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半导 股票代码:688380)宣布推出BAT32A系列车规级SoC芯片——BAT32A6300。该芯片提供QFN32封装,可满足对于尺寸及空间比较敏感的车身域和辅助驾驶域节点执行器需求。

J42wKMyRPT.png

中微半导持续完善现有车规产品阵容布局,本次发布的车规级SoC芯片BAT32A6300承载了汽车研发团队多年的技术沉淀。该芯片采用先进的制程工艺和架构设计,具有高集成、高可靠及低功耗为一体的优势,内置MCU+LDO+LIN收发器,可以胜任以前需要多颗器件的应用场景,是嵌入式集成如开关、面板、灯、传感器、电机等应用的理想之选。

BAT32A6300为实现更精准的节点执行控制进行了优化,内部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强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芯片基于Arm Cortex®-M0+内核,工作频率64 MHz,配备32KB Flash,4KB SRAM,产品集成LDO、LIN收发器、QFN32封装,具备高集成、体积小的优势,从而能满足复杂且尺寸空间有限的汽车控制连接需求,减少外部组件的数量并减小PCB尺寸,有效降低系统成本。

ZCrTBG4AYG.png

关于BAT32A6300

- 高性能 -

Arm Cortex®-M0+内核,工作频率64 MHz,32KB Flash,4KB SRAM,集成LDO、LIN收发器。

- 高可靠 -

工作温度-40℃~125℃,符合AEC-Q100 Grade 1车规标准,满足车规级可靠性和安全性标准。

- 高精度 -

集成高精度12bit ADC@1.42Msps,2通道12bit DAC,2路比较器,1路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以及电机专用定时器TimerM,从而满足各种车用小电机控制的需求。

- 通讯接口 -

2路UART(UART0/LIN)、1路SPI,1路标准I2C,1路硬件LIN2.2,兼容LIN2.x协议及并符合SAE-J2602标准规范。

- 工作电压 -

电压范围5.5V~28V,集成高压LDO可提供稳定的5V电源,输出电流达70mA,LIN收发器符合LIN2.x/ISO17987-4:2016(12V)/SAE-J2602标准。

- 可靠性能 -

出色的ESD、EFT抗干扰性能及RAM奇偶校验、SFR保护、CRC等增强型安全功能。

- 低功耗 -

支持低功耗运行模式、睡眠模式和深度睡眠模式,深度睡眠模式下电流低至45uA(MCU深度睡眠,LDO保持5V输出)。

3.png

汽车电子市场是中微半导重要的战略布局方向,BAT32A6300进一步丰富了中微车规级产品线,有力开拓了全新车规产品品类应用形态,未来会帮助更多Tier 1厂商及车企客户实现多样化汽车模块控制。

BAT32A6300预计于2024年Q1季度批量交付,届时将以整体性能更优的高可靠性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加快芯片评估和方案开发进程。

更多信息查询,可联络中微半导各地销售办公室或授权经销商,或访问官网www.MCU.com.cn

来源:中微半导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3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如今,汽车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智能化的移动终端。通过集成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汽车可以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分析和决策,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车辆间通信、互联网连接等功能。这些功能不仅提高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也使得汽车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出行体验和生活方式。交互界面(HMI)是现代智能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安全性,同时也关乎乘客的舒适度和便利性。作为车内信息交流的桥梁,HMI承载着人类与车辆互动的重要任务。一款友好的HMI可以帮助用户简单、直观、迅速地操作汽车,同时也有助于车机发挥最强的性能。

HMI设计作为智能汽车GUI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智能汽车的品质、品牌形象和智能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HMI设计工具提供商,我们的使命是专注于为智能汽车提供完整的HMI 解决方案愿景是开发更易用、更高性能、更开放的汽车HMI工具平台,同时为汽车市场提供领军产品。”在2023深圳国际自动驾驶技术高峰论坛上,加贺富仪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孙厚凯向现场的观众介绍了该公司旗下性能领先的HMI设计工具——CGI Studio。作为一款获得全球Top10 OEM厂商中8家采用的工具,CGI Studio以其可扩展且独立于硬件的HMI设计优势,能够为智能汽车创建出色且可定制的嵌入式 GUI 解决方案,而广受青睐。

加贺富仪艾电子深度文章配图-1.jpg

加贺富仪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孙厚凯

几大关键特性看这款可扩展且独立于硬件的HMI设计工具

创建完美的人机界面不是一个步骤,而是一个过程。CGI Studio因为以下特性被认为是创建设计个性化图形用户界面的最佳工具之一:首先,CGI Studio是开放源码的编辑平台,包括平台内的UI编辑器和其它工具,源码也都是开放给设计公司和用户的;其次,CGI Studio的可扩展非常强,它支持目前常见的汽车操作系统,例如Linux、Android、QNX等,甚至还包括一些小众平台;CGI Studio 专注于高级可用性功能,如即用型 HMI 控件、自动化工作流程和集成状态机,即使对于没有编程技能的用户,也能轻松创建 HMI;CGI Studio可以实现快速导入,屡获殊荣的AI Importer可以使用户在无需编程的情况下把资源直接导入,导入后的资源可以智能识别并且直接编辑;除了可实现多种操作系统的无缝对接之外,CGI Studio还拥有比较领先的渲染引擎,在给车厂或Tier 1公司提供出色的、可定制的、嵌入式GUI时,其中就包括高性能的OpenGL渲染引擎,该功能可以帮助车厂提前产品的发布时间。

“CGI Studio在独立于各种平台的同时也是一个跨平台的软件,到目前为止,CGI Studio集成了不同的硬件IC,包括国际知名IC厂商TI、NXP、英飞凌、ST、瑞萨等,现在我们也在努力与国内的顶流IC厂商做一些新的集成。”孙厚凯透露道,“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定制化GUI的开发,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来做,比如不同车厂、不同Tier 1公司的仪表盘、IVI系统等,这种定制化GUI开发的功能让客户的系统或者应用会更加出色。”

加贺富仪艾电子深度文章配图-2.1.jpg

加贺富仪艾电子深度文章配图-2.2.jpg

CGI Studio编辑界面

CGI Studio的这些独特能力在市场上很能打,在目前的市场应用中已经获得非常好的口碑和丰富的用例。孙厚凯如数家珍地给出了一组数据:“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与全球前十中的8家互联网车厂建立了合作,通过 CGI studio 开发的应用程序均实现了量产;和超过6个以上的Global Tier 1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了IVI系统。通过23年的耕耘,我们在HMI创建和服务方面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在整个欧洲市场,Candera公司一直是欧洲市场Tier 1厂商的顶级合作伙伴。”据悉,截至目前,已经成功在5000万辆汽车上实现了GUI的量产,这在HMI工具的应用规模上堪称最高纪录。

CGI Studio经过多年的迭代,目前的最新版本是CGI Studio 3.12。相比上一代,CGI Studio 3.12 增强的智能导入器现在支持导入 Figma 文件,同时能更精确地识别控件;借助新的Fusion Editor,用户可以直观地编写其应用程序逻辑;对矢量图形的支持确保了更出色的 HMI 图形和更低的内存占用;改进后的状态机编辑器提供了大量选项,可以在视觉上扩展使用的范围,并且播放器允许在制作过程中旋转和无缝缩放 GUI;升级后的帮助系统现在提供动态文档,包括搜索和历史记录以及对多种语言的支持。

一站式设计工具链,打造极致交互体验

一套完整的HMI设计软件解决方案,少不了工具链的加持。下图是CGI Studio工具链的展示。用户把用Photoshop或其他设计工具做的2D、3D资源通过Importer导入Scene Composer(资源编辑器)后,直接编辑完成需要的设置,然后配上state machine(状态机的编辑器)和Language tables(语言管理器),就能够得到一个完整的GUI方案。

以开发汽车的双开仪表方案为例,只需要把图片和语言导入就可以得到CGI Player(一个简单的界面),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编程。完成双开仪表的界面后,用户在Windows或操作平台上可随时做预览和模拟,当开发进度完成至100%后,整个资源逻辑管理就可以直接下载到用户的开发板。

加贺富仪艾电子深度文章配图-3.jpg

CGI Studio工具链

此外,CGI Studio工具链里还有一个性能分析器(ANALYZER),当在硬件平台上遇到任务调度、资源管理、内存储存等问题的时候,ANALYZER会实时的、可视化的做分析,找到瓶颈在哪里并进行解决,实现最好的优化和最大的性能。

全方位覆盖!满足低、中、高端各类平台多样化需求

在汽车领域,SOC上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包括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内存控制器、多媒体处理器等。中低端SOC平台常见的问题就2D功能比较强,但3D渲染能力有限,或者几乎没有3D 渲染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CGI Studio有接口支持专用 2D API,不仅是位图传输,还包括旋转和图层的变化。

CGI Studio还具备缓存机制,使得各种系统内存的调用更加方便。在加速启动方面,CGI Studio也做了很多优化,包括内容分区、压缩算法、异步加载等,个别案例在引擎启动时间仅仅是100ms以内。多频渲染是在某个图层或单独线程里进行不同的渲染指令,比如仪表的渲染频率是每秒30帧、60帧,但HUD或者IVI渲染只有每秒5帧、10帧或者15帧,CGI Studio的多层渲染功能可以使传输和内存的占用降低,因此整个GUI的性能就会更好。

在HMI设计工具中,不同的绘图区域和不需要的区域就是脏区,脏区的管理需要自动化相机的失效机制功能,用不到的图像CGI Studio会直接删掉以便节约内存。资源包的管理CGI Studio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直接在VRAM上传,另一种是从 Flash 直接映射。针对内存池,CGI Studio也开发了专门的内存管理器。

“在经过在几千万辆汽车的应用以后,我们发现GUI的量产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是碎片和垃圾收集,它们会导致程序越来越慢甚至出现死机、卡机的现象。CGI Studio的脏区管理和内存池功能使得GUI运行可靠,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孙厚凯说道,“字体也是CGI Studio的一大特色。在欧洲,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常用语言超过20种以上。不同的字体语言需要专门的字体编码器,CGI Studio可以提供Freetype和Monotype 等各种字体和语言管理方式,使得HMI设计工具翻译更快、性能更好。总而言之,就中低端SOC平台而言,在整个欧洲市场、竞争对手以及整个亚太市场,CGI Studio都可以做到性能最佳。”

中高端SOC平台是指具备较高性能和先进功能的系统级芯片,用于驱动和管理车辆的各种电子系统,最常见的功能之一就是3D渲染。CGI Studio可以支持 3D的Open GL ES 1.1 至3.0不同版本,包括各种遮挡剔除、引擎、着色器等。同时,还广泛支持行业标准,例如

虚拟机管理程序、IPC 解决方案、OpenGL、Monotype、Photoshop、Lua 脚本语言等,用户或者设计师只需要简单的配置下相关的语言参数及逻辑即可完成开发。

“针对中高端SOC平台,高级功能安全是车厂普遍关注的问题。ISO 26262的标准为汽车的互联功能提供了安全性的指导和要求。CGI Studio软件已经实现了ISO 26262 ASIL B的标准,就这一点而言CGI Studio在业内的HMI软件里已处于领先地位。”孙厚凯强调,“不管是低端的2D SOC还是高端的3D SOC,我们都可以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方案来应对用户的需求。CGI Studio作为智能汽车的应用开发工具,支持的3D渲染技术也已经达到了代码开源,车厂或用户可以利用我们的软件做二次开发,或者多个项目同时做不同的开发,使开发资源在重复利用的同时还能提高效率。”

丰富酷炫用户界面落地众多车型,CGI Studio凭实力圈粉

利用CGI Studio软件工具开发的汽车显示系统包括显示控制(天窗、灯光等等其他氛围)、抬头显示器HUD、仪表、主机(IVI)以及后头枕显示器等。许多造车新势力将HUD作为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HUD的开发中,CGI Studio可以用于创建各种图像和动画,将重要的驾驶信息投影到驾驶员视线范围内,比如通过渲染粒子效果实现火焰、天气变化的模拟以及自动驾驶的路线选择、道路偏移等。除了驾驶位,对于后排的头枕显示器,可以通过CGI Studio提前设定与前端IVI系统进行并联,实现信息传输、画面共享或者娱乐信息显示等。已量产的还有增强式的抬头显示(AR-HUD),在HUD抬头上会显示一些基本的输入信息和障碍信息,同时也可以把地图推送到车窗上。

加贺富仪艾电子深度文章配图-4.jpg

“CGI Studio已经应用在了奥迪、大众、保时捷、宝马等一些高端车型,日韩的本田、现代汽车也有应用。通过最近几年的耕耘,我们在国内也已经有一些项目在量产,比如比亚迪、长城哈弗等车机上的仪表、IVI系统等。”孙厚凯在分享CGI Studio的应用和合作伙伴时表示,仪表和抬头显示量产的车系有奥迪、宝马5系、7系全系列,国内有比亚迪唐、比亚迪宋部分车型;中控IVI在欧洲主要是宝马车系,亚太区铃木、江淮也有量产的项目;后座娱乐系统主要是在保时捷车型上有量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HMI设计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重要竞争领域。凭借20多年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经验,CGI Studio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实力和量产经验,能够为我们广泛的客户群提供可定制的产品。”孙厚凯表示,“作为汽车HMI设计工具的优质提供商,我们深入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紧跟市场需求和技术潮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和中国的用户、车厂,Tier 1公司一起进步,共同发展更具卓越体验的HMI产品设计。”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3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澜起科技宣布推出DDR5第四子代寄存时钟驱动器芯片(DDR5 RCD04),该芯片支持高达7200 MT/s的数据速率,较DDR5第一子代RCD速率提升50%,以应对新一代服务器平台对内存速率和带宽不断攀升的需求。

1.jpg

澜起科技DDR5第四子代寄存时钟驱动器(RCD)芯片

作为内存接口技术的领导者,澜起科技在 全球微电子行业标准制定机构JEDEC中牵头制定DDR5 RCD芯片国际标准,并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持续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自2021年发布DDR5第一子代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后,澜起科技又相继于2022年、2023年成功发布了DDR5第二子代、第三子代RCD芯片。

通过不断升级打磨产品和技术,澜起科技于近期在DDR5第四子代RCD芯片的研发上再次取得成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目前,澜起科技已将DDR5 RCD04工程样片送样给主要内存厂商,助力客户进行新一代内存产品研发。

澜起科技总裁Stephen Tai先生表示:"RCD芯片是内存模组的核心组件,是CPU与内存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重要通道。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应用飞速发展,不断增长的CPU算力对内存性能的要求日益增长。澜起科技最新的DDR5 RCD04芯片可助力服务器系统突破性能瓶颈,为要求苛刻的工作负载提供关键支持。"

除了RCD芯片以外,澜起科技还提供DDR5数据缓冲器(DB)、串行检测集线器(SPD Hub)、温度传感器(TS)、电源管理芯片(PMIC)等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这些芯片也是DDR5内存模组的重要组件,可配合RCD芯片为DDR5内存模组提供多种必不可少的功能和特性。

如需了解更多澜起科技内存接口芯片及内存模组配套产品详情,请访问 https://www.montage-tech.com/Memory_Interface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3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林岚,IBM 咨询大中华区合伙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事业部总经理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到来,企业对AI的应用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也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尽管"让AI成为核心生产力"已成为企业日益迫切的需求,但实际的落地应用却非一日之功。面对各不相同的应用场景和复杂需求,企业管理者们也产生了诸多的困惑。例如,与传统AI相比,生成式AI适用哪些场景?有了生成式AI还需要专业咨询机构的支持吗?他们在AI技术落地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才能让生成式AI在商业环境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1.jpg

企业级AI应用迎来“黄金时代”, 专业咨询助力是实现价值飞跃的关键

专业团队"调教",最大程度发挥生成式AI的价值

对于AI应用,IBM现在会根据客户的情况酌情采取不同的实施方法。一种是采用传统AI落地,这种适用于企业问题非常聚焦,同时要求答案非常精准的情况。比如一个集团性汽车企业要用AI解答严肃的人力资源问题,我们用传统AI的方式提前在数据库中定义好问题类型,然后通过自然语言识别(NLP)把文字转换为一组数字串向量,将最合适的问题答案匹配和抓取出来。

在用户的问题非常发散,在特定领域内需要模型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升级优化的情况下,则更加适合采用生成式AI,企业大脑、供应链控制塔、客户之声VoC+等就属于这一类。比如,某化工企业客户直接采用生成式AI的方式实施供应链控制塔,利用大规模计算自动进行数据库学习,理解其在供应链方面的专有定义,2周就覆盖了企业供应链相关的大量问题。

然而,在具体应用和落地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已经发现,传统AI可以特别准确,但大模型在一开始往往是不够准确的。企业需要在生成式AI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微调层(Fine Tune),然后根据企业的特定语言和情况建模。面对用户提出的需求,微调层会先进行一些简单的预处理,然后再交给大模型进行理解和分析,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生成式AI的可靠性。

这也回答了企业在应用生成式AI时面临的另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什么有了生成式AI还需要专业团队提供服务?因为在微调层进行建模工作正是专业咨询公司能够发挥专长的地方。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生成式AI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其价值。

具体而言,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以问答的方式给用户提供准确的符合场景的答案。比如,当用户对生成式AI提问:在一个特定化工企业中呆滞库存slow moving的定义是什么?如果没有微调层,生成式AI就会给出一个非常通用的答案。但是有了针对企业的特定模型后,用户再问同样的问题,生成式AI就会根据用户提问的上下文、公司的特定定义等信息给出更精确的回答:"对于化学品部门的特定物料——TPU来说,呆滞库存的定义是滞留三十天以上的物料"。

第二个层面,是根据用户需求,综合多维度信息理解并抓取正确的字段,灵活生成各种图表,并且自动匹配最适合的图表呈现方式,比如以饼状图表现百分比,以饼状图体现某个涂料在不同地区的销量,以折线图展现一款产品的销量变化趋势等等。

第三个层次,是通过生成式AI主动发现问题,并且帮助企业进行深入的洞察分析,同时推进后续工作的完成。管理者打开系统,智能助手就会主动提醒某款产品的销量问题需要关注,同时触发智能工作流给销售经理,销售经理收到预警的同时会收到几种推荐解决方案和历史使用的百分比,销售经理选取合适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其后智能工作流一直在系统中跟进问题,进行预警、升级问题等,直到问题100%闭环解决。

这其中的第二、第三个层次,尤其依赖专业团队的支持,战略专家、供应链领域专家除了提供技术帮助外,还可以更好地指引客户高效有意义地使用企业数据。

加速技术转化,利用AI为企业增能

2.jpg

企业级AI应用迎来“黄金时代”, 专业咨询助力是实现价值飞跃的关键

IBM始终致力于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解决AI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满足企业级AI的需求,IBM基于在AI领域数十年的积累,在今年五月率先发布了企业级 AI 与数据平台 watsonx,旨在通过可信数据来扩展和加速 AI 的影响力。其核心组件包括:一个用于新基础模型、生成式 AI 和机器学习的企业级AI开发平台(watsonx.ai);一个基于开放式架构构建的湖仓一体解决方案(watsonx.data);以及一个AI治理工具包(watsonx.governance),用于加速构建具备可信任、透明和可解释性的 AI 工作流程。通过选择一个或多个符合特定业务用例和要求的组件,客户可量身定制 AI 解决方案。

除了拥有这一强大的AI与数据平台,IBM同时还可以提供从规划到落地端到端的AI相关服务,这样的综合能力在业界是独一无二的。我带领的IBM咨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部门所负责的正是将AI等新技术转化为客户的商业应用。为了加速企业对AI的应用,我们打造了专门的大数据与AI核心方案,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价值引领、行业聚焦、绿色持续

首先,价值引领是指IBM的生成式AI解决方案能够超越传统方案,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就拿企业最关注的数据资产利用来说,传统方案是通过BI报表方式收集、加工、整理和呈现数据,不仅形式单调,而且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管理需求。而利用有生成式AI加持的企业大脑解决方案,就可以实现根因分析、智能工作流、企业头条能力和应用集市等能力,成就智能化业务运转与数字化的企业运营。

其次,行业聚焦是IBM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核心方案的一大亮点。IBM在生成式AI基础上建立了行业微调模型,聚焦不同行业的需求,例如智能美肤、皮肤健康检测、烟草烟叶质检、智能牧场等,持续发展演进,让客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上一层楼。聚焦特定行业,精准定位应用场景有助于最大化发挥AI效能,IBM 咨询的价值就在于能将行业的洞察、对企业业务的认识带给客户,激发出新的专业的AI应用场景,最终实现业务价值。

最后,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体现在IBM所有的方案中。IBM从1990年开始就发布了绿色白皮书,现在的供应链控制塔方案中也融入了碳排放积分计算能力,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我们还通过生成式AI和物联网技术,帮助一个大型集团化煤炭企业客户分析井下环境的潜在危险,给现场的工人提供实时预警,降低工伤风险。可持续发展是IBM的核心价值,生成式AI将在此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真实场景中发挥生成式AI潜力,创造实际业务价值

今天,几乎每家企业都在寻求如何把 AI快速落地到具体的商业场景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带来实际的业务价值。借助价值引领、行业聚焦、绿色持续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IBM咨询团队已经和客户展开积极的探索。

比如,不少汽车、新能源、零售等行业客户都在利用企业大脑和智能工作流帮助自己的管理更上一层楼。企业大脑犹如企业的智能中枢,能够从庞大的业务数据中提取洞察、进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指导。企业大脑与智能工作流结合,可基于决策发派任务,自动生成工作流,接受生成式AI提供的解决方案建议,实现业务闭环。

智能工作流和企业大脑的一大价值在于能够实现跨领域流程的贯通和跨部门的协同分析和决策,大幅降低沟通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比如,IBM咨询团队在企业大脑的平台中为企业用户提供了数据集市,实现数据共享的全员覆盖,销售人员、物流部们等各类业务人员可以像购物一样将数据添加到购物车中,进行二次分析,并在数据场景广场发布他们的分析结果。数据集市今3月上线后,已为这家客户累计了数据集2500+个,页面浏览量达到三万多个,用户量2000+,此外,目前由业务用户们共创建的数据作品累计已将近2000个,数据共享效率提升了30%。

其次,该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线上流程自动生成与流转,同时实现追踪链路可视化,不仅让流程更加透明和高效,还能基于生成式AI模型的应用实现自动化异常预警提醒,帮助企业在关键时刻迅速响应。我们已经帮助一些客户将问题的发现时间从过去的3天缩短到仅需1小时,解决问题的时间也从5天减少到了1天。

智能工作流平台和企业大脑还为企业提供千人千面的工作台,在保证业务个性化的同时,保留平台逐步迭代扩张的能力。比如,车企的整车项目经理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内容定制集成不同系统功能的个性化工作页面,在同一个页面上完成车型产品定义动力总成配置、车型产品配置、技术更改申报等所有工作,同时还能借助生成式AI机器人了解每个车型项目中每个节点的状态及风险预警。这帮助企业部门间的业务流转从电话、邮件转变为系统上调用,效率提高了大约30%-50%。

另一个正在被企业关注和加速应用是供应链控制塔解决方案。在计划供应场景中,供需波动是常见的问题。市场变化可能导致部分产品积压在库房中,形成非流动库存的挑战。传统的供应链控制塔通常依赖预定义规则和模式进行运算,在特定场景下有效,但在复杂、多变的供应链环境中显得力不从心。生成式AI的出现为设计和规划供应链控制塔提供了更多自动化、个性化和创新的手段,帮助企业有效应对上述挑战。

供应链控制塔的具体工作流程是计划经理登录控制塔后,通过与智能助手交互,获取推送的关键指标和数据洞察分析结果。如果发现库存出现亚健康状态,智能助手能够实时进行根因分析,并推荐多种解决方案。计划经理选择最佳方案后,智能工作流将被触发,并向计划员分配任务。计划员根据解决方案执行操作,随后更新工作队列和工作流进度。问题解决后,工作队列将关闭并发送通知,实现100%闭环管理。

它不仅仅是一个数据展示工具,更是一个集成了感知、分析、预测、决策、执行和学习等多种能力的智能化系统。通过智能预警和智能解决方案推荐,实现了从数据监控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管理。在这一过程中,生成式AI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供应链控制塔赋予了更高的智能性。

生成式AI通过不断学习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理解用户解决问题的模式,创造性地生成全新的解决方案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需求,这种创造能力在企业生产环境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对企业而言变得愈发重要。同时,专业团队对于微调层的训练,能够使得生成式AI提供更加符合不同企业场景的答案,帮助客户最大化利用数据。IBM作为专业服务团队,一直与客户共同成长,始终致力于帮助客户运营数据和实现业务协作生态,尤其是利用生成式AI实现价值飞跃。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3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月3日,中国领先自动驾驶卡车服务提供商主线科技与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长久物流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长久物流轮值总裁闫超与主线科技董事长、CEO张天雷共同出席本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1.jpg

主线科技与长久物流基于长远发展战略共识,以共建和推动中国智慧物流运输体系发展为合作愿景,达成此次合作。根据协议,此次合作将深化结合长久物流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与主线科技的自动驾驶货运系统,在自动驾驶数据算法、智能运输线路运营、新能源重卡等项目展开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其领域的领先技术和资源优势,共同促进场景应用推广可持续化。其中,主线科技以高速干线物流和物流枢纽中的智能卡车为载体,发挥其在自动驾驶重卡领域的丰富技术成果及成熟产品优势;长久物流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将充分发挥其在干线运输数据、新能源装备制造、动力电池数据运营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未来双方将共同建设智慧物流运输业务,促进车路协同技术在物流运输的产业化发展,为国家打造智慧交通运输及智慧物流产业链条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与基建保障。

2.jpg

长久物流是第一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为汽车行业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长久物流布局整车运输、国际业务、新能源业务三大板块,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通过服务体系标准化、信息化的提升,服务网络完善度、覆盖度的拓展以及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的创新,积累了大量物流运输数据,通过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进行动力电池数据积累。近期,长久物流公告无偿受让专注于汽车领域的数据公司"领动启恒",进一步挖掘汽车行业数据,致力于成为数据科技驱动的汽车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商。

长久物流轮值总裁闫超表示,长久物流作为一家能够为汽车行业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现代服务企业,积累了大量干线运输及司机驾驶数据,是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极具代表性机器学习素材,同时干线运输亦是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的最佳场景之一。目前长久物流深耕汽车物流多年,服务汽车品牌逾60家,在国内的业务网络覆盖全国18个省,共设立90多个发运网点,在数据的覆盖体量和广泛程度方面都具有领先优势;国际业务方面,长久物流今年获取了TIR资质,进一步拓展了跨境公路服务能力。主线科技作为自动驾驶行业的领军者,目前已有超过百台自动驾驶卡车在真实场景中投入实际运营。此次合作,长久物流和主线科技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技术算法等方向的交流合作,共同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更好地服务和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

3.jpg

主线科技致力于L4级人工智能卡车技术研发与应用,打造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的科技运力。基于"技术+产品+运营"的战略路线,主线科技成功推出全栈自研的"AiTrucker"L4级自动驾驶系统,并应用于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徐工集团、三一重卡、北汽福田等多个主流商用车品牌。在高速干线物流场景,主线科技推出TRUNK FREIGHT自动驾驶货运解决方案,从效率、安全、成本三个维度建立核心优势, 配合TRUNK GO智能驾驶网络货运系统,可为物流客户提供"一键直达,全程无忧"的智能运输产品与服务体验。

截至目前已有数百台智能卡车正在全国开展商业化运营,实现在国内多个物流枢纽及多条高速公路规模化布局与落地。今年,主线科技正式获得天津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完成京津测试牌照互认,并正式获准在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道路开启常态化测试与示范,将与物流客户在真实开放的城区道路场景中,率先开启基于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卡车运输示范。

主线科技CEO张天雷表示,物流运输产业变革已成定局,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卡车驶向高速公路,加速规模化商用与量产化推进已经成为行业目前基本的共识。主线科技作为专注于自动驾驶卡车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科技公司,正以自动驾驶卡车为助推器,加速建设高速干线智慧物流,释放科技运力,打造网络化人工智能运输系统,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同时,长久物流凭借基于其在业务运行过程中累计的丰富业务场景数据和在新能源装备制造、动力电池数据运营等方面的优势,我们相信,本次合作定能共同推动智慧交通产业发展,助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强强联手,智运无界。未来,主线科技将与长久物流持续深化合作关系,共同建设智慧物流运输业务,助力物流运输降本增效,共同打造新能源商用车物流应用场景标杆项目。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3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博世认为车载电脑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 202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全球首发:博世展示将以往独立分布于各个域上的功能整合到单个芯片上的跨域系统

  •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马库斯·海恩博士:“中央车载电脑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核心。”

  • 潜力巨大:博世预计,到2030年,仅信息娱乐和驾驶员辅助系统的跨域系统市场规模就将达到320亿欧元

  • 芯片解耦:博世的跨域系统可根据客户需求使用不同制造商的芯片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式发展总是与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协同推进。如今,众多电子控制单元通常控制着汽车中的不同功能,而在未来,只需几台中央车载计算机就能将以前“各自为政”的多个系统功能整合在一起。作为创新技术领导者,博世正引领着这一潮流,并将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CES® 2024)上,成为全球首个技术提供商,将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功能跨域集成在单个芯片系统上。“我们希望降低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尽可能确保其安全性。通过在202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我们的新型跨域计算平台,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兼博世智能交通业务主席马库斯·海恩博士表示:“我们的中期目标是为紧凑型和中级汽车市场提供更多的辅助驾驶功能。”

kC55dcWmbA.jpg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式发展与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协同推进

博世新型座舱和驾驶辅助跨域集成平台的核心是芯片,该芯片可同时处理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两大域的各种功能。这包括自动泊车、车道检测、智能个性化导航和语音辅助等功能。海恩博士表示:“中央车载电脑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核心。未来,中央车载电脑将控制智能汽车的所有域,并减少目前数量庞大的单个控制单元。总体而言,博世在车载电脑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预计到2026年,来自于信息娱乐和驾驶员系统的跨域集成平台的销售收入将达到30亿欧元。”

CZjibWaXZk.png

博世新型座舱和驾驶辅助跨域集成平台

秉持模块化开发,实现最大化的可扩展性

博世的中央车载电脑秉持模块化开发原则,通过独立的软件解决方案,如视觉感知,让汽车制造商可以模块化、可扩展地将独立的解决方案与硬件组合在一起。软件密集型中央计算机在这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它们使制造商能够实现驾驶和辅助功能。软件集成需求很多,而博世带来了集成化的专业技术,可将不同来源的软件组件组合在一起。

博世的优势在于具备所有汽车域的知识

目前,全球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博世预测,到2030年,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000亿欧元。在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系统的跨域集成平台,博世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320亿欧元。博世的优势在于具备所有汽车域的丰富知识,这意味着博世不仅是软件方面的专家,也是硬件方面的专家,并在一个平台下开发和制造智能汽车的关键部件,如驱动、制动、转向、信息娱乐和自动驾驶。

博世采用芯片解耦策略实现了最大的灵活性

博世采用芯片解耦(multi-SoC)策略,使得新车载计算机在设计时,可采用来自不同制造商的芯片。因此,博世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地使用所需的芯片。“我们的软件可以在不同制造商的芯片上运行,这使得软件和硬件可以相互解耦。”海恩博士说。博世是少数几家能够自始至终开发集中式电子架构的公司之一,并掌握了汽车电子、软件和云计算之间的相互关联。即使在消费者购买车辆之后,新的功能,如驾驶辅助功能更新,也可通过空中升级的方式快速部署到汽车上,这为驾驶员提供了个性化的数字体验。

关于博世

博世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配件和售后市场产品、工业传动和控制技术、电动工具、安防和通讯系统、热力技术以及家用电器。博世在1909年进入中国市场。截止至2022年,博世在华销售额达到1321亿元人民币,员工人数超过58000名。

有关博世中国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com.cn

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约421000名员工(截至20221231日)。2022财年创造了882亿欧元的销售额。博世业务划分为4个领域,涵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供应商,博世为智能家居、工业4.0和互联交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旨在打造可持续、安全和轻松的未来出行愿景。博世运用其在传感器技术、软件和服务领域的专知,以及自身的云平台,为客户提供整合式跨领域的互联解决方案。利用带有人工智能(AI)功能或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进互联生活。通过产品和服务,博世为人们提供创新有益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凭借其创新科技,博世在世界范围内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承诺。集团包括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及其遍布超60个国家的约470家分公司和区域性公司。如果将其销售和服务伙伴计算在内,博世的业务几乎遍及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博世集团于2020年第一季度在全球400多个业务所在地实现了碳中和。博世的长远健康发展建立在创新实力上。博世的研发网络拥有约85500名研发人员,其中有近44000名软件工程师,遍布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是由罗伯特博世(1861-1942)1886年在斯图加特创立,当时名为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车间。博世集团独特的所有权形式保证了其财务独立和企业发展的自主性,使集团能够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和前瞻性投资以确保其未来发展。慈善性质的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拥有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94%的股权,其余股份则分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和博世家族拥有的公司。多数投票权由罗伯特博世工业信托公司负责。该信托公司也行使企业所有权职能。

有关博世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com, www.iot.bosch.com, www.bosch-press.com, www.twitter.com/BoschPresse.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3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ÜV莱茵")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汽车")研发生产的两款纯电动城市公交车(型号:B13E01、B15E01)进行了产品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即LCA)和国际EPD(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评估。比亚迪汽车及其产品现已顺利通过TÜV莱茵审核,并在国际EPD系统上完成发布。

1.jpg

比亚迪汽车B13E01纯电动城市公交车

2.jpg

比亚迪汽车B15E01纯电动城市公交车

这意味着两款纯电动城市公交车在产品低碳设计、能源管理体系优化、能源使用效率提升等方面,符合国际EPD颁布的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类别规则,按要求进行了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并对各项环境影响进行了披露。借此,比亚迪汽车通过将低碳纳入供应链管理范畴,履行了节能降碳的社会责任,为拓展自身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推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未来,TÜV莱茵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自身领先技术、领军人才、优质资源和全球网络的优势,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助力比亚迪汽车等中国汽车品牌及其优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商,TÜV莱茵在节能环保、低碳减排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丰富经验,是德国认可委员会(DAkkS)、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德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局(DEHSt)以及台湾认证基金会(TAF)授权和认可的温室气体审核查证机构,可为汽车、化工、光伏、电子电气、地产、电池、建材等行业,提供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耗能和碳排放数据收集、建模量化指标以及评估等服务,涉及原材料、设计研发、生产过程直至产品回收等各个环节。截至目前,TÜV莱茵已为国内众多企业成功注册申请国际EPD、意大利EPD,提供LCA、产品碳足迹核查和组织碳足迹核查服务。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3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立足汽车行业实际需求 聚焦汽车芯片上车应用

近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市场监管总局认研中心”)联合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正式发布“芯动力”汽车芯片优秀案例成果。

作为国家级汽车芯片优秀应用案例评审活动,超过50个智能网联汽车芯片产品案例参与了首届评选。

凭借PIL处理器在环仿真解决方案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实例,芯华章脱颖而出,成为本次唯一获奖的数字芯片EDA验证全流程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理想汽车、东风汽车、普华软件等8家汽车产业生态优秀代表企业一同斩获“汽车芯片优秀应用技术案例”荣誉。

1.jpg

让测试有据可依 让仿真加速芯片上车

随着L3及更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的稳步提升,高性能车规级芯片作为新一代智能汽车电子最关键的核心部件,其上车应用的技术门槛非常高。

PIL处理器在环仿真解决方案通过云场景遍历仿真为HIL硬件在环仿真测试节省80%的时间,帮助车规级芯片开发提前1-2年实现上车应用。

芯华章独特的汽车场景仿真和芯片仿真两大技术,是PIL处理器在环仿真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底座。

本次入围国家级“汽车芯片优秀应用技术案例”,是芯华章与汽车产业生态合作实例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以“让测试有据可依,让行业有芯可选”为宗旨。

联盟副秘书长夏显召对芯华章给予了高度评价:“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关键的芯片技术支撑。处理器在环仿真解决方案融合了场景仿真与芯片仿真技术,为推动芯片上车应用提供了系统级软硬协同创新方法。我们鼓励发挥智能汽车产业协同优势,一起建立自主安全、高效可靠的新生态。”

关于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

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是为构建汽车芯片与软件标准检测认证新生态,促进汽车芯片与软件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发起,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天津市人民政府等部门支持下,联合汽车、软件、芯片领域的企业、高校、机构,于2023年9月成立的技术服务组织。联盟依托天津市汽车芯片标准检测创新联合会开展团体标准研究制定,推动测试认证、产业推广、应用示范、对外合作和技术交流,合力打破汽车芯片上车应用瓶颈。

关于芯华章科技

芯华章作为数字EDA验证全流程解决方案提供商,相关逻辑仿真工具获得德国莱茵TÜV集团ISO 26262 TCL3功能安全工具认证,是率先在汽车电子做垂直行业布局的中国EDA公司。芯华章打造了从芯片到系统的敏捷验证工具链,已发布十数款基于平台化、智能化、云化底层构架的商用级验证产品,完整地覆盖了数字芯片原型验证、硬件仿真、场景验证、静态与形式验证、逻辑仿真、系统调试及验证云等领域,拥有超170件自主研发专利申请。

聚焦汽车电子领域,芯华章与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中汽中心、芯擎科技、加特兰等汽车产业生态伙伴合作,共同构建系统级验证产品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落地。公司于2023年战略投资海外汽车电子功能安全解决方案企业Optima,在功能安全的前提下,致力于让新一代车不再用上一代芯片。

来源:芯华章科技

围观 9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3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益莱储亚太区高级副总裁潘海梦

2024年1月3日

Catch.jpg

2023年是重回正轨的一年,超乎寻常的机会,伴随有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化、5G落地、电动汽车、绿色能源的快速发展给整个行业带来蓬勃生机;然而,全球供应链问题、技术迭代速度的挑战以及环保可持续性带来的压力也给行业带来多重挑战。

在过去的一年里,测试测量行业和半导体行业持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由于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测试测量行业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半导体行业更是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中流砥柱,推动着智能化、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飞速发展。

2024年,我们迈入新的篇章。益莱储作为租赁合作伙伴和测试资产优化管理供应商,将继续紧跟时代潮流,不仅在自身业务中不断创新,还通过与客户、测试测量品牌原厂及合作伙伴的紧密沟通,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不断优化服务。

  • 2023回顾总结:行业的5个最强音

1)数字化转型:半导体、电子相关产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迎来快速发展,随着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普及,制造商会加速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流程,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5G市场变化:5G技术的商用在全球范围内可能进一步普及,但在某些地区也可能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的压力。这可能导致一些公司加强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例如6G技术或更先进的通信解决方案。

3)可持续发展:双碳政策下,企业更加注重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并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和设计方法。

4)全球供应链: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电子半导体产业带来风险,全球供应链问题仍然存在,原材料短缺、运输延误和贸易制约等因素对电子半导体产业的正常运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5)技术创新:行业内可能会继续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如量子计算、先进的半导体工艺等。这些创新可能为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同时也可能对现有技术和产品形成竞争压力。

  • 2024趋势分享:创新的5个关键点

1)5G技术的演进: 5G技术仍将是持续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5G网络的进一步部署和升级。这可能包括对5G新频段的利用、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对低时延和大规模连接的更好支持。

2)物联网(IoT)设备的增长: 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将继续推动对低功耗、小型化芯片和模块的需求。半导体产业可能会加大在支持IoT的芯片和解决方案上的投资。

3)自动驾驶技术: 在汽车产业中,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推动对更先进的传感器、处理器和通信技术的需求,以支持车辆感知和决策能力的提升。

4)AI硬件加速: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增多,AI硬件加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了提高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算法的效率,半导体公司可能会加强对专用AI芯片和硬件的研发。

5)可持续和绿色技术: 对于可持续和绿色技术的关注将继续上升,电子和半导体行业可能会更加注重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并采用环保材料。

  • 2024新年展望:迎接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2024年,我们展望未来,数字技术将继续深入各个领域,测试测量行业和半导体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益莱储将继续秉承专业精神,为客户提供卓越的租赁合作和测试资产优化管理服务,与时俱进,共同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期待着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渗透到企业创新和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数字化进程贡献更多力量。

1)加速数字化发辗转型

2024年,益莱储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来自是德科技、罗德与施瓦茨、泰克、安立等多家品牌的数字化、智慧化设备租赁服务将成为关注重点,以满足客户对于实时数据和远程监测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此外,益莱储通过MyER提升在线平台的用户体验,MyER在线工具让客户数字化管理自己的设备资产,创造了更高效、可定制和持续优化的管理体验,允许客户更好地调度和规划测试设备资产。

2)聚焦四大领域专业解决方案

随着行业需求不断演变,益莱储将致力于提供更专业、紧跟最新需求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在高速数字系统设计、电动汽车和ADAS、毫米波雷达、半导体等领域,垂直行业专业化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通过深入了解客户行业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测试测量设备租赁服务。

3)与时俱进的技术进步适应能力

测量和电子行业以快速技术进步著称。益莱储展现了在其库存中整合最新创新的灵活性,使客户无需承担设备所有权负担即可获得最先进的设备。益莱储一直保持着多样化和最新的测试测量设备库存。从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到5G以及电源和新能源车电动充电测试设备,益莱储全面且与时俱进的产品范围满足了电信、航空航天和制造、高速数字系统、车载系统等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4)低碳清洁和可持续性倡议

与是德科技一道,2024年益莱储将近一步深化对电源管理系统、电动充电系统的研发支持,以提高电源及电动汽车的整体效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清洁、绿色、可持续的未来交通。益莱储将继续推动可持续性倡议,致力于在测试测量设备租赁领域树立良好的环保榜样。这不仅包括提高能效的解决方案,还涉及到供应链的优化和绿色能源的应用,以及设备最终的回收处理。

结语

测试测量行业正在见证租赁偏好的转变,对灵活和定制租赁模式的需求日益增加。2024年,益莱储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创新和客户满意度,继续探索和创新租赁结构,以满足其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和预算限制。通过数字化转型、行业专业解决方案和可持续性倡议,益莱储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的领先地位,迎接新一年的挑战和机遇。

关于益莱储

益莱储/Electro Rent是全球领先的测试和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帮助客户加速创新并优化投资。自1965年以来,益莱储/Electro Rent的租赁、销售和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为通信、航空航天和国防、汽车、能源、工业、教育和通用电子领域的行业领先创新者提供服务。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lectrorent.com/cn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3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OPPO 今日宣布 Find X7 将搭载自研潮汐架构,以芯片级性能解决方案为旗舰芯片平台带来刷新上限的极致能效表现。OPPO表示潮汐是地球上最强大的,也是永不枯竭的自然能量之一,寓意着这一创新科技将有能力为 Find X7 带来奔涌不息的强大性能表现。

1.jpg

潮汐架构是OPPO自研的芯片软硬融合技术的集合。过去从一级缓存到系统缓存一直是芯片设计公司的技术区域,OPPO通过潮汐架构突破了技术的边界,掌握了三级缓存到系统缓存的使用,以无人区和深水区芯片级能力,为 Find X7 带来了计算效率的大幅跨越。

2.png

通过与芯片厂商的深度联合研发,OPPO将潮汐架构深入到传统手机厂商无法精细化使用的片上缓存系统,与芯片厂商共同设计了缓存分区,CPU/GPU的动态配比,以及干净数据的快速通道方案。通过潮汐架构,OPPO首次实现系统级缓存的动态匹配,实时地根据计算型任务与渲染性任务为CPU和GPU动态分配系统级缓存资源。通过这一独有的技术,潮汐架构可以实现8%的平均能效收益。

3.png

此外,潮汐架构还支持全新的芯片内场景级算力、功耗分析模型,能够实现基于单场景的动态算力与功耗评估和分析,以及实时动态地将每一个计算任务拆解到芯片上各个计算单元的算力分布,找出做到最佳能效组合,为多样性的用户应用都实现更具竞争力的能效表现。通过精准地动态调度GPU的算力,潮汐架构还可以出色地控制显示时延,为 Find X7 实现前所未有的持续流畅体验。在模拟用户一天320次启动应用的测试中,搭载潮汐架构的Find X7 标准差只有11ms,实现了比同平台和其他平台都持久稳定的流畅表现。

4.jpg

了解更多 Find X7 系列新品信息,可关注OPPO官方微博。2024年1月8日14:30将正式举办新品发布会,届时敬请前往OPPO官网等直播平台观看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3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