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月15日,据全球领先的企业应用软件提供商SAP发布的最新SAP SD评测结果,浪潮信息TS860G7服务器创下1,659,970 SAPS的最高性能成绩,成为商业应用算力的全球新标杆。TS860G7是浪潮信息最新一代的企业级八路服务器,其取得的最新成绩也成功超越了16路小型机系统保持的性能纪录。

SAP SD是SAP应用基准测试中最有代表性的评测,用以衡量单一系统同时支撑商业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能力。通过该基准测试,企业用户可以快速筛选出最适合其商业应用的计算平台及解决方案,构建高性价比企业管理&运营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1.jpg

SAP SD 2-Tier基准测试最新成绩

SAP SD基准测试,全球商业应用领域的最权威测试

自古以来,商业交易都是商业活动的核心。当前,随着电商、直播带货、M2C等商业模式的兴起乃至普及,商业交易逐渐步入"流量为王"的时代。顺应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快速由传统的"按库存生产"(Make to Stock,MTS)的经营模式,向"以订单为中心"(Make to Order,MTO)的经营模式切换。但MTO模式在管理上需要更强的灵活性、计划性以及数据分析功能,特别是作为核心的订单管理模块,其订单处理速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对于算力支撑系统的性能、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作为全球商业应用领域的最权威测试,SAP SD基准测试模拟了企业商业订单处理的完整业务流程,包括新订单生成、发货单生成、订单显示、改变发货内容、货品录入、列出订单及生成发票等18个特定步骤,全面贴合企业的真实销售环境,榜单的参考价值极高。

SAP SD基准测试将应用及数据库安装在同一个台物理服务器上,在高并发用户请求下,模拟高频、重复的标准化销售与分销业务操作,来验证硬件计算平台可支撑的最大并发负载压力,进一步量化和衡量单台服务器系统同时执行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能力。其中,SAPS(SAP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Standard)是一种由SAP制定的衡量硬件服务器计算性能的度量单位,该数值越高,意味着服务器系统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并在相同周期内处理数量更多的商业订单,企业将在竞争中提高客户响应和运营效率,创造竞争优势。

浪潮信息八路服务器为商业应用提供卓越算力支撑平台

浪潮信息TS860G7是基于全新一代处理器打造的八路服务器,是G7计算家族中重量级旗舰产品,是目前SPEC CPU榜单上性能最强的单机计算系统,与上一代高端八路产品相比,计算性能提升1.9倍,I/O速率提升3倍,内存带宽提升1.2倍,整体性能更加强劲。不仅如此,浪潮信息为支撑企业大规模并发处理的业务需求,持续不断的进行整机系统创新和应用优化。

2.jpg

浪潮信息高端八路服务器TS860G7

在整机系统方面,TS860G7搭载了8颗最新的英特尔®至强®第四代可扩展处理器,拥有多达960个逻辑核心的并行计算能力,并采用全新的8S-4UPI性能优化拓扑设计,各处理器间通过16GT/s UPI组成高速互连网络,确保了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协作。同时,高达105MB的高速缓存和DDR5内存的支持有效的解决了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瓶颈,并通过独有的I/O balance设计使系统资源分配更加平衡。TS860G7通过高吞吐、低时延的架构设计,极大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和访问效率。在可靠性方面,TS860G7采用了整机全模块化设计,关键部件及芯片均实现冗余设计,并结合PFR固件保护恢复、内存AMT隔离故障内存、MRT提前内存故障预警、内存镜像等技术,为关键商业应用场景提供了稳定、安全的计算平台。

此外,本次测试还对SAP系统应用和数据库进行深度优化,例如,通过定制开发的CPU资源负载优化方案,将数千个线程负载,均衡分配到TS860G7的960个逻辑核心上,根据线程资源需求优化优先级,以便更充分地调动CPU每一个核心能力,并通过IO条带化处理,实现多磁盘并行写入,打破IO瓶颈,充分利用每个SSD磁盘能力,使得计算系统能够承受更繁重、更密集的负荷。

总而言之,浪潮TS860G7是面向关键商业计算场景而设计的八路服务器产品,其领先的架构设计、卓越的性能表现和全面的可靠性设计,为金融、能源、交通等行业的核心关键业务保驾护航。

浪潮信息与SAP自2016年起建立了全球技术合作伙伴(GTP)关系,通过结合SAP软件方面的实力以及浪潮信息在智算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服务超过上千家客户,仅2023年就成功落地200多个企业商业应用案例。目前,浪潮信息基于最新Sapphire Rapids平台两路、四路和八路服务器的一体机,均通过了SAP HANA Appliance认证,并刷新了多项SAP BWH和SD Benchmark基准性能测试记录,为SAP商业应用负载提供性能卓越、安全可靠、灵活扩展的计算平台,帮助企业更高效洞悉数据价值,加速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帮助智能边缘设备更可靠、更高效地连接、感知和推断数据的全球领先硅产品和软件IP授权许可厂商Ceva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EVA) 和先进的多媒体和汽车应用芯片供应商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2401)宣布扩大合作,将Ceva最新一代RivieraWaves蓝牙音频解决方案集成到凌阳科技airlyra系列高清音频处理器中,瞄准无线扬声器、音箱和其他优质无线音频设备。首批无线airlyra处理器已在全球一些高端音响品牌设备中出货。

335. Ceva_PR_SUNPLUS_240109.jpg

凌阳智能设备产品中心总经理Adam Wang表示:“迄今为止,Ceva音频DSP已经为超过2000万个凌阳音频处理器提供支持,使得我们能够以经济实惠的价格提供身临其境的音频效果。此次我们将RivieraWaves 蓝牙IP加入airlyra高清音频产品线以率先实现高集成度Soundbar SoC器件SPA101,其中集成了MCU、DSP和蓝牙®,降低了系统成本和设计复杂性,更易于实现采用最新蓝牙技术的多声道无线扬声器和Auracast™派对扬声器,并且以最短的延迟和最低的功耗提供卓越的音频性能,已通过全面的Dolby®、DTS®、蓝牙和LE Audio认证。”

Ceva副总裁兼无线物联网业务部门总经理Tal Shalev表示:“凌阳科技在智能家居和汽车市场采用Ceva助力边缘声音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该公司决定将我们的蓝牙音频IP集成到产品线中,以出色的性价比开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我们的技术组合使得各种设备能够连接、感知和推断数据,与凌阳这样的企业高度契合,让他们利用Ceva领先的IP产品来可靠高效地满足其SoC产品的多种需求。”

关于RivieraWaves 藍牙

Ceva的RivieraWaves 蓝牙连接   IP平台为低功耗蓝牙和蓝牙双模连接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涵盖射频、调制解调器、基带控制器以及完整的主机和配置文件软件栈。这款IP平台支持蓝牙标准的全部最新功能,包括 LE Audio / Auracast、带响应的周期性广告,以及信道探测室内定位系统等其他增强功能。迄今为止,采用RivieraWaves蓝牙IP的设备出货量已超过35亿台,拥有数十家授权许可厂商。广泛应用于许多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和OEM厂商的消费类、汽车、工业和物联网设备中,其中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信标、无线扬声器、无线耳机和耳塞、助听器和其他可穿戴设备。如要了解有关 RivieraWaves 蓝牙 IP平台 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页https://www.ceva-ip.com/product/rivierawaves-bluetooth-platforms/

关于凌阳科技

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 2401)成立于1990年,是全球领先的多媒体和汽车应用芯片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娱乐音频产品、汽车信息娱乐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DVD和便携式DVD播放机。同时,凌阳科技还为消费产品、便携式和联网设备等广泛应用提供高速 I/O IP、高性能数据转换 IP 和模拟 IP,公司在消费产品和多媒体领域积累了雄厚的 IP 技术。凌阳科技总部位于中国台湾,并在上海、深圳、重庆和成都设有办事处。如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凌阳公司网站 www.sunplus.com

关于Ceva公司

Ceva热忱地为智能边缘带来全新的创新水平。我们的无线通信、感知和边缘AI技术是现今一些先进智能边缘产品的核心。我们拥有更可靠、更高效地连接、感知和推理数据的广泛IP 组合,包括用于蓝牙连接Wi-FiUWB 和5G 平台 IP,实现无处不在的强大通信;以至可扩展的边缘人工智能 NPU IP传感器融合处理器和提升设备智能的嵌入式应用软件。我们的差异化解决方案在极小的硅片尺寸内以超低功耗提供卓越性能。我们的目标简单:为业界提供半导体产品和软件 IP,创建更智能、更安全和更紧密互连的世界。今天,Ceva 正在努力践行这一理念,支持全球超过 170 亿个创新性智能边缘产品,涵盖从人工智能智能手表、物联网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直到自动驾驶汽车和 5G 移动网络。

Ceva总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公司遍布世界各地的运营机构为全球客户群提供有力支持。我们的员工包括各专业领域的顶尖专家,能够持续解决最复杂的设计难题,帮助客户将创新的智能边缘产品推向市场。

Ceva: 助力智能边缘

关注Ceva微信订阅号,请搜寻 “CEVA-IP”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月16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服务平台上线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标志着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数促中心)取得实质性进展。浪潮云洲依托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支撑国家数促中心建设,加速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变革,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国家数促中心担负着探索服务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重要职责,去年3月由山东获批建设。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该中心建设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前不久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专门进行部署。此次上线的供需对接服务平台,是该中心落地运转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务实举措。

启动仪式以"数智赋企 万帆启航"为主题,分为平台上线、供需对接两个阶段进行,平台上线阶段安排领导致辞、发布仪式、揭牌仪式、签约仪式、启动仪式等环节,供需对接阶段设有"小快轻准"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发布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分享两个环节,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大数据局、省通信管理局、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浪潮云洲承办。

1.jpg

平台启动

按照建设方案,山东将按照"123"的核心架构高标准推进中心建设:"1"打造1个市场化公司实体,作为常态运营核心主导;"2"打造"线上+线下"2个重要载体,作为常态运营两翼支撑;"3"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商联盟3支推进力量,作为常态运营三驾马车,力争3年内汇聚1300家左右优质服务商、形成5000余个优质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服务,培训企业家超过1万人次,提供"点餐式"数字化转型知识。

活动现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联盟和山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协会揭牌,聚焦创新、产业培育、人才培训、中小企业服务等,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签约仪式上,浪潮云洲与梁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梁山专用车整车产业大脑项目。另外,浪潮云洲现场展示了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及解决方案。

部分省直部门(单位)负责同志,济南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各市工信部门主要负责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集群代表,以及服务商代表共约300人参加。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华为举办2024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发布会并发布《白皮书》。发布会上,华为数据中心能源领域总裁尧权定义未来数据中心的三大特征:安全可靠、融合极简、低碳绿色,并分享数据中心在部件、产品、系统和架构方面的技术演进趋势,凝聚共识,洞见未来。

1.jpg

华为数据中心能源领域总裁尧权

尧权表示,AI大模型时代,未来5年全球AI算力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数据中心逐步从云数据中心向云+智算中心演进。华为基于深刻洞察和长期实践,面向全球发布2024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与业界分享华为对未来数据中心的洞见和思考。

近年来,数据中心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Uptime权威数据,从2019年到2022年,数据中心业务中断损失超过10万美金的比例,已经从39%上升至71%,且会随着算力需求翻番成倍增长。毫无疑问,安全可靠是数据中心最核心需求,应始终作为最高优先级关注。

趋势1:高可靠产品+专业化服务是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

数据中心承载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传输,为千行百业坚定运行提供保障,而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可靠性一直是较薄弱的环节。为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运行,在产品设计、生产环节就要贯穿"全链安全"的理念,同时严控产线质量,高度自动化,减少人为干预,保障产品自身的高可靠性。此外,要大胆假设,充分考虑产品出现问题后的应对措施,通过提供专业化部署和运维服务,降低产品失效率,最小化灾后影响,完善端到端的保障机制,双管齐下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运行。

趋势2:分布式制冷架构将成为温控安全的更优选择

传统大型数据中心多采用集中式制冷架构的方案,如传统冷冻水系统,冷冻站中涉及七大子系统和几十种设备,各设备之间不能独立运行,一旦发生单点故障,可能会影响整个冷冻站的安全运行,导致数据中心大规模宕机,近年来业内部分数据中心安全事故也说明集中式制冷架构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相较之下,分布式制冷架构灵活,各个子系统完全独立,单台设备故障不会其他设备运行,故障域更小,可靠性更高,可以直接从架构设计上避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单点故障,提升数据中心的运行可靠性。

趋势3:预测性维护将成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标配

数据中心的维护往往是事后型,发生事故后才知道问题所在,但随着智算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的故障响应时间大幅缩短。未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运维,预测性维护将成为标配,从事后型转为事前型。得益于AI技术的快速发展,预测性维护的范围将持续扩大,从电容、风扇等易损件的寿命预测、设备的热失控预警到制冷系统的漏液预警,都能提前预测,提前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做到"治未病",从被动"救火"走向主动"防火",在运维方面大幅提升数据中心可靠性。

趋势4: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将成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保护盾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程度的加深,网络安全风险也在成倍增加,网络攻击越来越常态化。不管是UPS还是空调设备,一旦遭遇恶意攻击,都会直接影响数据中心安全可靠性。未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硬件安全加软件安全,才是全方位的安全,软件安全要从供应安全、纵深防御和运维/运营安全三个维度,构筑全生命周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为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驾护航。

趋势5:预制化、模块化将成为高质量快速交付的最佳选择

互联网云厂商全球业务加速发展,带动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显著增长。而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建设速度慢,工程复杂,不能满足快速部署的要求。因此,建设周期更短、质量更高的预制化、模块化方案将成为首选。通过"工程产品化"和"产品模块化",在工厂一体化集成,完成预制和预调试,保证现场交付的是高质量产品,有效缩短交付周期,同时满足客户业务快速上线需求,还大幅减少现场施工造成的"三废"垃圾。

趋势6:专业化管理平台让数据中心运维更安全、更高效

从千柜级建筑到万柜级园区,数据中心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趋势,相应的整体运维复杂度也大幅提升,且数据中心设备多为"哑"设备,依赖传统巡检难度大,对技能的要求较高,故障定位时间长。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平台,可以显著提升数据中心运维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原厂的专业化管理平台, 帮助客户构建设备深度管理能力,大大降低运维难度,做到快速判断问题,及时排除故障,确保数据中心安全稳定运行。

趋势7:风液融合将成为业务需求不确定场景下的优选架构

当前正处于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的过渡期,同一个数据中心会同时存在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场景。通用服务器单柜功率密度一般不超过15kW,风冷型设备即可满足制冷需求,而智算中心单柜功率密度通常超过30kW,这种场景往往需要液冷来散热。对于需求不确定的业务场景,风液融合将成为适配未来演进的数据中心优选架构,通过风冷+液冷的组合和比例可调,灵活适应业务需求变化,保护用户投资。

趋势8:间接蒸发冷依然是现在和未来最优的制冷方案

当前风冷方案仍占据主流应用场景,在冷源侧,间接蒸发冷却方案相较冷冻水系统,在架构、效率和运维方面存在明显优势,是现在和未来最经济适用的制冷方案。间接蒸发冷却的分布式制冷架构可有效避免单点故障,可靠性更高;并且通过最大化利用自然冷源,仅需一次热交换,在寒冷地区绝大部分时间无需压缩机制冷,实现极致PUE;针对智能算力需求,间接蒸发冷却支持未来演进的架构,进一步适配液冷的计算场景。

趋势9:能效PUE挖潜要从关注部件高效调整为系统工程最优解

"碳中和"是全球共识和使命,传统数据中心关注提升UPS、空调等部件效率,但受限于元器件物理限制,部件的效率提升接近瓶颈,微小改进的时间和成本远赶不上算力时代需求。因此,数据中心能效的提升要转换思路,从关注部件效率转为系统工程优化,用系统工程思维综合审视,在现实条件和部件技术水平进行权衡,得出最优解,如UPS双变换模式转向S-ECO、数据中心PUE转向PFPUE(算力PUE),端到端的进行数据中心能效优化。

趋势10:AI调优将成为存量DC能效智能优化的最佳选择

在数据中心节能方面,除了新建的数据中心,仍有大量存量数据中心PUE远高于"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政策要求,面临节能改造的迫切需求。传统的节能改造需要停线停业务,存在业务中断的风险,而采用人工调整优化的方式,难度大,效果差,频率低。相较之下,AI能效调优解决方案通过预置AI算法和大数据模型,可对存量数据中心实现节能优化,且AI调优不依赖人工经验,优化速度快,效果好,实现从"制冷"到"智冷"的转变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得枝荣。数据中心产业三十年磨一剑,为数字经济构筑坚实底座。智能算力的爆发,为数据中心产业开辟一片汪洋大海。展望未来,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坚持打造安全可靠、融合极简、低碳绿色的产品解决方案,助力客户、伙伴构筑绿色可靠算力底座,让每一瓦特承载更多算力,让数字世界坚定运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通过联合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全球卫星互联网服务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可靠和更快捷的服务。

Peplink 于今日宣布,已与 SpaceX 的 Starlink 达成协议,成为首家授权技术服务商,旨在将 Starlink Flat High Performance  终端与 Peplink 的 SD-WAN 路由器进行整合。目前,移动、海洋和远程业务都受困于难以获得可靠、快速且性价比高的互联网服务,这往往导致其业务运营和客户体验受到严重影响。通过整合 Peplink 和 Starlink 的解决方案,即使在最为艰苦的物理条件下,也能够有效地应对成本、速度和可靠性这三个挑战。该解决方案将由授权的 Peplink 和 Starlink 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专用全球网络提供。

Peplink 创始人兼行政总裁 Alex Chan 表示:"Peplink 拥有成熟的专利软硬件解决方案,具备在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连接的能力,无论从销售点系统和远程办公地点到移动广播,还是紧急响应和全球航行的船只。我们的综合解决方案将为任何企业提供价格实惠、快速且可靠的全球互联网宽带连接。"

Peplink 解决方案服务商首先在邮轮行业得到应用,在一条大型邮轮上部署多链路聚合路由器和多台 Starlink 卫星终端,从而极大地提升船上互联网连接的可靠性和速度。相较于以往的互联网连接方案,该解决方案可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Starlink 业务运营副总裁 Chad Gibbs 表示:"通过 Peplink 的技术,我们在邮轮上通过多颗 Starlink 实现了超过 1Gbps 的传输能力,从而能够为乘客提供流畅的互联网连接。能与我们的授权技术服务商合作,持续解决复杂的客户连接性问题,以扩展全球企业和移动用户对高速互联网访问的需求,Starlink 深感荣幸。" 通过 Peplink 路由器,企业可以合并多颗 Starlink 来满足更高的带宽需求。只需单颗 Starlink 即可提供超过 220 Mbps 的下载速度和 25 Mbps 的上传速度。借助技术服务商协议,Peplink 将能够通过授权解决方案服务商,为联合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授权 Peplink  Starlink 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全球网络提供增值网络产品和服务。

如需了解有关 Peplink、Starlink 或本项目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peplink.com/starlink www.starlink.com/business。授权 Peplink 和 Starlink 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完整名单,请见此处:
www.peplink.com/peplink-certified-partners/starlink.

关于 Peplink

Peplink 所开发的软硬件解决方案让连接更加可靠。Peplink 为最具挑战网络环境中的各类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旨在帮助数以万计的客户提升互联网可靠性、增加带宽并削减成本。Peplink 以其 SD-WAN 产品而广受认可。它提供了一整套基于专利技术的网络设备、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旨在满足从小商店到大企业的多种需求。

关于 SpaceX 旗下的 Starlink 

Starlink 可为全球的用户提供高速、低延迟的互联网连接。作为全球最大也是最先进的近地轨道卫星系统, Starlink 可提供支持流媒体、网上游戏、视频通话的宽带互联网服务。Starlink 由 SpaceX 设计并运营。作为全球领先的发射服务供应商,SpaceX 充分发挥了其在航天和在轨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部署了全球最先进的宽带互联网系统。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宣布,其基于摩尔斯微电子MM6108平台开发的Wi-Fi HaLow模组FGH100M已率先获得欧盟CE和北美FCC认证。这表明,FGH100M已经符合欧洲和北美地区的产品性能指标及其他相关要求,能够支持相关物联网设备在上述地区安全稳定运行。

2.jpg

加速全球普及!移远通信Wi-Fi HaLow模组FGH100M率先通过CE、FCC认证 (Photo: Business Wire)

移远通信COO张栋表示:“HaLow技术具有长距离、低功耗、大容量等多重优势,将为Wi-Fi无线通信带来全新的连接体验。此次CE和FCC认证的获得,不仅充分证明了移远Wi-Fi HaLow模组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互操作性,更是Wi-Fi HaLow技术迈向全球市场的重要里程碑。接下来,移远通信将继续携手摩尔斯微电子,提供符合物联网行业需求的一流Wi-Fi HaLow解决方案,引领长距离、低功耗物联网的发展。”

摩尔斯微电子市场营销和产品管理副总裁Prakash Guda表示:“过去一年,摩尔斯微电子团队一直在不懈努力,扩大我们Wi-Fi HaLow解决方案的全球影响力。随着移远HaLow模组接连通过欧美认证,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该认证的顺利通过不仅体现了Wi-Fi HaLow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也代表着其在被确立为物联网和无线连接通用标准方面实现了重要飞跃。”

移远FGH100M 模组采用IEEE 802.11ah协议标准,在Sub-1 GHz频段运行,具有强大的远程覆盖能力,覆盖距离超过1公里,约是传统 Wi-Fi 传输距离的十倍,可为各类客户终端提供更远距离、更加稳健的Wi-Fi连接。与此同时,该模组还具有小尺寸、超低功耗、更好的信号穿透力、设计简单、大容量等优势,非常适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智慧农业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

相较于采用其他Wi-Fi技术的产品,FGH100M Wi-Fi HaLow 模组功耗更低,能够支持使用纽扣电池的设备运行数月甚至数年,这对于需要长期持续运行的应用终端来说至关重要,如智能传感器、状态监测器等。

在安全性方面,移远模组在开发的过程中始终以安全为核心,从产品架构到固件/软件开发,均遵循业界领先的实践和标准,不仅通过第三方独立测试机构减少潜在的漏洞,还在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执行生成SBOMs和VEX文件、固件二进制分析等安全实践,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为进一步简化终端设计,移远通信还为FGH100M模组提供了一系列配套天线,包括YCIS001AA、YCIS002AA、YCIS003AA、YFNP017WWA、YPCS002BA、YMCP003AA、YEIN002AA、YECN028AA和YECW000N1A,满足客户对灵活性和兼容性的多样化需求。

关于移远通信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36)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完备的IoT产品和服务,涵盖蜂窝模组(5G/4G/3G/2G/LPWA)、车载前装模组、智能模组(5G/4G/边缘计算)、短距离通信模组(Wi-Fi&BT)、GNSS定位模组、卫星通信模组、天线等硬件产品,以及物联网解决方案、认证与测试、智慧城市、工业智能等服务与解决方案。公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金融支付、智慧城市、无线网关、智慧农业&环境监控、智慧工业、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智能安全等领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移远官网https://www.quectel.com.cn/,关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移远通信”或发送邮件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110794241/zh-CN/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1月17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恩智浦(NXP)S32K344 MCU的汽车通用评估板方案。

1.jpg

图示1-大联大世平基于NXP产品的汽车通用评估板方案的展示板图

近年来,受智能化、网联化、电气化等技术的影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种趋势下,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外观设计、安全性以及驾驶体验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汽车厂商迫切需要加快产品原型验证的速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汽车市场。为加快设计开发,大联大世平基于NXP S32K344 MCU推出汽车通用评估板方案,该方案能够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开发S32K344相关的汽车应用。

2.png

图示2-大联大世平基于NXP产品的汽车通用评估板方案的场景应用图

S32K344是NXP S32K3系列中的产品,基于Arm®Cortex®-M7内核,符合ISO26262 ASIL-D汽车功能安全等级,支持ASIL B/D安全应用,并提供一个可扩展的平台,具有下一代汽车所需的安全性、可扩展性、连接性和低功耗特性。S32K3系列产品专注于汽车环境的稳定性,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保持出色性能。并且该系列MCU针对成本敏感的应用进行了优化,具有节省空间的封装选项。

3.png

图示3-大联大世平基于NXP产品的汽车通用评估板方案的方块图

本评估板方案面向通用级汽车应用,其提供丰富的测试组件,支持广泛的ASIL-D级安全硬件和外围设备,包括FS26安全系统基础芯片,板载CAN、LIN和UART/SCI接口,提供RMII接口,支持外拓以太网开发板,板上预留SODIMM-260金手指接口,方便用户拓展功能底板。不仅如此,NXP还推出免费开发集成环境S32DS,这可使用户可以迅速熟悉S32K系列MCU,并快速完成产品原型验证,从而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满足汽车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核心技术优势

评估板尺寸为:6mm×130mm,使用轻巧方便。选用基于Arm®Cortex®-M7 32位4MB/512K带锁步能的微控制器,满足ASIL-D汽车功能安全等级的应用开发需求;

搭配可功能扩展的第三代安全电源管理芯片FS26,实现全方位的电源监测管理与失效安全防护;

专用界面设计搭配NXP FS26 GUI工具,提供FS26模拟与OTP烧录功能;

1路高速的CAN收发器,2路LIN 22A/SAE J2602收发器;

丰富的通信接口:SPI、I²C、I²S、UART、CAN/FD与支持TSN的以太网;

提供RMII接口,可弹性对接车用以太网和工业用以太网的开发板,实现车用网络开发;

提供ArduinoUNO接口,可连接各类型的开发板做应用扩展;

支持10-Pin JTAG标准调试接口和20-Pin ETM进阶调试接口;

SODIMM-260的接口设计,使得此板既可作为最小系统方式独立运行,也可与车身域扩展载板组合运行,方便用户进行车身域应用开发;

与原厂提供的RTD实时驱动软件深度合作,丰富的官网例程为用户提供无障碍的开发环境,可基于NXP量产级别AUTOSAR®和Non-AUTOSAR®的底层驱动基础进行车规级应用软件开发。

方案规格:

主控MCU(S32K344):

ARM® Cortex® M7锁步内核,符合ISO26262 ASIL-D汽车功能安全等级,支持ASIL B/D安全应用,主频可达160MHz;

带ECC功能的4MB Flash,带ECC功能的512KB RAM;

支持低功耗运行和待机模式。快速唤醒,时钟和功率门控;

带DSP指令集和单精度浮点数处理单元(FPU);

12位1 Msps ADC,16位eMIOS定时器;

HSE安全引擎:AES-128/192/256、RSA、ECC、安全启动和密钥存储,侧通道保护,适用于ISO 21434;

外设接口:以太网TSN/AVB(100Mbps/1Gbps),CAN FD,FlexIO(UART/SPI/IIC/IIS/SENT/PWM),SAI,QSPI;

支持6路FlexCAN,且全部支持CAN-FD;

免费的软件开发集成环境——S32DS,并提供RTD实时驱动软件支持AUTOSAR®和非AUTOSAR®应用程序上的实时软件,针对Arm®Cortex®-M内核和所有软件层的ISO 26262合规性,提供完整的IP和功能。

车规级高速CAN收发器(TJA1043)规格:

完全符合ISO 11898-2:2003和ISO 11898-5:2007标准;

适用于12V和24V系统;

低电磁发射(EME)和高电磁抗扰度(EMI);

在CAN FD快速相位下,数据速率高达5Mbit/s;

VIO输入允许直接连接电源电压为3V~5V的微控制器。

车规级高速LIN收发器(TJA1022)规格:

符合LIN 2.0,LIN 2.1,LIN 2.2,LIN 2.2A和SAE J2602标准;

波特率高达20KBd;

极低的电磁辐射(EME);

在睡眠模式下具有极低功耗,支持远程LIN唤醒;

可在未通电状态下被动操作;

LIN从机应用的集成终端电阻;

K-line兼容;

输入电平兼容3V与5V的器件,可直连MCU微控制器。

车规级SBC(FS26)规格:

输入电压最大支持DC 40V;

处理严重的曲柄操作(3.2V电池),由于其BOOST控制器;

VBST Front-End时,支持最低电池工作电压为2V;

VBST Back-End时,支持最低电池工作电压为6V;

电源供应可输出多路VCORE/LDO/TRK与MCU搭配;

安全监督:(Fail Safe):

支持MCU电源监督,外部电压输入监督,对内部所有电源做过压,欠压监督;

支持内部逻辑,模拟功能自我检测;

Watchdog:Simple/Challenger,预防死机或软件失序运行;

支持失效安全输出,系统安全防护;

电磁干扰(EMI)稳健性支持各种汽车EMI测试标准;

可扩展的产品组合,从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 B到ASIL D。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TSE:3702)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货商超250家,全球78个分销据点,2022年营业额达259.7亿美金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3年蝉联「优秀国际品牌分销商奖」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市场排名依Gartner 2023年03月公布数据)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在接受调研的企业级(规模超千人)公司中,约42%表示已在业务中积极部署AI。 

  • 另有 40% 表示目前正在探索或试验 AI,但尚未部署其模型。 

  • 59% 已经在探索或部署AI的公司表示已加速AI的技术推广或投资。 

  • 阻碍AI部署的主要障碍包括有限的AI技能与专业知识 (33%)、数据过于复杂 (25%) 和对AI伦理的担忧 (23%)。

由IBM(NYSE: IBM))委托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接受调研的企业级(规模超过1000名员工)组织当中,约有42%已经在其业务中积极使用人工智能。早期采用者正在引领潮流,59%已经在使用AI的受访企业打算加速和增加对AI技术的投资。企业采用AI的持续挑战仍然存在,缺乏具备合适技能的员工、数据的复杂性,以及AI伦理方面的担忧,仍是阻碍企业在其运营当中采用AI技术的主要障碍。

1.jpg

IBM Global AI Adoption Index 2023

IBM软件部高级副总裁Rob Thomas表示:"我们看到,克服重重障碍部署了AI的早期采用者正在进一步投资,这证明他们已经体验到AI带来的好处。唾手可得的AI工具、关键流程自动化的驱动力以及越来越多的AI嵌入到企业现有的业务应用中,是推动AI在企业层面扩展的主要因素。我们看到企业利用AI的一些用例,包括IT 自动化数字劳动力客服,相信这些是AI技术能够最快速地产生深远影响的用例。对于40% 还停留在验证阶段的受访企业,我相信 2024 年将是他们解决和克服技能差距和数据复杂性等入门障碍的一年。"

由IBM 委托Morning Consult 进行调研而发布的 《2023 年全球AI采用指数》的要点包括:

第一,过去几年,接受调研的大型组织,其AI采用率保持稳定:

  • 如今,大型企业中有 42% 的 IT 专业人员表示,他们已经积极部署了AI,另有 40% 的人正在积极探索使用该项技术。

  • 此外,38% 的企业 IT 专业人员表示,他们的公司正在积极实施生成式AI,另有 42% 的人正在进行探索。

  • 印度(59%)、阿联酋(58%)、新加坡(53%)和中国(50%)的企业在使用AI方面较为激进,而西班牙(28%)、澳大利亚(29%)和法国(26%)保守。

  • 金融服务业的公司最有可能使用AI,该行业约有一半的 IT 专业人员表示其公司已积极部署AI。电信行业 37% 的 IT 专业人员表示,他们的公司也在部署AI。

第二,在积极部署或探索AI 的受访公司中,大多数在过去 24 个月当中加快了AI的推广或投资:

  • 在部署或探索AI的公司中,59% 的 IT 专业人员表示,他们的公司在过去 24 个月中加快了对AI的投资或推广。

  • 中国(85%)、印度(74%)和阿联酋(72%)是最有可能加速推广AI的市场,而英国(40%)、澳大利亚(38%)和加拿大(35%)的企业在加速推广AI方面最为保守。

  • 在探索或部署AI的企业中,研发(44%)和技能再培训/员工发展(39%)是最主要的AI投资。

第三,更易使用的AI工具以及降低成本和实现流程自动化的需求,正在推动受访公司采用AI:

  • AI工具的进步使其更容易获得(45%),降低成本和实现关键流程自动化的需求(42%),以及越来越多的AI嵌入到标准的现有业务应用程序当中(37%),是推动AI采用的首要因素。

  • 对于 IT 专业人员来说,近年来AI最重要的两个变化是更易于部署的解决方案(43%)以及数据、AI和自动化技能的日益普及(42%)。

  • 对于目前正在探索或部署AI的受访公司而言,推动其采用AI的用例横跨业务运营的许多关键领域,包括: 

    • IT 流程自动化(33%)

    • 安全和威胁检测(26%)

    • AI监控或治理(25%) 

    • 业务分析或智能(24%) 

    • 文档处理、理解和流转的自动化(24%)

    • 客户或员工自助服务应答与操作的自动化(23%) 

    • 业务流程自动化(22%) 

    • 网络流程自动化(22%)

    • 数字劳动力 (22%)

    • 营销与销售 (22%)

    • 欺诈检测 (22%)

    • 搜索和知识发现 (21%)

    • 人力资源和人才招聘 (19%)

    • 财务规划与分析 (18%)

    • 供应链情报 (18%)

第四,同样的障碍也让下一波接受调研的公司无法从AI中获益:

  • 在探索或部署AI 的企业中,阻碍其成功采用AI的最大障碍是有限的AI技能和专业知识(33%)、数据过于复杂(25%)、对AI伦理的担忧(23%)、AI项目太难整合和扩展(22%)、价格太高(21%)以及缺乏AI模型开发工具(21%)。

第五,生成式AI与传统AI模式的入门障碍有所不同: 

  • 尚未探索或实施生成式AI的受访企业的 IT 专业人员认为,数据隐私(57%)以及信任和透明度(43%)的问题是采用生成式AI的最大障碍。

  • 35%的受访者还表示,缺乏实施技能也是一大阻碍因素。

第六,接受调研的企业表示,AI已经对企业员工产生了影响: 

  • 五分之一的企业表示,他们缺乏具备恰当技能的员工来使用新的AI或自动化工具,16%的企业无法找到具备相关技能的新员工来弥补这一缺口。

  • 提到使用AI来解决劳动力或技能短缺问题的公司,他们正在利用AI来尝试一些事情,如使用自动化工具来减少人工或重复性任务(55%)或者实现客户自助服务应答与操作(47%)。

  • 目前只有 34% 的企业正在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或再培训,使他们能够与新的自动化与AI工具协同工作。

第七,IT 专业人员都明白,AI必须值得信赖并得到有效治理,但由于种种障碍,接受调研的公司很难将其付诸实践:

  • IT 专业人员普遍认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AI实践透明且符合伦理规范的公司所提供的服务(85% 表示 "非常同意"或 "比较同意"),他们认为能够解释AI如何做出决策对他们的业务至关重要(在探索或部署AI的公司中有83%持此观点 )。

  • 但是,由于许多已在部署AI的公司在此过程中面临多重障碍,只有不到一半的公司表示他们正在采取关键步骤来实现值得信赖的AI,如减少偏见(27%)、跟踪数据来源(37%)、确保能够解释其AI模型如何做出决策(41%)或制定合乎伦理的AI政策(44%)。

调研方法:

本调研于 2023 年 11 月进行,调研区域涵盖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新加坡、韩国、西班牙、阿联酋、英国、美国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调研受众包括具有代表性的 8584 名 IT 专业人员。参与调研的人员必须是全职员工,担任经理或更高级别的职务,并且至少对公司如何运营和使用 IT 有一定了解。全球调研结果的误差范围为 +/- 1 个百分点。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 Red Hat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协议包括交付独有的持久300Ah电池
• 海辰储能将在未来三年为全球范围内的Powin项目供货
• 协议巩固了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

固定电池制造商海辰储能(Hithium)已与全球储能平台供应商Powin, LLC签约,为其提供5GWh电池容量。此合约为期三年,两家公司此前已于2023年早些时候签署了首份提供至少1.5GWh电池容量的协议。海辰储能将以其300Ah磷酸铁锂(LFP)电池的形式向Powin提供商定的储能容量。

1.jpg

Powin全球采购副总裁Jason Eschenbrenner (左) 和海晨储能副总裁Monee Pang (右) 在签署新协议之后合影。(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海辰储能的300Ah电池是该制造商最耐用的电池产品,凭借其独特的锂离子主动持续释放技术,可将电池寿命延长至12,000次循环以上。此外,该电池运行稳定,在前一千次循环中最多只有2%的老化效应,而业内最普遍的老化率约为6%。这部分归功于公司尖端的自动化生产线,为电池赋予尤其可靠的性能。

海辰储能副总裁Monee Pang表示:“我们自豪于能够赢得Powin的信任,并在进入全球市场的第一年就达到了这一里程碑。凭借300Ah电池,未来的项目将展示我们通过在电池化学方面的独特创新,延长电池寿命并提高性能效率。”

Powin总部位于俄勒冈州,通过遍布全球的项目,提供全面的交钥匙储能系统。公司产品涵盖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可优化性能的完全集成的电池和能源管理系统。

Powin全球采购副总裁Jason Eschenbrenner在谈到新协议时说道:“很高兴海辰储能成为了我们的供应商,支持我们快速实施大型储能项目,特别是其300Ah电池,为我们在延长项目寿命方面,提供了尤其可靠、持久的基石。”

关于HiTHIUM

海辰储能(Hithium)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为公用事业规模以及商业和工业应用提供优质固定式储能产品的领先制造商。海辰储能拥有四座研发中心和多处智能化生产设施,其创新成果包括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的突破性安全改进以及生命周期的延长。海辰储能创始人和高级管理人员在该领域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利用其在BESS领域的专业优势,为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先进储能技术。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厦门,并在深圳、重庆、慕尼黑、迪拜和美国加州设有生产、研发或销售分支机构。迄今为止,海辰储能已交付17,000 MWh电池容量。

关于Powin, LLC (Powin)

在Powin,我们致力于推动能源的下一个前沿,并通过确保清洁、适应性强且经济实惠的电力供应,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供电方式。作为全球能源平台供应商,我们提供完全集成的电池储能解决方案、软件和服务,以优化电网性能,实现向更清洁能源的过渡。Powin已部署或在建的储能系统超过16,000 MWh。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116051936/zh-CN/

围观 9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年伊始,龙马精神,英发睿能又传喜讯。2024年1月16日,英发睿能再次收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针对N型TOPCon双面电池的检测报告。此次报告结果显示,英发睿能N型TOPCon双面电池测试效率达到了26.61%,再次刷新历史记录,跻身行业效率第一阶梯。

1.jpg

01 乘风破浪

2.jpg

距上一次英发睿能电池效率升级仅过了短短一个月时间,N型TOPCon电池效率便再次突破,N型TOPCon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6.61%,不仅创下英发历史新高,更在整个行业中遥遥领先。英发N型TOPCon电池测试效率的不断提高是英发睿能不断追求创新和卓越的成果,面对N型TOPCon电池28.7%的极限效率理论,英发有能力、有信心、有勇气不断挑战突破。

3.jpg

02 万象更新

4.jpg

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企业,英发睿能秉持着"追求优秀,挑战极致"的企业精神,坚定不移地追求在太阳能电池研发和制造方面的卓越表现。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2023年成立的宜宾英发德坤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31日正式启动,12月30日首根单晶硅棒正式出炉,投产后年产能将达12GW,英发睿能完善自身产业链的重大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为英发"让所有人都用得起、用得上清洁环保新能源"的企业愿景添砖加瓦。

03 展望未来

5.jpg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英发N型TOPCon电池的测试效率已经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但英发睿能并没有停下脚步。展望未来,英发睿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提升N型TOPCon电池的效率和可靠性,为推动全球新能源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