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辐射发射是对辐射电磁场的测量,而传导发射则是对被测产品、设备或系统发出的传导电磁干扰电流的测量。根据设备的设计工作环境,全球范围内对这些辐射的上限都有相应限制。如今,包括无线和移动设备在内的消费电子产品层出不穷,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变得更加重要。产品之间不得相互干扰(辐射或传导发射),而且在设计上必须不受外部能源的影响。大多数国家现在都强制对产品进行各类EMC标准测试。

EMI故障排除的三个步骤

许多产品设计师可能熟悉近场探头如何用于识别PC板和电缆上的 EMI“热点”,但可能不清楚接下来该怎么做。我们以泰克6系列混合信号示波器上的频谱视图为例进行说明。下面是一个简单的EMI故障排除三步流程。

第一步 使用近场探头(H场或E场)识别PC板和内部电缆上的能量源和特征发射特性。能量源通常包括时钟振荡器、处理器、RAM、D/A或A/D转换器、DC-DC转换器和其他产生高频率、快速边沿、数字信号的源。如果产品包括屏蔽外壳,则应检查其他接缝或孔隙是否有泄漏。记录每个能量源的发射特性。

第二步 使用电流探头测量高频电缆电流。请记住,电缆是最可能辐射射频能量的结构。沿着电缆来回移动探头,最大限度地获取最高谐波电流。记录每根电缆的发射特性。

第三步 使用附近的天线(通常是1米测试距离)来确定实际辐射的谐波信号。记录这些谐波并与近场和电流探头电缆测量进行比较。这将帮助您确定最有可能与电缆或接缝耦合并辐射到天线的能量源。

步骤1 - 近场探测

大多数近场探测套件都配备了E场和H场探头。选择H场或E场探头取决于您将要探测的是电流-即高di/dt-(电路走线,电缆等)还是电压-即dV/dt-(开关电源等)。大多数故障排除都是使用H场探头进行的,因为我们通常对追踪高频次谐波电流感兴趣。直径较小的探头分辨率较高,但可能需要前置放大器来增强其信号。然而,H场和E场探头都可用于定位屏蔽外壳中的漏洞或间隙。

从较大的H场探头开始,围绕产品外壳、电路板和连接的电缆进行嗅探。目标是识别主要的电磁干扰源和主导的窄带和宽带频率。记录观察到的位置和频率特征。当您锁定干扰源时,不妨换用中等尺寸(1 厘米)的H场探头(图1),这将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但稍微降低灵敏度)。您可能会发现大多数探测最终都是使用这个探头。

1.png

图 1. 使用近场探头有助于确定可能的辐射源

此外,请注意,当H场探头的平面与走线或电缆平行时,探头的灵敏度最高(会耦合最多的磁通量)。最好将探头放置在与PCB板平面成 90°的位置。请参见图2

2.png

图 2. H 场探头在与电路走线或电缆的相对定位时提供最佳灵敏度,因为它们通过回路收集最大的磁通线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位于电路板上有高频能量源都会产生辐射!辐射需要与“天线状”结构(例如 I/O电缆、电源电缆或屏蔽外壳中的缝隙)某种形式的耦合。在电路板级别应用潜在修复措施时,请务必用胶带固定近场探头,以减少探头尖端的物理位置变化。我们主要关注在应用修复措施时的相对变化。

步骤2-电流探头测量

接下来,使用高频电流探头测量附加的共模电缆电流(包括电源电缆),例如Com Power CLCE-400 或同等产品(图3)。记录顶部几个谐波的位置,并与近场探测确定的列表进行比较。这些谐波最有可能会辐射并导致测试失败,因为它们流经类似天线的结构(电缆)。

请注意,只需要5到8μA的高频电流就能使FCC或CISPR B类测试失败。使用制造商提供的传输阻抗校准曲线将帮助您根据探头端口处的分析仪电压计算出电流。

3.png

图 3. 使用电流探头测量在 I/O 和电源电缆上流动的高频电流

将电流探头来回移动以最大化谐波是个好主意。这是因为电缆上的驻波会导致某些频率在不同位置产生共振。还可以根据线缆中流动的电流来预测辐射的E场强度(V/m),前提是在相关频率下长度为电短路。这在高达200MHz的频率下对1m长的电缆已被证明是准确的。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参考文献1、2或5。

步骤3-使用近距天线故障排除

一旦产品的谐波特性完全表征,就该看看哪些谐波实际上会辐射。为此,我们可以使用连接到距产品或待测系统至少1m远的未校准天线的4/5/6系混合示波器测量实际的辐射(图4)。通常,这些辐射是来自连接的I/O或电源电缆以及屏蔽外壳的接缝或孔隙。将这些数据与近场和电流探头的数据进行比较。实际测量的辐射应该能够表明先前探测所确定的能量来源。

4.png

图 4. 典型的辐射发射故障排除测试设置。天线与被测设备之间的距离约为1米

尝试逐个拔掉电缆来确定电缆辐射是否是主要问题。您还可以尝试在一个或多个电缆上安装铁氧体扼流圈进行测试。使用近场探头确定屏蔽外壳的接缝或开口是否也存在泄漏。

一旦确定了发射源,您可以利用您对滤波、接地和屏蔽的知识来减轻问题辐射。尝试确定从产品内部到任何外部电缆的耦合路径。在某些情况下,电路板可能需要通过优化层堆叠或消除高速信号跨越返回平面间隙等方式进行重新设计。通过使用一定距离的天线实时观察结果,减轻阶段应该会迅速进行。

辐射和传导发射故障排除

使用频谱视图对谐波进行基本显示,以及对谐波进行时间相关分析,是排除EMI辐射问题最有用的两种技术。对于辐射和传导发射故障排除,请按照上方所述的三步流程进行。

商业或消费类产品的辐射发射测试是根据国际标准CISPR 11或32进行的,通常是最高风险的测试。大多数产品的辐射频率在30到1000兆赫之间。最好的第一步是对500 MHz 进行初步扫描,因为这通常是数字谐波最严重的频段。您还希望记录至少高达1GHz(或更高)的发射,以便表征任何其他主要发射。一般来说,减轻较低频率的谐波也将减少更高的谐波。

在4/5/6系混合信号示波器上设置频谱视图以进行一般辐射发射故障排除

  • 将您的近场探头连接到通道1,双击通道1图标以打开菜单面板。将探头阻抗设置为50欧姆。

  • 使用近场探头,在待测电路板上找到一个样本信号,并调整垂直、水平和触发电平以获得稳定的波形。

  • 在通道1图标打开时,点击频谱视图选择以打开面板并显示选项。打开显示,并将单位设置为dBuV。打开Normal和Max Hold框。Max Hold 表示最大频谱幅度作为参考,有助于与当前测量的频谱进行比较。单击或点击菜单外部以关闭。

  • 双击频谱菜单(屏幕右下角)。对于一般故障排除,让我们将频谱视图频率设置为DC至500 MHz。为此,将中心频率设置为250MHz,带宽设置为500MHz。只需双击每个选择框以打开数字键盘。对于大多数窄带谐波,分辨率带宽从10到20kHz 开始使用。

  • 可以缩小或展开垂直刻度以显示可读的频谱。

  • 请注意,标记阈值可以自定义,并且可以添加标注,用箭头、方框和用户自定义文本来记录具体设置。

在有足够的电源线滤波的情况下,传导发射通常不是问题,但许多低成本电源供应器缺乏良好的滤波。一些普通的“无名”电源供应器根本没有滤波功能!

对于商业或消费类产品的传导发射测试是根据国际标准 CISPR11或32执行的,将显示传导射频噪声电压。4/5/6系列混合信号示波器连接到50欧姆端口,将显示传导射频噪声电压。不同型号的LISN适用于交流或直流供电。

5.png

图 5. 典型的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用于将线缆传导的电磁干扰耦合到频谱分析仪。照片由Tekbox Digital Solutions 提供。

理想情况下,您可以根据CISPR11或32标准设置测试,如图7所示。被测试设备(EUT)放置在一个高80厘米的木桌上,地面上有一个接地平面。LISN与接地平面连接,并与EUT以及带频谱视图的4/5/6系列MSO。

6.png

图 6. 典型的传导发射测试设置

连接线阻抗稳定网络(LISN),例如Tekbox TBLC08,并将其放置在待测试的产品或系统与带频谱视图的4/5/6系列MSO之间。在桌面故障排除时,最好铺一层铝箔作为接地平面。使用铜箔带将LISN固定在铝箔上。将被测设备与接地平面隔离。注意侧边栏中连接的顺序!

设置频谱视图以进行一般传导发射故障排除

使用类似的步骤设置频谱视图以显示0至30MHz的频率。将中心频率设为15MHz,捕获带宽设为30MHz,分辨率带宽设为9或10kHz。上电被测设备,然后将LISN的50欧姆输出端口连接到示波器。请注意,谐波频率通常在较低(kHz)频率处非常高,在接近30MHz 时逐渐降低。确保这些更高的谐波频率不会使示波器过载。根据需要调整垂直刻度或在TekboxTBCL08 LISN(如图6左下角所示)上选择瞬态保护器,其中包括10dB衰减器。

频谱视图将捕获峰值检测到的谐波,所需的测试限制将以平均或准峰值的形式给出,因此您将无法直接将测量数据与实际测试限制进行比较。但是,您至少能够确定潜在的问题区域。谐波频率的故障排除过程类似于之前描述的辐射发射测试。

分析收集的数据

请记住,并非所有近场信号都会耦合到“天线状”结构并辐射。请注意,在许多情况下,两个或更多源将产生部分(或全部)相同的谐波。例如,25MHz时钟和100MHz 时钟都可以产生100、200、300MHz等的谐波。通常情况下,您需要修复多个源才能消除单个谐波。频谱视图包括一 些强大的数据捕获和文档功能,将有助于加快从步骤1到3的数据收集过程。

在分析谐波并确定最可能的源之后,下一步是确定从谐波源到产品外的耦合路径。通常情况下 I/O或电源线才是实际的辐射结构。有时,它可能泄漏的接缝或孔隙(例如显示器或键盘)。

存在四种可能的耦合路径:传导、辐射、电容和电感。后两者(电容和电感)被称为“近场”耦合,信号源和受影响者之间距离的微小变化会在辐射能量中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将一根排线路径安排得太靠近电源散热器(电容耦合,或dV/dt)并导致辐射发射的情况,只需将排线移到离附近散热器更远的地方,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此外,还可以通过重新布线来降低源电缆和受影响电缆之间的电感耦合(di/dt)。这两种内部耦合机制(或类似的PCB板设计问题)都可能导致传导发射(通过电源电缆)或辐射发射(I/O或电源电缆充当天线或外壳接缝/孔隙)。 在许多情况下,这仅仅是由于电缆屏蔽与屏蔽外壳的粘合不佳或I/O或电源端口缺乏共模滤波而导致辐射发射。

通常,在故障排除发射问题时,您可能已经进行了正式的合规性测试,并知道谐波超限的程度。因此,在故障排除时,相对测量通常比绝对测量更重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知道某些谐波超出限制5到10dB,目标就是将这些谐波至少减少到这个水平或更低,以确保安全余量。因此,不需要校准天线,因为只有相对变化才重要。天线也不一定需要调谐到谐波的频率。重要的是,来自EUT的谐波含量应该很容易看到。

了解4/5/6系列MSO电磁干扰排除更多内容, https://www.tek.com.cn/products/oscilloscopes

关于泰克科技

泰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市,致力提供创新、精确、操作简便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问题,释放洞察力,推动创新能力。70多年来,泰克一直走在数字时代前沿。欢迎加入我们的创新之旅,敬请登录:tek.com.cn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本次直播STM32将联合合作伙伴米尔电子,深入探讨如何利用STM32MPU产品系列推动工业行业的产品开发。为您带来一系列详细的产品展示、核心板的应用案例和行业专家的深度分析。

加入直播您将能获得:

  • 前沿技术介绍:了解STM32MPU产品如何助力工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行业专家见解:直接从ST和米尔的专家那里获得宝贵的行业知识和技术指导。

  • 互动问答:与演讲者互动,解答您在产品应用和技术实施上的疑问。

直播时间

2024年5月21日(周二) 19:30-21:30

直播安排
01开场  时长:5分钟

02 STM32MPU产品和生态介绍 & QA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 IC 与射频产品部 (MDRF)    市场经理  霍笋

时长:30分钟

03第一轮抽奖

礼品:米尔STM32MP135开发板1套

04米尔STM32MPU核心板及行业应用介绍

米尔电子 产品经理 张连胜

时长:30分钟

05第二轮抽奖

礼品:米尔STM32MP135开发板1套 

06DEMO

时长:10分钟

07第三轮抽奖

礼品:米尔STM32MP135开发板1套

08答疑

时长:15分钟

09第四轮抽奖 

礼品:米尔STM32MP135开发板2套

2.png

演示实验平台

本次研讨会的硬件平台以及链接:

观众福利

直播问卷奖:米尔STM32MP135开发板 3套,米尔开发板2套积极提问奖:50元京东E卡 5份

如何观看直播

关注米尔电子/STM32公众号了解详情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篇测评由优秀测评者“JerryZhen”提供。


本文将介绍基于米尔电子MYD-LT527开发板的网关方案测试。

一、系统概述

基于米尔-全志 T527设计一个简易的物联网网关,该网关能够管理多台MQTT设备,通过MQTT协议对设备进行读写操作,同时提供HTTP接口,允许用户通过HTTP协议与网关进行交互,并对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二、系统架构

1.网关服务:基于FastAPI框架构建的Web服务,提供HTTP接口。

2.MQTT客户端:负责与MQTT设备通信,管理设备连接、消息发布和订阅。

3.设备管理:维护一个设备列表,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和状态。

4.数据存储:使用内存或数据库存储设备数据,确保数据持久化。

三、组件设计

1.MQTT组件

·负责与MQTT broker建立连接。

·订阅设备主题,接收设备发送的消息。

·发布消息到设备,实现远程控制。

2.设备管理组件

·维护一个设备列表,记录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如设备ID)、MQTT主题、连接状态等信息。

·提供设备增删改查的方法。

3.HTTP组件

·基于FastAPI定义HTTP接口。

·接收用户请求,调用MQTT组件和设备管理组件进行相应操作。

·返回操作结果给用户。

四、接口设计

1.设备列表

·GET /devices:返回所有设备的列表。

·POST /devices:添加新设备到网关。

·DELETE /devices/{device_id}:从网关中删除指定设备。

2.设备详情

·GET /devices/{device_id}:返回指定设备的详细信息。

3.设备数据

·GET /devices/{device_id}/data:获取指定设备的最新数据。

·POST /devices/{device_id}/data:发送数据到指定设备。

4.设备控制

·POST /devices/{device_id}/control:发送控制命令到指定设备。

五、数据结构设计

1.设备信息

·设备ID (device_id):唯一标识设备的字符串。

·MQTT主题 (mqtt_topic):设备在MQTT broker上的主题。

·连接状态 (connection_status):表示设备是否在线的布尔值。

·其他设备属性(如名称、描述等)。

2.设备数据

·设备ID (device_id):关联设备信息的设备ID

·时间戳 (timestamp):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时间。

·数据内容 (data):设备发送或接收的具体数据,可以是JSON格式或其他格式。

六、安全性考虑

·使用HTTPS协议提供安全的HTTP通信。

·实现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和操作设备。

·对于敏感操作(如删除设备),要求用户进行二次确认或提供额外的安全措施。

七、部署与扩展

·使用Docker容器化部署网关服务,便于管理和扩展。

·根据需要,可以水平扩展网关实例以处理更多的设备连接和请求。

八、实现步骤

1.安装所需的Python库:fastapi, uvicorn, paho-mqtt等。

2.创建FastAPI应用并定义路由。

3.实现MQTT组件,包括与MQTT broker的连接、订阅、发布等功能。

4.实现设备管理组件,维护设备列表并提供增删改查的方法。

5.实现HTTP组件,调用MQTT组件和设备管理组件处理用户请求。

6.编写测试代码,验证网关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7.部署网关服务并监控其运行状态。

该设计方案仅仅是概述,具体实现细节可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项目环境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实际开发中,还需要考虑异常处理、日志记录、性能优化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设计方案,以下是一个简化版的参考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FastAPIpaho-mqtt库来创建一个物联网网关。需要注意,示例中不包含完整的错误处理、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这些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依赖的主要库版本:

fastapi==0.108.0

paho-mqtt==1.6.1

网关模拟代码gateway.py

具体代码可参见米尔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oV3E-Jw-ZHZNKcuVHpThPw

运行网关代码,打开网页得到api接口:

1.jpg

通过api分别添加设备1和设备2

2.jpg

 在另外两个控制台中分别运行模拟设备1和模拟设备2的代码通过网页API向设备1发送数据

3.jpg

 通过网页API获得设备回复的数据,设备代码中只是简单的把网关发过来的数据进行回传

4.jpg

 我们在网关的后台可以看到完整的数据流

5.jpg

 至此一个简易的网关已经实现了,接下来将会尝试实现楼宇里的最常见的bacnet设备进行通讯管理。

6.png

米粉派T5277折活动还在进行中,抢购链接: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758523182967

MYC-LT527核心板及开发板

米尔首发全志T527,八核A55赋能边缘计算

全志T527处理器,八核A55,高效赋能边缘计算;

多媒体功能强大:具备G57 GPU4K编解码VPUHiFi4 DSP,支持4~6Camera;

支持多种显示接口:HDMIDPLVDSMIPI-DSIRGB并口,支持4K+1080P双异显;

丰富的通讯接口:2*GE2*CANPCIE/USB3.02*USB2.010*UART30*PWM4*SPI9*I2C;

T527是真工业级-40~+85;

超紧凑LGA 381pin封装。

7 (1).png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原粒半导体与超摩科技携手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原粒半导体领先的高性能AI Chiplet产品与超摩科技的高性能CPU Chiplet以及超摩高性能Chiplet互联方案C-Link,共同致力于开发集高性能与高集成度于一身的多模态AI大模型解决方案。

当前,大模型的应用如日中天,其使用场景正在从云端迅速向边缘端延伸。不论是在云端还是边缘端,CPU与NPU之间更加紧密的互联集成,已成为新一代AI计算硬件发展的显著趋势。AI PC等新颖概念和产品的涌现,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得益于Chiplet技术和先进封装技术的快速发展,CPU与NPU的集成得以实现更高的带宽、更出色的灵活性,同时降低了研发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

目前,原粒半导体与超摩科技已经对双方的AI Chiplet和CPU Chiplet产品的互联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双方将联合开发推出高性能、高灵活性、高性价比的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前景广阔,众多行业客户对此方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原粒半导体创始人兼CEO方绍峡表示:“大模型浪潮下,“云、边、端”算力需求激增,Chiplet技术为解决大模型算力难题提供了最佳解决路线。超摩科技在CPU Chiplet和高性能互联技术方面具备深厚实力,为各个应用领域提供了多种高性能CPU Chiplet和互联IP产品。展望未来,双方将结合各自客户的需求,基于各自的Chiplet产品共同推出覆盖云边端等多样化应用场景的高性能AI大模型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丰富国产化Chiplet应用生态,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超摩科技创始人兼CEO范靖表示:“AI大模型当前的形势十分活跃且富有潜力。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的三重驱动下,AI大模型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原粒半导体的AI Chiplet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独特的产品定位,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卓越的高性能通用AI Chiplet解决方案。此次很荣幸能与原粒半导体深度合作,双方的合作将推动AI大模型CPU+NPU的高性能异构解决方案迈向新的高峰,为行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创新与突破。”

关于原粒半导体

原粒半导体是一家创新的AI Chiplet算力芯片公司,专注于多模态AI处理器设计技术和Chiplet算力融合技术。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国际知名芯片公司,拥有丰富的AI芯片研发和产业化经验。公司提供从AI Chiplet、AI芯片到AI加速模组的一站式大模型算力解决方案,覆盖多样化需求和多种场景。公司大模型算力相关产品采用先进的AI处理器架构,可快速适应算法演进,原生高效支持多模态大模型推理。

关于超摩科技

超摩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高性能Chiplet设计的先行者与领导者,专注于通用Chiplet CPU及高性能Chiplet互联解决方案。超摩提供基于从智算中心,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数据网络通信,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系列高性能Chiplet解决方案。历经三年产品打磨,超摩已成为国内高性能Chiplet互联解决方案的主力方案商,产品得到客户认可,已有众多客户导入量产并形成规模营收,商业已达成落地闭环。下一步,超摩将推动高性能CPU Chiplet产品持续商业落地,助力产业新的价值成长。

来源:原粒半导体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特尔正在按计划实现其四年五个制程节点的目标,目前,Intel 7,采用EUV(极紫外光刻)技术的Intel 4Intel 3均已实现大规模量产。正在顺利推进中的Intel 20AIntel 18A两个节点,将继续采用EUV技术,并应用RibbonFET全环绕栅极晶体管和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助力英特尔于2025年重夺制程领先性。

1-min (1).png

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计划之后,英特尔将继续采用创新技术推进未来制程节点的开发和制造,以巩固制程领先性。High NA EUV技术是EUV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值孔径(NA)是衡量收集和集中光线能力的指标。通过升级将掩膜上的电路图形反射到硅晶圆上的光学系统,High NA EUV光刻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分辨率,从而有助于晶体管的进一步微缩。

作为Intel 18A之后的下一个先进制程节点,Intel 14A将采用High NA EUV光刻技术。此外,英特尔还公布了Intel 3Intel 18AIntel 14A的数个演化版本,以帮助客户开发和交付符合其特定需求的产品。

2.jpg

为了制造出特征尺寸更小的晶体管,在集成High NA EUV光刻技术的同时,英特尔也在同步开发新的晶体管结构,并改进工艺步骤,如通过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减少步骤、简化流程。

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量产、可应用的先进产品,是英特尔50多年来的卓越所在。英特尔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推进摩尔定律,以推动AI和其它新兴技术的发展。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与鼎镓半导体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推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鼎镓半导体在行业内的技术实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合作,华中师范大学与鼎镓半导体将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校企合作将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学生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让我们共同期待华中师范大学与鼎镓半导体在未来的合作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鼎镓半导体ChinGaN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英特尔发布了《2023-2024年度英特尔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重点回顾了英特尔在业务、运营等多个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本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发布的,还有来自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Christy Pambianchi的一封信,以下为全文:

1.jpg

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Christy Pambianchi

以自身影响力助推行业可持续发展

围绕RISE战略,我们着力制定可持续制造标准,并为实现远大的环境目标付诸实践,包括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节水、废弃物升级回收,以及使用更为环保的化学品,尽量减少有害物质。英特尔将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深植于英特尔的DNA中。在全球运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们也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以减少“足迹”。

除了将可持续贯穿在自身运营中,我们的规模和影响力也使我们得以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合作以共同采取有意义的行动、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英特尔在努力实现远大目标的同时,也为客户、利益相关方和整个价值链采取有意义的行动提供协助。

为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未来培养人才

12万英特尔员工正在通过科技创新塑造未来。我们的技术为数十亿设备的运行、连接和安全提供支持,加速了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为应对全球复杂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无论是工厂车间的员工,还是站在科技发展前沿的工程师,我们都将继续致力于吸引并留住全球各领域的优秀人才。我们是“催化剂”,通过创新的人才战略加速提升员工的代表性,为世界范围内优秀、杰出的人才打造多元、包容的环境。

共同承诺和有意义的行动是我们在人才的教育和发展方面的核心,其旨在激发兴趣并帮助他们掌握职业发展所需技能。英特尔已经开始通过在社区大学开展“数字化能力培养计划”,来为此打下基础。最近,为强调其重要性,我们又在课程表中加入了“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和“制造业人工智能”这两门独立课程。

协同努力,展望未来愿景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远大抱负和机遇,释放数据的力量,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我们相信AI的未来是可持续的,并且可以通过AI打造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跨行业行动,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就负责任和可持续的AI开展合作,以解决共同面临的挑战。

英特尔将坚守承诺,共同努力,在我们的工作空间、运营所在社区、半导体产业和整个社会范围内,促进多元、平等和包容性。

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

Christy Pambianchi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1.png

今天,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在《出口管理条例》(EAR)的实体清单中增加了 37 家中国企业名单,理由是这些企业参与量子技术研究或无人机项目研发,此举也显示美国害怕中国科技的壮大并再次以实体名单形式阻碍中国科技发展。

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3月28日,美国商务部实体名单中被拉黑的中国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638家。此外,还有162家中国企业被纳入未经核实清单(Unverified List),104家中国企业在美国国防部的CMCC清单(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 Sanctions List)上,以及206家中国企业在美国财政部的NS-CMIC清单中。如果将美国政府其他部门的管制措施也计算在内,被管制的中国企业和个人数量超过1500家。

这些管制措施主要涉及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领域,对相关中国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国际贸易造成了影响。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运用《出口管理条例》(EAR)对这些实体进行管制,限制它们从美国进口关键技术和产品。

在今天被列入《实体清单》的新实体中,有 22 家机构和公司参了量子技术研究。四个实体有参与研究无人机项目(北京中商鼎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商鼎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中商鼎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中商鼎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仪电科技有限公司。11 家实体参与中国高空气球项目,美国认为该项目对其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这是在美国商务部 2023 年 2 月针对中国航空航天项目(包括飞艇、气球和相关材料)采取的行动基础上的又一次行动。

今天的《实体清单》是由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和司法部共同领导的 "颠覆性技术打击小组"(Disruptive Technology Strike Force)协作的成果,该打击小组利用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执法和监管机构,防止和阻止中国获取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

近年来,为了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美国频繁利用实体名单,将中国科技领先企业拉入其中,这些 BIS 的做法是根据 2018 年《出口管制改革法》及其实施条例《出口管理条例》(EAR)的授权采取的。《实体清单》的增补由机构间最终用户审查委员会(ERC)决定,该委员会由商务部(主席)、国防部、国务院、能源部以及适当情况下的财政部组成。最终用户审查委员会就实体名单的增删或其他修改做出决定。对外关系与合作委员会以多数票作出将实体加入《实体清单》的所有决定,并以全票作出删除或修改实体的所有决定。

据BIS称正式文件定于 2024 年 5 月 14 日在《联邦公报》上公布,可在以下网址查阅https://federalregister.gov/d/2024-10485https://govinfo.gov

这37家中国公司是:

企业名单

•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Beijing BDStar Navigation Co., Ltd.)

• 北京瑞达康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Ruidakang Technology Co., Ltd.)

• 北京天海达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Tianhaida Technology Co., Ltd.)

• 成都华日通讯技术有限公司(-Chengdu Huar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北斗星通旗下的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Hexin Xingtong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 苏州电讯电机厂有限公司(Suzhou Telecom Electric Plant Co., Ltd.)

• 太原EFT装备制造有限公司(TaiYuan EF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音译)

• 西安恒达微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Xi’an Hengda Microwa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 北京雷科防务技术有限公司(Beijing Leike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Zhongke Xingtu Co., Ltd)

• 中科星图空间技术有限公司(Zhongke Xingt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 AEE深圳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AEE Shenzhen Yidi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北京中商鼎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Beijing Zhongshang Dingshe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 深圳一电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Yidian Technology Co., Ltd.)

•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Chengdu Zonghe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Beijing Academy of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s)

• 中电科芯片技术(集团)有限公司(CETC Chip Technology Co., Ltd.)

•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year Technologies Co., Ltd.)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Group Co., Ltd.)

•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Quantum Information and

Quantum Physics)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for Quantum Information)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CSIC Pride (Nanjing) Cryogenic Technology Co., Ltd.)

• 合肥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Hefei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

•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Jinan Institute of Quantum Technology)

• 本源量子计算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Origin Quantum Computing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 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gtze River Delta Industrial Innovation Center)

• 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Shanghai Center for Quantum Science Research)

• 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Shenzhen Institute of Quant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联华电子中心有限公司(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enter Co., Ltd.)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美国实体名单制度对企业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供应链中断:被列入实体名单的企业将很难获得美国企业的产品、软件和技术供应。由于美国出口商在申请许可时通常会面临“推定拒绝”的政策,这可能导致相关企业的供应链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2. 市场准入限制:企业被列入实体名单后,其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机会,尤其是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将受到限制。许多国际公司为了避免违反美国出口管制的要求,可能会主动与这些企业切断业务往来。

3. 合规成本提升: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合规审查,以确保不违反美国的出口管制规定,这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4. 创新能力受限:无法整合美国的创新资源,包括高技术人才和产品,这限制了企业从美国获得创新资源的能力,从而制约了技术突破。

5. 经济制裁:美国可能对违反《出口管理条例》(EAR)的企业实施经济制裁,包括罚款、取消出口特权等。

6. 法律后果: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在申请许可证时,大多数情况下会面临“推定拒绝”的政策,这意味着获取EAR管辖的产品将变得非常困难。

7. 全球价值链影响: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可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能力受到较大限制。

8. 金融和投资活动受限:企业可能面临融资和投资方面的障碍,因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可能会因为合规风险而回避与这些企业进行交易。

10. 长期战略规划受阻:由于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可能难以进行长期的战略规划和投资,影响其长期发展和竞争力。

这些危害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运营和发展,还可能对其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及整个行业产生连锁反应。

2.png

4月4日至9日,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在访华期间多次强调反对中美“脱钩”,但在具体行动上,美国商务部不断将中国领先科技企业拉入实体名单,暴露其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的目的始终未改变,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知: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才是摆脱打压的唯一途径!

中国科技企业们,加油!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2,0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2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近日,上海贻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贻如生物”) 与上海芯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宿科技”) 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瞄准前沿技术创新和行业市场需求,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实现上下游联动、创新协作和优势互补,通过深度合作为研发高价值菌种和新型生物材料拓展新思路。

芯宿科技

芯宿科技愿景是利用半导体技术打造分子生物时代的基础设施,致力于 DNA、RNA、蛋白的高通量合成与检测,助力 AI 驱动的生物研发范式转变,使能合成生物学、生物医药、DNA 信息存储等关键应用。合成和测序技术作为生物学的基础使能技术,也使得“读-改-写”的工程型思维得以真正在生物学中落地。从「解构」到「建构」,基于对 DNA、RNA 和蛋白等生物大分子设计,合成和检测,构成了人类理解和调控生命过程的基石,合成生物学作为基础设施和工具的交叉技术学科,需要高质量、低成本、少偏差的数据去理解和改造生命,基于芯片实现自动化和高通量化预示着合成和测试成千上万个候选通路和产品的生产力倍增。公司利用分子级的集成电路,在过往“生物芯片”(微流控与 MEMS)基础上,将“分子芯片”的愿景变为现实,推动了 DNA 合成成本的持续降低,助力合成生物产业的蓬勃发展。芯宿科技创始团队作为同样拥有 iGEM 血液的公司,近几年也持续基于“分子芯片”平台为各位 iGEMer 提供助力和支持。

贻如生物

生物基皮革是当前备受瞩目的研发领域,合成生物学材料公司「贻如生物」正是从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中脱颖而出的典范。公司高效整合了合成生物学研究人才、弹性体材料及配方开发团队以及发酵技术资源,最终在生物基皮革的制造过程中实现了创新,不仅提高了材料的环境可持续性,还优化了产品的性能和质感。目前贻如生物开发的多种生物基皮革环保型上获得了美国农业部 USDA 出具的 100% 生物基认证,在产品性能上通过了多家头部客户的性能检测,可以应用在鞋服、箱包、汽车、家具、3C 等不同领域的各种场景,在量产验证上贻如生物在常州建设了全球首个负碳生物基皮革制造工厂,预计2025 年初即将形成年产 500w 米的产能。让公司在生物科技和材料制造领域内努力做好制造更环保、性能更优秀、成本更可控的产品公司。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以下方面开展合作:

(1)芯宿科技将利用高通量合成和微流控筛选能力,全面赋能贻如生物在生物基选品领域实现基因元件的快速高通量合成和检测。

(2)贻如生物将利用自身在生物基材料设计方面的领先技术,对合成生物学中重要的生物元件和工业菌种进行改造设计,提升芯宿科技在高通量合成和检测方面的技术能力。

(3)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优势,共同探索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新和应用,推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本次战略合作的签署,将围绕前沿技术创新和行业市场需求展开,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优势,持续拓展彼此资源共享空间,打通高效的交流沟通渠道。致力于实现彼此在业务、服务、用户以及业绩等方面 1+1>2 的聚合效应,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快生物基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赵昕芯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EO:“贻如生物作为生物基材料的领先企业,在生物材料创新上持续实现重大突破。芯宿科技非常荣幸能为其提供重要的底层技术支撑。芯宿科技将会在新一代核酸合成技术上持续发力,大幅提升复杂序列的交付能力,利用高通量、低成本的读写能力助力贻如持续前行。同时我们也见证了贻如在元件改造和菌种开发的能力,有效提升芯宿科技在高通量合成和检测方面的技术能力,拓展服务类型。”

苏睿贻如生物联合创始人 CEO:“芯宿科技作为在合成生物学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先锋,贻如生物和芯宿科技在生物弹性体材料开发、生物纤维开发等多个领域已经有了深度的合作。相信在合成生物学产业链协同下,贻如生物将持续为市场提供更多生物基材料的选择,提供更多更环保、性能高、成本低的生物高分子选择。也希望能和芯宿一同成长,建设好合成生物学产业链。”

关于贻如生物

贻如生物成立于 2021 年 12月,致力于在源头合成生物学最大化驱动材料创新,成为源于中国最具价值的生物材料公司和创新伙伴,期望推动科技向生命形态发展、推动下一代以生物制造为核心的底层材料革命,并以产品设计为核心建立与自然共生的生物中心主义。

更多信息或业务合作请咨询:official@synmetabio.com

关于芯宿科技

「芯宿科技」的愿景是利用半导体技术打造分子生物时代的基础设施,致力于 DNA、RNA、蛋白质的高通量合成与检测,推动 DNA 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成本呈数量级降低,助力AI驱动的生物研发范式转变,使能合成生物学、生物医药、DNA 信息存储等关键前沿行业。公司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单元的矩阵式设计”、“前沿领域和交叉学科的创新探索”作为核心竞争力。

更多信息或业务合作请咨询:bd@atantares.com

来源:SynMetabio 贻如生物

围观 6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为海信旗下Vidda C2系列三色激光投影机,包括VL7N-ULTRA、VL7N-PRO、VL7N-S、VL7N四个型号,颁发了"广色域""极低色彩差异""0有害蓝光"验证声明,意味着该系列产品带来优质视觉体验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蓝光对视觉的潜在影响。

image_967772_38763928.jpg

TÜV莱茵为Vidda C2系列三色激光投影机颁发高画质和护眼相关验证声明

以"红、绿、蓝"三色激光为光源的智能投影机是近两年兴起的新型家庭影音设备。激光具有纯度高、单向性好的特点,相比传统灯泡光源、LED光源投影机,激光投影机的色彩表现力和精准度更佳。TÜV莱茵测试结果显示,Vidda C2系列三色激光投影机的色域容积在BT.2020标准下可达到110%,在DCI-P3标准下达到151%,而在BT.709标准下达到210%;在色彩准确度测试中,该系列产品在sRGB标准下的平均ΔE<0.9。

在追求更高画质的同时,设备的视觉健康问题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尤其是蓝光危害。根据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发布的指南,415-455 nm光波波段被定义为有害蓝光区,可能引起视网膜细胞受损、老年性黄斑变性等问题。为此,TÜV莱茵对Vidda C2系列三色激光投影机的有害蓝光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其中415-455 nm光波波段成分为0%,符合"0有害蓝光"验证要求。

TÜV莱茵最新推出的产品验证服务面向品牌商、制造商和零售商,参考国际标准、基于自研标准2 PfG,对产品的独特功能或质量、可持续性方面的宣称进行验证,并依据结果颁发验证声明,有助于品牌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突显产品差异化优势,也便于采购商或终端消费者了解产品特性,更便捷地作出选购决策。

根据调研机构洛图科技数据,2023年中国家用激光投影机(含激光电视)市场出货量为59.3万台,同比增长35.5%,其中三色激光技术产品渗透率近60%,较同期增长32%;同时,洛图科技预测2024年中国家用激光投影机市场规模将达84万台,同比增长将达42.4%。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商,TÜV莱茵深耕显示领域数十载,针对各类产品推出了低蓝光、无反射、无频闪、类纸显示、高游戏性能、节律友好、立体色域、动态防窥等相关测试及认证服务,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未来,TÜV莱茵将持续关注影音设备市场趋势,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质量评价和用户体验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引导行业不断改进技术,并为消费者选购安全优质的产品提供专业指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08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