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1124 – 专注于推动行业创新的知名新品引入 (NPI) 分销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宣布与Menlo Micro签订全球分销协议。Menlo Micro是一家致力于为射频、微波、毫米波、AC/DC电源等领域的解决方案打造创新型电子开关的制造商。签约后,贸泽将分销Menlo Micro的Ideal Switch®开关产品。

1.jpg

Menlo Micro的Ideal Switch开关产品兼具机电继电器和半导体开关的优势,让工程师无需再对它们进行妥协和权衡。这些快速、可靠、基于MEMS的微型开关器件可承受极端温度,而且损耗非常低,可处理数千瓦的功率。此外,它们还可以使用传统的半导体制造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Ideal Switch开关产品可用于测试和测量、医疗、电动车 (EV) 充电桩、智能开关和插头、航空、物联网 (IoT)、计算、开关矩阵、无线基础设施、5G网络等应用。

贸泽分销的Menlo Micro产品线包括MM5600双刀双掷 (DPDT) 差分开关。该产品能够以高达40Gbps的速度运行,适用于数字信号应用或高达20GHz的高性能射频应用。与同类机电继电器解决方案相比,该器件还提供两个独立的单端端口,尺寸减少了90%。

贸泽还备货MM5120 DC至18GHz单刀四掷 (SP4T) 开关。该产品具有超低插入损耗,6.0GHz频率下可处理大于25W的功率,并具有非常高的线性度。MM5120将高压电荷泵集成到5.2mm × 4.2mm的微型LGA封装中,无需使用外部元件,从而简化了设计布局。

Menlo Micro MM5130大功率SP4T RF开关可在DC至18GHz频率范围内提供超低插入损耗和出色的线性度,工作寿命超过30亿次开关周期。该开关还可以配置为超级端口模式,此举可将工作频率扩展至26GHz。

Menlo Micro MM5140是一款大功率DC至6GHz RF SP4T开关,集成了电荷泵/驱动器电路,具有灵活的SPI和GPIO接口控制。MM5140工作损耗非常低,并且可在宽温度范围内保持超高水平的输入IP3性能,工作寿命超过30亿次开关周期。MM5140是替代大型RF机电继电器的理想解决方案,而且非常适合在极其注重高可靠性和整体性能的应用中用作射频/微波固态开关。

如需购买或进一步了解贸泽分销的Menlo Micro产品,敬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manufacturer/menlo-micro/

作为全球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库存有极其丰富的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并支持随时发货™。贸泽旨在为客户供应全面认证的原厂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制造商可追溯性。为帮助客户加速设计,贸泽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库,包括技术资源中心、产品数据手册、供应商特定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工程工具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

工程师还可以一键订阅免费的贸泽电子报,及时了解业界新品动态和资讯。在订阅贸泽的电子报时,我们可以根据您不断变化的具体项目需求来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参考信息。贸泽充分尊重用户的权利,让您能自由掌控想要接收的内容。欢迎登陆https://sub.info.mouser.com/subscriber-sc注册,及时掌握新兴技术、行业趋势及更多资讯。

关于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贸泽电子隶属于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旗下,是一家授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专门致力于向设计工程师和采购人员提供各产品线制造商的新产品。作为一家全球分销商,我们的网站mouser.cn能够提供多语言和多货币交易支持,分销超过1200家品牌制造商的680多万种产品。我们通过遍布全球的27个客户支持中心,为客户提供无时差的本地化贴心服务,并支持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我们从占地9.3万平方米的全球配送中心,将产品运送至全球223个国家/地区、超过65万个顾客的手中。更多信息,敬请访问:
https://www.mouser.cn

关于Menlo Micro

Menlo Micro致力于打造创新型电子开关,构建更加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其开发的Ideal Switch技术将机电开关和固态开关的优势结合到一起,让工程师无需再对它们进行妥协和权衡。Menlo技术可大幅减小电子产品的尺寸,降低其重量、功耗和成本,惠及医疗、航空航天、电信、消费电子、工业物联网以及测试和测量等数十个行业。如需进一步了解,敬请访问www.menlomicro.com,或在领英Twitter上关注该公司。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1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来源:意法半导体博客

意法半导体2022工业峰会于113日在中国深圳圆满闭幕。本届峰会由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共举办35场技术分论坛,展出150多个展品。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ean-Marc Chery 以及 Jerome Roux、Francesco Muggeri 等公司高管都发表了前瞻性的演讲。此外,与会者还亲眼目睹了客户为应对世界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行业新趋势而开发的解决方案,并与意法半导体专家深入交流,观看精彩的展品demo。了解峰会现场盛况,请参看: 意法半导体第四届工业峰会:激发智能设计灵感,赋能可持续技术创新

本篇文章我们想深入探讨一下与智能工厂相关的应用场景及创新解决方案,通过三个展品揭秘意法半导体开发者社区如何从智能工厂的发展趋势中受益。

业内首款双电机伺服驱动器

ST 在今年工业峰会上展示了业内首款双电机伺服驱动器。以前,电机驱动的典型架构是一个驱动器控制一个电机。因此,当设备厂商需要控制多个电机时,必须增加伺服驱动器,结果元器件数量翻倍,物料成本(BOM)上升,故障点增加。ST全新双电机伺服驱动器可以简化设计,把物料成本降低40%唯一不变的是栅极驱动器的数量,因为一个栅极驱动器只能控制一个电机。

ST的双电机伺服驱动器可实现两个电机用一个电子采样电流检测元件。为了做到这一点,ST 开发出了多个独创的新产品,并申请了专利,其中之一就是单电阻采样电流检测元件。以前,每个电机都需要一个电流检测元件,收集有关电机电流变化的重要信息,这对优化控制操作和保护电机至关重要。ST的技术突破之处是设计了一种能够同时处理两个电机的电阻采样电流检测系统。专用算法可以解码电流传感器收集的信息,确定信息属于哪个电机的,从而实现用一个电阻采样分流电阻检测两个电机。

1.png

这款双电机伺服驱动器演示板搭载了STM32G4微控制器、STSPIN32G4电机控制器、STDRIVE101栅极驱动器和 STripFET F7 低压功率 MOSFET产品。其中,STM32G4微控制器集成的数学加速器可以优化电机控制功能。参观者在工业峰会上可以看到演示板驱动两个电机同时旋转的场景。 如果系统对电机的同步控制正确,则会产生视觉错觉,与会者会看到STSPIN 以及STM32的徽标图像。因此它成为业界首个双电机伺服驱动器,也是一个符合 SIL3标准的精准运动控制系统。ST未来还将推出双电机伺服驱动器的参考设计。

30 kW SiC 电车充电器PFC

在本届工业峰会上,我们还展示了ST 的首款 30 kW Vienna PFC 整流器,在先进的碳化硅技术加持下,能实现高达 98.55%的能效。这款产品专为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ST还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参考设计,有助于用户加快项目开发速度。峰会上展出了STDES-30KWVRECT开发板,它配有支持板载STM32G4的固件STSW-30KWVRECTMCU 的高分辨率定时器使其能够轻松驱动SiC器件。ST提供原理图和BOM清单,用户从ST提供的代码中可以获取软启动程序或控制算法等软件功能,在硬件开发方面实现飞跃。

2.png

这款新的 Vienna PFC 整流器完美展示了SiC器件带来的巨大性能优势。演示板包括SCTW90N65G2V 功率 MOSFET、STPSC40H12C 肖特基二极管和 STGAP2SiC 磁隔离栅极驱动器等几个重要的元器件。客户经常会忽视一个稳健耐变的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性。许多工程师不重视货源,只挑选最便宜的芯片,尽可能降低BOM成本,而这种做法恰恰会牺牲性能和可靠性。尽管驱动 SiC晶体管是有难度的,而使用SiC 的人越来越多。采用ST SiC 器件可以为厂商带来更高的能效和可靠性,并将电源模块更快地推向市场。

智能工厂自动化系统

  • PLC和人机界面

本届工业峰会充分展示出工业通信给工厂自动化应用带来的强大驱动力,例如人机交互。ST展示了带有人机界面屏幕的 STEVAL-SILPLC01 工业可编程逻辑控制 (PLC) 评估板。PLC逻辑本身运行在 STM32MP1微处理器上,客户非常青睐该微处理器的性能和运行 Linux 环境的能力。显示器可以使用 STM32H7微控制器或STM32MP1。如果想要降低成本,可以选择这款微控制器及其免费的 TouchGFX开发环境,或选用以众多 UI 框架著称的 Linux 操作系统。

3.png

  • IO-Link 主站和设备解决方案

IO-Link 是另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该工业通信协议有助于远程配置和监控设备,非常适合智能工厂环境。ST 展示了由 ST 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开发的各种工业 IO-Link 系统,包括IO-Link RFID 读取器STSYS-ACCFA006和 IO-Link 时间飞行传感器STSYS-ACCFA007。两个系统的主控芯片都是STM32G0,并附带原理图、GUI软件和代码示例。我们还展出两个工业执行器:STSYS-ACCFA005灯塔警示灯和STSYS-ACCFA008气动电磁阀驱动器。两个展品都使用了可以适应不同的设备解决方案的ST L6364 IO-Link收发器平台。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1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搭载第一代骁龙®8+ 移动平台与自研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 芯片,可选择16GB内存与512GB存储版本,并以创新工艺带来精致轻薄手感及多款全新配色。

2022年11月24日——OPPO今日正式发布OPPO Reno9系列新品,大内存结合旗舰级芯片,提供流畅顺滑体验,双芯组合带来人像质感升级,实现双芯人像,迎光而拍,并有全新设计轻薄高颜值外观。

OPPO Reno9系列采用第一代骁龙®8+ 移动平台和天玑8100-MAX移动平台,性能、能效出众; ColorOS 超算平台的流畅黑科技与至高16GB内存、512GB存储空间组合, 48个月流畅不卡顿。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芯片与主芯片配合,使OPPO Reno9系列的光影、色彩与清晰度再上层楼。Reno9系列采用贴合手掌的56°握手曲线设计,轻至174克、薄至7.19毫米;创新性使用“金丝琉璃”与“织羽纹”工艺,提供明日金、皓月黑、碧海青、微醺四种配色选择,并特别推出新年配色“万事红”。OPPO Reno9系列新品共有Reno9 Pro+、Reno9 Pro与Reno9三个版本可选,于发布会后即刻开启预定,并将于12月2日正式发售,“万事红”新年配色将于12月10日发售。

1.jpg

OPPO Reno9系列全新升级

OPPO 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波指出,截至2022年底,Reno系列在全球已拥有7000万用户,其中超半数用户已多次购买了OPPO手机。“为什么这么多用户会多次选择Reno系列产品?我觉得有三个原因:第一,Reno系列,它有着精致时尚的外观和轻薄的好手感;第二,它有着引领行业的人像效果;第三,它有着久用流畅的系统体验。”刘波表示,“当Reno来到第九代,我们希望延续这样的理念,让轻薄手感和人像摄影更进一步。同时,Reno也将以全新的轻旗舰的姿态,通过配置大幅升级和先进的ColorOS系统,让流畅的体验更加持久。”

2.jpg

OPPO 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波带来全新OPPO Reno9系列产品

自研芯片算力强劲,双芯人像再升级

OPPO Reno9系列搭载OPPO首款自研影像NPU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采用DSA新黄金架构理念,提供18TOPS峰值算力和11.6TOPS/W@Int8的极致能效,使OPPO Reno9系列支持双芯4K超清夜景视频、双芯4K HDR视频与芯片级App相机增强三大芯片级影像增强

3.jpg

OPPO Reno9系列搭载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芯片

OPPO Reno9系列的人像算法升级为双芯人像计算引擎,由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芯片磅礴算力驱动。全新HDR算法优化光影、色彩与清晰度,照片动态范围也提升1档;动态抓拍引擎修正模糊、抖动,并保持出色的宽动态范围效果;原生肌理级美颜可去除自拍中的粗大毛孔、皱纹,同时保留自然的皮肤纹理和五官特征;自然人像虚化算法为人像模式照片提供有渐进感的虚化效果。

4.jpg

5.jpg

OPPO Reno9系列提供悦目的光影、色彩与惊人的清晰度

OPPO Reno9系列配备前后双旗舰人像镜头,前置全系搭载3200万超感光猫眼镜头IMX709,集成OPPO自研的RGBW像素融合算法,并支持自动对焦功能;后置搭载5000万像素大底主摄索尼IMX890,配合OPPO自研3A算法,带来出色人像拍摄体验。

5G旗舰芯片与超速大内存,性能体验卓越

OPPO Reno9系列采用备受好评的5G旗舰芯片,带来流畅使用体验。OPPO Reno9 Pro+采用第一代骁龙®8+ 移动平台,先进的4nm工艺制程,CPU和GPU频率较上一代旗舰骁龙平台提升10%,功耗降低30%,为游戏和娱乐应用加速。OPPO Reno9 Pro使用天玑8100-MAX移动平台,性能、功耗表现出色。OPPO Reno9系列最高可选16GB+512GB超大存储组合,16GB内存版本最高可保活42个应用。

6.jpg

OPPO Reno9 Pro+采用第一代骁龙®8+ 移动平台

OPPO Reno9系列为屏幕、散热、闪充赋予多项硬件升级,全面升级视、听、触体验。全系使用120Hz OLED超清曲面屏,行业领先的2160Hz高频PWM调光,减轻视觉疲劳;航天级金刚石散热系统保证游戏和娱乐使用中的优秀散热;长寿版80W超级闪充,31分钟可将4700mAh电池充至100%,4年(充放电循环约1600次)使用后,电池可用容量仍大于80%。OPPO Reno9系列全系支持红外遥控与全场景NFC,OPPO Reno9 Pro+还搭载X轴线性马达与立体声双扬声器。

7.jpg

OPPO Reno9系列最高可选16GB+512GB超大存储组合

搭载ColorOS 13,超算平台革新流畅体验

OPPO Reno9系列搭载ColorOS 13,带来流畅体验的巨大革新,还支持更多便捷功能及隐私管控技术。全新的ColorOS超算平台精准调度硬件计算资源,为OPPO Reno9系列带来“全场景闪电启动”与“内存超级加速”两大全新特性,全系实现48个月久用流畅。OPPO Reno9 Pro+获得泰尔实验室全场景持久流畅五星证书,OPPO Reno9 Pro和OPPO Reno9获得泰尔实验室全场景持久流畅测评证书。

8.jpg

OPPO Reno9 Pro+获得泰尔实验室全场景持久流畅五星证书

“全场景闪电启动”源于OPPO首创的应用预加载技术,实现应用秒开,并维持后台保活,Reno9 Pro+在全场景闪电启动功能加持下,应用启动速度提升31%。“内存超级加速”在业内首创锁竞争优化策略,解决重负载情况下内存资源分配与回收难题,高负载场景卡顿减少约45%,同时运行33个日常应用和2个大型游戏也能保持流畅。

HyperBoost全链路游戏稳帧技术为游戏体验保驾护航,通过图形异构技术、GPA稳帧技术等高性能计算技术,重构游戏场景渲染方式,给玩家带来全程稳帧、更省电的游戏体验。

ColorOS 13带来多项便捷功能。智能会议助手可在会议中开启语音转文字,可结合会议截图生成图文会议纪要;超级录音2.0可区分参会者声纹特征,实现会议纪要中自动区分发言人;智能息屏允许不解锁便完成切歌,查看外卖、叫车进度;识文功能支持复制相册中图片包含的文本内容,还可将文字一键转文档;自动打码功能可一键识别聊天软件截图中的头像与昵称,轻松完成模糊处理,保障隐私安全。

全新工艺与配色,轻薄创纪录

OPPO Reno9系列带来独特设计和轻薄机身,定义Reno系列标志性的轻薄好手感。全新56°握手曲线设计,弧边自然贴合手掌,超浅弯折深度降低误触概率。

OPPO Reno9系列实施极致机身堆叠优化:Reno9 Pro搭载天玑8100-MAX移动平台、4500mAh大容量电池及IMX890旗舰主摄,机身厚度仅7.19mm,仅重174g,为Reno系列历史上轻薄之最。

9.jpg

 Reno系列历史上轻薄之最

OPPO Reno9系列带来明日金、皓月黑、碧海青、微醺4种全新配色,传递迎光向上的心动。明日金配色中,设计师独创“金丝琉璃工艺”,将金色阳光洒向海面的意象融入机身;全新开发的“织羽纹工艺”应用于皓月黑配色,控制晶体微观结构和排布,使一片玻璃中可呈现多种纹理结构和视觉效果。

OPPO Reno9还推出万事红版本,妆点如意新年。独特兔年生肖元素,呈现富有节日气息的丝绒玻璃质感,打造明丽、浓郁、纯正的正红色,带来农历兔年的当“红”好运。

10.jpg

OPPO Reno9推出万事红版本,以兔年设计元素和纯正红色妆点如意新年

价格与上市时间

OPPO Reno9系列提供Reno9 Pro+、Reno9 Pro与Reno9三个版本。OPPO Reno9 Pro+提供明日金、皓月黑、碧海青三种配色,16GB+256GB版本售价3999元,16GB+512GB版本售价4399元;OPPO Reno9 Pro提供明日金、皓月黑、微醺三种配色,16GB+256GB版本售价3499元,16GB+512GB版本售价3799元;OPPO Reno9同样提供明日金、皓月黑、微醺三种配色,8GB+256GB版本售价2499元,12GB+256GB版本售价2699元,12GB+512GB版本售价2999元。

11.jpg

12.jpg

新品即日起接受预定,并将于12月2日上午10点在OPPO商城以及京东、天猫、苏宁、抖音等线上渠道全面开售,首销期间可享受最高24期免息。同时,OPPO体验店、三大运营商合作厅、苏宁、国美、迪信通、顺电等线下卖场将同步开售,首销期间可享受最高12期免息。12月11日前,在线下购买的用户可获得最高1300元以旧换新补贴,购买1年碎屏保将额外赠送一年有效期。此外,即日起至2022年12月4日,预订Reno9系列16GB+512GB版本的用户,将有机会参与大内存免单计划。

OPPO Reno9“万事红”新年特别版将于12月10日发售。更多OPPO Reno9系列新品优惠信息,敬请关注OPPO官网。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OPPO Enco R Pro与OPPO Watch SE深灰版,Reno绝配

发布会上,OPPO同步推出新款真无线降噪耳机OPPO Enco R Pro与OPPO Watch SE深灰版。OPPO Enco R Pro采用12.4mm超巨动圈,专为Reno定制调音,支持ANC主动降噪,在影音娱乐时为带来身临其境般的沉浸感。OPPO Enco R Pro具备28小时超长续航、专属定制个性化主题。OPPO Enco R Pro零售价499元,Reno9系列用户购机可立减100元。OPPO Enco R Pro将于12月2日在OPPO商城、天猫旗舰店、线下授权门店正式开售。

17.jpg

OPPO Enco R Pro采用12.4mm动圈单元,支持ANC主动降噪

OPPO Watch SE深灰版有深云灰和墨棕两款配色,标配独立eSIM。长达3天全智能模式续航和10天轻智能模式续航。同时拥有丰富的手表应用生态,多达80+生活App。OPPO Watch SE 深云灰售价999元,墨棕皮表带款1099元。即日起在各大线下授权店,开启预定,12月2日开售。预定用户赠送尼龙表带,首销期间更享受以旧换新最高补贴999、六期分期免息等惊喜好礼。

18.jpg

OPPO Watch SE深灰版提供深云灰和墨棕两款配色,标配独立eSIM

关于OPPO

OPPO于 2008 年推出「笑脸手机」,持续展现科技善意,微笑前行。今天,OPPO凭借Find N 折叠旗舰、Find X 影像旗舰等手机产品,OPPO Watch、OPPO Pad等多智能设备,以及ColorOS 软件系统,革新个人科技体验。OPPO坚持科技创新,自研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为产品创新提供技术动力。OPPO 业务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万名 OPPO 员工共同致力于为人们创造美好智慧生活。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1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Al软件公司、AI Virtual Smart Sensors™的领导者Elliptic Labs (OSE: ELABS)宣布,下一代荣耀智能手机荣耀 80系列将搭载其 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 INNER BEAUTY®。三款手机将面向中国市场发售,分别由Elliptic Labs的合作伙伴联发科和高通提供驱动——荣耀80 SE由联发科的天玑 1080芯片组提供驱动,荣耀80 Pro采用高通公司的骁龙 782G芯片组提供驱动,而荣耀80 Pro将采用高通公司的枭龙 8+ Gen 1芯片提供驱动。此前,Elliptic Labs已公布此次合作的相关细节。

“荣耀智能手机充分展现了我们的AI Virtual Smart Sensor Platform™给智能手机市场带来的创新精神。”Elliptic Labs的首席执行官Laila Danielsen说,“我们行业领先的纯软件解决方案将打造更智能、更环保、更人性化的设备。与荣耀这样的全球制造商合作,再次验证了我们交互平台的力量、可拓展性以及价值。”

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 INNER BEAUTYAI 虚拟接近传感器)

Elliptic Labs的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可在用户将智能手机举到耳边接听电话时,关闭智能手机的显示,并禁用屏幕的触摸功能。如果没有这种检测距离的能力,用户的耳朵或脸颊可能会在通话过程中意外触发不必要的动作,比如挂断电话或在通话中误拨号。自动关闭屏幕也有助于节省电池寿命。接近检测是当今市场上所有智能手机的核心功能。

Elliptic Labs的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可以在不需要专用硬件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稳定的接近检测功能。通过将硬件传感器替换为软件传感器,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成本,还可去除采购上的风险。

关于Elliptic Labs

Elliptic Labs 是一家面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物联网和汽车市场的国际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衍生自挪威奥斯陆大学(Oslo University)的一家分支研究机构。公司的AI专利软件结合了超声波和传感器融合算法,提供直观的3D无接触手势交互、接近感应和存在检测功能。其可扩展的AI虚拟智能传感器交互平台创造了可持续性的、生态友好的纯软件传感器,并已有上几亿台设备搭载其技术。Elliptic Labs是市场上唯一一家使用AI软件、超声波和传感器融合进行大规模商用的软件公司。 公司在奥斯陆证券交易所(Oslo Børs)上市。

Elliptic Labs公司总部设在挪威,在美国、中国大陆、韩国、 中国台北和日本均有分支机构。Elliptic Labs的技术和专利在挪威开发,归属公司专有。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1123005422/zh-CN/


围观 8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1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纵观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的历史进程,财务系统的数字化转型都是重要环节。在TCL集团"双+"全面数字化转型战略下,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跨界竞争的需要,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TCL电子")以财务数字化转型作为重点,携手浪潮信息帮助提升业务管理能力,促进内外部资源协调和利用,实现经营生产决策的科学化,共同推进财务信息化转型进程。

企业财务信息化转型是一项艰巨而任重道远的工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极大提高了交易和核算事项的处理速度和效率,财务作为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从单纯的核算和信息披露,向高阶的财务战略实施扩展。

多场景融合的财务数字化转型探索

TCL电子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消费电子公司之一,也是世界领先的制造商之一。产品覆盖电视、手机、音频设备和智能家居产品等消费电子。近40年来,TCL一直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产品销往北美地区、拉丁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的160多个国家。2021年电视面板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营收达2523亿元,核心产业增速达65%。业务增长迅速的同时,也为 TCL 电子的财务系统提出了灵活性和精细化的要求。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交易和核算事项的处理速度和效率,信息化速度快、低成本,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同时,从财务定位来讲,需要从传统的会计核算、财务报告提供者,向运营支持者、价值创造者和风险管理者转型,这是财务数字化转型本身内在的驱动力。为此,TCL电子梳理了财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诸多难点。信息的高密度和数据的快速交互,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大量的财务数据处理问题;碎片化的后台使得财务管理层也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决策分析。针对这些问题,TCL电子希望通过建立财务管理高效的智能化信息平台,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但这也对财务系统的承载提出了挑战。

SAP HANA集群打造安全、可靠、稳定系统底座

针对TCL电子财务系统的快速发展和自身的发展特性,解决系统面对大量并发访问,业务连续性保障,业务系统安全等问题,浪潮信息提出对本次规划设计需要从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综合考虑。

此次方案SAP HANA TDI服务器采用浪潮TS860M5,TS860M5最大支持8颗处理器,达到业界最高计算密度,系统集成96个DDR4内存插槽,最大可扩展到12TB内存容量,满足客户弹性扩容的需求,计算性能提升超过30%,拥有1.5倍的内存带宽、1.5倍的存储能力,充分满足大型数据库、智能分析、大型ERP等关键应用。从底层的芯片模块到系统管理以及业务应用均采用了高可靠性设计,无单点故障为业务系统的高稳定性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整体系统高可靠性达到了99.999%。

同时为满足系统连续运行需求,保障关键业务系统数据安全,本次项目将现有环境迁移至新的硬件架构,现有服务器转为容灾环境,通过 HANA Replication Service的形式实现两套HANA集群数据同步,满足关键IT系统高可用性要求。

image_5011443_12243090.jpg

浪潮信息通过SAP S/4HANA 系统帮助TCL电子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建立紧耦合的信息化平台,实现财务系统的业务打通,促进内外部资源协调和利用,实现经营生产决策的科学化。通过财务数字化转型,新技术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TCL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SAP S/4HANA系统的实施,替换了原有的老旧设备,数据一次录入全局共享,支撑业务流程高效贯通,并且增加了相应的计算及内存资源提供灵活的、数据源无关性的、实时的大量数据分析,性能相比传统数据库提升10倍以上,解决了传统数据分析软件效率低、后期维护复杂的问题。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1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低延迟、低功耗、高开发弹性 推动AI应用落地

宜鼎国际持续扩大Innodisk AI布局,推出全新FPGA平台,锁定AI机器视觉应用,透过低延迟、低功耗、高开发弹性的优异产品特点,帮助全球客户以更低的整体开发成本,全面推进AI应用导入。

全球FPGA(现场可程序化逻辑门阵列)市场可望在2022年至2027年间达到14.2%的年复合成长率,其发展潜能来自于FPGA在应用开发阶段所具备的高度设计弹性,透过可重新配置与设定的程序逻辑,帮助开发人员实现各式应用需求。宜鼎FPGA平台采用科技巨擘AMD Xilinx Kria K26系统模块,不仅能够加速AI算法,同时具备低延迟、低功耗特性,是企业导入AI边缘计算、实现机器视觉应用的一大利器。而面对多元的边缘AI应用场域,产品本身不仅支持0至70摄氏度的标准温度,更能视应用需求,进一步提升至工业级宽温标准,在-40至85摄氏度的严苛环境中维持稳定运行。

宜鼎国际智能周边应用事业处处长吴志清指出,宜鼎国际近来全力发展边缘AI领域,并以软硬整合作为Innodisk AI的核心宗旨。本次发表的FPGA平台除了本身的开发与算法优势外,亦能在硬件面扩大结合InnoAgent,实现边缘设备的远程带外管理,更能在软件面透过iCAP、iVIT等工具,达成高度整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turnkey solution)。

就AI机器视觉领域而言,除了导入宜鼎FPGA平台外,AI模型的训练(Training)与推论(Inference)更是AI应用成败的最大关键,为此,宜鼎亦推出iVIT软件开发工具包(SDK),预期藉由其低门坎的no-coding使用环境,能较传统开发流程缩短50%学习时间,并能支持各式异质平台,提升AI应用整合的弹性与兼容性。

宜鼎全新FPGA平台将锁定智能城市、智能工厂等应用场域,为AI机器视觉、瑕疵检测、对象辨识等终端应用提升整体算法效能。未来也将针对安防监控、嵌入式系统等应用需求,陆续推出相应解决方案,深化Innodisk AI布局。

1.jpg

宜鼎国际Innodisk 全新FPGA平台

关于宜鼎国际

2005年成立台北总公司,产品事业遍及全球,并于美国、中国、欧洲与日本等地设有区域办事处,为全球工业数据存储装置及内存模块市占第一的领导品牌[1],并获富比世评鉴为亚洲区最佳200中小企业之一。旗下产品广泛用于各种工业级嵌入式产品,如航天、国防、运输、云端存储等产业,以专业的软硬件及固件团队为每个客户量身订制最佳方案。有关宜鼎国际相关产品、技术与应用等详细信息,请参阅 http://www.innodisk.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1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灵活的器件采用PressFit引脚压合技术,在小型封装中内置各种电路配置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针对车载充电应用专门推出七款新型二极管和MOSFET功率模块。含有各种电路配置的集成解决方案采用PressFit引脚压合专利技术,将高效快速体二极管MOSFET和SiC、FRED Pt®和MOAT二极管技术结合在小型EMIPAK 1B封装中。

20221124_EMIPAK_1B_Power_Modules.jpg

日前发布的Vishay Semiconductors器件具有车载充电应用AC/DC、DC/DC和DC/AC转换所需的各种电路配置,包括输入/输出桥、全桥逆变器和功率因数校正(PFC),适用于各种额定功率。模块符合AQG-324汽车标准,可为电动(EV)和混合动力(HEV)汽车以及电动自行车、农业机械、铁路车辆等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器件EMIPAK封装采用矩阵式方法,在同样的63 mm x 34 mm x 12 mm小型封装中内置各种定制电路配置。与分立式解决方案相比,有助于提高功率密度,同时可在工业和可再生能源应用不同功率级灵活使用每种模块,适用于焊接、等离子切割、UPS、太阳能逆变器和风力发电机等。

器件的AI2O3直接敷铜(DBC)衬底改进了热性能,经过优化的布局有助于减小杂散电感,提高EMI性能。模块PressFit引脚压合技术便于PCB安装并减少衬底机械应力,而无底座结构减少了需要焊接的接口提高可靠性。

器件配置表:

产品编号

电路配置

VS-ENK025C65S

双升压   PFC MOSFET和全桥MOSFET逆变器

VS-ENV020F65U

六个用于输出整流的独立Ultrafast整流器

VS-ENW30S120T

全桥SiC二极管

VS-ENY050C60

全桥逆变器MOSFET

VS-ENV020M120M

六个用于交流线路输入整流的独立二极管

VS-ENM040M60P

半控输入桥加升压PFC支路MOSFET和半桥逆变器MOSFET

VS-ENZ025C60N

独立恢复二极管双向交错无桥PFC(四通道)

Vishay 提供全系列硅技术功率模块,包括Si和SiC二极管、 晶闸管、IGBT和 MOSFET, 以及电容器、分流器、NTC和PTC热敏电阻等被动元件。器件可用来配置各种拓扑结构,包括标准焊接引脚和PressFit端子,适用于广泛功率范围。功率模块符合工业标准,可加以定制满足特定应用要求,具有高度灵活性和成本效益,有助于设计人员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并提高整体系统性能。

新型功率模块现可提供样品。量产供货周期为26周。

VISHAY简介

Vishay 是全球最大的分立半导体和无源电子元件系列产品制造商之一,这些产品对于汽车、工业、计算、消费、通信、国防、航空航天和医疗市场的创新设计至关重要。服务于全球客户,Vishay承载着科技基因——The DNA of tech.Ô。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 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VSH)的“财富1,000 强企业”。有关Vishay的详细信息,敬请浏览网站 www.vishay.com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1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继智能手机后,近年来可穿戴设备正“包揽”全身,逐步成为消费者新时尚:耳戴TWS耳机,腕戴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头戴智能眼镜/智能头显,身穿心电T恤……多种多样的智能穿戴设备正成为继手机后撬动着消费电子市场增长的新亮点。但看似百花齐放的繁荣表象背后,可穿戴设备发展却暗藏隐忧——应用场景单一、功能更新缓慢、同质化严重、入局者众多……

ADI深度文章配图-1.jpg

ADI中国产品事业部高级市场应用经理何源

“贝索斯曾经说过,很多人关注并追求未来十年会变化的东西,但是他问自己更多的是未来十年什么是不会变的。从可穿戴产品来看,人类对于健康的追求是不变的,健康消费一定是大趋势。”在前不久的第10届易维讯年度中国硬科技媒体论坛暨产业链研创趋势展望研讨会上,ADI中国产品事业部高级市场应用经理何源表示,“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以及对医疗保健整体支出的强烈关注,院外医疗监护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有潜在风险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监护,或者让患者携带监护仪由医院回到家中,可使其康复过程更快捷、更舒适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将成为人们的刚需,我们已经开发出新的单芯片生物医学模拟前端系列来支持全球客户迎接这个大趋势。”

紧追健康大趋势,可穿戴设备如此打破内卷僵局

可穿戴设备是否会注定一头栽入存量市场,此后陷入“内卷”困境?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从可穿戴设备的本质出发,探寻其发展的核心路径。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目前的主流产品形态包括以耳部为支撑的耳戴设备类,以手腕为支撑的手表手环类,以及以头部为支撑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类等。

可穿戴设备或多或少都与人体部位存在部分接触,因此不管什么形态的可穿戴产品,都可用于健康管理与生命体征监测。“实际上,专业级可穿戴设备早已在医疗保健领域被广泛用于监测和诊断目的,例如智能云血压仪、心率血氧探测仪、远程监护设备(RPM)等等。商用消费级产品中,健康与医疗也正是腕类设备的主要应用场景和技术发展趋势,不少TWS耳机都升级了心率监测功能,甚至在看似与医疗健康毫无关系的VR/AR设备上,也可以通过加入传感器以实时检测与记录使用者的当前健康状态,并给予专业建议。”何源指出。

生命体征监测功能作为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核心功能,这恰与当前政策环境和社会需求相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里也重点提出研发穿戴式动态心电监测设备和其他生理参数检测设备,发展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等健康监测产品,开发新型信号采集芯片和智能数字医疗终端。政策引领下,可穿戴设备行业将迈入高速发展的坦途。

据中国健康城市白皮书调查, 35岁到65岁之间的人群,正在成为慢性病的大军。“慢病听上去好像很常见,但是危害很大,比如肥胖、超重、血脂异常、脂肪肝…这些病症正在形成两个趋势: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发病的人群年龄呈现年轻化。”何源指出,“不过这些慢性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症状提前显示出来,我们可以对这些亚健康状态进行监测,做到提早发现,及时治疗。这正是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巨大机会。”

从健康管理的“美食理论”出发,构建“信得过”的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上有关生命体征的解决方案当前主要包括PPG(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ECG(心电图)、Bio-z(生物阻抗分析)三种技术。PPG技术以光为主要技术载体,多用于心率信息的获取,采用光电容积传感器即可得 PPG 信号并测算出心率;ECG技术以电为主要技术载体,即心电图,这也是医院检查中大家较为熟悉的监测技术;Bio-z技术同样以电为主要技术载体,通过生物电阻测量来做体脂率、基础代谢率、骨骼肌、含水量的参数的判断,还可运用于更精准的情绪测量方面。

ADI深度文章配图-2.jpg

医院中的理想测量环境可以有效保障数据准确性

上述三种技术测量都是基于理想环境下的描述。例如在医院中进行心电检测,温度湿度适宜、状态稳定、设备辅助完善、时间充足、有专业的医生做身体数据分析,因此医院中更容易获得稳定的测量结果。“但如果将同一套东西搬到腕上的可穿戴设备中,就会出现各类问题。”何源分析说,“可穿戴设备的生命体征检测受各项干扰因素影响大,并且不同情况下、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例如佩戴是否牢固、周围电磁干扰、皮肤状态不同、漏光、环境光的干扰、动态光的伪像……这些难题都大大增加了可穿戴设备测量的难度。”

ADI深度文章配图-3.jpg

像食材与厨艺之于美食,数据的准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对体征监测二者缺一不可。

“要让可穿戴设备足够靠谱,需要从数据准确性和算法优化两方面入手,就像烹饪一道佳肴一样。”何源生动地举例说明,“数据是食材,算法是厨艺。想要得到美味,既少不了上好的食材作为源头,也少不了精湛的厨艺加工呈现。精准的体征信号采集才能提供准确的数据,良好建模的优化算法才能保障通过数据真实还原体征特点。”ADI在半导体领域深耕数十年, 一直都专注于模拟与混合信号处理等技术,在数据采集、转换、模拟/数字信号处理上都有很深厚的积淀,ADI中国产品事业部推出的多模式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前端ADPD6000便从这两方面入手,既从硬件电路设计上抓好数据入口,也同时在算法优化上在最大程度上从系统层面解决上述问题。

软硬件多管齐下,造就值得信赖“专家号”

ADPD6000系列是高度集成的模拟前端(AFE),针对测量各种生命体征信号而设计,集成了ECG、PPG和Bio-z等多种技术,可用于心率、心电、血氧、体脂、情绪及压力等多种参数的测量。

ADI深度文章配图-4.png

ADPD6000应用及架构示意图

用于PPG的光路部分设计往往颇具难度,因为每个人胖瘦不同,手表佩戴的松紧不同,肤色不同,包括体毛、纹身、伤疤等因素都能影响采集精准度。对此,ADPD6000提供了极高的链路信噪比,保证了信号质量和可测覆盖度,可以减少因为常见干扰因素导致的测量误差,同时辅以环境光抑制和动态干扰抑制,力求拿到准确可靠的数据。

在ECG电极部分同样面临很多挑战。“例如寒冷的冬季皮肤比较干燥,或者大龄用户皮肤比较松弛,这些很常见的用例下很多时候都可能测不到结果。”何源指出,“ADI提供可靠、稳定、成熟的专业级架构技术,并配合干电极测试覆盖度等优化,可适配更多应用场景,即使是在干燥的冬季,ADPD6000也可保证足够的测量精度。”

ADI深度文章配图-5.jpg

数据+算法多项优化

除此之外,ADI针对用户佩戴不稳而容易导致的导联脱落场景也有对应方案,ADPD6000系列可准确判断接触状态,保证积累可靠的数据,并且集成了右腿驱动功能,有效抵消环境和共模干扰,使信号更纯净。

Bio-z电极方面的难点也在于每个人接触的状态不一样,由于用户的操作带来的误差很大。ADPD6000系列具备独有的专利技术,能去除手表材质、ID限制的影响,即使在复杂的环境下也可保证阻抗的测量精度,适配更多应用场景,对多变的外部变量几乎免疫。此外,ADPD6000系列可有效去除由于小电极带来的非对称误差,最终能将误差降到很小,媲美专业级设备。

ADI深度文章配图-6.jpg

ADI提供全面的参考方案和系统级支持

“ADI还提供稳定且自适应的算法,应用机器学习的理论,可以适配更多的环境和测试状态。” 何源表示。据何源介绍, ADI可提供包括软件、硬件、算法的开发板极支持,甚至也可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做定制化的开发,助力厂家打造差异化的产品。此外,该系列产品还有丰富的路线图,新一代产品也已经送样,未来会有更多空间和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ADPD6000系列产品由ADI中国产品事业部研发,实现了全链条的国产化,本土化设计、开发和支持,具备技术、服务和供应多重优势,能提供24小时响应。这也使得先进技术能顺利落地,发挥更大的本土化优势。

结语

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生活习惯的演变以及居住环境等不同因素,推进了社会疾病图谱的演进,中国的慢病人群逐年的增长。中国健康管理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已发病的慢病人群已逾3亿,整体更呈年轻化趋势,其中65岁以下占近半数。

ADI深度文章配图-7.jpg

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信息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在此背景下,居民的健康观念逐渐由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监测,具备健康管理的可穿戴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医疗资源的短缺导致的供需缺口,健康管理技术将为可穿戴市场带来重要的拉动功能。“除了运动追踪,现在的手表可以测心率、血氧饱和率、情绪、压力、健康状态,以及测体脂率等等。包括人类五大健康指标:心率、血氧、血压、呼吸、体温,这些未来终将都会一一被可穿戴产品攻克。”何源对可穿戴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围观 1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1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该任务为银河维度:在接下来五年里,SDSS V计划观察400万颗恒星和30万个黑洞,分析光谱和物质组成,重构宇宙发展历史,并验证银河系诞生的物理模型。除此之外,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两台大型光学望远镜将用于这一大型国际项目。利用光纤收集来自天体的光。每根光纤的精密对准由500个小型机器人完成,这些机器人由FAULHABER电机驱动。

1.jpg

SDSS是指“斯隆数字巡天”,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天体物理学家的合作联盟。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已经展示了最大的宇宙3D地图,这代表了天文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借助无数望远镜和其他科学仪器,研究人员正致力于众多项目的工作。

最新的是SDSS V,它旨在理解外层空间物理过程方面实现再一次质的飞跃。该项目将使“在光学和红外光谱的不同天文时间维度上对整个天空的首次光谱观测”成为可能。目标总计达600多万。

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这项工作的目标之一是重构我们的母星系银河系的历史。此外,研究人员计划追溯化学元素的形成、解密恒星的内部运作、考察行星的形成、并解答许多关于黑洞的悬而未决的疑问。

另一个目标是绘制比以前精确一千倍的银河系星际气体质量地图,以描述“银河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与黑洞和测量银河系有关的数据将由以下两台大型望远镜收集:新墨西哥州的阿帕契点和智利的拉斯坎帕纳斯。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教授Jean-Paul Kneib解释说:“通过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双重视角,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观察天空。“我们在之前的SDSS项目中也使用了这两个望远镜。得益于SDSS V项目,我们现在在观测效率和收集的数据量方面取得了实质性飞跃。”

发现超新星

放置在望远镜中的是瞄准宇宙中特定目标的光纤。可以精密观察和分析单个恒星或黑洞的发光吸积盘。“以前,我们必须为每个不同的观察任务制作特殊的板。每个板均需数周时间准备。然后手工将光纤固定在板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耗时的过程,”Jean-Paul Kneib报告说。

有了专门为SDSS V项目开发的新技术,光纤的重新排列只需要不到一分钟而非以前的数周。因为现在光纤是通过两台望远镜中的500台小型机器(天文学家称之为“机器人”)来调节。这也能够让研究人员对未预料到的宇宙事件立即做出反应。

例如,如果其他望远镜发现了当前的事件,如超新星,其中一个光学元件可以立即与它对准,几乎无延迟。这使得能够在超新星发展的时间跨度内对物理化学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这是以前使用此类仪器无法实现的。

具有微米级精度

每个小机器人都由两个细长的圆柱体组成,圆柱体纵向排列,前端有一个弯曲的延伸部分。后面较厚的圆柱体固定在望远镜的板上。它形成α单元,并转动机器人的中心轴。偏心安装在前面的是测试单元。它同样以圆形路径移动弯曲端的光纤尖端。

通过这两种轴向运动的结合,光纤尖端可以在圆形区域内自由定位。其中一个机器人覆盖的每个圆与相邻单元的圆部分重叠。在望远镜的探测范围内,天空的每个点都可以自动瞄准。

三根光纤在小型机器人中排列。一根是为可见光光谱设计的,另一根是为红外光谱设计。第三根用于校准。在其帮助下,光纤尖端分三步移动到位,精度仅为几微米:在第一次粗略对准中,两个电机转动,直到用于观察的光纤对准目标,平均偏差为50微米。望远镜中的摄像头指向机器人的前端,现在可以检测校准光纤的尖端并测量其位置。在两个进一步的定位步骤中,机器人头部然后以误差小于5微米的精度移动到位。

更快地研究

Jean-Paul Kneib解释道:“因为我们通过自动校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我们可以观察更多的物体,并进行相应的大量单独测量”。“这种效果通过高精度提升到了更好的效果。光纤的直径为100微米。其也与击中望远镜的观测宇宙物体的光斑直径一样大。这两个小表面越精确地对齐,我们测量的光输出就越大,我们获得有效结果的速度就越快。”

FAULHABER的电机和齿轮头以及FAULHABER子公司MPS专门为此应用开发的机械装置提供了这种极高精度的技术先决条件。两个机器人轴由1218的无刷直流伺服电机驱动...α轴和0620的B系列...B代表β轴。型号名称的前两位数字表示微型驱动器的直径:12毫米和6毫米。它们的力通过合适的行星齿轮传递给机器人机构。此处使用的机器人结构由MPS开发建造。集成编码器向控制器报告电机的旋转位置。

无间隙精度

MPS组件设计负责人Stefane Caseiro解释道:“为了达到要求的精度,我们必须消除系统中的反冲”。工程师们通过用夹具连接代替传统的齿轮头轴和机器人机械轴之间的联轴器,并通过安装压缩弹簧使齿轮头无间隙来实现这一点。这位MPS工程师回忆:“仅仅找到合适的弹簧便耗时数月”。

为这项技术开发寻找了合适的合作伙伴,这为Kneib教授团队节省了时间。这位天体物理学家称:“全世界甚至没有几家制造商能够生产出质量和耐用性都符合要求的微电机”。“当然,FAULHABER在我们邀请报价的公司决选名单上。在之前的一个项目中,我们与MPS的合作非常成功。当然,与这些专家离得近也是优势之一——从洛桑的大学到比尔的MPS只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除了卓越的质量和良好的合作经验之外,一个非常有决定性的依据是,FAULHABER及其子公司MPS有能力从单一来源提供我们所需的一切。”

大型望远镜中的小机器人 (faulhaber.com.cn)

2.jpg

3.jpg

Teleskopplatte.jpg_ico400.jpg

5.jpg

企业介绍:来自德国舍奈希的驱动技术专家

FAULHABER 致力于高精度小型和微型驱动系统、伺服组件以及最高输出功率250瓦的驱动电子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包括客户定制的专用解决方案以及范围齐全的标准化产品,例如无刷电机、直流微电机、编码器和运动控制器。FAULHABER 品牌在全球被公认为复杂和严苛应用领域的高品质和高可靠性的象征,如医疗技术、工厂自动化、精密光学、电信、航空航天和机器人技术。从224 mNm持续扭矩的强大直流电机到外径为1.9 mm的精巧微型驱动,FAULHABER标准系列有超过2500万种组合,为特定应用带来最佳驱动系统。与此同时,这种技术上的“构造组合”也是调整解决方案的基础,从而让我们能够设置各种特殊版本来满足客户的具体需求。

www.faulhaber.com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1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DI应用工程师Jellenie Rodriguez和ADI工程师Mary McCarthy

简介

正如本系列文章上篇所讨论的,设计和优化基于热敏电阻的应用解决方案涉及到不同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上篇文中讨论过的传感器选择和电路配置。其他挑战有测量优化——包括ADC配置和选择外部元件,同时确保ADC在规格范围内运行以及系统优化,从而实现目标性能并确定与ADC和整个系统相关的误差源。

热敏电阻系统优化

通过热敏电阻配置器和误差预算 计算器等易于使用的工具,客户可以轻松配置系统中的热敏电阻,包括接线和连接图。该工具以比率式配置设计具有激励电压的热敏电阻系统。它还允许客户调整传感器类型、被测温度范围、线性化和外部元件等设置,如图1所示。它确保ADC和热敏电阻传感器均在规格范围内使用。因此,如果客户选择了不受支持的选项,该工具会标记这是一个错误条件。例如,如果客户选择的最大温度值超出特定热敏电阻型号的工作范围,它就会显示错误,如图2所示。遵循推荐的范围值同样会确保系统配置符合传感器和电子器件的工作条件。

1.jpg

1.热敏电阻配置器

2.jpg

2.越界条件

该工具使用户能够了解不同的误差源,并且还允许进行设计优化。请注意,该工具是围绕AD7124-4/AD7124-8设计的,因此它还决定了可以连接到单个ADC的传感器数量。为了了解该工具的重要性,下面讨论热敏电阻要考虑的不同设计因素。

系统配置激励、增益和外部元件

与RTD类似,热敏电阻也容易自发热,因为当电流流过其中时,电阻会消耗功率。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让热敏电阻的工作电流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以使其功耗不会对测量结果产生显著影响。首先,设计人员倾向于选择更高的激励电压值来产生更高的输出电压,以便充分利用ADC的输入范围。然而,热敏电阻传感器具有负温度系数,其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流过它的电流值越大,其功耗越高,从而导致自发热。

从好的方面来说,热敏电阻不需要很高的激励源值,因为在额定温度范围内,其较高的灵敏度特性可以产生从毫伏到伏特的输出电压。所以,使用ADC基准电压值之类的激励电压就足够了,并且它支持比率式配置。通过将PGA增益设置为1,该技术还能确保热敏电阻整个输出电压范围或ADC模拟输入端的电压始终处于ADC工作输入范围内。该工具使用AD7124-4/AD7124-8提供的内部2.5V基准电压。当使用1倍增益时,PGA也关断,从而减少总电流消耗。AD7124-4/AD7124-8还集成了模拟输入缓冲器,允许在外部使用不限大小的电阻和/或电容值,因此它们非常适合直接连接到外部电阻型传感器(如热敏电阻),或连接电磁兼容(EMC)滤波,而不会增加误差。但是,若在增益为1时使用ADC且使能模拟输入缓冲器,则有必要确保提供正确运行所需的裕量。该工具还允许设计人员平衡外部元件的选择,包括外部裕量电阻的容许范围、建议的检测电阻值及其容差和漂移性能。热敏电阻工具还提供常用热敏电阻类型清单,并允许设计人员输入任何类型NTC热敏电阻的标称值和beta (β)或Steinhart-Hart常数。传感器的精度、外部元件及其对系统误差的贡献,以及传感器所用线性化技术的影响,将在后面讨论。

滤波和功耗考虑

Σ-Δ型ADC使用数字滤波器,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在采样频率和采样频率倍数处提供0dB衰减。这意味着滤波器响应在采样频率周围被反射,因此模拟域中需要一个抗混叠滤波器。Σ-Δ型ADC本身会对模拟输入信号过采样,因此抗混叠滤波器的设计得以简化,一个简单的(单极点)RC滤波器就够了。例如,AD7124-4/AD7124-8只要求每个模拟输入串联一个1kΩ电阻,AINP到AINM之间使用一个0.1μF电容,以及每个模拟输入引脚到AVSS之间使用一个0.01μF电容。

在大多数工业应用或过程控制中,强大的稳健性是首要任务之一。系统可能会遇到来自其相邻元器件或环境的噪声、瞬变或其他干扰。出于EMC目的,模拟输入端通常使用较大的R和C值。但请注意,当转换器在增益为1的无缓冲模式下运行时,输入直接进入调制器的采样电容,因此较大RC值可能引起增益误差,因为在两个采样时刻之间,ADC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建立。对模拟输入进行缓冲可防止这些误差。

来自交流电源的干扰也会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当器件由交流电源供电时,50Hz/60Hz抑制也是系统要求之一。AD7124-4/AD7124-8等窄带Σ-Δ型ADC的另一个优势是它提供灵活的数字滤波选项,可以将陷波频率设置为50Hz和/或60Hz。

所选滤波器类型以及所设置的输出数据速率会影响建立时间及其噪声性能。该器件还提供不同的功耗模式,用户可以调整ADC以获得最优功耗、速度或性能。系统的电流消耗或功耗预算分配高度依赖于最终应用。如果系统需要较高输出数据速率和较好的噪声性能,可以将器件配置为全功率模式。如果在合理的速度和合理的性能下需要限制功耗,则器件可以在中等或低功耗模式下运行。

除了精度或性能之外,时序也是一个因素。在大多数应用中,为了执行所有测量,需要满足特定时间要求。如果使能多个通道(即使用多个传感器),设计人员需要考虑通过数字滤波器的延迟。在多路复用ADC中,当使能多个通道时,每次切换通道都需要一个建立时间。因此,选择具有较长建立时间的滤波器类型(即sinc4或sinc3)会降低整体吞吐速率。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后置滤波器或FIR滤波器以较短的建立时间提供合理的50 Hz/60 Hz同时抑制,从而提高吞吐速率。所有滤波器选项和输出数据速率选择的子集可以通过热敏电阻配置器和误差预算计算器进行测试。这将产生期望噪声性能,并将馈送到下一节将要讨论的系统误差计算中。请注意,输出数据速率/FS值/吞吐速率的全部选择可通过Virtual Eval在线工具获得。Virtual Eval显示了不同场景的时序,无论是测量单个还是多个热敏电阻传感器,都可以使用它来评估ADC的时序性能。

误差预算计算

如前所述,热敏电阻配置器和误差预算计算器允许用户修改系统配置以获得最优性能。图3所示的误差预算计算器可帮助设计人员了解与ADC相关的误差,以及来自系统配置的误差,无论是否进行内部或系统校准。系统错误饼图指示系统的哪个部分对系统总误差的贡献最大。因此,客户可以修改ADC或系统配置以实现最优性能。

3.jpg

3.热敏电阻误差预算计算器

如图3所示,ADC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总误差的重要贡献因素。在全温度范围内工作时,外部元件及其温度系数或温度漂移规格通常是整个系统的主要误差因素。

例如,如果我们在工具中将检测电阻的温度系数从10ppm/°C改为25ppm/°C,您会发现系统总误差显著增加。因此,必须选择具有较好初始精度和较低温度系数的检测电阻,以使任何可能的温度漂移误差最小。

AD7124-4/AD7124-8提供不同的校准模式,使用校准可进一步减少测量误差。建议在上电或软件初始化时进行内部校准,以消除标称温度时的ADC增益和失调误差。请注意,该工具使用的增益设置为1。AD7124-4/AD7124-8出厂校准增益为1,所得增益系数是器件的默认增益系数。因此,该器件在增益为1时不支持进一步的内部满量程校准。注意,在标称温度进行的内部校准只能消除AD7124-4/AD7124-8的增益和失调误差,而不能消除外部电路引起的增益和失调误差以及任何漂移误差。执行系统校准可消除外部误差。在不同温度点执行校准也可改善漂移性能。但是,这会增加成本和工作量,并且可能不适合某些应用。

故障检测

对于恶劣环境或安全很重要的应用,诊断特性越来越重要,甚至必不可少。即使对于非安全设计,诊断也能提高稳健性,确保设计的所有模块都正常运行,并且处理器仅接收和处理有效数据。AD7124-4/AD7124-8中的嵌入式诊断减少了对外部元件实现诊断的需求,使得解决方案尺寸更小、时间更短且成本更低。诊断包括:

检查模拟引脚上的电压电平,确保其在额定工作范围内

基准电压检查

串行外设接口(SPI)总线的循环冗余校验(CRC)

存储器映射的CRC

信号链检查

这些诊断使得解决方案更强大。

热敏电阻系统评估

对系统设计进行概念化并了解预期系统性能之后,设计师的下一步是制作原型并验证设计的性能。CN-0545是Circuits from the Lab®参考设计,它利用EVAL-AD7124-4/EVAL-AD7124-8评估板及其评估软件提供0.1°C精度的热敏电阻的测量数据。CN-0545中的电路使用一个10kΩ、44031型NTC热敏电阻传感器,其额定测量范围为–50°C至+150°C,0°C至+70°C之间的精度为±0.1°C,更宽温度范围内的精度为±1°C。

图4显示了CN-0545的测量结果。该测量数据是利用AD7124-4/AD7124-8评估板获得的,该评估板包括热敏电阻演示模式,可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并使用传感器的Steinhart-Hart常数计算等效温度(°C)。该图显示了实际性能结果。如果将其与误差预算计算器进行比较,实际结果可能比该工具提供的估计值要好。这种差异是由于该工具使用了所有参数的最大值,因此它提供的是电路的最差情况分析。在实践中,传感器漂移、初始精度以及系统中使用的电子设备和元件的温度漂移并不总是处于额定最大值。

4.jpg

4.热敏电阻温度精度测量,后置滤波器,低功耗模式,25SPS

提供这种经过验证的灵活参考电路板对系统设计人员很有价值,因为它能缩短设计周期并提供良好的电路技术。除了硬件,软件还支持针对每个热敏电阻传感器的不同系统优化和校准技术,以满足市场对易于使用、高精度、精密、可靠信号链解决方案的需求。

为设计人员提供工具和硬件演示模式电路可以简化设计过程,但系统设计人员有不同的测量处理办法,并且可能使用不同的控制器进行软件处理。为了进一步简化开发过程,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固件应用程序AD7124温度测量演示示例来生成自定义代码,它支持选择控制器板、软件平台、器件配置和测量传感器(如热敏电阻)。这个开源Mbed平台支持150多种经过修改或未经修改的控制器板。因此,它支持快速原型设计,开发工作将更加快捷。

结论

由此可见,设计基于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系统是一个具挑战性的多步骤过程。为使系统设计人员的设计之旅更轻松,可以使用热敏电阻配置器、误差预算计算器、Virtual Eval、评估板硬件和软件、Mbed固件和CN-0545来应对不同的挑战,例如连接问题和总误差预算,将用户的设计体验提升到更高层次。

使用高集成度、低带宽Σ-Δ型ADC可进一步减少设计工作,因为它们提供了激励、调理、测量传感器所需的构建模块,同时消除了50Hz/60Hz抑制等问题。这种集成度加上完整的系统资料或生态系统,将能简化整体系统设计,降低成本,缩短从概念到原型的设计周期。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NASDAQ: ADI)在现代数字经济的中心发挥重要作用,凭借其种类丰富的模拟与混合信号、电源管理、RF、数字与传感技术,将现实世界的现象转化成有行动意义的洞察。ADI服务于全球12.5万家客户,在工业、通信、汽车与消费市场提供超过7.5万种产品。ADI公司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威明顿市。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analog.com/cn

关于作者

Jellenie Rodriguez是ADI公司精密转换器技术部的一名应用工程师。她主要关注用于直流测量的精密Σ-Δ型ADC。她于2012年加入ADI公司,2011年毕业于San Sebastian College-Recoletos de Cavite,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Mary McCarthy是ADI公司应用工程师。她于1991年加入ADI公司,在爱尔兰科克市的线性与精密技术应用部工作,主要关注精密Δ-Σ型转换器。她于1991年毕业于科克大学,获得电子与电气工程学士学位。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1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