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sPIC33A DSC采用32位架构,搭载双精度浮点运算单元和 DSP引擎,可在时间关键型应用中加快计算速度

随着嵌入式系统日益复杂以及对高性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Microchip Technology(微芯科技公司)推出了dsPIC33A系列数字信号控制器(DSC工程师能够创建复杂的计算密集型嵌入式控制算法,对电机控制、电源、充电和传感系统实现卓越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dsPIC33A系列的先进内核采用32位中央处理器(CPU)架构,运行速度为200 MHz,包括双精度浮点运算单元(DP FPU)和 DSP 指令,适用于许多闭环控制算法中的数值密集型任务。dsPIC33A架构设计能提供高性能和精确的实时控制,搭配全面的开发工具生态系统,可简化和加速设计过程。

1.jpg

Microchip负责数字信号控制器业务部的副总裁Joe Thomsen表示:“dsPIC33A数字信号控制器改变了开发人员的游戏规则,因为它们提供了推动嵌入式系统性能发展所需的精度、效率和高级功能。dsPIC33A系列能够实现复杂的设计、满足安全要求、集成先进功能并加快产品上市,帮助客户凭借创新、有竞争力的设计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dsPIC33A DSC经过优化改进,数学和数据处理能力更强,代码效率更高,上下文切换更快,延迟更短。这种更低的延迟可加快对瞬态和安全关键事件的响应速度。新外设和升级外设(如专为电机控制和数字电源转换设计的高分辨率PWM)旨在支持汽车、工业、消费、电动出行、数据中心和可持续解决方案等各种市场的渐进式技术开发。dsPIC33A系列集成了模拟外设,包括转换速率高达40 Msps12ADC、高速比较器和运算放大器。这些模拟外设与独立于内核的外设(CIP)相结合,可实现复杂的传感和高性能控制。此外,CIP 还实现了外设之间的交互,无需CPU参与,从而提高了单个控制器管理多个任务的效率。其结果是实现了更强大的实时控制,同时为软件协议栈、功能安全诊断和安全功能预留了CPU带宽。

dsPIC33A器件系列具有闪存安全功能,包括不可变信任根、安全调试和受限内存访问。DSC的指令集架构(ISA)支持采用基于模型的设计生成的软件代码,从而简化了代码生成。dsPIC33A DSC功能全面,非常适合需要高效电机控制的风扇、泵和压缩机应用;它们还能管理人工智能服务器和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等应用的数字电源转换,并支持工业和汽车应用的传感器接口。

该系列首款产品dsPIC33AK128MC1xx DSC包括128 KB闪存和丰富的外设集,采用各种封装,包括 SSOPVQFN TQFP,引脚数从28个到64个不等,封装尺寸小至4 × 4毫米。后续dsPIC33A系列将增加存储器、外设和更多引脚数,使产品组合更加完善。如需了解有关公司全系列DSC器件的更多信息,请访问Microchip数字信号控制器网页。

开发工具

dsPIC33A系列由MPLAB® XC-DSC编译器、MPLAB 代码配置器(MCC)和dsPIC33A Curiosity 开发板(EV74H48A)支持。dsPIC33A Curiosity开发板通过mikroBUS Xplained Pro 接口支持功能扩展,这些接口可连接内置自文本Xplained ProBIST XPRO 扩展工具包、传感器和各种Click板。我们还将单独提供双列直插模块,以支持电机控制、数字电源转换和通用嵌入式应用的开发。有关 dsPIC33A开发工具的完整列表,请访问dsPIC33A DSC网页

供货与定价

大批量订购dsPIC33A器件起价低于1美元/件。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或购买,请联系Microchip销售代表、全球授权分销商或访问Microchip的采购和客户服务网站 www.microchipdirect.com

资源

可通过Flickr或联系编辑获取高分辨率图片(欢迎自由发布):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简介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是致力于智能、互联和安全的嵌入式控制与处理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其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产品组合让客户能够创建最佳设计,从而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减少系统总成本,缩短上市时间。Microchip的解决方案为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市场中约12万3千家客户提供服务。Microchip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handler市,提供出色的技术支持、可靠的产品交付和卓越的质量。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microchip.com。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业界领先的美光 2650 NVMe SSD(基于第九代 NAND 技术)已批量出货

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今日宣布,其采用第九代(G9)TLC NAND技术 SSD 产品已开始出货,成为业界首家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厂商之一。美光 G9 NAND 技术具备高达 3.6 GB/s 数据传输速率,提供卓越的数据读写带宽。该项 NAND 新技术为人工智能(AI)及其他数据密集型应用场景带来出色的性能,适用于个人设备、边缘服务器、企业和云数据中心。[1]

美光技术和产品执行副总裁 Scott DeBoer 表示:“美光 G9 NAND 技术的量产彰显了美光在制程技术和设计创新方面的实力。美光 G9 NAND 技术的具备市场领先的密度,实现了更紧凑、更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显著益处。”

领先技术铸就卓越性能

美光 G9 NAND 技术凭借卓越的 NAND 输入/输出(I/O速率,可满足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的高吞吐需求,其数据传输速率比当前 SSD 中的 NAND 技术要 50%[2] 同时,与市场上现有的同类 NAND 解决方案相比,美光 G9 NAND 的每颗芯片写入带宽和读取带宽分别高出 99% 88%[3]这些优势共同提升了 SSD 和嵌入式 NAND 解决方案的性能与能效。

与前一代 NAND 产品相同,美光 G9 NAND 采用 11.5mm x 13.5mm 的紧凑封装,比同类产品节省 28% 的空间,是卓越的小尺寸、高密度 NAND[4] 在更小的尺寸内实现更高的密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各种用例的设计选择。

美光执行副总裁暨首席商务官 Sumit Sadana 表示:“美光已经连续第三代引领业界,推出创新、领先的 NAND 技术。集成美光G9 NAND 的产品将具备显著的性能优势,该技术将成为存储创新的基础,为所有终端市场的客户带来价值。”

美光 2650 SSD 凭借G9 NAND 技术实现卓越性能

美光 2650 NVMe SSD 集成了先进的 G9 TLC NAND 技术,在 PCMark® 10 测试中表现优异,在日常计算方面带来一流的用户体验。[5]

美光副总裁暨客户端存储事业部总经理 Prasad Alluri 表示:“美光 2650 SSD 采用了我们全新的 G9 NAND 技术其理论性能水平接近 PCIe 4.0,突破了高性价比 TLC 客户端 SSD 的性能极限。凭借出色的 PCMark 10 基准分数,它将重新定义此类 SSD 的用户体验。

国际数据公司(IDC)固态硬盘和支持技术研究副总裁 Jeff Janukowicz 表示:人工智能的进步增加了数据生成量,推动了对存储的需求,客户需要更好的性能来跟上 AI 的步伐。像美光 2650 SSD 这样融入最新一代创新 NAND 技术的 SSD,对于企业到个人消费者的广大用户来说,都将是必不可少的。

美光 2650 NVMe SSD 提供业界领先的可靠性,其动态 SLC 高速缓存功能可显著提升性能,加快写入速率。美光 2650 NVMe SSD 提供了可与 PCIe 4.0 媲美的理论性能,连续读取速率高达 7000 MB/s。与同类竞品相比,美光 2650 NVMe SSD 表现出色,连续读取性能提升高达 70%,连续写入性能提升高达 103%,随机读取性能提升高达 156%,随机写入性能提升高达 85%[6] 这些惊艳的数据彰显了美光致力于突破技术界限,为客户带来卓越性能的坚定承诺。

美光 G9 NAND 不仅可用于面向客户端 OEM 的美光 2650 SSD,还可用于客户端组件和英睿达(CrucialSSD 消费类产品。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美光 G9 NAND 美光 2650 客户端SSD

更多资源:

关于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光科技是创新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导厂商,致力于通过改变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来丰富全人类生活。我们专注不懈地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发展先驱技术,制造出众产品和实现卓越运营。凭借旗下全球性品牌 Micron®(美光)和 Crucial®(英睿达),向客户交付一系列丰富的高性能内存和存储产品组合——包括 DRAM、NAND 及 NOR。美光优秀人才打造的创新产品,每一天都助力数据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工智能(AI)和计算密集型应用的进步,带来无限潜能——从数据中心到智能边缘,以及丰富客户和移动用户的体验。如需了解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micron.cn



[1] 竞品为 Forward Insights 在其《第一季度 SSD 供应商情况报告》中提及的,截至 2024 年 5 月,在企业级 SSD 市场中占据至少 10% 市场营收份额的顶级供应商当前正在生产的客户端价值型 SSD,游戏主机除外。

[2] “市场上”指已实现量产(月产量超过 10,000 件),并在现有 SSD 产品中公开销售和推广的 NAND 产品。

[3] 带宽比较是针对市场上不同的竞争产品进行的。

[4] “高密度”指 1Tb 3D TLC NAND。

[5] SSD 比较分析依据 Forward Insights 的《第一季度 SSD 供应商情况报告》,截至 2024 年 5 月,按收入计(不包括游戏机)客户端高性价比 SSD 市场的前五大供应商目前在产的 SSD 产品。1TB SSD测试在美光实验室进行。

[6] 性能比较基于产品发布时的公开数据信息,与 PCIe 4.0 SSD竞品(见脚注 4)进行比较。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领先的网络连接解决方案提供商康普(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OMM)近日宣布,公司已签署一项最终协议,将其室外无线网络(OWN)部门以及网络、智能蜂窝和安全解决方案部门下的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业务出售给安费诺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APH)。

康普将获得约21亿美元现金,交易完成后由安费诺支付。根据惯例成交条件,包括获得适用的监管机构批准,本次出售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

康普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uck Treadway表示:“康普在推动创新和为客户创造价值方面享有盛誉。这项交易使康普能够更加专注,并进一步加强其剩余细分市场和业务部门的CommScope NEXT的优先事项。我们相信在安费诺集团的领导下,康普的室外无线网络(OWN)和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业务将继续表现良好。”

室外无线网络(OWN)部门为移动网络提供无线基础设施,包括宏基站和小型蜂窝基站解决方案。康普DAS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业务为场馆、园区和企业内的蜂窝基础设施提供解决方案。

关于康普:

康普(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OMM)致力于突破现有的技术界限,打造世界领先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由员工、创新者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全球团队始终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客户预测未来趋势,塑造网络可能性。了解更多https://zh.commscope.com/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全球领先技术品牌提供超复杂定制芯片的领先供应商 Sondrel(AIM:SND)对其 SFA 100 进行了优化,使其成为电池供电、边缘人工智能应用的理想选择。SFA 100 是公司 "架构未来"(Architecting the Future)芯片设计平台的五大架构平台之一,该平台提供了一个现成的设计基线,公司利用该基线为每位客户构建定制解决方案,比每次从零开始要快得多。

"在今年的 CES 展会上,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趋势非常明显,"Sondrel 首席执行官 John Chubb 说。"它使公司能够创造出更好、功能更丰富的产品,但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增强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比标准版设备更强大的处理器内核来处理所涉及的大量数据,而这些数据是无法直接添加到现有设计中的。它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以确保正确的处理器、内存、DSP、NoC 和其他组件都能与目标功耗、性能、面积和时序规格相匹配。

"这正是我们的'架构未来'方法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工程精力的地方。我们不会每次都从零开始,因为我们会使用现有的、经过验证的模块和布局。通过使用我们预先定义的起始架构之一,例如 SFA 100,我们可以快速调整,为每个客户创建独特的定制解决方案。实际上,我们是在重复使用以前使用过的框架或机箱和可扩展实体(如内核),以及工具、流程、项目管理等,从而降低了风险,最重要的是缩短了硅片时间,使客户能够快速将人工智能设备推向市场。

SFA 100.png

SFA 100 采用 Arm® 子系统,可选择 Arm 内核和安全子系统。其低功耗要求使其成为电池供电的边缘人工智能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工厂和传感器融合设备)的理想平台。该设备能够集成机器学习引擎,支持各种基于推理的 "智能",如语音激活、图像分类、手势识别、过滤等。如有需要,还可添加蓝牙 IP 模块或 WiFi 等无线电子系统。客户的 IP 和任何第三方 IP 都可以包括在内,因为 Sondrel 能够对 IP 块进行包装,使其具有所有必要的接口,只需将其放入机箱即可。以 SFA 200 或 SFA 300 为起点,可以创建更强大的解决方案。

根据透明市场研究公司(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一份报告,边缘人工智能市场预计将以 33.5%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31 年将达到 760 亿美元。其关键在于推动本地数据处理,从而消除将数据传输到集中云服务器进行处理的延迟。其应用范围从用于提供实时决策的工业 4.0 到无人机、智能手机、汽车等设备。

有关 "架构未来 "系列产品的更多详情,请点击此处

关于 Sondrel (Holdings) PLC (AIM: SND) 

Sondrel 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专门从事高端、定制、超复杂数字专用集成电路 (ASIC) 和片上系统 (SOC)。其 "设计与供应 "服务为客户提供从团队扩充到全套交钥匙服务的灵活性,包括 ASIC 和 SoC 的设计、原型开发、测试、封装、生产、产量和库存管理。

Sondrel 是仅有的几家有能力设计和供应基于最先进半导体技术的更高规格定制芯片的公司之一,产品销往高性能计算、汽车、人工智能、VR/AR、视频分析、图像处理、移动网络和数据中心等一系列高速增长的终端市场。Sondrel 成功地与客户合作开发了领先技术品牌的产品,包括苹果(iPhone)、索尼(PlayStation)、Meta(Oculus)、三星、谷歌和索尼(智能手机)、JVC(消费类摄像机)、特斯拉和梅赛德斯-奔驰汽车。

Sondrel 公司历史悠久,拥有 20 年的成功交付记录,并得到了包括 Arm、台积电和三星在内的长期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支持。Sondrel 总部位于英国,在英国、美国、印度和摩洛哥设有办事处,业务遍布全球,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SND。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sondrel.com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7月26日,由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及《科创板日报》主办的“科创板开市五周年峰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本届峰会以“新创驱动 质领未来”为主题,同期还举行了“科创家之夜”暨颁奖典礼,揭晓了“科创板开市五周年评选”榜单。芯海科技(股票代码:688595)荣登该榜单,喜获“2024年度最具创新力科创板上市企业”殊荣。

1.png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葛东波致辞表示,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推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等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海作为科创板的主场,在打造科创中心的进程中,不遗余力地持续支持和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芯海科技于2020年9月成功登陆科创板,是率先实现科创板上市的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持续深耕于全信号链芯片设计领域,是国内少有的集“模拟信号链+MCU”双平台优势的IC设计领军企业。

2.jpg

上市五年间,芯海科技在产品与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主力产品如EC、PD、ADC、BMS等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公司在工业、汽车、计算机及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形成了强劲的增长合力,实现了持续稳健的发展。截至2023年,公司累计8次获得国家工信部“中国芯”奖项评选,连续5年获得中国模拟半导体优秀企业奖。

此外,芯海科技在知识产权领域也表现出色,累计拥有专利申请超过1000件,已授权专利近450件(含美国专利)。公司的专利数量在科创板芯片设计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3.jpg

此次荣获“2024年度最具创新力科创板上市企业”称号,是对芯海科技在产品与技术创新领域的肯定,更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鞭策和鼓励,公司将顺应物联网、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医疗工控等新兴应用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持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及下游客户的覆盖范围,向世界一流技术发起挑战,致力于在更多领域提供中国芯的解决方案。

来源:芯海科技

围观 1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亚马逊云科技汽车暨制造与消费电子行业峰会"上,亚马逊云科技宣布正式启动"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创新加速计划",该计划旨在进一步推动生成式AI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加速创新方案落地,为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行业数智化升级注入新动力。此外,亚马逊云科技还将持续推进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行业获得亚马逊全球业务体系相关资源与认证,并联合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客户和各类合作伙伴,助力行业客户在拓展产品的行业触达与品牌影响力,推动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增长。目前,亚马逊云科技的客户包括美的、海信、安克创新、天和荣、乐鑫科技、涂鸦智能、数里行间(voc.ai)等企业已加入到该加速计划中。

1.jpg

凭借领先技术、丰富资源与强大的合作伙伴网络,亚马逊云科技将从技术创新、资格认证、资源共享、全球拓展四大方面通过"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创新加速计划"持续赋能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行业客户。

第一,加速生成式AI技术应用落地,助力企业构建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应用生成式AI技术的可能性,并加速行业创新应用落地。亚马逊云科技助力众多出海的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企业在亚马逊云科技海外区域,通过全托管的生成式AI服务Amazon Bedrock接入多种选择的业界领先模型,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丰富的智能应用场景,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与竞争优势,抢占业务拓展先机。例如,在智能家居产品领域基于Claude 3模型的多模态能力,企业可实现对网络摄像机(IP Camera)产生的图片和视频进行自动分析,实时检测如小儿跌倒、老人看护等事件,也可以根据每日的活动记录自动生成如高光时刻、活动轨迹等精彩片段,为终端用户提供丰富的订阅服务功能等。

第二,持续推进设备资格认证计划,助力企业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亚马逊云科技将提供设备资格认证计划(Device Qualification Program, DQP),为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企业提供设备的资格验证服务,所有符合条件的设备都将获得"合格硬件"徽章与相应的营销资源,并列在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伙伴设备目录中,以提高终端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赖度和认可度。此外,获得认证的设备也将有资格收录在亚马逊云科技物联网解决方案存储库中,获得进一步的市场进入支持,增加产品曝光量与品牌影响力。

第三,盘活国内外行业资源,激发上下游产业链活力。亚马逊云科技将进一步借助在国内外的高影响力活动,及全球行业市场活动资源,联合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企业分享行业洞察与最佳实践,助力企业扩大行业影响力与"朋友圈"。此外,亚马逊云科技还将继续加强与行业权威机构如中国电子商会、连接标准联盟CSA的合作,从市场政策解读、行业趋势引导、技术共创、出海能力共建等多维度,为企业提供行业趋势洞察、前沿技术解读等,并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产业链的活力,挖掘潜在业务机会。 

第四,助力出海企业加速转型和创新,实现高质量的全球化发展。随着全球贸易和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加速布局海外业务。亚马逊云科技拥有稳定可靠的全球基础设施、引领行业的安全合规支持,以及成熟丰富的行业实践,可全面助力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企业加速出海创新。亚马逊的全球业务体系包括亚马逊电商、物流、智能语音助手、设备和视频等,也从多方面为企业提供全球业务扩展的更多资源和附加值。例如,Amazon Alexa智能语音助手已经与全球上亿台智能设备集成,帮助出海的智能设备厂商获得数字化能力,融入全球智能设备网络。

与此同时,亚马逊云科技时刻倾听中国客户的声音,充分了解他们的产品理念和实际需求。在产品研发设计的早期阶段就会将中国客户的反馈纳入考量并致力于打造能够惠及全球各行业用户的功能和需求。比如Amazon IoT对H.265编码格式的支持就是源于中国客户对高质量视频的迫切需求。 

此次亚马逊云科技发布的"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创新加速计划",是2023年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期间发布"智能视觉创新加速计划"的延展升级。过往一年中,"智能视觉创新加速计划"切实加速了行业的技术共创与产业创新。具体来说,计划成果与收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助力了企业实现产品创新与业务增长:例如基于亚马逊云科技从云到端的技术赋能,安克创新优化了智能广告投放系统, 实现广告自动竞价机制,将广告投放从人工手动模式转变为智能模式,效率提升33%;某行业领先智能产品公司在亚马逊云科技的助力下推出智能家居产品AI助手,通过识别语音、文本、图片中的关键信息提取用户意图,给用户营造舒适的家居氛围和沉浸感,以差异化的价值,提升了产品出货量。

  • 开拓了行业资源与合作伙伴网络:过去一年,亚马逊云科技组织了多场联合创新会与技术交流会,展示企业在物联网与生成式AI领域的业务创新实践,例如分别与涂鸦智能、积加科技举办联合创新会;此外,亚马逊云科技还借助2024 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举办了中国智能家居研讨会,进一步促进行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创新实践探讨。

  • 推动了亚马逊全球业务体系与相关资源认证落地:亚马逊云科技成功落地WWA(Work With Alexa认证),帮助企业在硬件端及时应用Alexa的最新功能,突破传统商业模式,提升自身产品组合和价值优势。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负责制造等行业的行业集群总经理田锋表示:"当前,数智时代加速来临,尤其在生成式AI技术浪潮下,消费者追求更加数字化、个性化的智能家居与产品体验。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行业的企业需要尤其关注产品创新和迭代的提速,并同时需要提升产品的盈利能力,来应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亚马逊云科技致力于通过前沿技术赋能与全方位资源支持,加速生成式AI在智能家居和产品场景的应用落地,为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注入创新动能。展望未来,亚马逊云科技期待携手更多创新加速计划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开启行业的数智化新篇章。"

全球化云开发者平台涂鸦智能是"智能家居与智能产品创新加速计划"的核心参与客户。涂鸦基于亚马逊云科技海外区域全托管的生成式AI服务Amazon Bedrock构建了"T-Smart开发者平台AI助手",显著提升其全球开发者效率高达18~20%。此外,涂鸦智能还应用Amazon SageMaker实现机器学习模型的快速构建、训练与部署,成功构建个人家庭智能助理服务,在鸟类识别与解读、宠物喂养监测、智能安防检测等场景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AI驱动智能体验。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4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3个地理区域的105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和泰国等新建7个区域、21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免责声明:

前述Amazon Bedrock仅在亚马逊云科技境外区域可用,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北京)区域或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宁夏)区域目前不可用。亚马逊云科技中国仅为帮助您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海外业务选择推介该服务。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知识产权盗窃激增;超过三分之一的数据泄露事件涉及影子数据

  • 应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可将泄露成本降低188 万美元

近日,IBM(纽约证券交易所:IBM)发布了2024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Cost of a Data Breach Report)。报告显示,全球数据泄露事件的平均成本在今年达到488万美元,而随着其破坏性越来越大,组织对网络安全团队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与上一年相比,数据泄露带来的成本增加了10%,是自202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70%的受访企业表示,数据泄露造成了重大或非常重大的损失。

1.jpg

IBM 发布《2024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

数据泄露导致的业务损失以及事后的客户和第三方响应成本,推动了成本的同比增加,这显示其"附加伤害"已日益加剧:不仅导致企业成本上升,还扩大了副作用的影响面;即使在少数(12%)从数据泄露完全恢复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的恢复时间都超过 100 天。

《2024 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对全球 604 家机构在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2 月期间的真实数据泄露事件展开了深入分析。这项由 Ponemon Institute 开展、IBM 支持并执行分析的研究报告已连续发布19年,对六千多个组织的数据泄露事件进行了研究,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行业指标。 

上述报告的主要洞察包括:

  • 企业的安全团队人员配备不足。与前一年相比,更多企业面临严重的安全专家短缺问题(增加了 26%);与那些安全团队水平较低或不存在安全人员短缺问题的组织相比,这些组织的平均数据泄露成本要多出 176 万美元。

  • 人工智能驱动的预防工作取得成效。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正在其安全运营中心(SOC)中部署安全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技术。当企业在预防阶段广泛使用AI和自动化工具,其平均数据泄露成本与未使用这些技术的组织相比要少 220 万美元,这也是 2024 年报告中披露的最大成本节约

  • 数据可见性问题亟待改善。40% 的数据泄露事件涉及混合环境中存储的数据,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和本地部署。这些数据泄露事件的平均成本超过 500 万美元,识别事件并遏制发展所需的时间也最长(283 天)。

IBM Security 战略与产品设计部副总裁 Kevin Skapinetz 表示:"很多企业陷入了数据泄露、遏制发展和应对后果的持续循环中。现在,企业一方面投资加强安全防御,另一方面将数据泄露的损失转嫁给消费者,从而使安全成为新的经营成本。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迅速渗透企业,攻击面不断扩大,这一循环很快就会难以为继,迫使企业重新评估安全措施和应对策略。要想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应该投资于新的人工智能驱动的防御系统,并培养必要技能,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新风险和新机遇。"

安全人员短缺导致数据泄露成本上升

2023年,一半以上的受访企业存在严重或高级别的安全人员短缺问题,导致数据泄露成本大幅增加:对于存在高级安全人员短缺问题的企业,数据泄露成本为 574 万美元;而对于存在低级别人员短缺问题或不存在人员短缺问题的企业,数据泄露成本则为 398 万美元。目前,企业正在争先恐后地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 AI) 技术,预计这将给安全团队带来新的风险。事实上,根据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51% 的受访企业领导者担心生成式AI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和新的安全漏洞,47% 的受访者则担心会出现针对AI的新型攻击。

与去年(51%)相比,更多企业(63%)计划增加安全预算,而随着安全技能培训成为投资重点,预计安全人员短缺问题在短期内可得到缓解。受访企业还计划投资于事件响应规划和测试、威胁检测和响应技术(如 SIEM、SOAR 和 EDR)、身份和访问管理以及数据安全保护工具。 

借助人工智能跑赢时间

67% 的受访企业已经部署了AI和自动化驱动的安全工具,这一比例较上一年增加了近 10%;20% 的企业已经使用了某种形式的生成式AI安全工具。平均而言,广泛采用安全AI和自动化技术的企业,发现和遏制数据泄露事件的时间比未使用这些技术的企业快 98 天。同时,全球的平均数据泄露生命周期从上一年的 277 天减少到 258 天,创下7 年来的新低,这表明AI和自动化技术有助于加速威胁缓解和补救,为防御者争取更多时间。

数据泄露生命周期的缩短也得益于内部检测的增加:42%的数据泄露事件是由企业自己的安全团队或工具检测到的,这一比例在上一年仅为33%。与攻击者披露入侵活动相比,内部检测将数据泄露生命周期缩短了 61 天,为企业节省了近 100 万美元的成本。

数据安全漏洞助长知识产权盗窃

《2024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显示,40% 的数据泄露事件涉及在多个环境中存储的数据,超过三分之一的数据泄露事件涉及影子数据(即存储在非管理数据源中的数据),这凸显了跟踪和保护数据面临的严峻挑战。

这些数据可见性的差距导致针对知识产权(IP)的盗窃行为急剧上升 (27%),其相关成本比上一年增加近 11%,达到每条记录 173 美元。随着生成式AI逐渐渗透到混合环境中的数据和其他高度专有的数据,知识产权可能会变得更容易获取。而随着关键数据在各种环境中的使用日益增多,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围绕这些数据的安全和访问控制措施。

《2024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中的主要发现还包括:

  • 凭证盗窃是最常见的初始攻击载体之一。凭证盗窃和破解占数据攻击行为的 16%,在常见的初始攻击载体中居于首位。识别和遏制此类攻击的时间也最长(将近 10 个月)。

  • 执法部门的介入有助于企业减少赎金。与其他被勒索软件攻击的企业相比,引入执法部门的企业平均节省近 100 万美元的数据泄露成本,这还不包括他们已经支付的赎金。大多数求助于执法部门的勒索软件受害者(63%)可以避免支付赎金。

  • 面向关键基础设施的企业承担了最高的数据泄露成本。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制造、科技和能源企业的数据泄露成本领先其他行业。其中,医疗健康企业已连续 14 年承担了最高的数据泄露成本,平均数据泄露成本达到 977 万美元。

  • 数据泄露成本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63% 的企业表示,今年因数据泄露事件而增加了商品或服务成本,这一比例比去年 (57%) 略有上升,这也意味着大多数受访企业已连续第三年采取该举措。

其他资料:

  • 下载《2024 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中文版。

  • 报名参加 2024 年 IBM 数据泄露安全成本网络研讨会,会议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 2024 年 8 月 13 日上午11:00。

  • 阅读 IBM 安全情报博客,深入了解该报告的主要发现。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南京恒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恒立")主体采用Cat.3架构的安全控制器HLEC-C3-7053获颁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基于IEC 61508(SIL 2)ISO 13849(Cat. 2/3, PL d)标准的功能安全证书。这也是TÜV南德国内首张工程机械领域Cat.3主体架构控制器产品功能安全证书。南京恒立总经理贾上青、研究院院长纪秉男、市场应用总监任钢,TÜV南德大中华区建筑与基础设施部高级经理王鹏、功能安全主任工程师王小林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颁证仪式。未来,双方将在产品的检测、认证等领域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同助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相关企业"走出去"并实现全球化战略。

1.jpg

TÜV南德王鹏(右)为南京恒立颁发SIL 2/PL d功能安全证书

在项目期间,南京恒立项目团队与TÜV南德功能安全团队密切合作,TÜV南德对南京恒立的安全控制器产品依照安全生命周期阶段进行了技术文档审核、并针对该控制器产品进行了全面的安全评估和测试。经TÜV南德的评估审核,产品各项安全功能符合通用领域IEC 61508标准定义的SIL 2安全完整性等级要求及机械安全领域EN ISO 13849-1标准定义的PL d性能等级要求,并最终成功获得TÜV南德颁发的功能安全证书。

关于TÜV南德意志集团

TÜ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近28,000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公司继续加快投资和开发步伐,Canva AI产品现已被使用超过70亿次

月活跃用户超过1.9亿的全球领先视觉传播公司Canva今天宣布计划收购Leonardo.AI。Leonardo.AI是澳大利亚发展最快的初创公司之一,也是一家领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和研究公司,它通过制作生产质量级的图像和视频,帮助数百万人将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此次收购是对Canva产品的补充,增强了公司打造世界一流视觉人工智能工具套件的愿景,是其人工智能之旅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 (1).jpg

Canva将收购领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和研究公司Leonardo.AI(图示:美国商业资讯)

2 (1).jpg

Canva联合创始人Melanie Perkins和Cliff Obrecht与Leonardo.AI联合创始人JJ Fiasson(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4 (1).jpg

用Leonardo.AI生成的图像(图示:美国商业资讯)

5 (1).jpg

用Leonardo.AI生成的图像(图示:美国商业资讯)

6 (1).jpg

Leonardo.AI的图像生成工具(图示:美国商业资讯)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塑造工作和视觉传播的未来,此次收购将加速Canva在持续研发方面的投资,同时将Leonardo的尖端基础模型带给Canva的全球社区。从为营销和广告活动创建资产,到可视化令人惊叹的室内设计概念、完善模型和制作动态视频,Leonardo的技术在过去18个月中已被用于制作超过10亿张图片。

对于Leonardo.AI来说,这是一个将人工智能创新提升到新水平的机会,同时还能扩大组织规模。在Canva的支持下,公司目前的发展轨迹将得到进一步推动,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更加以创意为中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

Canva联合创始人兼首席产品官Cameron Adams表示:“我们欣然欢迎Leonardo.AI加入Canva——两家澳大利亚公司将联手为人工智能和创意领域带来世界首创的突破。这个领域在不断发展,Leonardo的技术领导力和社区影响力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强强联手将加速我们每个团队的工作,使我们的实力不断增强,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开始工作了。”

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生成能力

Leonardo成立于2022年底,其基础模型使数百万人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控制力、速度和风格一致性将创意转化为达到生产质量级的视觉资产。创作者只需简单的提示,就能在几秒钟内生成任何选定美学风格的图像、创建视频、使用人工智能绘制草图,并使用自己的数据集自定义训练模型。

Leonardo的新基础模型Phoenix将创作者的控制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具有前所未有的提示依从性,连贯、准确的图像文本以及一次性生成生产就绪(production-ready)资产的能力。

Leonardo.A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J Fiasson表示:“今天标志着新篇章的开始,这将加快我们在Leonardo.Ai的创新步伐。加入Canva大家庭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更深入地投资于扩展人工智能研究工作,并以更快的速度为全球创意人员提供新的特性和功能。”

Leonardo.AI自推出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积累了超过1900万注册用户,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营销、设计、娱乐、建筑、时尚、电子商务和教育等多个行业。通过与Canva的共同努力,Leonardo.AI的人工智能技术将达到新的水平,不仅能吸引用户,还能扩大Leonardo快速增长的用户群。

从业余爱好者到电影导演、建筑师和专业设计师,Leonardo的技术都能提供先进的创意控制,突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边界,同时保持直观性和易用性。它的模型可以生成从逼真的照片到人物肖像、动漫、绘画风格等各种风格的令人惊叹的图像,而它的人工智能视频生成工具几乎可以为任何概念赋予动态的生命。

重构视觉传播

Canva最近的视觉经济报告表明,人们对有效、高效和引人注目的视觉传播的需求急剧增加。在提高工作生产力和创造力方面,人工智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营销团队通过即时生成针对特定受众的广告创意来扩展全球营销活动,到设计师创建初稿和故事板,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Leonardo的世界级技术和基础模型将为Canva的使命提供强大动力,使各类专业人士能够在瞬间将创意转化为设计,从而实现更快、更创新、更引人注目的视觉传播。

Leonardo的技术将对Canva的人工智能工具套件Magic Studio形成补充,该套件自2023年推出以来已被使用超过70亿次。迄今为止,Canva用户已经利用Magic Studio提升了他们的设计和创意产出,从总结文档到创建图像,再到将头脑风暴白板变成完整的演示文稿,无所不能。

为Canva的人工智能之旅增添动力

Canva将继续投资于Leonardo的独立平台,同时将其技术全面整合到公司的Magic Studio产品套件中。随着公司继续投资于长期创新机会,与Leonardo由120名高素质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队合作还将增强Canva的研发能力。

在过去十年中,收购在提升和加速Canva技术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Leonardo的收购是公司的第8次收购,之前的收购对象包括Affinity(2024年)、Flourish(2022年)、Kaleido(2021年)、Smartmockups(2021年)、Pexels(2019年)、Pixabay(2019年)和Zeetings(2018年)。

有关此次收购的更多详情,请分别参阅Canva联合创始人Cameron Adams的博客贴文和Leonardo.Ai首席执行官JJ Fiasson的博客贴文

关于Canva

2013年推出的Canva是免费的在线视觉传播和协作平台,其使命是让世界上每个人都能进行设计。Canva具有简单的拖放式用户界面和丰富的模板,包括演示文稿、文档、网站、社交媒体图形、海报、装饰和视频,以及庞大的字体库、库存照片、插图、视频片段和音频剪辑,任何人都可以根据想法创造出美丽的作品。

关于Leonardo.Ai

Leonardo.Ai是澳大利亚发展最快的初创企业之一,通过其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制作平台实现了创造力的民主化。自2022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已在全球积累了超过1900万用户,这些用户生成了超过10亿张图片。Leonardo.Ai目前被广告和营销、设计和建筑、电影、时尚、摄影、电子商务、教育等创意行业的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广泛使用。

可下载资产
点击此处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729134880/zh-CN/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产品介绍

Holtek隆重推出全新一代32-bit Arm® Cortex®-M0+ 5V CAN MCU 系列包含有HT32F53231/HT32F53241/HT32F53242/HT32F53252。这一系列单片机带有来自Bosch授权的CAN Bus控制器,符合ISO11898-1:2003规范的CAN 2.0A/B协议,可与UART/USART (LIN Mode)组成车载网络,满足车辆周边相关需求。主要应用领域涵盖家庭智能化、建筑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机械控制、二轮电动车、车辆诊断系统与周边等。

HT32F53231/HT32F53241/HT32F53242/HT32F53252操作电压为2.5V~5.5V,操作温度范围提升至-40℃~105℃工业温度范围,最高指令周期可达60MHz,Flash最大容量为128KB,SRAM最高容量达16KB,搭载6通道PDMA,支持独立VDDIO管脚,可连接与MCU VDD电压不同的组件。这系列单片机具备丰富的周边资源,包括CAN、EBI、DIV、SPI、UART、USART、I²C、MCTM、GPTM、PWM、BFTM、RTC、CRC、CMP、内建具自动扫描功能的LED Controller、12-bit SAR ADC转换速度提升至2Msps并带有可配置电压VREF可作为内部参考电压源。封装提供32/46 QFN及48/64 LQFP,GPIO脚位最大达54。

HT32支持多种开发环境(Keil/IAR/SEGGER/GNU),并提供硬件开发工具包、周边驱动函数库(Firmware Library)及应用范例等完整的开发资源。全系列M0+ MCU取得Keil MDK-ARM用户许可证,可提供客户免费使用。搭配ISP(In-System Programming)及IAP(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 技术方案,可轻易升级韧体。HT32系列可提供UL/IEC 60730-1 Class B认证 MCU 自检程序 (Safety Test Library),协助客户缩短IEC 60730-1 Class B产品认证时间。

1722415196199.jpg

来源:合泰单片机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