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立达信物联科技的 A19 可调白光LED灯泡使用 Nordic nRF52840 SoC通过开源 Matter 协议实现无线控制

Nordic Semiconductor宣布总部位于厦门的物联网(IoT)科技企业立达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EDARSON) 选择使用Nordic 的 nRF52840低功耗蓝牙 (Bluetooth® Low Energy (Bluetooth LE) 先进多协议系统级芯片(SoC),为其“A19 可调白光LED灯泡”提供核心处理能力和无线连接。

NOR201. LEEDARSON (PR).jpg

这款智能 LED 灯泡经设计取代传统的灯泡,因此用户能够使用任何兼容的连接设备,采用无线方式控制智能家居或商业建筑中的室内照明,或者通过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例如亚马逊 Alexa、苹果Siri 或谷歌助手)使用语音进行照明控制。A19 可调白光灯泡的外形尺寸为 108 x 60 mm,可调光范围为 100% 至 3%,可从暖白 (2700K) 调节至冷白 (6500K)。可提供静态和动态照明场景以实现不同的光照体验(例如唤醒/日落),使用寿命约为25,000 小时。

通过 Nordic SoC 提供的低功耗蓝牙连接,用户可以使用第三方 iOS 或安卓应用程序,通过蓝牙 4.0 (及更高版本)智能手机来安全稳定地调试这款拧入式 A19 可调白光灯泡。一旦连接到网络,智能 LED 灯泡就可以使用Nordic SoC使能Thread协议进行无线控制。Thread是用于低功耗、低带宽网络应用(包括智能灯泡等市电供电设备)的无线协议。

立达信物联科技的 A19 可调白光LED灯泡解决方案运行在 Matter 之上,这是建立在成熟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以及成熟的互联网协议(IPv6)和其他更低层级协议(包括低功耗蓝牙和 Thread)之上的开源应用协议。Matter 协议旨在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移动应用和云服务之间的互操作通信。Nordic 的 nRF52840 SoC 可以在其具有浮点单元 (FPU) 的 64MHz、32 位 Arm® Cortex® M4 处理器上同时运行应用程序、Thread堆栈(OpenThread)和低功耗蓝牙堆栈(包括 Zephyr主机和Nordic SoftDevice 控制器)。

nRF52840 SoC将Arm Cortex处理器(亦助力智能 LED 灯泡的调光和可调白光控制功能)与支持蓝牙 5.2、ANT™、Thread、Zigbee、IEEE 802.15.4 和专有 2.4GHz RF 协议的 2.4GHz 多协议无线电,以及充足的 1MB 闪存和 256kB RAM 内存相结合。这款SoC器件已经通过蓝牙 5、Thread 1.1 和 Zigbee PRO (R21) 和 Green Power 代理规范认证,其动态多协议功能独特地支持各项协议的并发无线连接。这个带有片上 PA 的无线电具有 -95dBm的RX 灵敏(在 1Mbps 低功耗蓝牙下)、8dBm的最大输出功率和 103dBm 的总体链路预算。

建议使用nRF Connect SDK 软件开发套件进行nRF52840 软件开发。nRF Connect SDK 集成了Zephyr RTOS,支持使用低功耗蓝牙、蓝牙mesh和Thread的应用,并且包括示例、低功耗蓝牙配置文件和所有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支持。这款SDK 还包含了 Nordic 蓝牙 SoftDevice 控制器,迁移自该公司配合nRF52 系列并且经过验证的SoftDevice。nRF5 SDK还可利用 Nordic 的 S140 SoftDevice 进行开发,后者是通过蓝牙 5 认证的软件协议堆栈,用于构建远程和大数据低功耗蓝牙应用。

立达信物联科技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杨小燕表示:“我们为A19 可调白光灯泡选择了 Nordic 的 nRF52840 SoC,因为该芯片具有强大且可靠的性能,并且支持 Matter 协议,从而实现了与第三方设备、应用程序和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无缝互操作。Nordic 对 Matter 协议的承诺和投入也极大地支持了我们的研发工作。”

立达信物联科技是连接标准联盟 (CSA) 的董事会成员,该联盟前身为 Zigbee 联盟(倡议Matter的组织)。 Nordic Semiconductor 是连接标准联盟中国成员组 (CMGC) 的成员,CMGC是 CSA 的一个分支机构,旨在中国市场中促进和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互操作性。

关于立达信物联科技

https://www.leedarson.com/

关于Nordic Semiconductor

Nordic Semiconductor是一家挪威无晶圆厂半导体企业,专业提供助力物联网(IoT)的无线通信技术。Nordic成立于1983年,在全球范围拥有1000多名员工。我们屡获殊荣的低功耗蓝牙解决方案开创了超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使得我们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我们在技术范围方面补充了ANT+、Thread和Zigbee技术,并于 2018 年推出了紧凑型低功耗LTE-M/NB-IoT蜂窝物联网解决方案,以扩大物联网的渗透率。2021年我们在产品组合中进一步补充了Wi-Fi技术。

我们通过提供由开发工具支持的领先无线技术而建立起卓著的市场声誉,这些技术使得设计人员免受RF技术复杂性的影响,可让任何有聪明想法的人士能够创建基于 IoT 平台的创新产品。现今,我们屡获殊荣的、高性能且易于设计的低功耗蓝牙解决方案获得世界领先品牌用于各种产品中,包括无线PC外设、游戏、运动和健身、手机配件、消费电子、玩具、医疗保健和自动化产品。Nordic 是 ANT+联盟、蓝牙技术联盟(SIG)、Thread Group、Zigbee联盟、Wi-Fi联盟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成员。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ordicsemi.com/About-us

围观 8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36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由麒麟科技创新园、浪潮、寒武纪共同打造的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在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落成并投入运营。采用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和算力机组、智联网络构建,目前已运营系统的 AI 计算能力达每秒80亿亿次 (800POpS),这将成为长三角当前投运的最高算力的智能计算中心。

麒麟科创园管委会主任樊向前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第一期设备已经全部完成上架调试验收。目前已运营系统的 AI 计算能力达每秒80亿亿次,已与近10家科研院所、人工智能生态企业签署了云平台服务协议,行业涵盖金融、制造及医疗领域,储备算力使用率超过20%,已初步形成生态聚集效应。此外,正积极对接相关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落地园区,未来,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将为麒麟科创园打造“创新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创新技术的研发高地”提供核心动力。

智算中心的“智联”通路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采用获得全球 AI 基准测试冠军的浪潮 AI 服务器算力机组、及中国数据中心交换领域旗舰产品浪潮网络交换机组合,搭载领先的寒武纪思元270和思元290智能芯片及加速卡。通过算力的生产、聚合、调度和释放四大关键作业环节,结合智联的快速、灵活、敏捷的特性,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强大算力服务。已投入运营的 AI 算力规模,1小时可完成100亿张图像识别、300万小时语音翻译或1万公里的自动驾驶AI数据处理任务。

网络作为智能计算中心的传输通路,对算力有着直接影响。本次浪潮设计的智能计算中心基础设施网络以集群为模块建设,具有按需部署、分布投资、可灵活扩展、维护方便的优点,可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并缩短部署周期的作用。同时考虑到中心的适用性和先进性,浪潮网络通过部署RoCE协议中PFC和ECN功能,结合层次化EBGP Fabric网络,构建了无损、低延时的以太网络,以最大程度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降低延时,提高CPU使用率和网络带宽利用率。

此外,为了充分释放智能计算中心的算力,浪潮在业务区内采用扁平化网络架构,为智算中心提供超过2000个25G服务器接入端口。骨干网采用100G互联,为智算中心的超强算力提供网络带宽和可靠性保障。

浪潮智联网络 让算力“加速度”

浪潮网络产品方案在为智能计算中心提供稳定可靠、低时延网络通道的同时,还有效为AI、高性能计算(HPC)和云计算环境提供先进的RDMA技术应用,促进业务高效运行。

其中,采用业界最先进CLOS架构的数据中心旗舰产品CN12900系列,可以保证业务区之间高密100G互联,同时实现控制、管理和转发平面的分离。业务区部署浪潮CN9408H交换机,可以最高支持128个100G。25G高密接入CN9000系列,最高支持48个10G/25G+8个40G/100G,以强大的产品组合打造具备低时延、高带宽特性的网络系统,助力算力加速度。

浪潮网络作为中国创新型网络产品、技术、方案供应商,坚持以“中国生产、中国研发、中国服务、本土化定制”为基本原则,持续在网络领域进行研发投入,打造创新型网络产品技术及解决方案。未来,浪潮网络将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技术创新为根本,以智联网络让算力随处可及。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36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据权威市调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MCU市场规模约为177.9亿美元,出货量超过280亿颗。预计今年的MCU规模将达到184.8亿美元,而从2021至2028年,MCU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为10.1%,2028年将增长到361.6亿美元,目前本土MCU的六大应用领域分别是:家电和消费电子、物联网、智能表计/IC卡和安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随着工业智能化的深入,工业领域对MCU需求暴涨,工业MCU需要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这个领域的本土MCU并不多。

今天发布一个好消息,极海半导体基于ARM® Cortex®-M4内核工业级高性能新品MCU---APM32F407xG系列隆重上市了!这是极海首款基于ARM® Cortex®-M4内核的MCU。芯片具备大容量、宽温幅、高集成性和可靠性特点,外设资源丰富,支持多种加密算法,可适用于电焊机、充电桩、血糖检测仪、智能开关终端设备等众多应用产品。

2.png

该系列有如下特点:

1、基于M4架构、高效运算与大容量存储

APM32F407xG系列MCU拥有ARM® Cortex®-M4架构168MHz工作主频的优秀运算性能,支持单精度FPU运算功能及增强型DSP处理指令;内置高速存储器Flash 512KB/1024KB,SRAM 192KB+4KB,可选2MB SDRAM,支持PSRAM、NORFlash、NAND Flash等多种外部存储器。

 2、扩展型通信接口、 高集成度满足应用需求     

芯片内置6个U(S)ART、3个SPI、2个CAN及1个SDIO等多种外设接口;支持全速和高速USB,新增一个带内部PHY的高速USB;集成以太网接口,支持与外部PHY通过MII和RMII连接;最多有140个I/O接口,所有 I/O 都可以映射到外部中断向量,满足更广泛的应用设计需求。

3、增强防护 安全可靠、 加强安全防御的工业级芯片   

该系列MCU内置真随机数发生器,支持AES、DES、TDES加密标准,增加国密SM3、SM4加密算法,支持SHA-224、SHA-256、MD5等安全散列算法,有效保证用户产品信息的安全性;供电电压1.8V~3.6V,集成上电复位和掉电复位电路,支持可编程电源电压检测器,增强芯片电源管理可靠性;工作温度可覆盖-40℃~+105℃,令产品可在工业级温度场景下稳定运行。

3.png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36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这是一个注重“高效率”的时代,电气、汽车机械、空调地暖等设备的维护和检测工作,同样必须简单高效。凭借快速直观,面阵测温,精准可靠,可非接触式测量难以接触的目标物等众多优势,红外热成像仪已成为维护检测人员日常必备的测温工具。而热像仪的成像效果、续航时长、测温精度、稳定性等要素,都影响着巡检人员能否“高效”工作。

9月1日,红外热成像领域知名实力厂商高德智感,隆重推出工具型红外热像仪新品 -- PC210,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1.jpg

PC210工具型红外热像仪

好的产品,总是从用户最真实的需求出发。这款新品直指“高效”需求,以更清晰的成像效果、更持久的续航时间、更广的测温范围,辅助检测人员高效发现热隐患和故障点,从容应对预测性维护和检测工作多样需求。

“看清一点”,成像效果更优异

PC210最大的看点,非成像清晰莫属。

它拍摄出来的图像细节非常丰富,零部件温度都很明显,用其查看汽车零部件的热像图,以使检修工一眼就看出过热的部件,有较为优异的成像效果。

2.jpg

PC210汽车检修热像图

热像仪成像效果与探测器和算法这两个重要因素息息相关。

PC210配备高德集团自主研发的高性能256×192@12μm红外探测器和200W可见光相机,成像性能出色,工作运行更稳定,能够稳定输出高清晰度的红外热成像图。

此外,好的算法同样可以在探测器基础上提升红外图像的清晰度,从而获得更优的热像画面。PC210采用高德智感独创的SharpIR复合图像增强技术,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去雾、锐化、对比度增强、无损放大等多种优化处理,增强红外图像的清晰度,最终呈现一个更清晰细节更丰富的热像世界。

正如PC210“看清一些”的产品特质,更清晰的红外热成像图,显然让隐患更清晰地呈现出来,也能够帮助检修人员更高效地发现潜在隐患。

“用久一些”,16h超长续航的硬核实力

不可否认,在时间维度上表现更出色的红外热成像仪,维护检测效率更高。续航时间与充电时间,是PC210又一优异性能。

在续航时间上,PC210实现了巨大飞跃,长达16h。即使满负荷工作,也能轻松应对两天的工作量。横向对比来看,其它品牌产品大多能续航5小时,PC210带来前所未有的续航体验,16h完全满足用户长时间、快节奏的巡检工作需求。

在充电时间上,PC210仅需2.5h即可充满电量,显然可以更短的时间投入工作。此外,PC210采用主流Type-C接口,可以与安卓手机共用数据线,充电也非常方便。

其他功能及参数方面,高德智感新品PC210在可见光、全红外、画中画、MIF四种图像模式下,均可直观查看目标温度数据;测温范围-20摄氏度~550摄氏度,支持自动切档,可适应更多应用场景测温需求;支持PC投屏,本机可与电脑联动,实时传输图片、视频等实时数据信息。同时,PC210依旧延续了旗下产品1秒开机、全屏测温、6种伪彩色、凸出式大按键防误触、轻巧易携等众多优质性能。

PC210为工业测温场景,量身定制

电气设备检测,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意外停电、失火事故发生,防患于未“燃”。利用PC210,检测人员能够通过清晰的热像图,直观查看设备温度状态,及时发现温度异常相,实现电气设备预测性维护,保障其良好运行。

秋冬采暖季来临,地暖检修任务繁重,PC210是最佳的渗漏点检测工具。无需开凿破坏地板结构,手持PC210对准地暖区域,即可高效捕捉地暖传导至地板的热能,清晰直观呈现渗漏点位置,提高检修效率。

此外,在汽车检修、建筑检测、空调管道检测、工业制造设备检测等工业场景,运用红外热成像仪辅助维护与巡检工作已成为常态。这款PC210工具型红外热成像仪可满足多种工业测温场景需求,是维护检测人员理想的测温工具。

3.jpg

行业应用-配电柜检测

快速、无损、非接触、使用安全,红外热成像在工业领域应用优势显著,是维护巡检人员必备的工作搭档。而这款PC210新品,无论是从“看清一点,用久一些”等产品性能,还是官方给出的指导价,相对于其它同级别产品,更具高性价比。为业内人士提供了更优选择,同时也引领了行业技术的全面革新。

或许,一个全新的工业巡检体验时代即将开始,不妨使用高德智感PC210一同探索。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36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FUJIFILM Recording Media 美国公司近日宣布了 FUJIFILM LTO Ultrium 9 数据盒(LTO-9)上市。LTO-9 符合第九代 LTO Ultrium 磁带存储介质标准,这是标志着大量数据的备份和归档的新性能标准。FUJIFILM 的 LTO-9 采用专有技术,提供高达 45TB 的存储容量(非压缩数据为 18TB),比上一代 LTO 磁带增加了 50%。

·.jpg

磁带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存储介质,可以安全、低成本地对大批量数据进行长期存档。此外,磁带对环境的影响也很低,因为在数据存储过程中不需要持续通电,因此与硬盘驱动器(HDD)相比,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95%。

FUJIFILM Recording Media 美国公司总裁 Hironobu Taketomi 说:“FUJIFILM LTO Ultrium 9将满足世界上对数据存储、网络安全和减少气候影响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代更高的容量和更快的磁带存储介质代表了向降低成本、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利用磁带固有的安全优势迈出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随着5G网络、高清视频、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等的引入,全球产生的数据量成倍增长。据估计,多达80%的数据是“冷”的,也就是很少访问的数据,可以有效和更经济地转移到磁带存储层,它提供了所有存储介质中最低的总拥有成本(TCO)。

FUJIFILM 的新 LTO-9 利用钡铁氧体(BaFe)磁性颗粒实现了其更大的存储容量,这些颗粒用 FUJIFILM 先进的“NANOCUBIC技术”配制成细小的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磁带表面,形成一个光滑而薄的磁层。LTO-9还提供了高速数据传输传输速度高达1000MB/s,压缩数据传输速度为 400MB/s,比 LTO-8 增加了25%。

磁带可以脱机和脱网存储,创造一个物理的“air gap”保护,将数据暴露于网络攻击的风险降到最低。长期存储高容量数据的安全性,使磁带长期以来成为主要数据中心和研究机构的首选。

来源:cnBeta.COM

围观 7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36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物联网智库微信公众号发表了题为《为什么说模组是AIoT时代的基础设施?》的文章,原文内容如下

在AIoT智联网发展过程中,模组究竟占据着怎样的关键地位?对于表计领域而言,模组是远程抄表中数据稳定安全传输的保证;对于工业领域而言,模组是实现数据低延迟传输或者定位的基石;对于自动驾驶而言,模组是实现车端感知数据传输及实时定位的重要一环……

正是由于对设备而言足够重要,随着AIoT的快速增长,模组产业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ABI Research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物联网蜂窝通信模组出货量为1.04亿片,到2023年将增长到12.50亿片,复合增速达到42.65%。

然而,模组作为物联网设备的通信中间件产品,过去一直扮演着低调的角色。在移远通信首席运营官(COO)张栋看来,随着AIoT时代的到来,模组在产品性能、算力水平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展,在智联网设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image_1.jpg

移远通信首席运营官(COO)张栋

AI与连接的联系愈发紧密

在4G时代,以支付为代表的物联网应用就已经非常好地将连接与智能实现了融合,各种智能化技术的导入顺理成章地推动着POS机等产品的发展。早在2015年,移远通信就联合国内几大POS机厂商,最早开发了支持Android系统的入门级智能模组SC20,帮助POS机厂商开发和推广智能POS产品,共同掀起了移动支付的市场热潮。

随着支付技术的不断迭代,以扫码支付、人脸支付等手段为代表的支付方式逐步成为主流,这也催生出市场应用对AI技术的更强烈需求。正是基于各种应用需要,传统物联网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进行价值叠加,与AI深度融合,AIoT也就应运而生。

所谓AIoT,即在主要解决数据传输技术的IoT标准基础上,更加关注新的IoT应用形态,使得AI与IoT相辅相成。具体来看,物联网IoT为人工智能AI提供深度学习所需的海量数据养料,而其场景化互联更为AI的快速落地提供了基础;AI将连接后产生的海量数据经分析、决策转换为价值,又反过来指导IoT应用的效率提升。

对于IoT而言,5G不仅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更是新时代的基础设施。从宏观来看,5G与AI都是赋能IoT的重要工具。对于AIoT而言,AI技术的发展为AIoT产业带来了更多可能,连接则能让这些可能更好地实现场景落地。因此,在AIoT的发展过程中,AI与连接之间相互协同,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

在张栋看来,连接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AI技术的发展进步。4G时代,移动互连网已经促使AI得到一定发展,包括算法、建模在内的相关技术能力迅速迭代。然而,由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AI的发展仍然受到数据及算力等的限制。

image_2.jpg

随着5G的到来,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在5G环境下,AI的规模价值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现,5G本身高带宽、低延时、广覆盖的特点,让原本难于真正落地的AI应用有了实现的可能。

与此同时,AI也能够给5G带来良好赋能。由于AI对边缘计算能力、网络传输能力都有较高要求,从而能促进5G的更好发展。不仅如此,人工智能作为强大的智能化分析处理技术,也能帮助解决5G网络架构复杂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在5G终端、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边缘计算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价值。

伴随着AI与连接之间的相辅相成,主要起到连接作用的通信模组也在AIoT产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模组为何对AIoT发展越来越重要

对AIoT时代而言,种类丰富的行业应用对连接有着更加丰富的需求,其对模组产品的要求也就更多样化。例如,基于NB-IoT模组的智慧表计已经成为AIoT时代率先规模化落地的重要行业,Cat 1模组仅仅只用一年时间就从几乎空白猛增至12%的市场份额,具备更高算力的智能模组也在边缘端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可以说,所有通信模组都可以被用来收集海量的设备数据。基于这些数据,企业可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从而为行业带来价值提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各种类型的通信模组都是AIoT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基于AIoT技术的应用设备已经得到大规模落地,模组就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张栋介绍,在疫情期间,搭载着移远通信5G及智能模组产品的智能医疗推车可根据患者病况自动推送相关信息;在光伏领域,移远Cat 1模组助力行业实现了远程监测、控制运行等功能,有效提高光伏发电站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在车联网领域,移远通信的车规级模组和智能模组也在车载媒体、汽车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AIoT发展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从2G发展到5G,模组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设计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对于模组厂商来说,首先要帮助终端客户解决复杂的产品中间流程,将芯片认证、软硬件接口、开放平台等打包成为一个非常简单的中间件,使终端客户可以专注于设备以及垂直应用。因此,在AIoT设备产品中,模组的地位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AI也需要很强的高性能计算能力。模组通过将具备高边缘计算能力的CPU进行整合,将行业的AI需求进行提炼,在满足AI更为严苛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整个产业链的开发效率和成本。

然而,AIoT产业碎片化难点仍然是模组绕不过去的坎儿,定制化与标准化之间如何平衡也成为模组发展的重要考量。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无疑也会越来越高,标准化的模组也将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用户也将产生新的需求,这就又会存在一些定制化的需求。

因此,标准化与定制化共存也是模组产业的长期现状。事实上,标准化与定制化的模组并没有绝对边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二者也将不断发展融合,也会对模组厂商提出更高要求。

模组厂商能够做些什么?

在数字经济时代,AIoT已经以势不可挡的姿态闯入现实世界,5G的加速商用,将掀起新一轮智能化终端设备的变革,激发应用领域的新需求。随着5G+AIoT技术的兴起,市场对5G智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多。对模组企业而言,在实现万物智联的同时,如何真正切中行业发展痛点将成为制胜未来的关键。

张栋介绍,作为行业领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具有广泛的模组产品线,基本覆盖包括5G、4G、NB-IoT、安卓智能、C-V2X、Wi-Fi在内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以及GNSS定位技术,可支持市面上绝大部分终端设备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AIoT产业发展。

举例来看,移远通信通过与数字人民币研究所、水表厂联合开发了基于NB-IoT模组的智能水表,通过内置数字人民币钱包、数字人民币支付算法等,政府可将补贴直接划转水表账号,水表也可以根据水表厂账单实现自动支付,真正实现万物互联、万物智联,从而解决国家重大民生难点。

不仅如此,移远通信早在今年初还在4G智能模组的产品上再次创新升级,发布了全新的5G智能模组 -- SG500Q-CN,通过结合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助力5G物联网应用迈向更多场景,实现工业自动化、智能安全、智慧城市、富媒体等全行业、全领域应用迸发。

image_3.jpg

除此之外,随着模组的能力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的客户也会遇到一些新的需求。例如,传统的物联网客户在终端设计、设备使用过程中,时常会面临天线设计、后台管理等方面的困难,移远可以为其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让客户轻松上阵。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AIoT是IoT的发展方向,IoT也需要AI提升价值。同时,5G是连接AI与IoT的桥梁,其高带宽、高可靠、低时延、大连接开拓了AIoT更广阔的应用领域,这也为模组厂商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

据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 Markets发布报告称,2019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为51亿美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由此可见,AIoT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永远在路上。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cSn_k5Db2Wp4LmBbXC2A

关于移远通信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36)是行业领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涵盖5G、LTE/LTE-A、NB-IoT/LTE-M、车载前装、安卓智能、WCDMA/HSPA(+)、GSM/GPRS和GNSS模组的完备产品线以及丰富的行业经验,可提供包括蜂窝通信模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及云平台管理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载运输、无线支付、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无线网关、工业应用、医疗健康和农业环境等领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移远官网https://www.quectel.com/cn/,关注微信公众号“移远通信”或发送邮件至marketing@quectel.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1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36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意法半导体发布通用多区测距FlightSense™ 飞行时间传感器,为各种消费电子和工业产品带来精密的测距解决方案。

1.jpgVL53L5CX 传感器可为多目标检测应用提供多达 64 个测距区,每区最长测量距离达 4 米,还提供对角线视场角63°的宽广矩形视场。新传感器适用于手势识别、复杂场景分析(机器人在房间内3D扫描成像)、提高库存管理效率的储罐液位监测、液位监控和提高收集效率的智能垃圾桶溢满监测。

在自助支付终端等公共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家用电器内,通过支持手势识别和人体存在自动检测,VL53L5CX可实现免接触安全唤醒系统,并帮助设备大幅节省电能。新传感器采用意法半导体经过市场检验的直方图处理技术,大幅降低盖板串扰的影响,可以轻松集成并隐藏在各种面板后面。新的运动指示创新功能还可让传感器检测目标是否移动过。

传感器阵列数量可以设置,在 16 区 (4x4) 模式下,传感器测距速度高达每秒 60 帧,实现快速测距模式。只需用软件简单配置一下即可达到 8x8 区高分辨率,VL53L5CX 还有助于校正视频投影仪梯形畸变,并为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 (AR/VR) 应用提供精确的微型的深度图解决方案。

VL53L5CX 集成低功耗微控制器,能够智能测距,节省电能,在6.4mm x 3.0mm x 1.5mm 模块内集成测距所需全部元件,包括VCSEL(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其中接收器内置 SPAD(单光子雪崩二极管)和基于直方图的 ToF 处理引擎。

在市面上有大量的支持VL53L5CX的开发工具链,开发者可通过好用的评估校准工具快速开发原型,还可以买到把VL53L5CX轻松集成到更大原型系统中的开发板。此外,P-NUCLEO-53L5A1 评估套件和 X-CUBE-TOF1 软件扩展包让开发者能够利用STM32生态系统开发飞行时间应用。

全部产品都已量产,接受线上订购。

意法半导体将于 2021 年 9 月 21 日举办飞行时间传感专题网络研讨会,介绍 VL53L5CX及其功能特性、产品创新机会和开发工具,包括设计资源和软件代码示例。欲了解产品详情和网络研讨会报名,请访问https://www.st.com/content/st_com/en/about/events/events.html/multizone-time-of-flight-ranging-sensor.html.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46,000名半导体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独立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与十万余客户、数千名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电力和能源管理更高效,物联网和5G技术应用更广泛。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

围观 8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36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12日,华懋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告,为推进在半导体材料领域产业布局,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对全资子公司华懋(东阳)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懋东阳”)增资6亿元;以自有资金对参与设立的合伙企业东阳凯阳科技创新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东阳凯阳”)增资4.5亿元。

另外,东阳凯阳拟与徐州博康、东阳金投、袁晋清签署《合资协议》共同发起设立合资公司,其中东阳凯阳认缴注册资本2.8亿元,持股比例40%。合资公司名称为东阳芯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下称“东阳芯华”),经营范围主要为光刻胶单体、光刻胶、树脂、配套溶剂等光刻材料。

增资完成后,华懋东阳总注册资本变更为15亿元人民币,仍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东阳凯阳总认缴金额变更为15亿元,华懋东阳的认缴比例为89.87%,东阳凯阳仍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

从东阳芯华的经营范围不难看出,华懋科技此举是为向半导体材料领域延伸产业链。

随着国内IC行业的快速发展,自主创新和国产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先进制程工艺的应用,光刻胶的用量大大增加

2021 年一季度,全球光刻胶市场维持增长态势再创新高,达到 5.67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9.5%。中国大陆光刻胶市场达 1.1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2.7%。

据公开信息,目前,徐州博康光刻胶产品主要为KrF光刻胶,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6月,徐州博康光刻胶产品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90.16万元、344.46万元、415.89万元,占当期光刻胶收入的94.60%、86.63%、94.55%。

徐州博康目前已开发全球在用的KrF及ArF光刻胶单体种类的80%左右,其中某款KrF单体是目前国际上主流产品之一。

此外,徐州博康光刻胶单体及光刻胶相关专利已申请50余项,其中获得授权20余项,主要涉及KrF和ArF光刻胶单体;徐州博康研发人员超过160余人,博士及硕士比例超过50%。

值得关注的是,8月10日,徐州博康工商信息发生了变更。新增投资人深圳哈勃。

此前据华懋科技披露增资公告,华为投资3亿元持有徐州博康10%股份。此次投资也是华为哈勃历史上最大单笔半导体投资。

文稿来源:拓璞产业研究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36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碳化硅功率器件设计及方案商派恩杰半导体(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恩杰)官方消息称,继创东方投资、天际资本后再获湖杉资本数千万Pre-A轮融资,本次融资资金将用于更高电压平台功率器件产品的研发和全球市场的布局。

湖杉资本是一家半导体产业链的投资机构,专注于半导体技术驱动下的早中期及成长期产业链投资机会。派恩杰则是快速发展的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设计及方案商,无论产品技术,还是市场布局,均具备与国际大厂一较高下的实力。派恩杰创始人黄兴博士表示:“湖杉资本资金的加持,对于派恩杰半导体来说如虎添翼,能帮助我们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以及全球一线客户Design in速度,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扩大市场影响力。”

派恩杰的SiC功率器件技术传承至IGBT发明者Dr. B. Jayant Baliga和发射极关断晶闸管(ETO)的发明者Dr. Alex Q. Huang,开模量产则是由全球第一家提供150mm SiC工艺的代工厂X-FAB提供,产品品质及供货均有保障。目前,在海内外已有一线客户导入使用。

据公开资料显示,派恩杰已量产50余款SiC SBD、SiC MOSFET功率器件及模块,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智能电网、物联网、电子电力等领域,具体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充电桩、大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与区块链、5G 通 信基站、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家用电器。其SiC MOSFET 650V-1700V电压平台产品齐全,HDFM 值优于行业水平50%以上,短路能力及门极抗干扰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栅氧可靠性达到车规级标准,比国内同行领先两代以上(3-5年)。

虽然SiC行业契合国家新基建战略,发展迅速,但前10位尚无中国企业。对此,湖杉资本投资总监孙震先生说:“化合物半导体SiC和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也是未来能源、工业、智能制造等重要领域的基础。对于我国来说,SiC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现有SiC器件市场被国外企业占据,国产SiC产品肩负着弯道超车、摆脱该领域卡脖子技术限制的国家使命。值得庆幸的是,SiC器件市场空间巨大,目前国产SiC材料公司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在SiC功率器件方面,派恩杰凭借技术及经验优势,也已经走在了国内同类公司的前列,即使是与国际巨头相比,产品布局和器件性能也不遑多让。据我们了解,2020年初,派恩杰就开发验证了1700V工业级 SiC MOSFET产品,和国际巨头节奏同步。2021年初,成功开发验证了1200V大电流车规级的SiC MOSFET产品。派恩杰拥有关键的核心技术,和国内竞争对手相比,产品有先发优势,在供应链方面也有战略布局,产品系列全面,成立三年时间就规模化应用于汽车、新能源。综上,湖杉资本看好派恩杰公司在SiC器件领域国内的领先地位,也会坚定持续支持公司发展。”

对于国内的SiC功率器件公司仍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尚未形成销售规模。派恩杰市场与销售副总裁高治廷先生表示:“这对于派恩杰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派恩杰在亚洲、欧洲和北美都已经设有营销中心,我们的市场及销售团队是来自Tier 1 欧美、日本原厂的高级别资深市场及销售团队。我们正在加快建立全球营销网络,争取成为在海内外市场最大份额的中国SiC 品牌。湖杉资本的加入对于我们加速全球销售网络覆盖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36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评估和设计支持

电路评估板

CN-0540参考设计板(EVAL-CN0540-ARDZ)

CN-0532参考设计板(EVAL-CN0532-EBZ)

XLMOUNT1机械安装模块(EVAL-XLMOUNT1)

设计和集成文件

原理图、布局文件、物料清单、软件、MATLAB示例、Python示例

电路功能与优势

在工业应用中,基于振动检测的机器状态监控(CbM)越来越重要。公司寻求优化机械寿命和性能并降低拥有成本,同时有些企业试图围绕此类信息的提供开发新的业务模式。为了准确表示需要监控的机械,必须收集大数据集以确定设备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和故障情况下的基线工作点。一旦收集到这些数据,便可创建算法或阈值检测例程来为该设备提供正确的分析。

CbM需要捕获全带宽数据,以确保时域和频域中的所有谐波、混叠及其他机械相互作用都得到考虑。这种数据收集需要高性能传感器和数据采集(DAQ)系统,以便向数据分析工具或应用程序提供高保真度的实时数据。

使用成熟的工具(如MATLAB®)或基于Python的较新工具(如Tensorflow),可以大大简化数据分析、机械性能分析和智能决策算法的创建。

由于有传感器,振动检测传统上已在大多数CbM应用中占主导地位,分析背后的科学原理得到了更好的理解。集成电子压电(IEPE)标准是当今工业中普遍使用的高端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和压电传感器的流行信号接口标准。

ADI技术文章图1. CN-0549系统框图.jpg

图1. CN-0549系统框图

电路描述

振动分析

由于有传感器,振动检测传统上已在大多数CbM应用中占主导地位,分析背后的科学原理得到了更好的理解。然而,如果需要分析一台新设备,或者需要更好地了解特定使用情况如何影响设备,该怎么办?为了获得必要的洞察,首先需要了解机器在最优条件下和在诱发故障的条件下工作的行为方式。图2提供了一个例子,说明了在有振动源的情况下工作时频谱的样子。

ADI技术文章图2.振动源的频谱示例.jpg

图2.振动源的频谱示例

振动传感器—IEPE接口

IEPE是当今工业中普遍使用的高端压电振动传感器的流行接口标准。IEPE接口是2线信令标准,仅包含信号和接地。DAQ卡(如CN-0540)通过信号线为CN-0532振动传感器提供电流,而电压为任意电压,通常在10 V到30 V之间。由于信号线由电流源供电,故而传感器可以调制电压轨上的加速度数据。因此,单根导线同时用于提供传感器的电源和调制输出电压。

MEMS与压电

压电加速度计因其宽带频率响应和对振动激励的敏感性而在当今的CbM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但是,MEMS技术的最新发展让压电和MEMS加速度传感器之间的差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小。

CN-0532 IEPE MEMS振动传感器基于ADXL1002。噪声和带宽可与压电传感器媲美,同时ADXL1002在温度灵敏度、直流至低频响应、相位响应(因而群延迟)、抗冲击性和冲击恢复性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该传感器的线性(±0.1%满量程比(FSR)范围内)测量范围为±50 g,足以支持各种振动应用。有关ADXL1002及其在IEPE接口中如何使用的更多信息,请访问CN-0532网页。

当使用CN -0549时,可以直接将压电传感器性能与基于MEMS的传感器解决方案性能进行比较。

机械传感器安装

CbM应用的主要挑战是要在模拟和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从被监测的机器获取可靠的传感器数据并送入处理器具有挑战性。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必须在传感器和被监测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一旦安装到机器上,务必确保振动频谱不会因安装传感器所引起的任何机械异常或影响而改变。

ADI技术文章图3. EVAL-XLMOUNT1和EVAL-CN0532-EBZ.JPG

图3. EVAL-XLMOUNT1EVAL-CN0532-EBZ

EVAL-XLMOUNT1是一个五边安装立方体,允许用户将CN-0532连接到一台设备,而传感器不会影响数据。EVAL-XLMOUNT1的设计和测试确保了机械安装所引起的所有误差源都被移除到20 kHz的频率。另外还对安装立方体进行了阳极氧化处理,以在铝表面上形成非导电层,防止短路。

数据采集—IEPE

典型的数据采集是直接获取电压和电流,然后将其转换为数字码。但是,IEPE接口不同,需要更特殊的DAQ板。DAQ板必须能够以正确的电流和激励电压电平为传感器供电,并且能够回读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其在相同激励电压上进行调制)。

CN-0540是一款24位单通道DAQ系统,已针对与IEPE传感器接口进行了优化(参见图4)。该DAQ系统能够为传感器提供大约26 V的最大激励电压。 AD7768-1 ADC以256 KSPS采样,这意味着每秒有6.144 Mbps的数据被送到处理器。 有关所用数据采集的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CN-0540网页。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主机

CN-0540硬件的外形尺寸为标准Arduino®尺寸,因此任何能够支持必要的数据速率、电气引脚排列和Arduino尺寸的机械外形尺寸的处理系统都能支持CN-0540。它支持两家主要FPGA制造商的开发系统,即Intel DE10-Nano片上系统(SoC)平台和Xilinx Cora Z7-07S SoC平台,并提供完整的参考设计。硬件设备语言(HDL)参考设计作为开源软件提供。因此,根据客户的偏好,这些设计可以轻松移植到其他平台。有关HDL文件和文档的更多信息,请访问CN0540 HDL用户指南页面。

之所以明确选择基于FPGA的SoC,是因为CN-0540可以产生大量的高精度数据。与CPU处理相比,FPGA逻辑能以低得多的功耗高效执行固定处理,使得嵌入式ARM®有时间来执行其他任务。

软件架构和基础结构

DE10-Nano和Cora Z7-07Ss SoC平台均运行Linux来连接和控制CN-0540。Linux通过ADI公司Kuiper Linux发行版提供,该发行版基于Raspbian,包括用于嵌入式开发和调试的标准软件工具,例如标准编译器,甚至有Python之类的解释器。随同此发行版提供的内核包括控制CN-0540不同器件所需的驱动程序。

CN-0540的驱动程序在标准内核驱动框架中提供,该框架称为工业输入输出(IIO)框架。IIO框架支持ADI公司及许多其他供应商生产的产品,例如转换器、放大器、传感器和其他几个器件。

ADI技术文章图4.CN-0540简化功能框图.jpg

图4.CN-0540简化功能框图

底层控制

IIO驱动程序既能控制CN-0540,也能处理数据或缓冲区收集方面的任务。若要与最底层的驱动程序(包括寄存器访问)接口,可以使用IIO库(libIIO)。libIIO本身可以直接在SoC板上运行代码,或从主机PC远程运行代码,从而与驱动程序通信。它提供了一个用于调试IIO器件的标准图形界面IIO-Oscilloscope。该工具标配移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允许用户将传感器带宽内发生的任何振动异常可视化,这样即使不连接外部PC也能进行基本的调试和分析。

IIO-Oscilloscope支持可定制插件以简化与特定驱动程序集合的交互。CN-0540有一个特定插件来帮助通过校准消除IEPE偏置误差,并使电路的放大器增益最大化。此校准一般可以通过IIO-Oscilloscope完成,但该插件使用户的校准过程更加简单。

ADI技术文章图5.CN-0540 IIO-Oscilloscope插件图形用户界面.jpg

图5.CN-0540 IIO-Oscilloscope插件图形用户界面

算法开发—MATLAB和Python

一旦通过IIO-Oscilloscope完成验证,确认系统运行符合预期,用户就可以迁移到其他用于数据分析的语言和工具的接口。CN-0540可以与C/C ++接口。但是,主要的工具集成是以Python和MATLAB提供的,目的是简化工作流程,让数据轻松进入Python端的Tensorflow和PyTorch之类的框架,或进入MATLAB的不同工具箱中。

CN-0540的Python支持通过pyadi-iio模块提供。该模块提供了易于使用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适合数据科学家和算法开发人员使用。该模块预装了Kuiper Linux,也可以通过Python软件包索引PyPI获得。图6是连接装有ADXL1002的CN-0540并从中获取数据的简单示例。

ADI技术文章图6.CN-0540 Python示例.jpg

图6.CN-0540 Python示例

CN-0540的MATLAB支持通过Analog Devices Sensor Toolbox提供,这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工具箱,包含示例、接口类以及针对传感器等硬件的目标基础结构。MATLAB接口类(如Python类)遵循一个通用API,该API基于MathWorks的历史API。同Python一样,接口类提供易于使用的API,适合数据科学家和算法开发人员使用。图7是连接装有ADXL1002的CN-0540并从中获取数据的简单示例。

ADI技术文章图7.CN-0540 MATLAB示例.jpg

图7.CN-0540 MATLAB示例

该工具箱可直接从MATLAB的Addon Explorer或通过GitHub的安装程序安装。

常见变化

添加更多传感器需要有更多DAQ通道可用。如需更多输入通道,AD7768-4最多有4个通道,而AD7768最多有8个输入通道可用。

如需不同带宽或G值范围的MEMS振动传感器,可以使用ADXL1003ADXL1004ADXL1005 MEMS加速度计。

电路评估与测试

设备要求

需要以下设备:

EVAL-CN0532-EBZ

EVAL-CN0540-ARDZ

EVAL-XLMOUNT1

DE10-Nano FPGA开发板

超小型 A (SMA)电缆

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电缆

安装有Kuiper Linux映像的16 GB MicroSD卡

USB on the go (OTG)适配器

带有USB加密狗的无线键盘和鼠标

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参见图8。

ADI技术文章图8.CN-0540连接到装有CN-0532传感器的DE10-Nano.jpg

图8.CN-0540连接到装有CN-0532传感器的DE10-Nano

开始使用

以下是测试系统和启动运行所需的基本步骤。

1.     使用Analog Devices Kuiper Linux网页上的最新软件映像来准备microSD卡。(请注意,此步骤未在图9中显示。

2.    使用Arduino引脚连接器将CN-0540 DAQ板和DE10-Nano FPGA平台连接在一起。

3.     使用SMA连接器将CN-0532连接到CN-0540。请注意,CN-0532上没有SMA连接器,因此请剪断电缆并直接焊接至该板。

4.     使用安装模块随附的螺钉将CN-0532连接到EVAL-XLMOUNT1的一侧。

5.     在DE10-Nano上,插入microSD卡,连接USB OTG适配器,然后从监视器插入HDMI电缆。

6.    通过DE10-Nano评估套件随附的5 V直流壁式电源为DE10-Nano供电。

ADI技术文章图9.CN-0540连接到带外设的DE10-Nano.jpg

图9.CN-0540连接到带外设的DE10-Nano

有关使用DE10-Nano或其他支持的平台来使系统运行的详细步骤,请参阅CN0549用户指南

测试结果

请执行以下步骤来测试系统:

1.   使用EVAL-XLMOUNT1将CN-0532安装到可编程振动源上。最好使用振动台或等效设备。

2.   打开CN-0540 IIO-Oscilloscope插件,校准传感器偏移并使用校准例程写入偏移电压。

3.   启动振动源并创建2 kHz的振动音。

4.   转到IIO-Oscilloscope上的捕捉窗口,设置包含16384个样本且进行3样本平均的频域图。

5.   点击Capture(捕捉)窗口中的Play(播放)按钮(参见左上方)。

6.   确保像预期一样,频谱中有2 kHz信号音。请注意,由于振动源或非理想机械附件,图中可能会看到其他一些杂散信号。

ADI技术文章图10.使用CN-0532和CN-0540的IIO-Oscilloscope捕捉画面.jpg

图10.使用CN-0532和CN-0540的IIO-Oscilloscope捕捉画面

了解更多

CN0549设计支持包:https://www.analog.com/CN0549-DesignSupport

数据手册和评估板

CN-0540参考设计板(EVAL-CN0540-ARDZ)

CN-0532参考设计板(EVAL-CN0532-EBZ)

MEMS机械安装模块(EVAL-XLMOUNT1)

DE10-Nano FPGA开发板

I2C指最初由Philips Semiconductors(现为NXP Semiconductors)开发的一种通信协议。

Circuits from the Lab参考设计仅供与ADI公司产品一起使用,并且其知识产权归ADI公司或其授权方所有。虽然您可以在产品设计中使用参考设计,但是并未默认授予其他许可,或是通过此参考设计的应用及使用而获得任何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ADI公司确信其所提供的信息是准确可靠的。不过,参考设计是以“原样”的方式提供的,并不具有任何性质的承诺,包括但不限于:明示、暗示或者法定承诺,任何适销性、非侵权或者某特定用途适用性的暗示承诺,ADI公司无需为参考电路的使用承担任何责任,也不对那些可能由于其使用而造成任何专利或其它第三方权利的侵权负责。ADI公司有权随时修改任何参考设计,恕不另行通知。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36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