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目标应用包括用户存在感测、手势识别、机器人和工业用途

意法半导体的最新一代8x8多区飞行时间(ToF)测距传感器VL53L8CX实现了一系列改进,包括更强的抗环境光干扰能力、更低的功耗和更强的光学性能。

1.jpg

意法半导体的直接ToF传感器在一个模块内整合940nm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和多区SPAD(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探测器阵列,以及由滤镜和衍射光学元件(DOE)组成的光学系统。其中,光学系统的性能优于类似可替代传感器常用的传统微透镜。新传感器的视场角为45°x45°(对角线65°),通过接收反射光计算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最远测量距离为400厘米,可测量64个独立区域,最多每秒测距30次。

新产品VL53L8CX通过采用新一代VCSEL光源和先进的硅基元光学元件提高了测距性能。与现有的测距传感器VL53L5CX相比,新传感器提高了抗环境光干扰能力,在低功耗模式下的日光测距性能从170厘米延长到285厘米,同时功耗从4.5毫瓦降低到1.6毫瓦。

意法半导体于2021年发布了首款多区飞行时间传感器VL53L5CX。通过提高测距性能,新推出的VL53L8CX进一步扩大了意法半导体传感器与采用传统光学元件的替代品之间的优势差距,传统光学元件的固有测距区域较少,而且外围测量区灵敏度较低。得益于真正的8x8多区域测距,VL53L8CX确保在整个视场内灵敏度一致,测距准确度高,在环境光条件下测距更远。

当VL53L8CX被用于系统激活和人员存在检测时,更好的抗环境光干扰能力使设备的响应更快,性能更稳定。VL53L8CX还是意法半导体STGesture™平台的硬件组件,其他组件是STSW-IMG035手势识别软件包和手势EVK开发工具。新传感器提供了可重复的动作交互所需的测距精度。除了动作识别外,还可以利用GitHub上STM32ai modelzoo中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实现手势识别。

此外,在工业散装储存和仓储中,VL53L8CX可以提高箱柜、容器、筒仓和储罐的容量和液位监测准确度。出色的测距准确度还可以提高咖啡机、饮料分配器等饮料机的性能。

包括自动吸尘器在内的移动机器人利用VL53L8CX可以提高寻迹导航能力,例如,地板感应、小物体检测、避撞和悬空跌落检测。此外,同步引脚可以加快投影仪和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块上还有一个运动指示器,这是一个允许实时动作的自动停止功能。传感器在60厘米以外的距离不受盖板串扰的影响。现在,除了1MHz I2C接口外,新传感器还支持SPI接口,可与主控制器进行高达3MHz的数据传输。

设计师可以用配套的生态系统快速评估VL53L8CX,加快项目开发进度。开发生态系统包括X-NUCLEO-53L8A1扩展板和SATEL-VL53L8转接板。意法半导体还提供P-NUCLEO-53L8A1开发包,包含STM32F401 NUCLEO微控制器板和X-NUCLEO--53L8A1扩展板,可随时上电,着手开发。

VL53L8CX现已上市,采用6.4mm x 3.0mm x 1.75mm无引线封装。

详情访问 www.st.com/VL53L8CX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1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来源:21ic电子网 (https://www.21ic.com/a/962883.html)

作者:刘岩轩

[导读]时间来到2023年,ST在中国召开了其首届传感器大会,支持本地端的AI计算的智能传感器成为了本次大会的焦点。在开幕演讲上,意法半导体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曹志平表示,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从off-line到on-line的变革,以及从on-line到on-life发展,目前迈入Sustainable Onlife阶段,具备AI能力的传感器将会是构建永久在线的、虚拟交融的可持续生活的关键。

2019ST就推出了集成自家ML内核的传感器,这在当时确实是业界首款。而这款产品并不是ST的浅尝辄止,而是开启了其在AI传感器上的完整生态布局。

时间来到2023年,ST在中国召开了其首届传感器大会,支持本地端的AI计算的智能传感器成为了本次大会的焦点。在开幕演讲上,意法半导体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曹志平表示,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从off-line到on-line的变革,以及从on-line到on-life发展,目前迈入Sustainable Onlife阶段,具备AI能力的传感器将会是构建永久在线的、虚拟交融的可持续生活的关键。

智能传感器要具备多强的计算能力,才能实现端侧AI应用?传感器和MCU/SoC之间又该如何分配数据的处理任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有幸采访到了ST的诸多高层。

智能传感器布局:从MLC进化到ISPU

“智能传感器必须要能够实现独立的决策——通过它收集到的一些数据,能够不依赖微控制器(不管是节点级别的次微控制器,还是主SOC)独立做出决策。”意法半导体亚太区模拟器件、MEMS和传感器产品部 (AMS) MEMS及影像传感器子产品部市场及应用副总裁、智能手机创新中心负责人Davide BRUNO表示,“所以就ST本身而言,现在正在努力让传感器(不管是运动传感器、加速记仪,还是影像传感器方面)最终能够根据自己收集和感知到的数据做出独立的决策,并自动采取干预行为,从而得到预期的效果。”

通常在一个端侧系统中,会需要用到传感器、MCU和其他一些连接的功能。传感器负责采集真实物理世界的信号以及人体的相关信息,然后负责将数据传递到MCU中进行计算。MCU通过对于数据的计算分析,然后产出控制信号给到执行机构。在这其中,复杂的数据运算可能需要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和记录。

1.jpg

而ST在2019年推出的MLC(Machine Learning Core),则是在传感器内增加一个可重新配置的单元,被称为rPU。该rPU可以通过寄存器重新配置,能够运行一些简单的AI模型。其中FSM是用于设计逻辑连接的数学抽象。它是由有限数量的状态和状态之间的转换组成的行为模型,类似于流程图,可以在流程图中检查满足某些条件时逻辑的运行方式。FSM允许可以将一些算法从应用处理器转移到传感器中运行,从而持续降低功耗。

2.jpg

而在传感器峰会上,我们听到了一个更新的产品类型叫做——ISPU,即Intelligent Sensor Processing Unit。据了解,ISPU其实是早在2022年初就已经发布,这是一款内置了DSP的IMU产品,ISPU是集成在传感器的ASIC中的一个专门用于机器学习和处理器的DSP,可采用专用指令集进行编程,能够运行1位NN精度的AI算法。Davide表示,ISPU能够在边缘自动分析处理数据,并根据特定应用的需求,采取干预行为,并确保所需的精确度,从而让终端应用变得更为丰富。而这一理念可以从IMU延伸到ST所有类型的MEMS和imaging传感器当中。

3.jpg

意法半导体MEMS传感器产品市场经理Francesco BIANCHI表示,ISPU是意法半导体跨向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大一步。目前,可以通过ISPU来帮助客户实现在他们自己的神经网络端,以及包括在他们自己的人工智能算法上的解决方案的打造。

数据分区处理,带来系统能效提升

通过在传感器中集成NN单元,像ISPU这样的产品,可以让用户的数据做到分区处理:在传感器上运行特定级别的一些数据的处理,比如说一些比较简单的或者是中等难度的数据处理;并将比较复杂的算法和比较密集强度的一些问题,留给MCU进行处理。

因为传感器上的AI算力增强而实现的这种数据分区处理,能够大大提升整个端侧系统的能效。

Francesco表示,如果从传统的系统优化的角度来说,大家都认为传感器本身就是一个低功耗的产品,是整体技术架构里面低功耗的一个部分。而对于MCU微控制器来说,因为它要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所以它处理数据数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它的功耗的多少。如果我们能够让一些原始数据实现本地(传感器侧)的处理,就可以帮助为微控制器留出更多的空间来进行复杂任务的处理。这是可以帮助进一步地优化系统及整体的功耗的。“更多原始数据的处理,都可以在ISPU实现本地完成。这样就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提供更多的原数据,帮助我们和客户通过数据的方式执行更多的任务。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其解决方案极大的系统化的升级和优化。”

4.jpg

此外,数据分区处理还可以提高安全等级。因为通过传感器所收集到的大部分数据都是原始数据,如果采用传统意义的传感器,这些数据可能会放到云端,或者是放到应用端去进行处理。因此,这些数据如果保护不好,就会出现外泄并为第三方所获取。但如果传感器本身就能够实现对数据的一些处理的话,它就帮助降低了数据外泄的可能性。

5.jpg

正如Davide所讲到的,智能传感器的概念并不仅仅局限在MEMS传感器、IMU类型的传感器上,而是也贯穿到了Imagining的传感器产品布局中。意法半导体影像传感器总监Marc VASSEUR就强调到,ST的Imagine传感器可以在计算数据之间实现有效的平衡。

影像传感器的原始数据量非常庞大,要基于其进行算法开发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很多可供终端用户使用的算法需要花2年以上的开发时间。“所以,我们提供的算法之所以能够为客户所使用,是要确保当我们在数据处理的分区的过程当中,特别是在图像处理的过程当中,我们非常接近这个层级数据的采集,确保我们的传感器能实现有效的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处理和数据的存储。”Marc分享到。

超级传感器的融合之力,赋能未来应用

传感器除了智能化外,也存在着融合的趋势,通过多种传感器融合,一方面可以实现系统中更好的BOM和面积优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带来安全冗余的特性。Francesco将这种融合的传感器称为超级传感器:“对于任何的应用来说,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它的性能,都可以考虑使用这样的多传感器融合之后的超级传感器。我们之所以称之为超级传感器。”

除了ISPU外,ST在此次传感器峰会上还介绍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模块——vAFE。该类器件是在MEMS传感器上增加了一个模拟前端,从而实现了机电感知+模拟感知技术的融合。Francesco表示,通过vAFE,客户就能够有效地连接到MEMS传感器,从而能够更好地使用其内部的处理逻辑,能够更好地嫁接和外部任何的模拟器件之间的联系。

6.jpg

据了解,vAFE提供的信号和运动传感器的信号本质上是同步的,所以可以在传感器的边缘完成独特的上下文感知分析,从而实现低功耗和最小可能的延迟。这也同样契合ST的智能传感器的概念。集成了vAFE的产品,在体积上更具优势,非常适用于TWS耳机等可穿戴设备的应用。

传感器融合的技术和强大的AI算力结合,能够赋能诸多的新兴终端产品形态。例如针对折叠屏手机,ST就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据相结合,然后在传感器的算法中进行融合,进而可以持续跟踪精确的屏幕开合角度、速度和位移等信息的判断。这一专利技术基于LID系列的产品,因此被称为LID角度解决方案。

Francesco表示,ST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投入在这一专利技术的研发中,目前已经进一步推出了新的传感器产品,可以支持多屏和折叠屏上的数据的传感收集和处理。

同时Francesco也表示,多传感器融合的超级传感器可以适用于多种新兴的应用,这不仅包括折叠屏手机,也包括新一代笔记本电脑等。而在XR设备上,超级传感器可以为用户呈现出一些混合现实的影像和效果;而在汽车应用上,这一技术也早就广泛使用,通过多个高精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从而形成超级传感器来进一步赋能ADAS的性能。

结语

此次在北京召开的ST传感器峰会,是ST首次在中国召开的、以传感器为主题的大型峰会活动。而我们透过ST的分享,观察到了传感器技术的趋势变化。传感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个感知器件,而是在追求精准感知的基础上,延展出更多的和AI相关的计算、融合的功能。在端侧AI的浪潮中,传感器在系统优化层面上,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处理的价值,助力未来真正的“可持续的、虚实交融的生活”。

围观 8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1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月22日,中国新经济科技产业媒体朋湖网发布了“2023年度科技产业系列榜单”,亿铸科技登榜2023硬科技新锐之星TOP20

2023年,新突破、新商业、新经济成为了科技发展的关键词。这一年,科技领域充满着活力和创新,存算一体等底层技术不断突破,大模型和AI相关技术的突破更是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AIGC不断开拓着新的边界;投资机构的活跃,资本的涌入,让科技领域的探索更上一层楼。初创企业在这一年大放异彩,为全球经济注入着新的活力。

朋湖网表示,在2023年,以AI、大模型、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和新应用达到了价值突破点,千行百业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技术协同、生态协作价值正逐步在各行业中深度释放。

回望2023年,亿铸科技以其首颗基于忆阻器RRAM(ReRAM)的高精度、低功耗存算一体AI大算力POC芯片,向世界展示了其四大创新:存算一体架构的创新、ReRAM新型忆阻器的应用创新、全数字化技术路径的应用创新,以及存算一体超异构系统级的创新。这些创新不仅具有先进性,更具有可落地性,引领AI计算架构创新,开启更大算力、更高能效比、更大发展空间的“AI算力第二增长曲线”。

YFGymffDHe.png

此次榜单的发布,朋湖网综合了企业的技术能力(研发投入、科技成果、团队素质及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创新能力(在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前沿性);应用落地能力(即在实际项目中的实施和应用情况及其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洞察和响应能力,如项目规模、客户满意度、商业成果等指标)等多个维度对入围企业进行评估,最终评选出相应榜单。

亿铸科技本次入选2023硬科技新锐之星TOP20,不仅是对其现有技术实力的肯定,更是对其在推动未来科技发展方面所具备的巨大潜力的认可。亿铸科技将继续保持敬畏心、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AI算力产业发展,赋能更加智慧、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

关于亿铸科技

亿铸科技成立于2020年6月,致力于用存算一体架构设计AI大算力芯片,首次将忆阻器ReRAM和存算一体架构相结合,通过全数字化的芯片设计思路,在当前产业格局的基础上,提供一条更具性价比、更高能效比、更大算力发展空间的AI大算力芯片换道发展新路径。

亿铸科技拥有非常优秀的研发、工程及顾问团队。研发能力覆盖了工艺器件、架构设计、电路设计和软件生态等全链条;工程团队核心成员平均拥有25年以上的高端集成电路设计和量产经验,有着丰富的应用和产品化实战经历。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yizhu-tech.com/, 或搜索“亿铸科技”微信公众号关注我们。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1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材料科学和数字识别解决方案的全球性企业,艾利丹尼森近日隆重宣布其位于上海微软技术中心(Microsoft Technology Center)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展厅正式揭幕。该展厅将展示艾利丹尼森RFID解决方案在服装、食品、美妆和医药行业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atma.io产品数据云平台赋能高效、透明、可追溯的供应链,助力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提升业务敏捷性,加速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增长。

艾利丹尼森数字化解决方案展厅.jpg

图片:艾利丹尼森数字化解决方案展厅

上海微软技术中心旨在提供沉浸式的用户体验和深度的交互设施,向来访客户展示微软如何赋能尖端科技在各行各业的创新应用案例和解决方案,以数字化技术和场景洞察为基石,助力企业优化运营,驱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变革与创新。艾利丹尼森北亚区数字解决方案及艾利丹尼森思创事业部副总裁兼总经理Dennis Khoo表示:“我们很荣幸与微软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引领的数字化转型。微软智能云为艾利丹尼森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我们期待通过微软展厅向我们的客户充分展示数字技术如何赋能零售和物流行业发挥数据潜能,重塑业务模式,构建数字韧性,拓展未来机遇。”

上海微软技术中心(Microsoft Technology Center).jpg

图片:上海微软技术中心(Microsoft Technology Center)

观众可以在微软展厅切身体验艾利丹尼森集成了atma.io产品数据云平台、相关应用程序、数字ID标签为一体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覆盖了原材料供应商、工厂、配送中心、零售商和消费者整条产业链。以服装行业应用为例,展厅提供了服装产品从配送中心到零售门店的全流程模拟演示,用户可以亲身体验从发货到收货的各个环节。每件服装都配置了唯一的数字ID,有助于品牌加强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控。当配送中心工作人员根据门店创建的采购订单(PO)完成货物分拣和包装后,可以通过产品验证软件执行出库操作。RFID解决方案将赋能数据的跟踪、存储和管理,有效提高配送中心和门店的出货、收货效率,并确保货物的准确性。

与此同时,品牌供应链管理部门的员工可以通过atma.io对产品进行单品级追踪,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当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消费者只需扫描服装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取碳足迹、成分等详细的产品信息,这不仅能加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还能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得益于全球一致的微软技术架构,基于微软智能云运行的atma.io产品数据云平台可以为中国客户提供安全、合规、无缝衔接的智能云服务,为企业优化运营、做出智能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目前,atma.io产品数据云平台管理着超过300亿件商品,涵盖服装、食品、美妆、医药等多个行业。

“当前,零售行业正面临着诸多变化和挑战,例如: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趋势和多变的业务环境,越来越严格的合规要求,以及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期待等等,都对零售企业增强业务韧性提出了更多要求。艾利丹尼森将以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零售企业转型升级,满足企业实时性、动态性的业务发展需求。”Dennis补充道。

关于艾利丹尼森

艾利丹尼森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VY)是一家全球性的材料科学和数字识别解决方案企业,专注于提供品牌和信息标签解决方案,包括压敏材料、无线射频识别 (RFID) inlay和吊牌,以及广泛的复合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设计和制造各类标签和功能性材料,旨在加强品牌包装,传递或展示融合现实和数字世界的信息,赋能客户提高产品性能。公司为全球各大行业提供服务,包括家居和个人护理、服装、电子商务、物流、食品和零售、制药和汽车。在50多个国家拥有约3万6千名员工,2022年的销售额为90亿美元。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verydennison.com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12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P&C Solution宣布将参加即将于1月9日至1月12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为期四天的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1.jpg

P&C Solution to Unveil New Product 'METALENSE 2' at CES 2024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XR/AR技术的公司,P&C Solution计划在CES 2024上展示METALENSE 2,它是今年获得CES 2023创新奖的METALENSE的后续型号。

METALENSE 2在户外可视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这归功于其在塑料镜片中采用的专有几何光学设计。与传统的衍射光学器件相比,这种设计大大提高了光效和外部透光率。此外,其OLED双显示屏支持QHD分辨率,与现有型号相比,图像质量更加清晰锐利。

据P&C Solution的一位代表称,新款METALENSE 2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能够超越增强现实(AR),作为XR眼镜支持扩展现实(XR),为客户提供更先进的数字内容集成环境。该公司还通过采用市场上现成的标准化可充电电池,提高了产品的连续使用时长,确保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P&C Solution将在LVCC #16059号展台展示其最新的XR眼镜METALENSE 2,这是该公司连续第三次参加CES。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1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统信畅写文档协作管理系统和畅写在线各版本软件与云峦操作系统KeyarchOS V5完成浪潮信息澎湃技术认证。经测试,双方产品整体运行稳定,在功能、性能及兼容性方面表现良好,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

1.jpg

2.jpg

浪潮信息澎湃技术认证是基于多元、创新的通用计算平台,与供应链及软件服务等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的产品互兼容性认证体系,包含"产品部件认证"、"平台软件认证"、"应用软件认证"三类认证,旨在积极推动从部件到系统软件到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共建、共享、共赢,致力打造计算领域覆盖最广、测试严苛、品质卓越的开放认证生态。

统信软件是国内主流的操作系统产品及服务提供商,致力于研发安全稳定、智能易用的中国操作系统产品,在操作系统研发、行业定制、国际化、迁移适配、交互设计等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

统信畅写产品主要为千行百业中业务运转、日常经营中涉及到的文档需求,提供文档在线编辑、协作、预览、存储、集中管控、数据协同、格式转化、多系统对接与集成等服务及解决方案。其中,畅写文档协作管理系统是集文档在线编辑、多人协作、集中管控、安全存储为一体化的全新一代文档协作办公平台。提高企业协作办公效率,沉淀企业数字化资产,集中管控企业重要数据。畅写在线产品包含丰富的组件,通过标准SDK及API与各类业务系统完成对接,打开浏览器即可快速实现文档在线编辑、文档预览、格式转换、数据同步、数据安全管控、文档自动化编辑等服务,专注于赋能企业金融财报编辑、合同管理、招投标、项目管理等关键业务系统,为企业提供了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工具。

云峦操作系统KeyarchOS是浪潮信息依托十余年的高端主机操作系统研发经验,打造的面向智算时代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支持x86、ARM等多种架构和计算场景,具备高效软硬协同、稳定可靠、全天候智能运维、全栈安全可信四大特点,同时依托自身覆盖云、数、智、边等业内最全整机产品线,实现整机系统架构优化,最大程度发挥多元算力价值。

本次完成兼容性认证测试,统信畅写产品在KeyarchOS操作系统上顺畅运行,未来双方将加强合作,协助客户协同办公,打通企业业务系统的文档、实现数据互通、赋予业务系统在线协作与编辑全功能能力,帮助用户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1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服务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豪华智能电动车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厂商理想汽车(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LI) 签署了一项碳化硅(SiC)长期供货协议。按照协议, 意法半导体将为理想汽车提供碳化硅MOSFET,支持理想汽车进军高压纯电动车市场的战略部署。

1.jpg

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持续深入,高压纯电动车因其能效更高、续航里程更远,已成为汽车制造商的热门选择。除知名的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以外,理想汽车也在进军纯电动车市场,其首款家庭科技纯电旗舰MPV已于2023年第四季度初次亮相。未来理想汽车计划推出更多高压纯电动车型。为确保新车型具有卓越的性能,需要在电驱逆变器中大量采用碳化硅MOSFET。

意法半导体的碳化硅具有更高的开关频率、击穿电压和热阻,可以显著提高功率晶体管的性能和能效,这些特性在纯电车的高电压环境中非常重要。理想汽车即将推出的800V高压纯电平台将在电驱逆变器中采用意法半导体的第三代1200V SiC MOSFET先进技术,具有率先行业的工艺稳定性、性能、能效和可靠性。

理想汽车供应链副总裁孟庆鹏表示:“理想汽车致力于为家庭用户提供超预期的豪华电动车。本次与ST的SiC供货协议签署印证了理想汽车开发纯电动车产品的坚定决策。我们看好与全球碳化硅技术龙头ST的未来合作,这必将是一段创新和成功的合作关系。”

意法半导体在全球SiC MOSFET市场的份额超过50%,以其在电动汽车中的出色性能,赢得了头部汽车OEM的高度好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意法半导体的碳化硅已被广泛用于车载充电和功率模块中。

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志平表示:“意法半导体是全球功率半导体和宽禁带技术的龙头企业,也是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的长期供货商。我们与理想汽车签署的碳化硅供应协议标志着双方在其他汽车应用的长期合作基础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ST承诺支持理想汽车成为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龙头品牌,通过我们SiC创新技术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汽车性能和续航里程。”

关于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龙头厂商。公司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豪华智能电动车。理想汽车的使命是“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通过产品、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创新,理想为家庭用户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产品与服务。在中国,理想汽车是成功将增程式电动车商业化的先驱,运用科技为用户创造价值。公司自主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其特有的增程系统、下一代电动汽车技术,以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同时推出更多纯电动车和增程式电动车以扩展产品线,进而拓宽用户群体。详情请浏览理想汽车公司网站:https://www.lixiang.com/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5万名半导体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半导体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意法半导体与二十多万家客户、成千上万名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让电源和能源管理更高效,让云连接的自主化设备应用更广泛。意法半导体承诺将于2027年实现碳中和(在范围1和2内完全实现碳中和,在范围3内部分实现碳中和)。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1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月23日NIO Day上,蔚来全新智能电动行政旗舰ET9正式亮相并开启预定。它搭载了由蔚来和Seyond图达通联合定义的新一代激光雷达系统解决方案,在原有的一颗Falcon(猎鹰)超远距主视激光雷达基础上,首次加入两颗Robin W(灵雀W)中距广角激光雷达,3台激光雷达的组合将成为蔚来ET9高阶自动驾驶能力持续进化的重要保障。同时蔚来发布的第四代换电站,也将部署6颗灵雀W广角激光雷达,提供站周环境全面感知,助力换电更高效、更智能。

1.jpg

蔚来和图达通在2020 NIO Day上首度公布合作,推动了首款高性能主视激光雷达猎鹰的量产上车。截至目前,猎鹰作为蔚来二代平台车型标配感知硬件,已助力8款二代平台车型实现安心、高效的智能驾驶功能,陪伴蔚来全域领航辅助NOP+累计完成近2亿公里的智能驾驶里程。此次在蔚来旗舰车型上的合作,标志着蔚来和图达通的合作进入新的阶段,图达通将继续为蔚来的超感系统进化提供支持。

蔚来ET9所搭载的灵雀W激光雷达,拥有广角激光雷达的旗舰性能。它最远探测距离150米,2倍于市场同类产品的超长测距能力,并拥有近10倍于同类产品的角分辨率,旗舰性能搭配超广视场角,精准感知周围环境,在高速变道、城区无保护转弯和车辆泊出等辅助驾驶场景中提供更舒适的用户体验;同时灵雀W拥有极低的功耗和小巧的体积,在蔚来ET9两侧翼子板上完美集成,兼顾美观和实用。

2.jpg

由猎鹰和灵雀W组成的图达通高性能激光雷达组合首次在蔚来ET9上亮相,主视激光雷达和广角激光雷达的组合,让蔚来超感系统拥有350°激光环向感知,贴合自动驾驶实际应用场景,可覆盖高速和城区自动驾驶中的所有高频场景,为整车周边全方位感知方案建立更有效的安全保障。

当前,随着国家相关法规的发布,L3级自动驾驶渐行渐近。图达通相信,以一个主视激光雷达和两个广角激光雷达组成的完整激光雷达组合,将进一步赋能智能驾驶感知系统,助力更多客户早日实现智能驾驶能力的跃迁。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1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ClearMotion1生产订单将引领更高效的移动出行时代

致力于用创新型技术改变车内驾乘体验的汽车科技公司ClearMotion,于2023年12月23日宣布其革命性的驾乘体验技术——主动悬架技术产品,获得了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蔚来的生产订单,该订单计划生产300万件高带宽主动悬架技术专利产品ClearMotion1,并装备于蔚来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平台。

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变革,并将焦点转向车内舒适性以及驾乘体验上,ClearMotion1通过主动调节悬架系统以适应各类颠簸路况,有效消除影响驾乘体验的晃动。搭载ClearMotion1的车辆,无论道路条件如何,都能自我调整以确保平稳的驾乘体验。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驾乘舒适性,更代表汽车科技领域的一大进步。

蔚来是首个正式搭载ClearMotion1的汽车企业,在2023年12月23日举行的NIO Day上宣布其行政旗舰轿车ET9将搭载该产品率先推向市场。通过在主动悬架和车辆控制领域的持续创新与研发,ClearMotion1即将首次应用于量产车型上。这项合作,代表着汽车技术演变的一个关键里程碑,为更智能、更安全、更愉悦的驾乘体验铺平了道路。

ClearMotion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Steinmann表示:“蔚来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作为首家向市场推出ClearMotion1的汽车制造企业,进一步证明了其能够将颠覆性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交付至消费者手中的卓越能力。与蔚来团队的合作,是一次非凡的体验,我们期待从ClearMotion最先进的制造工厂向蔚来交付创新科技产品。

“针对未来移动出行的发展,我们应该着眼于用户更高的需求。”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ClearMotion1主动悬架系统颠覆性地改善了车内驾乘体验,非常契合我们用户在出行时的期望,我们很高兴成为首个采用主动悬架系统并将其推向市场的汽车企业。”

2023年成功融资3,500万美元,并庆祝知识产权组合超过500多项专利后,此次与蔚来的合作,为ClearMotion2024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科力梦行(ClearMotion 

ClearMotion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全新车内驾乘体验。公司的主动悬架产品和道路感知软件可以消除车辆在颠簸路面上的晃动。ClearMotion创始团队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目前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英国伯明翰和中国上海,中国常熟设有公司。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clearmotion.com/.

关于 蔚来 NIO

蔚来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于20141125日正式成立。蔚来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蔚来在上海、合肥、北京、南京、深圳、杭州、圣何塞、慕尼黑、牛津、柏林、布达佩斯、新加坡等地设立了研发与生产机构,并在中国、挪威、德国、荷兰、瑞典、丹麦等国家建立销售和服务体系,覆盖全球超300个城市的用户。到2025年,蔚来计划为全球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

蔚来旗下在售车型包括智能电动旗舰SUV全新ES8、智能电动旗舰轿跑SUV EC7、智能电动中大型SUV ES7、智能电动旗舰轿车ET7、高端智能电动全能SUV全新ES6,智能电动轿跑ET5

以及智能电动旅行车ET5T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1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1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月22日,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作为国内顶级的工业互联网领域赛事,本次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企业在这场科技竞技中各展一长。以创新技术和深度应用闻名的中之杰智能成功荣获全国三等奖,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1.jpg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之杰智能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把握行业发展脉搏。正是对离散制造细分行业的持续深耕和对数智化的不断创新,使得中之杰智能保持强劲的竞争活力,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在本次大赛中的出色表现,也再次印证了中之杰智能在工业智造界的领先地位。

2.jpg

在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下,工业生产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部不断演变的智造史诗中,"无人工厂"24小时不间断生产、"自动化机器人"有条不紊协同智造、"智能产线"控制生产全过程。每一道工序、每一台设备,都在创新生产方式下实时可视化。这就是中之杰智能的新一代工业软件:德沃克智造•D-Work赋能中国智造的缩影。

德沃克智造•D-Work作为未来柔性智造工厂的"神经中枢",以其独树一帜的"双模双改"的技术路线,将行业Know How、数据模型、自研算法等封装至系统,构建以"物"为核心的协同智造解决方案,通过快速响应需求的创新生产方式,并基于单箱流的透明化、精细化、柔性化管控,打造全局、透明、事中动态敏捷控制的柔性智造工厂。

3.jpg

德沃克智造•D-Work汇聚了中之杰智能16年行业深耕的最佳业务实践和领先的智慧洞见。凭借着丰富的服务经验以及对离散制造业需求的全面把握,德沃克智造突飞猛进,将业务覆盖了近200家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产业上市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

一直以来,中之杰智能以独特的方式挑战传统制造,助推新一轮工业文明进化升级,赋能未来柔性智造工厂一步步从理念走向实践。在数智时代的感召下,众多离散制造企业以创新之姿坚定入局柔性智造,积极践行新型工业化未来,中之杰智能将以德沃克智造•D-Work为载体,以领先的科技实力和卓越的服务质量,推动新型工业化行稳致远。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1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