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BSI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林劲与瓴羊开展数据安全交流,并为瓴羊颁发BSI 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 27018公有云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瓴羊智能CEO朋新宇从BSI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林劲手上接过相关证书。

1.jpg

林劲认为,获得ISO/IEC 27001、ISO/IEC 27018国际认证意味着瓴羊在企业信息处理的安全性、技术先进性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水平,有能力为企业提供坚实的数据智能服务。

2.jpg

ISO/IEC 27001:2013作为国际领先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通过14个安全控制域、114项控制措施的选择和落实,实现了对信息安全的全面保障,通过ISO/IEC 27001:2013国际认证标志着瓴羊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符合国际先进标准要求,保障企业远离潜在威胁,使利益相关方及客户感受到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和承诺。

ISO/IEC 27018是第一个指导公有云服务供应商如何保护云用户个人可识别信息(PII)安全的国际标准,其目的是使双方都能满足针对PII保护所适用的法规要求及合同义务的方式来进行服务运营,并将云服务的数据保护措施透明化,以增强企业对云服务的信任度。通过ISO 27018认证可证明企业在保护数据资产、知识产权、文档和云端IT系统安全等方面达到了高标准的行业最佳实践。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瓴羊智能CEO朋新宇表示,瓴羊始终以保障数据安全为己任,作为一家第三方数据智能服务商,始终以国际化的标准来提供相应数据服务的安全能力。数据安全是客户对瓴羊信任的"基石",也是瓴羊发展的"生产力"。通过ISO/IEC 27001和ISO/IEC 27018认证,说明瓴羊已满足国内外最高标准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要求,同时,瓴羊也在持续攻坚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并积极探索与各行业协会、数据交易所等平台的合作模式,通过强化数据安全与合规能力建设,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高速发展献策献力,我们深知数据安全与合规能力建设至关重要,瓴羊也将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数字信任:BSI全面解决方案

BSI作为全球首家国家标准机构,特别在数字信任领域,始终处于信息安全标准的前沿,具备提供一系列以权威的国际标准为核心的认证和培训服务,赋能组织实现数字信任,打造具备韧性的数字安全体系。过去几年,已经助力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安全体系打造上卓有成效。

3.jpg

关于BSI集团

BSI 是一家助力组织将最佳实践标准转化为卓越习惯的业务改进公司,其企业宗旨是"激发信任,建造一个更具有韧性的世界"。一个世纪以来,BSI始终致力于追求卓越并促进全球组织采用最佳实践。BSI 在全球193个国家/地区拥有 86,000 多家客户,作为一家真正的国际企业,它拥有涵盖众多行业(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环境、食品、零售、医疗保健等)的丰富技能和专业知识。凭借其在标准和知识解决方案、保障服务、法规咨询及专业领域的专业所长,BSI 致力于帮助客户提升业务绩效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和有效管理风险,助力客户最终打造更具生存力的组织。

联系方式

官网:https://www.bsigroup.com/zh-CN/
电话:400 - 005 - 0046
官方微信:BSI_China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9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4月7日,2023华为影像大赛正式开赛。华为影像大赛作为华为手机影像的开放平台,鼓励创作者使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并分享见闻,见证灵感的迸发。大赛将于2023年8月15日北京时间(GMT +8)24:00截止投稿。

自2017年起,华为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影像大赛,不断探索全新的影像表达方式。截止至2022年,累计收到近400万件投稿,覆盖170多个国家与地区,积累了丰厚的影像文化资产。

1.jpg

本次大赛将持续引领移动影像创新,激发用户创意。影像不仅是瞬间性和故事性的记录,更是创作者的自我理念和格调的表达。

与去年相比,今年大赛新升级“好影像不怕晚”、“人像”、“远行”3个摄像类参赛组别,创作题材更丰富。此外,大赛还迎来了全新的评委阵容,共邀请了5位重量级专业评委参与评审,分别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时尚摄影师裴瞳瞳、葡萄牙风光摄影师José Ramos、澳大利亚人像摄影师Jessica Hromas、华为终端BG战略Marketing部副总裁李昌竹。他们兼具专业化视角和多元化背景,将共同评判、讨论、并决选出最终的获奖作品。

本届大赛共设置9大组别,分别为:

  • 好影像不怕晚

-- 自夜幕降临那一刻,去寻找夜间微亮的光。

  • 人像

-- 用他拍或自拍去刻画人物情绪。

  • 艺术与时尚

-- 时尚是自我表达的终极形式,捕捉激发你灵感的时尚瞬间。

  • 远行

-- 拍得更远,去远方拍。去记录心之所往的美景吧。

  • 你好 生活

-- 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时刻,在你的镜头下是非凡。

  • 组照故事

-- 3-9张照片汇成一个故事,多个视角,娓娓道来。

  • 开拍

-- 或心跳加速,或热血沸腾,记录一段30秒内的精彩片段。

  • 手机电影 (短片5分钟内,长片5-30分钟)

-- 总有那些或讨人喜欢、或令人畏惧的角色,全由你来塑造。

  • 学生特别关注奖

-- 面向中国大陆18-24周岁的学生。

大赛设置更多的组别,为更多精彩的内容提供展示舞台,以展示参赛者独特的观察和表达方式。大赛面向中国大陆地区(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18-24周岁的学生群体设置“学生特别关注奖”,旨在鼓励学生探索华为手机影像的更多可能性。参赛者需将个人介绍、摄影作品及作品阐释投稿至(gallery@huawei.com),大赛组委会保留后续对获奖者学生身份进行验证的权利。

全球统一投稿渠道为华为影像官网(https://gallery.consumer.huawei.com),海外用户还可通过HUAWEI Community(华为海外社区)进行投稿,国内用户也可从华为主题、我的华为、华为商城、畅连等分赛区投稿。参赛作品需为使用华为手机拍摄的影像,创作时间不限、华为手机机型不限,更多规则可进入大赛官网了解。

大赛将评选出3名年度摄影师、24名组别获奖者、27名优胜奖,10名学生特别关注奖以及5名组委会推荐奖。具体奖励如下:

  • 年度摄影师(3名)

每人获得华为影像创作基金10,000美元(税前)

电子版获奖证书

  • 组别获奖者(24名)

每人获得华为影像创作基金1,500美元(税前)

电子版获奖证书

  • 优胜奖(27名)

每人获得华为影像创作基金1,000美元(税前)

电子版获奖证书

  • 组委会推荐奖(5名)

华为影像创作基金500美元(税前)

电子版获奖证书

  • 学生特别关注奖(10名)

每人获得nova 10 Pro手机一部(8+256G)

每人获得HUAWEI Matebook 14s笔记本一台(i7/16+1TB)

每人获得HUAWEI MatePad Pro平板一部(11英寸,8+256G WiFi版)

每人获得HUAWEI WATCH FIT 2手表一块

每人获得HUAWEI FreeBuds Pro 2耳机一副

电子版获奖证书

*以上创作基金为税前金额,所有实物奖品颜色随机。

*获奖结果公布前主办方将保留实物奖品的修改权。

*主办方将视实际情况对获奖作品数量保留修改权。

华为影像大赛2023期待你的关注和参与,欲了解更多详情与参赛规则,请查阅大赛官方网站:https://gallery.consumer.huawei.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9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出现在众多行业和普通消费者每天使用的各种电子产品中,包括从汽车和卡车到洗碗机、儿童玩具和移动电话。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到2025年,嵌入式系统市场预计将增长到1162亿美元,这主要源自汽车行业对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以及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急剧增长。

汽车的自动驾驶程度越高,每辆车的设计中包含的系统也就越多,需要用复杂的工具进行全面测试,以确保许多重要子系统之间清晰、实时的通信,确保司机和他们所爱的人在道路上的安全。

1.jpg

巨变中的汽车行业

正如我们在本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实现测试自由,MSO2远程功能极大改善访问和协作能力】中所讨论的,如今的汽车可以包含多达100个不同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用于执行不同的任务,从基本的实用功能到操作娱乐、导航或安全气囊系统。大多数车辆设计使用串行数据总线,这有助于消除对多个传感器和布线的需求,在这些ECU之间以及ECU与传感器、执行器和显示器之间进行通信。

2.jpg

汽车工程师通常具有使用示波器的丰富经验,示波器可以在CAN、CAN FD、LIN和SENT等汽车串行总线上解码和触发。这些总线协议都是采用稳定设计,但通信仍然可能受到噪声和板布局等问题的影响,并导致过多的总线错误和锁定。工程师们需要能够快速识别和调试问题,无论赛车是在实验室里还是在赛道上测试。

先进的测量工具的行业移动

大多数现代示波器都配备了协议解码,可用于查看解码后的总线流量以及信号质量,使其成为实验室中故障排除和系统级调试的最佳工具。最近推出的泰克2系列混合信号示波器(MSO)配备了协议解码和触发功能,可以通过观察一个或多个串行总线上的流量来跟踪整个系统的活动流。2系列MSO可以在CAN、CAN FD、LIN和SENT汽车总线上解码和触发,并且足够小,可以带到工程师可能工作的任何地方,使现场调试易于访问,精确和可重复。

汽车工程师的工作流程

下面的信息图显示了汽车工程师如何使用2系列MSO在现场解锁新的见解和解码汽车信号。

3.png

关于泰克科技

泰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市,致力提供创新、精确、操作简便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问题,释放洞察力,推动创新能力。70多年来,泰克一直走在数字时代前沿。欢迎加入我们的创新之旅,敬请登录:tek.com.cn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9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代码IFX / OTCQX 代码IFNNY近日推出 SEMPERNano NOR Flash 闪存产品。这种存储器经过专门优化适合在电池供电的小型电子设备中使用。健身追踪器、智能耳机、健康监测仪、无人机和 GPS 导航等新型可穿戴应用及工业应用不断涌现,有助于实现精准跟踪、记录关键信息、增强安全性、降低噪声等更多功能。这些先进的功能和使用场景要求在体积更小的电子设备中配备更大容量的存储器。据Omdia 数据显示,蓝牙耳机和头戴式耳机市场预计将以 25% 的年复合增长率提升,到 2024 年将超过 10 亿个[1]

1.jpg

在市场对存储器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设计人员也面临额外的挑战——在有限的电路板空间内配备更大容量的存储器,同时尽最大程度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英飞凌 SEMPER Nano NOR Flash 闪存产品是市面上首款可为客户提供具有高功率密度、较小占板面积、业界领先的低功耗等优势特性的同类解决方案,并具有强大的工程和设计支持。

英飞凌科技闪存解决方案营销与应用副总裁 Sandeep Krishnegowda 表示:各种创新应用层出不穷,有望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而半导体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使用生活中越来越智能化的电子产品,我们可以做出更好的健康选择,通过追踪亲人的身体状况,确保他们的安全。有了 SEMPER Nano,我们能在极其紧凑的空间中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助力客户为他们的智能设备增添更多功能,同时还能通过内置 ECC 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英飞凌 SEMPER Nano NOR Flash 闪存产品提供了工业级和商用级两种 256 Mbit 1.8 V 配置,其 SPI 吞吐量高达 40 Mbyte/s,可实现业内领先的待机电流和有效电流。内置纠错码(ECC)增强了可靠性,可配置的扇区架构则支持对代码或数据存储进行优化。

SEMPER Solutions Hub为该产品系列提供全方面的支持,它是一个一站式站点,包含了将 SEMPER Nano NOR Flash 闪存集成到各类应用所需的所有模块。该站点还有配套的软件、工具和资源,可以精简整个设计过程,并帮助设计人员更快将产品推向市场。全新的 SEMPER Nano Pmod 兼容存储器模块可用于轻松搭建硬件开发平台。

关于英飞凌 SEMPER Nano NOR Flash 闪存产品

英飞凌 SEMPER Nano NOR Flash 闪存产品外形小巧,功耗超低。该器件采用了英飞凌MIRRORBIT专利技术可采用 KGW WL-CSP BGA 等不同封装形式。关键的技术参数包括256 Mbit 密度、1.8 V 工作电压和高达 40 Mbps SPI 吞吐量等。

关于InfineonSEMPERSolutionsHub

SEMPER Solutions Hub全力支持开发工作,助力设计流程加速完成。通过这个门户网站,用户可以轻松获得软件开发工具套件(SDK)以及生产级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代码示例;英飞凌和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微控制器(MCU)系统电路板硬件原型设计套件;以及选定集成开发环境(IDE)的技术支持。该门户网站还支持多种架构,包括英飞凌 PSoC™ 6AURIX™ TC375Raspberry Pi NVIDIA® Jetson Nano™ 等等。

供货情况

SEMPER Nano 产品现提供 KGW WLCSP 两种封装BGA 封装可根据求提供。Pmod 兼容存储器模块以零件号 EVAL-S25FS256T 提供。如需详细了解 SEMPER Nano 存储器请访问 www.infineon.com/semper-nano如需详细了解 SEMPER 解决方案中心请访问 www.infineon.com/semper-solutions-hub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6,200名员工,在2022财年(截至930日)的收入约为142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年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1] CAGR 2022-24。数据来源:Omdia《2022 年第三季度移动和嵌入式市场跟踪》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9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为非接触式传感技术,毫米波雷达具有感测精准、抗干扰能力强、全天候检测等优点。随着AI、物联网、5G等新技术浪潮的发展,感知交互能力逐渐成为AIoT产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毫米波传感器应用也向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慧城市等AIoT领域扩展。

3月30日,国内毫米波传感器SoC厂商,矽典微在深圳福田发布XenP系列毫米波传感器新品。芯师爷特访矽典微CEO徐鸿涛,聊聊传感器企业对公司发展、技术迭代及商业模式的思考,探寻传感器细分赛道的技术、应用与市场将向着何方成长。

“致敬经典,创造传奇”

做毫米波技术平民化的先驱者

从2018年创办矽典微至今,五年的时间让矽典微从专注硬技术研发的十几人初创团队,发展到如今完成商业化落地,持续推出新品进入大规模量产销售的高精尖企业。

谈及创业初心,徐鸿涛博士认为毫米波的智能化能力是被低估的,“虽然行业内对汽车、5G这些热门赛道的话题更热,但我们认为传感器真正要大规模普及,在消费类、工业类的应用场景是不可或缺的。而在这个场景下,如果没有好的毫米波传感器出现,那我们就应当去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1.jpg

 矽典微CEO徐鸿涛博士进行新品发布演讲

“致敬经典,创造传奇”

以正向定义赋能全产业生态发展

“毫米波传感器的普及化是从去年开始才真正出现快速走量的势头。我们也观测到应用市场上出现更明确的刚性需求。”据徐鸿涛介绍,公司目前的产品推广市场聚焦在照明、家居、家电、安防四大业务板块,其中产品化相对较轻的智能家居是当下大规模量产应用的重点,而家电业务随着产品线的日渐丰硕,与一众龙头企业已开展合作共研的生态业务。

在明确清晰的正向产品定义下,矽典微连续推出多款深入应用场景的毫米波传感器参考设计。本次新品发布会上,XenP(Position)影系列毫米波传感器的出现,让感知层智能化又迈进了新一步。

2.jpg

XenP202TT多目标识别和XenP102RM人体测距感应,凭借毫米波的天然优势、自主研发的毫米波传感器SoC,以及丰富的硬件算法加持。XenP影系列传感器旨在帮助客户优化智能设备对精准测距和轨迹跟踪的需求。

“致敬经典,创造传奇”

做简洁易用的产品,带来极致的产品体验

采访期间,徐鸿涛博士现场演示了基于两款新品改造的终端设备和智能感知功能。其中搭载XenP202TT多目标识别的智能风扇演示,通过毫米波收发信号,感应场景内是否有人,驱动风扇跟随人的走动或双人所在位置,在区间内自动送风。不用触碰开关就能享受习习扑面地凉风。通过XenP202TT的距离检测功能,还能识别人所在的距离远近,控制风扇输送近处微风、远处强风的不同风量控制。

3.jpg

XenP202TT多目标识别传感器

搭载XenP102RM人体测距感应的智能灯带演示,以多patch天线的束波检测方式,实现精准的距离检测功能,控制灯光随人走动的距离亮灯,准确识别人的走动方向,控制流水指向的灯效启停。基于优异的微动识别能力,当人在区域内静站亦可被识别到,持续控制灯光在人站立的位置停留,并启动灯光闪烁的效果。

4.jpg

XenP102RM人体测距感应传感器

据悉两款参考设计产品已经在矽典微线上商城上线,为方便用户对产品进行测评,矽典微开放XenP系列玩盒,邀请行业客户以及终端设备厂商亲身体验。

5.jpg

“让“高富帅”的雷达技术走向平民化,我们创业目标现在看来已基本实现了,接下来我们希望让传感器的能力不断向智能化提升,让技术落地商用,将产品做到极致。”徐鸿涛博士风趣的总结。

来源: 芯师爷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87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楼宇管理者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评估碳足迹、设定减碳目标、管理排放、追踪进度并报告进展

  • 各国监管机构密切关注零碳目标的进展,并呼吁建筑业主设定减碳目标、追踪进度并透明地报告目标进展。

  • 准确的碳足迹评估、目标设定、减排管理和追踪至关重要,因为气候信息披露不仅是建筑认证和环境报告的必备要素,也是金融监管的强制性要求。

  • 江森自控OpenBlue零碳顾问(OpenBlue Net Zero Advisor运用先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赋能建筑业主管理范围1和范围2排放,并协助业主完成认证及合规框架下的报告。

致力于智慧、健康和可持续建筑的全球性企业江森自控宣布推出江森自控OpenBlue零碳顾问(OpenBlue Net Zero Advisor)。该解决方案运用数字化使能的自动化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来管理和追踪范围1和范围2排放,并协助建筑业主完成认证及合规框架报告。借助OpenBlue零碳顾问,各组织和机构可以管理其位于世界各地建筑各自的减排目标,也可以汇总全球范围内其运营建筑总体的数据,在优化建筑的同时,为企业级气候目标的进展报告提供数据支撑。楼宇管理者从此可以摆脱复杂的电子表格,转而使用统一的数字仪表板来评估碳足迹、设定减排目标、管理并追踪碳排放。

1.jpg

借助江森自控OpenBlue零碳顾问,楼宇管理者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评估碳足迹、设定减碳目标、管理排放、追踪进度并报告进展

监管机构密切关注零碳目标的具体进展,并呼吁建筑业主提供可靠的排放报告。准确的碳足迹评估、目标设定、追踪和管理至关重要,因为气候信息披露不仅是建筑认证和环境报告的必备要素,也是金融监管的强制性要求。然而,由于数据来源较为分散且各地区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组织在收集、分析和实施数据方面阻力重重。与此同时,种类繁多的报告框架也加大了组织的执行难度。

OpenBlue零碳顾问提供涵盖碳足迹评估、目标设定、排放管理和追踪等功能的一站式工具。此外,它还可以汇总全球建筑组合的数据,不仅节约了以往复杂运算和电子表格处理的时间和资金,而且可以提供有关建筑减排的洞察,并协助建筑业主准确、透明地完成全球报告。OpenBlue零碳顾问可以从月度公用事业账单、现场可再生能源来源及本地排放系数中提取数据,包括本地电网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计算范围1和范围2排放。接下来,OpenBlue零碳顾问将纳入碳信用和碳补偿,计算每个建筑用地的总净排放。通过汇总和分析全球建筑组合的数据,OpenBlue零碳顾问还可以提供企业层面的碳足迹数据。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建筑业主针对每栋建筑的能源、能源使用强度、排放及排放强度等设定可衡量的目标,并管理和总结整个建筑组合的气候目标进展情况。

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全球建筑组合,OpenBlue零碳顾问提供的清晰透明的报告都有助于建筑业主制定和管理长期排放和能源计划,以满足国家建筑标准、全球建筑认证标准以及基于科学的目标和其他减排承诺。该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更清晰、更透明的数据来源和追踪方法,帮助企业向金融监管机构披露其减排目标的进展情况。

OpenBlue零碳顾问采用订阅模式,建筑业主不必投入过多前期成本,即可完成安装并向其所制定的气候目标而努力。建筑业主还可将其作为“零碳即服务(Net Zero as a Service)”综合计划的一部分使用。OpenBlue零碳顾问是江森自控OpenBlue的组成部分,OpenBlue是面向全球建筑市场的全面的互联解决方案,它能够打破系统孤岛,对整个楼宇进行优化管理。OpenBlue可精确定位产生排放或浪费的设备和空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优化,为实现OpenBlue零碳顾问中设定的减排目标提供支持。OpenBlue可以从空气质量、水资源使用、能源、减排和废弃物减少等方面对建筑进行健康和可持续性管理。

江森自控首席技术官Vijay Sankaran表示:“考虑到气候行动的紧迫性,以及建筑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近40%的现状,全球各地的企业纷纷致力于推动自有或租赁建筑的减排及相关报告工作。江森自控OpenBlue零碳顾问可以为企业提供易于使用的一站式工具,在节约时间、精力和资金的同时,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排放问题。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各国监管机构来说,OpenBlue零碳顾问的诞生都是零碳目标旅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江森自控

在江森自控,我们致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环境。江森自控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公司承诺在2040年前实现净零碳排放。作为致力于智慧、健康和可持续建筑的全球性企业,我们凭借近140年的创新经验,运用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OpenBlue及建筑科技领域完整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组合,为医疗、教育、数据中心、机场、体育场和生产制造等众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江森自控在全球150多个国家拥有100,000名专业员工,旗下拥有多个业内值得信赖的品牌。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http://www.johnsoncontrols.cn/ 或关注官方微信“江森自控”。

关于OpenBlue数字化解决方案

江森自控OpenBlue解决方案系列为现有的建筑系统增加了先进的物联网功能,使用AI驱动的远程诊断和预测性维护来管理不断变化的环境,如空间使用率、室内空气质量和天气,并提供先进的风险评估。OpenBlue利用安全边缘网关,有效地收集整个建筑系统和资产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安全地转移到云端。建筑物管理者可以获得关于节约能源成本、减少碳排放和提升人员健康的洞见,并将其付诸实践,以便他们能够全面地进行运营管理。江森自控成熟的解决方案正在帮助客户打造世界一流的建筑,为人类和地球服务。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9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2023(第七届)中国信息化融合发展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电子商会主办,以"互联网+数据驱动、提升治理水平、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大会现场发布2023年度中国信息化数字化成果,凭借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数据驱动方面的创新实践,浪潮云洲荣获2023年度中国数字化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创新成果,并入编《中国信息化创新发展成果推荐目录》。

1.jpg

浪潮云洲聚焦软硬一体化技术,依托云网边端全栈协同能力,打造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提供云网数融合的一体化服务,通过链接数据与智能算法,驱动产业升级。全面支持云原生架构,聚合数据工厂、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平台等多种基础算法和建模工具,面向工业场景快速搭建工业互联网应用,实现数据汇聚、挖掘、分析决策的一站式服务。

面向行业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多行业、多场景下数字化需求的各类工业APP和解决方案,全面覆盖装备、电子、化工、采矿、钢铁、能源、食品、园区等多个行业,以及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多个领域,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例如,在采矿行业,浪潮云洲携手山东黄金新城金矿打造智慧透明矿山,实现安全生产,以及物联感知、实时互联、动态预测等,建立矿山模型及人员、设备、环境的数字孪生体,加速新城金矿数字化转型,实现矿山各项数据的一张图展示,赋能矿山安全生产与提质降本增效。通过三维信息模型系统构建透明矿山,重建井下斜坡道以及中段面的三维模型,实现人员精准定位及360全视角追踪。

面向区域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省市级公共服务、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园区平台及服务,实现全模式区域落地应用。通过共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与大数据采集需求的融合指导,推进传统产业数据资源的采集、整合、共享和利用,推动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不同行业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同时,助力县域经济和产业集聚,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例如,依托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广西建设自治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牵头成立广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吸引成员单位116家。面向铝业、林业等区域特色产业,汇聚超105家伙伴,服务4192余家企业。

面向企业

浪潮云洲重点推进生产智能化,面向大型企业,提供"精益+智能"服务、质量基础设施工具化服务;面向中小企业,部署公共服务平台和敏捷式技改,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例如,浪潮云洲助力华玫生物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延伸服务平阴玫瑰区域品牌,通过全程全环节物联网设施搭建,收集一二三产业的生产全要素数据,汇集数据于平阴玫瑰品牌数字化认证监管服务平台,联合孵化平阴玫瑰产业标准,实现域内40家认证企业和近120种产品的各产业数据要素的动态认证、监管和服务。

下一步,浪潮云洲将充分发挥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加快工业数据高质量汇聚和开放共享,推进工业数据深度应用和产业融合,赋能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9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7日,国产EDA上市公司概伦电子发布了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约2.79亿元,同比增加43.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489万元,同比增加56.92%。

1.png

公司表示,2022年营收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拓展产品线,增强产品竞争力,开展与战略客户合作,销售订单同比快速增长所致;净利润同比增长则主要来自销售收入及政府补贴、利息收入增长。

其中,EDA工具授权业务实现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30.38%;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实现收入6158.62万元,同比增长34.75%;一站式工程服务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3290.29万元,同比增长410.44%。

值得注意的是,概伦电子目前主营业务构成中,来自境内的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54亿元,较上年度增长68.7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2021年的47.63%提升至2022年的55.75%,首次超过来自境外的收入。

研发方面,2022年度,概伦电子研发投入总额为1.40亿元,较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增长76.01%。概伦电子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随着现有产品升级及新产品开发,研发人员增加导致研发人员薪酬增加,购置研发相关无形资产摊销费增长所致。截至2022年底,公司围绕核心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71项。

2022年,概伦电子基于国内产业现状,启动了业内首个基于DTCO(芯片设计与工艺协同优化)理念的EDA生态圈,邀请产业链上下游EDA企业、IP厂商、存储器公司、设计公司/IDM、晶圆代工厂、封测公司等多方深度联动;2023年3月,该公司还宣布联合上下游多家企业,以产学研合作共建上海临港(13.090, 0.35, 2.75%)新片区EDA创新联合体,瞄准国内特别是临港新片区的集成电路产业需求,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定制EDA流程和工具,加速DTCO方法学和生态落地。

概伦电子是我国EDA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制造类 EDA 工具、 设计类 EDA 工具、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仪器和半导体工程服务等。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SK 海力士、美光科技、联电、中芯国际等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企业。(文:拓墣产业研究 Amber整理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9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cathy的头像
cathy
近年来,随着智慧化和数字化转型加速,FPGA的应用日益走热,在我们熟悉的安防、汽车业电子、工业、通信、医疗应用中都有FPGA的身影,而本土FPGA厂商也借着这股东风扶摇直上,例如本土FPGA易灵思就率先发布了16nm FPGA,并利用其架构的优势在安防、工业领域获得广泛采用,其营收保持了高速增长,赢得了“本土FPGA黑马”的美名。
4月14日,易灵思“洞见芯未来”Ti60/Ti180/T/180新品发布会将于线上盛大举行。在本次研讨会上,易灵思总经理、产品方案总监以及销售总监都 将亮相,他们将深入介绍 Ti60/Ti180/T/180产品特点与市场应用,并分享深行业需求洞察、科技发展方向、解密创新黑科技。现场还有行业大咖加持,对新技术与应用进行全方位剖析与解读。
这是本次发布会的议程,欢迎扫码预约观看!让我们共同探索FPGA,共话“芯”未来!
1.png
易灵思公司采用逻辑和路由可以互换的XLR结构,革命性地发明了突破性的Quantum®架构,PPA优势是传统世界领先FPGA公司的4倍。近期,易灵思推出了钛金系列FPGA产品,该产品更再度将PPA提升8倍,非常适合应用于边缘计算、ADAS 和 AIoT。


围观 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9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7日,由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中国汽车芯片创新联盟)主办,湖南三安承办的“汽车功率半导体分会成立大会暨汽车功率芯片发展研讨会”在长沙举办。近80位政府嘉宾、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新闻媒体齐聚一堂,共谋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功率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之道,促进产业链跨界合作和多元融合生态的形成,携手共创汽车功率半导体行业的新局面。

成立分会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汽车行业正处在从传统化石能源驱动逐步向全电驱动转换的巨大历史变革当中。新能源汽车进入发展快车道,汽车功率芯片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器件,汽车功率半导体产业迎来向上发展的重要机遇。

我国汽车功率半导体发展起步较晚,产业链尚不健全,上游的衬底、外延、晶圆、封装、测试,中游的电机、电控,下游的整车,以及关键材料、装备、软件、工艺等产业基础还没有形成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局面。

1.jpg

为抓住机遇,共促汽车功率半导体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在工信部装备一司、电子司的指导下,在产业链主要企业的支持下,汽车功率半导体分会在中国汽车芯片创新联盟组织下正式设立,以促进功率半导体行业发展为总体目标,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促进产业协同合作,加快关键技术的快速突破,构建有竞争力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赋能电动化 把握趋势迎接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汽车发展处二级调研员陈春梅、中国汽车芯片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秘书长原诚寅为大会致辞。

2.jpg

陈春梅对于汽车功率半导体分会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和功率半导体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3.jpg

董扬指出:“中国芯片产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经济体量大,创新需求高,必须发展芯片产业。”结合行业调研结果,董扬认为: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中高端,发展芯片产业的能力已经具备,是水到渠成。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4.jpg

原诚寅表示,汽车芯片是一个足够有想象力的市场,企业要在产品布局上体现产品特色和技术优势。原诚寅看来,汽车产业变革中,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会产生新机遇和新价值增长点。汽车产业的核心价值链将会逐步从传统制造业转到高新技术行业。

5.jpg

中国汽车芯片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邹广才介绍了我国汽车芯片标准体系研究和建设进展,2021年组建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工作组,对汽车芯片在车上应用情况进行了技术结构分析,制定《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的建设指南》,计划2025年出台30项以上国行标,到2030年累计出台70项以上国行标。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功率电子开发部部长赵永强带来《碳化硅应用于电驱系统实践及思考》的分享,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对电驱动系统的技术要求飞速提升,电驱集成化趋势明确,以碳化硅为代表的材料迭代成为重要突破方向。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舟云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技术进展与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演讲中强调,电机、电控要专注提高材料利用率、工况匹配效率和品质,以及一体化的电驱动系统深度集成和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湖南三安碳化硅应用专家施洪亮分析了在新汽车时代下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分享了基于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牵引逆变技术,展示了湖南三安的碳化硅垂直整合模式。

蓄势启芯程 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在闭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围绕“汽车功率半导体技术体系、构建汽车功率芯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生态、汽车功率半导体标准体系建设、打造汽车功率半导体测试验证公共服务平台”等话题进行讨论,形成根据整车需求制定汽车功率半导体技术和产业发展路线图、共建协同发展平台、制定测试验证规范条件及共建测试验证平台等共识。

大会当天还安排了碳化硅全链整合超级工厂技术开放日活动,与会嘉宾一同走进湖南三安,近距离体验感受垂直整合制造发展模式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共同研发上的优势,为产业链自主、稳定提供可靠保障,为汽车从业者带来对芯片制造更深刻的认识。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9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