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智能驾驶在商业落地的过程当中难免遇到问题,智能驾驶到底什么时候真正落地?日前,在黑芝麻智能主办的“2023智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上,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驾驶CTO张振林发表“面向规模化量产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研发与实践”主题演讲,分享了该公司的一些思考。

中汽创智致力于做汽车产业安全的守护者、原创技术的策源地。中汽创智已与黑芝麻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基于黑芝麻智能全栈方案,结合中汽创智提供的未来智能汽车发展需求注入,共同研发智能座舱舱驾一体视觉感知、融合感知、边缘计算等解决方案并加速量产落地。

纵观目前智能驾驶的发展,从行业上,自动驾驶规模化量产已经毋庸置疑。从用户市场,特别是中国的用户市场,对需求的智能化,特别是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全球领先。智能驾驶产业链已初步完善,AI算力芯片快速进入量产应用,感知传感器进行批量交付。各公司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存在(视觉)单车智能、(Lidar)单车智能、车路协同智能驾驶等多条技术路线和玩家。中汽创智结合在智能驾驶算法、算力、数据上的积累,从技术和成本维度考虑,实现以视觉感知为主,其他传感器为辅的高阶智能驾驶前装量产方案,同时兼顾中国特色协同式智驾系统落地应用,逐步实现安全、平权及高效的出行方式。

1.jpg

自动驾驶进入了“下半场”,面临着安全、成本、工程化和商业模式的挑战。张振林表示,自动驾驶有三大要素,算法、算力和数据。算法是推动技术落地的一个基础,而数据是驱动算法提升的一个基础。数据有成本,通常要达到量产,感知算法所需要的数据量可能是数百万帧,背后可能是数千万甚至是上亿的成本投入。怎么能够更好地降低这些成本,是开发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在面向量产过程中,工程化也被特别强调,工程化能力已成为主机厂选择供应商的重要考量因素。同时,智能驾驶入局策略呈现多样化,准确定位商业落地路线显得至关重要。

2.jpg

中汽创智聚焦智能底盘、新能动力、智能网联三大业务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及产业孵化,智驾部门能够实现全栈的算法开发和自研,希望提供原子化的模块,做当中的平台,以非常开放、灵活的方式,为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和赋能。

张振林介绍,在感知这一块,BEV作为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新的模型和方法,大家都在说,也都在做。做BEV会涉及到不同的表示方式,在设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工程落地,怎么能够把这么好的算法用进去,是中汽创智在设计算法当中特别考虑的一个问题。在数据这一块,长尾场景的数据挖掘,是中汽创智在量产阶段不断去做的工作。在标注这一块,通过自动化标注,通过中汽创智打造的大模型,可以节省60%以上的人工标注成本,并且中汽创智紧跟国家对于数据合规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感知能力,打造一个合规的数据闭环。数据闭环背后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中汽创智通过共享、共建、共创,正在打造一个智能驾驶数据联盟,帮助股东方和行业伙伴差异化竞争,也希望联合行业伙伴一起实现数据或者是场景的共享,共同推进智能驾驶的技术落地。

面向量产的车规化开发流程也是智能驾驶实现量产的保障。中汽创智已于2021年获得ASIL D级功能安全开发流程认证。

在商业模式方面,中汽创智实现了技术方案定制化,软硬件白盒化,能力建设合作化。可以提供行泊一体化方案,最大化发挥智驾性能体验;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场景开发,如停车场泊车、限定区域无人物流等;可以白盒提供子模块算法,包括感知、融合、定位、预测、地图、规控等算法。

3.jpg

在智驾解决方案方面,中汽创智推出的领航系列,是面向L2-L3级别自动驾驶,从泊车到行车,从城市到高速&高架的全场景行泊车一体解决方案,分为领航Lite和领航Pro两个版本。

张振林表示:“我们希望和所有的行业伙伴一起,帮助智能驾驶快速商业化落地,能够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享受到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舒适的体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Exynos Auto V920成为三星与现代汽车于车载芯片解决方案首次合作的里程碑

该处理器基于10核CPU设计,通过显著提升CPU、GPU、NPU性能,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愉悦的驾乘体验

近日,三星电子宣布其最新的汽车处理器Exynos Auto V920已定点现代汽车(Hyundai)下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n-Vehicle Infotainment,简称IVI)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正式落地投用。这是三星与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现代汽车,在车载半导体领域中里程碑式的合作。

三星电子系统LSI业务和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Jae Geol Pyee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合作,本次合作将进一步巩固我们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技术地位。通过与全球客户以及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我们将继续研发先进的汽车芯片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安全、愉悦的驾乘体验。"

1.jpg

三星Exynos Auto V920处理器

Exynos Auto V920是三星的第三代用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车用处理器。V920在CPU、图形和AI性能上进行了大幅升级,在确保驾驶安全相关的关键信息实时显示的同时,也能够在多个显示屏上无缝播放图像丰富的视频内容和游戏,为用户提供极佳的驾乘体验。

V920 处理器内置10个专为自动驾驶优化的Arm最新内核,处理性能比第二代平台提高1.7倍。V920具备LPDDR5内存的出色速度,可支持多达6个高分屏幕多屏异显,分别用于仪表盘、信息娱乐系统和后座娱乐系统,以及多达12个摄像头传感器并发,用以支持关键视觉信息的捕捉。

V920处理器的图形和人工智能(AI)性能显著提升,大大增强了视觉呈现效果,驾驶员与车内信息的交互体验也因此更为出色。V920集成了先进的GPU内核,以提供丰富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图形处理速度是第二代平台的两倍。

通过应用最新的计算内核,智能神经处理单元(NPU)的性能达到上代平台的2.7倍。因此,V920支持更先进的驾驶员监测功能,可以更好地检测驾驶员状态,并快速监测行车周边环境,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

V920通过内置安全岛确保IVI系统的健壮性。V920内置的安全岛,可以满足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B(ASIL-B)的规范,可实时检测并管理故障,确保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稳定可靠。

如想了解更多关于三星Exynos Auto产品的信息,请访问:https://semiconductor.samsung.com/cn/processor/automotive-processor/.

免责声明:

除非经特殊说明,本文中所涉及的数据均为三星内部测试结果,涉及的对比均为与三星产品相比较。

于三星

三星以不断创新的思想与技术激励世界、塑造未来。重新定义电视、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数码电器、网络系统、存储、系统集成电路、半导体代工制造及LED解决方案。

欲了解更多最新消息,请访问三星新闻中心:http://news.samsung.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30日,"多模态大模型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近百位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和产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多模态大模型的产业机遇和未来发展。论坛上,元乘象 ChatImg2.0、软通天璇2.0 MaaS平台重磅发布。同时,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华为昇腾一体机解决方案伙伴授牌仪式顺利举行。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为软通动力副总裁谢睿正式授牌,双方将携手推出软通训推一体化平台,共同推动多模态大模型产业落地。

1.jpg

2023年是AI大模型全面爆发的元年,国内外AI大模型技术在加速更新迭代,产业需求不断增加。在海量数据的驱动下,数据类型繁多、管理零散,算法开发落地流程复杂,运维效率低下等痛点给产业科研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基于此行业背景,软通动力携手昇腾AI推出软通训推一体化平台,是AI端云一体化产品的全新升级。AI端云一体化产品帮助客户解决数据不能出机房、业务流程断点堵点多、部分系统无法集成、海量非结构数据难处理等业务痛点,构建智能化业务流程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已成功赋能国央企、制造、金融、教育等领域企业智能自动化应用场景150余个,覆盖押品登记自动化、智能巡检、票据助手、智能合同管理等。

作为自主创新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软通训推一体化平台基于昇腾AI基础硬件平台,整合天鹤OS操作系统等组件,搭载自有AI中台,支持一站式AI开发,为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AI模型,深度适配不同AI应用场景。平台嵌入元乘象ChatImg能力,支持视频输入、语音交互、文生图、文生视频、多模态融合搜索等多样化功能,在许多复杂的客户业务场景中,ChatImg实现了90%以上的准确率,使整个系统的复杂度、部署代价都显著降低。目前,软通训推一体化平台已覆盖央国企、科技机构、教育实训、金融等打造多个offering服务不同客户。

【自主创新的算力底座】

软通训推一体化平台底座采用华为 Atlas系列训练及推理服务器、具备高能效、高算力、高可靠、易管理、易扩展等优点,整合天鹤OS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AI算法开发和AI训练服务的场景。核心优势如下:

  • 超强算力:性能领先,加速AI训练效率,单台训练服务器可达2.5 PFLOPS AI算力

  • 超高能效:采用高性能大矩阵计算单元,CV性能全面领先,NLP、推荐类基本持平

  • 多样算力集成:昇腾AI算力+鲲鹏通用算力,一台即可满足多种算力需求

  • 安全启动:通过数字签名对待加载运行的软件(或固件)的完整性进行强校验,是构建可信的起点。

【支持一站式AI开发】

软通天璇2.0 MaaS平台,基于全场景AI框架昇思MindSpore,集成了基于产业服务需求打造的软通动力行业模型管理平台(ISS Model Ops Platform)、应用开发平台(ISS Model Dev Tools)、场景Plugin应用服务平台(ISS Model Plugin Store)。提供从数据处理、算法开发、算法测试到算法推理的AI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极大提升AI算法开发和落地效率,降低开发和落地成本。深度适配各种AI科研场景,帮助用户实现快速上线,价值闭环。

  • 全流程AI开发:开箱即用,支持数据接入、模型开发、模型优化、运维管理等全流程开发服务。

  • 全资源集成:预集成多样工具和模型,提供驱动固件、异构计算架构、AI框架、AI平台软件等软硬件超融合集成能力。

  • 全生命周期服务:安装部署、调试启动、模型研发、成果管理等全生命周期,提供优质高效技术服务。

软通动力与华为的合作由来已久。在不久前的昇腾AI开发者峰会2023上,软通动力的AI端云一体化产品就荣获"昇腾年度优秀应用解决方案"奖项。

2.jpg

推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要创新、协同、开放的产业生态,促进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未来,软通动力将持续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国产化的深度融合,通过软硬一体,加速全场景科研落地,驱动产业智能变革升级。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器件通过AEC-Q102认证,开关速度和开路输出电压(8.5V)达到业内先进水平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推出一款业内先进的新型汽车级光伏MOSFET驱动器---VOMDA1271,该驱动器采用节省空间的SOP-4封装,集成关断电路。Vishay Semiconductors VOMDA1271专门用来提高汽车应用性能,同时提高设计灵活性并降低成本,开关速度和开路输出电压均达到业内先进水平。

20230607_VOMDA1271.jpg

日前发布的光耦集成关断电路,典型关断时间为0.7ms,在SOP-4小型封装MOSFET驱动器中达到先进水平。此外,VOMDA127的导通时间为0.05ms,比接近的竞品快两倍,作为这一封装规格中的一款出色驱动器,其隔离电压和典型开路输出电压分别达到3750V和8.5V,适于各种MOSFET驱动应用。

器件通过AEC-Q102认证,适用于预充电电路、壁挂式充电器,以及电动 (EV)和混合动力(HEV)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为产生驱动这些应用中IGBT和SiC MOSFET的较高电压,可以串联使用两个VOMDA1271光耦。此外,采用这款新型驱动器,设计师在开发下一代汽车时,可以用定制固态继电器取代传统机电式继电器。

光隔离式VOMDA1271采用AIGaAs红外LED(IRLED),其发射光被光伏栅阵列吸收,产生MOSFET导通电压。这种结构不需要外部供电电源,因此简化设计并降低成本。该器件可由微控制器的GPIO引脚驱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设计灵活性。新型光耦符合RoHS和Vishay绿色标准,无卤素。

VOMDA1271现可提供样品并已实现量产,供货周期为8周。

VISHAY简介

Vishay是全球最大的分立半导体和无源电子元件系列产品制造商之一,这些产品对于汽车、工业、计算、消费、通信、国防、航空航天和医疗市场的创新设计至关重要。服务于全球客户,Vishay承载着科技基因——The DNA of tech.Ô。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VSH)的“财富1000强企业”。有关Vishay的详细信息,敬请浏览网站www.vishay.com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浪潮信息副总裁  张东

【"一云多芯"是云计算平台的核心能力之一,是芯与云的融合,是平台+生态的协同;"分层解耦"是构建下一代云数据中心、构建私有云生态的重要路径" 】

近年来,我国从芯片、整机、操作系统、云平台、中间件到应用软件等技术领域的创新链、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以X86、ARM、Power等不同架构处理器的为基础的产业生态框架已基本就绪。国内IT产业生态也随着新一代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已经形成了多技术路线全栈式支撑能力。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随着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的不断加速和深化,新场景下的算力孤岛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实现多种芯片技术路线的高效协同,以应用为导向、从系统设计视角出发,满足多芯共存、多云异构条件下的云原生环境构建,保障业务应用的稳定运行、平滑切换和线性增长,成为新一代云数据中心架构体系需要攻克的新的挑战。

1.jpg

浪潮信息副总裁 张东

云计算是协同纽带,"一云多芯"是关键

‘"一云多芯"是打破小生态、构建大生态的关键纽带。信息技术产业链发展迅速,相关技术及产品已开始大规模应用于金融、通信、政府等关键行业。但从产业链协同上看,各环节垂直封闭、生态离散,多个小生态并行存在。自有封闭小生态的排他性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难以形成产业合力,同时又给行业用户在技术选型上带来困扰。如何打破小生态壁垒,避免因技术选型失误带来的业务转型失败是各个行业关心的话题。在我们看来,"一云多芯"无疑是个最佳选择。同时,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IT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活力,进而促进整体生态的协同发展。

"一云多芯"可满足用户算力多样化需求,并且可有效规避算力孤岛。随着各行各业业务创新的爆发式增长,不同业务场景对算力需求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多,更多的算力供给从处理器向各种加速器(包括GPU、DPU、FPGA等)转移。为充分发挥多元异构(不同架构、不同种类)芯片的能力优势,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应基于多种芯片架构来构建云基础设施底座,实现多元算力的统一池化管理、统一调度以及业务的差异化部署等,逐步实现从算力并存到算力统一。

"一云多芯"可有效降低供应链风险。"一云多芯"是IT产业链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具备对下纳管底层各种芯片,屏蔽底层基础设施异构芯片差异,对上提供开放、统一的算力接口。但是,目前在云计算产业中,各服务器芯片的表现参差不一,导致用户体验难以一致,应用效果也大相径庭。用好"一云多芯",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技术路线的选择风险,极大提升业务稳定性以及业务改造的灵活性。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业务角度、技术角度,还是产业链角度,践行"一云多芯"已经成为当下及未来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产业链相关厂商的必然选择。

"一云多芯"势在必行,但落地挑战犹存

"一云多芯"在云计算步新中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虽然"一云多芯"目标明确,但在产业落地过程中仍存在多方面挑战。

首先是理念的转变。IT基础架构经过长期的发展,从大机、小机时代逐步演进到云计算时代,开放计算深入人心。但直至今日,芯片指令集、操作系统架构上的差异化依然制约着架构的横向协同,比如一个应用需要同时适配多个指令集和操作系统的问题仍然很严重。IT产业需要新的理念、新的路径、新的设计,即以CPU为核心的设计模式转变为以系统为核心的设计,以"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为核心"构建新一代产业生态。"一云多芯"是就是这种理念的具体体现。

其次是缺乏统一的"一云多芯"建设标准、规范。算力标准化是产业的愿景,因此基于"一云多芯"打造的算力平台需要标准化、统一化、服务化。各厂商因技术能力差别导致理解和落地模式均有所不同,比如部分厂商将纳管多个独立的不同芯片架构资源池的这种模式也包装成"一云多芯",由于无法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对业务的连续性造成很大的风险。

实现一云多芯,场景驱动的软件定义是正道

一云多芯的最终目标是支撑用户业务在不同架构处理器之间的低成本切换或者自由切换。因此,基于以系统设计为核心的思维,采用以场景驱动的"硬件重构+软件定义"的融合架构,是数据中心体系结构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可以分"有-好-优"三步走来实现一云多芯的中长期目标。

2.jpg

"一云多芯"三步走技术路线

第一阶段,混合部署、统一管理、统一视图

第一阶段解决"有"的问题。以云为入口,通过云操作系统实现异构处理器服务器的统一管理,覆盖国内外主流处理器,提供统一操作界面、操作方式及统一监控运维等,解决云资源池只能承载单一厂商或单一架构处理器的服务器而导致的应用无法跨架构部署、协同的问题。

第二阶段,业务牵引、分层解耦、架构升级

第二阶段解决"好"的问题。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应用的低成本跨架构切换。通过资源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分层解耦"设计,实现架构升级。

在资源层面,通过跨平台的迁移实现应用跨架构快速部署。

在平台层面,实现平台应用的跨架构混合部署,如数据库集群在一云多芯平台上实现跨架构的状态同步、数据同步,实现了多实例在不同处理器架构的服务器上的并行运行。

在应用层面,可通过服务网格等技术实现应用的跨架构流量切分。

第三阶段,算力标准、全栈多芯、生态共建

这个阶段是解决"优"的问题。从业务连续性的维度,我们认为"一云多芯"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应用与芯片架构的彻底解耦。这需要硬件、云以及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协同,完善异构架构下有效算力的量化方法,以支持应用在不同架构处理器间的等价切换。共同推动应用与云基础设施的一云多芯相结合,打造垂直一体化方案,实现应用层面的跨架构无感知切换。在标准和测评方面,联合专业软件测评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形成一云多芯行业标准。

写在最后:               

"一云多芯"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构建我国IT产业新生态的关键路径。浪潮信息参编的基础设施云管理软件、虚拟化云平台和容器平台等多个国家级、行业级标准,也是以分层解耦、生态共建的理念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样,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中,也对金融行业"一云多芯"的发展以及相关金融云平台应用标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及要求。浪潮信息配合某国有大型银行进行了"一云多芯"的实践,采用多种芯片服务器和云海OS,完成了核心MPP数仓产品的认证测试并实现大规模生产系统应用。同时,针对大数据、消息中心、缓存系统等核心业务平台也全面开展了合作。浪潮信息参与建设的多个行业云平台,在支持一云多芯的基础上,远程跨域管理、集群规模及线性扩展能力同样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单资源池规模超过1000节点并可按控制器实现线性扩展,支撑了金融、能源、交通等行业云数智多样化业务需求。

由此可见,遵从"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为核心"的设计理念,秉承"分层解耦、开放标准"的"一云多芯"建设原则,在云计算步新的发展中显得愈发重要,这必将加速IT产业生态的繁荣。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6月7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英飞凌(Infineon)CYW20820产品的蓝牙音乐灯控发射器方案。

1.png

图示1-大联大品佳基于Infineon产品的蓝牙音乐灯控发射器方案的展示板图

在智能照明时代,蓝牙灯控发射器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灯光设计中。借助该产品,可以让灯光与音乐相结合,从而达到灯随乐动,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效果。为了加快此产品设计,大联大品佳基于Infineon CYW20820产品推出了蓝牙音乐灯控发射器方案,适用于舞台、KTV、音乐喷泉等场景的氛围灯光秀设计。

2.jpg

图示2-大联大品佳基于Infineon产品的蓝牙音乐灯控发射器方案的场景应用图

本方案所采用的CYW20820是一款支持蓝牙5.2规范的单芯片解决方案产品,可为针对蓝牙Mesh、音频、语音、可穿戴设备、鼠标、键盘、游戏、控制器、遥控器以及其他广泛的物联网(IoT)应用提供支持。在连接性能方面,CYW20820能够提供可靠的连接,并且其内置的带有浮点运算单元的Arm® Cortex®-M4微控制器可以实现高性能计算。它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器件,具有多个数字接口、经过优化的存储子系统和功率放大器等,能在低功耗(LE)和基本速率(BR)模式下,提供高达11.5dBm的发射输出功率,从而缩小设备的尺寸,并降低部署蓝牙解决方案的相关成本。

3.png

图示3-大联大品佳基于Infineon产品的蓝牙音乐灯控发射器方案的方块图

在实际使用时,播放器通过Audio的lineout将音频传输给本方案,再经放大器放大Audio信号,然后经过ADC采用得到Audio的幅值后,通过蓝牙将Audio的幅值发送出去,音乐灯接收到来自灯控发射器的命令后,再根据命令控制和调节灯光的变换,包括色彩、亮度、渐变等。

核心技术优势

蓝牙部分:

支持蓝牙5.2;

蓝牙包括BR,EDR 2Mbps和3Mbps,eSCO,Bluetooth LE,以及LE 2Mbps;

发射功率达11.5dBm;

接收灵敏度为-94.5dBm。

MCU部分:

Arm® Cortex®-M4内核,最高频率为96MHz;

256KB on-chip Flash、176KB on-chip RAM;

加密支持AES-128和真随机数发生器(TRNG);

OTA固件更新。

外设:

多达40个GPIOs;

I²C、I²S、UART和PCM接口;

两个Quad-SPI接口;

具有多达28个模拟通道的辅助ADC。

方案规格:

无线:蓝牙5.2;

供电:5V;

按键数:48键;

遥控距离:≧50米;

整机功耗:工作电流60mA;

待机功耗μA级,几乎不耗电;

支持灯光模式:32种;

发射功率:11dB;

接收灵敏度:-94.5dBm。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全球领先、亚太区最大的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TSE:3702)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货商超250家,全球78个分销据点,2022年营业额达259.7亿美金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2年蝉联「优秀国际品牌分销商奖」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市场排名依Gartner 2023年03月公布数据)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新推出的TARA2000-AUT-SAFE系列包括独特的互锁回路方法,为快速检测可能危及人眼安全的故障提供全面保障;

  • 互锁方法减少了物料清单并降低了系统成本;

  • 940nm发射器提供两种版本,照明覆盖区域经过优化,可分别适用于驾驶员监测和2D NIR3D iToF的座舱监测;

  • 艾迈斯欧司朗将于2024年开始向一家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制造商批量供应TARA2000-AUT-SAFE

全球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欧司朗瑞士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AMS)今日宣布,推出TARA2000-AUT-SAFE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系列,在提供比现有汽车VCSEL模块更可靠、更强大的人眼安全功能的同时,强化了用于汽车舱内传感的红外激光模块组合。

一家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制造商已选择这款新产品进行新设计,艾迈斯欧司朗将从2024年开始批量生产和供货。

新推出的TARA2000-AUT-SAFE可在940nm的峰值波长下产生一束严格控制的红外光,适用于与现有TARA2000-AUT系列相同的应用场景:驾驶员监测、手势传感和舱内监测。紧凑封装模块中包含艾迈斯欧司朗VCSEL芯片和微透镜阵列(MLA)。

TARA2000-940-W-AUT-SAFE具有116°×87°的宽照明区,可使用2D近红外(NIR)成像和3D间接飞行时间(iToF)摄像机进行座舱监测。即将推出的TARA2000-940-UN-AUT-SAFE具有46°×41°的窄照明区,适用于驾驶员监测。目前正在面向客户出样。

艾迈斯欧司朗一直致力于为原始设备制造商和大型公司提供具有车用规格的先进舱内传感技术。艾迈斯欧司朗先前发布了获得AEC-Q102认证并符合ISO 26262标准的VCSEL泛光照明器TARA2000-AUT,自2021年第二季度起批量生产并已交付给多家汽车客户。TARA2000-AUT-SAFE系列持续创新,由于采用了新的内置互锁回路方法来保护人眼安全,为汽车制造商提高了可靠性并简化了设计。

新器件的电阻性互锁电路集成在MLA上。TARA2000-AUT-SAFE针对故障情况提供近乎即时的响应(<1µs),可直接检测可能危及人眼安全的故障,如匀光片破裂或剪切。

TARA2000-AUT-SAFE解决了诸多设计和实施方面的难题,而且成本低于当今市场上的竞品。快速可靠的响应优于其他汽车VCSEL中用于人眼安全保护的内置光电二极管方法。在竞品中,光电二极管信号容易出现非人眼安全相关因素引起的故障,例如VCSEL模块前的反射物体,从而削弱系统保护人眼安全的能力。

此外,TARA2000-AUT-SAFE的互锁回路更易于集成,因为其读取电路只需要一个与门或场效应管。相比之下,光电二极管的复杂读取电路要更多且更昂贵的组件。这意味着光电二极管方法会导致物料清单成本增加,并且对危及人眼安全的事件响应比较慢。

此外,光电二极管的响应极大依赖于温度,致使系统设计更加复杂且可靠性降低。这对于暴露在各种工作温度下的汽车应用而言尤为不利。

艾迈斯欧司朗高级全球营销经理Firat Sarialtun表示:“我们直接利用在其他应用领域的经验来增强TARA2000系列。艾迈斯欧司朗对基于互锁的人眼安全设计有着深入的了解,多年来,在消费和工业等其他终端市场,我们使用互锁方法的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

“我们在2021年第二季度率先开始批量生产符合AEC-Q102ISO 26262标准的IR VCSEL舱内传感模块,现在,我们正在通过互锁回路功能推动VCSEL技术更进一步。凭借我们在光学组件领域深厚的工程专业知识,并利用我们对完整VCSEL模块中每个子组件和技术的深入了解,互锁电路已直接集成在透镜和封装上。”

更多产品改进

TARA2000-AUT-SAFE的设计建立在TARA2000-AUT的高性能基础上。新器件采用坚固的陶瓷封装,最高工作温度达125℃,支持AEC-Q102一级认证以及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在25/2%占空比/5A条件下,100µs脉冲的峰值光功率输出为4W

TARA2000-940-UN-AUT-SAFETARA2000-940-W-AUT-SAFE VCSEL发射器现已出样。请点击此处获取更多技术信息或申请样品。

TARA2000-AUT-SAFE产品图片.jpg

TARA2000-AUT-SAFE产品图片(图片:艾迈斯欧司朗)

TARA2000-AUT-SAFE应用图片.jpg

TARA2000-AUT-SAFE应用图片(图片:艾迈斯欧司朗)

关于艾迈斯欧司朗

艾迈斯欧司朗集团(瑞士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AMS)是光学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我们为光赋予智能,将热情注入创新,丰富人们的生活。这就是“传感即生活”的意义所在。

我们拥有超过110年的发展历史,以对未来科技的想象力为引,结合深厚的工程专业知识与强大的全球工业产能,长期深耕于传感与光学技术领域,持续推动创新。在汽车、消费、工业与医疗健康领域,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在健康、安全与便捷方面,致力于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绿色环保。

我们在全球范围拥有约2.2万名员工,专注于传感、照明和可视化领域的创新,使旅程更安全、医疗诊断更准确、沟通更便捷。我们致力于开发突破性的应用创新技术,目前已授予和已申请专利超过15,000项。

集团总部位于奥地利Premstaetten/格拉茨,联合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2022年,集团总收入超过48亿欧元。ams-OSRAM AG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ISIN:AT0000A18XM4)。

amsams-OSRAM AG的注册商标。此外,我们的许多产品和服务是艾迈斯欧司朗集团的注册或归档商标。本文提及的所有其他公司或产品名称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加入ams OSRAM社群媒体获得第一手资讯:>Twitter>LinkedIn>Facebook>YouTube

如需获得更多资讯,请访问:https://ams-osram.com/zh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Jakob Smonig

1.jpg

现代汽车的功能越来越多,新的挑战也随之出现。尽管功能安全在汽车业不是一个新课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设计原则,功能安全的重点在于使用电子电气(E/E)设备时,降低其带来人身伤害或人体健康损害的风险。功能安全原则致力于解决随机硬件故障和系统故障——均与车载网络(IVN)产品相关。

汽车业近期的发展趋势对功能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自动驾驶需要汽车接管驾驶任务并做出关键决策。自动驾驶对于OEM厂商和最终用户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机会,但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来满足所需的高安全级别。

2.png

基于以太网的车载网络传输功能安全关键信息

新的汽车趋势正在重新定义车载网络

车载网络不断发展,以适应自动驾驶汽车带来的数据量增加。数据必须易于获取且安全,以便进行实时处理和决策, 还需要降低线束成本和重量。

这些变化正在改变车载网络架构,并推动架构分区,即汽车功能分散在整个网络,且更依赖通信能力。相对于以往基于域的子网而言,功能安全在通信网络中更加重要。

3.jpg

图中的电子电气分区架构显示了汽车功能在网络上的分散分布

系统功能安全和可用性:以太网物理层(PHY)如何提供支持

随着汽车功能更加分散化,车载网络在确保系统功能安全和可用性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现代汽车需要高度可靠且高速的数据通信骨干网,而骨干网需通过汽车以太网实现。交换机和物理层等以太网组件需要集成高级监测和诊断功能,以实现系统安全性和可用性目标。

物理层级的高级监测和诊断功能可在系统层级改进故障反应。检测故障所需的时间降至最低,系统的响应时间缩短。它们还可增强系统级故障定位,因为物理层会标记任何可能妨碍其正常运行的问题。这两种方法结合有助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系统级故障做出反应。

网络IC功能可预防、预测和应对故障情况,为功能安全做出重大贡献。ISO26262等标准为功能安全评估提供了必要的指导。ISO26262定义了功能安全系统开发的方法;除了一些带有串行通信示例的一般准则外,没有具体的系统要求。

汽车以太网支持未来软件定义汽车。详细了解恩智浦完整的以太网解决方案

TJA1103简介:恩智浦首款符合ASIL B的以太网物理层

由于车载网络将在下一代汽车功能安全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恩智浦将更加重视网络组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网络组件开放必须遵循ISO26262,以降低因电子电气系统故障而造成的风险。

恩智浦在汽车业有悠久发展历史,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可遵循ISO26262开发产品,为系统的功能安全和可用性提供支持。恩智浦将推出首款符合ASIL B标准的可扩展物理层系列器件TJA1103

TJA1103的开发符合ISO26262标准,有助于防止系统故障,同时确保所有相关的功能安全文档可用。在启动过程中的自诊断部署在硬件中,可防止潜在故障并支持随机故障检测。如果在功能安全环境中使用, TJA1103的错误通知功能允许主控制器做出相应的反应并恢复系统。如果无法恢复,则将受影响的部分设置为安全状态,以确保网络其余部分的安全通信。这样,网络的可靠性和质量可以得到提升,实现安全通信。

作者:

4.jpg

Jakob Smonig

恩智浦半导体产品市场经理

Jakob Smonig是车载网络产品线的产品市场经理,负责100BASE-T1汽车以太网产品组合的全球市场营销。他曾在IVN运营部门担任项目经理,负责优化生产。Jakob拥有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和商业硕士学位。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芯’科技加速创新落地”

AMD(超威,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MD)“自适应和嵌入式产品技术日”活动日前在苏州成功举办。AMD 全球副总裁唐晓蕾发表了主题为《“芯”科技加速创新落地》的主旨演讲。在活动上,AMD多位技术专家带来了最新的自适应与嵌入式产品概览,并分享了 AMD 自适应计算平台和嵌入式处理器赋能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打造的多样化解决方案,助力智能制造、汽车、测试与测量以及专业音视频等领域创新。此外,通过现场设置的多个行业解决方案演示,AMD 技术专家与现场观众深入交流,激荡出创意的火花。

AMD 全球副总裁唐晓蕾表示:“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引擎,百行百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离不开创新输送的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AMD 不仅致力于为业界提供突破性的高性能和自适应产品,我们也持续携手广泛的、不断壮大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以卓越的产品赋能其创新,并通过深入协作加速方案落地。在科技迅速演进、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坚信,唯有创新和合作才是实现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

1.jpg

图:AMD 全球副总裁唐晓蕾进行主题演讲

为了适应市场快速发展、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AMD 持续打造高性能和自适应计算解决方案,通过综合全面且灵活的硬件技术、自适应计算产品组合赋能开发部署。在活动上,AMD 技术专家带来了自适应和嵌入式计算新产品概览,详尽阐述了 AMD Versal 自适应 SoC 产品组合、成本优化型产品组合以及 Zynq RFSoC 产品系列。AMD自适应和嵌入式产品作为灵活应变、高性能、低功耗、可定制化且兼具先进安全性的平台,为创新解决方案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2.jpg

图:AMD 自适应和嵌入式产品技术日活动现场

活动中,AMD 还围绕汽车、工业、嵌入式及边缘计算等领域,以演讲和现场演示的形式展示了其携手众多大中华地区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打造的领先解决方案。

  • 汽车行业正迎来革命性变革。高性能处理器、先进传感器和域控制器能够提升汽车驾乘体验。在技术日活动上,AMD 技术专家分享了“沉浸式智能座舱”以及“驾舱一体化”的最新趋势。现场演示中,AMD 还展示了高性能IVX(车内体验)与CMS(电子后视镜)方案、多通道车载视频采集注入多功能一体机和4D毫米波雷达数字前端等方案。

  • AMD 智能制造领域提供了异构嵌入式处理、I/O 灵活性、基于硬件的确定性控制以及实现更低总拥有成本的综合解决方案。在现场演示环节,AMD展示了基于Kria KR260 机器人入门套件的ROS 2感知节点加速应用,以及采用 Kria KV260 视觉 AI 入门套件的多路目标检测与轨迹跟踪。从机器视觉与机器人、高性能集成测试设备到高性能边缘计算嵌入式方案,AMD 正赋能大中华地区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机器视觉持续创新。

  • 在汽车、医疗和工业等关键行业中,功能安全至关重要。AMD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的认证设计流程解决方案,帮助客户简化和加速基于功能安全规范的认证。在活动日的主题分享中,AMD技术专家阐述了从器件到软硬件设计工具以及方法和IP 的详细方案,从而帮助客户加速完成系统设计安全认证。

除上述精彩内容外,AMD 还在活动现场展示了从终端到云端的高性能整体解决方案、Pynq RFSoC OFDM 演示、100M/1G 时间敏感型方案及开发套件,以及嵌入式及边缘应用方案等。

关于AMD

在超过五十年的历史中,AMD(超威半导体)引领了高性能运算、图形,以及可视化技术方面的创新。全球数以亿计的人们、领先的500强公司,以及尖端科学研究所都依靠AMD技术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AMD员工致力于打造领先的高性能和自适应产品,努力拓宽技术的极限。成就今日,启迪未来。更多信息,敬请访问AMD公司(NASDAQ:AMD)官网http://www.amd.com.cn/ ,关注AMD 官方微信: AMDChina,关注 AMD 官方微博@AMD中国。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供应品类丰富、发货快速的商业现货技术元件和自动化产品分销商 DigiKey 日前宣布,在 5 16 日至 19 日于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2023 EDS 领导力峰会上,共计获得了供应商合作伙伴授予的 17 个奖项。

1.jpg

DigiKey 2023 EDS 领导力峰会上斩获供应商授予的 17 个奖项。

DigiKey 在过去一年中销售业绩亮丽,产品供应广度进一步拓宽,获得了广泛认可。DigiKey 获得的奖项包括:

DigiKey 全球业务开发副总裁 Mike Slater 表示:DigiKey 很荣幸获得了众多重要供应商合作伙伴的认可,授予的奖项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成功。我们有幸能与这么多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正是这些合作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催生了下一代解决方案,帮助他们不断成长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2.jpg

DigiKey 2023 EDS 领导力峰会上公布了更新的徽标和品牌识别体系。

5 18 日(星期四),DigiKey 还举办了第十届年度 EDS 商业动态早餐会,首次展示了公司更新的徽标和品牌识别体系。会上 DigiKey 总裁 Dave Doherty 和全球业务开发副总裁 Mike Slater 还介绍了 DigiKey 最新的市场活动和商业动态。发言亦涵盖了行业趋势、DigiKey 2022 年的业绩和战略愿景,并庆祝公司成立 50 周年。此外,科技魔术师 Keelan Leyser 还在活动现场表演助兴。

如需详细了解 DigiKey 的产品或订购其产品组合, 请访问 DigiKey 网站

关于 DigiKey

DigiKey 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元器件综合服务授权分销商,总部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锡夫里弗福尔斯市,经销着来自 2400 多家优质品牌制造商的 1490 多万种产品。DigiKey 还提供各种各样的在线资源,如EDA 和设计工具、规格书、参考设计、教学文章和视频、多媒体资料库等资源。通过电子邮件和中国客服提供技术支持。如需更多信息或查询 DigiKey 广泛的产品库,请访问www.digikey.cn 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微博腾讯视频 BiliBili账号。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