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美国恩艾仪器(NI)与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江集团”)战略合作议签约仪式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美国恩艾仪器(NI)展台举行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依托张江科学城的创新生态资源和NI世界领先的基础测试开放平台,在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上贡献最佳实践经验,赋能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扎根张江做好科研,携手促进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创新生态的高质量发展,协同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合作。联盟首期将聚焦深化人才培养和加速赋能硬科技“小巨人“企业两大方向,增强技术赋能合作。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一行莅临见证签约仪式,就加速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创新生态发展进行指导与交流。

1.png

签约仪式上,张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涛对双方的合作表示期待:“很高兴与NI共建战略合作联盟,未来我们将发挥双方优势,充分利用张江的创新生态和NI全球领先的技术资源和开放平台,进一步扩大张江开放式创新生态圈,帮助到更多创业者和创新者,让张江创新雨林生态更加繁茂!”

不久前,NI中国创新发展中心在张江科学城成立。作为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第二批登记企业之一,中心将提供原创技术的核心创新要素,全面融入张江创新生态体系,同时助力生态伙伴和用户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关键作用。

美国恩艾仪器(NI)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乔巍代表NI签署协议,并表示:“NI已经深耕张江20多年,基于我们测试技术平台的开放属性,一直致力于基础科研产业生态的营造,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功。这次与张江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并且有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的相关政策指导,我们可以在更大的平台开展更高质量的生态赋能工作。依托NI联合开发实验室,打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测试、测量和计算平台,能帮助硬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加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原型验证和商业化进程,快速突破技术和商业壁垒,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产权,成长为’小巨人’企业。”

此次战略合作联盟的建立,将推动美国恩艾仪器(NI)与张江集团共推创新科研,共济开放人才,共促开发治理,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为全球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浦东新区和张江的发展搭建科研交流社区,提供科学家组织服务,打造科学创新港,灵活借助NI全球做好离岸创新区功能,真正打造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培训、实践及交流平台。

关于NI

在NI,我们将人员、想法和技术汇聚在一起,助力前瞻性的思想家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者应对人类最大的挑战。从数据和自动化到研究和验证,我们提供的量身定制、软件互联的系统,每一天都在和工程师和企业们一起Engineer Ambitiously™。

关于张江集团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上海市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28日,作为张江科学城“开发主力军、新兴产业推动者、科创生态营造者”,统筹承担开发建设、项目引进、产业培育、功能服务、创新创业氛围营造等重要功能。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1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双方合作涵盖新思科技的Interface IP、基于TSMC 3DFabric™的设计解决方案以及针对台积公司N4制程技术的PPA优化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NPS)今天宣布,该公司已连续第11年被评选为“台积公司OIP开放创新平台年度合作伙伴”(TSMC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Partner of the Year),突显了两家公司在推进下一代片上系统(SoC)和3DIC设计支持方面的长期合作。此次台积公司授予新思科技OIP年度合作伙伴奖项以表彰新思科技的Interface IP、N4设计基础架构联合开发以及3DFabric™设计解决方案联合开发。新思科技和台积公司的合作加快了半导体的开发和创新,包括最新采用FinFET技术以实现台积公司N3和N4工艺的最佳功耗、性能和占用面积(PPA),以及为包括CoWoS®、InFO和TSMC-SoIC™在内的台积公司3DFabric™技术提供先进3D系统设计解决方案。

台积公司设计基础设施管理事业部副总经理Suk Lee表示:“祝贺新思科技荣获‘台积公司2021年开放创新平台合作伙伴’奖项,其在在IP和EDA解决方案领域的努力为实现半导体创新做出了贡献。台积公司期待与新思科技持续合作,通过基于台积公司最新技术的新思科技经过认证的设计解决方案和IP满足客户的需求,继续推动芯片领域突破性的创新。”

在过去一年中,两家公司的团队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惠及双方客户,包括:

  • 台积公司对新思科技数字和定制实现平台的全新创新功能进行认证并扩展至N3和N4制程技术,便于客户的早期参与 

  • 新思科技统一的3DIC Compiler平台采用融合架构,涵盖集成规划、设计内分析、全系统实现和签核功能,可加速先进2.5D/3DIC多芯片封装设计,并能够更快地实现最佳解决方案 

  • 新思科技的Interface IP用于台积公司先进的7纳米和5纳米技术,包括用于先进SoC的N4制程技术,面向高性能计算(HPC)、汽车、移动和AI应用

新思科技芯片实现事业部营销和战略副总裁Sanjay Bali表示:“在过去20多年的半导体发展过程中,新思科技和台积公司密切合作,不断提升开发者的生产力和设计PPA。 通过新思科技的3DIC设计平台以及针对台积公司所有先进工艺节点进行优化的新思科技Interface IP,我们的合作成功协助双方取得的技术领先地位,并推动汽车、HPC、AI和移动应用领域的下一波数字化浪潮。我们相信,双方的持续合作将为客户在下一代半导体技术方面带来成功。”

关于新思科技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NPS)是众多创新型公司的Silicon to Software("芯片到软件")合作伙伴,这些公司致力于开发我们日常所依赖的电子产品和软件应用。作为一家被纳入标普500强(S&P 500)的公司,新思科技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全球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半导体IP产业的领先地位,并提供业界最广泛的应用程序安全测试工具和服务组合。无论您是创建先进半导体的片上系统(SoC,System of Chip)设计人员,还是编写更安全、更优质代码的软件开发人员,新思科技都能够提供您的创新产品所需要的解决方案。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synopsys.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1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数字闪光(Digital Flash)系列为前装量产市场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固态激光雷达套件

2021年11月5日,高分辨率数字激光雷达公司Ouster发布最新DF(Digital Flash)系列固态激光雷达,为前装量产市场提供了一个灵活、可扩展的高性能固态数字激光雷达平台。

1.jpg

Ouster DF系列固态数字激光雷达

DF 系列覆盖了短距、中距和长距全套的固态数字激光雷达,全局视野内同时精准成像,不会产生运动模糊。DF 系列激光雷达内部无任何移动部件,具备领先的可靠性、耐用性和低成本。此系列专为前装量产市场设计,用于满足ADAS 和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要求,能够与车辆架构和设计无缝集成。DF 系列面向2025年量产车项目,目前我们已经向部分OEMs和Tier 1s交付了功能原型机和样机。

平台特性:

  • 强大的3D数据:突破性的固态闪光架构使得DF系列能够探测到最远200m处全日光下10%反射率物体的高分辨率3D点云图像,无运动模糊。

  • 灵活性:多传感器套件是一个灵活的平台,可以轻松适应不同的外形和配置,因而仅通过简易改变光学元件,就可以获得不同的探测距离和视场角,给予了车辆充分的设计自由。

    • DF-0: 专为车身盲区覆盖、交通拥堵辅助和自动泊车功能设计的短距激光雷达。

    • DF-1: 中距激光雷达,为L4和L5自动驾驶应用提供更广视角覆盖,为L3+自动驾驶提供超车和悬垂物探测。

    • DF-2: 为L2及L3自动高速路驾驶和安全防撞提供前向感知的长距激光雷达。

  • 可扩展性:DF系列固态激光雷达内部无任何移动部件,易量产,同时提供了前装量产需要的可靠性、耐用性和低成本。

2.jpg

Ouster DF系列固态数字激光雷达探测到的200m处低反物体的高分辨率3D点云图像

Ouster 汽车事业部为乘用车客户同时提供了单个固态激光雷达和多激光雷达套件的选项,以及适合大规模应用的价格。Ouster汽车事业部认为,其独有的优势是仅通过单一供应就可以满足OEM对激光雷达的全部要求,从而降低总成本,并使其成为了OEMs和Tier 1s理想的合作伙伴。

“DF 系列结合了Ouster 之前固态规划中最好的部分和最近收购的固态平台的核心技术,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更高性能表现、更低成本的多传感器产品套件”Ouster 汽车事业部总裁 Shauna McIntyre 表示:“我们在谈的绝大多数汽车OEMs ,在寻找的都是一整套的激光雷达,凭借这一固态平台,我们相信 Ouster 是唯一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公司。”

关于Ouster

Oust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OUST)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高分辨率数字激光雷达供应商,致力于为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智慧基础建设和机器人市场提供所需的激光雷达传感器。Ouster激光雷达同时实现了高性能和低成本,并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以满足数百个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赋能各个行业的自动化变革。截至目前,Ouster已经在欧美、亚太和中东设有办公室,赢得了超过600家客户,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了解更多,请访问 www.ouster.com,或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1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11月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与中兴通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人才、技术及市场等资源优势,在汽车行业体系认证、技术咨询、定制化审核和培训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携手共促智能汽车安全管理向国际化迈进。中兴集团副总裁、汽车电子产品线总经理古永承,中兴通讯智能汽车电子团队总经理沈国强、SGS中国区总裁郝金玉博士及SGS知识与管理服务事业群中北区总监郭世同等莅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第四届进博会期间 中兴通讯与SGS战略合作签约 共促智能汽车安全管理向国际化迈进

1.jpg

中兴集团副总裁、汽车电子产品线总经理古永承(右二)、中兴通讯智能汽车电子团队总经理沈国强(右一)、SGS中国区总裁郝金玉博士(左二)SGS知识与管理服务事业群中北区总监郭世同(左一)莅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jpg

中兴通讯智能汽车电子团队总经理沈国强(右)、SGS知识与管理服务事业群中北区总监郭世同(左)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随着大数据、云应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不断应用,全球汽车行业正在向跨平台的智能网联以及智慧管理方面快速深入发展,使得汽车上的电子设备数量增加,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装配使用更加复杂,安全是未来汽车产品朝向智能化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汽车行业企业在信息安全管理、功能安全管理、节能低碳、供应链质量提升等各方面都面临着挑战与困难。

中兴集团副总裁、汽车电子产品线总经理古永承表示: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全球电信运营商、政企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创新的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作为ICT领域的领先企业,有着36年的技术积累,中兴通讯汽车电子将依托在通讯设备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能力,致力做数字化汽车基础能力提供商,国产自主高性能合作伙伴,为汽车制造商提供“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相关的基础软硬件产品及服务。SGS作为国际第三方公正机构的行业领跑者,是国际公认的检验、测试和认证的专业机构,一直深受全球客户的信赖,SGS的“帮助建设一个更美好、更安全、更互联互通的世界”的愿景与中兴通讯的“让沟通与信任无处不在的愿景高度契合,借助第四届进博会的平台,很高兴能够与SGS达成战略合作。同时也非常感谢SGS专家团队在认证审核过程中给予的专业指导和建议。中兴通讯与SGS的深入广泛的合作,意味着携手对标国际标准共促智能汽车安全管理向国际化迈进。

SGS中国区总裁郝金玉博士在讲话中表示:作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机构,SGS非常高兴能够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与中兴通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充分表明了双方对未来开展深入广泛合作的信心和期待。中兴通讯与SGS有着深远的合作历史,从科学碳目标SBTi设定辅导到ISO 22301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认证,从5G手机低蓝光认证到手机产品的多国认证,合作领域涉及产品质量提升到企业管理优化的方方面面。今年,在为中兴通讯进行ISO 26262:2018国际汽车功能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过程中,SGS专家组团队也有幸见证了中兴通讯对汽车电子系统软件开发流程功能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和努力,也感受到了中兴通讯推动智能汽车安全管理向国际化迈进的决心。未来,签署战略协议后,SGS还将与中兴通讯在智能汽车云安全、节能低碳、供应链质量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展开更加全面多元的合作。

作为国际第三方公正机构的行业领跑者,SGS颁发的证书被誉为符合国际标准和卓越管理的象征,一直深受全球客户的信赖。在汽车行业领域,SGS能够为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管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SGS已经为上万家企业提供IATF 16949:2016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相关培训、 VDA6.3过程审核及相关培训、新版FMEA等相关培训等服务,助力企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确保遵循行业法规。未来,SGS将始终致力于为汽车产业标准化建设的各相关方提供诚信、负责、专业的服务。

关于SGS(官微:SGS官方/SGS质慧生活

SGS 是具有140多年历史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机构,总部位于瑞士。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SGS连续六年入选道琼斯可持 续发展指数,第三年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拥有93,000多名员工分布在全球2,600 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由SGS集团和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共同于1991年成立,现已在全国建成了90个分支机构和200多间实验室,拥有15,000多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在中国,SGS的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纺织品及鞋类玩具及婴幼儿用品家居及轻工产品电子电气农产食品生命科学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石油化工矿产环境工业交通和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

SGS检测认证和培训自助式询价、24小时下单平台www.sgsonline.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1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11月6日,第四届进博会开幕第二天,UL 与上海顿格光科技有限公司(DANGOO,以下简称“顿格光科技”)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在进博会现场举行。UL 全球副总裁、家电暖通空调及照明事业部总经理康敬琦先生、UL 家电暖通空调及照明事业部亚太区及中东非地区总经理朱祥先生、IoT 业务发展经理王渊先生,顿格光科技总经理严华锋博士、CTO江春城先生、研发总监吴海平先生、销售副总经理陈维安先生、研发经理李小龙先生,涂鸦智能智慧商照与楼宇事业部总经理刘继武先生以及其他相关领导共同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1.jpg

UL & 顿格光科技签约仪式现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思想观念的日益转变,对于健康与舒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也成为各行业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致力于满足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作为全球安全科学专家的 UL 有史以来一直以客户为中心,全方位洞察客户的潜在需求。伴随着家用空调市场的迅速发展,UL除了在传统安规、能效和FCC/EMC合规测试(发射与抗干扰测试与认证服务)等业务的基础上,更致力于提供更加推动创新的服务,如物联网安全(IOT SECURITY)和市场宣称验证(Marketing Claim Verification,MCV)等。

成立于2007年的顿格光科技,是一家专业的 LED 照明产品研发公司,主要为美国以及欧洲、亚洲和南美洲等地区的客户提供 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服务。迄今为止,顿格光科技已是北美市场LED应用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在中国浙江拥有先进的工厂和每月1000万只灯的专门安装能力。

多年以来,UL 与顿格光科技一直保持着紧密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顿格光科技在传统照明产品占据优势明显,但是在智能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也亟待找到新的突破口。此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将为顿格光科技未来产品辨识度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奠定基础,并能够起到一定的市场引领作用。

2.jpg

UL家电暖通空调及照明事业部亚太区及中东非地区总经理朱祥先生在签约仪式上表示:UL 长期遵循客户至上的理念,全方位洞察客户需求。我们近几年推出的照明光质量评价体系和智能应用体系市场宣称验证业务,希望能在传统的 LED 照明产品基础上,更向前一步,向智能、健康、人因等方面寻找更多的新机遇。顿格光科技作为 UL 长期以来的合作伙伴,期待其在此次签约合作的基础上,未来在新的赛道上越走越远,引领行业创新的新方向。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 UL百年沉淀的专业实力,助力更多中国品牌及其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3.jpg

顿格光科技总经理严华锋博士也表示:在全球化、智能化、平台化的大背景下,智能家居、人因照明等是未来照明行业的主战场,顿格光科技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公司,不断积极拥抱变化,参与到业内生态链条中的多方联合赋能战场中。我们坚定地相信,今天顿格光科技与 UL公司的智能方案签约合作,对于未来市场发展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也一定会取得建设性的成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4.jpg

未来,UL 与顿格光科技将继续在智能产业全球化经营战略方面深度合作,助力其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照明市场站稳脚跟。

关于UL

UL应用科学研究解决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助力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通过保障创新科技的安全商用,UL为信任赋能。以打造一个更安全的世界为使命,从独立研究、标准制定到检测认证,和数字解决方案,我们的所有工作都致力于改善全球福祉。企业、行业、政府、监管机构、公众予以我们信任,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UL.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1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中国)宣布与微软公司合作,全球首发运行于微软智能云Azure上的业界首个双标准S-Carbon数字化碳管理智能云平台。SGS是专业从事碳盘查、碳审计的全球知名公司,其开发的S-Carbon碳管理系统以微软智能云Azure及其提供的数据存储、分析等技术为支撑,采用国际ISO 14064-1标准及中国国家标准对碳排放绩效进行量化跟踪,通过对企业碳排放目标进行分类有效管理,帮助各行业企业增强在碳中和目标下的国际竞争力、绿色融资能力及品牌影响力。亿纬锂能(股票代码:300014)公司副总裁作为制造型企业的代表也受邀出席了S-Carbon平台的发布仪式。

1.jpg

第四届进博会期间 SGS基于微软智能云推出全球首个S-Carbon碳管理智能云平台

SGS中国区总裁郝金玉博士表示:“随着国家明确提出“3060”双碳目标,国内碳排放市场全面加速发展,这将引领中国经济结构、生态环境、能源结构等发生深刻变革。作为国际公认的第三方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凭借积累的丰富国际经验和对碳管理领域的深度渗透,致力于为全球各行各业的价值链提供专业的低碳解决方案。为了助力企业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准确、便捷地管理和跟踪价值链上下游各业务合作伙伴的碳绩效,整体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SGS基于微软智能云技术打造了S-Carbon数字化碳管理平台。相信SGS在碳排放领域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微软全球领先的云平台结合,将真正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jpg

SGS中国区总裁郝金玉博士在SGS微软数字化碳管理智能云平台S-Carbon全球首发仪式上发言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侯阳博士表示:“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推进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而中国毫无疑问是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力量。长期以来,微软一直在世界各地努力推动广泛的环境与技术合作,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与包括SGS在内的合作伙伴携手共进,为降低碳排放和改善地球环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此次SGS推出的基于微软智能云技术的S-Carbon平台,将帮助更多中国企业构建起高效、可信赖的碳管理体系,增强绿色竞争力,并为建设全人类共享的美好未来贡献积极力量。”

3.jpg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侯阳博士在SGS微软数字化碳管理智能云平台S-Carbon全球首发仪式上发言

构建在云端的数字化碳管理智能平台

由SGS开发的S-Carbon数字化碳管理智能云平台,以SGS温室气体核算及验证解决方案、温室气体数据管理系统为基础,采用国际公认的方法对碳排放绩效进行量化和呈现,能够为企业用户选择最合适的区域、参考数据和方法进行碳排放计算。其分析结果可确保符合中国监管机构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也可满足国际ISO 14064-1量化和报告指南的要求。借助这一系统平台,企业可以更轻松地管理和追踪已订立的减排目标,并对各业务合作伙伴的碳绩效进行跟踪和管理。

S-Carbon平台以微软智能云Azure作为运营平台,综合运用了Azure提供的数据存储、分析等相关服务,能够根据需求对自身及来自上下游供应链的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各类排放数据进行统一的搜集、管理和评估,全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将显著减少在数据存储分析过程中出现人为错误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碳排放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评估审核的效率。

目前,S-Carbon平台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供应商碳排放管理;全供应链排放数据联网采集;可取代碳排放量化管理中的人工操作;为企业用户建立和分析碳排放情况;将实际排放情况与预估排放目标进行对比;并可提供分别满足中国与国际量化认证标准的两套排放计算结果。

加速实现双碳目标,助力企业增强绿色竞争力

去年9月,中国宣布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被称为“3060”的双碳目标也被明确纳入国家的“十四五”发展规划。随着中国朝向双碳目标加速迈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行业将被纳入碳排放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由“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项指标构成的“ESG”也成为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主流标准,而碳管理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正是其中的关键指标。

对很多企业来说,碳管理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全新领域,企业在着手对碳排放进行计算和管理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例如不了解如何划分自身碳排放的边界、不知道碳排放报告该涉及哪些内容、不清楚如何确保碳排放计算准确,此外,要对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进行全程跟踪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借助微软智能云Azure及相关服务,S-Carbon平台能够对复杂供应链和大型供应商的整体碳减排及碳中和目标的KPI执行情况进行管理;监控和分析供应商在碳减排KPI下的表现,并提供执行摘要和报告;此外还能促进企业参与到诸如“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等全球碳目标项目,真正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绿色融资能力及品牌影响力。

亿纬锂能公司副总裁桑田先生表示:“对于置身能源行业的制造型企业来说,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低碳减排领域,如新型电力中的储能,交通电动化,物联网,智能仪表电源。符合国际规范、准确、高效的碳管理和认证体系,是确保企业在全球及中国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将大大提升碳管理体系的可靠性、易用性和运行效率,真正推进更多行业企业全价值链加速落实碳管理策略。因此,我们相信,SGS微软数字化碳管理智能云平台S-Carbon将极大地促进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汽车制造业,实现绿色低碳的技术升级。未来,我们也将考虑率先将数字化碳管理智能云平台S-Carbon应用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低碳节能管理中,实现企业自身及供应链碳管理的全面提升,并与SGS和微软携手共同在落实推动‘双碳’目标道路上迈出坚定踏实的步伐。”

不懈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

SGS 是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已连续六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第三年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中国)由SGS集团和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共同于1991年成立。在中国,自2007年起SGS连续十五年荣膺中国外贸企业最受信赖的检测认证机构榜首。在国内,SGS已与政府、院校、碳排放交易所、技术开发机构以及碳资产管理机构等展开密切合作;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电子、材料、建筑等行业领域,SGS专家也已经结合行业和企业特点,协助数百家企业围绕核心要务制定了减排策略和目标,帮助企业规划“碳达峰”与“碳中和”路线。SGS愿和各方合作,共同创造更美好、更安全、更互联互通、也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世界。

微软在2012年通过实施内部碳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企业自身一类及二类碳排放的碳中和。2020年,微软在此基础上把三类碳排放纳入管理目标,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到2050年,微软将消除自1975年公司成立以来包括直接排放和因用电而产生的碳排放。微软拨款 10 亿美元设立气候创新基金,帮助加快全球碳减排、碳捕获和碳消除技术的发展。在过去一年中,微软通过转向可再生能源、推动供应商减排等措施,减少了6%的碳排放,约合73万吨。此外,微软也在与SGS、远景能源、江森自控、台达电子、伍德中国等相关行业的领先合作伙伴积极合作,共同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相关技术,在碳排放、能源管理、智能建筑等领域,构建零碳未来,为全人类创造可持续的光明未来。

欢迎莅临CIIE展台(4.1H B3-003),参观了解SGS中国开发的基于微软智能云技术的S-Carbon碳管理平台。

关于微软公司

微软(纳斯达克上市代码“MSFT”)致力于成就“智能云与智能边缘”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

关于SGS(官微:SGS官方/SGS质慧生活

SGS 是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拥有93,000多名员工在全球运作2,600 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已连续六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第三年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除了始终积极践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经营外,SGS专家也已经结合行业和企业特点,协助数百家企业围绕核心要务制定了减排策略和目标,帮助企业规划“碳达峰”与“碳中和”路线。SGS愿和各方合作,共同创造更美好、更安全、更互联互通、也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世界。

更多服务详情,马上咨询SGS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由SGS集团和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共同于1991年成立,现已在全国建成了90个分支机构和200多间实验室,拥有15,000多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

在中国,SGS的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纺织品及鞋类玩具及婴幼儿用品家居及轻工产品电子电气农产食品生命科学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石油化工矿产环境工业交通和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

SGS检测认证和培训自助式询价、24小时下单平台www.sgsonline.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1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11月6日,第四届进博会开幕第二天,UL 与韩国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首尔半导体”)在类太阳光谱技术SunLike、紫外UV LED和植物照明三个照明技术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 UL 授予首尔半导体 SunLike 技术全球首张照明光质量 UL 市场宣称验证证书颁证仪式在进博会现场举行。UL 全球副总裁、家电暖通空调及照明事业部总经理康敬琦先生、UL 家电暖通空调及照明事业部亚太及中东非地区总经理朱祥先生、IoT 业务发展经理王渊先生,首尔半导体照明事业部首席技术官 Jong Kook Lee先生、销售和市场部副总裁吴森先生、市场经理张子琪女士以及双方其他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颁证仪式。

1.jpg

UL & 首尔半导体颁证仪式现场

2.jpg

UL & 首尔半导体签约仪式现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思想观念的日益转变,对于健康与舒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也成为照明行业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致力于满足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作为全球安全科学专家的 UL 一直以来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全方位洞察客户的潜在需求。为顺应日新月异的市场要求,UL 除了在传统安规、能效和FCC/EMC合规测试(发射与抗干扰测试与认证服务)等业务的基础上,更致力于提供更加推动创新的服务,如物联网安全(IOT SECURITY),市场宣称验证(Marketing Claim Verification,MCV), 智能健康照明评估及认证等。

首尔半导体是一家专业的 LED 制造商,在全球 LED 行业排名第三(来源:2021 Omdia)。拥有超过14,000项专利,从 IT 到照明领域,竭诚为客户提供全线高品质 LED 产品。其自主创新技术包括:模拟自然光谱的 SunLike 技术,无封装 LED(WICOP)、研发并成功量产的交流和直流均可驱动的“Acrich”、获得专利的高压 LED“MJT 多结芯片技术”、以及比传统LED亮10倍的“nPola”和UV杀菌技术”violeds”等。

多年以来,UL 与首尔半导体一直保持着紧密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首尔半导体拥有专业的 LED 健康照明技术,UL 作为科学公正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很高的公信力,能够通过创新的服务助力客户新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推广,赢得消费者信赖。此次 UL 与首尔半导体针对类太阳光谱技术SunLike、紫外UV LED和植物照明三个照明技术领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向其 SunLike 技术颁发了全球首张照明光质量 UL市场宣称验证证书,对其全球市场推广和品牌影响力都将有非常重要的助益。

3.jpg

对于此次签约和市场宣称验证合作,UL 全球副总裁、家电暖通空调及照明事业部总经理康敬琦先生表示:UL 最近新推出的照明光质量评价体系市场宣称验证服务,涵盖产品的舒适、健康等多方面属性,希望从产品推广方面助力客户抢占市场先机。此次韩国首尔半导体SunLike 技术获得了全球首张照明光质量 UL 市场宣称验证证书,展示了其在照明领域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同时,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我们希望未来在 UV 和植物照明领域与首尔半导体继续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创新照明产品健康舒适的发展方向。

4.jpg

首尔半导体照明事业部首席技术官 Jong Kook Lee先生、销售和市场部副总裁吴森先生也同时表示:Sunlike 是首尔半导体精心打造的一款基于人因和健康照明的 LED 光源产品,因为“最接近太阳光的LED光谱”而广获好评。此次在与 UL认证团队合作过程中,UL团队除了在项目开展之初进行了详尽专业的项目讲解和流程文件梳理,也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展现了专业、迅速与全面周到的评估方案,提供了足够的资源支持以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并成功结案、颁证。非常感谢 UL 业务团队、测试团队和项目组。UL 标志广受全球企业和消费者的认可,我们相信有UL标志为 SunLike 技术的光品质背书,更将提升 SunLike 技术信誉保障,让 SunLike 技术成为全球客户的安心之选。

5.jpg

未来,借用首尔半导体“向世界提供有益且干净的光源”的理念,UL 将继续为更多照明企业提供更独具特色的市场宣称验证服务,一如既往秉承专业和严谨的态度服务好每个客户,助力更多照明品牌及其产品拓宽国际市场。

关于UL

UL应用科学研究解决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助力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通过保障创新科技的安全商用,UL为信任赋能。以打造一个更安全的世界为使命,从独立研究、标准制定到检测认证,和数字解决方案,我们的所有工作都致力于改善全球福祉。企业、行业、政府、监管机构、公众予以我们信任,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UL.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1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1月7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UV莱茵”)与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克韦尔自动化”)于第四届进博会期间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将在碳排放和能源管理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罗克韦尔自动化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院长戴鹏飞、中国区合作发展总监王浩、创新应用及混合行业顾问总监高正春,TUV莱茵大中华区管理体系服务副总裁方为民、副总经理朱江、副总经理曾明艺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1.jpg

TUV莱茵与罗克韦尔自动化达成战略合作,助力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结合TUV莱茵在碳中和及能源管理的实践经验与罗克韦尔自动化在信息化、数字化及能源管理领域的解决方案,打造包含碳排放数据采集的能源管理咨询服务,形成具有实时碳排放监测功能的升级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帮助工厂进一步优化能源管理,实现节能减碳目标,推动落实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2.jpg

罗克韦尔自动化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院长戴鹏飞

“罗克韦尔自动化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助力企业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碳追踪和能源管理。”戴鹏飞说,“我们很高兴与TUV莱茵在碳中和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将TUV莱茵在碳中和认证及碳追踪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与罗克韦尔自动化领先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相结合,为企业提供从咨询到实施落地的能源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各行业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推动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jpg

TUV莱茵大中华区管理体系服务副总裁方为民

方为民表示:“TUV莱茵持续深耕低碳供应链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可提供专业且系统的解决方案,涵盖实质性分析、盘查诊断、目标设定、路径规划、能力提升、信息披露等多个维度。我们期待与罗克韦尔自动化深入合作,助力制造企业节能减排、低碳转型。”

未来,TUV莱茵将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出更多与低碳能源相关的业务,并持续拓展至以高碳行业为主的各大领域,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

关于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

德国莱茵TUV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检测、检验、认证、培训、咨询服务提供商,总部位于德国科隆,拥有近150年的经验,全球员工数超过20,000。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员工超过4000人,共有五大事业群: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交通服务、产品服务、管理体系服务、莱茵学院与生命关怀。业务涉及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所有重要领域,不仅包括能源行业和消费品行业,还包括汽车行业、基本材料和投资产品、环保技术、贸易、建筑、航空、铁路技术、IT行业、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物流、银行和金融服务提供商、农业、旅游以及教育和医疗行业。德国莱茵TUV向来以严谨高质量的测试认证服务著称,从公正独立的角度提供各项专业评估,为当地企业提供符合安全、质量以及环保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罗克韦尔自动化在中国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是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我们将充分发挥人类的想像力与科技的潜力,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让世界更具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拥有118年历史,总部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约有员工 24,000 名,业务遍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罗克韦尔自动化设有28个销售机构(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5个培训中心,1个研发中心,大连软件开发中心,深圳、上海和北京OEM应用开发中心,以及2个生产基地,拥有超过2,000名员工。公司与中国区11家授权渠道伙伴及70多所重点大学开展了积极的合作,共同为制造业提供广泛且不凡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支持及技术培训。

作为智能制造的引领者,罗克韦尔自动化将SEEE(安全、节能、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观全面贯彻于智能制造,旨在通过领先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为各行业深度赋能,依托IT/OT融合创新的互联企业解决方案,推动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领未来无限可能。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1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1月7日 -- 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HON)今日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集团”)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产业落实、工程基建、技术协作等维度展开深度合作,响应国家产城融合号召,推动临港新片区的智慧化发展,共建美丽中国。

1.jpg

根据协议,霍尼韦尔将充分发挥在智能建筑科技领域的丰富经验与技术优势,为临港集团提供涵盖消防安防、楼宇控制、家居智能、智慧建筑软件平台等一系列优势产品以及相关设计和工程服务,助力临港新片区构建智慧园区,并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霍尼韦尔与临港集团的合作由来已久。此前,霍尼韦尔曾携手临港集团在楼宇自控、数字化安防等领域开展合作,成功建设了包括临港新片区的南岛会议中心、港城广场、临港雅辰酒店、临港国际会议中心、临港桃浦605地块以及临港科技创新城等多个项目。此次霍尼韦尔与临港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正是在先前成功合作的基础上对于临港新片区智慧化建设的深化与拓展。

“非常高兴能与临港集团再度合作,我们有信心将与临港新片区各方携手共赢。”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李烨表示:“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将推进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霍尼韦尔会继续发挥在智能建筑技术和服务领域的专业优势,不断助力推动临港新片区乃至中国城市建设向智慧化方向加速发展。”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吕鸣表示:“智慧城市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是我们与霍尼韦尔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又一次强强联手。我们期待能与霍尼韦尔的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实现产业规模的持续增长,强化产城融合,共同助力打造临港新片区成为上海智慧城市的‘样板间’。”

霍尼韦尔在智能建筑科技领域的解决方案涵盖消防、安防、楼宇自控、智能生活、智控电气以及建筑智能一体化,并提供定制化的软件以及楼宇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物联网与大数据支持智慧建筑的平稳运营、能效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深耕中国八十多年,霍尼韦尔始终践行“东方服务东方”和“东方服务世界”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深度融合,助力中国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国资委下属唯一一家以园区开发和配套服务为主业的国有企业。临港集团高举践行国家战略的旗帜,以“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城市更新的建设者”为使命,在园区开发建设中,强化产城融合、产金融合和产学研融合发展,培育高质量产业、建设高品质物业、集聚高素质人才、形成高活力生态,汇聚园区企业88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公司设立的高科技企业180多家,上市公司160多家,为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以及城市功能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于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是一家《财富》全球500强的高科技企业,为全球提供行业定制的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和工业控制技术、以及特性材料,致力于将飞机、汽车、楼宇、工厂、供应链和工人等万物互联,使世界实现更为智能、安全和可持续的长远发展。霍尼韦尔始创于1885年,在华历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在上海开设的第一个经销机构。霍尼韦尔秉持深耕中国谋求长期发展的理念,贯彻“东方服务东方”和“东方服务世界”的战略,以本土创新推动增长。目前,霍尼韦尔所有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上海是霍尼韦尔亚太区总部。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霍尼韦尔中国网站www.honeywell.com.cn, 或关注霍尼韦尔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关于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

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正在改变建筑物的运行方式,帮助提升居用者的生活、工作和娱乐体验。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建筑科技企业,我们的渠道合作伙伴覆盖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我们的硬件、软件以及分析技术帮助楼宇业主和运营商创建一个更加健康、安全、节能、具有可持续性与高生产力的设施。

在中国,霍尼韦尔解决方案涵盖消防、安防、楼宇自控、智能生活、智控电气以及建筑智能一体化,广泛应用于商业楼宇、机场、地铁、医院、数据中心、酒店、学校等各个行业。我们还提供定制化的软件以及楼宇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物联网与大数据助力智慧建筑的平稳运营、能效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1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11月7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为越疆科技旗下CR系列协作机器人(CR3、CR5、CR10及CR16)颁发协作机器人全球市场准入认证证书,涵盖:欧盟CE认证证书、北美cSGSus证书及功能安全证书。越疆科技研发总监姜宇、SGS消费电子产品事业部华东北区及汽车服务事业部总监吕彬偲等双方代表出席本次颁证仪式。

1.jpg

SGS授予越疆科技协作机器人全球市场准入认证证书

聚焦法规要求 让产品顺利出海

随着自动化集成技术的进步和日益广泛灵活的应用场景,协作机器人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欧美地区制企业所采用。在工业领域中,许多核心操作都由机器人管理,协作机器人不论是单独工作还是与人协作,能准确地完成复杂、重复的任务。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超过88%的组织认为协作机器人与操作者起到有效互补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投资于自动化与人机协作解决方案。

作为进入欧盟成员国地区市场的“许可证”,CE认证与机械指令2006/42/EC一直受到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企业的广泛关注。针对美国及加拿大市场,协作机器人进入美国市场需获取由NRTL认可的实验室颁发的UL 1740认证证书,进入加拿大市场需获取由SCC认可的实验室颁发的CSA Z434认证证书。以上法规除了基础的安规和电磁兼容要求,更重要是机器人产品需要满足功能安全要求。

强强合作 凸显产品优越品质

SGS作为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凭借140多年的深厚积淀,不断创新,持续关注市场需求, 致力于为全行业提供优质解决方案。SGS功能安全评估旨在通过审查设计方提供的产品技术文件,找出产品与功能安全标准要求的差异,辅助设计方改进产品,满足标准的要求。在提升企业产品安全设计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机器人产品的安全性的同时,减少产品应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仪式现场,越疆科技研发总监姜宇表示:越疆科技作为世界领先的智能机械臂解决方案商,桌面机械臂开创者,致力于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创造人机协作最优配置。本次,我们与SGS展开深度合作,通过全面的国际市场准入要求解读,以及SGS专业的检测认证评估,最终我们顺利获得全球市场准入认证证书,为我们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奠定良好基础。未来,期待双方在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引领行业持续发展。

SGS消费电子产品事业部华东北区及汽车服务事业部总监吕彬偲表示:此次,越疆科技获得SGS授予的全球市场准入认证证书,充分体现其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已经达到了国际认可的先进水平。未来,SGS将依托在检测认证领域的多年丰富经验,持续推出贴合市场的创新项目,以创新和专业助力越疆科技品质升级,增强产品竞争力,并顺利进驻目标市场。

本次越疆科技与SGS合作期间,双方团队紧密配合。SGS功能安全项目组在设计的早期开展功能安全评估工作,贯穿整个设计过程(计划、需求、架构设计、详细设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各个阶段),对设计的每一阶段产生的文件进行详细评估,并提出技术问题,保证协作机器人从模块到成品的设计都符合功能安全标准的要求。通过全面的安全评估测试,并审核相关技术文档,最终确认越疆CR系列协作机器人其安全可靠性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认可的先进水平,同时也标志着越疆该系列产品满足所有的现有协作机器人安全标准要求(ISO 10218-1,ANSI/UL 1740,CSA Z434等),产品可在欧盟与北美两大主流海外市场以及认可CE认证与北美认证的其他国家地区市场自由流通。

SGS作为国际公认的第三方测试认证机构,在机器人领域推广机器人国际安全标准的应用,致力于提高机器人产品的安全性。凭借专业、高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SGS助力机器人企业提升安全体系建设和产品质量安全,有效减少危害性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越疆科技

越疆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全感知”轻量型智能机械臂研发、生产与销售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以“超小型、轻量化”智能机械臂为载体,越疆科技通过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人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制约企业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高效满足日益增长的柔性生产需求。

关于SGS(官微:SGS官方/SGS质慧生活

SGS 是具有140多年历史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机构,总部位于瑞士。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SGS连续六年入选道琼斯可持 续发展指数,第三年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拥有93,000多名员工分布在全球2,600 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由SGS集团和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共同于1991年成立,现已在全国建成了90个分支机构和200多间实验室,拥有15,000多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在中国,SGS的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纺织品及鞋类玩具及婴幼儿用品家居及轻工产品电子电气农产食品生命科学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石油化工矿产环境工业交通和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

SGS检测认证和培训自助式询价、24小时下单平台www.sgsonline.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1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