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该系列包括六款产品,适用于高增长电机驱动、数据中心及可持续发展应用

随着市场对紧凑型、高效且可靠的电源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增长,对可提供更高功率密度并简化系统设计的电源管理器件的需求也随之增加。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全新DualPack 3(DP3)系列电源模块。该系列模块采用先进IGBT7技术,提供1200V1700V两种电压等级的六款产品,额定电流范围300900A,旨在满足市场对紧凑、经济高效且简化的电源转换器解决方案的日益增长需求。

1.jpg

该系列模块采用最新的IGBT7技术,与IGBT4器件相比,可降低高达1520%的功率损耗;在过载时,可在不超过175°C的高温下可靠运行。DP3模块在高压开关过程中提供增强的保护和控制,适用于工业驱动、可再生能源、牵引、储能及农用车等领域,可最大化功率密度、可靠性及易用性。

DP3电源模块采用半桥拓扑结构,紧凑封装尺寸约为152 mm × 62 mm × 20 mm,可实现框架尺寸的升级,从而提高输出功率。这种先进电源封装技术无需并联多个模块,有助于降低系统复杂度与物料清单(BOM)成本。此外,DP3模块还为行业标准EconoDUAL™封装提供了第二供应源选项,为客户提供更高的灵活性与供应链保障。

 Microchip负责高可靠性与射频业务的企业副总裁Leon Gross表示:“我们全新推出的采用IGBT7技术的DualPack 3模块,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能够降低设计复杂度并减少系统成本。为进一步简化设计流程,我们的电源模块可作为全面系统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与Microchip的单片机、微处理器、安全、连接及其他组件集成,从而加快产品的开发与上市时间。”

DualPack 3电源模块高度适配通用电机驱动应用,能够应对dv/dt、驱动复杂性、更高导通损耗及缺乏过载能力等常见挑战。

Microchip提供广泛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组合,涵盖模拟器件、硅(Si)与碳化硅(SiC)功率技术、dsPIC®数字信号控制器(DSC)以及标准、定制及专用电源模块。如需了解更多关于Microchip电源管理产品的信息,请访问相关网页

供货与定价

DualPack 3电源模块目前已量产上市,可直接从Microchip购买,或联系Microchip销售代表及全球授权经销商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简介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致力于通过完整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让创新设计更便捷,帮助客户解决将新兴技术应用于成熟市场时遇到的关键挑战。公司提供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产品组合,支持客户从概念构想到最终实现的全流程设计。Microchip 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handler市,凭借卓越的技术支持,持续为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等市场提供解决方案。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microchip.com。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9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人工智能正推动着对更高计算密度的需求。但满足这一需求并非是把更多服务器塞进机架那么简单。

  • 1兆瓦(MW)机架即将到来,标志着机架功率水平呈指数级跃升

  • 这些新型机架将需要强大的液冷系统

  • 它们还需要全新的物理设计,以实现电力分配与计算模块的分离

伟创力总裁Chris Butler在一次采访中谈及,1兆瓦(MW)机架即将成为现实。这一话题听起来似曾相识,因为就在几天前,液冷技术产品研发商LiquidStack的战略主管Angela Taylor也提到了同样的事情。

Butler表示:“我认为在未来一年至一年半内,这将大规模成为现实。”尽管“大规模”是相对概念,且这些(1兆瓦机架)不会取代数据中心的所有机架,但他指出,目前已有大规模计划将其应用于所有GPU相关的应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1兆瓦(MW)等于1000千瓦(kW),与目前数据中心中普遍使用的15千瓦以下的机架功率相比,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即便是与人们最初认为AI所需的40-100千瓦高性能机架功率水平相比,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但是在英伟达2027年路线图中,GPU单机架功率需求将达600千瓦。因此,云服务提供商正着眼于大规模布局以迎接未来——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

散热挑战

问题在于,这种功率跃升对电力和散热系统具有重大影响。

正如Butler所言,1兆瓦机架的散热靠风冷根本行不通。因为这类系统散发出的热量足以为多栋房屋供暖。这意味着必须引入液冷系统,并相应地设计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鉴于伟创力如今已收购数据中心液冷公司JetCoolButler显然有理由坚持液冷是必需的。戴尔奥罗集团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研究总监Alex Cordovil也认同这一观点。

要支持如此高密度的IT负载,液冷将成为必不可少的配置。”他说道

因此,全行业供应商都在为这一必然趋势做准备。正如Taylor提到的,LiquidStack设计了一种新型模块化冷却液分配单元(CDU),该系统可根据机架需求动态调整冷却能力。新CDU以2.5兆瓦模块为单位,整体系统可扩展至10兆瓦。

我们现在讨论的不仅是600千瓦,而是1兆瓦机架。因此,你需要应对这一挑战:如何设计冷却系统,既能满足当下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发展。这正是我们选择模块化设计的原因。”Taylor说道。

Cordovil指出,单相直接芯片冷却系统(目前最主流的技术,也是LiquidStack新CDU支持的类型)有望持续进化以满足不断攀升的功率需求。就目前来看,1兆瓦机架似乎仍在其技术范围内。

但他也提到,“单相系统将在何种机架密度下达到散热上限”尚未明确。而当这一上限到来时,双相直接液冷系统将迎来机会,例如Zutacore和Accelsius所提供的解决方案。

电力升级

要实现1兆瓦机架,需变革的不止是散热系统,电源供应系统也是另一关键组件。

伟创力目前正研发400伏(V)直流电(DC)系统,而Butler透露,伟创力已在着眼未来的800VDC甚至1500VDC技术。

如前所述,从当今的48V系统升级至400V直流电(DC)不仅需要大幅增强安全措施,还需对工作人员进行重新培训。但Cordovil与Butler均指出,这一转变也将重塑机架的物理设计。

目前,将配电架与计算服务器置于同一机架内是常见做法。然而,功率水平的指数级提升意味着电力分配与计算模块可能很快需要独立部署。

谷歌与微软等企业正与开放计算项目(Open Compute Project Foundation)合作开发新设计,代号‘迪亚布洛山’。”Cordovil解释道,“该设计将整个电力架构移至相邻的机架侧柜,从而让同一机架内能容纳更多服务器。”

他还认为释放服务器机架的空间,对于实现机架内更高效的南北向快速通信、承载更多IT负载至关重要,正是这一转变将推动行业迈向“传说中的1兆瓦”机架。

当然,数据中心内部功率水平的提升也会对公用事业等外部领域产生影响。点击此处了解更多关于发电与能源供应层面的分析。

本文翻译自FierceNetwork记者对伟创力嵌入式电源和关键电源业务总裁ChrisButler的采访,于202566日发表。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9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亚洲领先的电子电力年度盛会,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PCIM Asia Shanghai)将于2025924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4N5馆)盛大开幕。2025年展会规模达25,000 平方米,共迎来265家国内外电子电力领域知名参展单位,全面展示电力电子全产业链产品及技术应用。PCIM Asia Shanghai结合展览会和学术会议,除丰富展览及前沿的国际研讨会外,还将举办一系列精彩活动,包括8场主题论坛及两场行业峰会等,深度剖析技术突破、行业趋势与创新应用,打造集技术演示、产业对接、行业趋势洞察的一站式高端综合平台。

2025年PCIM Asia Shanghai聚焦电气化交通、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电力电子应用等高增长应用领域,汇集来自国内外的行业领军企业,呈现一系列涵盖功率半导体、被动元件、半导体材料与封装技术、测试测量仪器与设备、半导体制造设备、电力电子系统及电力电子生态链的相关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

三菱电机、赛米控丹佛斯、富士电机、英飞凌及罗姆半导体将继续赞助本届展会,并作为亮点参展商亮相为期三天的展会。更多知名参展企业包括:安森美、安世半导体、博世、东芝、方正微、富乐华半导体、海信功率半导体、宏微、华润微、瞻芯电子科技、美蓓亚、迈来芯、南瑞半导体、PI、日立能源、太阳诱电、威世、瑶芯微、宜普电源转换、英诺赛科、扬杰、永铭电子、中国中车等。

国际研讨会共议产业未来与展会同期举办的PCIM Asia Shanghai国际研讨会将重磅回归,云集全球产业界与学术界的精英、资深学者、领军企业代表,聚焦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电机驱动和运动控制、封装与可靠性、电能变换等热门话题及先进技术。2025年国际研讨会将举办95场高质量演讲,涵盖主题演讲、口述专场、墙报交流专场及特邀演讲四大报告形式,深入探讨电力电子于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先进技术与发展趋势,满足参与各方多样化的交流与学习需求,打造精彩纷呈的知识共享平台。

今年国际研讨会更增设演讲者对话专区作为延伸,打破传统演讲中演讲嘉宾单向输出的交流形式,开启近距离思想碰撞,聚焦产学研用闭环,直接对接翼同半导体、AOI ELECTRONICS、南京能利芯科技、珠海越亚半导体等企业专家,与参会观众面对面开展技术探讨、案例解析及合作对接,与一众行业领袖建立长效合作纽带,助力创新理念在交流中萌发,并在现场转化为商业机遇。

作为国际研讨会的延伸活动,PCIM Asia Shanghai更将于9月26日举办电气化交通深度探索半日团,组织研讨会相关顾问、演讲人与听众进行电气化交通专题深度探索,活动由同济大学康劲松教授组织主持,深入上汽大众MEB智慧工厂和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了解电气化交通發展趋势及先进技术方案,并举行智能制造主题的小型闭门会议作专题探讨。

精彩同期活动构筑高效交流学习桥梁除了享誉亚洲的国际研讨会外,一系列主题论坛也将纷呈上演。2025年主题论坛由是德科技赞助举办,围绕“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及氮化镓” 、 “功率器件”、“材料与封装”、“电气化交通”、“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等技术话题开展为期两天的深入分享。主题论坛全程向所有观众免费开放,参与各方在这里可以高效、集中收获电力电子领域的未来技术展望,并与行业技术代表建立联系。

此外,展会还将举办两场行业峰会。其中,功率半导体新锐峰会由电子科技大学张波教授领衔并担任峰会主持人,围绕功率半导体领域作主题报告,以IGBT与碳化硅为双引擎,集结国产晶圆、工艺平台、器件设计、模块及系统全链创新力量,,现场报告新一代IGBT工艺平台、SiC工艺平台以及功率器件等,彰显中国功率半导体实力与全球竞争力。

而未来趋势应用峰会将聚焦低空飞行器动力源高功率密度挑战,固态开关——下一代高频高可靠拓扑两大主题,汇聚产学研用顶尖大脑,拆解未来电力电子的核心跃迁路径,共同洞察行业发展趋势。

两大展示专区勾勒电力电子产业蓝图

本届展会将设立两大展示专区,全面勾画电力电子产业链发展路径及未来蓝图。其中,电气化交通产业链展示专区将通过“科普展示、实物演示、互动体验”的多维形式,直观解析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广泛应用,从电池、电机、电控、高压配电盒(PDU)、车载充电机(OBC)到DC/DC变换器等,为观众提供更直接全面的新能源汽车全链路解决方案。

电力电子产业链展示专区则以“从材料到系统”为脉络,打造一站式产业展示区,从宽禁带晶圆、先进封装、功率器件、模块到储能、超充、轨道交通、算力电源等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贯通材料、器件、系统与应用的完整链路,深度透视零碳时代下电力电子产业的技术趋势与生态格局。

2025年PCIM Asia Shanghai国际研讨会观众报名登记现已开放,欢迎有兴趣参与人士登入:https://qr.messefrankfurt.com/03da5报名参会。

欲了解更多有关PCIM Asia Shanghai的详情,请浏览www.pcimasia-shanghai.com或电邮

PCIM Asia Shanghai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和德国美赛高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展会同时也是PCIM品牌一系列全球展会的成员之一,该品牌的其他展会包括:

  • PCIM Asia New Delhi Conference
    2025年12月9至10日,印度,新德里

  • PCIM Expo & Conference – PCIM国际电力组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
    2026年6月9至11日,德国,纽伦堡

  • PCIM Asia Shenzhen – 深圳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
    2026年8月26至28日,中国,深圳

法兰克福展览集团简介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拥有自主展览场地的展会主办机构,其业务覆盖展览会、会议及活动,在全球29个地区聘用约2,500名员工,业务版图遍及世界各地。2024年营业额约7.75亿欧元,集团与众多行业领域建立了丰富的全球商贸网络并保持紧密联系,在展览活动、场地和服务业务领域,高效满足客户的商业利益和全方位需求。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核心优势在于遍布世界各地庞大、紧密的国际行销网络,覆盖全球约180个国家。多元化的服务呈现在活动现场及网络平台的各个环节,确保遍布世界各地的客户在策划、组织及进行活动时,能持续享受到高品质及灵活性。我们正在通过新的商业模式积极拓展数字化服务范畴,可提供的服务类型包括租用展览场地、展会搭建、市场推广、人力安排以及餐饮供应。作为核心战略体系之一,集团积极实践可持续化经营理念,在生态、经济利益、社会责任和多样性之间达成有益的平衡。有关集团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资料,请浏览网页:www.messefrankfurt.com/sustainability。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市,由该市和黑森州政府分别控股60%和40%。有关公司进一步资料,请浏览网页:www.messefrankfurt.com.cn


围观 1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9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亚洲清洁行动积极响应“世界清洁日”倡议,推动区域环保行动

  • 亚洲六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开展清洁行动

  • 9-10月期间,举办多场覆盖陆地、山野、河流与海洋的环保活动

920日是“世界清洁日”,这是由非政府组织“Let's Do It World”(LDIW)发起并获得联合国认可的国际性环保社会行动日,旨在动员全球个人和社区“用一天的时间清理我们的地球”。作为一家致力于引领材料创新,驱动全球变革的企业,应用材料公司高度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并积极鼓励员工志愿服务的企业文化。

1.jpg

亚洲不仅是应用材料公司的重要市场,更是公司推动社区参与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今年,应用材料公司亚洲各地分支机构将共同响应2025年世界清洁日的官方主题“Strive for Five5%行动,100%影响)”倡议,携手本地非营利组织发起区域环保行动,为建设更清洁、更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力量。

应用材料公司亚洲清洁行动(Applied Asia Cleanup):亚洲六地联动,携手共建更清洁的地球

面对日益加剧的全球垃圾污染趋势,世界银行预测,到2050年全球垃圾总量将达到34亿吨,相比2016年增长约70%。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的有关数据,到2050年东南亚及其它主要亚洲国家的塑料废弃物泄漏预计将比2022年增加近70%

2.jpg

为积极应对这一日益增加的环境挑战,9月至10月,应用材料公司亚洲六地分支机构将联合本地非营利组织,发起覆盖陆地、河流与海洋等生态系统的一系列清理行动,同时开展环保教育倡议和社区参与等公益项目。通过凝聚员工、社区与合作伙伴的集体力量以推动环境改善、减少垃圾污染、缓解气候危机,为社区带来切实的环保影响。

应用材料公司亚洲清洁行动亮点

  • 中国:在上海、西安和厦门开展清洁活动,同时积极推动员工参与由LDIW发起的数字清洁活动,以扩大参与度和影响力;

  • 中国台湾省:在台南的台江公园开展湿地清洁活动——这是一个生态丰富但脆弱的海岸入口——员工及其家人将协力保护生态系统,并加强社区互动;

  • 印度:在五个城市协调清洁工作,员工将通过亲身参与环保行动,协助恢复湖泊、公园和海滩的环境;

  • 日本:在东京的荒川河沿岸开展清洁活动,以应对河流和海洋污染,同时鼓励员工重新与自然建立联系,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 新加坡:在该国独特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组织清洁活动,同时向员工宣传红树林作为天然海岸保护者的重要作用——减少侵蚀、储存碳并支持生物多样性;

  • 韩国:通过“拯救我们的河流”活动开展清洁行动,员工及其家人将制作并投放有效微生物泥球到当地溪流中,同时进行溪流清洁和垃圾收集活动,以支持水道修复。

持续履行环保承诺,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应用材料中国公司在华深耕超过40年,始终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石。我们积极推动绿色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应用材料公司副总裁、中国公司总裁姚公达表示:“在应用材料公司,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我们同样致力于为地球建设一个可持续的未来。通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以及积极的利益相关方参与,我们发起区域性环保倡议,旨在为社区带来有意义的改变。我们也鼓励员工及其家人积极参与这些行动,携手共建一个更清洁、更可持续的世界。”

2021年以来,应用材料中国公司积极支持世界清洁日中国的官方组织者——“捡拾中国”,并鼓励员工在全国范围内参与环保活动。截至2024年底,已有近500名员工及其家属参与其中,共清理垃圾超过900公斤。秉持“随手志愿,随手清洁”的理念,我们希望激励更多人加入这一行动,共同改善环境。

3.jpg

2025年世界清洁日活动期间,应用材料中国公司将在上海、西安和厦门举办一系列环保活动,包括海滩清洁、山地垃圾收集和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除了现场活动外,还鼓励员工参与数字清洁等线上倡议,提升环保意识,扩大绿色行动的影响力。

关于应用材料公司

应用材料公司(纳斯达克:AMAT)是材料工程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之一,该领域是世界上几乎所有新型半导体和先进显示的基石。我们的技术对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和加速下一代芯片的商业化至关重要。在应用材料公司,我们不断挑战科学和工程的极限,致力于引领材料创新,驱动全球变革。欲知详情,请访问www.appliedmaterials.com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9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瓦尔梅特已获得Scrubgrass发电厂的订单,将为其提供瓦尔梅特DNAe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该系统将助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州Scrubgrass工厂实现效率提升与运营优化。

通过现代化控制基础设施改造,Scrubgrass工厂将更高效地管理废煤燃烧过程,在降低环境影响的同时满足加密货币挖矿的高能耗需求。

Scrubgrass现场经理表示:“我们对锅炉与控制系统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充满期待。选择既了解工厂又精通控制系统的供应商至关重要。” “整合这些系统后,我们能优化运营流程,简化电厂管理。”

瓦尔梅特北美自动化经理玛丽莎·戴维指出:“DNAe系统为Scrubgrass提供了现代化、虚拟化、高可用性的控制系统,不仅提升可靠性,更为持续优化性能铺就清晰路径。” “该项目彰显了先进自动化技术的实施如何助力能源生产商适应现代能源市场需求。”

该订单已计入瓦尔梅特2025年第二季度订单总额,具体金额不予披露。设备交付与调试计划于2026年第三季度完成。

交付的技术信息

该项目将用最新的瓦尔梅特DNAe自动化系统替换该设施的旧版maxDNA控制系统。交付内容包括:新型高可用性虚拟化控制系统、新型燃烧器管理系统、DNAe用户界面及用户体验设计服务,以及锅炉燃料优化器。

瓦尔梅特DNAe自动化系统将为过程控制、工程设计及信息管理提供统一平台。此次升级将提升系统可靠性、减少停机时间,并增强高级诊断与远程支持能力。该系统的开放式架构确保长期可扩展性,并能与未来数字化计划实现无缝集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玛丽莎·戴维(Marissa Davey),瓦尔梅特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北美能源与流程工业自动化经理,电话:+1443 286 1866,邮箱:marissa.davey@valmet.com

瓦尔梅特拥有覆盖全球各流程工业领域的客户群。作为全球领先的开发商与供应商,我们为制浆造纸及能源行业提供工艺技术、自动化解决方案及配套服务。凭借自动化与流量控制技术,我们服务范围更延伸至更广泛的流程工业领域。全球逾19,000名专业人员始终贴近客户,矢志不渝地推动客户绩效持续提升——日日如此。

公司拥有逾225年的工业历史,在持续改进、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领域拥有卓越的业绩记录。2024年瓦尔梅特净销售额约为54亿欧元。

瓦尔梅特股票在赫尔辛基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总部设于芬兰埃斯波市。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9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TC-SAW

TC-SAW(Temperature Compensated SAW Filter,温度补偿型声表面波滤波器)是一种采用铌酸锂压电衬底,表面覆盖氧化硅温度补偿层,的高端滤波器。其基本结构最早能追溯到1984年,由日本东北大学山内教授首次发明[1]。最近十几年,TC-SAW凭借显著的性能和价格优势,成为大多数双工器和高端TRx滤波器市场的主流技术。

2012年,苹果在iPhone 5手机中首次采用集成了TC-SAW及BAW滤波器的射频前端模组芯片。在此后的十多年间,TC-SAW一直是iPhone的标配。从最开始的每个Die只支持一个频段,到如今支持最多6个频段、2个FDD双工,TC-SAW技术也随着市场爆发迎来发展和进步。从初次集成TC-SAW至今,苹果共销售了将近26.8亿部iPhone,TC-SAW的总消耗量将近270亿颗,平均每部iPhone消耗10多颗TC-SAW滤波器。为了抢占先发优势,Skyworks在2014年与Panasonic成立了专攻TC-SAW滤波器的合资公司,并于2016年对该公司完成了全额收购。自此,TC-SAW正式成为了造就Skyworks在射频前端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一环。

2.png

图1 iPhone 16 Pro 低频L-PAMiD模组(全部采用TC-SAW)

提起TC-SAW,人们第一印象大多是低温漂(TCF,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Frequency)。因为TC-SAW的温漂通常低于-28 ppm/℃,最低甚至能达到0 ppm/℃,远优于Normal-SAW -40 ppm/℃左右的值。实际上,TCF低只是TC-SAW众多优势中的一个方面,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点是,TC-SAW具有更高的谐振器Q值,其一般在1800~2600之间,而Normal-SAW则一般在600~1200之间。Q值作为影响滤波器插损和滚降这两项核心指标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大部分双工器和高端TRx滤波器只能由TC-SAW实现。

TC-SAW和Normal-SAW有何不同?

1. 声学模式不同

1)Normal-SAW工作在SH Wave(Shear Horizon,水平剪切)模式,又被称为Leaky Wave(漏波)模式。
Normal-SAW沿着衬底向前传播时,有两个明显的特征:a. 表面的振动类似于蛇蜿蜒前行时的左右扭动。单独看每个质点的振动方向(Y轴)与衬底表面平行且与波的传播方向(X轴)垂直,质点的轨迹呈现为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左右晃动;

3.png

图2  Normal-SAW 工作的波模式: SH Wave (水平剪切波),又称Leaky Wave (漏波)

b. Normal-SAW传播的过程中,因为SH Wave的波速高于剪切(SV)体波的波速,所以会不断地向衬底一侧辐射体波,造成声学能量的损失,而产生持续衰减[2]。这也是它为什么被称为 Leaky Wave 的核心原因。
事实上,Normal-SAW 滤波器采用的钽酸锂(LiTaO₃,简称LT),常用的切割方向选择 42° YX 切型就是为了最小化 Leaky Wave 的损失[2]。然而,即便使用了 42° LT,因为底层物理原理的限制,也依然存在可观的能量泄露。这就是 Normal-SAW 滤波器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

2) TC-SAW 工作在Rayleigh Wave(瑞利波)模式,又被称为Nonleaky Wave(非漏波)模式。当 TC-SAW 沿着压电衬底向前传播时,它的特征与 Normal-SAW 截然不同:
a. 表面振动如同海浪的上下起伏,质点振动的主分量垂直于衬底表面(Z 轴),次分量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X 轴),质点的轨迹呈现为一连串逆传播方向的椭圆形;

4.png

图3  TC-SAW 工作的波模式:Rayleigh Wave

b.在垂直方向上,瑞利波的振幅随着衬底深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遵循指数衰减规律,它的能量绝大多数集中在衬底表面一倍波长的深度内。相比之下,瑞利波的波速低于所有类型的体波,在传播时没有向衬底辐射的体波泄露,损耗极低[2]。所以TC-SAW有时也被称为Nonleaky Wave。

因为以上这些特点,瑞利波成为地震学中最受关注的波(衰减极低,传播距离远,破坏力高)。而在滤波器领域,瑞利波的这些特点,则为它带来了极大的优势——高Q值。

2. 基础性能不同

图4 展示了TC以及Normal-SAW谐振器在工作时的位移仿真图,对比两者位移颜色的强度不难发现, Normal-SAW 在衬底中有极其明显的能量泄露,而TC-SAW 几乎没有泄露。这正是TC-SAW的核心优势——Nonleaky。

5.png

图4  Normal-SAW与TC-SAW谐振器在工作时的位移截面图:(a)Normal-SAW;(b)TC-SAW

Leaky的多少与压电材料以及衬底的切角密切相关。Normal-SAW工作在SH波模式,为Leaky Wave。图5是Normal-SAW的传播声损耗与衬底切角的关系。对于无限薄的铝电极,Normal-SAW的最小声损耗衬底切角是36.75°,随着铝电极厚度的增加,该角度逐渐向右移。通过衬底切角的选择,Normal-SAW的传播声损耗可以做到最小,但仍然不可忽略。

6.png

图5 Normal-SAW传播声损耗与衬底材料切型的关系。对于无限薄的铝电极,Normal-SAW最小声损耗衬底切角是36.75° ,随着铝电极厚度增加,该角度逐渐向右移[3]

TC-SAW工作在瑞利波模式,为Nonleaky,这是因为瑞利波的波速足够小,低于包括SH、SV在内的各种体波。计算证明,LN上的瑞利波,声波能量集中在表面很浅的表层,没有任何向衬底的辐射[2].

没有了体波泄露这个Q值最大的限制,TC-SAW的Q值能达到Normal-SAW的两倍以上。图6是新声半导体Normal-SAW和TC-SAW的性能对比:红色TC-SAW的Q值峰值达到2600,而Normal-SAW仅在1200左右。

7.png

图6  TC-SAW与Normal-SAW的Q值对比图:(a)QBode,(b)Smith 圆图

3. 材料结构不同

Normal-SAW采用42° YX切型的钽酸锂作为衬底,采用低密度的铝作为IDT电极。它的首次出现是1977年,当时选择的是36° YX切型的LT,在1997年,千叶大学的桥本教授发现将切型微调为42°,可以获得更低的损耗,更优的性能[3]。此后的30年间,Normal-SAW的基础结构再也没有大的技术上的变化。

8.png

图7  Normal-SAW与TC-SAW的结构区别:(a)Normal-SAW,(b)TC-SAW

而TC-SAW采用铌酸锂(LiNbO₃,简称LN)作为衬底,高密度金属(铜、铂或者钼等)作为IDT电极,并且表面覆盖有氧化硅层。该经典结构在1984年由日本东北大学首次发明,自那时之后40余年一直是国际公认的TC-SAW结构[1]。事实上,钽酸锂以及铌酸锂同为三方晶系,他们的晶体结构都属于钙钛矿型。那么,为什么最终Normal-SAW的选择会是42° YX LT,TC-SAW的选择会是128° YX LN?对于Normal-SAW来说,选择LT是因为:早期工艺能力受限,对应于SH 波的K2恰好可以满足滤波器带宽的基本需求,以及LT本身拥有较低的TCF(-40ppm/C°);选择42° YX切角是因为:早期的研究认为LT中声传播损耗最小切角在36°附近,但此后随着梯形以及DMS滤波器的普及,损耗在滤波器设计中越来越重要,1997年桥本教授在综合了杂波、损耗与IDT电极特性之间的关系后确定了最佳切角为42°[3]。

9.png

图8 Leaky SAW (SH Wave),Nonleaky SAW(Rayleigh Wave)波速与衬底转角的关系。图中实线对应自由表面,虚线对应带有金属电极的短路表面,两者的波速差可以得出 K2≈2×(νos)/νo [4] : (a) 钽酸锂的Nonleaky SAW 波速差几乎为0,只有Leaky SAW的波速差可以达到多数频段 K2需求;(b)铌酸锂的Nonleaky SAW的波速差在128°附近达到最高,满足多数频段的 K2需求[2]

对于TC-SAW来说,选择LN是因为:1)LN的机电耦合效率更高,Leaky与Nonleaky SAW的K2都远高于LT,这给了LN更多的选择性;2)对于无损耗的瑞利波来讲,其机电耦合效率在128°附近达到最高(例如对于铜电极的TC-SAW,其K2一般在8.4%附近),可以满足大多数滤波器带宽的要求。

TC-SAW滤波器的性能优势

回到滤波器产品本身,有三个参数指标极其关键:

a. 插损(Insertion Loss决定了系统的功耗水平,数值越低越好;

b. 滚降Roll-Off决定了对系统带外干扰的抑制能力,越陡峭越好;

c. 带宽(Band Width由通信系统制式决定,为固定值。

滤波器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研发重点始终都是围绕着提升以上这三个关键参数展开。

对于基于声学原理的SAWBAW而言,带宽主要由构成滤波器材料的机电耦合系数(K2)决定。而插损和滚降则主要由构成滤波器的基本单元——谐振器的Q值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Normal-SAWTC-SAW两者的K2相近,都是8.4%左右,两者之间本质的差异是Q——TC-SAWQ值通常在2000以上[4],而Normal-SAW仅为1000左右。这一差异也让它们的性能及价值截然不同。

1. TC-SAW插损比Normal-SAW0.5dB以上

Q值就意味着低插损,这一直以来都是射频行业内的共识,对LC、对腔体、以及对于SAW滤波器都是如此。

以新声半导体Band8频段 RX 滤波器的对比测试为例。如图9所示,分别采用TC-SAWNormal-SAW技术进行加工设计出来产品的性能对别显示,TC-SAW的各项性能指标全面碾压Normal-SAW。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通带范围内,TC-SAW插损保持了0.5dB左右的优势,关键的边带区域能接近0.8dB

10.png

9  TC-SAWNormal-SAW设计的同频段Band8 Rx滤波器插损对比

2. TC-SAW滚降比Normal-SAW陡峭

随着5G手机需要支持的通信频段数量持续增加,为了避免频段间的干扰,对滤波器的边带滚降要求越来越高。

LC滤波器类似,Q值同样是影响SAW滤波器滚降的首要因素。高Q值的SAW谐振器在谐振频率附近的储能能力更强,能够更有效地阻止频率偏离谐振点的信号通过,从而使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在截止区域的斜率更陡。Q值越高,滤波器整体形状的矩形度就越好,对频率的选择性(滤波能力)就越高。

11.png

10  分别用TC-SAWNormal-SAW设计的Band 13双工器Tx左侧Roll-Off性能对比

如图10 所示,对于Band 13双工的发射Tx频段(777~787 MHz)其起始频率仅比美国公共安全无线电频段NS07高2MHz。为避免手机发射信号对公共安全通信信道造成干扰,Verizon等运营商要求,必须将手机在NS07频段内产生的带外噪声发射水平控制在极低范围内。
要实现这一目标,Band 13的Tx滤波器必须在NS07频段内提供至少20 dB以上的抑制能力。只有TC-SAW滤波器的滚降能满足运营商对于合规性的要求。滤波器设计行业有一个相对简单的标准,双工间隔小于1.5%的频段被认为是“高难度频段”,如Band3、Band8、Band20,Band26等。这些有着非常小Duplex Gap的双工频段,Normal-SAW无法满足需求,只能采用Q值更高,性能更好的滤波器技术,比如TC-SAW。

12.png

表1  Tx~Rx频率间隔极小的频段

图11 展示了新声半导体Band 20 TC-SAW双工器的TCF测试结果,该颗双工器Tx频段的插损在全温范围内小于2.1dB,Rx小于2.5dB;隔离度方面,在常温下,Tx大于63dB,Rx大于58dB,全温范围内Tx大于60dB,Rx大于58dB。新声半导体的Band20 TC-SAW双工器在TCF、插入损耗和隔离度等各项参数指标上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3.png

图11  新声半导体NS73220B,Band20 TC-SAW双工器全温插损及隔离性能(1612尺寸)

图12展示了新声半导体Band26 TC-SAW双工器的小信号TCF测试结果,该颗双工器Tx频段的插损在全温范围内小于2.0dB,Rx小于2.5dB;隔离度方面,在常温下,Tx大于56dB,Rx大于54dB,全温范围内Tx大于54dB,Rx大于52dB。这款产品同样在TCF、插入损耗和隔离度等各项参数指标上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4.png

图12  新声半导体NS73226A,Band26 TC-SAW双工器全温插损及隔离性能(1612尺寸)

3. TC-SAW的功率耐受比Normal-SAW

滤波器的功率耐受失效多数情况下为通带高频侧信道的失效。这是因为滤波器通常具有负的TCF,当面对通带高频侧的功率输入时,会出现:温度上升→通带频率降低→功率吸收增加→温度进一步上升……这一恶性循环,直到其中一环增量为0或器件烧毁,循环才会停止。Normal-SAW的TCF通常高于-40ppm/C°,TC-SAW的热稳定性更高,TCF通常低于-28 ppm/C°,最低甚至能达到0 ppm/C°。在面对功率输入时,TC-SAW的频率偏移更少,达到循环停止的时间更早,可以耐受更强的功率。通常TC-SAW比Normal-SAW的输入功率耐受高2~3dB。

15.png

图13  新声分别采用不同技术制作的Band8双工器功率耐受对比:TC-SAW相比Normal-SAW输入功率耐受高2.0dB(输入信号:Tx高频边带,测试条件:2 min@85°C)

写在最后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任何一项能够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产品,必然能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持续满足客户的本质需求。

TC-SAW滤波器相较于Normal-SAW 滤波器,其最显著的的优势并不仅仅是TCF,而更在于其由Rayleigh Wave带来的高Q 值。作为影响滤波器性能的核心指标,这一关键特性直接决定了TC-SAW滤波器在高端应用中的卓越表现,使其成为大部分双工器和高端TRx滤波器的不二之选。

在当前行业高速发展与充分竞争的背景下,要在TC-SAW这个高端滤波器的“主流赛道”中,和“主流玩家”角力并非易事。本土厂商需在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上投入更多努力——例如通过优化IDT设计、改进压电薄膜材料以及提升封装工艺等,进一步发挥TC-SAW高Q值、低损耗的性能潜力,推动产品向更高频、更宽带、更可靠的方向演进。只有持续强化技术根基,在性能与品质上实现真正对标甚至超越,才能在全球高端滤波器市场中,确立属于中国厂商的“主流地位”。

本文参考文献

[1] K. Yamanouchi, and S. Hayama, "SAW Properties of SiO2/128° Y-X LiNbO₃ Structure Fabrica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Technique,"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Sonics and Ultrasonics, vol. 31, no. 1, pp. 51-57, Jan. 1984

[2]  K. Y. Hashimoto,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in telecommunications.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10.1007/978-3-662-04223-6. 2000

[3] K. Y. Hashimoto, M. Yamaguchi, S. Mineyoshi, O. Kawachi, M. Ueda and G. Endoh, "Optimum leaky-SAW cut of LiTaO₃ for minimised insertion loss devices," 1997 IUS, Toronto, ON, Canada, 1997, pp. 245-254 vol.1

[4]  J. J. Campbell and W. R. Jones,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optimal crystal cuts and propagation directions for excitation of piezoelectric surface wave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Sonics and Ultrasonics, vol. 15, no. 4, pp. 209-217, Oct. 1968[5] B. Abbott et al.,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SAW with high quality factor," 2017 IEEE International Ultrasonics Symposium (IUS), Washington, DC, USA, 2017,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9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以“华为坤灵,助力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为主题的华为坤灵秋季新品发布会在上海举办。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发布了 “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以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打通迈向智能世界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华为还面向中国分销伙伴发布“百&万计划”,发展100家分销钻石伙伴、10000家精英工程商,全面助力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

AI已经从企业的辅助工具,逐步深入到企业的核心生产系统,正在重构企业的产品服务模式、商业模式、工作模式等,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引擎。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中国,中小企业超过5800万家,拉动了超过80%的城镇人口就业,产生了60%的GDP。但随着AI时代的加速到来,中小企业由于在智能化认知、技术能力和应用落地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大量需求被挡在了AI的高技术门槛之外。

1.jpg

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发表主题演讲

汪涛表示:“智能化应该像水和电一样,希望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都能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福祉。针对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挑战,华为愿助力中小企业,加速智能化转型,在迈向智能世界的进程中,不让任何一个中小企业掉队。”

中小企业由于在技术和人才上面临的挑战,更需要简单易用的智能化方案以实现业务快速上线,提效增收,而此前工程商采用多种产品分工交付模式,无法高效一站式满足客户需求。为此,华为将过去的产品分销模式升级为一站式场景化方案的分销模式,围绕场景打造方案,基于场景定义产品,推出华为坤灵“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

“4”即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息息相关的智能办公、智能商业、智能教育、智能医疗4大核心场景;“10”即是10大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包括中小企业办公、智能酒店、数字诊疗平台、智能互动教室等;“N”即是围绕四大场景定义的系列化明星产品,本次华为发布了26款针对分销市场的明星产品,包括集路由、交换、Wi-Fi 7、VPN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企业级无线路由器AR180产品,融合了AI会议、智能音幕、智能应用的IdeaHub等产品,为四大场景提供极简融合、交互智能、全域安全的全系列产品支撑。

汪涛强调:“华为坚持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和伙伴,通过提供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助力中小企业加速跃升智能化。华为坤灵一站式场景化方案,在方案开发、销售赋能、交付服务上进行全面升级,赋能伙伴,普惠中小企业客户。”

在方案开发上,通过产品智能化,方案预集成和预验证,多产品组合协同,实现像搭积木一样简单灵活组合方案;在销售赋能上,通过一站式资料获取、方案体验、场景化配单,降低工程商和客户在产品选型、方案设计上的复杂度;在交付服务上,实现统一安装、统一网管、统一客服,让客户快速获取智能化技术,让工程商交付无忧。

会上,华为还发布了面向中国分销伙伴的“百&万计划”,将从有能力、有意愿的分销金牌中发展100家钻石伙伴,从单产品授权扩展至全产品授权,帮助伙伴快速发展,做大规模;协同钻石与金牌伙伴发展10000家精英工程商,面向最终用户提供场景化方案及服务,使能工程商更高效服务用户。

汪涛指出:“华为坤灵一站式场景化方案,旨在打通迈向智能世界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愿与广大分销商和工程商一道,汇涓成海,全面助力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

华为全联接大会简介

2025年9月18-20日,第十届华为全联接大会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及世博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跃升行业智能化”为主题,通过“战略全景-产业技术-生态发展”的三维视角,阐释华为全面智能化战略的最新举措,并发布全新的数智基础设施产品、行业场景化解决方案、开发工具等。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华为全联接大会官网:www.huawei.com/cn/events/huaweiconnect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9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产品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TWS耳机、手表、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智能穿戴产品的性能要求不断提升推动着电池管理芯片不断向着高精度、低功耗、小型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力芯微推出了针对智能穿戴设备和遥控器应用的超低功耗小型化高性能充电芯片ET95101。ET95101的输入端最大耐压可达30V,同时当输入电压大于6.5V时,电路会进入过压保护状态,停止充电;能提供完整的自动充电过程,具有涓流充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充电截止和充电状态显示等功能。

ET95101具有高精度的CC充电电流和截止电压,充电电流可通过外置RISET电阻编程调节;BAT端静态功耗电流75nA(max),极大降低自身对电池的损耗,非常适合应用于穿戴设备和遥控器等低功耗场合;同时遵循JEITA充电标准,保持电池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充电,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停止充电。

产品特性

  • BAT端超低功耗电流75nA(max);

  • 1%充电截止电压精度;

  • 10%的CC充电电流精度;

  • 支持充电电流10mA~250mA可调;

  • 支持1mA的充电截止电流;

  • 支持输入电压动态调整(DPM);

  • 遵循JEITA充电标准;

  • 支持电池在位检测功能;

  • 输出短路保护和ISET短路检测;

  • 封装CSP6(1.3mm*0.9mm);

管脚定义

1.jpg

典型应用

2.jpg

来源:力芯微电子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9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现代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商凯睿德制造近期宣布,其 MES 系统现已可在亚马逊云服务(AWS)上运行,为制造业客户通过基于云的架构实现运营目标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这一公告旨在支持已经使用或计划使用凯睿德制造 MES的 AWS 客户,使其能够在 AWS 平台上部署该解决方案。MES 现可在 AWS 上运行,客户可借此更广泛地集成 AWS 服务,从而将生产运营与企业基础架构战略保持一致,提升系统可扩展性,并在多个生产基地实现更高水平的响应能力。

凯睿德制造研发总监 José Silva 表示:"许多制造商正在重新思考其生产系统的部署方式和位置。我们将 MES 系统拓展至 AWS 上运行,是帮助客户迈向更广泛集成战略和基于云基础设施的新型系统智能的重要一步。这也为客户探索 AWS 服务如何提升 MES 数据价值创造了新机遇。"

凯睿德制造将 AWS 视为其关键的基础架构与云计算(Hyperscaler)合作伙伴。MES 不仅仅是一个数据或控制系统,它是一个促进车间持续改进和灵活性的动态技术平台。AWS 提供的广泛托管服务组合,以及与凯睿德制造的持续技术合作,使其能够迅速引入新功能并进行快速迭代,帮助客户更轻松地应对不断演进的技术需求。

此项部署计划体现出双方在制造商运营现代化过程中提供多样化基础架构选择的共同愿景。在 AWS 上运行凯睿德制造 MES,有助于客户更好地统一车间与企业运营,从生产数据中提取可操作洞察力,并为诸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优化和预测分析等先进能力奠定基础。客户还可借此实现跨地区扩展、运营标准化以及减少本地系统维护负担,同时保持对受监管和高精度行业至关重要的可追溯性与控制能力。

AWS 之所以认定凯睿德制造为有价值的 MES 供应商,部分原因在于其专注于半导体、电子、医疗器械及工业设备等行业,而这些行业的云部署通常涉及详细的规划与运营协同。这一专注与 AWS 当前的 MES 合作契合,进一步丰富了制造客户可选择的解决方案范围。

凯睿德制造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副总裁 Will Trogdon 表示:"客户正在不断调整运营模式,越来越多地探索基于云的 MES 部署策略以实现标准化。我们的 MES 能够在 AWS 上运行,正是助力这一转型的重要一步,它不仅提供灵活的配置选择,还为全球运营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凯睿德制造与 AWS 将继续加强合作,致力于共同的目标:帮助制造企业最大化其 MES 投资的价值。

关于凯睿德制造

凯睿德制造是ASMPT 旗下子公司、 Gartner 魔力象限领导者,提供当今先进、灵活且可配置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凯睿德制造 MES 帮助制造商应对严格的产品追溯和合规要求,通过内建闭环质量控制降低风险,轻松整合企业系统与工厂自动化,实现全球生产运营的深度洞察与可视化。

因此,我们的客户已全面准备好迎接工业4.0时代。他们可以灵活应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市场需求、商业机会或客户要求的变化,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criticalmanufacturing.com/

关于 ASMPT

ASMPT(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522)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与电子制造软硬件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新加坡,业务涵盖半导体封装与装配、表面贴装技术(SMT)等多个领域,涵盖从晶圆沉积到精密电子组件的组装与封装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电子、移动通信、计算、汽车、工业、LED等终端产品中。

ASMPT 秉承"客户为本"的合作理念,持续投入研发,为客户提供具成本效益的创新解决方案,帮助其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强的可靠性及更优的质量。

ASMPT 是以下恒生指数的成分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恒生综合资讯科技业指数、恒生香港35指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smpt.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9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品将包含垂直供电方案和其他模块

Flex Power Modules,一家高级电源转换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今天宣布将与瑞萨电子合作,率先为支持AI工作的CPU、GPU、FPGA、ASIC和加速器卡推出下一代板载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瑞萨电子的性能算力部门副总裁Tom Truman对此表示:"通过将我们最新一代的智能功率级与Flex Power Modules的领先设计能力相结合,我们具有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性能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显著提高设计周期更替速度,节省PCB空间,并降低成本的独特优势。两家公司的此次合作凸显了我们对于创新的承诺,以及我们能够满足市场快速发展需求的能力。"

伟创力嵌入式和关键电源部门总裁Chris Butler表示:"我们与瑞萨电子的合作将能够大规模快速交付最先进的电源解决方案。处理器级电源创新是实现算力快速发展要求的第一步,也是Flex涵盖支持数据中心扩张的电网到芯片电源产品,服务及生产制造的关键。"

此次全球性合作能够结合两家公司的优势来扩大伟创力的垂直供电(VPD)产品阵容。伟创力的新VPD产品能将效率最大化,改善瞬态响应,并优化数据中心处理器的热性能,以满足AI对功率的高需求。此外,瑞萨电子将在现有的功率塔产品阵容中增加由两家公司共同研发的两相功率塔。

这些新的解决方案整合了两家公司的技术,结合双方的设计专业知识以及伟创力的领先制造能力,并透过瑞萨电子的渠道实现规模化交付。

两家公司还将合作开发其他高密度功率模块,将瑞萨电子的智能功率级集成到Flex Power Modules的高效DC/DC转换器中。这些模块可与瑞萨电子最新的数字多相控制器配对,支持从两相到32相的配置,以满足任何导轨的电源规格。

可扩展的数据中心制造能力、产品和服务

伟创力提供领先的制造能力、创新的电源和散热产品,以及端到端生命周期服务,以解决AI时代数据中心供电、散热以及规模方面的挑战。使用伟创力产品,加速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数据中心部署。

关于伟创力

伟创力是众多企业优选的制造合作伙伴,致力于为客户设计和制造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多元产品。通过遍布全球30个国家的人才团队,以及可靠和可持续的运营管理,伟创力为各个行业和终端市场提供创新技术、供应链和制造解决方案。更多信息,欢迎访问cn.flex.com,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伟创力Flex(FlexChina)。

关于Flex Power Modules

Flex Power Modules是伟创力的一个业务分支,是可扩展DC/DC电源转换器的领先制造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业务主要是为数据处理、通信、工业和轨道交通市场等领域提供广泛的隔离式与非隔离式、稳压式与非稳压式解决方案。更多信息,请访问flexpowermodules.comLinkedIn

Flex Power Modules is collaborating with Renesas to pionee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board-mounted power management solutions for CPUs, GPUs, FPGAs, ASICs, and accelerator cards.

Flex Power Modules is collaborating with Renesas to pionee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board-mounted power management solutions for CPUs, GPUs, FPGAs, ASICs, and accelerator cards.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49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