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共进,创新引领技术突破发展。伴随AI加速落地、人形机器人崭露头角、电动汽车智能化进程加快、新能源转型蓬勃发展,产业边界逐渐模糊,跨界融合与协同共生的发展趋势愈发显著。契合这一发展趋势,日前,英飞凌在上海举办了2025大中华区生态创新峰会(OktoberTech™,以下同),汇聚来自半导体及相关行业的1400多位意见领袖、专家、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在中国速度及产业挑战背景下,如何通过跨界合作培育本土创新生态体系,合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携手共创数字低碳未来。

本届大中华区生态创新峰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由一场高峰论坛以及“未来出行智能化”、“未来出行电动化”、“机器人与智能生活”、“赋能AI技术”、“新能源创新”、“碳化硅”、“氮化镓”和“可持续发展”八大平行分论坛组成,同时设有三大核心业务展区。话题覆盖当下热门的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机器人与智能生活、AI数据中心应用场景中集成GaN技术的高效电源解决方案、下一代户用光储方案、车规级碳化硅产品及氮化镓在太阳能、充电桩等多领域的丰富应用方案,从多维度深入展现了半导体技术如何赋能丰富的终端应用市场,持续为客户增值。

峰会开幕致辞环节,英飞凌科技管理委员会成员、全球首席营销官Andreas Urschitz、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英飞凌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大中华区负责人潘大伟围绕英飞凌在全球及大中华区的发展、重点产业市场趋势、英飞凌在本土的发展及赋能客户等话题,展开了深入对话。

英飞凌科技全球首席营销官Andreas Urschitz表示:“ 2024年,英飞凌以21.3%的市场份额首次登顶全球MCU榜首,并在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持续领跑,这离不开我们始终如一地为客户提供功能强大又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未来,英飞凌将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实现技术领先与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同时结合多元化的供应链布局、差异化的先进工艺和高品质的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

配图1:英飞凌科技全球首席营销官Andreas Urschitz与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潘大伟在高峰论坛上进行开场致辞和主旨发言.jpg

英飞凌科技全球首席营销官Andreas Urschitz与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潘大伟在高峰论坛上进行开场致辞和主旨发言

英飞凌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潘大伟表示:“中国是快速发展且充满创新活力的市场,经过30年的耕耘,中国已成为英飞凌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区域市场。面对AI、机器人、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英飞凌将依托全球整合资源优势与本地专业能力,坚定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承诺,围绕‘运营优化、技术创新、生产布局和生态共建’四大战略支柱,携手本土伙伴共推产业升级,共助社会实现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

先进工艺为半导体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提供了技术基础,显著提升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能效。英飞凌科技执行副总裁、前道工厂运营负责人Alexander Gorski分享了英飞凌如何通过工艺的持续迭代助力创新生态发展。Gorski表示,英飞凌的运营策略遵循清晰明确的指导原则,为更好地支持在中国本土市场的发展,英飞凌将持续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和韧性,进一步提升本土运营能力,结合本地独特需求,携手生态伙伴共同开发解决方案。凭借在技术与质量上的领先优势实现差异化,从而在低碳化进程中成为行业先锋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此外,来自联合汽车电子、优优绿能、美团等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嘉宾则重点剖析了以半导体技术为代表的创新科技在推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迭代演进、驱动充电桩高质量发展、赋能未来配送等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并分享了对行业前景的前瞻性思考。

今年是英飞凌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周年。30年来,英飞凌始终把“创新”作为公司持续发展的根本,从丰富产品组合、拓展应用方案、培养专业团队等方面持续为客户增加价值。目前已建立多个系统能力中心、智能应用能力中心、电源应用实验室、创新应用中心等本土技术应用支持平台,为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AI数据中心、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同时通过英飞凌大学计划、蒲公英俱乐部、Teaching Customer项目、OktoberTech™等生态活动,持续赋能产业升级。

在高峰论坛圆桌讨论环节,英飞凌科技监事会主席Herbert Diess 博士与来自上海的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Integrated Insights 的嘉宾以“中国速度下的创新:如何有效赋能客户价值”为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对于创新,Herbert Diess 博士表示,创新不仅需要速度,更需要发展效率和质量。企业既要保持敏捷前行,更需锚定正确方向,做正确的事。同时,持续构建开放协作生态,互相学习,在互学互鉴中实现共赢。

配图2:“中国速度下的创新:如何有效赋能客户价值”圆桌讨论 (1).jpg

“中国速度下的创新:如何有效赋能客户价值”圆桌讨论

在下午的八大平行分论坛上,来自英飞凌及行业领军企业的专家,聚焦未来出行、AI、机器人、新能源、第三代半导体等热门领域,共同探讨最新的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动向,以及深化多场景应用实践的有效路径。“未来出行智能化”论坛洞见ADAS和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未来方向;“未来出行电动化”论坛探讨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和技术创新领跑全球的背景下,智能电气化解决方案如何重塑未来的交通出行;“新能源发展”论坛重点关注中国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风光储充一体化趋势;“赋能AI”技术论坛主要讨论在生成式AI时代如何满足急剧增长的算力需求;“机器人与智能生活”论坛现场进行了有趣的人形机器人演示;“碳化硅”论坛和“氮化镓”论坛则深入探讨了碳化硅如何解锁新能源世界的无限潜力以及氮化镓在中国市场的热门应用;“可持续发展”论坛则集中探讨了可持续生产实践及可持续供应链。

配图3:2025英飞凌大中华区生态创新峰会展区 (1).jpg

2025英飞凌大中华区生态创新峰会展区

在峰会展示区域,设立了“能源效率”、“交通出行”、“物联网”三大核心展区,以及AI展示区、晶圆展示区、英飞凌大中华区三十周年主题展区、分销商伙伴展示区和沉浸式 Demo互动展示区,综合展示了45组来自英飞凌自有及与合作伙伴开发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展出的极氪009采用了先进的SEA浩瀚架构,在诸多的智能模块中搭载了英飞凌的12类芯片,重新定义了纯电MPV在车载智能、安全设计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新标杆;傅利叶 GR-2 人形机器人采用了多款英飞凌功率半导体器件,特别是氮化镓器件,能够获得更强劲的动力并实现更精准的运动控制;除了人形机器人,现场还展示了采用英飞凌半导体产品的逐际动力双足机器人、风算六足机器狗以及美团物流无人机,吸引了众多与会者驻足观看。

三十载深耕不辍,以创新为笔,以合作为墨,英飞凌在中国市场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从持续成长到生态共建,每一步都坚实有力。适逢在华发展三十周年,此次峰会不仅是英飞凌深耕中国市场、携手生态伙伴共建本土应用创新的生动缩影,更彰显了其联合本土生态伙伴共同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决心。面向未来,英飞凌将持续深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本土化生态为支点,与本土客户和合作伙伴跨界融合、协同共生,拓展未来出行、绿色能源、AI、机器人等领域的无限可能,共创可持续未来。

OktoberTech™是英飞凌主办的全球性年度创新峰会,旨在汇聚行业先锋、技术专家和意见领袖,共同解码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低碳化与数字化。今年,该创新峰会在启动全球巡展之后,已相继登陆硅谷、东京、首尔及上海。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8,060名员工(截至2024年9月底),在2024财年(截至9月30日)的营收约为150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e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年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7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2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额定循环次数高达1000万次,为高端消费、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和工业应用提供卓越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Littelfuse公司(NASDAQ:LFUS)是一家多元化的工业技术制造公司,致力于为可持续发展、互联互通和更安全的世界提供动力,今天宣布推出用于表面贴装技术(SMT)的KSC PF系列密封轻触开关。这些紧凑、符合 IP67 等级的瞬时动作开关,通过独特的延伸式防护框设计,简化灌封流程,并提升在严苛环境下的长期耐用性,从而提供增强的环境防护能力。

new-ksc-pf (1).png

KSC PF 系列专为满足工业、交通运输、医疗、航空航天及高端消费市场的严苛应用需求而设计,其显著特点包括紧凑的 6.2 x 6.2 x 5.2 mm 尺寸、带有明确触感反馈的柔软致动器,以及对湿气、灰尘和振动的卓越防护能力。其灌封友好的架构为工程师在设计用于户外和关键任务环境的电子产品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观看视频)

虽然密封轻触开关在 KSC 产品系列中并非新品,但 KSC PF 系列是首款明确为灌封工艺优化的产品——该工艺正在多个行业迅速普及。灌封是指将敏感的 PCB 安装元件完全封装在树脂中,提供额外的保护层以抵御腐蚀性介质、热冲击和振动。标准的扁平防护框开关设计通常会限制树脂覆盖的深度,从而可能影响防护效果。相比之下,KSC PF 的延伸式防护框能够实现更深的灌封,提高对树脂表面高度的容忍度,并保护相邻的 PCB 元件——所有这些优点同时还能简化生产过程并增强产品可靠性。

凭借 Littelfuse 数十年的工程专业知识,我们的 KSC 元件在 PCB 上灌封后,能为客户提供针对严苛环境的卓越保护,” Littelfuse 欧洲研发总监、电子业务部开关与传感器部门负责人 Laurent Kubat 表示,“这种设计方法显著提高了耐用性,并确保了长期可靠的性能。”

Laurent Kubat 补充道: “KSC PF 系列围绕致动器的创新防护框设计,相较于标准版本,允许使用更厚的树脂层。这一独特特性确保了开关以及印刷电路板上所有元件的卓越保护,最终提升了客户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主要功能与特色

  • 延伸式防护框,允许灌封材料完全包裹并保护开关

  • 灌封过程中性能稳定且定位准确

  • IP67 等级防护,防水防尘兼容

  • 兼容 SMT 自动化组装,适用于高效的大批量生产

  • 提供鸥翼式 (Gullwing) 或 J 形弯脚 (J-bend) 端子选项

  • 高达 100 万次循环的额定寿命,确保长久运行

·最大功率处理能力:1 VA @ 32 VDC。

为什么灌封友好型设计很重要

灌封通过将敏感电子元件封装在树脂中,保护其免受湿气、灰尘、振动和腐蚀性元素的侵害。然而,标准的开关设计可能会阻碍该过程或限制防护效果。KSC PF 系列通过其延伸式防护框解决了这一问题,该设计允许完全的树脂覆盖,同时不影响开关性能。此特性确保了灌封过程中的准确定位,能容忍更厚的树脂层,并增强了对开关及周边 PCB 元件的保护。随着灌封在严苛应用(如电动出行、工业自动化和户外电子产品)中成为标准,像 KSC PF 这样的灌封友好型元件有助于工程师简化设计并提高长期可靠性。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应用说明《使用灌封友好型轻触开关保护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Protection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with Potting-Friendly Tactile Switches)。

供货情况

KSC PF 轻触开关以卷带包装形式提供,每卷数量为 1,400 只。样品申请可通过全球授权的 Littelfuse 分销商提交。如需了解Littelfuse授权经销商名单,请访问Littelfuse.com

更多信息

可通过以下方式查看更多信息:KSC PF轻触开关产品页面。如有技术问题,请联系:全球产品经理Max Shi:mshi@littelfuse.com.

关于C&K Switches

C&K Switches于2022年被Littelfuse收购,是高性能机电开关和互连解决方案的领先设计和制造商,在汽车、工业、医疗、运输、航空航天和数据通信等广泛的终端市场拥有稳固的全球业务。

关于Littelfuse

Littelfuse (NASDAQ: LFUS) 是一家多元化的工业技术制造公司,致力于为可持续发展、互联互通和更安全的世界提供动力。凭借覆盖超过20个国家的业务和约16,000名全球员工,我们与客户合作,设计和交付创新、可靠的解决方案。服务于超过100,000家最终客户,我们的产品每天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种工业、运输和电子终端市场。详情请访问Littelfuse.com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2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公司领导在峰会期间公布 AI 应用最新进程

DigiKey Awards 2025.JPG

DigiKey 2025 EDS 领导力峰会上荣获供应商授予的 16 个奖项,彰显了公司在分销、合作、营销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DigiKey 是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库存分销商,提供的产品种类齐全且可立即发货。DigiKey 日前在 5 19 日至 23 日于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2025 EDS 领导力峰会上,荣获供应商合作伙伴授予的 16 项大奖。

DigiKey 全球业务发展副总裁 Mike Slater 表示:“DigiKey 很荣幸获得了众多重要合作供应商授予的行业殊荣。这些奖项彰显了我们全球团队矢志追求客户卓越体验的承诺,以及协同创新的力量。相信与我们的供应商合作伙伴携手,定能帮助广大工程师和设计师攻克复杂挑战,将未来的愿景转化为现实的方案。

过去一年中,DigiKey 因其在销售业绩、合作伙伴关系、协作以及其他多个方面表现出色而获得了广泛认可。DigiKey 获得的具体荣誉包括:

Advanced Thermal Solutions, Inc. (ATS) 授予的 2024 年度最佳分销商奖

Cincon 授予的 2024 年度最佳合作伙伴奖

CIT Relay & Switch 授予的 2024 年度最佳分销商奖

Digi International 授予的 2024 年度最佳北美 OEM 合作伙伴奖

eao 授予的 2024 年度最佳分销商奖

ECS Inc. International 授予 DigiKey Aron Muetzel 2024 最佳年度倡导者奖

EDAC 授予的卓越营销奖

Fibox 授予的 2024 年度销售渠道增长最高奖

Littelfuse 授予的 2024 年度高增值服务分销商奖

Molex 授予的 2024 年度美国最佳电子目录分销商奖

Molex 授予的 2024 年度全球最佳电子目录分销商奖

NMB 授予的 2024 年度最佳分销商奖

ODU 授予的 2024 年度最佳线上分销商奖

Phoenix Mecano 授予的 2024 年度第一分销商奖

SunLED 授予的 2024 年度卓越分销商奖

Vishay 授予的 2024 年度 SEMI 目录分销商奖

DigiKey 在去年大幅扩大了产品组合,DigiKey 市场和 DigiKey 代发两个核心计划新增了 500 多家供应商。DigiKey 去年新增的 NPI(新产品引进)居电子分销商行业之首,过去一年新增近百万种创新产品。通过提供全球品类最齐全且可立即发货的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DigiKey 正在推动行业一步一步迈向未来。

公司于 5 22 日(周四)也举办了广受欢迎的 EDS 商业动态早餐会,荟聚近千名行业菁英。DigiKey 总裁 Dave Doherty Slater 探讨了市场动态、行业趋势及 DigiKey 的战略愿景。他们还分享了正在推行的多项举措,并介绍 DigiKey 如何将其为客户提供的自动化和 AI 技术,用于优化和改善自身客服水平和运营效率。

有关 DigiKey 产品组合中供应商和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DigiKey.cn

关于 DigiKey

DigiKey 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锡夫里弗福尔斯市,是全球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分销领域的领航者和持续创新者。我们分销来自3000多家优质品牌制造商的超过1590万种元器件,凭借行业领先的产品库存广度和深度以及即时发货能力,确立了在分销领域的领导地位。DigiKey 还为工程师、设计师、创建者和采购专业人员提供丰富的数字解决方案、无障碍互动和工具支持,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更多信息请访问digikey.cn,并关注我们的微信 B官方账号。

围观 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2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月12日-13日,中国领先的碳化硅(SiC)功率器件与IC解决方案供应商——瞻芯电子在南通参展第十七届国际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2025),展示最新的第3代SiC MOSFET产品及专用驱动芯片,面向主驱逆变器、车载充电机、车载空压机等应用提供一站式芯片解决方案,荣获TMC2025年度创新技术奖,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

1 (1).jpg

第十七届国际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2025)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汽翰思管理咨询公司协办。全球顶尖学者、行业领袖、资深专家及行业知名主机厂与核心零部件企业汇聚一堂,共同打造了一场涵盖技术研讨、展览展示、产业对接、平台共创的全球汽车动力技术盛会,共同探寻动力系统新技术新趋势。

TMC2025同期活动隆重推出年度创新技术评选,从创新性、价值及产业化潜力这三个维度为行业甄别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创新技术。来自58家企业的58项技术和产品参加此次评选活动,其中根据企业提报世界首创8项,国内首创25项,最终由现场609位参会代表、行业专家(投票权重高于往届)、媒体代表投票产生TOP13。瞻芯电子第3代1200V 13mΩ SiC MOSFET产品凭借优异的性能,脱颖而出获得年度创新技术奖,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

2.jpg

关于1200V 13mΩ SiC MOSFET产品

瞻芯电子第3代1200V SiC MOSFET为平面栅型MOSFET,驱动电压为15V~18V,核心指标比导通电阻Rsp降低至2.5mΩ*cm²通过AEC-Q101可靠性认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第一梯队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第3代1200V SiC MOSFET的导通电阻Rds(on)在175℃高温运行情况下,导通电阻Ron的温升系数明显降低,当Vgs=15V时为1.42倍,当Vgs=18V时为1.65倍,导通电阻增加较少,显著降低了损耗,特别适合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等高温、大电流应用场景。

3 (1).png

关于瞻芯电子

上海瞻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瞻芯电子”)是一家聚焦于碳化硅(SiC)半导体领域的高科技芯片公司,2017年成立于上海临港。公司致力于开发碳化硅功率器件和模块、驱动和控制芯片产品,并围绕碳化硅(SiC)应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瞻芯电子是中国第一家自主开发并掌握6英寸碳化硅(SiC)MOSFET产品以及工艺平台的公司,拥有一座车规级碳化硅(SiC)晶圆厂,标志着瞻芯电子进入中国领先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IDM公司行列。

瞻芯电子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持续创新,放眼世界,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和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

上海总部上海浦东新区 南汇新城镇 海洋四路99弄3号楼8楼,座机:021-60870171  

碳化硅(SiC)晶圆厂江省义乌市苏溪镇好派路599号

深圳分公司:深圳南山区 高新南六道16号泰邦科技大厦 702室

来源:瞻芯电子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2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智能电源与智能感知技术的领先企业安森美(onsemi,纳斯达克代码:ON)近日参加了第九届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展示了前沿的听力解决方案,巩固了公司在智能化、个性化听力健康领域的领先地位。

安森美重点展示了Ezairo系列平台——搭载人工智能增强处理器和先进的神经网络能力,专为高性能助听器及高端音频设备设计。其旗舰产品Ezairo 8300Ezairo 8310平台通过六核架构实现卓越音频精度,支持实时环境识别与声音无缝自适应。Ezairo 7160平台具备开放式可编程能力,为产品开发提供定制化和灵活性的双重优势。其无线连接技术支持与其他设备的无缝集成,超低功耗特性显著延长电池续航。

安森美还展示了B300助听器评估板及HPM10充电管理芯片等高性价比解决方案,以可扩展的创新技术满足助听器市场的各种不同需求。

"凭借三十余年专业技术积淀,我们持续通过嵌入人工智能、超低功耗设计和交钥匙解决方案引领听力技术变革,"安森美听力健康产品经理Christophe Waelchli表示,"我们与软件及算法等生态伙伴协同合作,构建了创新的生态圈以助力客户加快产品开发,并确保我们的解决方案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独特需求,从而推动听力健康行业持续发展。"


关于安森美(onsemi)

安森美onsemi, 纳斯达克股票代号:ON)致力推动颠覆性创新,打造更美好的未来。公司关注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的大趋势,加速推动汽车功能电子化和汽车安全、可持续电网、工业自动化以及5G和云基础设施等细分领域的变革创新。安森美提供高度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组合以及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以解决全球最复杂的挑战,引领创造更安全、更清洁、更智能的世界。安森美被纳入纳斯达克100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了解更多关于安森美的信息,请访问:http://www.onsemi.cn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2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6月12日,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112)在马来西亚槟城隆重举行首个海外全流程生产基地开幕典礼。本次活动以“同心启槟程,鼎力绘新篇”为主题,鼎阳科技董事长兼总裁秦轲、副总裁邵海涛出席,与槟州行政议员暨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 YB方美铼、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槟城总领事周游斌阁下、槟城港务局主席兼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副主席拿督杨顺兴、州议员吴俊益、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槟城分局局长Muhammad Ghaddaffi、高级供应商代表等逾40名政商界代表,以及光明日报、星洲日报等媒体共襄盛举,见证中马科技合作里程碑。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滑动查看开幕典礼精彩瞬间

科技出海:加速全球化服务进程

鼎阳科技始终以全球化战略为导向,持续完善产能布局与业务规模。从早期与亚马逊达成合作,到2014年成立美国、德国子公司,再到2022年成立日本子公司,公司始终致力于构建覆盖全球的生产制造与供应网络。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的落成,是公司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及“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全球化生产网络的首个海外支点。未来,公司还将在多地增设制造、运营基地,形成多区域协同的供应链体系,全面提升主营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供应能力。

7.png

鼎阳科技董事长兼总裁秦轲在致辞中介绍,槟城基地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落子,首期投资约1000万马币,旨在将马来西亚子公司打造为集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运营等全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海外运营基地。二期项目计划追加约1亿马币投资并进一步扩大规模,增设不同产品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全面提升全球市场服务能力。秦轲董事长强调:“选择槟城,正是看中了其坐拥马六甲海峡的区位优势、成熟的电子产业生态、顶尖人才储备以及马来西亚政府对于创新企业的支持。

槟城将成为鼎阳科技全球化服务的新锚点。未来,鼎阳科技将继续加大全球化服务投入,为全世界的工程师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槟城政府全力支持:热烈欢迎鼎阳入驻

槟州行政议员暨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 YB方美铼在致辞中表示,鼎阳科技选择在槟城建立这一里程碑式的设施,不仅肯定了槟城作为高科技制造中心的全球声誉,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对槟城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和政策方向的信心。

8.png

此外,方美铼行政议员还在致辞中郑重承诺,槟城州政府致力于促进和加速投资进程,特别是对于那些与马来西亚槟城现有生态系统相契合的产业,并且已准备好提供所需的支持、连通性和基础设施,以确保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在槟城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鼎阳科技在槟城的存在不仅仅标志着业务的开始,更是当政策协调、产业协同和国际视野汇聚时,强大双边合作所能取得的成就的象征。

政策赋能:中马合作再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槟城总领事周游斌阁下在致辞中表示,他非常高兴见证中国科技型制造企业在马来西亚槟城开启新征程。在中马关系开启新的“黄金50年”之际,周总领事希望鼎阳科技可以抓住时代机遇,奋勇开拓,在槟城打造中马经贸和科技合作的新名片,为促进中马两国人民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周总领事也相信鼎阳科技作为通用测试测量仪器行业的领军企业,将会以科技实力和发展潜力助力槟城当地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9.png

槟城港务委员会主席兼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副主席拿督杨顺兴在致辞中也对鼎阳科技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在今后的合作中会确保物流效率、港口便利性和监管支援的保障。他表示,鼎阳科技在槟城设立基地不仅是产业发展的信号,更象征着信任与合作的加深。他相信这一新的生产基地将为本地带来优质就业与区域供应链的新活力。

10.png

不止于当下:播种创新未来

典礼现场,鼎阳科技董事长兼总裁秦轲先生不仅描绘了未来鼎阳科技在马来西亚的建设投资蓝图,更着重说明了,鼎阳科技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子公司落子马来西亚,将不仅仅止步于生产基地的建设,更是致力于打造全链路的海外运营基地。在深化经贸合作的同时,鼎阳科技还将积极推动与当地高校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当地电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11.jpg

随着马来西亚子公司开幕式的举办,鼎阳科技在东南亚市场的本地化服务能力迈出扎实一步。未来,鼎阳科技将依托槟城的区位优势,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快捷的支持。鼎阳科技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一步一个脚印拓展全球化布局。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服务网络的完善,这座海外基地将持续为区域客户创造更多可见可感的价值提升。

来源:鼎阳科技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2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6月11日,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携手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盛能杰") 在上海SNEC国际光伏展举办颁证仪式。盛能杰全系列光伏并网储能逆变器整机获SGS颁发的RED网络安全要求的NB证书以及符合EN 303645标准的证书。颁证仪式由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刘刚与 SGS 电子电气部可再生与先进能源副总监周全共同参与。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光伏并网储能逆变器的网络安全挑战与欧盟法规应对

光伏并网储能逆变器的广泛应用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近年来在欧盟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然而,随着设备数量的激增,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若设备缺乏必要的安全设计,将容易引发网络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为应对这一挑战,欧盟于2022年发布了RED指令补充授权法案(EU 2022/30),旨在加强对个人数据和消费者隐私的保护,降低货币欺诈等风险。该法案还要求CEN/CENELEC相关机构针对法规要求专门起草了 EN18031标准,目前该标准已广泛应用于 RED 网络安全评估中。自2025年8月1日起,所有符合法规管控范围的无线电设备必须符合这些网络安全要求。此外,EN 303645标准作为物联网产品网络安全的国际基准,提出了设备安全性、数据保护和用户隐私的关键要求,广泛应用于衡量物联网设备的网络安全水平。

盛能杰产品通过认证的重要意义

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是亚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光伏并网以及储能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逆变器研发和制造领域已积累了20年的专业经验。欧洲市场对于盛能杰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此次合作中,SGS凭借其严谨而细致的检测评估流程以及快速优质的服务,全力支持盛能杰加速布局欧洲市场。通过此次认证,盛能杰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光伏领域的竞争优势,为其在全球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盛能杰期待与SGS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共同为全球光伏市场带来更加一流的产品。

关于 SGS(官微:SGS官方)

SGS 是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拥有99,500名专业员工分布在115 个国家及地区的2,500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构建起全球化服务网络。业务包含互联与产品、工业与环境、营养与健康、自然资源、管理与保证五大战略版图。凭借超过145 年的卓越经验和瑞士公司特有的精准度,SGS帮助企业达到质量、合规与可持续发展的最高标准。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 通标)由SGS 集团和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合资成立于1991 年。SGS 通标立足于集团业务板块,通过由16000 多名专业员工、100 多个分支机构和200 多个实验室组成的国内服务网络,为农产食品、消费品、矿产、石化、工业、能源、汽车、环境、生物医药等细分行业提供全方位测试、检验、认证、培训和校准等质量解决方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2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华为数字能源与SchneiTec合作建成柬埔寨首个储能电站。作为当地的能源标杆企业,SchneiTec此前已成功开发柬埔寨最大规模光伏电站。

此次建成的12MWh储能项目中,包含2MWh用于验证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离网、弱电网等场景下对电网的稳定作用,实现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平滑输出,并获得TÜV南德的权威认证。这标志着柬埔寨有史以来首个构网型储能项目落地,为后续项目扩容及大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基础。

项目测试由TÜV南德、SchneiTec和华为数字能源合作完成。TÜV南德作为专业能源技术测试和验证机构,一直以高标准和高可靠享誉全球。此次测试验证了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的惯量响应、高低压穿越、频率支撑与过载等方面的硬核实力。

测试亮点包括:

  • 构网惯量:华为构网技术在惯量响应方面表现优异,惯量时间常数Tj 3~20秒的范围,超过了标准要求的Tj 3~12秒的范围,能够更快速的支撑电网稳定性要求;

  • 高低压穿越:系统有效控制电压波动,短期电压跌落和浪涌发生时也能保障电网稳定。在电网电压为5%~130%额定电压时,系统均能稳定运行;

  • 过载和频率支撑:构网型储能在300%过载工况下短时稳定可靠运行,可抑制电网在0.2Hz~5Hz范围内的低频振荡;

  • 黑启动:构网技术支撑电网在带载运行下的快速黑启动。

此次测试对构网技术进行了独立验证,标志着构网型储能首次在海外通过现场实证,完全符合IEC、国标、英国电网码和德国VDE等标准。该认证的获得,证明华为的构网技术符合全球公认的能源管理和电网稳定性标准,不仅是华为数字能源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整个能源行业技术革新的标志性节点。

华为数字能源与SchneiTec的成功合作标志着柬埔寨在可再生能源转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随着柬埔寨清洁能源计划的稳步推进,华为数字能源将继续引领能源创新,提供灵活扩容、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可持续电力需求,并致力于推动当地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

华为数字能源简介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数字能源")致力于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与能源数字化,推动能源革命,共建绿色美好未来。在清洁发电方面,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交通电动化方面,重新定义电动汽车驾乘、充电体验,加速绿色出行的普及;在绿色ICT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助力打造绿色、低碳、智能的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华为数字能源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携手全球伙伴开放合作,助力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华为数字能源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30多亿人口提供服务。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华为数字能源官网:https://digitalpower.huawei.com/cn/

SchneiTec企业简介

SchneiTec自创立于2015年以来,持续深耕电力与能源开发领域,交付多个重点项目。SchneiTec作为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及光伏发电领域标杆企业,此前已成功开发柬埔寨首个最大规模光伏电站。SchneiTec的企业愿景是打造柬埔寨顶尖电气品牌,提供专业的高低压电气元件与整体解决方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2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艾为电子作为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创新先锋,始终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为汽车产业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经过研发团队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与反复测试验证,我们自豪地宣布,全新一代车规射频开关产品正式面向全球市场发布。

产品简介

本次发布的车规射频开关AW13612PFDR-Q1 & AW12022TQNR-Q1,是艾为电子基于多年在射频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对汽车行业需求的精准洞察而精心打造的杰作。它专为汽车电子系统复杂而严苛的工作环境量身定制,具备卓越的电气性能和稳定可靠的品质,能够在保障汽车通信系统高效运行的同时,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驾驶提供有力支撑。

01 AW13612PFDR-Q1产品介绍

特性:

  • 车规AEC-Q100标准认证

  • 工作频率:0.1~5.925GHz

  • 最大输入功率:40dBm

  • 低插损:0.33dB@2.7GHz,0.66dB@5.925GHz

  • 高隔离:34dB@2.7GHz,26dB@5.925GHz

  • 快速切换:1.5μs

  • 典型功耗:50μA

  • 小封装:FCDFN 1.1mmX0.7mm-6L

1.png

图1 AW13612PFDR-Q1应用框图

02 AW12022TQNR-Q1产品介绍

特性:

  • 车规AEC-Q100标准认证

  • 工作频率:0.1~5.925GHz

  • 最大输入功率:38.5dBm

  • 低插损:0.35dB@2.7GHz,0.57dB@5.925GHz

  • 高隔离:24dB@2.7GHz,18dB@5.925GHz

  • 快速切换:1.5μs

  • 典型功耗:55μA

  • 小封装:QFN 1.5mmX1.1mm-10L

2.jpg

图2 AW12022TQNR-Q1应用框图

核心优势

高可靠性设计

采用先进的封装工艺和材料,具备出色的抗振动、抗冲击和抗高温能力,可在 -40℃至 105℃的宽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充分满足汽车在各种极端路况和气候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经过严格的 AEC - Q100 车规级认证,确保产品在汽车全生命周期内保持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有效降低系统故障风险。

卓越的射频性能 

极低的插入损耗和高隔离度,能够显著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信号质量和传输效率,保障汽车通信系统的稳定连接和高速数据传输。

支持宽带频率范围,可覆盖多个LTE/5G通信频段,满足汽车多样化的通信需求。

快速切换速度 

具备极短的切换时间,能够在瞬间完成不同信号通路的切换,确保汽车通信系统在多模式通信场景下实现无缝切换,提升用户体验。

低功耗特性

优化的电路设计使得产品功耗大幅降低,有助于降低汽车电子系统的整体能耗,延长电池续航时间,符合汽车行业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

应用场景

该款车规射频开关适用于汽车的多个关键通信系统,如5G车载终端、T-Box等,包括但不限于:

  • 车载通信模块;

  • 智能座舱系统;

市场展望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加速发展,车规射频开关作为汽车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艾为电子此次推出的车规射频开关新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更有望成为推动汽车通信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相信,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质,这款产品将在汽车市场赢得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来源:艾为之家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2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吴磊,IBM 大中华区存储业务总经理

从大模型训练到边缘侧推理,从海量日志分析到实时业务决策,数据作为构建智能能力的核心战略资产,正成为企业角逐的新战场。然而,管理这些数据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能力,更是一项涉及成本、性能和复杂性的多维挑战。

让AI走向数据,打造高效安全的企业级存储底座

面对非结构化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多样化的AI工作负载,以及日益严苛的安全与合规要求,企业如何构建满足"AI+时代"的高性能需求,同时可兼顾安全、合规需求的下一代数据存储架构

数据就 绪:AI 应用破局的关键

企业级AI应用已经从"+AI"迈向"AI+"——从初期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到系统集成与流程自动化,再到如今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AI智能体的出现标志着这一技术发展的关键转折,其展现出自主决策、执行端到端业务流程并交付成果的能力,正蜕变为真正的生产力工具。这一突破不仅大幅降低了AI应用门槛,更将显著加速企业级AI规模化落地的进程。

当AI加速走向企业核心业务时,数据就成为破局的关键。一份Gartner报告显示,到 2026 年,那些没有通过 AI 就绪数据实践来启用和支持其 AI 用例的组织,将因为无法满足业务 SLA而放弃超过 60% 的 AI 项目[i]。这些数据凸显了企业在AI浪潮下升级IT基础设施的紧迫性。

数据就绪:AI应用破局的关键

另一方面,技术的变化带来更碎片化的IT环境,令数据存储、保护、管理和使用的难度与日俱增。传统基础设施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需求,数据孤问题阻碍跨系统访问;AI对计算资源的巨大需求推高了可持续性成本压力;随着AI开始深入业务,数据安全也面临更多未知威胁。

要充分释放AI的商业潜力,企业需要构建高性能、低延迟、易扩展的基础架构,实现从边缘到云端的数据统一管理,支持多种数据类型以提升效率;同时需打造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基础设施,并建立主动防护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及快速恢复能力。企业亟需更智能、更可靠的数据存储平台,以突破当前的数据管理瓶颈,为AI应用提供坚实基础。

让AI 走向数据:构建数智化 转型的数据基座

今天,许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模式——将数据迁移至AI系统进行处理。这种"数据走向AI"的方式虽然直接,却带来了显著的运营挑战:数据多次复制推高存储成本,副本管理缺乏有效追溯机制,GPU服务器与存储间频繁的数据传输造成额外负担。

IBM认为,在新的AI时代,应该让AI主动理解数据内容并就近处理,实现"AI走向数据"的范式转变。这一转变不仅能降低数据迁移成本,还能提升处理效率,同时加强数据治理能力。

现代数据服务交付需要转变观念

现代数据服务交付需要转变观念

这一变革本质上是数据服务交付模式的升级迭代。我们可以将其类比为餐饮行业的演进历程:

  • 早期存储系统如同"家庭厨房",需要用户自行采购和处理所有"原料";

  • SAN/NAS时代类似"预制配料加工厂",为用户提供标准化"半成品"和基础存储解决方案;

  • 应用案例存储阶段就可以理解成"预制餐服务",针对特定业务场景提供"即用型"数据产品;

  • 在AI+时代,企业需要的是能根据具体业务需求智能调配数据的"私人厨师"级服务——由智能数据存储平台提供完全定制化、场景驱动的数据服务,实时响应各类AI工作负载的需求变化,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IBM  储致力于打造面向AI 时代的数据基础设施,帮助企业将重心从运维转向创新。通过提供高性能、低延迟的存储服务,IBM的存储方案可智能优化不同业务场景的数据访问需求,打通数据孤岛,确保应用随时随地获取所需数据。同时,通过简化运维流程、提升资源利用率,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更高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为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面向AI 时代的IBM  储全栈解决方案

IBM存储提供从边缘到核心再到多云环境的全栈解决方案,覆盖数据智能存混合云架构数据弹性保护三大关键场景。无论是软件定义存储还是硬件一体机方案,IBM都能针对企业不同业务需求提供定制化配置,实现混合云统一管理,助力企业实现数据安全与智能运维,为AI时代构建高效、可靠的数据基础设施。在中国市场,以下解决方案得到了各行业客户的格外青睐:

IBM 存储全栈方案

IBM 存储全栈方案

  • AIIBM Storage Scale 通过全局命名空间技术整合分散的数据源,构建统一的智能数据平台,支持从AI训练推理到大数据分析的全场景需求,无论是处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还是复杂的生成式AI工作流,都能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平台基于智能策略自动管理数据生命周期,根据业务需求对热、温、冷、深冷数据进行动态分层和迁移,在本地、云端或混合环境中实现最优的性能与成本平衡,为各类AI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在 Gartner 发布的 2024年分布式文件和对象存储魔力象限中,IBM 第九次被评为领导者,大量金融、汽车、电子等行业的全球领先企业都采用了 IBM AI 存储解决方案。在国内,某智能驾驶应用的领军企业头部量化私募基金以及某高校的冷冻电镜项目都选择了IBM Storage Scale System,在多云环境中打造统一的全局数据平台,快速响应数据调度需求,实现高效开发迭代和系统管理。

  • 数据弹性存储IBM FlashSystem凭借20余年的技术积淀,已为全球数十万企业用户提供可靠的数据保护方案,并广泛服务于金融、电信、政府、制造、医疗、教育等行业的中国企业。最新升级的防护体系具备主动式网络安全防御能力,支持从容器、云端到磁带的全介质数据快速恢复,确保业务连续性和多站点容灾高可用。其统一管理平台采用直观设计,显著降低运维复杂度,同时通过创新的数据动态分层、压缩和加密技术,在不占用主控CPU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存储效率优化,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获得弹性存储能力。

IBM FlashSystem C200

IBM FlashSystem C200

2025年第一季度,IBM进一步完善FlashSystem产品家族,推出高密度、高性价比的C200 全闪存存储系统,帮助企业节省购置成本、运营费用和数据中心成本。该产品与现有的5300(高密度入门级)、7300(均衡型企业级)和9500(高性能关键任务型)共同构成完整解决方案梯队。通过创新的Flash Grid技术,企业可将不同型号的FlashSystem产品组建智能集群,集群内实现跨系统的数据自由流动与智能管理,进一步提升存储资源利用率,更赋予企业根据工作负载特性灵活调配存储资源的能力,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最大化存储资源的投资回报。

  • 带存储:对AI时代海量数据长期保存与再利用的需求,IBM带存储系统提供了理想的二级存储解决方案。该方案兼具大容量、高安全性、合规存储低碳节能等核心优势,已被国内多家联网企业云服务商广泛采用。产品线覆盖从单驱动器到单机柜支持400PB容量的TS4500系统,可灵活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冷数据存储需求。
    IBM基于磁带存储打造的深度归档方案,更是重新定义了数据长期保存的标准。系统通过增强的性能架构和冗余设计,确保即使出现服务器故障也不会中断数据访问,并能自动完成元数据保护与恢复流程。例如,采用最新一代IBM Diamondback磁带库的深度归档方案,27PB数据的10年保留成本比公有云存储降低近90%。

IBM Diamondback磁带库

IBM Diamondback磁带库

在今年第二季度,IBM正式发布了第十代LTO磁带驱动器(IBM LTO 10),现已全面支持IBM的TS4500、Diamondback等企业级磁带库;较上一代产品(LTO 9)容量增加66%、FC带宽增加4,且满足后量子加密认证,降低总拥有成本的同时实现"未雨绸缪"的安全保障。

在生成式AI重塑商业格局的今天,数据已成为企业创新的核心燃料。IBM 始终以创新为基石,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数据基础设施。我们不仅提供高效安全、易于扩展的存储解决方案,更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与高效协同,让中国企业从繁琐的基础架构运维中解放出来,将战略资源聚焦于业务创新与增长,释放数据要素在AI时代的生产力潜能。

注:IBM FlashSystem C200  闪存存储系统、IBM Diamondback S3 一体机、IBM LTO 10 驱动器均已面向中国客户销售。如需了解产品详情,敬请致电垂询800-810-1818 转6882 (或400-810-1818 转6882 )。 

i 数据来源:Gartner,《通过"AI 就绪"数据实现 AI 成功的旅程指南》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22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