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ondrel(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计和供应,提供定制、超复杂的 ASIC 芯片解决方案,已在伦敦证券交易所AIM上市,股票代码为SND。Sondrel 是全球领先的 ASIC 设计公司之一,为客户提供 5nm 芯片设计服务,同时 3nm 芯片设计也在研究中。

1.jpg

根据其股票发行价,该公司市值约为 4800 万英镑。这是英国半导体行业内的一次重大 IPO 交易。更多信息,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nPt8bY-AY

开盘价为每股 55 便士,交易首日股价便不断上涨。欲了解最新股价,请登录 https://ir.sondrel.com/investors/share-price-rns

Sondrel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Graham Curren 表示:“面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如新冠疫情以及美国对特定技术的出口限制等,目前西方公司只有少数几家公司仍能为科技巨头的下一代产品提供先进的数字芯片,而 Sondrel 就位列其中。我们是这些科技巨头的可靠合作伙伴。这些超复杂芯片上有数十亿个晶体管,整个制程需要耗费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于一款设计成本达数百万的芯片,若客户委托 Sondrel 完成,那么客户就可以完全放心,我们会像过去二十年那样,准时按预算交付产品。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十年里,公司 70% 的业务都来自我们的老客户。

2.png

Sondrel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Graham Curren

“对客户来说,将我们的设计变成芯片,每份订单所涉及的金额都高达数百万英镑。而正是我们在业内的良好记录,给予客户充分的信心。到目前为止,Sondrel 一直都是自筹资金,我们的管理团队熟知如何谨慎管理公司财务。此次 IPO 募集的资金将推动公司迅速拓宽 ASIC 业务。

“在设计阶段,我们与客户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通晓设计的各个方面,确保所有问题能够在内部快速解决,因此,客户相信我们能够顺利交付芯片产品。”

Sondrel(控股)有限公司

Sondrel 成立于 2002 年,是超复杂 ASIC 各阶段设计方面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其在定义和设计ASIC方面的咨询能力屡获殊荣,并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将设计落地,制作经过测试的批量封装芯片。整个供应链流程的单点联系,确保风险低,上市时间快。Sondrel 总部位于英国,其通过在中国、印度、摩洛哥和北美的办事处,为全球客户提供支持。公司已于伦敦交易所AIM上市,股票代码为 SND。

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sondrel.com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56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绿芯将在11月15日至18日德国慕尼黑2022电子展(C4展厅,347展位)展示其NANDrive®, ArmourDrive® 和大容量固态硬盘产品系列。绿芯丰富的工业级固态硬盘和存储卡产品组合可满足嵌入式系统对耐久性、长寿命和可靠性等需求。 

294563-image_1.png

绿芯的工业级固态硬盘产品组合包括NANDrive 产品系列(具有eMMC、PATA或SATA接口的球栅阵列(BGA)固态硬盘)、ArmourDrive 可插拔式产品系列(SATA M.2、mSATA、SATA 2.5"、NVMe M.2)和存储卡(CFast、SD / microSD),以及大容量固态硬盘产品系列(SATA 2.5"、NVMe U.2)。搭配绿芯EnduroSLC® 专利技术的工业级固态硬盘可为高温、高读写压力的高可靠应用提供高耐久性(最高30万擦写次数)和超高数据保持力。 

请移步绿芯的经销合作伙伴 Macnica ATD Europe 在C4-347的展位。技术专家将在现场解答绿芯的产品如何满足工业、网络和交通运输等应用对数据存储的要求。 

关于绿芯

基于超过30年的固态存储设计经验,绿芯致力于为嵌入式系统和企业级数据中心开发耐久、可靠和安全的存储解决方案。公司中国总部设在北京,海外总部设在美国硅谷,并在北京、上海、厦门、新竹和硅谷设有产品研发中心。 https://www.greenliant.com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5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强强联手为移动终端设备带来更精准的色彩显示以及更高帧率的游戏体验

专业的视频和显示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Pixelwork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PXLW)逐点半导体近日宣布,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公司MediaTek联发科技发布的全新天玑9200旗舰移动芯片采用了公司的Pro Software视觉解决方案,通过引入专业的色彩校准方案,进一步提升天玑9200移动芯片的色彩显示能力,同时双方在手机应用系统层面的合作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通过在低延时插帧技术方面的深入合作加速打通游戏显示链路,为更多游戏提供高帧率体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天玑9200 旗舰5G移动芯片凭借在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方面的创新突破,以冷劲的全速体验为用户导向,为移动市场打造全新旗舰标杆5G芯片,用先进科技赋能移动终端打造专业级影像、沉浸式游戏体验,支持高速5G网络以及即将到来的Wi-Fi 7无线连接,推动全球移动体验升级。天玑9200搭载八核旗舰CPUCortex-X3超大核主频高达3.05GHz,且性能核心全部支持纯64位应用,多线程64位计算可大幅升级APP应用体验。天玑9200率先采用新一代11GPU Immortalis-G715,性能较上一代提升32%,支持移动端的硬件光线追踪和可变速率渲染技术,释放强大图形性能提升游戏体验。

Pixelworks逐点半导体在过去的一年中也实现了X7视觉处理器在手机端的成功落地以及多倍插帧方案在热门游戏项目上的顺利适配,新一代超低延时插帧技术获得了众多用户的认可,高帧率低功耗的视觉显示优化方案为玩家们带来更畅快的感官享受。去年,Pixelworks逐点半导体与MediaTek在旗舰5G移动芯片天玑 9000上达成了密切合作,随着彼此技术的不断成熟,双方也将在天玑 9200移动芯片以及后续的产品上挖掘更多合作机会,实现更深入的技术融合,通过联合更多的生态伙伴,共同打造可应用于更多场景的视觉解决方案,以进一步丰富用户的影像及游戏体验。

“很高兴能够与Pixelworks逐点半导体在天玑9200旗舰芯片上继续展开合作。”MediaTek副总经理暨无线通信事业部总经理徐敬全博士表示:“色彩显示的准确性是沉浸式感官体验的基础,无论是图片、视频,亦或是游戏动画,真实感始终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Pixelworks逐点半导体对于色彩的精准把控在天玑9000上已经得到充分验证。而在天玑9200以及后续的产品上,我们将在延续这一优势之外,在游戏视觉体验提升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全方位地提升终端用户的视觉体验。”

Pixelwork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odd DeBonis说道:“祝贺MediaTek天玑9200旗舰芯片发布!与上一代相比,天玑9200处理器在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方面的进一步突破令人惊艳,而在游戏性能方面,对用户需求的挖掘之深也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希望除了将Pixelworks逐点半导体优秀的色彩显示技术融入天玑移动芯片之外,也能将包括多倍插帧方案在内的先进视觉显示技术进一步引入天玑5G开放架构,为更多的游戏内容在移动设备上呈现长时的出众流畅画质,让高帧低耗的游戏体验为移动多媒体体验带来新的飞跃。”

关于MediaTek

MediaTek是全球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在移动终端、智能家居应用、无线连接技术及物联网产品等市场位居领先地位,一年约有20亿台内建MediaTek芯片的终端产品在全球各地上市。MediaTek力求技术创新并赋能市场,为5G、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语音助手设备、可穿戴设备与车用电子等产品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移动计算技术、先进的通信技术、汽车解决方案以及多媒体功能。MediaTek致力让科技产品更普及,因为我们相信科技能够改善人类的生活、与世界连接,每个人都有潜力利用科技创造无限可能(Everyday Genius)。了解更多资讯,请浏览:www.mediatek.com

Pixelworks逐点半导体公司简介:

逐点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Pixelworks Inc. NasdaqPXLW)在中国的控股子公司。逐点半导体专注于手机视觉处理芯片,视频转码芯片和3LCD投影仪主控芯片及实施方案的开发和设计,是业内先进的创新视频和显示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Pixelworks提供业界先进的内容创作、视频传输和显示处理解决方案和技术,可在从影院到智能手机的所有屏幕上提供真实的视觉体验和优越画质。该公司拥有20多年的历史,为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专业显示器和视频流媒体服务的供应商提供图像处理创新方案。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官网www.pixelworks.com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5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文/艾迈斯欧司朗系统方案工程经理 孙文轩

近几年,元宇宙如一阵热风,吹起了无数人对于“科技、梦幻与未来”的想象。随着“元宇宙”的火爆,作为其硬件载体的AR、VR设备成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指透过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精算并加上图像分析技术,让屏幕上的虚拟世界能够与现实世界场景进行结合与交互的技术。

1.jpg

AR技术主要包括硬件、软件、内容和平台四个部分,在本篇文章中重点讨论的是用于主要硬件部分显示光机的光源。在进入正式内容之前,不妨先畅想一下,我们想要现实如电影中科幻的AR眼镜,应该具备什么特点?首先,在技术上要实现虚实的完全融合,其次要在外观上应与普通眼镜无异。而要达到这两点则包括了重量、人体工学、高效能等数十个因素,在这重重的困难中显示技术是关键的突破口。

主流AR眼镜中的显示技术有哪些?

目前用于AR眼镜的主流显示技术可以分为被动式微显示技术,主动式微显示技术以及扫描显示技术。

1.被动式微显示技术

被动式微显示技术包括传统的LCD以及DLP、LCOS等,它们在工作时需要使用RGB LED或者RGB激光器作为光源。被动式微显示技术在市场上已经相当成熟,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高亮度、高色域等优点,但光机体积相对其他微显示技术会相对较大,并且光展量有限。

2.主动式微显示技术

主动式微显示技术包括使用Micro OLED和Micro LED的显示技术。Micro OLED又称为硅基OLED,拥有自发光等特性,较适合在VR眼镜中使用。如果在AR设备使用Micro OLED显示器,明亮场景下,显示效果会大打折扣。主要原因是目前主流的Micro OLED显示技术亮度仅能达到1000-6000尼特,最终入眼亮度可能只有200-300尼特。而Micro LED在效率、亮度、色域对比度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但由于RGB的集成难度非常大,因此该技术的应用还具有很多挑战。

3.扫描显示技术

扫描显示技术(LBS)使用RGB激光器作为光源,搭配MEMS进行扫描成像。它兼具体积小、效率高、高色域和高对比度的优点,但系统设计较为复杂,并且由于激光的干涉效应会导致散斑现象出现,因此LBS技术在图像质量上也有待提升。

2.png

AR光机设计需要权衡

在AR虚拟信息显示中,显示的信息需要根据眼镜佩戴者的动作不断调整适应,并叠加在用户在现实世界中实际看到的东西上。计算机需要通过摄像头、GPS定位或传感器数据检测环境,并选择需要展示的信息。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工程师要考虑包括重量、人体工学、显示亮度、成本等许多因素。各项因素之间互相作用,在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下,难以完全满足所有要求,我们要基于需求去设置不同的优先级而决定相关的显示方案(即光源和光学方案)。

艾迈斯欧司朗作为全球光学方案领导者旗下有多种LED为AR光机提供光源。其中,在分色镜方案中,艾迈斯欧司朗提供红蓝二合一LED-LE BR Q7WM.02、单绿LED-LE T Q8WM、转换绿光LED-LCG H9RM。在导光柱方案中,提供将RGB三颗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里面,再搭配导光柱实现照明场景的LED-LE RTB N7WM。

3.png

在AR中,分色镜和导光柱都是常用的合光方案。一般来讲,分色镜方案可以收取更多的光能量,因此拥有更好的颜色均一度,能够实现更高的显示亮度。但分色镜方案需要较多的光学器件,这会导致光机的尺寸较大,同时对于组装精度也有严苛的要求。而导光柱方案则不需要很多的分光镜,因此组装精度较低、光机的尺寸也相对较小,但由于排布的关系,显示器可以利用到的LED光能量较低,同时由于排布位置的差异也会使颜色均一度较差。

为了改善颜色均一度,艾迈斯欧司朗在原本RGB三颗芯片“一”字形排列的基础上,推出了“田”字型LED-MOSAIC,它包括了RGGB四颗芯片的版本以及RRGGBB六颗芯片的版本。相比于原本的“一”字型排列,这种排列方式不仅提升了颜色的均一度,而且进一步缩小了芯片表面相对于封装表面的距离(从原来的0.44mm降到0.15mm),意味着光学离芯片更近,实现收光更容易、颜色更均匀。

4.png

那么该方案可实现什么样的显示亮度呢?

以基于RGGB MOSAIC的AR显示亮度示例,当LED的电功率为1W时,输出的光通量约为50lm,经过前端光学系统后,可以输出10%到20%,也就是说在到达光波导镜片之前会维持5到10lm的光通量。匹配不同的光波导类型,可以实现350nits到6500nits的入眼亮度。

5.png

利用MOSAIC LED搭配LCOS或者是DLP的方式可以将光机体积缩小到3-5个cc(立方厘米),这相比传统的LED+分色镜方案的5-10cc的光机体积,在尺寸和重量方面都有了大幅度降低。尽管如此,对于普通消费AR来说,这样的体积依旧不是理想的状态,尺寸需要进一步缩减。由此,艾迈斯欧司朗开发了一款适用于激光束扫描(LBS)技术的RGB集成式激光器,使用该激光器搭配MEMS的方案,可以将整个光机的体积缩小到1cc以下,这对于普通消费类AR眼镜来说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6.png

新型R/G/B激光模组

在LBS方案中最重要的三要素是RGB三色激光、光束整形光学以及scanning mirror(s)。其原理是RGB三色的激光从激光模组发出后,经由光学元件准直以及合束以后到达MEMS mirror,再经由MEMS mirror反射出来,耦合进入光波导。光波导就像一般眼镜的镜片一样,影像会在光波导里面传递,然后最终投射到使用者的眼睛。

7.png

LBS技术本身并不是全新的显示技术,早期采用的3个分离式R/G/B TO38激光器的光机尺寸较大,约为1.7cc左右,而基于艾迈斯欧司朗推出的三合一RGB激光器(VEGALAS™ RGB)设计的光机可将尺寸进一步缩小至0.7cc。这颗激光器尺寸仅为7×4.6×1.2(mm3),可以直接做SMD贴片。并且使用了气密性的封装设计,可以防止特别是蓝光激光器免受外接环境影响从而大幅提升了可靠性。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由于这颗激光器还没有集成光束整形光学,所以光束准直和合束需要在封装外实现。

8.png

基于VEGALAS™ RGB的光机显示亮度和激光器功率的是如何对应的呢?艾迈斯欧司朗做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估算。以设置1500nits的目标入眼亮度为例,光波导的转换率大约是150nits/lm,因此在进入到光波导之前,光通量需要10lm左右。激光器经过光学器件的整形和合束,一般可实现50%以上的集光效率。我们可以计算出需要激光器的输出光通量为17lm,再将其转换成所需要的三个颜色的光功率,所需总光功率大约为78mW,然后依据每个芯片目前所能实现的电光转换效率来计算,大概需要0.8W电功率输入。

9.png

通过RGB激光器的波长、目标白点以及等效的白光通量@目标白点等参数可以计算出需要红色的芯片输出39mW的光功率,绿色的需要25mW的光功率,蓝色需要14mW的光功率,这个就是前面78mW总光功率需求的来源。

10.png

未来:多光速扫描(Multi-Beam Scanning

为了使AR眼镜更小、更轻薄,能达到消费级的技术水平。除了目前正在开发的VEGALAS RGB三合一的激光器以外,还可将光束扫描方案进行扩展,即多光速扫描(就是Multi-Beam Scanning,简称MBS)。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在绿光激光器一个发射点的基础上,做出多个发射点,从而得到拥有更高更密集的扫描点像素,这可以有效提升整个显示的分辨率和均匀性。但目前来说,多光速扫描技术实现相对困难,若想真正商业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不过对此艾迈斯欧司朗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致力于为消费者在虚拟与现实世界带来“包罗万象”的视觉体验。

关于艾迈斯欧司朗

艾迈斯欧司朗集团(瑞士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AMS)是光学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我们为光赋予智能,将热情注入创新,丰富人们的生活。这就是传感即生活的意义所在。

我们拥有超过110年的发展历史,以对未来科技的想象力为引,结合深厚的工程专业知识与强大的全球工业产能,长期深耕于传感与光学技术领域,持续推动创新。在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健康与工业制造领域,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在健康、安全与便捷方面,致力于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绿色环保。

我们在全球范围拥有约2.4万名员工,专注于传感、照明和可视化领域的创新,使旅程更安全、医疗诊断更准确、沟通更便捷。我们致力于开发突破性的应用创新技术,目前已授予和已申请专利超过15,000项。

集团总部位于奥地利Premstaetten/格拉茨,联合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2021年,集团总收入超过50亿欧元。ams-OSRAM AG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ISIN: AT0000A18XM4)。

加入ams OSRAM社群媒体获得第一手资讯:>Twitter>LinkedIn>Facebook>YouTube

如需获得更多资讯,请访问:https://ams-osram.com/zh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5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11月8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慧能泰(Hynetek)HUSB311 USB PD PHY芯片的100W双向充放电方案。

1.jpg

图示1-大联大世平基于慧能泰产品的PD 100W双向充放电方案的展示板图

随着USB Type-C的面世以及多次的叠代升级,USB Type-C俨然已经成为大多数电子设备的主流接口。与此同时,在面向电源、数据、视频等应用场景时,基于CC线的PD协议正在变得不可或缺,通过PD协议对主机和设备进行配置也成为系统的基本要求。大联大世平基于慧能泰(Hynetek)产品的100W双向充放电方案,该方案集成了一个USB PD DRP控制器HUSB311、一个降压充电器PL5500以及一个MCU模块,可实现单个USB Type-C端口100W PD的充电或放电。

2.jpg

图示2-大联大世平基于慧能泰产品的PD 100W双向充放电方案的场景应用图

该方案是USB Type-C PD DRP控制器与电池充电管理系统的结合,HUSB311配置为双向充放电(DRP)提供支持,且各种支持的电压电流标准均可自由定制,甚至于还可以采用PD协议的自定义指令,进行双方设备鉴权。在身份识别成功后,发起更高电压、更大电流的支持,提升用户体验。此外,无论外部接入的充电设备还是供电设备,HUSB311均可以自动检测,自适应调整功率角色,顺利完成PD协议的功率握手。

HUSB311是慧能泰(Hynetek)于2021年推出的高性能USB PD PHY芯片。Hynetek是一家专注于智慧能源控制技术的公司,主要面向智能快充和数字能源领域,提供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产品。目前,Hynetek已完成了围绕USB Type-C生态链的整体产品布局,开发并量产了多款产品。

3.png

图示3-大联大世平基于慧能泰产品的PD 100W双向充放电方案的方块图

在运行时,USB PD DRP控制器HUSB311与MCU建立一个Type-C端口管理器,也称为TCPM。由于TCPM的存在,方案可以根据USB Type-C接入的电子产品类型,自动切换其作为主机、设备或DRP的角色。此外,HUSB311和PL5500都集成了I2C接口作为从属设备。借由微处理器通过I2C接口的通信可以实现监测和高级配置,例如监测PD电源的容量和PDO协商。而通过PL5500的I2C接口,可以灵活地对充电参数进行编程,如输入电流限制、输入电压限制、充电电流、电池充满等。

通过此方案可以有效地给1-6个电池充电,或给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的大容量电池组放电,通过USB PD协商,它可以通过一个USB Type-C端口实现PD 100W快速充放电功能,非常适用于电动工具、物联网设备、移动电源和便携式电子产品。

核心技术优势

HUSB311的主要特点:

USB PD双重角色(Dual-Role Port);

支持USB PD3.1和USB TCPCI V1.1;

Host模式、Device模式和DRP模式的插拔检测;

电流能力广播和检测;

线缆类型识别;

支持VCONN;

支持死电池模式;

超低功耗待机模式;

30V VBUS引脚耐压和CC引脚耐压;

支持2个I2C通信地址;

支持BIST模式;

e-fuse刻录模式;

1.35mm×1.4mm WLCSP-9B和2.5mm×2.5mm QFN-14L两种封装模式;

±2kV HBM ESD。

方案规格:

作为Sink PD Sink功能:

5V-20V 电池配置1-6节;

充电电流最大5A;

充电功率最大100W。

作为Source PD Source功能:

5V/3A,9V/3A,12V/3A,15V/3A,20V/5A电池配置4-6节;

放电电流最大5A;

放电功率最大100W。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全球第一、亚太区最大的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TSE:3702)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货商超250家,全球80个分销据点,2021年营业额达278.1亿美金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1年蝉联「优秀国际品牌分销商獎」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市场排名依Gartner 2022年03月公布数据)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5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日,英特尔以线上形式举办了主题为“同芯共智,数创美好”的2022英特尔工业物联网大会。在此次大会上,英特尔携众多行业伙伴展示了其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取得的优秀技术成果,并全面分享了英特尔如何通过领先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加速产业数字化升级。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英特尔工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Christine Boles表示:“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千行百业,众多行业参与者在此过程中遇到了巨大挑战。为此,英特尔不仅通过打造领先的软硬件产品组合,推动实现云边协同,还推出若干平台解决方案,以便工作负载能够更高效地在英特尔平台上运行。此外,我们还利用英特尔®物联网市场就绪解决方案和物联网RFP就绪套件,帮助行业参与者进行联结和推广,将终端客户、制造商、零售商和医疗提供商等联系起来,携手规模化部署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数字化对经济复苏发挥着愈发重要的助推作用,近年来,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中国实现稳增长、稳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英特尔网络与边缘事业部工业解决方案中国区总监李岩表示:“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创新驱动发展及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截至2021年,中国制造业已增长至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之首,且约占全球制造体量的30%。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效应以及完备的产业链,使其势必能够成为长期发展智能制造的优势。”

长期以来,英特尔深耕制造业领域,并凭借多样化的智能边缘产品组合和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携手生态伙伴一起为行业变革提供价值。随着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制造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不仅局限于自动化技术,还包含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而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这三项技术的融合。在这个趋势下,英特尔不仅面向智能边缘构建功能丰富的芯片、开放和优化软件,还通过全球生态伙伴系统提供了数百个预配置和集成的边缘到云解决方案。此外,英特尔还在以广泛且可扩展的开放平台为基础,助力开发人员更轻松地基于英特尔软硬件进行创新。

例如,英特尔一直在研发面向工业需求的芯片产品(包括支持TCC/TSN、功能安全等应用的特定型号芯片)。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助力智能边缘计算产业的发展,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简称ECC)还联合英特尔及国内厂商一起定义了工业边缘节点参考架构(Industrial Edge Node,简称IEN)。该参考设计采用了核心模块和外设模块分离的模块化架构,当CPUIO解耦时,CPU可单独升级。同时,工业端口也能够进行定制,方便用户针对不同细分场景自定义IO。英特尔基于IEN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则能更充分地赋能生态伙伴落地全场景应用。此外,以英特尔芯片和IEN为硬件基础,英特尔还能帮助客户更有效地定义其视觉控制器、Soft PLC、运动与数控控制器、数据分析控制器和HMI,等等。英特尔还专注于包括英特尔®工业边缘洞见平台和英特尔®工业边缘控制平台在内的智能边缘软件开发。这些软件汇集了各种参考设计,能够帮助行业伙伴更轻松、更快速地开发解决方案,并将工作负载整合到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平台上,以满足用户更高标准的智能制造需求。

英特尔不仅提供领先的技术,还在持续赋能工业生态系统,并作为创新引擎,为工业生态伙伴提供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英特尔与包括ODMOEM、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以及运营商在内的众多生态伙伴,共同开发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和物联网开发套件,以供制造商和公用事业企业部署。

针对中国工业用户的本地开发习惯,凭借英特尔在工业级芯片、工业边缘节点参考架构和工业边缘软件平台的多年积累,以及通过挑选适合不同应用的工业电脑产品进行测试及优选之后,英特尔还于此次大会上推出了英特尔®工业电脑优选项目,通过提供套餐式方案,满足便利优先的客户群体需求。该项目主要通过三个维度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机器、减少二次开发并缩短项目周期,分别是工业芯片和模块化设计、针对工业级工况提高可靠性要求以及不同工业应用差异化调优。此外,英特尔也会在后续将通过英特尔工业电脑优选项目的厂商机型信息在网上公布,并签发该项目测试函给所通过的机型生产厂家。目前,已有包括康士达科技、智微智能、大唐计算机及信步科技在内的首批厂商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并将陆续获得测试函。

如今,在工业数字化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制造、能源、物流等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智能制造时代,企业面临着从技术到产品的全新挑战。作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者和贡献者,英特尔将继续通过计算、连接、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以及传感和感知这五大基础的超级技术力量,助力更多企业在快速演进的技术潮流中发现更具生命力与扩展性的转型路径,实现高速增长。与此同时,英特尔也将携手更多行业伙伴深刻塑造人类体验世界的智慧化方式,共创美好未来!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5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专访北京元一畅想科技有限公司COO李桢

当下,元宇宙概念铺天盖地,又有多少人目睹过3D虚拟空间呢?更不用说拥有一个自己的元宇宙空间了。为了满足大家对元宇宙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我们专访了第二十四届高交会初创科技企业展展商—北京元一畅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一”)COO李桢,他分享了元一将在本届展会上展出的SaaS编辑生成器以及具备模块化功能的元宇宙多人交互的社群PaaS平台。

打造人人可创造的数字空间平台

“用户用几千元就可以自由制作各种各样的元宇宙空间大作。”这大概是记者在这次专访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了,毕竟人人都向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在2022年,它实现了。李桢介绍元一畅享的元宇宙SaaS编辑器只需简单拖拽即可编辑,让用户获取真正简单的0安装,可分享简单网页、小程序,装备简单,并且任意PC都可可使用,真正做到“人人皆可用”。而他们特意为设计师设计研发的模块化功能的元宇宙多人交互的社群PaaS平台,则可以使设计师通过功能的选择,高效的生成定制化的元宇宙空间。通过他们在全球领先的空间压缩技术,能让大空间场景下的多人技术,以更加亲民的运营成本普及到商业中去。

元一的SaaS和PaaS产品目前可以应用到汽车、政府招商、教育、会展、企业网站改造等多个领域。

元宇宙时代已来,元一助力各行各业抓住时代风口

元宇宙改变的是大众对于空间和时间的操作习惯,“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线上会议、研学、社群,已经逐渐被大众接受。而元宇宙空间场景作为重要的互联网组成部分,将会帮助使用者置身于互联网中,增强大家线上沟通的体验感。”

元宇宙行业的潜力还远远不止这些。李桢表示虽然整个元宇宙行业还处于一种概念论证的阶段,但去年数字藏品大火,今年数字人再创新高,越来越多的使用者意识到空间交互、社群,可能产生更大的产品价值,所以元一未来几年将致力于制作一款基础的、简单易用的三维元宇宙生成工具,主要开发行业的特色功能,补足目前的SaaS 和 PaaS,为各行各业找到元宇宙适应的场景,抓住时代的风口。

本次参展高交会初创科技企业展,元一将提供各种可能应用的元宇宙场景,也将带客户参观了解元宇宙这个庞大的概念的不同技术路线。元一将为现场观众提供元宇宙的初体验,只需一部手机,一个二维码便能体验。同时还将提供触控一体大屏幕,给到大家更好的体验感。元一团队希望了解市场前沿的反馈,从而优化公司的产品,欢迎大家来高交会初创科技企业展10D31展位体验交流。


围观 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5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专访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及旗下产品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工信部)、“国家重点新产品”(科技部)和“国家双创平台示范项目”(工信部),2019年被评定为“全国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人社部),2014-2021年连续8年获得“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突出贡献奖”。拥有如此多的荣誉的公司,它究竟有多强的实力?跟着我们一起走近全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一面“新旗帜”、第二十四届高交会高技术服务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展区的参展企业——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览”)。

一览致力于打造“以职业研究为内核,助推人才职业发展的智慧服务平台”,致力于为人才提供职业规划、精准求职和技能提升等职业成长服务,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配置和培养服务,为高校提供协同育才服务,为政府提供人才资源数字化管理和人才工作科学决策支撑服务,

以职业研究为内核,助推人才职业发展

为了提高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产业园集群发展,第二十四届高交会高技术服务展增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展区。作为其中展商之一,一览将展示其在招聘服务、培训服务、校园服务、产业人才大数据服务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一览拥有专业的猎头和RPO顾问团队,精耕电力新能源、土木建筑、智能制造、生态环保、IT互联网、金融、大健康等垂直行业,为企业提供人才寻访、人才评价和人才背景调查等快速解决企业招聘需求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一览旗下“业问”平台致力于人才的终身职业技能提升,截至目前平台已汇聚职业技能课程超过20万节,涉及工种超过300个。

一览还为政府、企业提供校园招聘、校企洽谈、直播带岗等服务,与高校开展职业规划、实习基地、定向培养等合作。现已覆盖2000余所高校,拥有1000余位校园大使,形成完备的线上加线下全流程政、校、企综合化服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览积极开展人才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建设了全国首家省级人才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华为及中国电子(CEC)等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动“数字政府”和“数字城市”在人才工作领域的深度应用,致力于为政府部门提供人才资源数字化管理及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服务。

众虎同心,引领人才跑出发展的“加速度”

一览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将“用户第一”作为企业服务的价值导向,全心全力引领人才跑出发展的“加速度”。创始人张海东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目前公司拥有研发人员超过100人,获得90余项著作权及专利。

一览团队期望在今年高交会上,和更多的行业先锋切磋交流,与目标客户群体进行资源的对接和转化,同时也为高交会观众、参展企业介绍一览的合作伙伴,,期待能够在高交会与各位同好建立起交流合作!11月15-19日高交会高技术服务展10B04展位,一览静候您的到来,与您相约!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5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专访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科技事业部主管甘航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与自然互动的关键。人类探索利用新能源及开发新的能源利用技术的脚步从未停止过。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绿能院”)面向国家绿色发展需求,研发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绿色合成、低能耗工业气体氨分离回收、离子液体法CO2捕集分离、低碳烃制MMA及光学级PMMA、尼龙5X核心单体戊二胺绿色制备、高端光学PC制备等新技术,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目前已有多项技术已在企业转化落地并取得了良好效益。第二十四届高交会高技术服务展,他们将带来最具代表性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绿色合成技术以及低能耗工业气体氨分离回收新技术。

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绿能院一直在努力

绿能院此次参展的亮点技术是其团队历时十数年研发而成,跨越了基础研究向工业应用的鸿沟。绿能院科技事业部主管甘航表示:“化石能源在我国的能源体系中占比高达85%以上,在我国能源构成中居主导地位。在化石能源发展的过程中,要解决化石能源利用难题,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是重要途径和出路”。因此,绿能院研发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绿色合成技术以及低能耗工业气体氨分离回收新技术。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绿色合成技术:碳酸酯是新能源储能电池发展不可或缺的电解液溶剂及材料。针对现有工艺流程复杂、污染重、能耗高等缺点,绿能院研发的锂离子电池电解绿色合成技术突破离子液体催化剂开发及规模制备等关键技术,形成工艺包,建成首套万吨级示范及10万吨级工业装置,为CO2资源化高值利用开辟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主要产品是EC/DMC锂电池电解液,支撑低碳能源新兴产业发展,预计2025年需求将达400万吨,2030年将超千万吨。此项技术延伸了石化产业结构,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面市后将极大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新能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低能耗工业气体氨分离回收新技术:离子液体法含氨气体分离回收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分离效率高等显著优点,解决了含氨尾气行业痛点,为绿色低能耗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是新一代气体绿色分离节能变革性技术,利用该技术建成了年处理气量亿方级工业示范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低能耗工业气体氨分离回收新技术,目前已建成1.3亿标方/年离子液体法含氨尾气分离回收工业装置和1.5亿标方/年三胺尾气氨碳分离工业装置。

并且这些相关技术均已取得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绿能院的成果,也是属于我们国家的硕果。

聚焦化石能源与新材料难题,引领绿色能源与新材料领域前沿

在问到研究院未来的规划时,甘航介绍说:“绿能院聚焦化石能源与新材料关键技术方面的重大问题,开展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与变革性新技术开发,孵化高新企业,汇聚培养高端人才,实现重大成果转移转化,引领绿色能源与新材料前沿。未来几年,绿能院将重点部署低碳能源、高端材料及生物工程等研究方向,围绕以上研究方向,重点开展光电能源技术、工业气体净化分离技术、低碳烃利用技术、碳捕集利用技术、生物合成及生物膜分离等研究工作。”

绿能源团队对参展高交会高技术服务展满怀期待,希望能借展会平台,与其他行业先锋相互交流学习。届时,绿能院将通过展板的形式与参展观众、企业分享现阶段重点研发技术,更有专业的科研工作人员在现场对技术的原理、使用、可带来的效益等进行讲解欢迎大家到高交会高技术服务展10C04展位与绿能院探讨交流。


围观 7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5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增加了对RZ MPU的支持之后,该计划现可提供来自200多个受信合作伙伴的软件组件,涵盖广泛的技术领域

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TSE:6723)今日宣布,为其RZ产品家族微处理器(MPU)提供商业级、性能优化的组件---其中包括106个新合作伙伴和160个组件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大“Renesas Ready合作伙伴网络”。在过去三年中,这一受信技术合作伙伴计划已发展至超过200个合作伙伴的规模,共同打造了300多款与瑞萨RZ MPU,以及RA、RX和RL78微控制器(MCU)产品线相配套的即用型组件解决方案。Renesas Ready合作伙伴网络覆盖了8位至64位产品,易于客户应用的扩展。

1.jpg

瑞萨电子现已将“Renesas Ready合作伙伴网络”覆盖全部MCU和MPU产品线

在过去三年中,“Renesas Ready合作伙伴网络”已发展成为一套即插即用的方案选择。结合瑞萨产品的优势,帮助用户简化设计流程,缩短上市与盈利周期。随着更多合作伙伴的加入,该解决方案生态系统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成长。

瑞萨电子执行副总裁、物联网及基础设施事业本部总经理Sailesh Chittipeddi表示:“瑞萨面向MCU和MPU构建了卓越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并将继续壮大我们的网络,使用户的工作更加轻松。随着瑞萨RZ产品家族的加入,我们现在已拥有一个遍及所有瑞萨产品并由可信合作伙伴搭建的、强大的全球生态系统。”

领先的生态系统业务管理平台WorkSpan首席营销官Chip Rodgers表示:“由于工业物联网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Renesas Ready合作伙伴网络等产业生态系统变得愈发重要。解决方案设计的复杂性已扩大数倍,项目的时间安排也更为紧凑。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对于建立整体解决方案以解决现实世界的技术问题,以及加强协作并推动成功,都至关重要。”

瑞萨电子战略合作关系和全球生态系统事业部总监Kaushal Vora和Chip Rodgers将于11月11日在WorkSpan的“Ecosystems Aces”播客中讨论生态系统和扩展Renesas Ready合作伙伴网络的重要性。了解更多信息并收听播客,请访问:bit.ly/3TN8UA6

Renesas Ready合作伙伴网络基于预先开发的第三方软件及硬件组件。这些“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利用瑞萨的MCU和MPU产品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同时根据瑞萨软件平台和工具的每个主要版本进行修订。这些组件都拥有一个特定产品徽章,并附有易于理解的宣传资料与示例项目。通过技术演示、视频概述、参考设计和白皮书等形式提供互动、身临其境的内容,涵盖了广泛的技术领域。

查看来自Renesas Ready合作伙伴网络中众多合作伙伴的评价,请访问:renesas.com/renesas-ready

关于瑞萨RZ微处理器产品家族

瑞萨RZ产品家族32位和64位微处理器(MPU)能够提供未来智能社会所需的解决方案。通过高性能CPU内核和各种加速器及外围功能,工程师可以轻松实现高分辨率人机界面(HMI)、嵌入式视觉、嵌入式人工智能(e-AI),以及实时控制和工业以太网连接。更多信息,请访问:renesas.com/rz

关于瑞萨电子

瑞萨电子(TSE: 6723) ,科技让生活更轻松,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作为全球微控制器供应商,瑞萨电子融合了在嵌入式处理、模拟、电源及连接方面的专业知识,提供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成功产品组合加速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及物联网应用上市,赋能数十亿联网智能设备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更多信息,敬请访问renesas.com。关注瑞萨电子微信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5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