作为低碳、绿色、智能的美好移动生活价值创造者,广汽将持续秉承"在欧洲为欧洲、融入欧洲、服务欧洲、贡献欧洲"的理念,为欧洲用户创造更加可持续、更具价值的未来出行体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9月7日,宁德时代在德国慕尼黑举办新品发布会,全球首次推出电池领域最高安全等级的NP3.0(No Propogation 3.0)技术平台,并正式发布首款搭载该技术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品——神行Pro。此次发布旨在积极响应欧洲市场电动化的迫切需求,助力全球绿色交通加速转型。

NP3.0技术全球首发,重新定义电池安全标准

宁德时代NP3.0技术平台,实现了化学体系层级、结构层级、系统设计和控制策略层级的创新突破,集成了八大核心技术:阻燃电解液、阻燃安全隔膜、纳米点包覆正极材料、电芯安全装置、气凝胶隔热垫、防火喷涂层、电路稳定控制技术、高压主动冷却技术和系统控制策略,构建了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铁三角"。

在极端热失控场景下,NP3.0技术不仅能快速阻断热量在电芯间的扩散,还能进一步实现车辆高压不断电,并维持1小时以上的稳定动力输出,支持车辆安全驶离和应急避险。同时,该技术可实现热失控时不产生明火和烟雾,避免因视线遮挡引发的二次事故,实现全场景下的安心驾驶和稳定操控。NP3.0具备更高的安全冗余,更好满足L3/L4级智能驾驶对动力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高标准要求,显著增强车辆紧急避险能力。

神行Pro电池,欧洲电动化进程的关键选择

欧洲正坚定向电动化加速转型,然而电动汽车的价格、续航里程、电池寿命、充电便捷性以及安全性,仍是困扰消费者的核心因素。磷酸铁锂电池以卓越的安全性能和更具竞争力成本,正成为欧洲汽车制造商电动化转型的战略选择。

宁德时代神行Pro电池搭载NP3.0安全技术,并开创性应用了Wave电芯和Cell to Body结构设计,系统成组效率达到76%,在安全、续航、快充、寿命四大维度均实现突破,精准契合欧洲市场对电池性能的多元需求,成为其电动化转型的最优解。

现场发布了两款神行Pro电池:长寿命版和超充版。长寿命版电池具备758公里续航能力(WLTP工况),并拥有12年或100万公里的超长寿命,创造了全球乘用车电池寿命的新纪录,尤其适合欧洲消费者对跨国长途出行需求;此外,该电池在行驶20万公里后衰减率仅9%,资产保值能力出众,高度匹配欧洲市场的长期租赁模式。

针对欧洲寒冷气候对快速补能的需求,宁德时代推出了神行Pro超充版电池。在实现683公里续航能力(WLTP工况)的同时,神行Pro超充版电池具备12C的峰值充电能力,充电10分钟即可补能478公里(WLTP工况),成为欧洲市场超充速度最快的磷酸铁锂电池。即使在零下20℃的环境下,电量从20%充至80%仅需20分钟,真正实现"不惧低温,动力如一"。

目前,宁德时代已与欧洲超过90%的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并在欧洲建立了德国、匈牙利及西班牙(在建)三大生产基地。依托与欧洲伙伴的持续深化合作, NP3.0技术与神行Pro电池的推出,将有力推动欧洲绿色转型进程。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文导读

2025年8月28日,广东台德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敏先生与广州立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欧阳旭先生在台德科技园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芯片供应、技术支持和创新解决方案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家企业将携手共进,共同推动芯片技术在AI音箱的创新与发展。

1.jpg

广东台德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广东台德)成立于2019年,以“为用户提供轻奢品的人工智能产品。以让万物智慧交互为愿景,为用户提供轻奢品的人工智能产品”为企业使命,与百度、阿里巴巴、京东、哈曼、科大讯飞、小米、海尔、喜马拉雅等客户长期战略合作。

广东台德作为是国内智能音响ODM及AI音响(自主品牌:艾卡、爱畅)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为客户、市场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产品。

爱畅AISON K歌音箱K50

2.png

➢ 10.1寸灵动屏➢ 智能滤镜级美声算法

➢ 280W峰值功率➢ 自动充电麦克风

➢ 澎湃低音动力四驱喇叭➢ 10种输入/输出连接方式

➢ 支持手机扫码、麦克风语音、内置APP等多种方式点歌

产品框图

3.png

➢ 基于瑞芯微RK3326-S平台开发,搭载深度优化Android 13系统,能兼容市面上较多的APP;

➢ 通过RK628H,将RGB信号转换为HDMI信号。

全方位支持,助力客户成功

广州立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立功科技)成立于1999年,面向工业、汽车电子用户提供芯片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从选型评估、开发设计、测试认证到量产防伪,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技术与服务。立功科技在国内设有21个销售机构、2个技术研发中心,为客户和供应商提供卓越价值。

广东台德与某知名教育集团合作项目中,双方团队在台德科技园并肩作战。立功科技组建专项技术支持团队支持广东台德,基于瑞芯微RK3326平台开发,协助处理底层驱动适配,系统内核优化,电池管理、算法优化、应用场景评估、应用异常定位分析处理等,全程保障好未来智能闹钟项目的研发交付。这段共同奋斗的经历,让双方团队建立了深厚的合作情谊。

携手共进,共创未来

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不仅是过往合作的延续,更是双方基于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台德公司在AI音箱领域的领先优势,与我司在 AI方面的资源积累高度互补,基于瑞芯微的核心芯片技术赋能下,我们相信,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将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为双方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立功科技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展位位置:英国馆 | 时间:2025910–12 | 地点:台北南港展览馆

Pickering Interfaces 将在即将举行的 SEMICON Taiwan 2025 上展示全品类行业标准模块化信号开关产品,覆盖半导体电子测试与验证应用。展品包括 PXI 随动保护层(Switched Guard)开关模块、基于 MEMS PXI 射频多路复用器,以及高密度 PXI 矩阵模块,展台位于 英国国家馆。

1.jpg

SEMICON Taiwan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盛会,汇聚行业领导者、创新者与专家,共同塑造产业未来。展会聚焦前沿技术,设有多个主题展区,促进整个半导体价值链的协作与创新。今年的展会将迎来 1200+ 家领先企业、4100+ 个展位,预计 10 + 专业观众到场,共同探索技术突破和产业趋势。

“Pickering提供高度专业化的开关解决方案,满足半导体测试的严苛需求。”

—— Pickering Interfaces 产品管理主管 Steve Edwards 表示,

“我们的系统支持晶圆可接受测试(WAT)、高引脚数封装验证、光子测试等应用,具备精准的信号路由、极低漏电流以及可扩展架构,能够无缝集成至复杂测试环境,确保半导体关键应用中的可靠和可重复结果。”

Pickering 将在英国馆重点展示以下半导体测试开关模块:

·随动保护层多路复用器模块 (40-590) —— 采用高品质干簧继电器,提供高达 10¹² Ω 的超高隔离度

·基于 MEMS PXI 射频多路复用器 (40-878) —— 带宽 4 GHz,使用寿命超过 30 亿次操作

·超高密度 PXI 干簧继电器矩阵 (40-540) —— 提供多达 528 个交叉点,操作寿命超过 10⁹

·高性能 PXI 微波继电器模块 (40-780B) —— 支持至 18 GHz 的微波信号切换,触点掉电复位

以上模可安装在 LXI/USB 四槽模化机箱 (60-105) 中,机箱完全符合 LXI 1.4 准,可通 USB LXI 以太网境控制 3U PXI 开关与仿真模

Pickering Group 集团的干簧继电器部门, Pickering Electronics, 也将参展,重点展示全新 600 系列高压干簧继电器 —— 该系列是目前最具可定制性的高压干簧继电器之一,同时还将展出其他专为半导体测试设计的继电器产品。

Pickering Interfaces 为所有自产产品提供三年标准质保和长期产品支持。有关价格、供货情况及联系方式,请访问官网: www.pickeringtest.com

关于 Pickering Interfaces

Pickering Interfaces设计和制造用于电子测试与验证的模块化信号开关与仿真解决方案,产品涵盖 PXILXI PCI 应用,是业界产品线最完整的供应商之一。同时,Pickering 还提供定制电缆与连接器解决方案、诊断测试工具,以及由自研软件团队开发的应用软件与驱动程序。

Pickering 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全球测试系统,以卓越的可靠性与高性价比著称。公司在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法国、捷克、中国等地设有直接运营机构,并通过合作伙伴覆盖美洲、欧洲及亚洲市场,服务领域包括:汽车、航空航天与国防、能源、工业、通信、医疗及半导体。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pickeringtest.com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产品概要

● 大功率限幅器系列

近日,博瑞集信推出全新限幅器产品系列,其工作频段覆盖DC至40GHz,功率容量涵盖5W至200W,典型限幅电平为12dBm~13dBm,具备高功率容量与低限幅电平的显著特点。该系列产品可作为接收链路中的关键防护部件,能有效抑制复杂电磁环境中的多种突发强干扰,包括天线旁瓣接收干扰、多个邻近辐射源干扰及发射通道耦合泄漏等。

此外,其极低的限幅电平有助于提升系统设计中低噪声放大器的选型灵活性,为接收前端的综合防护提供可靠保障。

● 该系列产品汇总

1.png

BR9732FPJ简介

工作频率: 1GHz~3GHz

典型限幅门限: +13dBm@2GHz插入损耗: -0.45dB@2GHz响应时间: 3.5ns最大 RF 输入功率: +53dBm封装形式: QFN24( 4mm*4mm)

射频特性

2.jpg

3.jpg

典型工作特性

4.jpg

芯片效果图

5.jpg

关于博瑞集信

博瑞集信是一家国内领先的自主可控核心芯片和特种通信设备提供商。凭借经验丰富的团队、完备高效的平台、先进可靠的工艺,已在自主可控射频微波领域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公司专注于通信、雷达、航空电子等领域的核心芯片及关键模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通过提供完全自主可控的创新技术与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能够灵活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及快速创新需要。

来源:博瑞集信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FN1006微型封装,30pF低电容TVS,为高速接口筑牢ESD防护墙

在高速数据传输与微型化设备时代,静电放电(ESD)防护的低电容需求与空间限制成为设计瓶颈。今日正式推出的 ESD0701OC 双向TVS/ESD保护二极管,以 DFN1006(1.0×0.6mm)超微型封装和 30pF超低电容,为精密电子系统提供强韧防护!

核心优势

1.png

极致防护等级

  • 通过IEC 61000-4-2 Level 4认证(±15kV空气放电/±8kV接触放电)

  • 150W峰值功率(8/20μs波形),瞬态过压响应<1ns

  • 双重钳位电压:12V@1A / 19V@8A,快速泄放电流

信号零干扰

▶ 最大电容仅30pF(1MHz下典型值20pF)

▶ 7V反向工作电压,泄漏电流低至0.2μA

▶ 完美替代0402封装的MLV,兼容USB/HDMI等高速接口

绿色可靠制造

无卤环保材料 | MSL 1级防潮 | UL 94V-0阻燃认证

卷带包装(10,000pcs/卷),支持自动化贴片

应用场景覆盖

1757321864752.jpg

当您的设计面临:

① 电路板空间逼近极限(DFN1006≈0402尺寸)

② 千兆级信号要求电容<1pF(实测25pF满足USB3.0/PCIe需求)

③ 严苛ESD环境(如户外设备/工业环境)

ESD0701OC正是您的“隐形防护盾”!**

产品参数

2.png

来源:深圳泰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9月8日,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正式宣布,任命胡煜华女士(Sandy Hu)为大中华区销售与市场资深副总裁,向恩智浦执行副总裁、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李晓鹤先生汇报。胡煜华女士将全面负责大中华区的市场与销售工作,聚焦市场策略转型与生态合作拓展,推动团队精准洞察客户需求,加速本地协同创新进程。

1.jpg

胡煜华拥有香港科技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以及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她于2000年7月加入德州仪器半导体公司(TI),历任多个不同的销售管理岗位,包括中国区市场和销售总经理、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负责德州仪器在中国的整体运营。

2013年成为德州仪器中国区销售和市场应用部总经理。2015年6月8日任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德州仪器中国区总裁)。2018年当选为德州仪器全球副总裁,并继续留任中国区总裁。

2021年3月胡煜华加盟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裁,全面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管理并直接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帆汇报。2025年3月10日,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汇顶科技总裁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胡煜华女士在半导体行业拥有25年深厚积淀,随着她加盟恩智浦,职业生涯完成了从外企到本土民营再到外企的闭环,也折射出在中国半导体领域服务的元器件厂商的阶段性差异诉求。

她带领TI在中国创造辉煌,她也给汇顶带去了国际化视野,也能让恩智浦的中国战略更接地气。

笔者多次采访过胡女士,胡煜华女士的管理风格综合了客户导向、执行力、战略洞察力、团队建设、务实与创新等多方面特点。她的管理风格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还能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胡煜华女士的管理风格具有以下特点:

1. 以客户为导向

深刻理解客户需求:胡煜华在德州仪器和汇顶科技的工作经历中,始终强调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她认为只有真正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建立客户关系:她注重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2. 注重执行力

强调完美执行力:胡煜华曾表示,相比实施新的重大投资,公司更应该关注完美的执行力。她认为,高效的执行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培养高效团队:她注重培养团队的执行力,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和严格的绩效管理,确保团队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

3. 战略洞察力

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胡煜华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在德州仪器期间,她推动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增长。

推动战略转型:在汇顶科技,她推动公司进入新的市场领域,如汽车电子等,帮助公司实现战略转型。

4. 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跨文化团队管理:胡煜华在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土企业都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擅长跨文化团队的整合管理。她能够有效地协调不同文化背景的团队成员,发挥各自的优势。

人才培养:她注重人才培养,通过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团队成员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5. 务实与注重细节

务实的工作态度:胡煜华的管理风格务实,注重实际效果。她强调通过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来推动公司的发展。

注重细节:她注重细节,认为只有关注细节,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团队的工作效率。

6. 创新与进取

鼓励创新:胡煜华鼓励团队成员进行创新,支持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她认为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锐意进取:她具有锐意进取的勇气,敢于面对挑战,带领团队不断突破。

7. 全球化视野

全球运营体系:胡煜华致力于建立全球化的运营体系和流程,提升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效率。她认为,全球化视野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

资源整合:她擅长整合全球资源,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支持。

8. 领导力与影响力

胡煜华具有强大的领导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实现短期和长期的业务发展目标。她善于激励团队成员,通过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反馈,提升团队的士气和凝聚力。

恩智浦李晓鹤表示:“Sandy是半导体行业的资深领导者,她兼具跨国企业与本土创新企业的管理经验。在德州仪器中国区总裁任期内,她建立了高效协同的本地化运营体系;在汇顶科技期间,她成功推动了技术产品化与市场化的深度融合。她的加入将显著提升恩智浦中国事业部的资源整合能力,助力公司深化‘在中国,为中国’与‘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承诺。”

2025年,中国市场俨然已成为全球汽车电子竞争最激烈、增长最快的战场。面对欧洲市场疲软与全球产业转型压力,恩智浦半导体(NXP)宣布选择将中国提升为其全球战略重心,不仅成立了中国事业部,还强调“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的全新布局逻辑,对这个布局,笔者曾撰文分析《中国战略调整可以拯救恩智浦吗?》分析了该战略,并指出恩智浦能否借此战略真正“拯救”自己,还取决于两个关键问题:

1、其本地化是否能够深入技术根部与平台层生态?

2、其创新效率能否持续在中国“定义未来”并领先全球?

说白了就是是否有合适的操盘人做到这两点, 目前看胡煜华女士是比较合适的人选,她在TI 、汇顶的经历有助于恩智浦中国战略的实施,她本人也表示:“恩智浦在汽车电子、物联网智能边缘解决方案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与完整产品组合。当前中国正加速构建智能化创新生态,我期待与恩智浦团队携手,通过深化本土生态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智能化进程,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期待恩智浦半导体带来新的变化!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概述

立体深度估计在机器人技术、AR/VR和工业检测中至关重要,它为诸如箱体拾取、自动导航和质量控制等任务提供了精确的3D感知。Teledyne IIS的Bumblebee X立体相机既具备高精度,又能够提供实时性能,能够在1024×768分辨率下以38帧每秒(FPS)的速度生成详细的视差图。

Bumblebee X基于半全局块匹配(SGBM)算法,在纹理丰富的场景中表现稳定。然而,像许多传统立体方法一样,在低纹理或反射表面上,特别是没有图像投影仪的情况下,Bumblebee X可能会出现视差缺失或深度数据不完整的情况。

近期,深度学习(DL技术的进展为提高视差精度、准确性和完整性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案。本文将通过实际测试,探讨这些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并分析它们在嵌入式系统中的适用性。

在评估这些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传统立体技术所面临的实际挑战。

立体深度估计:挑战与局限性

传统的立体算法,如内置SGBM,提供了快速高效的视差估计,非常适合嵌入式和实时应用。这些方法在表面纹理良好的场景中表现稳定,不需要GPU加速或训练数据。

然而,在更复杂的环境中,尤其是具有反射或低纹理表面的场景中,它们可能会生成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深度图。

以下的仓库场景说明了这些挑战。长且重复的货架减少了视差线索,而光滑的环氧地板反射了周围光线,顶灯的镜面高光则引入了匹配错误。

场景左右两侧出现空白区域是因为SGBM算法的MinDisparity被设置为0,并结合256级视差范围,导致系统无法测量超出可测深度窗口的物体,特别是距离大约1.6米以内的物体。为了捕捉这些近场物体,用户可以选择增加最小视差值(Scan3D坐标偏移)或切换到四分之一分辨率模式。

Image 1-SGBM.jpg

如以上视差图像所示,SGBM在内置视差引擎方面的缺陷十分明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立体视觉应用中常用两种互补的深度学习方法:

混合深度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轻量化神经网络模型增强SGBM生成的初始视差图。CVLAB-Unibo的神经视差细化模型就是一个例子,通过利用空间和颜色线索来提高深度完整性,减少匹配伪影。作为一种混合方法,它在提高精度的同时保持了计算效率,特别适合实时或嵌入式系统。

端到端深度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采用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模型(如 Selective-Stereo 和 FoundationStereo),直接从立体图像对中计算视差,而不依赖传统的SGBM算法。这些网络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学习语义和上下文特征,使其即使在复杂的场景中(如遮挡或反射表面)也能生成密集、准确的视差图。这一方法的缺点是对GPU要求较高,因此可能限制其在实时或资源受限环境中的使用。

接下来的章节将深入分析每种方法,评估它们在实际场景中的精度、运行表现和覆盖效果。

混合深度学习方法(神经视差细化模型

方法描述

CVLAB-Unibo的神经视差细化方法通过传统方法(如SGBM)提升生成的现有视差图质量。该方法使用带有VGG-13骨架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并采用U-Net架构,旨在:

  • 根据空间和色彩一致性填补视差空白

  • 通过学习的空间背景信息锐化边缘

  • 减少常见的立体匹配伪影,如条纹

网络架构

神经细化网络处理两个输入:

  1. 来自立体相机的左侧RGB图像

  2. Bumblebee X生成的原始视差图

U-Net架构利用跳跃连接有效地将粗略的视差估计与来自RGB输入的细节融合,显著提高深度图的完整性。

性能

NVIDIA RTX 3060 GPU上神经视差细化的推理速度约为3FPS,适用于异步实时增强。

在同一个仓库场景中,我们通过将从内置视差引擎获得的输出与左侧校正图像一起输入到神经视差细化模型中,以优化视差。结果如下所示:

Image 2-neural-disparity-refinement model.jpg

从视差图像中可以看出,应用该网络后,仓库场景中的空洞减少,地面匹配误差也得到了修正。然而,由于细化依赖于SGBM的先验数据,在SGBM没有数据的区域(如场景的左右边缘),仍然可以观察到一些空洞。

若要重现这些结果,请访问GitHub上的深度学习示例

端到端深度学习方法(Selective-Stereo

方法描述

Selective-Stereo和Foundation-Stereo是两种先进的深度学习框架,直接从立体图像对计算视差图,无需依赖传统的匹配算法(如SGBM)。它们在架构中采用了自适应频率选择,将高频边缘与低频平滑区域区分开,从而优化了不同区域的处理。

网络架构

Selective-Stereo基于IGEV-Stereo架构,并结合门控递归单元(GRU)进行迭代细化。该方法根据图像频率特征动态调整计算重点:

  • 高频分支增强边缘和细节

  • 低频分支维持平滑区域轮廓并避免过拟合

性能

尽管这种方法具有高精度和完整性,但计算量大,基于NVIDIA RTX 3060 GPU的帧率约为0.5FPS。

基于以下所示结果,端到端深度学习方法提供了较为广泛的视差覆盖范围,并且能保持精细的结构细节:例如,清晰渲染的天花板灯具,同时避免了由灯具反射引起的斑点伪影。

总体而言,完全端到端的视差估计网络在视差覆盖和结构细节保留方面优于原始内置SGBM输出和神经细化系统流程,尽管其运行时间较长,且对更强大的GPU有一定要求。

Image 3-Selective-Stereo.jpg

若要重现这些结果,请访问GitHub上的深度学习示例

其他考虑因素

与内置视差结果类似,距离小于1.6米的表面(超出0-256视差范围)无法准确处理。右下角的储物箱就展示了这一问题:由于它距离相机非常近,应该位于极红范围内,但网络为其分配了较小的视差,导致其被置于比实际更远的位置。这种局部误差会破坏深度图,在该区域生成不准确的点云。

某些深度学习模型提供了调整最小视差的选项,从而正确捕捉近距离物体,而其他模型则不支持此功能。如果所选的深度学习模型不允许调整最小视差,可以将右图像向左平移所需的最小视差像素,再将该值加回每个输出视差中。

另外,有些深度学习模型会限制其操作的视差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输入的校正图像大小,以适应相同的可测深度范围,但这会牺牲一些深度精度。

许多深度学习模型还需要根据特定场景进行微调(尽管高级的“基础”立体网络可以实现零样本泛化),而SGBM和基于SGBM的混合模型则无需任何调优,并能在各种场景中提供可靠的即用型性能。

比较实验分析

我们使用已知距离为5米的随机图案进行了实验基准测试。相机以1024×768分辨率(四分之一模式)运行。在精度测试中,定义了感兴趣区域(ROI),确保它完全位于纹理清晰的图案部分,只有明确定义的特征才会影响深度统计。覆盖评估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评估纹理区域,然后评估相邻的无纹理光滑白色表面。下图展示了所得到的视差图。

Image 4-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Analysis.jpg

测试结果包括:

有纹理区域的覆盖率(%)

无纹理区域的覆盖率(%)

中值深度(m)

中值误差(m)

中值误差(%)

帧率(FPS)

SGBM (板载)

100.00

18.48

5.052

0.052

1.03

38

SGBM + 神经网络精化 (Neural Refinement)

100.00

100.00

5.058

0.058

1.17

3

Selective-Stereo

100.00

100.00

4.988

-0.012

-0.24

0.5

观察结果:

    • 神经细化方法显著提高了视差的完整性,略微增加了中间误差。

    • Selective-Stereo提供了出色的完整性和较小的偏差,表明其在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中表现良好。

实际应用指南

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建议:

  • 高速实时应用(≥30FPS:使用Bumblebee X内置的SGBM算法,必要时结合图案投影仪,以提高完整性。

  • 平衡覆盖与延迟:将神经视差细化与内置SGBM异步结合,增强覆盖范围。

  • 出色精度与完整性:当低帧率可接受且高精度至关重要时,选择Selective-Stereo。

结论

深度学习方法在复杂环境中显著提升了Bumblebee X内置SGBM的表现。轻量级细化方法能够在普通硬件上进行实时改善,而端到端网络则在速度要求较低时提供更高的质量。与许多受限于固定系统流畅或缺乏内置处理的立体相机不同,Bumblebee X同时支持这两种方法,赋予用户在精度、速度和计算能力之间优化的灵活性,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

围观 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6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