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5月8日,全球卫星网络服务领导者Skylo Technologies宣布与SGS建立战略伙伴关系,SGS成为Skylo授权的全球首家第三方认证实验室。

通过此次合作,Skylo及其合作伙伴可利用SGS在美国圣地亚哥、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先进设备,以及合规方面的专业知识来加速Skylo卫星终端的认证过程,并确保遵守最高的标准。

1.jpg

Skylo Technologies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Andrew Nuttall博士表示:"我们与SGS的合作将确保Skylo卫星终端的兼容性和可用性,能够无缝地使用我们的通信网络。可以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提升用户体验。无论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SGS无与伦比的全球影响力和严格的测试方案将帮助确保我们的产品满足客户的安全和质量标准。"

SGS全球C&P副总裁Fred Yang表示:"我们非常荣幸与直连卫星终端的网络服务领导者Skylo合作,成为他们的首家授权第三方测试实验室。此次合作旨在为Skylo的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s非地面网络)认证计划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蜂窝芯片、调制解调器、模组和终端与卫星网络无缝链接。"

随着3GPP NTN标准的确立,卫星通信技术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卫星通话已成为旗舰手机的必备功能。直连卫星的通信模组、终端、汽车产品层出不穷。由于卫星通信技术的高度复杂性,为了确保终端功能可靠性和兼容性,维护消费者利益,NTN终端认证已提上日程。一年来SGS大力投资NTN认证技术及设备,已具备3GPP NTN-IOT终端的CE/FCC和GCF/PTCRB的测试和认证能力。随着Skylo的授权,将进一步增强SGS NTN终端的运营商认证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SGS在近期还完成了对美国测试公司ArcLight的收购。此次收购自5月1日起生效。 ArcLight Wireless具有超过25年历史,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拥有美国AT&T、Version、TMO、Dish等运营商官方授权场测资质和欧洲GCF(Global Certification Forum)场测资质,ArcLight Wireless具有丰富和专业的终端场测和网络测试经验,一直致力于为无线通信行业提供终端测试方案设计、终端场测、无线网络设计和优化、技术外包等全方位服务。此次收购增强了SGS在无线通信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巩固了SGS在无线通信领域的领导地位。完善的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服务,将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了解服务详细内容,敬请联络:panta.sun@sgs.com 

关于SGS

SGS是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被誉为可持续发展、质量和诚信的基准,服务覆盖互联与产品、营养与健康、工业与环境、自然资源、知识与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技术与创新七大战略板块。在全球拥有99,600多名专业员工分布在2,600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在电子电气性能测试等多领域,SGS是领先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服务提供商,拥有CNAS、CMA、A2LA等资质,可为电子电气厂家提供产品生命周期内完善的一站式测试、认证解决方案。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通标)由SGS集团和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合资成立于1991年,已建成100多个分支机构和200多间实验室,拥有16,000多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在中国,SGS的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农产食品、消费品、矿产、石化、工业、能源、汽车、环境、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为各行业提供全方位测试、检验、认证、培训和校准等质量解决方案。

关于Skylo技术

Skylo Technologies提供基于卫星的通信服务,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设备提供无缝的全球通信覆盖。通过与其生态系统技术合作伙伴的合作,Skylo用户可以享受"随时随地"的连接解决方案,在地面蜂窝网络和卫星网络之间无缝漫游。Skylo的重点是实现基于3GPP NTN标准的卫星通信服务,用于跨行业的关键任务系统中的连接工作,如农业、海事、物流、采矿等,以及大众市场的消费设备。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0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7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由刹车灯、倒车灯、转向灯、雾灯等组成的汽车尾灯,既能在光线低暗时发出照明信息,也可向周围环境传递车辆的行驶状态与意图信号,对于行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尾灯相比,贯穿式汽车尾灯更加醒目、美观、安全,因此逐渐成为当代尾灯设计的首选。

1.png

极海联合广州汇昕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主控MCU采用G32A1445的贯穿式汽车尾灯解决方案,注重整机协作,以贴近客户应用需求为出发点,只需少量外部组件,便可保障汽车尾灯应用的高可靠性与易设计性。

G32A1445汽车尾灯解决方案

G32A1445汽车尾灯解决方案不但满足车规要求,更具高辨识度、高可靠性。整机系统由电源LDO电路、BUCK电路、MCU控制电路、LED灯PCBA通信电路和灯板电路等组成,能同时支持传统三路尾灯显示和贯穿式流水显示。

G32A1445汽车通用MCU与三路LED灯联动显示红黄灯色,通过PWM控制LED 驱动IC输出模式,控制多板频闪、基本路况指示;通过CAN通信接口与多路LED驱动IC实时互联,并控制24通道LED车灯实现闪烁、流水等多模式视觉效果,增加车灯辨识度;实时监测诊断灯板的参数反馈,增加车辆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路CANFD满足客户对CAN通信高带宽、高速率的使用要求,可与车身控制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等多个总成控制器交互,实现车况信息共享。

2.png

G32A1445汽车尾灯解决方案特点 

■  多通道LED灯串控制(LED单总线最大支持16个设备节点,最多192个LED通道)

■  一路LIN通信、一路CAN通信,CANFD最高速率达8Mbit/s

■  支持两个灯板控制,单个灯板诊断输出检测

■  支持更友好的EMI性能电源

■  支持软启动、EN控制、PG输出的低Iq电源

■  完善生态链:代码生成器、硬件开发工具、量产级软件(程序代码)、Demo板、技术手册等

3.png

G32A1445汽车尾灯解决方案实现框图

G32A1445汽车通用MCU关键特点

4.png

根据G32A1445汽车尾灯解决方案,用户在开发时可使用多路PWM、多路通信进行多板间的控制,实现单板贯穿效果,也可集成传统3路LED红黄灯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可支持对贯穿式尾灯的个性化布局,如线性、箭垛、几形等多元化高辨识度的显示。

来源:Geehy极海半导体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德国测试工程师首选的信号分析软件

1.jpg

时间:515(周三下午3-4

讲师:罗芳凌  imc中国资深技术工程师,15年测试领域应用经验

对于试验数据的后处理分析,通过使用FAMOS可有效提高工作流程效率,且操作简便。最新版imc FAMOS 2024通过配备“全新助手和向导”、多样化的数据导入、分析与可视化、全面兼容 Microsoft 365(0fice)等功能来支持测试工程师、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产品创新。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高效测试工具,帮助中国高校学生快速入门,为本土新能源汽车、标准动车组、民用客机、工程机械等先进工业装备的测试工程师赋能 imc 中国技术团队将开展一系列免费培训和范例演示活动。

本研讨会附有问答环节,适合任何数据采集系统用户(包括非imc)、参与科学研究及课题的高校老师报名参与。

面向对象:任何数据采集系统用户(包括非imc)、参与科学研究及课题的高校老师

研讨会议程:

● 变量、函数库和程序编辑框基本功能介绍

● 函数帮助说明、公式助手调用

● 不同变量类型在程序编辑框的调用方式

● 常用函数功能分析I

● 无相位偏移滤波、平滑

● 获取相对最大值,并在数轴上显示

● Sequences程序段

● FAMOS创建信号

● 常用函数功能分析Ⅱ

● 数据的加载/保存Kits-套件简要概述

报名链接:https://live.vhall.com/v3/lives/watch/221197922

2.gif

使用FAMOS幅值谱和相位谱显示数据

FAMOS生成三维图显示数据

4.png

imcFAMOS 2024最新功能

——全新玫瑰型曲线 & 新增显示通道名称

长按扫码,立即报名

5.png

欢迎访问imc-tm.cn  或联系imc中国办事处了解更多。

关于imc Test&Measurement

富有效率的测试,对imc全球客户获得成功至关重要——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驱动力。

自1988年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最理想的测量解决方案来支持用户研发、服务和生产中的工业创新。由位于德国柏林的总部生产制造高效的测试测量系统,并在欧洲、美国、亚洲及世界各地开展业务。面向全球汽车和机械工程以及铁路、航空航天和能源行业的客户,imc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软件及其集成解决方案使其用户能够验证原型、优化产品、监控流程,并从车载(机载)或实验室应用的测量数据中获得见解。

imc Test & Measurement 是 Axiometrix Solutions的一部分,这是一家技术领先的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由全球公认的测量品牌组成,包括Audio Precision和GRAS Sound&Vibration。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全球权威咨询与服务机构IDC发布了最新的《中国SD-WAN市场跟踪报告,2023》,报告显示华为SD-WAN再次获得市场份额第一。这充分证明华为SD-WAN凭借大规模组网能力、创新的云原生SD-WAN方案和融合的安全能力,获得了广大政企客户的青睐与认可。截止目前,华为已经连续五年(2019年~2023年)领跑中国SD-WAN市场。

1 (1).png

华为SD-WAN解决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分支与分支、分支与总部分支与云之间的全场景随需互联,并通过LAN、WAN、安全的融合部署,应用级智能选路与智能加速、智能运维,为客户打造极致体验的分支网络,重塑企业分支互联全流程。iMaster NCE-Campus智能化管理运维平台只可以做到快速开通,集中管理和智能运维;超融合的企业网关简化了网路架构,节省建网成本;多种链路优化技术保障关键应用不卡顿,保障联接稳定性和安全的上云通道。

未来,华为SD-WAN将继续携手伙伴开放合作与持续创新,深入各行业场景,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为客户和产业创造更大价值。

来源:华为数据通信

围观 19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 意法半导体 Romain PICHON,Benoit RENARD

I.前言

过去十年,新装服务器的市场需求增长迅猛,2015到2022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拉动市场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个人文件无纸化和企业办公数字化进程加快;其次,全球健康危机期间的居家办公,新媒体平台融入个人生活,致使屏幕使用时间大幅增加;最后,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和普及,这个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这个背景下,给服务器设计开关电源殊为不易,主要是处理高热耗散问题,以及降低这种大型可扩展设备的维修成本,这是摆在电源开发者面前的两大难题。

基于可控硅来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方案应运而生,提出了用可控硅替代传统机电开关的设计在开关电源的AC/DC部分的启动功能的方案。

II.先进技术

a)原理

在 AC-DC功率转换器启动过程中,大容量电容直流充电时会产生高于系统标称稳态电流10 倍的大电流,这种涌流会在市电交流电源上产生电压降,从而影响同一电源连接的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在IEC61000-3-3标准里有电压波动和频闪的定义。

要想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和功率转换器的可靠性,必须抑制这种浪涌电流。事实上,浪涌电流可能会触发或烧毁电源串联的设备,例如,断路器、保险丝、电容器或桥式整流器。

有三种解决方案可以抑制电气设备连接电源时产生的浪涌电流:

- 用继电器并联NTC或PTC热敏电阻,在电源恢复到稳态后短接启动电阻,传输电能,降低电阻的电能损耗;

- 用SCR可控硅代替方案1的继电器;

- 用SCR设计软启动的导通配置

关于每个涌流抑制解决方案在启动阶段和稳态阶段的工作原理图,见图1。

1.png

图1:AC/DC转换器:浪涌电流抑制电路拓扑

b)为软启动寻找一个适合的方法

以前的标准拓扑是用机电继电器建立一条旁路,绕过管理浪涌电流的NTC热敏电阻。用 SCR建立旁路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现在更加优化的方法是采用软启动拓扑。

通过用相位角控制SCR开关操作,可以把PFC输出电容器的电压平稳地提高至交流线路的峰值电压。MCU控制预充电流峰值,并同步SCR栅极驱动信号的相位角步长(图2中的Δt)。

2.png

图2:采用纯SCR拓扑的软启动

不难发现,ILINE 峰值和 Δt 值是相关的:Δt值越大,ILINE 峰值越高,系统启动越快。

c) 纯SCR涌流抑制拓扑的优点

软启动拓扑允许设计人员不用机电元件和无源元件(即 NTC 或 PTC)就能处理在应用启动阶段出现的浪涌电流,从而降低AC/DC整流部分的物料成本。

通过用MCU 控制SCR 的导通,设计人员可以轻松设置线路电流大小,改善启动时间,同时满足IEC61000-3-3标准。

SCR可控硅X1 和 X2 正在取代下桥臂上的标准整流二极管,可控硅驱动电路是由一个双向晶闸管Q1和两个小二极管D1和D2组成。

因为采用这种驱动器配置,MCU可直接控制SCR导通,无需额外隔离电路和交流线路极性检测。只要被施加正偏置电压后,SCR就能正向导通,因此当将栅极电流反向施加到未使用的SCR时,没有潜在功率损耗的风险。

这种全固态浪涌电流管理方案没有笨重的活动的机械元件,因而改进了电源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此外,应用中不再有因为继电器触点弹跳产生的EMI噪声。与继电器相比,可控硅没有老化问题。

图 3从能效、功率密度、使用寿命、声学噪声和电磁干扰几个方面比较了16A SCR和16A机械继电器的应用性能。

3.png

图3:SCR与机械式继电器性能对比

III. 数据中心的电力损耗非常严重

数据中心SMPS设计人员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功率损耗。即使散热方法不断改进,不管是水冷还是油冷,首要手段仍然是限制转换器分立功率器件的电能损耗,使开关电源尽可能达到最高能效。

a) 基于继电器的1500W电源与基于SCR的1500W电源能耗对比

我们在1500 W电源装置(PSU)上测量了纯SCR解决方案的能效。该电源的最初配置使用的是机械继电器,我们用意法半导体开发的评估板(STEVAL SCR002V1)替换机械继电器,在电源上实现一个纯SCR的启动拓扑。图 4 显示了两种解决方案在输出负载从 10% 到100% 时的能效。

SCR 拓扑的能效与继电器的能效完全相同。

4.png

图4:1500 W电源能效对负载比曲线图

b) 150°C 结温下的 SCR 损耗优化

选择正确的 SCR 对于防止高功率损耗和可能的过热现象非常重要。意法半导体开发了一系列AC/DC转换器专用的SCR。

150°C最大结温是关键参数。图 5描述了 16A SCR(TN1605H-8I)在高温条件下的通态特性。在150 °C结温和RMS 6.5 A电流(在1500 W / 230 V电源上)时,SCR 的通态压降低于正常温度25°C 的通态压降,所以,SCR在高温工作时的功率损耗会更低。

在高温工作时,SCR还有其他优点:较低的散热要求、更宽的温度裕量、更高的可靠性。

5.png

图5: 16A SCR在高温通态时的特性

VI. 电路实现及工作方式

设计者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设计整流桥中的SCR栅极电路”?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因为下面的栅极电路是由分立器件组成的,由 MCU 直接控制,并且不需要给接口额外加隔离器件。

为了简单地解释电路的工作原理,我们只讨论交流线路正弦波的正半波,下面是电路运行方式:SCR可控硅X2 是由 Q1 通过二极管 D2导通。因此,一旦 MCU激活Q1,X2也会导通。Q1栅极电流来自MCU,而X2 栅极电流是通过Q1和D2接收的交流电源的电流。

6.png

图6:电路工作方式

在正弦波的正半周期,D1二极管被反向偏置,因此没有栅极电流流过 X1 SCR的栅极,从而防止SCR 漏电流导致的反向损耗增加。

在浪涌阶段,MCU 控制Q1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的相位角,因此,X2 SCR也是用相位角控制。浪涌电流流经 D3、PFC 输出电容(C)、X2 SCR,然后回到零线。Vdc充电顺利。

在稳定状态下,PFC导通,MCU控制Q1三端双向可控硅全波段导通,X2可控硅导通。在交流电源正弦负半周期也是同样的操作,使用相同的MCU I/O 信号。

结论

纯SCR拓扑及其专用的非绝缘驱动器可以轻松地替代机电继电器和/或无源元件解决电气设备启动时的浪涌电流问题,这个基于高结温SCR的完整固态解决方案非常适合功率密度非常高的应用场景,例如,数据中心的SMPS电源。该方案有以下几个好处:高能效;去除机械部件,高可靠性;实现简单的非隔离控制电路。

本文作者:

7.jpg

Romain PICHON – 意法半导体晶闸管应用

8.jpg

Benoit RENARD – 意法半导体晶闸管市场营销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极致不懈的追求产品性能,芯洲科技在中高压功率转换的核心技术上持续升级,保持代际技术领先性。新一代60V产品搭载了五项核心技术,全面提升芯片在不同应用条件下的工作表现。

可持续输出电流3.5A的新一代60V异步DCDC降压转换器SCT2630B和SCT 2632B。支持4.3V - 60V的宽输入电压范围,具有更低的静态电流,可设置频率范围100KHz-2.2MHz、支持使用外部时钟信号同步,采用ESOP-8封装增强散热能力。

1.png

图1  SCT2630B典型应用框图

其中SCT2630B为环路外部可调、固定软启动时间版本;SCT2632B为内部环路补偿、可调软启动时间版本。当输出端需要使用电解电容,或对芯片的工作稳定性和负载动态响应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调整芯片的环路响应时,推荐选择SCT2630B;当简化外围器件或要调整芯片软启动时间时,推荐选择SCT 2632B。

2.png

图2 SCT2632B典型应用框图

参数信息

· 宽输入电压范围: 4.3V-60V  

· 3.5A的持续输出电流

· 0.8V反馈参考电压

· 内部集成130mΩ高侧MOSFET

· 超低静态电流: 34uA

· 关断电流: 0.33uA

·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

· 轻载脉冲跳过模式 (PSM)

· 100ns最小导通时间

· 最大占空比:98.5%

· 可调开关频率或外部时钟信号同步: 100kHz~2.2MHz

· 可调节输入电压欠压锁定保护(UVLO)的精确开启阈值和迟滞

· 支持预偏置启动

· 输出过压保护和芯片过温保护

· ESOP-8封装

新一代产品在效率上有了全面的提升,在轻载效率和高频效率上的提升更为明显。

3.png

图3  效率VS负载电流,Vout=5V

此外新一代产品也做了功能上的升级:

√ 采用新的上电期间线性升频设计;

√ 增加抖频功能来优化EMI;

√ 增加Hiccup模式,降低发生过流或短路故障后的能量;

√ 增加SS Tracking功能,避免在输入电压跌落快速上升过程中,输出电压出现过冲;

√ 优化LDO模式,使其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以外。

① 线性升频设计,优化芯片启动过程

SCT2630/2B采用了新的线性升频设计,即在上电期间,芯片工作频率会随着FB电压的升高而线性上升。

该设计不仅保障发生过流/短路故障时的安全性,还解决了大部分异步降压转换器采用倍数升频的缺点,使得上电期间电感电流纹波更小、输出电压更线性的建立,同时有效避免了输出电容较大或负载电流较大时,因倍数降频时频率过低导致输出电压无法正常建立的问题。

4.png

图4 线性升频在上电期间的波形

由上下图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输入输出和负载等条件下,采用线性升频设计明显优化了整个上电过程。

5.png

图5  倍数升频在上电期间的波形

② FSS抖频功能,减少EMI

为减少EMI,SCT2630/2B增加了FSS   (Frequency Spread Spectrum)抖频功能。

抖频功能通过将窄带信号转换为宽带信号,将能量分散在多个频率上,以此来降低设置的开关频率下的峰值能量,从而减小EMI的影响。

抖频功能会使开关频率在特定范围内产生周期性的变化,频率变化范围为设定的开关频率的±6%,抖动周期为设定的开关频率的1/512。

③ 打嗝保护,减少能量损耗

为了保护芯片不因大电流而损坏,会限制峰值电流。

当输出发生短路或者过载的故障时,由于峰值保护电流的限制,输出电压和FB电压降低。当FB电压低于内部参考电压的40%且持续时间达到512个开关周期后,芯片停止工作。在保持关闭8192个开关周期后,芯片从软启动阶段重新启动。

如果在软启动期间仍然存在过载或短路故障,并且使FB电压低于内部参考电压的40%达512个开关周期,则芯片再次进入关断状态。当过载或短路故障消除时,芯片自动恢复,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6.png

图6  过载、短路时的打嗝保护波形

新增的打嗝保护模式,使短路或过载故障持续期间内的平均电流减小,有效减少能量损耗,减轻发热问题并保护芯片。

④ 优化LDO模式,减少噪声

在芯片缓慢上/下电的过程中,由于输入电压变化很慢,输出电压会以很小的压差来跟随输入电压的变化,即进入LDO模式工作;

当稳定工作时,若输入电压接近设定的输出电压,也会进入LDO模式工作。

LDO模式下,芯片会降低频率以增大占空比满足转换需求。同时,为了避免频率降低后进入人耳的听觉范围(20KHz)以内,我们限制LDO模式下的最低工作频率在听觉范围以上,从而避免噪声。

7.png

图7   LDO模式下的最低频率

如图所示,输出电压5V,但输入电压只有4.5V时,输出电压以接近4.5V稳定工作的波形,此时开关频率为82kHz。

⑤ SS Tracking,保护后级电路

当芯片正常工作时,输出按照设定值稳定给后级电路供电。若输入端发生故障导致输入电压突然大幅度跌落,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下降。当故障解除后,输入电压迅速抬升回正常电压,输出电压上升至设定值。

8.png

图8  没有保护时的故障恢复波形

为了避免上述故障恢复过程中,输出电压快速升高导致过冲出现尖峰电压,新一代产品增加了SS Tracking功能:

在输出电压下降到设定值以下时,SS电压会按照一定比例一起下降;当故障恢复输入电压快速抬升时,输出电压在恢复过程中仍受到SS保护,保护输出电压不会过冲到设定值之上。

SS Tracking有效避免了后级电压敏感元件(如MCU等)被输出电压的尖峰损坏的可能性。

9.png

图9   SS Tracking功能保护下的故障恢复波形

如图为Vout设置5V,Vin从4V快速恢复至12V时的波形。

没有该保护功能,Vout会出现高于5V的尖峰电压,有15%的过冲。若带有SS Tracking功能保护,能完全避免过冲的出现。

来源:SCT芯洲科技

围观 11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获得FCC设备授权和JRF/JPA批准之后,GCF认证标志着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5月8日——Rolling Wireless,全球领先的汽车行业蜂窝网络接入设备(NADs)供应商,今天宣布其RN934A NAD已获得全球认证论坛(GCF)的批准,成为市场上第一个获得5G Release 16汽车模块认证的产品。

RN934A是针对欧洲市场的产品,在Rolling Wireless的RN93xx系列中是领先的同类型产品。GCF认证证明该模块符合移动技术的国际标准,并保证设备与网络的互操作性。

"获得5G Release 16汽车产品的首个GCF认证证书,证明了我们的研发和认证团队的技能和奉献精神,"Rolling Wireless的高级副总裁Wei Xu说。

他补充道:“提前实现的这一重要里程碑,也为已将RN93xx模块设计到其下一代车载信息控制单元的一级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信心。”

除了获得GCF认证外,Rolling Wireless还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两款RN93xx系列的变体产品RN932A和RN932N的设备授权。FCC的批准允许了这些模块在美国的销售和运营。

此外,RN937N已获得符合日本无线电法(JRF)和日本电信业务法(JPA)的认证,这是在日本市场被许可销售的强制性要求。

基于高通SA522M芯片组,Rolling Wireless的RN93xx系列模块为汽车应用带来了多项增强功能。RN93xx模块不仅仅是5G调制解调器,它们还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基于Linux的NAD软件平台。客户可以在现成的Rolling Wireless核心服务、高通的车载信息控制单元应用框架(TelAF)或自定义应用框架上构建他们的车载信息控制单元。该软件平台还提供了广泛的可选软件组件,旨在解决常见的连接车辆和车载信息控制单元的使用。

1.png

来源:Rolling Wireless 锐凌无线

围观 2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国际权威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TÜV 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 南德”)正式宣布推出其全新的产品溯源管理平台(Product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Platform,简称“PTM”) 。该平台作为产品溯源管理的专业工具,旨在帮助企业打造透明、可靠的供应链,同时识别供应链中内在风险并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确保企业满足相关法规要求,从而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1.jpg

TÜV 南德产品溯源管理平台PTM登陆界面

产品溯源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及透明度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客户要求产品具备可追溯性。然而,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加,各层级实体在供应链中所涉及的文件繁多,使得这一过程变得复杂且难以管理。因此,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度管理于企业而言,有各种障碍,如搭建系统管理产品溯源的投资高昂,产品溯源管理的资源不足,缺乏改变现有业务流程的动力等。如何确保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可追溯、可信赖,成为了摆在企业面前的重大挑战。

应对全球挑战,提升供应链透明度

为帮助企业应对这一挑战,确保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TÜV 南德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推出了产品溯源管理平台,以帮助企业构建透明、可追溯的供应链体系。该平台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企业记录和链接供应链追踪信息,即追踪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供应链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对供应链的详细描述、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相关的供应商名单和联系信息、采购订单、材料清单、原产地证书、付款记录以及库存和运输记录等,从而帮助企业整合和管理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一个节点的生产、运输、交易等活动证据和文件。

与此同时,该产品溯源管理平台作为一项全面的解决方案,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交付的各个环节。通过该平台,企业可以轻松记录和保存从供应链第1层至第N层的所有相关文件资料,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实时追踪和查询。同时,各级供应商也可提交其交易记录,从而生成简化的供应链图,为企业提供直观的供应链概览。TÜV 南德作为值得信赖的第三方机构,将对企业的文件进行审核,出具产品溯源文件审核报告并上传至该平台,确保企业实现基于事实的供应链可追溯性。

2.jpg

产品溯源供应链图

TÜV 南德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创建供应链透明度和可见性,企业能够迅速识别并应对内在风险,进而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同时,严格遵守法规要求,有助于企业降低法律风险,保障企业稳定收益。TÜV南德凭借全球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助力企业有效应对国际供应链的复杂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质量和性能的要求。这些举措将共同助力企业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全球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关于TÜV南德意志集团

TÜ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28,000多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倍福推出全新一代结构紧凑的 EtherCAT 高密度模拟量端子模块,显著提升了该类别中 IP20 I/O 产品的性能。新推出的 7 款端子模块拥有多达 8 个通道和 16 位分辨率,应用范围广泛,性价比极高。

1.jpg

新一代模拟量端子模块包括 EL4374,它是倍福首款混合型模拟量输入/输出端子模块(10 V/20 mA 或 -20/0/+4 至 +20 mA),每通道转换速率为 2 ksps。2 个输入和输出可通过 TwinCAT(通过 CoE)对电流或电压模式单独进行参数设置。该端子模块支持 ±107 % 扩展量程 ,也支持在量程内根据 NAMUR NE43 标准处理传感器信号。输出最高可达标称量值的 107%,输出功率为 20 mA 时最大可允许 750 Ω 的负载。

EL3072 和 EL3074 模拟量输入端子模块具有相同的功能,分辨率为 16 位(之前为 12 位),可作为 10 V / 20 mA 通用输入。EL3072 具有 2 个可单独进行参数设置的输入,而 EL3074 则有 4 个。另一个新型号是 8 通道的高密度端子模块 EL3078。EL4072、EL4074 和 EL4078 模拟量输出端子模块具有更高的分辨率,通道数量也扩展到了 8 个。

来源:倍福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简仪推出新产品多功能隔离数字IO模块——PXIe-7131,该模块可提供64通道的DIO或8个计数器通道,支持计数、频率测量、编码器、脉冲输出等功能。工业 DIO 模块(例如 JY-7131 系列)适用于电机和阀门控制、精测量任务、自动化控制。

主要参数

1715331701013.jpg

产品亮点

数字输入(DI)

  • 32个数字输入通道:工作电压高达55 VDC,最高信号输入频率1 MHz

  • 输入逻辑高(H):10.41 V~55 V,逻辑低(L):0~8.25 V

  • 支持Sourcing和Sinking输入模式,具备组隔离

  数字输出(DO) 

  • 32个数字输出通道:范围10~50V直流电,最高频率200 kHz

  • 灵活配置Sourcing、Sinking、Push-Pull输出模式,具备组隔离

  • 支持三态输出(高电平、低电平、高阻)

  计数器

  • 8个隔离计数器通道,内部时钟频率高达100 MHz

  • 支持高压计数器、定时器,高达50 V

  • 支持边沿计数、频率测量、周期测量、双边沿分离

  • 支持正交编码器(x1/x2/x4)和双脉冲编码器

应用场景

  • 电机和阀门控制

  • 自动化控制

  • 计数器、计时器应用

  • 编码器应用

来源:简仪科技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