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精密制造、半导体封装、汽车检测等高精度领域,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检测能力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面对传统传感器检测范围受限、环境适应性差、寿命短等痛点,富唯智能推出革命性FSD23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10-250mm超宽量程±0.1%F.S.线性精度IP67级防护三大核心优势,重新定义工业检测设备的性能边界。

1.jpg

一、量程与精度的双重突破

传统传感器常因量程狭窄(如固定30mm检测范围)被迫定制多型号设备,导致产线部署成本激增。而富唯智能FSD23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通过自研光学模组动态调焦技术实现10mm至250mm连续可调检测范围,适配从微米级芯片焊点到汽车钣金间隙的全场景需求。

2.jpg

二、IP67防护+铝合金外壳的工业级守护

IP67防水防尘:全密封铝合金外壳可防水防尘,传感器丝毫不受影响。

3.jpg

抗干扰光学系统:通过自适应滤光算法,消除焊接弧光、环境杂散光干扰。

三、场景应用

转接片焊接离焦量检测  

FSD23-15-RS485以 ≤0.03mm 对焦误差检测能力,精准测量焊接表面高度偏差,实时计算并反馈离焦量,助力焊接设备动态调整焦距,有效降低因离焦量异常导致虚焊、焊穿等焊接缺陷风险,为转接片与极耳焊接提供亚毫米级精度检测,保障高质量焊接。

4.jpg

塑料件厚度

塑料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的物料,具有轻质化、易加工等特点,为保证产品成品的装配质量,塑料件的厚度和高度差等尺寸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厂商们需要对塑料件的尺寸进行测量,以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5.jpg

硅片切割厚度在线检测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硅片切割厚度的精准控制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传统的测量方法往往难以满足高精度、实时性的在线检测需求。而我们的FSD23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为硅片切割厚度在线检测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6.jpg

未来,随着微米级制造需求的爆发,激光位移传感器将向更智能、更微型化方向演进。选择富唯智能FSD23系列,让每一束激光都成为您制胜精密制造赛道的战略级武器!

来源:广州富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携手以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推动制造业未来发展

  • 伟创力作为创始成员加入麻省理工学院"新制造倡议"联盟

  •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和博士生将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应对制造业和供应链挑战

  • 预期研究项目将涵盖供应链韧性解决方案、提高制造效率以及创造更多先进制造业岗位

近日,伟创力(纳斯达克股票代码:FLEX)宣布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就其全新的"新制造倡议"(INM) 达成战略合作。这一雄心勃勃的校级计划旨在重塑工业生产,通过先进技术驱动创新,并提升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作为INM行业联盟的创始成员,伟创力将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其他行业领袖密切合作,支持将人工智能、机器自动化和新的系统级方法应用于制造业的前沿项目。

伟创力首席战略官 Cameron Carr 表示:"伟创力很荣幸能与麻省理工学院就这一塑造制造业未来的重要计划展开合作。我们将携手推动制造业的创新与进步,聚焦于提升韧性、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同时助力打造更强大的美国乃至全球工业基础。"

麻省理工学院"新制造倡议"聚焦四大核心支柱:

  1. 重塑制造技术和系统

  2. 提升生产效率和制造业从业者的体验

  3. 推动新兴企业发展,打造韧性供应链

  4. 以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机遇为核心,重塑全球制造业基础

麻省理工学院"新制造倡议"还将建立新实验室,开发先进的制造工具和技术。通过麻省理工学院的"工厂观察站"项目,学生将有机会参观伟创力的生产基地,获得实践经验。此外,伟创力还将在其位于巴西索罗卡巴的工厂接待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职员工、研究人员和工程硕士学生,他们将有机会与伟创力技术学院合作,这是一家专注于开发电子制造及相关终端产品技术解决方案的非营利性研发机构。

"我们很高兴能与像伟创力这样正在塑造下一代工业格局的公司合作",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兼 INM 教职员工联席主任John Hart教授表示,"此次合作体现了我们共同的愿景,即打造更具韧性、以人为本、并融合先进技术的制造生态系统。"

了解更多关于"新制造倡议"以及伟创力在塑造全球制造业未来方面所扮演角色的信息,请访问flex.com 和inm.mit.edu

关于伟创力

伟创力是众多企业优选的制造合作伙伴,致力于为客户设计和制造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多元产品。通过遍布全球30个国家的人才团队,以及可靠和可持续的运营管理,伟创力为各个行业和终端市场提供创新的技术、供应链和制造解决方案。更多信息,欢迎访问cn.flex.com,或关注伟创力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伟创力Flex(FlexChina)。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8月1日,欧盟RED指令中的网络安全条款3.3(d)、(e)和(f)将强制生效,届时无线电设备必须符合相应的网络信息安全要求才能进入欧盟市场销售。这再次反映出监管机构和政府通过制定标准与法规,持续打击网络犯罪,确保可能成为攻击目标的电气电子产品和联网设备的安全性。

qima网络安全指南

qima网络安全指南

如今,人们周围的电子电气设备大部分是联网的物联网(IoT)设备。任何通过网络存储、处理或传输敏感信息,或控制关键基础设施的产品或服务,都可能面临网络安全风险,需评估其潜在威胁。启迈 QIMA 依托 CCLab 专业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帮助电子电气产品快速满足网络安全要求。

物联网设备通常没有内置用户界面,需通过手机或电脑的网络连接进行配置或传输数据。若物联网设备的专用软件或网络连接不安全或配置不当,可能受到网络攻击。开放网络应用安全项目(OWASP)的研究表明,所有物联网设备均存在潜在漏洞,如弱密码、默认安全设置不足、缺乏加密等。监管机构和政府一直在通过制定标准和法规来对抗网络犯罪的蔓延,例如:欧盟法规2022/30/EU、MDR (EU) 2017/745 / IVDR (EU) 2017/745,欧洲标准ETSI EN 303 645、EN 18031,国际标准ISO/IEC 15408、ISA/IEC 62443-4-2等。

如果产品要投放欧盟市场,启迈QIMA可以为消费级物联网设备、无线电及互联网连接设备、医疗器械和工业控制系统提供评估、测试、咨询等一系列服务。

例如:针对消费级物联网设备,启迈QIMA将依据ETSI EN 303 645的适用条款对产品及其文档进行评估,识别当前安全措施与ETSI EN 303 645要求之间的差距,若产品达标,可出具符合性声明。启迈QIMA还会通过研讨会指导客户的开发团队实现ETSI EN 303 645合规;提供文档模板及实操建议,协助准备待测设备(DUT)、实施一致性声明(ICS)、测试补充信息(IXIT)等评估所需文件。

针对无线电及互联网连接设备,启迈QIMA拥有由RED公告机构CerTrust认证的实验室,可评估设备是否符合RED指令的基本要求。设备成功通过评估后,启迈QIMA将起草符合性声明,证明产品符合RED要求,产品获准加贴CE标志。启迈QIMA的专家团队可协助客户建立经公告机构评估并批准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客户的生产流程能持续产出合规产品;还可针对2025年生效的EN 18031系列标准为客户提供实施指导。

在通用准则(Common Criteria)的评估和咨询方面,启迈QIMA评估团队以敏捷方式工作帮助产品快速获得认证,比如:按意大利认证方案(OCSI)获得最高EAL4+认证,或者按德国认证方案(BSI)获得最高EAL5认证。顾问团队提供开发模板和文档撰写支持,以确保评估项目文件的质量。客户自己的团队则可以获得CCGuide教育材料,学习如何基于通用准则编写所需文档。

网络安全问题是全球性课题,在广泛的市场中,满足网络安全要求是产品获得上市资格的必选项。启迈QIMA拥有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网络,训练有素的检验员、审计团队及实验室技术专家,将为客户提供合规保障,帮助物联网设备顺利进入市场准入通道。

关于启迈 QIMA

启迈QIMA是全球领先的供应链合规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品牌商、零售商和进口商保障、管理和优化全球供应链渠道与网络。在启迈QIMA,我们的使命是为客户提供智能解决方案,打造值得消费者信赖的产品。我们将专业质量检验,供应商审核、认证和实验室测试与数字平台相结合,带来准确性、可见性和智能化的质量和合规数据。我们在 100 多个国家/地区开展业务,帮助 30,000 多个全球品牌、零售商、制造商和食品种植者实现卓越品质。

官网:www.qima.com ;www.qima.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专注于传统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的领先供应商SurplusGLOBAL已发出其平台转型的启动信号。6月2日,该公司正式宣布其专属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平台SemiMarket (www.SemiMarket.com)测试版上线。

SurplusGLOBAL to Launch Beta of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Parts Platform ‘SemiMarket (www.SemiMarket.com)’ on June 2, with Grand Opening Planned for December

SurplusGLOBAL to Launch Beta of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Parts Platform ‘SemiMarket (www.SemiMarket.com)’ on June 2, with Grand Opening Planned for December

随着SemiMarket的推出,此前在www.SurplusGLOBAL.com上提供的市场功能将停止服务。今后,所有产品搜索与购买将整合并通过www.SemiMarket.com提供,而www.SurplusGLOBAL.com将仅作为公司介绍来运营。

SemiMarket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平台,依托SurplusGLOBAL过去25年的丰富经验开发而成,包括供应超过6万台设备、覆盖全球15万余家客户的网络,以及包含数十万零部件的数据库。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推荐系统,该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高效匹配,从传统的以搜索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实际交易为核心的集成交易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6月2日启动的测试版将作为SurplusGLOBAL自营店铺运营,公司作为卖家直接参与。在此期间,SurplusGLOBAL将通过再营销运营模式,实现客户产品的商业化并为其代销售

SurplusGLOBAL最令人期待的里程碑是2025年12月的盛大启幕。届时,SemiMarket将转型为一个卖家驱动的开放市场平台。卖家可直接加入平台、注册商品,并与全球买家直接交易。这将使每位卖家能够独立运营品牌店铺,建立起面向全球市场的自主销售架构。

该公司还在加强线下实体交易基础设施。除线上平台外,SurplusGLOBAL目前正在其位于韩国龙仁市的总部试点SemiMarket零部件商城。该公司于2021年完成了A栋集群大楼的建设,目前正在建设B栋。B栋总投资达500亿韩元(约合3650万美元),面积约39670平方米,计划于2026年5月竣工,其中约26450平方米将专门用于零部件商城。建成后,该设施将提供一站式履约服务,涵盖零部件存储、展示、采购、翻新、包装及物流,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集成交易环境。

SurplusGLOBAL首席执行官Bruce Kim强调说:"SemiMarket是我们25年来一直梦想的平台业务的实现。"他补充道:"借助我们基于人工智能的交易系统,我们旨在彻底改变效率极低的传统半导体零部件市场,并与全球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建协作生态系统。"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训练环境实现可扩展自动化,消除工业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障碍

全球工业机器视觉技术领导者Cognex Corporation(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GNX)今日宣布即将全面推出OneVision,这一基于云的平台将彻底改变制造商构建、训练和扩展人工智能视觉应用的方式。

图中所示的OneVision软件平台正在分析电路板焊接点,该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改进并简化应用开发,并整合多种工具、站点和工作流程。

图中所示的OneVision软件平台正在分析电路板焊接点,该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改进并简化应用开发,并整合多种工具、站点和工作流程。

"OneVision是Cognex近十年工业人工智能创新的成果。 结合先进的AI技术与优质客户体验,我们持续为客户解锁新的可能性。"Cognex视觉与ID产品执行副总裁Carl Gerst表示, "我们正在简化整个应用开发流程,帮助客户更快推进、更高效地扩展规模,并充分挖掘其自动化投资的价值。"

OneVision专为满足全球制造业的需求而设计,可消除大规模部署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最常见的障碍:

  • 漫长的开发周期和陡峭的学习曲线:直观的界面和引导式工作流程使各技能水平的团队都能将设置时间从数月缩短至数分钟。

  • 昂贵的基础设施投资:基于云的交付模式无需额外硬件,降低前期成本,并最大限度提升投资回报率。

  • 缺乏集成和运营脱节:统一平台将工具、数据和工作流程整合在一起,以简化协作、利用共享成果并加快在各类设备、生产线和站点之间的部署速度。

  • 各站点性能不一致:集中式开发结合本地定制,确保标准化的同时为特定站点需求提供灵活性。

通过OneVision软件平台,Cognex扩展了其行业领先的机器视觉产品组合,解锁新的应用场景,加速人工智能采用,并让用户更快、更可靠且规模化地应对复杂视觉任务。

OneVision目前在In-Sight 3800和8900视觉系统上向特定客户提供,并将于2026年初在其他Cognex产品上发布。

关于 Cognex Corporation 

四十余年来,Cognex始终致力于简化先进机器视觉技术,助力制造与分销企业通过自动化实现更快速、更智能、更高效的运营。

我们的视觉传感器与系统采用创新技术,有效解决制造与分销环节的关键挑战,为汽车、消费电子、快消品等行业提供卓越性能。

Cognex长期专注于人工智能,不仅增强了工具功能,也简化了部署流程,使工厂和仓储设施无需高度专业知识即可提升质量与效率。

公司总部毗邻美国波士顿,办事处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客户超过30,000家。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cognex.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产品概要

超宽带、正增益斜率系列产品

随着宽带微波通信向更高频率扩展,器件特性、级间失配等因素,尤其是多级级联后的增益滚降累积,对系统设计带来挑战,导致高频增益不足。传统方案通过在射频链路中引入均衡器或者可调衰减器补偿增益波动,但会增加系统复杂度与成本。

博瑞集信推出的正斜率放大器产品系列,工作频段覆盖6~32GHz,单器件可提供0.5~3dB的正斜率补偿,增益覆盖10dB、20dB、25dB。该系列产品具有宽带、正增益斜率及低噪声等特点,可直接补偿多级链路增益滚降,满足不同场景的增益斜率调节需求。

该系列产品汇总表

1.png

BR9382LDZ简介

工作频率:6GHz~18GHz

小信号增益:23.3dB@12GHz

输出功率1dB压缩点:14.0dBm@12GHz

噪声系数:1.0dB@12GHz

输出功率三阶交调点:28.3dBm@12GHz

Vdd=5V,静态电流39mA

Vdd=5V(低功耗模式),静态电流20mA

Vdd=3.3V,静态电流21mA

芯片尺寸:1.65×1.0×0.1 mm

射频特性

2.jpg

典型工作特性(+5V供电)

3.jpg

4.jpg

芯片外形尺寸图

5.jpg

6.jpg

关于博瑞集信

博瑞集信是一家国内领先的自主可控核心芯片和特种通信设备提供商。凭借经验丰富的团队、完备高效的平台、先进可靠的工艺,已在自主可控射频微波领域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公司专注于通信、雷达、航空电子等领域的核心芯片及关键模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通过提供完全自主可控的创新技术与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能够灵活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及快速创新需要。

来源:博瑞集信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光传感器,也称为光电探测器,用于检测光的存在与否以及光的强度。这种传感器能将光能转换为电信号,随后对电信号进行分析或将电信号用于触发操作。光传感器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控制显示屏的亮度、调节相机的光圈,到向安全系统发送可能的入侵警报。本文讨论了在常见用例中选择光传感器所需的功能,例如篡改检测、昼夜检测、LED 亮度调节、显示屏亮度调节和颜色调节。

篡改检测

篡改检测应用中的光传感器可检测环境光照水平阈值的照度(亮度)变化,从而表明器件或系统已被篡改。光传感器通常放置在机械系统内部或周围,经过编程可在环境光水平发生显著变化(例如当有人打开、阻挡或篡改系统时)时触发警报或提醒。此过程通常用于安防系统,如警报系统、门禁系统、ATM 和智能仪表,如图 1 所示,用于检测物理攻击或绕过安全措施的企图。使用光传感器进行篡改检测可以是一种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用于增强器件和系统的安全性,并与其他安全措施和传感器结合使用来提供全面的安全性。

功率和较宽的光谱范围是篡改检测的重要因素。宽光谱传感器可检测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光谱中任何类型的光变化。宽光谱对于篡改检测来说是一个优势,因为任何光变化,无论光源或光源的类型,都可能表示发生篡改。许多篡改检测器件都采用电池供电,并要求低功耗以实现较长的电池寿命。OPT3002 具有 300nm 到 1000nm 的宽光谱范围以及低电流,因此是低功耗篡改检测的理想选择。

1.jpg

图 1:具有光传感器的智能仪表方框图

昼夜检测

光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环境光量来区分白天和黑夜。白天,户外光线明亮而强烈。从明亮的日光到漆黑的夜晚,室外的光亮度在一天中不断变化。通过监测光强度的变化,光传感器可以准确地指示是白天还是黑夜。昼夜检测用于各种应用,例如室外照明、驾驶员监控摄像头和安防系统。

光传感器的光谱响应与人眼的视觉响应高度匹配,并且具有很高的红外线阻隔率。通过抑制人眼光谱之外的其他类型的光,光传感器可以感应光线亮度,这与人类感应光线的方式相当。OPT3004 和 OPT4001 与人眼光谱非常匹配,可抑制超过 99% 的红外线。对于将 IR 引入环境的应用,例如可视门铃、IP 网络摄像头和视频监控,必须具有强大的红外光抑制功能才能实现精确感应。如图 2 所示,OPT3005 光传感器会抑制环境中的红外线以及从盖玻片反射回来的红外线。OPT3005 可在较大入射角下抑制 99.99% 以上(4 个以上数量级)的近红外线 (NIR) 光,从而使该器件成为视频监控应用的理想选择。

通常,设置的光强度阈值决定了当光强度超过阈值时是白天还是黑夜。德州仪器 (TI) 光传感器具有中断引脚,无需主机或处理器干预即可设置阈值触发器,从而能够节能。

2.jpg

图 2:视频监控应用中的 OPT3005

LED 亮度调节

光传感器可以测量环境中的环境光强度并相应地调整 LED 的输出。该过程通常用于照明系统,以便根据周围的照明条件优化 LED 的亮度。此功能不仅提高了照明系统的视觉舒适度和能效,还通过降低工作温度来延长 LED 的使用寿命。用于 LED 亮度调节的光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智能家居、电子外设和汽车内部照明,这些应用中的环境照明条件全天有很大差异。

频谱精度和功耗是 LED 亮度调节的重要传感器特性。光谱精度取决于与可见光谱(人眼可以看到的光谱)的紧密匹配,如图 3 所示。紫外光和红外光漏光为光传感器提供了更亮的测量值,导致系统认为它比实际要亮。通过抑制人眼光谱之外的其他类型的光,光传感器可以感应光线亮度,这与人类感知光线的方式相当。许多低功耗应用(例如手持工具和电器)需要低功耗传感器来延长电池寿命。

OPT3004 与可见光谱高度匹配,并在 ±85° 入射角范围内抑制 99% 以上的红外光。OPT3004 具有 1.8μA 工作电流和 300nA 休眠电流,非常适合电池供电型应用。

3‘’.jpg

图 3:OPT3004 和人眼光谱曲线

显示屏亮度调节

显示屏亮度调节是光传感器的常见应用,尤其是在智能手表、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个人电子设备中。这些传感器还用于汽车和工业应用,例如信息娱乐和人机界面。图 4 展示了显示系统中光传感器的示例。光传感器可测量环境光强度并相应地调节显示屏亮度,从而提供舒适的观看体验并延长电池寿命。通常,亮度调节与环境亮度相匹配。当环境光强度较高时,显示屏亮度会增加以提高可见性。当环境光强度较低时,显示屏亮度将降低以避免不适,并降低系统功耗以延长显示面板寿命。

尺寸、速度和分辨率是显示屏应用的重要考虑因素。小封装尺寸非常适合窄边框和小型显示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快速传感器可实现快速调节,以适应照明条件的突然变化,从而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高分辨率对于更精细地控制显示屏亮度至关重要,并且可以更灵活地将光传感器隐藏在颜色较深的覆盖材料(例如边框)后面。德州仪器的 OPT4001 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速度和分辨率,并且采用适合窄边框的超小型封装,因此是此应用的理想选择。德州仪器提供汽车级 OPT3001-Q1 和 OPT4001-Q1 环境光传感器,适用于汽车应用和受高温影响的终端设备。

4.jpg

图 4:使用 OPT4001 的显示屏亮度图

颜色调节

用于颜色调节的光传感器可测量色温并相应地调节显示颜色。此过程通常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可根据周围的光照条件优化显示颜色。如图 5 所示,显示屏的色温可调整为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以使色彩更加自然而准确。显示屏还可以使用颜色传感器调节颜色饱和度和对比度,从而提高视觉质量并减少眼睛疲劳。

5.jpg

图 5:热色、中性(一张纸)、冷色 CCT 示例

分辨率、速度和颜色空间是进行颜色调节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高分辨率可确保传感器能够在弱光条件下或覆盖材料内测量光强度,并进行细微的亮度调节。速度允许在颜色变化的照明条件之间实现平稳过渡。颜色空间会影响检测到的颜色和传感器的测量性能。两种常用的颜色模型是 RGB 颜色空间和 XYZ 颜色空间。德州仪器提供高分辨率和高速 XYZ 光传感器 (OPT4048) 和 RGB 光传感器 (OPT4060)。德州仪器色光传感器可提高显示或照明系统在各种照明条件下的颜色精度和视觉质量。

结论

光传感器应用多种多样,从简单的光强度阈值到主动色彩调节显示屏,不一而足。光传感器可改善用户体验、优化能耗并延长器件寿命。虽然光传感器特性的重要性取决于具体应用,但基本设计注意事项包括频谱响应、速度、分辨率、功率、尺寸和测量范围。德州仪器提供多样化的光传感器产品系列,该产品系列包含适用于大多数应用的器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的用例的出现,对光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推动创新并开发出能够检测周围世界的技术。

其他资源

关于德州仪器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企业系统和通信设备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让世界更美好。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可靠、更经济、更节能,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登陆 TI.com.cn 了解更多详情。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芯片级封装 IC,采用 ST 专有技术,助力微型超低功耗物联网设备射频性能设计一次性成功

意法半导体发布了一系列与无线微控制器 (MCU)STM32WL33配套的天线匹配芯片,以简化物联网、智能表计和远程监测应用开发。

1.jpg

新系列产品 MLPF-WL-01D3/02D3/04D3IC采用意法半导体专有的集成无源器件 (IPD) 技术,在一个玻璃衬底上集成阻抗匹配和谐波滤波两种功能,能够优化主射频收发器的性能。这些高集成度的器件经过精密设计,采用尺寸非常紧凑的封装,确保设计一次性成功,同时节省开发时间、物料成本和电路板空间。

新器件集成了天线保护功能,显著简化了MCU 的射频连接。除了确保最佳的射频性能外,匹配滤波二合一解决方案取代了多个分立元件,提高了应用的可靠性,并降低了总体成本。

新系列总共推出七款产品,设计人员可以针对高频段 (826-958MHz) 或低频段 (413-479MHz)、高功率 (16dBm/20dBm) 或低功率(10dBm)射频业务以及四层或两层 PCB板设计应用来选购适合的产品,优化性能。非导电玻璃基板确保射频性能出色,最小的温度漂移,芯片级封装尺寸紧凑,在回流焊后,尺寸仅为 1.47mm x 1.87mm,高度仅为 630µm。

意法半导体 STM32WL33 无线 MCU的远距离 Sub-GHz 射频收发器的通信频段是413-479MHz 或826-958MHz的免许可频段,在当地法规允许的情况下,最高输出功率可达 20dBm。这些高集成度无线 MCU搭载 Arm® Cortex®-M0+ 内核,片上集成部分外设,可简化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和智慧工业远程监控设备的设计。目标应用包括智能表计、安全系统、资产追踪器和接近检测。此外,获得预认证并优调的STM32WL33 MCU射频参考设计(STDES-WL3xxxx)现已上市。

MLPF-WL-0xD3天线匹配器件采用 5凸块CSPG 芯片级封装,目前已进入量产阶段。详情访问www.st.com/rf-filter-for-stm32wl33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5万名半导体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半导体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意法半导体与二十多万家客户、成千上万名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让电源和能源管理更高效,让云连接的自主化设备应用更广泛。我们正按计划在所有直接和间接排放(包括范围1和范围2)、产品运输、商务旅行以及员工通勤排放(重点关注的范围3)方面实现碳中和,并在2027年底前实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的目标。

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cn。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随着智能汽车和智能座舱技术的不断升级,毫米波雷达和UWB(超宽带)技术正成为提升主动安全与高精度感知能力的核心感知手段。作为中国车规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先企业,加特兰通过持续创新,正加速推进毫米波雷达在ADAS、成像雷达、舱内感知等场景的深度落地,并在“2025加特兰日”活动上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符合IEEE 802.15.4ab新标准的车规级UWB SoC芯片,并率先推出兼具高性能雷达与测距能力的车规级UWB SoC,为下一代数字钥匙和舱内感知打开新局,以“双感知”组合拳将车规感知带入雷达融合新纪元。

1.png

目前,全球智能汽车产业正在迈入"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时代,车载传感器市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毫米波雷达作为全天候、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逐步从传统前向ADAS向成像雷达和短距舱内雷达扩展。与此同时,UWB技术因其高精度、安全抗干扰特性,成为数字钥匙、舱内监测等新兴应用的优选技术。行业预测显示,至2029年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年出货量将超过3亿颗,带UWB功能的汽车渗透率将超过50%。

毫米波雷达创新布局

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博士介绍,加特兰是全球最早推出4T4R毫米波雷达SoC的企业之一,已累计出货1900万颗毫米波雷达芯片。面对ADAS对探测距离、精度和分辨率的更高要求,加特兰持续迭代推出RoP®天线封装、RSP雷达处理器、八发八收级联方案,显著提升测高能力、多目标分辨率和弱目标检测性能,并实现大规模量产。

针对通用型短距雷达(Universal Short Range Radar,USRR)应用,加特兰基于Kunlun平台推出了77GHz Kunlun-USRR SoC系列和60GHz Lancang-USRR SoC系列,提供优秀的射频性能以及灵活强大的雷达信号处理器(RSP),并集成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增强的硬件安全模块(HSM)。这两个强大、独特的汽车毫米波SoC产品系列很快将会推向量产。该系列产品适用于角雷达、门雷达、侧雷达、自动泊车辅助(APA)雷达等多种新兴短距应用,能够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

2.png

技术优势:

多通道设计:6发6收的多通道优势,提供强大的角度探测能力,覆盖更多极端检测场景。

网络安全架构:具备增强型网络安全架构,有效规避数据传输中的信息泄露风险。

封装集成技术:采用封装集成片上天线(Antenna in Package, AiP)技术,实现极度紧凑的雷达尺寸,便于安装在狭小空间。

低功耗模式:深睡模式将雷达SoC功耗降低至1.38mW,为电池供电的应用带来更多可能。

据悉,加特兰凭借Kunlun-USRR系列毫米波雷达SoC芯片,连续四年蝉联铃轩奖(中国汽车零部件年度贡献奖),显示出其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

在成像雷达方面,其Premium版本支持350米全量程高度探测,点云数达3000点/帧,可抑制多径干扰,已进入国内外多家主机厂定点。在ADAS雷达方面,通过RoP®方案取代传统PCB天线,不仅提升探测距离达2倍以上,同时在角分辨率、点云稳定性和系统鲁棒性方面实现全面领先。

在新兴应用领域,加特兰还发布了基于AiP封装、6T6R高通道、高算力、低功耗的舱内雷达SoC-Lancang系列,已获得多个CPD(儿童遗留检测)项目定点,支持心跳/呼吸检测、防盗模式、入侵感知等应用。

3.png

舱内雷达是近年来海内外法规要求儿童遗留探测安全评分项的其中一环,没有这个功能,很难拿到五星评定,而且这个功能必须主动探测方式来实现,而不能通过简单的车门落锁,出入逻辑,必须要有传感器能探测车舱内是否有活体,在此,雷达是最合适的。”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博士指出,“我们调研这个市场,如果用毫米波的形式,必须要有多发多收多通道,毫米波衰减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在舱内各种复杂的反射情况下,要能精准探测他的位置,并且能很好地探测弱小的婴儿呼吸,就需要多发多收的产品,这个也是我们业界第一个推出的。过去一年我们做了大量芯片在CPD场景落地方案设计,我们帮助客户也开发了一套完整的车舱内儿童遗留探测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能够快速落地,能让客户将差异化的芯片用得更好,更加解决当前行业落地面临的主要难题。”

UWB芯片技术突破!

在汽车产业加速迈向智能化、网联化的新阶段,车载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设备正从单一的定位工具演变为支撑车辆智能感知与安全交互的核心组件,对高精度、远距离探测与主动安全防护的需求也呈日益增长。

在此背景下,UWB标准IEEE 802.15.4ab的演进恰逢其时--该标准作为UWB技术演进的关键里程碑,在IEEE 802.15.4z基础上,通过多毫秒(Multi-Milisecond,MMS)数据聚合、感知等创新机制,进一步提升UWB通信的链路增益,使UWB在-41.3 dBm/MHz严苛发射功率的情况下,仍能保持400米以上视距(Line of sight,Los距离的通信可靠性,为车联网奠定技术基础。

4 (1).png

加特兰第一代UWB SoC Dubhe系列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支持IEEE 802.15.4ab MMS的车规级UWB SoC产品。Dubhe系列包括两颗车规级芯片,分别为CAL1106-AQ(2发4收)和CAL1104-AQ(1发3收)。通过采用22纳米CMOS工艺和创新的数字功率放大器设计,Dubhe具有良好的低功耗特性,满足如入侵防盗等对功耗敏感的应用场景。同时,加特兰将过往十余年雷达领域的技术积累复用于UWB雷达感知性能的开发,以帮助Dubhe SoC产品实现包括儿童存在检测(Child Presence Detection,CPD)、脚踢感应等诸多UWB雷达应用。

面对传统UWB芯片存在探测距离短、非视距稳定性差、单一功能、高功耗等痛点,加特兰的Dubhe车规级UWB SoC具备三大创新优势:

1、全球首发802.15.4ab标准,支持MMS测距包结构,实现测距灵敏度提升至-119dBm,极大增强抗遮挡与远距测距能力;

2、支持BLE协同链路通讯,在复杂停车场、背包遮挡场景中定位稳定,测距距离超400米;

3、集成2T4R雷达结构,支持高达14°的角度分辨力,实现数字钥匙、CPD与脚踢尾门雷达功能复用;

此外,Dubhe芯片还集成RISC-V内核与大容量存储,可支持未来UWB融合雷达算法与边缘智能处理,构建多模感知基础平台。

5.jpg

陈嘉澍博士表示UWB其实加特兰推出的全新产品,它赋能的并不是辅助驾驶ADAS场景,主要赋能的还是数字钥匙,能够让数字钥匙定位更加准确,定位更加鲁棒,有更好的用户出入车解锁、落锁体验。

加特兰先进连接产品线负责人肖俊明补充说UWB技术也可以被用来做活体感知,脚踢尾门这些雷达场景,在这些场景里面加特兰有最大的优势。

“如果这辆汽车上面已经有UWB硬件,现在主机厂也强调系统要降本增效,同样一套硬件,希望能承担越来越多的功能,正好UWB技术在承担数字钥匙这个功能的同时,还可以用来做舱内的活体感知,脚踢尾门等等场景,通过这样多功能复用,很好地奠定了车上的适用场景。”他强调,“技术维度来说,还是要从技术、软硬件、基本原理出发,从使用场景和痛点出发,解决痛点,而不是去做一些重复化的产品设计,我们一定还是要以创新为导向,做一些新的产品,解决一些痛点,客户才能认可这些产品的价值。”

从毫米波雷达到UWB,加特兰正以SoC化、系统化、自主化的路径拓展车载感知边界。通过对雷达架构、天线封装、协议标准的全面掌控,其产品不仅支撑ADAS的精细化演进,也正为数字钥匙、舱内生命体征检测等新兴场景打开更广阔的创新空间。随着全球智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加特兰正以中国芯的创新韧性,冲击全球雷达与UWB市场的核心高地。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11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宣布其业界领先的SEMPER™ NOR闪存经SGS-TÜV认证,达到最高功能安全认证级别ASIL-D。这家权威认证机构的外部专家在根据ISO 26262:2018标准对产品安全文档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证明SEMPER™产品达到了目前最严格的汽车应用安全性能要求。

配图:英飞凌BGA-24 8x8封装的SEMPER™ NOR闪存.jpg

英飞凌BGA-24 8x8封装的SEMPER™ NOR闪存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快速涌现微电子组件开始驱动汽车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国际整车厂(OEM)和监管机构坚持要求从电机控制、电池管理到高级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一切电子系统均需达到最高安全等级。

英飞凌科技高级副总裁兼存储器解决方案总经理Rainer Hoehler表示:“汽车电子系统需要达到最高级别的功能安全和可靠性。我们的SEMPER™ NOR闪存获得ASIL-D认证,这充分证明我们致力于为汽车行业提供顶尖的存储器产品。英飞凌是全球汽车NOR闪存产品领导者,也是首家根据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开发并推出产品的NOR制造商。很荣幸我们在功能安全方面的成就获得了SGS-TÜV专家颁发的认证,并且诚邀我们的客户将SEMPER™ NOR产品用于他们最严格的应用中。

ASIL-D认证适用于SEMPER™ NOR全系产品包括QSPIHYPERBUS™JEDEC xSPI Octal接口产品256 Mb2 Gb密度产品以及BGAWSONSOIC封装产品。这些产品均达到AEC-Q100 Grade 1标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包括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区域控制、网关、数字座舱等。为简化功能安全特性与客户系统的集成,英飞凌还推出了Memory Solutions Hub网络门户,及SEMPER™ SDK Safe软件开发包,两者均可在infineon.com获取。

供货情况

获得ASIL-D认证的SEMPER™产品包括S25HS/HL-T QSPI系列、S26HS/HL-T HYPERBUS系列和S28HS/HL-T JEDEC xSPI Octal系列现通过英飞凌及授权分销商提供英飞凌提供齐全的专用存储器产品和技术,包括NOR闪存、SRAMFRAMnvSRAMHYPERRAM™产品,可满足汽车、工业和数据中心市场广泛的应用需求。公司还为高可靠性应用提供一系列抗辐射和耐辐射存储器产品。

了解英飞凌存储器产品的更多信息,访问https://www.infineon.com/cms/en/product/memories/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8,060名员工(截至20249月底),在2024财年(截至930日)的营收约为150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en/about-infineon/press/market-new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应用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0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