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工业 4.0 与智能制造蓬勃发展的今天,工业设备面临着电压波动、环境严苛、电磁干扰复杂等多重挑战。深圳市中电华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深耕工业电源领域,重磅推出CDA10 系列 10W 1.5KVDC 隔离宽电压输入 DC-DC 电源模块,以卓越的环境适应性、精准的电气性能和高可靠性设计,成为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轨道交通等场景的理想电源解决方案,助力工业设备稳定运行,赋能高效生产。

1.png

工业场景专属优势:直击行业核心痛点

1. 宽温耐候,从容应对极端工业环境

工业现场环境复杂多变:北方车间冬季低至 - 40℃,南方夏季设备舱内可达 85℃高温,沿海地区高盐雾侵蚀,矿井下充满粉尘……CDA10 系列采用全金属外壳 + 自然风冷设计,工作温度范围达 -40℃~85℃,存储温度覆盖 - 55℃~125℃,即使在湿度 5%~95%(无冷凝)的高湿环境中仍能稳定运行。实测外壳温升仅 20℃~30℃(室温 25℃时),搭配 100 万小时 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有效降低工业设备因环境导致的停机风险,大幅减少运维成本。

2. 宽压输入 + 高隔离防护,筑牢电力安全防线

工业电网常因设备启停、负载突变导致电压波动,且多电压系统共存易引发串扰风险。CDA10 系列支持2:1/4:1 超宽电压输入(覆盖 10-60VDC 或 18-76VDC,具体依型号适配),无最小负载要求,兼容市电、蓄电池、发电机等多种供电方式,轻松应对输入电压剧烈变化。同时,模块具备1500VDC 高隔离电压(输入对输出,1 分钟测试漏电流<1mA)和1000MΩ 绝缘电阻(500VDC 测试),有效隔离共模干扰与浪涌冲击,防止高压串扰损坏 PLC、传感器等精密器件,保障工业控制系统的信号纯净与设备安全。

3. 高精度输出控制,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工业自动化设备对电压稳定性要求极高:伺服电机需要精准电压确保转速控制,工业相机依赖低纹波电源避免图像失真。CDA10 系列主路输出电压精度达±1.0%(典型值),线性电压调节率≤±0.2%,负载调节率≤±0.5%(主路 10%-100% 负载变化),搭配±0.03%/℃超低温度漂移系数,全温域输出稳定无波动。其纹波噪声低至50mVp-p(典型值),配合推荐的外接 LC 滤波电路,可满足高精度工业器件的电源需求,从源头减少因电压波动导致的设备误动作。

4. 强抗干扰设计,适应复杂电磁环境

工业现场充斥着变频器、电机、射频设备等强电磁干扰源,电源的 EMC 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稳定性。CDA10 系列 EMC 特性优异:传导 / 辐射骚扰符合CISPR32 CLASS A(裸机)/CLASS B(推荐电路)标准,静电放电抗扰度 ±4kV(接触),浪涌 / 脉冲群抗扰度 ±2kV(IEC/EN61000-4-4/5),传导骚扰抗扰度 3Vr.m.s(IEC/EN61000-4-6)。内置 π 型滤波电路,配合可选的外接 EMC 方案,可有效抑制干扰信号,确保工业通信总线(如 PROFIBUS、EtherCAT)的数据传输稳定,避免因电磁干扰导致的通信中断或数据错误。

5. 紧凑设计 + 高可靠性,助力工业集成与维护

工业设备追求高集成化与快速维护,CDA10 系列的1×1inch 标准 DIP 封装(25.4mm×25.4mm)适配工业级 PCB 布局,支持垂直 / 水平焊接,节省空间的同时兼容自动化生产工艺。引脚耐焊接温度达 300℃(10 秒),适应高频次返修需求;遥控端 CTRL 控制(高电平开启 / 低电平关闭)便于集成到工业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电源监控与管理。此外,模块支持持续短路自恢复保护,遭遇负载短路时自动切断输出,故障排除后无需人工干预即可恢复,显著提升系统容错能力。

全工业场景覆盖,释放设备潜力

1.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装备

在 PLC 控制柜、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设备中,CDA10 系列的宽温与宽压特性可应对频繁启停导致的电压波动,高隔离设计保护控制电路免受电机反电动势干扰,确保伺服系统、传感器精准工作,助力产线高效运转。

2. 轨道交通与车载设备

列车电源系统面临宽压输入(24VDC/48VDC)、高频振动、温度骤变等挑战,CDA10 系列通过严苛的 EMC 测试与环境适应性验证,为车载监控、信号系统、照明设备提供稳定电力,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3. 新能源与工业储能

在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充电桩等设备中,模块的宽压输入适配新能源发电的电压波动,1500VDC 隔离电压满足高压系统电气安全要求,高效转换(典型效率 85%+)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

4. 智能仪表与物联网终端

工业传感器、远程 IO 模块、边缘计算网关等设备常部署于户外或偏远地区,CDA10 系列的宽温耐用性与短路自恢复功能,可应对野外供电不稳定、环境恶劣等问题,保障物联网终端长期可靠运行。

5. 医疗与特种工业设备

在医疗设备、防爆仪器设备中,模块通过 CE、RoHS 认证,无铅环保设计符合严苛行业标准,高隔离电压与低纹波特性满足精密仪器的电源需求,为关键设备提供安全保障。

2.png

硬核参数:工业级品质一目了然

3.png

携手工业未来,共筑可靠电源基石

作为工业电源领域的创新推动者,深圳市中电华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始终以 “稳定、高效、耐用” 为产品核心,CDA10 系列的推出正是对工业场景深度理解的结晶。我们不仅提供标准化产品,更支持输出电压微调(Trim 功能)、引脚定制等服务,助力客户快速适配各类工业设备。

当前,工业智能化转型加速,稳定的电源是设备可靠运行的核心保障。CDA10 系列愿以卓越的性能,成为您工业设备的 “电力心脏”,从源头解决环境适应、电磁干扰、电压波动等难题,为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等领域注入强劲动力。

为何选择中电华星工业电源 

深圳市中电华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工业高可靠电源领域的领军企业,专注高可靠电源研发生产25年,聚焦储能、光伏、半导体设备、工业控制、机器人等高精尖领域,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测试的全链条技术保障体系。累计获得4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

公司是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广东省轨道交通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已构建涵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国军标质量体系及IRIS22163铁路行业国际认证的三重标准体系。 

来源:中电华星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9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最新推出了PSOCTM 4 HVMS产品系列,扩展其PSOC™ 4 HV微控制器(MCU)平台。这一新系列专门针对空间受限的传感和执行器应用进行了优化,将高压功能与先进的模拟传感能力集成到标准MCU中,只需极少的外部元件即可直连汽车电池和车载网络。

配图:英飞凌PSOC™ 4 HVMS.jpg

英飞凌PSOC™ 4 HVMS

在汽车市场,功能安全正越来越多地被添加到低端MCU应用中。同时,汽车设计师致力于为空间受限应用开发紧凑且高度集成化的控制单元。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美观内饰设计以及增强驾驶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场越来越需要能够在严苛环境中可靠工作的强大电容式传感解决方案。为满足这一需求,英飞凌推出PSOCTM 4 HVMS MCU系列。该系列适用于广泛的汽车应用,包括各种人机接口(HMI)应用,如触摸按钮、滑块、触摸板、方向盘手部检测、车门把手车辆进入、乘客检测、车窗升降器、座椅调节和天窗控制等。除HMI应用外,PSOCTM 4 HVMS还适用于车内及车外照明系统和正温度系数(PTC)加热器等热管理系统。

PSOCTM 4 HVMS MCU搭载ARM® Cortex®-M0+处理器,具有高达128 KB嵌入式闪存和16 KB SRAM。为了简化开发并大幅减少PCB占用空间,该系列MCU通过集成LINCXPI收发器以及实现车辆电池直接供电的低压差(LDO)稳压器,提供了一个预先经过测试的子系统。为支持触控传感和其他需要精确电容测量的应用,该系列采用最新的第五代CAPSENSE™技术,实现了更高的信噪比(SNR)、对高寄生电容的支持以及低功耗,而且还配备了12SAR ADC以及多达两个运算放大器和低功耗比较器,可提供更强大的模拟功能。

该系列MCU符合ISO26262 ASIL-B标准,可在高达125°C的环境温度中安全运行。PSOCTM 4 HVMS系列采用紧凑型QFN封装,并配备可润湿侧边设计,可在不同设备中实现可扩展性和引脚兼容性。此外,该系列还得到了强大软件生态系统的支持,包括根据汽车行业标准和ISO26262要求开发的汽车外设驱动程序库(AutoPDL)。AutoPDL驱动程序提供高性价比、符合ASIL标准且占板面积更小的解决方案。CAPSENSE™汽车中间件库(CAPSENSE MW)提供的软件支持可提高传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安全库(SafeTLib)则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可靠性。英飞凌还为工程师提供用于开发和评估阶段的综合集成开发环境ModusToolbox™

供货情况

现在可通过英飞凌及授权分销商订购PSOCTM 4 HVMS MCU以及开发工具。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infineon.com/psochvms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8,060名员工(截至20249月底),在2024财年(截至930日)的营收约为150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en/about-infineon/press/market-new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应用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9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Giacomo Paterniani,现场应用工程师

摘要

本文探讨如何在项目中实现与硬件无关的驱动程序。即插即用的设计理念能够显著降低嵌入式软件或固件设计的复杂性,无论设计者的经验水平如何,都能从中受益。如果您想了解驱动程序的基本函数和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架构,请参见文章“利用与硬件无关的方法简化嵌入式系统设计:基本知识”。

简介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通常要编写驱动程序和固件的代码,确保所选传感器能够实现其所需的基本功能。这一过程往往耗时且繁琐。为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通过结合硬件、软件和固件的方式,采用即插即用的设计思路,从而简化传感器的选择和系统集成。与硬件无关的驱动程序不仅能够让传感器集成变得更加高效,还可以作为一种通用解决方案,便于在未来的设计中重复使用。本文将以惯性测量单元(IMU)传感器为例,说明如何实现与硬件无关的驱动程序,不过,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和器件。驱动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并在一款通用微控制器上进行了测试。

驱动程序实现

附录中包含提及的所有图片和代码,可供读者查阅。

uadis16500_rd_error_flag

附录中的图10展示了该函数的实现。该函数读取ADIS16500_REG_DIAG_STAT寄存器中包含的错误标志,如果未发生错误,所有位都为0。可能的错误有10个,因此,该函数会返回一个ADIS16500_ERROR_FLAGS结构,其中包含10个布尔字段,每个字段代表一个错误。该函数只读取ADIS16500_REG_ DIAG_STAT寄存器,并使用特定错误掩码检查该寄存器的各个位,发现逻辑1时,该结构的相应字段就会设置为true。

uadis16500_rd_temp

这是一个温度读取函数,其实现方法与加速度和陀螺仪相同(详情请见本系列第一篇文章)。读取的值用℃为单位表示。其二进制值包含在16位寄存器ADIS16500_REG_TEMP_OUT中。之后,数据将经过二进制转二进制补码的转换。得到的二进制补码值将乘以温度比例因子(单位为℃/LSB),最终得出以℃为单位的数值,并记录在作为输入传递的指针中。该函数实现可参见附录中的图9。

uadis16500_get_ts_usec

该函数用于获取IMU的时间戳,单位为μs。其实现方法与adis16500_rd_temp函数完全相同。具体可参见附录中的图9。

uadis16500_rd_data_cntr

该程序读取已输出的数据数量。实际上,只需读取名为ADIS16500_REG_DATA_CNTR的寄存器即可实现。当该寄存器达到最大值时,将从0重新开始。该函数的实现方式可参见附录中的图9。

uadis16500_wr_acc_calib

该函数用于执行自定义偏移校准。设计人员通过调用该函数,可将偏移值添加到从输出数据寄存器读取的值中,从而将x、y、z校准值添加到x、y、z加速度数据中。该函数的输入是指向ADIS16500_XL_OUT类型结构的指针,该结构包含x、y和z浮点类型字段。该函数的目标是从浮点值转换为二进制补码值,再从二进制补码值转换为二进制值。所有步骤可参见附录中的图11。接下来,需要将二进制值写入偏置寄存器,例如,对于x轴,需要写入两个寄存器:ADIS16500_REG_X_ACCEL_BIAS_L(低16位)和ADIS16500_REG_X_ACCEL_BIAS_H(高16位)。y轴和z轴也是如此,各自有相应的偏置寄存器。为了检查该程序是否正确执行,放置IMU传感器时,确保z轴垂直指向天空。在这种情况下,x轴和y轴的加速度值接近0,z轴的加速度值接近–9.81 m/s2 (–g)。调用校准函数并传递一个校准结构,其中x、y和z字段均等于–9.81 m/s2,校准后的读取结果为x = –9.81;y = –9.81;z = 0,即表明校准偏移函数正常工作。

uadis16500_wr_gyro_calib

这是与陀螺仪有关的偏移校准函数,其实现方法与加速度校准函数完全相同。区别在于,陀螺仪的校准需要按照数据手册中的说明,使用对应的陀螺仪偏移寄存器来完成。

本文着重介绍IMU传感器驱动程序,但其软件/固件结构可用于任何类型的传感器。因此,要实现对所有传感器的通用支持,只需根据传感器与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协议(如 SPI、I2C、UART 等)进行调整。传感器的初始化方式仍然有效,因为初始化阶段记录了通过通信协议进行收发的函数。

如何在项目中引入和使用驱动程序

除了关于传感器和微控制器单元(MCU)间硬件连接的基本说明外,本文还提供了相关指南,从软件和固件的角度介绍如何引入驱动程序。

1.jpg

1.项目文件夹结构。

传感器驱动程序没有通用的组织结构。图1所示为建议的文件夹结构。userlib文件夹中包含所有传感器驱动程序。在本示例中,只有IMU传感器驱动程序,但如果项目包含更多传感器,组织方式基本相同。userlib中有两个文件夹,分别是include和src。include文件夹包含驱动程序的标头文件,即本例中的adis16500.h,而src中包含源文件,即adis16500.cuserlib中还有一个指定include指令的makefile,如图2所示。

2.jpg

2.userlib makefile

3.jpg

3.makefile

图3所示为主makefile。它位于应用层,靠近main.c。该makefile包含user.mk,如图3中红色下划线所示(代码第115行)。

借助makefile (.mk),设计人员可以在应用层(比如在main.c内)引入驱动程序的接口,并且可以调用传感器驱动程序的所有公共函数。这样,应用层和传感器驱动层之间就会建立起链接。在应用层可以得知传感器的驱动程序接口(adis16500.h)。因此,在应用层,将通过上文讨论的初始化程序建立传感器驱动层和外设驱动层之间的链接。在IMU传感器的具体用例中,发送器、接收器SPI函数和系统延迟函数将在main.c文件中定义,如附录中的图2所示。这三个函数完全遵循驱动程序头文件中的原型,即附录中图3顶部所示的原型。这三个函数内部是外设驱动层提供的函数,如spiSelectspiSendspiReceivespiUnselectchThdSleepMicroseconds。因此,SPI接收器、发送器和系统延迟函数代表外设驱动层和传感器驱动层之间的链接,这些函数将分配到初始化结构中,如附录中的图2所示。以上就是在项目中引入驱动程序的整个过程。

如果要从传感器获取输出,设计人员可以使用adis16500_rd_acc和adis16500_rd_gyro部分介绍的函数。传感器读取并没有完全通用的方法,图4仅提供一个示例。

4.jpg

4.传感器输出读取示例。

在此示例中,main.c中有一个无限循环,始终检查名为_adis16500_data_ready的布尔静态变量。该变量与回调函数相关,当DR引脚变为高电平时,它将切换到TRUE,这意味着已有新数据可用。在这种情况下,主函数将调用adis16500_rd_accadis16500_rd_gyro函数。通过全速运行IMU传感器,设计人员将能够以2 kHz的输出数据速率(ODR)获取数据。

结论

本文介绍了驱动程序功能,以及如何通过与硬件无关的方法简化传感器集成。与硬件无关的驱动程序可以作为一种通用解决方案,在未来的设计中重复使用。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4财年收入超过90亿美元,全球员工约2.4万人。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作者简介

Giacomo Paterniani拥有博洛尼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位,并在摩德纳-雷焦·艾米里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在摩德纳-雷焦·艾米里亚大学担任了一年研究员。2022年4月,他作为研究生现场应用工程师加入ADI公司的研究生项目。2023年4月,他成为FAE。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9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新能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储能电源作为能源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稳定性、高效性和适应性备受关注。深圳市中电华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全新推出的CDC06系列宽范围输入DC-DC电源模块,以突破性技术重新定义储能电源的核心动力,为工业自动化、工控设备及高精度仪器等领域提供高效、可靠的电源解决方案。

1.png

产品概述:CDC06系列DC-DC电源模块

CDC06系列专为复杂工业环境设计,支持2:1/4:1超宽输入电压范围(如9-36VDC、18-72VDC),提供单路或双路高精度输出(±3.3V至±24V,或3.3V至24V),最大输出功率达6W。其紧凑的SIP封装(21.8mm×9.2mm)与5克轻量化设计,完美适配空间受限场景,同时满足高密度集成需求。

核心优势: 

宽输入范围,适应多变能源环境

支持4:1输入电压(如24V型号覆盖9-36VDC),轻松应对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波动,确保储能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稳定运行,避免因电压不稳导致的设备宕机风险。

双路输出,灵活匹配复杂需求

双路型号(如CDC06-24D12W)可同时输出±12V,为模拟电路、传感器供电提供对称电源;单路型号(如CDC06-48S24W)支持24V/250mA输出,满足工业控制器、通信模块的多样化供电需求。

高效节能,降低系统能耗

采用先进拓扑结构,典型效率高达87%(如CDC06-48S15W),显著减少能源损耗,助力储能系统延长续航时间,降低运营成本。

高可靠性,无惧严苛环境

工业级温度范围:-40℃至+85℃全温域稳定运行,适应户外储能柜、高寒/高温工业场景。

多重保护机制:输出短路自恢复、输入欠压保护及1500VDC绝缘耐压,保障设备安全。

超长寿命:MTBF达100万小时(@25℃),满足工业设备10年以上生命周期需求。

智能控制与EMC兼容性

远程启停:通过Ctrl引脚实现电源模块的智能关断(0-1.2V)或唤醒(3.3-5.5V),优化能耗管理。

电磁兼容性:符合CISPR32/EN55032 Class B标准,内置π型滤波电路,有效抑制传导/辐射干扰,确保精密仪器信号纯净度。

2.png

应用场景:赋能智慧能源与工业创新

储能电源系统:适配锂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单元,为BMS(电池管理系统)、逆变器提供稳定辅助电源。

工业自动化:PLC控制器、伺服驱动器、I/O模块的高效供电解决方案。

精密仪器:医疗设备、测试仪表的低噪声电源,确保测量精度。

轨道交通:车载电子设备的宽压输入支持,适应车辆启动/制动电压波动。

技术亮点:细节成就卓越

低纹波输出:20MHz带宽下纹波噪声≤100mVp-p,满足ADC/DAC电路供电要求。

快速动态响应:负载调整率±1%,突加负载时电压瞬态波动极小。

容性负载适配:支持最大3300μF外接电容(如CDC062S03),满足高容性负载场景需求。

易用设计:提供EMI/EMS外围电路推荐方案,缩短客户开发周期。

为什么选择中电华星储能电源产品

在 “双碳” 目标引领的新能源变革浪潮中,储能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全球储能设施规模的迅猛增长,到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广泛应用,绿色能源的未来图景已清晰可见。

中电华星储能电源关注阻燃等级高、长寿命要求、高海拔应用及满足加强绝缘等储能行业电源的关键需求,以创新为笔,以可靠为墨,打造经济、高效的 ESS 电源解决方案,广泛赋能发电厂、公用事业、商业和住宅建筑等各个场景,以工商业储能应用为例:产品可适用于能量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储能电池,消防系统,温控系统等场景。我们的超高超宽电压输入 DC/DC PV 系列电源、AC/DC 电源,以及适配 IGBT/SiC 驱动器、CAN/RS485 收发器的优质产品,精准匹配 ESS 开发的多元需求,可用于V2G储能、家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等领域,为能源存储注入稳定动力。

中电华星作为高可靠电源领域的领军企业,专注高可靠电源研发生产25年,聚焦储能、光伏、半导体设备、工业控制、机器人等高精尖领域,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测试的全链条技术保障体系。累计获得4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公司是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广东省轨道交通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已构建涵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国军标质量体系及IRIS22163铁路行业国际认证的三重标准体系。

选择中电华星,即是选择与绿色能源未来同行。让我们携手共进,以领先技术推动储能创新,用可靠方案守护生态友好的能源世界,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征程中,释放每一份能量的绿色潜力,共同绘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蓝图,为 “双碳” 目标的实现注入强劲动能,开启储能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结语:引领能源转换新标准

中电华星CDC06系列DC-DC电源模块,以宽范围输入、高效转换、高可靠性为核心,为储能电源及工业设备提供“全天候”电源保障。无论是应对新能源波动,还是挑战极限环境,CDC06系列始终以稳定、精准的能源输出,助力客户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来源:中电华星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9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未来一至三年,多模态GenAI模型将在更多应用中发挥更大价值

Gartner预测,到2030年,多模态企业软件和应用将占比达80%,远高于2024年不到10%的水平。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Roberta Cozza表示:“企业软件向多模态转变是一次企业运营和创新的根本转型。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将带来此前无法实现的特性和功能,推动企业应用的升级演进,医疗、金融、制造等行业都将从中受益。该技术将通过增强特定领域语言模型,提高模型准确性,实现企业运营的自动化并驱动情境决策智能,使AI能够在各种任务中主动采取行动。”

多模态GenAI模型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技术位于“Gartner新兴技术影响力雷达图:GenAI”的中心(见图一)。产品负责人必须就投资这些新兴GenAI技术做出关键性决策,从而帮助客户创造前所未有的业务价值。”

图一、新兴技术影响力雷达图:GenAI

1.jpg

数据来源:Gartner20255月)

多模态GenAI能够在单一生成模型中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输入和输出,包括图像、视频、音频(语音)、文本和数值数据等。多模态技术使模型能够与各种模态的数据进行交互并生成输出,提高了GenAI的可用性。

目前,许多多模态模型支持两种或三种模态的处理(例如文生视频或语音转图像)。未来几年,多模态能力将进一步扩展,涵盖更多样化和全新的模态类型。

Cozza表示:“企业应专注于将多模态技术整合到其软件中,以此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通过充分利用多模态GenAI所提供的多样化数据输入与输出,企业有望释放出全新的生产力与创新潜力。”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IT)为企业机构提供切实可行的客观洞察,助力企业机构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做出明智决策,取得出色业绩。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9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尺寸紧凑,具有诊断保护功能和故障安全相关的跛行回家模式

意法半导体的 L9800 车规 8 通道低边驱动器符合ISO 26262汽车功能安全标准,采用了紧凑的无引线封装,可节省车身控制模块、暖通空调和气候控制器以及功率域控制器的电路板空间。

1.jpg

L9800的输出可以驱动阻性、容性或感性负载,例如继电器、电磁阀和 LED灯。L9800有持续实时诊断功能,且每个通道都具备开路、短路、过流和过热保护功能,能够提升车辆的可靠性,并简化系统级 ISO 26262认证程序,最高可达 ASIL-B 级。L9800 的SPI端口提供诊断信号,还支持对驱动内部配置寄存器的访问,以便进行设备设置。

该驱动器驱动八路输出通道有两种方式:通过 SPI 接口,或使用两个可映射到选定输出的专用并行输入引脚。在紧急情况下,即使数字电源电压不可用,这两个引脚也允许硬控两个默认通道。因此,当系统发生故障(例如微控制器故障或电源欠压)时,L9800进入跛行回家模式,可保持必要功能的运行,并确保安全和便捷。

L9800还提供灯泡浪涌模式,可驱动约2W的小灯泡或其他具有高输入电容的电子负载,并具有过流保护功能。此外,在发动机启动时,即使电池电压低至 3V,该驱动器也能确保安全运行。

更多详情访问https://www.st.com/l9800-driver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5万名半导体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半导体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意法半导体与二十多万家客户、成千上万名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让电源和能源管理更高效,让云连接的自主化设备应用更广泛。我们正按计划在所有直接和间接排放(包括范围1和范围2)、产品运输、商务旅行以及员工通勤排放(重点关注的范围3)方面实现碳中和,并在2027年底前实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的目标。

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cn。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9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双碳”目标驱动下,储能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无论是光伏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电站,还是微电网与移动储能设备,稳定、高效、安全的电源解决方案始终是行业核心需求。深圳市中电华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全新推出的CAE350-L系列工业级电源模块,凭借其卓越性能与多重技术创新,为储能行业提供了一站式高可靠电源保障。

1.png

CAE350-L系列产品核心优势:为储能场景量身定制

1. 高效节能,提升能源转化效率

采用先进拓扑结构设计,全系列效率高达82%~88%,显著降低系统能耗与温升,助力储能设备实现更高能效比。

兼容90-264VAC宽幅交流输入与250-370VDC直流输入,无缝适配光伏逆变器、电池组等多样化能源接口。

2. 极致可靠,无惧严苛环境挑战

-25℃至+70℃超宽工作温度范围,支持5000米高海拔应用,并通过-40℃~85℃存储测试,适应沙漠、高原、极寒等极端气候。

内置过压、过流、短路、过温四重保护机制,采用“打嗝模式”智能恢复技术,确保系统在异常工况下快速响应、安全自愈。

3. 灵活配置,覆盖全场景电压需求

提供5V/8.5V/12V/15V/24V/27V/36V/48V多档输出电压可选,最大输出功率达352.8W,精准匹配BMS(电池管理系统)、PCS(储能变流器)、监控模块等关键部件供电需求。

输出电压可调范围宽泛(如48V型号支持43.7~53.7V动态调整),满足系统级电压微调与冗余设计。

4. 安全认证,护航全球项目落地

通过CQC、CB、IEC/EN62368、BIS IS13252等国际权威认证,符合工业级EMC CLASS A标准,内置3000VAC高隔离电压与静电防护(接触±8kV/空气±15kV),为储能系统提供“零隐患”电源保障。

2.png

典型应用场景:让能源管理更智能

光伏储能系统

CAE350-L模块高效转换光伏直流输入,为储能电池充放电控制、逆变器辅助电路提供稳定电力,延长系统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

工商业储能电站

>86%转换效率与低至130mV纹波特性,确保电站监控、消防、温控等子系统在长期高负载下稳定运行,提升电站综合收益。

移动储能设备

<3秒快速启动与0.654kg轻量化设计,适配车载储能、应急电源等移动场景,满足抗震、宽温与紧凑空间需求。

中电华星:以技术实力铸就行业标杆

在 “双碳” 目标引领的新能源变革浪潮中,储能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全球储能设施规模的迅猛增长,到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广泛应用,绿色能源的未来图景已清晰可见。

中电华星储能电源关注阻燃等级高、长寿命要求、高海拔应用及满足加强绝缘等储能行业电源的关键需求,以创新为笔,以可靠为墨,打造经济、高效的 ESS 电源解决方案,广泛赋能发电厂、公用事业、商业和住宅建筑等各个场景,以工商业储能应用为例:产品可适用于能量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储能电池,消防系统,温控系统等场景。我们的超高超宽电压输入 DC/DC PV 系列电源、AC/DC 电源,以及适配 IGBT/SiC 驱动器、CAN/RS485 收发器的优质产品,精准匹配 ESS 开发的多元需求,可用于V2G储能、家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等领域,为能源存储注入稳定动力。

中电华星作为高可靠电源领域的领军企业,专注高可靠电源研发生产25年,聚焦储能、光伏、半导体设备、工业控制、机器人等高精尖领域,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测试的全链条技术保障体系。累计获得4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公司是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广东省轨道交通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已构建涵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国军标质量体系及IRIS22163铁路行业国际认证的三重标准体系。

选择中电华星,即是选择与绿色能源未来同行。让我们携手共进,以领先技术推动储能创新,用可靠方案守护生态友好的能源世界,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征程中,释放每一份能量的绿色潜力,共同绘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蓝图,为 “双碳” 目标的实现注入强劲动能,开启储能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作为深耕电源领域多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电华星始终聚焦工业与能源市场,CAE350-L系列凝结多项专利技术,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与严苛测试标准(MTBF≥30万小时),并承诺3年超长质保,为客户提供从选型到交付的全周期技术支持。

附:CAE350-L系列关键参数速览

3.png

立即行动,共筑零碳未来!

CAE350-L系列已全面上市,支持定制化服务与批量采购。欢迎访问中电华星官网或联系市场人员获取专属行业解决方案与技术资料。

电话:0755-8253 1600 | 邮箱:sales@ce-power.com

来源:中电华星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9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面对近来全球大厂陆续停产LPDDR4/4X以及DDR4内存颗粒所带来的巨大供应短缺,芯动科技凭借行业首屈一指的内存接口开发能力,服务客户痛点,率先在全球多个主流28nm和22nm工艺节点上,系统布局了LPDDR5/5X/4/4X Combo IP和DDR5/4 Combo IP两大全兼容升级解决方案,有效助力广大客户新产品应对供应链升级挑战。

1.png

作为行业成熟工艺制程,国内外主流28nm/22nm工艺承载了大量物联网终端、汽车电子、嵌入式和消费电子等领域的规模出货,芯动科技此举精准契合行业对成熟工艺高性能内存换代的迫切需求。该方案通过创新架构设计,实现高兼容性与高带宽性能的有机统一,不仅支持LPDDR5/5X/4X/4以及DDR5/4多代协议无缝切换,更展现了芯动科技在高速DDR PHY和控制器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早在四年前,芯动科技作为全球DDR技术的领导者,已在12nm实现全球独家LP5/5X/4/4X系列高达10Gbps超频性能的IP规模量产,  28nm上更给客户定制过GDDR6的解决方案,创新积累深厚。芯动科技同步推出28nm/22nm LP5/4/4X和DDR5/DDR4 Combo IP方案,通过跨供应链、跨工艺节点的技术协同,适配不同性能与成本需求的内存颗粒应用场景,覆盖国内外主流28nm/22nm工艺

凭借19年超百亿颗出货的跨工艺标准化交付体系、全流程量产测试支持及定制化能力,芯动科技在28nm/22nm工艺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速接口解决方案,覆盖各种高速LP5/DDR5、GDDR6、PCIe4.0/3.0以及各种25G/28G SerDes等高难度产品,助力客户实现跨工艺平滑技术迁移,保证供应链连续性,赋能IOT、AI、多媒体、汽车电子等应用场景。面对28nm/22nm成熟工艺兼容LPDDR5/4与DDR5/4技术的行业性挑战,芯动科技能率先独家完成布局,不仅展现出芯动科技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更彰显了以硬核原创技术创新服务客户痛点、赋能产业的担当。

针对12nm-3nm FinFET 工艺制程,芯动科技即将在Q3发布先进工艺的LP5X/LP6 Combo IP方案,低成本提供超大带宽,以更高传输速率赋能HPC、8K影像等高性能场景给客户差异化竞争力和颗粒兼容性。通过构建“成熟工艺升级供应、先进工艺开拓性能”的双轨产品矩阵,芯动科技持续给全球行业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差异化选择。

来源:芯动科技Innosilicon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9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提到电源芯片,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正电压的输出形式了。然而,在复杂的电子系统中,负电压绝非“消极”的存在,而是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许多特定电路设计和应用场景下,负电压甚至能发挥独特且关键的作用。

  • 音频功率放大器

负电压常用于提供偏置,改善放大器的线性度和音质。它能确保放大器在整个音频信号周期内都保持良好的线性放大特性,有效减少失真和噪声,从而提升最终的音频质量。

  • LCD 显示驱动

在LCD驱动中,负电压也是调节对比度和提供偏置的关键。通过精确控制负电压的大小,工程师可以灵活调整 LCD 显示器的对比度与亮度,让图像呈现更加清晰、鲜艳的效果。

  • 工业应用

在大型测试机、工业仪器仪表等传统工业领域,设备内部通常需要用到大量的ADC、DAC、运算放大器和传感器等精密器件,用于信号的采样、调制和放大处理。这些复杂的信号处理环节,往往也需要负电压来提供必要的偏置。

  • 通信设备

在差分信号传输(如一些通讯总线)中,也可以见到负电压的身影。面对工业现场复杂的电磁环境,负电压能帮助总线系统更准确地识别差分信号,显著降低误码率,从而大幅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1 新品推出——EZ8862

在工业应用场景中,通常采用24V输入电压,输出±12V或更高正负电压来满足后端运放等精密器件正常工作。虽然这类器件的负载电流需求并不高,但也面临多重挑战。第一、输入电压自身的波动加上负压输出造成的天然压差,导致输入峰值电压突破40V。第二、受限于PCB布板空间局促等现实制约,传统方案难以兼顾高效与紧凑性。

基于上述客户遇到的痛点,支持最高65V输入,双路1A电流输出的EZ8862 ezSiP电源模块应运而生。

02 EZ8862产品特点

·输入电压范围:3.8V~65V 

·输出电压范围:1V~40V(通道1)

  1V~40V or -1V~-40V (通道2)

·双路1A输出电流能力

·±1.5%最大总直流输出精度

·负压输出通道内置Level shift电路

·开关频率:1MHz

·输出过流、过压保护

·过温保护

·输出良好指示

·36Lead 5mm×5mm×1.87mm 

  MECP封装

1.png

图1: EZ8862典型应用原理图

03 EZ8862产品优点

一颗抵两颗

单颗芯片轻松实现双路正负压输出

如图2所示:通道2通过内置Level shift 电平转换电路,无需额外电路即可实现负压输出,实现单路+15V和单路-15V的输出表现。

2.png

图2: EZ8862启动波形图

集成电感模块电源方案

轻松应对布板面积局促难题

EZ8862通过内部集成电感和电阻电容等器件,结合艾诺半导体先进的模块封装工艺技术,仅需在芯片外围添加少量输入输出电容即可正常工作。如下图3所示:整体电源解决方案占板不到一块硬币大小,非常适合布板面积受限又需要多路输出的应用场景。

3.png

图3:EZ8862 Demo board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或者想申请样品、Demo,

请联系我们:  sales@einnosemi.com

04 杭州艾诺半导体简介

杭州艾诺半导体有限公司于2019年成立,致力于工业级电源芯片和SiP的研发,覆盖通讯、工业、汽车、数字中心等应用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中高端解决方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超高集成度电源SiP,以及用于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高效率超大电流解决方案。公司布局多样化的产品类型,可适用于各种工业级应用场景。公司具有顶级海归创业团队,几位创始人深耕行业近二十年,技术联合创始人皆为美国知名半导体公司高管,整个团队集芯片设计、SiP封装、系统应用和市场销售于一体,可以实现产品全线自主研发、封装测试、应用生产和市场推广等工作。未来公司会基于自身技术优势,依托中国的产业链平台,扩大市场规模,技术性能上超越国外主流产品,填补国内工业级电源芯片及SiP产品空白,服务于通信,工业,汽车,数据中心等中高端领域。

来源:杭州艾诺半导体有限公司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9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在光电子技术革新的浪潮中,微弱光信号的精准捕获与高效处理始终是科研与工业领域的核心命题。康冠光电推出的KG-PR 系列带放大低噪声光电探测器模块,正是针对这一挑战的最佳解决方案。该模块融合先进的 PIN 光电探测器与低噪声放大技术,以 “高增益、低噪声、宽光谱” 的三位一体性能,重新定义了模拟光信号接收与光纤传感的行业标准。

KG-PR系列带放大低噪声光电探测器模块的核心在于高速响应 PIN 探测器与低噪声放大器的深度集成,这充分发挥了两者的高效协同和具有多项显著的技术优势:

✅ 宽光谱覆盖:紫外-可见(320-1000nm)与近红外(900-1700nm)双波段,应对复杂场景。

✅ 高频低噪:DC~2GHz多频段可选,增益平坦度优异,高灵敏度还原真实信号。

✅ 工业级稳定:高增益放大技术,让微弱光信号跃然"屏"上。

作为光电子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带放大低噪声光电探测器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载体,更是推动行业应用升级的引擎。无论是科研机构的精密实验,还是工业现场的实时监测,这款模块都将以 “更小体积、更高性能、更低成本” 的特性,成为您光信号处理系统的理想之选。

点击了解更多带放大低噪声光电探测器技术细节,让您的光信号系统拥有"鹰眼"般的捕捉能力!

解锁微弱光信号的力量→ [立即咨询我们销售人员吧!]

01 KG-PR系列带放大低噪声光电探测器模块

2.png

产品描述:

KG-PR系列带放大低噪声光电探测器模块集成了高速响应PIN探测器和低噪声放大器,光纤或自由空间耦合,SMA连接器输出,具有高增益、高灵敏度、增益平坦等特点,提供DC~2GHz多个频段范围,主要应用于模拟光信号接收及光纤传感系统等领域。

产品特点:

  • 光谱范围:320-1000、900-1700nm

  • 3dB带宽: DC ~ 2GHz 可选

  • 低噪声

  • 高增益

  • 光纤、空间耦合输入可选

应用领域:

  • 弱光信号探测

  • 光脉冲探测

产品型号:

3.png

性能参数:

4.png

通用参数:

5.png

极限条件:

6.png

光谱响应曲线:

7.png

光谱响应曲线(A型)

8.png

光谱响应曲线(B型)

封装尺寸(mm):

9.png

订货信息:

10.png

*如有特殊要求请联系我公司销售人员

来源:康冠光电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9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