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基于氮化镓 (GaN) 的产品可以取得更高的能效,帮助工程师设计出更紧凑的电源,适合各种消费、工业和汽车应用

  • 意法半导体 PowerGaN系列第一款产品现已投产;很快还将推出其他的不同封装和规格的产品

服务多重电子应用领域的全球半导体领导者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 推出了一个新系列—— 氮化镓(GaN) 功率半导体。该系列产品属于意法半导体的STPOWER 产品组合,能够显著降低各种电子产品的能耗和尺寸。该系列的目标应用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内置电源,例如,充电器、PC机外部电源适配器、LED 照明驱动器、电视机等家电。消费电子产品内置电源的全球产量很大,如果提高能效,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功率更高的应用中,意法半导体的 PowerGaN器件也适用于电信电源、工业驱动电机、太阳能逆变器、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

1.jpg

意法半导体汽车与分立器件产品部副总裁、功率晶体管事业部经理Edoardo Merli 表示:“基于 GaN 的产品商用是功率半导体的下一个攻坚阶段,我们已准备好释放这一激动人心的技术潜力。今天,ST 发布了STPOWER 产品组合的新系列的首款产品,为消费、工业和汽车电源带来突破性的性能。我们将逐步扩大 PowerGaN 产品组合,让任何地方的客户都能设计更高效、更小的电源。”

技术细节

氮化镓 (GaN) 是一种宽带隙复合半导体材料,电压耐受能力比传统硅材料高很多,而且不会影响导通电阻性能,因此可以降低导通损耗。此外,GaN产品的开关能效也比硅基晶体管高,从而可以取得非常低的开关损耗。开关频率更高意味着应用电路可以采用尺寸更小的无源器件。所有这些优点让设计人员能够减少功率变换器的总损耗(减少热量),提高能效。 因此,GaN 能更好地支持电子产品轻量化,举例来说,与目前随处常见的充电器相比,采用GaN 晶体管的PC机电源适配器更小、更轻。

据第三方测算,在使用GaN器件后,标准手机充电器最多可瘦身40%,或者在相同尺寸条件下输出更大的功率,在能效和功率密度方面也可以取得类似的性能提升,适用于消费、工业、汽车等各种电子产品。

作为意法半导体新的G-HEMT 晶体管产品家族的首款产品,650V SGT120R65AL具有 120mΩ的最大导通电阻 (Rds(on))、15A 的最大输出电流和优化栅极驱动的开尔文源极引脚。该产品目前采用行业标准的 PowerFLAT 5x6 HV 紧凑型贴装封装,其典型应用是PC适配器、USB壁式充电器和无线充电。

正在开发的 650V GaN 晶体管现在有工程样品提供,其中120mΩ Rds(on)的 SGT120R65A2S采用2SPAK™高级层压封装,取消了引线键合工序,提高了大功率高频应用的能效和可靠性,SGT65R65AL 和 SGT65R65A2S的导通电阻都是65mΩ Rds(on),分别采用PowerFLAT 5x6 HV 和 2SPAK封装。这些产品预计在 2022 年下半年量产。

此外,G-FET 系列还推出一个新的共源共栅 GaN 晶体管 SGT250R65ALCS,采用 PQFN 5x6封装,导通电阻为250mΩ Rds(on),将于 2022 年第三季度提供样品

G-FET™ 晶体管系列是一种非常快、超低 Qrr、稳健的 GaN 共源共栅或 d 模式 FET,带有标准硅栅极驱动,适用于各种电源设计。

G-HEMT™ 晶体管系列是一种超快、零 Qrr 的增强模式 HEMT,并联简易,非常适合频率和功率非常高的应用。

G-FET G-HEMT 都属于 STPOWER 产品组合的 PowerGaN 系列。

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st.com/gan-transistors www.st.com/gan-hemt-transistors.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46,000名半导体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独立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与十万余客户、数千名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电力和能源管理更高效,物联网和5G技术应用更广泛。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

围观 6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629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的Z-Wave 800系列,包含ZG23 SoCZGM230S,可实现2.4公里以上的无线传输距离、功耗降低了50%、并通PSA 3安全认证

1215致力于以安全、智能无线技术建立更互联世界的全球领导者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NASDAQ:SLAB)今日宣布:推出Z-Wave 800系列芯片(SoC)和模块,可用于采用Z-Wave协议的智能家居和自动化应用。新的EFR32ZG23 (ZG23) SoC和ZGM230S模块使用了Silicon Labs屡获殊荣的第二代无线SoC平台,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可用于网状网的Z-Wave Mesh模式和更远通讯距离的Z-Wave Long Range模式,频点都在1GHz以下(sub-GHz)的无线通讯,是智能家居、多住户单元楼(MDU)、酒店和照明应用的理想选择,SoC和模块都可以用来做终端设备和网关。Z-Wave 800系列是业界最安全的、具有超低功耗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适用于先进的、高性能的、电池供电的物联网(IoT)设备;与Z-Wave 700系列相比,电池使用寿命提高了50%以上。

a2MSCN3PWm.png

“这些新产品扩展了Silicon Labs的Wireless Gecko Series 2第二代平台,提供了行业领先的安全性、超低功耗、快速唤醒时间、和一个集成的功率放大器,用来实现下一代物联网设备,提供高性能和安全连接。”Silicon Labs副总裁兼物联网家居和生活事业部总经理Jake Alamat表示。“此外,我们的Z-Wave统一软件开发工具包(Unify SDK Z-Wave)控制器也随之推出,将使开发人员更容易设计针对包括Matter在内的多种协议模式的智能家居产品,以避免产品在未来落伍。最终,Z-Wave 800系列将帮助消费者通过更长的续航时间、功耗更低的设备来改善他们的家居生活,而所有这些都不会牺牲通信质量。”

Image_Silicon Labs Smart Home.png

低功耗、大覆盖范和安全性

Silicon Labs的ZG23无线SoC支持Z-Wave远距离模式和网状网络等无线连接传输,都具有超低功耗功能,并且是市场上即刻可供货的、最安全的器件。单芯片ZG23具有78 MHz Arm Cortex-M33处理内核,具有超低功耗发射和低功耗高灵敏度接收的射频性能,相关数据如下:

发射功率: 25.4 mA@+14 dBm

接收功率: 4.0 mA@915 MHz, 100 kbps

射频输出:+20 dBm

接收灵敏度:-110 dBm@915 MHz、100 kbps、O-QPSK

在这些参数性能的保障下,可支持物联网终端节点实现2.4公里以上的无线传输距离。

ZGM230S模块简化了开发,能够充分利用ZG23的超低功耗和优秀的射频性能,以仅有6.5mm x 6.5mm的大小为业界提供了占板面积最小的系列Z-Wave模块。这两种解决方案可在纽扣电池供电的情况下提供长达10年的使用时间。

这两种解决方案还支持Z-Wave 800标准的S2安全功能和Silicon Labs的Secure Vault™安全功能,成为了全球首款通过PSA 3级安全认证,具有行业最高安全等级认证的无线SoC和模块。

使用件开工具包(Unify  SDK)来简化和加快开发

Silicon Labs的Unify SDK控制器凭借其“一次设计,全部支持”的强大功能,为Z-Wave提供了现有特定协议转换功能。Unify SDK通过为常用的物联网服务(诸如添加、更新和删除设备)提供一个通用的、定义明确的数据模型API和状态定义,来简化和加速开发。Silicon Labs将在“2022年国际消费电子展 (CES)”上展示采用Unify SDK的、从Z-Wave到Matter的桥接解决方案。

价格与供

EFR32ZG23 SoC(采用5 mm x 5 mm QFN40和6 mm x 6 mm QFN48封装),ZGM230S模块和配套套件(xG23/ZGM230射频板和Z-Wave 800 Pro套件)现已开始供货。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silabs.com/xg23

首创3D智能家居虚拟体验平台

此外,Silicon Labs也在日前推出了业内独创的3D智能家居虚拟平台——它是一个可以把访问者带入由创新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各种可用的协议和生态系统互联互通方式组成的体验环境。访问者在其中可以自行漫游并探索三种不同的场景:家居安全、家庭自动化和健康保护,以及他们用于工作和联系的协议和生态系统。这个自我探索的环境可以让访问者去了解虚拟家居的每一个区域:前门、厨房、卫生间和书房,以及他们的不同应用场景和使用案例,从而绘制了一幅集成化智能家居的全景图。现在就来体验最智能家居的虚拟之旅:https://solutions.silabs.com/homes/

关于Silicon Labs

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NASDAQ:SLAB)是致力于以安全、智能无线技术建立更互联世界的全球领导者。我们集成化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直观的开发工具、无与伦比的生态系统和强大的支持能力,使我们成为构建先进工业、商业、家庭和生活应用的理想长期合作伙伴。我们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轻松解决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复杂的无线挑战,并快速向市场推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改变行业、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更多信息请浏览网站:silabs.comcn.silabs.com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629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NITRO Mobility可作为rApp用于服务管理和编排平台

VIAVI SolutionsVIAV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IAV近日宣布与爱立信达成合作,为该公司近期推出的爱立信智能自动化平台提供地理定位功能。在此次合作中,VIAVI作为早期独立软件供应商之一,提供可运行于全新服务管理和编排(SMO)平台的解决方案。

VIAVINITRO Mobility地理定位功能将作为rApp提供,该模块化的无线网络应用利用了服务管理和编排(SMO)平台的非实时RAN智能控制器(Non-RT RIC)功能。领先的智能、保障和优化平台NITRO Mobility可基于地理定位及应用感知提供洞察。该解决方案已被全球多家一级运营商部署,包括一家借助该解决方案,通过减少能源消耗,革新自身RAN规划并实现绿色网络的运营商。

爱立信智能自动化平台可赋能任意网络实现智能自动化,且适用于包括专用网络和Open RAN在内的全新及现有4G5G无线接入网络(RAN)。使用该平台,爱立信的运营商客户将能够利用rApp(如VIAVI NITRO Mobility)的智能性,并结合在该平台上运行的其他rApp来创建服务。

VIAVI副总裁兼服务支持部总经理Deepak Shahane表示:VIAVI致力于通过NITRO Mobility解决方案套件的广泛功能来提供rApp,我们专注于提供地理定位、RAN性能、管理、优化和编排,以确保坚实的移动网络。我们认为爱立信智能自动化平台是在Open RAN和专用网络领域实现服务创新和自动化的重要一步。从可被爱立信智能自动化平台/SMO中所有其他rApp使用的地理定位功能起步,日后我们还计划在平台上进一步添加类似的基础功能。

爱立信数字服务解决方案领域OSS主管Peo Lehto表示:爱立信认为第三方rApp对于专用网络及Open RAN的颠覆性创新和共创意味着重大机遇。我们希望市场上能有多样的新进参与者,与爱立信以及我们的客户共同打造rApp,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网络性能,提升客户体验并降低运营成本。我们的服务管理和编排(SMO)平台,即爱立信智能自动化平台,配有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旨在促进并加速rApp的开发。我们很高兴能与VIAVI这样一家秉持相同愿景的公司合作,携手为网络自动化注入创新。”

关于 VIAVI

VIAV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IAV)是全球通信网络测试服务、监控和保障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服务运营商、企业、网络设备制造商、民用、政府、军用及航空电子类客户。通过提供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仪器,我们帮助客户掌控网络,致胜未来VIAVI也是高性能薄膜光学涂层的领导者,为3D感知、防伪提供轻量化管理解决方案,同时覆盖消费电子、工业、汽车、军工和仪器仪表市场。欲了解更多关于VIAVI的信息,请浏览https://www.viavisolutions.com/zh-cn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62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DI 公司Frederik Dostal,现场应用工程师

实际使用中,电源的来源从来都不理想。构建可靠的电力系统需要考虑包括寄生在内的实际行为。在使用电源时,我们要确保开关稳压器等DC-DC转换器能够承受一定的输入电压范围,并能以足够的电流产生所需的输出电压。输入电压经常指定为一个范围,因为通常无法精确调节。但是,为了使电源可靠地工作,输入电压必须始终在开关稳压器允许的范围内。

例如,12 V电源电压的典型输入电压范围为8 V至16 V。图1所示为从12 V标称电压产生3.3 V电压的降压型转换器(降压拓扑)。

366592-figure-1.jpg

1.与系统直流电压源一起显示的降压型开关稳压器

但是,在设计DC-DC转换器时,仅考虑输入电压最小值和最大值是不够的。图1显示降压转换器在正输入处有一个开关。此开关可打开或关闭。开关速度应尽可能高,这样开关损耗较低。但是,这会导致脉冲电流在电源线上流动。并非每个电压源都能在不出现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提供这些脉冲电流。因此,开关稳压器输入端的电压会下降。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需要在电源输入端使用一个备用电容。图1所示CIN就是这种电容。

366592-figure-2.jpg

2.1中的电路,但显示了电源线寄生元件和电压源

图2所示为图1中的电路,但这次同时显示电源线的寄生元件和电压源本身。电压源(RSERIES)的内部电阻、电源线(R、L电源线)的电感和电阻,以及任何电流限制都是电压源必须考虑的关键特性,这样才能保证开关稳压器正常运行。在大多数情况下,正确选择输入电容可以确保电路正常运行。第一种方法应该是采用开关稳压器IC数据手册中的CIN的推荐电容值。但是,如果电压源或电源线表现出特别特性,则仿真电压源和开关稳压器的组合是可行的。图3显示使用ADI公司的LTspice®仿真环境执行的仿真。

366592-figure-3.jpg

3.使用LTspice进行的仿真,用于检查开关稳压器输入电压的行为

图3所示为ADP2360降压转换器的仿真电路。此处显示了使用理想电压源产生输入电压IN的简化表。由于没有为电压源定义内部电阻,也没有为电压源和开关稳压器之间的电源线提供寄生值,定义的电压始终应用于ADP2360的VIN引脚。因此,无需添加输入电容(CIN)。但是,在现实世界中,由于电压源和电源线并不理想,因此开关稳压器总是需要输入电容。如果LTspice等仿真环境也用于检查不同输入电容的行为,则必须使用具有内部电阻的电压源和具有电阻和电感寄生值的电源线,如图2所示。

作者简介

Frederik Dostal曾就读于德国埃尔兰根大学微电子学专业。他于2001年开始工作,涉足电源管理业务,曾担任各种应用工程师职位,并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工作了4年,负责开关模式电源。他于2009年加入ADI公司,并在慕尼黑ADI公司担任电源管理现场应用工程师。联系方式:.frederik.dostal@analog.com

围观 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62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实时3D内容创作与运营平台Unity(NYSE: U)参加了于12月14日至16日在广州科学城会议中心举办的2021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在Unity同期举办的实时3D引擎技术论坛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及Unity大中华区总裁及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俊波与到场的生态伙伴、行业嘉宾分享了对于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洞见,以及Unity如何通过自身覆盖游戏开发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赋能开发者顺应游戏产业跨端开发和精品化的新趋势,将多元创意化为现实,并助力未来元宇宙生态的构建进程。

图1 - 实时3D引擎技术论坛.jpg

成熟引擎技术及服务支撑中国游戏产业再加速

在本届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正式对外发布的《2021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印证了中国游戏市场的持续发展与巨大潜力。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2965.13亿元,同比增长6.4%,市场平稳上升。

中国游戏市场的佳绩不仅归功于游戏开发者的绝妙创意,也离不开简便易用的成熟游戏引擎技术的强力支撑。Unity作为赋能全球百万开发者的游戏引擎,始终为中国游戏开发者提供不断升级革新的引擎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其成功将多元创意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在刚刚由游戏工委发布的2021游戏十强年度榜单中,包含多平台游戏《原神》、端游《永劫无间》与《戴森球计划》、手游《斗罗大陆:魂师对决》与《英雄联盟手游》在内的入榜游戏便均是基于Unity进行开发。

针对游戏产业的未来发展,敖然先生在实时3D引擎技术论坛上指出:“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再到云游戏,甚至最近大热的元宇宙,游戏的样态在未来一定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都离不开游戏引擎的技术支持,因此我们仍不能放弃对技术的追求。”面对游戏内容创作的新需求,Unity将持续依托创新技术的进步与全面的专业服务,以成熟的引擎技术携手开发者打造满足次世代消费者的游戏。

图2 -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jpg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

一方面,技术演进、玩家游戏社交需求的增长、厂商对内容变现渠道的重视以及新游戏平台的出现等多维原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中国跨平台游戏开发需求的日益增长。Unity本身作为一个强大的跨平台开发引擎,可支持28个主流平台的开发,今年推出的一站式跨端解决方案覆盖后端、运维和运营等全开发周期,将助力中国游戏厂商提升效率、节省成本,轻松实现“一次开发,多平台发布”。

此前,发售在PC端及主机端的开放式生存探索游戏《深海迷航》及其续作《深海迷航:零度之下》就依托Unity专业的跨端技术移植团队,成功登陆Switch平台,为次世代主机玩家呈现瑰丽壮美的海底世界。

图3 - 《深海迷航:零度之下》.png

《深海迷航:零度之下》

另一方面,随着渲染、引擎、5G等技术的创新与进步,玩家对于“沉浸式”和“低延迟”游戏体验的需求推进了游戏精品化发展的趋势。当前,Unity便正在通过积极云化,帮助开发者实现更迅速地打造精品游戏:

  • Unity于今年打造的云端分布式算力方案可充分利用高并发的云计算资源,帮助创作者提高烘焙、资源导入与打包和工业软件导出的效率,加快项目迭代。

  • 全新的流式资源加载方案Auto Streaming可通过对引擎资源加载模块进行增强,使得开发者可以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加载云端资源,从而减少游戏包体大小,提升加载速度,在不损失质量的前提下,为用户带来了即时游戏畅快的体验。

同时,Unity也注重为开发者提供能满足其办公需求的产品,如Unity远程桌面能够随时随地接入工作设备,免去开发者随身携带工作电脑的负担,以灵活多变的方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全球前1000最受欢迎的手游中有71%都是用Unity创作,行业开发者的广泛应用也让Unity积累了众多企业技术支持服务的实战经验,高效助力游戏厂商解决精品化痛点。在中国,Unity便通过在北上广等城市部署的专家团队,为客户提供的定制化的企业技术支持服务。

张俊波先生表示:“Unity致力于通过对创新技术的不断演进,为广大开发者提供覆盖开发全周期的跨平台实时3D内容开发与运营引擎,当前,Unity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占比总收入的46%,高于同类软件开发公司的平均水平。技术层面之外,我们也将持续在产品层面与生态层面发力,深入融合本土游戏开发需求,助力中国游戏产业再加速。”

图4 - Unity大中华区总裁及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俊波.jpg

Unity大中华区总裁及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俊波

除了15日举办的实时3D引擎技术论坛,Unity还于16日举办了技术开放日,同本土多领域生态伙伴合作延展产品应用场景,共破游戏平台开发难点。在Unity技术开放日上,来自腾讯互娱、三七游戏、Pixelworks和网易易盾的工程师、负责人及技术专家便从多角度依次阐述了如何基于Unity实现高品质游戏的开发与维护,如:

  • 腾讯互娱专家工程师马亮分享了通过基于Unity引擎的前后端编译框架搭建引擎的流程管线,定位分析游戏性能问题和内存问题;

  • 三七游戏客户端负责人王末以《斗罗大陆:魂师对决》为例,从技能剧情编辑器、美术资源整理、昼夜系统、UI动效以及特效编辑器阐述开发的技术逻辑;

  • Pixelworks高级市场总监房军解读了新推出基于芯片的像素级渲染,如何加速引擎并大幅降低GPU的负载, 在保持低功耗的状态下实现高帧率高分辨率的游戏体验;

  • 网易易盾游戏安全技术专家王桂林的分享围绕Unity引擎的安全方案展开,分享内容基于Unity引擎iOS游戏的安全风控实践,并针对游戏在发行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解析。

打破虚实边界 Unity化身元宇宙构建进程技术基座

在今年的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元宇宙也是热门话题之一。围绕元宇宙与游戏行业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伽马数据同期发布的《元宇宙发展报告》中指出:“现阶段,不同游戏平台具备差异性,进而制约开发者生态及用户的游戏体验,而元宇宙的发展核心则是打破平台界限。跨平台游戏作为元宇宙生态打破平台边界的雏形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支持和运营经验。”

跨端游戏作为元宇宙的初级形态之一,对其相关技术领域的部署也是包含游戏行业在内的多领域开发者关注的焦点。作为行业内应用最广泛的游戏引擎之一,Unity围绕跨平台技术、人才培养、元宇宙架构支撑等层面展开了元宇宙相关布局。张俊波表示:“Unity是当前最轻量、跨平台、多端表现最优秀的平台之一,强大的跨平台能力基本覆盖所有平台,我们同样有信心成为元宇宙创作者、生产者的首选创作工具之一。”

当前,Unity已在积极布局元宇宙构建。例如,不久前Unity已经完成对Weta Digital关于工具、管线、技术和工程设计人才的收购。当Weta Digital众多先进的独家视觉特效(VFX)工具集成到Unity平台后,无疑将为开发者们实现新一代实时3D创意内容和塑造元宇宙提供极大帮助。未来,Unity还将依托自身卓越的跨平台能力、高清实时渲染技术以及云端开发的丰富经验,帮助中国游戏开发者实现心中关于未来的蓝图。

关于Unity

Unity (NYSE: U) 是全球领先的交互式实时3D内容创作和运营平台。包括游戏开发、美术、建筑、汽车设计、影视动画在内的所有创作者,都能借助Unity将他们的创意变成现实。Unity平台提供一整套完善的软件解决方案,可用于创作、运营和变现任何实时互动的2D和3D内容,支持平台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C、游戏主机、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设备。公司超过18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让Unity的技术始终保持在世界前沿,同时紧跟合作伙伴迭代,确保在最新的版本和平台上提供优化支持服务。2020年,基于Unity开发的游戏和体验在全球范围内月均下载量超过50亿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unity.cn

围观 8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62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X2cfdftRJX.jpg

深圳市爱普特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袁永生表示爱普特自成立后就一直坚持国产MCU ,经过5年时间,打造了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纯国产MCU ,公司不像其他MCU走follow之路,是打造自己特色的MCU ,坚持国产创新!

据介绍爱普特成立于2012年10月,总部位于深圳,在上海、杭州等地设有研发分公司。爱普特微电子拥有国际顶尖的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中国首套齐全的、经过亿级芯片量产认证的全自主产权IP库,爱普特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MCU供应商!

FFBwNa6JRQ.jpg

他透露目前公司RISC-V MCU已经出货从超过一亿颗!

EbycrPJWYC.jpg

针对RISC-V MCU 他指出目前生态有几个不足,一个是开发工具不友好,软件生态不完善,没有丰富的芯片系列选型等

dsp4ArTpYx.jpg

RZXH725sR7.jpg

他指出现阶段32位MCU基本都是基于ARM架构的产品,用RISC-V做MCU面临平台移植和软件生态难题,无论是工程师,还是终端客户,从ARM转到RISC-V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学习成本。目前,大部分RISC-V的编译器都是基于Eclipse开发环境,对很多工程师而言难以上手。此外,RISC-V在通用MCU领域雷声大雨点小,芯片系列丰富程度不够,对工程师而言,产品选型也面临着困难。仅靠尝鲜的动力不足以驱动RISC-V在通用MCU市场快速发展。

面对这些难题,爱普特微电子与平头哥合作,从CPU到SoC、芯片设计、工具链、处理器、软件生态整个链条上做出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不仅提供了可图形化配置自动生产代码的CDK编译器,更提供丰富的底层库组件,让工程师通过简单操作就能搭建产品开发模型。

YymTZ5GSbW.jpg

AQbBm7xRW3.jpg

他透露爱普特即将发布超过20个系列300款的基于RISC-V核的通用MCU产品,内嵌Flash 从32KB到2MB,管脚覆盖20Pin至276PIN,主频从48MHz至1GHZ,丰富外设资源覆盖大部分市场需求,以解决广大工程师选型难的问题。

fYknnip3JR.png

QN74ZkyyDc.jpg

他重点介绍了爱普特最新的APT32F706 MCU ,这是采用平头哥64bit RISC-V C906 及E906双核架构设计的SoC ,主要特性是:

1、C906,E906双核CPU 

2、64位数据总线宽度 

3、32kB L1缓存指令存储器 

4、32kB L1缓存数据存储器 

5、MB 嵌入式Flash 

6、1MB数据RAM 

7、GPIO、I2C、I2S 、SPI、UART、USB、CAN接口类型 

8、工业工作温度范围:-40°C至+125°C 

9、2D图形处理单元(GPU) 

166 GPIO 208 LQFP 

bkBF4pcWek.jpg

他指出APT32F706还提供了丰富的模拟特性,包括12位高精度ADC,模拟比较器和温度传感器。APT32F706非常适合用于工业人机接口应用(HMI)、电机控制、智能座舱和家电类主控产品。

作为一名产业老兵---爱普特开发团队来自当年MCU领域大名鼎鼎的三星MCU团队,他指出,这几年虽然国内MCU市场玩家增多,市场火爆,但是一些开发理念变化不大,如果一直走模仿的道路,就难以走出自己的路,所以爱普特微电子坚持走创新之路。

希望更多本土MCU加入自主创新队伍中!

围观 38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628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Velodyne Lidar将展示其基于激光雷达的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及机器人解决方案。

image009.jpg

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2022 年 12 月 14 日。Velodyne Lidar将于 2022 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其革命性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软件工具,并重点介绍其激光雷达技术如何为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支持,从而带来安全、可持续、高效和隐私优势。(展台位置:拉斯维加斯会议中心东馆,西厅,展位号 6005。)

Velodyne 将于太平洋时间 1 月 5 日上午 11:45 (即北京时间1月6日凌晨03:45)在展台举办新闻发布会,由首席执行官 Ted Tewksbury 博士主持。Velodyne 将展示其如何通过尖端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成为当今唯一一家,为包括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和机器人在内的广泛市场提供自动化和安全性的激光雷达公司。

Tewksbury 博士讲到: “在CES展台现场,参会者可以看到一系列 Velodyne 传感器和软件产品组合,以及高性能激光雷达技术,Velodyne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化技术是如何塑造汽车、工业和机器人领域的未来,并帮助创建可持续和高效的基础设施。凭借强大的量产能力,我们有信心在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第一波大规模商业化浪潮中拔得头筹。”

开创性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软件

  • 在 Velodyne 展台,参展商、客户和行业合作伙伴将有机会听取来自 Velodyne 高管和技术专家的现场分享,关于其传感器和软件如何普及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安全性和自动化。此次展品包括:

  • Velodyne Alpha Prime™,是Velodyne为自动化出行提供的最佳长距离传感器,具备世界级扫描测距、图像清晰度和视野组合,以高可靠性和高精确度测量道路环境,可在各种光照条件下生成高质量点云,具有先进的传感器间抗干扰、电源效率和热性能。

  • Velarray H800,一款为汽车级性能而设计的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采用Velodyne突破性的专有微型激光雷达阵列架构 (MLA)。 该传感器集远程感知和广视场角于一体,设计用于ADAS和自动驾驶交通应用中的安全导航和防撞,以实现高级驾驶辅助功能。

  • Velarray M1600,采用Velodyne的MLA,为安全导航提供出色的近场感知功能,使无触控移动和 “最后一公里” 配送机器人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安全地运行。这款耐用、紧凑的传感器可以部署在各种环境和天气条件下,几乎可以实现全年全天候不间断使用。Velodyne将重点推出Velarray M1600 传感器的实时扩展现实 (XR)演示。

  • Velodyne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IIS),可以创建道路和十字路口的实时3D地图,提供精准的交通监测和分析,这是摄像头或雷达等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所无法实现的。它可以在任何光照或天气条件下可靠地收集数据,支持全年运行,同时还能保护民众的隐私。它可以预测、诊断和解决道路安全挑战,帮助市政当局和其他客户做出明智的决策,进而采取纠正行动。

  • Vella 开发套件 (VDK) 使自动化解决方案构建得以简化。VDK使企业能够利用Velodyne的Vella激光雷达感知软件的高级功能,并与Velodyne的世界级激光雷达传感器配套使用,该软件工具包支持客户在激光雷达中插入现有数据。VDK推动解决方案开发并缩短上市时间,将激光雷达功能完美应用到自动驾驶汽车、ADAS、移动交付设备、工业机器人及无人机中。

正在改变行业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此外,展台还将展示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应用产品和案例演示,Velodyne 激光雷达技术被用于一系列变革性的解决方案中,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物流、测绘、机器人、交通监控、植被管理等:

Bluecity 解决方案使用创新技术提供实时交通数据及分析,促进道路安全提升和道路网络流动性。该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软件使用了Velodyne 激光雷达传感器,用于监控交通网络、生成实时交通数据及分析。 Bluecity 将在 Velodyne 展台的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IIS) 演示中展示他们的 AI 技术。

EasyMile 无人驾驶技术以屡获殊荣的内陆物流解决方案为核心,将在Velodyne 展台展示该公司的拖车自动化解决方案TractEasy,在机场、工厂和工业场所进行的室内外全天候物料搬运工作,优化供应链。

Emesent 是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自动化无人机和测绘领域的领导者,专注于地下采矿和工业资产检查。该公司的 Hovermap 产品也将亮相Velodyne展台,它是一款多功能智能激光雷达扫描仪,可以安全、轻松、快速地绘制那些难以进入的区域。

Exyn Technologies 率先为复杂的 GPS 拒绝环境开发了自动化空中机器人系统。该公司的全栈解决方案可以灵活部署单个或多个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智能导航并适应实时变化的复杂环境。Exyn 将推出一款专为在高风险环境中自主飞行而设计的新型无人机,并将在 Velodyne 展台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

MOBILTECH 提供融合地图、定位、感知和传感器技术的 3D 空间信息服务。该公司提供搭载Velodyne激光雷达传感器的 3D 地图扫描仪系列产品,Velodyne 激光雷达传感器可部署在车载、手持和无人机 (UAV) 模式中。MOBILTECH 将在与会期间于 Velodyne 展台上进行展出。

Navya 将展示其 Autonom Shuttle,一种革命性的从第一英里到最后一英里出行解决方案。自动化、电动和共享摆渡车为世界各地的城市和私人场所提供更加流畅的出行服务。处于多传感器技术前沿,既没有方向盘也没有踏板的Autonom Shuttle,其搭载的Velodyne 激光雷达,可以帮助它实现其与周围环境的实时交互。

Renu Robotics 是自动化植被管理系统的行业领导者。该公司推出的 Renubot 是一款全自动化电动割草机,可帮助太阳能和能源设施削减成本和时间,降低碳排放量,同时保持最佳性能。Renubot 将在 Velodyne 展台进行展出。

Roborace 将展示其 DevBot 2.0,这是一款搭载 Velodyne 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全电动自动驾驶汽车。 Roborace 推出过世界上第一款自动驾驶电动赛车。

波士顿动力 Spot 移动机器人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机动性开展地形导航工作,使公司能够安全、准确和频繁地自动执行例行检查任务和数据采集。将在 CES 上将展出由Emesent Hovermap 激光雷达扫描仪及Velodyne传感器集成的Spot移动机器人。

Twinny 专注于开发制造AI 自动驾驶机器人,产品家族包括 NarGo,一种全自动货运机器人,可以在零售或仓库环境中跟随人员搬运重物;以及NarGo Follower,一种跟随 NarGo 的货运机器人,能够提供更多的货运功能。Twinny 将在与会期间于 Velodyne 展台上进行展出。

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如何推动交通公平性

在 CES 大会期间,Velodyne 政府事务副总裁 Christina Aizcorbe 将会在“技术促进交通公平性“会议上发言,探讨交通技术是如何成为提高所有旅客的安全性、可达性和机动性的关键驱动因素,以及基于激光雷达的交通解决方案如何推进无障碍工作,带来安全、可持续和高效优势。 

关于Velodyne Lidar, Inc.

Velodyne Lidar(Nasdaq: VLDR, VLDRW)通过实时环绕视图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发明,开创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纪元。Velodyne是激光雷达的全球领先企业,并以其突破性的激光雷达技术的广泛组合而享有盛誉。Velodyne革命性的传感器和软件解决方案提供灵活性、高质量和可靠性能,可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包括自动驾驶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机器人、无人机(UAV)、智慧城市和安防。通过不断创新,Velodyne致力于通过促进所有人的安全出行来改变生活和社区。

欲了解更多详情,敬请访问www.velodynelidar.com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628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面向超26万名客户的服务网站使电话咨询减少37%,邮件咨询减少近20%

服务自助化和抵押贷款方案满足了客户在快速变化和高标准市场中的需求

Mendix平台实现超快新功能交付且不影响合规性

企业低代码应用开发全球领导者Mendix, a Siemens business近期宣布,荷兰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抵押贷款和消费信贷服务机构之一Quion,对其在线自助服务平台进行了升级。通过以Mendix低代码平台构建的网站,消费者可以轻松地在网上处理抵押贷款事务,包括但不限于查询抵押贷款详细信息、提前还款、更改银行账户号码等。目前已有15家金融机构正在使用该网站,并且根据各自品牌对网站的设计和风格进行了定制。超过26万名消费者正在使用该网站,使总净推荐值(NPS)提高了30分,电话沟通减少了37%。

Quion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国内外金融组织提供抵押贷款和消费信贷管理服务。荷兰15%的抵押贷款由Quion提供行政管理支持。在一个数字通信和自助服务商品化的世界里,在线网站对于向Quion所服务公司的客户提供满意、与众不同的体验至关重要。

Quion选择了Mendix低代码平台并与Mendix的合作伙伴Finaps合作,对其在线服务进行全面改造,并开发了一项符合适用法律和法规的可扩展解决方案。另外,低代码平台使内部开发人员能够相对轻松地更新和增加功能。

客户服务转向自助,操作流程大幅简化

客户可以在该网站自行操作,包括提前还款、工程保证金的提款请求、深入了解抵押贷款的详细财务信息、查阅通信和年度报表等。在此之前,客户必须通过信件、电子邮件或电话申请进行调整或查询信息,因此即使是很多微小信息的改动也十分费时费力。

现在,通过积极引导客户使用在线网站,客户请求能够被直接输入源系统。如果符合要求,则会立即调整或支付。该系统已经取得了实际的效果:2018年,18%的建筑账户提款申请通过该网站提交;2021年,这一数字增长至98%。2021年,电话流量减少了37%,电子邮件的数量减少了19.5%。

在开发该网站时,Quion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处理敏感数据、大量集成(超过三十个)以及要将其提供给15个基金和贷款机构使用。此外,Quion希望在进行更改时不要太过依赖外部供应商,并且能够便捷地在前端增加功能。

Quion产品负责人Liesbeth van der Burg表示:“通过Mendix的低代码平台,我们在6个月内就建立了网站的第一个版本。随后,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迅速扩展在线功能。该网站给业务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实现了较短的产品上市时间,并且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还在努力实施CI/CD,这将使我们能够更快交付新的功能并可以灵活调整。目前,我们计划将身份和访问管理进一步简易化,使新用户引导流程变得更加顺利,此外再提供一个知识库和一个聊天机器人。这些都可以被轻松、可靠地集成到Mendix中。通过Mendix,我们已经在Quion内部创建了一支出色的IT团队,这一点十分令人自豪。”

Mendix客户服务经理Mark van Rooijen表示:“金融机构面对的是一个快速变化且要求极高的市场环境。消费者对于金融行业都报以高度期待和要求,因此客户满意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Quion说明了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并专注于客户体验可以给业务带来真正的变化。Mendix十分高兴能够帮助Quion持续优化流程。”

Mendix World 2021回顾

Mendix World 2021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低代码技术专家、从业者和爱好者聚会。如欲了解大会详情,可通过Mendix World 2021资料库回看精彩主题演讲,了解改变数字世界的所有全新低代码功能,并观看由开发专家、客户和合作伙伴呈现的各种主题分会与演示。立即注册并浏览Mendix World 2021资料内容:Mendix World 2021 (2021年9月7日 - 9日) 低代码应用程序开发活动

关于Mendix

Mendix,a Siemens business是全球企业级低代码的领导者,正在从根本上重塑数字化企业构建应用的方式。企业可通过Mendix低代码软件快速开发平台来扩展自身的开发能力,打破软件开发的瓶颈。借助Mendix开发平台,企业可以打造具备智能、主动性和人机互动等原生体验的智能化应用,对核心系统进行现代化升级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开发,以跟上业务增长的速度。Mendix低代码软件快速开发平台可在保持最高安全、质量和治理标准的前提下,促进业务与IT团队之间的密切合作,大大缩短应用开发周期,帮助企业自信迈向数字化未来。Mendix的“Go Make It”平台已被全球4000多家领先公司采用。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62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采用创新架构,内置偏移和传播延迟补偿,可在高达 240,000 e-rpm 的速度下提供准确的抗杂散场位置感应

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 Melexis 今日宣布,推出全新抗杂散场电感式芯片 MLX90510。这款高速位置解码器在极端机械和电气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子控制单元(ECU)所需的工作,并获得最佳的精度。MLX90510 具备卓越的电磁兼容性(EMC),非常适合电机控制、电子制动助力器和电子助力转向应用。

产品宣传图.jpg

MLX90510 是 Melexis 的首款面向开放市场的电感式传感器芯片。这款芯片可在高达 240,000 e-rpm 的速度条件下带来低于 +/-0.36° 的出色精度。MLX90510 专为高精度、电磁兼容(EMC)和安全要求的高速传感应用而设计,主要用于电机(e-axle)、电子制动助力器和电子助力转向应用。

MLXX90510主要设计领域.jpg

“高效的电动动力总成通常要求定子电源电流与转子位置保持同步,以实现最佳效率和扭矩特性控制。”Melexis 电感式传感器产品经理 Lorenzo Lugani 表示。“得益于 MLX90510 的数字架构和坚固耐用的设计,汽车工程师能够充分利用这款芯片稳健的电磁兼容(EMC)性能,尽可能地降低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工作量,从而降低模块成本。”

MLX90510 提供差分正弦和余弦模拟输出,并基于数字架构。其中包含 Melexis 专利的跟踪环技术。这种创新架构带来了诸多优势:

-    系统传播延迟经校准变为 0ns,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的残余变化最大 +/-120ns。

-    可在芯片内执行输入偏移补偿和零输出角位置调整,降低 ECU 的工作量。

-    基于三相的线圈设计可简化线性度的优化。

-    输入与输出之间彼此去耦,可实现前所未有的 EMC 性能,同时保证稳定输出幅值(不受气隙相关输入信号强度的影响)。

-    可校准线性化功能(具有多达 16 个校准点)处理极具挑战性的传感器模式(如轴侧)下的非线性问题。

MLX90510 与一组基于 PCB 的线圈结合使用,这些线圈采用可扩展设计,能够轻松适应电机不同的极对数。这款芯片支持轴上(轴端)和轴外(轴侧或轴通)应用的多种感应模式,可最大限度提高电感式线圈设计的灵活性,轻松应对极为苛刻的机械约束。MLX90510 具有过压和反极性保护(电源为 +/-24V,输出为 +/-18V),在应对电气挑战时表现极为稳健。此外,这款传感器符合 AEC-Q100 标准,可在 -40℃ 至 +160℃ 的扩展级温度范围内工作。MLX90510 完全符合 ISO 26262 ASIL-C 功能安全准则,支持高达 ASIL-D 的系统级集成。

MLX90510 采用 RoHS TSSOP-16 封装,可应要求提供样片。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www.melexis.com/MLX90510

关于迈来芯公司

Melexis 将对技术的无限热忱与灵感迸发的工程设计创想融于一体,致力于设计、开发、提供创新型微电子解决方案,帮助设计人员将设想顺利转化为完美契合未来需求的理想应用。Melexis 拥有先进的混合信号半导体传感器和执行器元件,能够解决新一代产品及系统在集成感应、驱动和通信元件时遇到的种种挑战,不仅有助于增强产品与系统的安全性,提高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提升使用便捷性。

Melexis 是汽车半导体传感器的全球领导者,目前全球生产的每辆新车平均搭载13颗我们的芯片。Melexis充分利用在汽车电子元件的核心经验,积极扩展传感器和驱动芯片产品组合,并满足在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工业和医疗应用等市场的广泛需求。Melexis 的传感解决方案包括磁传感器、MEMS 传感器(压力、TPMS、红外)、传感器接口芯片、光电子单点和线性阵列传感器以及飞行时间技术。Melexis 的驱动芯片产品系列包括先进的直流和无刷直流电机控制芯片、LED 驱动芯片和 FET 预驱动芯片。同时,Melexis 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确保元件之间可以清晰快速地进行通信。

Melexis 总部位于比利时,在全球 18 座驻地拥有 1500 余名员工。公司已经在布鲁塞尔泛欧交易所 (MELE)上市。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melexis.com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628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据预测到2025,在物联网市场中RISC-V处理器将有超过25%的份额,这是因为它有出色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功耗优化。未来RISC-V还将拓展到工业电子、汽车和HPC等。在今天召开的首届滴水湖中国RISC-V产业论坛上,十款要经过筛选的本土RISC-V处理器将发布,凌思微电子发布了车规级无线MCULE503x。

4AtswAbjTR.jpg

据公司副总裁王镇山介绍,凌思微电子(厦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领域的芯片设计公司。凌思微在物联网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有深厚理论和研究成果,在业界首创了无线MCU 架构设计,以无线通讯射频SoC为中心,在BLE5/WiFi6/UWB/Sub-1G等领域创新研发,为物联网领域提供一站式整体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凌思微总部设立于厦门,在上海和深圳设有分公司,研发团队百余人,核心团队在无线射频、通信算法、SoC设计、软件,工艺定制化,车规可靠性,产品方案,生态建设等领域均有丰富经验。

7RixMQykaM.jpg

他指出凌思微电子较早提出了无线MCU的概念

46hYk7XWth.jpg

目前已经布局多款产品

d6AsT2tRbR.jpg

他透露目前公司已经有多家客户,出货超过3000万颗,他指出目前车规和无线结合紧密,凌思微电子是具备无线车规的能力

Fw7H2ZkDn7.jpg

6PBHAFd5DS.jpg

基于车规级芯片的研发,他分享了对车规级芯片的认知,首先对车规芯片失效检测的认知。

Y8Mf7dQH3M.jpg

从芯片测试是曲线看,可以通过三个典型的检测,可以将车规级芯片可靠性压制在一个区间,这对设计方法学提供了一些挑战,所以他认为在设计车规级芯片方面需要在方法学上做一些改变。

Jf6TXWkM7k.jpg

7ZsYZQ6j6W.jpg

他还对芯片失效机理上自作了一些分析,这些实战经验的分享对于本土IC可靠性设计是费用有益的。在封装设计,电源网络设计估计时钟设计都有一些方法。

f7Fd5ZiWTc.jpg

dHxkp7yJzD.jpg

此外他还分享了其他一些提升车规级芯片可靠性的心得,如芯片前端设计、后端设计心得等等,非常有价值!

QRYDRp47Yf.jpg

3YBs8ByGXE.jpg

围观 48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62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