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当AI浪潮与空间计算(Spatial Computing)相遇,全球计算平台的下一场变革已悄然展开。在这场“人机融合”的竞赛中,高通(Qualcomm)正试图以其深厚的移动计算技术积淀,构建XR(扩展现实)生态的底层引擎。
近日,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XR业务总经理 Ziad Asghar 在2025高通骁龙峰会演讲中系统阐述了高通的XR战略。他表示:“AI与XR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互交织、协同演进的双螺旋结构。”这句话,正揭示了高通在新一代计算时代的战略方向:以AI为核心驱动,重塑XR体验。
01|AI+XR:空间计算的“双引擎”时代
Ziad认为,XR设备是AI智能体的“眼睛与耳朵”——通过感知和计算,让AI真正理解世界。
在高通的定义中,XR不仅是一种显示终端,而是AI落地的物理界面。
当AI智能体拥有视觉、听觉与环境感知能力,它才能在物理世界中执行任务。例如,医生可借助智能眼镜实时查看X光影像并获得AI辅助诊断;工程师可通过语音与虚拟助手交互完成复杂装配;甚至普通用户,也能借助生成式AI实现跨语言实时对话。
“智能眼镜应当赋予用户‘超能力’。Ziad Asghar表示。
这背后,是高通在AI模型本地化、低功耗计算和多模态感知融合上的长期积累。高通已经在智能眼镜上实现端到端AI体验: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语音合成与实时翻译,全部在设备端完成,无需云端支持。这意味着AI正真正走向“边缘”,让XR成为AI的最自然入口。
02|多终端融合:从手机到空间计算的延展
过去二十年,高通见证了从PC到智能手机的迁移,如今它正押注下一代计算形态的融合。Ziad强调,空间计算不是对前一代终端的取代,而是生态的延伸与叠加。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各自承担不同的感知角色:
手机提供定位与通信;
手表掌握生理与运动数据;
眼镜承担视觉与环境输入。
当三者融合,AI便能获得完整的“人-机-环境”语义图谱,形成最强大的个性化生成式AI体验。这也解释了为何高通在XR战略中强调“跨终端协同”:AI体验的未来,不在单一设备上,而在多设备的互联之中。
03|生态战略:以骁龙平台为核心的系统布局
从芯片层面看,高通的XR战略清晰而系统化:骁龙XR系列面向VR/MR高性能终端;骁龙AR系列面向轻量化智能眼镜设备。
平台 | 应用领域 | 特点 |
---|
XR2+ 第二代 | VR / MR旗舰平台 | 支持单眼4K显示、注视点渲染、超高能效 |
XR1 | 主流级MR设备 | 集成计算机视觉模块,优化成本功耗 |
AR1 | AI智能眼镜 | 内置Spectra ISP与Hexagon NPU,支持多语种语音AI |
AR2 | 沉浸式AR眼镜 | 支持更强渲染与连接性能 |
这种双线布局(XR与AR并行)确保高通能覆盖从高端到大众的全栈XR市场,形成类似“骁龙8+7+6+4”的生态层级。
Ziad提到:“我们不仅在XR领域提供最高能效的NPU,还在传感器中枢集成Micro NPU,用以实时理解用户情境。”这意味着高通的AI计算正在深入硬件底层,让设备拥有“即时反应力”。在功耗方面,高通的策略是“三管齐下”:新型架构优化;专用低功耗IP;先进制程迁移。
在连接方面,高通同样占据先发优势:
其Wi-Fi 7与“微型Wi-Fi”技术确保智能眼镜能以极低功耗保持高速互联。未来,随着6G与AI调制解调器融合,高通希望让每个XR终端都成为可独立运行的“AI节点”。
04|生态合作:中国厂商是核心力量
从发布合作名单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已成为高通XR战略的重要阵地。多家国内厂商基于骁龙XR/AR平台推出创新产品,覆盖智能眼镜与MR两大领域:
小米AI眼镜:搭载骁龙AR1平台,集成小爱同学,实现智能影像与语音助手功能;
魅族StarV Snap:具备12国语言同声传译能力,展示AI+眼镜的即时沟通潜力;
vivo Vision MR:单眼4K显示,采用XR2+平台,性能接近PC级;
Rokid Glasses / 雷鸟X3 Pro:主打显示亮度与视觉融合体验;
中国电信天翼AI眼镜、阿里巴巴夸克AI眼镜:实现与大语言模型、支付生态的深度结合。
这些案例显示,高通不仅是技术提供者,更是生态加速器。它通过平台开放与本地合作,让中国厂商在全球XR产业中实现“共创新物种”的突破。
05|AI模型小型化与个性化:XR体验的未来方向
Ziad特别指出,未来XR体验的三大趋势分别是:模型小型化:从数十亿参数压缩到可本地运行的小模型;多模态感知融合:整合图像、声音、空间数据;完全个性化AI:结合情境信息与用户偏好实现独特响应。这意味着,XR设备将从“视觉延伸”走向“情境智能”。
当智能眼镜能理解你在做什么、看到什么、需要什么时,它将成为最自然的AI载体。
“未来的智能眼镜将成为AI的最佳交互界面。”Ziad Asghar指出。
他认为,这不仅是技术路线问题,更是人机交互范式的革命。相比手机,眼镜拥有“免手操作、即时响应”的天然优势,是AI Agent真正“无缝嵌入生活”的入口。
06|总结:从芯片到生态的“空间计算基座”
回顾高通的XR布局,可以清晰看到其战略闭环:芯片性能 → 功耗优化 → AI融合 → 多终端协同 → 生态共建
这套逻辑延续了高通在移动计算时代的打法:以平台为中心,以生态为半径。在AI与空间计算融合的新时代,高通正从移动芯片厂商转变为AI+XR空间计算平台的基石供应商。
Ziad的演讲最后一句话耐人寻味:“我们坚信这只是空间计算变革的开端。”
对于高通而言,XR不是一次孤立的产品创新,而是一场全新计算范式的重构。而在这场变革中,AI是灵魂,XR是身体——当两者合而为一,人类与智能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