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14日,华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以"时尚,更跨越"为主题的"华为穿戴战略及新品发布会",这是继今年华为P60、Mate X3之后,华为在欧洲再次举办旗舰新品发布会,将极致科技与时尚美学带给欧洲消费者。此外,华为穿戴还将在国内、中东非、亚太及拉美地区持续举行发布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波时尚穿戴浪潮。

早在2014年巴塞罗那世界通信大会上(MWC2014),华为首次以独特创新的通话手环Talk Band进入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十年间,华为深耕智能穿戴领域,不断将极致科技、创新功能和潮流美学融入其旗舰产品,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全球智能穿戴设备的创新引领者。

1.jpg

在此次发布会上,华为发布了包括备受全球消费者欢迎的HUAWEI WATCH GT系列新旗舰、华为首款黄金智能腕表、HUAWEI FreeBuds Pro 3等多款穿戴新品,同时还系统性阐述了华为穿戴战略的最新布局,重点将加强在欧洲区域的研发投入,包括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本地生态与服务的合作等。在最关键的产品和技术布局上,华为将深度整合其先进的硬件监测技术、软件算法与数字健康服务,从而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智能、更全面的智能穿戴设备和服务,用创新科技引领穿戴新时尚,满足和助力全球消费者不断跨越的运动健康生活方式。

为了推广"时尚,更跨越"这一主题,华为还邀请了奥运四金得主、传奇运动员莫·法拉爵士和全球知名时尚健身博主帕梅拉作为华为穿戴产品全球体验官;同时,发起"Light up your rings"点亮三环的活动,用户可以通过华为运动健康App,分享三环勋章,一键开启健康新生活

多款穿戴产品齐发 诠释华为科技创新实力

华为WATCH GT 4系列全新升级,引入高端设计和强大的运动健康功能,在经典圆形表盘的基础上采用全新几何美学设计语言,成就独特八边棱角设计和闪耀光环设计,带来46mm和41mm两种规格多种款式;基于全新升级的TruSeen™5.5+体征监测技术和AI算法,使运动心率监测更加准确;采用全新智能向星天线设计,搭载五星双频定位系统,定位准确度较上一代提升30%;在提供百余种运动模式的基础上,带来全新活力三环以及勋章激励体系,提升运动趣味体验并帮助用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全新升级女性生理周期管理3.0,可智能预测女性用户生理期以及易孕区间;支持睡眠呼吸暂停风险筛查,根据风险等级提供分层分级的专业建议,让健康管理更全面,全新的佩戴体验为用户带来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2.jpg

此外,华为首款黄金智能腕表也亮相发布会,以非凡材质邂逅现代科技,并通过多项业界领先的尖端科技加持,实现全方位运动健康守护,是华为时尚科技美学的巅峰之作。全新旗舰真无线耳机华为FreeBuds Pro 3,通过创新科技整合全链路音频技术实力,打通软、硬、生态内容能力,将音质水平推向行业新高度,同时,通话效果、降噪、智慧连接体验也进一步升级,打造音频全能王者。

3.jpg

作为用户的智能生活随身助手,华为智能眼镜2采用全新的高端材质,打造时尚轻盈镜框,带来舒适的佩戴体验。业界首发的同向双振膜澎湃单元,有效减少漏音,实现声学新突破。11小时持久聆听,缓解电量焦虑,开启全天候自由聆听体验。

全新升级的HUAWEI MatePad 2023款,搭载创新的华为柔光屏、HarmonyOS 3.1,搭配2200*1440分辨率与120Hz高刷新率,能够为用户带来舒适健康、清晰流畅的类纸使用体验,为网课、视频、记笔记等场景带来了更加优质的体验。

莫·法拉与帕梅拉成为华为穿戴产品全球体验官

莫·法拉和帕梅拉作为华为穿戴产品全球体验官,在发布会上分享了他们在日常生活、训练中的产品使用体验。他们认为,华为智能手表不仅能够提高训练效率,还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4.jpg

帕梅拉认为,华为WATCH GT 4不仅是一款智能手表,还是非常时尚的腕间配饰,并表示:"十年前,华为正式进入智能穿戴领域,而我也刚好在十年前开始了我的健身之旅,这十年,华为智能穿戴通过科技创新帮助人们过上了更加健康的生活,以这种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真的非常酷。"莫·法拉则表示:"多年来,我一直很自豪可以使用华为智能穿戴产品,它可以精准地监测我的运动健康数据。无论赛场内外,它既可以作为腕上私人教练为我提供专业建议,也可以作为时尚单品满足我的日常穿搭,这是华为智能手表真正闪光的地方。"

十年来,华为智能穿戴通过专业技术、产品架构、材质工艺、商业模式等多方面创新,为消费者带来了非常丰富的产品组合,满足各年龄层群体在运动健康检测、疾病风险筛查与主动管理的日常多元需求,助力消费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未来,华为将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元、更有趣、更科学的运动方式,将数字健康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以下内容转自集邦咨询:

随着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的迭代和降本增效的持续推进,大尺寸、高功率、N型已成行业发展确定性趋势,光伏行业大步迈向N型7.0时代。根据集邦咨询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210组件累计出货150GW,其中天合光能210组件出货超75GW。预计2023年210组件产能将达722GW,占比69.83%。现有数据显示,大尺寸、高功率组件成为央国企招标重头,高功率组件占比超98%。210+N组件功率也实现了700W+的突破。出货量飙升、招标量爆发,大尺寸、高功率组件正加速验证全产业链价值,获全球客户广泛认可。

大尺寸成行业发展主旋律,210尺寸产能大幅提升89.3%,组件占比7成

从硅片环节来看,2023年大尺寸、薄片化推进速度进一步加快,得益于降本增效的优势显著,大尺寸硅片市占率快速提升。集邦咨询预计,2023年大尺寸硅片产能将达878.6GW,市占比将提升至95.33%,其中210尺寸产能将达357.2GW,较2022年大幅提升89.3%,未来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电池片环节,随着PERC扩产产能的释放及N型电池片产能的加速落地,大尺寸电池片加速导入市场。集邦咨询预计,2023年大尺寸电池片产能达1136.2GW,占比达96.93%,其中210尺寸电池片产能将达899.9GW,较2022年提升179%,市占比达到76.8%。大尺寸电池片的优势已获得下游客户和市场的充分认可,需求旺盛。

组件环节,集邦咨询预计,2023年大尺寸组件产能达961GW,市占率约92.84%,其中210组件产能约722GW,较2022年增长116%,占比达69.83%。大尺寸组件产能持续扩张,市场主流地位进一步凸显。

高功率、大尺寸组件招标占比超9成,N型组件加速渗透

随着大尺寸组件市场需求增加、应用场景增多、技术进步带来的降本增效,高功率、大尺寸组件招标占比均超9成,已成为终端市场的主流之选。据集邦咨询不完全统计,2023年1-7月国内光伏组件招标总规模达137.78GW,其中540W以上的招标容量为135.5GW,占比达98.37%;大尺寸(182/210)组件的招标规模为135.6GW,占比达98.42%;N型组件招标规模约25.9GW,占比18.8%,招标占比持续提升。从招标趋势上看,高功率、大尺寸组件市场需求旺盛,在国内招标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

大尺寸组件需求高增,210组件累计出货150GW

据集邦咨询统计,2023年上半年头部7家组件企业出货量达144~146GW,其中,晶科、天合光能、隆基、晶澳四家企业出货量均突破25GW。截至2023年上半年,210mm(含210R)组件累计出货量约150GW。根据天合光能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报告,截至2023年6月底,天合光能210组件累计出货量已超过75GW。大尺寸组件已然成为市场主流选择,随着下半年装机旺季的来临,组件需求将加速释放,据集邦咨询预计,在降本增效趋势下,2023年大尺寸组件出货量将持续攀升,出货占比突破85%,210组件出货量也将再创新高。

1.jpg

2022&2023年主要组件企业出货规模,单位:GW

龙头企业N型产品密集发布,“210+N”引领行业迈入700W+时代

随着N型技术迭代和产能放量,N型产品产业化进程全面加速。一方面,N型组件产品版型丰富,可实现户用、工商业分布式和地面电站应用场景全覆盖,市场需求旺盛,多家龙头企业已快速加大N型产品的布局。回顾SNEC展,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展示N型产品,N型产品成绝对主流。另一方面,N型产品的产能也在快速提升,天合、晶澳、东方日升、通威等企业已布局N型产品产能基地,部分企业已实现量产及出货,预计将快速实现N型产品的突围。N型已肩负起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大任,与之完美适配的还有大尺寸210技术路线。近日天合光能实现至尊N型700W+组件量产,该产品基于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技术,在先进的210产品技术平台支撑下,其功率突破700W大关。天合光能还预发布2024年升级产品,2024年至尊N型组件将持续升级,实现至尊N型620W和710W组件的量产。除了开辟行业降本增效新路径,天合“210+N”组件产品的量产还标志着“210+N”技术路线的产业化能力全面提升,引领光伏行业阔步迈进700W+高效时代。N型市场爆发在即,据天合光能2023年上半年报告,天合光能将持续扩大N型产业链布局,到2023年底,天合将形成N型硅片产能50GW,电池产能75GW,其中N型电池40GW。

9家组件企业就组件尺寸统一达成一致,210R成为提效新趋势

矩形硅片组件尺寸的繁杂一度困扰着行业的发展,尺寸统一的呼声由来已久。2023年7月,阿特斯、东方日升、晶澳、晶科、隆基、天合、通威、一道、正泰新能9家组件企业代表就新一代矩形硅片中版型238Xmm*1134mm组件标准化尺寸达成共识。

除了积极探索N型等高效电池技术外,矩形硅片已成提效的重要路径。2022年4月,天合光能率先推出210R(R指矩形)产品。2023年3月,天合光能向行业全面公开210R产品解决方案及产业化可行性路径,倡议硅片电池组件尺寸标准化,充分释放产业价值。此次统一矩形硅片组件尺寸,可降低材料浪费、长途运输不便等应用困扰,最大化利用集装箱,降低系统成本,实现终端应用价值最大化,利好行业发展。

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光伏市场需求已经处于井喷式的发展趋势。从组件功率来看, HJT多以210尺寸为主,TOPCon多以210(R)、19X尺寸为主,然210(210R)+N组件功率明显高于19X+N型组件产品;此外,行业标准尺寸2382*1134mm(210R)尺寸组件已成为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龙头企业的共同选择,并纷纷给出产品量产、接单时间,其中天合光能已于今年上半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出货,晶澳有望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进行规模销售,而晶科预计在2024年开始销售矩形组件产品。此外,天合光能还预发布2024年升级产品,大版型组件功率达710W,中版型组件达620W。在N型时代,兼容性极高的210技术叠加矩形硅片等先进优势,将实现组件功率的再次突破,未来技术升级空间依然巨大。210+N型技术也将为产业链和终端市场带来更高价值,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8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东芝电视宣布其高端电视系列再添一员——东芝Z870,将为当代观众提供高清画面和出色音质。

1.jpg

在这款电视独特功能的加持下,游戏之夜将变得更加紧张刺激,电影体验也更为逼真。东芝电视Z870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搭载了Mini LED 4K显示屏。这项技术提供惊人的对比度和极高的色准,在明暗场景中,从纤纤发丝到细腻表情,都能捕捉到演员面部最微妙的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清晰度,从而带来沉浸式体验。

在紧张的游戏过程中,任何卡顿或帧数下降都会破坏玩家的体验。东芝电视Z870的144Hz显示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策略游戏中的侧步移动到竞速游戏中的快节奏追逐,每一个迅速的动作都能清晰呈现。借助Game Mode Pro功能,屏幕上的游戏流畅度和响应速度与玩家的反应一样敏捷。

此外,这款电视型号采用了Quantum Dot Color技术,让每一帧画面都能呈现出精确生动的色彩;还有AMD FreeSync Premium技术,可避免画面撕裂和卡顿现象,确保无缝游戏体验和流畅的动作场景。

内置的REGZA Engine ZRi在幕后默默工作,增强每个视觉元素,提供更加生动清晰的输出画面。搭配REGZA Bass Woofer Pro、ZR 2.1.2环绕声系统和前向扬声器,东芝电视Z870完美呈现一场场视听盛宴。从平静的电影场景中树叶的沙沙声到游戏配乐不断升高的节奏,音频输出始终清晰而准确。

除了极具吸引力的规格外,东芝电视Z870代表了技术和设计的无缝融合,旨在解决现实世界的娱乐挑战。随着全新的东芝电视Z870上市,人们对这款最新型号所承诺的出色表现以及它将如何延续早期型号的成功趋势充满期待。

关于东芝电视

东芝电视拥有70多年的电视生产历史。依托强大的发明精神和创新理念,东芝电视生产了很多具有世界首创功能的电视。东芝电视通过一流的画质为世界各地的许多用户提供了难忘的体验和新的观看方式。

欲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和YouTube上关注东芝电视。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ELO 新开发出一款用于汽车照明的粘合剂,DELO PHOTOBOND OB4189 ,它耐黄变,而且具有极佳的高宽比,特别适用于粘合例如在车头灯和投影系统中的微透镜阵列。

如今,灯光已被视为汽车设计和差异化的最重要元素之一。微透镜阵列在这些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LED光线进行短焦投射,可展示清晰的图像和独特的几何形状。由于安装深度要求低,这些系统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作车头灯和投影系统的光学元件。

为了提高效率,这种微透镜通常用光学聚合物制成,也就是粘合剂,然后微透镜阵列会被预固定在外壳上。DELO PHOTOBOND OB4189 的粘度高达 75000 mPa·s,在粘合过程中可提供足够高的高宽比。因此,粘合剂在点胶后形状保持不变,不会流动,这对于粘合微透镜阵列来说非常重要。此外,在 140 °C 温度条件下进行500 小时使用周期的模拟,结果表明它还具有极强的耐黄变能力。对于光学要求如此严苛的应用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这一改良的丙烯酸酯不含溶剂,适用温度范围为 -40 °C 至 +120 °C。它在PC上的压缩剪切强度为 30 MPa,在 PMMA 上的压缩剪切强度为 25 MPa。它可以在紫外线(365 纳米)或可见光(400 纳米)的作用下固化。在波长为 400 纳米、胶层厚度为 100 微米的条件下,一般照射 5 秒钟,便可实现高精度光学元件主动校准工艺,并缩短自动化生产的周期时间。

 “有了 DELO PHOTOBOND OB4189,我们在耐高温和耐湿气的主动对准粘合剂产品组合中,又多了一款高粘度、极其耐黄变的产品,该产品是根据微透镜阵列的要求精确定制的。” DELO 的 LED(汽车)产品经理 Christoph Appel 解释说:

1.jpg

汽车投影系统示意图,为便于说明,粘合剂显示为品红色(插图:DELO)

关于德路(DELO)
DELO是高科技粘合剂与其它多功能材料的制造商,同时也研发相应的点胶与固化技术。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消费类电子以及半导体工业。世界上几乎每一部智能手机以及超过一半的汽车上,都能找到DELO的身影,例如在摄像头、扬声器、电机和传感器里。公司的客户包括博世、富士康、华为、梅赛德斯-奔驰、西门子和索尼等。
DELO公司总部位于慕尼黑附近的 Windach,另外在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均设有分公司,在众多其它地区拥有代表处和经销商。公司拥有1000名员工,在上一财年实现了2.05亿欧元的营业额,其中中国占比超过30%。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7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火星

Keil MDK作为嵌入式行业常用的开发工具,嵌入式工程师们都很熟悉。但是最近听说Arm公司要把Keil MDK合并到Arm Development Studio里,所以Keil MDK的版本更新已经基本停止了,大家都还在使用很老版本的Keil MDK,功能上并不是很方便,希望找到更好的替代工具。此外,从近期举办的包括RISC-V中国峰会在内的多个行业活动来看,RISC-V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并且势头很猛,因此还要考虑开发工具是否会长期支持RISC-V并可以通过移植重用相关设计。

但是替代Keil MDK需要考虑项目工程如何迁移到其他工具,由于工程文件格式不同、以及底层编译技术的差异, Keil MDK的工程文件与其他工具平台并不完全兼容,需要一定量的迁移工作。本文就根据笔者的经验,分享一下如何快速把Keil MDK的代码迁移到其他平台,并且解决不同平台之间项目文件不兼容的问题。

目前迁移Keil MDK代码常见的目标平台有两个,分别是GCC和IAR。下面就给大家分别介绍并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

概览:

·GCC也很常见但是它只是一种编译器,需要配合IDE使用,常见的选择有VSCODE,或者Eclipse这些IDE,由于都是免费的组件,需要自己动手搭建,要有一定的IDE搭建知识才能使用起来,当然最大的好处是免费。有些朋友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特殊原因,不得不放弃使用Keil MDK,如果又苦于没有预算购买其他工具的话,就基本上只有GCC可选了;

·如果有预算买商用工具,另一个选择是IAR,IAR是Keil同级别的商用工具,性能与用户体验都不错,且自带IDE,不需要配置,直接安装即用。同时,除了支持基于Arm的项目,IAR的Embedded Workbench工具还有支持RISC-V的版本,这对项目和应用比较多或者希望进一步扩展RISC-V架构项目的工程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从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移植到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的过程非方便,因为很多文件夹内容已经统一了。

项目迁移流程对比:

首先要声明,迁移项目分为两大部分工作,第一是项目文件格式的适配,第二是项目代码的适配。

1.项目文件的适配是一定要做的,而且方法和途经比较确定。

2.正常情况下,如果项目里使用的都是标准C/C++,那么应该编译是没问题的。但是项目代码的适配可能涉及到一些不是标准C/C++的迁移,例如某些特殊要求下,标准的C/C++代码难以实现某些功能,而使用编译器的内联函数(Intrinsic)可以更高效的实现这些功能。如果涉及非标准C/C++,那么就需要用户针对性的对这些非标准C/C++进行跨编译平台的迁移。

关于非标指令的迁移,这里不做介绍,因为涉及的指令太多,不可能在一篇里介绍完,大家碰到了可以单独处理。

下面为大家介绍下通用的项目工程迁移指导:

从Keil迁移到GCC

一般需要修改以下内容:

1.工程目录配置:从.uvproj文件里查看Keil MDK的文件目录,把相同的文件配置到GCC的Makefile文件目录里;

2.连接(Linker)文件:Keil MDK的连接器文件是.sct, 根据对应的描述,可以手写一个GCC对应支持格式的连接文件;

3.启动代码:一般服务好的芯片厂商会制作不同编译器平台的启动代码,在例程文档里可以找找看,如果有看到支持GCC的格式,就可以直接拿来用。如果没有的话,就需要手写了。不同的芯片都要单独写启动文件,纯自己手写的难度比较大,需要对芯片非常了解,一般需要芯片厂商的人支持才行,这里不多做赘述。

4.制作Makefile工程文件,包括

a.源文件的工程目录配置,

b.GCC格式的连接文件替换,

c.把Keil MDK的编译参数和连接参数复制到Makefile的对应参数中;

d.添加设备信息和调试配置(GDB)

迁移之后还要进行验证,包含编译结果的验证,编译后可执行文件代码尺寸、运行速度的验证和调整。如果代码尺寸或者运行速度不达标,还需要调整编译器优化选项。调整优化选项后,记得也要重新测试代码执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因为不同的优化选项可能造成代码运行结果的变化。

从Keil迁移到IAR

如果是迁移到IAR,推荐使用IAR官方的项目转换工具IAR Project Converter,迁移过程就会非常方便。在IAR的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工具的菜单栏里,点击Tools à IAR Project Converter, 就可以自动把Keil的工程文件和代码转换成IAR格式,最后再把.s启动文件换成IAR格式的就可以,一般在芯片公司提供的代码示例里都有不同格式的.s文件,直接找到IAR版本的替换原有的就可以。当然迁移之后还是要校验一下编译是否正常,测试下代码是否运行正常。如果用IAR,基本不用担心代码体积变大,或者运行速度拖慢,IAR拥有非常好的编译优化,一般情况下编译结果会更优,只需要找到合适的编译选项就OK了。

总结:

Keil项目迁移到其他平台技术上可行,尤其是代码中不涉及非标的C/C++代码时,具备项目迁移经验的情况下是完全可实施的,需要担心的只是工作量的问题。

至于选择迁移到IAR还是GCC,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 是否有充足的预算。相信大家最常见的迁移原因就是众所周知的合规问题,如果必须迁移,又没有预算,只有硬着头皮转GCC了。如果能有预算,可以考虑购买IAR正版,选IAR的话迁移也都是比较方便的,并没什么风险,付钱的工具还是比免费的要靠谱得多,而且还能得到相应的支持。当然,如果同一家厂商能够同时支持Arm和RISC-V的工程开发,则可能有更高的投资回报(ROI)。

  • 对不同工具的熟悉程度。跨平台迁移需要对工具有一定的熟悉度,尤其是迁移到GCC,由于GCC版本众多,又没有成熟的IDE,又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如果工程师对开发工具并不精通,还是很难顺利迁移成功。如果没有相关经验,还是建议选择IAR,毕竟IAR官方自带的自动化转换工具还是很方便的,如果有正版IAR License,还可以有IAR官方人员回复你迁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IAR官方的技术支持申请链接是https://www.iar.com/cn/knowledge/support/request-technical-support/

  • 迁移风险是否能够接受。即使是项目的代码本身迁移成功,也不代表项目整体的迁移成功了,有可能迁移到GCC之后由于编译性能的降低,生成的可执行代码在现有的硬件平台上性能不满足!最常见的就是代码体积变大,FLASH不够用了,或者RAM不够了,前期努力白费T_T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稳妥的路径还是采用商用级别的编译器,IAR还是比较稳的。IAR支持14天免费试用,可以直接去申请个试用版试试能否迁移成功,试用链接https://www.iar.com/cn/product/architectures/arm/iar-embedded-workbench-for-arm/iar-embedded-workbench-for-arm---free-trial-version/

以上内容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总结,希望对各位考虑项目迁移的朋友们有帮助,如果有错误,欢迎指正!


围观 1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表面贴装型的量产产品,实现0402业界超小尺寸,助力智能手机等应用进一步节省空间

截至2023年9月14日 ROHM调查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新开发出在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的硅电容器。利用ROHM多年来积累的硅半导体加工技术,新产品同时实现了更小的尺寸和更高的性能。

Silicon Capacitors.png

随着智能手机等应用的功能增加和性能提升,业界对于支持更高安装密度的小型元器件的需求日益高涨。硅电容器采用薄膜半导体技术,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相比,具有厚度更薄且电容量更大的特点。由于其稳定的温度特性和出色的可靠性,这种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ROHM预测硅电容器的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增长至3000亿日元,约达到2022年规模的1.5倍,因此采用自有的半导体工艺开发出小型且高性能的硅电容器。

ROHM的硅电容器采用能以1μm为单位进行加工的自有微细化技术RASMID™*1,消除了外观成型过程中的缺陷,并实现了±10μm以内的高精度尺寸公差。由于产品尺寸波动很小,因此能够支持更窄的安装间距;另外通过将连接电路板的背面电极扩大至封装的边缘部位,还提高了安装强度。

第一波产品“BTD1RVFL系列”的尺寸仅为0402(0.4mm×0.2mm),是业界超小尺寸的表面贴装型量产硅电容器。与0603尺寸的普通产品相比,其安装面积减小约55%,仅为0.08mm2,非常有助于应用产品的小型化。另外,新产品还内置TVS保护器件,可确保出色的ESD*2耐受能力,减少浪涌对策等电路设计工时。

“BTD1RVFL系列”包括电容量为1000pF的“BTD1RVFL102”和电容量为470pF的“BTD1RVFL471”,已从2023年8月开始以月产50万个的规模投入量产(样品价格:800日元/个,不含税)。前道工序的生产基地为ROHM Co., Ltd.(日本滋贺工厂),后道工序的生产基地为ROHM Apollo Co., Ltd.(日本福冈县)。

ROHM计划于2024年面向高速和大容量通信设备等领域开发高频特性优异的第二波系列产品。另外,ROHM还将致力于开发适用于服务器等工业设备领域的产品,以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2.png

<产品阵容>

3.jpg

<应用示例>

・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小型物联网设备、光纤收发器等

<术语解说>

*1) RASMID™

ROHM Advanced Smart Micro Device的简称。利用与传统方法完全不同的ROHM自有新工艺方法,实现了小型化和惊人的尺寸精度(±10μm以内)的超小型产品系列。

4.jpg

・RASMID™是ROHM Co., Ltd.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2)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

当人体与电子设备等带电物体接触时,会产生静电(浪涌)。这种静电(浪涌)会导致电路和设备发生误动作或损坏。

【关于罗姆(ROHM)】

罗姆(ROHM)成立于1958年,由起初的主要产品-电阻器的生产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厂商。罗姆的企业理念是:“我们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将为国内外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优质产品,并为文化的进步与提高作出贡献”。

罗姆的生产、销售、研发网络分布于世界各地。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IC、分立式元器件、光学元器件、无源元器件、功率元器件、模块等。在世界电子行业中,罗姆的众多高品质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许可和赞许,成为系统IC和先进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主导企业。

【关于罗姆(ROHM)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销售网点:起初于1974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香港有限公司。在1999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2006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为了迅速且准确应对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的要求,罗姆在中国构建了与总部同样的集开发、销售、制造于一体的垂直整合体制。作为罗姆的特色,积极开展“密切贴近客户”的销售活动,力求向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目前在中国共设有20处销售网点,其中包括香港、上海、深圳、北京这4家销售公司以及其16家分公司(分公司: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宁波、西安、武汉、东莞、广州、厦门、珠海、重庆、福州)。并且,正在逐步扩大分销网络。

技术中心:在上海和深圳设有技术中心和QA中心,在北京设有华北技术中心,提供技术和品质支持。技术中心配备精通各类市场的开发和设计支持人员,可以从软件到硬件以综合解决方案的形式,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技术提案。并且,当产品发生不良情况时,QA中心会在24小时以内对申诉做出答复。

生产基地:1993年在天津(罗姆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和大连(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生产工厂。在天津进行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光学传感器的生产,在大连进行电源模块、热敏打印头、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的生产,作为罗姆的主力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国内外提供高品质产品。

社会贡献:罗姆还致力于与国内外众多研究机关和企业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的研发活动。2006年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产学联合框架协议,积极地展开关于电子元器件先进技术开发的产学联合。2008年,在清华大学内捐资建设“清华-罗姆电子工程馆”,并已于2011年4月竣工。2012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清华-罗姆联合研究中心”,从事光学元器件、通信广播、生物芯片、SiC功率器件应用、非挥发处理器芯片、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技术(结构设施健康监测)、人工智能(机器健康检测)等联合研究项目。除清华大学之外,罗姆还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进行产学合作,不断结出丰硕成果。

罗姆将以长年不断积累起来的技术力量和高品质以及可靠性为基础,通过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扎实的技术支持、客户服务体制,与客户构筑坚实的合作关系,作为扎根中国的企业,为提高客户产品实力、客户业务发展以及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7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高度优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主要小型化目标,且不受生产批量的局限

2023914——全球公认的卓越的模拟/混合信号晶圆代工厂X-FAB Silicon Foundries(“X-FAB”)今日宣布,新增集成无源器件(IPD)制造能力,进一步增强其在射频(RF)领域的广泛实力。公司在欧洲微波展(9月17至22日,柏林)举办前夕推出XIPD工艺;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可与X-FAB技术人员(位于438C展位)就这一创新进行交流。

X-FAB XIPD晶圆上的电感器测试结构.jpg

X-FAB XIPD晶圆上的电感器测试结构

XIPD源自广受欢迎的X-FAB XR013 130nm RF SOI工艺——该技术利用工程基底和厚铜金属化层,让客户能够在其器件设计中直接集成无源元件(电感、电容和电阻),从而显著节省空间及成本。借助公司在铜金属化技术领域的丰富经验,相关生产制造将在X-FAB位于法国科尔贝—埃索讷(Corbeil-Essonnes)的工厂进行。

5G蜂窝基础设施的不断推出、6G通信的发展,以及最新一代雷达和卫星通信技术的涌现,均需要能够支持更宽频率的器件。基于XIPD平台,可制造出具有更高性能特征的全集成高质量无源元件,从而满足对更紧凑RF/EMI滤波器、匹配网络、平衡器和耦合器的需求。

由于使用表面贴装或分立无源元件可能会因元件在高频率下的偏差或元件采购复杂性的增加而带来不便,XIPD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途径,可简化整体系统设计、加快开发周期、简化制造过程,并降低相关工程费用,还可以适应从sub—6GHz频段一直到毫米波高频段的广泛频率范围。

X-FAB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为任何批量的集成无源器件制造提供代工服务。我们推出全面的工艺设计套件(PDK),同时支持Cadence和Keysight ADS设计环境,使客户能够进行完整RF子系统的精确仿真,并获得首次成功(first-time-right)设计。目前,与几家主要客户的初步原型设计现已启动。

“虽然RF半导体器件不断缩小,但与之配套的无源元件仍相对较大。两者间的这种不匹配占用了过多的电路板面积,不符合对更时尚电子设备的需求。”X-FAB首席执行官Rudi De Winter指出,“通过采用我们的XIPD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多个数量级的空间,还可以降低相关成本。这对于我们的客户群而言,有可能真正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允许有源和无源芯片共同封装,同时实现高产量。”

X-FAB射频技术总监Greg U'Ren补充说:“此外,目前基于声学技术的滤波解决方案无法实现毫米波频率工作,难以满足下一代通信标准的要求。我们的XIPD解决方案使客户能够实现紧凑的RF系统设计,并通过完全集成的硬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从而为市场创造价值。我们已经在开展70—80GHz频段的工作项目,而使用分立式无源方案是无法想象的。”

缩略语:

ADS       Keysight的先进设计系统

EMI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PD        集成无源器件

RF          射频

SOI        绝缘体上硅

关于X-FAB:

X-FAB是领先的模拟/混合信号和MEMS晶圆代工集团,生产用于汽车、工业、消费、医疗和其它应用的硅晶圆。X-FAB采用尺寸范围从1.0µm至110nm的模块化CMOS和SOI工艺,及其特色SiC与微机电系统(MEMS)长寿命工艺,为全球客户打造最高的质量标准、卓越的制造工艺和创新的解决方案。X-FAB的模拟数字集成电路(混合信号IC)、传感器MEMS在德国、法国、马来西亚和美国的六家生产基地生产,并在全球拥有约4,200名员工。www.xfab.com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7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知名供应商包括 Alps AlpineAmbiq MicroAmphenol LTWHELUKABEL Zettler Magnetics

全球供应品类丰富、发货快速的现货技术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领先商业分销商DigiKey,日前宣布 2023 年的前两个季度大幅扩展了公司供应商名单,通过DigiKey 市场DigiKey 代发两个核心业务计划新增了 300 多家供应商。

4PF_802184_01.jpg

2023 年前两个季度,DigiKey 新增 300 多家供应商

DigiKey 全球业务开发副总裁 Mike Slater 称:DigiKey 专注于新增最新、最具创新性的技术,为工程师社区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此外,我们一直不断地分析我们的供应商组合,以填补技术空白,并为全球工程师社区提供符合各自地区法规的技术

2023 年新增至 DigiKey 供应商名单的一些主要供应商有 Alps AlpineAmphenol LTWAmbiq MicroHELUKABELZettler Magnetics。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也通过新增不同领域的产品,继续扩大其产品供应范围。DigiKey 正在工业领域迅速扩张,涉及工业自动化中的控制、传感器、电机和先进产品。

DigiKey 是一家获得 2400 多家行业领先供应商原厂授权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能确保产品工程师、设计师、采购专业人士和创客们所订购的产品是原厂正品,且产品均由制造商直接发送至 DigiKey

公司还通过DigiKey 市场继续扩大产品和供应商在新产品类别中的多样性,DigiKey 市场 是全方位技术创新的单一来源,包括 PCB 裸板、工业自动化、测试和测量、物联网解决方案以及几乎所有与技术创新相关和相近的产品,所有这些可以一次采购完成。

通过使用 DigiKey 先进的仓库和物流中心,DigiKey 代发计划带来了第三方物流仓库服务,凭借庞大的长期全球客户群和世界级的按需代发服务和交易网站,可帮助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品营销、销售、分拣、包装和配送。

如需了解有关 DigiKey 供应商名单中供应商的更多信息,请访问DigiKey 网站

关于 DigiKey

DigiKey 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锡夫里弗福尔斯市,是一家获得原厂授权的全球性、全类目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分销商。我们通过分销来自 2,300 多家优质品牌制造商的 1,020 多万种元器件获得了强大的技术优势。DigiKey 还为工程师、设计师、开发者和采购专业人员提供丰富的数字解决方案、无障碍互动和工具支持,以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在中国,客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客服获得全方位技术支持。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和获取 DigiKey 广泛的产品,请访问www.digikey.cn 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微博腾讯视频 BiliBili账号。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今日宣布,进一步扩展ThermoflaggerTM过温检测IC产品线---“TCTH0xxxE系列”。该系列可用于具有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的简单电路中,用来检测电子设备中的温度升高,六款新产品于今日开始支持批量出货。

1.jpg

为了使电子设备按规定运行,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元件必须在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内部温度是一个关键参数,特别是当它高于设计流程中的假设温度时,它就可能成为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需要过温监测解决方案来检测任何温度升高。

当配置在具有PTC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简单电路中时,ThermoflaggerTM过温检测IC不仅可以检测温度升高,还可以检测置于热源附近的PTC热敏电阻的电阻变化,并在温度过高时输出FLAG信号。例如,当ThermoflaggerTM检测到异常发热情况并向MCU发送FLAG信号时,MCU将关闭设备或改变正在产热的设备或半导体的运行方式。通过串联PTC热敏电阻可同时在多个点进行过温检测。

这六款新产品分别是:TCTH011AETCTH012AETCTH021AETCTH022AETCTH011BETCTH012BE。上述产品加上已经发布TCTH021BETCTH022BE,进一步扩展了TCTH0xxxE系列产品线,使该产品线增加至8款产品。通过提供对两种类型的PTCO输出电流[1]的支持,新产品扩大了PTC热敏电阻的可选范围,既可选择推挽型或开漏型FLAG信号输出类型[2],也可选择使用或不使用FLAG信号锁存功能[3]。扩大产品选择范围,可以实现低电流消耗的灵活电路设计。

新产品采用小型,符合行业标准SOT–553封装(东芝的封装名称为:ESV),确保TCTH0xxxE系列支持用户为成套电子设备轻松配置过温检测系统,并助力实现尺寸和功耗的双重改善。

除了已经发布的参考设计过温检测IC ThermoflaggerTM的应用电路(TCTH021BE/开漏型)之外,东芝在其官网上又发布了新版参考设计:过温检测IC ThermoflaggerTM应用电路(TCTH021AE/推挽型)

东芝使用村田制作所(以下简称“村田”)提供的PTC热敏电阻的相关技术信息来实现过温检测解决方案。村田建议将ThermoflaggerTM与PTC热敏电阻结合使用。

村田的推荐IC列表

https://www.murata.com/products/thermistor/index/documents/icrecommendlist?excid=ww_we-f_tss_tes_tmp_xx

村田的PTC热敏电阻

https://www.murata.com/products/thermistor/ptc/overview/lineup/prf?excid=ww_we-f_tss_tes_tmp_xx

未来,东芝将继续扩展其产品线,推出采用各种封装、器件特性不断完善的产品,助力提高设计灵活性并实现碳中和目标。

2.png

3.png

4.jpg

开漏分配中FLAG信号输出的操作示例

ThermoflaggerTM TCTH021AE电路板样品

5.png

6.png

应用:

-    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等)

-    家用电器

-    工业设备等

特性:

-    配置简单,可与PTC[1]热敏电阻结合使用

-    通过串联PTC[1]热敏电阻,可同时在多个点进行过温监测。

-    低电流消耗:

IDD=1.8μA(典型值)(TCTH011AE、TCTH012AE、TCTH011BE、TCTH012BE)

IDD=11.3μA(典型值)(TCTH021AE、TCTH022AE)

-    小型标准封装:SOT–553(ESV)

-    扩大了PTC[1]热敏电阻的选择范围,具有两种类型的PTCO输出电流:

IPTCO=1.00μA(典型值)(TCTH011AE、TCTH012AE、TCTH011BE、TCTH012BE)

IPTCO=10.0μA(典型值)(TCTH021AE、TCTH022AE)

-    高PTCO输出电流精度:±8%

-    FLAG信号输出(PTCGOOD)可选择推挽型和开漏型

-    可选择FLAG信号锁存功能

主要规格:

(除非另有说明,Tj=25℃)

器件型号

封装

工作电压范围

电气特征

FLAG

信号

输出

PTCGOOD

在检测到

异常

状态

是否提供

FLAG

信号

锁存

功能

库存

查询与

购买

名称

(尺寸:

mm

供电

电压

VDD

V

工作

温度

Topr

PTCO

输出

电流

IPTCO

μA

检测

电压

VDET

V

电流

消耗

IDD

μA

UVLO

电压

VUVLO

V

典型值

典型值

典型值

典型值

典型值

TCTH011AE

SOT–553

(ESV)

1.6Í1.6、

厚度=0.55

1.7至

5.5

-40至125

1.00

0.50

1.8

1.5

推挽

在线购买

TCTH012AE

在线购买

TCTH021AE

10.0

11.3

在线购买

TCTH022AE

在线购买

TCTH011BE

1.00

1.8

开漏

在线购买

TCTH012BE

在线购买

TCTH021BE[4]

10.0

11.3

在线购买

TCTH022BE[4]

在线购买

注:

[1] PTCO输出电流:由过温检测IC提供给PTC热敏电阻的恒定电流。

[2] 当过温检测IC检测到错误时,就会输出FLAG信号。推挽型由两个垂直堆叠的MOSFET组成。输出电流以任一方向流入和流出。开漏型由一个MOSFET组成。输出电流只向一个方向流动。

[3] FLAG信号锁存功能在过温检测IC检测到错误(即使只有一次)后保持FLAG信号。过温检测IC不能自行恢复;需要通过从MCU等将信号输入到RESET引脚来恢复。

[4] 之前发布的产品

如需了解有关新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

TCTH011AE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product/linear-ics/detail.TCTH011AE.html

TCTH012AE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product/linear-ics/detail.TCTH012AE.html

TCTH021AE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product/linear-ics/detail.TCTH021AE.html

TCTH022AE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product/linear-ics/detail.TCTH022AE.html

TCTH011BE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product/linear-ics/detail.TCTH011BE.html

TCTH012BE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product/linear-ics/detail.TCTH012BE.html

如需了解东芝ThermoflaggerTM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

ThermoflaggerTM过温检测I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product/linear-ics/over-temperature-detection-ic-thermoflagger.html

有关更多东芝解决方案的相关信息,请访问以下网页:

  • 应用

固态硬盘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application/solid-state-drive.html

服务器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application/server.html

平板电脑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application/tablet-device.html

如需了解相关新产品在线分销商网站的供货情况,请访问以下网址:

TCTH011AE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CTH011AE.html

TCTH012AE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CTH012AE.html

TCTH021AE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CTH021AE.html

TCTH022AE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CTH022AE.html

TCTH011BE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CTH011BE.html

TCTH012BE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where-to-buy/stockcheck.TCTH012BE.html

关于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是先进的半导体和存储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公司累积了半个多世纪的经验和创新,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分立半导体、系统LSI和HDD领域的杰出解决方案。

公司22,200名员工遍布世界各地,致力于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十分注重与客户的密切协作,旨在促进价值共创,共同开拓新市场,公司现已拥有超过8,598亿日元(62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期待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并做出贡献。

如需了解有关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高通公司通过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800万元,以支持在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开展教育、农业、医疗等领域的项目。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志刚,高通公司企业责任副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安吉拉·贝克在北京出席高通公司---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乡村发展公益项目捐赠仪式。

1.JPG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志刚表示:“产业发展关键在科技。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数字经济正在融入农业生产各领域。我们要加速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2020年起,高通携手我会发起‘智慧农业’项目,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可借鉴的示范。”

高通公司企业责任副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安吉拉·贝克表示:“高通一直致力于以先进的无线科技改善人们的生活,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多年来,高通高度关注科技在乡村发展领域的应用,并积极为乡村地区的学生提供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机会。我们期待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继续合作。”

关于高通公司

高通公司正在赋能人与万物智能互联的世界。基于“统一的技术路线图”,我们将驱动智能手机变革的众多技术——包括先进的连接、高性能低功耗计算、终端侧智能等,高效地扩展至不同行业中的下一代智能网联终端。高通和骁龙平台带来的创新将助力实现云边融合,变革众多行业,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并改变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高通公司包括技术许可业务(QTL)和我们绝大部分的专利组合。高通技术公司(QTI)是高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其子公司一起运营我们所有的工程、研发活动以及所有产品和服务业务,其中包括半导体业务QCT。骁龙和高通品牌产品是高通技术公司和/或其子公司的产品。高通专利技术由高通公司许可。

关于“无线关爱”计划

高通“无线关爱”计划是高通“科技向善”的计划,旨在将先进的无线技术带给最需要的人群和社区。该计划侧重于开创性地利用移动创新,以展示前沿技术与包括4G LTE5G在内的灵活连接解决方案如何加速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6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