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今年9月19日,脑机接口领域发生了一件里程碑事件:马斯克旗下研究脑机接口的公司Neuralink宣布,已获得一个独立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将进行首次人体试验,对渐冻症患者的大脑植入设备。

根据Neuralink公司公布的试验方案,参与试验的志愿者将由机器人外科手术专家在头骨上打两个直径8毫米左右的孔,并在大脑运动皮层上放置两个植入物,每个植入物包含1024个电极通道。整个试验为期6年,其中有18个月的基础研究,和为期5年的跟访。

1.jpg

该事件可谓是脑机接口领域里程碑事件,因为在Neuralink近5年的研究中,已经导致1500只动物死亡,还有爆料称Neuralink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在动物试验中虐杀了猴子,试验中的23只恒河猴死了15只,并称Nueralink没有对高侵入性的设备进行充分护理。

在人们对脑机接口的安全性还有质疑的时候,FDA准许Neuralink进行人体实验,表明该技术研究出现重大推进。

2.png

在今天召开的第二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上,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彭雷分享了国内脑机接口研究的最新进展。

3.jpg

“目前市场上侵入式的脑机接口主要有三个技术路线,第一种是硅基硬质电极系统,可以同时记录96个通道,可应用于临床、需要开路。第二个是血管电极系统,可同时记录16通道,第三个是柔性电极,可同时三维记录1024通道,这是三种技术路线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他指出,“第一个技术路线从诞生到现在大概是十年,目前在全球范围植入50个人,Neuralink的柔性深部电极通过手术机器人植入大脑,已获批首次人体临床。我们认为柔性的脑机接口,要解决几个核心问题,第一个是高通量,三个技术路线最多一千通道,最少16个通道,通道数决定你可以读写神经元的数量,从目前来看的话的这是非常小的数量指标,这并不代表最终要把800亿个神经元都记录下来,到底记录多少神经元信号才能解释大脑?没人知道,但是我们知道通道数一定会增长。”

他提出了一个脑机接口的摩尔定律:即每隔18个月可以读写的脑机接口神经元数量细胞应该翻一倍,这是脑虎认为要实现的目标。

其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还有低创伤--其实就是手术的植入要实现创口越来越小,未来创口要越来越小甚至变化缝、孔。第三个是长期在体内,这是三个需要长期解决的核心问题。

他介绍说NeuroXess(脑虎)是一家通过柔性脑机接口技术来保护及探索大脑的生命科技公司。创始人是陶虎博士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脑虎是典型的科学家跟创业者结合创业模式。

4.jpg

5.png

他介绍说脑虎采用光刻机制造电极,采用的是MEMS工艺,制造高通量、高密度、超柔性的电极,在植入层面上,脑虎有相对比较独创的技术路线在探索,“因为深部电极要插入大脑皮层,没有办法自己植入,马斯克使用缝纫机机器人,我们也能支持这样的植入方式,但我们也在探索有没有更新的植入方式。我们尝试用蚕丝蛋白--一种深入镶入性的材料来包裹我们柔性电极,植入之后再变软,通过先硬后软的方式,植入皮层的时候可以躲避血管,也可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现在还只是在实验室的探索,没有转产的技术,但是在方向上值得深入的研究。”他介绍说。

他介绍说脑虎已经推出了完整的工业化解决方案,“脑机接口应该包括的整体生态非常完整,硬件层面需要有电极,植入体是一个三类医疗器械能够上临床,芯片在里面能够实现高通量的采集,外端的手术机器人可以实现视觉引导下的微视的导入,它的外射和还有脑电等等,所以硬件具有一系列的生态,我们全部都把它做出来了,软件也非常重要,这个领域是我们很想做的事情。”他强调,“脑科学里面过去没有形成面向全球的开源数据和算法,为什么AI在过去一年快速发展?因为AI有成熟的底层生态,包括上面的大模型应用,包括算法级分享都有 ,而脑科学没有。我们希望把这套算法、云跟数据做一套平台,以此推动国内脑机接口的发展。”

6.jpg

“脑虎做的动物实验已经覆盖了小鼠、兔子、狗、猴,临床实验上,目前我们在国内最领先,已经完成了一系列上人实验。”他指出,“脑虎在小狗和恒河猴上做的实验显示解码专准确度很高,脑虎用全套制研的电极植入体脑电算法平台,植入了一次两岁的拉布拉多训练它在跑步机上走路,走路的过程中去解码运动区的脑电源区的信号跟步态的关节关系,实现了80%以上的轨迹相关性,此外,脑虎第二个成果是今年7月份植入了7岁的恒河猴,训练了100天,猴子先学会打乒乓球,连续十次接球100%接球成功。”

7.jpg

他透露目前脑虎已经进行了脑机接口上人实验,是脑虎跟华山联合做的实验,用的电极植入系统。

8.jpg

在脑机接口圆桌论坛中,彭雷表示脑机接口率先产业化的一定是消费场景,这是行业里的共识,侵入式的想象空间更大,天花板更高,未来十年、十五年很多技术一定会到临界点,AI出现强人工智能也是未来三五年的事情,当这个技术突破之后,下一步人类要解决的就是脑科学的问题,包括大脑如何工作?这个问题的探索在未来三十年都会持续探索,随着医学的进步,身体的绝大部分器官都可以被修复甚至是被更换,剩下就是大脑!这个想象空间天花板非常高,但是也需要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公司五年十年的往下走。因为它的天花板足够高,目前市场上能够找到十五、二十年的方向不是那么多,脑虎有信心,也看得远。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1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07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12月21日,荣耀90 GT与荣耀平板9新品发布会上,全新一代性能灭霸荣耀90 GT震撼亮相。荣耀GT系列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极致性能体验,全新的荣耀90 GT 凭借旗舰三芯、3D冰封冷驱散热系统和超凡帧画引擎,带给用户满帧不设限、PC级画质、超低延迟触控,3项超凡游戏体验制霸性能战场。荣耀90 GT售价2599元起。

1.jpg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中国区CMO 姜海荣)

同档唯一旗舰三芯  独特调校激发超凡性能

荣耀去年推出GT系列,自上线以来,以强劲的配置与极致的性能收到消费者一致好评,GT就是荣耀极致性能之名。而本次发布的荣耀90 GT采用第二代骁龙8旗舰芯片,通过底层调校将游戏重载帧率提升了30%;搭配专属设计的超帧独显芯片,在低功耗下也能获得超越原生帧率畅玩游戏体验;自研射频增强芯片C1,则能满足手游玩家在WiFi环境或户外使用移动网络时的网络流畅需求。荣耀以独特的三芯联合调校,在一款产品上实现了“高帧”“超帧”“低功耗”“低延迟”的4项超凡体验,再次验证“芯片调校,还得荣耀”。

2.jpg

此外,荣耀90 GT采用创新3D冰封冷驱散热VC解决方案,集先进工艺、新型材料、超大均热板面积、超大单腔体积,极致轻薄于一身,配合第三代高导热石墨片与智能热管理系统,提供超越档位性能手机的散热体验,时刻保证芯片性能的充分释放。

3.jpg

超凡帧画引擎制霸游戏战场  全新游戏体验

荣耀坚持从用户的实际体验出发定义游戏体验,更注重让性能回归用户真实场景。此次荣耀90 GT首发全新GPU Turbo X超凡帧画引擎,从性能调度、画质渲染、触控增强三个维度革命性地提升用户游戏体验。

4.jpg

性能调度方面,荣耀90 GT真正做到了满帧不设限,在后台驻留10个APP,前台开启微信小窗的重负载场景下,运行《原神》1小时平均帧率59.93;相同测试条件下从满电到关机,历经3小时的超重负载运行,荣耀90 GT依然保持平均帧率59.9,真正做到多应用负载、从满电到关机等极限状态下的主流游戏全满帧。

5.jpg

荣耀90 GT还为手游用户精心打造了媲美电脑端的PC级画质效果,真正实现了既要流畅帧率也要超清画质。荣耀90 GT通过行业首发的GPU加NPU协同AI画质增强算法,在原生游戏画质基础上进行超分,实际画面效果可比肩PC端1080P画质水准;同时超帧独显芯片支持对主流游戏的超帧体验,突破原生帧率限制至最高120帧。在荣耀90GT上,“PC级游戏画质”和“120帧游戏超帧”可同时开启,带来全程高画质满帧的游戏体验,引领性能手机进入PC级手游画质时代。

除了追求流畅细腻的视觉体验,荣耀90 GT还针对手游玩家吐槽的延迟触控问题进行技术创新,全新的超凡触控增强功能,将游戏触控响应时间大幅提升至两位数级别,远超行业普遍设定的100+毫秒响应速度,刷新手游响应记录,补齐极致游戏体验的关健一环。

6.jpg

强劲性能更需好屏呈现  荣耀绿洲护眼屏护航眼健康

如此强劲的性能,当然需要一块好屏来呈现。荣耀90 GT配备了行业领先的荣耀绿洲护眼屏。作为当前行业唯一的零风险调光护眼屏,其具有3840Hz超高频PWM调光、类自然光护眼技术、助眠显示功能、360°自适应调光与暗光舒适性调节等领先技术,能有效缓解长时间游戏的眼部疲劳,全方位保护游戏用户的眼部健康。

7.jpg

荣耀90 GT配备的这块荣耀绿洲护眼屏,还是游戏玩家非常喜爱的6.7英寸直屏,采用1.25mm超窄边框设计,2664*1200分辨率实现超高的435PPI,同时拥有超高的1200nit全局峰值亮度和超动态臻彩显示加持,不仅保证游戏画面细腻逼真,即使在户外场景下也能清晰可见。

出众不止性能灭霸  全能智慧体验一步到位

除了超凡的游戏体验,荣耀90 GT还搭载最新的IMX906旗舰级主摄和MagicOS 7.2智慧系统,影像能力和智慧体验在同档性能手机中出类拔萃。不仅如此,这次荣耀90 GT还采用全新游戏管家,默认开启游戏模式,随时释放强悍性能。同时,立体声双扬声器、线性马达、红外遥控以及NFC等实用功能也应有尽有,助其全方位制霸性能战场。

8.jpg

9.jpg

此外,荣耀90GT还首次采用“性能引擎”镜头和“赛道双纹”背部设计,提供GT蓝、燃速金、星曜黑三种配色,树立速度美学新标杆。内存方面,荣耀90GT最高配备24GB +1TB的存储组合,游戏加载迅捷无比。

10.jpg

荣耀90 GT共推出12GB+256GB、16GB+256GB、16GB +512GB、24GB+1TB四个版本,售价分别是2699元、2899元、3199元、3699元,12月21日即刻开启预售,12月26日10:08正式开售。即刻起,上荣耀商城,荣耀亲选商城,京东天猫抖音等各大授权电商平台,全款预订,即享至高100元优惠及6期免息。

此外,发布会上同台亮相的“学习好伙伴 柔光更护眼”的荣耀平板9,搭载了行业领先的12.1英寸纸感护眼柔光屏,还拥有五重权威护眼认证、专业教育守护,以及12GB+512GB流畅双存,成为迄今荣耀最强的大屏护眼教育平板。此次荣耀平板9共推出8GB+128GB、8GB+256GB、12GB+256GB、12GB+512GB四个版本,预售优惠价1499元起。荣耀平板9柔光版推出8GB+256GB、12GB+256GB两个版本,预售优惠价1799元起。2023年12月21日20 : 30开启预售,2023年12月29日10 : 08正式开售。用户届时可前往荣耀商城/荣耀亲选商城/各大授权电商/荣耀体验店/授权零售门店进行选购。

11.jpg

这次发布会也带来了荣耀亲选Haylou Watch智能手表,它采用1.95英寸轻薄全面屏,集成独立卫星定位、120种运动模式及心率、血氧、睡眠监测健康功能,支持12天超长续航,12月24日新品首销,售价449元,首销尊享价429元。

12.jpg

围观 8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07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3D传感技术的先驱Magik Eye Inc. (www.magik-eye.com) 将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4年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其开创性的Pico深度传感器(Pico Depth Sensor)。肩负着“为机器人时代提供人工智能之眼”的使命,Pico深度传感器堪称MagikEye在迈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卓越之旅的一大关键里程碑。

Pico深度传感器创新的核心在于它使用了MagikEye专有的Invertible Light™可逆光技术(ILT)。该技术可在Raspberry Pi RP2040中的“裸金属”ARM M0处理器上高效运行。这一非凡功能彰显传感器无需专用芯片即可提供高品质3D传感的能力。此外,尽管Pico Sensor使用RP2040展示其功能,但其底层技术在设计时考虑了适应性,以便在各种微控制器内核上无缝运行,包括基于流行的RISC-V架构的微控制器内核。这种灵活性标志着在不同平台上实现先进3D传感的可及性与适应性方面取得重大飞跃。

MagikEy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Takeo Miyazawa强调了传感器的变革潜力,他表示:“就像个人电脑使技术普及并推动生产力的革命一样,Pico深度传感器将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引发类似的变革。它不仅是一款创新产品,更是通往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系统等领域新天地的门户。在这些领域,人工智能和深度传感将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更智能、更直观的解决方案。”

我们诚挚邀请CES 2024与会者参观MagikEye的展位,获得Pico传感器的专属亲身体验。本公司将于2024年1月9日至11日在拉斯维加斯希尔顿会议中心的大使套房举行现场演示,展示MagikEye最新的下一代3D传感解决方案。演示机会有限,可联系 ces2024@magik-eye.com 进行私人预约。

关于 Magik Eye Incwww.magik-eye.com

自2014年成立以来,Magik Eye Inc.一直是3D深度传感技术的开拓者。该公司不断创新其紧凑、高效、高性能的Invertible Light™技术。MagikEye致力于实现“3D无处不在”的愿景,正在重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格局。MagikEye拥有一系列3D深度传感解决方案,支持智能手机、机器人和监控的广泛应用,并拥有基于Invertible Light™的强大专利组合,可实现最小巧、最快捷、最节能的3D传感。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1220090981/zh-CN/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0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设计工具有助于加速两轮电动车市场的产品设计,并帮助系统工程师充分利用SuperGaN FET的优势

全球领先的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供应商 Transphorm,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GAN)宣布推出两款面向电动车充电应用的全新参考设计。300W和600W恒流/恒压(CC/CV)电池充电器采用 Transphorm 的70毫欧和150毫欧 SuperGaN® 器件,以极具竞争力的成本实现高效的 AC-DC 功率转换和高功率密度。这两款参考设计旨在帮助两轮和三轮电动车充电器快速实现量产。

据悉,印度和中国的两轮和三轮电动车年销量分别超过 1,400 万辆和 4,500 万辆。另外,这两款参考设计还可用于各种其它应用,包括快充、LED可调光驱动器、游戏机和高性能笔记本电脑。

DD6r7xMzm5.jpg

Transphorm 全球销售和FAE副总裁 Tushar Dhayagude 表示:“氮化镓应用正在电动车市场迅速普及。这主要是因为相比碳化硅或硅等替代选择方案,氮化镓技术能够以具成本效益的高良率制造工艺实现高功率密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Transphorm SuperGaN 器件得到了两轮和三轮车制造商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因为与硅解决方案相比,我们的方案除了具备上述优点之外,还拥有系统和器件级的成本优势。我们很高兴能够基于客户持续的设计要求推出相应参考设计,帮助内置或外置充电器制造商加速推出基于氮化镓的系统,提升新一代车辆的性能和可用性。”

什么是 CC/CV

恒流/恒压(CC/CV)锂离子电池充电方式,是在充电初始阶段采用恒流充电,在充电后期当电池达到设定的充电量时切换到恒压充电,以防止电池过充。

开放架构 CC/CV AC-DC 电池充电器

新发布的300 W 和 600 W 参考设计将 SuperGaN FET 与控制器配对,采用流行的功率因数校正 (PFC) 和谐振 LLC 拓扑,其中 LLC 特别针对宽电池电量范围(从空电到满电)的设计。利用 Transphorm 的 SuperGaN 平台,电源系统开发人员能够最大限度发挥PFC+LLC的性能潜力,以最具竞争力的成本实现这些拓扑所能达到的最高效率。

这两款参考设计采用纯模拟控制器,而不是需要固件的数字控制器。这种配置具有几个优点,例如更易于设计、产品开发简化,原因如下:

  • 开发资源要求降低

  • 开发时间缩短

  • 无需进行可能很复杂的固件编程/维护

注:300W 参考设计包括一个额外的 PWM 输入端口,用于获取低于额定输出值的输出电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应对各类电池的灵活性。

主要技术规格如下:

Reference   Design

参考设计

TDAIO-TPH-ON-CCCV-300W-RD

TDAIO-TPH-MPS-CCCV-600W-RD

VAC

90 至 264

90 至 264

Wattage

功率(W

300

600

SuperGaN   FET(s)

TP65H070G4PS x 3

TP65H070G4PS x 1

TP65H150G4PS x 2

Driver(s)

驱动器

NCP1654 PFC(安森美)

NCP1399 LLC (安森美)

HR1211 (MPS)

Peak   Efficiency

峰值效率

95% @ 264 Vac

94.4% @ 264 Vac

Switching   Frequency

开关频率

高达 150 kHz

高达 120 kHz

这两款参考设计采用的是Transphorm 的 SuperGaN FET器件,SuperGaN的独特优势包括:

  • 业界领先的稳健性:+/- 20 V 栅极阈值和 4 V 抗扰性。

  • 更优的可设计性:减少器件周边所需电路。

  • 更易于驱动:SuperGaN FET能使用硅器件所常用的市售驱动器。

如何获取参考设计

Transphorm 目前可以提供完整的 300 W 和 600 W CC/CV 电池充电器参考设计。请访问以下链接,下载技术文档、设计文件、固件和物料清单:

为确保上述电池充电器的设计准确性,请电源系统开发人员参阅以下设计指南:

如需了解设计工具中的 SuperGaN 器件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链接: 

关于Transphorm

Transphorm, Inc.是氮化镓革命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设计、制造和销售用于高压电源转换应用的高性能、高可靠性氮化镓半导体功率器件。Transphorm拥有最庞大的功率氮化镓知识产权组合之一,持有或取得授权的专利超过1,000多项,在业界率先生产经JEDECAEC-Q101认证的高压氮化镓半导体器件。得益于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公司能够在产品和技术开发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创新:设计、制造、器件和应用支持。Transphorm的创新使电力电子设备突破硅的局限性,以使效率超过99%、将功率密度提高50%以及将系统成本降低20%Transphorm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戈利塔,并在戈利塔和日本会津设有制造工厂。官网:https://transphormusa.cn官方微信:TransphormGaN氮化镓

围观 8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0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12月21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诠鼎推出基于英诺赛科(Innoscience)InnoGaN器件-INN650TA030AH、INN650TA070AH和INN650D080BS芯片的2KW PSU服务器电源方案。

1.jpg

2.jpg

图示1-大联大诠鼎基于Innoscience产品的2KW PSU服务器电源方案的展示板图

近年来,工业领域对GaN的需求逐步攀升。根据AKCP机构测算,2023年网络设备、通信设备以及数据中心等的能耗将占全球总用电量的21%左右,成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最大的挑战之一。其中,海量的数据需求将继续加快数据中心的建设速度。因此,具备更高效率和更高功率密度的解决方案成为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的迫切需求。在此趋势下,大联大诠鼎基于Innoscience InnoGaN器件-INN650TA030AH、INN650TA070AH、和INN650D080BS芯片推出2KW PSU服务器电源方案,旨在利用先进的GaN器件助力服务器电源实现更出色的能效。

3.png

图示2-大联大诠鼎基于Innoscience产品的2KW PSU服务器电源方案的场景应用图

本方案采用Innoscience旗下InnoGaN 650V GaN芯片实现功率转换,其中,PFC慢桥臂采用2颗INN650TA030AH,其采用Toll封装、导通电阻为30mΩ;PFC快桥臂采用2颗INN650TA070AH,其同样采用Toll封装,导通电阻为70mΩ;LLC桥臂采用4颗INN650D080BS,其采用DFN8*8封装,导通电阻为80mΩ。与Si MOS相比,Innoscience产品具备低Qg、低Cotr以及无反向恢复损耗Qrr等特性。通过效率测试,在输入电压230Vac/264Vac的条件下,本方案的最高效率可达到96.5%,能轻松满足80 Plus钛金级能效标准,进一步为数据中心提供高效电源。不仅如此,在通信电源、LED照明等应用中,本方案同样具备小体积、高效率的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png

图示3-大联大诠鼎基于Innoscience产品的2KW PSU服务器电源方案的方块图

Innoscience在数据中心领域进行了多年的产品布局,旗下拥有从前端PSU电源到主板DC/DC模块,以及芯片直接供电的全链路解决方案。未来随着GaN的优越性能逐渐显现,其相关技术将在更多应用中大放异彩。在这个过程中,大联大将与Innoscience携手共进、共同开发先进的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加快GaN技术的应用。

核心技术优势

高效率:在230Vac Vin下效率高达96.5%,符合80Plus钛金级能效标准;

高功率密度:76W/in3

1U标准尺寸:185mm×65mm×36mm(PCBA)。

方案规格:

效率:96.5%@230Vac(80 Plus钛金级能效);

功率密度:76W/in3

InnoGaN:

INN650TA070AH *2;

INN650TA030AH *2;

INN650D080BS *4。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全球领先、亚太区最大的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TSE:3702)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货商超250家,全球78个分销据点,2022年营业额达259.7亿美金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3年蝉联「优秀国际品牌分销商奖」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市场排名依Gartner 2023年03月公布数据)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0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意法半导体发布了STM32 ZeST*(零速满转矩)软件算法。该算法运行在STM32微控制器上,让无感电机驱动器能够在零转速时产生最大转矩。意法半导目前正在与指定客户分享这个算法。该算法首次在通用电机驱动器中提供零速满转矩电机控制功能,实现了以前无法实现的电机运行平顺性和可预测性。

37b32c9d462afbbf473d1d051050580aa.png

电动工具、电动窗帘、洗衣机、自动割草机、空调系统、电动自行车等产品设备要求电机按照正确方向最大转矩启动和/或最大负载快速启动,同时消耗最小的电能。普通无感电机驱动器不能确定电机在零速时的转子位置,因此,无法满足这些设备的要求。此前,要想保证定位准确、高能效和正确操作,通常需要增装硬件位置传感器或使用特殊类型的电机。

新的STM32ZeST软件算法是一个零速无感电机控制优化通用解决方案,支持任何类型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为了实现优化控制,STM32ZeST算法需要与新推出的高灵敏度观测器(HSO)算法同步运行,采用无传感器的无感模式控制电机运行。作为一种嵌入式软件解决方案,不需要在STM32微控制器(MCU)上增装额外的硬件或特殊外设。为确保电机控制保持高能效,电机的阻力也是在运行时估算。

通过使用STM32ZeST和HSO软件算法,设计者可以避免在启动阶段出现高峰值电流,提高应用的能效。与有霍尔传感器的电机驱动器相比,意法半导体的解决方案降低了物料成本(BOM),提高了运行可靠性,降低了噪声。意法半导体开发了一个演示模型,展示无感电机驱动器如何启动,在各种转速和最低转速时移动负载。该模型使用的是一个电动踏板的车轮,演示了电机始终按照预定方向启动,并且可以使负载保持在零速静止不动。

为方便开发者评测STM32ZeST和HSO两种算法的性能,加快开发进度,意法半导体开发了配套的硬件工具,其中,B-G473E-ZEST1S控制板为电源板STEVAL-LVLP01生成PWM信号。电源板驱动低功率/低电压电机,例如,意法半导体的B-MOTOR-PMSMA套件中的电机。控制板与电源板的连接使用的是新的嵌入式电机控制连接器V2。

意法半导体为开发者提供了大量的额外支持服务,帮助他们为人气高的电机类型开发驱动器,满足各种应用需求,达到能效、尺寸、性能和成本等限制要求。STM32系列微控制器可满足各种性能需求,许多产品集成了适合电机控制的功能,例如,先进的电机控制PWM定时器,意法半导体电机控制软件开发套件(MC-SDK)支持所有这些产品,该套件包括电机控制固件库和专用配置工具(Motor Control Workbench)。这两个工具都需要配合STM32Cube生态系统和STM32CubeMX项目配置器使用。

HSO算法集成在新版MCSDK(6.2版)开发套件内。新版MCSDK增加了在STM32 G4 MCU上运行的双驱动器解决方案,还支持从高性价比的STM32C0到高性能STM32H5的各种系列STM32微控制器。

有关STM32电机控制的更多信息,以及下载包括HSO软件算法在内的新MCSDK v6.2,请访问https://www.st.com/en/embedded-software/x-cube-mcsdk.html。要获取有关STM32 ZeST SW算法信息,请联系当地意法半导体销售办事处。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0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以下简称“村田”)将参展2024年1月9日至12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全球技术盛会:CES 2024展览会。

在村田的展位上,将展示村田制作所带来的以车载移动和信息通信为中心的村田特有技术、解决方案和设备,村田始终致力于为丰富人们的生活做出贡献。

名称

CES 2024

时间

2024年1月9日(星期二)~1月12日(星期五)

参展区域

Tech East, Las Vegas Convention and World Trade Center (LVCC)

村田展位

West Hall Booth #6300

【主要参展项目】

  • 车载移动领域

内置于轮胎的RFID模块

用于在整个供应链中跟踪轮胎的数字ID。即使内置于轮胎中,也能表现出稳定的通信性能,并以低成本实现了与轮胎生命周期相当的耐用性。未来有望应用于制造、物流、销售、售后市场等领域。

陀螺罗盘

能在1分钟内检测到正北的传感器。无人驾驶需要持续定位车辆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本产品通过其精确的位置检测技术可以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MEMS传感器进行的动态头灯调平

通过使用村田的高精度、抗振动MEMS传感器,并测量随振动和行驶方向而变化的车辆头灯倾斜角度,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头灯光束角度。配备本产品可以帮助消除一直以来对悬架传感器和线束的需求,有效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

  • 通信领域

新一代蜂窝LPWA模块Type 2GD

包括在单个System-on-chip (SoC)封装中支持非地面网络(NTN)的卫星连接、超低功耗且支持多个LPWA通信协议的行业特有解决方案,实现了产品的小型化、低功耗与高功能化。Type 2GD配备了Sony Altair的ALT1350芯片组。

支持Matter的小型无线模块

支持智能家居标准Matter的小型无线模块。产品支持Matter标准,因此无需刻意考虑面向智能设备的众多标准即可开发智能家居应用。此外,除了利用村田特有的无线设计技术、节省空间的贴装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实现了小型、高性能和抗噪声能力强的屏蔽结构之外,它还通过节省连接终端电池电量的Target Wake Time(TWT)帮助降低功耗。

Type 2EG Bluetooth® Low Energy模块

由于该产品的无线与内置微处理器两方面的功率效率均很高,因此在低功耗蓝牙模块市场实现了相当高水平的低功耗特性,可用于工业设备和医疗设备的应用。

详情请阅览村田特设网站(英文)。

村田制造所网站

https://corporate.murata.com/zh-cn/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0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闻配图_1.jpg

面向电池供电、性能需求较高的边缘应用,cExpress-MTL引入了英特尔的模块化架构,可以简化设计/开发的工作

重点摘要:

  1. 基于Intel® Core™ Ultra处理器的 COM Express 计算模块cExpress-MTL集成了多达 8 个 Xe 核心 (128 EU)、一个 NPU 和 14 个 CPU 核心      (6P+8E),TDP 为 28W,GPU性能上一代产品的 1.9 倍,功耗更低,提供专用AI加速。

  2. 利用Intel® 模块化架构中的低功耗 E 核心,Intel® Core Ultra™ 的能效比第 13 代Intel Core处理器高出 30-50%。

  3. 除了硬件加速的 AV1 编码/解码之外,无需连接外部组件,凌华科技      cExpress-MTL 模块即可利用其图形处理和 AI 能力,有效简化便携式医疗超声设备、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AI机器人等应用解决方案的设计工作。

全球领先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凌华科技,今日宣布推出支持最新的Intel® Core™Ultra处理器的紧凑型COM Express Type 6 计算模块cExpress-MTL。该模块采用了Intel® 模块化架构,集成了CPU、GPU和NPU,并优化了性能和效率,提供多达8 个 GPU Xe 核(128 个 EU)、1个 NPU(11pTOPS/8.2eTOPS)和 14 个 CPU 核,且 TDP 仅为 28W。

凌华科技COM高级产品经理Dylan Cheng说道:“由电池供电的边缘应用对不同工作负载的需求持续地增长,而且这些应用不能仅仅依赖于 CPU。今天我们很高兴地向大家展示基于Intel® Core™ Ultra的 COM Express计算模块,通过在其强大的CPU之上,集成了性能比上一代产品高1.9倍的GPU,以及用于专用AI加速的NPU,我们的cExpress-MTL可以提供的强大的图形和AI功能,且无需搭配额外的处理单元。这样可以大幅简化了您的解决方案设计,从而加快了上市时间并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

Intel® Core™ Ultra 处理器主要使用低功耗 E 核心处理轻量工作负载,其能效比第 13 代Intel® Core™ 高出 30-50%,因此即使在紧凑的、电池供电的设计中也能提供卓越的性能。

通过采用硬件加速的AV1编解码功能,凌华科技的cExpress-MTL计算模块还可以实现具有最小延迟的实时媒体流。凌华科技的cExpress-MTL计算模块将所有的 PCIe 接口升级到 Gen4 以增强数据传输,并采用 USB4 接口以提高灵活性,这样的设计让开发人员能够轻松实现各种需要图形和 AI 功能以及电池供电的相关应用,例如便携式医疗超声、工业自动化 、自动驾驶、AI机器人等等。

cExpress-MTL

紧凑型COM Express Type 6计算模块,支持Intel® Core™ Ultra处理器

  • 全新集成的NPU,用于专用AI加速

  • 所有 PCIe 信号升级至 Gen4

  • 2.5GbE 以太网,支持可选 TSN

  • SoC设计,降低了功耗

  • 支持2 个 USB4(可选)

凌华科技还致力于提供基于cExpress-MTL计算模块的 I-Pi 开发套件,用于开箱即用的原型设计和参考。

【关于凌华科技】

凌华科技(股票代号:6166)引领边缘计算,推动人工智能和边缘可视化。我们致力于边缘计算硬软件解决方案,获得全球超过1600多家领先企业客户的信任,成为其重要的合作伙伴。

凌华科技是英特尔、NVIDIA、AWS、ARM和华为的全球策略伙伴,同时也参与ROS 2技术指导委员会以及Autoware自动驾驶开源基金会。积极参与机器人、自驾车、5G等超过24个标准规范的制定,以驱动智能制造、5G专网、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创新。

凌华科技拥有共1800多名的员工和200多家合作伙伴。26年以来,我们秉持将关键产业技术带入全世界。

请关注凌华科技LinkedIn,微信公众号(ADLINKTECH),或访问adlinktech.com.cn。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0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串行数据通信、电源管理和电源转换技术的进步使得捕获、观察和分析更复杂的信号细节对于准确的测量和高效的故障排除至关重要。全新4系列B MSO混合信号示波器通过其12位ADC采集系统实现了更高的分辨率,从而满足了这一需求。

全新4系列B MSO配备新一代示波器ASIC,盘点优势主要在于四个方面

Ÿ更高性能ADC(12位)

Ÿ高清晰度波形显示

Ÿ改进的低噪声、高增益模拟前端

Ÿ消除固有噪声的硬件滤波器

1)高性能12位ADC

4系列B MSO示波器配备了新的TEK049 ASIC,集成四个12位高级ADC来实现100GS/s数据吞吐量。由于内置在TEK049 ASIC中的ADC是12位的,因此它们提供4096个垂直数字化级别,比以前的8位ADC高出16倍的垂直分辨率。

1.jpg

泰克新型12位ASIC(TEK049)

在4系列B MSO中,它们以3.125 GS/s的速度提供完成的12位样本。在6.25GS/s时,通过12位ADC获取数据,但将其存储在8位存储存储器中,以适应ASIC和存储器之间的最大传输速率。

2)用于增强波形查看功能的高清显示处理

TEK049 ASIC还集成了显示处理硬件,使4系列B MSO能够支持具有生动更新率的大型高清显示器。1920 x 1080像素的可用性使示波器能够利用更高的ADC分辨率,并有助于查看重要的信号细节。

在其他示波器中,显示系统将ADC代码压缩为可用的垂直像素的数量,这使得用户无法看到ADC捕获的重要细节。TEK049还实现了具有16位色彩深度的非常快的更新速率。这种具有灰度缩放功能的快速更新率允许用户挑选波形的关键特征,进一步增强了那些需要精细信号细节的用户的查看能力。

3)针对高带宽和低分压设置的更低噪声和更大增益

新ASIC还使4系列B MSO能够在示波器的显示器上支持广泛的全刻度,前端的放大器和衰减器系统调整增益,以始终充分利用ADC的全刻度。放大器噪声需要非常低,以利用高分辨率ADC,并使示波器能够在高带宽和低分压电压设置下使用。4系列B MSO配备新型TEK026D,可确保非常低的噪声,甚至可以在不添加探针放大器噪声的情况下精确探测到1GHz。

2.png

泰克新型模拟前端ASIC (TEK026D)

4)提高垂直分辨率的硬件滤波技术

通常,示波器ADC总是以最大采样率运行,无论设置如何。当用户设置较低的采样率时,采样点被抽取(抛出)以存储所需的记录长度/采样率组合。这种抛出额外样本的模式被称为“样本模式”。Tektronix传统上通过一种称为高分辨率或“HiRes”模式的方法为“额外”样本提供了更高效的使用。在通常被称为“boxcar averaging”的过程中,将采样点平均在一起以创建所需的采样率。每个采样点由更多的信息组成,提供更好的精度,并有效地提供更高的垂直分辨率。下图展示了样本模式与HiRes(boxcar average)模式的对比。这项技术在今天被广泛使用。

3.png

样本模式 vs HiRes(boxcar average)模式

4系列B MSO改进了boxcar平均法或“HiRes”方法。新的高分辨率模式使用TEK049 ASIC中的硬件不仅执行平均,而且还为每个采样率实现抗混叠滤波器和一组独特设计的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以确保用户获得被测原始信号的高分辨率表示。

4.png

不同模式下滤波信号的阶跃响应对比

捕捉、观察和分析各种信号的细微细节,对于尖端技术的设计和故障排除来说,从未像现在这样至关重要。在泰克,我们致力于通过改进工程师日常使用的工具来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4系列B MSO中由新的自定义ASIC驱动的12位ADC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纵览泰克4系列B MSO混合信号示波器更多信息,https://www.tek.com.cn/products/oscilloscopes/4-series-mso

关于泰克科技

泰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市,致力提供创新、精确、操作简便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问题,释放洞察力,推动创新能力。70多年来,泰克一直走在数字时代前沿。欢迎加入我们的创新之旅,敬请登录:tek.com.cn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0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出行的必备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它不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还逐渐成为未来生活的第三空间。驾驶者和乘客对汽车的舒适性和功能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推进了车身控制领域 MCU 的智能化发展。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德州仪器进一步拓展了 MSPM0 家族的应用布局,推出了全新的车规级通用 MCU。该系列面向车身控制应用,实现从工业级到车规级的拓展。德州仪器 MSP 微控制器业务副总裁兼总经理 Vinay Agarwal 也就此次 MCU 车规级芯片的发布接受了媒体访问。

1.jpg

符合车规级 AEC-Q100 标准,高性能、低功耗的出色结合:

MSPM0-Q1是基于 Arm® Cortex®,符合汽车标准 (AEC-Q100) MCU,旨在满足车身电子产品应用的系统要求。这些 MCU 以极低的成本提供了更小的封装、易于使用的标准化软件、高性能低功耗外设和全方位引脚对引脚可扩展性。

2.png

谈及此次从工业级到车规级的布局,Vinay认为:德州仪器开发全系列 MSPM0 的产品组合,初衷是希望帮助客户缩短他们的开发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优化和提高自己的系统方面上。未来,无论是通用的还是需要模拟信号链控制的集成的 MCU,都可以在 德州仪器 的产品组合中找到。Vinay还介绍了 MSPM0-Q1 系列的一些亮点,例如:

  • 可拓展性

MSPM0-Q1 从硬件、软件和模拟集成方面,都提供了高度的兼容性和灵活性。从硬件角度,MSPM0-Q1 采用了引脚对引脚的兼容设计,只要是同一种封装,全系列产品都可以互换,实现硬件的兼容。从软件角度,德州仪器提供了各种参考代码、图形化的编程界面等,方便客户快速开发和调试。从模拟集成方面,MSPM0-Q1 提供了运放、ADC/DAC、比较器等的集成选项,满足不同的模拟信号链控制的需求。

  • 成本和性能的结合

内置故障诊断机制和安全性扩展,帮助客户满足功能安全和故障诊断的要求。

高度集成的高精度模拟外设、CAN-FD  LIN 的通讯接口,减小布板空间并优化系统成本。

提供了从 32M  80M  CPU 频率范围,满足不同的性能和存储需求。

提供了 16 引脚到 64 引脚的多种封装选项,方便客户进行产品迭代和升级。

德州仪器内部集成的信号链 IP 支持内部互联,便于节省外部空间和外部元器件

  • 全系列低功耗 MCU

Vinay 介绍,德州仪器全系列产品都在低功耗模式和唤醒时间方面表现出色。在设计时,客户可以通过使用德州仪器低功耗 MCU 以及高速比较器、高性能定时器等组件来节省大量功耗

助力客户创新,提供更多选择:

TI.com 目前已推出 L、G 系列产品,可覆盖汽车里的多种应用场景,例如 OBC(车载充电器)、座椅加热器、电动尾门、天窗/智能玻璃的开关控制、可旋转显示屏等。此外,德州仪器 还有很多成功应用的案例,像 UWB 钥匙、电动脚踏板等酷炫功能的解决方案。

3.png

Vinay 表示,德州仪器会持续地投入和扩大在汽车上的 MCU 的选择,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性价比高、性能强的 MCU 方案,帮助客户在汽车上实现更多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功能。他还表示,德州仪器会继续优化 MCU,以适应低功耗的汽车应用的需求,同时也会增加 MCU 的模拟信号链的集成,提高 MCU 的竞争力和性能。

德州仪器车规级 MCU 产品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并满足了车身控制领域对 MCU 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些产品具有通用性、可扩展性和低功耗的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应用场景。

采用便捷工具快速开发:

同时,德州仪器也提供了一系列开发工具和图形化编程界面,如,LaunchPad™ 开发套件,以及参考代码、库、图形化的编程界面等软件,都能帮助客户缩短开发时间,提高开发效率。

4.png

未来,德州仪器将继续引领 MCU 领域的技术创新,为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开拓更多可能。

关于德州仪器 (TI)

德州仪器 (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i.com.cn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70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