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想从生活压力中释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户外运动、露营等,在大自然的拥抱中释放压力,解放自我,从而成为户外旅行火热的原因之一。因此,很多音箱厂商都开始推出针对户外的户外蓝牙音箱。但是市面上的蓝牙音箱普遍存在续航短、音质差等诸多痛点。

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耕耘音频市场,现针对两节锂电串联供电的户外蓝牙音箱应用,推出PD2.0/QC2.0快充+I2S输入内置DSP数字功放音频升压充电组合方案。该方案有三个组合级:

(一)整体方案设计电源采用两节锂电串联供电,充电芯片采用M3033;M3033是一款内置PD2.0/QC2.0等快充协议的多节100W升降压锂电充电管理芯片,工作电压范围 4.5-25V、可支持2-7串锂电快速充电。现在随着音箱功率越做越大,为保证续航时间而加大电池容量,户外蓝牙音箱很多采用两串多并,传统的充电管理芯片充电过程过于漫长,M3033能实现大容量锂电池组快速充电。直接使用Type-C充电,无需专用适配器、避免资源浪费。

(二)电源升压采用HT7181,两串锂电升压至15V,效率高达93%;HT7181具有2.7V至16V宽输入电压范围,可为采用单节或两节锂电池,或12V铅酸电池的应用提供支持。该器件具备14A开关电流能力,并且能够提供最高17.8V的输出电压;芯片采用ESOP-8封装,外围简单。

(三)音频放大部分采用FS2105,15V供电输出2*20W/4欧(THD+1%);FS2105E是一款集成傅里叶FS Techno音效算法的双通道中功率音频放大芯片,最高支持2x30W立体声BTL或60W单声道PBTL输出。相比较传统模拟输入的音频功放,在底噪、信噪比等方面优势明显;内置15段EQ调节及三段DRC,简洁的调音软件界面工程师容易上手,实现完美的音质输出。

方案说明

1、 整体方案简图

1.png

2、 FS2105数字功放芯片原理图

2.png

3、 M3033快充芯片原理图

3.png

4、 HT7181升压芯片原理图

4.png

5、 整体演示板PCB顶层设计图

5.png

6、 整体演示板PCB底层设计图

6.png

7、 整体演示板贴片图

7.jpg

8、 整体演示板物料清单

8.png

9.png

9、 FS2105整体演示板实物图

11.jpg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9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德鲁伊科技 DEBUT ULTRA 5G跟踪器使用 nRF9160 SiP,通过 LTE-M/NB-IoT 网络将位置、环境和行为数据发送到云端

国内企业德鲁伊科技有限公司(Druid Technology)发布了一款基于蜂窝物联网和低功耗蓝牙 (Bluetooth® LE) 的野生动物跟踪解决方案,帮助科学家使用无线传感器技术更好地了解自然奥秘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DEBUT ULTRA 5G”平台专门支持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工作。

NOR236. Druid (PR2).jpg

轻巧(1.9 g)紧凑(19 x 14.5 x 6.8 mm)的DEBUT (Devices of Biological Ubiquitous Telecommunication) ULTRA 5G是用于野生动物科学研究领域的智能终端和生物可穿戴设备,使用内置的光、温度和气压传感器来评测生物周围,特别是飞行阶段的微环境。它还可以监测和记录经纬度、海拔高度、速度和加速度数据,并可扩展到任何对设备重量限制严格的数据采集应用。

NOR236. Druid (PR).jpg

Nordic nRF9160低功耗 SiP带有 LTE-M/NB-IoT 调制解调器和 GNSS, 用作集成传感器的主处理器。 nRF9160 是一款采用小型化封装的高度集成器件,包含一个 64 MHz Arm® Cortex®-M33 处理器、大容量闪存和 RAM、调制解调器、PMIC、GNSS和RF 前端,是空间受限应用的理想选择。Arm 处理器提供了充足的计算能力,能够执行边缘计算以进行设备上行为分析。这款SiP器件还提供 GNSS 定位和蜂窝物联网连接,从而可将位置、环境和行为数据传输到云。

此外,Nordic nRF52840 SoC提供低功耗蓝牙连接以配合相关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使得用户可以控制和配置DEBUT ULTRA 5G设备,并且可视化跟踪动物的位置、轨迹、周围环境和行为分析。这款解决方案由轻型可充电光伏电池和能源管理系统供电,能够在使用寿命周期内实现无限续航运行。

德鲁伊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国政表示:“我们选择 Nordic 的 nRF9160 SiP 是因为其紧凑尺寸和双模 LTE-M/NB-IoT 通信能力、功能强大的处理器、低功耗特性、大内存容量和 OTA-DFU (无线设备固件更新)功能。”

“Nordic还提供了明确的产品演进思路和高度技术协作,为我们的产品开发规划带来了有力支持。”

关于德鲁伊科技

https://druid.tech/

关于Nordic Semiconductor

Nordic Semiconductor是一家挪威无晶圆厂半导体企业,专业提供助力物联网(IoT)的无线通信技术。Nordic成立于1983年,在全球范围拥有1000多名员工。Nordic 是 ANT+联盟、蓝牙技术联盟(SIG)、Thread Group、Zigbee联盟、Wi-Fi联盟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成员。借助低功耗蓝牙解决方案Nordic开创了超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使我们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在技术范围方面,补充了ANT+、Thread和Zigbee技术,并于 2018 年推出了紧凑型低功耗LTE-M/NB-IoT蜂窝物联网解决方案,以扩大物联网的渗透率。2021年我们在产品组合中进一步补充了Wi-Fi技术。

我们向用户提供开发工具支持的领先无线技术,这些技术使得设计人员免受RF技术复杂性的影响,可让任何有想法的人能够创建基于 IoT 平台的创新产品。现今,我们屡获殊荣的、高性能且易于设计的低功耗蓝牙解决方案被世界各大领先品牌用于各种产品中,包括无线PC外设、游戏、运动和健身、手机配件、消费电子、玩具、医疗保健和自动化产品。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ordicsemi.com/About-us

围观 6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9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除了增加对大量全新相机和镜头的支持外,首创数码摄影光学校正的 DxO Labs 公司还在其全系列软件中同步了其无与伦比的“光学模块”。

所有 DxO 软件(DxO PhotoLab 5、PureRAW 2、ViewPoint 3、FilmPack 6 和 Nik Collection 5)的用户现已可使用超过 75,000 种相机和镜头组合,获取超乎想象的丰富选择的和无与伦比的图像品质。

由于每款全新“光学模块”均依托单独的相机和镜头组合创建,它们代表了极为完整且高品质的光学校正方法。最新更新现已推出,包括以下相机:

  • DJI Mini 3 Pro

  • Fujifilm X-H2S

  • Nikon D810A

  • Nikon Z30

DxO 还增加了对大量全新镜头的支持,与竞争对手仅提供通用配置文件不同,DxO 向摄影师承诺,校正针对其特定的相机和镜头设置进行优化。该列表包括:

  • Canon RF-S 18-45mm f/4.5-6.3 IS STM

  • Canon RF-S 18-150mm f/3.5-6.3 IS STM

  • Fuji 150-600mm f/5.6-8 R LM OIS WR

  • Fuji 150-600mm f/5.6-8 R LM OIS WR with XF TC 1.4x WR

  • Fuji 150-600mm f/5.6-8 R LM OIS WR with XF TC 2x WR

  • Panasonic Lumix Leica DG Vario Summilux 25-50mm f/1.7 ASPH

  • Sony E 15mm f/1.4 G

  • Sony FE 24-70mm f/.8 GM II

  • Sony FE PZ 16-35mm f/4 G

  • Sony E PZ 10-20mm f/4 G

  • Sony FE 50mm f/1.2 GM

技术先驱

大约 20 年前,DxO 获得了镜头校正概念的专利,从那时起,在其专用实验室进行的分析为数码照片编辑行业树立了标准。DxO 光学模块的品质和精度至今为其竞争对手无法比拟,尤其是其创建方式。

DxO 首席执行官 Jérôme Ménière 为公司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光学校正是 DxO 的灵魂,”他解释说,“它能保证摄影师在锐度和清晰度方面获取最佳结果。这些‘模块’不仅能改善非高端设备的最终产出,还可以提升专业级设备——即使是最优秀的镜头也可以通过应用 DxO 模块,大幅提高照片质量。”

是什么让 DxO 的校正如此出色?

DxO 独特的双重校准系统可同时评估每个单独的镜头和相机机身,提供真正定制化和出色的光学校正。打造其他系统无法提供的一系列独有特性。 它具备两项重大优势:

  • DxO 光学模块将 100% 的像素区域评估为真实的捕获区域。其他解决方案(包括来自相机品牌和竞争对手软件的解决方案)在减少光学畸变的同时,不免会损失分辨率。与竞争对手相比,DxO 光学模块的像素最多可多出 10%。

  • DxO 使用独有的镜头锐度算法,在每个镜头的视野范围内提供量身定制的调整和校正。与竞争对手不同,其锐化程度会随镜头特质变化。例如,它可能会在构图边缘增强锐化,以平衡所有径向的柔和度。与普通软件使用的在整张图像上应用统一水平的锐化方法相比,它可以实现更优秀的效果。

DxO 光学模块还会将以下缺陷校正为标准水平:

  • 暗角

  • 几何畸变

  • 纵向和横向色差

更重要的是,DxO 的光学模块是您获取失真畸变补偿的唯一方法——该项独家技术可为被广角镜头扭曲的照片恢复场景或拍摄主体的自然比例。这意味着在拍摄合影(特别是婚礼合影)或风景和建筑摄影时,您可以放心使用较短焦距。

关于 DxO

作为摄影和图像编辑领域最富创新精神的公司之一, DxO 面向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设计出了多款市面上最高效的多面手照片编辑软件。 它发布了 DxO PureRAW 这预处理和降噪软件,可优化 RAW 文件以提高图像质量,该软件最近被《Amateur Photographer》杂志评为“2022 年度专业软件”。DxO 还推出 DxO PhotoLab,该软件获得 EISA 2020-2021“最佳照片软件奖”和 2022 年 TIPA“最佳成像软件专家奖”。此外,它还为 Adobe Photoshop®、Lightroom Classic® 和 DxO PhotoLab 推出了知名创意插件套装 Nik Collection。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9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氮化镓 (GaN) 是电力电子行业的热门话题,因为它可以使得 80Plus 钛电源、3.8kW/L 电动汽车 (EV) 车载充电器和 EV 充电站等设计得以实现。在许多应用中, GaN 能够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因此它取代了传统的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但由于 GaN 的电气特性和它所能实现的性能,使用 GaN 进行设计面临与硅不同的一系列挑战。

不同类型的 GaN FET 具有不同的器件结构。GaN FET 包括耗尽型 (d-mode)、增强型 (e-mode)、共源共栅型 (cascode) 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具有各自的栅极驱动器和系统要求。本文将介绍使用不同类型的 GaN FET 进行设计来提高系统设计的功率密度所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同时还将分析集成栅极驱动器和电压供应调节等功能可以如何显著简化整体设计。

GaN FET 剖析

每种 GaN 电源开关都需要配备合适的栅极驱动器,否则在工作台测试时可能发生事故。GaN 器件具有超级敏感的栅极,因为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MOSFET,而是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HEMT)。HEMT 的截面如图 1 所示,类似于 MOSFET,但电流不会流过整个衬底或缓冲层,而是流过一个二维的电子气层。

1.jpg

图 1:GaN FET 横向结构截面图

不当的栅极控制可能会导致 GaN FET 的绝缘层、势垒或其他结构性部分被击穿。这不仅会造成 GaN FET 在对应系统条件下无法工作,还可能会对器件本身造成永久性损坏。这种敏感度取决于不同类型的 GaN 器件及其广泛需求。HEMT 也不具有传统掺杂的 FET 结构。该结构会形成 PN 结,进而产生体二极管。这意味着内部二极管不会在运行过程中被击穿或产生反向恢复等不必要行为。

栅极驱动器和偏置电源注意事项

增强型 GaN FET 在外观上与增强型硅 FET 非常类似,这点您可能已经有所体会。在栅极阈值电压为 6V 的工作条件下,1.5V 至 1.8V 的正电压为 FET 开启电压。但是大多增强型 GaN 器件的最大栅极阈值电压为 7V,一旦超过很可能会造成永久性损坏。

由于传统的硅栅极驱动器在基于 GaN 的设计中可能无法提供适当的电压调节功能或无法解决高共模瞬态抗扰度问题,许多设计人员会选择TI 专为 GaN FET 设计的 LMG1210-Q1 等栅极驱动器。无论电源电压如何,该器件都可提供 5V 的栅极驱动电压。传统的栅极驱动器需要非常严格地调节栅极驱动器的偏置电源,以防GaN FET 过载。相比于增强型 GaN FET,共源共栅型 GaN FET 是一种牺牲易用性的折衷方案,结构如图 2 所示。

2.jpg

图 2:增强型与共源共栅耗尽型 GaN FET 示意图

GaN FET 是一种耗尽型器件,意味着该器件在通常情况下导通、关断时需要在栅极施加负的阈值电压。这对于电源开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此大多数制造商在 GaN FET 封装中串接了一个 30V 硅 FET。GaN FET 的栅极与硅 FET 的源极相连,在硅 FET 的栅极施加开启与关闭栅极脉冲。

封装内串接硅 FET 的主要优势在于,使用传统的隔离式栅极驱动器(如 UCC5350-Q1)驱动硅 FET 可以解决许多栅极驱动器和偏置电源问题。共源共栅型 GaN FET 的主要缺点是 FET 的输出电容较高,并且由于体二极管的存在,易受反向恢复的影响。硅 FET 的输出电容加上 GaN FET 的输出电容,使 FET 的输出电容增加了 20%,这意味着与其他 GaN 解决方案相比,开关损耗增加了 20% 以上。此外,在反向导通过程中,硅 FET 的体二极管会导通电流,并在电压极性翻转时进行反向恢复。

为防止硅 FET 的雪崩击穿,共源共栅型 GaN FET 需以 70V/ns(其他 GaN 解决方案为 150V/ns)的压摆率工作,这增加了开关交叠损耗。尽管共源共栅型 GaN FET 可以简化设计,但会限制可实现的性能。

通过集成实现更简单的解决方案

将栅极驱动器和内置偏置电源调节与耗尽型 GaN FET 进行集成,可以解决增强型和共源共栅型 GaN FET 设计上的许多难题。例如,LMG3522R030-Q1 是一款 650V 30mΩ 的 GaN 器件,集成了栅极驱动器和电源管理功能,可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同时降低相关风险和工程工作量。耗尽型 GaN FET 需要在封装内串接硅 FET。但与共源共栅型 GaN FET 的主要区别在于,所集成的栅极驱动器可以直接驱动 GaN FET 的栅极,而硅 FET 则在上电时保持常闭状态启动开关。这种直接驱动可以解决共源共栅型 GaN FET 的主要问题,例如较高的输出电容、反向恢复敏感性和串联硅 FET 的雪崩击穿。LMG3522R030-Q1 中集成的栅极驱动器可实现较低的开关交叠损耗,使 GaN FET 能够在高达 2.2MHz 的开关频率下工作,并消除 GaN FET 使用错误栅极驱动器的风险。图 3 展示了使用了集成 LMG3522R030-Q1 GaN FET 的半桥配置。

3.jpg

图 3:使用 UCC25800-Q1 变压器驱动器和两个 LMG3522R030-Q1 GaN FET 的简化 GaN 半桥配置

集成驱动器可减小解决方案尺寸,实现功率密集型系统。同时,集成降压/升压转换器意味着 LMG3522R030-Q1 可在 9V 至 18V 的非稳压电源下工作,从而显著降低对偏置电源的要求。为实现紧凑且经济的系统解决方案,可以将 LMG3522R030-Q1 与 UCC25800-Q1 等超低电磁干扰变压器驱动器配合使用,通过多个二次绕组实现开环的电感-电感-电容控制。或者,使用高度集成的紧凑型偏置电源(如 UCC14240-Q1 直流/直流模块),可为器件进行本地供电,从而实现基于小尺寸印刷电路板的超薄设计。

结语

通过使用合适的栅极驱动器和偏置电源,GaN 器件可帮助您实现系统级优势,如 150V/ns 的开关速度、较低的开关损耗以及较小的高功率系统磁性尺寸,适用于工业和汽车应用。集成 GaN 解决方案可以简化许多器件级挑战,从而使您可以专注于更广泛的系统。

关于德州仪器 (TI)

德州仪器 (TI)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 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i.com.cn

围观 9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90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唯酷光电近日宣布正式推出带有局部擦除功能的全新智慧互联无尘黑板,推动教育黑板市场变革。这款无尘黑板能够充分替代传统的粉笔黑板和教学白板,打造一体化的智慧教室书写解决方案,在智慧交互、无尘无墨、护眼环保方面拥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1.jpg

“唯酷光电”推出全新智慧互联无尘黑板 推动教育黑板变革

"十四五规划"下,教育体系不断向无纸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液晶无尘黑板作为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能够助力打造真正的无尘教室,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此次唯酷推出面向教育市场的智慧互联无尘黑板,也是继汽车调光玻璃、建筑玻璃、穿戴业务之外,切入的另外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B端应用场景。

真正解决教室痛点的智慧化书写解决方案

唯酷无尘黑板无需水笔油墨,无粉无尘,可以充分解决传统教室粉笔灰尘满天飞的痛点;基于胆甾相液晶双稳态压感显示原理,支持多种工具书写,指尖按压也能书写;无蓝光无辐射,有利于保护用户视力;工艺成熟,电耗极低,支持高达10万次的反复书写,有效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相比于传统的黑板和白板需要持续采购粉笔、水笔、笔擦等耗材,唯酷无尘黑板几乎不需要任何维护成本。

2.jpg

基于压感显示原理,支持多种工具书写,指尖按压也能书写

作为高亮大尺寸液晶无尘黑板的发明者,唯酷此次推出的无尘黑板进一步识别到了教育市场的用户需求 -- 教学设备的整合式解决方案。通过无尘黑板连接交互式智慧屏,实现信息互联和同屏书写,黑板上的笔迹能够同步显示和存储到智慧屏中,提供更丰富便捷的教学体验。板书在课后一键扫码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课上专注听讲吸收知识,课后再补充笔记。

高亮笔迹保证教师板书清晰可见,教室后排的学生也能听讲无忧。由于不含辐射和蓝光,老师在书写过程中不会感到眩晕,学生视力也能得到保护。

这款产品还升级了局部擦除功能,契合教师的板书习惯,随写随擦,只需要手掌轻轻放在需要擦除的笔迹上,黑板就能够自动感应并快速擦除,让师生告别粉笔灰尘,拥有更舒适、绿色的教学环境。应用于教育市场的唯酷无尘黑板,是一款真正能够解决智慧教室书写痛点的引领性产品,为教学书写提供了成熟稳定的整体解决方案。

3.jpg

应用于教育市场的唯酷无尘黑板,是一款真正能够解决智慧教室书写痛点的引领性产品,为教学书写提供了成熟稳定的整体解决方案

高亮大尺寸液晶黑板发明者

唯酷光电于2014年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明了高亮液晶手写技术,拥有60多项相关专利,并将产品定义为"无尘黑板",立体化切入教育和办公等B端市场以及小尺寸手写板消费市场。自发明无尘黑板以来,唯酷推出了从8.5寸到80寸等20多种不同尺寸的产品,广泛引用于商务办公、记事创作、亲子互动、家居生活、教育等各个细分领域,替代传统手写板、粉笔黑板、会议白板。

"唯酷黑板的高亮度、局部擦除、彩色显示以及卷对卷涂布制程工艺均为唯酷自主研发,拥有完整知识产权,这构成了我们的核心优势,"唯酷创始人李风华说,"目前,唯酷无尘黑板在市场上每个月各种尺寸的订单加起来超过三十万套。"

唯酷无尘黑板的技术原理

唯酷无尘黑板基于双稳态液晶结构,其原理是,外力按压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结构,使其有序排列,能够反射出自然光,显现绿色笔迹。任意(非尖锐)硬物工具按压都能书写,为开会讨论、日常写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键擦除时,也仅需要施加微量电流,让液晶分子排列结构复原即可。

4.jpg

双稳态液晶结构

5.jpg

唯酷光电,全球柔性液晶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是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这也意味着,唯酷的无尘黑板不像传统液晶电子屏那样依赖于自体发光,它的笔迹来自于自然光反射,书写过程中不消耗电量,也不含蓝光与辐射,有利于儿童的视力保护。

关于唯酷

唯酷光电唯酷光电成立于2014年3月,总部位于深圳龙岗。是一家专注于柔性液晶膜及应用产品,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A类人才、美国肯特液晶所(现代液晶技术发源地)物理光学博士李风华先生创办。

作为全球柔性液晶技术的引领者,唯酷的产品技术目前已应用于液晶无尘黑板、无级变光柔性汽车玻璃膜、建筑玻璃膜、智能无级调光眼镜等领域,致力于在教育、办公、汽车、建筑、时尚消费、运动等多个领域为消费者带来更酷、更丰富、更健康的生活体验。

作为广东省柔性液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唯酷建造了世界第一个柔性液晶显示膜基地,拥有多条卷对卷自动化液晶膜生产线,拥有国内外专利100多项,形成了深圳、浙江、中国台湾、日本四大产业基地,产品和技术已服务于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

了解更多:https://www.wicue.com/zh-cn 

联系方式:message@wicue.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9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9月14日,Raise3D复志科技(以下简称"复志科技")宣布为桌面碳纤维3D打印机E2CF新增32款第三方兼容材料,包括多款碳纤维高温尼龙、芳纶纤维增强ABS和ESD防静电耗材。这些材料由复志科技和巴斯夫 Forward AM 、捷普、Polymaker、雷孚斯、Handtmann等企业联合开发和测试,以满足包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等行业的工装夹具和小批量工程成品零件的制作需求。

"在增材制造(3D打印)中,材料和打印机兼容稳定的运行,是确保汽车、航空等领域打印成品质量的基础。"意大利兰蒂奇集团,高性能材料事业部Chiara Devasini表示:"Raise3D E2CF打印机是专门为碳纤维复合材料设计的。我们认为它可能是Radilon®Adline CS CF10 HP BK (一款10%碳纤维填充PA6/66尼龙线材) 的绝佳搭档"。

雷孚斯全球产品经理Thiago Medeiros Araujo博士则表示:"对于增材制造,可重复性及可靠性是一直生产高性能的打印部件的重要挑战,LUVOCOM 3F材料也是面向这样的市场需求而诞生,与打印机的协作是不可或缺,而E2CF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E2CF是专为纤维增强材料开发的,同时还配置IDEX系统(独立双喷头)、柔性打印底板、自动调平等功能。E2CF于2021年8月上市,受到了包括国家电网、荣耀智能、西工大、南航等科研型企业和高校的青睐,E2CF也获德国All3DP评选的"2022最值得推荐的碳纤维3D打印机"的殊荣。

复志科技原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TCT亚洲展上,展出包括E2CF在内的多款3D打印设备。因受到疫情影响活动暂缓,邀请各位有兴趣的用户可以前往我们或经销商的线下展厅。

用户可以致电400-6367-888,找到所在城市的经销商店铺。

关于复志科技

Raise3D复志科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创新3D打印公司,为高端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提供3D打印设备及配套方案。公司在加州尔湾、休斯顿、上海和鹿特丹有办公室和研发中心。复志科技构建 "打印材料、打印设备、切片软件(ideaMaker)、企业级云管理平台(RaiseCloud)、服务网络"于一体的生态体系,协同客户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创新,以应对全球灵活多变的生产需求。

更多内容可访问www.raise3d.cn 官方网站。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9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日(9月13日),奇点临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点临近”)宣布完成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愉悦资本领投,经纬创投、华映资本跟投,云岫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奇点临近成立于2021年12月,是一家以全天候智能眼镜为核心方向的科技创新企业,致力于以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从硬件、软件、算法全链路底层技术入手,用不断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打造解放双手、一镜走天下的革命性智能眼镜产品。

风口再度袭来  技术拐点催生产品革命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及AR技术的发展,智能眼镜又一次站上风口。不同于十年前Google Glass的昙花一现,也不似上一轮AR创业风潮,奇点临近认为,一场让眼镜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划时代革命已到临界点。

近年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产业基础快速发展,显示、交互、算法、算力等智能眼镜底层技术,与当年产品所处的时代相比也有了巨大改变。可以想见,Web 3.0下的人机交互将更为多维,对PC、手机、平板等产品而言,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仍被分割在屏幕内外,而AR技术下的智能眼镜,可以将两者打通融合,有望彻底革新我们获取信息和生产生活的方式,打开无边想象。“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想象力、最具创新性的个人产品,将会彻底改变人和数字世界的交互。”奇点临近创始人表示。

业界也普遍看好智能眼镜,认为其有望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中心和移动终端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智能眼镜在部分行业市场已开始落地萌芽,但现有产品的重量、续航、佩戴舒适度,离“下一代人机交互中心”的定位要求仍有差距,因此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尤其是消费市场,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爆品出现,亟待一场“产品革命”。

奇点临近给出最优解:眼镜“智能”化+纵向一体化

一款理想的智能眼镜,需要支持长时间穿戴,对重量、舒适度、续航、散热都提出考验;同时,作为日常佩戴的物品,兼具科技和时尚属性,因此也对产品外观设计、品质美感、个性化等提出更高要求。此外,智能眼镜的原理构造,从采集单元、计算单元再到显示单元,涉及显示、交互、操作系统、应用生态和芯片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如果采用“智能眼镜化”的底层逻辑和供应链技术集成的开发模式,简单堆叠智能功能,很容易导致“眼镜变头盔”。

奇点临近创始人强调,需要想清楚眼镜的底层逻辑,找到眼镜才能发挥的独特作用。“我们认为,智能眼镜最独特之处,在于能够用第一视角感知环境、识别万物,即时反馈信息在眼前,同时解放双手、助人效率倍增。”奇点临近的产品开发底层逻辑为“眼镜‘智能’化”,即在满足用户日常佩戴的基础上,提供智能化的体验,瞄准用户最为关注的三大基本属性:高频、普适、出街,在重量、续航及佩戴舒适度上进行深度创新,同时支持屈光度调节,真正实现一镜走天下。   

如何实现这样的极致产品?奇点临近的解决方案为“纵向一体化”,实现终端特性的顶层设计与操作系统、算法、应用等底层协同,从技术根源上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团队一要具备新品类硬件开拓能力,二要具备完整系统架构能力,三要具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而这正是奇点临近创始团队的优势。奇点临近核心成员来自华为、大疆等中国顶尖科技企业,在以上领域均有行业首创式经验,团队体系相当完整,更重要的是,创始人曾成功打造千万级销量的品牌旗舰产品,拥有对用户需求、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的深刻理解和预判。

奇点临近创始人表示:“我们一直做旗舰手机,对高品质、设计美感、极致用户体验的追求,是融入团队骨髓里的核心基因。我们对智能眼镜的关注超过十年,对底层技术有较深的理解,认为相关技术已接近爆发的临界点。我们希望能以中国科技创新者的身份,探索智能眼镜的全新定义,做出用户想要的极致产品,用这个支点撬动真正的智能社会。”

投资方观点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表示:“智能眼镜是继个人电脑、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具有广阔的前景,技术难度颇高。奇点临近团队长期在相关领域耕耘,技术超前、经验丰富。相信他们的产品能成为元宇宙生态的重要构建者,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富有魔力的全新体验。”

经纬创投合伙人王华东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持续加强,但我们仍然相信有开创意义的新技术、新趋势是突破口。目前来看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和交互入口的是智能眼镜等可穿戴AR设备,未来的娱乐、教育、办公、出行都可能通过此类终端来实现。奇点临近团队拥有在头部科技企业多年沉淀的技术能力和开发经验,兼备对消费电子产品的深刻洞察,以及规模化量产经验和质控能力,我们非常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期待其带来突破性的创新产品。”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表示:“作为替代手机的下一代计算终端,国内AR眼镜终端整机和上游技术栈都在快速走向成熟,在这个时间点布局奇点临近,是在对的时间、对的赛道、投资对的人,我们非常看好奇点临近团队未来可以在这个长坡厚雪的赛道成为重要的推动者乃至定义者。”华映资本投资总监刘天杰表示:“奇点临近团队出色的行业背景、研发力和执行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团队在手机时代多款成功的旗舰产品的整机定义和开发经验,是目前国内AR整机厂商所稀缺的,也是探索下一代爆款智能终端所必须的。期待在融资的助力下,奇点临近加速消费级AR产品的场景落地和技术探索,做计算平台迁移大潮的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9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大数据、AIRPAIT技术的陆续出现,证券行业正在步入数字化、智能化的下一发展阶段。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注册资本为114.56亿元,注册地为上海。该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等全牌照业务资格,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证券公司之一。

目前,民生证券已发展成为践行“投行+投资+投研”业务发展战略的高成长型券商。其中:民生证券投行业务已处于行业头部梯队。截至9月份,民生证券IPO在会储备数量行业排名第3;本年首发承销保荐收入25.15亿元,行业排名第7;首发承销43家,行业排名第6;募资291.37亿元,行业排名第8。公司投资业务形成已固定收益业务+股权投资业务两翼发展格局,为公司长期和短期盈利形成强劲动力;公司研究业务行业排名与影响快速提升,上半年佣金收入1.18亿元,同比增幅达331%,在全国31家“亿元”俱乐部中排名第一。同时,民生证券在全国已设立了80余家分支机构,业务范围覆盖全国近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

作为一家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全牌照券商,为更好的应对公司和业务成长中的服务和支持需求,民生证券的财务部门也正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实施着积极转型与蜕变。

image004.jpg

一、民生证券财务转型势在必行,数字化信息技术打开局面与思路

民生证券公司作为多元化业务经营主体,由于其业务多元、系统多元;客户多、交易多、数据体量庞大;分支多、人员多等特点,对证券财务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提出了不一样的挑战,具体来看:

1、公司内由于业务多元,存在系统多元的情况。证券公司作为多元化业务经营主体,其投行、投资、经纪、资管、投研、合规、风控、清算交收等各单元间都涉及大量的系统连接、信息交互等;同时,系统间厂商接口各异,信息传输不畅,需手工对接、处理与干预。

2、公司对应客户多、交易多、数据体量大。证券行业对接的客户数量通常以亿为单位、每日交易规模更是达到万亿规模,海量的数据获取、传输、加工、处理、校正对财务工作流程的要求较高;不同业务间协同传输数据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财务数据治理困难重重。

3、证券公司分支机构多、人员交互多。初步统计,证券行业仅分支机构多达12,000家左右;面对如此多的分支数量,财务人员的数量亦不可小觑。以民生证券为例,公司分支机构多达80家以上,分支财务人员约35人。在此情况下,不同财务人员对差异化业务、涉税业务、非频繁发生业务等事务的处理和解读等都有一定差异性,亦会导致财务工作的沟通、管理成本增加。

4、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对财务管理的提升提出新的要求。面对民生证券自身快速发展的趋势,公司对财务人员的服务支持效率、分析参谋建议、管理服务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亦在持续提升。

在此背景下,民生证券的财务工作转型势在必行。民生证券财务管理中心总经理高立表示“要实现财务职能转型,首先要着手的就是提升财务工作效率,解放财务人员生产力;而在民生证券财务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发现,RPA等数字化、信息化工具的引入,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打开了局面与思路”。

二、以UiPath赋能业务革新,推动财务工作效率系统性提升

据了解,通过民生证券财务管理中心数字化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在以RPA为代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工具,具有以下特点与优势。

1、打破系统间的屏障,实现万物互联。之前了解到,民生证券公司内不同部门、不同业务间系统多样繁杂,有来自于证券期货行业专业化软件服务商的产品,如恒生、金证、新意等,有来自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如蓝凌、钉钉、企业微信、字节跳动等,亦有其他领域的专项系统或细分软件,如森浦、万得等。各系统间接口不统一,连接成本高,实施复杂且时间周期长。RPA的引入能有效地实现跨系统间的数据传递、系统连接,打破系统间的屏障,实现应连尽连。

2、优化机械性的日常操作,打破人员精力束缚。民生证券发现原有的业务操作中,因系统连接和数据传递,导致的手工处理、干预环节较多;因人员经验、背景差异导致的处理效率、质量各异;因上游数据时间性差异,导致工作被动延时等机械性、规范性、统一性的环节较多,而这些操作环节基本占据了财务人员每天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长,致使大量的财务人员时间和精力被束缚。民生证券财务管理中心高立表示:“RPA本质上作为可标准化的作业机器人,在极大程度上与上述问题形成匹配,是天然的最优解决方案”。因此,民生证券财务管理中心以RPA、低代码、大数据等数字化信息技术工具加持,对上述机械性环节实施改造。

3、以RPA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打破人力劳动时间范围的约束。传统的财务工作是“人-人”或“人-系统-人”的信息传递,中间因为传统人力劳动时间的限制、不同部门间工作节奏和时间的限制,都会导致上述信息传递的延滞性。但以RPA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则能够实现“RPA-RPA-结果”的过程,数字化信息工具能够有效打破传统人力劳动时间的约束,甚至能够“日夜兼程”;只要流程规划合理,就能够极大的实现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

正是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的上述特点与优势,民生证券财务管理中心将数字化科技作为战略级别工具,在财务工作的全环节实施了全面、细致、有针对性的优化与改造。

同时,在充分对比了各大RPA厂商及其产品之后,民生证券选择了与优秀厂商UiPath进行友好合作。当然,考虑到企业内部署需求大、流程多、影响广,民生证券还将自动化项目重点列为企业数字化的战略重点工作之一。2020年末,民生证券正式展开了UiPath RPA的系统性部署工作。

三、民生证券财务数字化转型加速,八大板块全覆盖,RPA实现财务多级优化

据了解,民生证券财务管理中心将数字化转型提升至战略级别,对涉及总部和分支在内的全财务流程进行了详细梳理;以RPA、低代码、大数据处理为主要驱动工具,对所有涉及手工性、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环节和组织模式,均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和改造。最终,实现了对全财务工作流程的数字化平台构建,即“民生财务智享平台”。

民生财务智享平台包含核算、预算、报销、档案、资金、税务、分析、报表八大财务板块,共计涵盖110余项财务工作场景。智享平台建设过程中,UiPath RPA能力被充分整合到自研的超自动化平台上,依托超自动化平台的连接、可视、管控能力,RPA技术的应用形态,可以是独立执行某项工作的机器人,也可以是实现局部工作自动化服务节点,甚至是可以组合拼搭多个生产场景的业务组件……RPA技术的应用,以最佳实践固化了原有业务工作流程,亦减少人工操作以及数据误差。实施流程自动化的同时,利用RPA技术赋能,实现人员管理角色提升、财务工作效率提升以及公司整体的降本增效。

以清算流程为例,每日财务人员原本需要登录财务系统,导入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然后制作记账数据,完成会计核算,再切换至业务系统查找并下载相应业务数据,导入财务系统,最终保存数据,完成每日清算工作。部署RPA机器人后,这一系列程序将全面实现自动化操作,无需再耗费人力与时间。而在月末结账和集中清算流程中,也是如此。

RPA机器人大幅提高了原有的工作效率,以7×24小时的在线时间,充分确保了数据的实时性、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有效实现了财务业务流程优化,切实的为财务人员减轻了业务压力,财务人员精力由原来的核算工作,更多的转而参与到日常的成本管理、经营分析、服务支持、风险管理和创新优化中来,这进而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高价值业务时间与空间。财务人员业务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就,赢得了业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

利用财务智享平台和超自动化管理平台,民生证券财务部门也实现了流程线上化以及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期,线下沟通耗时长,工作进度难以把控的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RPA技术为财务部门实现了业务事件驱动运营、人机交互、实时监控、全局管理,并且还实现了机器人对于人员的调度、职能、状态管理,全方位的实现了财务部门的自动化、智能化管控。

四、持续优化转型战略,全面助推行业未来

“民生在勤,守正创新”,民生证券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严格恪守了这一企业理念。如今,在民生证券的大力创新下,公司财务部门核算自动化率已达到80%以上,单次结账时间缩短6~7小时。并且,由于RPA机器人全天无休的技术优势,财务团队的资源利用效率已大幅提升300%80%财务人员生产力得到解放,越来越多的财务人员正在实现由会计型向财务管理型的转变,公司整体人力成本效率提升预计在50%上。

对此,民生证券财务管理中心总经理高立表示:“RPA技术切实地为我们解决了许多业务和成本问题。而在未来,财务部门以及企业其他部门都将有更多的场景需求和业务发展空间,RPA将帮助我们更加灵活、更易迭代和创新地发展下去。对于财务部门而言,现有的核算级财务仍需继续升级为管理级财务,从而为企业实现业财融合,创造更多价值和服务支持。”

未来,民生证券将继续推动RPA技术的应用深化与内部推广,以求赋能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既为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也为证券行业财务数字化转型之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UiPath也将继续致力于服务民生证券的数字化转型,全面助推证券行业的新发展。

关于民生证券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注册资本为114.56亿元,注册地为上海。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等全牌照业务资格,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证券公司之一。

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郑州等地设立了80余家分支机构,业务范围覆盖全国近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公司控股并管理着四家子公司:民生期货有限公司、民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民生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和民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民生证券与子公司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发展。

关于UiPath

UiPath以实现全面自动化企业TM为愿景,即企业使用自动化来释放最大潜力。UiPath的端到端自动化平台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解决方案与全套功能相结合,帮助所有组织机构迅速扩展数字化业务运营。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9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器件典型光照功率为37 mW,使用寿命长达27,000小时,典型波长274 nm,适用于高效消毒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推出两款新型陶瓷/石英基材UVC(短波紫外线)发光二极管--- VLMU35CR40-275-120 和 VLMU35CR41-275-120,用于医疗、工业和消费电子应用杀菌。Vishay Semiconductors VLMU35CR40-275-120 和 VLMU35CR41-275-120 光照强度高于上一代解决方案,同时降低成本,同时适于高效消毒,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20220914_UV_LEDs.jpg

日前发布的器件在250 mA条件下,典型光照功率达37 mWmW/$ 性价比高于低功率发光二极管30 %,优于上一代解决方案12倍。此外,VLMU35CR41-275-120250 mA条件下,最小光照功率为30 mW,与接近的竞品器件350 mA条件下的光照强度相当。

发光二极管波长范围265 nm280 nm,典型波长274 nm,不仅适用于表面、空气和静水直接消毒,而且与280nm解决方案相比,VLMU35CR40-275-120VLMU35CR41-275-120消毒效率提升20%。器件采用散热性能优异的3.45 mm x 3.45 mm x 1.7 mm小型表面贴封装,配有陶瓷衬底和石英窗口,250 mA25 °C条件下使用寿命长达27,000小时。

VLMU35CR40-275-120VLMU35CR41-275-120基于AlGaN技术,专门用来取代低压UVC水银灯,特别适合器件小型化紧凑设计。典型终端产品包括耳塞、牙刷、水瓶、冰箱、空气净化器、门把、医疗器械、咖啡机、自动取款机、马桶座、真空吸尘器等各种消毒装置。

器件直流正向电流达300 mA,正向电压低至5.2 V,发射角为 ± 60°VLMU35CR40-275-120 VLMU35CR41-275-120 符合RoHSVishay绿色标准,无卤素,适合采用回流焊工艺,潮湿敏感度等级达到J-STD-020标准3级。

新款UVC发光二极管现可提供样品并已量产,供货周期为16周。

VISHAY简介

Vishay 是全球最大的分立半导体和无源电子元件系列产品制造商之一,这些产品对于汽车、工业、计算、消费、通信、国防、航空航天和医疗市场的创新设计至关重要。服务于全球客户,Vishay承载着科技基因——The DNA of tech.Ô。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 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VSH)的“财富1,000 强企业”。有关Vishay的详细信息,敬请浏览网站 www.vishay.com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9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RHUD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在于软件的持续升级

日前,深圳市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思华创)正式宣布与多个国产及合资品牌达成定点项目合作,包含多款新能源及SUV车型,目前业务快速起量。同时新定点项目的合作中,锐思华创在ARHUD软件的研发实力备受关注,软件持续升级是ARHUD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助力智能汽车变革。

燃油车时代,汽车的核心属性无非从动力性能、主被动安全、驾控感受等维度出发,因此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才会被称为汽车的"三大件"。但汽车新四化浪潮下,软件定义汽车赋予了汽车更强的能力,尤其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智能座舱将被新增为升级核心。而AR-HUD功能主要为将汽车核心信息、外界信息、智能导航、生活娱乐等多种信息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成为车辆信息融合交互的最终入口,是车辆实现智能化、网联化的重要构成,未来将为驾驶员提供全新驾驶体验,引领下一代智能汽车融合交互变革。

软件的持续升级是ARHUD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最大的需求就是对路况信息的掌控,AR-HUD整合摄像头、雷达、高精度地图等车辆获取的信息,继而在前挡风玻璃上实现箭头导航、人像指引等功能,并对事物(车或人)进行标记,并实时生成图像。 同时通过车内传感器捕捉驾驶员眼睛位置,即使在高速及颠簸路面也能对成像画面进行实时调整,保障显示的清晰和稳定。

AR-HUD的关键在于实现真正实景融合的丰富信息,其对于空间定位要求很高,需要精确到车道级的定位信息。并在获取图像后快速运算,在毫秒级的时间内生成图像。对软件算法以及硬件要求非常高。同时在渲染层面AR-HUD图像需要在任何车速下保持实时渲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驾驶员眩晕感。所以AR-HUD的软件算法需同时具备眼球捕捉、图像矫正、图像识别与变形、画面防抖、空间坐标显示等一系列和光学对应的算法积累,图形图像的处理运算方式、以及与导航和高精度定位等一系列的配合。因此想要HUD实现真正的AR实景融合效果,不仅对HUD的光学设计提出极高的要求,软件也是ARHUD成像效果保证的重要环节,软件的持续升级是ARHUD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  

锐思华创创新研发的AR-HUD软件捆绑成AR Generator ™ SDK

由锐思华创自研的AR-HUD软件捆绑成AR Generator® SDK,由AR渲染引擎、AR投影矫正模块、支持地图SDK的数据接口、支持DMS与AR Camera的图像数据,AR空间坐标模块、核心数据融合模块组成。通过在车机或域控制器上嵌入AR Generator® SDK,接入Map或HD Map的SDK数据、ADAS核心数据融合模块,经由AR渲染引擎、ML光学补偿矫正最终将画面显示在挡风玻璃上。主要功能:基于人工智能进行的AR显示调整、AR导航、车道警告系统(LDW)、行人检测(PCW)以及前车防撞(FCW)等功能。

1.jpg

融合交互将引领下一代智能汽车变革 ARHUD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在于软件的持续升级

除此之外AR Generator SDK支持以最小的工作量定制 HUD或AR HUD应用,便于整合各种来源数据,同时适用于Linux系统和Android OS 系统,具有高算力,几乎无延时的优异性能,可实现实时将路面信息投射在前挡风玻璃。

多种HMI画面及场景,支持多种皮肤切换,带来更酷炫的驾驶体验,如赛道模式、可爱模式等等,未来随着智能驾驶的发展,可支持接入更多丰富的应用,如人脸识别停车付费等等。

目前锐思华创关于汽车行业软件开发过程和提升软件能力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审核认证ASPICE认证正在准备中,基于锐思华创国际化的产业布局,印度班加罗尔算法和软件开发中心及长沙嵌入式软件开发中心两地协同的软件团队,锐思华创计划将在2023年通过该项认证审核,未来将通过平台化的AR软件,构建多场景AR产品开发落地生态圈。

关于锐思华创

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智慧交通、辅助驾驶与 AR 显示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打造以创新光源为导向,搭载AI视觉引擎的大视场小体积的ARHUD,核心技术包括了光学、PGU、AR Generator® SDK、算法和硬件等方面。目前已成功开发产业内少有的大视场角AR HUD 产品,同时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可满足客户对AR HUD不同级别的产品需求。且具备车规级量产制造能力,目前已通过IATF16949认证,并取得多个定点合作项目。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