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judy的头像
judy

7月19日,以“向新同行 共创智能新时代”为主题的2024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在上海开幕。高通作为无线通信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和技术赋能者,亮相此次大会并打造主题展区,与众多产业伙伴共同见证中国联通成立30周年的重要时刻。同时,高通公司在大会期间分享了5G Advanced(5G-A)与AI融合创新为产业发展开辟的新价值空间,在展区带来众多技术演示及与产业伙伴的创新合作成果,覆盖连接、AI、智能手机、物联网、汽车等领域,呈现“让智能计算无处不在”的全新图景。

image001.jpg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当前,5G Advanced与AI协同发展,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我们相信,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新生态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生需求。我们期待协同更多产业伙伴,推动各行业间的技术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及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5G Advanced与AI双向赋能,释放数据要素“新”价值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GSMA预测,到2030年,中国5G连接数将超过16亿,占全球总数的近三分之一;5G技术采用率将接近90%,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之一。

随着近期3GPP Release 18标准版本的冻结,5G演进的第二阶段——5G Advanced可使网络能力实现数倍提升,有效支撑5G应用规模增长和数字化创新发展。5G Advanced支持数十亿终端接入网络,海量数据瞬息间产生,众多崭新应用和服务随之产生——通过高速连接,智能网联终端产生的丰富数据能够实时共享至云端,同时5G Advanced助力智能加速向边缘侧迁移,让AI无处不在。5G Advanced与AI双向赋能,有助于充分释放数据“新要素”价值,赋能海量场景的数智化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融入千行百业。

image003.png

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视频致辞

其中,连接是赋能数字经济的关键技术,其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彰显,并成为推动数据要素在各行业间流通融合的底层技术支撑。对此,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在大会视频致辞中表示,“5G Advanced正助力激发新一轮创新,并推动连接和智能计算在广泛类别终端和众多行业的应用,广泛涉及智能家居、汽车、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在持续推动无线技术发展与商用部署的过程中,高通与中国联通合作了近三十年,经历了从3G、4G到如今5G Advanced时代的所有重要演进:双方始于CDMA技术的创新与合作,为全球移动网络和手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又携手全产业链,使3G和4G融入人们的生活,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本次大会期间,高通荣获中国联通颁发的“组网芯片领航合作奖”和“5G RedCap合作贡献奖”两项奖项,体现了合作伙伴对于高通为推动5G技术创新和生态发展所做贡献的认可。

image005.png

高通展区5G Advanced技术演示

进入5G时代,高通与中国联通率先推动NSA和SA的商用部署,后续又推动了包括NR 900MHz终端和服务在内的众多关键技术商用,并在毫米波大上行、8K高清视频直播、200MHz载波带宽的支持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近期,双方还携手完成了5G Advanced规模组网及多项技术演示、5G Advanced高低频NR-CA新技术现场验证等多项里程碑。在大会期间,高通在展区也带来了多项5G Advanced技术及视频演示,包括利用无线AI提升5G毫米波效率、动态分布式计算提升AR体验等,进一步展现5G Advanced创新应用场景和未来演进趋势;同时,现场还展示了今年F1中国大奖赛期间,高通与上海联通首次实现连续网络覆盖5Gbps+里程碑所使用的5G Advanced设备,这款基于小米14 Pro打造的毫米波测试终端,搭载骁龙X7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将广泛应用于毫米波技术及场景测试。

“人工智能+”深入丰富场景,开辟产业增长“新”引擎

人工智能是与5G并行发展的另一项重要技术,也是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关键。随着大模型的飞速发展,AI正以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算力作为新基础能源,促进产业跨界融合与深度转型升级,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生成式AI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生成式AI正在迅速发展,其中一个显著的趋势是朝着在终端上直接运行的方向持续演进,使“人工智能+”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大会的渠道终端论坛上,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表示,“终端侧AI已经到来。在智能手机上,我们可以利用生成式AI技术实现实时语音翻译、智能拍照等功能;在移动PC上,我们可以借助AI进行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在网联汽车中,AI则可以为我们提供智能驾驶辅助、路况预测等服务。”此次论坛上,侯明娟与中国联通集团领导、终端厂商等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AI赋能生态合作项目。高通认为,混合AI是AI的未来,在云端、边缘云和终端侧协同运行AI,特别是终端侧AI的推广使用,有助于实现更加强大、高效、普及的应用,开启智能网联边缘的规模化变革。

image007.jpg

高通展区AI终端及技术演示

凭借超过15年的AI研发、领先的NPU性能和卓越的异构计算能力,以及跨应用、模型、硬件与软件的全栈终端侧AI优化,高通正推动终端侧AI的创新和普及,骁龙也成为面向终端侧生成式AI的首选平台。大会期间,高通在展区上展示了多款搭载骁龙旗舰移动平台的AI手机、基于骁龙X系列打造的Windows 11 AI PC,以及多项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运行的大模型演示;高通还带来了基于骁龙X Elite的最新AI用例,包括AI即时混音和AI音频降噪及主讲人声音增强等实用功能。其中,腾讯会议应用采用的腾讯天籁AI音频技术,可根据主讲人声纹特征增强其声音并抑制背景噪音,有效消除会议中超过300种背景噪声。利用骁龙X Elite平台的AI能力,将腾讯天籁AI算法模型迁移至高通AI引擎上运行,保证AI算法流畅运行的同时,大幅降低算法的CPU占用,节省更多CPU资源,性能提升高达69%。

今年恰逢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5G Advanced商用元年和生成式AI应用加速落地的元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之际,中国联通正朝着由算网数智业务推动的第二增长曲线转变,高通也正从一家无线通信技术公司向专注于“让智能计算无处不在”的公司转型。未来,高通希望与中国联通在内的更多产业伙伴合作,共建由5G和AI赋能的数字经济新生态,让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8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笑点: 10
judy的头像
judy

驭领可持续篇章 为功率器件注入强劲动力

 日前,全球领先的国际化功率器件品牌瑞能半导体(以下可简称为:瑞能)以“高效节能,奔赴零碳”为主题参展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 2024),通过多样化形式展示了其在功率半导体应用领域的创新成果。同时,瑞能半导体基于“高效”、“可靠”和“创新”的品牌基石,提出“Power Efficiency for a Cooler Planet”的品牌理念,并首次发布了“五横四纵战略”。

“五横四纵战略”,即瑞能半导体将功率半导体产品线,正式焕新升级为以可控硅、功率二极管、碳化硅、IGBT以及MOSFET为重点,并聚焦应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这四个关键领域,延展出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应用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瑞能半导体未来将着力从“能效无界”、“可靠性赋能”、“创新力捕捉”三个不同的维度完善和升级品牌价值体系,其中:提高综合效率因素,不断地降低关于导通损耗、开关损耗等一系列损耗在内的功率器件的核心指数;强化可靠性上的优异表现,在研发方面瑞能有BCAM和 APQP管理体系双重加持,在车规级产品也有Zero Defect零失效的高标准要求,以及统计管理和DOE实验设计的先进理念,帮助降低失效率,提高产品品质;在创新端,瑞能更是汇聚卓越的专业实力,在材料、晶圆设计、后道封装采取一系列创新手段,奏效显著。

 瑞能半导体全球销售&市场副总裁尹晨丰.jpg

瑞能半导体全球销售&市场副总裁尹晨丰(Will Yin)

瑞能半导体全球销售&市场副总裁尹晨丰(Will Yin)在媒体活动上表示,“中国市场是瑞能半导体全球最重要且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瑞能希望利用多层次创新成果、多元化业务优势及技术运营能力,积极参与中国产业绿色升级,支持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发展。瑞能会继续秉持‘Power Efficiency for a Cooler Planet’的可持续发展愿景,深化与全球超过5000家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探寻更多发展机遇,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共赢。”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Omdia的数据,瑞能半导体晶闸管产品在中国市占率排名第一,位居全球第二;碳化硅整流器产品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排名全球第七。事实上,除了晶闸管和功率二极管等传统产品外,瑞能在碳化硅、IGBT和MOSFET等产线上进行了全面布局,这也成为了实现拓展应用领域发展“四纵”的坚实基础。尤其是去年,伴随上海金山封装厂投产,瑞能半导体开发出了很多模块封装,最大程度满足了工业领域的定制化需求。

瑞能半导体首席战略及商务运营官沈鑫(Kevin Shen)强调,“瑞能半导体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了优秀的能效优化上。瑞能半导体的产品布局主要基于工作频率与输出功率,不同器件适用不同场景。比如,传统可控硅主要用于低频、中高功率的场景;IGBT就更加适应高工作频率的器件。显而易见,提高用电效率和降低损耗已经成为功率半导体的重要目标,也正是瑞能半导体技术创新的着力点。”

瑞能半导体首席战略及商务运营官沈鑫.jpg

瑞能半导体首席战略及商务运营官沈鑫(Kevin Shen)

在今年,瑞能半导体将继推出了2000V整流二极管后,在下半年推出2500V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和充电桩中。此外,可控硅1600V产品和碳化硅MOS 2200V产品也将同步推出。 封装方面,瑞能自研的封装技术能极大地降低开通和关断损耗,目前已经得到了大批光伏客户的批量采用。预计在明年,瑞能半导体全新的晶圆厂会在北京正式投产,这将使产能得到显著扩大。

未来,瑞能半导体期待与各方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积极促进功率半导体产业向好发展。当前,瑞能半导体在上海和英国的曼切斯特分别有独立的研发和应用中心,在深圳、新加坡和印度等地区都设有办事处。除国内市场外,瑞能半导体的销售网络在欧美、东南亚、日本、韩国及印度地区均设有销售团队和经销商服务客户。

关于瑞能半导体

瑞能半导体专注于功率半导体领域,传承逾50年的核心技术,全球销售点遍布大中华区、欧洲、亚太及美洲,产品应用覆盖智能家电,电动汽车,通讯工业等行业,为客户在各自细分行业提供可靠专业的技术支持。瑞能半导体掌握独立的功率半导体技术,凭借优异的品质和性能,其产品已被全球众多知名企业验证并使用。

通过以下方式了解更多瑞能半导体的信息:

 瑞能半导体官方网站请访问https://www.ween-semi.com

围观 9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8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笑点: 10
judy的头像
judy

7月19日,OPPO亮相“向新同行 共创智能新时代”2024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2024年是中国联通成立30周年,也是OPPO成立20周年,OPPO在大会上展示了20年创新发展的成果,并展示了首个AI手机OPPO Find X7系列、OPPO Reno12系列等创新智能手机产品及OPPO Watch X全智能旗舰手表、OPPO Enco R3真无线耳机、OPPO Pad 2等IoT产品和企业业务的最新进展。

2024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OPPO展台.jpg

2024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OPPO展台

大会期间,OPPO获得中国联通“5G终端年度创新擂主奖“、“手机终端卓越贡献奖”、“eSIM终端合作贡献奖”三大奖项。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莅临OPPO展台参观。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莅临OPPO展台参观.jpg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莅临OPPO展台参观

2024年,OPPO与中国联通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子品牌一加与中国联通正式达成合作。双方从目标、资源、政策、运营、产品等多方面实现一体化协同,共同提升了5G渠道终端运营效率。

当前,OPPO企业业务能够提供丰富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和快捷服务,覆盖金融、医疗、教育、移动办公等多个领域。面向企业客户,OPPO将联合中国联通首次为存量客户开展5G升级活动。围绕OPPO Find N 折叠旗舰、OPPO Find X 影像旗舰等产品系列,OPPO将持续携手中国联通开展企业客户品鉴及内购活动,让更多企业客户体验到OPPO至美产品和服务。本次大会上,OPPO与中国联通在渠道终端等领域积极磋商,达成多项合作。

在AI时代,OPPO 也将与中国联通携手共进,持续加强双方统筹规划,在全产品品类、全渠道、全业务场景开展合作,拥抱智能时代,推动合作模式量质提升,共同为用户带来创新的产品和智慧的服务。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8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笑点: 10
demi的头像
demi

2024年7月11-13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4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召开,此次论坛汇集了汽车产业的高层决策者。

image003.png7月11日下午举办的“闭门峰会”是中国汽车论坛重磅打造的“政企面对面”沟通平台。本次闭门峰会聚齐了100余位业界重量级嘉宾,包括主管汽车行业的10多个政府部门领导,主流汽车集团、头部新势力企业、科技巨头掌门人,供应链头部企业、顶级行业机构高层。

嘉宾围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这一主题,深入交流了行业热点、重点和痛点问题,并提出了富有洞见的观点和建议。

芯联动力董事长袁锋先生应邀出席闭门峰会。会上,袁锋先生结合芯联集成的发展之路以及自身对汽车、半导体两大行业的深刻理解,向汽车行业领导及嘉宾分享了对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三大洞察,并提出了两点可行性建议。

image005.jpg

芯联动力董事长袁锋先生

芯联集成成立于2018年,2023年在科创板上市,是一家致力为新能源产业、智能化产业提供核心芯片和模组的公司。芯联集成以晶圆代工为起点,向上触达芯片设计服务,向下延伸到模组封装,经过六年多发展,如今已成为一站式系统代工解决方案供应商。

芯联集成目前是国内最大的IGBT、SiC MOS、MEMS传感器芯片制造商,80%左右的营收来自新能源,9成以上的新能源车企都是公司的客户,产品可以覆盖超过70%的汽车芯片种类。

当下,汽车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芯联集成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来做“长板”,以提升公司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袁锋先生指出,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互联化的大浪潮下,芯联集成看到三个主要技术和市场趋势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储备。

第一个趋势是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这将进一步促进汽车功率半导体应用更加广泛,尤其是SiC器件渗透率快速提升。

2024年是碳化硅启动大规模应用的元年。随着碳化硅8英寸线的导入,碳化硅的成本将面临进一步下降。芯联集成的国内首条8英寸SiC MOSFET产线今年将完成通线验证,明年将进入量产。

芯联集成自2021年开始启动碳化硅研发,2023年开始正式量产,是国内第一个真正把碳化硅做到新能源主驱上的企业。同时,公司碳化硅的良率和技术水平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2023年10月,芯联集成联合产业链重要伙伴一起成立芯联动力,将碳化硅业务独立化运营,产业资本这一“纽带”让行业内更多好的合作伙伴参与进来。从芯联动力的股权结构中看到,博原资本、小鹏星航资本、上汽尚颀资本和恒旭资本、宁德晨道投资、阳光电源、立讯精密家族办公室立翎基金等新能源(包括汽车和能源)领域知名企业旗下的产业投资机构成为芯联动力的发起人股东。

芯联集成在碳化硅技术、市场与商业生态方面共同推进,这也将促进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碳化硅业务今年将实现超10亿元的营收。

第二个趋势是车企EE架构进一步向集中化演进,智能执行器需要有更高的集成度,芯片也会进一步集成化。

多个芯片集成到一个芯片,这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实现,如今的智能手机只有几颗芯片,但是早期的大哥大里面大概有几十颗芯片。

智能汽车的发展也必然延续这一趋势。通过集成式整套芯片解决不仅可以优化BOM,也可以提升系统可靠性。芯联集成拥有完善的集成方案工艺平台和系统级开发能力和深度集成能力。

芯联集成已经和国内领先的整车和Tier1合作,通过芯片的集成化,帮助客户大幅降低成本。

第三个趋势是垂直整合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很多车企都希望通过做Tier1来做技术创新,并具备系统定义的能力,这一转变这就需要芯片企业的配合。

越来越多的车企正在打破供应链的中间环节,直接联系具备系统集成能力的晶圆厂一起定义产品,这也给了芯联集成更多的发展机会,促使公司从一家纯晶圆代工企业,发展为一站式系统代工解决方案供应商。

最后,展望行业未来向上发展,袁锋先生提出两点建议:

一方面,中国半导体科技企业的创新需要资本的力量。恰好中国已进入了一个新投资时代,以支持高质量产业发展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科技强国等战略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从芯联集成的经验来看,资本纽带可以让企业与更多的产业方建立紧密的战略关系,同时,因为资本的纽带,企业不再仅仅是供应商,而是可以跟终端应用的企业再研发合作。企业、产业、资本方一起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下一步的科技创新。

另一方面,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半导体科技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构建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两年,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国内主机厂客户的积极引导,中国半导体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要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我们仍需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当然也呼吁政策和主机厂客户坚持给予国内半导体企业上车的机会。

关于芯联集成

芯联集成成立于2018年,2023年在科创板上市。以“联结资源、汇聚智慧、持续创新,鼎力支撑全球智慧型新能源革命”为愿景,芯联集成面向车载、工控、高端消费三大应用市场,致力于MEMS、IGBT、SiC MOSFET、模拟IC、MCU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了完善的产品布局、雄厚的技术积累、多样化的工艺平台以及规模化的生产能力,是国内稀缺的一站式芯片系统代工解决方案供应商。

围观 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judy的头像
judy

英特尔通过开放、易获取的AI系统和生态协作,以创新的方式为运动员提供支持,并助力企业客户创造更多可能。

今日,英特尔分享了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的一些合作细节,并披露了其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所打造的生成式AI(GenAI)检索增强生成(RAG)解决方案。该成果深度展示了英特尔如何通过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和英特尔® Gaudi AI加速器的开放式AI系统及平台,帮助开发者和企业应对AI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需求。

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事业部总经理Justin Hotard表示:“此次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彰显了英特尔致力于推动AI触手可及。我们正在打造一个开放的环境以鼓励创新,帮助开发者和企业构建定制化的AI解决方案并取得切实成果。通过拥抱开放、协作的生态系统,英特尔正以创新的方式为运动员提供支持,并助力企业客户创造更多可能。”

基于Athlete365平台的聊天机器人:对于运动员而言,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仅仅是个开始。为了帮助全球约11,000名拥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在奥运比赛场地出入,并遵守相关规定,国际奥委会与英特尔合作开发了基于Athlete365平台的聊天机器人AthleteGPT。这是一款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和Gaudi加速器的RAG解决方案。AthleteGPT不仅能够应答运动员的日常询问并进行互动,同时将在运动员入住巴黎奥运村期间,为其按需提供信息,使运动员能够专注于自身训练和比赛。

重要意义:部署生成式AI解决方案会带来诸如成本、规模、准确性、开发需求、隐私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挑战。作为一种关键的生成式AI工作负载,RAG可以让企业安全地利用专有数据,增强AI产出结果的及时性与可靠性。这将极大地提高AI应用的质量和实用性,对于推动当下的数字化发展意义非凡。

基于AI平台、开放标准以及强大的软件和系统生态,英特尔以协作的方式帮助开发者构建定制化的生成式AI RAG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此外,英特尔亦将持续提供开放、强大且可组合的多供应商生成式AI解决方案。

生成式AI RAG解决方案工作流程:英特尔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创建了开源、可互操作的解决方案,用于轻松部署RAG。基于企业AI开放平台(OPEA),该方案是一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开箱即用,且可立即投产的 RAG 解决方案。该生成式AI一站式解决方案在助力企业便捷地部署数据中心RAG的同时,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并集成了多个OEM系统及行业合作伙伴的产品组件。

AI RAG.jpg

该生成式AI一站式解决方案将基于OPEA的微服务组件集成至用于部署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和Gaudi AI系统的、可扩展的RAG解决方案中,可通过Kubernetes、Red Hat OpenShift等经验证的编排框架进行无缝扩展,并提供兼具可靠性和系统遥测功能的标准化API。

·       以开放式软件堆栈打破壁垒:几乎所有大语言模型(LLM)的开发都基于高抽象框架PyTorch,该框架由英特尔至强和Gaudi及相关技术提供支持,助力在英特尔AI系统及平台上实现轻松开发。同时,英特尔携手OPEA开发了用于RAG和LLM部署的开放式软件堆栈。该软件堆栈通过生成式AI一站式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并基于PyTorch、Hugging Face服务库(TGI和TEI)、LangChain以及Redis向量数据库所构建。

·       满足开发者需求:OPEA为企业提供开源、标准化、模块化,以及异构的RAG流水线(pipeline),并致力于为开放式模型及多种编译器和工具链的开发提供支持。其加速了针对垂直领域用例的容器化AI集成与交付。OPEA通过创建细化、可组合的框架,引领堆栈技术前沿,解锁AI的全新可能。

凭借生成式AI一站式解决方案与全面的企业AI堆栈,英特尔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企业和数据中心在部署和扩展RAG与LLM应用时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基于英特尔技术与产品的AI系统及平台,以及OPEA的优化软件,企业可以更高效、快速地发挥并利用生成式AI的巨大潜力。

现阶段,如何将最新的AI计算技术应用到企业中,并推动关键业务成果落地,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与广大行业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英特尔正为由生成式AI和RAG解决方案驱动的AI服务创造更多新的可能性。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intel.cn/content/www/cn/zh/newsroom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8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笑点: 10
cathy的头像
cathy

一、项目背景

中央空调是酒店的耗电大户,大型酒店消耗的能源成本一般占到总经营成本的30%以上,而酒店里空调耗电能占总耗能的44%左右。近年来“电荒”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将空调系统智能控制和节能管理结合,势必将成为酒店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点。通过使用空调节能管理系统,酒店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同时提高客人和员工的舒适度。

空调节能管理系统集成了智能控制和节能管理,具有智能化、网络化、规范化的特点,可以帮助酒店各级管理人员对酒店空调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处理。

浙江某五星级酒店用电量巨大,一年的用电量可以达到360万度电。现该酒店管理人员希望通过中央空调节能管理控制系统,可以对酒店内中央空调的启用、智能调温、关闭、以及空调的运维状态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服务客人以及节能效果。

二、项目需求

项目主要用到的设备空调(RS485设备)、串口服务器、交换机、PC电脑、服务器等设备。其中服务器端部署中央空调节能管理控制系统,需要定时采集空调(RS485设备)的数据,并对空调的实时数据进行监控以及管理。其中,该项目系统对于通讯设备有以下几点需求:

■ 具备较强的抗电磁干扰性,适用于高低温等恶劣的现场环境

■ 支持Modbus RTU转换成Modbus TCP

■ 提供空调实时监控、报警记录、统计报表信息,避免人工现场巡检维护不及时

■ 达到MTBF无故障工作时间100000小时以上要求

三、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概述

根据现场应用需求,我们推荐使用宇泰科技UT-6802AMT-GW Modbus网关设备。该设备支持Modbus RTU转换成Modbus TCP。可以将现场的RTU设备(空调)的数据转换成Modbus TCP,将网关接入酒店原有的局域网,实现后台服务器中央空调节能管理控制系统同时将多个RTU(空调)进行实时监控与控制,从而达到更好的服务和节能效果。

方案拓扑

1.png

方案优势

■ 抗强电磁干扰,可有效防御高压交流电场、静电场、电弧、可控硅等干扰

■ 设备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确保数据零丢包,实时传输数据

■ 支持多种操作模式:Modbus RTU Master/Slave,Modbus TCP Master/Slave

■ 设备网络传输可靠,保障现场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的完整性、有效性

■ 工业级网络传输设备,确保300000小时以上无故障工作时间

■ 支持宽温、防尘、防潮,IP40防护等级,适用与恶劣工业环境

四、应用效果

2.jpg

UT-6802AMT-GW产品应用于该项目

3.jpg

UT-6802AMT-GW产品应用于该项目

1721373944287916.jpg

中央空调节能管理控制系统平台应用于该项目

五、相关应用产品

Modbus 网关UT-6802A MT-GW

5.png

■ 采用金属外壳,多种安装方式设计,适合于工控现场的应用。

■ 宽电源输入(12~48VDC),适用不同现场供电方式

■ 高达8个RS485、RS422,满足多串口应用

■ 支持较宽波特率范围300-921600bps,适用不同设备间的应用

■ 支持多种操作模式:ModbusRTU Master/       Slave,ModbusTCP Master/Slave

■ 支持升级Web固件升级,方便不同场合特殊应用

UT-62424G系列

UT-62424G系列28口全千兆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

6.png

■ 支持千兆以太网口和光口的多种不同组合

■ 支持IGMP Snooping过滤多播封包

■ 支持IEEE 802.1Q VLAN便于简易网络规划

■ 支持QoS (IEEE 802.1p/1Q)及TOS/DiffServ增加网络稳定性

■ 支持STP/RSTP和MSTP网络冗余及SNMPv1/v2v3

■ 支持支持链路聚合,优化网络带宽

■ 支持访问控制列表(ACL)增强灵活度及网络管理安全性

■ 支持端口镜像功能,便于在线调试

■ 支持端口限速\广播风暴抑制\组播风暴抑制\未知单播风暴抑制

■ 支持3层交换功能(静态路由/Rip/OSPF/VRRP),进行跨网段数据传送

■ 支持电源,端口异常状态继电器输出告警功能

■ 支持宽温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

来源:宇泰科技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cathy的头像
cathy

智能边缘软件全球领先提供商风河公司近日公布,哪吒汽车选用Wind River Linux开发其浩智超算XPC智能域控制器(XPC-S32G)。在智能汽车里,集成网关域控制器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支持迭代升级并增强安全性和控制功能。

1721372337957478.jpg

戴大力 先生

哪吒汽车首席技术官(CTO)

在哪吒汽车日益智能化并迈向软件定义的未来之旅上,浩智超算XPC-S32G将发挥关键性的支持作用,并为客户带来全新的智能体验。风河公司提供了最高水平的专业服务能力,特别是性能优化、本地化、安全以及长期支持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期待与风河展开持续性合作。

1721372390325927.jpg

邹露君

风河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软件不断为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创造出新的机遇,并推动新一代汽车的发展。Wind River Linux旨在支持哪吒汽车这样的创新者推出高性能开源框架,实现软件快速开发和部署,从而加速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

浩智超算XPC-S32G作为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的网络控制中心,可实现安全的跨域数据互联,具备强大的汽车网络安全性和高效低时延的车辆控制管理能力。其中融合了九项核心功能:中央网关、车辆热管理、电池能量管理、功率扭矩管理、远程诊断和校准、完整数据收集、SOA网关、边缘计算和远程升级(OTA)主机。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的哪吒S车型开始,浩智超算XPC-S32G将安装在哪吒汽车各款新车之中。

3.jpg

浩智超算XPC-ICDC控制器是基于哪吒汽车山海平台的可扩展电子电气架构。其中集成了恩智浦半导体的S32G高性能车载网络处理器,采用Arm® Cortex®-M7 和Cortex-A53 处理器内核,运行Wind River Linux操作系统。浩智超算XPC-ICDC采用由恒润科技公司域控制器技术开发的面向服务架构(SOA)软件框架。

 

浩智超算 XPC-S32G 平台项目量产联合发布仪式视频

Wind River Linux提供了极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足以满足新一代软件定义汽车必不可少的高性能需求。作为嵌入式市场最先进的Linux平台,Wind River Linux帮助企业在专门构建的Linux操作系统上开发、部署和运行强大、可靠且安全的嵌入式解决方案。

哪吒汽车简介

合众新能源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创新型技术研发、智能化生产制造和全渠道销售服务为基础,集硬件产品、软件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哪吒汽车是合众新能源旗下的汽车品牌。公司秉持“为人民造车”的品牌初心、“让高品质智能电动汽车触手可及”的愿景以及“科技平权”的价值观,哪吒汽车努力成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普及的引领者。专注于产品和先进技术,哪吒汽车致力于推动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在技术发展趋势中发挥引领作用。

哪吒汽车已经推出了哪吒GT、哪吒S、哪吒U、哪吒V等车型,覆盖A-B主流市场。哪吒汽车于2021年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智能汽车平台——“山海平台”以及合众智能技术品牌,以满足用户和市场的新需求。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7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demi的头像
demi

nxp.jpg

中国上海——2024年7月19日——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XPI)近日宣布,其单芯片NFC和嵌入式安全元件解决方案SN220已通过汽车连接联盟®(简称CCC)2023年12月推出的数字钥匙认证。这标志着恩智浦成为首家获得该认证的数字车钥匙解决方案提供商。恩智浦提供涵盖完整数字汽车钥匙生态系统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超宽带 (UWB)、NFC 芯片和低功耗蓝牙®等,可适用于移动设备制造商和汽车厂商的应用需求。

重要意义

数字车钥匙的作用不仅仅是让驾驶员能够无缝、安全地使用汽车。驾驶员还能通过数字钥匙控制家庭成员、代驾司机等人对汽车的使用权限。随着这一功能越来越受欢迎,其互操作性和安全性成为关键。CCC 拥有超过 200 名成员,其中包括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智能设备制造商和科技公司。该协会最近推出了一项符合 CCC 数字密钥规范的认证计划,旨在汽车、移动电话和其他免手持汽车门禁设备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中,实现无缝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

恩智浦半导体智能汽车门禁总经理Michael Leitner表示:“作为CCC的创始成员,恩智浦长期以来一直是安全汽车门禁生态系统的核心推动者。该认证验证了未来可推动汽车数字钥匙发展的规范。作为首家获得该认证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恩智浦全面集成的系统解决方案将为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树立质量和安全标准。” 

汽车连接联盟主席Alysia Johnson表示:“该认证对于在消费者和行业中建立信任至关重要,它将支持汽车和设备制造商提供安全、用户友好的数字钥匙门禁体验。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全球兼容性,实现无缝、安全的数字钥匙体验,无论涉及哪种汽车或移动设备。”

小米互联高级总监张墅潇表示:“小米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卓越的用户体验。SN220具有出色性能,以及CCC认证的互操作性,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也符合小米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新颖有趣的创新的承诺。”

更多详情

SN220是一款融合解决方案,将NFC控制器与嵌入式安全元件结合在单个芯片中,构成整体数字钥匙系统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恩智浦的数字钥匙不仅包含安全元件和NFC,还利用UWB和低功耗蓝牙来确保一致、无缝的用户体验。


关于恩智浦半导体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XPI)是汽车、工业物联网、移动设备和通信基础设施市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致力于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恩智浦汇集英才,结合前沿技术与开拓型人才,开发系统解决方案,为更智慧安全的互联世界保驾护航。恩智浦在全球30多个国家/地区设有业务机构,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达132. 8亿美元。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xp.com.cn

恩智浦和恩智浦标志是NXP B.V.的商标。所有其他产品或服务名称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ARM和Cortex是ARM Ltd或其子公司在欧盟和/或其他地区的商标或注册商标。保留所有权利。© 2024 NXP B.V.


围观 9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7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cathy的头像
cathy

本文提供了设计更高功率TEC之前必须了解的热电冷却器(TEC)概念,解释了限制热电冷却器冷却能力的关键珀尔帖特性,并且说明了可以如何围绕这些限制展开设计。部分驱动器示例说明了控制更高功率TEC所需的条件。另外还包括可能阻碍现有设计实现其预期冷却能力的问题。

TEC使用珀尔帖模块来冷却物体或提供物体的准确温度控制,可用于多种应用。它们是激光二极管冷却器、微处理器冷却、聚合酶链反应(PCR)系统以及断层扫描、心血管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放射治疗等医疗应用的理想之选。激光二极管温度控制等许多应用都使用功率在5 W至15 W范围内的小型低功耗TEC。它们的驱动器可能采用5 V供电轨运行并提供1 A至3 A的 电流。

但如果我们需要更高功率怎么办?我们该如何做呢?我们应该关注什么以及我们有什么选择?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种情况是,我们已经有一个正常工作的TEC,但这还不够,需要将功率提升10%到20%。第二种情况是,从头开始构建更高功率的TEC。我们可以从珀尔帖装置获得多少冷却能力?我们应该用什么来驱动它?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了解几个关键的珀尔帖概念。

最大吸热量

珀尔帖模块的最大吸热量(Qc)将在数据手册中列出,但它适用于ΔT为零的情况。ΔT是珀尔帖热端和冷端之间的温差。当热端和冷端温度相同时,Qc将如数据手册中所述。然而,它会随 着ΔT的增加呈线性减小,直到某个点Qc = 0。该点也称为最大ΔT,变化很大,但单级模块的典型值可能约为70°C。请参见图1中的一般示例。

1.jpg

图1. 热吸收量与珀尔帖温差的关系。

假设我们希望将珀尔帖的热端保持在+22°C的室温,而希望将冷端保持在–5°C。珀尔帖的最大电流为9 A,因此我们计划使用7 A驱动器。在我们的示例图中,7 A电流下27°C的温差将为我们提供41 W的能力。然而,所有接口都具有热阻,因此当热量从珀尔帖流经散热器并进入室内环境时,将会出现温度梯度。如此一来,珀尔帖的热端就不可能处于22°C的室温。假设热端温度为30°C。我们就得到35°C的冷热温差。参照图1,沿着7 A线 到达35°C ΔT点,这表明我们的排热能力将为30 W左右——即使我们购买了100 W珀尔帖!

自发热

另一个重要的珀尔帖概念是模块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自热。自发热量可能会是从目标处吸收到的热量的两倍。例如,当从目标处吸收到25 W的热量时,珀尔帖可能会另外产生 50 W的热量。因此,热端散热器必须能够散发75 W的热量。

改进现有TEC系统

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有现成的TEC,只需要略微增加冷却能力即可,为此我们可能要考虑一些问题。几项明显的问题领域包括TEC的热端温度、TEC组件接口的热阻、珀尔帖装置上的电压纹波、ΔT以及组件的绝缘。

建议首先检查热端的温度,请参见图2。请谨记,图1的一项关键要点是珀尔帖冷端和热端之间的小增量至关重要。随着温差的增加,珀尔帖从目标汲取热量的能力会减弱。

2.jpg

图2. 空对空TEC组件的简化图。

快速了解热端温度的一种方法是在TEC接近最大功率时检查散热器温度。只需使用热电偶,或者将测量结果发送至微处理器,热敏电阻就会有效工作。请参见《基于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系统—第1部分:设计挑战和电路配置》和《基于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系统—第2部分:系统优化与评估》这两篇出色的热敏电阻文章。如果热端散热器的温度明显高于室温,则可能需要更大的散热器和/或风扇。

遗憾的是,上述的快速检查并没有告诉我们有关珀尔帖到散热器接口的任何信息。该接口可能较难触及,因此通常需要拆卸该装置。该接口经常使用导热膏,我们想要检查它以确定是否存在可能干扰热传导的气穴。由于空气是不良导热体(0.026 W/(mK)),因此导热膏的作用是消除气穴。但不要使用很厚一层,因为在0.2 W/(mK)至0.3 W/(mK)时,导热膏也不是良好的导体,尽管金属类型可能在4 W/(mK)范围内。然而,这种膏体的性能仍然比空气好10倍。与之相比,铝为200 W/(mK),PCB铜为约380 W/(mK),PCB FR4为 约0.3 W/(mK)至0.8 W/(mK),水为0.6 W/(mK),玻璃为约1.0 W/(mK)。

请注意,有可能在达到某个点时,增加通过珀尔帖的电流会产生与预期相反的效果,也就是会让冷端变暖!这是因为珀尔帖可能接近其最大ΔT,并且由于散热不充分,所以增加电流会使 热端变暖。当热端变暖时,会将冷端向上推。

另外,请检查TEC上的电压纹波可以如何降低珀尔帖的效率。纹波应不超过10%,但建议5%或更低。降低负载电容的有效串联电阻(ESR)可能是最安全的变化。然而,无论发生什么变化,无论是增加频率、增加输出电容还是增大电感,都需要注意防止影响交换机的效率及其控制稳定性。

新设计

对于新的高功率设计,人们可能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是否使用珀尔帖模块或珀尔帖组件。这类模块本身就是珀尔帖,即夹在陶瓷衬底和热端(+端)之间的碲化铋,并焊接有两根电线。在这种情况下,是由客户来设计散热器和散热接口的。另一方面,组件包含已连接散热器的珀尔帖模块。典型的装置可能包含两个散热器和两个风扇以及引出至连接端口的接线。散热器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风冷、水冷或乙二醇冷却以及直连冷却,而且还可能包含用于连接到机柜或其他设备的某种类型的框架。客户只需为风扇连接一个电源,然后就可以专注于驱动器设计。

无论是哪种方式,无论是从模块开始还是从组件开始,如果要构建高功率TEC,就需要进行权衡和抉择。例如,对于大致相同的功率,各种珀尔帖模块(TEC模块)的电流和电压可能差异巨大。在应用中使用多个模块可能会更有利,或者可以选择多级模块来增加ΔT。为了驱动更高功率的模块,ADI提供了 LT8722 和新的 LT8204 全桥功率芯片。接下来,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些问题。

选择珀尔帖模块时首先要意识到的是,它们的电流/电压权衡可能差异巨大。例如,就95 W至105 W范围内的可用模块而言,电阻的变化范围可以从0.34 Ω到4.4 Ω。此外,27°C下95 W模块的最大规格为19 A和7.7 V,而27°C下另一个105 W模块的最大规格则为7.6 A 和21.2 V。尽管它们的功率并不完全相同,但关键是电流和电压之间可能存在权衡,而这反过来又决定了您对驱动器的要求。

除此之外,您也可以使用多个模块,但是,它们必须进行电气串联,因为它们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如此一来,并联装置之间的均流将会是一项挑战。当然,使用串联装置,压降会增加, 并且会需要更高电压的驱动器。然而,电气串联的珀尔帖装置将仍具有散热的并行功能。如果无法获得更高的电压,但仍需要两个模块,则每个模块都必须由自己的驱动器驱动。但是, 单个温度反馈可同时用于两个模块。

另一种选择是使用多级模块。这些模块包含由制造商堆叠在一起的一到五个模块。换言之,散热将为串联,因此总ΔT增加,可以冷却到较低的温度。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全能的方法。请 谨记,每个模块的热端都必须将从目标吸收的热量以及自发热量散发出去。因此,下一个连接模块的冷端必须要转移来自第一个装置的自发热量和目标热量,并且该串联中的第三个模块 必须要能够将来自目标的热量以及来自所有三个装置的自发热量散发出去。这种额外的温度能力是以显着增加散热为代价的。多级模块通常看起来像一座金字塔,因为距离目标最远的模块需要散发大量热量,必须更大。

15 V/4 A驱动器可实现更高功率

显然,要提高TEC的功率,通常需要更高的驱动电压。LT8722正是如此,其VIN电压为15 V,其集成FET的额定电流为4 A。该控制器的设计考虑了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它使用集成式25位数模转换器(DAC)从串行外设接口(SPI)接收信息,以便在TEC上设置准确的差分电压。两个额外的集成式9位DAC可设置正负输出限流值。

该架构是全桥DC-DC变换器,一侧是脉宽调制(PWM)降压功率级,另一侧是线性级,在4 A、15 VIN和3 MHz条件下提供92.6%的效率。即使其中一个输出为线性输出,也能保持效率,因为在高电流时,交换机控制电流,线性驱动器要么高要么低,导致压降很小。在电流反向的转换期间,线性输出将处于其线性区域,但电流很小。因此,线性驱动器不会显著影响效率。利用这种架构,不仅可以实现高效率,而且由于只需要一个电感,因此尺寸更小。该交换机还使用Silent Switcher®技术来尽可能地减少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EMI/EMC)辐射。

SPI接口全面管理控制,包括使能、启动、峰值电流、频率、差分输出电压和限流值。SPIS_STATUS寄存器提供6个故障和5个附加状态条件,而AMUX监控13个模拟功能。LT8722是一款低噪声(仅1侧是交换机)、小尺寸(仅1个电感)H桥,其辅助功能已集成到芯片中。参见图3。

3.jpg

图3. LT8722应用电路。

具有外部FET的40 V驱动器可实现更高功率

为了获得额外的冷却能力,可使用ADI具有外部功率FET的40 V LT8204 H桥控制器。这能够帮助设计人员为任何应用设计电流水平。LT8204是一款多功能驱动器。它是一款出色的珀尔帖驱动器,但也可用于各类电感、电容或电阻负载,例如电机、电磁阀、电池充电、自动测试设备电源和加热系统,即任何需要半桥或全桥驱动器的应用。其控制模式可以是电压模式或电流模式控制,并且可以控制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控制输出电流对于驱动TEC模块尤为实用。

该控制器具有SPI接口,完全由微处理器控制。两个集成式16位DAC为双半桥或全桥配置提供来自微处理器的准确接口。此外,集成式低输入失调电流放大器可提供准确的双向电流检测。故障寄存器提供16个故障指示,可将其回传至处理器。实际上,将简单的H桥控制器转变为准确的TEC驱动器所需的大部分工作已经集成到控制器中。参见图4。

4.jpg

图4. LT8204应用电路。

结论

无论是需要提高现有TEC的冷却能力,还是计划打造新的更高功率设计,其中所涉及的程序都没那么复杂。原本的设计可能存在的散热或效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新设计将需要更高功 率的珀尔帖模块、多个串联模块,或者如果要求更高的ΔT,则需要多级模块。毫无疑问,驱动器将需要更高的电压和电流能力,并且最好是具有内置的准确控温功能。

来源:ADI智库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7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cathy的头像
cathy

艾迈斯欧司朗近日宣布,最新推出的DURIS® E 2835 LED实现从封装工艺到出光性能的升级与创新。这款新品采用设计独特的LED支架,显著提高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并且减少弯曲受力过程中带来的形变,便于集成到柔性灯带中。

1721369418890573.png

此外,这款LED还提供2400K的色温选项,能够有效补偿在防水应用(如游泳池或花园池塘照明)中硅胶密封材料对色温的偏移作用,确保成品灯带的色温稳定在3000K。同时,新款LED的显色指数可达到97以上,因此特别适用于商业展示照明、博物馆以及其它零售场所。这款Pre-molded 2835 LED,采用通用的2835封装尺寸,完美适配各种不同的应用和设计。

关键特性

体积小巧,结实耐用

DURIS® E 2835封装尺寸仅为2.8mm×3.5mm,特别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应用场景;

其设计坚固耐用,能够轻松应对柔性灯带安装的严苛要求,确保长期稳定。

高发光效率 

在3000k色温(CRI 90)典型条件下,DURIS® E 2835实现23.5lm的典型光输出与高达135lm/W的高光效,彰显其出色的发光效率和强大性能。

高显色指数 

该LED显色指数表现出色,达到90(最小值)和92(典型值),同时R9值也稳定在50以上,确保色彩能够准确且生动呈现。得益于艾迈斯欧司朗独特的品控工艺,我们还能提供CRI97以上的显色指数,这一数值超越行业CRI95平均水平。

丰富的色温选择 

这款LED的色温范围低至2200K,高达6500K,可满足多样的照明需求。无论是营造温暖舒适的氛围,还是打造冷峻明亮的环境,都能轻松胜任。

宽光束角 

DURIS® E 2835拥有120°的典型辐射角(朗伯发射器),能够提供宽广、均匀的光分布效果,非常适合用于泛光照明应用。

长寿命与高可靠性 

DURIS® E 2835在保持90%光通量维持率的条件下,使用寿命可长达36,000小时,这不仅确保其长期的性能稳定性,还有效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静电放电(ESD)防护功能 

DURIS® E 2835符合ANSI/ESDA/JEDEC JS-001(HBM,2级)标准,具备2kV ESD防护等级,能够有效减少静电损伤,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更高的可靠性。

主要应用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的DURIS® E 2835 0.2 W SOFTLINEAR,是一款集多功能与高性能于一身的LED产品,专为满足现代照明应用多元化的需求而设计。其小巧的体积、卓越的显色指数(CRI)、出色的发光效率以及创新的抗弯折特性,使其在众多应用领域中成为优选。无论是室内照明、建筑照明还是类户外照明,DURIS® E 2835都能展现出其可靠性、高效率以及卓越的光品质,为LED技术树立新的行业标杆。


室内照明

DURIS® E 2835凭借卓越的CRI值,实现色彩的真实还原,成为住宅、商业和零售场景的理想选择。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光品质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建筑照明

DURIS® E 2835 0.2 W SOFTLINEAR因其出色的灵活性,非常适合应用于建筑照明。它能够轻松应对创意且精细的设计需求,无论是用于凸显建筑的独特元素,还是创造独特的环境效果,这款LED都能凭借其多样化的照明功能,为各种应用空间带来焕然一新的变革。

柔性与创新设计

DURIS® E 2835 0.2 W SOFTLINEAR以其独特的支架设计,实现出色的坚韧性。在柔性灯带应用中,它展现出超越传统LED的抗弯折能力。通过运用先进的支架材料和巧妙的结构设计,DURIS® E 2835 0.2 W SOFTLINEAR在柔性照明中弯曲率更低。这一创新突破以往LED灯带的设计局限,为创新和实用的照明解决方案开辟新领域。

防水性能

针对需要防水灯带照明的应用场景,DURIS® E 2835 0.2 W SOFTLINEAR的相关色温(CCT)为2400K,旨在补偿硅胶密封材料可能带来的色温偏移影响。因此,它非常适合安装在浴室、厨房、游泳池、花园池塘等可能长期浸泡或高湿度环境的户外场所。这种CCT的预补偿特性,使得采用DURIS® E 2835发光元件的照明灯具能够满足多种多样的应用需求。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296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