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28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汽")通过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集团(简称"TÜV莱茵")的审核,成功获得由卢森堡交通部(SNCH)颁发的UN-R155网络安全管理体系(Cyber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CSMS)证书。本次审核范围覆盖中国一汽红旗品牌车型的三个制造工厂及海外办事机构,包括车型研发、测试、海外运营、安全监控、应急响应等多个组织单元,为红旗品牌海外车辆提供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1.jpg

TÜV莱茵助力中国一汽获SNCH UN-R155 CSMS证书

中国一汽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兼体系数字化部总经理门欣、体系数字化部副总经理陈韵,TÜV莱茵大中华区交通服务副总裁黄余欣、总经理李志涛等双方代表出席了颁证仪式。

面对庞大的组织架构、专业细分的部门设置以及多个组织单元协同完成体系运行等技术难点,中国一汽成立了车辆网络安全专项工作组,由集团体系数字化部牵头,组织、识别、构建网络安全体系,确保红旗品牌车辆网络安全各项管理要求有效落地。项目过程中,TÜV莱茵专家团队对其92项体系文件及实施证据进行了完整、细致的审核,最终中国一汽成功获卢森堡交通部颁证。

2.jpg

中国一汽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兼体系数字化部总经理门欣致辞

门欣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一汽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聚焦车联网安全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全力推进数智化转型,着力构建开放、安全、可信的车联网安全生态。未来,我们将持续迭代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安全自主核心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

3.jpg

TÜV莱茵大中华区交通服务副总裁黄余欣发言

黄余欣表示:"TÜV莱茵与中国一汽保持紧密合作10余年,为其红旗、奔腾、解放等多个品牌车型提供了出口认证服务,其中包含红旗和解放品牌的第一个欧盟整车型式认证(WVTA)项目。此外,我们双方在法规调研、体系认证、零部件测试、人员能力搭建等领域也有广泛合作。未来,TÜV莱茵将一如既往发挥在汽车检测认证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全球网络优势,为中国一汽出口认证项目配备更多人力资源,协助其不断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加速国际化进程。"

TÜV莱茵车辆检测认证服务始于1904年,致力于为车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涵盖研发阶段的目标市场法规调研、整车与零部件测试、道路适应性的测试、市场准入认证,以及生产阶段的质量管理、售后阶段的服务质量提升等服务。目前,TÜV莱茵在欧盟市场已获得多个国家交通部的授权,包含德国KBA、荷兰RDW、卢森堡SNCH、爱尔兰NSAI、拉脱维亚CSDD等,借助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和丰富的技术资源,帮助中国车辆制造企业成功实现通行全球的目标。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4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27日,2024浪潮信息区域ISP伙伴战略签约仪式成功举行,航天星桥、中天瑞合、圣世博泰、浩然泰同、浩普诚华、众创佳业等20家北京的元脑生态伙伴与浪潮信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区域AI生态合作新范式,加速建设北京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1.jpg

拥抱人工智能+ 开拓区域行业市场新蓝海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的火爆,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科技竞赛,极大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而"人工智能+"行动的开展,意味着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多元算力逐渐成为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下广阔的蓝海市场。

北京作为当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基础最好、人才资源最集中、研发创新能力最强、产品迭代最活跃的地区,截止今年2月底,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约2200家,约占全国4成;北京发布大模型、备案上线大模型数量均占全国近一半,在 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中,连续4年蝉联"中国AI城市排行榜"榜首。

北京的ISP伙伴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紧密贴近市场,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拥有丰富的行业市场资源。同时,多家北京的ISP伙伴具备基于行业场景大模型的持续迭代和优化能力,能实现大模型集成方案的快速交付,并通过联合方案的应用落地,不仅实现自身业务的扩展,更能将方案复制推广至更广阔的市场。

浪潮信息总经理助理、渠道推进部总经理毛柏林指出:"面对多元算力和多模并存的现状,发展人工智能+,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为核心。浪潮信息将持续打造区域ISP推广联盟,专职ISP团队将会与伙伴一起,基于企业大模型开发平台‘元脑企智'EPAI(Enterprise Platform of AI),利用工具赋能区域ISP伙伴全面提升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各项能力,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生态合作新范式。"

浪潮信息+A to B 持续释放区域AI创新力

面对人工智能+的重大行业市场机遇,元脑生态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元脑生态的合作框架下,2023年浪潮信息开启与区域ISP伙伴战略合作的元年。浪潮信息组建了从总部到省区的专属ISP团队,为ISP伙伴提供最大的资源支撑,同年实现了区域ISP业务翻倍增长,区域整体ISP营收增长超过4倍,实现规模化增长。

本次签约的北京地区ISP伙伴达20家,拥有多年深耕公共事业、企业、教科研、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与浪潮信息在众多区域行业领域开展了紧密合作。未来浪潮信息将充分发挥自身在产品、技术、赋能、人才等相关领域的优势,与北京地区ISP伙伴不断深化在人工智能层面的联合方案共创、市场联合营销、技术赋能等全方位、多领域的共赢合作。不断深耕企业级市场,将浪潮信息产品技术能力和伙伴服务应用能力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A to B规模化销售。

签约伙伴代表表示,将携手浪潮信息,持续深耕区域行业市场,坚持协同共生、开放共赢的元脑生态发展理念,共创EPAI生态系统,充分释放大模型智能生产力,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算法创新的步伐,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形成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竞争优势。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4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爱立信连续第四年在《Frost Radar™:2024年5G网络基础设施市场》分析报告中被评为领导者,彰显了爱立信满足运营商(CSP)不断变化需求战略带来的影响力。

在过去几年中,爱立信一直在Frost Radar™报告中名列前茅。这一结果表明,爱立信对研发及各种产品组合的投入(包括5G网络基础设施的所有领域及前几代网络基础设施)在技术持续演进的市场中得到了认可。

报告也对爱立信长期专注于提供最新、最轻的节能产品和解决方案予以了肯定。同时,该报告也提及了企业的Open RAN计划。

爱立信执行副总裁兼网络业务负责人Fredrik Jejdling表示:"最新的Frost Radar报告凸显了我们通过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组合进行创新和保持技术领导力的不变承诺。在这一充满挑战的市场中,我们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坚定地向前迈进。"

1.jpg

Frost Radar:2024年5G网络基础设施

对于爱立信名列前茅的表现,Frost & Sullivan公司的信息和通信技术部门行业主管Troy Morley表示:"爱立信在维持现有客户和增加新客户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爱立信拥有大量尚未转向5G的潜在客户,这些客户将会在未来几年内陆续转向5G。"

爱立信目前为68个国家的*160个5G现网提供支持,这是Frost & Sullivan迄今为止公开报道的最高水平数据。

Morley表示:"爱立信的策略将继续以全球范围内运营商不断发展的需求为中心。与此同时,通过在2020年完成对Cradlepoint收购,爱立信也在扩大自身在企业客户中的影响力。"

报告还讨论了Open RAN和Virtual RAN发展的重要性,并认为Open RAN和Virtual RAN最终将成为常态。Morley表示:"爱立信将于2024年提供Open RAN解决方案,这将帮助这一趋势成为现实。该公司计划在2024年提供符合O-RAN标准的解决方案;Frost & Sullivan认为,这将推动Open RAN和Virtual RAN收入的大幅增长。"

关于报告,Morley进一步表示:"几年来,能效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爱立信不断推出更小、更轻、更节能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爱立信的传统RAN解决方案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而新的Open RAN产品将加快这一步伐。"

Frost Radar报告除衡量绝对收入外,还衡量增长率并将其与其他几个方面相结合,以评估企业在增长指数方面的表现。该报告还通过评估各家企业的产品组合、创新成果的可扩展性、研发战略的有效性等方面来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

商业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这份最新报告再次肯定了爱立信在5G网络基础设施市场的领导地位。该市场包括无线接入网络(RAN)、传输网与核心网。

下载 《Frost Radar™:2024年5G网络基础设施市场》报告全文

致编辑

爱立信的5G网络基础设施产品组合包括5G RAN5G核心网5G传输网,涵盖了低延迟、更高的带宽等5G部署的各个方面,保证了用户的即时响应时间和运营商网络的未来就绪。爱立信的5G网络产品还包括爱立信无线产品5G载波聚合、爱立信频谱共享、网络切片、服务自动化和5G变现等。而爱立信提供的5G解决方案,能够让运营商通过模块化方法转换到云原生5G网络,或扩展其网络,从而获得新的商机。

爱立信的5G专网专为工业4.0数字化而量身定制,提供安全、强大的4G LTE和5G独立组网(SA)连接。依靠爱立信一流的无线产品组合,企业能够利用其可靠性、灵活性、低时延和安全性实现运营的优化与简化。

*更新:爱立信目前为69个国家的162个5G现网提供支持。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助力通信运营商捕捉连接的全方位价值。我们的业务组合涵盖网络、云软件和服务、企业无线解决方案、全球通信平台以及技术和新兴业务。它旨在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数字化,提高效率,并找到新的收入来源。爱立信的创新投资已经让全球数十亿人享受到了移动与移动宽带带来的受益。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4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纵观平板显示面板 (FPD) 行业的历史,工厂利用率通常约为 84%。但是,从 2022 年第三季度到 2023 年第四季度,由于 FPD 市场难以从疫情后的供应过剩中艰难恢复,整个行业的负荷大幅下降至 70.7%。

1.jpg

利用率预测

据 Omdia 最近发布的 《OLED、LCD 供需和设备追踪报告》,随着需求增长最终超过产能扩张,大尺寸显示面板工厂的利用率在 2024 年第三季度提高到近 90%,并在未来几年保持健康发展态势。

利用率与对面板需求、材料、面板价格和盈利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是分析FPD行业的重要指标。详尽的供应链调查可生成准确的实际利用率和短期预测。但由于材料交货时间短,有必要将长期使用率作为供需函数进行建模。

"大尺寸显示面板工厂在 2022 年和 2023 年的利用率平均约为 74%。 预计到 2024 年,面板面积需求将增长 11%,得益于消费者在更换老式设备时将继续购买更大尺寸的显示器和电视。2023年,液晶电视的加权平均尺寸的增长了令人难以置信的 2.9 英寸。预计从 2024 年起,液晶电视的尺寸将再次增大 1.6 英寸,到 2025 年将再增大 1.1 英寸。更大的面板加上7%的单位需求回升,将支持 2024 年平均工厂利用率保持在 82% 以上。利用供需分析情景,对利用率进行建模,预计利用率将每年逐步增长,到 2026 年将接近 89%。" Omdia 显示研究总监 Charles Annis 评论道。

夏普最近宣布计划关闭其位于日本堺市的 SDP 10 代液晶显示面板工厂的计划,这将大幅减少可用产能。这将促使供需关系更加均衡,并使得大尺寸显示面板利用率在多个季度中上升至90%或更高90% 的利用率是一个理想的平衡点,支撑更坚挺的面板价格,并鼓励适度的产能扩张。找到产能、利用率、增长和价格之间的最佳平衡,以最大化盈利,在行业成熟过程中既是FPD供应链公司的目标亦是挑战。" Annis 总结道。

关于Omdia

Omdia,作为Informa Tech的一部分,是一家专注于科技行业的领先研究和咨询集团。凭借对科技市场的深入了解,结合切实可行的洞察力,Omdia将赋能企业做出明智的增长决策。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omdia.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4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不同于燃油车的热管理构造相对简单、以散热为主要目的,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肩负着保障电池寿命和整车稳定安全的重要使命,还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与用户的驾车体验。热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越来越成为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比拼的焦点。

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引领者,特斯拉一直引领热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更是在Model Y车型推出了革命性的第四代热管理系统。八通阀是第四代热管理系统的中枢部件,接受车载中控指令完成精准角度旋转,实现对八个管道开关切换的精准控制,实现多种模式下热量/冷量的精准分配,完成对乘员室、电驱动以及电池组冷热需求一体化管理,达到性能最优、能耗最优。

1.png

安徽赛腾微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国内领先的热管理配件厂商近期推出了基于自有车规芯片组合—— ASM87A164 (主控MCU) + ASM6050Q (LDO) + ASM1021Q (LIN PHY),性能媲美特斯拉Model Y 八通阀、更先进的九通阀通用执行器方案。该方案现已完成全面测试,预计2024Q3量产出货,届时可根据需求,向热管理零配件客户提供车规芯片组合、全套软硬件方案以及PCBA模组等不同层次的产品服务。公司计划同步推出四合一MCUMCU+ LDO + LIN PHY+H-Bridge Driver)为主控、更高性能极致性价比的第二代九通阀方案。

2.png

3.png

赛腾微热管理九通阀执行器模组实物与装配示意图

赛腾微的九通阀执行器是用于控制和驱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中枢部件,对外仅需要电源、地以及LIN总线三根线即可实现与中控ECU交互通信,大大节省了线缆数量。九通阀执行器接收中控ECU的指令完成相应动作,同时给ECU反馈相关信息,集成了高精度的角度检测与标定、电机驱动以及各项控制功能,具有过压/欠压保护、过温/低温保护、过流保护、堵转保护等完备的保护功能以及旋转角度宽、角度控制精度高等竞争优势。主要规格如下:

  • 通讯接口:LIN总线、LIN2.1标准

  • 额定电压:12V

  • 反接保护:具有电源极性反接保护

  • 驱动输出电流:1.5A

  • 角度控制精度:<±1

  • 工作电压范围:9V--16V

  • 工作温度范围:-40℃--125℃

相比已批量出货的四通、五通,甚至六通等低通道水阀方案,国内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九通阀方案都还在开发中,尚未实现真正量产出货,关键技术难点在于0~360度全范围±1°的角度精度控制,对不同电机、不同齿轮装配误差的校正与标定。当然选用昂贵国外厂商芯片导致方案成本偏高,也是无法实现量产的另一重要原因。相比国内正在开发中的其他方案,赛腾微九通阀方案具有如下竞争优势:

  • 首套全国产车规芯片、可量产九通阀通用平台方案,方案简洁、极致性价比;

  • 独有自动检测齿轮旋转角度与标定处理算法、0~360度全范围±1度精准控制、易操作的图形操作界面与图形配置工具,快速生成方案代码,易于移植与二次开发;

  • 完整的LIN协议管理、定制与故障自诊断功能,适应不同主机厂的协议;

  • 提供批量生产的标定设备、一站式校正标定方案以及贴心技术服务。

4.png

5.png

赛腾微热管理九通阀执行器系统构成与软件架构图

6.png

赛腾微九通阀执行器软件校准方案

随着八通以上的多通阀方案逐步成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标配,赛腾微的热管理九通阀方案将以通用性好、极佳性价比、一站式角度误差校正标定方案以及配套量产校正工具引领国内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配件市场,助力热管理零配件客户提前布局新一代热管理系统市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抢占更高端的热管理市场。

围观 1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4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今天,全球代工老大台积电在上海举办了2024年中国技术论坛,在活动期间展示了其先进逻辑制程技术、TSMC 3DFabric™技术、系统级晶圆(System-on-Wafer)技术和特殊制程技术,以这些领先的半导体技术驱动下一代人工智能(AI)创新。

1 (1).png

2 (1).png

台积电在半导体技术领域拥有显著优势。其先进逻辑制程技术,通过精密工艺提升芯片性能,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TSMC 3DFabric™技术则通过三维堆叠实现芯片间的高效互联,显著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对5G、AI等市场具有重要价值。系统级晶圆(System-on-Wafer)技术将多个功能芯片集成于同一晶圆上,提高集成度和效率,前景广阔。台积电在这些技术领域的创新和优化,为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今天的技术论坛上,台积电主要分享了这些技术热点:

1、先进逻辑制程技术

N4C技术:台积公司宣布推出先进的N4C技术以适用于更为广泛的应用。N4C延续了N4P技术,可将裸晶成本降低多达8.5%,且使用门槛低,计划将于2025年量产。N4C提供了面积效益更高的基础IP和设计规则,能够完全兼容已被广泛采用的N4P,因此客户可以轻松转移到N4C;该工艺还通过缩小裸晶尺寸提高良率,可为强调价值的产品迁移至台积公司的下一代先进技术提供极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晶体管架构已从平面FET演进至鳍片FET(FinFET),并将迎来再次变革,向纳米片发展。

除了纳米片之外,还有垂直堆叠的nFET和pFET,即CFET,它可能是晶体管升级的一个发展方向。

台积公司一直在积极研究将CFET用于下一步技术升级。考虑到布线和工艺的复杂性,CFET的密度增益可能在1.5-2倍之间。

除CFET外,台积公司在低维沟道材料领域也实现了突破,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尺寸微缩和能耗降低。

台积公司还计划引入新的互连技术,以提升互连性能。

o对于铜基互连,我们计划引入一种新的通孔方案,从而将业界领先的通孔电阻再降低25%。

o我们计划引入一种新的通孔蚀刻停止层,从而将耦合电容降低约6%。

o我们还在研究一种新的铜势垒,它可以将铜线电阻降低约15%。

o除铜互连外,我们还在研究一种含有气隙的新型金属材料,它可以将耦合电容降低约25%。

o插层石墨烯也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新材料,可显著缩短互连时延。

2、TSMC 3DFabric™技术

TSMC 3DFabric技术组合包含三大平台:TSMC-SoIC®、CoWoS®和InFO。TSMC-SoIC平台用于3D芯片堆叠,并提供SoIC-P和SoIC-X两种堆叠方案。SoIC-P是一种基于凸块的堆叠方案,适用于对成本比较敏感的应用,如移动应用。

CoWoS平台包括成熟度最高的基于硅中介层的CoWoS-S,以及基于有机中介层的CoWoS-L和CoWoS-R。InFO PoP和InFO-3D针对高端移动应用,InFO 2.5D针对HPC芯粒集成。

SoIC芯片可以根据产品集成需求整合于CoWoS或InFO。 

用于3D芯粒堆叠技术的SoIC:无凸块SoIC-X方案,无论是现有的晶圆正面对背面堆叠方案的9微米键合间距,还是将于2027年上市的晶圆正面对正面堆叠方案的3微米键合间距,其裸晶到裸晶(die-to-die)互连密度均比40微米到18微米间距的微凸块F2F堆叠方案高出10倍以上。SoIC-X尤其适用于对性能要求极高的HPC应用。台积公司的SoIC-X技术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到2026年底将会有30个客户流片。

CoWoS技术:该技术将先进的SoC或SoIC芯片与先进的HBM集成,可助力高规格的AI芯片上市。台积公司已通过CoWoS-S生产线交付SoIC,并计划开发一种8倍光掩模大小的CoWoS,其中包含A16 SoIC芯片和12个HBM堆栈,预计将于2027年量产。到今年年底,台积公司将为超过25个客户实现150多个CoWoS产品流片。

3 (1).png

台积公司与英伟达合作推出了Blackwell AI加速器,这一全球首款量产的CoWoS-L产品将2个N5 SoC和8个HBM堆栈集成于一个模块。

车用先进封装:继2023年推出支持车用客户及早采用的N3AE制程之后,台积公司通过整合先进芯片与封装来持续满足车用客户对更高运算能力的需求,以符合行车的安全与质量要求。台积公司正在研发InFO-oS及CoWoS-R解决方案,支持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辆控制及中控计算机等应用,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完成AEC-Q100第二级验证。

3、系统级晶圆(System-on-Wafer)技术

系统级晶圆技术(SoW)借助台积公司成熟的InFO和CoWoS技术来扩展新一代数据中心所需的算力。

基于InFO的SoW已经量产。

台积电计划在2027年推出基于CoWoS的SoW,它将集成先进的SoC或SoIC、HBM及其他元件。

4.png

4、特殊制程技术

硅光子:

硅光子是共封装光学器件的最佳选择,因为它兼容半导体,并且可与EIC/PIC/交换机在封装层面高度集成。台积公司的创新型COUPE解决方案通过最短路径的同质铜-铜接口将PIC和EIC集成起来,并可实现超高速射频(RF)信号(200G/λ)。

COUPE解决方案占用面积最小,并含有光栅耦合器(GC)和边缘耦合器(EC),可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台积公司计划在2025年完成小型插拔式连接器的COUPE验证,然后在2026年将其集成于共封装光学器件的CoWoS封装基板,将功耗降低2倍而将时延缩短10倍。

台积公司还在探索一种更为先进的共封装光学方案,将COUPE集成于CoWoS中介层,从而将功耗再降低5倍而将时延再缩短2倍。

关于台积公司

台积公司成立于1987年,率先开创了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的商业模式,自此成为全球领先的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公司。台积公司凭借业界领先的制程技术及设计解决方案组合支持其全球客户和伙伴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从而助力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创新。作为全球企业公民,台积公司的业务遍及亚洲、欧洲和北美,并致力于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2023年,台积公司提供了涵盖先进制程、特殊制程和先进封装等288种制程技术,为528个客户生产了11,895种不同产品。台积公司总部位于台湾地区的新竹。欲进一步了解有关详情,请访问台积公司网站:https://www.tsmc.com/schinese

围观 37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4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日,备受瞩目的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4在上海隆重拉开帷幕。作为是德科技年度盛大的技术交流盛会,它不仅是电子测试测量及相关应用领域最新行业趋势与前沿测试技术的交流平台,更是引领行业风向的标杆。

1.jpg

围绕B5G/6G无线通讯、人工智能与高算力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等三大前沿科技和应用领域,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4精心策划了主论坛与三大分论坛。通过深入的思想碰撞与技术交流,全面展示了是德科技在通信、数据中心、AI、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创新实力与解决方案,同时也彰显了是德科技携手业界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行业科技创新与进步的信心与信念。

是德科技大中华区市场总经理郑纪峰表示:“在B5G/6G无线通讯、高速互联、AI、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推动下,世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只有紧跟这场数字化浪潮,企业才能抓住产业跃迁的宝贵机遇。Keysight World Tech Day正是我们向全球通信、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产业链展示全新技术可能性的重要窗口,它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应用想象与场景,为多行业领军企业及工程师提供了丰富而完善的技术应用与解决方案。”

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4吸引了相关行业的多位大咖。来自是德科技、SAE International、紫光展锐、紫金山实验室、泰尔终端实验室、AsteraLabs、PCI-SIG组织、国创中心以及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等机构的近20位顶尖技术或行业专家,围绕B5G/6G无线通讯、人工智能与高算力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等主题,发表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最新实践,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

在产品和解决方案展示部分,此次Keysight World Tech Day聚焦“B5G/6G 助力连接无处不在”、“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互联技术”、“汽车新能源与自动驾驶”三大板块,重点向客户和合作伙伴展示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前沿应用及市场热点,其中包括:

2.jpg

B5G/6G 助力连接无处不在

NB-NTN测试解决方案:是德科技的NB-NTN测试解决方案基于是德科技E7515B UXM 5G无线测试平台,可以同时支持NR NTN 和NB NTN,包括衰落和轨道仿真模型,可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用例的验证以及启用基于当前版本的3GPP规范的RF测试。

Wi-Fi 7 信令测试方案:E7515W UXM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够仿真Wi-Fi设备和网络流量,覆盖最新IEEE802.11be标准用例,同时支持对4x4 MIMO和320 MHz信道带宽的Wi-Fi 7设备执行信令和吞吐量测试,还能够一次性仿真数百个终端设备,支持多负载大容量测试。

FR3信道仿真测试方案:基于是德科技PROPSIM信道仿真器及N5186A矢量信号发生器,是德科技的FR3信道仿真测试方案有助于加速复杂6G技术的开发和评测,能够满足实时射频信道仿真的准确建模需求,并覆盖FR3端到端测试,可评估复杂MIMO设计及传感网络开发。

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互联技术

PCIe6.0物理层测试解决方案:可涵盖PCIe发射机、互联及接收机测试,能够向下兼容PCIe1.0~5.0协议。这款测试方案还能够支持新增SNDRTx 48 edge jitterRLM测试,同时支持NRZPAM4PAM3, 并集成了抖动、干扰注入功能,结合N5991BP6A自动化软件搭配使用,可以实现自动校准和接收一致性测试。

112Gbps高速芯片和互联测试解决方案:同时支持IEEE802.3ck/dfOIF-CEI-112GInfiniBand NDR等标准,可用于对芯片到芯片(C2C)、芯片到模块(C2M)、主机侧/模块侧、同轴无源电缆(CR)、背板(KR)和AEC/AOC有源电缆等各种112Gbps高速电气场景进行信号表征。该解决方案与误码仪以及是德科技高端采样示波器或实时示波器配合使用,即可自动执行标准的压力测试信号校准和一致性测试。

汽车新能源与自动驾驶

汽车网络安全测试方案:支持对ECU、系统和整车等不同层面执行汽车网络安全测试,能够全面覆盖硬件连接到应用层的所有接口,如蜂窝、蓝牙、WiFi、CAN、USB和车载以太网等。此外,该测试方案还能够支持如UN R155等标准测试,并可以生成测试报告以便追踪。

车载高速总线测试方案:可提供车载以太网100/1000BaseT1测试及Mult-gig 2.5/5/10GBaseT1验证方案,同时能够提供MIPI A-PHY和ASA标准一致性测试。需要指出的是,工程师借助是德科技的车载高速总线测试方案,便可以使用IEEE和OPEN联盟的测试用例进行广泛的标准一致性测试。

汽车充电标准一致性测试方案:支持高达1500V直流和±600A直流的大功率充电电流,能够对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充电接口执行测试。此外,是德科技还提供丰富的测试用例资源库供客户使用,有助于客户自动执行CCS、CHAdeMO和GB/T标准一致性测试,使得其按照CharIN e.V. CCS测试系统要求打造的硬件设计能够灵活扩展。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启迪并赋能创新者,助力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技术带入生活。作为一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我们提供先进的设计、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快地完成开发和部署,同时控制好风险。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我们与客户携手,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是德科技官网 www.keysight.com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3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28日——荣耀全球首家旗舰店(下称“荣耀成都旗舰店”)今日在成都宽窄巷子正式开业。秉持门店即产品的设计理念,荣耀成都旗舰店汲取千年古城成都的文化底蕴,为消费者带来一站式、全周期的购物体验。

1.jpg

开业盛典当天,荣耀CEO赵明、荣耀200系列全球代言人杨洋,以及包括成都市文旅集团和多方合作伙伴在内的众多嘉宾莅临活动现场,共同见证了荣耀“推开宽窄之门,走向世界荣耀”这一重要时刻。

2.jpg

以用户为中心持续提升产品、服务和体验,是荣耀对消费者的长期承诺。赵明在开业致辞中表示,“作为荣耀品牌的展示新窗口,成都旗舰店承担着连接、赋能的职能,更拥有探索、突破的使命,我们希望通过它呈现出一个更加立体的、走向世界的荣耀,赋能中国乃至全球的全渠道零售体系和合作伙伴,让属于每个人的智慧新世界更加触手可及。”

青瓦古社的设计穿越时空,实现古今对话

荣耀成都旗舰店总建筑面积达1000㎡,整体店面设计与宽窄巷子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结合,取古瓦之青,造瓦舍空间,门店外立面设计以青为天,以青为地,将建筑屋檐的青瓦延续到场地之中,片片青瓦通过场地水景相互倒映,古风建筑与新式院落形成完美融合,打造出一个历史与现代、人文与科技和谐共鸣、交相辉映的新地标。

3.jpg

店内部分则最大程度保留川西民居穿斗式木质结构,传承300年古民居的结构之美,同时结合荣耀零售终端形象4.0(简称SI 4.0),在体验动线里嵌入中式园林景观小品,运用框景,对景等手法,以小见大,移步换景,为消费者带来丰富的感官和新零售体验。荣耀零售设计团队还与知名设计机构合作,对门店室内分区设置照明系统、动态建筑氛围光效、互动展示墙面,为古朴建筑空间引入创新科技体验。

4.jpg

荣耀成都旗舰店从用户体验设计出发,认真打磨与消费者在线下的每一个触点。不同于传统门店的静态展陈,荣耀将产品+内容+互动的场景体验融合至墙面空间,引入多款全新的墙面体验解决方案,为行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零售空间的体验再造。例如HONOR Talents荣耀全球设计大赛艺术墙,将多种艺术作品以文创周边形式呈现于墙面,消费者可自由选择喜爱的艺术作品下载至手机,作为主题或者壁纸;荣耀电竞堂游戏墙,通过所见即所得的多设备智慧互联,实现沉浸式游戏体验,荣耀互联网服务生态先锋游戏一碰切换,丝滑体验、高效便捷……

在荣耀看来,门店即产品,是品牌、科技、服务、体验的综合体,复合了多重空间,远不止传统意义上的销售。为此,荣耀将每一家门店都打造成一个精致的产品。作为荣耀全球首家旗舰店,荣耀成都旗舰店更是将特色服务贯穿、覆盖至每一个细节,在这里,门店既是销售空间,也是服务空间,更是社交空间,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帮助消费者发现科技,发现兴趣,发现朋友。

荣耀宽窄青年艺术节落地成都,开启全球文化艺术体验

开业当天,荣耀成都旗舰店特别举办荣耀宽窄青年艺术节开幕活动,店内60%的面积陈列了HONOR Talents荣耀全球设计大赛历届优秀作品,以及与宽窄巷子联合开发的文创周边,让每一位到店游客在感受中国科技力同时,能够把抽象的文化体验变成实物带回家;店内还设置了HONOR Talents熊猫主题插画展,展示世界各国青年创作的熊猫插画,让国宝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为消费者带来一场全球文化艺术之旅。

5.jpg

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体验全场景数字生活,门店东广场设有荣耀与巴黎国宝级摄影工作室雅顾携手搭建的影像写真馆,消费者可以在此亲身感受数字系列新品荣耀200系列以更强大的AI技术焕新百年雅顾经典光影美学。移步至中法建交60周年雅顾摄影90周年作品展,消费者还可进一步领略中法文化双向奔赴、文明互鉴的魅力。

IDC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23年,荣耀夺得中国安卓手机出货量第一,并在2024年Q1成为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此次荣耀全球首家旗舰店落地成都是荣耀零售布局提速,高端化进程提速的最新成果,标志着荣耀将以该标杆门店赋能全渠道零售体系,开启更健康、良性的渠道扩张新模式。对荣耀来说,2024年是品牌的旗舰店元年,到2025年,中国区将加速覆盖一线城市旗舰店和荣耀LIFE店,同时加大对海外直营店试点的投入。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3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高性能存储最远可以出现在什么地方?对于铠侠而言,从遥远的太空,到身边的手机、家电,几乎所有智能化设备与存储息息相关,特别随着各行各业对存储需求不断增多,存储容量和性能变得更为重要。

例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人类在太空收集的数据需要带回地球、录入计算机后才能处理。没有了大气层的保护,太空对人类和机器都非常不友好,需要随时对抗宇宙辐射,对抗带电的亚原子粒子对电子设备造成的干扰,对抗突如其来的各种设备不稳定状态。经过不懈努力,铠侠与HPE合作,已经在国际空间站实现了高性能的边缘计算,HPE Spaceborne Computer-2配备了铠侠Value SAS、企业级SAS和NVMe SSD的,可支持进行超过130TB数据存储容量的科学实验。

让存储奔向太空只是铠侠的业务之一,无论空间站、数据中心、手机、家电,都有着铠侠存储技术活跃的影子。作为NAND闪存技术发明者,铠侠致力于将稳定、可靠的高性能存储方案推向各个领域,并让存储无处不在。

1.png

从奔向太空,到落地家电

随着NG-20任务火箭发射奔向国际空间站的产品包括铠侠RM系列Value SAS、PM系列企业级SAS和XG系列NVMe™ SSD。在太空中,铠侠高性能固态硬盘所组成的130TB存储容量已经被很好的证明了在太空中运行的稳定、可靠与高性能表现,这让空间站在太空中收集到的海量数据无需全部回传给地球超算,依靠空间站中铠侠SSD所支持的边缘计算服务器性能,就能即刻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科学考察的结论。

有意思的是,铠侠存储产品的可靠、稳定表现并不限于遥远的太空,在我们身边,铠侠的存储产品已经无处不在。智能家居、IoT物联网都是很好的例子,如今的智能电视已经具备了类似于手机或者PC的使用体验,不仅可以流畅运行复杂的操作系统,播放高清视频,存储视频、图片,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可靠的嵌入式存储。

铠侠提供了完整的eMMC和UFS存储方案,甚至还提供了寿命更长的SLC产品,可以有效的应对智能电视、智能摄像头等长时间运作的需求,给居家物联网存储提供稳定的使用体验。

值得一提,铠侠UFS 4.0产品也已经进行了数次升级,新推出的铠侠UFS 4.0产品已经能够获得超过18%的顺序写入性能和30%随机写入性能的提升,因此也获得了更广泛的使用舞台,许多旗舰级智能手机中,都能看到铠侠UFS 4.0产品。

3.png

在汽车领域,铠侠UFS已经给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提供了优秀的智能驾驶体验,无论酷炫的数字仪表盘、丰富的车载应用,都需要高性能的铠侠UFS支持。与此同时,铠侠车载UFS还符合-40℃至+105℃工作温度,以及AEC-Q100 Grade 2和IATF16949严苛规范,在不同的恶劣环境下,都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存储。

4.jpg

从云端到本地,为AI加速

人工智能AI是当下我们已经无法绕开的话题,大模型计算首先带动的是云端服务器与数据中的需求,这也意味着服务器对算力、存储有更高的需求。其中LLM大语言模型会成为首先推向应用层面的首要选择,原因很简单,相对于图像、视频而言,抽象的文字已经是最好整理的。

在当下,更多厂商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图像生成和视频生成,近段时间火热的文字生成视频应用Sora,以及文生图Midjourney都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将训练模型换成图像、视频,对内容存储和读写性能需求也注定指数级攀升。

随着生成式AI深入到不同领域,能够提供高速存储性能的SSD变得至关重要。比如铠侠CD8P就配备了前瞻性的EDSFF E3.S版本,支持PCIe® 5.0和NVMe™ 2.0,可提供高达30.72TB的存储容量,拥有可达12,000MB/s顺序读取性能,并具备2000K IOPS的4K随机读取能力,在能耗与应用性能表现之间做到很好的平衡,为数据中心和企业级用户提供合理的扩容选择。

5.png

铠侠CM7系列作为高性能企业级双端口固态硬盘同样值得参考,事实上CM7系列是较早提供PCIe® 5.0和NVMe™ 2.0支持,并已经充足释放PCIe® 5.0性能的产品,最大容量同样也达到了30.72TB。拥有高吞吐量和高密度存储的性能表现,非常适合大模型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加速、AIGC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6.png

不仅如此,能够本地离线运行大模型的AI PC逐渐成为主流。在CPU、GPU和NPU多方加持下,一台轻薄型笔记本可以轻松运行200亿个参数大模型,这让笔记本上的智能助手可以更智能的帮助用户整理资料,甚至是撰写文档。

铠侠已经准备好了铠侠BG6系列消费级产品,在M.2 2230规格下最高提供2TB存储空间,支持PCIe® 4.0 x4,即可以提供64GT/s传输速率。同时还支持NVMe™ 1.4c规范。这意味着不仅轻薄笔记本,平板电脑、游戏掌机也都能获得大容量扩展支持。

7.png

存储无处不在

从太空中的国际空间站,到客厅中的电视机,存储技术已经遍布许多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地方。从NAND闪存颗粒到SLC NAND产品,从eMMC和UFS到SSD,铠侠提供了丰富的存储解决方案,不仅应对了不同的应用场景,更是让存储无处不在。为终端用户和企业客户,打造了完善的存储体系,也更好的应对即将到来的AI、云计算时代。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3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半导 股票代码:688380)宣布推出高精度测量芯片CMS8H341x系列SoC。该系列SoC内置24Bit Sigma-Delta ADC、人体阻抗测量模块BIM、LCD&LED驱动,配合生物电阻测量法,可快速测量体脂、心率以及高精度人体称重,满足多样化智能体脂秤开发需求。

1.jpg

CMS8H341x系列SoC包括CMS8H3415、CMS8H3416两款型号,产品采用RISC架构,主频24MHz,内置±2%的高精度内振,内部集成BIM人体阻抗测量模块,24Bit高精度ADC,有效精度达到20Bit,提供LCD&LED两种驱动显示方式,支持USART和SPI通讯接口,支持4电极多频测量,支持OTA升级,准确性大幅提升可实现精确体脂测量、静息心率测量,适合4电极交流体脂秤、体脂仪等应用。

2.jpg

CMS8H341x产品特性

高精度

  • 内存ROM:8Kx16

  • 通用RAM:976x8

  • 工作电压:2.2V~4.5V@24MHz

  • 工作温度:-40℃~85℃

  • 高精度12位ADC

    高精度1.2V基准电压

    ±1.5%@VDD=2.2V~4.5V TA=25℃

    ±2%@VDD=2.2V-4.5V T=-40℃~85℃

  • 内置24Bit Sigma-Delta ADC

  • 内置人体阻抗测量模块BIM

  • RC振荡:设计频率24MHz

多资源

  • 内置WDT定时器

  • 内置低压侦测电路

  • 内置USART通信模块

  • 内置SPI通信模块

  • LVD模块支持多种电压检测模式

  • 10位PWM精度

显示驱动

  • LED驱动模块

    PORTA/PORTB都可选SEG/COM输出

    PORTA/PORTB驱动电流可选

  • LCD驱动模块

    支持23SEG*4COM或者21SEG*6COM

应用场合

  • 体脂秤

  • 心率体脂秤

  • 体脂仪等

CMS8H341x系列基于智能体脂秤产品提供完善的开发支持,在交流体脂秤应用上拥有从硬件到体脂算法、心率算法、分析算法及人体阻抗检测等全方位资源覆盖的技术能力。

3.png

除交流体脂秤SoC产品系列外,中微半导目前在各类衡器及测量产品领域已覆盖血压计、测温枪、血氧仪、人体秤、厨房秤、勾秤、计价秤、胎压计、气泵等多种应用,产品资源包括CMS8H120x、CMS8H121x、CMS8H51xx、CMS32H6157等系列。

产品状态

目前,中微半导CMS8H341x系列已于2024年Q2季度批量量产,并已开放样品申请。

更多信息查询,可联络中微半导各地销售办公室或授权经销商,或访问官网www.MCU.com.cn

关于中微

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688380.SH)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MCU为核心的平台型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数模混合信号芯片、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8位及32位MCU、SoC、ASIC及功率器件等,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含无刷电机控制)和汽车电子等领域。官网网址www.MCU.com.cn

来源:中微半导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13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