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AS扩大与微软的战略合作,使数据合成、数字孪生和大型语言模型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SAS EXPLORE——全世界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AI)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而兴奋不已,技术发展史的下一个篇章即将被掀开。 麦肯锡公司预测,生成式AI将为银行、高新技术、生命科学和零售等行业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年收入增长。  SAS正是帮助这些行业实现增收的关键。作为在行业解决方案领域的10亿美元投资的一环,SAS将帮助客户实现生成式AI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1.jpg

SAS对行业解决方案的投资包括集成准确、可解释和可抗辩的可靠生成式AI功能。

IDC分析和信息管理集团副总裁Dan Vesset表示:"SAS专注于采用生成式AI、数据合成、数字孪生模拟和大型语言模型的方法,这是非常明智的决策。 这些都是实现更快决策速度的关键能力,而高管们投资最新的AI ,分析和数据项目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SAS一直在倡导AI伦理,这意味着它将为客户提供有关这些变革性技术的良好指导,对于银行和医疗保健等处理敏感数据的高风险行业客户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参加SAS生成式AI助力企业转型在线研讨会,了解更多信息。

在制造和物流领域,SAS将继续与客户合作构建数字孪生模拟。 在银行和医疗领域, SAS正在与客户开展数据合成方面的合作。 面对具体的行业挑战,SAS还广泛研究大型语言模型(LLM)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值得信赖且安全的分析结果。

SAS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Bryan Harris表示:"要想从生成式AI中获益,需要具备深厚的行业领域专业知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能力和端到端的管理能力。 在我们的产品组合中,SAS独一无二的产品组合可满足以上全部需求。。 "我们对行业解决方案的10亿美元投资就包括集成可信赖的生成式AI功能,这些功能是准确、可解释和经得起推敲的。 SAS® 软件是客户取得业务成功的关键,我们必须时刻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在SAS Explore大会期间,SAS领导层展示了公司在值得信赖的生成式AI在创新方面的进展。 具体包括:

  • 数据合成 SAS首创性地针对生成式对抗网络(GANs)开发了一项扩展功能(已申请专利),用以生成与复杂现实环境保持统计一致性的表格数据。 此功能可以实现隐私保护、减少偏见和实现对罕见事件的扩充,并为数字孪生提供基础。 SAS在这一领域的创新极大地改进了预测模型,同时降低了医疗保健、生命科学、银行、保险、零售和制造等行业的数据洞察成本。

  • 数字孪生为提高业务韧性,做好危机事件的应对准备,企业需要对供应链和制造车间等复杂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通过构建物理实体的数字孪生模型,企业能够对各种情况进行模拟,更快地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这将提高战略决策水平、获得更多收益,同时减少风险和损失。 例如,SAS与比利时联邦公共财政局(Federal Public Service Finance)和维纳博艮集团(Wienerberger) 等组织合作,优化了业务运营,改善了问题诊断和预测性维护等措施。

  • 大型语言模型 大型语言模型是生成式AI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了给企业带来真正的业务价值,这些基础模型必须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基于行业用例进行适度调整。 SAS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具备深厚的技术储备和经验,可促使生成式AI更快地为客户实现价值。 例如, SAS客户智能360(SAS Customer Intelligence 360)现已支持客户使用生成式AI模型的强大功能。。 大语言模型可帮助营销人员更高效的制定计划、实现内容创作和旅程设计等活动。

SAS与微软持续开展战略合作,专注于提高生成式AI的效率
SAS和微软致力于为客户提高生产率,同时为AI开发提供值得信赖和安全的安全保障。

微软全球合作伙伴发展总监Brad Carlstedt表示:"SAS在行业解决方案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知识,我们很高兴能够与SAS在这一新兴技术领域进一步加深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利用Azure OpenAI技术,我们将能够帮助全球企业提高生产力,增强其开发团队的信心。"

大型语言模型的优势在于它们能够基于大规模数据创建对话体验;然而,它们不能整合企业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计算。 SAS正与微软开展合作,为企业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挑战。

SAS和微软正围绕生成式AI进行功能开发,将SAS企业级任务编排和及现有的企业级操作决策分析与微软Azure OpenAI进行全面整合。新的功能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在个人预览版中首次亮相。SAS正与客户共同制定生成式AI的工作流程,为银行业、保险业、制造业、零售业和公共部门等关键行业打造满足行业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为支持我们对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的承诺,SAS发布了一项公司政策,制定了有关使用生成式AI的指导原则。 在 "可信任的创新 | SAS" 了解详情。

今天的公告是在SAS的技术大会 SAS Explore 上发布的。 随时了解关于SAS的最新消息,请在 X/Twitter关注 @SASsoftwareNews 。

关于SAS® Viya ®

SAS® Viya® 是一个运行在现代化可扩展架构上的 AI、分析和数据管理平台。作为云优先软件,SAS® Viya®能够持续交付和更新,将分析的力量赋予所有人、触达世界每个角落。SAS Viya将决策的艺术与AI和分析科学相结合,帮助组织更快地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关于SAS
SAS是全球AI和数据分析领域的领导者,也是行业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SAS将数据更快地转化为可信赖的决策,助力客户关键时刻。SAS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知的力量 (THE POWER TO KNOW®)。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智能汽车发展的突破口,早已不在汽车本身,而是蔓延至了整个科技生态,这也让众多科技公司实现了跨领域突破。深度赋能了《王者荣耀》《原神》《永劫无间》等爆款手游的实时3D引擎Unity,就将汽车行业作为其下一个标的,并与全球出行科技公司亿咖通科技、智能终端技术平台星纪魅族集团搭建了合作关系,通过软硬结合的深度合作更好地服务车企。

近日,在北京正式上市的豪华智享超电SUV领克08,就与Unity中国、亿咖通科技、星纪魅族集团等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这款车型身上,不仅首搭了亿咖通·安托拉1000 Pro计算平台,还深度融合了亿咖通科技与星纪魅族集团联合打造的Flyme Auto智能车机系统,在这些科技的背后,Unity中国也深度参与其中,打开了汽车发展的新思路。

1.jpg

Unity + 亿咖通·安托拉1000 Pro,打造智能汽车的最强大脑

计算平台是智能汽车的灵魂核心,肩负着把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媒体娱乐系统等各部分连接起来、统一调配的重要任务。通过与亿咖通科技的合作,Unity中国已经深度赋能了其亿咖通·安托拉1000 Pro计算平台,携手为智能座舱的高效表现提供保障。

由于内嵌了中国首款自研车规级7纳米量产芯片"龍鷹一号",单颗SoC可提供100K DMIPS的算力和900G FLOPS的图形渲染能力。同时,亿咖通·安托拉1000 Pro计算平台配置了两颗计算单元和高效能LPDDR5内存,还可支持6400MHz和最大16GB的最高规格。各项处理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充分满足了座舱各种智能需求。

2.jpg

亿咖通·安托拉1000 Pro 计算平台

Unity + Flyme Auto,手车互联,畅享无界

手机是当下最智能的工具,如果可以将手机生态与汽车生态实时互联,就可以极大地拉高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作为被广泛应用于创作实时3D体验的引擎,Unity中国也通过与亿咖通科技以及星纪魅族集团合作,联合将 Flyme Auto车载人机交互软件打造为智能座舱操作系统的标杆产品,引领手车互联生态的发展。

领克08与星际魅族集团深度融合打造的LYNK Flyme Auto,不仅系统运转「如旗舰手机般」丝滑,还实现了如然空调、一镜到底、小窗模式、智能导航栏等多项行业独创设计,更率先推出行业领先的"无感"解锁上车、"无感"导航流转、"无感"应用跨界等三重手车互联的无感体验,开发了无感连接、无界桌面、硬件共享、跨端可见即可说等四大行业领先功能,并可针对不同的用车场景实现「智能场景」一键设定,充分满足用户对手车互联智能化体验的所有需求。

3.jpg

Unity中国与本土科技携手共进,共同驶向智能未来

随着领克08在北京正式首发,Unity中国与亿咖通科技、星纪魅族集团的合作也正式由幕后走到了台前,亿咖通·安托拉1000 Pro计算平台、以及Flyme Auto车机系统,都在该车型上首次亮相,成为Unity携手本土科技生态伙伴赋能汽车发展的合作典范。

同时,领克08打造的超级智能终端,也有Unity实时3D技术的加持。这是一个基于高清大屏、高算力、以及电气架构的融合系统,让领克08的智能座舱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比如支持三车道信息,支持AR导航、ADAS辅助信息显示、汽车3D动态桌面等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领克08的仪表盘也基于Unity开发,这是Unity中国首次适配Embedded Linux系统的量产车型,将进一步帮助用户提升对整车实时状态的掌控,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在本土车企不断突破智能天花板、引领世界智能座舱发展趋势的背后,离不开各领域的科技企业不断突破自我、打破"次元壁"跨界融合。今后,Unity中国将继续与亿咖通科技、星纪魅族集团深化合作,发挥各自在软硬件方面的专长,合力探索智能汽车的下一个发展突破口,共同驶入智能未来!

关于 Unity 中国:

Unity中国是全球领先的交互式实时3D内容创作和运营平台Unity(NYSE: U) 在华的合资公司,并且是 Unity 全球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地区的独家经销商。Unity的技术及解决方案已被广泛应用至游戏开发、汽车制造、建筑建造、工业制造、消费文旅、影视娱乐等领域。截至2022年底,全球排名前1000的移动游戏中,使用Unity打造的游戏占比高达70%+。Unity的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已经应用到香港机场、北京城建、海尔卡奥斯等诸多项目中。Unity 的汽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也被梅赛德斯奔驰、蔚来、小鹏、理想等汽车厂商所广泛使用。Unity中国已正式推出 Unity 中国版引擎——团结引擎,开启了 Unity 中国本土化进程的全新篇章。未来,Unity中国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打造中国本土的、适配各类国产软硬件平台的数字生产力工具,丰富由实时图形渲染技术支撑的AR、VR、MR以及数字孪生体验,赋能中国数字经济安全、稳定、健康发展。更多详情请访问www.unity.cn了解。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始于2022年的又一轮半导体产业低迷已经持续了近两年 ,年初预测的今年年底的复苏基本无望,台积电首席执行官(CEO)魏哲家在7月财报媒体会上表示2023年4~6月台积电的销售额同比减少10%,4年零1个季度以来首次低于上年,他对未来的感受比三个月前要更悲观,不过,近期SEMI预测明年2季度后产业有望开始复苏,明年2Q产业真的可以如期复苏吗?

1.jpg

一、关于全球半导体未来发展

近日,我参加了西门子EDA的年度盛会 —— 2023 Siemens EDA Forum, 此次峰会是西门子EDA阔别三年线下之后的再度回归,会议以“加速创芯,智领未来”为主题,聚焦AI 应用、汽车芯片、SoC、3D IC 及电路板系统技术等热点话题,分享西门子EDA的最新技术成果,并邀请多位行业专家、技术先锋、合作伙伴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半导体与集成电路(IC)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技术创新之道。

作为半导体行业的基石,处于产业链中的最上游的EDA支撑着规模庞大的半导体市场,随着行业不断迈向数字化、智能化,EDA工具在数字经济中也起到关键的“杠杆”作用。尽管过去一段时间历经全球经济低迷、下游行业需求调整及库存修正周期持续等因素影响,EDA行业仍在产业周期波动下显现出平稳发展的弹性与韧性。

2.jpg

因此,从EDA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折射出整体半导体产业的未来走势,在这次大会上,西门子 EDA 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彭启煌发表了《厉兵秣马,蓄势待发》为题,分享了对产业未来走势的分析。

3.jpg

4.jpg

他以经济低迷时期的半导体历史趋势为镜,探讨了在新的行业发展周期内应保持乐观的理由。彭启煌表示:“尽管半导体行业由于结构性变化呈现出一些不确定性,但新技术的落地、半导体价值的凸显、企业与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均释放出前景乐观的积极信号。EDA工具是推动半导体发展的关键技术,西门子EDA将持续输出技术能力,为推动半导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5.jpg

他指出:多重大趋势的共同作用都将推动 半导体行业增长,这些垂直领域包括有线通讯、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无线通信和计算机数据中心等。

6.jpg

7.jpg

8.jpg

他表示随着电子产品智能化方向确立,半导体在电子产品中所占比例不断提升,这进一步提升了数据量,拉动了对人工智能处理器以及其他 处理器需求。

9.jpg

10.jpg

所以,半导体的研发支出在不断增加,另外,ASIC设计数量也在增加,综上所述他认为目前的产业低迷正是厂商苦练内功的机会,因为复苏是必然的。

11.jpg

12.jpg

不过他也指出,目前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IC人才匮乏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光是中国缺乏半导体人才,美国一样人才匮乏。

13.jpg

14.jpg

彭启煌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广泛地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他表示为了帮助客户应对挑战,西门子 EDA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与云计算的加持下,西门子EDA积极发展大规模异构集成 3D IC 技术,帮助客户提升晶体管数量与质量 ;同时充分发挥集成优势,打造高阶综合、数字电路实现流程、高级验证、端到端测试解决方案;面对芯片的系统化趋势,西门子EDA侧重于SoC的系统环境验证和数字孪生应用,确保复杂系统的正确运行,进而快速实现创新目标。

15.jpg

他最后总结说:“虽然面临一些短期挑战。但在多重大趋势的共同驱动下,半导体行业的长期发展非常乐观, 在行业不景气的低谷期,我们更需要专注于创新,厉兵称马、蓄势待发!”

16.jpg

西门子 EDA 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凌琳在峰会开幕致辞中表示:“如何在变化中洞察市场机会、在新业态中获取先发优势,是企业加强自身应变能力并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进入中国三十四年来,西门子EDA始终将目光放在‘需求’二字上,以经验观局、用技术解局、携伙伴破局,我们相信,前瞻性地抓住周期变化,助力客户提前构建下一代电子系统设计,是实现协同发展的最优解。”

17.jpg

在随后的媒体专访中,凌琳表示回顾20多年半导体行业发展的趋势,大家可以看到几个大的事件:“第一是U型衰退,就是互联网泡沫破灭,行业用了几年的时间才慢慢(2002年/2003年)从U型衰退复苏;第二是美国金融危机,当时EDA行业不知道会不会导致半导体行业长期寒冬。后来证明,这个V型虽然衰减得很猛,但也快速地恢复了,这其中有诸多原因,包括:世界经济状况、供应链情况、中国产业蓬勃发展、美国重新资本调向,高科技‘飞轮效应’、很快找到了新的投资方向等等。2007年以后,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好的应用、好的市场、好的技术,就会催生这个行业快速回旋;第三阶段,新冠疫情来了,这是一次影响全人类的疫情,导致了很多库存挤压,也影响了大家对供应链的判断,大家都在备货和抢购。IC预测显示一开始有一个U型衰退,但是后来又上升了,我认为这是一个修正;再后面第四轮看上去是个‘V型’,因为整体供应链受到尤其是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或是因为要重塑供应链,还包括之前的备货太多了、备货备错了等原因,所以造成目前这样的衰退。预测未来需要看历史。中国人更有智慧,中国人看未来是看更久的历史。我觉得这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一定要往回看。”

他指出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半导体行业、集成电路行业的研发占比研发费用增加了,公司就会去做更多的技术研发,包括用EDA工具,这也是EDA关心的一点。Semico Research给出了一个40年的数据报告,只有美国金融危机的确跌了不少,在其它的危机中,在R&D领域的减少不太明显,而且这几年的占比非常高。所以西门子认为R&D的投入能够帮你的产品,或你的工具、你的集采在下一波领先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对于西门子EDA来说,我们还是不断的投资于新的技术,基于我们认为的‘三根支柱(制程、设计、系统)’去加大投入、创新,做更完美的、从虚拟世界到物理世界的数字孪生对接,来帮助尽快完成开发和部署、量产。我们认为我们能够帮助我们的客户达到更高的集成度,更快得到产品经营的优势,这是我们能够帮到客户的一点,也是我们的核心价值所在。”他指出。

二、关于人工智能参与IC设计

关于如何看待生成式AI对IC设计的影响?西门子EDA亚太区技术总经理Lincoln Lee指出:“我也看过写一个要求就可以产生一些代码出来,我的意见是:做芯片其实不单是人工做,芯片是需要有竞争力、需要有差异性的如果AI学习过,我提一个要求给它,它产生一个东西出来,我不如去买一个IP。我觉得我们一直用AI不是代替人工,而是优化人工。从EDA的工具来说,我们EDA工具是提高工程师的效率,用很多AI算法,所以很多人关注。今天第一个分会场就是AI,我也看了一下这个场是人数最多的,很多人关注AI。而且你可以看到AI里面有做验证的、有做模拟的、有做良率提升的,也有做物理验证的。其实我们不是说AI代替工程师,而是AI在每一个工程师的工序里面看看怎么提高工作效率、让TA更快的完成TA的工作。”

凌琳表示如果没有足够的数据去训练,则很难判断AI结果的正确性,而如果是旧的、有足够的数据量,则或许会只能达到80%的结果。但剩下20%的纠错,会花费更长的时间。所以是不是划算?我认为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他认为AI和机器学习这件事情对于DFM工艺一定是有好处的,因为会更智能的总结出来适合的产品、以避免影响良率的产生。“我认为这是基于数据量,如果有大的数据产生、去读,让它知道、它就会帮你更快的知道适合的方案,能够加快你的产品、能够芯片一次成功或者快速量产。因为良率还会影响到你的上市速度,西门子EDA在旗舰产品里面其实都已经普遍应用到了很多这种方法,加强它的引擎、加强它对大数据的整理能力。在我们其它一些未必是旗舰产品,但是我们前端、后端验证也已经引入了这个能力来帮助客户,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他指出。

此外,针对芯片系统发展趋势,他表示西门子EDA很早提出“系统为导向”的观点,这是西门子看到,切实地来自客户的需求,西门子至少更早看到了这个问题之所在,所以很早就做了投资、方向定位导向,所以他相信西门子在这一块,从工具链和整个平台上来说是具有天然优势的,能够给更广大的客户提供更优化、更全面、闭环的解决方案。

他指出从2017年Mentor加入西门子之后,西门子在EDA领域做了11个并购,这11家公司分布在全球,囊括的范围也方方面面。去年开始西门子推出的一个平台就是“Xcelerator”, 与英文的“Accelerator“同音,西门子作为一家科技公司,顾名思义,就是希望帮助现在想要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进程,而EDA就是这个平台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从IC设计工具这样的微观,到软件、硬件这样的宏观,西门子在努力做到完整覆盖。我们知道,数字化经济其实支柱就是靠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演进,也就是靠摩尔定律+超摩尔定律来做。而摩尔定律推动生态系统,EDA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8.jpg

“大家应该看过一张著名的倒三角的漏斗图,其实EDA也就是一百多亿的小市场、但是它支撑的是万亿的数字化产业。那么作为西门子EDA,我们会专注我们的本业,把本业做好、反哺整个西门子解决方案闭环的强健性。” 他强调,“任何设计企业都要考虑成本效应和应用场景,我们的客户可以选择用什么技术达成什么目标。这也是为什么在摩尔定律变慢的时候,大家就想到异构、集成、封装、3D IC这些创新技术。作为EDA工具的供应商,我们永远开放面对各种可能性,西门子EDA是一个全球的公司、我们动用全球力量,为所有的客户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在中国,也会把全球的好技术带到中国,是对中国的客户提供最好的应用方案供他们选择,所以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完)

围观 7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的 TCT ASIA 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上,全球高端装备领域的领导者德国通快集团TRUMPF展出了激光选区熔化(Laser Metal Fusion)和激光金属熔覆(Laser Metal Deposition)两种代表性增材制造技术,并携多款新品亮相,为海内外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技术盛宴。

通快集团增材业务全球销售负责人 Rainer Gruenauer先生表示,“增材制造在全球范围向着大尺寸高性能打印部件、高生产效率等趋势不断发展,这也对增材制造设备厂商提出了更大成型空间、更高基板预热温度、加工过程智能可控等严苛的要求。得益于通快在机床和激光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从原型试制到工业批量生产,全球客户都可以充分信赖通快,获得可复制、高质量的加工效果。”

TruPrint 5000 通快最新金属3D打印设备

高效的半自动化 3D 打印系统 TruPrint 5000 助您为工业批量生产做好充分准备。得益于 500℃ 预热装置以及由3台通快自研 500 W 光纤激光器构成的全域多激光系统,该设备可以有效减少部件内部应力,减少支撑结构,快速可靠地生产出由不同金属材料制成的优质部件,同时满足工具与模具制造、航空航天以及医疗技术领域的高质量要求。通快独有的仓体可更换技术,让设备拥有更高的利用率。此外,整个加工链还可以选择在保护性气体环境中运转:筛粉、打印、冷却、拆粉。

1.jpg

通快展出的500℃预热打印部件 —— 堆叠髋臼杯

TruPrint 5000 绿光版尤其适合铜和铜合金的3D打印

作为工业激光的开创者,通快将自身独有的绿光激光器与增材制造相结合,打造出可实现纯铜和铜合金稳定高效3D打印的TruPrint 5000绿光版。铜对绿色波长(515 nm)有较高吸收率,可实现高效的加工和能量输入,从而达到更优异的表面质量和部件细节。因此 TruPrint 5000 绿光版成为打印铜等高反射材料的最佳选择,尤其适合制造高性能热交换器、电感线圈、电机等纯铜或铜合金部件,电导率大于100% IACS。

不同于市面上红外激光打印铜材,使用通快 TruPrint 5000 绿光版无需昂贵的纳米涂层粉末,从而有效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的粉末老化,更无需额外的热处理,就可以直接获得打印部件的高导电性。

2.jpg

通快展出的纯铜3D打印电感线圈

高速激光熔覆有效减少有毒颗粒物的排放

交通道路中大约一半的颗粒物来自刹车、轮胎、离合器和路面磨损,这其中又有约一半来自刹车产生的粉尘。采用高速熔覆技术不仅减少了排放的粉尘颗粒物,而且还能延长刹车盘使用寿命。据统计,2022年国内汽车产量为 2700 万辆, 2022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 3.19 亿辆,刹车盘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通常车辆每行驶超过 5万公里后,车主需要更换刹车盘,具体更换时间也取决于行驶的风格和磨损程度。

高速激光熔覆的速度可高达 100 米/分钟,是传统激光熔覆的 50 倍。高速激光熔覆的粉末利用率在 90-95% ,相比于传统激光熔覆有 35% 的惊人提升,把增材制造的高材料利用率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欧盟环保法案要求,目前已经有很多汽车制造厂商使用通快高速激光熔覆设备制造更环保更耐磨的刹车盘。

3.jpg

通快展出的高速激光熔覆刹车盘

关于通快

通快是一家高新技术公司,为机床和激光技术领域提供制造解决方案。公司通过咨询、平台产品和软件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连接,通快是柔性板材加工机床和工业激光器领域的技术和市场的领导者。

在2022/23年度,公司雇佣了约17,900名员工,销售额为54亿欧元(初步数据)。通快集团拥有90多家公司,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以及北美、南美和亚洲都有布局。公司在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波兰、捷克、美国、墨西哥和中国都有生产基地。

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rumpf.cn 或关注官方微信“通快”。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13日, 由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主办的"2023开放数据中心峰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三星电子副总裁,存储器新事业企划部门负责人崔璋石(Jangseok Choi)在会上发表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时代的存储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同时,在展位上三星半导体向参会者展示了适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大数据时代的存储产品。

ODCC大会上公布了本年度DC-Tech算力强基行动相关评估结果,三星固态硬盘PM893a/PM897a/PM1743 E3.S /PM9D3a凭借高速率读取、低成本、高可靠等优势,获评"优秀产品"称号。

2023年正值ODCC成立十周年,为促进三星与ODCC的持续稳定合作,同时为业界的企业级SSD的测试验证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三星向ODCC捐赠SITS (Samsung/ SSD Intelligent Test System) 系统的永久使用权。SITS是一款专门为固态硬盘测试和评估而设计的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更便捷更高效地测试固态硬盘的性能和稳定性,并可提供详细的测试报告。

1.jpg

三星电子中国总括(DS)SSD技术赋能中心总监金东建向ODCC捐赠SITS永久使用权仪式

在三星本次的主题演讲上,三星电子副总裁崔璋石通过介绍"图灵测试"引出机器是否具备思考能力的问题,指出机器越来越具备"思考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内存容量。尤其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更高的内存容量意味着更好的性能表现。

2.jpg

三星电子副总裁,存储器新事业企划部门负责人崔璋石(Jangseok Choi)发表主题演讲

同时他提出,由于内存容量受到中央处理器的限制,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存储扩展器技术(CXL Technology)和微调分层(Fine-tuned Tiering)解决方案,迈向以内存为中心的异构架构(Heterogeneous Memory-centric Architecture)。

接着,他介绍了三星一系列面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存储产品。例如,针对高性能计算优化的高带宽存储"HBM3E",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其传输速率将提高43%,每千兆字节(GB)的功耗将减少20%;还有计划年底可供应的32Gb DDR5 DRAM (第五代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这意味着DRAM内存模组的最大容量从512GB提高到1TB;以及三星首个8个NAND通道的超高性能PCIe 5.0数据中心专用固态硬盘 -- PM9D3a。

随后,他介绍了未来三星将提供的大规模存储解决方案。包括能够处理SRAM大规模工作负载的LLC DRAM解决方案,基于CXL的存储扩展器(CXL Memory Expander),以及基于CXL的内存-语义固态硬盘(Memory-Semantic SSD)。在这里他强调了CXL具有不受处理器容量和带宽限制,不受存储类型和迭代限制,以及具备更灵活的设计适配性、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的三大优势。尤其是内存-语义固态硬盘(Memory-Semantic SSD)能让数据在内存和存储之间高效迁移。最近,三星凭借此产品开发DLRM的应用发现,得益于DRAM的缓存功能,成功实现了高于传统固态硬盘7倍的模型吞吐量。

3.jpg

ODCC 2023三星半导体展台

不得不提的是三星持续研发中的千兆级超高容量存储解决方案"PBSSD",它具备每1U超过千兆的超大容量,高达400GbE NVMe-oF的高性能,以及闪存运行状况监控、自动故障恢复的超强管理能力,和更高的安全性。

最后,三星还表示,开放协作是共迎光明未来的方向。希望CPU、GPU、内存、存储、网络、模型和ASICs等各领域的合作伙伴达成更紧密的协作关系,不断扩大合作,共同克服内存技术的挑战,携手创造一个更安全、更便捷、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免责声明:除非经特殊说明,本文中所涉及的数据均为三星内部测试结果,涉及的对比均为与三星产品相比较。

于三星

三星以不断创新的思想与技术激励世界、塑造未来。重新定义电视、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数码电器、网络系统、存储、系统集成电路、半导体代工制造及LED解决方案。

欲了解更多最新消息,请访问三星新闻中心:http://news.samsung.com

关于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

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专注于技术研究和创新,每年举办的"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已成为备受瞩目的业界盛事。秉承着"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ODCC为提升我国数据中心产业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每年的大会吸引了超过万人参会,并得到近百家媒体的广泛关注。至今,ODCC已累计发布了近200项成果,对推动和引领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了行业的风向标。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进一步推动5G技术的商用和普及,今年8月初,移远通信与广东联通联合建立了5G端网能力研究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在5G及RedCap各项性能的研究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广东联通网络产品创新中心总经理潘桂新、移远通信副总经理刘明辉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RedCap_certificate.jpg

移远通信5G RedCap模组RG255C-CN完成了产品功能、产品性能、网络接入功能、端网协同功能测试,并获得中国联通测评证书,成为了业界首款完成RedCap测评的模组产品。(Photo: Business Wire)

9月初,在该联合实验室的指导下,移远通信5G RedCap模组RG255C-CN完成了产品功能、产品性能、网络接入功能、端网协同功能测试,并获得测评证书,成为了业界首款完成RedCap测评的模组产品。

本次测评基于联合实验室的5G RedCap网络,参考相关标准,对移远通信RedCap模组RG255C-CN的多项能力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具体包括基本通信功能、业务功能、性能测试、终端搜索可靠性、切片等用例,测评效果符合预期。

RG255C-CN是首款通过端网协同测评的模组产品,此次端网协同测评有效验证了移远通信5G RedCap模组RG255C-CN的可靠性和端网协同能力,将进一步加速5G RedCap的商用进程。

RedCap作为轻量化5G技术,通过对5G带宽和天线进行轻量化设计,不仅能大幅降低5G终端成本,还拥有低时延、高可靠、网络切片等5G原生能力,可助力5G技术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实现良好平衡,从而挖掘更多5G应用场景,推动5G技术在千行百业中规模化应用。

目前,移远正与合作伙伴在推动5G RedCap技术应用、产品测试及商用进程等方面不断发力。接下来,移远将继续与中国联通加强合作,以联合实验室为平台,推动RedCap落地商用,让5G技术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关于移远通信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36)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涵盖蜂窝模组(5G/4G/3G/2G/LPWA)、短距离通信模组(Wi-Fi&BT)、车载前装模组、安卓智能模组、GNSS模组、天线、IoT平台及软件解决方案,以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完备产品线。公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金融支付、智慧城市、无线网关、智慧农业&环境监控、智慧工业、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智能安全等领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移远官网https://www.quectel.com/cn/,关注微信公众号“移远通信”或发送邮件至marketing@quectel.com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912791281/zh-CN/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化的数字工业高科技企业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HON今日亮相2023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集中展示公司在储能、新能源汽车、医疗与健康、工业安全、非公路车辆与自动驾驶行业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以成熟的传感技术助力传统行业及新能源企业实现安全、高效的运营,赋能中国高质量的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

1.jpg

霍尼韦尔携先进传感技术亮相上海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

"霍尼韦尔传感与安全科技事业部多年来致力于研发传感器、开关及气体探测产品,是传感与开关及气体探测仪器仪表产品涵盖范围最广的厂商之一。"霍尼韦尔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集团传感与安全科技事业部中国副总裁兼总经理刘威表示,"通过这次展会,霍尼韦尔很高兴与行业分享成熟的传感器技术、丰富的产品线及全面的解决方案,为传统行业及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可靠保障。"

今年7月,中国正式发布《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GB/T 42288-2022),成为储能安全领域的首个指引性文件,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于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行者,霍尼韦尔持续关注电化学储能领域,携储能预制舱可燃气体检测电池包解决方案亮相本次展会,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霍尼韦尔Sensepoint XCL系列固定气体探测器能快速精准探测可燃气体,并联动消防系统实现及时报警,防止热失控蔓延带来的损失。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行业需求,霍尼韦尔通过整合自身产品及技术优势推出多款传感器。霍尼韦尔BMS系列电流传感器采用高精度测量方式,助力实现精确的电池电量计算,从而延长电池寿命、增加续航里程。霍尼韦尔电池安全预警传感器可在第一时间检测到异常,增加人员撤离时间,从而提升整车安全性。作为热失控传感器领域的先驱,霍尼韦尔于2020年已推出相关产品,如今广泛应用于超百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中。

霍尼韦尔的各类限位开关、传感器、探测器产品,可用于测量板载压力、流量、触力以及温湿度,具有出众的可靠性、耐用性和准确性。在医疗健康领域,霍尼韦尔拥有多样的产品、领先的技术及丰富的技术支持经验,可帮助医疗设备设计人员快速找到传感或开关解决方案,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助力守护患者安全。在工业安全领域,霍尼韦尔的传感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商业运输等,助力客户优化运营、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人机安全。

一直以来,霍尼韦尔秉持深耕中国、着眼长期发展的理念,践行"东方服务东方"的在华发展战略,致力于通过一系列立足本地的产品开发和创新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依托丰富的研发经验与成熟的传感技术,霍尼韦尔将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一同成长,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关于霍尼韦尔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集团

霍尼韦尔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集团为全球超过5亿作业人员提供移动工业终端、语音软件和工作流、扫描和打印技术、智能仓储解决方案、气体检测技术及个人防护设备,帮助提高作业安全性和事故应对能力,优化制造、存储、配送等流程,提升运营绩效。在中国,其一系列创新技术和互联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医疗、仓储、零售等领域,帮助作业者提高能效、安全性与生产力,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关于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是一家《财富》全球500强的高科技企业,为全球提供行业定制的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和工业控制技术、以及特性材料,致力于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泛的工业技术和数字解决方案。霍尼韦尔始创于1885年,在华历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在上海开设的第一个经销机构。霍尼韦尔秉持深耕中国谋求长期发展的理念,贯彻"东方服务东方"和"东方服务世界"的战略,以本土创新推动增长。目前,霍尼韦尔所有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上海是霍尼韦尔亚太区总部。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霍尼韦尔中国网站www.honeywell.com.cn,或关注霍尼韦尔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为湖南北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云科技)多源融合高精度定位系列SoC芯片Alice型号产品颁发AEC-Q100认证证书;同时授予北云科技高精度组合导航系列模组M2型号产品AEC-Q104认证证书。北云科技副总工程师王东会博士、SGS中国半导体及可靠性事业部高级经理徐创鸽等双方重要嘉宾出席本次仪式。

1.jpg

SGS授予北云科技AEC-Q100及Q104认证证书

对于芯片厂商而言,要想成为车企的Tier1供应商并长久立足,需关注由AEC(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汽车电子委员会所提出的汽车产业的重要质量管理系统各项规范要求。其中, AEC-Q100标准是基于失效机理的集成电路应力测试鉴定,适用于车用IC芯片的综合可靠性测试认证标准,是汽车芯片产品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的基本门槛。AEC-Q104相较于AEC-Q100而言,主要适用于多芯片模组,AEC-Q104根据其结构性能增加了板级系统的可靠性,为了依据MCM在汽车上实际使用环境为复合式的环境,因此增加顺序试验,验证通过的难度变高。

北云科技高精度定位芯片Alice支持全系统全频点卫星信号接收,内置北云科技REAL RTK定位引擎、DIST深耦合组合导航引擎和SAIF高性能复合干扰抑制引擎,SGS对该款芯片的加速环境应力可靠性、加速寿命模拟可靠性、电学参数等进行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北云科技该款芯片满足车规级可靠性的要求,符合AEC-Q100认证标准。

2.jpg

SGS助力北云科技新一代芯片Alice和高精度定位/组合导航模组P-Module顺利通过AEC-Q系列认证测试

北云科技M2系列高精度定位/组合导航模组基于Alice芯片开发,能在"两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下实现与PBOX相当的定位性能,并可以直接融合进入Tier 1等厂商的域控和智驾方案中,从而提升智驾系统的整体集成度。SGS依据车规级多芯片模块可靠性测试标准,凭借多年丰富的认证测试经验,指导供应商深入了解产品的可靠性能,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与芯片模块性能,助力北云科技顺利进军汽车供应链市场。

本次合作,SGS助力北云科技新一代芯片Alice和高精度定位/组合导航模组P-Module顺利通过AEC-Q系列认证测试,为其产品竞争力跃升新维度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其在汽车高精度定位领域,相伴着我国智能汽车行业的领先发展迈向世界前列。

SGS布局汽车电子产品领域检测认证多年,现已加入AEC-Q100、Q101、Q102、Q103、Q104、Q200分会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凭借专业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完善的设备和优质的服务,SGS半导体及可靠性实验室现已成为国内专业的测试实验室并得到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及众多客户的认可。实验室拥有涵盖环境可靠性测试和失效分析类测试所需的行内知名品牌设备,可为企业提供各类测试服务。SGS半导体及可靠性实验室可完成MIL/GJB/IEC/AEC/JEDEC/IPC等各类广泛应用于大多数国家及行业的测试标准,涵盖并满足各类产品测试需求。同时SGS还致力于为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及高端产品提供量身定制的测试方案、技术支持及各类培训服务,为企业产品顺利进驻国内外市场提供高效支持。

了解服务详细内容,敬请联络:Jessica.yu@sgs.com

关于北云科技

北云科技提供包括卫星导航、惯性导航、组合导航、视觉融合定位SDK软件包等全系列产品,为汽车主机厂和各类智能载体开发厂商提供兼具性能和成本优势的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已经定点绝大多数头部汽车主机厂,是智驾行业近年涌现出的具有极强稀缺性的新锐Tier1。

关于SGS(官微:SGS官方/SGS质慧生活

SGS是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被誉为可持续发展、质量和诚信的基准。SGS拥有98,000多名员工分布在全球2,650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服务覆盖互联与产品、营养与健康、工业与环境、自然资源、知识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电商及数字化七大战略板块。SGS连续九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连续第三年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ESG评级中获得AAA评级,在Brand Finance 2023年全球最具价值商业服务品牌100强榜单上排名54位,蝉联TIC(测试、检验与认证机构)行业榜首。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由SGS集团和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共同于1991年成立,在中国拥有16,000多名专业员工、90多个分支机构和200多个实验室组成的国内服务网络,为农产食品、消费品、矿产、石化、工业、能源、汽车、环境、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行业提供测试、检验、认证、培训和校准等质量解决方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总部位于东京的世界领先玻璃、化学品和高科技材料制造商AGC Inc.于9月12日宣布,公司的Digital Curtain (TM) (*1)调光玻璃已应用于Toyota将在2023年推出的全新Century豪华车型。后排座椅采用Digital Curtain (TM)后,可即时调节透光率和可见度,有助于营造宽敞舒适的车内空间。这是全球首次(*2)在车门部分采用调光玻璃。

1.jpg

图片1: Toyota即将发布的新车型Century

2.jpg

Digital Curtain (TM)是一种调光玻璃,可阻挡太阳热量和刺目眩光,在调光模式(不透明状态)下可确保私密性,而在透光模式(透明状态)下可带来开阔感。迄今为止,调光玻璃一直被用作固定窗,如全景天窗。全新Digital Curtain (TM) 调光玻璃不仅具有出色的化学耐久性,能够长期承受风吹雨打和日晒,同时也拥有良好的机械耐久性,能够经受频繁的开关和升降。此外,车窗玻璃周围的黑色陶瓷设计极尽精致与整洁,与Century的尊贵身份相得益彰。这种车门设计受到了高度赞誉,同时,这也是全球首次在后门部分采用调光玻璃。

Digital Curtain (TM)无需遮阳帘,可提供更大、更先进且更舒适的后排乘坐空间,同时提高了私密性。

Digital Curtain (TM)调光玻璃概述

—结构

3.jpg

Digital Curtain (TM)调光玻璃由夹层玻璃和位于两片玻璃之间的特殊薄膜构成,薄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微小材料,肉眼无法察觉。无论处于调光模式还是透光模式,它都能减少约99% (*3)的紫外线。

—机制

4.jpg

使用电压来控制夹在夹层玻璃中的薄膜的特殊材料的分布和方向,从而达到在调光模式和透光模式之间迅速切换的效果。

备注:

(*1) AGC Group用于汽车应用的调光玻璃产品系列

(*2) 基于AGC的研究。这是世界上首次在车门部分使用夹层玻璃规格的调光玻璃。

(*3) ISO9050标准

随着对汽车玻璃功能要求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AGC Group将通过提供最优质的材料和解决方案,为构建新型移动社会做出贡献。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冠闵信息近年云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

亚马逊云科技连续七年授予上海冠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闵信息)托管服务提供商(MSP)认证,其借助亚马逊云科技在云能力、技术方案构建和业务拓展等多方面的支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业务高速发展,近年来每年云业务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

作为亚马逊云科技核心级咨询合作伙伴,冠闵信息在成立之初就选择加入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伙伴网络。得益于亚马逊云科技完善的认证和培训体系,冠闵信息持续强化云能力构建和云人才培养,至今已获得亚马逊云科技迁移、数字化客户体验、云管理工具和安全等4项能力认证,以及近百张技术人员证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客户复杂且不断变化的需求,冠闵信息选择深耕云管理领域,并在2017年成为大陆地区首家获得亚马逊云科技MSP认证的合作伙伴。亚马逊云科技MSP认证采用全球统一的标准,通过提升合作伙伴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流程规范等,帮助合作伙伴全方位达到全球一致的托管服务水平。至今,冠闵信息已连续七年获得该认证,持续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云端全生命周期服务,从架构设计、部署实施、安全合规咨询、账单管理和成本优化,到7x24小时云上运维。

利用亚马逊云科技的不断技术赋能,冠闵信息也持续提升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交付能力。利用全托管的OpenSearch日志与搜索服务Amazon OpenSearch Service,冠闵信息与亚马逊云科技联合推出了集中日志解决方案。作为一款综合日志管理和分析解决方案,它能够同时高效完成日志摄取、处理和可视化,帮助客户不仅满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审核中关于日志集中收集和审计的要求,还可从日志中获取业务洞察力,并通过数据支持业务决策;此外,通过监控应用程序和云基础架构日志,提高工作负载的可观察性,实现更好的业务稳定性。冠闵信息还自主研发了云管平台——御云者(CloudEasy),通过清晰友好的界面以及全方位的可视化监控系统,助力企业更好地管理云服务,随时掌握相关数据以及变化趋势,合理地配置资源并节约成本。同时,为了方便更多客户使用,御云者也已上线由西云数据运营的亚马逊云科技Marketplace(中国区),新客户采用周期缩短了3个月以上。

合作八年来,借助亚马逊云科技的赋能,冠闵信息已为来自制造、零售快消、医药、汽车、物流、金融、能源及地产等逾十个行业上百家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云上服务和支持。

博柏利(Burberry)是全球知名奢侈品品牌。随着电商的发展和消费者购物模式的悄然改变,如何让顾客可以随时随地地体验和购买产品成为博柏利(Burberry)数字化转型中重点关注的目标。冠闵信息帮助其在亚马逊云科技上打造以官网和小程序为入口的虚拟店铺,向消费者提供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并通过WebAR/WebVR技术模拟试穿、试戴、试妆、试包等一系列购物过程,消费者无须下载APP便可720度浏览产品模型,增强用户体验。该线上平台不仅帮助Burberry更好地应对实体店铺客流量受限所带来的业务挑战,同时将业务拓展至更多没有设立店铺的城市和地区,方便触达更多的顾客。另一方面,数字平台有效地提升了销量转化率和复购率。AR试鞋功能在虚拟店铺上线后的1个月内就获得了超过1万次的访问,通过该功能所产生的复购率提升18%,退货率下降了20%。

某知名零售快消企业在行业格局快速演变的情况下,面临着业务类型和用户数量的指数级增长。其传统的IT架构在扩展性、灵活性和伸缩性方面均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在冠闵信息的帮助下,全面迁移至亚马逊云科技。冠闵信息为该企业定制开发了各种云上工具,帮助其持续优化应用架构;并基于冠闵信息灵活高效的自动化运维平台CloudEasy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定期提供成本分析报告和成本优化方案。全面上云后,企业不必再维护本地数据中心,节省了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成本。同时,该企业缩短了业务响应和部署周期,从方案讨论到落地实施的时间,由自建数据中心模式的6个月缩短为云上7天。此外,上云也极大降低了试错成本,从上百万级别降至数万,加速企业实现业务创新。

"亚马逊云科技MSP认证是业界权威的托管服务认证,备受行业高度认可。冠闵信息非常荣幸连续7年获得这项认证。"上海冠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颜伟志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拓展在安全托管、成本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借助亚马逊云科技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服务,积极探索数字化与智能化在智能汽车、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等行业的应用场景,帮助更多的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4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2个地理区域的102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加拿大、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泰国新建4个区域、12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3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