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锐硬核VR设备开发商 arpara 于5月31日举行“在平行世界遇见你 -- 全球虚拟发布会”,正式发布新一代5K 超清 arpara VR 头显及 arpara VR 一体机,同时在虚拟“主持人”的带领下,arparaland 平行世界也首次对外展示。

这次发布的 arpara VR 头显及一体机,率先采用了双1.03寸Micro-OLED屏幕,分辨率达2560 X 2560,双眼实现了5K X 2.5K的超清效果,首次将超高PPI、大视角、低延迟、轻薄体量等关键体验特性集成于一体。区别于LCD 及AMOLED屏,Micro-OLED 的PPI达到惊人的3514,有效解决了颗粒感问题,画质细腻度比普通头显高出5-6倍,高开口率避免了纱窗效应,1μs响应速度降低了整体的响应延迟,配合独特的光学设计,在超小体积上创造了超大的视觉效果,或将成为下一代VR头显标配。

两款产品在重量体积上表现出色,arpara VR 头显重量200g,只有普通VR头显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一部 iPhone 12 Pro,arpara VR 一体机机身重量仅为380g,同类最轻。在佩戴上,不同于普通VR设备的三角式力学原理,arpara 团队采用硬支撑后置力学原理,头带15度上扬设计,分散了机身重量,兼顾平衡与舒适,配合亲肤材质,适合长时间佩戴。

arpara VR 头显视场角95度,屈光度-1D~5D,瞳间距56 mm~72mm,用户可自主调节,最高刷新率达120Hz,画面流畅无拖影,大幅降低眩晕感,对比度1000000:1,色域相当于127% sRGB,双声道立体声定向音频,清晰自然,可连接手机、电脑与游戏机,配合6DoF定位套件实现PCVR体验,畅玩 Steam VR 平台各种大作。

arpara VR 一体机搭载高通XR2芯片,具有6倍屏幕分辨率驱动功能,8K硬解,11倍AI处理性能,大容量4600mA电池超长续航,95度视场角自然视野,90Hz刷新率流畅视觉,双声道数字扬声器,同时配备3.5mm耳机口,视音融合创造绝佳沉浸体验。arpara VR 一体机配置了4个摄像头,采用inside-out 头手6DoF追踪技术,摆脱线缆束缚,支持VR手柄体感操控,无线/有线串流,Steam VR 等海量内容任意选。

跟随虚拟“主持人”的“梦境”,平行于现实世界的 arparaland 正式亮相,这是 arpara 团队设计制作的一个虚拟社交平台,目标打造成为一个高自由度、可创造的虚拟生态,帮助用户实现内心渴望的“第二人生”。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亲手创造物品、环境、角色、形象等一切,不同于传统互联网社交平台,这些由用户原创的虚拟形象、道具等将记录在合规区块链上,实现所有权确权并永久保存。

虚拟社交是平台的基础服务,支持多人互动,可投屏一起刷电影,玩桌游,看脱口秀,也可以发起活动、比赛,邀请好友参与。平台还会提供完备的拖拽式工具,无需编程就可以动手建造,通过avatar 捏脸创建虚拟形象,体验汉服、角色扮演,cosplay 轻松实现。除社交娱乐,arparaland 还支持投屏演示、协同会议、远程讨论、虚拟桌面等工作场景,企业或个人用户还可以设计专属的虚拟总部或办公室。

arparaland 平台预计于2021年8月推出,初期支持 arpara 一体机,在PC端支持 arpara 头显,后续将陆续支持多端服务,实现多平台用户的无缝接入,并开放全球IP方入驻,在虚拟世界开设主题乐园、举办演唱会等。

目前,arpara VR 头显在官网arpara.net已开启预售,国内售价3999元,预计8月首批发货,arpara VR 一体机将在此后不久开启预售通道。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3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Fabio Chesini

Gartner高级副总裁Dale Kutnick

Gartner杰出研究副总裁Hung LeHong

几十年来,银行已经熟练掌握了间接“货币”变现策略(利用货币),但却难以挖掘巨大的间接“数据”变现机会,比如将它们从客户数字化行为中收集的信息变现。

而苹果、亚马逊、谷歌、腾讯和其他数字精英(digerati)都已经掌握了这一策略。这些公司运用自己收集的数据创造额外的服务和收入来源(间接变现),获取金融服务机构的市场份额。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许多金融服务机构实施成功的间接数据变现策略?首先,金融服务机构未认识到实施间接数据变现策略需要有一个包含金融服务行业内部和外部多个合作伙伴的大数字生态系统。更重要的是,金融服务机构无法(或不愿意)投资于创建或参与位于自己机构和/或传统行业边界之外的数字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力和资源。

什么是间接数据变现?

几十年来,银行业一直掌握着间接货币变现的方法,例如使用存款发放贷款,以此赚取浮动收入。此外,银行还采取简单的直接变现策略,例如收取账户维护费或经纪人佣金和仲裁佣金等中介服务费。

随着数字生态系统(主要是互联网)的出现,银行一直享受着数字化连接所带来的指数级增长,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银行使用互联网功能提供即时支付和跨境支付服务。

间接数据变现进一步深入数字领域,收集参与者为换取服务而做出的个人数字行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变现是“间接的”,因为他们只需要支付很少的钱或无需付钱就能使用社交网络、支付系统、搜索引擎等服务。而企业运用数字生态系统中的参与者数字足迹来创造价值。

例如谷歌通过向第三方出售广告线索或其平台上的优质区域,运用参与者在其数字生态系统(搜索引擎、YouTubeGmail等)中的数字足迹来创造价值。这就为特定行业重新定义了一个可寻址市场(例如上述谷歌案例中的广告)。该市场专注于客户的体验和便利、创新的服务以及预定义行业边界之外的广泛价值创造途径。

通过提供免费或低价服务等激励措施,资金充足的公司可以用最低获取成本来扩张它们的可寻址市场,然后分析客户的网购行为和偏好并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通常是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推动直接收入。例如:

  • 谷歌通过捕捉用户的相关数字角色(换言之就是数字足迹的价值)创造一种能够以广告和/或高级订阅形式直接变现的数字资产。
  • 腾讯利用微信(对用户免费)建立客户档案并使用这些档案来创造新的直接收入产品和服务或者鼓励“免费”用户为银行业务等腾讯的其他网络相关服务付费。腾讯每月的用户数高达10亿以上。

是什么推动了银行业对间接数据变现的需求?

银行在保持增长方面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监管机构(主要是作为银行盈利业务最终所有者和控制者的央行)正在对银行的间接货币变现能力“去杠杆”(主要通过调整资本配置比率)。同时,监管机构正在促进直接和中介服务变现业务的竞争,引入开放式银行业务(在欧洲主要是PSD2)并通过“监管沙盒”为第三方机构提供一个轻量化的监管环境。这些机构主要是愿意在货币生态系统中竞争的新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

此外,企业高管希望获得短期投资回报、利润和成本优化(即所谓的惯性)以及更加庞大的数字生态系统战略所带来的长期增长。通常这会导致首席信息官建立运营模型、部署技术或与那些无法加快银行数字成熟度以推动银行转型的公司合作。

传统银行和新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有几个共同点:虽然它们一直使用数字技术(如API、分析、区块链、聊天机器人等)来提高收入和降低成本,但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在传统产品和服务之外的业务领域成功实现指数级的增长。银行业对一部分通过间接数据变现实现收入多样化并增加收入的数字化龙头企业(尤其是谷歌、Facebook、亚马逊和阿里巴巴)非常感兴趣。

间接数据变现方案一:创建一个大数字生态系统

以阿里巴巴、亚马逊、腾讯和谷歌为代表的数字精英刚开始在数字领域所提供的服务非常狭隘。后来,它们开始在多个其他垂直行业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而大型跨行业控股集团旗下的银行早已通过不受限制的线下方式实现了这一多样化。它们已经有了可以整合到一个数字生态系统中的潜在业务集合。

如果要将这些业务整合到一个更大的数字生态系统中,那么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部署一个公共的共享IT平台,还需要将该IT平台的各项数字功能转化为更大数字生态系统中的共享功能、将客户转化为参与者并创建互通的新数字生态系统。

间接数据变现方案二:寻找数字生态系统合作伙伴

银行需要了解谁拥有和/或控制数字生态系统,例如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供应商生态系统由买家控制,并且买家会决定采取以下融资策略:自己为供应商融资;与银行签署单一协议;与PrimeRevenue等多银行数字平台合作。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原生数字公司。这些公司拥有/控制自己的数字生态系统。数字精英一直在寻找通过与其他垂直行业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增强其数字生态系统的新方法。

银行首席信息官应要求他们的业务合作伙伴阐明他们将如何与数字生态系统合作。合作的重点不在于建立针对多个客户进行大规模复制和扩展的能力,而是在于以“外科手术式的精准”确定银行将寻求与哪些数字生态系统合作以及合作的性质(请以上述要点为指导)。这可以让首席信息官确定在API、数据和数字生态系统方面需要部署的能力。

间接数据变现方案三:不做任何事情

小型银行的首席信息官可能会发现其首席执行官和/或董事会成员认为上述方案好高骛远。而他们更加担心的可能是如何在短期和中期让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要素保持在正轨上。但您每年应该至少两次或在您每次有机会接触到执行委员会时提议对前两项方案进行讨论。您所在的银行迟早需要与它们联合或者被迫加入它们。

结论

许多银行的首席信息官没有制定任何数字生态系统战略。事实上,在Gartner最近的一次关于数字生态系统的跨行业网络研讨会上,64%的参与者表示已制定业务战略,但未制定数字生态系统战略。

新冠疫情已经表明,大数字生态系统推动的数字交互给B2BB2C活动以及数字生态系统重新定义可寻址市场与其变现机会的方式带来了结构性的转变。

银行首席信息官应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企业机构都能采取间接数据变现策略。Gartner认为,机构规模对于决定是否制定间接数据变现策略和实施该策略至关重要。

  • 中小型传统银行——可能没有独立竞争所需的足够规模或投资资金;可能被迫加入更大的数字生态系统。
  • 大型国家或跨国银行——对制定积极数字生态系统战略的公司进行研究并确认是否能将它们的间接数据变现策略与您自己的间接货币变现策略相结合(联合)。
  • 传统银行控股公司——将数字生态系统的讨论提升到集团层面。鉴于数字生态系统融合所带来的协同作用,开始与不同业务线的高级管理人员沟通。为了取得成功,银行必须通过建立和扩大自己的数字生态系统来模仿数字精英。

关于Gartner

Gartner,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IT)是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也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包含的上市公司之一。Gartner为企业领导者提供必不可少的见解、建议和工具,以帮助他们达成其优先处理的关键事项及建设在未来能够取得成功的企业机构。

Gartner完美结合了专家主导、来源于从业者的资源和数据驱动的研究,使客户能够在最重要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决策。Gartner的客户遍及100多个国家的14,000个企业机构,覆盖各行各业、各种企业规模的主要职能部门。这些客户都深信Gartner是客观的资源提供者和重要合作伙伴。

欲了解更多Gartner如何帮助决策者推动企业未来发展,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38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宁德时代为全球首家获得该项认证的动力电池制造商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获得了大众汽车集团电芯测试实验室资质认证,成为全球首家获得该项认证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此次认证,是国际一流车企对宁德时代测试验证能力的认可,也进一步深化了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与宁德时代的合作。

严苛要求 打造行业标杆

为追求更优的产品质量,对产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大众汽车集团定立了严苛的电池测试标准。该标准覆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和全应用场景,与全球行业标准相比,它在可靠性验证、测试周期、测试环境和测试样本数量等方面设定了更高的要求。

深耕锂电行业多年,宁德时代电芯测试实验室在实验室规模、测试能力和工程能力方面赢得了大众汽车集团的认可。宁德时代电芯测试实验室所属的测试验证中心总投资高达2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拥有500多名专业人才。该中心已具备全面的动力电池测试验证能力,能对电池原材料、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等测试对象,进行超过300项测试。宁德时代测试验证中心是国内锂离子电池行业中,首个具备整车级别的室内火烧测试能力的测试中心。

优势互补 助力产品优化

宁德时代与大众汽车集团在各自专业领域中积淀了深厚的经验,该认证也体现了电动汽车产业链中企业间的专业分工与深度合作,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企业,大众汽车集团基于对整车制造的深刻理解,对电池设计提出优化建议,有助于提高电池产品在整车应用场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作为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宁德时代也凭借对动力电池特性的深入理解助力大众汽车集团完善其测试标准体系,开发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

自2014年以来,宁德时代和大众汽车集团及其合资企业在 MEB、MQB 高压平台及12V、48V 低压电池系统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产品均已实现量产。未来,双方还将继续深化合作,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打造高品质的产品,进而推进碳中和的实现。

关于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独立运营的事业部,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负责集团品牌车型的战略零部件开发与制造;同时负责集团以“电芯与电池系统”、“充电与能源”以及“驱动与平台”为中心的零部件战略转型。公司在全球拥有约7.5万名员工,60家工厂分布在48个生产基地。该公司还积极参与充电基础设施与电池回收等面向未来议题的布局,进而为大众汽车集团及其品牌作出决定性贡献。Thomas Schmall 先生为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首席执行官。

关于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2020年,根据 SNE Research 数据统计,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一,公司已拥有全球最广泛的整车厂合作伙伴。

宁德时代总部位于中国福建省宁德市。深耕国内,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江苏溧阳、青海西宁、四川宜宾和广东肇庆布局了电池生产制造基地;积极拓展海外,首个海外工厂落户于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同时在德国慕尼黑、法国巴黎、日本横滨、美国底特律等地设有子公司。2018年6月,公司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300750。

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www.catl.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38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面运算为中心的解决方案集成了新思科技的设计、验证和IP产品组合,助力高端消费设备实现更优性能功耗比 

  • Arm部署了新思科技Fsion Design Platform,包括RTL Architect和Fusion Compiler,早期采用者可在基于Armv9的Arm Cortex CPU和Arm Mali GPU上实现理想PPA目标,并加快流片成功
  • 新思科技Verification Continuum平台可为基于Arm的设计加快软件开发、提高验证吞吐量、并缩短上市时间 
  • 经过硅验证的DesignWare接口IP产品组合在功耗、性能和面积具有领先优势,可快速开发基于Arm的SoC,用于广泛市场消费应用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NPS)近日宣布,其业内领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与下一代Armv9 架构强强联合,协助客户基于Arm® Cortex®-X2、 Cortex-A710和Cortex-A510 CPUs, 以及Arm Mali™-G710 GPUs 和Arm DynamIQ Shared Unit-110实现多个片上系统(SoCp)流片成功。这些先进SoC专为高端消费设备开发,可通过Arm最新推出的架构创新以及针对最新5纳米、4纳米和3纳米先进工艺技术的联合开发流程和方法,实现性能和功耗效率的飞跃。新思科技一流的EDA和IP解决方案包括Fusion Design Platform™Verification Continuum®平台DesignWare®接口IP,可为开发者提供当今Total Compute(全面运算)新时代所需的“软件到芯片”解决方案:技术领先、以SoC为中心、功耗第一 。这种真正端到端解决方案可在各种要求严苛的用例中加速实现更优性能功耗比,包括计划在下一代消费设备中广泛部署的专用人工智能(AI)、数字信号处理(DSP)以及虚拟和增强现实(XR)工作负载。

Arm高级副总裁兼客户计算业务线经理Paul Williamson表示:“Arm Total Compute解决方案以Armv9架构为基础,旨在为运算性能和效率带来跨越式变革,同时为日益以数据为中心的互联世界提供必需的高级别原生安全和信任。通过与新思科技的广泛合作,我们得以在客户运算市场中推进业内可实现的更优性能功耗比。”

开发者在基于Armv9开发面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数字电视、可穿戴设备以及增强和虚拟现实应用等广泛客户市场的全新SoC时,可选择新思科技高度集成的数字设计、验证和接口IP解决方案组合来实现更高的差异化和更快的上市时间。

新思科技数字设计事业部总经理Shankar Krishnamoorthy表示:“在当前由知识驱动的世界中,数据正在成为日益重要的要素,而及时、高效和安全地处理数据对于塑造安全的信息化未来至关重要。通过我们不断优化的设计、验证、IP、软件安全和软件质量解决方案的广泛产品组合,我们一直积极地与Arm进行合作优化,以实现基于Armv9架构的新一代高价值应用,从而设立以功耗为中心的性能新基准。”

Fusion Design Platform可提供前所未有的全流程结果质量和结果效率,不断加快Arm以及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持续创新步伐。Fusion Technology™通过共享通用的一流引擎,以独特方式重新定义了常规EDA工具边界(测试、综合、布局布线以及签核),从而实现宽流量优化和范围广泛的余量降低,以获得业内卓越的性能功耗比和结果效率。

Arm新一代移动解决方案的早期采用者都部署了新思科技针对Arm架构进行优化的Verification Continuum Platform解决方案,包括针对Cortex-X2、Cortex-A710、Cortex-A510 CPU和Mali-G710 GPU的Arm Fast Model的Virtualizer™开发套件(VDK);VCS®仿真;用于硬件和软件调试的Verdi®;用于最新Arm AMBA®互连的验证IP核;以及用于加速硬件-软件推出以及功耗和性能验证,从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的ZeBu®服务器和HAPS®硬件。 

经过硅验证的DesignWare接口IP产品组合为基于ARM的最新Cortex CPU和Mali GPU实施系统提供所需的性能、功率效率、安全性和实时连接。新思科技广泛的IP产品组合包括支持PCI Express®、DDR、MIPI和USB等最新协议的控制器和PHY,并针对发展迅速的基于Arm的SoC进行了优化。

货情况 

新思科技QuickStart实施套件(QiK)包括实施脚本和参考指南,协助早期采用者加快上市时间并实现其严苛的效能功耗比目标。这些QiK现已可通过Arm支持中心新思科技SolvNet获取。

关于新思科技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NPS)是众多创新型公司的Silicon to Software™(“芯片到软件”)合作伙伴,这些公司致力于开发我们日常所依赖的电子产品和软件应用。作为一家标普500强公司,新思科技长期以来一直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半导体IP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并提供业界最广泛的应用安全测试工具和服务组合。无论您是创建先进半导体的片上系统(SoC,System of Chip)设计人员,还是编写更安全、更优质代码的软件开发人员,新思科技都能够提供您的创新产品所需要的解决方案。要获知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ynopsys.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37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24日-26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杭州洲际酒店顺利召开。作为全球领先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DEKRA德凯受邀参加此次盛会,并荣获“2021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检测认证机构奖”,DEKRA德凯储能高级经理康小刚先生出席并领取该奖项。

DEKRA德凯荣获“2021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检测认证机构奖”
左二为DEKRA德凯储能高级经理康小刚先生

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装机达到36.5GW,占全球的18.6%,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累计装机为3.27GW,占我国累计装机规模的9.2%。仅2020年一年,中国新投放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量达到了1.5GW。然而电化学储能装机量极速增长的同时,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储能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亟需解决。

DEKRA德凯储能产业全方位服务助您的产品满足市场挑战,我们拥有专业的设备和资深的专家检测储能产品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并出具测试报告和证书。我们本地化发证、一站式认证服务,可以根据您产品进入的目标市场量身定制检测方案,帮助您“降本增速”,以高质量完成测试。我们的专家在新能源领域具备丰富经验,可对储能系统、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按照全球公认标准进行测试与认证。

DEKRA德凯荣获“2021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检测认证机构奖”
储能相关标准

关于DEKRA德凯

DEKRA德凯致力于安全逾90年。1925年在德国柏林成立的德国机动车监督协会,现如今已是世界知名的第三方专业检测认证机构。2020年,DEKRA德凯营业总额达到32亿欧元,业务遍布世界6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43000名员工致力于为路途中、工作中以及家居中的安全提供独立的专家服务。这些服务包含:车辆检测、理赔与专家评估、产品测试、工业检测、咨询、审核、培训及临时雇佣。2025年DEKRA德凯将迎来成立100周年,其愿景是“成为安全世界里的全球合作伙伴。”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3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国际服务器专业评测网站Server The Home(简称STH)针对一款“手提箱”形态的边缘服务器浪潮NE3412M5进行深度评测,STH从设计、性能、功能、价值四个维度对该产品进行全面评估,浪潮NE3412M5最终获得9.2的高分。

STH作为国际数据中心领域的权威媒体,会定期对全球市场关注的IT设备进行拆机测评,报道内容深受行业人士追捧。边缘和AI是服务器市场的“新鲜血液”,此次STH专门对面向边缘计算领域的浪潮便携AI服务器NE3412M5进行了测评。与许多机架服务器不同,NE3412M5的便携式设计可以方便运送到汽车、医院、工厂等不同边缘场所,为本地应用提供更低延迟的计算与存储能力。同时该产品针对边缘严苛环境进行了大量可靠性强化设计,具备抗震、防水等特性,且产品架构灵活,性能强劲,可以满足AI推理及大容量存储的多样化需求。STH总编Patrick Kennedy评价说“这是一款坚固的便携服务器,可以便捷运送到各类边缘场所并快速部署”。

浪潮NE3412M5获SHT评测高分
浪潮NE3412M5获SHT评测高分

便携设计,服务器也可以“行走”

随着物联网终端设备数量的激增,以及日益增长的数据实时性和安全性需求,在很多行业的应用场景中,边缘计算变得至关重要。服务器从数据中心走到边缘,要应对车载计算、智能会议、工业制造、疾病监控和辅助诊断等复杂多样的环境,必须减小体积、重量和噪音,增加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保证更高的性能和能效。

浪潮NE3412M5体积比台式电脑主机还小,外形也更坚固和美观,重量16千克左右,能够适应边缘狭小的空间环境。同时为方便搬移,完全密封的机箱顶部内置把手,NE3412M5在机箱底部和侧板上均安装了橡胶胶垫,可以缓解搬移和工作时的冲击与振动,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边缘计算场景复杂多样,边缘服务器不仅要满足迁移的场景,还要具备更强的防震、防水等特性。浪潮NE3412M5通过内外部橡胶垫片、减震支架、加固的风扇连接器等多样的防护防震结构,实现25G抗震,并且通过加设防水圈,实现IPX5防水,能够适应钢铁、汽车、精密仪器等智能制造场景中严苛复杂的生产环境。

浪潮 NE3412M5 内部金属垫片及挡板
浪潮 NE3412M5 内部金属垫片及挡板

不是只有大体积才性能卓越

STH作为国际专业IT设备评级机构,将结构设计、价值、功能和性能等多方面表现纳入服务器测试标准,其中服务器性能实测数据也是评测的关键。为探究边缘服务器NE3412M5的系统性能,STH将其与同配置的业界主流服务器进行了性能对照测试。对比发现,浪潮NE3412M5在数据库处理、AI推理等方面表现卓越,多项测试结果优于或等于基准服务器测试结果,并没有在适应边缘严苛环境的条件下就对服务器的性能打一丝折扣。

浪潮 NE3412M5 相比基准服务器的CPU 和GPU 性能情况
浪潮 NE3412M5 相比基准服务器的CPU 和GPU 性能情况

浪潮 NE3412M5 相比基准服务器的CPU 和GPU 性能情况
浪潮 NE3412M5 相比基准服务器的CPU 和GPU 性能情况

具体来看,NE3412M5与基准服务器的7项性能对比测试中,NE3412M5在MariaDB,7zip、C-Ray等6项测试中性能表现均优于或等于基准服务器测试结果。7项GPU性能对比测试中,也有图像识别Resnet-50等6项测试表现优于或等于基准测试结果。通过测试STH评价,不是只有大体积才有卓越的性能,浪潮边缘便携式NE3412M5性能表现也非常优秀。

把计算最后一公里打通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AI、5G、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各类应用场景在行业场景中快速发展,边缘计算的出现将打通计算最后一公里。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随着工业制造的精密度和生产规模的提升,人工质检很难保证大规模生产的产品良率,越来越多的企业基于机器视觉的缺陷检测系统进行智能质检。但工厂设备、产线等产生的数据爆发式增长,若将所有数据回传到云数据中心再进行处理,带宽和传输成本都非常高,需要将大部分AI推理决策在边缘侧完成。

浪潮边缘便携AI服务器NE3412M5在工厂严苛环境下,仍可以实时读取质检图片,对缺陷产品进行推理、定位,实时给出缺陷类型、大小和缺陷处理建议,方便货物分拣处理,节约至少80%的质检人力,同时缺陷诊断率提升到99%以上,投资回报率是传统方式的6.5倍。不仅在智能制造领域,浪潮边缘计算便携式NE3412M5已“行走”在各类边缘场所,在车载计算、智能语音识别、数据搬迁等场景中均已部署应用。

目前,浪潮边缘计算服务器以3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第一。未来,随着边缘计算技术向制造、通信、能源、交通等各个行业快速落地,浪潮将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根据客户的实际应用不断改进现有的边缘计算产品,满足用户最新需求。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37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套件包括容器化和微服务化的融合型4G/5G分组核心、IMS、消息传递、编排、人工智能(AI)和通信分析以及开放式RAN产品

网络软件供应商Mavenir利用可以在任何云上运行并改变世界连接方式的云原生软件来构建网络的未来,公司宣布已经支持在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上采用通信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部署和整合云原生通信网络功能。   

Mavenir与AWS的合作使通信服务提供商(CSP)能够利用AWS的计算基础设施、先进的容器部署和管理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服务,以部署Mavenir市场领先的4G和5G产品和应用。该解决方案旨在扩展并利用AWS向当今企业应用程序提供的相同的工具和技术。此类工具是任何基于AWS的产品的可见性和自动化的基础,通常被称为平台即服务(PaaS)。这意味着将一些通信应用业务转移到云功能上,降低复杂性,并使服务提供商接近于享受云迁移带来的成本节约的组织,而又不会失去对其网络的洞察力、性能和控制。  

此次合作带来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在AWS上实现专有网络和边缘部署,并由Mavenir的数字支持平台(Digital Enablement platform)提供支持。凭借面向企业的数字应用商店和各种工业4.0应用,如IVA、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工业物联网(IIoT)和机器人技术控制,Mavenir的边缘AI应用套件将为开发者、服务提供商、合作伙伴和企业的生态系统赋能,以便在AWS中创建和部署应用,通过5G为数字化和工业4.0提供支持。  

此次合作还降低了移动网络运营商(MNO)和企业的网络部署时间和成本,两者均在实施以下用例:在现有网络中添加5G和边缘功能,或者推出利用公共云的绿地(greenfield) 4G/5G网络。  

DISH技术开发副总裁Sidd Chenumolu表示:“与Mavenir及AWS的合作使我们能够利用AWS云所具有的速度和敏捷性以及Mavenir在部署和运营云原生网络功能方面的专长,以真正的云原生方式构建我们的5G网络和信息平台。通过合作,我们将帮助客户充分利用5G的潜力,重塑无线连接,并让客户能够定制自己的网络体验。”  

Mavenir首席战略官Bejoy Pankajakshan表示:“与AWS的合作使我们能够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新5G用例和5G部署更快地推向市场,并具备发挥5G真正潜力的独特功能。Mavenir的解决方案旨在支持全面的公共云以及混合云部署。”  

AWS通信解决方案组合与技术联盟总经理Amir Rao表示:“我们很高兴与Mavenir合作,为核心网络和RAN客户提供语音和消息传递解决方案,以及针对编排和可观测性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解决方案。我们将通过合作为CSP客户提供真正的云原生效益,将Mavenir在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市场的专长与AWS基础设施的全球规模相结合,以应对敏捷性、扩展性、切片和弹性等行业挑战。”  

Mavenir在AWS上的4G和5G部署将带来独特的功能,其中包括:  

  1. 通过支持AWS Outposts的任何地点的Amazon Elastic Kubernetes Service (Amazon EKS)实现Mavenir的云原生开放式RAN(vDU、vCU-CP、vCU-UP)、融合型4G/5G分组核心、IMS与消息传递的整合
  2. 使用AWS平台服务和工具来部署和管理云原生网络功能。
  3. 现有部署可选择将Mavenir的IMS核心、语音和消息传递解决方案迁移到Amazon EKS和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Amazon EC2)基础设施中。
  4. Mavenir的编排和网络切片解决方案可管理在AWS上运行的混合云工作负载。
  5. 采用AWS来同时集中管理远端、网络边缘和核心工作负载。
  6. 在AWS中部署Mavenir符合标准的可观测性框架、RIC、NWDAF、AIOps和分析平台,在集中管理的数据湖中收集来自不同AWS节点的数据,并使用AI/ML处理数据,以获取整个网络的洞见并实现优化。
  7. 将Mavenir的通信适配层(Telco PaaS)作为基于开放源代码的通用平台适配层进行整合,以用于特定于通信的工作负载,从而支持除Amazon EKS和AWS PaaS功能之外的各种运营商级要求。

关于Mavenir

Mavenir正在构建网络的未来并开拓先进技术。公司专注于实现自身愿景:打造一种能够运行在任何云上的基于软件的单一自动化网络。作为业界唯一一家端到端、云原生网络软件提供商,Mavenir专注于改变世界连结方式,为逾120个国家的250多家通信服务商加速软件网络转型,这些服务商服务于全球50%以上的用户。  

请访问:www.mavenir.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527005102/en/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37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WD Purple Pro产品线为新一代支持人工智能的视频记录和分析服务器应用程序提供了更卓越的性能、工作负载能力与可靠性

致力于构建数据基础架构,推动全球数据繁荣的西部数据公司NASDAQ: WDC)日前宣布,公司针对新一代支持人工智能的录像机与后端服务器推出全新的WD Purple Pro系列产品,进一步扩展旗下WD Purple系列智慧视频解决方案。

根据IDC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视频安防摄像头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236亿美元增长至440亿美元。新兴的智慧视频系统架构能够实现获取、存储和分析大量的视频数据,并通过复杂的深度学习来执行视频分析,而这也为存储子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新款WD Purple Pro产品线旨在为各种设备提供优化的存储性能、容量、工作负载能力和可靠性,包括支持人工智能的网络视频录像机(NVR)、视频分析服务器、以及包括具备深度学习和分析功能在内的存储阵列和存储/服务器解决方案。

西部数据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及亚太区总经理Steven Craig表示:“WD Purple Pro系列解决方案的推出,使我们的智慧视频产品组合能进一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从摄像头专用的WD Purple microSD存储卡,到针对主流NVRWD Purple HDD,再到为新一代智慧视频架构,智慧解决方案后端‘大脑’—— 即执行视频分析和繁重计算机深度学习的服务器打造的WD Purple HDDWD Purple Pro系列产品是原始设备制造商和集成商进行系统革新以适应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理想解决方案。”

WD Purple Pro HDD产品亮点:

  • 不论摄像头和高级记录仪还是云端服务器相连接时,增强的AllFrame AI技术可支持多达64个高清摄像头的视频流¹同时记录,并可根据人工智能的运作需求同步处理额外的32个人工智能数据流。
  • 高性能和工作负载处理能力能支持高达550TB的年工作负载率²,满足人工智能运行额外需求,包括模式匹配和对象/事件识别,同时支持大量视频流的写入需求。
  • 高可靠性、高容量的解决方案能够为人工智能存储并提供数千小时的视频数据,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开发。WD Purple Pro HDD覆盖从8TB18TB³等多款容量版本,并且提供五年有限质保。
  • 企业级高耐用性,适用于大规模、高密度的视频分析服务器和云端解决方案,可进行无间歇工作。产品可用于兼容Western Digital Device Analytics软件的系统中,为HDD持续提供健康监测。

宇视高级技术总监许嗣强表示:西部数据支持人工智能的全新大容量WD Purple Pro系列解决方案为中国智慧视频的各种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西部数据凭借其全面的存储解决方案,引领智慧视频行业快步前行,也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我们相信,为用户提供从终端摄像头到云端的可靠的存储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不论是进行大楼及校园的安全管理、病患监测,还是获取并分析智慧城市车辆停泊及交通数据以确保安全与高效,西部数据始终在智慧视频领域与时俱进。其强大的中国团队致力于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我们非常期待在未来能与西部数据加强纵深合作,实现共赢。

西部数据针对智慧视频安防领域WD Purple系列解决方案包括用于摄像头和边缘设备的1TB³ WD Purple microSD存储卡和用于NVR1TB8TB³ WD Purple HDD,以及此次全新推出的覆盖8TB18TB³容量配置的WD Purple Pro HDDWD Purple Pro 系列可支持包括后端企业级服务器在内的多种用于繁重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系统。WD Purple Pro系列解决方案预计将在本季度上市,由西部数据分销商进行供货。

西部数据相关资源:

西部数据博客:全力加速 人工智能和数据如何为我们的城市提速

产品介绍:存储在新一代智慧视频解决方案的作用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https://www.westerndigital.com/zh-cn

关于西部数据公司

我们推动数据繁荣, 缔造辉煌成就。作为数据基础架构的领导者,西部数据公司提供创新的存储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获取、保存、访问和转换日益多样化的数据。从高级数据中心、移动传感器到个人设备,数据无所不在,我们提供业界领先的解决方案来探索数据的可能性。西部数据公司以数据为中心的解决方案由Western DigitalTM(西部数据)、SanDiskTM(闪迪)、WDTM(西数)和WD_BLACKTM品牌组成。

1. 摄像头的单个视频流的速度为3.2Mbps (1080p, H.265, 25 fps)。根据摄像头分辨率、文件格式、每秒帧数、软件、系统设置、视频质量和其他因素不同,实际结果可能有所差异。

2. 工作负载率的定义是用户传输至硬盘或从硬盘读取的数据量。工作负载率按年计算(传输量TB8760/记录仪的开机小时数))。工作负载率将随硬件和软件组件及配置不同而变化。

3. 用于描述存储容量时,1 GB = 10亿字节;1 TB = 1兆字节。根据设备使用的环境,实际用户存储量可能会有所降低。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3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引领创新,服务中国和全球市场

一直以来,德州仪器(TI)初心未改,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 让世界更美好。35年来,TI植根中国,持续投资,助力客户成功。目前,TI在中国建设了完整的本土支持体系,包括一体化的制造基地、两个产品分拨中心、三个研发中心、遍布全国的17个销售和技术支持分公司,以及TI.com.cn提供的海量技术资源和便捷的本地购买方式,全方位地支持客户当前和未来的发展。

十年创新,洞察需求

2010年以来,TI在上海、深圳、北京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为中国和全球市场开发创新的模拟和嵌入式处理产品

2010年的时候,我们形成了比较有规模的模拟研发团队,包含了音频、电机驱动和背光。 TI产品线经理Forest介绍着中国研发团队的发展历史,“2012年的时候,我们在北京、上海、深圳开始大规模的扩张,我们建立起了微处理器,电源、信号链等产品的研发团队,基本上涵盖了德州仪器所有的主要业务领域。”

分布于北上深三地的研发团队,了解中国市场,洞悉本土需求TI产品测试工程师,全球技术专家组成员Ben提到“TI中国的嵌入式处理器产品线MSP430团队在2011年成立。目前覆盖不同职能,从设计,验证,市场,工程到应用。

精于工,匠于

TI中国研发团队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功耗、尺寸和性能,帮助客户解决棘手的设计挑战,快速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我们研发中心定义的一款电源芯片在从它推向市场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总共全球的出货量超过了10亿片。从技术角度,我们在功率密度、低噪声、低静态电流以及低成本上都处于业界的领先地位。 Forest介绍说。

 我们是全球协作,首先从产品的定义阶段开始,我们和国内国际的客户有着广泛的接触,掌握了全球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趋势Forest在谈到TI的全球协作说道,“在产品的开发阶段,我们共享德州仪器强大领先的生产、封装、设计、测试等各个方面的IP。在产品的推广阶段,我们和全球各地的客户和我们的技术支持人员共同帮助汽车、工业、消费、通讯、计算等这些领域的客户设计出更好更优秀的产品。”

我的工作是对产品质量负责。让产品不仅是一时而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满足数据手册标定的参数指标,Ben从一个TI工程师的角度,讲述着自己对于质量的严格要求。

完善机制,理想平台

TI产品设计经理,全球技术专家组成员Jian领导的团队是TI内部唯一的中低压升压转换器的一个团队。“我们还为全球的其他的用到中低压升压转换器的团队,给他们提供IP我们不仅仅是为国内的客户服务,我们为全球的客户服务。

TI在世界各地有很多拥有顶尖的技术人才。当我们有新员工加入TI,就有一个庞大的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成长。这些培训计划不仅适用于刚刚毕业的人,也包括在该领域已经有很多经验的人, Ben介绍道, “此外,TI公司为许多新员工提供了轮岗计划。在这个项目中,他们可以轮换到不同的职能团队。例如,加入测试工程团队的工程师可能在设计团队或应用团队中轮岗,或者去封装测试厂工作。到他们回到了原来的角色,比如测试工程,他们已经有了更广泛的经验。

引领创新,服务中国和全球市场

目前TI研发中心设计开发的产品遍布各种类型的电子系统中,包括中国新基建市场,涵盖5G 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 (AI)、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特高压七大领域。

TI产品线经理Forest说道:我们德州仪器中国研发团队在文化、语言和时区上和国内的客户无缝链接,我们希望为国内的客户提供符合他们创新要求的先进的集成电路,帮助他们推出先进的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上取得领先地位。”

视频链接:https://news.ti.com.cn/zh-cn/blog/2021/05/25/content-id-126958?HQS=corp-...

关于德州仪器(TI)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化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i.com.cn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36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电动汽车和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将成为推动绿色革命的驱动力。

作者:Teledyne Dalsa

以典型的电动汽车特斯拉Model S车型为例,其使用了超过7600节锂离子电池。在不久的将来,这种使用大量电池的情况不会被视作典型,而是会被认为很奇怪。

在未来几十年,要过渡到绿色能源就必须相应地增加电池的产量并提高其创新性。锂离子电池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绿色能源革命的主力军,为几乎所有东西储存能量,涵盖从电动汽车到飞机,再到家庭和商业建筑。

锂离子电池有三种类型:圆柱形、袋状和方形(也称为电池罐)。智能手机通常使用袋状电池,而大多数家用电器则使用圆柱形电池。

全世界的电池产量正在快速攀升。特斯拉于2015年在内华达州的斯帕克斯建成了其第一家“超级工厂”,用于生产蓄电池。特斯拉的另一家“超级工厂”位于纽约州的布法罗市,于2017年投入运营,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该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在德国柏林和美国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再开设两家工厂。欧洲电池公司Northvolt也计划于2021年在瑞士的Skellefteå开始大规模建造一个超级工厂。

向绿色能源过渡为全球经济的新行业提供了一条长长的跑道。随着对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的需求增加,制造业将从中受益,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产业生态系统将得到发展,为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和高生产力提供支持。锂离子电池目前正处于生态和经济革命的前沿。

锂离子电池是如何制造的

虽然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概念上而言,锂电池的结构非常简单。结构上,锂离子电池的阴极(带正电荷)和阳极(带负电荷)电极片交替堆叠,每层之间用隔膜隔开。电极片之间注入液态或固态电解液,以促进阴极片和阳极片之间的能量转移。

机器视觉如何赋能锂离子电池的未来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金属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在运行和充电过程中更加稳定。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是镍镉电池的两倍,但其往往比其他电池更重。

阴极片通常由铝箔制成,而阳极片则通常由铜箔制成。每一片均涂以特定材料,以提高导电性、效率和粘合力。

活性材料: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电压和特性。阴极活性材料通常包括锂钴氧化物、锰酸锂氧化物或磷酸铁锂。阳极片则通常涂有某种碳材料,如石墨或钛酸锂。

粘合剂:用于将混合物粘附在箔材上。

溶剂:促进浆料中材料的混合,使混合物能够涂附在电极片上。

此外,阴极还含有导电剂,以降低电池内阻并提高导电性。

电极之间的隔膜由多孔聚烯烃薄膜材料制成,该材料涂有芳香族聚酰胺涂层,然后切割成一定尺寸。当电极片叠放完成后,电极片将采用以下三种主要形式之一(圆柱形、袋状或方形)放入电池壳中。根据电池的形状和特性,电池壳将包括外部正极和负极端子(以与被供电设备连接)、外壳与电极堆之间的绝缘层、垫圈、排气孔和其他元件。

机器视觉如何赋能锂离子电池的未来

圆柱形电池是首个批量生产的锂电池类型之一,它由阳极片、隔膜和阴极片按顺序堆叠并卷绕而成。圆柱形电池非常适合自动化生产,其形状使得电池能够承受更高水平的内部压力而不变形。圆柱形电池通常用于医疗器械、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和电动工具中,并且是特斯拉汽车庞大电池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使用相机实现锂离子电池的质量保证

尽管从概念上而言,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很简单,其由有涂层的电极叠片和电解质溶剂组成,但实际生产过程相当复杂且敏感。电极的涂层厚度对电池的性能甚至稳定性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的线扫描相机可有助于在锂离子电池制造的质量保证阶段实现自动化和优化。以Teledyne DALSA的Linea系列相机为例,此款线扫描相机可以安装在工厂生产线上,可在制造过程中自由移动,从而监控材料的生产。线扫描相机非常适合用于检查电极片,这是因为电极片从卷绕到涂层再到堆叠的过程均以高速运行。

机器视觉如何赋能锂离子电池的未来

检测相机的激光轮廓仪可覆盖锂离子电池的整个制造过程。这些相机可以测量电极片和涂层的厚度,查找电极片上的表面缺陷,如凹痕、划痕或弯曲边缘,测量圆柱形或袋状电池的电池壳尺寸,并监控电池外部端子的焊接质量。

机器视觉如何赋能锂离子电池的未来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潜力

电动汽车销量与内燃机车销量的比例通常可以预测锂离子电池增长率的分界线。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将占汽车销量的10%,之后在2030年和2040年,这一比例将分别提高到28%和58%。例如,加利福尼亚州,作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目标是到2035年,在该州销售的所有新车和载客车均实现零排放。

由于蓄电池储能通常与可再生能源成对出现,其中一种能源的增长直接预示着另一种能源的采用。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2021年美国70%的新能源产能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39%来自太阳能,31%来自风能)。因此,该年的蓄电池存储容量也将上升,比往年增长四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将于2021年底在佛罗里达州投入使用。

电池制造商们需要做好准备,应对未来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线扫描相机、激光轮廓仪和机器学习的使用将帮助电池制造商们优化质量保证流程并提高效率。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3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