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中国一汽将在一汽红旗汽车上部署Mobileye SuperVision™Chauffeur™技术,并与Mobileye构建更深入的技术合作关系

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中国一汽与全球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领导者Mobileye(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BLY)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双方在软件、硬件、技术产品等方面的行业优势。双方将共同开发基于Mobileye SuperVision™Mobileye Chauffeur™平台的全新产品,为用户打造安全美好的出行体验。

1.png

913日,在长春举办的签约仪式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及Mobiley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主持了签约仪式。两家公司将从一汽红旗品牌车型开启合作,将Mobileye SuperVision™高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集成到红旗品牌主要车型中。接下来,双方还将把特定道路环境中可实现可脱手可脱眼智能驾驶功能的Mobileye Chauffeur™平台集成到备受期待的E701车型中。双方计划从2024年底开始量产搭载Mobileye SuperVision™解决方案的车型,而搭载Mobileye Chauffeur™技术的车辆计划于2025年底量产。

同时,中国一汽其他品牌也将紧随其后,逐步采用Mobileye平台解决方案。此外,双方还将展开全面讨论,商讨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可行性方案。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先行者,中国一汽始终致力于打造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世界一流、绿色、智能的出行服务公司。在其历经70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国一汽通过持续地推进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来不断刷新用户体验新高度。

作为未来中国一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Mobileye SuperVision™将为用户提供无与伦比的驾驶体验。利用Mobileye SuperVision™的摄像头再搭配一颗前向激光雷达以及Mobileye4D成像雷达,Mobileye Chauffeur™可实现在高速公路上可脱手可脱眼的自动驾驶,以及在其他运行设计域允许的道路环境下实现可脱手的自动驾驶。此外,该系统还包含了Mobileye EyeQ™ 6系统级芯片、基于责任敏感安全模型RSS™)构建的规控算法、360度环视摄像头感知系统以及高精度定位。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表示:中国一汽和Mobileye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双方的合作旨在为中国市场提供最先进的ADASAV解决方案。此次合作将深化双方的伙伴关系。Mobileye的相关产品将首先搭载在红旗品牌车型上,尔后延伸至中国一汽的其他品牌。

我们很高兴能成为中国一汽的合作伙伴,这一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Mobiley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表示基于一汽集团在过去七十年里建立的庞大规模和深厚积淀,以及Mobileye全球一流的领先技术,这一合作将塑造中国以及更广泛区域内自动驾驶的未来。全球范围内,超过1.5亿辆汽车搭载Mobileye技术运行驰骋,所积累的丰富量产经验也让我们相信,在未来,自动驾驶带来的交通安全和便利性的提升将惠及数以百万计的用户。

我们将在未来对外披露有关双方合作项目的更多细节。

关于Mobileye

Mobileye(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BLY)凭借其自动驾驶和驾驶员辅助技术,利用世界知名的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地图和数据分析专业知识,引领移动革命。自1999年成立以来, Mobileye开创了REM™地图,True Redundancy™传感和责任敏感安全(RSS)等突破性技术。这些技术正在推动ADAS和AV领域走向移动的未来——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和移动解决方案,为行业领先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提供动力,并提供有价值的智能来优化移动基础设施。迄今为止,全球已有超过1.5亿辆汽车采用Mobileye技术制造。2022年,Mobileye作为独立于英特尔(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NTC)的公司上市,英特尔保留多数股权。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https://www.mobileye.com

“Mobileye”、Mobileye标志和Mobileye产品名称是Mobileye Global的注册商标。所有其他标记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

关于中国一汽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3年奠基,1956年建成投产并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卡车(解放牌),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小轿车(东风牌)和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牌)。


中国一汽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建立了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五大生产基地,整车产能512万辆/年,构建了全球化研发布局,拥有红旗、解放、奔腾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等合资品牌,累计产销汽车超过5600万辆(截至8月底),销量规模始终位列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

围观 1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4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供应品类丰富、发货快速的现货技术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领先商业分销商 DigiKey 宣布推出公司备受欢迎的年度Back2School 抽奖活动,该活动为大学生们提供了赢得 DigiKey 积分的机会,他们可以使用该积分购买用于构建和设计新一代解决方案的产品。

800x425_B2S2023_Blog_zh-hans.jpg

2023 #DK Back2School 抽奖活动将在 2023 9 5 日至 10 30 日期间进行,获奖名单将在报名截止日期过后不久公布。

奖项总共 9 个,获奖者将采用随机选择方式产生。大奖得主一名,将获得 1000 美元的 DigiKey 购物金;二等奖得主三名,每人将获得 500 美元的 DigiKey 购物金;三等奖得主五名,每人将获得 250 美元的 DigiKey 购物金。

DigiKey 全球学术项目总监 Y.C.Wang 称:我们很高兴能够推出备受期待的 2023 年度 Back2School 抽奖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所需的工具、产品和资源,这有助于加快他们在课堂以及校外的设计和构建活动。DigiKey 致力于帮助世界各地的学生,在他们努力完成新一代解决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提供助力与支持

此次抽奖活动面向任何拥有大学或学院电子邮件地址的学生,并且允许学生使用当地语言参加。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或参加 Back2School 抽奖活动,请单击此处访问 DigiKey 的网站。报名时间为 2023 9 5 日至 10 30 日,获奖者将于 2023 11 15 日公布。

关于 DigiKey

DigiKey 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锡夫里弗福尔斯市,是一家获得原厂授权的全球性、全类目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分销商。我们通过分销来自 2,300 多家优质品牌制造商的 1,020 多万种元器件获得了强大的技术优势。DigiKey 还为工程师、设计师、开发者和采购专业人员提供丰富的数字解决方案、无障碍互动和工具支持,以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在中国,客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客服获得全方位技术支持。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和获取 DigiKey 广泛的产品,请访问www.digikey.cn 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微博腾讯视频 BiliBili账号。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4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第三届英特尔人工智能全球影响力嘉年华的全球大奖得主于今日公布。英特尔人工智能全球影响力嘉年华旨在与世界各地的政府、学术界和社区合作,同下一代技术人员和未来开发者一起利用人工智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届嘉年华以“人工智能创新丰富每个人的生活”为主题,共有来自全球26个国家的学生参与其中。英特尔人工智能全球影响力嘉年华致力于帮助学生群体实现数字化能力提升,并表彰人工智能创新,促进人工智能以更包容、更普及、更负责任的方式不断发展。

“我很惊喜地发现年轻的技术人才们非常善于运用人工智能改善人们的生活。也很高兴能和今年的获奖者一起庆祝,他们展现了英特尔‘造福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宏旨,这是决定未来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

人工智能帮我们发掘了强大的全新可能,以造福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残疾人独立生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今年,英特尔围绕促进技术包容性的目标,推出了一个新奖项,以表彰专注于无障碍使用的人工智能创新。英特尔人工智能全球影响力嘉年华将无障碍使用视为一个重要关注点,在本届嘉年华中加入了实时字幕、针对视障人士的屏幕阅读器,并提供超过 120 种语言的翻译。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创造积极的变化,但其发展也伴随着潜在的道德风险。英特尔致力于以负责任的方式来构建和使用人工智能创新技术,采用全面的、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战略来防止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

英特尔人工智能社会责任团队对本届获奖者的参赛项目进行了道德风险审核,并就项目的主题相关性及其解决潜在风险的能力进行了评估,审核程序与评估标准参考了各公司人工智能项目需遵循的规定。今年的英特尔人工智能全球影响力嘉年华还新增了一门自学课程,课程内容围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技能展开,所有参与者均可获得证书。

本届嘉年华向全球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奖励,包括总计超过50万美元的奖金、获奖证书、英特尔笔记本电脑和来自英特尔工程师的指导机会,下面让我们一览2023年英特尔人工智能全球影响力嘉年华AI影响力创造者赛道获奖选手的无限创意!

13 至 17 岁年龄组:

1.手指的旋律(中国),获奖者:褚诗语、刘天宜、李璟彦,这是一款为手语学习者设计的应用程序,可捕捉用户的动作,测试使用者对手语的掌握程度,并提供实时反馈。

2.适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交流的眼动追踪技术(巴西),获奖者:Laura Jeronimo、Pedro Costa、Raissa Daloia,这是一款低成本交互系统,可通过识别眼球运动来选择屏幕上显示的字符,帮助肌肉运动能力低下的患者进行交流。

3.以人工智能驱动,用于增强女性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能力的平台(印度),获奖者:Yash Yadav,这是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学习平台,旨在帮助女性学生弥补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性别差距,并培养她们对这些领域的热情。

18 岁以上年龄组:

4.正姿助手(波兰),获奖者:Maciej Jalocha,这是一款浏览器扩展工具,当检测到用户驼背时,它会让视窗轻度模糊,提醒用户保持健康的姿势。

5.利用人工智能为本地蜜蜂提供帮助(哥斯达黎加),获奖者:Nicolle Daniela Gamboa Mena, Melanie Espinoza Hernández, Mariana Acuna Cordero,这是一套依靠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算法和硬件,可轻松检测未知物种,或因生态系统改变而濒临灭绝的物种。

6.AI 智能城市数字孪生灾难救援系统(马来西亚),获奖者:Joo Kiat、Cajun Ka Joon Tai、Rohit Thomas,这是一款虚拟复制系统,操作人员可通过该系统全面了解一个城市的灾害管理系统,从数据收集到响应情况均包含在内,以拯救无数生命,并能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损失,同时减少塑料废物。

无障碍使用奖:

7.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导盲犬(美国),获奖者:Kevin Vo、Larry Le、Ryan Huynh,这是一只机器导盲犬,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身处不同环境的视障用户进行导航,为承担不起导盲犬费用的人士提供了替代方案。

8.Way Back Home归途(新加坡),获奖者:Meiyu Huang:该解决方案融入了增强现实、室内定位系统和语音助手等创新技术,让痴呆症患者能够更自信、更独立地在周围环境中进行活动。

9.BRINL - 交互式盲文学习(泰国),获奖者:Teerapat Sardsud、Roryon Wannapraserd、Phachara Phuansup: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视障人群学习盲文能力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提升盲文读写水平、增强其获取信息的能力。

英特尔致力于向所有人普及人工智能,不论其种族、年龄、性别或背景如何。英特尔人工智能全球影响力嘉年华为未来创新者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让他(她)们能够了解、展示人工智能创新带来的广泛影响,并得到表彰。

英特尔已承诺继续推进数字化能力培养,这一计划将覆盖30个国家的3万个机构的3000万人。目前,英特尔已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英特尔®数字化能力培养计划的规模,与 27 个国家的政府合作,赋能2.3万家教育机构,培训人数超过 560 万人。作为英特尔2030年RISE战略及目标的一部分,英特尔人工智能全球影响力嘉年华是英特尔致力于将技术塑造成一股向善的力量的重要展现,并强调了英特尔将继续促进技术包容性,扩大数字化能力培养计划的覆盖范围。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4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发起的设计挑战赛鼓励e络盟社区成员将电子垃圾升级改造为物联网连接项目

安富利旗下全球电子元器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分销商e络盟与微芯科技(Microchip)合作,推出“升级改造物联网”设计挑赛。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倡议,旨在激励e络盟社区成员利用电子垃圾打造创新型物联网项目。本次挑战赛邀请社区成员将老旧或有故障的电子设备升级改造为独特的物联网创意,为它们注入新的生命。

20名入围参赛者将获得Microchip的SAM E51 Curiosity Nano开发板和MikroE的精选Click板,对旧硬件进行物联网升级或为失效的控制板注入新的活力。参赛者不仅可以享受升级改造的乐趣,还有机会赢取奖品。

e络盟社区和社交媒体全球主管Dianne Kibbey表示:“全球有超过5000万吨电子垃圾,我们很高兴能发起这样的挑战赛,让我们的社区成员学习如何升级改造电子垃圾,同时为今年减少一些电子垃圾。希望社区成员以创造性的方式赋予项目全新的生命,并收获丰硕成果。”

参赛设计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诸如下列所示的项目:

  • 升级一台坏掉的洗衣机,使其具备物联网功能,在洗衣结束时通知用户

  • 在孩子的电动滑板车上安装远程通知系统,提醒他们回家时间

  • 修好损坏的实验室设备,使其能够向物联网数据平台报告实验结果

  • 将老旧的空调设备,改造成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控制的智能物联网设备

本次设计挑战赛于912开始报名,截止日期为106。入选者将获得SAM E51 Curiosity Nano开发板。同时,他们需在2023128前提交其设计项目,及至少五篇博客文章。

挑战赛冠军可赢得来自华宝新能的Jackery Solar Generator 1000电小二光充户外电源和Jackery Solar Saga 100W太阳能电池板。亚军的奖品是Jackery Explorer 550便携式发电站。所有参赛者都将获得完成奖,奖品为一个壁挂式易拉罐压扁机。

了解更多挑战赛详情和申请报名,请访问e络盟社区官网。

aef4-ef1ceee615a7c876a7fba1457bc44b73.png

关于e络盟

e络盟隶属于Farnell集团。Farnell是全球电子元器件以及工业系统设计、维护和维修产品与技术的分销商,专注快速与可靠交付。从原型研究与设计到生产,Farnell全天候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与专业服务。凭借逾80年行业经验、47座本地化网站以及3500多名员工的专业团队,Farnell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构建未来技术所需的各类组件。

Farnell在欧洲经营Farnell品牌,北美经营Newark品牌,亚太地区经营e络盟品牌。同时,Farnell还通过CPC公司直接向英国地区供货。

自2016年起,Farnell加入了全球技术分销商安富利公司(纳斯达克代码:AVT)。如今,双方的合作赋能Farnell支持客户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提供独特的分销服务、端到端交付和产品设计专业知识。

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farnell.comhttps://www.avnet.com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4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LAN8650/1 MAC-PHY器件系列可将没有内置以太网MAC的低成本单片机连接到10BASE-T1S 以太网网络

汽车设计人员正利用 10BASE-T1S 以太网解决方案在汽车应用中创建新的分区架构。10BASE-T1S 技术使低速设备连接到标准以太网网络成为可能,从而消除了对专用通信系统的需求。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符合汽车应用要求的LAN8650/1 MAC-PHY系列新器件,进一步扩大符合车用级以太网解决方案产品阵容。LAN8650 LAN8651 MAC-PHY包括一个媒体访问控制器(MAC)和串行外设接口 SPI),用于连接汽车网络边缘的设备。

1.jpg

内置MACSPI LAN8650/1 器件使设计人员能够将没有内置以太网MAC8位、16 位和32位单片机连接到10BASE-T1S单对以太网(SPE)网络。这使得连接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成为全以太网架构的一部分。即使连接到最简单的单片机,也能减少设计的整体尺寸和成本。

Microchip汽车业务副总裁Matthias Kaestner表示:“Microchip将继续通过10BASE-T1S产品线开发汽车连接解决方案,为业界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交钥匙解决方案。这项新技术将把物理世界中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一直连接到云端,在汽车中实现无缝以太网架构,减少开发工作量和上市时间。”

新系列器件内置时间敏感网络(TSN)支持,可实现远距离以太网网络的同步定时。这种时间同步对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许多汽车应用至关重要。

LAN8650/1 MAC-PHY通过了汽车行业认证,符合AEC-Q100 1级认证标准,可增强在恶劣环境中的稳定性,包括将工作温度范围扩展到 -40ºC125ºC。这些器件符合功能安全要求,适用于 ISO 26262 应用。

由于拥有完善的安全协议来保证网络系统安全,以太网解决方案在汽车行业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些系统可以扩展到网络边缘,无需进行大量更改或新开发工作。

如需了解 Microchip SPE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

开发工具

LAN8650/1 MAC-PHY 支持一系列网络分析工具、LAN8651 SPI 评估板MPLAB® Harmony 3,以便利设计过程。

供货与定价

LAN8650/1 MAC-PHY现已可购买。请联系 Microchip 销售代表、全球授权分销商或访问Microchip采购和客户服务网站 www.microchipDIRECT.com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简介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是致力于智能、互联和安全的嵌入式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其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产品组合让客户能够创建最佳设计,从而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减少系统总成本,缩短上市时间。Microchip的解决方案为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市场中125千多家客户提供服务。Microchip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handler市,提供出色的技术支持、可靠的产品交付和卓越的质量。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microchip.com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4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安森美 Ajay Sattu

在工业、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应用中,基于宽禁带 (WBG) 技术的组件,比如 SiC,对提高能效至关重要。在本文中,安森美 (onsemi) 思考下一代 SiC 器件将如何发展,从而实现更高的能效和更小的尺寸,并讨论对于转用 SiC 技术的公司而言,建立稳健的供应链为何至关重要。

在广泛的工业系统(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光伏 (PV))应用中,MOSFET 技术、分立式封装和功率模块的进步有助于提高能效并降低成本。然而,平衡成本和性能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是一项持续的挑战,必须在不增加太阳能逆变器的尺寸或散热成本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功率。实现这一平衡非常有必要,因为降低充电成本将是提高电动汽车普及率的关键推动因素。

汽车的能效与车载电子器件的尺寸、重量和成本息息相关,这些都会影响车辆的行驶里程。在电动/混动汽车中使用 SiC 取代 IGBT 功率模块可显著改进性能,尤其是在主驱逆变器中,因为这有助于显著提高车辆的整体能效。轻型乘用车主要在低负载条件下工作,在低负载下,SiC 的能效优势比 IGBT 更加明显。车载充电器 (OBC) 的尺寸和重量也会影响车辆行驶里程。因此,OBC 必须设计得尽可能小,而 WBG 器件具有较高的开关频率,在这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SiC 技术的优势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电源转换损耗,需要使用具有出色品质因数的半导体功率开关。电源应用中使用的硅基半导体器件(IGBT、MOSFET 和二极管)的性能改进,加上电源转换拓扑方面的创新,使能效大幅提升。然而,由于硅基半导体器件已接近其理论极限,在新应用中它们正逐渐被 SiC 和氮化镓 (GaN) 等宽禁带 (WBG) 半导体取代。

1.png

图 1:多种应用可从 SiC 器件的特性中受益

对更高性能、更大功率密度和更优性能的需求不断挑战着 SiC 的极限。得益于宽禁带特性,SiC 能够承受比硅更高的电压(1700V 至 2000V)。同时,SiC 本身还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和饱和速度。因此,它能够在明显更高的频率和结温下工作,对电源应用而言非常理想。此外,SiC 器件的开关损耗相对更低,这有助于降低无源组件的尺寸、重量和成本。

2.png

图 2:SiC 为电源系统带来诸多优势

SiC 器件的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更低,因此降低了对散热的要求。再加上它能够在高达 175°C 的结温 (Tj) 下工作,因而对风扇和散热片等散热措施的需求减少。系统尺寸、重量和成本也得以减小,并且在空间受限的应用中也能保障更高的可靠性。

需要更高电压

通过增加电压以减少电流,可减少在所需功率下的损耗。因此,在过去几年里,来自 PV 板的直流母线电压已从 600 V 提高到 1500 V。同样地,轻型乘用车中的 400 V 直流母线可提升到 800 V 母线(有时可提高到 1000 V)。过去,对于 400 V 母线电压,所用器件的额定电压为 750 V。现在,需要具有更高额定电压(1200 V 至 1700 V)的器件,以确保这些应用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SiC 的最新进展

为了满足对具有更高击穿电压的器件的需求,安森美开发了 1700V M1 平面 EliteSiC MOSFET 系列产品,针对快速开关应用进行了优化。NTH4L028N170M1 是该系列首批器件中的一款,其 VDSS 为 1700 V,具有更高的 VGS,为 -15/+25 V,并且其 RDS(ON) 典型值仅 28 mW。

这些 1700 V MOSFET 可在高达 175°C 的结温 (Tj) 下工作,因而能够与更小的散热片结合使用,或者有时甚至不需要使用散热片。此外,NTH4L028N170M1 的第四个引脚上有一个开尔文源极连接(TO-247-4L 封装),用于降低导通功耗和栅极噪声。这些开关还提供 D2PAK–7L 封装,具有更低的封装寄生效应。

3.png

图 3:安森美的新型 1700 V EliteSiC MOSFET

采用 TO-247-3L 和 D2PAK-7L 封装的 1700 V 1000 mWSiC MOSFET 也已投产,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和可再生能源应用中的高可靠性辅助电源单元。

安森美开发了 D1 系列 1700 V SiC 肖特基二极管。1700 V 的额定电压可在 VRRM 和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之间为器件提供更大的电压裕量。该系列器件具有更低的 VFM(最大正向电压)和出色的反向漏电流,有助于实现在高温高压下稳定运行的设计。

4.png

图 4:安森美的新型 1700 V 肖特基二极管

NDSH25170A 和 NDSH10170A 器件以 TO-247-2 封装和裸片两种形式供货,还提供 100A 版本(无封装)。

供应链考量

由于可用组件短缺,一些电子行业领域的生产已受到影响。因此,在选择新技术产品的供应商时,务必考虑供应商按时履行订单的能力。为保障向客户的产品供应,安森美最近收购了 GT Advanced Technology (GTAT),以利用 GTAT 在物流方面的专长和经验。安森美是目前为数不多具有端到端能力的大型 SiC 供应商,包括晶锭批量生长、衬底制备、外延、器件制造、集成模块和分立式封装解决方案。为了满足 SiC 应用的预期增长需求,安森美计划在 2024 年之前将衬底业务的产能提高数倍,并扩大公司的器件和模块产能,在未来实现进一步扩张。

总结

在不断发展的汽车、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应用中,工程师将能够借助 SiC 器件的特性,解决功率密度和散热方面的诸多挑战。凭借 1700V 系列 SiC MOSFET 和二极管,安森美满足了市场对具有更高击穿电压的器件的需求。此外,安森美还为新兴的太阳能、固态变压器和固态断路器应用开发了 2000V SiC MOSFET 技术。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4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8日,泰克参加了在比亚迪举办的【走进比亚迪创新技术展示交流会】,展会聚焦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新趋势,组织新材料、智能网联、自动驾驶、降本增效等前沿技术及新产品领域的优质供应商前来展示交流,集中展现汽车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与产品,促进汽车上下游健康发展。

1.jpg

随着全国新能源汽车及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推行,汽车行业正面临着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巨大变革。作为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提供商,泰克科技致力于成为智能汽车测试的领跑者,走在行业发展趋势前沿,聚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汽车三电(电驱、电池、电控)领域,持续投入和专注于智能汽车测试的重要测试点,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智慧出行测试解决方案,携手行业翘楚开启智能汽车的行业未来。

助力800V新架构下的电驱系统升级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超过80%的用户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表示不满,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近几年飞速变化,但距离满足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更高使用需求,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预测数据显示,到2025年,800V SiC的市场占比将达到15%左右;不过在电动汽车全球发展提速的大趋势下,这一预测节点也许会提前到来。

新的800V超充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和充电速度慢的问题,与此同时,800V超充架构的出现,也对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汽车电驱系统、电控系统、车载充电器OBC、DC-DC等多个领域相关技术也需要全面提升。

近年来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测试和汽车三电领域发展的泰克,助力800V新架构下的电驱系统升级,提供涵盖关键功率器件评估选型、电驱控制电路调试和电机拖动台架测试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三代功率半导体SiC/GaN纳秒级上升沿、高共模干扰、全桥电路安全互锁、双脉冲和三相驱动系统等测试难题,助力800V新架构下电驱系统升级。

智能网联汽车朝向新一代电子电子架构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是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通过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智能人机互动,实现安全、舒适、节能及高效行驶的新一代汽车,移动的数据中心和消费空间属性越来越强。

汽车网联化未来将朝电子控制单元(ECU)集中化整合方向发展。ECU是一个与传感器对话,并根据传感器反馈给它的指令和感知采取行动的处理单元。典型的汽车每辆车大约有80~100个ECU,随着ECU个数增多、开发难度加大、周期变长,以及智能化要求汽车软件增加的各方要求,集中化整合成为ECU发展趋势,在不久的将来,汽车电子架构预计将会完成从域控架构到准中央域架构并最终到中央架构的演变过程。

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是自动驾驶研发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网联汽车高等级的自动化和网联化系统不断产业化落地,对测试的依赖越来越深入,尤其是面对即将量产落地的L3级以上自动驾驶产品,对现有的测试技术、标准和法规,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泰克从雷达、摄像头以及域控制器这三个重要结构为出发点,构建行业内领先的智能出行测试方案。

泰克还可提供各类高速接口的测试建议和白皮书以及丰富的调试工具,帮助工程师加速了解掌握各类高速接口测试、应对复杂车载环境、建立自主测试和验证能力,助力新一代电子电气平台在智能网联汽车的不断升级。

戳这里https://www.tek.com.cn/campaign/800v-test,了解更多泰克汽车技术测试解决方案。

关于泰克科技

泰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市,致力提供创新、精确、操作简便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问题,释放洞察力,推动创新能力。70多年来,泰克一直走在数字时代前沿。欢迎加入我们的创新之旅,敬请登录:tek.com.cn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4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Juan Carlos Rodriguez,功率转换系统工程师

摘要

本文探讨隔离式双向DC-DC功率传输的实现方案,即通过调整专用数字控制器,使其除了具有标准的正向功率传输(FPT)功能外,还支持反向功率传输(RPT)功能。文中将介绍系统建模、电路设计和仿真,并通过实验对理论概念进行了验证。应用表明,在两个能量传输方向上,转换效率始终高于94%。

简介

模块化电池储能系统(ESS)有助于可再生电力的有效利用,因而是构建绿色能源生态系统的关键技术。梯次利用电池ESS应用日趋广泛。在这个子市场中,预计高达80%的废弃电池会用于ESS,在固定电网服务中焕发新生,从而将电池的使用寿命从5年延长到15年。预计到2030年,这些系统会给电网增加1 TWh的容量。1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新兴应用必将在能源市场中变得更加重要。

典型实现方案是将不同电池模组堆叠起来,通过功率转换器将其能量传输到集中式交流或直流母线(随后以某种形式将能量分配给负载)。此类系统的挑战在于,每个模组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容量和老化曲线。在传统的模块化拓扑中,最弱的模组会影响整个电池堆的总可用容量(图1)。

1.png

1.模块化ESS的挑战

2.png

2.基于电池的模块化ESS

为了解决这一限制,在图2所示的架构中,电池堆中的能量通过每个电池模组的单独DC-DC转换器传输到公共中间直流母线。然后,该能量通过主功率转换器支持集中式中压(MV)交流或直流母线。图2中的电压和功率水平是根据市场上ESS的典型数据选择的:48 V电池模组、400 V (DC)中间直流母线、20 kW以上(高功率)主功率转换器以及高达1500 V的集中式母线2

在图2中,电池堆中每个模组的接地基准不同,因此需要通过隔离让每个电池模组实现单独的DC-DC转换器。此外,为了支持梯次利用电池ESS等混合系统,每个转换器还必须能够双向传输功率。这样,就能轻松实现每个模组的独立充放电以及电荷平衡。因此,本文讨论的应用核心模块是DC-DC转换器,它既是隔离的也是双向的。

下面将说明,如何调整功率转换专用的数字控制器(通常仅针对单向功率传输而构建),使其支持双向操作,这样控制器就能作为一种良好的替代方案来安全可靠地实现所需类型的DC-DC转换器。

功率转换应用的专用数字控制器

对于高功率DC-DC转换器(大于1 kW)中开关器件的控制,数字控制是当前的工业标准,而且它通常基于微控制器单元(MCU)。3尽管如此,由于各种工业应用更加重视功能安全(FS),因此使用专用数字控制器可能更有优势。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更简单的功能安全认证可以简化设计过程,从而缩短总体开发时间,更快获取收益,因此在模块化实施中特别有利。

专用数字控制器优于MCU的一些原因概述如下4

►微控制器依赖于软件,包含的状态数量较多,被认为不稳定,因此在IEC 61508标准制定之前,安全系统中不允许使用微控制器。MCU的大量“功能安全”工作都在软件开发阶段。

►除了软件之外,MCU本身也必须经过认证。

►虽然专用数字控制器(作为可配置设备)仍然是数据驱动的,但其配置过程使用有限可变语言(LVL),而不是MCU特有的完全可变语言(FVL)。

►作为顺序数字机,专用数字控制器的功能可以通过测试全面验证,而这对于MCU中的软件来说一般是不可能的。因此,当使用专用控制器时,设备会集成核心安全功能。

►与专用控制器中的集成安全功能相比,MCU实现方案中增加的安全功能可能需要相当多的额外硬件。当使用故障模式、影响和诊断分析(FMEDA)时,额外的硬件往往会增加系统级别的复杂性。

►使用专用控制器时,额外的安全性(如果需要)可以通过外部MCU(通常在系统级别提供)获得。

ADI公司的ADP1055是一款专为隔离式DC-DC高功率转换而设计的数字控制器,提供了一系列功能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这些功能包括:可编程过流保护(OCP)、过压保护(OVP)、欠压保护(UVLO)和过温保护(OTP)。与市场上许多现成的等效器件一样,该控制器设计用于单向能量传输,即FPT。为了实现双向操作,使用该控制器的应用必须进行调整,以便也能在RPT下工作。下一部分将探讨对FPT和RPT模式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即目标DC-DC转换器的效率,在调整过程开始之前必须了解这一点。

3.png

3.功率转换拓扑仿真标准操作中的(a)模型和(b)效率

实现高效能量转换

在各种隔离式双向直流功率传输技术中,图3a中的架构因其实现简单而成为商业上最常用的架构之一5

表1.仿真研究参数

电路参数

额定直流母线电压

VBUS = 400 V (DC)

额定电池电压

VBATT = 48 V()

开关MAMBMCMD

SCT3017AL 650 V/18 A SiC MOSFET

开关MSR1MSR2MCLAMP

IPB065N15N3 150 V/136 A MOSFET

变压器

Np/Ns = 6:1Lm = 50 µHLLEAK   =0.11 µH

扼流圈电感

Lo = 50   µH

箝位电容

CCLAMP = 1 µF

母线电容

Co = 10   µF

开关频率

100 kHz有效200 kHz

这种拓扑既可以看作是FPT中的电压馈送全桥到中心抽头同步整流器,也可以看作是RPT中的电流馈送推挽式转换器到全桥同步整流器。为了说明应用的常见挑战,图中显示了一个典型用例,其初级(直流母线)为400 V (DC),次级(电池模组)为48 V (DC),功率水平大于1 kW。使用LTspice®对开关频率为100 kHz的典型宽带隙(WBG)功率器件的操作进行仿真。仿真使用的参数如表1所示。

图3b中的结果显示,当使用常规硬开关(HS) PWM时,较高功率水平下的效率迅速下降。将RPT与FTP进行比较时,这一点更加突出。为了改进操作,我们确定了两种主要损耗机制,通过下文说明的相应开关技术可以降低损耗。

►软开关:图4a显示在这种低漏感设计中,当使用常规PWM时,初级开关MA和MB在无源到有源开关转换过程中不会快速关断。这种状况会在整个系统中产生较高的开关损耗。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相移(PS) PWM(亦称零电压开关(ZVS)或软开关)有助于在这些转换期间将漏源电压降至零。为此,我们可以提供与负载相关的适当死区时间,使得开关的漏源电容可以完全放电。应用相移的结果如图4b所示。

►有源箝位:图5a显示在次级开关MR1和MR2关断期间,在其漏源电压上观察到很大的尖峰和振铃。这些瞬态事件会危及开关的完整性,浪费能量,并导致电磁干扰(EMI)。使用附加开关(例如图3中的MCLAMP)实现数字控制有源箝位是减轻该尖峰负面影响的较佳备选方案6。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该架构的效率。应用某种形式有源箝位的结果如图5b所示。

实施这些策略后,5 kW时RPT模式下的转换器效率从不足80%提高到90%以上。这些仿真研究也预测到FPT和RPT具有相似的效率,如图3b所示。

为了实现这些开关功能,ADP1055提供6个可编程PWM输出以形成开关时序,并提供2个可配置为有源箝位吸收器的GPIO。这两种功能都可以在用户友好的GUI中轻松编程实现。有关该数字控制器的这些和其他功能的优势,请参阅ADP1055-EVALZ用户指南,其中考虑了标准FPT应用。

确定实现可行效率水平的机制(对于本应用的FPT和RPT模式均适用)后,接下来我们探讨如何调整以适应RPT。

4.png

4.初级开关无源到有源转换:(a) HS PWM(b) PS PWM

5.png

5.初级开关无源到有源转换(a) HS PWM(b) PS PWM

适应反向功率传输

为了演示所研究的应用在RPT下的运行情况,我们创建了低压(LV)实验装置进行概念验证。此装置基于ADP1055-EVALZ用户指南中的硬件,最初设计用于48 VDC至12 VDC/240 W FPT的标准情况,使用ADP1055作为主控制器,开关频率fSW = 125 kHz。为了适应RPT操作,需要适当修改硬件和软件。图6(上)显示了针对此任务的信号链硬件部分,其重点如下:

6.png

6.信号链利用专用数字控制器来适应RPT

►使用两个匹配的隔离式半桥栅极驱动器ADuM3223来导通和关断四个初级开关。这些驱动器的精密时序特性(隔离器和驱动器最大传播延迟为54 ns)可准确地将控制信号反映到PWM中。

►ADP1055-EVALZ用户指南中的隔离电源单元经过重新接线,并补充了一个辅助精密LDO (ADP1720),以适应系统中的两个接地基准,并为应用中的所有不同IC供电。

►在测量部分,分流电阻上的电流测量端子发生交换,以便在控制器的端子CS2+和CS2-上以正确的方向测量整个转换器的变压器次级的输出电流。

►最后,隔离式放大器ADuM4195用于安全、准确地测量直流母线电压。在RPT模式下,直流母线电压是输出变量,而在FPT模式下,电池侧电压是受控输出。

基于ADuM4195的测量方案是对控制环路硬件的一项重要补充。除了安全的5 kV隔离电压(从高压初级侧到低压控制侧)、多达4.3 V的宽输入范围以及精度约为0.5%的基准电压外,ADuM4195还有高达200 kHz的最小带宽。与典型的并联稳压器和光耦合器解决方案相比,它支持实现更快的环路操作,从而提供更好的瞬态响应,这对于应用在125 kHz开关频率下的运行至关重要。图7显示了最终的实验装置,图6中增加的硬件在基于ADuM4195的测量子卡中实现,该子卡已添加到ADP1055-EVALZ用户指南中的原始评估板中。

7.png

7.RPT概念验证的实验装置

图6(下)还描述了为适应RPT在软件方面的配置。我们深入研究了数字控制系统。结果通过流程的描述块进行总结说明,如下所示:

►通过更改PWM设置,使占空比变化与次级电感充电成比例,来实现正确的稳态响应。这是根据该架构在RPT模式下的升压型操作而得出的。

►我们采用ADP1055-EVALZ用户指南中设计的LCL输出滤波器,通过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技术来确定设备在拉普拉斯域中的转换函数Gp(s)7。与FPT不同,设备在RPT下的响应是具有右侧零点(RHZ)的二阶系统的响应,这是升压转换器在CCM下的典型响应。请注意,这种类型的系统本质上不稳定,需要减少误差放大器的带宽。

►利用MATLAB® System Identification Toolbox,根据用作隔离跟随器的ADuM4195的频率响应,对反馈测量Gm(s)进行建模(图8)。经确认,主导极点在200 kHz左右,可确保在控制系统的目标带宽(250 kHz可观测双频的10%左右)之上仍能提供快速响应。

8.png

8.ADuM4195的频率响应

►我们选择在控制器的标准数字补偿器中添加一个极点,以减少整体控制系统的带宽,这在这种非最小相位升压式转换器设备中是必要的。因此,我们使用公式1中的数字控制器(常数定义参见ADP1055用户指南)。

9.png

为将分析保持在拉普拉斯域内,我们根据数字控制理论创建了Gc(z)的连续时间模型Gc(s)9。因此,首先添加一个计算延迟(× z-1),而连续时间中的最终表示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利用(a) Tustin近似

1695022155311.jpg

 和(b) Padé 近似模拟离散 PWM (DPWM) 延迟 (Tsa/2=1/4fsw),使得:

10.png

►最后,为了设计一个稳定的响应,我们利用MATLAB Control System Designer作为常规连续时间控制环路,研究了开环转换函数Gol(s) = Gp(s) Gm(s) Gc(s)。

由此可以观察到,如果使用与FPT相同的控制常数,RPT下的响应将不稳定。因此,正确设计Gc(s)中常数的最终值对于确保运行可靠至关重要。一旦通过设计实现了稳定的开环转换函数,控制器就会变换回数字域。图9(左)显示所设计的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Gc(z),利用图9(右)中ADP1055的GUI可以通过图形化方式轻松配置该滤波器。

我们还配置了上一节中研究的提高效率功能(具有自适应死区时间和有源箝位的PS PWM)。实验发现,为了在RPT的有源到无源转换中实现适当的ZVS,有必要修改PWM序列中的死区时间。具体来说,我们修改了次级开关的导通时间点,使其发生在每次有源到无源转换间隔之前,以允许电流反向9

测试表明适应RPT的修改工作是成功的,从12 V次级输入获得了48 V初级输出。对于负载和输入电压变化,输出电压调节都很出色,相对标准差(RSTDEV)分别为0.1%和0.02%,如图10a所示。图10b和图10c分别显示了转换效率和对50%负载变化的阶跃响应。两种情况下,RPT模式下的效率水平都与FPT模式相似,在中等功率范围内的峰值效率为94%。阶跃响应参数(过冲和建立时间)在RPT模式下为(1%; 1.5 ms),而在FPT模式下为(2%; 800 μs)。我们观察到,较低的过冲,稍慢的建立时间,构成稳定的瞬态响应。这些结果证明,调整数字控制器以支持双向功率传输的设计过程是有效和成功的。

结论

为在能源市场中实现安全可靠的应用,采用功率转换专用数字控制器是一种不错的备选方案。这是因为,与微控制器相比,数字控制器有助于简化功能安全认证,从而缩短系统级设计时间,更快地获取收益。这些器件通常是针对单向功率传输构建的,本文探讨了如何进行修改以支持双向操作。通过理论模型、仿真和实验研究展示了隔离式双向DC-DC转换器在基于电池的ESS中的应用。结果验证了该应用的可行性,两个方向的能量传输实现了相似的性能。

11.png

9.ADP1055上配置的数字滤波器响应

12.png

10.RPT模式下得到的(a)输出电压调节、(b)效率和(c) 50%负载阶跃响应

参考资料

1. Venkata Anand Prabhala、Bhanu Prashant Baddipadiga、Poria Fajri和Mehdi Ferdowsi。“直流配电系统架构及优势概述。”Energies,第11卷第9期,2018年9月。

2. Gerard Reid和Javier Julve。 “Second Life-Batterien als flexible Speicher für

Erneuerbare Energien。”Bundesverband Erneuerbare Energie e.V. (BEE),2016年4月。

3. Hrishikesh Nene和Toshiyuki Zaitsu。“采用独特PWM控制的双向PSFB DC-DC转换器。”IEEE应用电源电子会议暨展览会(APEC),2017年。

4. Tom Meany。“功能安全的理想电源监视器。”EngineerZone,2020年6月。

5. Yu Du、Srdjan Lukic、Boris Jacobson和Alex Huang。“适用于PHEV/EV直流充电基础设施的高功率隔离式双向DC-DC转换器综述。”IEEE能量转换大会暨展览会,2011年。

6. Subodh Madiwale。“数字控制实现高可靠性DC-DC功率转换及有源缓冲。”ADI公司,2016年9月。

7. Robert W. Erickson和Dragan Maksimović。电力电子基础,第二版,Spring,2001年1月。

8. Simone Buso和Paolo Mattavelli。电力电子数字控制,第二版,Morgan & Claypool Publishers,2015年5月。

9. Guipeng Chen、Yan Deng、Hao Peng、Xiangning He和Yousheng Wang。“具有宽范围ZVS和较低尖峰电压的全桥/推挽式双向DC-DC转换器的优化调制方法。”ECON 2014—2014年IEEE工业电子学会第40届学术年会。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2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2.4万余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关于作者

Juan Carlos Rodríguez博士于2009年获得厄瓜多尔军事理工学院(厄瓜多尔基多)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并于2011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RMIT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从利默里克大学(爱尔兰)获得博士后职位后,他于2019年加入ADI公司,从事隔离式电源应用和可再生能源工作。他的工作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智能电网和物联网应用的能量收集以及可持续电力的电源电子转换。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4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期,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与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非约束性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在XR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通过此次战略合作的宣布,双方期望在未来开展深度的技术、市场与生态合作,其中包括双方将在XR技术、生成式AI、数字人、产业上下游协同等方面,围绕元宇宙+生态+行业应用共同打造新一代元宇宙基础设施平台。百度希壤将通过集成Snapdragon Spaces XR开发者平台及其支持的创新XR技术,利用自身虚拟空间、云与AI技术与平台优势,和高通中国共同探索文旅、教育、体育等行业更广泛的应用与商业解决方案,为用户带来丰富、生动、多样的元宇宙体验,促进中国元宇宙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加速涌现。

1.jpg

图:百度智能云元宇宙创新平台部总经理丁志刚(左)和高通全球副总裁张哲源(右)出席签约仪式

百度智能云元宇宙创新平台部总经理丁志刚表示:“希壤致力于为千行百业提供云智一体的元宇宙基础设施,并不断为之践行。我们将在元宇宙领域和高通展开持续投入与合作,十分期待利用Snapdragon Spaces XR开发者平台打造的创新体验,逐步实现元宇宙的更多潜能。”

高通全球高级副总裁程立新表示:“百度希壤和高通中国的战略合作将为中国XR生态注入活力,通过Snapdragon Spaces XR开发者平台和开放的生态合作,助力百度希壤更快速地打造XR应用和内容,加速推动中国元宇宙生态的发展。”

关于百度希壤

作为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百度希壤以技术为基础,以开放为理念,将与客户、开发者、用户一起,打造一个身份认同、经济繁荣、跨越虚拟与现实、永久存续的多人互动虚拟世界。

百度希壤旨在为行业提供云智一体的元宇宙基础设施平台,为各行各业快速进入元宇宙、搭建元宇宙内容场景提供解决方案,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能力支持。

关于高通公司

高通公司正在赋能人与万物智能互联的世界。基于“统一的技术路线图”,我们将驱动智能手机变革的众多技术——包括先进的连接、高性能低功耗计算、终端侧智能等,高效地扩展至不同行业中的下一代智能网联终端。高通和骁龙平台带来的创新将助力实现云边融合,变革众多行业,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并改变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高通公司包括技术许可业务(QTL)和我们绝大部分的专利组合。高通技术公司(QTI)是高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其子公司一起运营我们所有的工程、研发活动以及所有产品和服务业务,其中包括半导体业务QCT。骁龙和高通品牌产品是高通技术公司和/或其子公司的产品。高通专利技术由高通公司许可。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4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2023英特尔互联网数据中心峰会顺利举行

近日,以云深处 AI加速为主题的第十六届英特尔互联网数据中心峰会在武汉成功召开。逾300位云服务商、互联网客户、行业客户、OEM/ODM及渠道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就数据洪流时代下,云计算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领域众多创新技术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会上,英特尔分享了其如何通过丰富全面的软、硬件产品组合加速云服务与AI创新,以及助力企业深度变革,驱动行业共同发展的决心与信心。与会生态伙伴亦基于诸多成功实践案例进行精彩分享。

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Christoph Schell对远道而来出席本次峰会的客户与行业伙伴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与感谢,并承诺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并支持中国市场。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稚聪表示:过去十年间,云计算技术的兴起带动了各行各业数字化发展,眼下,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技术正在成为数字化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秉承植根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英特尔致力于以领先的产品技术为基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广泛携手产业上下游,打造满足本地市场所需的多元化、绿色化解决方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动力。

1.jpg

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稚聪发表致辞

会上,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云与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梁雅莉指出:随着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云计算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AI技术加速渗透,无论在行业数字化升级、中国企业出海,亦或生成式AI领域,其挑战之下蕴含着无限可能。过往十余年,我们很荣幸能与诸多互联网及IT领域的优秀企业并肩走过,见证一代又一代的技术浪潮,今后,我们也期待与大家继续携手共进,紧抓产业机遇,共同促进云计算与AI行业的创新发展和应用落地。

2.jpg

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云与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梁雅莉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加速数字化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基于此,英特尔坚持以覆盖云网端全面的硬件产品组合、成熟的软件布局和开放的生态系统驱动千行百业技术创新,助力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以高端制造业为例,英特尔不仅基于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平台,深度优化多项软件集群性能以助力国产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同时亦联合光伏发电制造、锂电池等行业伙伴创新性地打造并部署多项个性化AI解决方案,实现了在不同业务场景下数字工厂的智能升级,打造了全新中国制造供应链的优势。与此同时,中国本地企业不仅向内驱动行业发展,亦积极向外探索,旨在开辟全球新蓝海。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海外游戏和短视频等市场的拓展,英特尔提供了大量在云基础设施设计、选择和迁移上的支持,旨在为企业出海提供技术基石。

伴随着生成式AI的盛行,互联网用户迎来了AI原生时代,大模型需求急速增长。面对眼下云市场所面临的数据训练、算法创新、算力资源和隐私安全等实际需求,英特尔携手百度智能云等行业伙伴打造了一系列AI原生基础设施,旨在为千行百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大模型服务。此外,智谱华章与长城超云于本次峰会上联合推出以Gaudi2加速器为核心的AI训推一体机,为多场景下的大模型训练及推理业务提供了算力与算法的双重保障,以及灵活可靠的软件管理平台。对于已将生成式AI应用至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英特尔亦与其保持紧密合作,助力企业不断推陈出新,以领先的产品技术加速其创新落地。得益于内置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英特尔®高级矩阵扩展指令AMX,以及高性能深度学习插件Intel® Extension for TensorFlow / Intel® Extension for Pytorch的加速,腾讯AI Lab及其旗下的王者荣耀决策AI模型训练和文生图AI推理均获大幅性能提升。

3.jpg

英特尔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陈葆立

英特尔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陈葆立出席本次峰会,详细介绍了英特尔长期以来的产品战略,即始终坚持以数据为中心的全栈式产品组合,为云计算与AI领域的加速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会上,来自阿里云、天翼云、字节跳动和美团的客户代表亦分享了其基于第四代至强处理器产品、至强CPU Max系列产品与英特尔技术在机密计算保障、高性能算力提升、数据中心内存扩展等方面的多样化探索实践和应用落地,而英特尔多元化的软件栈加持进一步加速了硬件性能释放,助力用户更为高效、轻松地部署英特尔解决方案。其中,天翼云分享了其基于至强CPU Max系列芯片和英特尔® oneAPI套件,成功在天翼云云骁超算平台大幅提升工程、气象、材料等领域HPC应用软件计算速度的实践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创新平台架构的英特尔下一代数据中心产品路线图正在按计划如期推进,并将陆续推出多款CPUGPU、专用AIFPGA新品以满足云计算和AI领域不断增长的对于算力、数据传输和能效的需求,全方位推动产业链的共同创新与成长。

秉承持续深耕本地市场,携手日益庞大的生态系统伙伴,深入探寻行业前行趋势的初心,英特尔自2007年举办第一届互联网数据中心峰会,至今已经走过了16年,亦见证了中国包括云计算等行业在内的飞速成长、蓬勃发展的进程。未来,英特尔将一如既往地携手广大生态伙伴开展合作,积极探索前沿技术,不断推动行业创新落地,为云计算、AI等发展注入动力,共同构筑智能未来。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intel.cn/content/www/cn/zh/newsroom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4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