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延锋,在2023上海车展前夕发布智能座舱概念车XiM23s,从数字豪华、设计哲学与可持续理念三大维度出发,面向未来出行,诠释极具豪华感的驾乘体验。

1.jpg

五大关键指标,定义数字豪华

XiM23s的设计理念源于延锋此前发布的豪华内饰调研报告。该报告对五个国家的受访者进行了200多项豪华体验访谈,发现了影响豪华表现的五项关键指标,即个性化、控制、简约、服务和舒适。借助延锋独特的跨产品能力,XiM23s的主创团队得以打破汽车内外饰、座椅、安全和座舱电子的边界,以集成创新的方式,力求满足这五大诉求,打造前所未有的豪华出行体验。

四大驾乘模式,定制移动空间

未来,汽车座舱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延锋在XiM23s的设计中,通过四大驾乘模式,满足不用应用场景下的驾乘需求,让移动空间更具私人属性。

Welcome模式

XiM23s所采用的智能门具有透光透波性,用户可以通过NFC卡片唤醒车辆,从而开启迎宾模式。渐次点亮的下格栅LED灯、移动并旋转至迎宾位的座椅、配合折叠的方向盘,带给用户宾至如归的仪式感,也令乘员入座更为便捷。

2.jpg

Calm模式

迎宾模式之后,车辆进入安静的正常驾驶状态。此时,贯穿式8K垂直扩展仪表显示屏自动升起至50毫米,显示必要的驾驶信息。一体隐藏式电子后视镜将实时影像同步至大屏中,通过眼球控制,可调节路况视角,拓展视野范围。

多功能一片式智能方向盘会自动激活点亮,该方向盘具有支持多种交互方式的智能表面,带动态灯光的透光表皮可提供特有的奢华体验。

3.jpg

Rich模式

当用户希望从安静的Calm模式过渡到更具交互性的Rich模式时,可以通过多功能控制器来实现切换。这个被称为Phygital的控制器,整合了可手势控制的物理表盘和交互式智能表面,当手悬停在控制器上时,Rich模式即可被激活,内饰也随之发生变化。

通过Phygital控制器的近场感应,贯穿式8K垂直扩展仪表显示屏从50 毫米高度上升至100 毫米;Slim电动出风口的温度与吹风设置,可根据手势进行智能控制,方便用户调节至体感适宜的温度与风量。

座舱氛围灯根据不同需求,可选择City、Commute、Hiking、Roadtrip四种场景;3D水晶桥打造出个性化柔性动态照明,乘员与之互动时可呈现水滴扩散的动态效果,增强座舱氛围感的同时,营造沉浸式驾乘体验。

Immersive模式

当车辆在自动驾驶状态时,用户可以通过Immersive模式,一键进入超乎想象的座舱体验。Immersive模式下,XiM23s能满足办公、娱乐、放松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驾乘需求。

在办公场景中,贯穿式8K垂直扩展仪表显示屏可同步视频会议并进行演示,座舱演变成办公空间,商务沟通不再因驾驶而中断。通过车内车外的无缝切换,实现随心办公。

在娱乐场景中,CID(车载信息终端)的智能操控完美融合了汽车电子与消费电子,贯穿式8K垂直扩展仪表显示屏完全升起至200毫米高,方便用户在旅途中更好地观影、听音乐,或欣赏为其量身定制的数字化内容。配套的头枕音响可呈现优质音效,实现最佳体验效果。

在休憩场景中,一体式设计的零压座椅进入零重力模式。座椅兼有石墨烯加热与按摩功能,辅以座舱氛围灯与流光焕彩顶棚的氛围烘托,为用户营造极致舒适的小憩时光。

4.jpg

可持续应用,推进碳中和战略

以"朝烟夕岚"为设计主题,XiM23s智能座舱融合了东方浪漫与未来主义风格,通过数字技术,呈现虚实结合、光影流转的美学意趣。

为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XiM23s的内饰面料与材质多选用生物材料、可再生材料与可循环材料,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减碳工艺以减少碳排放,打造更绿色环保的智能座舱。

如今,可持续发展理念已全面融入延锋的设计、研发、制造与运营环节,成为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并致力于到2040年实现碳中和。

5.jpg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0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提供超丰富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的业界知名新品引入 (NPI) 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宣布与Apex Microtechnology联手推出全新电子书《An Engineer’s Guide to High Reliability Components》(面向工程师的高可靠性元件指南),探索高可靠性元件设计中的挑战和细节。书中,来自Apex Microtechnology的主题专家深入探讨了高可靠性设计中的诸多难点。该书共收录了五篇详细的文章,分别介绍了热管理、密封封装和碳化硅等主题。

mouser-apex-highreliability-ebook--pr-hires-en.jpg

新的电子设备正在显著提升工业医疗航空航天应用的性能。然而,这些关键性的行业对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任何技术故障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贸泽和Apex Microtechnology的这本全新电子书旨在解决高可靠性设备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有关模拟功率电子器件方面的特定挑战。同时,书中还提供了10款相关Apex Microtechnology产品的信息,让设计工程师能够轻松了解提高设备可靠性所需的元件。其中,功率运算(线性)放大器可支持需要大电流和高电压的应用。这些放大器的峰值输出电流范围为0.01A至100A,压摆率最高可达3000V/µs,非常适合用于精密的功率模拟应用,包括静电/磁偏转和DC/伺服运动控制。

此外,该电子书还介绍了有关SA310无刷DC电机驱动器的信息。该产品采用碳化硅MOSFET技术提升效率,每相可连续输出30A,支持电机控制、测试装置、电源逆变器和变频驱动器等多种应用。

贸泽提供Apex Microtechnology丰富的产品系列,包括放大器、电源模块和评估套件。如需进一步了解Apex Microtechnology,敬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manufacturer/apex-microtechnology/

如需阅读电子书,敬请访问https://resources.mouser.com/manufacturer-ebooks/apex-high-reliability-components

作为全球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库存有丰富的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并支持随时发货™。贸泽旨在为客户供应全面认证的原厂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制造商可追溯性。为帮助客户加速设计,贸泽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库,包括技术资源中心、产品数据手册、供应商特定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工程工具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

工程师还可以一键订阅免费的贸泽电子报,及时了解业界新品动态和资讯。在订阅贸泽的电子报时,我们可以根据您不断变化的具体项目需求来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参考信息。贸泽充分尊重用户的权利,让您能自由掌控想要接收的内容。欢迎登陆https://sub.info.mouser.com/subscriber-sc注册,及时掌握新兴技术、行业趋势及更多资讯。

关于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贸泽电子隶属于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旗下,是一家授权电子元器件代理商,专门致力于向设计工程师和采购人员提供各产品线制造商的新产品。作为一家全球代理商,我们的网站mouser.cn能够提供多语言和多货币交易支持,分销超过1200家品牌制造商的680多万种产品。我们通过遍布全球的27个客户支持中心,为客户提供无时差的本地化贴心服务,并支持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我们从占地9.3万平方米的全球配送中心,将产品运送至全球223个国家/地区、超过65万个顾客的手中。更多信息,敬请访问:
https://www.mouser.cn

关于Apex Microtechnology

Apex Microtechnology面向工业、国防与航空航天、医疗和半导体资本设备市场,为需要精确控制电流、电压和速度的应用提供高水准的功率模拟创新方案。Apex全线产品包括功率运算放大器(线性放大器)、PWM放大器(脉宽调制、D类放大器和开关放大器)以及精密电压基准装置。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06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康普RUCKUS大中华区总监程俊邦

推动从制造业到物流业到办公园区等企业环境发展的专用无线网络正处于大规模演进飞跃的阶段。历经十年的渐进式发展,我们将在2023年迎来Wi-Fi®和蜂窝网络在企业级领域的大规模广泛融合。随着理论上的目标终于走向实践落地,这种融合将在网络的带宽、效率、安全和灵活性方面释放出惊人的全新潜力。此外,得益于日益协作式的监管环境,全球范围内都将迎来企业网络的新生发展。

聚焦当下

许多大型企业环境依赖于Wi-Fi和室内/外小型蜂窝或分布式天线系统(DAS)的组合来实现蜂窝连接。Wi-Fi非常适合大多数的连接需求,因其能够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方式,连接用户、物联网(IoT)设备和其他基础设施;而蜂窝网络(尤其是通过5G来实现)能够为远距离连接带来卓越的移动性、高速度、自动SIM卡身份验证和安全性,以及更低的延迟。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同时使用这两种网络的企业,约80%到90%的流量通过Wi-Fi传输,其余流量则通过蜂窝传输,这夯实了:Wi-Fi是连接的主力,而蜂窝则用于关键应用程序。

近期,Wi-Fi和蜂窝技术都通过添加未经许可的共享频谱,大幅扩展了新带宽。以Wi-Fi为例,Wi-Fi 6E和Wi-Fi 7可访问的6GHz 频段基本上实现了吞吐量翻两番。

无需征服彼此,融合即将到来

业界通常认为,专用无线网络仅仅是蜂窝网络。但我们看到的未来并非是一个网络征服另一个网络,而是两者相结合。从融合的角度出发,通过Wi-Fi5G小蜂窝基站集成解决方案为客户攻坚克难,两者相得益彰,实现1 1 2的成效。

新的IEEE标准旨在使Wi-Fi 7实现类似蜂窝网络的延迟和可靠性。在Hot Spot 2.0或Wi-Fi Certified Passpoint®的开发过程中,还有一个针对繁琐的每网络身份验证程序的解决方案,有了它,就无需在加入Wi-Fi网络时进行手动设备身份验证。

全新专用LTE/5G架构正在通过共享IT基础设施,采用全数字前传,为更广的区域和室内/外混合环境的虚拟化单蜂窝覆盖提供支持,减少或消除跨部门干扰,并大幅提高性能和能效。

随着二者的能力在2023年及以后接近对等的水平,我们期待看到这两种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能够相得益彰,成为一个融合的、用户透明的统一平台,且能够无缝地按需切换技术。这将意味着能够在企业环境中实现更强大的物联网功能和始终如一的卓越用户连接 —— 从地面上的停车场到高层的办公套间,从仓库到制造车间,以及整个物流链。共享频谱将使应用能够重新定义我们如今所知的工业和商业。

融合型专用无线网络的潜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兼容设备得以采用,效率和安全问题对全球企业日益重要,我们也看到这一趋势正在加速,而且应用领域几乎无所不涵盖:

  • 制造和工业:大型实体工厂或制造园区能够很好地通过蜂窝网络进行覆盖,但在室内,Wi-Fi是更灵活的选择。当工人携带其设备在进入室内之前,在面积广阔的区域里工作时,基于统一平台实现无缝过渡,有助于确保生产力和工人安全。

  • 仓储和物流:工业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得以使用,与工人一起协同工作,需要对其移动速度进行精确的控制,以避免发生事故和伤害。这些机器人现在可以依靠超快速、低延迟的5G连接,在室内/外安全运行。同时,自动化库存系统也可基于Wi-Fi出色运行。

  • 医疗保健服务:医院和临床环境有赖于总体网络的可用性、出色的安全性和最高的网络速度。这些环境中还存在大量互联设备、遥测技术和设备库存传感器。虽然其中许多应用程序适合Wi-Fi连接,但包括远程机器人手术等在内的其他应用程序需要5G网络的低延迟特性。为了更好地提供医疗服务,这两种网络都是现代医疗保健领域所需要的,但因分别独立管理而带来的额外开销是不需要的。

  • 大型公共场所和体育场馆:这些环境同时需要室内和室外覆盖,且间歇性地会出现非常高的需求,因此难以进行覆盖。借助融合专用网络,这些场馆可基于更安全的5G网络,进行商业网络运营(票务、特许经营等),同时让体育迷能够通过看台上的Wi-Fi发布自拍照。

  • 住宅/多住户单元(MDU)的机遇:除更传统的企业环境外,公寓、大学宿舍等密集型住宅结构也能受益于融合专用网络,其能够连接呼叫系统,并为楼宇安全设备、电子锁等供电。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可通过将专用网络的功能作为溢价进行营销,转化为新的收入来源,以此抵消其部署成本。

日益严重的威胁:物联网设备安全

另一重要的考量因素是智能楼宇应用中新互连设备的激增。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国内移动物联网用户规模快速扩大,截至2022年底,连接数达18.45亿户,占全球总数的70%虽然物联网设备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控制成本,但对于网络入侵者来说,它也成为了日益常见的切入点。早在2016年就有证据表明,勒索软件可以通过互联恒温器入侵,建筑物内的住户如果不支付赎金,就要忍受高温或低温。

物联网设备往往需要特别的注意才能确保其安全。物联网设备中的芯片与证书提供商的安全凭证协同工作,可确保所有连接均合法,但对于让芯片的工具箱和证书提供商的凭证这两方面相互融合,在企业IT人员的问责方面还存在差距。融合专用网络为基于软件的凭证管理系统提供了基础,该系统可保护所有物联网设备,无论这些设备是通过Wi-Fi还是蜂窝网络连接,并不断演进以应对新出现的威胁。

未来比我们想象的更光明、更近

所有的这些都在引领着2023年的市场发展,并将在之后的几年内推动市场持续扩展。更友好的监管、更多兼容设备的采用,以及企业专网令人信服的商业案例,都预示着新一年的精彩。大量新的带宽分配、更智能的共享频谱管理,以及Wi-Fi和蜂窝网络功能接近对等,也意味着其融合将催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应用前景。

关于康普:

康普(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OMM)致力于突破现有的技术界限,打造世界领先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由员工、创新者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全球团队始终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客户预测未来趋势,塑造网络可能性。了解更多:https://zh.commscope.com/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06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应用材料公司Rick Johnston

排程员必须花费多少时间来处理数据?从车间的操作员处收集最新数据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却被无休止的电话、邮件和短信来来回回而延误数据采集。所有这些因素都会给排程员带来巨大的消耗,并因变更没有得到足够快的响应而导致生产受挫。

1.jpg

一种全新的方法

这项技术采用机器学习和自动化算法来收集和分析来自车间输送的实时数据。这些算法连接并持续监控生产数据,在需要对运营进行重大更改时提供自动排程更新。

这为商业化的生产排程带来快速、准确和更灵活的方法,并大大减少了操作员、主管和排程员的工作量。

改善车间排程

这项技术对车间排程进行了四个关键方面的改进,赋能制药业的生产运营。

1)减轻数据采集的负担。一个实时算法排程中心从排程工作流中削减了几乎所有的数据追踪、邮件和电话、剪切和粘贴活动以及数据清理。一旦该平台连接到相关数据集,它就会自动将数据拉到一个中央位置,供算法实时审查。每个利益相关者群体——操作员、QC专家、维护团队、供应链,都可以将他们的数据直接链接到数据中心,而无需排程员对其进行追查。流程一旦建立,算法就会利用可用数据对排程进行预测。

2)借助机器学习来提高排程的准确性。因为算法排程中心可以直接与数据中心集成,所以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习得行为模式。即使生产模式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完全了解,数据中心内的机器学习算法也可用于预测未来的运营情况。例如,如果在特定设备上进行在位清洁(Clean In Place, CIP的时间总是比预定时间长,机器学习算法给操作员发出提醒,并在 CIP 完成和下一个操作开始之间留出额外的时间。这些类型的更改有助于更好地响应延误情况。此外,一个工艺步骤的可变性不会对其他工艺步骤产生不利影响。

3)生成更敏捷的排程,且能更快地进行更新。排程数据管理的自动化意味着排程员可以实时重新安排,在一个班次内将更新通知发到车间。与航空公司在航班延误时向用户实时通知的方式相同,实时排程通知可以帮助生产部门的操作员和技术人员做出更快、更优的响应。这使得整个生产车间更加灵活地应对与单个工艺步骤相关的任何延迟或中断事件。算法排程将排程转换为一种响应工具,使生产车间能够在新数据产生时即时响应。

4)排程员可以更具战略性地做出决策。通过消除与数据收集和清理相关的手动任务,排程员可以将时间花在思考和执行战略任务上,例如场景分析和评估排程结果的业务影响。这将排程功能的角色从一组战术任务提升为组织内领导团队的关键顾问。算法排程使排程成为生产网络中最关键的分析角色之一,在广泛的规划场景中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最佳行动方案建议。

我们该从何入手?

今天的排程正处于危机之中,但排程员往往对尝试新事物持谨慎态度,因为即使是完成工作的基础知识也如此困难。好消息是实现基本的算法排程并不困难。排程员可以通过增强的自动化轻松适应这种新模式。

我们的智能排程平台为排程员提供了实施“轻型”算法排程方法所需的工具。因为它不需要排程员学习 Python 或如何训练机器学习方法,所以它可以更容易地实施并简化排程员和决策者走向完全自动化的道路。许多生产车间都是从这种“轻型”方法开始的,其中只集成了生产系统的一个子集,比如只有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和分散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在这种情况下,算法排程可以通过基于Web的基本页面直接从车间的操作员和主管处获取数据。然后,该工具可以提出更改建议,但需要排程员确认才能继续进行。第一阶段缩短了获取结果的时间并显著提高效率,同时仍将最终决策权留给排程员。

生产车间所面临的灵活可靠的压力越来越大,操作员无法再拒绝采用新技术来生成更准确的排程。算法排程提供了一系列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帮助一流的制药商实现目标。

作者简介:

2.jpg

Rick Johnston博士 负责应用材料公司自动化产品部制药排程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具有15年以上生命科学软件构建经验,擅长借助大数据预测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技术领导者。建立并带领团队开发全新的用于制药预测、定价和市场准入、新药上市、估值以及生产的软件。

相关阅读:

1.博客中文原文:算法排程:解决制药排程危机:https://appliedsmartfactory.com/zh-hans/blog/algorithmic-scheduling/

2.博客英文原文:Algorithmic scheduling: Solving the pharma scheduling crisishttps://appliedsmartfactory.com/blog/algorithmic-scheduling/

3.数据科学家的难题——数据探索和特征工程:https://appliedsmartfactory.com/zh-hans/blog/the-data-scientist-conundrum-part-2/

4.更快地解决 SPC FDC 违规问题:https://appliedsmartfactory.com/zh-hans/blog/spc-and-fdc-violations/

关于应用材料公司 SmartFactory® 解决方案

我们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半导体制造商和制药制造商增长生产效率,优化质量,提高产出,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以及提高良率。使用应用材料公司 SmartFactory 和 SmartFactory Rx 解决方案来助您量化 KPI 的影响。欲知详情,请访问https://appliedsmartfactory.com/zh-hans

关于应用材料公司

应用材料公司(纳斯达克:AMAT)是材料工程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全球几乎每一个新生产的芯片和先进显示器的背后都有应用材料公司的身影。凭借在规模生产的条件下可以在原子级层面改变材料的技术,我们助力客户实现可能。应用材料公司坚信,我们的创新实现更美好的未来。欲知详情,请访问www.appliedmaterials.com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0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rteris经过硅验证的FlexNoC互连IP和支持AI选项有助于各行各业ASICLAND客户加快上市时间,并缩短设计时间。

加利福尼亚州坎贝尔 – 2023 年 4 月 12 日 – 致力于速片上系统(SoC)创建的领先系统 IP 提供商Arteri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IP),今天宣布 ASICLAND 已获得具有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 ASIL B 和 AI 选项Arteris FlexNoC授权。该技术将用于汽车的主系统总线和各种应用的AI SoC之中

ASICLAND是一家领先的ASIC半导体和SoC设计服务公司。该公司为5nm,7nm,12nm,16nm和28nm处理器开发了许多具有复杂技术的半导体产品。他们为客户提供架构设计服务以及交钥匙服务,以交付经过封装和测试的芯片,从而显著缩短整体设计时间。

ASICLAND首席执行官James Lee表示:“Arteris的卓越技术是经过验证的系统IP行业标准,具有响应迅速的技术支持,使ASICLAND能够快速部署汽车SoC并满足AI性能要求。FlexNoC互连IP使我们能够开发新的汽车解决方案,并加强我们在其他AI市场的地位。

“ASICLAND先进的ASIC设计需要一流的片上网络技术,以实现经济高效低功耗的SoC和安全连接,我们很荣幸具有附加AI选项FlexNoC,使ASICLAND设计师能够继续开发客户解决方案,推动汽车和AI行业向前发展。”Arteri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 Charles Janac说。

关于 Arteris

Arteris是一家领先系统IP提供商,致力于加速当今电子系统中的片上系统(SoC)开发。Arteris片上网络(NoC)互连IP和IP部署技术能够以更低功耗和更快上市时间实现更高的产品性能,提供更好的SoC经济性,使其客户可以专注于梦想未来。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arteris.com

关于 ASICLAND

ASICLAND是一家ASIC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使用包括5nm在内的各种工艺开发高科技半导体产品。作为韩国唯一的台积电VCA(价值链联盟),ASICLAND与台积电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其客户能够利用台积电的世界级晶圆代工技术。ASICLAND已经在包括AI,5G和汽车在内的广泛应用中完成了250+流片。访问 www.asicland.com 以了解更多信息。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0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架构的演变,汽车内各种子系统进行通信的机制也在不断演变。例如,当汽车检测到车外环境光线减弱时,它可能会自动启用前照灯,但这并不是全部。它可能会调整所有显示屏的亮度水平,调整所有摄像头的白平衡,增加与前方车辆保持的距离,并更加强调制动模块,从而打造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不断发展,通信的安全性和实时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挑战只因传输和接收的数据数量不再是数百千位/秒,而是几十千兆位/秒。现代车辆依赖于高速汽车通信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更快、更远地传输数据,从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自主性。

本白皮书探讨了四种汽车通信协议:以太网、FPD-Link™ 技术(专有汽车串行器/解串器 (SerDes) 协议)、CAN 总线和 PCIe 总线,突出了每种技术的核心细微差别,并提供了这些技术支持现代汽车驾驶员辅助系统 (ADAS) 架构的示例和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共存以提高车辆安全性和自主性。

更多具体内容,请参看附件白皮书。

点击下载《现代 ADAS 架构通信协议》

围观 19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0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May Anne Porley,应用工程师Kevin Chesser,产品应用工程师

摘要

本文详细说明在设计混合信号PCB的布局时应考虑的内容。本文将涉及元件放置、电路板分层和接地平面方面的考量。本文讨论的准则为混合信号板的布局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对所有背景的工程师应当都能有所帮助。

简介

混合信号PCB设计要求对模拟和数字电路有基本的了解,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如果不能防止的话)信号干扰。构成现代系统的元件既有在数字域运行的元件,又有在模拟域运行的元件,必须精心设计以确保整个系统的信号完整性。

作为混合信号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PCB布局可能令人生畏,而元件放置仅仅是开始。还有其他因素必须考虑,包括电路板各层以及如何适当管理这些层,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寄生电容(PCB的平面间层之间可能会意外产生此类电容)引起的干扰。

接地也是混合信号系统的PCB布局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尽管接地是行业中经常争论的一个话题,但对于工程师来说,制定一套标准化方法不一定是最简单的任务。例如,高质量接地的某个单一问题可能会影响高性能混合信号PCB设计的整个布局。因此,不应忽略此方面。

元件放置

与建造房屋类似,放置电路元件之前必须创建系统的平面规划图。此步骤将奠定系统设计的整体完整性,并应有助于避免高噪声信号干扰。

在制定平面图时,建议遵循原理图的信号路径,尤其是对于高速电路。元件的位置也是设计的关键方面。设计人员应能识别重要的功能模块、信号以及模块之间的连接,从而确定各元件在系统中的最佳位置。例如,连接器最好放置在板的边缘,而辅助元件(如去耦电容和晶振)必须尽可能靠近混合信号器件放置。

模拟和数字模块分离

为了尽量减少模拟和数字信号的共同返回路径,可以考虑模拟和数字模块分离,以使模拟信号不会与数字信号混合。

1.png

1.模拟和数字电路分离

图1显示了模拟和数字电路分离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分割模拟和数字部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建议将敏感的模拟元件(如放大器和基准电压源)放置在模拟平面内。类似地,高噪声的数字元件(如逻辑控制和时序模块)必须放在另一侧/数字平面上。

►如果系统包含一个具有低数字电流的混合信号模数转换器(ADC)或数模转换器(DAC),则对此的处理方式可以与模拟平面中包含的模拟元件相似。

►对于具有多个高电流ADC和DAC的设计,建议将模拟和数字电源分开。也就是说,AVCC必须与模拟部分绑定,而DVDD应连接到数字部分。

►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可能会占用空间并产生热量。这些器件必须放置在电路板的中心以便更好地散热,同时应靠近与其相关的电路模块。

电源模块

电源是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妥善处理。根据经验,电源模块必须与电路的其余部分隔离,同时仍应靠近其供电的元件。

复杂系统中的器件可能有多个电源引脚,在这种情况下,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可以分别使用专用电源模块,以避免高噪声数字干扰。

另一方面,电源布线应短而直,并使用宽走线以减小电感和避免限流。

去耦技术

电源抑制比(PSRR)是设计人员在实现系统目标性能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PSRR衡量器件对电源变化的灵敏度,最终将决定器件的性能。

为了保持最佳PSRR,有必要防止高频能量进入器件。为此,可以利用电解电容和陶瓷电容的组合将器件电源适当去耦到低阻抗接地平面。

适当去耦的目的是为电路运行创造一个低噪声环境。基本规则是通过提供最短路径来使电流轻松返回。

设计人员务必注意关于每个器件的高频滤波建议。更重要的是,该清单将用作指南,提供一般去耦技术及其正确的实施方案:

►电解电容充当瞬态电流的电荷储存器,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电源上的低频噪声,而低电感陶瓷电容用于降低高频噪声。另外,铁氧体磁珠是可选的,但会增加高频噪声隔离和去耦。

►去耦电容必须尽可能靠近器件的电源引脚放置。这些电容应通过过孔或短走线连接到低阻抗接地平面的较大区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附加串联电感。

►较小电容(通常为0.01μF至0.1μF)应尽可能靠近器件的电源引脚放置。当器件同时有多个输出切换时,这种布置可防止运行不稳定。电解电容(通常为10μF至100μF)距离器件的电源引脚应不超过1英寸。

►为使实施更轻松,可以利用器件GND引脚附近的过孔通过T型连接将去耦电容连接到接地平面,而不是创建走线。示例参见图2。

2.png

2.电源引脚的去耦技术

电路板层

一旦完成元件放置和平面规划图,我们就可以看看电路板设计的另一个方面——通常称之为电路板层。强烈建议先考虑电路板层,再进行PCB布线,因为这将确定系统设计的允许回流路径。

电路板层指电路板中铜层的垂直布置。这些层应管理整个电路板的电流和信号。

3.png

3.4PCB示例

图3显示了电路板各层的视觉表示。表1详细说明了一个典型4层PCB的设置:

1.典型4PCB

层位置

层类型

1

数字/模拟信号(顶层)

2

3

电源平面

4

辅助信号(底层)

通常,高性能数据收集系统应有四层或更多层。顶层通常用于数字/模拟信号,而底层用于辅助信号。第二层(接地层)充当阻抗控制信号的参考平面,用于减少IR压降并屏蔽顶层中的数字信号。最后,电源平面位于第三层。

电源和接地平面必须彼此相邻,因为它们提供了额外的平面间电容,有助于电源的高频去耦。

对于接地层,这些年来针对混合信号设计的建议已改变。多年来,将接地平面分为模拟和数字两部分是有道理的,但是对于现代的混合信号器件,建议采用一种新方法。适当的平面规划和信号分离应能防止高噪声信号的相关问题。

接地平面:分离还是不分离?

接地是混合信号PCB布局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典型4层PCB至少须有一层专门用于接地平面,以确保返回信号通过低阻抗路径返回。所有集成电路接地引脚应路由并直接连接到低阻抗接地平面,从而将串联电感和电阻降至最低。

对于混合信号系统,分离模拟和数字接地已成为一种标准接地方法。但是,具有低数字电流的混合信号器件最好通过单一接地进行管理。更进一步,设计人员必须根据混合信号电流需求考虑哪种接地做法最合适。设计人员须考虑两种接地做法。

单一接地平面

对于具有单个低数字电流ADC或DAC的混合信号系统,单一实接地平面会是最佳方法。要理解单一接地层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回顾返回电流。返回电流是指返回接地以及器件之间的走线以形成一个完整环路的电流。为了防止混合信号干扰,必须跟踪整个PCB布局中的每条返回路径。

4.png

4.采用实接地平面的系统的返回电流

图4中的简单电路显示了单一实接地平面相对于分离接地平面的优势。信号电流具有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返回电流。该返回电流在接地平面中流回源,它将沿着阻抗最小的路径流动。

对于低频信号,返回电流将沿着电阻最小的路径流动,通常是器件接地基准点之间的直线。但对于较高频率信号,返回电流的一部分会尝试沿着信号路径返回。这是因为沿此路径的阻抗较低,流出和返回的电流之间形成的环路最小。

模拟地和数字地分离

对于难以采用实接地方案的复杂系统,分离接地可能更合适。分离接地平面是另一种常用方法,接地平面一分为二:模拟接地平面和数字接地平面。这适用于具有多个混合信号器件并消耗高数字电流的更复杂系统。图5显示了采用分离接地平面的系统示例。

5.png

5.采用分离接地平面的系统的返回电流

对于采用分离接地平面的系统,实现整体接地的最简单解决方案是消除接地平面的中断,并允许返回电流采取更直接的路线,通过星形接地交界处流回。星形接地是混合信号布局设计中模拟和数字接地平面连接在一起的交界处。

在常见系统中,星形接地可以与模拟和数字接地平面之间的简单狭窄连续交界相关。对于更复杂的设计,星形接地通常用跳线分流到接地接头来实现。星形接地中没有电流流动,因此不需要承载高电流的接头和跳线分流器。星形接地的主要作用是确保两个接地具有相同的基准电平。

设计人员务必检查每个器件的数据手册中提供的接地建议,确保符合接地要求并避免与接地有关的问题。另一方面,具有AGND和DGND引脚的混合信号器件可以与各自的接地平面相连,因为星形接地也会在一点上连接两种接地。这样,所有高噪声数字电流都会流过数字电源,一直流到数字接地平面,并回到数字电源,同时与敏感的模拟电路隔离。AGND和DGND平面的隔离必须在多层PCB的所有层上实现。

其他常见接地做法

可以采用下面的步骤或检查清单来确保在混合信号/数字系统中实施了适当的接地方案:

►星形接地点的连接应由较宽的铜走线构成。

►检查接地平面有无窄走线,这些连接是不合需要的。

►提供焊盘和过孔很有用,以便在必要时可以连接模拟和数字接地平面。

结论

混合信号应用的PCB布局可能很有挑战性。创建元件平面规划图只是起点。当努力实现混合信号系统布局的最佳性能时,正确管理电路板层和制定适当的接地方案也是系统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关键点之一。制定元件平面规划图将有助于奠定系统设计的整体完整性。适当地组织电路板层将有助于管理整个电路板的电流和信号。最后,选择最有利的接地方案将会改善系统性能,并防止与高噪声信号和返回电流相关的问题发生。

致谢

本文介绍的内容是基于许多人的贡献整理而成的,包括Eric Carty、Genesis Garcia、Giovanni Aguirri、Brendan Somers、Stuart Servis、Leandro Peje、Mar Christian Lacida和Yoworex Tiu。

参考资料

Walt Kester。数据转换手册。ADI公司,2005年。

John Ardizzoni。“高速印刷电路板布局实用指南”。《模拟对话》,第39卷第9期,2005年9月。

Ralph Morrison。接地和屏蔽技术。John Wiley & Sons, Inc.,1998年。

Thomas O’Shea。“应用笔记AN-1349:最大程度减小ADM2582E/ADM2587E RS-485/RS-422收发器辐射的PCB实施指南”。ADI公司,2018年8月。

 “指南MT-101:去耦技术”。ADI公司,2009年。

线性电路设计手册。ADI公司,2008年。

Paul Brokaw。“应用笔记AN-342:高速、高精度处理模拟信号”。ADI公司。

Walt Kester、James Bryant和Mike Byrne。“指南MT-031:实现数据转换器的接地并解开AGNDDGND的谜团”。ADI公司,2009年。

Paul Brokaw和Jeff Barrow。“应用笔记AN-345:低频和高频电路的接地;了解接地和信号路径以支持高效设计;电流沿着阻抗最小——而不仅是电阻最小——的路径流动”。ADI公司。

Doug Grant和Scott Wurce。“应用笔记AN-348:避免无源元件陷阱;如果选错无源元件,再好的运算放大器或数据转换器也可能会表现不佳;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陷阱”。ADI公司。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2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2.4万余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关于作者

May Anne Porley是ADI菲律宾公司自动测试设备(ATE)部的应用工程师。她于2012年加入ADI公司,负责为开关、多路复用器、电平转换器和无缓冲交叉点开关产品系列提供应用支持。May Anne毕业于菲律宾德拉萨大学(达斯马里尼亚斯分校),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Kevin Chesser是ADI利默里克公司SMX部的产品应用工程师。他对电子产品和能够利用技术解决的现实问题非常热衷。Kevin主要为ADG7xx系列开关和多路复用器提供客户支持。

围观 7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0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09年对中国物联网行业来说是转折性的一年,随着富有远见的“感知中国”物联网战略的提出,物联网行业自此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去年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已将物联网列为中国数字经济的七大重点产业之一。据IDC分析师预测,2026全球物联网企业级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惊人的1.1万亿美元,而中国物联网IT支出规模接近2981.2亿美元。有着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投入,物联网行业的创新和增长简直充满无限潜能。

欣欣向荣的物联网市场,为各类物联网通信技术提供了高速发展的肥沃土壤。SemtechLoRa® 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自2012年开启全球推广之路以来,伴随着中国乃至全球物联网市场的发展,LoRa走过了飞速增长的10年。如今,LoRa已经成为了低功耗物联网通信领域的领先技术,在各个垂直领域都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应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围绕着LoRa技术,一个庞大且充满生命力的生态(LoRa联盟)早已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在部署量方面,LoRa 在过去10年里也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截至2023330,全球已部署了600万个基于LoRa的网关,基于LoRa的终端节点3亿个,采用LoRaWAN连接的公共网络运营商达181家且还在持续增加。

【配图】LoRa®10年庆暨.jpg

LoRa发展里程碑

  • 2012年:Semtech 通过收购Cycleo 获得LoRa技术

  • 2013年:Semtech发布了第一款LoRa芯片产品

  • 2015年:LoRa联盟(LoRa Alliance)成立,并推出LoRaWAN 标准,逐渐形成了广泛的产业生态

  • 2018年:Semtech收购了TrackNet,为资产追踪类产品打下了技术基础

  • 2019年:Semtech推出首个LoRa CloudTM服务平台

  • 2020年:Semtech发布了LoRa EdgeTM 地理定位平台

  • 2021年:LoRaWAN被国际电信联盟(ITU-T)正式批准为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的全球通信标准,标志着其从物联网事实性标准变成真正的国际标准

  • 2022年:Semtech推出了LoRa Edge LR1120芯片组,提供多频段LoRa和长距离跳频扩频(LR-FHSS)通信

生态建设与技术创新助力LoRa“掘金”万亿级物联网市场

在过去十年里,物联网市场涌现了多种低功耗物联网技术。其中,得益于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打造策略,LoRa实现了飞速发展。LoRa生态系统将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包括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供应商、芯片供应商、云和应用供应商等)联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协同合作,实现了LoRa技术和LoRaWAN标准的广泛采用。2015年,Semtech联合CiscoIBM等行业龙头成立了LoRa联盟(LoRa Alliance®)。该联盟迅速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技术联盟之一。

LoRa全球生态建设中,中国市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2018年,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均以最高级别会员身份(即Sponsor)加入LoRa联盟,同时,中兴克拉科技、各地方广电(如东方有线和杭州华数)、浙江联通、联通物联网公司等LoRa生态伙伴也在各地积极部署LoRa网络。目前,国内LoRa产业链企业已经超过了3000家,形成了融合运营商、互联网巨头以及解决方案商、模块提供商和网关制造商等的庞大生态体系,并且这一生态仍在持续扩大。

生态建设助力LoRa开拓市场机遇,技术创新则为LoRa持续发展注入内核。LoRa原本是一种线性调频扩频的物理层调制技术,Semtech将这一调制技术实现到芯片中,充分发挥其低功耗、远距离的优势。在过去的10年里,Semtech创新不止,构建起LoRa“芯片到云”(Chip-to-Cloud)平台,并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快速开发和部署物联网网络、网关、传感器、模组和服务等。

同时,Semtech也始终在紧贴本土市场的需求进行创新。Semtech在深圳和上海的LoRa解决方案开发中心,持续为客户提供深度的技术支持,开发创新网络解决方案。2022年,Semtech针对中国客户推出了基于 LoRa 的私有网参考设计,进一步丰富了LoRa组网选项;同年也将由LoRa Cloud服务支持的LoRa Edge地理定位平台,集成至腾讯云物联网开发平台,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客户的地理定位服务需求。近期推出的FMS LoRa组网解决方案,则为工业等行业应用提供轻量化、低成本的设计参考。

助力中国物联网产业的“黄金十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多年以来也是LoRa的第一大市场。[1]中国物联网“高歌猛进”的十年,也是LoRa高速发展的十年。然而LoRa在中国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它也曾经历激烈的市场竞争甚至质疑。但如今,LoRa依然在市场中保持稳健增长,无疑彰显了LoRa强大的韧劲和生命力。

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数字化、低碳化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LoRa技术所具有的低功耗、远距离、组网灵活、低成本等特点,与本地市场需求高度匹配。从智能楼宇及园区、资产追踪、电网监测与能源管理、表计,到消防安防、智慧农业与畜牧管理、工业自动化等,越来越多垂直行业都加速引入了LoRa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上述垂直领域,在国内也涌现出了多个精彩的LoRa应用案例,例如:星纵物联基于LoRa打造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可实时监测农业环境,跟踪农作物和牲畜的健康情况,提高农业效率和产量,并且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利尔达基于LoRa的人员定位解决方案,为化工园区提供智能安全保障,有力提高了园区管理效率;针对智慧胶园的市场需求,海联物联开发了基于LoRa的自动化橡胶采集系统,实现了精准割胶,相比人工割胶,产能提升50%以上;在智能表计方面,东日信息LR mesh自组网智能水表解决方案,抄读率高达99%以上,不仅利用超低功耗降低了运行成本,还可以配合大数据云平台,更好地服务公用事业应用。

了解更多关于LoRa的应用案例,请访问:https://bit.ly/3MlZCKV

目前,国内的LoRa生态日益成熟,已全面地包含了运营商、互联网巨头、解决方案提供商、模块提供商、制造商等且不断壮大,为LoRa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Semtech也将LoRa 芯片IP授权给阿里巴巴,形成多芯片供应商的市场供应局面,赋能客户进行自主创新。LoRa芯片供应厂家通过走差异化路线,融合不同功能的芯片,以满足更多差异化应用的需求,如LoRaGPS获取位置信息,LoRaBLE与本地近场设备连接通信,LoRa+安全芯片以增强设备的安全性等。Semtech通过和其他LoRa芯片供应商合作,一起把市场做得更大。

共创可持续与互联未来

展望未来,低功耗广域网(LPWAN)通信技术是物联网领域最富前景的技术之一。据ABI Research预测,全球非蜂窝LPWAN连接将在2026年达到13亿,而LoRa将持续引领该领域增长。到2026年,中国非蜂窝LPWAN连接将超过4.5亿,而LoRa将占据其中79%的市场份额。[2]

从平台角度,未来Semtech将持续优化LoRa的云服务能力,将其打造成为市场领先的“芯片到云”服务平台,提升安全性、配置、设备管理和地理定位功能等,支持功耗更低的各类物联网创新应用。

在应用层面,资产追踪已经成为了LoRa在中国的最大垂直应用市场,未来其市场规模还将持续扩大。据ABI Research预测,2026年,中国资产追踪领域的LoRa芯片出货收入将达到9324万美元,相比2022年将增长三倍。[3]

2026 LoRa在中国各垂直应用市场的出货量预测(单位:万美元)

2.png

数据来源:ABI Research – LPWAN Tracker 1Q 2023

此外,据ABI Research预测,环境监测将成为LoRa在中国的第二大应用领域。[4]基于LoRa的设备具有覆盖距离广、功耗低、穿透能力强、易部署等优势,能够支持客户用低成本的方式部署环境监测解决方案。从家居、办公、酒店、公寓、学校、医院、养老院,到商场、餐厅、银行、仓库、工厂、园区等,基于LoRa的方案能够及时监测和报告温度、压力、污染水平和其他环境变量,检测火灾和处理告警,帮助提高管理效率,并优化能耗。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加速低碳化发展。这将为具有低功耗优势的LoRa开拓更多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张其在农业、智慧城市、环境保护、医疗、智能楼宇、工控、表计以及物流等垂直领域的应用,帮助控制能耗、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例如,基于LoRa的设备集成到水管理系统中,监测用水量并减少水资源浪费;应用于物流、食品和医疗等行业的资产追踪和管理,减少资源损失等。

对于LoRa而言,过去10年是展露峥嵘、快速发展的十年。展望未来,LoRa依然拥有无限想象空间。LoRa在技术创新上将永不停步,它将继续赋能更多创新应用,助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低碳化转型升级。Semtech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和承诺不会改变。我们致力于与客户和生态伙伴合作共赢,令LoRa生态进一步发展壮大,共创一个更智能、更互联、更可持续的未来。


[1] 来源: ABI Research - LPWA Networks Tracker - 1Q 2023

[2] 来源: ABI Research - LPWA Networks Tracker - 1Q 2023

[3] 来源: ABI Research - LPWA Networks Tracker - 1Q 2023

[4] 来源: ABI Research - LPWA Networks Tracker - 1Q 2023

围观 1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0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客户现在可利用公司业务整合提高互联资产的可见性、智能化和控制

Armis是一家领先的资产可见性和安全公司。今天,该公司宣布与TrueFort达成战略伙伴关系。TrueFort是一家从事网络横向移动保护的公司。二者合作可有助于进一步发现、理解和执行在信息技术(IT)、物联网(IoT)和操作技术(OT)环境方面的安全策略,从而为客户提供支持。

“当涉及到理解应用程序如何连接到特定资产、谁拥有这些应用程序及其对业务的重要性时,客户告诉我们环境对其也非常重要。”Armis董事长Brian Gumbel表示,“ 与TrueFort的合作使我们能够实施更好的安全和细分策略,以提升运营弹性,而且我们很乐意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专业知识。”

研究发现,60%的网络攻击使用了横向移动。这是操作技术和信息技术环境融入扁平网络的结果。如果安全团队针对此方面没有完全的可见性,恶意行为者便可对这两种环境进行网络攻击,并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移动于这两种环境之间。

“当今的企业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即如何以一种安全和可控的方式高精度和完整地识别、记录、映射和分离应用程序。”TrueFort首席执行官兼共同创始人Sameer Malhotra谈到,“在制造业、公用事业、医疗保健和金融服务等关键行业尤其如此。Armis和TrueFort可以共同携手,充分发现和映射信息技术和操作技术环境,运用智能化策略,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横向移动。”

TrueFort和Armis携手助力客户:

  • 在一天时间内利用现有代理技术和非代理技术发现所有网络上的互联资产,包括应用程序、设备、服务账号和基础设施。

  • 了解工作负载行为并将其映射到应用程序,进行基本操作,确保客户能够阻止、禁用和删除内容。

  • 利用TrueFort或现有EDR(端点侦测与回应)代理通过帐户和操作执行或将执行推送到主机防火墙。

“为了专注于我们的核心使命,即为建筑、住宅和交通制定高效和可持续的环境解决方案,我们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特灵科技首席信息安全官James Powell如是说,“Armis和TrueFort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作为这两家公司的客户,这次的合作以及功能和服务的扩展令人兴奋,因为我们将能够从中获益。”

今年,美国信息安全大会的主题是“一起更强大”。TrueFort和Armis的伙伴关系体现了这一主题。今年,两家企业将联合参会。如您欲前往参会,请于太平洋时间2023年4月25日周二下午2点光临Armis的展位S-1127。如您欲了解Armis在本次信息安全大会上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armis.com/rsac-2023/

TrueFort是Armis合作伙伴体验(APEX)计划的成员。该计划的使命是在Armis和其伙伴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战略关系,促进彼此的合作,并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请于此处申请成为合作伙伴。

关于 Armis

Armis 是领先的资产可见性和安全公司,提供业界首个统一的资产智能平台,旨在解决联网资产带来的新攻击和攻击面越来越大的问题。 财富 100 强公司信任我们实时、持续的保护,可全方位查看 IT、云端、物联网设备、医疗设备 (IoMT)、运营技术 (OT)、工业控制系统 (ICS) 和 5G 中的所有托管和非托管资产。Armis 提供被动网络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和自动执行。 Armis 是一家私营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关于TrueFort

TrueFort可以帮助您控制跨数据中心和云的横向移动。TrueFort Cloud通过禁止服务帐户的滥用行为,可为网络活动以外的内容提供保护。TrueFort由美国银行和高盛的前信息技术高管创立,全球领先的企业相信TrueFort能够发现不匹配的应用程序环境,并进行基于身份和活动的微分段。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truefort.com并关注我们的LinkedInTwitter账号。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412005069/zh-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06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12日,在“万物智联·共数未来”移远通信物联网生态大会上,移远通信宣布正式推出其物联网云服务——QuecCloud。QuecCloud具备智能硬件开发、物联网开放平台、行业解决方案三大能力,可为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提供从硬件接入到软件应用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客户快速实现智能化升级和商业化落地。

QuecCloud.jpg

(Graphic: Business Wire)

移远通信副总经理、云产品部总经理辛健表示,作为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一直密切关注着行业客户在智能化进程中的深度需求,早在2019年便着手布局移远云,成立了云服务团队,经过4年的发展,移远云累计服务了500多家客户,其软硬件一体化能力经受住了市场考验。

辛健指出,今天移远云的正式发布,表明其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服务行业客户,以及提供“硬件设备+连接+平台+应用”一站式服务和开发工具的能力。未来,依托全面的能力体系架构,移远云将助力通用设备、商用设备、户外出行、智能家居等应用行业的客户产品快速实现智能化。

QuecThing OS加持,硬件开发轻松、高效

智能硬件的开发是物联网应用不断创新的关键。移远通信可提供智能硬件快速连接套件——QuecThing OS,帮助客户轻松完成智能硬件的开发。

移远模组出厂内置自研 QuecThing OS,适配移远BLE/ Wi-Fi/ NB-IoT/ 4G/ 5G等模组,可实现与移远物联网云平台连接验证和数据通信等功能。通过低代码、模块化的智能硬件开发方案,客户仅需在现有设备中嵌入移远联网模组,便可实现硬件智能化升级。

QuecThing OS的应用让开发者更聚焦于完成自身智能硬件的业务功能,无需关注那些复杂的数据格式和物联网协议,如MQTT/CoAP/LwM2M等等,可大大减轻开发者对于IoT平台连接层的学习成本。

与此同时,移远还提供丰富的AT指令、移远串口协议以及简洁易用的接口,并开放通信模组空间,可提供QuecPython、QuecOpen、MCU SDK等多种自助接入的方式,从而帮助客户快速开发硬件程序,加速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全新物联网开放者平台,助力快速构建全球设备管理能力

基于移远云,移远通信构建了全新的物联网开放平台,可提供安全可靠的设备连接通信能力,帮助用户海量设备上云,并快速构建全球设备管理能力。

基于开发者中心沉淀的产品和技术能力,该平台不仅拥有设备管理、设备调试、固件升级、数据分析、位置服务等标准功能,还开放了200多个API,极大满足了客户二次开发的需求。依托该平台,客户还能构建专属APP,并享受消息订阅、规则引擎、OTA升级、物模型等多种增值服务,快速实现各业务场景应用。

与此同时,为保障客户设备在全球范围内高速稳定运行,移远在全球部署了多个数据中心和加速节点,满足了客户设备实时通信的需求,并提供不同的安全级别通讯,适应了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帮助客户解决服务稳定、数据隐私、安全合规等问题,从而更好、更快地进行全球产品布局,让出海客户无后顾之忧。

此外,移远云还拥有移远全球连接管理平台(QCMP),支持全球引导服务,且SIM卡选择丰富,均为全球顶级运营商,其服务的智能设备可选择就近的数据中心进行连接,进一步保障了设备联网的稳定性。

专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快速实现商业化

基于强大的开发者平台,移远云拥有强大的APP开发能力,以标准SaaS+APP,为多个场景提供中控硬件、智能模组、移动APP、web管理系统等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帮助电力、能源、市政、农业、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户外出行、共享租赁等数十个行业场景快速实现商业化。

与此同时,SaaS+APP还支持私有化部署,从而满足更多行业场景需求。移远通信开发了多个行业云解决方案,包括智慧出行解决方案、电力能耗解决方案、商用租赁解决方案、动力电池解决方案、智慧安全解决方案、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等。

移远云不仅能提供SaaS、APP、数据大屏等应用,还拥有多重不同级别的嵌入式端能力和硬件能力,为嵌入式端提供低代码或零代码的方案,为智能硬件提供除通信模组外的转接板、中控、仪表、DTU等。此外,SaaS平台还可提供设备地图、设备管理、终端用户管理、代理商管理、SIM 卡管理等功能,从而为运营者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

在发布会现场的论坛上,辛健还作了题为《移联万物·赋能数字化变革》的演讲,对移远云的发展、功能、应用及优势进行了详细全面的介绍。

未来,移远通信将继续探索移远云在全球市场的机会,通过持续扩大的全球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直接、更好用的云服务。

关于移远通信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36)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涵盖蜂窝模组(5G/4G/3G/2G/LPWA)、近距离通信模组(Wi-Fi&BT)、车载前装模组、安卓智能模组、GNSS模组、天线、云平台以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完备产品线。公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金融支付、智慧城市、无线网关、智慧农业&环境监控、智慧工业、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智能安全等领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移远官网https://www.quectel.com/cn/,关注微信公众号“移远通信”或发送邮件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413005755/zh-CN/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0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