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3月11日,正值农历牛年惊蛰节气,春风尽吹、万物萌动、生机勃发。下午吉时,DEKRA德凯广州新建实验室落成典礼如期在花城广州盛大举行。作为2021年DEKRA德凯在中国竣工的第一个重大投资项目,此次DEKRA德凯广州新建实验室积极顺应国家级顶层合作的“一带一路”倡议、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投资协定等利好政策;努力响应尊贵客户对检测认证结果及交付周期的强烈诉求;呼应DEKRA德凯“成为安全世界里的全球合作伙伴”的百年宏伟愿景。

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吕伯肯先生、广州及合肥公司总经理池宏伟先生、广州中心实验室总监黄成柏先生、广州电池高级经理陈贵国先生和广州大家电工程部经理张俊鹏先生出席了开幕仪式并剪彩。

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吕伯肯先生致开幕词
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吕伯肯先生致开幕词

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吕伯肯先生致开幕词,他表示道:

“作为全球领先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DEKRA德凯致力于保障安全近百年。此次广州新一轮投资建设的实验室,大幅扩充了检测能力,将更好地践行‘客户至上’的企业原则。DEKRA德凯始终依托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超前的服务意识,为各类型客户提供专业化、本地化、定制化的检测认证服务。”

DEKRA德凯广州及合肥公司总经理池宏伟先生
DEKRA德凯广州及合肥公司总经理池宏伟先生

DEKRA德凯广州及合肥公司总经理池宏伟先生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广州新建实验室的概况,他强调:新增的检测能力集中在制冷器具、洗衣干衣机、暖通空调设备、消费产品电池、工业储能电池及运输动力电池等产品领域。借此检测能力的新建和服务团队的扩大,旨在将DEKRA德凯的交付能力和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比快更快、比高更高!

DEKRA德凯广州实验室大楼
DEKRA德凯广州实验室大楼

DEKRA德凯将始终秉持与市场的同步性,积极开拓实验室测试能力,并根据企业需求提供更好的本地化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关于DEKRA德凯

DEKRA德凯致力于安全逾90年。1925年在德国柏林成立的德国机动车监督协会,现如今已是世界知名的第三方专业检测认证机构。2020年,DEKRA德凯营业总额预计达到约32亿欧元,业务遍布世界6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43000名员工致力于为路途中、工作中以及家居中的安全提供独立的专家服务。这些服务包含:车辆检测、理赔与专家评估、产品测试、工业检测、咨询、审核、培训及临时雇佣。2025年DEKRA德凯将迎来成立100周年,其愿景是“成为安全世界里的全球合作伙伴。”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9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日前宣布,是德科技与艾微视共建联合毫米波雷达实验室并举行挂牌签约仪式,二者将共同努力,助力推进自动驾驶发展进程。是德科技是一家领先的技术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服务提供商和政府客户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

毫米波雷达作为未来无人驾驶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开发毫米波汽车雷达需要最大限度降低传播损耗、相位噪声、IQ 和频率响应误差 以及噪声对评测模块(EVM)的影响。因此测试毫米波,特别是76-81 GHz频段,需要一个快速、准确和可靠的测试解决方案。

是德科技的目标雷达模拟器可覆盖76 GHz -81 GHz频段,可提供准确可重复的毫米波雷达仿真功能,同时支持仿真距离自定义化,精确及优越的性能指标。

艾微视图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致力于图像传感应用开发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部件的高性能自动化线体及测试系统,提供相关研发及测试。本次与是德科技合作,将为业界提供毫米波雷达从研发性能验证到生产测试的平台,帮助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加快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速度。

是德科技中国华东大区销售总经理潘其涛表示:“是德科技与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共建毫米波雷达联合实验室,是合作共赢的一项举措,二者将共同致力于帮助汽车行业创新产品快速推向市场,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实现提供助力。”

艾微视图像科技何洪鑫总经理表示:“是德科技与艾微视图像科技联合成立的实验室,提升了毫米波雷达技术实力,也促进了自动驾驶市场的发展。是德科技提供的全球领先的测试解决方案,结合艾微视整体自动化组装技术和集成能力,属于强强联合,是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局面,对车载毫米波雷达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和支撑的作用。”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是一家领先的技术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服务提供商和政府客户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从设计仿真、原型验证、生产测试到网络和云环境的优化,是德科技提供了全方位的测试与分析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深入优化网络,进而将其电子产品以更低的成本、更快地推向市场。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生态系统、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能源、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终端市场。2020 财年,是德科技收入达 42 亿美元。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keysight.com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92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乐橙3D结构光人脸锁K7i将于2021年4月10日正式在全网发售。全新的乐橙3D结构光人脸锁K7i是一款性能极致的全自动推拉锁,配备了3D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等9种开门方式,开启无感开门的生活体验。

乐橙K7i人脸锁
乐橙K7i人脸锁

此次全新发布的乐橙3D结构光人脸锁K7i可智能识别人脸并自动开锁,让用户入户解锁无需抬手,做到了真正的一步进家门。

乐橙K7i人脸锁
乐橙K7i人脸锁

以视觉为核心,乐橙3D结构光人脸锁K7i的3D人脸识别方案能够进行3D人脸活体检测,从根本上杜绝假面开锁。在暗光或逆光环境下,乐橙3D结构光人脸锁K7i也能快速识别,无惧光线影响,在识别距离上,实现身高1米到2米人群全覆盖,高个、老人、小孩都能刷脸开门。

乐橙K7i人脸锁
乐橙K7i人脸锁

乐橙3D结构光人脸锁K7i采用了真插芯锁芯,锁芯采用C级锁芯,具有强大的防破能力。这款全新的3D结构光人脸锁使用了半导体生物指纹技术,可以活体检测识别,有效防止假指纹攻击;并且支持人脸+指纹的双重认证组合开门方式,用户可以自定义识别方案,让家门安全再次升级。值得一提的是,乐橙3D结构光人脸锁K7i具备应急开锁的功能,室内可以手动操作解锁,保护家人安全。

此外,乐橙3D结构光人脸锁K7i采用了2块大容量电池组合的方案,可以做到续航5个月以上,而且接入了乐橙APP控制,拥有权限分级管理、智能报警、进出记录等多种功能。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有效时间段及使用期限,让访客、保姆等出入更方便,家人更安心。乐橙3D结构光人脸锁K7i还具备了充电快开功能,遇到忘记充电的情况,主人在室外无需等待,插上充电宝就能开门。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9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据外媒报道,近日,来自俄罗斯的科学家们通过对一种新型材料的实验找到了一种能拥有大量具有前景的性能优势--尤其是能提供目前解决方案的三倍容量--的电池设计。这一突破来自于镂空纳米球取代电池电极的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设备不仅能保持更多的电荷而且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都是用石墨作为负极来供电的。阳极则是科学家寻求提高电池性能的关键焦点。

对于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MISIS)的研究人员来说,这意味着探索可能提供更高效率的石墨阳极替代品。研究人员通过一种叫做超声波喷雾热解技术,特殊金属的离子通过超声波变成雾状,然后水在高温下蒸发,于是就此创造出了具有中空多孔结构的微球。

在将这些电池被集成到锂电池中作为阳极后,研究小组进过测试观察到性能上的一些好处。这种新型材料不仅能使电池的容量达到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几倍,并且在1000次充电循环中,负极的空心化的特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这可以缓冲充电过程中发生的容积变化以此来帮助电池在相当长的使用寿命中保持稳定。

研究作者Evgeny Kolesnikov说道:“我们提取的多孔纳米微球(成分为Cu0.4Zn0.6Fe2O4)用作负极材料,其容量是市场上现有电池的三倍。”此外,与其他有前景的石墨替代品相比,它允许充放电循环次数增加5倍。这种改进是由于特殊的纳米结构和所用元素的组合产生的协同效应而实现的。”

跟以往这类研究一样,将受控实验室环境下的这些有前景的实验结果转化为可以为智能手机供电三天的电池远非易事。但对于下一代电池来说,如此高的容量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是非常可取的特性,因此这项研究为该领域的科学家探索开辟了另一条有前景的途径。

来源:cnBeta.COM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9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成功完成业界首次现网ODN模拟环境下的50G PON样机技术测试,测试结果显示,50G PON系统的性能和ODN基础设施重用能力完全达到预期。固定宽带网络已步入F5G千兆时代,中国电信正在规模部署基于10G PON(XG-PON,10G-EPON)技术的光接入网,满足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行业数字化等新型业务场景对网络接入的要求。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开展下一代光接入网50G PON技术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满足10G PON网络向未来平滑演进升级的需要。

此次样机技术测试在中国电信研究院实验室(上海园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50G PON样机可实现下行约40Gbps的业务传输速率,同时50G PON样机可在1:32分光比、10公里光纤距离的ODN环境下完成ONU的注册上线及正常工作。这是业界首次在现网ODN模拟环境中成功验证高速50G PON样机方案,对于产业链发展具备积极的指导意义。

中国电信研究院后续会联合产业链伙伴,持续推进50G PON的标准及产业化工作,促进下一代光接入网的发展和成熟,满足未来多种智能应用的业务接入需求。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围观 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9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3月12日,高性能数字激光雷达供应商Ouster正式宣布与Colonnade Acquisition Corp. (NYSE: CLA) 完成业务合并,并将于美国时间2021年3月12日开始,以股票代码“OUST”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此次合并获得的收入将用于加速产品研发、增加软件开发投入,以及进一步拓展Ouster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和市场工作。自2015年成功研发数字激光雷达技术以来,Ouster彻底颠覆了激光雷达行业。

通过此次合并,Ouster获得了约3亿美元的总收入,合并前的股东拥有合并后公司78%的股份。所获收入将被用于数字激光雷达的研发和生产,以加速在工业自动化、智慧基础建设、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关键市场的拓展和广泛应用。Ouster所拥有的庞大的客户群是我们最好的证明,同时,我们所建立的制造中心和供应链,也为公司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Ouster来说,今天是激动人心的一天,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里程碑,”Ouster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gus Pacala表示:“Ouster的愿景是使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广泛应用到我们未来生活和工业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向着这一愿景又迈进了一步。凭借颠覆性的数字激光雷达技术,我们赢得了来自各类行业的500+客户,建立了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的制造中心和供应链。此次筹集的资金将帮助我们加速数字激光雷达技术在各个市场的广泛应用,以实现一个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的未来。”

Ouster董事会成员兼CLA前首席执行官Remy W. Trafelet表示:“ Ouster已验证的业务模式、灵活的产品组合以及快速的市场拓展,为未来大幅增长做好了充分准备。此次合并获得的资金将帮助Ouster继续颠覆现有模拟激光雷达市场,获取更多新的客户,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关于Ouster

Ouster于2015年成功研发了数字激光雷达,其致力于为工业自动化、智慧基建、机器人和汽车行业提供高分辨率数字激光雷达。Ouster数字激光雷达具有高可靠性、紧凑、低成本、可定制等优势,为其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截止目前,Ouster数字激光雷达已经搭载到了全球数百名客户的现有产品或大规模商业部署计划中。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9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浪潮凭借在云、信息化、制造业领域的深耕实践,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参与高端制造工厂改造,在迭代升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化产品、服务能力的过程中,收获若干体会与感悟,与诸位同仁分享

2020年,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工业领域有各式各样的设备、软硬件系统等,行业需求各具特色且壁垒很高。不同于物联网强调物与物的链接,工业互联网无论从链接的对象、链接的数量,以及应用场景等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强调人、机、物全面互联。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工业互联网通过工业云将设备、业务系统、开发者、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等紧密地链接融合起来,协同供应链与产业链,形成跨域、跨区、跨业互联互通,使工业经济各要素资源高效共享。现阶段,工业互联的核心是数据的获取(人机物)、链接、应用与增值服务,数据来自工业,数据服务工业,未来将涌现出大批以数据驱动的新模式新业态。

当前,国内工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需要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分布实施,才是科学、健康的发展方式。先完成企业数字化补课(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同时把握机遇,制定合理科学的总体规划,以重点领域、场景为抓手,打造数字化基础设施,让企业有动力,有节奏,有方向的深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真正做强实体经济。

工业数字化、数字工业化与数据智能是实现“数字工业经济”的重要构成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已被写入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其中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及数据价值的有效发挥是核心内涵。对于工业互联网而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出全新的工业生产方式与企业形态,如何充分发挥“数字工业经济”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是关键。

目前工业互联网整体包含工业数字化、数字工业化与数据智能三个部分,具体而言,工业数字化包括自动化改造、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整合三类:

  1. 以生产线机械化自动控制为代表的自动化改造;
  2. 以企业信息化系统由分散向统一为代表的信息化升级,实现内部人员管理协同、生产运行协同与经营管理协同;
  3. 以数据为核心将原有方法、模型数字化沉淀出可复用的应用(工业软件)是数字化整合的主要任务。

数字工业化强调产业链控制力、协同力整体提升,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1. 以数据为核心,链接“研产供销服”全要素数据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重质量塑品牌,增强产业链控制力;
  2. 以商业为抓手,强化产业链的上下协同、内外协同、要素协同,提升产业链协同力,增强整体竞争力;
  3. 以标准为驱动,推动产业聚集和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稳定高效。

数据智能强调AI在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中的推动作用,主要分为质量优化提升与延伸增值服务两大类:

  1. 在品控环节,通过“数据+AI”提升关键工序的质量与效率;
  2. 发挥数据及AI在整个延伸领域的价值突破,涵盖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领域的价值重构。

加快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设备链接与大数据运用能力

Gartner认为2022年边缘计算成为所有数字业务的必要需求,到2025年,全球连接到网络的设备将达到约208亿台,大约有75%的数据将在边缘侧产生和处理,2021年边缘计算将最终成为真正的价值创造者。因此,受物联网、AI、5G的驱动,边缘计算将广泛应用于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建设。

未来工业互联场景下,设备、业务系统的连网上云需求,工业园区边缘侧的快速协同场景等都将呈现指数级增长,需要建设工业确定性网络,增强边缘云的服务管理能力,打造“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用网络的能力支撑云的发展提升用户体验,用分布式的云形态优化网络资源,使光纤网、5G、广域网等多类型网络能够按需弹性分配。

以人、机、物互联为核心的IIOT链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工业领域“数从何来”的问题,而数据汇聚、分析与应用的基石是安全、稳定地链接。通过区块链技术与密码算法授权使用数据,并依据智能合约进行价值分发,提供供应链金融等增值延伸服务,形成企业大数据中心与工业大数据中心。对工业企业而言,贯穿“研产供销服”关键数据链接企业与消费者,形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闭环对接,实现因需定制与消费者评价反馈等,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与服务水平,实现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

作为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浪潮云需要基于“云网”一体化与PaaS平台融合,实现云服务、网络、通信、大数据等多种能力的开放,构筑新型工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生态,提供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与集成交付能力,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真正驱动数字工业化的协同力控制力,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数据+AI”价值实施智能化改造

基于对“研产供销服”全要素数据价值理解,在酒业智能化改造的实践中,浪潮云认识到产线智能化改造的入手点是 “两根杆”的改造,一根是以“摄像头”为核心的机器视觉,实现人工工匠与智能工匠结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另一根是以“扫码器”为核心的产供销服横向链接,实现物生命周期精细化管控。以山东某知名酒企为例,一方面在窖藏环节结合区块链和视觉AI技术实现酒库的智能化监控,替代巡检和三方认证,并服务于真实年份酒、数据酒证等供应链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依托“五码关联”(盖码、瓶码、盒码、箱码、垛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线上化,触发渠道奖励,固利控价减少窜货。

从事以冲压焊接为核心工艺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的重庆天人工业集团,依托QID(异构数据链接平台)贯穿天人内部的ERP系统、MES系统、物流系统以及自研的“工业干细胞”工业软件等,打通“数据脉络”,构建质效优化模型,面向生产流程中的堵点、卡点等解决问题。在天人“工业干细胞”接入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质量螺旋”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质量螺旋”一词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率先采用表达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一条螺旋上升曲线,该曲线对品质管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汽车生产过程中关注“焊接点焊缝”为例,由生产管理者定义关键控制点所涉数据源(人机料法环)后,通过QID链接、汇总并介入算法分析,实时呈现焊接问题,根据问题点做优化方案进而重新界定关键控制点所涉数据源的阈值,并将新的标准要求通过生产工序、PLC等回传到生产过程中去,以此完成首轮质量螺旋并不断循环、调整、优化、迭代。

万物链接需要万物可信识别,国家标识解析体系提供的统一编码规则,QID对异构多数据源的兼容链接,为“质量螺旋”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便于实现物、工序等最小元素化的抽取、随机组合与跨域链接,进而汇聚多数据源孵化工业软件,面向行业级刚需场景发展云原生应用,其作为独立的小规模松散耦合服务的集合,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并持续改进,支持跨公有云、私有云与混合云等不同云形态的开发与管理,弹性扩展力强且容错性高,是向未来而生的新型应用开发架构。

智能化改造应面向企业场景、需求等先完成设备联网、企业信息化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依托数据智能实现工序优化、质量提升等实现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变革,云网边端融合是实现基础,同时,发展服务产品与自有产品生态体系,打造行业级和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集群发展。

围观 8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9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风雨五载,少年英雄辈出。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集创赛”)的全产业链杯赛集群中,有一个奖杯一直与众不同,独具魅力——这就是创新实践赛道的创新创业赛题。该赛道近年来涌现出众多的青年才俊和优秀项目,引发了业界和投资界的热切关注。2021第五届集创赛名企云集,创新实践赛道的独家冠名权最终花落芯动科技。

大学生集创赛报名通道即将关闭

作为中国一站式IP和芯片定制领军企业,芯动科技Innosilicon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此次牵手集创赛并冠名创新实践赛道,就是芯动携手大赛主办方——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为集成电路产业培养人才的新动作。目前,大赛报名通道将在2021315日关闭,,有志于为“中国芯”建功立业的学子们,切勿错过机会!

全国大学生集创赛报名通道即将关闭 芯动科技杯呼唤少年英雄

本次大赛除设置“分赛区”一、二、三等奖以及“总决赛”一、二、三等奖外,具备技术领先性或市场潜力的优秀项目还将有机会获得大赛联合投资机构搭建的高校集成电路创新孵化平台后续的技术、资金、行业资源和落地支持。

同时,杯赛各奖项获得者还有机会直接入职芯动科技,在高速发展的Pre-IPO独角兽、先进工艺设计顶尖平台攻关克难,迅速成长为行业尖兵!

集创赛着眼于创新与应用

在智能化数字革命时代新技术应用更迭迅速、芯片引领科技发展的今天,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解决痛点、彰显价值?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持之以恒、勇往直前、实现突破?诚然,对莘莘学子来说,没有捷径可寻,唯有不断学习、向下扎根,通过实践发现痛点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实现创新,才能有所成就、通往成功。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成为制胜的武器。

创新与应用,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全国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的宗旨。用创新思维解决痛点问题、让中国芯领先超越,是当代青年学生的奋斗目标,也是芯动科技,作为持续10年市场份额领先的中国一站式IP和定制芯片领军企业,独家冠名全国集创赛创新实践赛道的初衷。

没有实践和应用的创新是无意义的创新,本次大赛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贴近市场、学以致用的创新实践平台,将行业发展需求融入教学过程,提升在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助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芯动科技杯呼唤少年英雄

芯动科技运营总监杜晖介绍道:“自2006年成立以来,芯动团队每年吸纳优秀毕业生,从无到有,始终秉持着'创新和实践'的理念,长期聚焦半导体工艺最前沿流片200多次,大量毕业生进入芯动在实践中成长、流片验证中成熟,一路向核心技术制高点迈进,逐步改变了中国先进半导体高端IP受制于国外的历史,目前正在重兵布局高性能计算图形GPU主流产品,改变卡脖子的局面。不少当年进入芯动科技的毕业生都在不断攻关克难中,成为顶尖行业专家。机会是干出来的,天下是打出来的,我们也希望如今的青年学子们都能深刻理解创新实践的内涵,贯彻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成为未来中国集成电路事业的中流砥柱。”

芯动科技杯创新实践赛道,将为参赛者提供更开放的平台和最前沿、顶尖的资源,为青年学子们搭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迎接挑战、展现自我的平台,也为行业发掘更多迎合时代趋势、解决市场痛点的“新思路”,为芯片国产化事业发展挖掘“新潜能”!

芯动科技运营总监杜晖表示,“我们每年都会接触大量优秀的应届求职者,在求职和工作实战中脱颖而出的,往往是那些重视基础知识、重视细节理解,能够沉下心来,百折不挠,把扎实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他们的成长速度和潜能远超乎想象,远超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的那些人。这些优秀品质也是本次杯赛的重要评判依据。”

据悉,本赛题为完全开放性命题,只要是集成电路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技术成果,或者具备市场化前景的创业项目均可报名参加,不限参赛队的年纪和背景,各个专业本硕博团队均可参赛。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9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3月12日 – 专注于引入新品并提供海量库存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备货Qorvo®新品QPF4516B Wi-Fi 6前端模块 (FEM)。这是一款高度集成的5mm × 3mm FEM产品,设计用于Wi-Fi 6 (802.11ax) 应用,可显著加快无线下载/上传速度、提高数据传输容量、改善人流拥挤场所的无线网络连接质量以及延长物联网 (IoT) 客户端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非常适合用于多种Wi-Fi 6应用,包括无线路由器、客户经营场所设备和无线接入点。

贸泽分销的Qorvo QPF4516B FEM集成了一个5.0GHz功率放大器、一个单刀双掷 (SPDT) 开关和一个带旁路的低噪声放大器。它可以支持更多的每接入点用户数、更大的每用户流量需求、更高密度的部署、更多的蜂窝数据分流,以及Wi-Fi 6应用所需的更高功率和性能。该模块的功率放大器针对5V电源电压进行了优化,可在保持高线性输出功率和高吞吐量的同时节省功耗。作为一款高性能FEM,QPF4516B可实现33dB的发射增益和15dB的接收增益,噪声系数为2dB。

QPF4516B FEM带有一个对数功率检测器,可在整个功率谱范围内进行功率控制,因而适用于使用高增益天线的应用,并且也适合不希望在实际工作中花费太多时间校准器件的终端用户。

如需进一步了解,敬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new/qorvo/qorvo-qpf4516b-wi-fi-front-end-module/

作为全球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库存有丰富的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并积极引入原厂新品,支持随时发货。贸泽旨在为客户供应全面认证的原厂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制造商可追溯性。为帮助客户加速设计,贸泽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库,包括技术资源中心、产品数据手册、供应商特定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设计工具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

关于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贸泽电子隶属于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旗下,是一家授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专门致力于向设计工程师和采购人员提供各产品线制造商的新产品。作为一家全球分销商,我们的网站mouser.cn能够提供多语言和多货币交易支持,分销超过1100家品牌制造商的500多万种产品。我们通过遍布全球的27个客户支持中心,为客户提供无时差的本地化贴心服务,并支持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mouser.cn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9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基于LoRa®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在解放劳动力的同时,还可显著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中国,农业作为最古老的产业之一,已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也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根本保证。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导致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突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农业精细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发展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对社会稳定有着巨大影响,数年来中央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凸显“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随着LoRa®等物联网技术日益成熟,传统农业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智慧农业,从而实现无人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据预测,到2050年,智慧农业将会把粮食产量增加70%,可有效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

厦门星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纵智能”)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物联网(AIoT)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前沿的物联网通信与人工智能为技术核心,充分运用LoRa技术,推出了基于LoRaWAN®的传感器、网关、电磁阀控制器、多功能数据采集器等多款产品。这些产品已远销全球129个国家地区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办公以及智慧农业等领域。

为了提高粮食质量和产量,并将农业工作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星纵智能提供了一套基于LoRa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可实时监测农业应用。LoRa无线传输技术凭借其低功耗、覆盖范围广、易部署等特点,以及“自组、安全、可控”的特性,使其在智慧农业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对星纵智能LoRa解决方案在农业中的不同应用进行介绍。

基于LoRa智能农业灌溉系统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的灌溉,然而过多或过少的灌溉都会影响其生长,而且过多的灌溉还会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星纵智能推出基于LoRa的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将光照、二氧化碳、土壤温湿度电导率、投入式液位等传感器以及多功能数据采集器安装在农田中,采集农作物的环境数据,并通过基于LoRaWAN®的基站网关将数据呈现在星纵云平台中,实时监测并分析农作物生长的环境状况,从而进行智能决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为了科学有效地管理农业用水,星纵智能将基于LoRaWAN®的电磁阀控制器安装在水阀上,当传感器监测到土壤水分不足时,星纵云及时告警,并联动触发打开水阀开关,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当水分充足时,触发关闭水阀,停止灌溉。通过联动控制的智能灌溉,可以有效控制水资源浪费,同时还可降低人力成本,显著提高农作物灌溉效率。

图1:澳大利亚客户采用星纵智能基于LoRa的智能农业灌溉系统

图1:澳大利亚客户采用星纵智能基于LoRa的智能农业灌溉系统

图2:星纵智能开发的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方案图

图2:星纵智能开发的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方案图

● 基于LoRa的智能茶厂解决方案

中国作为全球产茶大国,茶叶的生产也急需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制茶的过程中,制茶环境中的温湿度和空气含氧量对于茶叶的发酵与干燥过程至关重要。在本方案中,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炒茶机内部不同的位置,实时监测炒茶机内部不同位置的温湿度值,实现对炒茶过程中温湿度的把控,使茶叶均匀受热,确保茶叶品质。同时将传统的含氧量传感器与温湿度传感器通过RS485与基于LoRaWAN多功能数据采集器对接,采集茶厂的温湿度和含氧量情况。另外,通过接触式的PT100温度传感器,监测炒茶机内部中心部件的温度值,实时监测炒茶机内部的温度,避免炒茶机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引起零部件过热乃至损坏。以上采集到的数据都将通过LoRa将数据发送至网关,最后网关将数据转发到星纵云进行分析,判断当下的环境温湿度和含氧量是否适宜,以及炒茶机是否可以正常运作

用户可通过星纵云和手机App对环境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查看,还可以在云平台设置告警值当监测到的数据超过阈值时,星纵云立即通过手机App和邮件推送告警信息,用户可以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在保证茶叶质量的同时还可以避免生产工艺管理不当带来的损失。

图3:采用星纵智能方案的福建三仰峰茶厂

图3:采用星纵智能方案的福建三仰峰茶厂

图4:星纵智能开发的智能茶厂系统方案图

图4:星纵智能开发的智能茶厂系统方案图

基于LoRa®智慧畜牧养殖系统

畜牧业对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温湿度、空气、光照、食物量的变化都会对畜禽的健康生长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星纵智能开发了一整套基于LoRa的智慧畜牧养殖解决方案,可在全面提升养殖业效率的同时,为养殖户提升经济效益。目前,这种基于LoRa的智慧养殖系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星纵智能的LoRa温湿度、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光照等传感器放置在畜禽舍内,可采集温湿度状况、有害气体浓度等环境数据;同时,可通过LoRaWAN®多功能数据采集器对接传统的发情监测、疫病监测等传感器,采集畜禽自身健康状况数据;另外,通过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可精准测量自动喂食器的饲料塔和水塔的余量。

最终,所有这些环境、畜禽和喂养数据都通过星纵智能LoRaWAN基站网关上传到星纵云,呈现可视化可分析的管理数据。一旦监测到有任何异常数据,星纵云会立即向用户发送告警,养殖者可及时调整通风、增添饲料,保证畜禽处于健康、舒适和合理的养殖环境中。

图5:采用星纵智能提供的智慧养殖系统的荷兰养猪场

图5:采用星纵智能提供的智慧养殖系统的荷兰养猪场

图6:星纵智能提供的基于LoRa的智慧畜牧养殖方案图

图6:星纵智能提供的基于LoRa的智慧畜牧养殖方案图

● 基于LoRa®的智慧水产养殖业解决方案

水位水温、水质对于水产养殖至关重要。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可采集水位高度PT100温度传感器可采集水温LoRaWAN多功能采集器可采集水质电导率、水质PH、溶解氧和氨氮等传感器数据,当水位水温数据出现异常时会通过LoRaWAN电磁阀控制器联动水阀或水温控制设备,从而使养殖场水量充足或水温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当水质出现异常时,星纵云会立即发送告警信息,使养殖者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图7:水产养殖场

图7:水产养殖场

图8:基于LoRa的智能化水产养殖场系统图

图8:基于LoRa的智能化水产养殖场系统图

厦门星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伟宏表示:“星纵智能多年来致力于智能物联(AIoT)解决方案和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通过与Semtech这样全球领先的公司合作,我们基于LoRaWAN技术,推出了多个系列的产品和AIoT解决方案。LoRa技术的低功耗、广覆盖、传输距离远、无需布线、易于建设和部署的特点完全适用于智慧农业,我们为这些方案和产品能够帮助农牧渔业者提升效率和生产更好产品而自豪。”

星纵智能基于LoRa的解决方案和产品除了在智慧农业中有广泛应用以外,它们还被广泛应用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智能建筑和智慧办公等诸多智能领域,而且远销至欧美、亚太、中东、非洲等市场。

Semtech中国区销售副总裁黄旭东表示“很高兴看到星纵智能推出的多款可用于智慧农业的LoRaWAN产品与解决方案,它们充分利用了LoRa物联网技术的特性,为农业提供了智能化管理,在提高农牧渔业产量的同时还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我们将继续与生态伙伴携手努力,在智慧农业领域探索更大更广的应用发展空间。

星纵智能简介:

厦门星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1年,是国内领先的智能物联网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星纵智能扎根于AIoT产业,以前沿的物联网通信与人工智能为技术核心,产品主要覆盖智能安防、智慧物联和智慧通信领域。目前,公司所研发的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办公以及智慧农业等行业,远销至欧美、亚太、中东、非洲等市场。

作为全球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星纵智能与超过2000家的全球渠道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业务遍及129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拥有遍布全球的分销商体系和集成商网络,并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未来,星纵智能将持续聚焦对AIoT领域的探索,构建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物联网生态圈。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29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