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anerNow 6.0采用智能驱动的网络安全评分和经过改进的控制面板,可帮助机构实现漏洞管理自动化,以有效应对网络攻击并改善网络安全态势。

网络攻击防御行业的全球领先企业SecPod Technologies发布了SanerNow 6.0,这是对其旗舰网络攻击防御平台SanerNow的最新更新。凭借全新的统一控制面板和创新的网络安全评分(Cyber Hygiene Score),SanerNow改变了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和安全管理员应对网络攻击的方式,并简化了漏洞生命周期自动化的流程。 

1.jpg

SanerNow_SecPod

SecPod首席执行官Chandrashekhar Basavanna表示:"们很高兴推出对SanerNow平台的重大升级。风险量化一直是整个行业中一个让人着迷的概念。们正在通过创新的安全评分来真正尝试这一点。这将有助于我们的客户量化其IT础设施面临的风险,并实施漏洞缓解策略。过全新的控制面板,我们将端到端漏洞管理与可见性、检测、优先级划分和缓解功能整合在一统一的控制台中。"

通过基于SecPod内部安全情报和专有算法的网络安全评分,SanerNow可以量化机构的网络安全,并提供对IT基础设施的洞察。此外,结合统一的控制面板,SanerNow提供了您机构所面临风险的整体视图,以采取有效的精准聚焦行动。

带有新控制面板和网络安全评分的更新后SanerNow 6.0现已向公众提供。SecPod的 SanerNow高级漏洞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网络攻击防御平台,可在单个统一控制台中提供对IT基础设施的可见性和控制、漏洞检测和优先级排序,以及漏洞修复。 

关于SecPodSecPod是一家基于软件即服务(SaaS)的网络安全技术公司,其坚定不移的唯一目标是防御网络攻击。  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提供顶级的先进漏洞管理解决方案,可增强全球机构的网络安全态势。 

联系方式:如需了解任何信息,请联系 jagsir@secpod.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8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凭借在制造技术、供应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和领导力,伟创力荣获美国制造业领导委员会和美国制造商协会嘉奖

近期,伟创力(纳斯达克股票代码:FLEX)因其一流的成就,及推动先进且可持续制造业新时代的变革领导力被评为"2023年度制造商"。在近期举办的制造业领导奖颁奖典礼上,由美国制造业领导委员会和美国制造商协会向伟创力颁发该奖项,以表彰公司在大规模部署数字技术方面的卓越表现。

"我们很荣幸获得这一久负盛名的年度制造商奖,"伟创力全球运营和供应链总裁Hooi Tan表示,"我们的团队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先进的制造服务和解决方案,并针对效率、灵活性和规模进行优化。在我们遍布30个国家工厂工作的员工才是真正值得认可的,正是因为他们的齐心协力使这一卓越成就成为可能。"

除了年度制造商奖外,伟创力还获得了两项2030制造业奖,这些奖项授予为其他制造商提供创新示范,且拥有前瞻性解决方案的公司。伟创力的供应链联合风险管理计划供应商温室气体减排计划获得了认可,这也是公司创新文化的最新实践。

被命名为联合风险管理(JRM)的伟创力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可在产品生命周期早期便对产品的潜在供应链风险实现可量化的可视性。通过自动报告和建议的风险管控计划,伟创力能够与客户合作,在产品制造之前就将弹性设计到产品之中。

为促进公司范围之外及整个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伟创力承诺50%的首选供应商将在2025年前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设定,100%的首选供应商在2030年前完成目标设定。为支持这一目标,伟创力联合首选供应商和与碳披露组织(CDP),于2021年启动了供应商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并邀请500家首选供应商参与。第一年内,60%的首选供应商通过CDP公开披露运营排放量,29%公开披露温室气体减排目标,7%设立了可再生能源目标。

关于伟创力

伟创力是众多企业优选的制造合作伙伴,致力于为客户设计和制造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多元产品。通过遍布全球30个国家的人才团队,以及可靠和可持续的运营管理,伟创力为多个行业和终端市场提供创新技术、供应链和制造解决方案。

关于制造业领导委员会

制造业领导委员会成立于2008年,是美国制造商协会的一个部门。其使命是通过关注变革的技术、组织和领导层面,帮助制造业公司过渡到制造业的数字化模式。制造业领导委员会拥有来自世界众多领先制造公司的2500多名高级成员,专注于先进数字技术与业务的交叉领域,在制造业企业迈向制造业4.0的过程中,识别其运营、组织和领导方面的提升和改进机会。

关于美国制造商协会

美国制造商协会(NAM)是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协会,代表美国50个州各个工业部门的大小制造商。制造业每年创造近1300万个男女就业岗位,为美国经济贡献2.90万亿美元,在所有主流行业中具有最大的经济影响力,占美国所有私营部门中55%的研发份额。美国制造商协会是最具影响力的制造商意见群体,也是帮助制造商在全球经济中展开竞争以及在美国各地创造就业机会的政策议程的主要倡导者。有关美国制造商协会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nam.org/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8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亮相RISC-V中国峰会,展台B2

2023年8月23日-25日

唯一完全可定制的RISC-V处理器IP的提供商Semidynamics推出了Atrevido系列64位内核的下一个成员。Atrevido 423具有更宽的4路管道,允许解码和退役的指令最高是最近推出的2路223内核的两倍。它还与更多功能单元结合,大幅增加了IPC(每周期指令数)。

Semidynamics首席执行官Roger Espasa表示:“Atrevido 423特别适合需要大量数据的应用。当所需的数据无法适应更接近内核的内存层次结构级别(例如L1、L2甚至L3)时,它会大有作为,由于我们的Gazzillion™错过技术,它可以容忍非常大的延迟,而且不影响吞吐量。这可以处理多达128个同时数据请求,并以返回的任何顺序将它们跟踪回正确的位置。Gazzillion™支持内核访问远离内核的存储器层次结构级别,而不会影响带宽或吞吐量。实际上,Gazzillion™ 技术消除了采用CXL技术时可能出现的延迟问题,使远程内存能够以其设计的超高速度访问。因此,Atrevido能够很好地处理AI和HPC工作负载,这些工作负载通常需要快速访问主存中的大量数据。

1.jpg

Atrevido可以配置为具有CHI NoC的相干内核,也可以配置为通过AXI接口连接的更简单的非相干内核。此外,该内核改进了TLB和MMU,而且支持SV39/48/57,非常适合使用Linux运行、占用大量内存的应用程序。无序内核设有可以添加的RISC-V扩展的大菜单。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可以配置内部矢量单元,其完全支持最新的RISC-V矢量规范。其他重要扩展包括位操作、加密、单精度FP、双精度FP和半精度FP以及bfloat16。如果目标市场需要,客户还可以选择通过ECC保护数据缓存以及通过奇偶校验保护指令缓存。此外,Atrevido内核完全符合最新的RVA22 RISC-V配置文件。这些内核与工艺无关,已经提供低至5纳米的版本。

Roger Espasa补充道:“Semidynamics拥有市场上最快的内核,即使数据不适合缓存,也能以高频率以每时钟一条缓存线移动大量数据。在右侧节点上,这可以在高达2.4 GHz频率下完成。市场的其余部分平均每很多个周期就有一条缓存线,这与Semidynamics的每个周期都有一条相去甚远。”

支持加密

实现的标量加密扩展遵循最新规范(Zks和Zk),并为SHA2-256、SHA2-512、ShangMi 3、ShangMi 4、AES-128、AES-192和AES-256等算法提供高性能加密。Atrevido 423恒定时间实现提供了抵御侧信道攻击的安全性,同时仍然提供了高性能的加密解决方案。

Open Core Surgery,完全定制

Espasa解释道:“这些最先进内核的客户希望拥有独特的解决方案,并构建自己的特殊秘密酱汁。”。“在提供Open Core Surgery™方面我们做到了独一无二,因为我们开放了内核,可以在其中插入定制指令。这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其他公司的内核只能从一组预先确定的选项进行配置。这完全保护了客户的ASIC不被复制,并保护了其在新ASIC中的数百万美元投资。这也意味着它针对功率、性能和面积进行了优化,没有不必要的开销或妥协。”

Semidynamics可以在几周内将客户的“秘密酱汁”功能实现到RTL中,这是其他人无法提供的。Semidynamics还使客户能够快速将其定制内核推向市场,因为第一滴可以在FPGA上运行。这使客户能够检查功能并在其上运行软件,而Semidynamics则进行内核验证。通过并行执行这些操作,可以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并降低风险。

矢量单元

其中的关键是Semidynamics的矢量单元,它是RISC-V市场上最大的、完全可定制的矢量单元。每个周期可提供高达2048b的计算量,用于前所未有的数据处理。矢量单元由几个“矢量内核”组成,大致相当于一个GPU内核,并行执行多个计算。每个矢量内核都有能够执行加法、减法、融合乘加、除法、平方根和逻辑运算等算术单元。Semidynamics的矢量内核可以定制以支持不同数据类型:FP64、FP32、FP16、BF16、INT64、INT32、INT16或INT8,具体取决于客户的目标应用程序域。以位为单位的最大数据类型大小定义了矢量内核宽度或ELEN。然后,客户选择要在矢量单元内实现的矢量内核的数量,4、8、16或32个内核,以满足非常广泛的功率性能区域权衡选项。一旦做出这些选择,总的矢量单元数据路径宽度或DLEN是ELEN x 矢量内核的数量。Semidynamics支持128b至2048b的DLEN配置。

独特的是,Semidynamics在矢量单元中提供了第二个关键选择:每个矢量寄存器(称为VLEN)的位数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虽然大多数其他供应商认为VLEN等于DLEN(即1X比率),但Semidynamics提供2X、4X和8X比率。当VLEN大于DLEN时,矢量运算使用多个周期来执行。例如,当VLEN=2048和DLEN=512时,每个矢量算术运算将需要4个时钟执行。这对于容忍较大内存延迟和降低功耗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功能。这释放了矢量单元处理Gazzilion不断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数据位的能力。

Semidynamics www.semidynamics.com

2016年成立于西班牙巴塞罗那,Semidynamics™是唯一完全可配置的RISC-V处理器IP提供商,专业提供高带宽、高性能内核,其矢量单元面向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我公司为私人公司,是RISC-V联盟的战略成员。

有关问题,请发送邮件

2.png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8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想象一下:人工智能(AI)不仅可以设计饮料,而且还会精心选择其成分,制定出完整的配方,甚至品尝饮料以进行完善。 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对吧? 那么,在我们深入了解这个非同寻常的故事时,准备好大吃一惊吧!

1.jpg

HELL ENERGY AI Production

让我们花点时间回忆一下食品和饮料史上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和发明:全球首次食品配送(1768年)、冰箱(19世纪80年代初)、巴氏灭菌(19世纪)、微波炉(1945年)、感应烹饪(1973年)、在线订餐(1994年)和送餐机器人(2018年)。

而现在,我们刚刚又见证了一个全新里程碑——全球首款完全由人工智能根据匈牙利生产商指令开发的能量饮料(2023年7月)。

虽然最初秘密已于两周前揭晓,但真相时刻终于到来,因为这款饮料目前正在欧洲最先进的能量饮料工厂生产。

机器可以在更具有意识的机器的指示下做事情。

利用其无与伦比的能力,人工智能能够以闪电般的速度处理大量信息,深度搜索互联网,并分析能量饮料成分、销售数据、消费者反馈、健康研究和行业趋势等相关数据。 凭借这一全面知识,人工智能 开始打造一款超越所有预期的能量饮料。

利用其认知能力,人工智能 通过精挑细选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混合物增强了能量饮料的品质,在确保符合行业法规的同时,优化营养标准。

为对口味进行微调,人工智能 甚至打造出三个版本,并通过纽约一家公司的技术将其数字化。 在品尝(没错,是品尝,而非测试)所有三个版本的饮料并分析大量资料和统计数据后,人工智能 利用其预测智能选出获胜口味。

结果如何? HELL旗下与众不同的新鲜口味,Tutti-frutti & Berry-blast在AI数字领域诞生。

为保护配方秘诀,人工智能 提出了严格的建议, 将其保存在HELL ENERGY匈牙利工厂内高度安全的电脑中,并采取先进的安全措施加以强化。 认识到备份措施的必要性,配方的副本安全地存储在瑞士金库中。

但人工智能的参与并没有就此结束。 它还负责包装设计,为饮料罐注入年轻时尚的美感,令品牌形象与人工智能自身的数字风格协调一致。

HELL A.I.的新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盲品,以出色的成绩通过了测试,进一步验证了人工智能的非凡能力。

这一突破性的发展标志着食品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人工智能 系统可在几分钟内分析大量数据,将产品开发周期从几年缩短至几周。 诸多人工智能 系统之间的协作推动了创新,突破了以往认为是不可能的界限。

HELL A.I.能量饮料在欧洲最先进的饮料工厂生产,预计将于2023年夏季/秋季在全球60多个国家首次亮相。 借助人工智能与创新饮料创作的卓越融合,准备开启一场与众不同的味觉体验吧。

HELL A.I. 饮料生产: https://youtu.be/oAyC4_1xOZU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8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款MegaDC务器集成了新型AmpereOne™ CPU,用于微服务、Telco EdgeWeb务器、缓存服务、媒体编码和视频游戏流

Supermicro,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CI是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存储和5G/Edge的整体IT解决方案提供商,宣布为其已经广泛的应用优化产品线推出几款新服务器。 这些新服务器集成有新型AmpereOne™ CPU,具有多达192个单线程内核和高达4TB的内存空间。 数据库、Telco Edge、Web服务器、缓存服务、媒体编码和视频游戏流等应用将受益于内核数量增加、内存访问更快、每瓦功耗实现更高性能、可扩展电源管理和新的云安全功能。 此外,基于云原生微服务的应用将受益于较低的延迟和功耗特性。

1.jpg

Supermicro在其广泛的工作负载优化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中添加基于192-Core ARM CPU的低功耗服务器

Supermicro营销和安全副总裁Michael McNerney表示:"Supermicro正在通过引入这些新系统来拓展我们的客户选择,这些新系统集成有Ampere Computing的最新高内核量CPU。 凭借高内核量、可预测延迟和高达4TB的内存空间,用户将在一系列工作负载中体验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 我们将继续设计和交付一系列环保服务器,赋予客户在各种应用方面的竞争优势。"

作为ARM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些新服务器集成了面向行业标准服务器管理的OpenBMC,从而能够将这些新型Supermicro服务器集成到本地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当中。

Supermicro基于ARM的MegaDC服务器是对Ampere® Altra® CPU(具有32至128个内核)的创新扩展,采用AmpereOne™,内核多达192个。 基于AmpereOne™的服务器包括PCIe 5.0和DDR5,与上一代系统相比,该服务器具有更大的内存空间和I/O带宽且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实现更快的整体应用程序性能。 客户可以利用Supermicro构建块解决方案架构来支持各种应用工作负载需求,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存带宽和容量、更多的PCIe扩展插槽,以及更低功耗的CPU性能。

如需了解有关Supermicro基于Ampere的服务器系列的更多详情,请访问 https://www.supermicro.com/en/products/megadc?pro=generation_new%3DR12%2CR13

新服务器根据单插槽MegaDC构建块解决方案架构进行了应用优化,并立即可用。 目标应用包括:

  • Enterprise – 1U,单插座,带12个2.5" U.2 NVMe驱动器

  • AI/GPU – 2U,单插槽,带高达4个双宽度350W GPU卡

  • Database – 2U,单插座,高达24个 NVMe驱动器

  • Object Storage– 2U,单插座,带12个3.5"和4个2.5" U.2 NVMe驱动器

  • Telco Edge – 2U,单插座,17"深度,带6个2.5 U.2 NVMe驱动器

Ampere首席产品官Jeff Wittich表示: "随着AmpereOne™加入Supermicro MegaDC服务器系列,我们将为需要以最低功耗实现更高性能的工作负载带来更多内核。 凭借Ampere® Altra®和AmpereOne™产品,Supermicro为客户提供可满足诸多应用需求的各种选项,同时继续降低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的成本及环境影响。"

如需了解有关Supermicro产品的更多详情,请访问:  www.supermicro.com

观看网络研讨会《AICAN: New Cloud Game Streaming Platform Delivering PC Quality Graphics to Mobile Games》,网址: https://www.brighttalk.com/webcast/17278/587447

关于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upermicro(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CI)是应用优化整体IT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 Supermicro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成立并运营,致力于向市场率先推出针对企业、云、人工智能和5G电信/边缘IT基础设施方面的创新。 我们正在转型为一家整体IT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服务器、人工智能、存储、物联网和交换机系统、软件及服务,同时提供先进的大容量主板、电源和机箱产品。 这些产品在内部设计和制造(在美国、中国台湾和荷兰),通过全球运营来实现规模和效率,并进行优化以改善总购置成本(TCO)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计算)。 屡获殊荣的服务器构建块解决方案(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产品组合允许客户从我们灵活且可重复使用的构建块构建的广泛系统系列中进行选择,针对其具体的工作负载和应用进行优化,这些构建块支持一整套外形尺寸、处理器、内存、GPU、存储、网络、电源和冷却解决方案(空调、自然风冷或液体冷却)。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8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江森自控与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 WELL 建筑研究院、世邦魏理仕联合编写发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白皮书》,旨在为智慧城市产业提供重要的参考指南和行业思考的载体

  • 该白皮书呈现了为人类带来安全、健康空间的智慧城市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 江森自控将持续与阿里云等智慧城市产业伙伴合作,共同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2023年7月19日,致力于智慧、健康和可持续建筑的全球性企业江森自控发布了《"双碳"时代的未来智慧城: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该白皮书融合了来自智慧城市与建筑不同领域合著机构的集体智慧,从多元化角度清晰地呈现了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在"双碳"时代的发展背景与驱动力、解决方案、产业生态圈和实践案例等。

1.jpg

江森自控与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通过剖析国内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的演进,将智慧建筑、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工作场所、智慧安防等智慧城市场景中的整体解决方案与丰富案例相结合,同时整合了各编写单位在相关领域的创新经验和深刻见解,探讨人居健康、生态健康以及数字赋能三个方面的重要性。白皮书由江森自控携手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国际 WELL 建筑研究院(IWBI)、世邦魏理仕(CBRE)共同编写。

江森自控亚太区总裁朗智文(Anu Rathninde)表示:"实现中国的双碳目标是智慧城市倡议的关键要务。在中国,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超过50%。我们在白皮书中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的发展,将建筑碳排放问题转化为解决方案。能源效率、电气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建筑‘三部曲'不仅是降低建筑能耗成本和排放的解决方案,同时还有助于为人们创造安全、健康的空间,保护人们免受各种健康问题的挑战。建筑是中国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国和中国人民创造一个健康、智慧和绿色的未来。"

2.jpg

现场嘉宾通过圆桌对话分享对于建设双碳时代未来智慧城的见解

在今天于上海举行的白皮书发布会上,政府代表和行业嘉宾齐聚一堂,对白皮书的内容以及中国如何实现智慧城市发展目标展开讨论。上海市长宁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朱辉出席本次发布会,并介绍了长宁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概况。同时,嘉宾们通过圆桌对话环节,分享对于建设双碳时代未来智慧城的见解。

江森自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杨光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来自智慧城市生态系统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布这份白皮书。它将为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为行业领导者讨论和思考如何为智慧城市项目做出贡献提供基础,并推动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白皮书还展示了我们在热泵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建筑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创新如何赋能智慧、健康、可持续的建筑,而这些建筑将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石。"

作为白皮书的发起者和参与者,江森自控始终聚焦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江森自控整合以OpenBlue数字化平台为代表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为中国市场带来新能源、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生物制药、智慧医院、数据中心、智慧家居等多领域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白皮书也介绍了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广州太古汇、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场馆、迪拜未来博物馆等不同领域的案例,展示江森自控如何应用OpenBlue 数字化平台等解决方案,帮助建筑优化性能,实现更加智慧和低碳的运营。

参与起草白皮书的合作机构及学界、业界嘉宾也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包括: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院长及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AIF)院长贲圣林、USGBC北亚区董事总经理杜日生、阿里云智能 IoT解决方案研发部副总经理戴高、IWBI中国区副总裁吴正锐、USGBC北亚区市场转化与拓展总监徐辰波。在发布会现场,江森自控与合作伙伴正式发出针对中国智慧城市未来创新发展之路的调研倡议,邀请更多生态圈伙伴携起手来,从技术创新、政策背景、商业模式等角度持续探究未来智慧城市创新及可持续发展。

"双碳"目标下,智慧城市的建设被赋予新的使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更需要兼顾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技术与社会两大问题,同时统筹好多方主体的关系。江森自控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凝聚各方智慧探索打造智慧城市、深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点击此处,下载《"双碳"时代的未来智慧城: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白皮书》

江森自控

在江森自控,我们致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环境。江森自控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公司承诺在2040年前实现净零碳排放。作为致力于智慧、健康和可持续建筑的全球性企业,我们凭借近140年的创新经验,运用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OpenBlue及建筑科技领域完整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组合,为医疗、教育、数据中心、机场、体育场和生产制造等众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江森自控在全球150多个国家拥有100,000名专业员工,旗下拥有多个业内值得信赖的品牌。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http://www.johnsoncontrols.cn/  或关注官方微信"江森自控"。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8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智能化大潮已至。智能座舱作为实现智能汽车差异化竞争的关键要素,成为汽车业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众多科技大厂纷纷入局,利用各种创新技术融合赋能,为智能座舱的发展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

毕马威2023年发布《智能座舱白皮书》预测,2026年中国智能座舱规模将达到2127亿元人民币,智能座舱渗透率将从2022年的59%上升至2026年的82%。汽车座舱智能化俨然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国内汽车产业,智能座舱渐成标配,软件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核心,"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 Defined Vehicles,SDV)更是行业共识。基于此,数字技术服务商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软通动力作为国内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深耕汽车行业十余年,在车企数字化转型咨询、生产制造数字化、产品研发数字化、营销售后数字化四大领域已打造出全栈式服务能力。尤其在智能座舱与智能出行领域,逐渐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角色。

软通动力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加速发展,得益于长期以来的研发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沉淀。早在2007年软通动力便成立了汽车业务团队,目前汽车业务团队规模超2000人,2020年成立了智能座舱研发能力中心,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创新和解决方案优化方面初获成效。现如今,公司已从软件研发服务延伸至智能座舱全链条服务,智能座舱能力中心已积累20+项目经验,拥有200+人的专业团队,服务众多车企和智能座舱相关的Tier1企业。

1.jpg

软通动力高级副总裁陈力铭认为,相对高等级自动驾驶业务,智能座舱领域的发展更具确定性,增长也会更快。围绕智能座舱的新技术、新生态、新商业模式,将为软通动力带来新一轮业务增长。软通动力的优势不仅在于新技术的创新与融合应用,更在于对行业的洞察和市场需求变化的了解。针对汽车硬件差异导致的软件服务需求,软通动力可为客户提供智能座舱定制化研发、测试认证、智能网联等各类解决方案服务,帮助车企在研发、管理和营销模式等领域实现改变与提升,助力客户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从系统研发角度,智能座舱可以简单拆分为底层SoC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与HMI交互窗口等方向。软通动力核心技术能力聚焦于底层操作系统的开发与优化、芯片适配、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等领域。自主研发的智能座舱中控双联屏,具备完整的智能显示屏、语音控制、驾驶辅助、车载娱乐等能力,可适配市场上大部分汽车操作系统;同时产品可作为研发与测试能力平台,能够快速为客户提供同类测试组件,并为测试人员提供测试仿真培训平台,极大提高了智能座舱研发与测试效率。

2.jpg

3.jpg

软通动力智能座舱中控双联屏

智能座舱测试方面,软通动力覆盖了包括智能仪表、中控多媒体、底层通讯等多方面测试能力,并建立起专业智能座舱测试团队与专项测试实验室。通过对车载系统、电子控制单元、显示器和其他组件进行多维度的测试与评估,提升智能座舱产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同时,软通动力专注汽车智能网联的发展,基于自身在汽车后市场的沉淀与经验累积,研发了汽车新营销超级APP,实现了汽车营销与服务的"一站式"整合,帮助车企打造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软通动力汽车新营销超级APP可与智能座舱系统实现联动,完成车辆信息收集、远程控车、实时操控等功能;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新零售渠道,打造个性化的用车体验,并为车企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撑,提高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目前,软通动力已与30多家汽车产业链客户达成深度合作,智能座舱研发能力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完善。陈力铭表示,未来软通动力还将持续加码车载操作系统研发投入,建设以操作系统为主线的智能座舱技术栈,以此为切入口与汽车产业链伙伴共同推动传统汽车产业演变;同时着力布局智能驾驶领域,在辅助驾驶、智能驾驶测试等方面精耕细作,深度探索AI与智能座舱的情景交互技术,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场景化解决方案落地,为车企、主机厂商与用户提供更具差异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出行体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8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2017年达到近210亿美元的营收峰值后,随着平板显示器(FPD)行业的成熟,用于制造OLED和LCD面板的资本设备市场每年的营收持续下滑。 这一趋势将在2023年达到顶峰,FPD设备收入将下降71%,达到31亿美元的历史新低。 然而,Omdia最近发布的《OLED和LCD供应需求&设备追踪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市场将反弹153%,达到78亿美元。

1.jpg

按面板技术和年度总增长划分的FPD制造设备营收

目前,2024年的复苏已基本确定,天马TM19 8.6代LCD、华星T9 8.6代LCD、三星显示器A6 8.6代RGB FMM OLED和京东方B20 6代LTPS LCD的工厂采购订单已经或即将下达。

尽管目前的FPD市场状况仍然不利于面板制造商的大规模资本支出,但设备制造商希望面板需求将在2024年和2025年开始赶上供应,并且面板盈利能力的提高将鼓励新的工厂投资。

面板制造商目前正在评估各种新的工厂计划和技术,这些计划和技术将使他们能够为近眼AR/VR、汽车、IT甚至电视应用生产先进的显示器。

在中国,从工厂破土动工到设备进驻大约需要一年时间。 而在韩国,关闭的LCD工厂意味着传统设施可以相对较快地重新用于OLED生产,而制造设备的交付周期,从采购订单到交付,也大约为一年。

此外,新工厂的投资决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面板制造商是否能够赢得政府支持的财政支援、市场条件和技术可行性确认。

"目前,2025年投资计划的可见性很低。  假定目前正在考虑的一些工厂,如京东方和LG Display的8.6代RGB FMM OLED工厂、HKC和维信诺的RGB光刻OLED工厂、Vedanta在印度的LCD工厂,以及韩国WOLED和QD OLED产能的扩张,我们有理由预计到2026年,FPD设备市场将持续温和复苏",Omdia显示器研究业务主管Charles Annis评论道。

关于Omdia

Omdia,作为Informa Tech的一部分,是一家专注于科技行业的领先研究和咨询集团。凭借对科技市场的深入了解,结合切实可行的洞察力,Omdia将赋能企业做出明智的增长决策。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omdia.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8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BM(NYSE:IBM)近日宣布,里瑞通(Digital Realty)(NYSE:DLR)正在使用 IBM Envizi ESG Suite(此后简称Envizi)来收集、分析和报告其全球300 多个数据中心的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绩效,这些数据中心覆盖六大洲 27 个国家或地区的 50 多个主要城市。

1.jpg

里瑞通(Digital Realty)选择 IBM Envizi,将其全球数据中心和办公场所的数据转化为洞察

根据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的报告《ESG 数据难题》,虽然 95%的受访企业制定了 ESG 提案,但仅有10%在实现目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73%的受访企业表示难以应对手动管理数据的工作量。

里瑞通是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托管和互联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为芝加哥、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伦敦、纽约、北弗吉尼亚、圣保罗、新加坡、悉尼和东京等全球主要城市提供解决方案。依托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的承诺,里瑞通将利用 IBM Envizi 集中收集和管理其 ESG 数据并从中获得洞察,进而跟踪进展情况、确定待改进的领域,向利益相关方提供绩效报告,同时满足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该软件提供了一个全面集成的解决方案,旨在管理 ESG 绩效、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利用 IBM Envizi 的功能,我们将重塑全球数据中心收集、分析和报告 ESG 绩效的能力。它将帮助我们跟踪和管理环境绩效,同时更好地满足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发展需求。"里瑞通可持续发展副总裁 Aaron Binkley 表示。

"全球的很多企业都被淹没在大量的 ESG 相关数据中,包括运营数据、工厂车间的传感器数据等等。这些数据往往孤立存在于不同的数据库、电子表格和业务部门中,"IBM 可持续发展软件副总裁兼产品管理和战略全球负责人 Christina Shim 表示。"IBM Envizi ESG Suite 可帮助我们的客户(如里瑞通)从数据中获得洞察,从而支持他们做出更明智、更可持续的决策。"

通过与 IBM 合作,里瑞通将使用 Envizi 来帮助管理和加速推进其资产组合的可持续发展。例如:

  •  ESG 数据创建单一记录系统:借助 Envizi,里瑞通能够简化各种来源的数据收集过程,例如公共事业数据、电源利用率 (PUE)、可再生能源证书、废弃物数据、商务旅行、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等等。这更便于里瑞通为报告、分析和决策等服务提供一致的数据,例如,支持范围 1、2 和 3 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以及创建年度 ESG 报告。

  •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里瑞通可以应用 Envizi 的领先的数据分析能力,将其资产组合中产生的数据转化为洞察,从而优化业务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例如,Envizi 可以帮助里瑞通评估目前的资产组合,并在以下三个重点领域推动变革:设计和建造更可持续的数据中心,寻找新的供能方式,以及推动其运营模式的改进。

  • 简化 ESG 和可持续发展报告:里瑞通致力于实现透明的ESG披露,并在每年都公布其ESG绩效报告,包括科学碳目标(SBTi)相关工作的进展状况,即到 2030 年将其范围 1 和 2 的排放量减少 68%、范围 3 的排放量减少 24%。Envizi 的 ESG 报告功能可以简化这些报告流程,在单一软件界面中管理报告的问题与对策。

IBM 自身也借助Envizi输入、存储和管理运营数据(如能源消耗和用水量),规划和跟踪节能节水项目,以及支持外部报告和披露。IBM 也是里瑞通的重要客户,双方共同托管后者在全球的部分数据中心。此外,IBM 全球不动产团队也为里瑞通提供关于 Envizi 的见解和经验,助力其实现更可持续的运营。

IBM Envizi ESG Suite 是 IBM 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组合的一部分,后者还包括环境智能软件套件 IBM Environmental Intelligence Suite、应用资源管理平台IBM Turbonomic、业财一体化平台软件IBM Planning AnalyticsIBM Cloud Carbon Calculator 和 IBM LinuxONE,可帮助组织设置、实施并实现其 ESG 目标。

有关 IBM 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ibm.com/sustainability

【关于里瑞通(Digital Realty)

里瑞通(Digital Realty)为世界领先的数据中心、托管和互联解决方案供应商,被IDC、Gartner 等权威机构认证为全球数据中心领导者和云网络领导者。里瑞通通过提供全系列数据中心、主机托管和网络互联解决方案,将企业与数据紧密连接在一起,其全球数据中心网络汇聚310多个机房设施,在六大洲25个国家、50多个城市设有机房资源,为客户提供四通八达的数据网络。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 Red Hat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8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特尔和华硕同意签订相关条款,将继续制造、销售和支持搭载第 10 代至第 13 代英特尔® 酷睿处理器的 NUC 系统产品线,并开发未来的创新 NUC 系统产品设计。

2023 7 18 日,英特尔宣布已与全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华硕达成一份协议,将许可华硕制造、销售和支持搭载第 10 代至第 13 代酷睿处理器的 NUC 系统产品线,并开发未来的 NUC 系统机型。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英特尔客户端平台解决方案总经理 Sam Gao 表示:“英特尔 NUC 系统产品团队提供了能够激发超小型机型市场创新的独特产品。当英特尔为使生态合作伙伴能够继续推动 NUC 系统产品创新和增长而调整战略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将服务顺利过渡给合作伙伴,以保证为客户带来持续不断的卓越支持。非常期待华硕继续提供非常优秀的产品,并支持我们的 NUC 系统客户。”

英特尔正在进行战略调整,使生态合作伙伴能够继续推动 NUC 系统产品线的创新和发展。华硕拥有向客户提供业界领先迷你电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良好记录,因此非常适合继续推动 NUC 系统产品的创新和增长。

华硕首席运营官 Joe Hsieh 表示:“感谢英特尔对华硕推动 NUC 系统产品线发展的肯定和信赖,相信此次合作将增强和加速华硕对于迷你电脑愿景的探寻脚步,极大地扩展我们在 AI AIoT 等领域的探索足迹。我们将持续致力于确保 NUC 系统客户所期望的卓越支持和服务。”

根据拟定的协议,华硕将获得英特尔 NUC 系统产品线设计的非独家许可,以制造和销售搭载第 10 代至第 13 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 NUC 系统产品,并且开发未来的产品设计。通过该协议,华硕能够持续为英特尔 NUC 系统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支持。为此,华硕将成立一个全新业务部门——华硕 NUC 业务部(ASUS NUC BU)。

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包含有关英特尔与华硕之间计划协议的前瞻性声明。此类前瞻性陈述涉及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明示或暗示的结果存在重大差异,其中包括:双方可能无法及时或根本无法达成最终协议的风险;协议预期收益(包括有效延续 NUC 系统产品线的能力)可能无法实现的风险;计算机系统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的技术变革;以及英特尔 2023 4 27 日发布的财报、2022 10-K 年度财务报告以及向 SEC 提交的其他文件中描述的其他风险和不确定性。本新闻稿中的所有信息均反映截至本新闻稿发布之日英特尔管理层的观点,除非指定了更早的日期。英特尔不承担并明确否认任何义务更新此类声明,无论是由于新信息、新发展还是其他原因,除非法律要求披露。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8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