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Melexis宣布,推出超低功耗霍尔效应开关芯片MLX92235,该产品以卓越的可靠性和高度可预测的输出更新率公差,为汽车微功率应用领域带来重大突破,可广泛应用于车门把手、电子锁存器、遮阳板控制、信息娱乐系统按钮以及刹车灯开关等多种场景。

对于现代车辆而言,许多系统依赖精准的开关与锁存器机制来获取即时反馈。鉴于汽车内部广泛分布的开关数量,确保其高效运行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变得至关重要,每一微瓦的节省都意义非凡。迈来芯推出的MLX92235微瓦级开关芯片,提供4种产品型号版本,以满足这些需求。这款三线单片磁性开关芯片以业界领先的精度、卓越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确保在整个车辆使用寿命周期内都能实现最佳性能。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路板空间占用,MLX92235采用无需任何外部组件的标准汽车级TSOT23-3L封装。面对车辆环境的严苛要求,该开关芯片能在-40℃至105℃的宽工作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可靠的工作性能。此外,该芯片灵活的输入电压、磁阈值选择、温度系数、更新速率和输出选项(推挽或开漏模式)等特性,使其能够轻松集成到各种车辆系统中。

MLX92235搭载先进的电源设计,集成自动休眠/唤醒逻辑,在1.8V下的典型睡眠电流消耗仅为0.65μA。此外,该产品还支持0.6ms至800ms的可选休眠时间设置。

作为一款高度灵敏且具备斩波稳定特性的霍尔传感器芯片,MLX92235能够在多种磁功能应用中(包括单极/全极开关或锁存器配置)提供准确且非接触式的反馈。凭借其多功能性、紧凑的尺寸和高效的性能,MLX92235将为汽车工程师带来出色的设计。其反馈机制还能进一步促进智能车辆功能的开发,例如在打开车门或遮阳板时自动触发车内氛围灯的点亮,增强驾驶体验的智能化和氛围感。

迈来芯产品线经理Minko Daskalov表示:“迈来芯全新推出的MLX92235在非接触式霍尔效应传感器领域展现出卓越的低功耗性能,同时确保传感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足以全面替代汽车中的传统机械开关。这一创新成果将助力汽车工程师为各类汽车开关和锁存器功能实现智能化升级,从而为终端用户带去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驾驶体验。”

MLX92235的样品现已可申请。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melexis.com/MLX92235或直接通过http://www.melexis.com/contact与我们联系。

关于迈来芯公司

迈来芯(Melexis)致力于设计、开发和提供尖端的传感和驱动解决方案,以人为本,关爱地球。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工程师将他们的创意转化为实际应用,共同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且可持续的未来,让美好的愿景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我们专注于汽车市场,提供广泛应用于动力总成、热管理、照明、电子制动、电子转向和电池等技术领域的微电子解决方案。同时,我们积极开拓可持续世界、可替代移动出行、机器人和数字健康等新兴市场,引领创新潮流。

1989年在比利时成立以来,迈来芯已发展成为一家跨国企业,员工总数超过2000人,遍布全球12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尖端的技术支持。

更多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www.melexis.com;或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迈来芯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3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的TS7系列采用 6.7 mm x 7 mm的紧凑尺寸,功率密度高,可提供0.5 W的额定功率和IP67密封等级

日前,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推出最新TS7系列单圈表面贴装式陶瓷微调电阻器。TS7的微调器采用6.7 mm x 7 mm的紧凑尺寸,高度为5 mm,非常适合恶劣环境中需要优化电路板空间的应用。

TS7系列旨在支持自动化装配和设置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缩短时间并降低成本。微调电阻器完全密封,可承受标准电路板清洗处理,从而在严苛的工业、消费和通信环境中确保器件的可靠性。

TS7系列在+70 °C时的额定功率为0.5 W,可采用顶部和侧面两种调节方式,可灵活地满足多种设计要求。从10 Ω到2 MΩ的宽欧姆范围进一步确保这些微调器能够满足多种应用需求。

TS7系列现可提供样品并已实现量产,订货周期为17周。

VISHAY简介

Vishay 是全球最大的分立半导体和无源电子元件系列产品制造商之一,这些产品对于汽车、工业、计算、消费、通信、国防、航空航天和医疗市场的创新设计至关重要。服务于全球客户,Vishay承载着科技基因——The DNA of tech. ®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 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VSH)的“财富1,000 强企业”。有关Vishay的详细信息,敬请浏览网站 www.vishay.com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3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实时供应链的可见性与采购订单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同步高科技全球供应链的各环节,进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 18个月的时间里,有900家供应商被纳入Molex莫仕供应链,这些供应商每年负责交付7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

  • SAP的长期成功合作以及对SAP业务网络(SAP Business Network)的应用,推动了新功能的开发,帮助Molex莫仕进一步挖掘出更多潜在商业价值。

全球电子行业领军企业及连接技术创新者Molex莫仕公司宣布,与SAP展开一项成功的合作,旨在将全球供应商和买家联合起来。这是Molex多年来向智能数字供应链转型战略的一部分。SAP业务网络作为连接公司后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与全球贸易伙伴的关键渠道,在帮助Molex莫仕实现与全球900家供应商之间的交易和互动数字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MOL531. Molex Supply Chain Collaborate with SAP.jpg

Molex莫仕作为汽车、互联医疗、消费电子、数据中心、工业自动化以及其它高要求应用领域创新连接产品的领先开发商和供应商,每年需采购超过7万种零部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公司发现其传统供应商门户网站在确保及时、准确地提供有关采购订单、库存、质量缺陷和发票的信息方面存在不足。

在应对供应链意外中断时,提高采购订单的透明度以及库存水平的实时可见性对迅速降低业务风险至关重要。通过使用SAP业务网络,Molex莫仕成功消除了与直接材料供应商沟通的障碍和复杂性,实现了从采购订单到发票的完整闭环管理。

Molex供应链总监Tony Gainsford表示:在部署后的短短18个月内,我们已经通过SAP业务网络处理了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这一成就的迅速达成远超我们的预期,完全归功于团队的卓越表现和不懈努力。如今,供应商按时交货,我们按时生产,并及时向客户发货,确保他们的生产线顺利运行,承诺得以兑现。

智能协作:一种更好的连接、交易和合作方式

借助SAP业务网络,Molex莫仕与其供应商之间实现了无缝的数字连接,现在能轻松确认零件和组件的数量及交付时间表。这些实时的洞察能力有助于准确制定清晰构建指令,推动运营和客户服务部门根据生产时间表向前推进。

目前,超过90%的采购订单已通过SAP业务网络进行确认,平均确认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此外,采购订单变更的次数和频率也显著减少。通过与供应商在SAP业务网络上的紧密合作,推动了一系列持续改进项目,包括最近完成的调度协议试点。

Molex莫仕和SAP将持续通过提升用户体验来优化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动。双方共同创新了采购订单再确认流程,确保变更过程同步,这在高科技供应链中至关重要。

SAP业务网络首席营收官Val Blatt表示:我们与Molex莫仕携手合作,共同创新解决方案,应对真正的供应链管理挑战,并推动行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借助SAPMolex莫仕在供应商订单确认率和提前发货通知遵守率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该公司还通过增加寄售库存、提高资源生产率和提高准时交货率来实现切实的商业价值。

参考资料

关于Molex莫仕

Molex莫仕是全球电子行业的领导者,致力于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连接更加紧密。Molex莫仕的业务遍及40多个国家/地区,为汽车、数据中心、工业自动化、医疗保健、5G、云计算和消费类设备等行业提供革命性创新技术。凭借值得信赖的客户和行业关系、无与伦比的工程专业知识以及产品的高品质和高可靠性,Molex莫仕实现了Creating Connections for Life(为生活创建连接)的无限潜力。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molex.com

围观 9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3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功率器件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应用对功率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功率器件需要在高电压、高电流和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这对器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随着SiC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兴起,功率器件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测试需求。如何在保证测试效率的同时,准确评估这些先进功率器件的性能和寿命,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次循环双脉冲测试技术应运而生,为功率器件的可靠性研究和性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这种测试方法通过模拟电路中的实际工作条件,能够评估功率器件在重复高应力条件下的性能变化,预测其寿命,对于器件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1.png

多次循环双脉冲测试是一种专门针对功率器件的可靠性研究和性能评估的测试方法。它主要应用于使用SiC器件的终端用户,如器件选型、平替品选择等质量和使用寿命验证场景。这种测试的应用方向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功率器件的耐久性测试、热管理研究、故障模式分析,以及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

测试目的与应用方向

多次循环双脉冲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

1.功率器件的耐久性测试: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条件,评估功率器件在重复高应力条件下的性能变化,预测其寿命。

2.热管理研究:分析器件在多次双脉冲条件下的温度变化和热耗散情况,为热管理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3.故障模式分析:研究器件在极端条件下的失效模式,以改进工艺和设计,提高可靠性。

4.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验证电动汽车中的功率电子模块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中逆变器等设备的性能,确保在多次循环高压应力下的稳定运行。

这种测试方法为功率器件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2.jpg

设备要求

进行双脉冲测试时,需要以下关键设备:

1.脉冲发生器:AFG31000,用于生成所需的双脉冲信号,提供精确的时间和电压控制。

2.示波器:推荐MSO5(win),监测和记录测试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帮助分析器件的瞬态响应特性。

3.电源:推荐EA电源,也支持第三方电源,为被测提供栅极和漏极的供电。

4.双脉冲测试板:用专用的双脉冲测试板,或者基于实际应用电路的专用测试板(客户自行开发)。

5.探头系统:光隔离电压探头用于进行高共模和高带宽的测试,专用的隔离电流探头用于上管以及栅极电流的监测。

6.测试应用软件:WBG-DPT选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取测试结果。

7.计算机:选配,记录数据,辅助进行长时间记录,通过编程实现更复杂的控制或功能。

这些设备的协同工作,可以确保双脉冲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功率器件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控制多台设备(大功率电源,小功率电源,信号源,示波器)完成可自定义循环次数的双脉冲验证,一旦出现测试异常,需要示波器停止采集的同时,关闭加载的电源,实现数据追溯,并结合Tekscope-PC软件进行回看。

测试应用案例

N-DPT——全自动多循环脉冲测试系统,支持客户自定义循环次数的双脉冲测试。客户可以根据自身测试需求,控制示波器以及相关设备例如电源等仪器的工作状态,记录相关的测试数据和异常工况信息。

3.png

支持添加2280,2260和EA电源(可支持第三方电源,轻量定制),并可根据客户要求配置时间,循环次数。获取实时测试次数,一旦出现异常,所有设备停止工作,并保存相关数据到指定路径。仅支持LAN通信(TCP/IP, Socket),支持轻量定制化开发,可快速调整脉冲宽度,可自动控制电源加载电压。操作流程如下:

4.png

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多次循环双脉冲测试技术在功率器件测试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这种测试方法将继续为功率器件的性能评估和可靠性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了解更多最新源测试资料,https://www.tek.com.cn/campaign/smu-solutions

关于泰克科技

泰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市,致力提供创新、精确、操作简便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问题,释放洞察力,推动创新能力。70多年来,泰克一直走在数字时代前沿。欢迎加入我们的创新之旅,敬请登录:tek.com.cn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3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PolarFire® FPGA 以太网传感器桥接器为NVIDIA边缘 AI 平台提供低功耗多传感器桥接功能

为了帮助开发人员构建人工智能(AI)驱动的传感器处理系统,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发布了支持NVIDIA Holoscan 传感器处理平台的PolarFire® FPGA 以太网传感器桥接器

1.jpg

PolarFire FPGA支持多协议,作为Microchip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款兼容基于MIPI® CSI-2® 的传感器和MIPI D-PHY℠ 物理层的解决方案。后续解决方案将支持多种不同接口的传感器,包括SLVS-EC™ 2.012G SDICoaXPress® 2.0 JESD204B。该平台使设计人员能够充分利用NVIDIA Holoscan生态系统的强大功能,同时利用PolarFire FPGA的高能效技术、低延迟通信和多协议传感器支持。

NVIDIA Holoscan可帮助简化边缘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HPC)应用的开发和部署,可实现实时洞察。它将低延迟传感器流和网络连接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整合到一个平台。该平台包括用于数据处理的优化库、用于启动人工智能推理管道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示例、用于促进快速原型开发的模板应用程序以及用于运行流媒体、成像和其他应用程序的核心微服务。

PolarFire FPGA以太网传感器桥接器能够将实时传感器数据桥接到NVIDIA Holoscan以及NVIDIA IGXNVIDIA Jetson平台,用于边缘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开启了新的边缘到云应用部署可能,并支持人工智能/ML推理,可促进人工智能在医疗、工业和汽车市场的应用。

Microchip负责FPGA业务部的副总裁Bruce Weyer表示:“以太网传感器桥接器基于Microchip高能效、安全可靠的PolarFire FPGA平台,通过将我们灵活的FPGA架构与NVIDIA先进的人工智能平台和多协议支持相结合,我们正在帮助开发人员创建创新的实时解决方案,在各种强大的人工智能驱动型边缘应用中彻底改变传感器接口模式。”

通过利用低功耗的Microchip PolarFire FPGA技术,NVIDIA Holoscan传感器桥接器通过以太网有效管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高带宽数据,可在 NVIDIA AI平台上实现实时、高性能的边缘 AI 处理。高能效设计还有利于小尺寸、对能源或成本敏感的应用。

PolarFire FPGA提供嵌入式安全性和安全功能,有助于防范潜在的网络威胁,并支持物理、设备、设计和数据完整性,从而解决传感器应用安全问题。PolarFire FPGA还具有单次事件抗扰(SEU)能力,使其在受辐射影响环境(如太空或高海拔应用和医疗环境)中具有高度可靠性。SEU抗扰能力还有助于降低数据损坏和系统故障的风险。

如需进一步了解Microchip开发工具如何支持NVIDIA Holoscan及其他应用,请访问 PolarFire FPGA 以太网传感器桥接器网页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简介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是致力于智能、互联和安全的嵌入式控制与处理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其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产品组合让客户能够创建最佳设计,从而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减少系统总成本,缩短上市时间。Microchip的解决方案为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市场中约12万家客户提供服务。Microchip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handler市,提供出色的技术支持、可靠的产品交付和卓越的质量。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microchip.com

围观 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3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传统会议室设备配置和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在会议室使用管理方面,人工实时确认会议室的使用状态与占用情况,繁琐又耗时。此外,传统会议室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实现灯光、会议设备、空调等的自动开关,不仅效率较低,还可能造成能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实现传统会议室的智慧转型,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为给传统会议室智慧转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星纵物联创新设计,全新推出VS370雷达人体存在传感器。VS370是一款精致小巧的智能传感器,专为会议室占用检测和微动人体存在感知而设计。产品采用24GHz毫米波雷达+PIR双重检测技术,双重高效检测,能够更精确地识别目标物体,加之以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检测准确率高达99%。设备安装简易,功能强大,专为会议室场景设计,可广泛应用于洽谈室、小型会议室、中型会议室、大型会议室等空间场景。

VS370雷达人体存在传感器

1.png

✔无隐私安全隐患

与摄像头等视觉传感器相比,VS370雷达人体存在传感器无需采集任何图像信息,彻底规避隐私安全问题。

✔多传感器融合,智能联动控制

VS370创新性集成了毫米波雷达、PIR被动红外检测和光照传感器,能够对人体存在和环境进行精准感知,更好地实现场景的智能化联动。例如,当会议室昏暗时,人进则灯开;当会议室光照充足时,人进灯也不开。

✔D2D通信,设备本地联动

VS370可作为主控端,通过星纵物联Milesight D2D协议,实现设备间无网关直接通信。

2.png

✔自定义休眠,灵活控制

设备支持自定义设置休眠时段,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暂停对照明、窗帘、空调等设备的自动联动控制,变更为手动操作,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实际使用习惯。

✔超低功耗, 部署维护简便

设备内置2节2700毫安时ER14505锂亚电池,续航高达5年;免布线,部署与维护简便。

✔支持NFC、蓝牙快速配置

设备支持NFC和蓝牙两种配置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在针对会议室使用状态与占用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实现会议室场景的自动化,星纵物联在此前已推出了WS202 PIR&光照传感器和VS121空间人数传感器。

WS202 PIR&光照传感器

3.png

星纵物联WS202 PIR&光照传感器,采用被动红外技术,能够实时感知监控区域内的人或宠物移动。同时产品还内置了光照传感器,可结合PIR红外传感器共同实现智能探测和场景联动。可广泛应用于智能会议室、智慧办公、智慧校园、楼道、仓库等场景。

☞检测范围广:广角覆盖,探测距离最远可达8米

☞超低功耗:内置1650毫安锂电池,可连续使用4年无需更换

☞简单易用:支持手机NFC快速配置

VS121空间人数传感器

4.png

星纵物联VS121空间人数传感器,基于AI视觉算法,通过人体特征分析,精准识别人体目标,检测准确率高达98%;产品提供LoRaWAN®和以太网两种通信版本,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可广泛应用于智慧会议室、智慧工位、智慧校园等场景,可根据场景需求联动控制智能设备,有效节省资源。

☞区域人数统计:支持16个自定义检测/不检测区域

☞过线人数统计:支持人员徘徊过滤和人员流动分析

☞超大视场角:实现大面积覆盖,单设备可覆盖78㎡(标准版)或126㎡(高安装版)

☞零隐私风险:符合GDPR,不采集任何图像,100%匿名

以上设备均支持星纵物联Milesight D2D功能,实现设备与设别间的直接联动。通过搭配星纵物联智能开关面板、智能插座面板、无线数传终端等LoRaWAN设备,实现会议室场景的智能化。当设备检测到会议室有人时,智能联动开启灯光、空调、会议大屏等设备;检测到会议室无人时,关闭灯光、空调、会议大屏等设备,有效避免电力的浪费。设备实时检测会议室占用情况,无人时自动释放会议室,方便其他人员预约使用,提升会议室的流转和使用效率,同时为公司会议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会议室的智慧化转型对于企业及各类机构而言已势在必行。作为专业的数字感知产品供应商,星纵物联持续优化和丰富适用于智慧会议室场景的感知产品系列,助力企业及机构实现高效、智能、节能的会议室空间管理目标,为其数字化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来源:星纵物联

围观 10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3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针对5G/6G 新的应用场景需求,频岢近期推出系列化高性能基站滤波器,能满足高功率小型化的双重需求。如图1移动通信基站示意图所示,蜂窝基站作为移动通信中的重要单元,是移动设备相互通讯的连接点也是互联网的接口设备

1.png

图 1移动通信基站示意图

  新的蜂窝基站要求小体积、低功率,因此微小型的皮基站(pRRU应运而生,而皮基站中射频前端的核心器件之一是滤波器,其对通信质量至关重要。针对此类应用场景,频岢推出的系列化基站滤波器,如表1基站端滤波器所示。

2.png

表 1 基站端滤波器列表

Band8 upLink滤波器

应用于基站端的Band 8 uplink滤波器,采用3030封装,标准尺寸为3mm×3mm,最大高度为0.65mm。工作频率为890915 MHz,具有损耗低、选择性高、交叉点925MHz抑制高、远端抑制优等特点,该滤波器为50欧姆标准输入输出,不需要外部匹配,同时满足基站端高可靠性要求该产品和竞品产品相比,具备交叉点抑制高,功率容量高的性能优势,同时满足基站侧高可靠性的要求

3.png

图 2 Band 8 uplink滤波器外形图

4.png

图 3 Band8 uplink滤波器测试性能

Band 2 uplink

应用于基站端的Band 2 uplink滤波器频岢采用了更小封装(1109尺寸),标准尺寸为1.1mm×0.9mm最大高度0.6mm。工作频率为1850~1910 MHz,具有损耗低、选择性高、交叉点1920MHz抑制高、远端抑制优等特点,该滤波器为50欧姆标准输入输出,不需要外部匹配,同时满足基站端高可靠性要求。该产品和竞品产品相比,具备交叉点抑制高的性能优势,同时满足基站侧高可靠性的要求

5.png

图 4 Band 2 uplink滤波器外形图

6.png

 5 Band 2 uplink滤波器测试性能

Band 3 Duplexer

在基站端双工器领域,频岢本次推出了更小封装尺寸的Band 3双工器(采用1612封装),标准尺寸为1.6mm×1.2mm最大高度0.6mm。工作频率为1710~1785 MHz1805~1880 MHz,具有损耗低、隔离度高等特点,交叉点1795MHz抑制高达34dB,该产品的功率耐受性达到33dBm该产品和竞品相比,具备交叉点抑制高、功率容量高的性能优势同时满足基站侧高可靠性的要求。

7.png

图 6 Band 3 双工器外形图

8.png

图 7 Band 3 双工器外形图

频岢目前已自主完成基站端主流频段滤波器产品开发,重点频段已实现高质量高标准批量交付。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基站滤波器产品队列,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射频滤波器产品,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频岢将继续深耕射频前端市场、聚焦滤波器赛道、不断扩大业务版图、同时提升品牌影响力、助力移动通讯事业的发展。

关于频岢

频岢专注于微波射频前端,于2018年3月成立,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射频滤波器芯片、天线,以及射频前端模组产品,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定制化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频岢秉承自主研发、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围绕SAW、TC/TF SAW 和Fbar技术路线,凭借扎实的技术和深厚的产业功底,进行了产品规划和战略布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积极扩大业务版图,为客户提供射频前端芯片解决方案。现拥有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开发设计平台,且拥有自主可控的封装线、测试线,并与流片工厂深度合作。经过多年经营实践的积累和持续的新产品研发,频岢射频前端产品系列日益丰富,产品线不断拓展,形成了四大类多个系列超百款高性能滤波器、双工器、模组产品,覆盖4G到5G(sub-6G)移动通讯中的主流频段,满足各种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的需求,并形成了超百项知识产权。目前频岢在射频前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射频前端芯片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之一,初步形成了和国际一流企业开展竞争的能力。同时基于射频芯片小型化、集成化、模块化的趋势,是国内率先推出小型化、多合一的射频模组滤波器芯片的厂商,各项性能指标可比肩国际先进水平。频岢致力在EDA、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等国产化较低或国产化空白的领域不断巩固和突破,通过料、功能和器件的融合,从而解决射频芯片“卡脖子”技术。频岢将始终专注技术创新,不断聚焦产品,为客户持续创造更大价值,助力国内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

来源:频岢微电子

围观 9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3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PCIM Asia 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作为结合展览会和学术会议的业界重要专业交流平台,以华东和华南市场为基点服务全国乃至亚洲的整个电力电子领域。活动每年均吸引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企业以及专家学者进来参与这一电力电子行业的盛会。为突出其地域特色的同时巩固其亚洲领先行业展览会和学术会议的地位,2025PCIM Asia于活动名称添加举办城市名称,并继续采用于上海和深圳交替举办的模式PCIM Asia Shanghai 2025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将于202592426日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4N5馆)举办。

PCIM Asia Shanghai作为亚洲电力电子行业的重要展会和学术会议,始终致力保持创新以面对新挑战和迎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展会上展出的产品及技术涵盖材料、封装、测试、模块、器件、设备等电力电子全产业链,汇集光储充、动力驱动、充电桩、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智能家居等方面的供应商。此次活动名称优化将PCIM品牌与举办城市名称结合以增强品牌的辨识度和记忆点,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市场,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本地及亚洲的专业人士,并借助上海和深圳作为中国的超一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活动在亚洲乃至全球电力电子、智能运动、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影响力。

同时,活动名称优化后将强化其展览会和学术会议完美结合的特色,强调了活动是展览会与研讨会并重的行业盛事,不仅是一个展览平台,还是一个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致力于促进产学研结合。

2025年展览会和研讨会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并继续展示电力电子、智能运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管理领域的前沿产品和技术。本届活动预计将云集超过260家参展商以及25,000人次以上的专业观众于一堂,为与会者提供一个高效交流平台,以分享行业信息丶经验丶创意丶解决方案和策略,共同促进电力电子行业的繁荣发展。

论文征集现正进行中

PCIM Asia Shanghai国际研讨会论文征集现已启动,本届研讨会的议题将涵盖先进功率半导体、封装和可靠性、被动元件和集成等一系列重要领域。以下为论文征集的重要日期:

  •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2534

  • 摘要审阅结果通知:20255

  • 终稿提交截止日期:2025620

PCIM Asia Shanghai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和德国美赛高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欲了解更多有关PCIM Asia Shanghai的详情,请浏览www.pcimasia-expo.com或电邮至pcimasia@china.messefrankfurt.com

PCIM 2025年全球活动

  • PCIM Expo & Conference:2025年5月6至8日,德国,纽伦堡

  • PCIM Asia Shanghai —上海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暨研讨会:2025年9月24至26日,中国,上海

法兰克福展览集团简介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拥有自主展览场地的展会主办机构,其业务覆盖展览会、会议及活动,在全球28个地区聘用约2,300名员工,业务版图遍及世界各地。2023年营业额逾约6.09亿欧元,集团与众多行业领域建立了丰富的全球商贸网络并保持紧密联系,在展览活动、场地和服务业务领域,高效满足客户的商业利益和全方位需求。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核心优势在于遍布世界各地庞大、紧密的国际行销网络,覆盖全球约180个国家。多元化的服务呈现在活动现场及网络平台的各个环节,确保遍布世界各地的客户在策划、组织及进行活动时,能持续享受到高品质及灵活性。我们正在通过新的商业模式积极拓展数字化服务范畴,可提供的服务类型包括租用展览场地、展会搭建、市场推广、人力安排以及餐饮供应。作为核心战略体系之一,集团积极实践可持续化经营理念,在生态、经济利益、社会责任和多样性之间达成有益的平衡。有关集团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资料,请浏览网页:www.messefrankfurt.com/sustainability。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市,由该市和黑森州政府分别控股60%和40%。有关公司进一步资料,请浏览网页:www.messefrankfurt.com.cn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3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每年,IPC APEX EXPO都会邀请业内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人士发表主题演讲,寓教于乐。IPC APEX EXPO 2025 将邀请国际知名未来学家和人工智能(AI)创新者凯文-苏拉塞(Kevin Surace)发表演讲。

surace_kevin300.jpg

Surace 将于 3 月 18 日星期二在 IPC APEX EXPO 开幕式上发表题为 “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 ”的主题演讲,阐明人工智能的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公司领导者如何将这项技术融入其业务。                                                                              

在这场引人入胜的演讲中,与会者将有机会亲眼目睹机器人和算法在现实世界中取得的成功,同时探索变革性的业务流程,了解如何到达 “湮灭中心 ”等。Surace 承诺会有一些 “笑出声来 ”的时刻,同时启发听众深入思考,并带着新的见解离开,随时准备付诸实施。                            

除开幕主题演讲外,德州仪器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Ahmad Bahai 博士还将在题为 “3D 集成和芯片 ”的主题演讲中讨论半导体技术和封装的进步: 边缘人工智能视角 "的主题演讲中讨论半导体技术和封装的进步。

3 月 19 日下午,IPC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ohn W. Mitchell 博士将在午餐会上发表题为 "电子产品: 转变全球经济的资源 "的午餐会主题演讲,就电子产品如何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资源发表自己的见解。他将讨论行业、政府和全球机构在解决供应链、可持续性、技术和信息挑战方面的作用,并提出解决方案,使电子产品能够继续成功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

所有提前注册的 IPC APEX EXPO 参会者均可免费参加周二和周三上午的主题演讲(网上注册费 50 美元,2025 年 3 月 12 日后现场注册费 50 美元)。周三午餐主题演讲包含在All-Access、Committee Meetings Plus Conference和Full Technical Conference套餐中,也可单点购买。会议和课程将于 2025 年 3 月 15-20 日举行;技术会议和展览将于 2025 年 3 月 18-20 日举行。有关日程安排和注册选项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PCAPEXEXPO.org

关于 IPC

IPC(www.IPC.org) 是一家全球性行业协会,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班诺克本,致力于为其 3,200 多家会员公司提供卓越的竞争力和经济上的成功,这些公司代表了电子行业的方方面面,包括设计、印制板制造、电子组装、测试和先进封装。作为一个以会员为导向的组织,同时也是行业标准、培训、市场研究和公共政策倡导的主要来源,IPC 支持各种计划,以满足约 2 万亿美元的全球电子行业的需求。IPC 还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华盛顿特区、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墨西哥墨西哥城、德国慕尼黑、比利时布鲁塞尔、印度班加罗尔和新德里、泰国曼谷以及中国青岛、上海、深圳、成都、苏州和北京设有办事处。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3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IDC公布了2024年度"IDC中国未来企业大奖"优秀奖名单,由浪潮云海协助中国铁塔打造的"分布式资源池项目",凭借在大规模分布式资源池建设上的先进架构与卓越性能,以及所呈现的技术探索价值,一举斩获"未来数字基础架构领军者"奖项

IDC未来企业大奖由全球权威IT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IDC(国际数据公司)设立,旨在表彰在使用数字基础设施改造业务、吸引客户和员工并加速业务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组织,具有前瞻性、中立性和国际性特点。

一体两翼战略:中国铁塔重构未来业务版图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通信基础设施服务商,中国铁塔正在通过"一体两翼"战略重构公司的未来业务版图,即以面向通信行业的运营商业务为"一体",以依托独特资源优势面向社会的智联业务和能源业务为"两翼",持续强化资源统筹共享能力,成为数字经济的牢固基石、信息高速公路的坚实底座。

随着"一体两翼"战略的深入,中国铁塔在国内已建造了海量的数字基础设施,累计完成基站建设项目超410余万,拥有210万站址资源、能源设施和近百万处机房,升级22万现有"通信塔"为"数字塔"。中国铁塔的业务具备鲜明特点,一是地域跨度极大,二是设备数量极多,三是数据类型复杂且海量。以数字塔为例,塔身上挂载环境监测仪、气象监测仪、基站CDN、卫星地面增强、传感器等诸多信息化设备,可采集声热光电磁等各类传感器数据,以及视频、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提供视觉感知、数据采集、图像分析、信息处理等多种数字化服务。据中国铁塔估算,每数据中心每日新增数据量数十T,预计2025年每数据中心接入约二十万站,未来数据规模将达数十PB级别。

如何管理利用好铁塔分布在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量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服务"数字中国"战略蓝图,已成为关乎中国铁塔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命题。

分布式资源池建设:源自中国铁塔业务的最优选择

中国铁塔集团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叶臻认为,无论是从基础设施的广域分布,还是从数据采集的压力来看,中国铁塔现在已经形成点多面广的实际形态,并且在未来仍有巨大的扩展空间,采用集中资源池的传统模式会面临很大挑战。目前,整个行业都在探索从集中大型云到边端小型云建设经验,包括边端侧应用的轻量化设计、最优算力的配置、分布式资源的有效调度等等,这已然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中非常关注的技术。中国铁塔在这个领域所做出的积极探索,是赢得IDC"未来数字基础架构领军者"奖的重要原因。

为此,中国铁塔启动了分布式资源池项目,在接入并纳管海量数字基础设施的同时,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多样化的数字技术,实现从独立系统到融合系统的转变、从被动记录型系统到主动决策型系统的转变、从业务管控到场景赋能的转变,支撑企业全面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更好的赋能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变革。

而在中国铁塔分布式资源池建设过程中,如何管好、用好"点多面广"的异构资源无疑是最大的挑战。铁塔的业务场景丰富,整个项目覆盖多个省份节点,设备类型多样,使用大量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设备,涉及到不同架构的 CPU、GPU、FPGA 等多元异构算力资源,资源统一调度管理需要解决兼容性问题;第二是性能和可靠性挑战,分布式资源池环境下,数据需要在不同站点之间进行传输和同步,尤其是视频采集等对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需要极高的I/O性能和稳定性,解决数据大规模并发问题;最后是统一运维管理难题,如何实现铁塔多各数据中心的统一监控、故障预警、快速响应和协同工作,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是运维管理的难点。

中国铁塔+浪潮云海:领军未来数字基础架构,打造未来通信数字基础设施新样板

为解决上述中国铁塔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浪潮云海基于"开放兼容、分层解耦"技术路线设计,为中国铁塔多个省级分公司构建了一云多芯、存算解耦、统一运维的分布式资源池,实现资源灵活调度,业务统一运营,支撑中国铁塔数十个业务系统上云,实现分钟级响应,确保其全国各级数据中心的持续建设和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 一云多芯,实现铁塔异构资源的高效利用:云海OS以强大的一云多芯能力,为铁塔各省级节点提供同资源池异构管理、同源异构代码持续集成的能力,将省级节点内分布的多资源池进行整合,根据业务需求动态分配资源,例如视频采集业务量突增时,调度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分配更多的 CPU 和 GPU 资源来处理数据,实现高效的资源利用。同时,针对异构应用提供微服务治理服务,实现多架构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

■ 存算解耦,满足铁塔两翼业务海量存储、超高并发需求:以存算解耦架构设计,真正意义上实现铁塔全国各省级节点间的独立扩展及灵活共享,支撑了覆盖环境监测、风险预警以及新能源等应用场景的智能视联业务,确保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数据可以快速传输,满足中国铁塔及各类行业用户对多样化地形、不同应用场景的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需求;

■统一运维,24H全天候保障铁塔业务:面向覆盖全国6个省份的铁塔基站监控系统等设备,通过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将业务监控信息统一推送至告警平台,实现7*24全天候运维响应;同时基于AI服务,为铁塔业务管理者提供了简单统一的管理体验,并实现极致的资源利用。

分布式资源池项目极大提升了中国铁塔的业务效率和数字化赋能水平,业务平均上线时间由原来的数天缩短至2小时,资源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支撑全国数十个办公业务上云,超40000用户同时在线办公,让高效协同的业务管理平台从管理中心延伸到业务的细枝末节。同时强大的分布式资源调度能力可支撑200余万站视频数据实时处理,为大生态、大安全、大民生等重点行业提供空间数智化治理服务。

当前算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正呈现多元泛在化发展趋势,由集中式向"云边端"分布式范式转变。浪潮云海实施的中国铁塔分布式资源池项目,在为中国铁塔拓展新赛道、发展新业态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为通信行业建设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树立新的标杆,推动通信行业在数字经济中更好的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稿源:美通社

围观 9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3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