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微型化,瑞士微晶(Micro Crystal)通过推出最新的 C8 系列产品实现了重大飞跃。这一系列超小型实时时钟(RTC)模块,专门用于紧凑和轻型设计,为致力于开发更小、更高效电子设备的工程师铺平了道路。

C8系列的核心亮点在于其显著缩小的体积(相较于C7系列缩减了50%),同时保持了卓越的性能表现。在微型化方面,C8系列表现出色,为工程师们提供了更为紧凑的设计方案,让他们在享受小巧便利的同时,依然能体验到瑞士微晶RTC模块一贯的高性能标准。

1.png

C8系列RTC的创新突破

C8系列无疑是瑞士微晶创新实力的杰出代表,它将高性能的CMOS RTC芯片与微型石英晶体精妙融合,并巧妙地封装于一个仅2.0 x 1.2毫米的8引脚陶瓷外壳内。这种集成实现了 0.7 毫米的扁平设计,进一步增强了该系列的紧凑性和重量(5.1 毫克)。 

C8系列采用真空密封的金属盖,不仅确保了产品的可靠性,还赋予了其超轻量级的RTC组件特性。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其所占面积大幅缩减了50%,仅有2.4平方毫米,但C8系列依然继承了C7系列的高性能优势。RV-8063-C8与RV-8263-C8两款产品,分别搭载了SPI与I²C总线接口,在追求极致尺寸的PCB设计中,它们成为了独立纳米功耗(190nA)计时功能的典范之作。

RV-8063-C8:微型化与高效能的完美融合

RV-8063-C8是一款超小型CMOS实时时钟/日历模块,专为低功耗设计,并完美适配大批量、成本敏感型应用场景。其内置偏移寄存器,能够精准补偿32.768 kHz时钟的任何频率偏差。此外,通过SPI总线接口,RV-8063-C8实现了高达7 Mbit/s的快速数据传输速率。 

RV-8063-C8的主要特性包括: 

  • 低功耗:190 nA @ 3 V

  • 宽工作电压范围:0.9 V 至 5.5 V

  • 时间精度:±20 ppm @ 25°C

  • 工作温度范围:-40 至 +85°C

  • 用户可编程偏移值和振荡器停止检测

  • 全面的时钟和日历功能

  • 定时器和警报功能

  • 时钟输出频率:32.768 kHz 至 1 Hz

  • 符合 AEC-Q200 汽车认证标准

这使得 RV-8063-C8 成为物联网、计量、工业、汽车、医疗保健和可穿戴设备等一系列应用的理想之选。

RV-8263-C8:兼具紧凑性和功能性

RV-8263-C8 专为微型、成本敏感型大批量应用而设计,在 2.0 x 1.2 x 0.7 mm SMD 陶瓷封装内集成了 32.768 kHz 晶体单元、基于 CMOS 的振荡器以及RTC 电路。

RV-8263-C8的主要特性包括:

  • 低功耗:190 nA @ 3 V

  • 宽工作电压范围:0.9 V 至 5.5 V

  • 时间精度:±20 ppm @ 25°C

  • 工作温度范围:-40 至 +85°C

  • 用户可编程偏移值和振荡器停止检测

  • 全面的时钟和日历功能

  • 定时器和警报功能 

  • 时钟输出频率:32.768 kHz 至 1 Hz

  • I²C 总线接口:400 千赫 

  • 符合 RoHS 规范,100% 无铅

  • 符合 AEC-Q200 汽车认证标准

这些特性使 RV-8263-C8 成为物联网、计量、工业、汽车、医疗保健和可穿戴设备等各种应用的理想之选。

 下载 RV-8263-C8 数据表

C8 系列的应用

C8系列无疑是瑞士微晶创新实力的杰出代表,它将高性能的CMOS RTC芯片与微型石英晶体精妙融合,并巧妙地封装于一个仅2.0 x 1.2毫米的8引脚陶瓷外壳内。这种集成实现了 0.7 毫米的扁平设计,进一步增强了该系列的紧凑性和重量(5.1 毫克)。C8系列RTC模块,以其极致的紧凑设计和卓越的可靠性,在众多应用领域中脱颖而出。这些应用涵盖了: 

物联网(IoT):凭借小巧的体积、极低的功耗以及高度可靠性,这些模块成为物联网设备的理想伴侣,确保设备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依然能够高效运行。 

计量领域:C8系列模块的精确计时能力,在需要精准时间和日期跟踪的计量应用中至关重要,保障了数据记录的准确无误。

工业应用:在工业环境下,该系列模块的高温耐受性和坚固耐用性确保了设备在恶劣条件下的可靠运行,满足工业级应用的高标准要求。

汽车行业:依据AEC-Q200标准,C8系列模块展现出其潜在的汽车认证能力,为汽车行业带来更高质量、更可靠的时钟解决方案。 

医疗保健:低功耗与小巧的体积,使得这些模块成为医疗保健设备的优选,特别是便携式医疗设备,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便携性和续航能力。 

可穿戴与便携式设备:C8系列模块的紧凑、轻量及低功耗特性,完美契合了可穿戴技术的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便捷的使用体验。 

总之,Micro Crystal的C8系列RTC模块代表了该领域的重大飞跃,它不仅融合了紧凑性、低功耗与强大功能于一体,更为电子设计师们开辟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助力他们创造出更小、更轻、更高效的产品。

来源:Micro Crystal 瑞士微晶

围观 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集成自动复位低电阻FET,降低工作功耗

基础半导体器件领域的高产能生产专家Nexperia今日宣布推出NPS3102A和NPS3102B电子保险丝(eFuse),进一步扩充其不断发展的功率器件产品组合。这些低电阻(17 mΩ)、大电流(13.5 A)、可复位的电子保险丝有助于保护下游负载,不受过高电压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保护电源免受负载故障和大浪涌电流的影响。这些eFuse设计用于各种12V热插拔应用,包括数据中心中的企业通信和存储设备,例如固态和硬盘驱动器、服务器、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此外,它们还可用于保护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如5G远端射频单元)和工业自动化设备(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NEXP083_eFuses_PR image.jpg

NPS3102A和NPS3102B eFuse具有宽输入电压范围(最大绝对值21 V),并具有集成低电阻通路MOSFET,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压降和功率损耗。此功能有助于提高运行效率,甚至超越相同封装类型的类似竞争器件。可以在ILIM引脚处使用电阻,以在2-13.5 A范围内调整电流钳位限值,也可以用来实时测量负载电流。这两款器件都包含一个内置过压钳位,可在输入过压情况下限制输出电压,短路保护响应时间为2 μs。

NPS3102A中的通路FET在故障事件发生后必须手动复位,而NPS3102B集成了自动重试功能,可以安全地尝试重新启用通路FET,而无需用户干预。Nexperia eFuse不仅能够迅速保护系统,免遭输入和输出过压以及大浪涌电流的影响,同时其10%的电流限制精度能够保护下游负载免受大电流故障情况的影响。NPS3102A和NPS3102B采用DFN3030-10/SOT8037-1无引脚塑料封装,尺寸仅为3.0 x 3.0 x 0.75毫米。

要了解有关Nexperia eFuse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nexperia.com/products/analog-logic-ics/power-ics/efuse

关于Nexperia

Nexperia总部位于荷兰,是一家在欧洲拥有丰富悠久发展历史的全球性半导体公司,目前在欧洲、亚洲和美国共有14,000多名员工。作为基础半导体器件开发和生产的领跑者,Nexperia的器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移动和消费等多个应用领域,几乎为世界上所有商业电子设计的基本功能提供支持。
Nexperia
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每年的产品出货量超过1,000亿件。这些产品在效率(如工艺、尺寸、功率及性能)方面成为行业基准,获得广泛认可。Nexperia拥有丰富的IP产品组合和持续扩充的产品范围,并获得了IATF 16949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标准认证,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于创新、高效、可持续发展和满足行业严苛要求的坚定承诺。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你可能听过IO-Link ,它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自动化场景,包括工厂自动化、过程自动化、物流和运输等,是现代工业自动化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那么,什么是IO-Link呢?IO-Link是一种全球标准(IEC 61131-9)的通信协议,旨在优化工业自动化中的传感器和执行器通信。IO-Link的目标是简化设备连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从而促进智能制造的发展。

上新

IO-Link技术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一项关键的数字通信技术,为设备之间的智能连接提供了重要基础,也是特勒美科传感器很早就重点布局的技术之一。近期,特勒美科传感器隆重推出IO-Link主站模块,帮助企业实现设备间的无缝通信和数据交换,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调试成本。

1.png

同时,带有IO-Link通信功能的光电传感器也同期发布,包括XUB通用型、XUM/XUK应用型光电传感器,实现数字化功能拓展。

2.png

特勒美科传感器IO-Link主站模块有何特点?

IO-Link主站模块的主要特点如下:

3.png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调试,特勒美科传感器为用户提供易于使用的配置软件。

4.png

特勒美科传感器IO-Link主站模块有哪些典型应用?

IO-Link主站模块可以广泛应用于包装、物料加工、食品和饮料、汽车等领域,可以实现简化安装、自动参数设置、扩展诊断等功能。

特勒美科传感器IO-Link主站模块产品一览

特勒美科传感器的IO-Link主站模块有Profinet、Ethernet / IP两种通讯协议可选,提供8个A编码端口。

5.png

IO-Link主站

6.png

IO-Link电源电缆

7.png

任何关于IO-Link主站模块的

疑问、建议、反馈

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区与我们互动

小贴士

IO-Link技术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06年左右,并随着技术规范的发布和不断升级而逐渐发展壮大。IO-Link技术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标准化为IEC 61131-9,进一步加强了IO-Link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同时,IO-Link联盟作为推广该技术并推动其发展的关键组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联盟拥有400多家成员公司,共同致力于IO-Link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特勒美科传感器就是IO-Link联盟的一员。

来源:特勒美科传感器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7月25日,以"数聚江城,智领未来"为主题的华为云云商店数智创新峰会在武汉隆重召开,华为云邀请生态伙伴、行业领袖、技术专家与企业代表齐聚江城,带来企业通用明星商品,分享最新技术成果与实践案例,共同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作为华为鸿蒙生态长期并肩携手的亲密"蒙"友、华为云全球核心合作伙伴,软通动力携鸿蒙生态应用全栈式服务及标杆应用案例亮相大会,并作为伙伴代表分享了软通动力携手华为云的数智创新之旅。

1.jpg

云商店是华为云的线上应用商城,提供覆盖基础软件、AI、企业应用、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等多个热门类别所需的产品与服务。2019年,软通动力加入华为云严选商品转售计划,与华为云云商店正式开启合作,此后软通动力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软件与数字技术定制开发服务、数据治理和集成服务、天鹤操作系统、ISSCloud云原生DevOps平台、AI边云服务器等几十款产品与服务陆续入驻华为云云商店。

2024年1月,软通动力与华为云联合打造"企业上云服务""数据中台及数据治理服务"基线解决方案上架云商店,软通动力成为华为云联合基线解决方案TOP1服务商。

2024年3月,软通动力与华为云推出的联营商品——软通动力鸿蒙应用及元服务定制开发服务入驻云商店,软通动力也因此成为在华为鸿蒙应用生态认证服务商中,首家与华为云云商店共同推出鸿蒙应用联营商品的合作伙伴。

云云协同,融合创新。作为华为云同舟共济伙伴,软通动力与华为云在鸿蒙生态领域也展开了紧密无间的合作,不久前软通动力联合华为云及生态伙伴共同发起了"云动鸿蒙计划",旨在充分利用华为云业务拓展中积累的资源,共同发力助推鸿蒙生态多地、多行业开花。本次大会上,软通动力也以"鸿蒙启智,云领未来"为主题,分享了软通动力践行云云协同理念、在鸿蒙生态领域携手华为云的数智创新之旅。

2.jpg

软通动力鸿蒙应用生态售前专家陈永辉

软通动力鸿蒙应用生态售前专家陈永辉讲到,软通动力作为华为首批认证"HarmonyOS开发服务商"和"鸿蒙生态优秀开发服务商",在鸿蒙生态领域具备强大的技术能力储备,可提供咨询、技术实现、产品上架支持等鸿蒙生态应用端到端服务:

01 在咨询服务方面,通过沟通掌握客户诉求和痛点,帮助客户设计、优化产品鸿蒙化路径,助力客户完成产品鸿蒙化。

02 在技术实现方面,兼具从终端操作系统到原生应用的全栈能力,从APP的设备层、服务层、数据层、交互层等各个层级和鸿蒙原生技术进行关联,可实现从设备通信到交互体验的全链路鸿蒙开发能力,开发实施过程覆盖架构设计、编码开发、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替换开发、测试验证、数据迁移。

03 在产品上架支持方面,结合多年参与鸿蒙生态建设的经验和技术沉淀,为鸿蒙生态应用开发特别创建了流程,增加了前期分析的投入、SDK切换验证工作、测试保障的比重,适当减少了原型及UI交互体验设计的比重,将服务延伸至产品上架。

在大会展区,软通动力重点展示了鸿蒙生态应用全栈式服务能力及典型应用案例。鸿蒙生态应用全栈式服务能力是软通动力基于HarmonyOS NEXT原生应用技术研发而推出的涵盖鸿蒙化APP开发、测试、运营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的解决方案,方案由应用评估、应用开发策略制定、应用开发实施三大环节构成,基于鸿蒙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技术特性,为客户完成鸿蒙原生应用的模块化建设,实现鸿蒙原生应用未来多层级分发和多终端流转的应用方式,让鸿蒙原生应用全场景流转的优势更好的服务客户。

基于领先的全栈式服务能力,软通动力打造的智慧文旅行业鸿蒙原生应用标杆案例——大唐芙蓉园项目、联合北医三院共同打造的鸿蒙原生应用健康医疗解决方案"智康汇",在今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中,双双斩获华为鸿蒙生态行业解决方案创新奖,软通动力也荣膺"优秀开发服务商"。

3.jpg

以本次峰会为契机,软通动力将进一步加深与华为云云商店的合作,丰富华为云云商店的应用,为企业用户提供更多选择。未来,软通动力将依托鸿蒙生态、依托华为云的技术和运营平台,与华为云云商店通力合作,助力企业客户数字化转型、提升商业价值。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新能源技术作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正迅速发展并深入各个领域。在这一技术革新的浪潮中,嵌入式技术作为关键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正在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创新。

米尔嵌入式处理器在新能源行业应用

米尔嵌入式处理器模组在新能源行业主要在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逆变器数据采集器、新能源充电桩等产品上应用。

1.jpg

能量管理系统(EMS):是储能系统的决策中枢,充当“大脑”角色。通过数据采集、智能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EMS的应用场景广泛,大到大型储能电站和工商业储能应用,小到户用智能能源管理网关,EMS提供发电量预测、电网交易、削峰填谷等功能。

米尔储能EMS方案推荐

2.jpg

3.jpg

储能变流器PCS实现直流电芯与交流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传递的重要设备。在智能化和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下,PCS被要求实现越来越丰富的网络通讯、远程监控以及在线升级等功能,于是催生了嵌入式模组在PCS通讯模块中的需求。

米尔储能PCS通讯模块方案推荐

4.jpg

电池管理系统BMS:担任储能系统中的感知角色,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储能单元内各电池运行状态,保障储能单元安全运行。储能BMS因为电池组规模庞大,大多都是三层架构,在从控(BMU)、主控(BCU)之上还有一层总控(BAU)。BAU汇集所有BCU的信息,负责整个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监视和电池容量的估算,并与储能变流器、上层监控通信。

米尔储能BAU总控方案推荐

5.jpg

逆变器数据采集器:逆变器数据采集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用于监控和采集光伏组件性能数据的关键设备。它通常与光伏逆变器、气象站、电表和其他传感器配合使用,以收集光伏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数据,并通过网口或者无线模块上传至上级监控系统或者云平台。

米尔逆变器数据采集器方案推荐

6.jpg

新能源充电桩:充电桩专门为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设计的设备,通过连接电网和车辆,提供安全、高效的充电服务。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两大类型,支持智能管理、远程监控及多种支付方式,广泛应用于居住区、商业区、公共停车场和企业园区,推动电动车普及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米尔充电桩方案推荐

7.jpg

8.jpg

选型指导:

米尔电子是一家专注于嵌入式处理器模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致力于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基于ARM、FPGA、RISC-V和AI等各种架构稳定可靠的处理器模组。想知道更细节的参数,或者更多选型要求,请点击链接查看米尔选型表:

https://www.myir.cn/lists/98

9.jpg

10.jpg

米尔嵌入式处理器模组矩阵

总结:

中国新能源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嵌入式技术将继续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米尔电子作为领先的嵌入式模组厂商,推出以上一系列创新的技术与产品,不仅满足了新能源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也为新能源行业提供更可靠、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围观 1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创新的美光 9550 PCIe 5.0 SSD 赋能 AI 及更多领域工作负载

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近日宣布,推出数据中心 SSD 产品美光 9550 NVMe™ SSD,性能业界领先,同时具备卓越的 AI 工作负载性能及能效。[1] 美光 9550 SSD 集成了自有的控制器、NAND、DRAM 和固件,彰显了美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该款集成解决方案为数据中心运营商带来了业界领先的性能、能效和安全性。

美光 9550 SSD 凭借 14.0 GB/s 的顺序读取速率和 10.0 GB/s 的顺序写入速率,提供出色的性能,与业界同类 SSD 相比,其性能提升高达 67%,为 AI 等要求苛刻的工作负载带来业界领先的性能表现。此外,其随机读取速率达到 3,300 KIOPS,比竞品提升高达 35%,随机写入速率达到 400 KIOPS,比竞品提升高达 33%。

AI 工作负载需要高性能的存储解决方案。9550 SSD 凭借其卓越的顺序和随机读写速率为 AI 用例解锁了出众性能。例如,大型语言模型(LLM)需要高顺序读取速率,而图形神经网络(GNN)则需要高随机读取性能。美光 9550 SSD 在关键 AI 工作负载中的表现出色,工作负载完成时间可缩短高达 33%,在配备大加速器内存(BaM)的 GNN 训练中,特征聚合可提速高达 60%。[2] 此外,美光 9550 SSD 还为 NVIDIA Magnum IO™ GPUDirect® Storage 提供了高达 34% 的更高吞吐量。[3]

美光副总裁暨数据中心存储业务部门总经理 Alvaro Toledo 表示:“美光 9550 SSD 标志着数据中心存储的一次重要飞跃,它提供了惊人的 330 万 IOPS,同时在 GNN LLM 训练等 AI 工作负载中,比同类 SSD 功耗降低了高达 43%。这款产品将更高的性能与出色的能效相结合,为 AI 存储解决方案树立了新标杆,彰显了美光在引领 AI 革命方面的坚定承诺。”

NVIDIA 存储技术副总裁 Rob Davis 表示:“提升数据中心在 AI 工作负载下的效率和性能,对于降低成本并确保全球企业的运营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集成 NVIDIA 技术,美光 9550 SSD 能够为 AI 提供强大的存储支持。”

AMD 数据中心生态系统和解决方案企业副总裁 Raghu Nambiar 表示:“对于 AI 和关键业务型企业应用等延迟敏感型工作负载而言,存储技术的创新极为重要。我们与美光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的深入合作,将确保全新的 9550 SSD 在基于 AMD EPYC 的服务器上得到充分发挥。”

英特尔高级研究员兼首席 I/O 架构师 Debendra Das Sharma 表示:“英特尔很高兴看到美光携美光 9550 NVMe SSD 进入 PCIe 5.0 市场。这款 PCIe® 5.0 SSD 与英特尔的 PCIe 5.0 处理器平台,特别是第四代英特尔® 至强®、第五代英特尔® 至强® 和英特尔® 至强® 6 处理器,实现了良好的兼容。美光是英特尔的重要生态系统合作伙伴,长期以来一直为基于英特尔的平台提供良好集成的 PCIe 解决方案,包括支持英特尔® Virtual RAID on CPU (英特尔® VROC)的解决方案。此外,PCIe 5.0 的兼容性还允许无缝集成英特尔 Gaudi AI 加速器,从而提升性能并扩展 AI 系统的功能。”

美光 9550 SSD 提供业界领先的能效,并在支持各类 AI 工作负载方面表现出众,包括:3

  • 使用 BaM 进行 GNN 训练:SSD 平均功耗降低高达 43%,整体系统能耗减少高达 29%

  • NVIDIA Magnum IO GPUDirect Storage:每传输 1TB 数据,SSD 能耗降低高达 81%

  • MLPerf:SSD 能耗降低高达 35%,系统能耗降低高达 13%

  • 使用 Microsoft DeepSpeed 对 Llama LLM 训练进行微调:SSD 能耗降低高达 21%

9550 SSD 搭载美光自主研发的垂直集成架构,提供灵活的设计选择和先进的安全功能。该硬盘支持 NVMe 2.0 和 OCP 2.0,并具备 OCP 2.5 遥测功能,可实现先进的性能和健康监测,从而简化数据中心的大规模部署和管理。9550 SSD 在设计上注重端到端的安全性,具备自加密硬盘(SED)功能,符合安全协议和数据模型标准(SPDM 1.2),同时提供稳定的数据加密功能以及其他关键安全特性。针对需要更高安全标准的客户,还提供符合 FIPS 140-3 Level 2 和 TAA 标准的选项。

9550 SSD 提供从 3.2TB 到 30.72TB 多种存储容量,并支持 U.2、E1.S 和 E3.S 外形规格,为当前的 PCIe 5.0 服务器设计提供了广泛的产品组合,以实现卓越性能、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该款 SSD 专为满足顶级 OEM 厂商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严苛要求而设,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出样。同时,它也是美光业界领先的数据中心存储和内存产品组合的一部分,该组合能够满足 AI、高性能计算(HPC)和许多其他工作负载日益增长的需求。

更多资源:

关于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光科技是创新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导厂商,致力于通过改变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来丰富全人类生活。我们专注不懈地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发展先驱技术,制造出众产品和实现卓越运营。凭借旗下全球性品牌 Micron®(美光)和 Crucial®(英睿达),向客户交付一系列丰富的高性能内存和存储产品组合——包括 DRAM、NAND 及 NOR。美光优秀人才打造的创新产品,每一天都助力数据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工智能(AI)和计算密集型应用的进步,带来无限潜能——从数据中心到智能边缘,以及丰富客户和移动用户的体验。如需了解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micron.cn


[1] 竞品为 Forward Insights 在其《第一季度 SSD 供应商情况报告》中提及的,截至 2024 年 5 月,在企业级 SSD 市场中占据至少 10% 市场营收份额的供应商所生产的 PCIe® Gen5 数据中心高性能 SSD。

[2] 基于美光内部测试。

[3] 与其他 SSD 竞品对比(如脚注 1所述),测试在美光实验室进行。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根据Omdia发布的《显示面板长期需求预测跟踪报告》Omdia's Display long-term demand forecast tracker,),2024年全球显示面积需求预计比去年将增长8%。尽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价格上涨预计将减缓基于单位需求的增长率,但大尺寸显示面板的需求有望激增,导致基于面积的需求显著回升。

Display_demand_year_on_year_growth_rate_Infographic.jpg

显示面板需求同比增长率

过去两年,显示面板面积需求在平板显示面板历史上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一下滑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期间需求急剧增长所带来的需求悬崖效应,以及能源危机、全球通货膨胀、供应链中断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消费者信心下降。

2024年,显示面板单位数量需求增长率预计将与上一年相近,约为1%。 然而,由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显示面板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尺寸显示面板面临的需求预计将稳步增长。

Omdia显示研究高级首席分析师Ricky Park表示:"8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电视市场最初主要关注提升面板厂商的盈利能力和运营率,但今年市场正在朝着显著扩大消费者需求的方向转变。 由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良品率的改进,面板的供应价格正逐渐走低。预计在今年下半年的旺季,这些面板将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投放市场。"

Omdia预测显示,面板厂商今年计划出货780万块80英寸或更大尺寸的电视面板,比去年增长35%。 今年,在整个显示面板市场中,80英寸以上尺寸的显示面板预计占据的面积比例约为7%,到2030年,这一比例预计将增长至11%。 鉴于投资大于第10代线(Gen10)的制造厂不再具有挑战性,面板厂商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第8代(Gen8)或第10代线工厂。随着需求的增加,这些工厂的运营率预计将显著提升。

关于Omdia

Omdia,作为Informa Tech的一部分,是一家专注于科技行业的领先研究和咨询集团。 凭借对科技市场的深入了解,结合切实可行的洞察力,Omdia将赋能企业做出明智的增长决策。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omdia.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7月25日,CFS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2024创新企业家节在北京盛大启幕。本次峰会以"寻找中国经济新动力"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商业领袖、创新企业家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和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新思路、新策略。在这一盛会上,微创软件凭借其在金融领域内数字化平台构建的卓越成就,脱颖而出,荣获"2024数字化转型卓越推动奖"。同时,依托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前瞻性战略规划,微创软件的企业级AI大模型应用平台WISE荣获"2024数智化创新先锋产品奖",彰显了其在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方面的领军地位。

1.jpg

本次峰会评选聚焦创新、实践、影响力及可持续性四大维度,深入考量参选者的思路创新、模式突破、技术领先,及其成果的可复制性、社会带动效应与长远价值。微创软件在本次峰会中荣获双奖,不仅是对微创软件在推动行业进步、引领技术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探索方面所取得的开创性成果的高度赞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化,以大型语言模型为代表的通用AI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AI正从辅助各行业提质增效的工具,跃升为经济社会转型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与核心能力。产业界正积极调整战略视角,从"+AI"(即将AI应用于各行业)向"AI+"(即以AI为核心,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转变,充分凸显了AI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的重要地位。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技术进步的深刻影响,也预示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无限可能。

WISE:让人工智能应用触手可及

在这一科技浪潮中,微创软件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深耕人工智能领域,以前瞻视角和深厚技术实力拥抱科技浪潮,本次获奖的微创软件企业级AI大模型应用平台WISE(Wicresoft Intelligence Super Edition)是一个企业级自主可控的AI管理应用平台,其架构由以下层次构成:

  • 微创智能体应用(AI Agent):针对各类特定业务场景和需求打造的AI智能体应用。

  • 微创数据层 (DATA):整合客户应用数据、人才信息数据、行业数据和公共数据,构建数据底座。

  • 微创核心参数层 (PARAMETERS):为平台提供核心算法和参数支持。核心技术层 (CORE):融合ChatGPT、Gemini、Llama、MiniGPT、GLM等大模型,支持多种通用和私有大模型的混合部署。

2.jpg

平台融合了多种大模型,在算力、数据安全、运维管理等多方面优化了企业开发AI应用的流程,是稳定、多元、灵活、易用的端到端开发平台。WISE回应了当前企业应用开发流程复杂、门槛高,多元多模适配难执行难题,将从根源上加速企业创新,实现应用落地。

基于WISE平台架构,微创软件推出五款企业级AI智能体应用产品,支持多类型的交互界面,能够辅助企业快速构建所需的人工智能工具,让AI技术触手可及,包括决策Wi助手、政务Wi窗口、知识Wi精灵、招聘Wi助理,以及客服Wi伙伴,全面覆盖了企业与政府当前在数据分析、商业决策、客户服务、内部工作流程上的数智转型需求。

作为科技浪潮中的领航者,微创软件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与前瞻性的战略思维,积极拥抱并引领着每一次科技发展的浪潮。展望未来,微创软件将继续秉承"科技服务社会,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应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社会变革,为构建智慧、绿色、可持续的未来世界贡献智慧与力量。

关于微创软件:

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微软在华投资的第一家合资公司。微创软件作为一家综合型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端到端,一站式数字化升级服务。依托在高科技、互联网、制造、汽车、金融、保险、能源、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的深厚积淀与丰富经验,微创软件立足客户的场景化运营服务需求,不断深耕业务流程服务。同时,微创软件还致力于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精细化的全生命周期信息技术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

微创软件总部位于上海,在全球设有32处交付中心,分布在亚太、北美、欧洲等地,拥有来自73个国家的11000余名员工。以卓越的服务品质和"成就客户"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成功服务了全球超过2500家的企业及政府客户,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与赞誉。

更多详细资料,请参见:www.wicresoft.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调研显示AI应用的关键优势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灵活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可能加剧工业技能短缺

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HON)近日发布了《工业AI洞察》全球调研结果,披露了人工智能(AI)领域的发展现状。调研显示,尽管全球只有17%的决策者完全实施了其最初的AI计划,但超过90%的受访者仍表示,他们正在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新运用场景,无论在AI实施的原型设计、启动还是扩展阶段。

调研还发现,他们都高度推崇在工业领域的AI应用,对进一步投资AI的热情普遍较高,其中9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扩大对AI的利用。

"毫无疑问,AI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霍尼韦尔首席战略官凯文•德霍夫(Kevin Dehoff表示,"随着生成式AI的出现和先进分析技术提供更多的数据源,工业AI有望呈指数级增长,在提高营收和员工满意度有无限想象空间。"

AI解锁工作场所优势

谈及AI对工作场所的影响,近三分之二(64%)的受访者认为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是最主要的优势之一。60%的受访者表示,AI改进网络安全和威胁检测。59%的受访者则表示,生成实时数据以优化决策。

但有许多人也提到了其他一些他们认为的优势,包括:

  • 提高工作灵活性(49%)

  • 提升工作满意度(45%)

  • 有更多时间用于技能培养和创造性思维(44%)

  • 改善工作场所的安全性(39%)

随着退休潮的来临和年轻劳动力的不足,技能培养对于当今经济发展至关重要。AI可以帮助雇主更快地提升和再培训员工。AI将推动工业变革,使员工能够进行更高水平的工作,拥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同时提高生产率并解决技能短缺问题。 

霍尼韦尔智能工业科技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路成(Lucian Boldea举例说:"加工和制造产品可能需要用到成千上万的仪器、设备和阀门,而我们向制造商提供的许多零部件都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但这些成熟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通过AI培训或将AI作为'辅助工具',经验不足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可以更快地提升,让他们成为基于公司知识沉淀和最佳实践来执行任务的行业专家。反过来,工厂还能大幅减少人为错误,使运营更加安全和可靠。"

AI的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人们对AI应用的热情高涨,但在全面采用AI的道路上仍存在一些挑战。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 (37%)认为其公司的高管层完全不理解AI是如何工作的。近一半(4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需要不断地证明AI的重要性或申请实施AI计划所需的资源。

"所有类型的企业都认识到,AI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创造新的可能性。对于建筑运营,如医院、园区和办公室来说,这显然是未来的趋势。AI能够协调控制暖通空调、照明和电力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运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哈必朗(Billal Hammoud表示。

所有这些都表明,只有提供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和可衡量的业务绩效改善成果才能够加快转型步伐。随着新的解决方案在生产力、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AI的采用将大幅增加,并有可能推动工业运营转型。

有关调研结果以及霍尼韦尔在AI和自动化方面的更多信息,请访问网站

研究方法

霍尼韦尔委托Wakefield Research对全球的AI领导者进行调研。这项在线研究从2024年4月22日到5月2日进行,涉及全球12个市场(美国、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日本、墨西哥、英国、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1600名高管。每个受访者所在的公司至少有1000名员工,目前正在使用AI来实现流程和工作自动化的公司任职。所有受访者都是其部门或整个组织内AI项目的重要影响者或决策者。

关于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是一家《财富》全球500强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业务围绕自动化、未来航空和能源转型三大发展趋势,以霍尼韦尔加速器运营系统和霍尼韦尔企业智联集成软件平台为依托,在世界范围内为多个行业提供广泛的技术和服务。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霍尼韦尔通过航空航天科技集团、智能工业科技集团、智能建筑科技集团、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帮助客户解决棘手和复杂的全球性挑战,提供切实可行的创新解决方案,让世界变得更加智能、安全和可持续。在中国,霍尼韦尔贯彻"东方服务东方"的战略,以本土创新推动业务发展。目前,霍尼韦尔所有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上海是霍尼韦尔亚太区总部。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霍尼韦尔中国网站www.honeywell.com.cn,或关注霍尼韦尔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亚马逊云科技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安全的工作负载运行环境,持续在云中引领安全设计(security by design)和默认安全的最佳实践。亚马逊云科技现已通过支持FIDO2(Fast IDentity Online线上快速身份验证标准)passkeys(通行密钥)进行MFA(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多因素认证,来进一步增强客户强认证选择。Passkeys为客户提供了一种既高度安全又易于使用的MFA多因素认证启用方式。

为帮助客户满足MFA多因素认证需求,提升基础安全防护,亚马逊云科技宣布支持FIDO2 Passkeys。Amazon IAM(Amazon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现已支持使用Passkeys作为第二个身份验证因素,为用户多个设备提供更简单、更安全的登录。全球目前已经有数十亿台电脑和移动设备使用Passkeys,用户仅需利用设备内置的安全机制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或个人识别码(PIN)即可实现。举例来说,用户可以将iPhone上的Apple Touch ID或笔记本电脑上的Windows Hello设置为认证工具,随后在登录亚马逊云科技控制台时,无论是在手机、平板还是其他任何设备上,都可使用同一方式作为MFA多因素认证的认证方式。

什么是Passkeys

Passkeys这一新术语实际是对一项成熟技术的新命名。Passkeys是基于FIDO2的标准认证凭据,是一种利用公钥密码学原理提供一种强大且能有效抵御网络钓鱼攻击的身份认证方式。可同步的Passkeys是FIDO2凭证服务的一次重大进步,目前很多领先的提供商包括苹果、1Password、谷歌、Dashlane、微软等均提供支持。与传统的将密钥存储于物理设备如基于USB的密钥不同,FIDO密钥的更新允许用户将密钥信息在不同设备和操作系统间进行备份和同步。

这些更新可显著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特别是那些看重易用性和账户恢复能力的用户,同时用户无需对FIDO2标准本身进行任何更改。Passkeys具有FIDO2自推出以来就拥有的基于核心密码学的安全性和强大的抗网络钓鱼能力。亚马逊云科技是FIDO联盟的一员,与FIDO始终保持着紧密合作,致力于推动认证技术的持续提升。亚马逊云科技很高兴将FIDO技术的全新体验带给客户,它在易用性和安全性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

Passkeys适用于哪些用户?

我们首先应明确一个观点:采用任何形式的MFA多因素认证都远胜于不使用。MFA多因素认证是一种应用简便且极其有效的账户安全保护措施,每个人都应该采用某些形式的MFA多因素认证。当然,在选择适合个人或企业部署的MFA多因素认证类型时,了解各种MFA选项之间的主要区别至关重要。

亚马逊云科技建议客户采用能够抵御网络钓鱼攻击的MFA多因素认证方式,包括Passkeys在内的各类FIDO2身份验证。近年来,随着基于凭证的攻击的增加,尤其是针对那些依赖一次性密码(OTP)作为MFA多因素认证方式的用户,网络钓鱼和社会工程学攻击也变得越来越频繁。举例来说,一次性密码设备用户在认证过程中需手动读取并输入设备上显示的PIN码,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可能会诱骗用户透露一次性密码,从而削弱MFA多因素认证的防护效果。Passkeys不仅在安全性上明显超越了单一密码认证,同时它也像其它任何类型的MFA多因素认证一样,在多数情况下,比基于一次性密码的MFA更易于使用,也更安全。这也是Passkeys作为"安全设计"(Secure by Design)策略中关键一环的原因所在,它强调了易用性在构建有效安全防护中的重要性。为此,Passkeys是大多数用户的理想之选,在用户体验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在安全领域,能够实现更高安全性同时还能易于使用的安全机制并不多见,但与一次性密码的MFA相比,Passkeys正是这样的例外。

如果用户目前已经采用了其他类型的MFA多因素认证方式,例如非同步的FIDO2硬件安全密钥或认证应用,是否转向使用可同步的Passkeys,需要基于用户或其企业的具体需求和使用场景来决定。由于FIDO2硬件安全密钥凭证仅与生成它们的设备绑定,所以能够为那些面临严格法规或安全标准要求的用户——例如需要FIPS认证的设备,提供了最高等级的安全保障。同时,了解Passkeys提供商的安全模式也至关重要,包括提供商对于访问或恢复密钥库访问权限所设置的要求。这些因素构成了用户整体安全策略的一部分,决定了未来选择部署或使用哪种MFA多因素认证方式。

提升多因素认证的应用,共筑安全防线

使用MFA多因素认证是提升账户安全性最有效且简便的方法之一。作为MFA多因素认证的形式之一,Passkeys以其友好的用户体验和增强的安全性,为用户认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用户现在就可以注册并启用Passkeys,提升对亚马逊云科技控制台的访问安全性。亚马逊云科技强烈建议用户在任何需要登录的场景中都采用某些形式的MFA多因素认证,尤其是那些能够抵御网络钓鱼攻击的MFA。亚马逊云科技对通过支持FIDO2 Passkeys来进一步强化这些安全措施。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4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3个地理区域的105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和泰国等新建7个区域、21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2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