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安森美公司

换电与充电并存

在电动车发展的过程当中,充电和换电是两个同时存在的方案。车载充电OBC可以通过两相或三相电给汽车充电,但其无法满足快充的需求。现在充电桩发展迅速,已经有600kW的超充出现,充电速度越来越逼近换电速度,但对电网压力很大,还需要时间普及。换电则采取另外的方式,古代加急文书传递时,士兵在驿站更换体力充沛的马匹继续前行就是这种理念。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当中最昂贵的部件,其可靠性至关重要,部分车主不太能接受随意更换动力电池的方式。而接受换电方式的用户则可以提前享受到接近油车加油时间的使用感受。相信两个模式还会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存在,直到极速充电得到普及。关于充电和换电的优缺点,一直是网上的争论热点。今天来谈一谈换电站中充电电路设计,以及安森美(onsemi)碳化硅模块给电路设计带来的优势。

充电站电路结构

1. PFC   

充电站中的充电电路部分功能与功率范围和直流充电桩类似,作用是用电网交流电源给汽车电池充电,功率也同样是超过OBC功率的大功率快速充电,通常大于50kW。其对接电网部分是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下以PFC简称。PFC 可保持输入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并将线路/电网电流中的总谐波失真 (THD) 降至最低。现在新的设计越来越多的需要双向工作的能力,实现能量在电池与电网间的双向流动。目前流行的三相PFC线路有三种:6开关,T-NPC,I-NPC。

1.png

图1  6开关三相PFC线路

2.png

图2  T-NPC三相PFC线路

3.png

图3  I-NPC三相PFC线路

6开关电路简洁,直接支持双向工作,但需要较高耐压能力的功率器件。

T-NPC或I-NPC则可以选择较低电压的主动开关器件,但若要有双向工作能力,则需要将图中的部分二极管替换为主动开关器件MOS或IGBT。

在汽车相关的电路设计当中,可靠性至关重要。6开关三相PFC电路,拥有最简洁的电路设计,如果是双向的设计则更加明显。在1200伏SIC MOSFET已经大批量应用在汽车电路设计的情况下,这种架构无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双向设计中。充电站中的电路设计需要更多考虑效率,因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电路运行时间很长,设计上以效率为优先可以节约更多电能降低电费。因此碳化硅器件是优先的选择,尤其是对开关性能要求比较高的PFC部分。考虑到充电站的功率往往都比较大,单管并联的方案面临比较大的设计挑战,其整体可靠性设计也相当困难。而模块方案则简化了整体的设计,可靠性优势巨大。

4.png

图 4  安森美碳化硅模块

安森美的碳化硅模块,拥有比较全的内阻档位选择,3mΩ-40mΩ内阻范围适合不同功率的设计选取,采用半桥架构方便应用在PFC和DC-DC电路中。其出色的热管理给用户带来出色的整体散热性能,散热部分自带隔离特性大大方便设计与制造。相对于分立器件方案,整机可靠性大大提高,制造难度大大降低。

NXH003P120和NXH004P120是采用新一代M3S技术的领先产品,其极低的内阻和寄生参数,非常适合PFC部分需要,同时具有优秀的开关性能和低导通内阻。可以帮助用户实现非并联设计的更高功率输出。

2. LLC和CLLC

PFC电路和电池之间是DC-DC部分,通常需要隔离。单向设计较多采用LLC谐振电源或移相全桥PSFB(Phase Shifted Full Bridge)。而双向设计则更多采用 CLLC 或 DAB(dual active bridge)。今天以LLC和CLLC为例,谈一谈碳化硅模块在充电站DC-DC电路中的应用优势。

LLC电路性能在各方面都表现很好,尤其是在最佳工作点附近时,可以实现非常理想的工作状态,进而得到很高的运行效率。LLC其本身就具有双向工作能力(副边采用主动整流器件如SIC MOSFET),只是反向工作时无法实现LLC方式工作,只能工作在较差的工作点(LC串联谐振模式),整体效率较低。CLLC(副边增加L2,C2)则可以兼顾正向与反向工作点设计。

5.png

图5  双向设计的CLLC 电路结构

充电站一般要求兼容800V和400V电池,DC-DC次级可以分成两个线圈来通过串联或并联来对应800V或400V电池。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设计的负载电压范围,实现在更靠近理想工作点来工作,进而提升效率节约电费。

虽然LLC和CLLC是谐振电源,其对开关器件的开关性能要求没有PFC级那样严格,但SIC MOSFET依然有很大优势。首先,电池的电压在充电过程中一直在变动,LLC的原边并非能一直在理想工作点附近工作,SIC MOSFET的开关能力依然有优势。其次,整流一侧的整流管要求好的开关性能,在充电器是双向工作的电路设计中,原边和副边都会在某一个模式下当作整流管使用,单向设计中,副边始终是整流模式。SIC MOSFET的体二极管拥有很好的开关性能,可以更好的胜任整流工作的需求,降低关断时反向恢复电流带来的影响。

6.png

图6  M3S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明显

安森美的SIC MOSFET模块,尤其是基于新一代M3S技术开发的NXH003P120和NXH004P120提供出色的内阻和开关特性,以及出色的体二极管开关特性,非常适合充电站DC-DC部分特别是双向设计的电路。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单模块非并联设计高功率输出能力。

安森美EliteSiC模块

总之,在高功率充电电路设计中,碳化硅技术可以带来高效率的目标,节能的同时具有高可靠性(更高的耐温特性)。碳化硅模块则更加为设计和制造带来方便,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整体可靠性,在充电站这种高强度商业性应用场景,高效率和高可靠性更加重要。

7.png

图7  采用1200V SIC MOSFET设计带来的简化

安森美拥有不同类型的碳化硅模块产品,适应不同电路结构的设计,今天介绍的三相6开关PFC和LLC、CLLC结构非常适合采用1200V 半桥SIC MOSFET模块。其提供简单的电路结构,和天然的双向工作能力,第三代M3S SIC MOSFET技术赋予其高效的性能。包括两款(NXH003P120M3F2PTHG/NXH004P120M3F2PTHG),采用标准F2封装,具有出色的Rds(on)。M3S技术专为高速开关应用而开发,在开关损耗、Coss和Eoss方面具有优异的品质。

另外安森美提供新的Elite Power仿真工具,通过创新的PLECS模型实现了技术突破,对于硬开关和软开关应用(例如LLC和CLLC谐振、双有源桥和移相全桥等)都适用。该工具能够精确呈现电路在使用我们的EliteSiC产品系列时的工况。

下面是F2封装的SIC MOSFET 模块内部结构图和外观图以及半桥类1200V SIC模块的选型表。这些产品可以涵盖25KW到100KW的功率范围,提供简洁的设计和高效率高可靠的快速充电整机性能。

8.png

图8  SIC M3 MOS 模块F2封装半桥图例

9.png

图9  SICMOS半桥模块选型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华为用户大会期间,华为无线网络研发总裁孙锐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8标准的5G-A商用版本Apollo。R18为5G-A提供了第一个版本的国际标准,承载着产业“挖掘新价值,探索新领域”的期望。华为Apollo版本引入R18最新技术,将推动5G高效演进和5G-A能力边界扩展,助力运营商从5G卓越迈向5G-A领先。

1.jpg

华为孙锐发布全球首个基于R18 的5G-A商用版本Apollo

5G进入高速发展期,这将带动全频段向5G演进。今年6月,5G-A的第一个标准版本3GPP R18已经冻结,标志着2024年成为5G-A商用元年,目前 60多家运营商和伙伴已公布5G-A商用计划。为了加速全频段向5G演进和助力5G-A规模商用,华为Apollo版本应运而生。

Apollo版本引入智能化,通过智能多频协同、智能波束管理和智能节能技术,显著提升了全频段向5G演进效率。Apollo版本通过智能载频选择和智能载波聚合,释放多频网络潜能,实现多业务场景下的上下行体验提升可达30%。在多天线场景中,Apollo版本引入智能波束管理,通过软硬件融合创新,持续释放TDD大带宽和M-MIMO的潜力,进一步提升网络能力和用户体验20%。此外,Apollo版本在RAN侧首次引入数字孪生系统,基于其多目标决策能力,实现体验和节能双优。

Apollo版本高效扩展三大边界,实现新体验、新能效和新能力,为5G-A商用注入强大动力。第一,Apollo版本打破了传统频段划分和载波配置的限制,开创了频谱池化的全新模式,提升频谱利用率40%,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第二,随着5G规模商用,流量峰值和均值之比成倍增长,华为率先提出“0 Bit 0 Watt”能效理念。Apollo版本实现了0 Bit 0 Watt,树立5G-A能效新标杆。第三,Apollo版本不断探索业务新能力,实现从固定切片到基于目标速率的动态切片,提供固定点位确定性上行速率,向确定性体验迈出坚实的一步。

在MWC2024巴塞罗那期间,Apollo版本的多个解决方案已荣获多项GSMA全球移动大奖(GLOMO奖),其中,无线数字孪生系统荣获 “最佳网络软件突破奖”,“0 Bit 0 Watt” 节能解决方案荣获“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

孙锐表示:“作为全球首个基于R18标准的软件版本,Apollo版本的发布标志着华为无线软件版本正式跨入5G-A的全新时代。我们深信,这一程碑式的升级将帮助运营商快速部署高质量的5G网络,加速5G-A规模商用,开拓无限商业空间。”

来源:华为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7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酷爽夏日,冰点价

瑞米派活动再度来袭

集聚5个操作系统

只要168元就可带回家

米尔电子发布的瑞萨第一款MPU生态板卡-瑞米派(Remi Pi),采用瑞萨RZ/G2L双核A55芯片,接口丰富,全面兼容树莓派的扩展模块。瑞米派支持五种系统,兼顾学习开发和项目产品需要。软件提供五种软件系统分别为:基于Yocto 构建的两种系统,一种是支持通用功能的精简型系统,另一种是带有QT和丰富linux命令集的全面型系统;还有Ubuntu系统、Debian系统和ROS2系统。

1.png

抢购链接: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763219500729&skuId=5425000934998

2.png

以下为5种系统的具体介绍:

系统

概述

myir-image-core

精简型系统,支持通用功能,Ethercat运行库以及LVGL软件

myir-image-full

全面型系统,包含丰富的linux命令集,QT5.15.0运行库,python3.8.14组件及Measy HMI2.0软件

myir-image-ubuntu

ubuntu22.04系统,支持通用功能,LXDE界面

myir-image-debian

debian12.5系统,支持通用功能,Xfce界面

myir-image-ros

基于ubuntu22.04的ROS2

myir-image-core

基于 Yocto 构建带有LVGL 界面的镜像,包含完整的硬件驱动,常用的系统工具,调试工具等。支持使用 Shell, C/C++,进行应用开发。

Ethercat运行库支持实时以太网通信协议,适合需要快速和可靠的数据交换的应用。

LVGL是一个开源图形库,用于创建嵌入式用户界面,支持低资源消耗和高度定制化。轻量级,适用于多种工业场景、医疗设备等。

该系统的发布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精简,小巧,便捷的操作系统,方便用户集成自己工具

3.png

图:瑞米派Core系统LVGL界面展示

myir-image-full

基于 Yocto 构建的带有 GUI 界面的镜像,包含 CORE 中所有的完整的硬件驱动,常用的系统工具,调试工具等,包含 QT 运行时库和基于 QT 开发的 HMI 界面。支持使用 Shell, C/C++, QML, Python 进行应用开发。其包含丰富的Linux命令集,可满足用户进行高级系统管理和定制,QT和Python的支持使得开发复杂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变得更加容易,而Measy HMI 2.0软件则为用户提供了现代化的人机界面设计和控制能力。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全面,稳定的系统进行开发。

4 (1).png

图:瑞米派Full系统QT HMI界面展示

myir-image-Ubuntu

瑞米派上的Ubuntu系统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稳定、安全和灵活的计算体验。作为一个开源系统,在瑞米派平台上,集成Ubuntu系统带来了许多优势。提供的工具和应用程序满足各种需求,其强大的LXDE桌面系统供了许多实用的功能,它具备快速启动和关闭应用程序的能力,提供了易于定制的面板和菜单,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设置。此外,它还支持多任务处理、文件管理和网络连接等常用功能,方便用户进行快速开发。

米尔提供的基于ubuntu 22.04 core架构制作而成的带LXDE的系统myir-image-ubuntu ,包涵通用的命令工具和网站的硬件驱动,适合需要轻量级桌面环境的用户。

5 (1).png

图:瑞米派Ubuntu系统 LXDE桌面展示

myir-image-debian

瑞米派发布了一款精简、专业而丰富的操作系统——Debian。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Linux发行版,Debian凭借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众多用户的首选。瑞米派的Debian系统提供了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基础,让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瑞米派的Debian系统中已经配置了各种功能外设,比如网络,USB,WiFi,音视频等,用户可直接进行使用。此外,瑞米派的Debian操作系统还带轻量级的Xfce桌面环境,为用户提供高效、稳定和易用的桌面体验。无论您是一位技术专家,还是刚入门的新手,瑞米派都将成为您的最佳伴侣。它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将为您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6 (1).png

图:瑞米派Debian系统XFCE桌面展示

myir-image-ros

在瑞米派上我们推出了ROS 2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库,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构建灵活、可靠且高效的机器人系统。ROS 2在瑞米派平台上的应用提供了许多关键功能和优势。首先,ROS 2采用了一种分布式架构,支持多个节点以及节点间的通信。这使得不同的模块可以并行运行,实现更高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此外,该系统在瑞米派中还引入了更强大的通信和控制机制,包括可靠的发布/订阅模型和服务模型,海龟仿真等,您可以轻松体验瑞米派ROS2系统给你带来的开发体验。

7 (1).png

图:瑞米派ROS 2系统节点通信展示

系统

功能项

文件名

Ubuntu

Ubuntu22.04 base

Ubuntu-base-22.04-base-arm64.tar.gz

启动管理

Xinit

网络管理

network-manager

network-manager-gnome

音频管理

Xine

视频播放器

Xine

Debian

Debian22.04 base

Debian-base-22.04-base-arm64.tar.gz

启动管理

Xinit

网络管理

network-manager

network-manager-gnome

音频管理

Xine

视频播放器

Xine

ROS

Ubuntu22.04 base

Ubuntu-base-22.04-base-arm64.tar.gz

启动管理

Xinit

网络管理

network-manager

表 1 Ubuntu、Debian、ROS资源列表

类别

名称

描述

源码

Flash-Writer

Flash-Writer 1.06

TF-A

Arm Trusted Firmware 2.6

Bootloader

U-boot 2021.10

Kernel

Linux Kernel 5.10.83

Yocto

Yocto 3.1.20

文件系统

myir-image-core

yocto构建的文件系统

myir-image-full

yocto构建的文件系统

myir-image-ubuntu

Ubuntu22.04 core构建的文件系统

myir-image-debian

Debian构建的文件系统

myir-image-ros

Ubuntu22.04 core构建的文件系统

工具

开发工具

sdk.tar.bz2、e2 studio

烧录工具

Win32DiskImager、teraterm

文档

Remi Pi_Linux BSP与系统移植指南

包含Linux BSP与系统移植

Remi Pi_Linux软件评估指南

介绍使用 Yocto 项目安装运行 Linux 系统以及嵌入式 Linux 驱动和应用程序的开发流程

Remi Pi_Linux软件开发指南

包含源码编译,烧录等

Remi Pi FreeRTOS应用开发笔记

包含环境搭建,工程创建等

Remi Pi实时系统与Ethercat移植应用笔记

包含rtlinux、ethercat移植

Remi Pi_Ubuntu系列移植指南

包含Ubuntu移植

Remi Pi_Debian系列移植指南

包含Debian移植

Remi Pi_ROS系列移植指南

包含ROS移植

表 2 软件资料

关于Remi Pi的五个系统,用户购买后可以获取更详细的相关资料。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暑期将至。在期末前夕的紧张氛围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三年级的学生们依然在课堂中体验学习的乐趣,通过“萝卜的倍数”互动小游戏,进行对数学的奇妙探索。作为这节课的任课老师,于老师热情回应着孩子们的求知欲,欣慰地看着孩子们在游戏中从容解答,不断夯实“倍数”相关的数学知识。

1.jpg

参加数学课堂互动小游戏的同学

年轻教师遭遇职业发展难题

然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于老师一直为如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烦恼。同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面对繁重的备课和教研任务,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有限的资源更是让她力不从心。

此前,在备课和教研过程中,她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教学资料、教具和课件,以确保在课堂上充分获得学生的积极反馈、达到最优教学效果。但在备课过程中,由于有时会出现灵感匮乏的情况,为了寻找合适的教学思路,她不得不翻阅大量教学资料。这不仅耗时费力,还难以找到完全契合自身风格和教学标准的内容。

课后,教学反思和教研同样消耗了于老师大量精力。由于资历尚浅,她十分希望能够经常得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指导,但这种指导难以每天实现。而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她在课堂评估和教学改进上面临极大挑战。

“五边形战士”养成计划

这一切在希沃第七代交互智能平板引入课堂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希沃全新推出的AI教学终端,希沃第七代交互智能平板不仅能够丰富课堂互动环节,还可帮助于老师在备课时轻松借鉴课件库中的教学思路,并与其他教师在线集体备课。通过共同审阅、批注教案、集思广益等,精心雕琢每一堂课。

2.jpg

正在备课的于老师

此外,每次课程结束后,除了能够提供课堂实况录像,希沃交互智能平板还会通过AI分析,在10分钟内生成一份详细的教学报告。报告中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图是于老师参考最多的一个板块。这项分析以五边形的形式展示了教师提问比、启发/指导比、学生稳态比、教学内容比和学生发言比这五大类指标,每当图形越接近一个完美的五边形,就意味着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越好。于老师表示每节课后她都会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更接近这个理想状态,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五边形战士”。

3.jpg

教研组针对教学报告进行磨课

在课后教研过程中,这份报告不仅能让于老师的教学反思有据可循,还能帮助她根据AI建议持续优化教学方案。同时,基于这份报告,教研组针对课堂的讨论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们不再依赖主观记忆和经验,而是根据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和改进。这种数据驱动的教研方式,大幅提高了教学反思和改进效率。

希沃交互智能平板如何成为教师得力“助手”?

4.png

希沃第七代交互智能平板走进课堂

英特尔与希沃的合作,是这场变化的基石。

长期以来,英特尔持续笃行“深耕教育,拥抱数字化未来”的理念,与希沃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英特尔为希沃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底座,且凭借领先的软硬件支持与坚实的性能基础,助力希沃产品的稳定运行和技术创新。而希沃专注教育15年,一直凭借着对教育领域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基于教育领域的痛点和需求,与英特尔携手为学生、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创新应用。

希沃从创立早期,便开始与英特尔基于CPU产品进行深度合作,并一直延续至今;到2016年,希沃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英特尔OPS认证合作伙伴”;如今双方又在“AI+教育”解决方案方面展开紧密合作。英特尔AI 算力可支持希沃教学大模型本地化运行。借助英特尔®酷睿™Ultra 处理器,希沃无需依赖云端计算资源,即可在本地完成AI教学大模型的运行,从而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流畅体验。

希沃研发团队在回忆起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时表示,他们最初的目标是想让AI真正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但现实远比设想复杂得多。

从教师的每一句话到学生的每一个举动,AI课堂智能反馈系统需要无感采集课堂细节。为达成这一目标,强大的算力必不可少。而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强大算力支撑让希沃第七代交互智能平板实现了高效率的运算处理,实现了对课堂数据的高效精准采集。

在成功采集数据后,如何快速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成为了新难题。这对系统的处理速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希沃研发团队表示,得益于英特尔AI算力支持,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能够快速分析和处理大量课堂数据,确保教师能够及时获得有价值的反馈。这使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真正成为了教师的得力“助手”。

点燃AI之火,照亮未来教育无限可能

对此,于老师感慨道,无论是在备课、上课还是磨课环节,AI技术既能为她的教学之路减压增效,又可以让她得以精准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

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能够受益于AI的力量,是希沃和英特尔的共同目标和愿景。目前,希沃产品已覆盖超 280 万间教室,惠及教师超 800 万人次。如今,课堂智能反馈系统正在走进越来越多的学校。未来,英特尔和希沃将持续合作,深挖教育场景中的“真需求”,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激发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无限潜能。

下课铃声悠然响起,孩子们鞠躬道谢,于老师微笑着回礼,缓步走出教室,身影渐渐隐没于长廊深处。暑期虽至,但对于教育的探索之旅从不会停歇。他们了然于心,AI技术,正引领他们迈向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未来。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亚洲理想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益登科技(TWSE: 3048)今日举行董事会,决议通过任命原首席略官于俊洁(Jeffrey Yu)先生为新任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并担任董事职务。他将带领业务团队深入开发多元应用,启动新一波创新成长。原首席执行官侯靖圻先生因生涯规划请辞,董事会对侯先生在任职期间的贡献表达感谢。

益登首席执行官于俊洁(Jeffrey Yu).jpg

新任首席执行官于俊洁先生具备近30年电子科技产业和管理经验,他于2009年加入益登科技,担任过产品协理、资深产品协理、业务单位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等职务,在通信、网通、物联网等领域长期耕耘,带领公司团队共同成长。在加入益登之前,他曾任职于微科半导体担任资深协理职务。于先生为美国特拉华大学电机及计算机工程学学士,新埔工专电子工程科毕业。

益登科技董事长曾禹旖表示,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现正面临着不同的机会和挑战,除了元器件销售,产业有朝向模块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智慧工厂、智慧医疗和生成式AI等新兴应用的崛起,带来了多种商机,我们致力于构建强大的团队,为客户、原厂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益登科技首席执行官于俊洁表示,益登持续与各领域杰出的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掌握趋势以开发多元化应用。我将带领业务团队,持续努力不懈,深耕人工智能物联网、节能科技等新市场,迈向下一阶段的创新成长。

关于益登科技

不仅是元器件代理,更是您的理想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益登科技成立于1996年,为亚洲卓越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商与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设立于台北,为亚太区以至全球的ODM/OEM客户、原厂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益登科技多年来深耕各项应用领域,引领潮流之先,涵盖的产品应用范围包括便携式/穿戴式产品、有线/无线通信、物联网、汽车、机器人、医疗、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及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在光电、数字、模拟、混合信号等领域拥有多年的技术经验,提供全面的服务与方案,可作为原厂、客户、合作伙伴之间沟通的良好桥梁。

更多信息请浏览网站www.edomtech.com.cn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现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功能是越来越强大了,例如最常见的心率检测,计步、温度检测等功能。随着人们对需求不断的增加,那如果专业的运动手表,是否可以检测潜水的深度呢?当然可以,康森斯克传感器为可穿戴市场推出了两款专业的压力传感器CPS135B,CPS137CPS135B尺寸4.5 x 4.5 x3.5mm,而CPS137尺寸3.3 x 3.3 x 2.85mm。可以实现防水处理。

对潜水手表而言,需要压力传感器能精确的检测水压(深度),体积要小并且要容易做防水处理。另外,手表都是采用电池供电,因此功耗当然是越低越好。

1.png

1CPS135B,CPS137在潜水手表中的应用

概述

CPS135B(系统在一个包)解决方案包括一个电阻桥式压力 传感器和一个24位ADC,用于高分辨率和精确的压力测量。完  全校准的压力和温度补偿的数字输出使CPS135B解决方案易于  使用。CPS135B包括一个内部校准逻辑,它通过I²C接口为应用 程序提供准确的压力和温度测量。不需要单独下载内部校准系数,并让主机微控制器进行复杂的补偿计算。

特点

  • 工厂校准的压力和温度传感器

  • 电源电压:2V至5.5V(典型电压为3V)

    电流消耗:<5uA(一次测量)

  • 睡眠状态电流:<200nA(25°C)

  • 工作温度范围:-40°C至+85°C

  • 压力精度:±0.3kPa(±3.0mbar@25°C

  • 温度精度:±1.0°C

CPS135B PIN总成及机械拉图

2.png

概述

CPS137(系统在一个包)解决方案包括电阻桥式压力传感器和一个24位ADC,用于高分辨率和精确的压力测量。完全校准的压力和温度补偿的数字输出使CPS137解决方案易于使用。CPS137包括一个内部校准逻辑,它通过I²C接口为应用程序提供准确的压力和温度测量。不需要单独下载内部校准系数,并让主机微控制器进行复杂的补偿计算。

特点

  • 工厂校准的压力和温度传感器

  • 电源电压:2V至5.5V(典型电压为3V)

  • 电流消耗:<5uA(一次测量)

  • 睡眠状态电流:<200nA(25°C)

  • 工作温度范围:-40°C至+85°C

  • 压力精度:±0。2 kPa(±2.0mbar)@-20°C至+60°C,±0.15kPa@25°C

  • 温度精度:±1.0°C

CPS137 PIN总成和机械绘图

3.png

只需要卡在手表的结构上就可以实现防水,非常简单。无需校准。非常适合在潜水手表上应用。

来源:康森斯克MEMS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期,均普智能表示,通过自主研发以及与合作伙伴的联合研发,目前公司机器人研究院已形成一系列人形机器人用关键传感器套件,包括全固态激光雷达、超宽光谱相机、六维力传感器、结构光深度相机、dTof雷达模组、双目人脸识别模组、IMU、掌静脉+人脸识别模组等,适用于复杂多样的不同工业场景。

1.jpg

据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院长郭继舜博士介绍,基于丰富的工业机器人经验和长期的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经验,以及前期对人形机器人需求的深度调研,目前公司机器人研究院形成的关键传感器套件可以覆盖大部分的生产制造工况需求,产品在参数、性能、成本等各个方面具备技术先进性和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均普智能人形机器人用传感器核心芯片大部分实现国产化替代。其中,均普智能已研发推出可量产的人形机器人用全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B样,产品具备高寿命、高可靠性、体积小、功耗低等优势特点,尤其产品分辨率已达到市面上全固态激光雷达分辨率最高标准。“我们的人形机器人用纯固态激光雷达等效150线,水平FOV120°,10%反射率可视距离大于50m,体积较车载激光雷达减小70%,整机综合功耗小于8w,同时满足工规复杂应用场景,相关性能参数和稳定性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郭博士进一步介绍。

■ 均普智能机器人用激光雷达点云

另外,均普智能人形机器人配备的超宽光谱相机,可同时获取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视觉信息,具有2700x2160的高分辨率、H60°xV50°的广视场角和-40℃至+85℃的宽工作温度范围,在技术参数和应用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先进性。与行业内普通相机相比,其超宽光谱感知能力、高分辨率、广视场角和极端环境适应性,使其在黑灯工厂、安防监控、环境监测和工业自动化等应用中表现出色,赋予机器人出众的色彩感知能力。

“目前,均普智能关键传感器可协助人形机器人进行质量检查、上下料、巡检等简单的工厂工作。接下来,我们将基于工业场景的深入了解,持续研发并发布更多传感器套件,形成标准化产品,赋能自身以及产业链合作伙伴实现更多工业场景和工况条件下的落地应用。”郭继舜博士表示。

3.png

均普智能董事长周兴宥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应用落地,多年来,均普智能始终坚持新产品新产线智能化、柔性化生产。“现在均普智能积极布局与开拓人形机器人新技术新应用在工业场景的落地,是为了更好赋能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服务全球客户,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均普智能(股票代码:688306)是均胜集团控股子公司,是一家专注智能电动汽车、医疗健康、高端消费品等行业的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和工业数字化软件服务商。公司立足中国、全球协同发展,在亚洲、欧洲、北美设有12个生产研发基地、服务技术中心,与戴姆勒、宝马、大众、采埃孚等世界 500 强客户紧密合作50余年,累计研发交付近8700套智能产线。公司积极布局工业AI等前沿技术,在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工业数字化服务等领域的研发持续投入,为客户提供智能化、数字化、柔性化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来源:均普智能

围观 18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6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川土微电子CA-IS23050W 120kHz宽带、±50A量程、5kVRMS隔离耐压的高性能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新品发布!

01产品概述

CA-IS23050W是一颗基于霍尔效应的高性能电流传感器,内置数字温度补偿和霍尔差分传感电路,可保持工作环境温度范围稳定的输出线性度并抑制外部杂散磁场产生的干扰,适用于光伏逆变、储能PCS、UPS、电机控制、电源能源等的交直流电流检测。交流或直流输入电流流经CA-IS23050W内部导体,所产生的磁场经由集成式片上霍尔效应传感器进行测量,无磁芯的结构避免了对磁集中器的需求,此外集成式屏蔽可提供出色的共模抑制和瞬态抗扰度。低导通电阻(低至0.61mOhm)使得可测量电流范围达±50A,较大程度减少功耗并改善散热。CA-IS23050W隔离耐压等级达 5kVRMS@1min,加上最小 8.2mm 的爬电距离和间隙,可提供高达 1550VDC 增强隔离工作电压。

CA-IS23050W可提供16脚宽体SOIC封装,工作环境温度额定范围为-40°C至+125°C。

02产品特性

• 差分霍尔传感技术,可抑制共模场并几乎无磁滞

• 集成的数字温度补偿电路,实现接近闭环的精度

• 对外部磁场的高抗扰度

• 精确的零电流参考输出

• 主导体电阻:0.61mΩ

• 高电流感应范围能力:±50APK

• 高精度

  -  总输出误差:±3% Max@25°C 至 +125°C

  -  总输出误差寿命漂移:±5% Max

  -  灵敏度误差:±2.5% Max@25°C 至 +125°C

  -  非线性度:±1% Max

  -  对称性:±1% Max

• 快速响应

  - 信号带宽:120kHz

  - 传播延迟:2µs

  - 响应时间:3.7µs

• 工作电源电压:4.5V 至 5.5V

• 双向和单向电流感应

•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40°C 至 +125°C

• 可靠的电气隔离

  - 5000VRMS耐受隔离电压

  - 1097VRMS最大工作隔离电压

  - 10kV最大浪涌隔离耐受电压

• SOIC16(W)封装

03应用领域

• 太阳能

• 电机控制

• EC充电

• 电源供应

• 工业AC/DC和DC/DC

04典型应用

1.png

样片申请渠道:

1、登录川土微电子官网

https://www.chipanalog.com)进行申请;

2、通过经销商渠道进行申请。

来源:川土微电子chipanalog

围观 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4)在上海拉开帷幕,软通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天文受邀出席开幕式。本次大会,软通动力携以AI技术为牵引的数字技术产品与创新服务精彩亮相,并将参与论坛分享、开放演讲、闭门研讨等多个环节,全面展示自身智能化、自主化、绿色化为核心的三大业务能力,积极拥抱AI新浪潮。

1.jpg

大会重点打造"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评奖赛事、应用体验"四大核心内容。在展览展示上,软通动力带来了核心的AI产品和方案,并在伙伴展台进行联合展示,全景呈现了完善的AI能力体系。欢迎前来参观交流,共探人工智能发展之路。

精彩展示 诚邀莅临

2.jpg

AI咨询:软通动力以陪伴式的AI咨询服务为引领,基于"三阶四步"(现状诊断、场景识别、路径规划)的实施方法论,帮助企业制定AI战略、技术战略和数据战略,并提供生产力终端(AI PC、AI服务器)、数据库操作系统、云平台&数字孪生平台等核心底座,支撑企业自主创新实现转型。

天璇MaaS平台:向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企业大模型技术底座,支持客户开发并管理行业大模型和应用场景大模型,已经在银行、保险、零售、农业、医疗、通用管理等多个垂直行业领域赋能客户智能化创新。

3.jpg

天枢iSSMeta数字孪生仿真:AI技术的加持下,天枢iSSMeta基于AIGC、Agent 等核心技术升级了六大核心技术能力,重点包含工业机理模型、CAE求解、工业数字孪生流程引擎等,并围绕天枢iSSMeta构建了完整的工业信创布局,使能新型工业化。

天坊工业互联AI平台(iSS-Works):基于软通自主的天璇MaaS行业大模型和天鹤计算操作系统方案构建的现代科技工业互联网平台,涵盖iSS-Link工业网关产品、iSS-IIoT工业物联网平台、iSS-Meta数字孪生平台、iSS-AI工业AI平台、iSS-DI工业大数据平台、iSS-iEngine基础技术平台、iSS-LCDP工业低代码平台等七大产品模块,助力深度挖掘工业数据价值。

SwanLink AI智能识别应用:子公司鸿湖万联带来了在AI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SwanLink AI智能识别应用,该应用集成15种智能识别模型,可广泛基于多模态识别应用于多行业智慧场景服务中。依托全域智能SwanLinkOS技术体系,SwanLink AI端云结合加速推进开源鸿蒙AI行业大模型落地。

AI服务器和工作站:旗下软通计算重点展出了基于鲲鹏+昇腾的全国产AI服务器产品——超强A800I AI推理服务器,其具备强大的实时推理能力,广泛适用于多场景中心侧推理需求及高清视频解析应用,同时也可满足轻量训练应用场景,是一款专为AI应用需求进行优化的高性能服务器产品。

AI服务器和工作站:旗下软通计算重点展出了基于鲲鹏+昇腾的全国产AI服务器产品——超强A800I AI推理服务器,其具备强大的实时推理能力,广泛适用于多场景中心侧推理需求及高清视频解析应用,同时也可满足轻量训练应用场景,是一款专为AI应用需求进行优化的高性能服务器产品。

……

"AI大模型行业应用趋势与创新探索"闭门研讨会

4日下午,信百会研究院主办,华为和软通动力参与协办的"AI大模型行业应用趋势与创新探索"闭门研讨会正式举办。汇聚政策制定、技术研发和产业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产业精英,围绕"我国AI大模型产业协同与生态构建,场景化应用与行业落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本次会议的召开将有助于为我国AI大模型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在全球AI竞争中赢得先机贡献力量。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会议:2024年7月4日-6日 | 展览:2024年7月4日-7日),软通动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1号展馆D124展位期待您的莅临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软通动力旗下辽宁软通智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智新")成为辽宁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经过公开招标、专家评审和现场答辩等环节,软通智新以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在25家竞争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10家辽宁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之一,肩负起引领辽宁省电力装备产业集群迈向智能制造新时代的重任。软通智新将与辽宁携手共进,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共同书写辽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1.jpg

本次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的选拔,是辽宁省政府为推动辽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旨在"挖掘小场景,突出大场面,集群化推动全省数字化转型工作",全面提升辽宁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3年8月,软通动力与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根据协议,软通智新将在辽宁建设包括工业互联网基地在内的"一总部三基地"发展格局。此次软通智新的获选,是软通动力落实战略协议的重要里程碑,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支持辽宁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为辽宁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jpg

评审会现场

软通动力将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提供"咨询诊断、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和运维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从数字化转型诊断、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数字化示范应用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入手,帮助集群内企业诊断数字化痛点,制定转型方案。同时,将打造集群专属"工业大脑",实现跨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并通过典型企业的数字化示范,积极培养数字化人才,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

未来,软通动力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深入的服务实践,进一步推动辽宁省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公司将致力于构建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工业生态系统,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全面升级。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5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