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三相无刷电机控制领域,宽压兼容性、驱动效率与安全保护始终是系统设计的核心挑战 —— 从消费电子的低功耗待机需求,到工业设备的高频响应场景,再到汽车应用的高可靠性需求, 传统驱动方案常面临 “性能瓶颈” 与 “升级成本” 的双重桎梏。

SCT55610/SCT55611 三相无刷电机预驱动器以高集成度设计打破常规,凭借与主流方案兼容的管脚排列,客户可快速实现现有方案的升级替代,无需修改PCB设计,大幅缩短开发周期,这颗 “国产驱动芯” 正为智能控制注入新可能。

一、产品概述

SCT55610/SCT55611是一款高集成度三相无刷直流电机栅极驱动器,可同时驱动3个高侧及3个低侧N沟道MOSFET,支持5-60V宽输入电压,支持100%占空比运行。可灵活适配消费电子、工业设备及智能家电等多种应用场景。

下表是SCT55610系列不同型号的主要区别:

1.jpg

核心亮点

  • 全功能集成:内置电荷泵产生驱动电压、内置高侧栅极涓流充电电路,支持100%占空比运行、可调死区时间及6大保护机制;

  • 全场景适配:兼容2.5V/3.3V/5V逻辑电平、兼容EN/PWM和H/L两种输入模式,灵活匹配不同的电机控制器;

  • 国产化替代:PCB和BOM兼容设计,无缝替换现有方案

经典应用

2.jpg

二、产品能力详解

灵活驱动,性能升级

  • 宽压覆盖:5V-60V输入范围,支持低压启动与高压工业场景

  • 更低功耗:支持1μA低功耗睡眠模式,显著降低待机电流

  • 智能调节:可编程死区时间(30ns~5μs),适配不同MOSFET

3.jpg


4.jpg

图1a. 30ns死区时间(DT引脚接地)图1b. 0.74μs死区时间(RDT=200kΩ)

复杂负载,稳定应对

  • 高频响应:支持高达200kHz的PWM频率,满足无人机电调快速响应需求

  • 强劲驱动:2A峰值灌电流(下拉)与1A峰值拉电流(上拉),轻松驱动高Qg的MOSFET

5.jpg

图2. 实测栅极驱动波形

安全可靠,全面保护

  • 6大保护机制:过流保护、短路保护、输入欠压保护、驱动欠压保护、自举电容欠压保护以及过温保护

  • 故障反馈:nFAULT引脚开漏输出,实时指示故障状态

  • 快速保护:支持可调电流限制与故障快速关断,保障系统安全

6.jpg

图3. 过流保护触发波形(VLSS>0.5V触发)

三、典型应用案例

无人机电调系统

  • 挑战:高PWM频率需求、轻量化设计、低压启动可靠性

  • 方案价值

    • 兼容现有电调PCB布局,直接替换升级

    • 5V低压启动保障电池续航

    • 2A灌电流和1A拉电流加速MOSFET开关,提升系统效率

智能家电与工业设备

  • 扫地机器人:低功耗睡眠模式(典型值1μA),延长电池寿命

  • 水泵/风扇:可调死区时间适配不同MOSFET和电机,降低运行噪音

  • 电动工具/执行器:60V耐压支持高扭矩电机,适配工业自动化场景

燃油及新能源汽车

  • 雨刮器:高效节能,稳定可靠,更长寿命

  • 空调压缩机:高耐压,宽温特性轻松应对严苛环境

  • 中控旋转屏:高可靠性,高集成度实现紧凑设计

SCT55610/SCT55611 作为高集成度三相无刷电机预驱动器,提供 5-60V 宽输入电压范围、1μA 低功耗睡眠模式、高达 200kHz PWM 支持及全面的保护功能。该器件适用于无人机电调、智能家电及工业设备等场景,为高效、可靠的电机控制提供支持。如需样品、技术资料或进一步支持,请联系我们。

来源:SCT芯洲科技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1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安立公司宣布,3GPP RAN5 Rel-17 NR NTN测试用例已在其5G NR移动设备测试平台ME7834NR上成功验证和支持。

1.jpg

非地面网络(NTN)是在地球表面上空运行的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利用空中和地球轨道上的平台,包括低地球轨道(LEO)、中地球轨道(MEO)和地球静止轨道(GEO)上的卫星。

3GPP Release 17引入了NR NTN,将非地面网络纳入5G NR标准。这一进步使5G设备能够使用与地面基站相同的协议连接到卫星,为传统基础设施之外的全球5G覆盖铺平了道路。

安立公司移动解决方案部总经理Yokoo Daizaburo表示:“安立公司对NR NTN测试用例的支持将实现无处不在的连接,以实现不间断的移动数据、语音和消息传递——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为需要连接的个人用户、企业和行业提供永远在线的访问。”

该一致性测试用例由3GPP在TS 38.523-1中定义,并与TS 38.331中的核心要求保持一致。这些测试用例已由安立公司提交给3GPP RAN WG5工作组。它们可以在3GPP RAN5门户网站上找到。

产品概况

5G NR 移动设备测试平台 ME7834NR

5G NR移动设备测试平台ME7834NR已在GCF和PTCRB注册为测试平台(TP)251。

ME7834NR支持集成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移动设备基于3GPP的协议一致性测试(PCT)和运营商验收测试(CAT)。它支持5G NR独立(SA)和非独立(NSA) 模式,还包括LTE、LTE-A、LTE-A Pro、W-CDMA和NTN。与安立公司的新型OTA 射频暗室 MA8171A和变频器结合使用时,ME7834NR可以覆盖sub-6 GHz和毫米波5G频段测试。

关于安立

安立公司是一家拥有130多年历史的创新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的测试和测量解决方案包括无线、光通信、微波/射频和数字仪器,支持了系统以及研发、制造、安装和维护的解决方案。安立还为通信产品和系统提供精密微波/射频元件、光器件和高速器件。安立通过增加用于网络监控和优化的多维服务保证解决方案为现有和下一代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服务供应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安立业务遍布 90 多个国家,拥有约4,000名员工。

来源:安立通讯科技Anritsu

围观 1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1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合肥硅臻芯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臻”,国芯科技参股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任希锋课题组合作,首次成功实现了两个光量子集成芯片之间的量子受控非门(CNOT门)隐形传输,为构建基于光量子集成芯片的大规模量子网络,实现分布式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处理任务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该成果发表于物理学知名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上,论文题为“Chip-to-Chip Quantum Photonic Controlled-not Gate Teleportation”。

1.jpg

量子网络通过多个节点间的高保真度量子互联,高效传输和处理量子信息,是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与通信系统的基础。其中,远程高保真度受控非门操作是构建量子网络的关键步骤。传统方案依赖四光子源和线性光学操作,系统复杂、效率低,难以实现高保真度的芯片间量子门传输。

为此,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基于高维路径编码的硅光量子芯片系统,通过路径纠缠光源、线性光学操作单元、波导交叉器和偏振-路径转换器(PBRC)等关键器件,采用单模光纤连接两芯片,实现CNOT门隐形传态以纠缠远程量子比特。期间硅臻为该项研究提供芯片耦合、封装以及调试等相关工作。

2.jpg

团队利用量子态层析、过程层析和贝尔态验证技术,充分评估片间隐形传输的保真度和系统稳定性。结果显示,在5米光纤连接下,远程CNOT门传输的平均纠缠态保真度为95.69%±1.19%,过程保真度为94.81%±0.81%;在1公里光纤连接下,门控态保真度和过程保真度分别为94.07%±1.54%93.04%±1.09%,贝尔态干涉可见度达95.49%

这一成果首次实现了芯片间高保真度的 CNOT 门量子传输,不仅简化了单个节点内部所需的线性光学量子操作,而且显著提升了远距离量子比特保真度和操作成功率,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为支持更多量子节点与更复杂的分布式量子信息处理任务奠定坚实基础。未来,该技术可用于构建城域或广域量子网络,实现远程量子计算、量子密钥分发等应用,加速量子信息技术走向实用化和产业化。

论文链接: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d53g-v8q6

关于硅臻芯片

硅臻芯片是一家专注于集成光量子芯片设计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研发团队成员拥有超过20年集成光量子技术积累,致力将量子光源、光量子操作及量子测量等核心光量子部分集成到可扩展的光学芯片上,从而实现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光量子计算机、量子安全芯片等,真正做到让量子信息产品变得更小巧、更高效、更可靠、更实惠。

来源:苏州国芯科技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1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为物联网(IoT)智能系统及嵌入式平台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研华科技(Advantech)今天宣布推出其AMAX物联网控制平台。这一创新解决方案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人机界面(HMI)及物联网功能集成于单一软件定义平台之中,在简化传统系统集成流程的同时,确保为精密自动化应用提供确定性实时性能。

Latest Edge Computing & Optimized Real-Time Performance Empower PC-Based PLC Automation Control

Latest Edge Computing & Optimized Real-Time Performance Empower PC-Based PLC Automation Control

统一控制架构

AMAX平台解决了自动化系统配置分散的问题——在传统分散式架构中,独立的PLC、HMI和通信模块会导致集成困难,并引发性能上的瓶颈。该平台将这些功能整合至基于个人电脑(PC)的解决方案中,采用EtherCAT工业以太网技术和实时操作系统,可以为半导体制造、高速装配以及视觉集成生产系统,提供微秒级的精度。

AMAX平台基于CODESYS框架构建,同时支持Windows和Linux运行时环境,使制造商能够在利用现有应用的同时,获得先进的实时控制能力。IEC 61131-3编程环境可以确保从传统PLC系统无缝迁移,并支持复杂的运动控制和机器人应用。

可扩展的控制器组合

AMAX系列产品提供三类针对特定应用优化的控制器。面板控制器(AMAX-PT系列)搭载英特尔®酷睿™(Intel® Core™)和英特尔凌动®(Intel Atom®)处理器,配备多功能显示选项,非常适用于工厂自动化中以HMI为核心的控制理念。工业PC控制器(AMAX-7系列)具有高扩展性和广泛的输入/输出(I/O)接口,可以支持复杂的制造流程和视觉检测。嵌入式控制器(AMAX-5系列)采用紧凑设计,通过AMAX-5000 Slice I/O模块和PCIe模块实现灵活扩展,是边缘数据采集和中等复杂度控制应用的理想选择。各平台均支持全面的EtherCAT I/O扩展,并兼容MQTT、OPC UA、CANOpen和Modbus等协议,能够与老旧自动化系统无缝集成。

实时性能卓越

AMAX凭借研华科技经过验证的优化方法,展现卓越的实时性能。该平台将英特尔®时序协调运算(TCC)技术与研华科技专业的BIOS工程能力和自动化控制专长相结合,可以达成500微秒至1毫秒的循环周期时间,且抖动极小。

研华科技的内部工程团队为各支持平台提供专业的系统调优服务,以实现最佳实时性能。这一经测试验证的方法通过专门的验证中心实施,能够为严苛的自动化应用确保时间确定性性能。

全面软件集成

AMAX Studio是一个充分整合的软件环境,可以提供设备配置、程序开发、系统调优及诊断等全方位功能。该平台支持广泛的物联网自动化设备,涵盖AMAX控制器、I/O模块,以及EtherCAT、PROFINET、EtherNet/IP、CANopen和Modbus等主流工业现场总线协议。

通过将全面功能整合至单一平台,AMAX Studio可以灵活集成行业特定流程,支持多样化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大幅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成本。

工业应用和市场机会

AMAX平台能够满足精密自动化、储能系统及高端机械设备应用领域的关键需求。该平台具备微秒级定时精度,能够支持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半导体设备与电子装配,同时其统一架构简化了视觉集成的制造系统。在储能与基础设施领域,AMAX灵活的物联网功能能够提供可扩展的监控与控制解决方案。机械制造商无需重构现有设备架构,即可集成先进自动化功能。AMAX物联网控制平台现已上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官网或联系当地研华科技销售代表。

关于研华科技

研华科技成立于1983年,是值得信赖的创新型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公司提供涵盖系统集成、硬件、软件、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服务、嵌入式系统、自动化产品及全球物流支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我们与我们的合作伙伴紧密协作,为不同行业的多样化应用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公司使命是通过开发自动化与嵌入式计算产品及解决方案,推动更智能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助力构建智慧地球。借助研华科技的产品,潜在应用与创新的可能性将会无限拓展。

(公司网站:www.advantech.com )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1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电脑品牌技嘉科技 Stealth Revolution 活动正式开跑,以旗下 STEALTH ICE 系列电脑零组件,引领"背插主板 × 纯白机身"装机新潮流。本次活动以简约纯白美学为核心概念,邀请全球创作者使用 X870 AORUS STEALTH ICE 主板打造梦幻桌机,展现个人的装机创意与风格。

技嘉科技 STEALTH Revolution 玩转简约装机美学 力邀创作者打造纯白梦幻桌机

技嘉科技 STEALTH Revolution 玩转简约装机美学 力邀创作者打造纯白梦幻桌机

技嘉于 2022 年率先推出 Project STEALTH 组装套件,首创背插设计主板,带动简化组装桌机的风潮。随着市场对于纯白桌机与简约组装的需求增加,技嘉也全面导入背插式设计于 STEALTH ICE 系列产品中,提供更便利整线的装机体验。同时释出机箱内空间,降低视觉干扰,玩家可尽情展示水冷设备、RGB 灯效与风格化设计,打造专属的个人化桌机。

新一代 STEALTH ICE 系列涵盖 X870 与 B850 AORUS STEALTH ICE 主板、旗舰级 AORUS GeForce RTX 5090 STEALTH ICE 显卡,以及 GIGABYTE C500 PANORAMIC STEALTH ICE 机箱,打造纯白风格与 270 度全景视角的梦幻桌机。技嘉更携手超过 10 家知名机箱品牌,包括 Cooler Master、InWin、LIAN LI 与 Thermaltake 等,推出 20 款以上支持背插设计的机箱,提供市场上广泛的兼容性选择。

为让更多玩家与创作者体验这项创新设计,技嘉通过 Stealth Revolution 活动,提供限量 X870 AORUS STEALTH ICE 主板给入选参加者,打造梦想中的纯白美学桌机。活动也开放大众票选出心目中喜爱的作品,投票者也有机会获得多项丰富好礼!

无论是资深玩家还是装机新手,技嘉邀请您一同参与 Stealth Revolution 活动,发挥创意,玩转纯白简约装机美学,更多活动详情请参阅技嘉官方网站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1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TDK 揭晓了旗下 TDK SensEI 最新产品线——edgeRX Vision,这是一款搭载先进人工智能的超高速缺陷检测系统,可对客户的产品图像及视频进行智能化解析与特征提取,以极高的精度识别小至1 毫米的组件。

  • 该检测系统通过减少误报和最大限度减少停机时间来提高生产效率,检测速度高达每分钟2000个零件。

2025年7月15日——TDK 公司(东京证券交易所代码:6762)今日揭晓了最新的 TDK SensEI 产品线——edgeRX VisionedgeRX Vision 是一款高速缺陷检测系统,可对客户的产品图像或视频进行解析,能够以极高的精度识别小至 1 毫米×0.5 毫米的组件。

1.jpg

该系统搭载Transformer 架构的先进人工智能模型,通过自监督学习与实时特征提取算法,实现毫米级的高精度缺陷检测,误报率较传统机器视觉系统大幅降低。edgeRX Vision 与 TDK SensEI 的 edgeRX 平台及传感器形成端边协同的智能检测网络,增强现有的硬件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机器停机,显著提升生产流程的连续性与能效比。其检测运行速度可达每分钟2000个零件,减少停机时间可为制造场景创造更多有效生产时间,这使得 edgeRX Vision 成为高吞吐制造领域的核心 AI 质检解决方案。

edgeRX Vision 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 高精度产品缺陷检测

  • 自适应学习和持续改进

  • 减少误报和漏报

  • 跨产品线的可扩展性

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高度先进且可靠的技术,因其速度、精度和自适应性而得以在各行业得到广泛采用。edgeRX Vision系统独特优势在于利用边缘人工智能实时处理视觉数据,减少延迟并降低对云基础设施的依赖。基于Transformer的架构以及 DINOv2 和 SAM 等统一模型来实现多种视觉任务,如缺陷检测、区域分割和类型分类,而无需进行特定任务的重复训练模型。通过自监督学习和少样本学习,这些系统的标签效率也在不断提高,降低了数据准备成本,可快速掌握新缺陷的特征,尤其适合新产品快速导入时的检测需求。与语言模型的集成引入了多模态能力,使人机交互更加直观。随着这些增强功能和新能力给行业带来的变革,现在正是 TDK SensEI 向市场推出 edgeRX Vision 的关键时刻。人工智能驱动的视觉系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可扩展性、稳健性和成本效益,使其成为高吞吐生产环境的必备检测工具。

“edgeRX Vision 将通过高速、边缘端运行的人工智能缺陷检测,进一步增强我们现有的自动光学检测(AOI)能力,”TDK 组件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 Ken Takekawa 表示。它能够以极高的精度处理甚至最小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尺寸小至 1 毫米×0.5 毫米。通过在我们现有硬件上部署人工智能,我们通过减少误报显著降低了生产总成本。这一改进将减少因过度检测导致的机器停机,从而大幅提高生产吞吐量。以每分钟 2000 个零件的速度运行,即使是微小的时间节省也能转化为可观的收入增长。

“edgeRX Vision 的推出是我们将智能自动化引入工厂车间这一使命中的重要里程碑,”TDK SensEI 首席执行官 Sandeep Pandya 表示。“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edgeRX Vision 提供精确、实时的缺陷检测,提高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该解决方案与我们的 edgeRX 传感器无缝协作,扩展了 edgeRX 平台的功能,为制造商应对高速生产挑战提供了更智能、更集成的方法。”

术语表

  • 边缘人工智能:直接在本地硬件(边缘设备)上部署人工智能模型,无需将数据发送到云端即可进行实时数据处理

  • 基于 Transformer 的架构:一类深度学习模型(例如视觉Transformer或ViTs),利用注意力机制处理视觉数据,比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s)性能更优。

  • 统一视觉模型:像 DINOv2 和 Segment Anything Model(SAM)这类人工智能模型,无需为每个任务单独建立模型,就能执行多种视觉任务(如检测、分割和分类)。

  • 少样本学习:模型仅从极少数示例中就能学习新任务或识别新模式的能力

  • 多模态人工智能:结合不同类型数据(如图像和文本)来执行视觉问答或图像 描述 等任务的系统。例如 跨模态交互和 结合图像生成文本描述等模型。

  • 误报/漏报:在缺陷检测中,误报是指将合格的零件错误地标记为有缺陷;漏报是指没能发现有缺陷的零件。

  • 自动光学检测(AOI: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

主要应用领域

  • 电子制造

  • 制药领域

  • 食品饮料

主要特点和优势

  • 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对缺陷的持续检测,从而提高输出质量

  • 减少误报: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拒收,保持生产线平稳运行

  • 提高吞吐量:在不影响准确性的前提下实现更快的检测,提高生产效率

  •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自动化检测和减少返工,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浪费

关于 TDK 公司

TDK 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为智能社会提供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凭借在材料科学方面的深厚底蕴,TDK 积极迎接社会变革,坚定地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公司成立于 1935 年,旨在将铁氧体(电子和磁性产品的关键材料)商业化。TDK 以创新为驱动的全面产品组合包括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等无源元件,以及磁性元件、高频元件、压电和保护器件。产品系列还包括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磁性传感器、MEMS 传感器及传感器系统。此外,TDK 还提供电源和能源设备、磁头、软件等。这些产品以 TDK、EPCOS、InvenSense、Micronas、Tronics 和 TDK-Lambda 等品牌销售。TDK 专注于汽车、工业、消费电子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高端市场。公司在亚洲、欧洲以及北美和南美拥有设计、制造基地和销售办事处网络。在 2025 财年,TDK 的总销售额达到 144 亿美元,在全球拥有约 105,000 名员工。

关于 TDK SensEI

TDK SensEI(Sensor Edge Intelligence) 专注于开发智能平台解决方案,整合了 TDK 先进的传感器系统、复杂的软件设计和机器学习专业知识。这些平台将我们的硬件组件(从运动、磁性、麦克风和电流传感器到温度和电池/能量收集解决方案)与我们的软件和边缘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通过硬件与人工智能的强大融合实现了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和性能优化。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1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交投”)与华为、长安大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的“绿美通道·交通大模型”正式发布,开创了交通行业数智转型升级新范式。

250715-02 (1).jpg

发布仪式现场图

华为副总裁、交通智慧化军团CEO马悦受邀出席发布仪式并致辞。来自中国公路学会、云南省以及全国20多家省级交通企业的120多位领导嘉宾出席发布仪式。

马悦表示,当前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成为确定性趋势。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支撑实体经济的关键基础设施,具备丰富的业务场景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将是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

从创新研究到工程落地,“绿美通道·交通大模型”研究建设历时两年,成果涵盖“1个智算中心底座、1套高质量数据集、1套AI平台工具链、1套行业模型集、1系列AI场景应用与1支专业人才队伍”等。

近年来,云南交投在培育发展“绿美通道经济”战略牵引下,紧扣“数字+交通”“数智+通道”,持续开展数字、科技双赋能行动,稳步推进数实融合发展。华为与云南交投深度战略合作,基于鲲鹏、华为云Stack、高斯数据库等产品技术,联合构筑了“1个大数据中心+1个容灾中心+35个边缘计算节点”的算力基础设施架构,通用算力、综合存储能力等达到国家中型数据中心规模。

双方在已建成的数字底座基础上,本地部署了昇腾AI算力,以支撑交通行业百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实现了通用算力与智能算力的融合升级。

依托智算中心,本地化部署了多种通用基础大模型,融合各模型优势,全面集成自然语言、视觉、多模态、时空预测等能力;基于华为云ModelArts Studio,构建了统一高效的模型开发管理平台与工具链,具备数据工程、模型工程、智能体开发等全流程支撑能力。

基于行业知识库、企业知识库、业务大数据,双方构建了规模化高质量数据集。通过数据工程与模型工程建设,开展多轮增量训练与评测,形成了涵盖“行业认知与业务理解、交通态势感知与预测、交通场景多模态认知、决策生成与辅助优化”四个交通行业模型在内的主体架构。

其中“行业认知与业务理解大模型”在交通核心业务领域的评测表现均已经超过了通用模型的表现,平均准确率达到了84%。基于华为齐天交通引擎构建的“交通态势感知与预测大模型”在交通流量短期预测、速度预测、拥堵事件识别等态势感知方面的精度,与当前通用大模型相比精度提升了9.91%,与传统“小模型”相比精度提升了14.35%。

在大模型能力支撑下,双方将大模型能力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面向“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服务、安全、办公”业务需求,完成知识问答、合同审查、简报生成、小语种翻译、AI信息员、AI应急值班员、施工图纸智能审查、工程进度智能分析、路网运行态势研判等30多个AI应用服务开发并实现落地应用,有效提升了生产管理效率与安全服务水平。

智能化时代,华为将持续深入交通行业,坚持业务需求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基础理论研究、产品技术创新、复杂产业组合及专业服务经验的优势,联合客户伙伴,构建大交通大物流数智底座,为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来源:华为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1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罗兰德在第14回合比赛强势加冕冠军,塞特·卡马拉首秀即为车队斩获积分

在柏林站双站赛中,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奥利弗·罗兰德(Oliver Rowland)成功加冕2024/25赛季国际汽联世界电动方程式锦标赛(ABB FIA Formula E World Championship)世界冠军,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赛季,距离赛季结束还有两轮比赛的情况下提前锁定赛季车手总冠军头衔。

1、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奥利弗·罗兰德提前锁定世界冠军 (1).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奥利弗·罗兰德提前锁定世界冠军

这位英国车手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赛季,七次登上领奖台,其中四次分站赛夺冠。在柏林站比赛的激烈角逐中,罗兰德突出重围,最终锁定世界冠军的头衔。

罗兰德以69分的领先优势开启了本站比赛,他需要在周末比赛结束后保持58分及以上的领先优势,就能在德国提前锁定总冠军。然而周六进行的第13轮比赛,对罗兰德和首次出战的巴西车手塞尔吉奥·塞特·卡马拉(Sérgio Sette Câmara)(代替因参加世界耐力锦标赛而缺席的诺曼·纳托(Norman Nato))都颇为艰难。由于恶劣天气影响,第二节自由练习赛被取消,排位赛也被迫缩短。罗兰德从第三位发车,却在比赛末段发生碰撞遗憾退赛,还因此使他在周日的比赛中被罚退5个发车位。与此同时,首次代表日产Formula E车队出战的塞尔吉奥·塞特·卡马拉从第19位发车,尽管面临非常恶劣的比赛条件,仍展现出稳健的速度,在遭遇事故后顽强追赶,最终提升4个名次以第15名完赛。

在周日进行的第14轮比赛中,罗兰德排位赛原本拿到第三,但因罚退从第八位发车。这位英国车手凭借出色的能量管理策略一路追赶,最终以第四名完赛,而他的总冠军竞争对手则跌出前十。凭借这一成绩,罗兰德将领先优势扩大到59分,提前锁定2024/25赛季电动方程式锦标赛车手世界冠军头衔。车队的另一位车手,塞特·卡马拉在排位赛冲刺圈刚开始就遇到红旗,仅获第21位发车。尽管在首次激活攻击模式(Attack Mode)时又遭遇安全车出动,这位巴西车手仍展现出令人惊艳的表现,全程提升12个名次以第九名完赛,为车队斩获个人首秀积分,整个周末他都呈现出持续进步的状态。

本赛季将于725-27日在罗兰德的家乡英国伦敦落下帷幕,收官战将在伦敦ExCel国际会展中心(ExCeL London)独特的室内外混合赛道举行。

2、日产Formula E车队将在7月25-27日迎战本赛季伦敦收官战.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将在725-27日迎战本赛季伦敦收官战

日产Formula E车队总经理兼负责人Tommaso Volpe先生表示:“这是我赛车生涯中最激动人心的比赛周末之一。车队在昨日失利后迅速重整旗鼓,最终助力奥利弗锁定车手总冠军,这令我无比自豪。周末首场比赛因第二节自由练习赛取消而异常艰难,尤其对首次代表车队出战的塞尔吉奥来说。但我们始终保持专注,最终在今天成就了这一辉煌时刻。与奥利弗共同加冕意义非凡,他作为Formula E新秀从我们参赛的首个赛季就加入我们,并一路成长,如今我们一起成为世界冠军。塞尔吉奥同样表现出色,仅第二次代表车队出战就跻身前十,这真令人高兴。此刻让我们尽情庆祝胜利,之后我们将全力备战伦敦收官战,向另外两项冠军发起最后冲击。”

3、日产Formula E车队总经理兼负责人Tommaso Volpe (1).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总经理兼负责人Tommaso Volpe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奥利弗·罗兰德(Oliver Rowland)表示:“能与日产Formula E车队一起赢得车手世界冠军,我感到无比自豪,这种喜悦可能需要些时间才能消化!经历了周六的艰难比赛后,我原本打算去限制对我领先优势具有潜在威胁的竞争者,但对于电动方程式而言,这种战术几乎从未奏效,特别是在这种比赛中。最终我选择相信自己,专注于发挥最佳水平,并获得了回报。自从回归车队以来,日产为我创造了绝佳的发展环境,这个冠军堪称完美的童话。整个团队始终以最高标准不懈努力,我要感谢每一位成员在整个赛季中的卓越奉献。同时也要特别感谢TommasoDorian,正是他们始终如一的信任和全力支持,才让我今天能够锁定世界冠军。不过赛季尚未结束,我们还有两项冠军要去争取,现在我们将全力备战伦敦的赛季收官战。”

4、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奥利弗·罗兰德.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奥利弗·罗兰德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塞尔吉奥·塞特·卡马拉(Sérgio Sette Câmara)表示:“周五的第一次自由练习赛在干燥赛道上顺利完成,没想到周六第二节自由练习赛因雨取消,我们直接迎来湿地赛道下的排位赛,此前我完全没有在湿滑条件下驾驶过这辆赛车。虽然比赛过程艰难,但至少为周日的比赛积累了宝贵经验。周日的排位赛中,我奋力争取去完成干净利落的单圈,而红旗的出现中断了我的尝试。同样不走运的是,当我首次激活攻击模式(Attack Mode)时又遇到安全车出动。但此后我的速度非常出色,我一路追赶并赢得了积分。非常感谢日产Formula E车队给予我这次机会,能成为这支团队的一员令我倍感自豪。同时,我要祝贺奥利弗提前两轮比赛锁定车手总冠军!我期待继续与车队并肩作战,在伦敦站全力支持奥利弗和诺曼,冲击剩余两项冠军头衔。”

5、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塞尔吉奥·塞特·卡马拉 (1).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塞尔吉奥·塞特·卡马拉

日产汽车在中国

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73年,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日产汽车深度参与、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并为之做出贡献,同时,将日产品牌的激情与创新带到了中国市场。2024年,日产汽车以全新品牌主张“尽兴由NI”焕新启航,2025年,日产汽车将继续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承诺,以定制化的市场战略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日产汽车在华全资子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一起管理在华投资业务,包括设计、研发、出行服务及零部件出口等。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含三大业务板块: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负责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的乘用车业务。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负责日产、东风双品牌的轻型商用车业务。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汽车装备和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等业务。

更多关于日产汽车在中国的新闻信息,欢迎浏览日产中国官方网站及微博、微信:

www.nissan.com.cn

www.weibo.com/chinanissan

关于日产汽车

日产汽车自1933年成立以来,秉持“推动创新,丰富人们的生活”的企业宗旨和“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勇于挑战未知的可能,以创新技术和卓越品质引领行业发展,丰富人们的生活。2021年,日产汽车发布了“日产汽车2030愿景”,赋能未来移动出行。2024年,日产汽车以“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见证变革,驶向未来。

关于日产汽车的产品、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信息,欢迎浏览日产汽车新闻网站nissan-global.com,或关注日产汽车的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kedIn账号获取更多资讯,访问YouTube观看最新视频。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1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致力于快速引入新产品与新技术的业界知名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首要任务是提供来自1,200多家知名厂商的新产品与技术,帮助客户设计出先进产品,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贸泽旨在为客户提供全面认证的原厂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制造商可追溯性。

PRINT_new-product-insider-sc.jpg

贸泽在上季度共推出了超过15,000个物料 ,其中仅在4月就新增了超过10,000个。

贸泽于2025年4月至6月引入的新品包括:

·ROHM Semiconductor ML63Q2537和ML63Q2557微控制器
ML63Q2537和ML63Q2557微控制器 (MCU) 搭载32位Arm® Cortex®-M0+处理器及ROHM Semiconductor专有的AxlCORE-ODL AI加速器。这些MCU为各类边缘计算应用提供嵌入式AI解决方案,还集成了丰富的外设,包括CAN FD控制器、三相电机控制用PWM、双通道A/D转换器、模拟比较器、I²C、SPI和UART。ML63Q2500系列在AI处理期间具有仅约40mW的功耗,非常适合用于工业物联网 (IIoT) 设备和家用电器中的异常检测和预测性维护。

·Seeed Studio reCamera 2002和2002w AI摄像头
Seeed Studio reCamera 2002和2002w是便携式模块化AI摄像头,采用运行Linux的RISC-V系统级芯片 (SoC)。该摄像头具备1 TOPS @INT8的运算能力、500万像素摄像头、内置YOLOv11,并支持自定义AI模型及Node-RED,可轻松将AI视觉功能集成到任何系统中。2002w版本还配备用于无线连接的2.4/5 GHz Wi-Fi®蓝牙4.2/5.0。

·STMicroelectronics LSM6DSV320X 6轴惯性测量单元STMicroelectronics LSM6DSV320X 6轴惯性测量单元 (IMU) 旨在监测并保护用户在其个人环境和具体情境中的安全。该IMU结合了优异的精度、嵌入式边缘AI以及高达320g的加速度,可支持可穿戴设备的实时跌倒检测、事故数据记录和货物监控等应用。

·Schneider Electric Altivar™机器驱动器ATV320太阳能VSD
Altivar™机器驱动器ATV320太阳能变频器 (VSD) 提供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实现零CO2排放的可持续解决方案。ATV太阳能变频器结构坚固、易于调试,可轻松集成于农业、商业或工业泵送应用。Schneider Electric用户友好且免费的SoMove软件可简化器件配置,优化现场作业时间。

想要了解更多新品,敬请访问https://info.mouser.com/new_products/

如需了解更多贸泽新闻和新品介绍,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newsroom/

作为全球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库存有丰富的半导体、电子元器件以及工业自动化产品。贸泽旨在为客户供应全面认证的原厂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制造商可追溯性。为帮助客户加速设计,贸泽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库,包括技术资源中心、产品数据手册、供应商特定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工程工具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

工程师还可以一键订阅免费的贸泽电子报,及时了解业界新品动态和资讯。在订阅贸泽的电子报时,我们可以根据您不断变化的具体项目需求来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参考信息。贸泽充分尊重用户的权利,让您能自由掌控想要接收的内容。欢迎登陆https://sub.info.mouser.com/subscriber-sc注册,及时掌握新兴技术、行业趋势及更多资讯。

关于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贸泽电子是一家授权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代理商,专门致力于向设计工程师和采购人员提供各产品线制造商的新产品。作为一家全球代理商,我们的网站mouser.cn能够提供多语言和多货币交易支持,提供超过1200家品牌制造商的680多万种产品。我们通过遍布全球的28个客户支持中心,为客户提供无时差的本地化贴心服务,并支持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我们从占地9.3万平方米的全球配送中心,将产品运送至全球223个国家/地区、超过65万个顾客的手中。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1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更贴近中国用户:专为中国深度定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功能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全场景点到点,AI大模型赋能,一体化感知决策与自进化升级

  • 安全机制完备:新一代系统在设计上融入了宝马20余年来在驾驶辅助领域的安全技术积淀,严守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

  • 赋能宝马新世代:"中国本土智能驾驶辅助方案"加持宝马新世代自研"王牌"技术,新世代智能驾趣如虎添翼

  • 宝马高翔:以中国速度创新,与中国共创共赢,打造拥有宝马DNA和中国智能的纯粹智能驾趣

宝马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该方案充分结合双方在人工智能和汽车工程领域的优势,以"中国道路"为舞台打造安全可信且切实可落地的智能驾驶体验。这一合作标志着BMW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本土化创新迈出关键一步,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贴合本土出行场景的先进驾驶辅助功能。

专为本土场景打造,全域领航辅助出行

双方将基于国产宝马新世代车型的智能架构和硬件平台,聚焦智能驾驶辅助前沿领域,开发基于AI大模型的驾驶辅助功能软件,并进行持续优化与测试验证。合作将聚焦中国出行场景和用户需求,打造"土生土长"的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这套本土驾驶辅助系统将提供全场景、点到点的领航驾驶辅助功能,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无论是长途自驾还是复杂拥堵路况都不在话下。未来,宝马车主可实现从车位泊出,途经城区、高速、城区,到目的地车位泊入的跨城交通,"一站式"实现无忧出行。该方案将应用于包含国产新世代在内的多款车型,覆盖多个细分市场。

AI大模型赋能,一体化感知决策与自进化升级

新一代方案的技术核心在于AI大模型驱动的"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借助Momenta提供的先进人工智能算法,车辆能够以近似人类驾驶员的方式理解复杂路况并做出决策,提高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该方案采用了端到端的大模型技术,融合超大规模神经网络用于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车辆控制,实现高度智能化的驾驶判断。相比传统基于规则的系统,大模型方案能不断从驾驶数据中自我学习改进。通过远程升级功能(Over-The-Air),车辆的软件算法可持续迭代进化。借助这一机制,宝马的新一代驾驶辅助系统将具备"自我进化"的潜力,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不断变得更聪明、更可靠。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表示:"宝马独有的产品理念、智能驾驶之道正与中国卓越的数字科技深度融合,为中国用户打造拥有宝马DNA和中国智能的纯粹智能驾趣。我们期待着与Momenta树立又一个共创共赢的范例,中国智慧,强强联合,将宝马'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速度创新'战略推向新的历程。"从华为、阿里到Momenta,宝马智能转型押注中国,与中国科技公司的合作从数字生态、AI交互拓展到智能驾驶辅助领域,实现从虚拟世界到现实道路的"跨次元"突破。

Momenta CEO曹旭东表示:"非常荣幸与宝马集团合作,BMW始终是驾驶乐趣的代名词和行业创新的领导者。Momenta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专长与优势,与宝马联合打造集'德系卓越驾控''AI大模型前沿能力'于一体的智能驾驶辅助产品,为用户带来安全、便捷、高效的未来智慧出行。"

安全机制完备,严守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凝聚宝马集团二十年驾辅经验

宝马自动驾驶和驾驶辅助的开发理念是安全为本(Safe)、共驾思维(Symbiotic)、智能驱动(Smart)。宝马集团驾驶体验高级副总裁米希亚尔阿尤比博士表示:"我们此次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展开合作,将为中国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驾驶辅助体验。我们全力推进宝马集团20余年的安全技术积淀与中国本土智慧及顶尖AI技术相融合。"

安全始终是宝马对驾驶辅助技术的第一要求。新一代系统在设计上融入了宝马20余年来在驾驶辅助领域的安全技术积淀,建立起全方位的安全冗余和风险应对机制。宝马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探索驾驶员辅助系统技术,并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不断改进诸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防碰撞预警、眼神变道,为智能驾驶打下坚实基础。此次合作研发的方案充分继承并升级了宝马的安全DNA。依托这样的安全基因,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方案将把驾驶风险降至最低,在提供便利的同时确保始终如一的安全守护,让用户真正体验到"放心敢用"的智能驾驶辅助。于此同时,宝马始终坚持严守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本次合作开发的驾驶辅助系统将在数据采集、存储与使用全流程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确保所有车辆数据处理均在合法合规框架下进行。此次合作将把数据安全保护机制融入产品设计基因,以确保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发展建立在合规、透明、值得信赖的基础之上。

"本土智能驾驶辅助方案"加持新世代"王牌"技术,新世代智能驾趣如虎添翼

宝马新世代车型将重新定义智能驾趣,宝马在驾控和交互领域划时代的自研技术突破与本土智能驾驶辅助方案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宝马在智能驾驶体验领域的独有的优势与护城河。不同于其它品牌,宝马在开发阶段就综合考虑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的协同整体性方案,力求达到智能便利、驾驶乐趣、行车安全三者的完美平衡。

"驾控超级大脑""全景iDrive人机交互""中国本土智能驾驶辅助方案"相辅相成,是宝马跻身智能驾驶体验第一梯队的底气。车辆层面,"驾控超级大脑"为中国本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提供了坚实基础。"驾控超级大脑"首次将动力域及底盘域二合一,把驱动、制动、转向、充电与能量回收等关键操控环节整合成一个协同系统,通过智能底盘实时感知并调整车辆动态特性,车辆响应延迟低于千分之一秒,信息处理速度提升10倍,可以在不被用户察觉时完成千百次调整。在此基础上,中国本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结合软硬件一体化环境感知和道路规划,两者相互协助,确保车辆能高效、平稳、"无感"地应对各种复杂场景。

用户层面,BMW首创全景iDrive以驾驶者为中心,划时代的人机交互为智能驾驶辅助保驾护航。从驾驶员视角看去,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的四大交互界面基于"视觉锥"设计理念排布。视平线全景显示、向心中控和3D HUD界面全面优化驾驶辅助内容的显示方式和层级,让丰富信息一目了然。配合超感智控方向盘"直觉式"一键操作,人车互动流畅自然,确保驾驶员眼不离路、专注驾驶。从信息呈现到操作决策,堪称最有"安全感"的驾驶辅助多模态交互布局,让宝马独有的直观、便捷、安全"人车合一"驾驶体验再上新台阶。

安全可靠和切实落地将是BMW智能驾驶战略在中国市场的不变准则。通过与本土科技力量Momenta的强强联合,宝马将全球领先的汽车安全工程与中国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智能驾驶辅助在中国的加速落地。此次合作不仅为宝马开创了"联合本土创新、服务本土用户"的全新范式,也展现了双方共创共赢、引领未来出行变革的美好愿景。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1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