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4月26日,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1236.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信创与人工智能带来巨大市场机遇。软通动力围绕智能化、自主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等新兴趋势,明确"四化"发展战略,完成战略并购,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新赛道,业务赛道覆盖千亿市场到十万亿市场。

2024年,软通动力软硬一体战略驱动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13.16亿元,同比提升78.13%,其中,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业务营业收入181.21亿元,同比增长5.0%;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营业收入129.20亿元;数字能源与智算服务业务营业收入2.59亿元。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80亿元,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52.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1亿元。

报告期内,软通动力业务基本盘企稳向好,大客户量质齐增,整体运营稳健,资产结构健康,入选中证A500指数,获得"2023年中国IT服务市场排名第一"、"2024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指数前百家企业"等荣誉及市场认可。

战略升维,全栈智能

2024年,软通动力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决心与战略布局,全面开启品牌升级新征程。公司明确全新定位为"中国领先的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以"持续创新,致力于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为新愿景,彰显了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引领行业发展的壮志。

战略布局上,软通动力动作频频。2024年初,公司完成同方股份计算机相关业务整合,围绕国产化算力底座推进软硬协同,全力打造全栈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同时,公司发布全栈智能AI战略,锚定AI前沿,以人工智能工程能力为基础,拓展全栈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赋能行业智能、场景智能和终端智能创新与服务,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技术服务领导者。在此基础上,公司持续重视创新投入,成立机器人研究院、AI PC研究院,攻关核心技术,孵化创新业务,加快开源鸿蒙PC研发,加大开源鸿蒙、开源欧拉、开源高斯等领域自有品牌基础软件的研发投入,发布自主研发的DenovoX天元智算服务平台。

"四化"引领,价值跃升

软通动力凭借独特的能力组合,坚实的客户基础,完善的全球布局,高效的组织协作,持续深耕ICT行业、互联网、运营商、金融、高科技与制造领域,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发展,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 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加速 "AI+"赢机遇软通动力强化咨询引领,构建人工智能大模型核心能力,提升云、数据、工业互联网、企业管理软件等数字化创新服务能力,深化"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创新。报告期间,公司在制造、金融、汽车、园区、零售、教育、医疗等领域推出多项AI产品,推出天璇MaaS大模型服务平台、天璇AISE平台、天璇AI知识库平台、天璇AutoAgent智能体等产品;与国内某大型ICT领导企业联合交付山东永锋钢铁行业大模型建设、东风数字底座等重大项目,联合打造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并与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卡奥斯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杭州银行等达成战略合作,赋能行业智能化转型。

  • 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夯实软硬固优势软通动力在已有的清华同方和机械革命品牌基础上,推出北京信创整机品牌——软通华方。在计算产品领域,软通计算机(原"同方计算机")以"AI+"为牵引推进产品与行业应用场景结合,累计中标近千个项目,覆盖党政机关、金融、交通、教育等国产替代重点行业领域,稳居业内第一梯队。在PC领域,公司推出信创AI PC、开源鸿蒙AI PC/智能交互平板、机械革命AI PC等智能产品;在企业级业务方面,软通计算机推出通用服务器、昇腾AI服务器及AI工作站等。在基础软件领域,公司发布天鸿操作系统SwanLinkOS 5、天鹤OS V24和天鹤DB新版本,首批实现与HarmonyOS NEXT互联互通;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成立人形机器人业务总部,推进天擎系列机器人、天汇复合机器人等多款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研发,与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北京理工华汇等伙伴进行技术攻关。在智能电子领域,智通国际(原"同方国际")旗下机械革命耀世、翼龙、极光系列电竞游戏本等,在京东和天猫销量排名前三,拼多多销量排名第二;ODM业务覆盖18个国家,服务30多个客户。

  • 数字能源与智算服务:智启算能开新局软通动力围绕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布局,与地方政府和产业生态深化合作。报告期内,公司在数字能源领域,多座平急两用充换电站已经具备运营条件,逐步拓展电力现货与中长期配售电交易业务。在智算服务领域,成立智算业务总部并落户广州黄埔,发布自主研发的DenovoX天元智算服务平台,积极在广州黄埔、张家口、芜湖、上海、韶关部署规划算力集群,与万国数据、科大讯飞、Intel、明阳智慧能源集团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 国际业务:布局全球结硕果软通动力布局"北美、日本、中东、东南亚"海外四大区域,为新兴市场业务落地提供坚实支撑。报告期内,公司针对中资企业出海服务,深化与国内某大型ICT领导企业、阿里云等战略客户合作。针对海外客户本地业务拓展:在北美,深化与微软AI技术合作,并通过AI+零售解决方案助力多家跨国零售集团数字化转型。此外,公司旗下智通国际硬件产品在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德国等市场取得显著进展。

展望未来,软通动力坚持科技创新,紧抓信创和人工智能两大市场机遇,持续锻造领先的全栈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推动前沿科技及核心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软通动力愿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为客户、股东、员工以及社会实现长期价值回报,谱写智能时代价值新篇章。

稿源: 美通社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8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核心亮点

  • 1V/g超高灵敏度:业界领先灵敏度,轻松捕捉微米级振动,精准解析设备健康状态!

  • 0.00001gms分辨率:突破性分辨率设计,微小振动无所遁形,助力科研与工业精密监测!

  • 钛合金激光密封:轻量化钛壳(仅47g),IP67防护等级,无惧高温(-55~+120℃)、潮湿、腐蚀!

  • 陶瓷剪切技术:创新敏感元件,频响0.3~2kHz,谐振>15kHz,动态响应更稳更快!

技术参数一览

参数性能指标行业优势
灵敏度1 V/g
量程±5g pk专为精密场景优化,避免过载失真
分辨率0.00001g rms可检测纳米级振动能量
频响范围0.3~2kHz (±5%)覆盖低频异常与中高频结构共振
安装方式M5螺孔(21×29mm紧凑设计)即装即用,兼容主流工业接口

四大核心场景

  1. 精密制造:半导体设备、光学平台微振动监测,保障良品率。

  2. 科研实验:风洞、声学实验室超低频振动数据采集。

  3. 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稳定性实时反馈。

  4. 能源安全:实时监测地壳微振动,建筑业工程检测核电管道微振检测。

为什么选择V112E?

  • 一触即达的灵敏度:无需复杂信号放大,直接输出高信噪比数据!

  • 硬核防护:钛合金+激光焊接,耐受120℃高温蒸汽冲洗!

  • 超低维护成本:全密封设计,寿命>10年,故障率<0.1%!

来源:唯试加速度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8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4月,上海瞻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瞻芯电子”)在华强电子网举办的“2024年度电子元器件行业优秀国产品牌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最具影响力的“2024年度电子元器件行业优秀功率器件国产品牌企业”奖项,充分彰显其在功率器件领域的卓越贡献和突出地位。

1.jpg

此次评选为华强电子网第17届相关活动,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所有奖项历经企业提名、公众投票以及专家评审等严格环节最终确定。当日,以《智启芯机遇,共筑新篇章》为主题的“2025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大会”在深圳盛大举行,众多行业精英齐聚,共同见证2024年度华强电子网优质供应商&电子元器件行业优秀国产品牌颁奖盛典。

在激烈的竞争中,瞻芯电子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于2024年成功推出极具竞争力的第三代碳化硅(SiC) MOSFET工艺平台和产品,以及SiC MOSFET专用的隔离型比邻驱动芯片IVCO1411/2等优秀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与储能、充电桩和其它大功率工业电源等重要领域,并批量交付给各行业领军客户,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过去的一年里,瞻芯电子销售业绩大幅增长超100%。

瞻芯电子通过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等方面的出色成绩,在业界和社会大众中收获了极高关注,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认可度,因而获此殊荣。

2.jpg

瞻芯电子自2017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碳化硅(SiC)半导体领域,致力于开发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和芯片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芯片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3月,累计交付SiC MOSFET产品逾2000万颗、SiC SBD产品逾1900万颗、驱动芯片逾6600万颗。

今后,瞻芯电子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凭借技术创新、产品应用及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继续在碳化硅器件和模拟芯片领域深耕,与业界伙伴携手共进,为碳化硅和电力电子行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关于瞻芯电子

上海瞻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瞻芯电子”)是一家聚焦于碳化硅(SiC)半导体领域的高科技芯片公司,2017年成立于上海临港。公司致力于开发碳化硅功率器件和模块、驱动和控制芯片产品,并围绕碳化硅(SiC)应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瞻芯电子是中国第一家自主开发并掌握6英寸碳化硅(SiC)MOSFET产品以及工艺平台的公司,拥有一座车规级碳化硅(SiC)晶圆厂,标志着瞻芯电子进入中国领先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IDM公司行列。

瞻芯电子将持续创新,放眼世界,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和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

上海总部上海浦东新区 南汇新城镇 海洋四路99弄3号楼8楼,座机:021-60870171  

碳化硅(SiC)晶圆厂: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好派路599号

深圳分公司:深圳南山区 高新南六道16号泰邦科技大厦 702室

来源:瞻芯电子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8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先进的 MEMS加速度计采用ST独有技术,即使在恶劣条件下也能延长电池续航能力,提高传感器的智能水平

意法半导体的工业级MEMS加速度计IIS2DULPX具有机器学习功能,省电节能,耐高温,有助于提高传感器集成度,让数据驱动的操作决策变得更智能,适用于资产跟踪、机器人和工厂自动化,以及工业安全设备和医疗保健设备。

1.jpeg

IIS2DULPX传感器的内部人工智能功能可降低主处理器的工作负荷,自动自配置功能可以优化功耗,让设备制造商能够设计小巧的免维护的电池供电智能传感器节点。意法半导体 MEMS子产品部市场总监Tarik Souibes表示: “与众不同的是,我们的新产品IIS2DULPX加速度计整合了边缘处理功能,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适合开发下一代智能工业传感器。利用片上智能功能,这些加速度计能够实时自适应应用场景,让开发者能够根据应用灵活地选择最适合的确定性算法或人工智能方法。”

在运输途中监测资产或货物状态的事件跟踪是新加速度计的代表性应用之一。意法半导体的机器学习核心 (MLC) 能够运行人工智能算法,对运输系统类型以及跌落、摇晃、倾斜、翻滚等事件进行分类,从而增强质量保证和供应链管理。直接在传感器中执行推理可减轻对主处理器的性能要求,从而有助于大幅延长传感器的电池续航时间。

此外,IIS2DULPX还用于开发智能状态监测传感器。安装在工业设备或机械臂等资产内的智能状态监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过度振动、撞击和冲击。小巧外形和超低功耗让设备厂商可以设计小电池供电的外形紧凑、续航长的状态监测传感器,轻松改造已在现场安装并投入使用的设备。因此,终端用户可以立即开始收集设备数据,包括老式机械设备,从而加快并推进其数字化转型。

意法半导体的早期客户Treon最近用这款传感器开发了一个智能状态监测系统。Treon首席执行 官Joni Korppi 表示: “我们刚刚推出了基于IIS2DULPX加速度计的Treon Industrial Node X长续航无线状态监测系统,出色的超低功耗性能是我们选择这个传感器的根本原因,内部智能功能可以大幅降低整个系统的功耗,满足我们对电池续航的要求。此外,这款传感器的10年供货保证计划与我们的产品生命周期要求完美契合。”

在Treon系统中,IIS2DULPX加速度计可以连续监测振动水平,而且功耗极低,与ST IIS3DWB高性能振动传感器配合使用,可以测量振动水平变化,并输出更详细的测量数据。

Korppi补充道: “Treon Industrial Node X是一个我们利用ST的创新MEMS传感器开发的前所未有的高效、可靠、长续航的状态监测解决方案。”

IIS2DULPX的其他应用包括智能安全防护设备和便携式医疗保健设备,例如,工业安全帽内置的监测系统可以检测头盔是否正确佩戴、撞击和跌倒,从而预防事故发生或及时发出紧急警报,提高工地的整体安全水平。该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危险跌倒,然后立即发出警报,便于及时开展救援行动,同时还可以监测活动,识别异常的工作方式,确保操作符合安全规定。凭借嵌入式机器学习核心和有限状态机 (MLC/FSM) ,以及自动自配置功能,IIS2DULPX可以持续监测,同时功耗极低,因此,只用一个简单的电池供电配件,即可把传统安全帽转变为智能安全头盔。

在一个先进的监测晶圆搬运机械臂工作状况的电池供电的传感器内,IIS2DULPX用于测量振动、撞击等可能影响芯片良率或可靠性的事件。通过加速度计内部的MLC核心和自动自配置功能,这个电池供电的传感器节点能够连续输出准确的测量结果,免维护运行三年以上。

IIS2DULPX的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105°C。该产品现已上市。

详情访问www.st.com/IIS2DULPX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5万名半导体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半导体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意法半导体与二十多万家客户、成千上万名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让电源和能源管理更高效,让云连接的自主化设备应用更广泛。我们正按计划在所有直接和间接排放(包括范围1和范围2)、产品运输、商务旅行以及员工通勤排放(重点关注的范围3)方面实现碳中和,并在2027年底前实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的目标。

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cn。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8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第一季度净营收25.2 亿美元;毛利率 33.4%;营业利润300万美元;净利润5,600美元

·业务展望(中位数):第二季度净营收 27.1 亿美元,毛利率 33.4%

·全公司重塑制造布局和全球成本基数调整计划进展顺利,确定到2027年底,实现每年节省大几亿美元成本的目标

服务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公布了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U.S. GAAP) 编制的截至2025329日的第一季度财报。此外,本新闻稿还包含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财务数据(详情参阅附录)。

意法半导体第一季度实现净营收25.2亿美元,毛利率33.4%,营业利润300万美元,净利润5,600万美元,每股摊薄收益0.06美元。

意法半导体总裁、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评论表示

·第一季度净营收与我们业务预期区间的中位数持平,其中,个人电子产品业务营收增长,而汽车和工业业务营收低于预期。因为产品组合因素,毛利率略低于我们业务预期区间的中位数。

·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净营收下降 27.3%,营业利润率从 15.9%下降至 0.1%,净利润降至 5,600 万美元,降幅89.1%

· “第一季度,我们的订单出货比有所改善,汽车和工业业务的订单出货比皆高于均值。

·第二季度业务预期,按中值计算,净营收27.1亿美元,同比下降16.2%,环比增长7.7%;毛利率预计约为33.4%,闲置产能支出拉低毛利率预约420个基点。

·“2025年净资本支出(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划维持在2023亿美元之间,主要用于执行制造布局重塑计划。

·虽然我们认为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已经见底,但在当前不确定的环境下,我们将聚焦于可控因素:坚持创新,不断提升和加快我们产品技术组合的竞争力,专注于先进制造技术,并严格控制成本。在这方面,全公司范围内重塑制造布局、优化全球成本基数计划目前进展顺利,我们确认到2027年底实现大几亿美元的年度成本节约目标。

季度财务摘要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U.S.   GAAP

(单位:百万美元,每股收益指标除外)

2025

第一季度

2024

第四季度

2024

第一季度

环比

同比

净营收

$2,517

$3,321

$3,465

-24.2%

-27.3%

毛利润

$841

$1,253

$1,444

-32.9%

-41.7%

毛利率

33.4%

37.7%

41.7%

-430 bps

-830 bps

营业利润

$3

$369

$551

-99.2%

-99.5%

营业利润率

0.1%

11.1%

15.9%

-1,100 bps

-1,580 bps

净利润

$56

$341

$513

-83.6%

-89.1%

每股摊薄收益

$0.06

$0.37

$0.54

-83.8%

-88.9%

2025年第一季度回顾

意法半导体产品部财务报表调整从202511日开始生效。上一年的比较期数据已经做了相应调整详见附录。

应报告部门净营收(单位:百万美元)[1]

2025

第一季度

2024

第四季度

2024

第一季度

环比

同比

模拟器件、MEMS和传感器 (AM&S) 子产品部

1,069

1,348

1,406

-20.7%

-23.9%

功率与分立器件 (P&D) 子产品部

397

602

631

-34.1%

-37.1%

模拟器件、功率与分立器件、MEMS与传感器(APMS)产品部营收合计

1,466

1,950

2,037

-24.8%

-28.0%

嵌入式处理 (EMP) 子产品部

742

1,002

1,047

-26.0%

-29.1%

射频和光纤通信 (RF&OC) 子产品部

306

366

378

-16.5%

-19.2%

微控制器、数字IC与射频产品(MDRF)产品部营收合计

1,048

1,368

1,425

-23.4%

-26.5%

其它

3

3

3

-

-

公司净营收总计

$2,517

$3,321

$3,465

-24.2%

-27.3%

净营收总计25.2亿美元,同比下降27.3%。OEM和代理两个渠道的净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5.7% 和 31.2%。净营收环比下降24.2%,比公司业绩指引的中位数高20个基点。

毛利润总计8.41亿美元,同比下降41.7%。毛利率33.4%,比意法半导体业绩指引的中位数低40个基点,比去年同期下降830个基点,产品组合有待优化,主要归因于产品组合因素,其他原因还包括闲置产能支出增加和销售价格下降。

营业利润为3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5.51亿美元,同比下降99.5%。营业利润率为0.1%,比2024年第一季度的15.9%下降了1,580个基点。不计资产减值、重组费用和其他相关逐步淘汰成本,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 1,100 万美元。

应报告产品部门同比:

模拟器件、功率与分立器件、MEMS与传感器 (APMS) 产品部:

模拟器件、MEMS与传感器 (AM&S) 子产品部:

·营收下降23.9%,主要原因是模拟产品销售下降。

·营业利润8,200万美元,下降66.7%。营业利润率为7.7%,而上年同期为17.5%

功率与分立器件 (P&D) 子产品部:

·收入下降37.1%

·营业利润从正7,700万美元降至负2,800万美元。营业利润率从12.1%降至-6.9%

微控制器、数字IC与射频产品(MDRF)产品部

嵌入式处理 (EMP) 子产品部:

·营收下降29.1%,主要原因是通用微控制器和车规微控制器收入下降。

·营业利润降至6,600万美元,降幅71.5%。营业利润率为8.9%,而上年同期为22.2%

射频和光纤通信 (RF&OC) 子产品部:

·收下降19.2%

·营业利润降至4,300万美元,降幅59.0%。营业利润率为13.9%,而上年同期为27.4%

净利润每股摊薄收益分别为5,600万美元和0.06美元,去年同期为5.13亿美元和0.54美元。扣除资产减值、重组费用及其他相关逐步淘汰成本(扣除相关税费影响)后,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和每股摊薄收益分别为6,300万美元和0.07美元。

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表摘要

过去连续 12 个月

(单位:百万美元)

2025年第一季度

2024年第四季度

2024年第一季度

2025年第一季度

2024年第季度

TTM 变化

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净值

574

681

859

2,680

5,531

- 51.5%

自由现金流量(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30

128

(134)

453

1,434

- 68.4%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 5.74 亿美元,去年同期为 8.59 亿美元。

第一季度净资本支出(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 5.3 亿美元,去年同期为 9.67 亿美元。

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正 3,000 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负 1.34 亿美元。


第一季度末库存为30.1亿美元,上一季度为27.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6.9亿美元。季度末库存销售天数为167天,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均为122天。

第一季度,公司向股东派发现金股息7,200万美元,按照当前股票回购计划,回购9,200万美元公司股票。

意法半导体的净财务状况(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截至2025年3月29日,为30.8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32.3亿美元;总流动资产59.6亿美元,负总债28.8亿美元。截至 2025年3月29日,考虑到尚未发生支出的专项拨款预付款对总流动资产的影响,调整后的净财务状况为27.1亿美元。


公司动态

2025年4月10日,意法半导体披露了全公司制造布局重塑和全球成本基础调整计划的细节,并确认了到2027年实现年度成本节约数亿美元的目标。具体而言,意法半导体披露了全球制造布局重塑计划的更多内容。

业务展望

意法半导体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位数:

·净营收预计为27.1亿美元,环比增长7.7%,上下浮动350个基点。

·毛利率为33.4%,上下浮动200个基点。

·本业务展望假设2025年第二季度美元对欧元汇率大约1.08美元 = 1.00欧元,并已包含现有对冲合约的影响

·第二季度封账日是2025年6月28日。

本业务展望不包括今后全球贸易关税可能发生的变化对公司营收的影响。

意法半导体电话会议和网络广播通知

意法半导体已于今日北京时间下午3:30举行电话会议,与分析师、投资者和记者讨论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和本季度业务前景。登录意法半导体官网https://investors.st.com,可以收听电话会议直播 (仅收听模式),2025年5月9日前,可以重复收听。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财务补充信息使用须知

本新闻稿包含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财务补充信息。

读者需要谨慎使用这些财务指标,因为它们未经审计,也不是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编制,不可替代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财务指标。此外,不得用这些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财务指标与其他公司的类似信息进行比较。为了弥补这些限制的影响,不应孤立地阅读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财务补充信息,而应结合意法半导体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

前瞻性信息

本新闻稿中包含的一些非历史事实的陈述是基于管理层当前的观点和假设,以已知和未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前提,对未来做出的涉及已知和未知的风险和不确定趋势的预测陈述和其他前瞻性陈述(按照1933年证券法最新版第27A条或1934年证券交易法最新版第21E条的规定),这些风险和不确定趋势可能由于以下因素而导致实际结果、业绩或事件与本声明所预期的结果、业绩或事件存在重大差异:

全球贸易政策的变化,包括关税和贸易壁垒的采用和扩大,这可能会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并对我们产品的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不确定的宏观经济和行业趋势(例如,通货膨胀和供应链波动),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产能和终端市场对我们产品的需求;

客户需求与预测不同,这可能要求我们彻底改变措施,但是可能无法完全或根本不能实现预期利益。

在瞬息万变的技术环境中设计、制造和销售创新产品的能力;

我司、客户或供应商经营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公共卫生、劳工、政治或基础设施条件的变化,包括由于宏观经济或地区事件、地缘政治和军事冲突、社会动荡、劳工行动或恐怖活动;

可能影响我们执行计划和/或实现政府拨款的研制计划目标的意外事件或情况;

我们的任何主要分销商出现财务困难或主要客户大幅减少订单

我司的产能利用率、产品组合和制造效率和/或满足为供应商或第三方制造供应商预留的产能所需的产量;

我司运营所需的设备、原材料、公用事业服务、第三方制造服务和技术或其他物资的供应情况和成本(包括通货膨胀导致的成本增加);

我司的信息技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这些系统面临网络安全威胁,并支撑我们的制造、财务、销售等重要经营活动;入侵我们或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第三方授权技术提供商的 IT 系统

我司的员工、客户或其他第三方的个人数据被窃取、丢失或非法使用,以及违反隐私法规

我司的竞争对手或其他第三方的知识产权(“IP”)主张的影响,以及我们能否以合理的条款和条件获得所需技术许可;

税收规则的变化、新的或修订的立法、税务审计的结果或国际税务条约的变化可能影响我们的经营业绩以及我们准确估计税收抵免、退税、减税和准备金以及实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能力,致我们的整体税务状况发生变化;

外汇市场的变化,尤其是与欧元和我们经营活动所用的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

正在进行的诉讼的结果以及我们可能成为被告的任何新诉讼的影响

产品责任或保修索赔,基于疫情或无法交货的索赔,或与我们的产品有关的其他索赔,或客户召回产品包含我们的芯片

我们、我们的客户或供应商经营所在地区的自然事件,如恶劣天气、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或其他自然行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健康风险和传染病或全球流行传染病;

半导体行业监管和相关法规加紧,包括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监管和倡议,以及我公司到2027年所有直接间接排放(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以及产品运输、商旅出差和员工出勤相关排放(我们聚焦的范围三部分排放)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到2027年底实现100%购买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

传染病或全球传染病疫情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也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我司的供应商、竞争对手和客户之间的横向和垂直整合导致的行业变化;

逐步推进新计划的能力,能否成功可能受到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包括第三方提供的重要元器件的供应能力和分包商的表现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

个别客户使用某些产品的场景可能与此类产品的预期用途不同,并可能导致性能差异,包括能耗差异,最终无法实现我们披露的减排目标,引发不利的法律诉讼,或产生额外的研究成本

这些前瞻性信息受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可能导致我们业务的实际结果和业绩与前瞻性陈述产生重大不利差异。某些前瞻性陈述可以通过使用前瞻性术语来识别,例如相信预期可能预期应该寻求预期或类似表达或其否定形式或其其他变体或类似术语,或通过对战略、计划或意图的讨论。

其中一些风险已在 3 中定义并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重要信息——风险因素已列入我们于 20252 27日报备SEC证券会的截至 2024 12 31日的年度Form 20-F年度报告中。如果其中一种或多种风险因素已成为既定事实或基本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则实际结果可能会与本新闻稿中预期、相信或预期的结果大不相同。我们不准备也没有义务更新本新闻稿中的任何行业信息或前瞻性陈述,反映后续事件或情况。

我们在不定期报备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第三项.重要信息——风险因素文件中列出了上述不利变化或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和/或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5万名半导体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半导体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意法半导体与二十多万家客户、成千上万名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让电源和能源管理更高效,让云连接的自主化设备应用更广泛。我们正按计划在所有直接和间接排放(包括范围1和范围2)、产品运输、商务旅行以及员工通勤排放(重点关注的范围3)方面实现碳中和,并在2027年底前实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的目标。

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cn



[1]报告产品部门的定义附录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8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I 开发门槛太高,不知如何起步?

想玩转 AI,却找不到合适的平台?

想落地 AI 项目,愁于技术转化与资源对接?

2025 第二届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已为你备好“破局密钥”!无论你是怀揣技术理想的开发者、充满奇思妙想的青少年,还是渴望抢占商业先机的企业团队,这场大咖云集的AI盛宴,都将成为你突破瓶颈、实现价值的起点!百万奖金池、顶级行业资源、前沿技术工具均已就位,只等你加入我们,用创意点燃AI的无限可能! 

开发者们,别让技术门槛绊住脚步!大赛为你量身打造低代码开发利器,无需复杂编程就能轻松搭建AI应用。哪怕你是新手,也能在OpenVINO、PyTorch等工具的护航下秀出高光时刻!我们还会为你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你可以借此体验前沿AI技术,参与项目实践,获得赞助商推广和企业实习机会,走上属于你的“人生花路”。

青少年朋友们,这里就是你们的创新实验室!零门槛的Web AI技术让你用浏览器就能玩转AI,Coze平台搭配端云协同技术,使天马行空的灵感秒变现实应用。设计一个智能学习助手帮助同学攻克难题?开发一款创意工具让艺术与科技碰撞火花?你的种种脑洞,大赛帮你实现!优秀团队不仅能斩获荣誉,还能直通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英特尔全球人工智能影响力嘉年华中国赛区决赛等高级别赛事,让你的才华闪耀更广阔的舞台! 

企业开发者们,是时候用AI重塑商业未来!大赛将主动为你提供技术品牌曝光平台,在这里,你将获得市场、渠道及产业资源支持,提升技术成果转化率,促进商业计划高效落地。Web AI、AOG等一站式开发工具将强势助力你快速搭建智能应用,让创意变现触手可及!行业导师团全程护航,技术培训、工具支持、渠道资源……“想法”变“商业爆款”,一步到位! 

无论选择哪个赛道,都将有丰厚福利等你解锁。初赛阶段提交创意,就有机会入选下一轮!同时大赛还设置极具吸引力的实践奖励,只要在决赛前完成AI应用原型开发(哪怕只是部分功能或创意实现),就有机会获得价值200元的奖励。不仅如此,该奖项可与大赛其它全程奖励同时兼得!

百万奖金层层叠加,OpenVINO开发套件、AI PC等工具硬核加持,还有全栈式技术支持、国际赛事直通车等成长惊喜。消费和商用领域、垂直行业及应用领域……双赛题机制任你自由探索,用AI解决真实问题,用创新定义未来价值! 

3月14日,大赛已线下高能启幕,5月24日,报名截止即将进入最后倒计时!扫码或点击链接报名,1-5人组队即可参赛,别再犹豫,快加入这场全国开发者的灵感狂欢!你将在这里得到技术大咖的倾囊相授,遇见志同道合的脑暴伙伴,收获属于自己的闪耀瞬间!

2025,我们赛场见!

【赛事安排】

启动时间:3 月 14 日(线下启动)

报名截止:5 月 24 日(线上报名)

初赛提交:5 月 25 日(初赛作品提交截止)

【参赛规则】

参赛赛道:个人赛道面向个人开发者,企业赛道需以企业主体报名并提交相关证件。

团队构成:每队 1 - 5 人,学生团队可配备一名指导老师。

赛题范围:面向消费和商用领域、垂直行业及应用领域双赛题。

注:若某选手参与同一赛道的多支队伍,最终评奖只能选择一支队伍。

【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 2025 年 5 月24 日

【报名方式】

登录[大赛官方网站网址],点击“立即报名”,填写相关信息即可完成报名

竞赛官方网站:https://marketing.csdn.net/p/463d1a7512e704f8808d4c4c63fa927c?channel=2030168&pId=2862

1.png

围观 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8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稳健发展并肩负社会使命 积极投身医疗工程领域

汇聚科技有限公司(「汇聚科技」,股份代号:1729,连同其子公司统称「集团」)欣然宣布集团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年度」或「2024财政年度」)的末期财务业绩。集团实现了破纪录的增长,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其在高利润业务的战略性扩张以及卓越的执行力。

本年度,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受借贷成本高企、财政支持撤回及地缘经济割裂加剧的影响,整体市场需求遭遇压力。此外,周期性失衡正逐步消解,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活动逐渐回归潜在水平。在此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本集团灵活应对变化,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及产品升级,重点把握人工智能崛起所带动的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的需求。集团的服务器业务持续成为增长的核心动力,带动数据中心及特种线分部收益显著上升。同时,集团亦不断加大对医疗设备电线业务的投入,进一步扩大客户群及增强研发实力。集团管理层坚信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应相辅相成,积极投身医疗工程与创新发展,通过与业界伙伴携手合作,致力为香港医疗技术生态注入长远价值。

本年度,集团录得的收益为7,388.8百万港元,较上年度的4,826.3百万港元增加2,562.5百万港元或53.1%。本年度经营溢利为623.6百万港元,较上年度的433.4百万港元增加190.2百万港元或43.9%,而本年度的经营利润率则由9.0%轻微下降至8.4%。经营利润率减少主要归因于研发成本增加所致。本年度的净利润为450.5百万港元,较上年度的277.6百万港元增加172.9百万港元或62.3%,而本年度的净利润率则由5.8%上升至6.1%*。

於本年度,集團每股基本盈利為23.2港仙,而上年度每股基本盈利則為14.2港仙。

业务回顾

集团各个业务分部的营业额分布如下:

业务分部收益(百万港元)收益占比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九个月变化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九个月电线组件 -数据中心1,213.5791.053.4 %16.4%16.4%-电讯566.8555.42.1%7.7%11.5%-医疗设备816.6258.0216.5%11.1%5.3%-工业设备29.224.419.7%0.4%0.5%-汽车157.7100.457.1%2.1%2.1%数字电线 -网络电线1,179.9788.749.6%16.0%16.4%-特种电线237.077.0207.8%3.2%1.6%服务器3,188.12,231.442.9%43.1%46.2%总计7,388.84,826.353.1%100%100%


数据中心分部

数据中心分部的收益由上年的791.0百万港元大幅增加422.5百万港元至本年度的1,213.5百万港元。受惠于人工智能热潮及服务器升级,出货水平持续高企,该分部继续为电线组件业务中收益最高的分部。

电讯分部

本年度,电讯分部的收益由上年的555.4百万港元增加11.4百万港元至566.8百万港元。虽生产资源部分转向订单量攀升的数据中心业务,惟电讯分部中利润较高的订单得以保留,有助优化整体产品组合。

医疗设备分部

集团继续加大对医疗设备业务的投入,持续扩大其医疗设备客户群,并提升研发能力。去年,受惠于昆山汇聚及江西汇聚两座新厂房建成,以及拓展医疗设备电线产品的产能及研发能力,该分部的收益大幅增长至816.6百万港元,比去年的258.0百万港元增加558.6百万港元。集团管理层预计,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工业设备分部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较慢,且通胀高企和高利率对经济活动带来压力,集团的工业设备分部的收益仍有所增长。该分部收益由上年的24.4百万港元增至本年度的29.2百万港元,增幅为19.7%。

汽车分部

尽管受地缘政治及贸易战影响,汽车配线产品的销售订单保持较低水平,但本年度该分部的收益仍增长至157.7百万港元,比上年的100.4百万港元增加57.3百万港元。集团相信汽车配线产品能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产品组合,并通过丰富本集团的业务组合及拓展其独特的客户群,踏足新业务领域,以把握电动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集团在墨西哥成立全资附属公司Linkz Cables Mexico S. de R.L. de C.V.(「Linkz Mexico」),旨在扩大中国及亚洲以外市场的份额。

网络电线分部

即使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战争、利率高企、美元走强及通胀偏高等众多负面因素仍然存在,网络电线分部的海外订单仍持续改善,分部收益增至1,179.9百万港元,较上年的788.7百万港元增加391.2百万港元。铜价上涨显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此外,Linkz Mexico的成立有助于提升集团在美国及墨西哥市场的市场份额。

特种线分部

受人工智能应用推动,高速电缆需求显著增长,带动特种线分部强劲发展。该分部在本年度收益从上年的77.0百万港元,增加160.0百万港元至237.0百万港元,增幅达207.8%。高速电缆的增长亦带动利润率转佳,进一步提升本集团整体的盈利能力。

服务器分部

本年度,服务器分部收益大幅增长至3,188.1百万港元,较去年2,231.4百万港元增加956.7百万港元。尽管上半年曾受关键零件供应短缺影响,但集团积极寻求各种业务解决方案,最终成功恢复生产,令下半年业绩回升。服务器的需求持续强劲,亦进一步推动业务增长。

展望

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地缘政治紧张更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集团管理层对未来的业务发展依然保持信心,并将秉持灵活应变和持续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强化供应链韧性、扩大国际布局及推动多元业务成长,以保障集团的长远发展。

集团于本年度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并已于墨西哥新设全资附属公司Linkz Mexico。新工厂预期将于年内全面投产,主要生产数字电线及汽车配线产品,有效配合「中国加一」策略,分散地缘风险,保障出口稳定性。面对电动汽车及先进驾驶系统需求迅速增长,汽车线束产品已成为集团下一阶段的业务增长驱动力。与此同时,全球5G部署加速、居家办公与云端应用常态化等趋势,进一步推动本集团在电讯线材与服务器解决方案领域的持续增长。

在服务器业务方面,凭借JDM/ODM业务模式,集团成功拓展数据中心产品线,持续根据品牌客户的需求深入定制。中国「东数西算」政策将继续推动相关建设,配合立讯集团的技术平台及市场资源,本集团将进一步扩大数据中心业务规模,抓住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等发展所带来的庞大市场机遇。

集团CEO兼行政总裁柯天然博士对于医疗科技的前景,继续保持积极的态度:「集团于2024年进一步扩大投资,包括一家具备逾30年营运经验的日本医疗电子设备公司的股权认购,并投资一间拥有先进穿戴式触控技术的英国初创企业;借此拓展智慧健康、复健科技与虚拟医疗应用的新市场。我们相信这两项投资,将大大强化本集团于医疗设备领域的研发及生产能力,提升产品组合及技术层次。为配合扩展策略,集团已相继设立两个新海外联络办事处,即Time US及Time UK,以深化全球业务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柯天然博士于2024年促成香港工业总会属下成立「医学工程及创新协会」,并出任该协会之联合主席,与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及香港新型工业发展联盟主席庄子雄先生,共同推动医学工程行业发展。该协会旨在建立医学工程前沿追踪机制,深度挖掘技术转化与商业化潜力;其次构建「政产学研投」全链条协同平台,整合政府政策、高校研发、临床资源与产业资本,设立联合实验室及快速转化通道,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同时强化跨境合作,对接全球创新网络,引入国际认证机构与技术转移平台,协助港企突破海外市场准入壁垒,并建立跨境产学研基地,巩固区域创新枢纽地位;最后实施产业全周期培育计划,从原型开发、法规认证、临床试验到规模生产,为初创企业提供全链条支持,同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全球市场拓展,助力香港医疗科技产业形成「研发-转化-产业化」的完整生态,应对全球健康挑战,提升国际竞争力。

集团相信企业在追求业务增长之余,亦须履行社会企业责任,积极回应健康、创新及产业升级等社会议题的需求。未来集团将立足本土,放眼全球,持续聚焦高潜力领域。通过创新、协同与可持续发展,强化集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并致力成为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及医疗科技基础设施供应商,为股东与社会创造更高价值。

医学工程及创新协会成立里程碑

微信图片_20250427100741.png

关于汇聚科技有限公司

汇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信誉卓著的定制电线互连方案供应商,在行业拥有超过30年经验。总部设于香港,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上海、苏州、江西及惠州,以及日本及墨西哥拥有生产设施。集团目前制造及供应各种铜缆和光缆电线组件、数字电线产品及服务器产品,应用于包括电讯、数据中心、工业设备、医疗设备、汽车配线、数字电线及服务器在内的各种市场领域,均受到商誉优良的中国及国际客户所采用。

本新闻稿由智升公关有限公司代表汇聚科技有限公司发放。

如有任何媒体查询,请联系智升公关有限公司:

龚小姐 | 电话:(852) 46371627 / (852) 6608 9927 | 电邮:ashley.kung@brightcommns.com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8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23日,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5.2馆,由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中国芯”展区隆重开幕,此次“中国芯”展区是全球首个汽车芯片集成型展示平台,集中展示了国产汽车芯片的最新成果。作为国产汽车模拟芯片的领军企业,纳芯微受邀加入“中国芯”展区,全面展示其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产品布局。

1.jpg

纳芯微成立于2013年,2022年上市,2024年营收近20亿元。截止2024年,汽车芯片累计出货量达6.68亿颗。2024年汽车业务营收占比达36.88%。

仅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领域,纳芯微就已为近400家零部件供应商建立深度合作,为主驱逆变器、车载充电机(OBC)、电池管理系统(BMS)等领域提供完整的芯片解决方案。

2.jpg

在越来越重要的智能化与安全领域,纳芯微也在加大投入、快速渗透,从展出的展品就能看出来,包括车身舒适(车身域控制器/门控系统/座椅控制)、车灯照明、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底盘与安全、热管理系统等。

纳芯微已获得ISO 26262 ASIL D “Defined-Practiced”认证,是国内极少数在功能安全领域完成从体系建立到落地实践跃迁的芯片企业,展现出在研发管理、流程建设和质量保障方面的系统实力。

此外,纳芯微在2024年就已加入AEC(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汽车电子委员会,成为AEC组件技术委员会(Component Technical Committee)成员。

近年来,国产汽车芯片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业链协同等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正从“跟跑”加速迈向“并跑”,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度变革中展现出愈发重要的“中国力量”。

汽车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显著提速,纳芯微凭借覆盖广泛的产品布局、成熟的车规级研发体系以及安全可控的本土供应链,已成为整车厂与Tier1企业实施国产替代的重要支点。不仅满足“可替代”的基础需求,更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实现“可突破”。凭借对系统级需求的深入理解与整体解决方案的交付能力,纳芯微不断助力客户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凭借多年车规量产经验,持续稳定地输出高质量表现。

3 (1).png

在车展期间举行的“2025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成果”发布活动和颁奖仪式上,纳芯微嵌入式电机驱动SoC——NSUC1610荣获“2025年度影响力汽车芯片”称号,该奖项面向已量产应用的国产汽车芯片产品设立,产品应具有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优异的市场表现和广泛的客户群体。

这款芯片是国内首款高集成度的小电机驱动SoC,具备极高的系统集成度和可靠性,填补了国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芯片的技术空白,也展现了其在汽车电动化智能执行器控制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与市场认可度。

更多关于获奖产品:

纳芯微推出NovoGenius®系列产品——NSUC1610、NSUC1602和NSUC1500,融合MCU+理念,集成PMIC、电机驱动和LIN接口,广泛适用于智能执行器,如出风口电机、电子水阀、电子膨胀阀与AGS等场景,显著节省BOM成本与PCB面积。NSUC1610 是国内首款高集成度车用小电机驱动 SoC,集成 4 路半桥驱动器,适用于小功率电机,覆盖国内主流 OEM。NSUC1602 集成 3 路预驱,支持 FOC 或六步换向,兼容有/无传感器模式,用于三相 BLDC 电机,广泛应用于汽车水泵和冷却风扇。两款芯片均满足 AEC-Q100 标准,最高结温 175°C。NSUC1500集成ARM® Cortex®-M3内核与4路高精度电流型LED驱动,支持16位独立PWM调光和6位模拟调光功能,能够实现更精准的调光混色控制,并有效补偿光衰现象,点亮座舱新体验。

关于纳芯微

纳芯微电子(简称纳芯微,科创板股票代码688052)是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公司聚焦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方向,为汽车、工业、信息通讯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

纳芯微以『“感知”“驱动”未来,共建绿色、智能、互联互通的“芯”世界』为使命,致力于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连接提供芯片级解决方案。

了解详情及样品申请,请访问公司官网:www.novosns.com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88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制造业未来

2025 年 4 月 25 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博世中国在沪举办“未来新工匠”职业教育人才公益培育计划第二期合作院校发布仪式。作为国内首个由企业主导、公益组织协同共创、院校深度参与的产教融合项目,该计划自 2023 年由博世中国联合益优青年、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职教创新中心共同发起,创新性地整合企业资源与公益力量,构建起“企业出题、院校育人、社会协同”的全新机制,为破解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项目一期已累计培养超过 2.8 万名高职学生。此次二期项目发布,旨在打造职业教育公益新范式,加快全国化布局进程,这也标志着该公益项目正式迈入规模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01 - 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主任郑莉惠发言 (1).jpg

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主任郑莉惠发言

02 -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学生代表朱志煜发言 (1).jpg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学生代表朱志煜发言

03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汽车学院党总支书记宋良杰发言 (1).jpg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汽车学院党总支书记宋良杰发言

04 - 未来新工匠-博世职业教育人才公益培育计划第二期合作院校证书颁发仪式 (1).jpg

未来新工匠-博世职业教育人才公益培育计划第二期合作院校证书颁发仪式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构建技能人才培养的“博世样本”

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会催生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然而,职业教育领域仍旧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作为德国工业 4.0 理念的践行者,博世中国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推动智能制造标准与职业教育体系的深度衔接。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博士表示:“我们期待通过这个项目,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既懂技术又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让‘工匠精神’在智能时代焕发新生。”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更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博世样本”。

“未来新工匠”项目在第二期计划积极拓展合作地域,在一期以苏州为主要基地的基础上,新增无锡合作基地。在教学内容建设方面,项目组将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与职业素养相关课程的共创工作,并不断进行迭代升级,同时借助线上平台向全国高职院校全面开放优质课程资源。

为了让职业院校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前沿工业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项目计划组织学生线下实地参访博世工厂,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全球领先的工业 4.0 技术,深入领会先进的管理理念。此外,项目还将引入博世志愿者职场领路人计划,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同时,通过成长互助会的形式,助力同学们提升自我表达能力,实现自我突破。

教师队伍建设同样是第二期计划的重点工作之一,项目将组织开展针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专项培训,助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不仅如此,项目还将举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讨会,致力于搭建产学研多方深度对话的优质平台。

“未来新工匠”一期硕果累累,双规并行培养体系,全方位培养未来新工匠

项目采用“硬技能 + 软技能”双轨培养模式。在硬技能培养方面,项目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和职业发展认知培训内容已覆盖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百年职校等全国 11 所中高职院校。其中,《智能制造供料单元初级技能培训》课程通过输出博世苏州培训中心双元学徒制教学内容,定制化教学设备包,让学生在 40 课时内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操项目的完整训练,从企业或行业需求角度引领学生积极成为智能制造领域优秀工匠。超过200名受益学生参观博世苏州培训中心,接触了解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

项目软技能培养则由益优青年主导,通过职业认知先导课、创新思维工作坊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规划能力与职场适应力。项目围绕“求职技能”、“个人发展”、“创新思维”三个方向设计共11节相关课程,直接影响了学生28,000+人次,间接影响150,000+人次,课程执行结果远超预期。

项目部分优秀学生将获得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职业培训中心双元学徒制进修机会和进入博世技能岗位就业的支持。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职教创新中心主任刁文表示,项目本身由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共创教学内容,成为产教融合、校企互动的创新实践。这一模式既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特点,同时又整合企业公益和业务资源,提供了桥梁对接支持,最终培养学生成为企业欢迎的新工匠。

未来发展方向:构建可持续赋能生态

展望未来,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主任郑莉惠明晰“未来新工匠”项目三大战略方向,致力于构建可持续赋能生态。首先,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精准洞察产业动态需求,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动态匹配,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其次,加速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 + 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突破地域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院校,让教育公平在职业教育领域得以更深入地实现,拓宽人才培养的广度与深度。第三,继续加强合作伙伴网络建设,丰富和精进项目内容,扩大资源在学生“实践”方向的投入,以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更深远的公益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

关于博世

智能出行业务是博世集团最大的业务领域,根据初步数据统计,该业务在2024财年创造了559亿欧元的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近62%。作为领先的智能出行供应商之一,博世智能出行业务旨在打造安全、可持续和轻松的未来出行愿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智能出行业务领域包括:电气化、软件及服务、半导体与传感器、车载计算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辆动态控制系统、维修网络和汽车售后市场技术与服务。博世是汽车行业创新技术的代名词,打造了发动机管理系统、ESP®电子稳定程序以及柴油共轨技术。

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根据初步数据统计,博世集团约417,900名员工(截至20241231日),在2024财年度创造了905亿欧元的销售额。博世业务划分为四个领域,涵盖智能出行、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致力于以科技推动自动化、电气化、数字化、互联化、可持续等全球趋势发展。凭借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广泛业务布局,博世增强了其业务的创新性和稳健性。博世运用其在传感器技术、软件和服务领域的专知,为客户提供整合式跨领域的解决方案,并利用在互联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长,研发生产用户友好的、可持续的产品。博世在世界范围内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承诺,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并保护自然资源。集团包括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及其遍布超过60个国家的约470家分公司和区域性公司。如果将其销售和服务伙伴计算在内,博世的业务几乎遍及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创新实力是博世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博世的全球研发网络拥有约86,900名研发人员,其中有近48,000名软件工程师,遍布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

有关博世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press.com, www.bosch-mobility.com, www.bosch.com.

围观 1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88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2025瑞能半导体(大中国区)经销商大会在历史与科技完美交融的西安隆重举行。大会以“瑞光照芯力·能量启未来”为主题,汇聚了瑞能半导体布局大中国区的长期核心经销商伙伴。

1.jpg

瑞能半导体总裁沈鑫和全球销售&市场副总裁尹晨丰出席会议,与百余家瑞能半导体的战略合作伙伴深入交流,全面展示了公司在消费电子、可再生能源、汽车电子、工业和大数据四大核心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布局,共同探讨功率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机遇,凸显了瑞能半导体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未来发展规划。

2.jpg

瑞能半导体全球销售&市场副总裁尹晨丰在开场致辞中回顾了2024年取得的辉煌成绩。他介绍,在过去的一年发展中,瑞能半导体不仅实现了可控硅出货量全球第一的骄人成绩,更在碳化硅功率器件领域跃居全球第七,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不容忽视的是,这些成就和关键的高光时刻都离不开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2025年,瑞能半导体会继续优化产品性能和服务体系,深化合作,以更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和经销商伙伴聚力携手,再创佳绩。

3.jpg

大会上,瑞能半导体与合作伙伴们共同回顾了2024年取得的优异销售成绩,以产线更新和应用市场需求为主,围绕优秀案例、产品策略、产业创新、战略发展等方面展开了交流,特别是基于当前瑞能半导体各BD和产线的年度战略目标,及相关产品发展策略和销售规划,以点带面,进一步强化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瑞能半导体总裁沈鑫在特别分享环节中,尤其强调了技术创新对瑞能半导体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变革的浪潮中,瑞能半导体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4.jpg

2024年,瑞能半导体在可控硅业务稳居全球龙头地位,振奋人心。另外,瑞能半导体在碳化硅产品线也成功打入全球TOP10,这标志着瑞能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全面崛起。2025年,公司将重点布局,持续投入研发,力争在消费电子、可再生能源、汽车电子、工业和大数据领域多点开花,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

在大会特别设置的表彰环节上,瑞能半导体设置了“年度最佳代理商”、“年度最佳业绩”、“年度战略合作伙伴”、“年度最佳增值分销商”等大奖,向在大中国区市场表现卓越的经销商予以表彰,并重点展示和介绍了瑞能半导体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的丰硕成果。

5.jpg

此次瑞能半导体(大中国区)经销商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与核心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更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瑞能半导体作为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的卓越代表,通过深入的技术交流、市场洞察与资源对接,将联动合作伙伴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协同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关于瑞能半导体

瑞能半导体专注于功率半导体领域,传承逾50年的核心技术,全球销售点遍布大中华区、欧洲、亚太及美洲,产品应用覆盖智能家电,电动汽车,通讯工业等行业,为客户在各自细分行业提供可靠专业的技术支持。瑞能半导体掌握独立的功率半导体技术,凭借优异的品质和性能,其产品已被全球众多知名企业验证并使用。

围观 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088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