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销售额保持增长,销售额407.5亿美元,同比增长59.9%,出货量282.0万台,同比增长5.9%。

浪潮信息蝉联全球前二,中国第一,服务器出货量全球市场占比11.3%,同比增长50.4%TOP5厂商增速第一。

1.jpg

数据来源: Gartner

当前,全球仍处于AIGC爆发阶段,为不断优化提升AI大模型能力,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加速落地,基于GPU、ASIC、FPGA等多种加速芯片的AI服务器需求持续上涨,拉动了全球服务器市场销售额强劲增长。Gartner预计至2027年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30%。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第一季度,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也在加快生成式AI与金融、通信、公共事业等更多传统企业应用的结合,一切计算皆AI。为了支撑千行百业最广泛的场景,让AI大模型应用与云、大数据、数据库等通用场景实现更为紧密高效的融合,通用服务器也在发生"智"变。这类更智能的通用服务器需求大幅度增长,也拉动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的上涨。

从地域来看,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第一季度出货量上,成熟亚太地区增长12.5%,新兴亚太地区增长6.5%,拉丁美洲同比增长3.9%,大中华地区同比增长30.3%,领涨全球。

面向人工智能算力范式不断革新,浪潮信息全面拥抱智慧时代,升级元脑品牌,为千行百业的智慧化创新提供更智能、更绿色的算力支撑。AI大模型训练领域,浪潮信息拥有全系领先的AI服务器,支持国内外主流的AI加速芯片,可面向应用优化,实现AI计算系统超过80%的实际算力利用率,并通过计算策略优化可实现性能99%线性扩展;针对AI大模型与通用场景融合的应用需求,浪潮信息通用服务器支持具有AI加速功能的处理器,采用张量并行策略提升服务器计算效率,并通过NF4量化、嵌套量化等技术压缩模型权重参数,在业界首次实现服务器基于通用处理器,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的运行,加速大模型智能涌现。在绿色低碳方面,浪潮信息创新研发全液冷冷板、浸没式冷板等多种新型高效散热技术,实现服务器产品全栈液冷覆盖。

目前,浪潮信息全球化布局不断加快,拥有8个全球研发中心、14个全球制造中心及50多个业务分支机构,服务器产品技术及方案能力被全球客户广泛认可。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0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现代智能家居中,自动化照明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星科创推出的最新人体热释电传感器,专为网红楼梯设计,让您的楼梯照明更智能、更便捷。

这款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楼梯旁,能够精准感应人体热量。当传感器检测到有人靠近时,楼梯灯带会自动点亮,照亮前行的道路;当感应不到人时,灯带则自动熄灭,节能环保。其感应距离可达7米,满足大部分家庭和商业环境的需求。同时,延时关闭时间可以在5到300秒之间自主调节,灵活适应不同场景。

产品特色

  1. 高精度感应:星科创人体热释电传感器采用先进的红外技术,能够精准感应人体热量,确保灯光在需要时及时开启。

  2. 智能控制:根据用户需求,延时关闭时间可以在5到300秒之间自由调节,灵活适应不同环境和使用习惯。

  3. 节能环保:传感器智能控制灯带,避免长时间不必要的照明,节约电能,延长灯带寿命。

  4. 长距离感应:传感器感应距离可达7米,覆盖广泛,适用于大部分家庭和商业场所。

使用场景

  1. 家庭楼梯:在夜晚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当您走近楼梯时,灯带会自动点亮,提供足够的照明,确保您和家人的安全。

  2. 商用场所:如酒店、商场、办公楼等,通过安装星科创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实现智能化的楼梯照明管理,提升整体环境的现代感和舒适度。

  3. 公共设施:如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可以在特定区域安装传感器,确保在游客经过时提供适当的照明,增强参观体验。

安装与维护

星科创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安装简便,只需将传感器固定在楼梯旁适当位置即可。无需复杂的布线或设置,省时省力。产品采用耐用材料制造,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极大地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用户评价

许多用户反馈,安装星科创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后,楼梯区域的照明得到了显著改善,不仅提升了家居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还增加了现代感和美观度。特别是在夜间,自动点亮的楼梯灯带给家庭成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再也不用摸黑上楼,广受好评。

厂家直销,质优价廉

星科创坚持以高品质的产品和合理的价格回馈广大用户。我们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省去中间环节,让您以最实惠的价格享受最优质的产品。无论是家庭用户还是商业用户,星科创人体热释电传感器都是您智能照明的不二选择。

无论是为了提升家居的便利性,还是为了增加家居的现代感,星科创人体热释电传感器都是您的理想选择。立即选购,体验智能生活的魅力!我们致力于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您的生活更加智能化、舒适化。

来源:星科创传感器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炎炎夏日不能没有空调,而制冷剂是空调的“灵魂”。制冷剂一旦泄漏,不仅影响制冷效果,且危害极大。如何检测制冷剂泄漏呢?

近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与全球领先的安全科学公司UL Solutions联合举办了家电产品认证国际合作项目座谈会,各位行业专家就国际家电产品认证的发展趋势、标准要求及市场准入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1.png

座谈会期间,汉威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模组ZRT510产品获得由CQC颁发的国际合作项目认证证书。汉威科技集团不仅是首批获证企业之一,更是制冷剂传感器领域首家获证企业,这标志着汉威科技集团在可燃制冷剂空调器用零部件安全认证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

2.jpg

3.jpg

此前,ZRT510传感器还通过了美标、欧标(UL/IEC 60335-2-40:2022)认证,获得了2023年第7届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组二等奖、中国室内健康舒适环境CCMSA-Wie Tec创新奖多项殊荣。

01 什么是制冷剂?

1902年7月,威利斯·开利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空气调节系统(简称“空调”),自此空调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说“假如没有空调,世界的工作效率会降低40%。”全国网友更是高呼:我的命都是空调给的。

空调之所以能成为解暑神器,制冷剂(又称雪种、冷媒)起着重要作用。制冷剂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其利用在蒸发器中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时放热的特性,实现热量的转移和室内温度的调节。

20世纪早期,较易获得的天然制冷剂(如氨、二氧化硫和氯化甲烷等)被人们选用,但其具有毒性、易燃性或腐蚀性,对操作人员和使用环境有较高风险。

30年代,更安全耐久的氟利昂类制冷剂(CFCs,如R12、R11)开始普及,虽然不会对操作人员带来中毒风险,却在80年代被发现会破坏臭氧层,目前已淘汰。

90年代,有助于保护臭氧层的氢氟碳化合物(HCFCs,如R22)和氢氟烃(HFCs,如R134a被广泛使用,然而后来被证明,它们是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变暖。目前HCFCs类欧美国家已经淘汰,我国正广泛使用,尚处于淘汰初期。HFCs类国外处于淘汰初期。

2010年后,为了尽可能保护臭氧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各国开始寻求低GWP(全球增温潜势)、低ODP(臭氧消耗潜势)的新型制冷剂替代方案。美国、日本主要采用R32(二氟甲烷,CH2F2),中国、德国、瑞典等主要采用R290(制冷剂丙烷,C3H8)。

02 制冷剂泄漏检测为何如此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制冷剂正朝着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但制冷剂毕竟是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不仅影响制冷效果,还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据媒体报道,杭州某女士连续数月头晕走不了路,看东西有轻微旋转感,还会耳鸣、呕吐,甚至无法站立,辗转多地仍未治愈。在一次维修空调时终于发现“真凶”,空调内机铜管接头没有拧紧导致制冷剂R32全部泄漏。据悉,R32虽无毒无味,但属于易燃、窒息性气体,如果在密闭空间聚集,其蒸汽可能引起瞌睡和头昏眼花、呼吸困难、肌肉乏力、警惕性下降、反射作用消失、失去协调性并感到眩晕,直至引起恶心、呕吐,造成进一步的肺损伤,最终导致抽搐、昏迷和死亡。后来该女士将安装空调的公司告上法庭并胜诉,被告判赔10.93万元。

由于制冷剂泄漏可能造成诸多风险,因此,对其进行泄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传统空调一般采用便携式制冷剂泄漏检测仪进行检测。较高端的家庭智能空调、智能汽车空调系统,则集成了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可以直接实时监测制冷剂泄漏情况,更加安全、智能。

4.png

汉威科技集团推出的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模组ZRT510,基于非分散红外(NDIR)原理,采用多气体补偿算法,搭载温度、湿度、压力多维补偿机制,具有自加热、抗水汽干扰、不中毒以及高灵敏、长寿命等特点,可快速、精准检测R454B、R32、R290等制冷剂浓度,适用于空调、暖通制冷、工业过程及安全防护监控领域的泄漏检测。

同时,产品支持结构件、硬件、软件多元定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在智能空调、冷媒泄漏检测仪等终端产品已有诸多应用案例,综合优势领先行业。

结语

制冷技术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制冷剂的迭代史。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制冷剂将朝着绿色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空调系统在家居、汽车、工商业等领域的大量普及,制冷剂泄漏检测也将更精准、更智能、更便捷。汉威科技集团将以领先的传感器产品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IBM(纽交所代码:IBM)和微软(Microsoft)宣布加强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合作,旨在帮助客户实现安全运营的简化和现代化,并有效管理和保护混合云身份的安全。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混合云与 AI 来推动创新,他们需要升级安全能力,以保护其宝贵数据。结合IBM Consulting(IBM咨询)行业领先的网络安全服务和微软的全方位安全技术解决方案,两家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所需的技术工具和行业专长,简化端到端的安全运营并加速其现代化,从而充分利用云技术的强大能力保护数据安全,推动业务增长。

IBM Consulting 网络安全服务全球管理合伙人 Mark Hughes 表示:"要想成功驾驭不断变化、日益复杂的数字环境,就不能再事后考虑安全问题,它必须成为每个组织核心运营的重要部分。我们与微软的合作为客户提供了一种简化、高效、经济的方法来保护云工作负载,并有效管理企业经常面临的大量威胁。"

实现安全运营现代化 
借助IBM 的威胁检测和响应 (TDR) 云原生服务,企业可将 Microsoft Sentinel、Microsoft Defender XDR、Microsoft Defender for Cloud 与基于 IBM TDR 云原生服务、AI 驱动的安全技术完美结合,帮助客户加快威胁检测和响应的速度。

作为联合解决方案的一部分,IBM Consulting 的全球安全分析团队为客户的混合云环境提供全天候(24/7)的监控和调查,并自动修复安全警报。IBM Consulting 还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安全运营转型,最大程度地发挥微软的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的价值。

通过充分利用微软安全产品的能力,TDR云原生服务可有效保护客户所部署的微软云环境。最近,该服务成为了Microsoft MXDR(托管扩展检测和响应)验证的解决方案,继续加强与微软安全平台的集成。

管理和保护云身份
云身份日益成为企业网络战略的重要基石,但由于可用的工具、服务和方法众多,云身份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帮助客户有效应对这种复杂的环境,IBM Consulting 和微软在 Microsoft Entra® 工具套件的基础上合作开发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基于IBM的自动化和加速器工具,以及行业专长不断完善。该解决方案旨在保护客户的云上之旅,同时优化与运行多重身份工具和服务相关的身份环境与成本,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优化、更经济、更安全的服务。

微软安全业务市场营销副总裁 Alym Rayani 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在各行各业加速推进,组织需要全面统一的云安全方法,保护企业从芯片到云的各个层级的安全。我们与 IBM Consulting 的合作旨在帮助客户更轻松、更安全地利用云和 AI 的强大力量,推动业务创新。"

共同投资,培养技能 
IBM Consulting和微软的最新合作,是双方多年来共同开发与交付企业级云安全解决方案的延续。IBM Consulting 和微软还为联合市场策略和技能重塑项目持续投资,为新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支持,并帮助客户将安全提升到云和 AI 之旅的重要战略地位。例如,IBM Consulting有1300 名经过微软认证的安全顾问已接受相关培训,帮助客户在复杂的云和应用环境中,以原生方式嵌入微软的安全工具(包括 Microsoft Defender 套件和服务)。

淡水河谷全球首席信息安全官 Dan Harif表示:"在淡水河谷,我们的网络防御中心团队在两个行业领先的网络安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将微软领先的安全技术与 IBM Consulting的威胁检测与响应服务完美结合,不断完善我们的保护、检测和响应能力。"

其他信息来源: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2024年6月23日至27日,第61届设计自动化大会(DAC)在美国旧金山成功举行。DAC是全球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年度盛会,自1964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为全球EDA技术和芯片设计领域的风向标。大会吸引了全球顶尖的EDA公司、半导体企业、学术机构和研究组织的专家,探讨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和未来方向。

本届DAC会议由计算机协会(ACM)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主办,并得到ACM设计自动化特别兴趣小组(SIGDA)和IEEE电子设计自动化委员会(CEDA)的支持。会议吸引了约200家全球领先企业参会,涉及多个应用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汽车、设计服务、云设计、嵌入式系统和软件(ESS)、知识产权(IP)、安全/隐私等。DAC不仅是展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平台,还为设计师、研究人员、工具开发人员和供应商提供了出色的培训、教育、展览和交流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半导体厂商已经成为华大九天的重要用户和合作伙伴,华大九天的技术与产品也在不断迭代演进。在本届DAC大会上,华大九天集中展示了多款核心产品和应用方案,吸引了众多参展用户关注。

2.jpg

多款核心产品,成为关注热点

  • Empyrean Liberal®系列工具

    用于Standard Cell、IO、Memory、IP的特征化提取。其中Empyrean Liberal® Mem和Empyrean Liberal® IP通过自动化方式自动提取memory/IP LVF模型,保证精度的同时性能实现量级提升。

  • Empyrean ALPS® RF

    高性能射频仿真分析工具。基于Empyrean ALPS® SPICE仿真平台的高性能求解引擎,Empyrean ALPS® RF的PSS/HB分析在后仿测例仿真中相比传统方式可实现3-5倍加速,基于CPU-GPU异构加速技术在HB分析中可实现额外10倍加速。

  • Empyrean ALPS-GT®

    业界首款GPU加速的SPICE模拟器,引起广泛关注。

制造领域布局,完善产品矩阵

  • Empyrean XModel®

    高性能模型提取解决方案,提供CMOS、分立器件和第三代半导体的器件建模。

  • Empyrean Demeter®

    IBIS模型生成和验证解决方案,支持所有类型IBIS buffers。

上述多款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展示了华大九天在仿真及特征化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华大九天在参展商论坛上发布了关于“嵌入式存储器和IP块的超快速变化表征”的解决方案,旨在解决嵌入式存储器和IP块在高速变化环境中的表征问题。 

3.png

技术优势

  • 速度提升

    自动化特征化提取极大缩短处理时间,传统方法下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周,而使用Empyrean Liberal® Mem/IP,这一过程可在几小时内完成。

  • 高精度

    不仅速度上有突破,还确保高精度表征结果,这对于设计要求严格、精度高的现代芯片设计至关重要。

  • 广泛适用性

    支持多种类型的嵌入式存储器和IP块,包括先进工艺节点下的最新设计。

携手业内合作伙伴,强化生态系统建设

4.jpg

对于EDA厂商来说,生态的成熟和壮大非常重要。除了展示多款新品和方案,华大九天的生态合作伙伴也纷纷登台介绍了其合作案例。Diodes介绍其使用Empyrean Patron®进行汽车芯片的EM/IR分析的情况,分享如何通过华大九天解决方案加速产品设计周期,并提高电磁分析流程的准确性。

5.jpg

英伟达在华大九天展位上展示了Empyrean ALPS-GT®的强大功能并演示Empyrean ALPS-GT®如何在不牺牲精度的情况下,将运行时间从20天(使用传统CPU模拟器)缩短至仅仅2小时。Empyrean ALPS-GT®由华大九天在2018年正式推出,是业界首款GPU加速的SPICE模拟器,基于大算力异构平台和独创的异构智能矩阵求解技术SMS-GT,极大地提升了电路仿真的性能,保持100% True SPICE精度,性能相比CPU架构的SPICE提升了10+倍。这一演讲吸引了众多行业人士的关注,著名EDA 产业评论家自由撰稿人John Cooley 也莅临展台听取英伟达经验分享并积极提问。

6.jpg

华大九天在本届DAC大会上展示了其尖端的EDA产品和应用方案,并通过精彩的案例分享,与行业领导者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体现其作为全球领先EDA提供商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九天”)成立于2009年,一直聚焦于EDA工具的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业务,致力于成为全流程、全领域、全球领先的EDA提供商。

华大九天主要产品包括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存储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射频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晶圆制造EDA工具和先进封装设计EDA工具等软件,并围绕相关领域提供技术开发服务。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封装领域。

华大九天总部位于北京,在南京、成都、深圳、上海、香港、广州、北京亦庄和西安等地设有全资子公司,在武汉、厦门、苏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来源:华大九天

围观 1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7月8日,备受业界瞩目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序幕,今年的慕展以新能源汽车、储能、智能驾驶、卫星通信、机器人、可穿戴、智能建筑、边缘智能、智慧电源、第三代半导体等应用领域为看点,汇聚1600+国内外优质电子企业参展,吸引了大批设计工程师到场观摩,芯海科技携智能工业、汽车电子信号链精品首秀慕展就吸引了很多工程师的围观。

1.jpg

在智能化时代,信号链产品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在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和应用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众所周知,在智能设备中嵌入了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等,这些传感器是信号链的起点,信号链产品如模拟前端(AFE)和放大器,用于增强和处理来自传感器的微弱信号,确保信号的质量和准确性。

此外,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通常很微弱且易受噪声干扰,信号链中的放大器可以放大这些信号,使其达到可处理的水平。另外,被采集的模拟信号需要转换为数字信号才能被数字处理器处理,因此模数转换器(ADC)也是信号链中的关键组件。

2.png

在2024慕展上,芯海科技现场展示了大量智能工业、汽车电子信号链精品。仅ADC就展示了支持16/12/8/4通道的汽车级SAR ADC CS1795x系列,它采用SPI通信接口,最高采样速率可达1MHz,配备自动/手动模式切换功能,工作温度范围为-40~125℃。典型应用有BMS电压和绝缘检测和电源系统监测和多路数据采集等。

此外,还有24位汽车级SAR ADCCS1247B系列,它采用SPI通信接口,集成多路复用器,最高支持三路差分输入、工作温度范围为-40~105℃。内置低温漂基准,典型应用有温度测量、压力变送器、电流\电压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等;

3.jpg

此外还有精密的低功耗Σ-Δ ADC CS1x1x系列,它提供测量传感器信号所需的所有功能。集成了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电压基准、振荡器和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CS1x1x提供:

1.具有SPI接口的3.3kSPS/860SPS CS1x18系列

2.具有I2C接口的3.3kSPS/860SPS CS1x15系列

3.支持最高6kSPS速率和超小信号测量、SPI接口的CS1118P系列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的输入范围从±102.4mV到±6.144 V,可以高分辨率地测量大、小信号。输入多路复用器(MUX)允许测量两个差分或四个单端输入,可以在连续转换模式和单次转换模式下工作。在单次转换模式下,它在转换完成后自动关机,超低的工作电流和MSOP封装非常适合功率和空间受限的传感器测量应用。

4.png

在智能工业、汽车电子信号链MCU方面,现场展示了集成12位DAC的高性能、高可靠信号链MCU CS32F061系列,它内嵌ARM® Cortex™-M0内核,主频最高48MHz,8K字节SRAM;提供2xI2C接口,1xUART接口,1xSPI接口;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工作电压范围 2V~5.5V;

丰富的模拟特性:2 x 12bit DAC;2 x 模拟比较器;12位ADC;最大23ch输入;集成温度传感器;1.2/2.5V低温漂基准,60ppm/℃。

典型应用是电池管理、工业控制和通信等。

5.png

此外芯海科技还展示了超低功耗MCU CS32L010系列,它基于32 位 ARM® Cortex®-M0 内核,最高可运行在 24MHz,内置 64K 字节的嵌入式 Flash,4K 字节的 SRAM;集成了12 位 1Msps 高精度 SAR 型 ADC、 RTC、比较器、多路 UART、SPI、I2C 和 PWM 等丰富的外设接口,具有高整合度、高抗干扰、高可 靠性的特点;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工作电压范围 2.5~5.5V;可提供一系列电源工作模式,以满足不同的低功耗应用。

典型应用有控制器、手持设备、A/V 接收器、数字 TV、 PC 外设、游戏和 GPS 平台,工业应用等。

现场还展示了信号调理SoC CS32A010系列,它有2路恒流源1~1000uA输出,精度:±5%;4路电压源输出,低温飘基准:30ppm/℃,有8通道24Bit Σ-Δ ADC,ENOB 22.9bit;内置12Bit DAC,带载能力5KΩ,负载电容50pF;内核采用ARM® M0@24MHz,Flash 64K,SRAM 8K可外置高低速晶振,支持万年历功能支持I2C,SPI,2*UART,PWM,典型应用就是传感器。

3 (1).png

现场还展示了基于低功耗蓝牙 5.0 协议栈的CST92F25系列,它是高集成度的低功耗BLE SoC,内置 32 位Cortex-M0 CPU、512KB Flash、64KB SRAM 等,具有国际领先的低功耗、通信距离和抗干扰性能,同时实现了更低成本。典型应用是物联网IoT和智慧健康。

芯海科技的新品2-5串BMS CBM8580也有亮相,它集成32bit的M0@24MHz;支持最低0.5mΩ的采样电阻;有两路的16bit的CCADC和VADC.VADC:19uV; CCADC:1.9uV;

支持SHA-256安全算法;采用标准I2C通讯和SWC单线通讯(1MHz)典型应用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码产品等。 

2 (1).png

今年慕展的一大特色就是大量汽车电子新品亮相,除了汽车电子信号链产品,芯海科技也携多款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亮慕展,其中包括32位车规PD MCU CS32G020Q系列,它满足AEC-Q100要求,集成两路独立Type-C CC和USB PD控制器,Load Switch,USB BC1.2,支持主流手机快充协议,典型应用有车载充电器以及车载投屏等。

芯海科技通过AEC-Q100认证车规MCU CS32F116Q系列也有亮相,它基于高性能32位内核, 嵌入128Kbytes Flash 和 20Kbytes SRAM,最高工作频率 72MHz;它提供标准的通信接口(CAN,I2C,SPI 和 USART(兼容LIN),USB), 2 路12bit ADC, 3 个通用 16bit 定时器和1 个增强控制型 PWM 定时器;工作温度-40°C~125°C。典型应用包括电动座椅、车尾灯、大灯、空调控制器等车身控制应用场景。

1 (1).png

芯海科技用于汽车的高集成度的BLE SoC CST92F42系列也有展示,它支持蓝牙LE V5.1 特性:它外设资源丰富有RAM 64K/Flash 512KB等,低功耗方面Sleep功耗3.3uA @64KB RAM retention;支持-40~105℃,满足HTS、BHAST、TCT、UHAST,有良好的EMC性能更易通过认证,并提供2.4G/mesh组网方案,符合CCC联盟数字钥匙规范:支持Privacy、安全连接、LR、Advertising Extensions等特性。典型应用有数字车钥匙、智能传感网络和家庭燃气报警器等。

芯海科技用于座舱、车门、后备厢等压力触控按键以及中控屏等车载屏幕控制的压力触控专用SOC CSA37F62系列也有展示,它支持8路差分输入通道,内置1~1024 倍PGA、12Bit SAR ADC和12Bit DAC 失调电压校准;内嵌32Bit RISC内核,24MHz工作频率,64K Flash,4K LDROM,16K SRAM,支持I2C和UART通讯接口。

作为一家是一家集感知、计算、控制、连接于一体的全信号链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芯海科技围绕人机交互、工业储能、动力电池、计算与通信、域控制器、电动工具、车载快充、电流电压测量、智能座舱和流量测量等十个领域布局信号链产品,此次首秀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主要展示了部分智能工业和汽车电子信号链产品,未来,芯海科技将不断创新,将“感知世界、赋能创新”进行到底!

欢迎来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芯海科技展位(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4馆4829号),探索更多信号链产品!

关于芯海科技

芯海科技(股票代码:688595)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一家集感知、计算、控制、连接于一体的全信号链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公司专注于高精度ADC、高可靠性MCU、测量算法以及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产品和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测量与工业控制、通信与计算机、锂电管理、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慧家居、智能仪表、智慧健康等领域。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合肥、西安、上海、成都建立子公司,设立北京办事处,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八次获得国家工信部“中国芯”奖项,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奖及科技进步奖,并被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物联网芯片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汽车电子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是国内少有的拥有模拟信号链和MCU双平台驱动,且同时拥有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年均研发投入超过20%,研发人员占比超70%,核心成员均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截止2023年底,芯海科技累计拥有专利申请超1000+件,已授权专利近450+件(含美国专利),拥有专利数量在科创板芯片设计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同时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更多信息请登陆:www.chipsea.com

围观 1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年来,以数智低碳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低碳生活、安全出行、自动化智能设备、高频高速通信等领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而在这众多蓬勃发展的领域背后,都离不开应用革新的关键力量——电子元器件:它们是现代汽车中感应距离、降耗减排的传感器,是支持智慧楼宇气流、温度等空调设备先进化控制的继电器,是适用于游戏控制器按键,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微动开关,是实现各行业前沿技术的重要基础。

作为长期深耕于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全球数智低碳转型专家,欧姆龙器件与模块解决方案业务始终秉持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传感&控制+思考"核心技术为驱动力,致力于"普及新能源和高速通信"。围绕"绿色低碳""高效安全""智能感知"等场景,欧姆龙开创了多款电子元器件前沿产品和领先解决方案。

1.jpg

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欧姆龙展位

"绿色低碳":助力实现价值链减碳

伴随全球产业协作日益紧密,促进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然之举。欧姆龙通过启动长期战略规划"Shaping the Future 2030",聚焦 "实现碳中和"社会课题,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与技术创新,赋能上下游价值链共同减碳,为全球迈向绿色可持续未来贡献力量。

借助继电器、开关、连接器、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的产品组合,欧姆龙打造应用于多种场景的节能解决方案,协助全球客户降本增效。例如:在家用场景中,欧姆龙围绕家电、照明控制、游戏控制器等设备精心构建了低碳解决方案;在建筑物场景中,由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交流/直流充电桩等领域的众多创新系列产品共同构成的"光储充一体化"系统,通过应用场景的绿色闭环,有力推动整个价值链实现减碳目标。

2.jpg

"高效安全":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

随着制造业在生产时对于安全性、节能性、设计性和功能性的要求与日俱增,欧姆龙为客户实现全面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打造了高效解决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助力行业提质增效,从而发展新质生产力。

欧姆龙为确保自动化生产时的安全及稳定,着重强化了电子部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机械臂、PLC以及CNC 的应用及解决方案。同时,针对自动化测试设备,重点开发了电子部件在IC测试系统、电源内测试仪等测试设备的应用及解决方案,以提升测试设备的精准性及稳定性,推动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提升。

3.jpg

"智能感知":强化场景链智能

欧姆龙深知感知智能化是人工智能服务于工业社会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而感知技术也借由融入具体的行业场景,引发了生产力模式的变革。

对此,欧姆龙以对行业和社会多元需求的深刻理解、对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的持续追求,研发了包括健康设备检测、水质检测、姿态检测、激光雷达在内的多场景感知智能解决方案。

5.jpg

为助力"实现碳中和""实现数字化社会"目标愿景的达成,欧姆龙还着眼于推进"智能工业自动化""绿色充电新时代",积极探索出多款新品。

"智能工业自动化"

电子元器件行业正处于一个产业、技术全方位变革的新时代,涉及产品、开发、生产等多维度。欧姆龙积极对接不同行业领域需求,打造多款定制化产品,引领生产制造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 G6DN PCB功率继电器纤薄,兼备大开关容量、交叉式节点,具有加强绝缘、长寿命等特点,能应用于复杂的高温作业环境。

  • G5Q则具有开关性能,适用于各种负载,支持保持电压稳定,有助于节能。

  • B5WC则是一款内置于设备的颜色传感器,通过检测液体的颜色变化,实现设备的多功能化和工业自动化。

6.jpg

绿色充电新时代

随着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等行业领域的兴起,对继电器在数量及质量上的需求持续增长,并呈现出向小型化、高容量、长寿命方向发展的趋势。

  • G9KC是欧姆龙即将上市的4极PCB功率继电器,适用于三相交流充电桩。相较于同类产品,其接触电阻更低、设计空间和成本更少、寿命更长,能够有效应用于稳定快速的EV充电。

  • G8PC则是专为车载OBC研发的符合车规认证的小型高容量OBC功率继电器,具有可靠性、轻量化等特征,能帮助客户实现成本降低,紧凑设计。

  • G7EB-E2的尺寸和重量与标准型号相同,但能将额定载流和最大开关电流提高至150A,能用于交流、直流电路,满足光伏逆变器和充电桩的行业要求。

欧姆龙电子部件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张莉表示:"一直以来,欧姆龙器件与模块解决方案事业以‘连接/切断'为核心技术,促进‘普及新能源和高速通信',致力于为行业数智化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未来,欧姆龙希望与更多领域的客户携手,通过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持续为中国制造业的绿色低碳未来贡献数智思路。" 

7月8日至10日,欧姆龙如约奔赴全球电子行业盛会—— 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上述产品与解决方案亦重磅展出。除了展示创新成果之外,展台现场还设有姿态检测、VR互动区域,使观众能够亲身感受到数智技术带来的全新体验,深度诠释"以创新驱动数智化变革"。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领先的连接和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 Qorvo® 携“消费电子、物联网和汽车”三大主题,于 7月 8 日参加 2024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通过一系列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呈现多元化创“芯”成果的同时,展示了公司在连接和电源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

在展会期间,Qorvo 将全程安排资深工程师介绍移动设备射频前端、Wi-Fi 7、UWB、Matter、Sensor Fusion、电源管理以及碳化硅解决方案的优势与特点,讲解这些创新产品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欢迎大家前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E4 馆 4500 展台,与 Qorvo 专家现场交流。

1.jpg

消费体验升级:全面提升移动设备智能化水平

在日新月异的消费电子市场中,技术的革新不仅推动产品的进化,更引领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革。Qorvo 在移动产品和基础设施应用领域建立了深厚的射频领导地位,拥有完整丰富的产品组合实现智能消费电子的创新设计,从高度集成的射频前端到最新的 Wi-Fi 7 标准,再到时髦的 Sensor Fusion 和高效的 PMIC,Qorvo 正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助力智能便携设备迈上新台阶。

手机作为与人类最密切的智能终端应用之一,其轻薄化和高性能需求日益显著。Qorvo 展出多款应用于手机的高度集成射频前端模块,其通过集成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开关、低噪声放大器和双工器等功能,支持多频段通信,以增强设备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收发能力,并有助于减小设备尺寸。Qorvo 的 PAMiD 模块在设计初期就已充分考虑性能的优化、兼容以及互扰等一系列问题,帮助客户提升电池使用时间并避免电磁干扰带来的烦恼。相比传统的分立方案,Qorvo 的高集成 PAMiD 模块可帮助客户有效控制研发成本并缩减开发周期,广泛支持 2G/3G/4G/5G 多模调制解调器、手机、数据卡或可穿戴设备,也能应用在高性能通信系统中。

2.jpg

3.jpg


7
9 14:00-14:30Qorvo 连接事业部高级市场经理 Jeff Lin(林健富)将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国际嵌入式系统创新论坛上,带来以《Wi-Fi 7 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的演讲,敬请期待!
在无线连接方面,Qorvo 的 Wi-Fi 7 FEM 和滤波器解决方案,融合低功耗和紧凑封装的优点,显著扩展产品开发的可能性和灵活性。同时,Qorvo 在 Wi-Fi 7 路由器中应用的技术和产品可为云游戏、AR/VR、高清视频流、智能家居等场景提供流畅、高效的连接体验。

在人机交互应用上,Qorvo 可为用户带来创新的触控体验,无论是在工业,可穿戴设备或消费电子,其 Sensor Fusion 方案集成 MEMS 传感器、ASIC 芯片、机电一体化结构、软件,颠覆传统物理按键的操作模式,具有卓越的防水防尘、抗油污和 3D 触控特性,可在任意环境中实现精准触摸输入,助力智能手机固态按键、以及以可穿戴和电动牙刷为代表的个人便携设备实现一体化、无间隙的产品设计。该方案已成功在多款笔记本电脑上实现量产,全面提升触控板的操作体验。此外,防水防尘的特性特别适合电动工具、割草机

4.png

等园林工具实现无间隙的外观设计。

Qorvo 用于 BLDC 的电机控制器在硬件层面无缝集成了三相栅极驱动器、电源管理、模拟前端和相关电路等必要组件,单芯片紧凑型封装可有效减少 PCB 尺寸并降低物料成本,提供完整的智能电机控制解决方案。面向高强度耐用型设备的全新 PAC 系列集成了多重安全功能,包括刹车控制、驱动禁用、逐周期电流调节、VDS 检测、增强型栅极驱动、采样和保持滤波,以及可配置 AFE 看门狗定时器,确保系统可靠性,更好的满足 Class B 级功能安全保护需求。

5.jpg

同时,对于电子终端设备的能耗需求,Qorvo 也展出多次可编程 PMIC 以及企业级断电保护(PLP)芯片产品。其中,PMIC 是高效且高度集成的电源解决方案,能够在拥有多个电源轨的复杂系统中有效执行功率分配。而 PLP 方案则更专注于保护功能,是 Qorvo 专为低电压应用设计的断电保护 IC,具备高电压能量存储、热插拔功能和浪涌电流控制等特性。此外,该芯片还具有自主健康监测和多种保护功能,可满足需要高效电源管理和保护的电子设备。

6.jpg

不止是智能家居:多种无线通信协议选择助力工业智能化

当前,物联网技术已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推动现代科技革新的关键力量。在此趋势下,Qorvo 的连接与电源技术为物联网应用添加一系列创新的可能性,可全面提升家庭自动化和工业控制领域的智能化水平。

在智能家居的创新中,Qorvo 已获专利的 ConcurrentConnect™ 技术可以兼顾 Zigbee,BLE 和 Matter over Thread 协议的无缝共存,支持同一套硬件设计可通过软件切换,轻松实现多协议支持。这项技术不仅适用于智能灯泡、门锁、传感器等传统智能家居产品,还可扩展到智能网关设备、智能音箱等新型物联网设备。例如,通过在 Wi-Fi 主平台上加入 QPG7015M 芯片,智能网关设备便能利用 BLE 对 Matter 设备进行配网,同时支持 Zigbee 设备和 Matter over Thread 设备,为不同生态间的交互提供新的可能性。后续 Qorvo 还将提供更大存储空间的 SoC 产品,以支持更丰富 Matter 产品应用的开发需求。

7.jpg

同时,Qorvo 也展出具有高精度定位、快速响应和低能耗等优势的 UWB(超宽带)技术,能够解锁更多创新交互方式,提升家居系统和工业联网应用的智能化水平。UWB 可提供厘米级的测距精度、单芯片级的高精度 AoA 角度测量,以及人体存在和呼吸检测,并支持手势识别,从而全面支持包括手机端、智能家居设备以及工业物联网场景下的精准距离测量和定位需求。

8.jpg

在工业物联网领域,Qorvo 的 Wi-Fi 7 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Wi-Fi 7 路由器能够满足高速率、高广覆盖和高吞吐量的需求,为工业物联网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持。针对 Wi-Fi 7 频段共存的问题,Qorvo 开发 BAW 滤波器,有效抑制 Wi-Fi 与 LTE 之间的相互干扰。而 Qorvo 的 FEM 产品以其出色的 EVM 指标和小型化设计,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覆盖范围和灵活性,非常适合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工业应用。通过这些创新的产品和技术,Qorvo 正助力工业领域迈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

9.jpg

对于工业智能化转型趋势,Qorvo 展示无线电池管理系统(BMS)demo,通过无线化设计,用户可远程监控电芯的各种指标,包括电量、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降低运营成本。Qorvo 的 BMS 芯片能够精确监控和管理电池状态,确保设备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运行和电池的高效利用。未来,Qorvo 将推出搭载 BLE的 BMS SoC 产品,进一步拓展无线 BMS 的应用范围和能力。

10.jpg

助力汽车智能化:智能座舱与互联汽车塑造出行新体验

当前,汽车行业正迎来一场以智能化、电动化和互联化为主导的趋势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汽车不再仅仅只是交通工具,而是逐渐演变成集智能、舒适和时尚于一体的第三空间。在这个全新的汽车时代,Qorvo 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驱动着智能出行的新体验。

Qorvo 利用 Sensor Fusion 技术打造车载智能座舱 3D 显示屏的创新应用,通过方向盘、中控台等操作界面为创新人机交互设计提供多维度输入数据。此外,这项技术还被应用于电动车窗开关、电动门把手以及金属材质按键,实现无缝的设计和多级力触发功能,展现传感器的卓越灵敏度,达到“既美观又实用”的效果。并且 Sensor Fusion 技术还可用于两轮摩托车的智能表面设计,达到防水、防污的性能,使其无论是在户外场景还是恶劣环境下,都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11.jpg

Qorvo 的 UWB 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正推动着车辆安全和便捷性的提升,其基于 UWB 的车内乘客检测开发套件,通过高精度定位能力,能够精准检测车内乘客,包括婴儿的存在情况,有效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此外,UWB 技术在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中的应用,为用户带来更便捷和安全的解锁体验,同时在车载雷达系统中,它增强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为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些创新应用不仅提升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也增加汽车安全和便捷性。

12.jpg

此外,碳化硅技术在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功能方面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碳化硅以其优异的物理特性,如高击穿电场、高热导率、低电阻率等,为电力电子系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Qorvo 展出的 1200V SiC 模块采用紧凑型 E1B 封装,可以取代多达四个分立式 SiC FET,从而简化热机械设计和装配。并且这些模块搭载独特的共源共栅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导通电阻和开关损耗,极大地提升能源转换效率。这些 SiC 模块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设计中,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散热需求,从而增强汽车的充电效率和续航里程。

13.jpg

当然,要发挥 SiC 器件的全部潜力,还需要强大的电源设计仿真工具。Qorvo 面向模拟与混合信号仿真的 QSPICE 仿真软件因此应运而生。QSPICE 具有卓越 SPICE 技术基础功能的全新 SPICE 代码,实现了全新一代混合模式电路仿真。通过提升仿真速度、功能和可靠性,为电源和模拟设计带来更高的设计效率。

14.jpg

在 2024 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Qorvo 以其独树一帜的创新实力,向参展观众揭示连接与电源技术的无限可能。这场盛会不仅是公司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 Qorvo 在消费电子、物联网、汽车电子等多个细分市场领导地位的体现。面对快速迭代的市场需求,Qorvo 正以深厚的技术储备和前瞻的产品规划,携手客户和合作伙伴为万亿连接提供高效动力。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FAULHABER推出新型微型电机,为医疗科技注入新动力

近日,FAULHABER宣布推出其最新的革命性微型电机系列,专为尖端医疗设备设计。这款电机以其超小型化、高精度和高效能著称,将显著提升医疗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新型微型电机采用先进的无刷直流电机技术,能够提供更稳定的运行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其紧凑设计使其能够安装在空间受限的医疗设备中,如手术机器人、便携式诊断仪器和植入式医疗装置。FAULHABER首席技术官表示:“这款电机不仅体积小,而且能效高,为医疗设备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

提升手术机器人的精准度

手术机器人对电机的要求极高,既要具备精确的运动控制能力,又要在狭小的空间内安装。FAULHABER的新型微型电机满足了这些苛刻的要求,其高精度和稳定性能确保了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精度,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便携式诊断仪器的理想选择

便携式诊断仪器需要轻便、高效的动力系统,FAULHABER的新电机完美契合这一需求。其高能效和紧凑设计使诊断仪器能够实现更长的电池寿命和更便携的使用体验,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灵活的医疗解决方案。

植入式医疗装置的突破

在植入式医疗装置领域,电机的体积和可靠性至关重要。FAULHABER的微型电机以其小巧的体积和高可靠性,成为植入式设备的理想选择。其长寿命和稳定性能确保了植入装置在患者体内的安全和有效运行,提升了治疗效果。

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

FAULHABER的这一创新性电机系列一经发布,便得到了医疗设备制造商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他们纷纷表示,FAULHABER的新电机为医疗设备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推动了医疗科技的进步。

未来展望

FAULHABER表示,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性能电机产品。通过与医疗设备制造商的紧密合作,FAULHABER将为医疗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推动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

这款革命性的微型电机不仅是FAULHABER在技术创新上的又一次突破,也标志着公司在医疗设备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FAULHABER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为更多领域提供卓越的动力解决方案。

来源:工帮汇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舍弗勒新一代电动凸轮相位调节系统将首先应用于本土品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上

  • 新一代产品调节速度更快、更精准,有效提升混动专用发动机效率和NVH表现

  • 舍弗勒始终致力于电气化发展,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本土化产能建设,更好地服务客户

7月3日,舍弗勒在太仓制造基地举行仪式,庆祝新一代电动凸轮相位调节系统(ECP)正式投产。新一代系统通过更加快速、精准的气门正时调节,提升车辆驾乘舒适性,进一步改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该产品已经获得多个本土客户项目,将首先应用于国内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的插电混动力车上。

"在混动车型中,内燃机依然是影响整车效率和性能的关键部件。舍弗勒在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的系统知识和领先的技术, 这些在支持客户开发更加高效的发动机,满足混合动力应用要求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舍弗勒集团发动机与变速箱系统事业部气门机构业务单元负责人David Kehr表示。

新一代电动凸轮相位调节系统:更快、更精准

在混合动力应用中,发动机正向着混动专用发动机(DHE)的角色转变,工况的变化对发动机的开发提出了不同的技术要求。比如,在混动车上,发动机的启停更加频繁,从而带来噪音和振动等NVH问题。电动凸轮调相系统可以在发动机启动之前或启动过程中实现对气门的正时调节,降低启动和停机过程中气缸内的压力,使发动机的启停更加平顺,从而提升驾乘舒适性。此外,凸轮正时大幅提前还可以使发动机在加速时更快地提升扭矩,提高发动机瞬态响应速度,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发动机效率,还能使车辆获得更好的驾驶性能。

2015年,舍弗勒开始投产电动凸轮相位调节系统。相较液压驱动系统,舍弗勒电动凸轮相位调节系统因其显著的优势在越来越多的客户车型上得到应用。在此基础上,舍弗勒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本次投产的新一代电动凸轮相位调节系统集成度更高,调节速度更快、更精准、调节范围更广。

新一代系统由智能电机和减速器组成,其中电机采用高寿命和免维护的直流无刷电机。系统采用最新的拓扑结构,首次将功率模块和控制软件集成到电机中。采用舍弗勒成熟的控制软件可减少客户的软件集成和标定工作。系统也支持客户端软件控制,利于产品平台化应用。减速器采用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谐波减速器,舍弗勒也是最早将谐波减速器用于电动凸轮相位调节系统的供应商。最新一代谐波减速器不仅结构紧凑、质量轻、噪声低,还具有可靠性和精度高等优势。此外,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客户不同需求适配各类混动专用发动机应用。

舍弗勒凭借创新技术始终致力于电气化发展

舍弗勒始终致力于动力总成电气化的发展,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从零部件到整个系统的全面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形式的电气化应用需求。针对混动车采用的混动专用发动机,舍弗勒提供的创新产品除电动凸轮相位调节系统,还包括带滚动轴承和特殊滚道的平衡轴系统、减振器及免供油液压挺柱、轻量化滚子摇臂等发动机组件,满足混动专用发动机在空间、效率及NVH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舍弗勒中国区发动机与变速箱系统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吴昊表示:"混动技术在电气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混动车型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新一代电动凸轮相位调节系统的量产表明,我们充分发挥在内燃机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进行产品创新,通过加强本土化产能建设,更好地支持客户新车型开发,助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1.jpg

舍弗勒在太仓制造基地庆祝新一代电动凸轮相位调节系统正式投产

2.jpg

舍弗勒新一代电动凸轮相位调节系统

关于舍弗勒

舍弗勒集团75余年来始终秉承开拓创新精神,致力于推动驱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依托在电驱动、低碳驱动、底盘应用、工业4.0、数字化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提供创新型技术、产品和服务,舍弗勒集团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让驱动技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作为一家专注驱动技术的科技公司,舍弗勒集团提供覆盖整个动力总成及底盘应用的高精密部件与系统,以及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解决方案。舍弗勒集团2023年销售额约为163亿欧元,目前约有83,400名员工,是全球大型家族企业,也是德国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

关于舍弗勒中国区

舍弗勒于1995年开始在中国投资生产。20多年来,舍弗勒已成为中国汽车和工业领域重要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秉承"本土资源服务本土市场"理念,舍弗勒致力于本土生产和本土研发,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与近距离服务。目前,舍弗勒在中国拥有员工约1.3万人,在上海安亭、湖南长沙设有2个研发中心,在太仓、苏州、银川、南京、湘潭、平湖、桃园等地设有13座工厂,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南京、济南、成都、武汉、太原、重庆、西安、天津、大连、杭州、长沙、哈尔滨、郑州、香港、台北、台中等全国各地设有20个销售办事处。从2016年起,舍弗勒中国连续9年被评为"中国杰出雇主"(China Top Employer)企业。

在社交媒体上关注我们:

舍弗勒中国官网:www.schaeffler.cn
官方微信:"舍弗勒Schaeffler"
官方微博:"舍弗勒Schaeffler官方微博"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6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