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ediaTek 天玑5G系列和Helio 4G系列三款新品齐发,丰富移动平台产品组合

2022年5月23日 ,MediaTek发布旗下首款支持5G毫米波的移动平台 —— 天玑 1050,为5G智能手机提供先进的网络连接技术、出色的显示和游戏性能,以及更长的电池续航。天玑1050支持毫米波和Sub-6GHz全频段5G网络,可充分发挥频段优势,提供高速率且广覆盖的5G连接,为用户带来更完整的高品质5G体验。

天玑1050移动平台采用台积电 6nm 制程,搭载八核心CPU,包含两个主频2.5GHz的Arm Cortex-A78 大核,GPU采用新一代Arm Mali-G610,兼顾性能与能效表现。天玑1050高度集成5G调制解调器,支持5G毫米波 和Sub-6GHz 全频段网络的双连接和无缝切换,在5G Sub-6GHz(FR1)频段内支持3CC三载波聚合技术,在5G毫米波(FR2)频段内支持4CC四载波聚合技术,提供更高5G速率。

MediaTek 无线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陈俊宏表示:“天玑1050移动平台支持毫米波与Sub-6GHz全频段5G网络,充分利用5G各频段优势提供完整的端到端高质量5G网络连接和卓越能效,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多样的5G应用需求。通过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和先进影像技术,天玑移动平台的出众特性将助力设备制造商打造更好的产品体验。”

天玑1050支持先进的Wi-Fi无线网络技术,提供2.4GHz、5GHz和6GHz三个频段的低延迟无线网络连接,还通过MediaTek HyperEngine 5.0游戏引擎升级了游戏性能,带来更高的游戏帧率和续航体验。天玑1050支持LPDDR5内存和UFS 3.1闪存,可提供更快的应用加载速度,为全场景应用加速。

天玑 1050 5G移动平台的特性还包括:

  • 支持5G双卡双待(5G SA+5G SA)和双卡VoNR通话服务

  • 采用MediaTek MiraVision 760移动显示技术,支持FHD+分辨率144Hz刷新率显示,逼真色彩尽呈眼前

  • 搭载双摄HDR视频拍摄引擎,支持智能手机的前置与后置两个摄像头同时录制高动态范围视频

  • MediaTek AI处理器APU 550提升AI相机功能,提供出色的暗光拍摄降噪效果

  • 支持Wi-Fi 6E 2x2 MIMO,提供更快、更稳定的无线网络连接

MediaTek同时还发布了另外两款移动平台,丰富5G和4G产品组合:

·天玑 930 5G移动平台支持全频段Sub-6GHz 5G网络,以及2CC双载波聚合与FDD+TDD混合双工,速率快、覆盖广,为智能手机提供优质5G网络体验。MiraVision 移动显示技术可呈现生动的画面细节,支持FHD+分辨率120Hz刷新率显示和HDR10+视频标准。HyperEngine 3.0 Lite游戏引擎集成智能网络管理技术,可降低游戏网络延迟,带来流畅的游戏体验,同时延长智能手机的电池续航。

·Helio G99 4G移动平台支持4G LTE网络,速率更快更节能,提供流畅的游戏体验。

采用天玑 930 5G移动平台的终端预计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上市,采用天玑 1050 5G移动平台和Helio G99 4G移动平台的终端预计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上市。

了解更多 MediaTek 天玑5G 移动平台的信息,请访问:
https://www.mediatek.cn/products/smartphones/dimensity-5g

了解更多MediaTek Helio G系列4G移动平台的信息,请访问:

https://www.mediatek.cn/products/smartphones/helio-g

关于MediaTek

MediaTek是全球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在移动终端、智能家居应用、无线连接技术及物联网产品等市场位居领先地位,一年约有20亿台内建MediaTek芯片的终端产品在全球各地上市。MediaTek力求技术创新并赋能市场,为5G、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语音助手设备、可穿戴设备与车用电子等产品提供高效能低功耗的移动计算技术、先进的通信技术、汽车解决方案以及多媒体功能。MediaTek致力让科技产品更普及,因为我们相信科技能够改善人类的生活、与世界连接,每个人都有潜力利用科技创造无限可能(Everyday Genius)。了解更多资讯,请浏览:www.mediatek.com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该参考设计将助力OEM厂商打造下一代无线AR眼镜,赋能开启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

  • 该无线AR智能眼镜参考设计移除了AR眼镜与兼容[1]智能手机、Windows PC或处理单元之间的连接线,并通过全新FastConnect XR软件套件和已集成的高通FastConnect 6900移动连接系统,实现几乎无时延的AR体验。

  • 该参考设计外形缩小40%,重量分布更加均衡[2],目前正面向部分OEM厂商出样。

2022520日,圣迭戈——高通技术公司宣布推出搭载骁龙®XR2平台的无线AR智能眼镜参考设计,标志着推动XR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该无线参考设计将帮助OEMODM厂商打造更具无缝体验和成本效益的原型机,进而推出轻量化的顶级AR眼镜,赋能开启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

性能更出色,外观更时尚专为XR设备打造的旗舰骁龙XR2平台现在将强大性能带给小巧轻薄的AR眼镜产品形态。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AR参考设计硬件,外形缩小40%,拥有更符合人体工学的均衡重量分布[3],从而提升佩戴舒适性。视涯技术提供的双micro-OLED双目显示屏,支持高达90Hz1920x1080单眼分辨率和零运动模糊(no-motion-blur)特性,将助力打造无缝AR体验。AR智能眼镜上的两个单色摄像头和一个RGB摄像头可支持六自由度(6DoF)头部追踪、手部追踪和手势识别,以实现AR精准度。

真正的无线XR:该参考设计采用系统级解决方案,支持无线分离式处理架构,从而在智能手机和AR眼镜之间对计算负载进行分配。为了实现真正的沉浸式AR体验,该设备支持小于3毫秒的智能手机和AR眼镜间的时延。借助FastConnect 6900移动连接系统解决方案,该参考设计提供全面的Wi-Fi 6/6E和蓝牙连接,为用户提供商用面市的最快速率和更广泛的覆盖。搭配全新高通FastConnect XR软件套件使用,系统集成厂商和应用开发商能够获得以下优化特性:

  • 面向XR负载进行优化的优先信道接入和更出色的负载控制,缩短“动作-渲染-显示M2R2P)”的时延,减少抖动并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 专为低功耗运行设计的电源模式,能够在不影响时延的情况下,实现更持久稳定的XR体验。

1.png

通过顶级技术和创新产品形态的结合,高通技术公司将不断满足多样化的消费类和企业级客户需求,助力推动AR规模化扩展至广阔大众市场。无线AR智能眼镜参考设计现已面向部分合作伙伴提供,并预计在未来几个月提供给更多合作伙伴。

关于高通公司

高通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线科技创新者,也是5G研发、商用与实现规模化的推动力量。把手机连接到互联网,我们的发明开启了移动互联时代。今天,我们的基础科技赋能了整个移动生态系统,每一台3G4G5G智能手机中都有我们的发明。我们将移动技术的优势带到汽车、物联网、计算等全新行业,开创人与万物能够顺畅沟通和互动的全新世界。


[1] 与部分智能手机、主机处理单元和PC兼容,包括但不限于搭载骁龙®8系移动平台的终端或搭载骁龙®计算平台的PC

[2] 与搭载骁龙XR1平台的AR智能眼镜相比

[3] 与搭载骁龙XR1平台的AR智能眼镜相比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第一代骁龙8+和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面向旗舰和高端智能手机提供先进移动体验

  • 高通技术公司全新旗舰级平台第一代骁龙8+实现能效和性能双突破,带来全面提升的极致终端侧体验。

  • 第一代骁龙7支持一系列广受欢迎的高端特性和技术,能够带来卓越移动游戏体验、高速连接、智能影像和出众拍摄能力。

  • 全球众多OEM厂商预计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陆续推出搭载上述全新移动平台的商用终端。

  • Counterpoint ResearchIDC[1]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市场报告显示,高通技术公司在全球旗舰Android智能手机SoC市场份额中保持领先。

2022520日,圣迭戈——高通技术公司宣布推出全新移动平台——第一代骁龙®8+第一代骁龙7,赋能下一代旗舰和高端Android智能手机。其中,全新旗舰平台骁龙8+实现了能效和性能双突破,能够带来全面提升的极致终端侧体验。骁龙7支持一系列广受欢迎的高端特性和技术,为全球更多用户带来卓越移动体验。Counterpoint ResearchIDC1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市场报告显示,高通技术公司在全球旗舰Android智能手机SoC市场份额中保持领先。

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手机业务总经理Christopher Patrick表示:“在智能手机领域,我们的首要重点是为行业提供开创性的新特性和新技术,助力客户打造旗舰终端。我们首先在骁龙8系中实现这些新特性,然后将其在移动产品路线图中逐渐下沉。全新推出的第一代骁龙8+和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都将在相应层级中赋能突破性用户体验。”

1.png

第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

第一代骁龙8+作为公司的最新旗舰移动平台,能够带来全面提升的极致终端体验,让用户可以全天候畅享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全球众多领先OEM厂商和品牌将采用骁龙8+,包括华硕ROG、黑鲨、荣耀、iQOO、联想、Motorola、努比亚、一加、OPPOOSOMrealme、红魔、Redmivivo、小米和中兴,商用终端预计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面市。

  • 极致游戏骁龙8+支持全部Snapdragon Elite Gaming特性,能够提供超流畅的操控响应、色彩丰富的HDR场景和最佳视觉质量,以及众多端游级特性。凭借进一步的增强,骁龙8+集成的高通Adreno GPU实现了高达10%的频率提升和30%的功耗降低,赋能极致游戏体验。此外,凭借该平台的能效提升,游戏续航将延长高达60分钟。骁龙8+采用的高通Kryo CPU也实现了10%的处理速度提升,和30%的能效提升。

  • 专业影像:骁龙8+支持最新Snapdragon Sight骁龙影像技术,包括8K HDR视频录制等先进特性,能够将智能手机视频拍摄体验提升到全新水平。该平台能够以顶级HDR10+格式进行拍摄,捕捉超过10亿色。

  • 无可比拟的强劲AI:在第七代高通AI引擎的加持下,Snapdragon® Smart能够提供高达20%的能效提升,全面赋能先进AI用例,实现直观的、深度交互体验,例如经典的徕卡Leitz虚化效果。

  • 全速连接:面向移动端的全套Snapdragon® Connect特性能够带来业界最佳的5GWi-Fi和蓝牙连接体验。骁龙X65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可提供极速的连接和出色的能效,从而延长用户与亲朋好友的通话时间超过5.5小时。高通FastConnect 6900移动连接系统支持出色的Wi-Fi和蓝牙体验以及Snapdragon Sound骁龙畅听技术,支持CD品质无损音质、面向流畅游戏体验的超低时延和稳健连接。

2.png

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

第一代骁龙7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高端特性和技术带给全球更多的用户,包括卓越移动游戏体验、高速连接、智能影像和出众拍摄能力。全球领先OEM厂商和品牌包括荣耀、OPPO和小米,将采用第一代骁龙7,商用终端预计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面市。

  • 卓越移动游戏体验:骁龙7支持部分Snapdragon Elite Gaming特性,比如Adreno图像运动引擎,该特性可在近乎同等功耗下使帧率翻倍,带来更佳游戏体验。同时,该平台的Adreno GPU性能进一步增强,其图形渲染速度提升超过20%。该平台还支持沉浸式QHD+显示,以及面向多人游戏的防啸叫功能等增强音频体验。

  • 出众的拍摄能力:第一代骁龙7采用Qualcomm SpectraISP,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三个摄像头进行拍摄,或拍摄分辨率高达2亿像素的照片,该特性首次在骁龙7系中实现支持。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利用单帧逐行4K HDR生成具有出色对比度、清晰度和逼真度的照片,带来更明亮的亮部和更深的暗部。

  • 智能影像:骁龙7的摄像头功能和第七代高通AI引擎相结合,能够基于300个人脸特征点实现深度学习人脸检测,支持更准确的自动对焦,即使拍摄对象佩戴口罩也可实现。此外,骁龙7AI性能也提升了高达30%

  • 保险库级别的安全特性: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包含专用信任管理引擎,并且符合Android Ready SE标准,将用户信息安全和对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放在首位,该特性也是首次在骁龙7系中实现。

  • 高速连接: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采用第四代骁龙X62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和FastConnect 6900移动连接系统,能够支持出色的Wi-Fi和蓝牙功能,以及首次在骁龙7系中实现支持的Snapdragon Sound骁龙畅听技术,打造无抖动的极致沉浸式体验。

*全部与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相比

**全部与骁龙778G 5G移动平台相比

电池续航和存储因终端、设置、使用情况和其他因素而异。

关于高通公司

高通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无线科技创新者,也是5G研发、商用与实现规模化的推动力量。把手机连接到互联网,我们的发明开启了移动互联时代。今天,我们的基础科技赋能了整个移动生态系统,每一台3G4G5G智能手机中都有我们的发明。我们将移动技术的优势带到汽车、物联网、计算等全新行业,开创人与万物能够顺畅沟通和互动的全新世界。


[1] 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旗舰指售价80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

围观 8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20日,OPPO官方宣布,定于本月23日发布的Reno8 Pro将全球首发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此次OPPO Reno8系列通过全新骁龙7移动平台的旗舰实力,搭配自研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芯片,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与影像实力方面的强劲升级。

1.jpg

Reno8 Pro全球首发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

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采用4nm制程工艺,使用ARM V9架构,实现了多项新升级。与骁龙888同款的Adreno 660 GPU大幅提升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的图形性能,GPU图形渲染速度提升了20%;升级的AI单元更帮助全新骁龙7移动平台获得30%的AI性能提升。

全新升级的Spectra 580 ISP,使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与Reno8系列紧密配合,经由OPPO双定制人像镜头和更多专业影像配置,带来上佳影像表现。

与此同时,全新OPPO Reno8系列还适配天玑8100-MAX旗舰处理器,将共同为消费者打造全新手机使用体验。更多新品信息,敬请期待5月23日19:00的OPPO Reno8系列新品发布会。

关于OPPO

OPPO于2008年推出第一款“笑脸手机”,由此开启探索和引领至美科技之旅。今天,OPPO 凭借以Find X 和Reno系列手机为核心的多智能终端产品,ColorOS操作系统,以及 OPPO Cloud、OPPO+等互联网服务,让全球消费者尽享至美科技。OPPO 业务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4万名OPPO员工共同致力于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20日,Graphcore®(拟未)在Wave Summit 2022深度学习开发者峰会上正式宣布加入硬件生态共创计划。Graphcore和百度飞桨将基于该共创计划共同研发技术方案,协同定制飞桨框架,建设模型库与场景范例,以“IPU+飞桨”为产业赋能,推动产业AI化转型和升级。目前,Poplar® SDK 2.3与百度飞桨2.3已经完全集成,相关代码将于今日在百度飞桨的GitHub上线供开发者获取。

6xsacpYk5S.png

百度飞桨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功能丰富、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截至2022年5月,百度飞桨已经汇聚了477万开发者,创建56万个AI模型,累计服务18万家企事业单位。硬件生态共创计划是飞桨“大航海”计划2.0的重要部分之一。Graphcore作为计划的参与成员之一,将协同百度飞桨进一步建设基于IPU的百度飞桨框架,丰富面向云和数据中心、互联网、金融、医疗和生命科学、汽车、教育、智慧零售等各个AI领域应用场景的模型库与场景范例,以IPU加速AI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和应用。

Graphcore是百度飞桨硬件生态圈的初始成员之一,是百度飞桨重要的硬件合作伙伴。2021年,百度飞桨就已经实现了在Graphcore IPU上训练与推理的全面支持,并开源了相关代码。双方团队就在IPU-POD16上进行数据并行与模型并行,以及在Bert-Base模型上进行精读和吞吐量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性能效果。结果证明,运行在IPU硬件上的百度飞桨解决方案,在目前主流的AI训练任务和前沿AI创新模型任务上,可以取得很好的加速效果。最近,Graphcore发布了以世界首款3D WoW处理器Bow IPU为核心的Bow系统。和上一代产品相比,Bow系统可以在无需更改现有代码的情况下提供40%的性能提升和16%的电源效率提升。百度飞桨开发者无需更改现有代码,就可以自上一代IPU系统迁移到最新的Bow系统,以Bow系统的强大性能加速开发进程。

Graphcore中国工程副总裁、AI算法科学家金琛表示:“百度飞桨作为优秀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受到了广大开发者的青睐并被广泛采用。它在深耕自身领域的同时,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携手合作伙伴共建生态,为共创工具、模型、产业案例与实践经验提供了基座。Graphcore很高兴能够不断深化与百度飞桨的合作,充分发挥IPU的加速作用,让高效AI算力顺畅地流通,为百度飞桨开发者提供计算支持,携手赋能各领域产业AI化的转型和升级。”

百度飞桨产品团队负责人赵乔表示:“Graphcore是百度飞桨长期以来的重要合作伙伴。Graphcore的IPU系统和Poplar软件在我们双方的合作中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易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等AI领域都展示出了显著的加速效果,在许多应用场景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我们期待在硬件生态共创计划中与Graphcore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进AI技术的应用,以AI赋能各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未来,Graphcore和百度飞桨计划围绕百度飞桨在Bow系统上的应用展开探索,通过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功能体验的持续优化赋能加速AI产业落地,实现生态繁荣共赢。

关于Graphcore

Graphcore的智能处理器(IPU)硬件和Poplar软件帮助创新者在机器智能方面实现新突破。IPU是第一个专为机器智能设计的处理器,与通常用于人工智能的其他计算硬件相比,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Graphcore已从领先的金融和战略投资者那里筹集了超过7.1亿美元资金,总部位于英国布里斯托,在英国剑桥和伦敦、中国北京、挪威奥斯陆、美国帕拉奥图、德国慕尼黑、法国巴黎、韩国首尔、日本东京、新加坡设有办公室。

获取更多Graphcore资讯,阅读深度技术文章,并与其他创新者们一起交流,敬请访问https://www.graphcore.cn/或者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Graphcore”。

关于百度飞桨

飞桨(PaddlePaddle)以百度多年的深度学习技术研究和业务应用为基础,集深度学习核心训练和推理框架、基础模型库、端到端开发套件和丰富的工具组件于一体,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功能丰富、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目前,飞桨已凝聚477万开发者,基于飞桨开源深度学习平台创建56万个模型,服 务18万家企事业单位。飞桨助力开发者快速实现AI想法,创新AI应用,作为基础平台支撑越来越多行业实现产业智能化升级。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包括汽车在内的所有移动产品提供半导体IP领先提供商Arasan宣布推出其第2CAN IP 

Arasan宣布即刻起提供CAN 2.0和CAN FD规范的第2代CAN IP。该控制器经过重新架构和升级,可降低功耗和面积,使其除Arasan的主要ASIC IP市场外还适合用于FPGA应用。尽管汽车领域在电源方面的要求不像手机那样严格,但也要依赖电池电量,而Arasan在这些控制器上采用的节电技术有助于节省电池电量。FPGA的采用在汽车和工业领域非常普遍,因此面积优化是为这些下一代控制器设定的另一项标准。

Arasan的第二代CAN控制器内核按照CAN2.0和CAN FD规范执行串行通信。 该IP核支持CAN 2.0A和CAN 2.0B协议、TT-CAN、CAN-FD(ISO 11898-1.2015,以及早期ISO和非ISO Bosch规范), 可针对CAN 2.0和多个器件进行高达1 Mbps的完全编程。  我们的第二代CAN IP核设计用于提高可靠性,加快错误报告速度,设有先进的错误管理单元,可防止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并防止消息碰撞。

Arasan的第二代IP控制器内核可使用标准AMBA AHB/AXI接口与主机处理器便捷集成。 我们高度可配置的控制器内核支持可编程中断控制器、数据和波特率、接受滤波器和灵活的缓冲方案,因此可针对应用的特定需求进行微调。

Arasan的第二代CAN IP完全由Arasan内部团队构建和设计,由设计人员直接提供工程支持。 此外,该IP核在美国设计,因此可用于在支持人员方面需获得美国安全许可的项目。除汽车领域外,国防和航空领域也是Arasan容错CAN IP的一个主要目标市场。

Arasan的CAN IP已通过多个获许可方和ASIL要求实现了合规。

更多信息请见https://www.arasan.com/products/can-fd/

关于Arasan
Arasan将其基于标准的IP置于移动SoC业务的核心,处于"移动"发展的最前沿。Arasan的高质量硅验证全IP解决方案包括数字IP、AMS PHY IP、验证IP、HDK和软件。Arasan拥有一个面向汽车、无人机和物联网的专注于移动SoC的产品组合。Arasan Chip Systems自2005年以来一直是移动存储和移动连接接口领域的MIPI协会骨干成员,现已交付超过10亿枚配置了我们的MIPI IP的芯片。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Mizhou (Michelle) TanADI 公司RF产品应用工程师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跳频(FH)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灵活设计ADRV9002 SDR收发器的锁相环(PLL)架构来实现四大跳频特性。这些特性可为用户提供强大的跳频功能,让他们能够处理单通道和双通道操作模式下的Link 16和快速实时载波频率负载等应用。此外,跳频与多芯片同步(MCS)和数字预失真(DPD)技术的结合使ADRV9002 SDR收发器成为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可满足当今复杂通信系统中的更高要求。

简介

与传统的无线电通信不同,跳频(FH)定义了一种通过快速改变载波频率1来发送无线电信号的方法,Nikola Tesla在1903年的美国专利“信号传输方法”中首次提到了这种方法。后来,在1942年,女演员Hedy Lamarr和作曲家George Antheil进一步巩固了这一概念,他们从钢琴的按键数量得到启发,在88个频率之间切换,以防止鱼雷的无线电控制受到干扰。一百多年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固定指挥点之间的非实时、低速通信,到当代飞机、舰船和陆地系统之间的实时、高速多媒体通信,跳频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此外,跳频已广泛应用于许多无线个人通信网络,如蓝牙®个人局域网(PAN),以及消费电子和业余无线电领域,如对讲机、汽车模型和无人机。

什么是跳频?

跳频的概念如图1所示。如果将整个频带和持续时间划分为二维网格,那么在任何给定的时隙,将会使用不同的频率子带进行通信。跳频模式的随机性相当于增加了另一个只能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解码的安全层,使其具有较高的抗窄带干扰能力和较强的抗恶意拦截和封锁的能力。此外,跳频信号相互干扰小,可以和其他传统通信共享带宽,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随着跳频速率加快且使用更多的子频带,跳频的优势变得更加突出,成为对许多不同应用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ADI技术文章图1 -提供显著跳频(FH)优势的下一代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收发器.jpg

1.跳频的概念

下一代SDR收发器

ADRV9002是一款双窄带和宽带SDR收发器,提供出色的RF性能和先进的系统功能,例如DPD和跳频。ADRV9002的工作频率为30 MHz至6 GHz,覆盖超高频(UHF)频带;特高频(VHF)频带;工业、科学和医疗(ISM)频带和蜂窝频段。可以支持窄带(kHz)和不超过40 MHz的宽带操作。图2显示了ADRV9002的简化示意框图。其中包括发送和接收双通道,以及一组高级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许多其他收发器都是将一个PLL专用于接收数据路径,另一个专用于发送数据路径,而以红色方框中显示的ADRV9002 PLL结构则比较独特,它在器件中使用两个RF PLL,并且可以选择将两个PLL提供给任何接收器或发送器使用,两个一起用或一个都不用。这种灵活性是在各种TDD应用中支持跳频的关键,例如单通道和双通道操作,包括仅发送模式(1T/2T)、仅接收模式(1R/2R)和发送/接收模式(1T1R/2T2R)。双通道操作支持通道分集和通道多路复用。此外,可以在乒乓模式下使用两个PLL,以满足严格的跳频时序要求。

ADRV9002的四大跳频特性

通过两个PLL多路复用和PLL快速重新调谐实现特快速跳频

跳频是通过在切换到不同频率之前重新调谐PLL来实现的。ADRV9002根据PLL的使用情况提供不同的跳频模式。2图1中的每个时隙代表一个跳帧,可以分为一个转换时间段和一个停留时间段,如图3所示。

ADI技术文章图2 -提供显著跳频(FH)优势的下一代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收发器.jpg

2.采用灵活的PLL设计的ADRV9002简化示意框图

ADI技术文章图3 -提供显著跳频(FH)优势的下一代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收发器.jpg

3.跳帧结构

在较慢的跳频模式下,如果频率变化之间的转换时间足够长(比通道设置时间和所需的PLL调谐时间长),则TDD操作中的一对发送和接收通道只需要一个PLL(称为一个PLL重新调谐模式)。为了实现更快的跳频和更短的转换时间(比通道设置时间和所需的PLL调谐时间短),在器件中则可以使用两个锁相环(称为两个PLL多路复用模式)。两个PLL以乒乓方式相互协调:当一个PLL用于当前频率时,另一个PLL则重新调谐至下一个频率。这样就可以实现快速跳频,从而大大缩短不同频率变化之间所需的转换时间。表1总结了这两种模式。

1.ADRV9002跳频模式(基于PLL的使用情况)

跳频模式

转换时间

通道对的 PLL

允许的PLL 重新调谐时间

PLL多路复用

<PLL重新调谐时间

两个PLL

<两次转换   + 一次停留时间

PLL重新调谐

>PLL重新调谐时间

一个PLL

<一次转换时间

如表1所示,要选择两种模式中的哪一种,由用户定义的转换时间决定。

图4进一步解释了PLL多路复用模式概念。如前所述,每个时隙代表一个跳帧,它由一个转换时间段和一个停留时间段组成。当一个PLL在停留时间内使用时,另一个PLL从同一跳帧的转换时间开始时即开始进行调谐。它可以一直进行调谐,直到下一个跳帧的转换时间段结束为止。所以,只要所需的PLL调谐时间比一次停留时间和两次转换时间的总和短,PLL多路复用模式就是成功的。

ADI技术文章图4 -提供显著跳频(FH)优势的下一代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收发器.jpg

4.用于快速跳频的PLL多路复用模式

PLL多路复用模式下的跳频对军事应用来说至关重要,例如Link 16。Link 16被认为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使用的最重要的战术数据链路标准之一,它使用960 MHz至1.215 GHz射频频段的抗干扰高速数字数据链路。3通过在初始化时准确校准整个跳频范围,ADRV9002采用快速PLL重新调谐模式来满足严格的时序要求。PLL重新调谐时间取决于ADRV9002 PLL参考时钟速率。表2显示在不同的PLL参考时钟速率下所需的快速PLL重新调谐时间。PLL参考时钟速率为300 MHz时,快速PLL重新调谐时间约为15 μs。Link 16的跳帧长度为13 μs时,如果转换时间大于2 μs,在使用PLL多路复用模式时使用15 μs的PLL重新调谐时间即可满足时序要求,具体如表1所示。

2.使用快速PLL重新调谐模式时的PLL重新调谐时间

PLL参考时钟(MHz)

快速PLL重新调谐时间(μs)

30

91

38.4

77

50

56

100

27

150

21

200

20

250

17

300

15

正如论文“在存在窄带干扰的情况下,通过缓慢、平坦的Nakagami 衰减通道传输的JTIDS/Link 16型波形的性能分析”3中所述,Link 16消息数据可以作为单脉冲或双脉冲发送,具体由打包结构决定。单脉冲结构包含6.4 μs开启时间和6.6 μs关闭时间,总持续时间为13 μs。双脉冲结构由两个单脉冲组成,它们传输相同的数据,但使用不同的载波频率,如图5所示。所以,转换时间大致为6.6 μs (>2 μs),因此使用ADRV9002实现Link 16跳频是完全可行的。

ADI技术文章图5 -提供显著跳频(FH)优势的下一代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收发器.jpg

5.标准的Link 16双脉冲结构

图6显示ADRV9002发送输出(功率与时间以及频率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采用Link 16型跳帧(为简化起见,仅使用发送跳频)。注意,为了显示ADRV9002可实现的最短转换时间,实验未使用图5中所示的标准Link 16脉冲结构,而是开启时间从6.4 μs增加到11 μs,关闭时间从6.6 μs缩短到2 μs。将Tektronix RSA306B频谱分析仪连接至ADRV9002评估板的发送输出端口,以进行观察。上方的图显示功率与时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每隔13 μs就会进行发送跳频,连续发送跳帧之间的转换时间大约为3 μs。下方的图显示频率与时间的关系。在这个实验中,发送载波频率以1 MHz的步长在四个不同的频率之间循环。正如预期的一样,下方的图证实了发送输出也以1 MHz的步长在四个不同的频率之间循环,并且在整个停留时间段内都具备出色的频率精度。

ADI技术文章图6 -提供显著跳频(FH)优势的下一代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收发器.jpg

6.Link 16 Tx跳频的发送输出

通过使用更先进的测试设备(例如Keysight E5052B和R&S FSWP)可以进一步测量Link 16跳频的频率精度。在表3所示的测量示例中,发送载波频率在400 MHz、400.1 MHz、400.2 MHz和400.3 MHz时跳频。发送输入信号也相应的同步变换频率从而使所有跳帧生成400 MHz的频率输出。测量持续时间设置为100 μs,其中包括7个完整的跳帧。每隔128 ns测量一次频率。可以看出,在停留时间开始时,PLL已经完全锁定。停留时间期间的频率误差取决于相位噪声性能。表3显示这7个连续跳帧的平均、最大和最小频率偏移(输出频率和400 MHz之间的绝对差值)性能。在大多数帧中,平均频率误差低于1 ppm。数十次实验显示出同样的结果。注意,测量值可能因设备和测试配置而异。

3.Link 16跳频的频率精度性能

跳帧编号

平均频率误差(Hz)

最大频率误差(Hz)

最小频率误差(Hz)

1

348

730

46

2

424

997

4

3

267

563

20

4

327

892

7

5

253

569

2

6

394

903

12

7

253

677

17

ADRV9002还提供了用户微调PLL环路滤波器带宽的能力。当PLL环路滤波器带宽配置为1200 kHz时,可以实现表3所示的性能。较大的PLL滤波器带宽可以减少PLL重新调谐时间,确保在停留时间开始前PLL完全锁定。建议用户进一步评估其应用中所需的相位噪声性能来选择最合适的环路滤波器带宽。

使用静态和动态的方式加载高达128个不同频率的跳频表

ADRV9002针对所有跳频模式使用跳频表概念。2跳频表中的每一项包含了跳帧的频率和其他操作参数。跳频表可以是静态加载的,这表示它在初始化期间加载,之后不允许即时更改。它也可以是动态加载的,即在执行跳频期间加载;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即时更改表的内容。此外,还使用了类似乒乓的概念,因此用户可以选择性地加载两个不同的表,每个表包含最少1个、最多64个项。在一个表用于当前跳帧时,加载另一个表,准备用于下一个跳帧。每个项都会通知ADRV9002关于某个跳帧的配置。可以通过自动递增索引方式(如果是两个跳频表,则是从第一个表的第一项开始,到第二个表的最后一项,然后重新回到第一个表的第一项,如果是一个跳频表,则是连续循环),或通过数字GPIO指示的特定项对跳频表进行随时索引。

图7显示跳频表A和B,每个包含N个项(1 ≤ N ≤ 64)。表中的每个项包含4个重要参数:跳频、中频(仅用于接收IF模式)、接收增益表的索引,以及发送衰减。在TDD操作中,用户必须通过专用的通道设置信号(每个发送通道一个,每个接收通道一个)来通知ADRV9002为每个跳帧启用了哪个通道(发送或接收)。所以,尽管跳频表中的每个项都同时包含接收和发送参数,但只会使用相关参数。

ADI技术文章图7 -提供显著跳频(FH)优势的下一代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收发器.jpg

7.ADRV9002跳频表内容和索引方法

在进一步探讨如何在跳频模式中使用跳频表之前,需要先了解ADRV9002和基带集成电路(BBIC)之间的大体的通信方式。

如图8所示,BBIC作为跳频操作的主要部分,会设置跳频模式、通道设置信号(Rx1_ENBALE、Rx2_ENABLE、Tx1_ENABLE和Tx2_ENABLE)、HOP信号(HOP1和HOP2),以及静态或动态跳频表(包含跳频、接收IF频率、接收增益表的索引和发送衰减)。BBIC通过SPI接口或DGPIO与ADRV9002通信。ADRV9002作为一个节点接收来自BBIC的信号,然后相应地配置数据路径和LO进行跳频。

图9所示为一个动态表示例,每个跳频表A和B仅加载一个频率。这是一种极端情况,允许用户即时更改每个帧的跳频。本示例使用PLL多路复用模式。如图8所示,跳频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定义跳帧的时序边界,如之前所述,每个跳帧由转换时间和停留时间组成。通道设置信号上升沿定义一个帧延迟(在PLL多路复用模式下,这种延迟是必要的)之后的跳帧类型。

ADI技术文章图8 -提供显著跳频(FH)优势的下一代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收发器.jpg

8. ADRV9002BBIC如何在跳频期间互相通信的大概框图

注意,通道设置信号既可以表示发送设置信号,也可以表示接收设置信号。图9显示了该信号的简化版本示意图。由于TDD操作同时涉及发送和接收,用户需要分别配置发送设置信号和接收设置信号。除了指示跳帧类型,通道设置信号还可以用来触发BBIC进行跳频表加载。跳频表加载应在通道设置信号下降沿之后的那个跳频信号沿之前完成,然后PLL在同一跳频信号边沿开始调谐到该频率,并为由下一个跳频边沿指示的下一个跳帧做好准备。表A和表B以乒乓模式运行,这样加载完成后,一个表的频率用来进行跳频操作,同时对另一个表的频率实施调谐。

ADI技术文章图9 -提供显著跳频(FH)优势的下一代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收发器.jpg

9.PLL多路复用模式下,动态的使用跳频表加载一个频率的示例

图10显示通过动态方式使跳频表每次加载4个项和8个项时发送输出频率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发送输入具有0 kHz、–100 kHz、–200 kHz和–300 kHz频率的4个帧,并通过连续循环这些帧将其馈送到ADRV9002。它与跳帧完全匹配和同步,所以0 kHz输入帧对应3.1 GHz LO。跳频期间,当LO变更为下一频率,发送输入频率也变更为下一频率。

在执行跳频时,动态加载表A和表B(为了简化和便于观察,每次加载时表内容不改变)。对于每次加载4项,在3.1 GHz输出频率会看到四个连续的发送输出帧,然后在3.1004 GHz输出频率也会看到四个连续的发送输出帧,然后以这种模式循环往复。对于每次加载8项,在3.1 GHz输出频率会看到四个连续的发送输出帧,在3.1004 GHz输出频率4个连续帧,在3.1008 Hz输出频率四个连续帧,以及3.1012 GHz输出频率四个连续帧,然后以这种模式循环往复。图8所示的发送输出证实动态表加载操作如预期完全一致。

使用双通道来实现通道分集与通道多路复用

如图2所示,ADRV9002支持发送和接收双通道。可以对两个通道应用跳频,以实现通道分集或通道多路复用。

要实现分集,需使用同样的PLL(一个或两个)、同样的跳频表和TDD时序配置使两个通道同时跳频。用户可以启用ADRV9002提供的MCS功能,确保同一个或不同ADRV9002器件上的多个通道彼此完全同步,以保证确定性延迟。还可以通过MCS实现相位同步,但必须在每次PLL重新调谐频率时执行相应操作。通过MCS,实现了多个通道在跳频期间的同步,使ADRV9002成为对涉及跳频的MIMO分集应用来说非常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了解在跳频期间使用MCS的要求和限制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ADRV9001系统开发用户指南2

对于通道多路复用,每对发送和接受通道使用一个PLL,彼此独立地执行跳频。其中一个限制是特快跳频(要求为一个发送和接收通道对配备两个PLL)无法用于使一个ADRV9002器件的两对通道进行多路复用。

除了2T2R模式,还值得一提的是:ADRV9002还支持1T2R和2T1R的跳频操作,因而可以更灵活地满足用户的特定要求。

支持跳频DPD操作同时进行

ADRV9002还支持窄带和宽带应用的DPD操作。它在实现符合标准的相邻通道功率泄漏比(ACPR)性能的同时,修正功率放大器(PA)的非线性,从而显著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ADRV9002的一个高级功能是DPD可以和跳频一起执行。在这种情况下,ADRV9002允许用户配置多达8个频率区域,而DPD算法为每个频率区域创建一个优化解决方案。针对每个区域,DPD解决方案作为一组系数,可以分别在传输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存储和加载。这可以确保在整个跳频范围内保持PA线性度。

由于DPD是一个自适应滤波过程,必须周期性地捕获一组样本进行系数计算,因此跳帧长度需要足够长才能满足DPD捕获长度要求。但是,如果用户只使用初始加载的DPD系数,无需进行DPD更新,则不存在这种限制。

ADRV9002的跟踪校准通常不会在快速跳频期间进行。但是,会根据用户的跳频配置,基于多个频率区域执行初始校准,以实现最佳性能。

使用ADRV9002收发器评估软件(TES)进行跳频性能评估

用户可以通过ADRV9002 TES软件在评估板上充分测试跳频性能。TES支持Xilinx® ZC706和ZCU102 FPGA评估板。2如图11所示,可以轻松使用跳频配置页面来配置跳频参数,包括跳频操作模式、跳频表、GPIO设置和TDD时序等。TES内置FPGA同步功能,因此用户能够准确控制TDD时序,确保发送或接收帧能完全与跳帧同步。TES中还提供许多跳频示例,供用户进一步分析研究。

ADI技术文章图10 -提供显著跳频(FH)优势的下一代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收发器.jpg

10.用动态加载跳频表的方法每次载入4项和8项的跳频结果比较

ADI技术文章图11 -提供显著跳频(FH)优势的下一代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收发器.jpg

11.通过TES配置跳频

结论

跳频是下一代SDR收发器ADRV9002的先进系统特性之一。ADRV9002使用两个PLL、多种跳频模式,以及通过灵活加载和索引跳频表的方法,为用户提供出色的跳频能力,以便应对各种应用并满足更高系统要求。所有功能都可以通过ADRV9002 TES和软件开发套件(SDK)进行全面评估。

参考资料

1 John G. Proakis。数字通信,第3版。McGraw-Hill,1994年3月。

2UG-1828ADRV9001系统开发用户指南。ADI公司,2021年10月。

3 Kao Chin-Han。“在存在窄带干扰的情况下通过缓慢、平坦的Nakagami 衰减通道传输的JTIDS/Link 16型波形性能分析。”美国海军研究生院,2008年。

作者简介

Mizhou (Michelle) Tan是ADI公司的产品应用工程师。3年来,她一直为RF收发器产品和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支持。在加入ADI公司之前,她获得了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新泽西理工学院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从2004年至2018年,她分别在Agere Systems、LSI Logic和Intel Corp.担任算法、系统和软件工程师。她在技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5余篇,在无线通信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拥有9项已授权专利。联系方式:michelle.tan@analog.com。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20,英特尔出席在线上举办的Wave Summit 2022深度学习开发者峰会,与众多人工智能专家、开发者与架构师,及知名学者等行业从业者一道分享英特尔与百度在人工智能各领域应用的创新突破,并深度展现如何通过包括oneAPI OpenVINO在内的软件优化,及丰富的人工智能全栈硬件产品组合,助力最新发布的飞桨v2.3版本实现模型性能的优化升级,及其在多个垂直领域的实践应用。与此同时,英特尔亦联合百度发布飞桨硬件生态伙伴共创计划,共创软硬一体人工智能生态。

1.png

英特尔高级首席工程师、物联网事业部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张宇表示,英特尔始终致力于以强大的产品组合和开放的软件生态系统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普及,进而推动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百度飞桨作为行业领先的深度学习平台,与英特尔具有长期良好深度的合作基础,未来不仅将深耕产品技术创新,亦将进一步丰富软件优化方案,并通过强大的生态赋能为开发者带来便利,共创人工智能新体验。

百度飞桨总架构师于佃海表示,深度学习框架和芯片一起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飞桨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功能丰富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以百度多年深度学习技术研究和业务应用为基础,集深度学习核心训练和推理框架、基础模型库、端到端开发套件、丰富的工具组件于一体,积极与英特尔在内的主流芯片厂商深度适配并融合创新,形成了软硬协同优势,构建了繁荣的人工智能生态圈。

在人工智能科学领域,英特尔和百度工程师携手从零到一,在分子动力学领域共同研发,基于英特尔oneAPI和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并利用深度学习加速技术AVX512指令集,优化分子动力学(MD)模型,且支持软件LAMMPS,调优后能满足研究需要,有效提升用户深度学习应用的工作效率。目前该产品已开放测试,赋能材料研发工作,助力深度学习技术在人工智能+科学计算领域的应用,并奠定了人工智能框架与传统科学计算相结合的基石。

此外,秉承“软件优先”的人工智能策略,英特尔亦在诸如智能零售、生命科学、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开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进展。在智能零售领域,英特尔以OpenVINO助力百度智能云打造数字化门店解决方案。采用英特尔酷睿CPU的英特尔边缘计算盒,基于OpenVINO的模型优化,可支持4~8路精准客流分析,能够实现针对员工、外卖、保洁等特定人群高准确度的分类去重。同时,得益于OpenVINO™ 工具套件近三年半以来的最大升级,其以更新和更简洁的API、更广泛的模型支持、出色的可移植性与性能,与飞桨一道为开发者带来极致体验。在生命科学领域,英特尔亦通过oneAPI软件对DeepMind AlphaFold2进行逐个模块的加速,为其带来预处理的高通量优化和架构之外的模型推理优化,以应对目前蛋白结构分析和大数据测序所带来的高效率、快速人工智能解析的需求,创新生命科学研究范式。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领先行业的软件优势,英特尔亦具备丰富的人工智能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英特尔致力于通过一系列跨计算的CPUFPGAGPU及专用的人工智能加速器(Habana Gaudi)来为人工智能提供技术基础,并通过全栈式硬件产品组合来满足用户不同场景的使用需要。其中,即将发布的代号为Sapphire Rapids的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采用Intel 7制程工艺制造,是迄今为止英特尔功能最丰富的至强性能核处理器。其凭借全新的集成加速器,通过针对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软硬件优化,相较上一代产品能够提供高达301的性能提升。

万物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变革各行各业,并有望在未来改善每个人的生活。未来,英特尔将始终秉承“推动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策略,携手百度通过软件优化和产品技术创新,助力开发者更便捷地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以及大幅降低用用户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门槛,加速人工智能在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创新与落地。

1在将微服务负载平衡器移至代号为Mount Evans的英特尔IPU ES2000后,测试得出性能差异。测量显示,Sapphire Rapids相较于Ice Lake性能提升30%。在Sapphire Rapids上,当负载均衡器从CPU移动到IPU时,测量到性能提升了30%(具体数据仍待最终确定)。测试时间为20224月。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引领者,以计算和通信技术奠定全球创新基石,塑造以数据为中心的未来。我们通过精尖制造的专长,帮助保护、驱动和连接数十亿设备以及智能互联世界的基础设施 —— 从云、网络到边缘设备以及它们之间的一切,并帮助解决世界上最艰巨的问题和挑战。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 newsroom.intel.cn 以及官方网站 intel.cn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将成熟的GaN技术与创新型封装专业知识相结合

基础半导体器件领域的高产能生产专家Nexperia今日宣布与国际著名的为汽车行业提供先进电子器件的供应商KYOCERA AVX Components (Salzburg) GmbH建立合作关系,携手研发车规氮化镓(GaN)功率模块。双方长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此次进一步合作的目标是共同开发GaN功率器件在电动汽车(EV)上的应用。

ySbRdeixaC.jpg

随着客运车辆日益电气化,市场对功率半导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在越来越高的功率密度下提供高效的功率转换。高压功率氮化镓场效应晶体管(GaN FET)与创新型封装技术相结合,可以满足对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和更低系统成本的要求。  GaN功率器件在电气化应用中不仅可以提供出色性能,还能满足市场对主流技术的可靠性、耐用性和可制造性的期望,可服务于多个市场细分领域的广泛应用。Nexperia采用成熟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在自有工厂量产GaN器件,经过验证能够满足AEC-Q101器件认证的严苛可靠性要求。

KYOCERA AVX Components (Salzburg) GmbH传感与控制部门副总裁Thomas Rinschede表示:“我们非常高兴最终将我们成功的长期关系转变为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KYOCERA AVX的战略,提供高质量的车规模块。Nexperia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他们提供高性能GaN,在汽车器件生产领域拥有极高的市场信誉。” 

Nexperia副总裁兼GaN总经理Carlos Castro评论道:“GaN器件为EV应用带来了许多益处,包括增加功率密度、提高效率和降低整体系统成本等。然而,为了更充分地发挥GaN器件的优点,尤其是在高功率系统中,优化的封装技术必不可少。Nexperia充分认可KYOCERA AVX在汽车行业的先进技术产品和领先地位,并坚信双方在车规GaN功率模块开发方面的携手合作,能够向我们的客户提供出色的EV功率系统解决方案。”

有关Nexperia GaN FET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experia.com/gan-fets

关于Nexperia

Nexperia,作为生产大批量基础半导体二极管件的专家,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各类电子设计。公司丰富的产品组合包括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ESD保护二极管件MOSFET二极管件、氮化镓场效应晶体管(GaN FET)以及模拟IC和逻辑ICNexperia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每年可交付1000多亿件产品,产品符合汽车行业的严苛标准。其产品在效率(如工艺、尺寸、功率及性能)方面获得行业广泛认可,拥有先进的小尺寸封装技术,可有效节省功耗及空间。

凭借几十年来的专业经验,Nexperia持续不断地为全球各地的优质企业提供高效的产品及服务,并在亚洲、欧洲和美国拥有超过14,000名员工。Nexperia是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745.SS)的子公司,拥有庞大的知识产权组合,并获得了IATF 16949、ISO 9001、ISO 14001和ISO 45001认证。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颗成功的IC离不开EDA软件的支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工艺发展以及IC复杂度提升,单颗IC的晶体管数量从百亿向千亿甚至万亿数量发展,同时单颗IC也集成了越来越多的IP这给IC设计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要应付工艺、复杂度提升带来的设计难度挑战,另外还要应付time-to-market带来的效率压力。

此外,由于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重,去年就连续发生知名IC公司产品设计数据被黑客窃取,或者由于灾害导致数据丢失的事件,因此,IC公司不但要考虑提升设计效率还必须要考虑设计数据的可靠性保护、设计数据的灾备、存储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鉴于此,电子创新网“芯英雄联盟”直播栏目推出有关EDA仿真的系列直播活动,每期直播将邀请2~3名嘉宾深入剖析EDA仿真中的难题与应对之道,通过技术分享帮助提升本土IC设计效率,解决IC设计中遇到的难点痛点。

这一系列直播主题覆盖:

1、EDA仿真趋势与效率提升

2、EDA仿真中的数据安全

3、EDA仿真中的数据存储选择策略

4、EDA 仿真中的数据存储部署与管理

5、大数据和AI在EDA仿真中的应用

首场直播

53119点,我们将隆重开启首场直播——《EDA仿真最新趋势和效率提升》,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直播!

pGmtTZwNSf.png

嘉宾介绍

嘉宾1:方君,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曾任职Cadence北京研发中心软件工程师,北京普拉普斯高级研发总监;现任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

嘉宾2:施钻专,华为数据存储半导体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了解半导体行业技术发展变革方向,有多年半导体行业IT基础设施咨询及规划经验,对EDA设计验证平台底层基础设施建设有深入理解。

主持人:张国斌,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兼CEO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半导体领域知名KOL。有多年的半导体媒体内容与运营经验,撰写过大量产业分析文章。(微信号:18676786761)

邀请达人榜

本次直播,我们还将开启邀请达人榜活动,只要你将自己的专属邀请海报转发出去,吸引更多人来报名,则有望获得华为最新TWS耳机,手环等奖品!赶快参与吧!(注:扫描预约成功后点击冲榜按钮就可以获得个人专属海报 ,长按海报可以保存,然后可以选择发布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等)

2.jpg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