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建立ESG数据基础、建立更负责的供应链、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23年1月12日 -- 企业不再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视为可选项,而是企业的当务之急。今天,企业领导者面临着来自董事会、投资者、客户和员工的压力,他们要求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透明度。最近的数据显示,可持续发展正跃升为企业议程的重要事项——近一半(48%)的全球首席执行官表示,提高可持续性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之一,较 2021 年以来增长了 37%。2022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强调了从承诺到行动的重要性,来自世界各地的政界和商界领袖齐聚一堂,讨论气候变化的最新问题。

AI_sustainability_20230112_Original.jpg

企业不再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视为可选项,而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2023 年对企业的期待不仅是要制定雄心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还要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化为行动。然而仅有23%的CEO表示他们正全面实施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他们同时表示,缺乏可靠的数据洞察阻碍了他们采取行动。 

要想切实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可能需要企业加大对新流程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投资,以弥合从战略到行动的差距。2023年,人工智能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助力企业加速落实其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一,帮助企业建立其环境、社会、治理(ESG)的数据基础。

数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要素, 许多企业领导者认识到,要朝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他们需要拥有有意义的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数据, 以帮助他们评估进展。  好消息是,组织运营中有大量可用的环境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从设施运营、能源消耗、资产维护、IT 基础设施等中提取。 

同时,收集和理解那些位于公司不同孤岛中的海量数据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企业还必须能够根据复杂的ESG框架向各个利益相关方报告数据。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各利益相关方将要求企业领导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承担更多责任。企业将求助于自动化技术来收集和整合数百种数据类型,以持续提供透明、可核查、财务级别的信息并报告进展。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分析和利用运营中大量可用的数据,利用设施运营、能源消耗、资产维护、IT 基础设施等位于公司不同孤岛中的数据,基于混合云底座实现数据流转,帮助企业根据复杂的ESG框架向各个利益相关方报告数据,并将其转化为预测性洞察,可用于评估可持续发展基准的进展,从而帮助企业减少日常业务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建立更负责和更具弹性的供应链。

企业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供应链,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满足新兴的 ESG 相关监管要求。追溯产品来源的能力对于证明企业是否是合乎道德和可持续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消费者越来越期望企业从供应链的第一公里到最后一英里都能够做到完全透明。了解碳足迹也很关键,因为范围 3 排放可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90%。 

透明度和可见性需要可信、安全的数据,大多数首席供应链官 (CSCO) 预计,提高透明度和可见性水平将成为他们未来三年的关键差异化因素。使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使组织能够优化工作流程并提供这种可见性,CSCO将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方法来应对供应链挑战。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建立更加透明、可追溯和脱碳的供应链。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可以帮助 CSCO 及其团队收集数据、识别风险、验证文档并提供审计跟踪,即使在高通胀时期也是如此,同时还可以管理他们的碳、废物、能源、水、消耗和材料效用。这可以调整库存规模,帮助企业减少浪费,并且可以把追踪产品来源所需的时间从几天减少到几秒钟。 

第三,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企业领导不能忽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风险。根据 2021 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报告,极端天气、气候行动失败和人为带来的环境破坏是未来十年企业最有可能面临的三大风险。 

在接下来的一年,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寻求利用天气和气候数据来应对气候风险,而人工智能将是关键。 今天,有大量有价值的气候相关数据还没有被企业充分利用起来,包括有关天气和业务运营的实时和持续观测等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帮助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天气、气候和运营数据,企业可以更轻松地管理影响业务运营的气候风险,也能够更好地推进 ESG 目标。例如,通过用人工智能分析具有一致性的天气和气候数据,企业能够深入研究一些特定问题,例如确定哪些地区、建筑物或资产可能贡献了不成比例的碳排放,以优先考虑改进工作。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紧迫性以及ESG已经渗透到商业世界中,人们更加关注问责制和行动。展望2023年,人工智能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帮助企业立即采取行动,解决一些最紧迫的问题,携手构建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 

关于 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6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GEFCO品牌现更名为CEVA Logistics

  • CEVA Logistics在业务构架中增设了整车物流(FVL)部门。

  • CEVA Logistics成为汽车物流的全球领导者。

  • CEVA Logistics是目前法国最大的物流公司。 

GEFCO(捷富凯)品牌现更名为CEVA Logistics。同时,CEVA Logistics宣布设立了整车物流(FVL)部门,作为其与GEFCO整合项目的一部分。此举是继法国达飞集团于20227月收购这家法国汽车物流领先企业后的又一新举措。

1.jpg

CEVA整合GEFCO

2.jpg

CEVA卡车

3.jpg

CEVA整车物流

CEVA Logistics可提供全方位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服务,包括合同物流和空运、海运、陆运和整车运输。通过收购和整合GEFCO,CEVA成为了目前法国最大的物流企业,以及汽车物流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CEVA于2019年将其全球总部迁至了法国马赛。

GEFCO的其余业务(主要为合同物流和陆路运输)正在陆续整合到CEVA的现有业务中。CEVA计划将在2023年完成整合项目,并在全球范围内取代GEFCO品牌。

久经验证的FVL专业能力

前GEFCO首席运营官Emmanuel Cheremetinski将继续主管新设立的产品部门。作为整车物流的全球产品领导者,Cheremetinski将领导约4千名员工组成的全球团队。

GEFCO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当时GEFCO由法国汽车制造商标致(Peugeot)创立。GEFCO的前FVL部门拥有1600辆卡车、近3000辆运输货车和100多各类车辆组成的车队,每年运输约400万辆汽车。CEVA在部分地区的现有FVL解决方案已整合到新的产品部门中。

全球汽车物流领导者

在收购GEFCO之前,CEVA已经为全球15大汽车制造商中的14家,以及许多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包括入厂制造、零部件和售后服务。通过增加整车配送和运输,CEVA可以为全球汽车行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CEVA Logistics首席执行官Mathieu Friedberg表示: “我们提供快捷物流服务的承诺需要高水平的行业专业能力,因此我们正在不断扩大规模及提升专业能力,从而与客户共创价值。我们欢迎GEFCO新同事与CEVA一道,在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众多行业中实现更广泛的全球服务能力。在达飞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持续增长,秉持我们的目标  成为全球排名前三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CEVA Logistics区域和产品副首席执行官Guillaume Col表示:“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重大转型,整合成熟的整车物流部门将使CEVA立于非常有利的地位。我们深谙汽车供应链各个阶段所需的专识和解决方案,正在为该行业开发全面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关于CEVA Logistics

CEVA Logistics 是第三方物流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提供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以连接世界各地的人员、产品和供应商。 CEVA Logistics 总部位于法国马赛,在全球 170 个国家的 1,300 多处网点拥有约 110,000 名员工,在合同物流和货运管理方面提供广泛的端到端定制化解决方案。 公司2021 年营收为 170 亿美元,隶属于航运和物流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法国达飞集团(CMA CGM Group)。详情请访问:www.cevalogistics.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6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1月13日,AITO问界宣布,针对2023年1月13日8点30分前已提车的车主,推出新年感恩回馈活动,同时宣布自2023年1月13日8点30分起,AITO问界系列部分车型带来新年新价格,问界M5 EV调整后售价为25.98万元起,问界M7调整后售价为28.98万元起。

FQMnpXdERd.jpg

AITO问界始终坚持为消费者带来更优的智慧出行体验。自2022年3月正式交付以来,问界系列已经实现累计交付超过7.5万辆,成为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2.jpg

在发展新用户的同时,AITO问界也充分考虑到已提车用户的用车体验,提供新年感恩回馈活动以及全系列的软件服务升级。问界M5 EV及问界M7将为首任车主提供总价值3.3-3.5万的权益[i],包括价值2.1-2.3万的延长整车质保至8年/16万公里和价值1.2万的12万AITO积分,积分可在AITO商城内选购丰富的华为产品和周边产品,问界M5可享2年的基础保养。此外,问界全系车型将于近期进行OTA升级,新增超级桌面、智能寻车、HUD高度自动调节等功能,进一步优化AITO问界的智慧出行体验。

3.png

问界M5和问界M7采用增程系统,均可实现CLTC工况1100公里+续航里程,拥有可油可电的便捷,此次回馈活动将进一步提升对于同级燃油车主的吸引力,让“多一倍性能少一半油耗”的体验惠及更多用户。拥有HUAWEI DATS动态扭矩自适应系统和智慧充电功能的问界M5 EV则进一步降低了智慧豪华纯电SUV的门槛,让更多车主体会更平顺、无用电焦虑的驾驶体验。常用常新的车机天花板鸿蒙座舱拥有极致的智能体验、轻松自然的交互设计、丰富的车机应用以及便捷的跨设备连接能力,也让智慧出行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在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比拼的是厂商综合实力,AITO问界通过感恩回馈,将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智慧出行带来的乐趣,也将进一步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


[i] AITO问界M7旗舰版除外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6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针对网络和边缘优化的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能够以高效节能的性能驱动核心到边缘的工作负载。该平台具备极高的单核性能、大内存、I/O改进以及广泛的内置硬件加速器

1.jpg

Dan Rodriguez,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网络与边缘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巨变且面临诸多挑战。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供应链所受冲击仍未完全恢复,带来了库存低、时间不确定、商品价格高等一系列加剧成本压力的问题。与此同时,另一个受到掣肘的因素在于劳动力短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紧缺。此外,气候变化问题也是需要我们通过采取更加可持续的生活和商业经营方式来化解的一项全球性挑战。

在此情况下,各行各业都亟需做出响应。首先,为了在面对种种不确定性时更具灵活性,企业正在寻求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让业务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其次,成本压力和不断变化的客户期望加快了“即服务”、“随用随取”、自助服务等“消费型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以更快做出响应。

与此同时,我们正在亲历人工智能、5G和软件定义基础设施这三项关键技术的融合。当把这些技术进步与企业的数字化和自动化需求相结合时,我们可以看到对计算和平台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这些解决方案正在从数据中心扩展到网络边缘和主机托管设施,乃至现实世界的商店、工厂和城市当中。事实上,到2025年,75%由企业生成的数据将在传统数据中心或云之外进行创建和处理1。我有幸参与到将全球庞大的网络引入到软件定义基础设施的工作中,而我的同事们也一直在与世界各地的企业合作,致力于将零售、制造和医疗等行业的传统基础设施升级为软件定义的智能基础设施。

全新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对于创造软件定义的未来而言至关重要。

2.png

针对高性能、低时延边缘和网络工作负载进行优化

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能够为算力要求极高的边缘和网络工作负载提供强大的算力。它不仅显著提高了单核性能,还引入了DDR5内存和PCIe 5.0,并加强了I/O支持。此外,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还具备足够多的内置加速器数量。

基于此,边缘应用可以得益于长期可用、涵盖各种功率和性能的工业级功能,以及能够使企业快速大规模部署的数百种可重复使用的市场就绪解决方案。在此情况下,网络运营商通过一款解决方案就能以高效节能的性能处理复杂的数据包,并在任意场所实现虚拟化网络功能。同时,由于用户生成的内容增加以及AR/VR等新型媒介快速发展,带来5G流量急剧增加,网络运营商还将获得一个敏捷、灵活的平台来处理这些流量增长。

以下例子能够进一步说明这些巨大优势:

  • 边缘AI:英特尔®高级矩阵扩展(AMX)是面向人工智能推出的全新硬件加速器,能够突破性提升基于英特尔® OpenVINO软件和全新英特尔®Geti平台的解决方案性能。通过这种“软硬结合”的方式,我们能够助力架构师及开发人员实现他们最为擅长的创新,即快速构建高性能AI以支持网络及边缘;

  • 5G核心网及虚拟无线接入网(vRAN):通过在英特尔架构上对5G网络进行端到端的虚拟化和标准化,网络提供商可以享受到融合服务的优势,即在一个通用平台上灵活地运行所有核心网、边缘和RAN产生的工作负载。对于5G核心网工作负载,内置加速器有助于提高吞吐量并降低时延,而功率管理方面的技术改进则可以提高平台的响应能力和能效。与前一代产品相比,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能够在不增加任何功耗的情况下,提供大约两倍的vRAN容量2

  • 内容分发网络(CDN):借助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内置的加速器,内容分发网络能够让每台服务器以更低的能耗处理更多会话。英特尔®数据流加速器(DSA)可加速数据在平台上的传输,而英特尔®动态负载均衡器(DLB)则可以平衡处理器核之间数千个会话连接,从而优化资源使用。

不断扩展的英特尔边缘平台产品组合

从针对AI和网络优化的多用途计算到市场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我们非常自豪英特尔能够提供超级多样化的适配边缘的硬件。英特尔架构提供了广泛的处理器选项,以调整成本、吞吐量、功耗和空间需求之间的平衡,无论针对物联网终端设备还是计算密集型融合边缘平台,都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除了今天发布的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我们在上周举办的CES上还发布了用于边缘工作负载的其他产品,为客户提供充分的选择:

  • 第13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广受欢迎、超灵活的边缘性能和功耗选项,适用于计算密集型应用场景及实时类应用;

  • 第13代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器:为AI、沉浸式视觉体验和计算密集型物联网提供高效节能的性能,支持耐用实现;

  • 英特尔凌动®处理器x7000E系列:高度集成的物联网计算平台,可支持低功耗应用场景和简单的编程、部署以及管理功能。

英特尔平台的一致性可以使开发人员在这些边缘平台上实现高度的软件兼容性,从而降低开发成本并缩短开发时间,同时简化部署和运营工作流程。英特尔oneAPI编程模式与英特尔OpenVINO软件相结合,则进一步提升了价值,能够帮助开发人员生成可在CPU、GPU、FPGA和其他硬件加速器上执行的跨架构代码。英特尔软件开发工具和库是充满活力的行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能够充分利用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内置加速器简化软件开发流程。

推动未来基础设施建设

若想让网络运营商和企业将基础设施升级到更高的软件定义自动化水平,就必须满足网络和边缘的关键需求。在打造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时,我们采用了工作负载优先的方法,通过构建具备近乎实时操作功能、长生命周期、高可靠性,以及面向散热和功耗受限规格设备的适当尺寸处理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即时计算需求。

CPU内核与内置加速器相结合,让我们为现实世界的网络和边缘工作负载进一步提高了性能和能效,并降低了总体运营成本。这种工作负载优先的方法为来自各行各业的客户(从网络运营商到零售和医疗保健,再到制造和航空航天领域)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和更强的支持,使其从计算基础设施中获得更高价值。诸多客户的实践证明,我们强大的软件框架和繁荣的生态系统是助力其在英特尔架构上构建平台的关键,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过去十年中持续投资,以获得强大的开发者工具和广泛的生态系统支持。随着这款卓越的全新处理器的量产,我们很高兴能与业界通力合作,继续提供客户所需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凭借全新功能定义未来。

注释:

1.“边缘计算可以是革命性的——但要三思而后行”,《福布斯》2021年 3月15日https://www.forbes.com/sites/forbestechcouncil/2021/03/15/computing-on-the-edge-can-be-transformative---but-look-before-you-leap/?sh=72e7e9a56f3a

2. 参考[N10]:intel.com/processorclaims: 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结果可能不同。

3. 英特尔技术可能需要启用硬件、软件或服务激活。没有任何产品或组件是绝对安全的。具体成本和结果可能不同。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即使车载电源系统出现异常,也可确保核心功能继续工作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开发出支持高达45V的额定电压、50mA输出电流的一次侧*1LDO稳压器*2(以下简称“LDO”)“BD7xxL05G-C系列”(BD725L05G-CBD730L05G-CBD733L05G-CBD750L05G-C),该系列产品非常适用于各种冗余电源*3,用于车载应用中,可提高车载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1.png

近年来,随着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的发展,要求为这些应用供电的车载电源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因此,越来越多的车载电源系统都开始配备冗余电源,以确保在应用产品的主系统发生异常时,产品的核心功能(辅助微控制器)依然可以继续工作。而冗余电源是一种在原系统中添加的电路,因此要求其必须能够节省空间并且功耗很低。ROHM利用多年来在电源开发领域中积累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开发出可用作一次电源的小型化新产品。

新产品不仅体积小巧(2.9mm×2.8mm),还实现了高耐压(Max.=45V)和低消耗电流(Typ.=6μA),可满足构建需要持续工作的冗余电源时的主要需求。另外,利用ROHM擅长的模拟控制技术,使得在电池电压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也能确保稳定的输出电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时,普通产品会出现最大超过1.2V的过冲,因此需要通过添加大容量输出电容器等方法来防止电压超过辅助微控制器等后级器件的额定电压。新产品的过冲仅为0.1V左右,因此支持输出电容器的小型化。与使用普通产品的冗余电源电路相比,使用新产品时电路板面积还可缩减约29%,从而能够通过添加更小规模的电路来构建冗余电源。此外,新产品还具有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在ISO 11452-2辐射抗扰度测试中,输出电压在测试范围内的各个频段几乎都没有波动,从而有助于减少应用产品设计时的抗噪对策工时。

新产品已于202212开始暂以月产4万个(样品价格150日元/个,不含税)的规模投入量产。前期工序的生产基地为ROHM Hamamatsu Co., Ltd.(日本滨松市),后期工序的生产基地为ROHM Electronics Philippines, Inc.(菲律宾)。另外,新产品已经开始通过电商进行销售,通过Ameya360,Sekorm,Oneyac,Right IC等电商平台均可购买。

2.jpg

未来,ROHM将继续利用所擅长的模拟技术等技术优势,开展各类产品开发,为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做出贡献。

<产品阵容>

新产品BD7xxL05G-C系列不仅满足车载产品125℃工作和AEC-Q100汽车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等要求,还满足车载冗余电源所需的小型封装尺寸和低耗电量等基本需求。而且,新产品虽然体积小巧,却可作为一次电源(输入额定电压:45V)使用,目前,ROHM正在扩展相应的产品阵容,以方便客户可以根据各种微控制器和传感器等后级器件进行选用。

3.jpg

不仅如此,新产品还具有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在 ISO 11452-2辐射抗扰度测试(用来评估抗干扰能力的国际标准)中,在测试范围内的各个频段,输出电压波动量均在50mV以下(±1%以内),因此可以减少应用产品设计时的抗噪对策工时。

4.jpg

<应用示例>

在添加电源时,通过使用新产品可以实现低功耗并节省空间,因此新产品也适用于冗余电源以外的应用,例如引擎停止后继续工作的电源。

刹车系统                                         车身控制模块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电池控制单元

ADASECU                                    实时时钟(停车后时钟继续工作)

行车记录仪(停车后继续记录)     车门把手模块(停车后的车门开关)

5.png

<电商销售信息>

网售平台:Ameya360SekormOneyacRight IC

在其他电商平台也将逐步发售。

起售时间:2022年12月开始)

6.png

产品信息

在售产品型号:BD730L05G-CTRBD733L05G-CTRBD750L05G-CTR

<术语解说>

*1)一次侧(Primary)

在电源IC中,从电池等电源的角度来看,负责第1级转换的称为“一次侧(Primary)”,负责之后的第2级转换的称为“二次侧(Secondary)”。

*2) LDO稳压器(Low Drop Out Regulator / 低饱和稳压器)

电源IC的一种,将直流(DC)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输入和输出的电压差较小,属于“线性稳压器”(输入输出电压呈线性动作)。与DC-DC转换器IC(开关稳压器)相比,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噪声低等特点。

*3 冗余电源

在工业设备的服务器等应用中常用的电源配置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在主电源之外配备辅助电源(=冗余电源),确保在主电源发生异常时应用产品的核心功能也能继续工作。

【关于罗姆(ROHM)】

罗姆(ROHM)成立于1958年,由起初的主要产品-电阻器的生产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厂商。罗姆的企业理念是:“我们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将为国内外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优质产品,并为文化的进步与提高作出贡献”。

罗姆的生产、销售、研发网络分布于世界各地。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IC、分立式元器件、光学元器件、无源元器件、功率元器件、模块等。在世界电子行业中,罗姆的众多高品质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许可和赞许,成为系统IC和先进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主导企业。

【关于罗姆(ROHM)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销售网点:起初于1974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香港有限公司。在1999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2006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为了迅速且准确应对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的要求,罗姆在中国构建了与总部同样的集开发、销售、制造于一体的垂直整合体制。作为罗姆的特色,积极开展“密切贴近客户”的销售活动,力求向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目前在中国共设有20处销售网点,其中包括香港、上海、深圳、北京这4家销售公司以及其16家分公司(分公司: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宁波、西安、武汉、东莞、广州、厦门、珠海、重庆、福州)。并且,正在逐步扩大分销网络。

技术中心:在上海和深圳设有技术中心和QA中心,在北京设有华北技术中心,提供技术和品质支持。技术中心配备精通各类市场的开发和设计支持人员,可以从软件到硬件以综合解决方案的形式,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技术提案。并且,当产品发生不良情况时,QA中心会在24小时以内对申诉做出答复。

生产基地:1993年在天津(罗姆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和大连(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生产工厂。在天津进行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光学传感器的生产,在大连进行电源模块、热敏打印头、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的生产,作为罗姆的主力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国内外提供高品质产品。

社会贡献:罗姆还致力于与国内外众多研究机关和企业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的研发活动。2006年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产学联合框架协议,积极地展开关于电子元器件先进技术开发的产学联合。2008年,在清华大学内捐资建设“清华-罗姆电子工程馆”,并已于2011年4月竣工。2012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清华-罗姆联合研究中心”,从事光学元器件、通信广播、生物芯片、SiC功率器件应用、非挥发处理器芯片、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技术(结构设施健康监测)、人工智能(机器健康检测)等联合研究项目。除清华大学之外,罗姆还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进行产学合作,不断结出丰硕成果。

罗姆将以长年不断积累起来的技术力量和高品质以及可靠性为基础,通过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扎实的技术支持、客户服务体制,与客户构筑坚实的合作关系,作为扎根中国的企业,为提高客户产品实力、客户业务发展以及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低引脚数封装器件带来更多选择,进一步扩展RL78产品家族

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TSE:6723)今日宣布,其低功耗RL78产品家族推出一款全新通用多功能微控制器(MCU)——RL78/G15。该器件以较小的封装尺寸面向8位MCU应用。在8至20个引脚的封装尺寸中包含众多外设功能和4-8KB的代码闪存,最小的8引脚器件尺寸仅为3mm x 3mm。这些特点旨在保持更小的系统尺寸,并降低工业、消费、传感器控制、照明和变频器等应用终端的系统成本。此外,其125°C的最大工作环境温度有利于优化热设计,可覆盖更宽广的温度范围,允许MCU在变频电机等发热部件附近使用。

1.jpg

瑞萨电子MCU器件解决方案业务部副总裁关俊彦表示:“RL78产品家族以其出色的电源效率和优化的外设功能而闻名。迄今为止,在其推出以来的11年中,出货已超71亿颗。目前月出货量达1亿颗。瑞萨将继续扩大具有成本效益和易于使用的8位及16位MCU,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IAR Systems产品管理总监Lotta Frimanson表示:“我们欢迎瑞萨的RL78家族产品扩展至广泛的低端MCU市场。作为支持整个RL78产品家族MCU的独家合作伙伴,IAR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开发解决方案,助力全球工程师充分利用RL78 MCU的功能,并生成快速、紧凑的代码,实现高效开发。”

RL78/G15的关键特性

  • RL78 16位CPU内核,工作频率为16MHz

  • 覆盖-40°C至125°C的宽工作温度范围

  • 提供8至20引脚封装,其中最小可实现3mm x 3mm WDFN封装

  • 除VDD和VSS电源引脚外,所有引脚均可用于通用I/O

  • 高达8KB的代码闪存、1KB的数据闪存,和1KB的SRAM

  • 支持2.4V至5.5V工作电压

  • 支持多种串行接口:CSI、UART、简单I2C和多主I2C

  • 高精度振荡器(±1.0%)

  • 内置比较器

开发环境

与其它RL78器件类似,采用全新RL78/G15进行设计的工程师可以使用基于GUI的智能配置器,为外设功能轻松生成驱动代码。瑞萨还提供用于评估的快速原型开发板(FPB),带有Arduino Uno和可访问所有引脚的Pmod™ Type6A型接口。仅需一条USB线缆即可进行调试及编程。开发人员能够通过在FPB上运行的Arduino库获得丰富RL78开发资源,更可借助Arduino生态系统提供的大量资源,将想法快速转化为可运行的解决方案。

成功产品组合

瑞萨开发了100W USB多输出电源(PD)适配器,可为各种系统供电。该款高效电源除RL78/G15 MCU外,还包含一个高性能PFC(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一个AC/DC控制器,和一个高性能DC-DC降压装置。这一解决方案为用户实现了一体化移动充电器,可轻松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移动电话充电,而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是快速充电器、移动设备,或适配器的理想组合。该解决方案是瑞萨“成功产品组合”的一部分,瑞萨“成功产品组合”将相互兼容的瑞萨器件优化并组合,实现无缝协作,以降低用户设计风险并缩短上市时间。瑞萨现已基于其产品阵容中的各类产品,推出超过300款“成功产品组合”。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renesas.com/win

供货信息

RL78/G15现已量产。了解新产品及其支持工具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renesas.com/rl78g15

关于瑞萨电子

瑞萨电子(TSE: 6723),科技让生活更轻松,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作为全球微控制器供应商,瑞萨电子融合了在嵌入式处理、模拟、电源及连接方面的专业知识,提供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成功产品组合加速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及物联网应用上市,赋能数十亿联网智能设备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更多信息,敬请访问renesas.com。关注瑞萨电子微信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冠病毒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兴趣和随之而来的创新浪潮。借助更好的生物检测传感器和读取器,医疗保健提供者能够更快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不止是针对新冠,还包括从疟疾和结核病到细菌性感染等许多其他疾病。并不是说,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创新者们忽略了这一需求,但这期间出现的机遇是不言而喻的。

发挥恒电势器的潜力

要创建更好的测试解决方案,光有电化学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测量和检测专业知识。例如,恒电势器是一种电路,可以检测电池电阻的变化,然后通过辅助电极对电流做出相应调整。在大部分电分析实验中,此器件是用于控制和测量的基本电子硬件。但不管基本与否,对于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创新的人员来说,识别病毒或细菌的电化学特征可能很简单,不过要构建出产品或读取器,例如恒电势器,可能需要数年的研究、尝试和试错。

如果使用ADI公司和PalmSens开发的EmStat Pico恒电势器模块,在创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产品时则无需具备恒电势器知识;利用该模块,生物传感器创新开发者无需花费时间和金钱来雇佣这方面的专家,或者是自身成为专家。ADI与PalmSens合作开发这款独立的恒电势器模块,帮助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使创新开发者能够更快地将救生产品推向市场。

概览

  • PalmSens:于2001年由Kees van Velzen博士创立,面向大多数类型的电化学技术提供广泛的仪器仪表,侧重于移动式仪表产品。他们致力于让电化学技术产品变得更简单、更便携,更易于为新手和高级研究人员和企业人员所用。

  • 应用:医疗健康、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兽医护理、状态监控。

  • 挑战:将PalmSens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和ADI领先的信号处理专业知识结合,创建出比实验室用版本更快、更小、功耗更低的恒电势器,且不牺牲精度,即使创新开发人员从未设计过恒电势器也能轻松上手使用。

  • 目标:开发能帮助创新开发人员弥补技术空白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平台,让他们能够切实践行自己的使命,更快地向市场推出救生技术产品。

率先上市:QSMOTTER EQ

位于波士顿的QSM Diagnostics开发了护理点兽医诊断技术,用于快速识别细菌性感染。几十年来,该公司一直致力于开发和销售传感器和医疗设备。

1.png

Analog GarageADI的内部孵化器,它将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硬件和软件专家聚集在一起,在发展迅速、以创意为驱动力的初创公司环境内创建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2016年,QSM开始与Analog Garage合作开发低成本、便携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读取器,该设备可在诊疗地点提供与传统兽医参考实验室设备相同的结果。之后,在ADI和PalmSens发布了EmStat Pico之后,QSM很快洞见这款更新、更小的恒电势器的潜力,与自主设计类似产品相比,使用这款恒电势器能够帮助节省大量资源。

2.png

QSM CEO Ed Goluch表示:“我们可以全身心投入测试化学领域,无需费心思考虑用于执行测量的这些电子设备”。“为何要另起炉灶?”

QSM的Otter eQ是采用了ADI和PalmSens提供的EmStat Pico的首批上市产品,展示了恒电势器在护理点应用中作为生物传感器读取器的多功能性,目前它能为您的宠物提供检测;日后,甚至可为所有人提供检测。

兽医实验室中使用的生物传感器

有些狗狗会遇到耳内感染,这比其他感染更为棘手。这种感染由绿脓杆菌引发,很难检测,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要确定是否是由于这种类型的细菌导致感染,兽医诊所必须将样本送至实验室检测并等待结果,并在数据不全的情况下尽可能为您的宠物狗提供治疗。

3.jpg

便携式恒电势器

QSM决定创建一种能提供现场诊断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读取器,能在第二天一早,甚至在狗狗离开诊断之前提供结果。该设备嵌入大小仅为30mm × 6mm的EmStat Pico,检测速度快,且非常便携。

4.jpg

PalmSens首席执行官Willem van Velzen表示:“能够随时获得媲美实验室设备的检测结果,意味着您不再需要常规的实验室。您无需再等待一天或更久时间,可以在两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

下一代OTTER EQ

5.png

当前这一代Otter eQ检测单种类型的细菌,但读取器有可能与多个传感器配合使用,这些传感器目前尚处于开发阶段。所以,无需为每种传感器开发一款新的读取器。在不久的将来,Otter eQ将能够检测多种类型的动物身上的多种感染。未来机型可能更类似于血液检测板,可通过一个试剂盒检测多种病原体。

ADI新推出的产品未来将使QSM从B2B市场辐射至B2C领域。将Otter eQ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会减轻兽医诊所预约超额的状况,既可以让宠物主人省去不必要的就医次数,也能提供远程预约随访,确保处方治疗落到实处。

工作原理

6.png

猫狗和人:QSM愿景

van Velzen表示:“与针对人类的产品相比,先从宠物护理点市场的产品开始,大大减少了监管方面的问题。它也为进入人类护理点应用奠定了基石,应用前景可期。”

QSM技术已被用于检测农业供水中的除草剂,用于监测饮用水质量,以及检测供应食品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等病原体。试剂盒经过标定,可用于识别病毒颗粒,或者用于监测其他与感染无关的指标,比如追踪皮质醇、胆固醇或家庭用药情况。

Goluch表示:“新冠病毒让人们认识到,在这一领域,我们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距离血糖仪问世已有约70年,目前也没有基于血糖仪的其他技术出现。现在,我们处于这样一个节点:我们可以使用该模块来进行其他检测。我们的试剂盒可以检测任何物质。只要更改化学成分和平台即可。”

7.jpg

将救生技术更快推向市场

由于EmStat Pico模块可以集成到QSM现有的试剂盒设计、专有连接等中,Goluch估计,与自主开发自定义解决方案相比,QSM能帮助将产品开发时间缩短三年。此外,PalmSens提供软件开发套件,能进一步简化开发流程;这使得QSM在开发产品时几乎无需从PalmSens获得技术支持。

ADI的Brian Coffey表示:“与PalmSens合作,就是为了提供这款完整的解决方案——一款即插即用的测量模块。听说客户使用之后,更快将新型救生健康诊断工具推向市场,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8.jpg

参考

*2017-2018 AVMA宠物饲养和人口统计资料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2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2.4万余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推出超过50 款型号从最新一代智能边缘应用到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进行性能优化提供机柜级AI云和5G/智能边缘应用解决方案

Supermicro, Inc. (NASDAQSMCI) 为云端、AI/ML、储存和5G/智能边缘应用的全方位IT 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推出业界最广泛的一流服务器和存储产品组合,其中包含超过15 个系列的性能优化系统,尤其致力于AI、高性能运算、云端运算、媒体、企业,及 5G/电信/智能边缘应用等工作负载。这些性能更好、速度更快且省电的系统搭载了全新第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原代号为Sapphire Rapids),可提供高达60%的工作负载优化性能,并提供经过强化的安全性 (硬件RoT) 和管理能力,在整合式AI、储存和云加速方面速度更快,且适用于高环境温度和液冷选项,更环保省电,还可降低环境影响和运营成本。

Supermicro总裁暨首席执行官梁见后(Charles Liang) 表示:"Supermicro 拥有超过15 个X13 服务器系列的广泛产品组合,兼顾性能、功能和成本优化设计,适合用于特定的数据中心和智能边缘工作负载。我们的系统搭载了全新的Intel 第 4 代 Xeon 可扩展处理器,在性能和每瓦性能指标创下新高。除了处理器,每个主要子系统皆大幅升级,内存使用DDR5,性能提高 2 倍、具备80 个PCIe Gen 5 I/O 通道,I/O 带宽提升2 倍,支持更高性能的加速器卡,更具备400 Gbps 网络,以及更为强化的管理能力与安全性。另外也扩展了电源和冷却功能,以支持350W 的 CPU 和高达700W 的 GPU,最新产品组合更加入对高环境温度操作和液冷选项的支持,以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并改善总体拥有成本。"

1.jpg

Extensive New X13 Server Portfolio featuring 4th Gen Intel Xeon Scalable Processors

第 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内建加速器引擎,能为目前数据中心的许多关键工作负载提升效率,同時降低 CPU 负载。其中包括可加速深度学习推理和训练效能的Intel® Advanced Matrix Extensions (Intel AMX)、可减少储存、网络和数据处理密集型任务的CPU 负载的Intel® Data Streaming Accelerator (Intel DSA)、用于常见的加密和数据压缩/解压缩算法的硬件卸载的Intel® QuickAssist Technology (QAT),还有可提高容量及降低vRAN 工作负载功耗的Intel ® AVX。

此外,Supermicro 服务器将在各种服务器上支持新的Intel® Data Center GPU Max 系列(原名称为Ponte Vecchio)。Intel Data Center GPU Max 系列包含多达128 个Xe-HPC 核心,可加速各种AI、高性能计算和可视化工作负载。

Intel 公司副总裁暨总经理Lisa Spelman 表示:"最新的第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旨在提供从云端到网络,再到智能边缘的高性能数据基础架构,同时帮助建立数据中心架构的新标准。近三十年来,Supermicro一直与Intel合作,致力于将处理器整合至系统中,我们很期待见到他们运用其创新的架构与系统设计帮助客户发挥第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的完整潜能。"

性能脱颖而出

作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代表,最新的 Supermicro X13 系统采用全新设计,选择Supermicro 的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 方法,可提供最大性能和最高效率效率,同时提供高度灵活性,以适应客户特定的工作负载和规模。Supermicro X13 系统可搭载一、二、四甚至八个第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每个处理器可有多达60 个核心,并支持来自Intel、NVIDIA 和其他厂商的新一代内建加速器与功率高达700W 的 GPU。此外,支持一系列开放式行业标准,包括符合 OCP 3.0 标准的进阶IO 模块(AIOM)、EDSFF 储存,以及 OCP 开放式加速器模块(OAM) 和 SXM GPU 互连,减少对专有技术的依赖,让客户能跨数据中心将组件标准化,將 Supermicro 系统整合到其现有的基础架构之中,并只需经过最少修改。Supermicro 服务器运用以开放式标准为基础的服务器管理,可无缝整合到现有的IT 环境中。

速度前所未见

Supermicro X13 系统搭载高性能的第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和高达350W 的 Intel Xeon CPU Max 系列,在特定系统上还支持高带宽内存(HBM),可将内存带宽提高4 倍。X13 系统也将支持下一代产业技术,包括CXL 1.1,能在 CPU 和加速器之间建立统一且连贯的内存空间,性能和容量皆为DDR4  1.5倍之高的 DDR5-4800 MT/s 内存,使 I/O 带宽达到前一代两倍的PCIe 5.0,每个CPU  80 个通道,以及包括 EDSFF E1.S 和 E3.S 在内的全新储存外型尺寸,将为热层和暖层储存应用提供前所未有的速度、容量与密度。在网络方面,本系列支持多个400Gbps InfiniBand (NDR) 和数据处理单元(DPU),可实现分布式训练、分解储存和实时协作,且延迟极低。

环保节能

Supermicro X13 系统的容量和性能皆大幅提升,先进的热架构和最佳化气流使其能在高达40°C (104°F) 的高环境温度环境中运作,并采用自然气冷,可减少与冷却相关的基础架构成本和营运成本。许多X13 系统也提供液冷选项,与标准空调相比,可将营运成本降低多达40%。Supermicro 适用于多节点系统的资源节约架构,利用共享冷却和电源的方式来降低功耗和原料使用,进而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和总体环境成本(TCE)。此外,由内部团队所设计的钛金级电源供应器,进一步确保提高作业效率。因此,数据中心的电力使用效率(PUE) 实际上可从产业平均值1.60 降至 1.05。

Supermicro X13 产品组合

SuperBlade® – Supermicro 高性能、密度最佳化及节能的X13 SuperBlade,能为许多组织大幅降低初期的资本和营运费用。SuperBlade 采用共享的备援元件(包括冷却、网络、电源和机箱管理),通过更少的实体占用空间,提供完整服务器机架的运算性能。这些系统支持启用GPU 的刀锋服务器,已针对AI、数据分析、高性能运算、云和企业工作负载最佳化。与业界标准服务器相比,连接线减少高达95%,可降低成本并降低功耗。

搭载PCIe GPU  GPU 服务器 – 针对AI、深度学习、高性能计算和高端图形专业人士最佳化,可提供最高等级的加速度、灵活性、高性能和平衡的解决方案。Supermicro GPU 最佳化系统支持进阶加速器,可大幅提升性能并节省成本。这些系统是专为高性能运算、AI/ML、渲染和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 工作负载所设计。

通用型 GPU 服务器 – X13 通用 GPU 系统为开放式、模块化、符合标准的服务器,搭载两个第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并采用热插拔、免工具的设计,可提供卓越的性能和可维护性。GPU 选项包含最新的PCIe、OAM 和 NVIDIA SXM 技术。这些GPU 服务器非常适合具有最高需求的AI 训练性能、高性能运算和大数据分析在内的工作负载。

Hyper – X13 Hyper 系列为Supermicro 的机架式服务器系列带来新一代性能,旨在执行最高需求的工作负载,提供储存和I/O 灵活性,还能量身打造,满足各式各样的应用需求。

Hyper-E – X13 Hyper-E 将Supermicro 旗舰级Hyper 系列的性能和灵活性延伸到智能边缘应用,采用专为智能边缘应用数据中心和电信部署设计的短机身外型尺寸。具备电信最佳化配置,已通过NEBS Level 3 认证,并在特定型号上提供选购的DC 电源供应器。所有 I/O 和扩充插槽皆可从正面存取,以便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中轻松进行维修,另外易于维护的设计创新,维修时免用工具,皆大幅简化部署和安装。

BigTwin® – X13 BigTwin 系统每节点搭载两个第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并采用热插拔、免工具的设计,可提供卓越的密度、性能和可维护性。这些系统最适合用于云端、储存和媒体工作负载。

GrandTwin™ – X13 GrandTwin 是一种全新架构,专为单处理器性能所设计。其设计能充分发挥运算、内存和效率,以提供最大的密度。GrandTwin 搭载单一第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弹性的模块化设计可轻松适应各种应用,能根据需要新增或移除元件,有助于降低成本。此外,Supermicro GrandTwin 具有前置(冷通道) 热插拔节点,可设定使用前置或后置I/O,以便于维护。因此,X13 GrandTwin 非常适合CDN、多重访问边缘运算、云游戏和高可用性快取群集等工作负载。

FatTwin® – X13 FatTwin 高密度系统提供具有8 或 4 个节点(每个节点单一处理器) 的进阶多节点4U 双架构。正面访问的服务设计允许从冷通道维护,高度可配置的系统,已针对含运算或储存密度与选项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最佳化。此外,FatTwin 支持全混合热插拔NVMe/SAS/SATA 混合驱动器槽,8 节点的每个节点最多6 部驱动器,4 节点的每个节点最多8 部驱动器。因此,Supermicro FatTwin 服务器能在EDA 应用程序至关重要的领域表现出色。

SuperEdge – Supermicro 的 X13 SuperEdge 旨在处理现代化智能边缘应用日益增长的计算和I/O 密度要求。SuperEdge 通过3 个可自订的单处理器节点,在 2U 的短机身外型尺寸中提供一流的性能。每个节点皆可热插拔并提供正面访问I/O,为远程物联网、边缘或电信部署的理想选择。Super Edge 透过与BMC 的灵活以太网或光纤连接选项,使客户可以轻松根据其部署环境选择远程管理连接。

边缘服务器 – Supermicro X13 边缘系统针对电信边缘工作负载最佳化,以轻巧外型尺寸,提供高密度处理能力。同时提供AC 和 DC 配置的弹性电源,以及高达55°C (131°F) 的更高作业温度,使这些系统成为多重访问边缘运算、Open RAN 和户外边缘部署的理想选择。Supermicro SuperEdge 为智能边缘带来高密度计算和灵活性,在短机身的2U 外型尺寸中提供三个可热插拔的单一处理器节点和前置I/O。

CloudDC – 具备2 个或6 个PCIe 5.0 插槽和双AIOM 插槽(PCIe 5.0;符合 OCP 3.0 标准),在 I/O 和储存上拥有极致的灵活性,可实现最大数据处理量。Supermicro X13 CloudDC 系统支持免工具支架、热插拔驱动器槽和备援电源供应器,便于维护,可确保数据中心的快速部署和更高的维护效率。

WIO – 单处理器Supermicro WIO 系统提供广泛的I/O 选项,可提供符合特定要求、真正最佳化的系统。用户可将存储和网络替代方案最佳化,以加速性能、提高效率,找到最适合其应用的方案。Supermicro 的 X13 WIO 系统现在可容纳双倍宽度GPU,通过新设计的顶部装载扩充插槽加速AI/ML 工作负载。

Petascale 储存 – X13 All-Flash NVMe 系统通过EDSFF 驱动器提供领先业界的存储密度和性能,使单一1U 机箱实现前所未有的容量和性能。最新的 E1.S 服务器是即将推出的X13 储存系统系列中首先推出的机型,支持9.5mm 和 15mm 的 EDSFF 媒体,所有领先业界的闪存厂商现已开始供货。

MP 服务器 – X13 MP 服务器采用2U 或 6U 设计,整合 4 或 8 个CPU,可带来最大的可配置性和可扩展性。X13 多处理器系统通过支持第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以支持任务关键型企业工作负载,将运算效能和灵活性提升到全新境界。

若要深入了解Supermicro X13 产品,请访问:www.supermicro.com/x13

关于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upermicro (NASDAQ:SMCI) 是应用优化全方位IT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成立于美国加州圣何塞,Supermicro致力于为企业、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 电信/边缘IT 基础架构提供领先市场的创新技术。Supermicro正转型为全方位IT 解决方案提供商,完整提供服务器、人工智能、储存、物联网和交换机系统、软件和服务,同时继续提供先进的大容量主板、电源和机箱产品。Supermicro 的产品皆由企业内部设计和制造,通过全球化营运展现规模和效率,并优化以提高 TCO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计算)。屡获殊荣的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 产品组合能让客户从灵活且可重复使用的构建区块所打造的广泛系统系列中选择,支持各种规格、处理器、内存、GPU、储存、网络、电源和散热解决方案(空调、自然气冷或液冷),进而针对客户实际的工作负载和应用实现最佳性能。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与嵌入式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Green Hills Software展开合作,为汽车行业高级安全应用的开发和部署提供完善的生态系统。该项合作结合了英飞凌领先的TRAVEO T2G车身及仪表盘微控制器系列产品,以及Green Hills经过生产验证、全面的软件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通过整合相关专有技术,英飞凌和Green Hills为整车厂(OEM)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借助该方案,整车厂能够利用可靠的生产就绪型软件,加快汽车应用的安全构建和部署。

1673505290545860.jpg

随着汽车行业智能网联化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产品的持续迭代,整车厂迫切希望通过开发新的创新应用,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汽车产品。同时,整车厂还需要确保汽车应用的安全性。基于此次合作,英飞凌与Green Hills能够在保证性能,且不增加汽车应用内存需求的情况下,帮助整车厂解决这两大难题。现在,整车厂可以借助这套易于部署的、全面的解决方案,降低成本、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加快产品的上市速度。

英飞凌TRAVEO T2G车身微控制器系列适用于各种汽车应用,包括车身控制模块、车门、车窗、天窗和座椅控制单元,以及车内智能手机终端和无线充电单元等。用于汽车仪表盘的英飞凌TRAVEO T2G-C系列微控制器(MCU),可为常规仪表盘、混合型仪表盘和虚拟仪表盘等汽车显示系统提供更加稳健、功能更加丰富的图形引擎,使其具有高度扩展性。

1673505266335948.jpg

Green Hillsµ-velOSity实时操作系统具有体积小巧、易于编程、内存管理高效等特点。该操作系统应用广泛,适用于要求通过ASIL认证的相关应用。µ-velOSity仅需借助几千字节的ROM(只读存储器),便可在最短的处理器周期内快速启动。该操作系统(OS)的上下文切换时间超短,并且能够快速调用内核服务,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支持实时汽车功能的理想选择。此外,该操作系统还拥有简单明了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可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产品的可维护性,从而降低成本并加快产品的上市速度。µ-velOSity还为独立开发者或者原本采用无操作系统配置的开发着提供了完善的迁移路径。

使用英飞凌TRAVEO T2G车身微控制器系列的开发者,可利用Green Hills MULTI先进的、集成式开发工具,包括经过优化的Green Hills C/C++编译器等,大幅提升工作效率。Green Hills的编译器和运行时库性能优越,且通过了ASIL认证,这些优势让Green Hills成为了C/C++编译器的业界标杆。开发者可借助MULTI先进的多核、多操作系统调试及可视化功能,更快速地发现和修复漏洞,降低处理器内存的占用,并减少软件召回数量,以降低成本。

此次将英飞凌的TRAVEO T2G 系列微控制器与Green Hills经过生产验证的、全面的软件解决方案相融合,是专为汽车电气化、车身控制模块、网关、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各种汽车应用量身定制。英飞凌与Green Hills合作,为汽车主机厂提供了一套可快速部署的、完整的集成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具有高品质、高性能和高系统可靠性以及低内存占用等特点。

供货情况

英飞凌和Green Hills联合开发的解决方案现已上市。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ghs.com/partners/infineon_partner.html

如需进一步了解英飞凌如何推动未来出行,请访问:https://www.infineon.com/cms/en/discoveries/new-mobility/

关于Green Hills Software

Green Hills Software 成立于 1982 年,是嵌入式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2008 年,Green Hills INTEGRITY®-178 RTOS 成为全球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获得 NIAP ( NSA NIST组成的国家信息保证联盟) EAL 6+ 合格认证的高稳健性 (High Robustness) 操作系统,这是软件产品可取得的最高等级安全性认证。我们基于开放式架构的集成式开发解决方案适用于需要绝对信息安全和高可靠性的各种深度嵌入式应用,涵盖军事/航空电子、医疗、工业、汽车、网络、消费电子等需要行业认证解决方案的市场。Green Hills Software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塔芭芭拉市,欧洲总部位于英国。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ghs.com/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电源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6,200名员工,在2022财年(截至930日)的收入约为142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8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移动应用、基础设施与航空航天、国防应用中 RF 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Qorvo®, Inc.(纳斯达克代码:QRVO)推出使用市售智能手机运行基于超宽带技术 (UWB) 的室内导航系统。该室内导航系统可为电子设备提供高精度网络,以在 GPS 和其他卫星技术缺乏精度或完全失效的情况下,例如多层建筑、停车库和地下区域,对人或物体进行定位。

该导航利用了集成在智能手机中的 Qorvo DW3720 UWB 解决方案,以及基于 DW3000 的锚点和德国Pinpoint GmbH 公司的定位专业技术。此项技术能够为目前使用的导航系统提供准确、安全、可靠的定位数据。底层技术实施采用了一种称为下行到达时间差 (DL-TDoA) 的算法,可精确估算多个 UWB 信号的时间差异,使用户可以获得智能手机所在的确切位置。

Qorvo 移动和安全交易高级总监 Luc Darmon 表示:“Qorvo 致力于利用领先的 UWB 技术以及在智能手机、基础设施和可穿戴设备领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推动创新。通过高精度、私密且实时的室内定位,能够在办公楼、机场和商店等地点实现室内导航。我们期待与 Pinpoint 和其他行业领导企业继续协作,将超宽带技术发展成为移动、汽车和物联网应用中连接设备的标配技术。”

Pinpoint GmbH 首席执行官 Marko Rößler 博士表示:“Pinpoint 借助 Qorvo 超宽带解决方案,实实在在地证明了现已能够实现基于 UWB 的精确室内导航,这令我们深感自豪。我们将在面向全球市场的尖端产品中应用 UWB 和定位技术的知识。我们正在逐步达成通过私密安全的室内定位实现非追踪型智能手机导航这一愿景。”

Qorvo 的超宽带解决方案符合 IEEE 802.15.4z 标准,以及 FiRa 联盟 PHY MAC 规范与车联网联盟 (CCC) 规范。作为 FiRa CCC 的成员之一,Qorvo 始终致力于确保设备的互操作性和扩大超宽带生态系统。Qorvo 的超宽带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最终用户的使用体验,让汽车、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和工业物联网应用变得简单、智能且安全。

有关 Qorvo 超宽带技术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cn.qorvo.com/ 的探索超宽带技术页面。

关于Qorvo

Qorvo(纳斯达克代码:QRVO)长期坚持提供创新的射频解决方案以实现更加美好的互联世界。我们结合产品和领先的技术优势、以系统级专业知识和全球性的制造规模,快速解决客户最复杂的技术难题。Qorvo 服务于全球市场,包括先进的无线设备、有线和无线网络和防空雷达及通信系统。我们在这些高速发展和增长的领域持续保持着领先优势。我们还利用我们独特的竞争优势,以推进 5G 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和其他新兴的应用市场以实现人物、地点和事物的全球互联。访问 cn.qorvo.com,了解 Qorvo 如何创造美好的互联世界。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75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