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英特尔推出了全新一代英特尔®至强®  W-3300  处理器,并将通过系统集成商进行发售。英特尔® 至强®  W-3300  处理器通过智能化设计有效突破性能极限,其全新的处理器核心架构专为高级工作站用户打造,在单路解决方案中提供卓越的性能、扩展的平台功能,以及可媲美企业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让专业工作站用户可以在工作站上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1.png

重要意义:英特尔® 至强® W-3300  处理器专为多线程、I/O 密集型工作负载的新一代专业应用类软件而设计,可适用于人工智能、建筑、工程、施工以及影音娱乐等应用场景。英特尔® 至强® W-3300  处理器采用了可大幅提高效率的全新处理器核心架构,以及可支持数据完整性的先进技术,提供出色的工作站性能。

关于全新英特尔® 至强® W-3300  处理器:五款全新处理器(W-3375、W-3365、W-3345、W-3335 和 W-3323)在单路解决方案中,为用户提供出色的性能以及扩展的平台功能。它们提供最多38 个核心,并通过英特尔® 多线程技术支持最多 76 线程,频率最高可达 4.0 GHz!英特尔® 至强® W-3300  处理器拥有 64 个处理器 PCIe 4.0 通道,支持最高可达 4TB  的 DDR4-3200 纠错码(ECC)内存。

英特尔® 至强® W-3300 处理器采用全新处理器核心架构,代表着性能和效率进入新时代,与上一代处理器相比,拥有如下方面的提升:

  • 最大内存容量提高可达 2.5 倍[1],内存带宽增加达 31%[2]

  • Cinema 4D 负载的多线程性能提高达 45%[3]

  • AutoDesk Maya 中预览渲染负载提速达 26%[4]

  • Adobe Premiere Pro负载中的编辑和编码性能提速达 20%[5]

  • AutoDesk Maya 中的最终 3D 渲染负载提速达 27%[6]

其它特色技术包括:

  • 采用英特尔® 睿频 2.0 技术,最高睿频可达 4.0 GHz

  • 支持机器学习推理负载的英特尔® 深度学习加速技术

  • 支持最高可达 4TB 的 DDR4-3200 8 通道内存

  • 支持英特尔® 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 512

  • 支持纠错码(ECC)内存

  • 内置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RAS)技术

  • 支持英特尔® 傲腾™ 固态盘 P5800X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1 英特尔® 至强® W-3300 CPU:8个通道,4TB(2DPC) vs.英特尔® 至强® W-3200 CPU:6个通道1.5TB(2DPC)

2 英特尔® 至强® W-3300 CPU:8个通道,3200 MT/s(2DPC) vs. 英特尔® 至强® W-3200 CPU:6个通道2666 MT/s(2DPC)

3 基于英特尔®至强® W-3375处理器vs.英特尔®至强® W-3275处理器运行Cinebench R23多线程(MT)时的得分

4基于英特尔® 至强® W-3375 处理器与英特尔® 至强® W-3275 处理器在运行 AutoDesk Maya 中的 Arnold 渲染器时的快速渲染时间。

5基于英特尔® 至强®  W-3375处理器vs. 英特尔® 至强®  W-3275运行PugetBench(0.95.1) – Adobe Premiere Pro(2021) 15.0 – Standard时的得分。

6基于英特尔® 至强®  W-3375处理器vs.英特尔® 至强® W-3275处理器在运行 AutoDesk Maya 中的 Arnold 渲染器时的慢速渲染时间。

围观 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2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软件工具包简化了基于激光雷达的应用开发

Velodyne Lidar, Inc. (Nasdaq: VLDR, VLDRW)宣布推出一种新型软件开发套件,让客户能够在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中利用Velodyne的Vella激光雷达感知软件的高级功能。Vella Development Kit (VDK)让公司能够缩短上市时间,将尖端的激光雷达功能引入无人驾驶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移动配送设备、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

VelodyneLidar-VellaDevelopmentKit-Software.jpg

VDK可减少将3D激光雷达传感器集成到应用中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利用其开发资源。VDK中包含的Vella处理功能可将原始点云数据实时转换为更丰富、描述性更强的信息。自动驾驶系统开发人员不需要具备激光雷达处理方面的丰富知识或专长,即可直接使用这些更高层次的感知输出,如对象分类、速度测量、语义场景分割和障碍物检测。

如今,凭借在Velodyne构建的海量数据集上训练的机器学习算法,Vella的感知功能能够在诸如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人行道和仓库等广泛运营设计领域实现自主交通。汽车制造商、应用开发人员和Velodyne自动化生态系统均参与了VDK的开发。

VDK旨在利用Velodyne的最新固态Velarray H800和 Velarray M1600激光雷达传感器独特而强大的功能,同时,每个版本都会增加对更多传感器的支持。拥有有效维护订阅的客户将可以访问VDK今后发布的所有版本,VDK将不断进行版本更新,以提供Vella的最新硬件支持和处理功能。

Velodyne Lidar软件工程副总裁Vishal Jain表示:“从传感器的测试与评估到初始概念验证的构建,再到完整应用的演示,Vella Development Kit将在整个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开发生命周期中为客户提供支持。VDK将开发人员和集成商与Vella提供的完整且具有强大感知功能的阵列联系起来,使他们能够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得益于Velodyne一直以来在全球部署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领导地位,他们还能够不断获得最新的创新成果。VDK展现了Velodyne在提供革命性传感器和软件方面的强大能力,企业可以通过这些传感器和软件创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通过提升安全交通品质来改变生活。”

Velodyne计划在近期推出另外两个版本,以丰富Vella Development Kit产品。VDK Lite是一套价格低廉,提供最基本处理功能的产品。VDK Enterprise将为要求最严格的客户应用提供全方位设计定制、新功能开发和支持服务。

Vella Development Kit 目前包括一年的支持和软件更新服务。另外,用户还可以选择持续维护并获得其他软件版本和服务。如需购买VDK,请致电669.275.2526或发送电子邮件至sales@velodyne.com联系Velodyne销售部。

关于Velodyne Lidar

Velodyne Lidar (Nasdaq: VLDR, VLDRW)通过实时环绕视图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发明,开创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纪元。Velodyne是激光雷达的全球领先企业,并以其突破性的激光雷达技术的广泛组合而享有盛誉。Velodyne革命性的传感器和软件解决方案提供灵活性、质量和性能,可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包括自动驾驶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机器人、无人机(UAV)、智慧城市和安防。通过不断创新,Velodyne致力于通过促进所有人的安全出行来改变生活和社区。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velodynelidar.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729005113/en/

围观 7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2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技术先进的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思特威科技(SmartSens Technology),正式推出面向物联网应用的IoT系列3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产品 — SC301IoT,力求以高性能CIS赋能“全天候”物联网应用设备。

随着 5G 网络的扩建,AIoT与智慧家居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据IoT Analytics数据显示,至2025年,全球将有309亿台联网的IoT设备,目前已全面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同时随着市场的升温与技术的升级,将带动“全天候”物联网摄像头市场迎来更进一步的增长。

夜晚仍显真彩

对于物联网摄像头而言,在夜晚等较暗光线环境中的成像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此次发布的SC301IoT采用2048Hx1536V分辨率设计,以4:3画幅规格更好地赋能球形全景相机与鱼眼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同时搭载思特威创新的SFCPixel®专利技术,相较于前代产品,其感光度大幅提升了16%,可使诸如家用IP摄像头等在夜间低光照的拍摄环境中,依旧具有优异的感光性能。此外其读取噪声与固定噪声分别低至0.9e-与0.3e-,能够输出真实细腻的影像细节,实现极佳的夜间全彩成像。

1.jpg

强光不过曝,逆光也清晰

物联网摄像头往往需要应对全天候的光线变化挑战,SC301IoT采用思特威PixGain技术,较前代产品而言,其满阱电子提升了124%,动态范围提升了5dB,同时可支持高达100dB的行交叠双重曝光宽动态(Staggered HDR),保障了强光下亮部画面与逆光下暗部画面的细节还原。而面向智能可视门铃应用中的逆光场景,SC301IoT的电学串扰Blooming低至15%,有效减少拍摄中产生的眩光影响,实现清晰的高清视频影像。

2.png

赋能全天候终端运作无忧

针对物联网应用功耗敏感的特点,思特威致力开发出专为物联网应用设计的CIS产品。SC301IoT创新性的结合了思特威SmartAEC技术与超低功耗设计,通过搭载AEC功能的CIS芯片与后端SoC芯片的配合,可实现“极速唤醒”功能。经测试,SC301IoT快速启动时,60毫秒以内即可输出清晰影像,同时其待机功耗低至650μW,工作功耗低至160mW,能够有效赋能物联网“全天候”摄像头终端。

思特威副总经理欧阳坚先生表示:“自智慧家居初步实现从概念到落地的蜕变后,这种智能化生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生活的舒适性,利用摄像头进行视频聊天、监控宠物以及安全防护的应用越来越多。思特威此次推出的物联网应用系列新成员SC301IoT,除拥有优异的成像技术外,还根据物联网应用客户的切实需求结合了快速启动与低功耗特性,力求进一步推动‘全天候’物联网应用设备的进一步升级发展。”

作为思特威推出的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又一力作,SC301IoT可在家用摄像头、球形全景相机以及智能门铃等家用物联网应用中广泛适用,并在夜视成像、HDR以及低功耗等性能方面都有着优异表现,未来思特威还将推出更多物联网应用系列产品,为物联网开发者提供更加智能与更低功耗的物联网设备。

3.jpg

目前,SC301IoT已接受送样,预计将于2021年10月实现量产。想了解更多关于IoT系列产品SC301IoT的信息,请联系我们:cs@smartsenstech.com

关于思特威 (SmartSens Technology)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artSens Technology)是一家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创立,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北京、深圳、杭州、香港、新竹以及美国圣何塞等多个城市设有研发中心与销售办公室,网络遍及全球。思特威以创新为驱动,专注于为客户提供面向未来和全球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凭借一支精于创新、覆盖全球的研发团队,思特威自主研发出了优秀的夜视全彩技术、SFCPixelTM专利技术、Stack BSI的全局曝光技术等诸多业内领先的创新技术。

自成立以来,思特威始终专注于高端成像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凭借性能优势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了更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公司产品也不断成熟并确立了安防领域行业领先地位,产品遍及安防监控、车载影像、机器视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运动相机、无人机、扫地机器人、智能家用摄像头)等应用领域。自2017年起,思特威已连续多年在CIS产品安防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上保持领先,并已成为消费类机器视觉领域Global Shutter CIS龙头企业。今后亦将在人工智能、手机影像、车载电子等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创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smartsenstech.com

围观 7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2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IFX / OTCQX: IFNNY)推出业界首款支持USB Power Delivery(USB PD)3.1的高压微控制器(MCU)。该芯片简称为EZ-PD™ PMG1(Power Delivery Microcontroller Gen1),是英飞凌第一代USB 支持PD的MCU,针对需要高达28 V(140 W)的高压供电或受电的嵌入式系统。该器件支持USB PD 3.1规范中定义的更大功率,并利用MCU提供额外的控制功能。新产品非常适合消费市场、工业市场和通信市场的诸多应用,如智能扬声器、路由器、电动工具和园艺工具等。

PMG1系列集成了经市场验证的USB PD协议栈,能实现可靠的性能和高互操作性。它采用Arm® Cortex®-M0/M0+处理器,片内集成了高达256 KB的闪存和32 KB SRAM、USB 全速级外设、可编程通用输入/输出(GPIO)引脚、门驱动电路、低压降(LDO)稳压器和高压保护电路。另外,PMG1 MCU还提供硬件和固件保护,包括过压和过流保护、短路和反向电流保护、安全固件启动和签名固件更新等。

1627983299(1).jpg

为提高面向设计人员的易用性,新器件包括可编程模拟和数字模块,可轻松定制智能模拟传感器并将其集成于应用。另外,PMG1 MCU也可现场编程,支持签名固件更新,从而提高效率。ModusToolbox™集成开发环境为开发提供支持,里面集成了PMG1的软件开发套件、原型设计套件以及快速启动指南,共同为编程提供支持。它们使得固件开发和测试变得简单易行,从而进一步缩短总体开发时间和产品上市时间。

英飞凌有线连接解决方案业务高级副总裁Ajay Srikrishna表示:“作为功率半导体的领导者,我们很高兴将新的PMG1系列推向市场。这样,原始设备制造商将能够进一步区分其消费应用、工业应用和商业应用。在我们的使命召唤之下,这款MCU使我们的客户能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而这将有助于使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更轻松、更安全、更环保。”

供货情况

USB PD微控制器系列PMG 1现在即可订购。如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cypress.com/products/ez-pd-pmg1-portfolio-high-voltage-mcus-usb-c-power-delivery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科技公司,我们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安全和环保。英飞凌的微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带您通往美好的未来。2020财年(截止9月30日),公司的销售额达85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约46,700名员工。2020年4月,英飞凌正式完成了对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的收购,成功跻身全球十大半导体制造商之一。

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和美国柜台交易市场 OTCQX 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码:IFNNY)挂牌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年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2000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8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2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尽管受到汇率的负面影响,业绩依旧持续成长

  • 季度销售额增长28%,达3.177亿欧元(去年同期2.479亿欧元)

  •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5080万欧元,同比增长24%

  • 提高21/22财年业绩预期销售额同比增长17-19%,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预计在21-23%之间

尽管 2021/22年第一季度不利的负面货币影响,奥特斯仍取得非常积极的收入增长。首席执行官葛思迈(Andreas Gerstenmayer)表示:“数字化继续推动着市场对于我们技术的需求。曾经暂时疲软的市场在持续地复苏中。从战略层面看,我们行驶在正确的成长之路,尤其是半导体封装载板的生产正全速运行着。重庆扩产项目进展顺利,首批生产设备已完成审核并投入运行。”

2021/22年第一季度的合并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8%,达到3.177亿欧元(去年同期:2.479亿欧元)。不计汇率影响,销售额的增幅甚至达到了37%。ABF载板的扩产带来的额外产能和市场对于该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对收入增长贡献巨大,移动设备多样化的产品线和用于印制电路板制造的模块产品需求的增长也促进业绩发展。AIM汽车、工业和医疗事业部三块业务都为收入增长做出贡献,虽然相较去年同期极为低迷的第一季度,汽车业务季度销售额同比几乎实现翻番,但是汽车芯片短缺依旧持续。

2021/22展望

奥特斯将专注于重庆三厂新产能的启动,同时继续推进位于马来西亚居林的投资项目,并在公司其他基地实施技术升级。

奥特斯旗下各业务领域的发展预期如下:市场对于半导体封装载板的持续强劲需求是公司中期增长的重要机遇,5G技术将继续推动移动设备领域的业绩增长尽管市场面临汽车芯片短缺,汽车业务预计呈现好转事态在5G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工业领域业务继续积极发展奥特斯也预计在医疗领域的业绩发展良好。

2021/22财年业绩指导

基于本财年第一季度的良好发展以及半导体封装载板市场的持续强劲发展势头,奥特斯小幅上调年度业绩预期,预计销售额增长17%至19%(此前预测:13%-15%),假设欧元/美元汇率稳定在1.21,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预计落在21%至23%之间,这个数据不含奥特斯在中国重庆和马来西亚居林新产能的启动成本约5000万欧元。

单位

Q1 2020/21

Q1 2021/22


增减比率 %

销售额

€ million

247.9

317.7

28.2%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 million

39.5

46.3

17.3%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 million

40.8

50.8

24.4%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

15.9%

14.6%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

%

16.5%

16.0%

息税前利润

€ million

0,2

(0,4)

调整后息税前利润

€ million

1.6

5.6

>100%

息税前利润率

%

0.1%

(0.1%)

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

%

0.7%

1.8%

本期损益 

€ million

(7.9)

(5.3)

资本收益率

%

(0.8%)

(0.6%)

净资本支出

€ million

81.9

153.4

87.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million

28.1

30.5

8.5%

股息

(0.26)

(0.19)

员工数

10,587

12,296

16.1%

奥特斯科技与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先进技术应用的首选

奥地利科技与系统技术股份公司(AT&S)简称奥特斯,是欧洲以及全球领先的高端印制电路板和半导体封装载板制造商。集团致力于生产具有前瞻性技术的产品,并将工业领域的核心市场定位于:移动设备、汽车、工业电子、医疗和先进封装领域。作为一家飞速发展的跨国公司,奥特斯分别在奥地利(利奥本、菲岭)、印度(南燕古德)、中国(上海、重庆)和韩国(安山,首尔附近)拥有生产基地。集团在20/21财年拥有约11,000多名员工。更多资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ats.net。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2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支持中文普通话、多国英语以及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等多种拉丁语系语种

日前,亚马逊云科技宣布通过与光环新网和西云数据的紧密合作,在北京区域和宁夏区域正式上线Amazon Transcribe Streaming实时流式语音转录功能。Amazon Transcribe是一项自动语音识别(ASR)服务,可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语音转文本服务,使用场景包括转录客服电话、自动添加字幕、生成会议纪要,以及为媒体资产生成元数据、创建完全可搜索的存档等。Amazon Transcribe根据转录的音频时长、按实际使用量付费,客户无需花费昂贵的转录费用,便能让开发人员轻松地为其应用程序添加语音转文本功能。

Amazon Transcribe能够快速准确地将语音转换为文本,用户只需投入很少的时间和费用,便可以达到几乎与手动转录相媲美的转录效果。用户可以将它应用于实时音频流或批量音频内容,创建包含音频文件内容的应用程序。Amazon Transcribe采用深度学习功能自动添加标点符号和格式,生成时间戳;并且,用户可以通过转录控制台自定义词汇列表和语言模型,从而为特定领域的词和词组生成更准确的转录,例如产品名称、技术术语等。此外,Amazon Transcribe可以识别和修订敏感的个人身份信息来保护用户隐私安全,并通过词汇表筛选掩蔽或删除转录结果中不文明用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转录效果和用户体验。

目前,Amazon Transcribe支持多种语言,在批量音频内容处理中支持多达31种语言,在实时流失转录场景下支持包括中文普通话、澳大利亚英语、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法语、加拿大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巴西葡萄牙语和美国西班牙语等在内的12种语言。

首汽约车是首汽集团为推动传统出租车行业转型升级而打造的网约车出行平台。在首汽约车的“智能语音解决方案”项目中,亚马逊云科技帮助客户一起建立了语音降噪和导航音分离算法模型,先是利用Amazon SageMaker机器学习服务进行模型构建、训练、调优和部署,再利用Amazon Transcribe人工智能语音服务将行程录音自动转化为文字,从而实现通过场景化的关键词识别分析触发安全预警,结合后台安全监控人员的人工判断,让实时的行程安全监控从“可能”变成“现实”。首汽约车副总裁闫磊表示“我们与亚马逊云科技技术团队紧密合作,利用Amazon SageMaker、Amazon Transcribe等服务,实现了智能语音解决方案,将客服人工审核工作量降低了35%、客服人工听音审核时长缩短了20%,且智能客户投诉处理的准确率达90%以上,改善了司乘体验和满意度,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

美国全国运动汽车竞赛协会 (NASCAR) 是一家美国汽车竞赛审批和运营公司,以赛车而闻名。NASCAR 发展部高级总监Patrick Carroll表示:“我们选择使用 Amazon Transcribe,在我们覆盖195个国家或地区以及29 种语言的多站点网站上为 NASCAR 的点播内容提供字幕。利用 Amazon Transcribe,我们建立了一个自动化的系统,这个系统几乎不需要我们的团队进行操作,同时让我们能够自定义自己需要的语音识别功能。应用了 Amazon Transcribe 之后,我们为 99% 的点播内容自动添加了字幕,并且费用比我们最初的估计少97%。”

Audioburst 是一家拥有超前思维,极富创新力的技术提供商,他们让谈话音频的发现、分发和个性化发生了转变,Audioburst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Gal Klein说:“每天,我们分析225,000 分钟的实时电台访谈,以形成数以千计的关于播放列表和搜索的短主题片段。我们选择 Amazon Transcribe 是因为它作为出色的语音识别引擎,可帮助我们转录实时视频内容,用于下游内容制作工作流。”

欲了解更多Amazon Transcribe信息,可访问: https://www.amazonaws.cn/transcribe/ 。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15年多以来,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25个地理区域的81个可用区(AZ),并已公布计划在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西班牙、瑞士和阿联酋新建7个区域、21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aws.amazon.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2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9日,2021数字生态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作为中国数字生态领域高规格、高关注度的生态对话、对接与合作平台,大会吸引了产业界及专家学者、大咖、生态伙伴的关注。在大会评选中,浪潮连续三年获得年度数字生态重磅奖项 -- “金耒奖”。

image.jpg

“耒”是传说中大禹治水使用的翻土工具,可以理解为最早的生态治理手段,“金耒奖”获得者,即为数字生态领域引领者。作为国内最早的数字生态践行者,浪潮无论是在数字生态战略制定、体系构建,还是在理念创新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2019年浪潮启动“元脑生态1.0”,2021年正式发布“元脑生态2.0”。如果说“元脑生态1.0”是为人工智能而生,“元脑生态2.0”就是为了智算而生,为千行百业而生,旨在帮助合作伙伴面对智算时代挑战,更能协同合作伙伴跨越智算鸿沟。

相比于“元脑生态1.0”左手拉右手的合作模式,“元脑生态2.0”的应用场景适用范围更广,合作模式更为灵活。其新增元脑生态平台AI Store,聚能力为池,实现资源高效对接。同时,“元脑生态2.0”合作伙伴类型也更为多样化,咨询服务商、区域分销商、IVR都将加入元脑生态。

在元脑生态带动下,浪潮的合作伙伴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从9000+到15000+。2020年浪潮行业ISV合作伙伴数量增长2200+,90%的百强解决方案提供商和85%以上的人工智能百强公司与浪潮都有深度的合作。2021年浪潮将进一步增加渠道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加强对合作伙伴的支持,与伙伴共同拥抱智算变革。

从行业发展而言,15年前,3000家合作伙伴就是顶级渠道体系的上限;5年前,10000家合作伙伴就是数字生态的天花板。如今,浪潮生态伙伴规模创纪录地突破15000家,这既体现了智算时代生态伙伴角色的多样性,也代表了浪潮“元脑生态”的凝聚力。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2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MD 和 Valve 正合作对 Linux 驱动进行优化,重点改进 Zen 2 处理器的动态时钟频率调整。在上月宣布 Steam Deck 的时候,Valve 表示玩家不再需要携带相对厚重的游戏笔记本,就能在这款游戏掌机上玩到各种 Steam 上的优秀游戏。

1.jpg

Valve 表示,Steam Deck 使用了 16GB LPDDR5 内存和定制 AMD APU 的组合,任意 AAA 级别游戏至少能够保证在每秒 30 帧以上。但是该公司在这方面并未明确说明。

2.jpg

我们只能假设 Steam Deck 的 RDNA 2 GPU 可能足以在 800p 显示器上以中低设置运行游戏(尤其是在支持它的游戏中借助 AMD 的 FidelityFX 超级分辨率),但 Valve 的目标性能可能也是额外软件优化工作的结果。

根据 Phoronix 的一份报告 ,Valve 已与 AMD 合作,为新游戏掌机中的 Zen 2 CPU 开发更好的 Linux 驱动程序,该驱动程序应该可以解决 CPU 性能扩展问题等。这项开发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的 ACPI CPUFreq 驱动程序“对于现代 AMD 平台来说性能/能效 [高效]”。

换句话说,新的驱动程序将允许 Steam Deck 中的处理器在需要时快速提升到更高的性能状态,并实现更好的每瓦性能。这很重要,因为 CPU 和 GPU 的功率预算相对有限,只有 15W。

我们将在 9 月份进一步了解 AMD 的新 Linux CPU 驱动程序,因为该公司有望在 X.org 开发者大会 (XDC) 上分享更多细节。

来源:cnBeta.COM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2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Google也加入了自研芯片阵营。今天,Google及Google母公司 Alphabet CEO Sundar Pichai 在Twitter晒出了Google自研芯片 Tensor,并表示将会在 Pixel 6 系列上率先装备。此举也引发了Google已经和高通停止合作的猜测。现在高通回应称,在骁龙相关的产品方面,公司将会继续和Google进行合作。

876b1bf423fad72.jpg

Google是加入自研芯片阵营的又一重量级新成员。援引 CNBC 报道,未来Google和高通将会继续合作开发基于骁龙平台的产品。这可能意味着,像即将推出的 Pixel 5a 及其后续产品这样的非旗舰产品将继续使用骁龙芯片组,直到Google也能为这些设备提出定制解决方案。

Google仍然需要在未来的 Pixel 智能手机上装备蜂窝网络连接,而这些依然会需要使用到骁龙 5G 通讯模组。有报道称,定制的Tensor芯片是与三星及其5纳米制造工艺合作制造的,因此,韩国公司也有可能大规模生产 5G 通讯模组,用于未来的智能手机中。

定制的 Tensor 芯片代号为 Whitechapel,虽然之前有传言称它将比高通的 Snapdragon 888 慢,但Google的优先事项可能不是围绕性能,而是其他领域。这些领域将包括计算摄影、摄像的改进,语音识别的增强,安全等等。

来源:cnBeta.COM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2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加速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

中国领先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吉利”)与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半导体集团(以下简称“罗姆”)缔结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汽车领域的先进技术开发。近日,双方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线上签约仪式。吉利董事长安聪慧与罗姆董事长松本功出席签约仪式。

吉利与罗姆自2018年开始技术交流以来,通过各种车载应用的开发建立了合作关系。此次合作伙伴关系的缔结将进一步促进双方的融合发展,并加速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

吉利将利用罗姆以碳化硅为核心的先进功率解决方案,开发高效电控系统和车载充电系统,以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降低电池成本并缩短充电时间。此外,还将利用罗姆通信IC和各种分立元器件等广泛的产品群和解决方案,通过开发高性能ADAS和智能驾驶舱系统,来改善用户体验。

作为双方的首批合作成果,采用了罗姆碳化硅的电控系统已被应用于目前吉利正在开发的纯电动平台。

通过合作,吉利与罗姆将推动汽车行业低碳技术以及实现安全安心移动社会的技术开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做出贡献。

1627975135(1).jpg

图右为吉利汽车集团 董事长 安聪慧                                                            图右为罗姆半导体集团 董事长 松本 功             

【关于罗姆(ROHM)】

罗姆(ROHM)成立于1958年,由起初的主要产品-电阻器的生产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厂商。罗姆的企业理念是:“我们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将为国内外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优质产品,并为文化的进步与提高作出贡献”。

罗姆的生产、销售、研发网络分布于世界各地。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IC、分立式元器件、光学元器件、无源元器件、功率元器件、模块等。在世界电子行业中,罗姆的众多高品质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许可和赞许,成为系统IC和先进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主导企业。

【关于罗姆(ROHM)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销售网点:起初于1974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香港有限公司。在1999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2006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为了迅速且准确应对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的要求,罗姆在中国构建了与总部同样的集开发、销售、制造于一体的垂直整合体制。作为罗姆的特色,积极开展“密切贴近客户”的销售活动,力求向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目前在中国共设有20处销售网点,其中包括香港、上海、深圳、北京这4家销售公司以及其16家分公司(分公司: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宁波、西安、武汉、东莞、广州、厦门、珠海、重庆、福州)。并且,正在逐步扩大分销网络。

技术中心:在上海和深圳设有技术中心和QA中心,在北京设有华北技术中心,提供技术和品质支持。技术中心配备精通各类市场的开发和设计支持人员,可以从软件到硬件以综合解决方案的形式,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技术提案。并且,当产品发生不良情况时,QA中心会在24小时以内对申诉做出答复。

生产基地:1993年在天津(罗姆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和大连(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生产工厂。在天津进行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光学传感器的生产,在大连进行电源模块、热敏打印头、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的生产,作为罗姆的主力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国内外提供高品质产品。

社会贡献:罗姆还致力于与国内外众多研究机关和企业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的研发活动。2006年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产学联合框架协议,积极地展开关于电子元器件先进技术开发的产学联合。2008年,在清华大学内捐资建设“清华-罗姆电子工程馆”,并已于2011年4月竣工。2012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清华-罗姆联合研究中心”,从事光学元器件、通信广播、生物芯片、SiC功率器件应用、非挥发处理器芯片、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技术(结构设施健康监测)、人工智能(机器健康检测)等联合研究项目。除清华大学之外,罗姆还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进行产学合作,不断结出丰硕成果。

罗姆将以长年不断积累起来的技术力量和高品质以及可靠性为基础,通过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扎实的技术支持、客户服务体制,与客户构筑坚实的合作关系,作为扎根中国的企业,为提高客户产品实力、客户业务发展以及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围观 8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22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