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莱迪思半导体(NASDAQLSCC),低功耗可编程器件的领先供应商,今日宣布参加富昌技术日-北京站。莱迪思将通过主题演讲和演示,展示其在工业自动化、马达控制、机器视觉、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领域的最新FPGA技术创新。

  • 富昌技术日——驱动未来的工业自动化(北京)

Demo演示

651530 - 1550(北京时间)

莱迪思主题演讲

651650 - 1730(北京时间)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06号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

更多资源

关于莱迪思半导体

上海莱迪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全球低功耗FPGA的领先供应商,我们为不断增长的通信、计算、工业、汽车和消费市场客户提供从网络边缘到云端的各类解决方案。上海莱迪思自1993年设立上海研发中心至今已拥有成熟的研发团队,在上海、深圳、北京、西安和成都设有销售和技术支持办公室,我们的分销商遍及30多个省市,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可靠、专业的服务。我们的技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世界一流的技术支持,使我们的客户能够快速、轻松地开启创新之旅,创造一个智能、安全和互连的世界。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latticesemi.com/zh-CN您也可以通过领英微信微博优酷了解莱迪思的最新信息。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3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文作者: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英特尔客户端平台解决方案总经理高嵩

1.jpg

试想以下恼人场景是否频繁在生活中出现:

手机内存容量总是捉襟见肘,只能被逼无奈换部手机……

想要追忆往昔,比如宝宝迈出第一步,一家人出去旅游等充满纪念意义的时刻,但珍藏的家庭照片和视频却难觅踪影……

公司文档分散存放在各个角落,检索文档全依赖残存的记忆力与“撞大运”,费时又

力……

摄影师外出拍摄时,照片和视频在不同设备间存储、上传与同步的过程苦不堪言……

而最终打败一位创作者,只是他的硬盘损坏无法读取……

数据是当今时代的“石油”,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宝贵资产。但海量数据的管理和利用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NAS 设备应运而生,它为企业、个人及创作者等用户提供了兼具安全、经济、灵活、高效特点的文件管理体验,成为用户的专享存储中心。

数据井喷,NAS 引领存储新风尚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简称 NAS),也被称为网络附加存储,这是一种专门提供文件级别数据存储的联网系统方案。NAS 设备通过网络与客户端计算机等设备紧密相连,用户可通过不同设备访问 NAS 设备中的数据,并一站式地进行文件存取、备份及共享等操作。

对于家庭成员而言,NAS 设备不仅可以作为家庭多媒体中心,便于他们存储、共享照片、视频和音乐等文件,还能作为家庭私有数据库,在自动备份手机、电脑等设备中的数据的同时,高度保障隐私安全。而设计师可以通过 Thunderbolt 接口将 NAS 打造成为资料中心,快速存取 4K/8K 影视资料,实现实时编辑,数据异地同步、协作与分享。企业则可以将 NAS 打造成强大数据管理和协作平台,确保安全机密,简便管理。简而言之,NAS 就像是为用户量身打造的私人云存储解决方案,空间大、可扩充、更实惠、更安全。

AI 当道,NAS 设备再进化

NAS 市场是一个新兴且增长巨大的细分市场。如今 AI 已经无处不在,大量 AI 应用场景落地,给 NAS 赋予更多 AI 基因是大势所趋,我们相信 AI NAS 将成为未来数据存储管理解决方案的主流。

得益于 AI 技术的加持,AI NAS 的数据管理变得更有智慧:它能够在用户上传文档或照片时进行内容智能识别和分类,对人物事物、文字、图片场景等进行分类聚合,支持智能快速描述搜索,智能又便捷。它还能对身份证等敏感内容进行模糊处理、通过超分等技术实现批量改善老照片清晰度等操作,安全可靠,体验飞升。不仅如此,AI NAS 本地化自学习能力能够消化个人和企业数据,帮助用户智能管理。另外,视频内容智能识别和检索后续也可以帮助设计师大力提高制作工作效率。

看到这样智能又高效的 AI NAS 应用场景不断落地,我们非常兴奋。在过去的几年里,英特尔团队一直与生态伙伴协力前行,从硬件、软件和协作方面推动 NAS 体验创新升级,以及拓展基于 AI 技术的新场景。AI NAS 产品可以成为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用户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智能助手。数据的智能存储和管理是 NAS 发展的核心部分。我们正通过英特尔® 酷睿™ Ultra 处理器等强大处理器平台以及以OpenVINO™ 为主的软件工具,与产业合作伙伴协作,对 AI NAS 应用体验进行精雕细琢。

2.png

英特尔加持,NAS AI 化正当时

我们一直与 NAS 产业合作伙伴保持着积极地沟通和探讨,探索未来产品方向。去年,我们和绿联团队启动了AI NAS 产品和技术拓展新品开发新项目。我们为绿联提供了基于英特尔® 酷睿™ 平台和 OpenVINO™ 等技术,硬件技术调优和设计审核支持,Thunderbolt 雷电设计优化等,为绿联 AI NAS 新品提供助力。

昨天,由 AI 技术加持的绿联 NAS 私有云 DXP 全系九款双盘位到八盘位的新品,以及由绿联科技自研的 UGOS Pro 正式发布。UGOS Pro 系统在英特尔® 酷睿™ 和 OpenVINO™ 框架的支持下,实现了基于 AI 技术的智能相册管理功能,数据分类更智能化、内容管理更安全、检索体验更便捷好用。绿联 UGAI 本地化自学习模型还能够实现模糊展示敏感照片、人物背影照片相册管理等新功能和应用。

我们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为 AI NAS 市场带来丰富多样的 AI 应用体验。

3.png

AIGC 加速,智能存储启新篇

搭载英特尔处理器平台的 AI NAS 展现了显著的优势,不仅能够作为数据存储和分享中心,更能进一步成为算力中心,为未来运行 AIGC 应用提供强大的计算平台,助力中小企业、设计师及专业用户,基于批量数据,通过 AI 生成式应用快速产出新的文档、图片和视频设计。当与 AI PC 结合时,AI NAS能对企业海量文档进行批量矢量管理,从而实现 AI PC + AI NAS 智能办公的更多的应用拓展。

相信以从云到端的英特尔平台解决方案作为技术后盾,以 AI 技术作为时代创新的号角,我们与绿联科技等合作伙伴将共同对 NAS 产品进行 AI 时代的探索和冲锋,共同拓展搭载生成式 AI 应用的 NAS 产品和方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创新的 AI NAS产品问世,为消费者、中小企业及创作者等用户提供应对数字时代新挑战的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向智能化前行。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3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感谢大家的用心参与和反馈

1 (1).gif

5月16日,在走过北京、深圳、西安三地之后,2024年芯华章验证技术巡回研讨会来到上海站。这场由于有芯耀辉和芯测,我们上午议程非常丰富。

在此郑重感谢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小鹏汽车、大疆、芯驰科技等几十家芯片设计和系统公司的验证工程师,你们每一个人如约出现,都为研讨会按时开始添砖加瓦。

虽然这已经是第三年举办线下研讨会,但其实我们还在不断研究大家填写的反馈问卷,试图从中找到下一个next level的线索——比如今年,我们扛上自己的网络和几十台电脑进行巡回,就是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加顺畅的上机体验。

立足用户需求,打造国产生态,我们这次还带来了与啄木鸟半导体、芯耀辉、芯测等合作伙伴的联合解决方案。

IP和EDA也都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技术,是设计和制造芯片不可或缺的基础构建单元。一直以来,由于技术壁垒和商业壁垒较高,两者都是国产创新力量的薄弱环节。

现在,芯耀辉采用芯华章的仿真器产品GalaxSim进行IP仿真验证,实现了国产IP和国产仿真器验证的紧密结合。

基于芯华章统一EDA数据库,芯耀辉借助芯华章Fusion Debug等调试工具的联合使用,实现了独特的CPU Debug软硬件代码联合调试,以及基于Precise Trace的精准时域信号追踪等IP分析手段,极大地提升了IP调试和验证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高性能芯片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创新动力。

IP+EDA的组合,如果看作是横向上打通芯片设计的全技术流程,那与芯测的合作则是为了在纵向上进一步提升芯片良率,其内存测试与修复解决方案在测试环节为芯片设计公司提供专业支持。芯测与芯华章数字验证全流程工具的联合,将从验证到测试,一起构建起芯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保障。

谢谢每一位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份反馈,希望下一次见面的时候,能比这次又更扎实、到位一点!

来源:芯华章科技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3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24财年第四季度加速增长
把握混合式人工智能机遇

2024年5月23日 – 联想集团 (港交所: 992) (ADR: LNVGY) 今天公布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自第三季度恢复增長以来,集團所有主营业务在第四季度全部恢复年比年增长,总体营业额提升近10%至138亿美元,净利润年比年翻番至2.48亿美元,个人电脑以外业务的营业额占比扩大到近45%的历史新高。集团第四季度和整个下半财年的表现展示了联想的实力,成功从过去一年的行业低谷走出,把握住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增长机遇,并在各个业务领域加速发展。全年总营业额录得569亿美元和净利润10亿美元。自下半财年,联想实现了营业额年比年增长6%,净利率从上半财年的下降扭转为下半财年持平。

集团凭借其从口袋到云端的产品组合、强大的生态系统和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全栈人工智能能力,在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机遇时代中领航。自2023年10月在年度创新科技大会上宣布其人工智能战略以来,联想已经推出了首款AI PC,目前,集團人工智能实力已涵盖了智能终端、智能基础设施以及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服务。集团预计AI PC(定义为配备基于自然交互、异构算力、个人知识库的个人人工智能助理,连接开放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并同时具备隐私和安全保护)将在未来三年内从目前的高端产品逐渐发展为市场主流,推动行业的新一轮更新周期。混合式人工智能的趋势推动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需求的增长,客户也越来越需要定制化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服务,人工智能咨询、设计、部署和维护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联想对投资于创新的坚定承诺,尤其是围绕人工智能和计算两大锚点技术,助力集团实现“人工智能普惠”愿景,并进一步引领人工智能时代。在过去一个财年,集团的研发人员总数占比和研发费用率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分别达26.2%及3.6%。

展望未来,受上一财年下半年的业绩和势头的鼓舞,集团对新财年前景持乐观态度。集团将继续引领人工智能, 投资创新,以及充分把握混合式人工智能所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推动业务加速增长和可持续盈利能力的提高。

联想董事会宣布派发截至 2024年3月31日止财年末期股息每股3.8美仙或30.0港仙。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

“第四财季,我们不仅恢复了所有业务的增长,而且在前所未有的混合式人工智能机遇的驱动下,这一增长势头正在加速。得益于清晰的智能化转型战略和对创新的多年投资蓄力,我们打造了全栈人工智能的能力,并且引领着全新的AI PC市场。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愿景是推动人工智能的普惠。凭借强有力的战略执行、持续的创新、卓越的运营和强大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有信心在新财年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改善。”

财务亮点:

23/24财年

第四季度

百万美元

22/23财年

第四季度

百万美元

变化

23/24财年

百万美元

22/23财年

百万美元

变化

集团营业额

13,833

12,635

9%

56,864

61,947

(8%)

税前利润

309

130

137%

1,365

2,136

(36%)

净利润

(股东应占利润 )

248

114

118%

1,011

1,608

(37%)

净利润

(股东应占利润 - 按照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 [1]

218

284

(23%)

1,038

1,878

(45%)

基本每股盈利 (美仙)

2.02

0.95

1.07

8.41

13.50

(5.09)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增长和盈利能力强劲,拓展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2023/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表现:

  • SSG营业额年比年增长超过10%,达到 18 亿美元,以及超过21%的运营利润率,连续12个季度营业额和利润率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巩固其作为增长引擎和利润贡献者的地位。整个财年的营业额为75亿美元,年比年增长12%,运营利润率近21%。

  • 运维服务和项目及解决方案服务季内在SSG整体营业额中的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了 5个百分点,达到55%。

  • 数字工作场所解决方案和 TruScale混合云等关键通用解决方案业务取得了高速增长。

业务机遇及可持续增长:

  • 展望未来,SSG 将继续通过打造人工智能原生和人工智能嵌入解决方案与服务来快速响应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

  • Care of One平台、网络韧性即服务和决策工具L.I.S.S.A.利用人工智能为员工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体验, 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增强安全性, 以及可持续的 IT 选择。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 重拾增长动能

2023/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表现:

  • 第四季度营业额恢复增长,年比年双位数增长15%,使得ISG该季度营业额达到25亿美元,创下第四季度的历史新高。

  • 存储、软件和服务业务均实现了超高速增长,其营业额总和年比年提升50%以上。高性能计算业务营业额创新高。

  • ISG 全年连续三个季度营业额实现季比季增长,并创下历史第二高的全年营业额水平。

业务机遇及可持续增长:

  • 随着市场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转移,人工智能服务器预计将以近两倍于整体服务器市场的增速持续增长。

  • ISG将通过打造丰富的产品组合和出色的商机转化能力,来把握其中的新机遇,同时利用既有优势把握传统计算服务器、存储、软件和服务稳步增长的机会,恢复盈利能力。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稳固增长,扩大领先地位

2023/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表现:

  • IDG在过去一个季度保持了稳健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达到22.9%,显著高于市场的增速,保持行业领先的盈利能力。本季度的营业额为105亿美元,全年营业额为446亿美元。

  • 全球五个市场区中,联想个人电脑业务在四个市场区排名第一,在北美市场创下份额新高。

  • 手机业务实现显著增长,出货量和营业额同比双双实现双位数增长,大大高于市场增速。

  • 尽管上半年市场表现较預期弱,但IDG全年的盈利能力依然穩健。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在下半年都恢复增长。

业务机遇和可持续增长:

  • 展望未来,个人电脑市场总量将恢复到高于疫情前的水平,而手机市场已经恢复到了年比年双位数的高增长。

  • 未来三年,AI PC将逐渐从高端走向主流,联想首批AI PC经已付运, 未来数个季度还会有更多AI PC推出,个人电脑市场也将迎来新的换机周期。

  • AI逐步从AI PC扩展到AI手机、AI平板等丰富多彩的终端设备,通过智能连接(Smart Connect)软件解决方案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无缝协作。

环境, 社会, 公司治理(ESG)及企业亮点

上季度,联想取得的成就、发布的公告和许下的重要承诺包括:

  • 联想在气候变化和供应商参与方面的领先地位受到全球非营利性环境组织—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的认可,表彰了联想在实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实践和积极主动地与其供应商合作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未来方面所做的努力。

  • 在全球CRN可持续发展科技峰会(Global CRN Sustainability Tech Summit)上,联想荣获 “最佳价值链倡议”和“最佳绿色产品”奖,并在“年度循环经济公司”类别中获得“高度赞扬”。

  • 今年2月,联想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负责任人工智能承诺,该承诺要求公司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减轻或补救”人工智能的潜在不利影响。除这一承诺外,联想内部还成立了负责任人工智能委员会,治理框架涵盖了所有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道德、法律、安全、隐私和责任等领域。

[1]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已通过剔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并购相关费用,重组和其他费用,簽出認沽期權負債的重新計量收益以及相关所得税影响(如有)进行调整。

关于联想

联想集团(HKSE: 992)(ADR: LNVGY)是一家年收入569亿美元的全球化科技巨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17名,服务遍布全球180个市场数以百万计的客户。为实现“智能,为每一个可能” 的公司愿景,联想在不断夯实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冠军地位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从口袋到云端的计算能力,现已拥有包括人工智能赋能、人工智能导向和人工智能优化的终端、基础设施、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在内的完整产品路线图,包括个人电脑、工作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数据中心、存储、边缘计算、高性能计算以及软件定义等基础设施产品。这一变革与联想改变世界的创新一起,共同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成就一个更加包容、值得信赖的智慧未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港交所:992)(美国预托证券代号:LNVGY)。欢迎访问联想官方网站 https://www.lenovo.com,并关注“联想集团”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官方账号,获取联想最新动态。

联想集团

财务摘要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季度及年度业绩

(百万美元, 除每股资料)

23/24财年

第四季度

22/23财年

第四季度

年比年

变化

23/24财年

22/23财年

年比年变化

营业额

13,833

12,635

9%

56,864

61,947

(8)%

毛利

2,428

2,143

13%

9,803

10,501

(7)%

毛利率

17.6%

17.0%

0.6 个

百分点

17.2%

17.0%

0.2 个百分点

经营费用

(1,939)

(1,852)

5%

(7,797)

(7,832)

(0)%

研发费用

(包含在经营费用内)

(532)

(550)

(3)%

(2,028)

(2,195)

(8)%

费用/收入比

14.0%

14.7%

(0.7) 个百分点

13.7%

12.6%

1.1 个百分点

经营利润

489

291

68%

2,006

2,669

(25)%

其它非经营收入/(费用) -- 净额

(180)

(161)

12%

(641)

(533)

20%

税前利润

309

130

137%

1,365

2,136

(36)%

税项

(56)

(24)

124%

(263)

(455)

(42)%

期内/年内利润

253

106

140%

1,102

1,681

(34)%

非控制性权益

(5)

8

N/A

(91)

(73)

26%

股东应占利润

248

114

118%

1,011

1,608

(37)%

股东应占利润

(按照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

218

284

(23)%

1,038

1,878

(45)%

每股盈利(美仙)
基本
摊薄

 
2.02
1.95


0.95
0.93


1.07
1.02


8.41
8.05


13.50
12.74


(5.09)
(4.69)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522907151/zh-CN/


围观 8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3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以生成式AI和自动化,加速主机应用全生命周期

作者:Keri Olson,IBM IT 自动化副总裁;Andy Bradfield,IBM ZaaS 与机密计算负责人

扩展AI应用带来的业务成果显而易见。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年度CEO调研报告显示,与同行相比,处于生成式AI前沿、以数据驱动创新的公司年净利润要高出72%,年收入增长则高出17%。实现这些收益的关键一步是采用针对业务量身定制的AI助手。

IBM 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 是一款基于AI的编码助手,旨在加快大型主机应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利用生成式 AI 和自动化功能推动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今年早些时候,IBM 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 在 Visual Studio Code (VS Code) 中为其生成式 AI 和自动化功能提供了统一的通用体验。它可提供简化和生成测试的功能,并附有互动演示,可以通过实际用例了解这些功能的应用效果。

基于此,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一项新的功能——代码解释(code explanation),作为 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的附加功能使用。此外,IBM 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 的代码转换功能也可在本地部署,预计将于2024 年 6 月向客户全面开放。

IBM_watsonx_Code_Assistant.jpg

IBM 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推出代码解释新功能

IBM 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之代码解释

通过 IBM 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开发人员可以利用生成式 AI 来创建 COBOL 代码的自然语言解释。这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轻松了解现有的关键任务应用,并制定相应的应用现代化战略。这对于开发团队处理复杂且庞大的应用尤为重要,尤其是那些没有完备记录、需要专业技能的应用。

为了支持应用现代化中理解、重构和转换代码等工作,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 利用生成式 AI,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他们选择的应用。它能为应用中的COBOL 代码创建自然语言解释,帮助开发人员理解,同时减少更新代码解释所需的人工,直接将这些解释保存或作为注释插入代码中,从而简化文档维护和更新的工作。

代码解释旨在帮助不熟悉特定应用的开发人员更好地学习,弥补知识差距,加快开发或现代化进程。借助代码解释功能,企业可以解决员工的知识瓶颈问题,让资深专家专注于执行更高阶的现代化任务。这将帮助IT决策者在现代化项目的理解和重构阶段,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本地部署版本即将发布:适用于混合云环境的解决方案

数据安全和隐私是许多企业尤其关心的议题。基于IBM 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的本地部署版本,客户可选择在内部IT环境中实现 COBOL语言向Java语言的转换,利用生成式 AI加速应用现代化,并通过控制和定制化来满足特定需求。该版本将于6月正式发布,届时,企业可本地部署 IBM 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并使用其理解、重构、转换和验证等功能。

如需了解 watsonx Code Assistant for Z 的更多功能,请点击链接预约实时演示或在线浏览互动演示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3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AI)正在成为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生产力变量。在它的面前,以往的知识与技能壁垒开始松动甚至坍塌,并为各领域机构的创新带来新的无穷可能性。

但企业利用生成式AI进行业务创新的同时也不免面临新的隐忧。企业或机构向生成式AI模型提供数据——很可能是涉及核心业务及客户信息等关键数据——是否能被妥善地保管、使用,及进行必要的隔离;还有生成式AI的一些"固有问题",如怎样实现负责任的AI,过滤有害内容,确保内容符合当地及企业政策等问题……

通常情况下,规模化生成式AI应用都发生在云端,更多企业机构也将依赖于云开展生成式AI的业务创新。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成式AI的安全话题,看作是对云计算安全提出的新挑战。

亚马逊云科技对AI的研究已持续数年,其中包括生成式AI应用被广泛应用后产生的安全需求演变。对于云计算安全,亚马逊云科技的态度是一贯的——在业务初期就考虑安全因素,主动设计而不是被动响应。聚焦到生成式AI相关服务、功能及应用,亚马逊云科技在其安全的基础设施之上,在生成式AI服务及功能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安全因素,并进一步构建了负责任AI的防护机制。与此同时,亚马逊云科技也在利用生成式AI来赋能已有的或新推出的安全服务。这些举措帮助亚马逊云科技的客户在使用生成式AI服务时能获得不逊色于以往任何时候的安全体验。

从底层基础设施层面实现对生成式AI工作负载数据的隔离与加密保护

企业使用生成式AI最大的顾虑之一是如何保护他们的数据及隐私安全。企业可能会使用高度敏感的如个人数据、合规数据、运营数据和财务信息用于模型优化或使用生成式AI应用。

企业为了安全地使用生成式AI,首先应考虑三个问题:1)数据在哪里?企业需要知道用数据训练模型的整个工作流程中,这些数据来自哪,以及是如何被处理和保护的。2)如何处理模型推理时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训练数据并不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唯一敏感数据集,企业查询本身也应该成为数据保护计划的一部分。3)生成式AI模型的输出是否准确?不同的生成式AI的使用场景对准确度和风险的要求不同。如果企业正在使用大型语言模型来生成代码,那么企业就必须要确认这个代码是否写得足够好,是否遵循了企业的最佳实践等等。

亚马逊云科技对客户生成式AI的保护始于其基础设施。亚马逊云科技独有的云服务器虚拟化引擎Amazon Nitro将主机CPU/GPU的I/O功能卸载至专门的硬件上,不但提供了更加一致的性能,其增强的安全性可以在客户端和云端全程保护客户的代码和数据在处理过程中的安全。这一独有的功能已经获得了领先的网络安全公司NCC Group的独立验证。

Nitro系统提供的硬件级别的安全机制,首先从设计上将客户数据与运营商进行完全隔离,即亚马逊云科技作为运营商无法访问客户在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Amazon EC2)实例上运行的包括生成式AI相关在内的工作负载或数据。其次,客户还可以通过Amazon Nitro Enclaves和Amazon Key Management Service(Amazon KMS),使用密钥加密敏感的生成式AI数据,将其存储在指定的位置,并安全地将加密数据传输到隔离的计算环境中进行推理计算。此外,亚马逊云科技还将Amazon Nitro Enclaves和Amazon KMS端到端加密流程进一步扩展到如Amazon Trainium2和其他GPU,进一步增强用户生成式AI数据在基础设施设备间的安全通信。

在生成式AI服务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安全性,并成为负责任的AI

除了构建安全的全球云基础设施,亚马逊云科技的安全不止安全服务,其所有服务均有安全基线。亚马逊云科技提倡在新服务设计初期就考虑安全因素。

以生成式AI完全托管服务Amazon Bedrock为例,作为一项为让客户便捷地使用基础模型构建和扩展生成式AI应用程序的云服务,Amazon Bedrock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如何发挥基础设施安全能力,以及AI服务本身的安全需求。亚马逊云科技和第三方模型提供商不会使用 Amazon Bedrock 的任何输入或输出来训练其基础模型。在使用Amazon Bedrock时,客户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和静态存储时都经过加密,客户的所有数据都是始终安全且私密的。客户可以使用Amazon PrivateLink建立从Amazon Virtual Private Cloud(Amazon VPC)到Amazon Bedrock的私有连接;或者采用基于身份识别的安全策略,例如在使用Amazon KMS创建、管理和控制加密密钥时,定义哪些用户或角色可以在什么条件下对哪些资源执行什么操作。

对于云计算用户来说,数据与隐私安全并非生成式AI带来的"新话题"。但生成式AI也确实带来了像"负责任的AI(Responsible AI)"这种AI时代独有的安全考验。当客户在使用Amazon Bedrock这类生成式AI服务时,不得不考虑过滤有害内容,确保内容符合当地及企业政策等问题。

为此,Amazon Bedrock配备了帮助客户实施负责任AI的防护机制(Guardrails for Amazon Bedrock)。相比于一些AI大模型仅通过内部控制模块来过滤内容,Amazon Bedrock的防护机制能让客户进一步定制AI应用程序,以便符合不同标准的内容政策。

客户只需提供一个自然语言描述来定义其应用程序上下文中被拒绝的主题,即可创建个性化的防护机制,还可以配置阈值,跨领域过滤诸如仇恨言论、侮辱、暴力等语言,以及设置过滤器来删除任何个人和敏感信息、亵渎言论或特定的屏蔽词。通过这种"内置+定制"的双重防护机制,更大限度保证基于生成式AI的业务能良好实践负责任的AI要求。

借助生成式AI的能力让安全更易实现

在云环境中,生成式AI并不仅仅是"被保护者",它本身也能成为提升安全的强大工具,从业务初期就能揭示那些潜伏的、未被意识到的风险。

代码编写方式是信息安全中最大的变量之一,一些小问题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后果。包括生成式AI模型本质上也是代码,也可能因为代码编写的漏洞而存在安全隐患。从安全角度来看,从一开始就编写出安全的代码,无疑比在编写完成后,已经进行了测试,甚至已经交付后再去修改要好得多。

为了帮助云计算客户达成符合安全需求的代码编写,亚马逊云科技将AI能力运用到代码生成器上,以服务或功能的方式提供给客户。

亚马逊云科技推出的用于IDE(集成开发环境)和命令行的AI生产力工具Amazon Q Developer,是一个以机器学习为动力的代码生成器,直接在集成开发环境中为开发者提供实时代码建议。Amazon Q Developer不仅能极大提升开发者的编码效率,而且还能让代码更加安全。它内置了安全扫描功能,能够扫描代码以检测难以发现的漏洞,并根据客户的代码,提供专属修复建议,帮助开发者及时快速修复该漏洞。

Amazon Q Developer同样为客户提供了定制化的选择,以便使用自己的私有代码库来提升产出成果。为了确保用于开发的数据处于隔离计算环境,以及防止一切未经授权的访问,Amazon Q Developer设置了一系列不可变更的安全机制,包括不同工作负载之间的数据隔离,Amazon KMS对静态数据的加密,基于身份认证的数据访问授权,以及数据存储时的加密和强制隔离。

一些原有的安全服务也正在逐渐通过生成式AI获得新的功能。例如漏洞管理服务Amazon Inspector,它的Amazon Lambda函数代码扫描功能从去年开始使用生成式AI和自动推理的辅助代码修复,以简化更新易受攻击代码的过程。Amazon Detective也在去年增加了使用生成式AI来构建安全事件描述的能力。生成式AI可以自动分析调查发现组并以自然语言提供洞察,帮助安全工程师加快安全调查。

这些基于生成式AI的创新服务和新的升级,为安全工作创造了更便捷、更高效的新可能。我们可以期待,企业的安全工程师将能够以更少的工作负担来达成目标,使企业得以更从容地应对各类安全风险。

写在最后

在不远的未来,生成式AI将如同当下的互联网与云计算一样变得无处不在。尽管新的数字技术产物也将无可避免地带来新的安全挑战,但我们无需为此过分担忧。成熟的安全防护机制,加上新的安全功能,足以为云上生成式AI业务构建起可靠的安全环境。生成式AI本身也成为安全创新的助力,让新的安全功能更具主动性,更加简单易用。

云计算厂商积累的经验与智慧,将继续在AI时代护航用户的安全——经历过数次重大技术变革之后,安全工作者愈发知道如何应对变革,让新事物的到来可控且有序。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4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3个地理区域的105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和泰国等新建6个区域、18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3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LX90418应用宣传图.jpg

2024年05月24日,比利时泰森德洛——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Melexis今日宣布,推出全集成的单线圈无刷直流(BLDC)风扇驱动芯片MLX90418。这是一款率先采用无需代码的单线圈风扇驱动芯片,能够支持服务器特定功能,如断电制动和交流失电管理等。针对不断扩大的服务器市场,MLX90418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单线圈解决方案,与现有的三相BLDC风扇相比,它显著降低物料清单(BOM)成本,最高可达25%。

MLX90418 DFN封装.jpg

随着行业对数据存储和运算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服务器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促使市场对兼具高可靠性和高成本效益的散热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单线圈解决方案已成为功率15W以下服务器散热风扇的标准配置。而要求功率更高的风扇,通常考虑基于MCU的单线圈或三相解决方案。但随着MLX90418的发布,单线圈解决方案被成功扩展到功率高达30W的4cm和6cm服务器风扇应用的适用范围。免代码即插即用功能消除基于MCU的解决方案进行软件验证的要求,从而释放关键工程资源,使工程师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更多项目,并实现更快的生产爬坡。MLX90418不仅满足严格的服务器应用要求,如交流失电管理,还具有8A制动电流的断电制动(PLB)功能,确保快速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因风扇故障导致的压力泄漏对服务器散热系统热效率的负面影响。

最新的30W 4028单风扇解决方案与具有相似额定功率的传统4056双风扇相比,具有相似的压力/流量性能,却减少了占用空间和系统成本。MLX90418具备高速和低振动的优势,非常适合运行速度高达4万转的30W风扇。

遵循迈来芯的汽车设计和生产质量标准,MLX90418为长寿命应用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是低维护服务器散热应用的理想选择。

“MLX90418是一款革命性的即插即用解决方案,可满足现代数据中心服务器冷却系统的技术要求,提供卓越的效率、性能和长期可靠性。”迈来芯市场经理欧炫宏表示:“通过这款芯片,我们有可能替代更昂贵的三相解决方案,并推动从双风扇到单风扇的过渡,从而显著降低物料清单(BOM)成本,减少工程时间。”

MLX90418采用DFN10封装,现已开放订购。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melexis.com/MLX90418

关于迈来芯公司

迈来芯(Melexis)致力于设计、开发和提供尖端的传感和驱动解决方案,以人为本,关爱地球。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工程师将他们的创意转化为实际应用,共同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且可持续的未来,让美好的愿景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我们专注于汽车市场,提供广泛应用于动力总成、热管理、照明、电子制动、电子转向和电池等技术领域的微电子解决方案。同时,我们积极开拓可持续世界、可替代移动出行、机器人和数字健康等新兴市场,引领创新潮流。

1989年在比利时成立以来,迈来芯已发展成为一家跨国企业,员工总数超过2000人,遍布全球12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尖端的技术支持。

更多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www.melexis.com;或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迈来芯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30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Storage Corporation(以下简称“Toshiba”)今天在日本石川县Kaga Toshib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Toshiba的主要集团公司之一)举行了新的功率半导体300毫米晶圆制造厂和办公楼竣工仪式。工程竣工是Toshiba多年投资计划第一阶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现在,Toshiba将着手进行设备安装,争取在2024财年下半年开始量产。一旦一期工程全面竣工,Toshiba以MOSFET[1]和IGBT[2]为主的功率半导体生产能力将是制定投资计划时的2021财年的2.5倍[3]。关于二期工程建设和投产的决定将反映市场趋势。

图右:新制造工厂一期工程,前景:新办公楼(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新的生产大楼遵循Toshiba的业务连续性计划(BCP),并将为该计划做出重大贡献:它拥有可吸收地震冲击的隔震结构和冗余电源。可再生能源和楼顶的太阳能电池板(现场PPA模式)将使该工厂能够100%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满足其电力需求。

人工智能(AI)的应用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Toshiba预计将从日本经济产业省获得一笔资金,用于补贴其对部分生产设备的投资。

功率半导体在电力供应和控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所有电气设备能效的关键设备。随着汽车电气化和工业机械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业界预计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2022财年下半年,Toshiba开始在Kaga Toshiba Electronics现有工厂的一条新的300毫米晶圆生产线上生产功率半导体。今后,公司将利用新工厂扩大生产,进一步为实现碳中和做出贡献。

[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2]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3] 200毫米和300毫米晶圆制造能力总和(200毫米当量)

Kaga Toshib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概况

公司地址:1-1, Iwauchi-machi, Nomi-shi, Ishikawa Prefecture, Japan
成立时间:1984年12月
总裁兼代表董事:Satoshi Aida
雇员:1150人(截至2024年3月31日)
主要产品:分立半导体(功率半导体、小信号设备和光电设备)
网站:https://www.toshiba-kaga.co.jp/(仅日文)

* 本文中的产品价格和规格、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仅反映公告发布当日的情况,并且我们相信这些信息在公告发布当日是准确的。之后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 本文提及的公司名称、产品名称和服务名称可能是其各自公司的商标。

关于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Storage Corporation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Storage Corporation是先进半导体和存储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凭借半个多世纪的经验和创新,为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提供卓越的分立半导体、系统LSI和HDD产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ap-en/top.html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522479398/zh-CN/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3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需应变、弹性高效的按需服务实现企业快速导入NVDIA GPUs极速算力
深耕于台湾的GMI Cloud,利用其供应链优势,为企业提供即时且价格合理的NVIDIA GPU算力,协助企业用户在人工智慧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专为⼈⼯智慧和机器学习⼯作负载设计的新兴GPU云端平台GMI Cloud,正在加快NVDIA GPU的应用步伐。今日正式推出全新的即时云端运算服务,专为致力于应用人工智慧的企业量身打造,协助其实现从原型设计到产品化的全新可能性。用户可透过弹性高效的按需服务实现企业快速导入NVDIA GPUs极速算力。

AI运算需求急速激增

目前,随着市场对人工智慧运算能力的需求急速激增,迫使企业须采取更具策略性的应对措施。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通常需支付25-50% 的预付款,并签订为期三年的合约,以获得6-12 个月后部署GPU 运算基础架构的承诺。然而,人工智慧的迅速变革要求企业具备更灵活的运算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即时GPU,无限AI

凭借与瑞昱半导体(Realtek Semiconductors, TPE: 2379)和弘忆国际(GMI Technologies, TPE: 3312)的合作关系,以及台湾强⼤的供应链⽣态系统, GMI Cloud能够确保更快速的部署和更⾼的营运效率。相较于其他地区的GPU供应商, GMI Cloud在台湾的实体运营将GPU交付时间从数⽉缩短⾄数天,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 GMI Cloud正迅速成为市场最具竞争⼒的新成员。

GMI Cloud创办⼈兼执⾏⻑ Alex Yeh表示:“我们的使命是透过即时、⾼效的GPU云服务,为⼈类的⼈⼯智慧雄⼼壮志赋能。我们不仅仅是在建构云,我们更是在打造⼈⼯智慧时代的根基。GMI Cloud致⼒于改变开发⼈员和资料科学家利⽤ NVIDIA GPU的⽅式,以及全⼈类从⼈⼯智慧中获益的途径。”

为何重要

技术领导者们正积极抓住人工智慧浪潮带来的商机,而各种规模的企业在获取运算能力方面却面临重重障碍。

例如,中小型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预算或长期规划来支付安装大型GPU 的前期费用。他们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灵活地扩大或缩小规模,这意味着将GPU 的费用作为运营支出而非固定资本支出,从而将资金投入于招聘有竞争力的人工智慧人才。按需存取GPU 运算为这些团队提供一个即时、具成本效益且可扩展的选择,无需具备特殊技能即可建立基础架构。

⼤型企业也同样⾯临挑战。例如,企业技术团队需灵活地对⼈⼯智慧应⽤进⾏实验、原型设计和评估,以便在⼈⼯智慧浪潮席卷⽽来之前领先于竞争对⼿。然⽽,并非所有企业都愿意签署长期合约,也不一定愿意投入大量资本到未经证实的运算储备中。透过即时存取GPU的灵活性,这些技术研发团队,可轻松运⾏多组⼤型资料集的处理或微调模型的原型专案,⽽无需承担重⼤投资风险。

即刻开始

GMI Cloud是⼀个由NVIDIA提供⽀援的GPU云端平台,拥有丰富的Kubernetes管理预载软体堆叠,专为⼈⼯智慧和机器学习⼯作负载设计,该平台包括使⽤ NVIDIA TensorRT的预建构影像,并即将⽀援NVIDIA Triton等推理伺服器在内的所有NVIDIA预建构容器。相比于业界大型企业为了将使用者锁定在更大储备包中而收取高达四倍的按需存取费用, NVIDIA H100 Tensor Core GPU的价格极具竞争⼒ ,仅有4.39美元/ ⼩时,这使得GMI Cloud 能够提供经济实惠的按需存取服务。 GMI Cloud 的执⾏个体类型和⼤⼩的设计⽬的是为了有效地部署、微调和推理各种模型,这些模型的⼤⼩涵盖Llama3 8b、 70b、Mixtral 8x7b、Google Gemma、以及Stable Diffusion等。

关于GMI Cloud

GMI Cloud是一家由创投支持的AI云端基础建设公司,结合即时GPU可用性和无限的人工智慧潜力。该公司也是Realtek Semiconductor和GMI Technology共同策略支持的新创公司。作为领先的人工智慧原生GPU云平台,我们提供对最新GPU的快速存取,并专注于针对人工智慧和机器学习工作负载进行优化。我们的平台确保顺畅的可扩充性和顶尖的效能,以满足初创企业、研究人员和企业的多变需求。透过GMI Cloud体验按需GPU的强⼤功能,释放无限的⼈⼯智慧潜能,让您能够更快、更智慧、更具成本效益地进⾏创新。

想了解更多资讯,请造访gmicloud.ai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516289150/zh-CN/


围观 8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2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三款全新多功能移动设备将重新定义数字消费者与世界的连接、通信方式

优克联集团(以下简称 "优克联",纳斯达克股票代码:UCL)旗下数字生活方式品牌GlocalMe®今日于VivaTech 2024展会正式推出全新GlocalMe Life系列。该系列共包含三款产品:KeyTracker、RoamPlug 及Unicord,将助力数字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朋友、家人和工作保持稳定连接。得益于优克联的"Cloud SIM"专利技术,GlocalMe Life系列设备支持用户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快速、可靠和安全的互联网连接,最大限度地减少额外漫游费用和额外的移动数据计划订阅。

优克联首席执行官陈朝晖表示:"我们希望创造一个无缝连接的互联世界。让每位用户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摆脱单一网络运营商的限制、昂贵的数据漫游费用、以及安全性不确定的Wi-Fi网络。我们推出的全新 GlocalMe Life系列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移动设备,而是旨在通过无缝和简约的连接方式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障碍。GlocalMe Life 系列除了是技术层面的一次飞跃外,更是一种将创新与实用性完美结合的简约生活方式的革新。它展现了技术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动态互动,更紧贴当今数字消费者的需求。"

在这个瞬息万变、紧密相连的世界中,GlocalMe 不仅仅是全球网络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将人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者。GlocalMe相信每一次连接都是迈向更好生活的坚实一步。

1.jpg

GlocalMe Life KeyTracker

GlocalMe KeyTracker

GlocalMe Life系列中的 KeyTracker 是一款小巧轻便的全球智慧定位器。它能够轻松固定于钥匙、行李或任何贵重物品上,为您的个人物品提供实时定位追踪。此外,KeyTracker 也同样适用于家庭成员,避免孩子、老人以及宠物走失。KeyTracker搭载了独特的多网络、多基站定位技术和主动雷达搜索功能,结合六重定位技术,可实现长达100米的主动搜索范围。通过Wi-Fi或蓝牙与智能手机连接,用户只需通过GlocalMe的APP应用程序,即可轻松查看物品或家人的精确位置。

GlocalMe Life 系列KeyTracker 的零售价为 49.99 美元,6月上旬可在 GlocalMe 的官方网站和亚马逊电商、京东、抖音电商等各大平台上购买。

2.jpg

GlocaMe Life RoamPlug

GlocaMe Life RoamPlug

GlocalMe Life系列的RoamPlug 不仅仅是一个通用旅行适配器,它还是一个集智能充电技术、4口USB充电器(包括 3 个 USB-C 和 1 个 USB-A)和内置移动 Wi-Fi 模块于一体的万能设备。只需携带一个RoamPlug,即可为您的所有设备充电,让您的旅行更轻便、更智能。在不作为适配器使用时,它还可以作为移动热点,为您的其他移动设备提供稳定安全的网络连接。

GlocalMe Life系列RoamPlug 的零售价为 69.99 美元,6月上旬可在 GlocalMe 的官方网站和亚马逊电商、京东、抖音电商等各大平台网页上购买。

3.jpg

GlocalMe Life Unicord

GlocalMe Life Unicord

GlocalMe Life系列的Unicord 是一款具备内置移动 Wi-Fi 功能的USB Type-C双线头。设想您置身于一个缺乏充电线、无线网卡或网络连接源的环境,此时,您只需将Unicord连接至电源或笔记本电脑,其内置的移动 Wi-Fi 模块就会立即启动,为您的设备提供即时的网络热点,轻松解决所有网络连接问题。Unicord与RoamPlug 相组合,不仅能为您的设备充电,还能为您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使您无需携带任何沉重的硬件设备,让您的旅途更加轻松愉快。

GlocalMe Life系列Unicord 的零售价为 22 美元,6月上旬可在 GlocalMe 的官方网站和亚马逊电商、京东、抖音电商等各大平台网页上购买。

GlocalMe Life系列及流量百货

GlocalMe Life是 GlocalMe 于 2024 年推出的全新产品系列,旨在打造智能生活产品与高可靠互联网接入相融合的简约生活方式。从家庭及宠物护理设备到出行必需品,GlocalMe Life 是您的本地和全球出行伴侣,确保您与所爱之人和物时刻保持联系。优克联的ClouldSIM 专利技术将支持GlocalMe Life 产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动态选择全球的最佳移动数据连接服务。

无需任何负累,您就能与外界时刻保持联系。无论您是何种身份,父母、宠物主、数字游民、远程工作者、商务出差者、环球旅行者,还是仅仅需要一个无缝、可靠和安全的数据网络,GlocalMe Life 都能满足您的一切需求,让您的生活更加简约。  

有关产品功能、规格和当地货币定价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glocalme.com/product/

有关数据服务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glocalme.com/product-category/special-data-offer/ 

下载产品高清照片,请访问此网址

关于GlocalMe:更好的连接,更好的生活

GlocalMe致力于提供无缝连接的网络,让个人在日益互联的世界中享受更好的数字生活。我们坚信,无论身处何地,每个人都值得享受"更好的连接"。作为GlocalMe的创新核心, 我们的CloudSIM专利技术能够让用户在全球各地轻松匹配当地多个运营商中最优质、最实惠的网络连接资源。GlocalMe Life系列产品作为GlocalMe构建未来互联世界美好愿景的延伸,将重新定义我们与朋友、家人和工作的连接方式,助力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升生活品质和体验。作为行业领军者,GlocalMe实现了全球大多数国家的5G全速网络覆盖。我们的数据商城提供了全面的数据产品选择,让移动用户能够享受多运营商、免SIM卡及免合约的服务,随时随地,自在连接。

GlocalMe是优克联集团(uCloudlink,纳斯达克股票代码:UCL)旗下的数字生活方式品牌。uCloudlink是一家移动通信创新技术公司,秉承"任性连接,自由分享"的发展愿景,致力于创建全球领先的移动数据流量共享市场,其业务现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并为亿万用户提供最佳的全球移动数据连接服务。得益于优克联的 "Cloud SIM"专利技术,移动用户将不再受单一运营商网络限制,随时随地与世界自在连接。

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glocalme.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29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