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19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上海签署数字化战略合作备忘录。广汽集团副总经理江秀云,广汽集团数字化部部长刘倩,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广东代表处代表曹海晨等出席签约仪式。

1.jpg

广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数字化战略合作备忘录

根据协议,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大背景下,双方计划升级数字化领域合作深度与广度,将在研发数字化、业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营销数智化、企业全球化、ICT基础设施、联合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促进“万亿广汽”战略落地,加速广汽“成为世界一流科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表示,华为愿意依托自身数字化智能化实践经验,以及在全球化出海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高效流程和先进工具,与广汽开展全面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将充分融合各自领域的优势,携手加速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共同助力广汽实现世界一流科技企业的战略目标。

广汽集团副总经理江秀云表示,广汽集团与华为此前已经在数字化转型、AI大模型的应用探索,广汽混合云体系升级等领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面对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变革浪潮,ICT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合作共赢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华为致力于ICT基础技术研究,通过与华为合作,将充分依托华为在ICT技术领域上的领先优势赋能广汽集团,为广汽的产品力提升注入强大动能,共同推动智能汽车技术创新和领先。

此次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标志着双方的合作更加全面、紧密。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深度协同和战略合作,助力广汽集团实现智能驾驶、智慧空间、智慧服务和智能生产,加速促进“万亿广汽”战略落地,让全球用户都可以享受到一流的智能化出行体验,共同推动智能汽车技术创新和领先,促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华为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牟涛

XMOS亚太区市场和销售负责人

今天的数字音频和语音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繁荣和多元化,一款好的音频产品或者边缘智能话音解决方案可能获得全球最终消费者或者系统设计厂商的热烈欢迎。不过要面向全球市场捕捉机遇,就需要基于最为普及、最为灵活和最便于开发的传输协议和核心器件去开发平台化的产品,同时还要为产品针对细分市场或者区域市场的特定需求留足足够的灵活性,以及及快速的差异化产品开发时间。

在协议方面,发端于PC平台的USB传输协议早已广泛被用于包括语音和音乐等的音频应用,并在近年来应用于基于PC和新兴的边缘智能系统开发出的全新电话系统、会议系统和人机界面等新应用,从而成为音频市场重要的推动力。从保障音频质量来看,USB连接可以提供的带宽远远高于音频需求,可以支持具有高采样率、高编码率和多声道等高质量特征的音频数据和传输,因而可以利用USB连接来支持诸如电话、音乐回放、录音等传统音频功能,还因为其便捷的连接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办公和其他场景中基于语音的智能人机界面。

现在,越来越多的音频设备和智能设备都采用USB连接以及多通道音频解决方案,那么作为产品架构师的您,就需要选一个高性能和高灵活性音频处理解决方案,然后即可开始设计和生产新一代的高品质USB音频设备了。XMOS灵活的微控制器是专业多通道音频和消费者高分辨率USB音频市场快速产品设计和创新的理想选择。无论您是需要音频回放、录音,还是两者兼而有之,该公司的多通道和USB音频解决方案都能从多个输入中获得准时的完美音频。

1.png

XMOSxcore.ai系列多核控制器具有强大的功能

该多通道音频平台基于xcore.ai系列多核控制器,在单一器件中集成了高性能AIDSPI/O和控制功能。xcore技术可确保极高的实时性能,始终确保从USB主端口到设备之间能够以最低延迟传输每个比特都完美音频流。与该平台同时提供的还有免版税的软件、XMOSXTC开发工具、以及专门设计的评估平台。

“我们的产品以USB音频兼容性、极低延迟和I/O灵活性而闻名,因此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多种音频应用,包括数字流媒体设备、混音器、声卡、USB DAC、耳机放大器等等,而且还有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应用在不断涌现,” XMOS首席执行官Mark Lippett说道。“例如,基于我们xcore平台的音频解决方案已在协同工作系统等领域建立了引领同侪的良好声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中高端会议系统领域内的高性能解决方案,不仅帮助我们的客户去成功开发了包括扬声器、条形音箱和网络摄像机在内的多种产品,还顺利获得了要求极为严格的Microsoft Teams™和Zoom™认证。”

2.png

xcore.ai可用于多样化的音频应用

XMOSUSB及多通道音频方案的功能亮点

USB兼容

  • 高速USB 2.0兼容器件,具有低环回延迟

每一比特都完美的音频传输

  • 可同时支持多达32个音频通道

  • 采用PCM编码,可提供高达384kHz32bit的高分辨率音频播放

  • 提供本地时钟、异步USB音频传输和PLL时钟恢复等功能,可确保低抖动、高质量的音频捕获和播放。

  • 支持混音和通用音频处理。

3.png

xcore.ai的音频应用开发板,可在digikey等网站购买

开发与实际应用

快速开发

  • 提供源代码参考软件和集成的开发工具套件,这意味着可以即可进行免版税的部署及快速上市。

  • 灵活、高确定性和反应迅速的处理能力,易于定制以满足特定产品要求。

灵活的I/O

  • 支持多种音频格式,包括PCMS/PDIFADAC,支持超过8个音频通道

  • 通过与主机之间的多通道流传输,可实现同步录音和播放

  • 用于系统集成的MIDIGPIO接口。

深入了解XMOSUSB与多通道音频解决方案,请复制或者点击链接:https://www.xmos.com/usb-multichannel-audio/

欢迎购买xcore-voice开发套件,仅需几个步骤就可搭建好自己的智能音频系统并开始应用的开发。购买xcore.ai处理器,请复制以下链接到浏览器:

https://www.digikey.cn/en/products/detail/xmos/XU316-1024-TQ128-C24/17764326?s=N4IgTCBcDaIBoFUDMBGAbAWhQBjAFgwBUBFFMADgwGF8QBdAXyA

购买USB多通道音频评估版,请复制以下链接到浏览器:

https://www.digikey.cn/en/products/detail/xmos/XK-AUDIO-316-MC-AB/18633264?s=N4IgTCBcDaIBoGkC0BBAqgEQJIHkkGYBGANiQFkBhVAIRAF0BfIA

如希望进一步了解XMOS的音频解决方案,请发邮件给:thomasmu@xmos.com

关于XMOS

作为一家匠心独到的半导体科技企业,XMOS一直站在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前沿,公司的使命是改变系统在芯片上的部署方式。我们的技术为系统级芯片(SoC)带来了颠覆性的经济性和上市时间,嵌入式软件工程师仅需开发软件并加载到XMOS独具灵活性和可用性的硬件平台上,即可更快速且更轻松地创建定制化的SoC解决方案。

XMOSxcore®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开发多元化的应用,实现了从具有最高音质的音频系统到最高精度的电机控制,从车牌识别到工厂自动化等等先进功能,这些应用都通过在相同的、现成可用的芯片上加载不同软件来实现。xcore使集成化和差异化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能够完全通过软件来打造,并在消费电子、工业和汽车等重要领域内,用支撑性的物联网技术来赋能智能设备。通过使用XMOSxcore技术,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XMOS已向市场推出了三代xcore技术,每一代都使用专有的指令集,XMOS最近宣布将在其全新架构中引入RISC-V指令集 。这一技术进步加上引入工程师们熟悉的生态,使XMOS平台的革命性优势能够更容易地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得以发挥。

围观 8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cathy的头像
cathy
微信图片_20240925092808.jpg

┃ 直播详情 ┃

受汽车电子化、自动驾驶技术、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V2X)的推动,汽车系统级芯片(SoC)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现代汽车SoC正向多核高性能处理器方向发展,集成了CPU、GPU、DSP、AI加速器等多种核心组件。这种集成不仅提高了系统性能,还减少了芯片数量,优化了汽车系统的能效。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低功耗也成为汽车SoC发展的关键要求。SoC需要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以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时间。通过先进制程和电源管理技术,SoC厂商正在努力优化能耗,例如采用台积电的5nm工艺来制造高效的汽车芯片。

为了实现车辆与周围环境的智能通信,SoC正在集成多种通信模块(如5G、Wi-Fi、Bluetooth)。此外,汽车网络安全变得尤为重要,SoC厂商正在开发具有硬件加密、安全启动和实时监控等功能的芯片,以防止黑客攻击。例如,高通的Snapdragon Ride系列提供了先进的通信和安全解决方案。

此外,汽车SoC需要处理来自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的大量数据,并通过实时决策实现自动驾驶功能。为了支持这些复杂的计算需求,SoC正在整合专用的AI加速单元。 

目前,汽车SoC在快速发展,工艺节点已经向3nm迈进。不过,汽车SoC也面临诸如生态、开发平台、软件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让大家了解汽车SoC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10月11日晚19点,我们特别邀请到瑞萨汽车 SOC 产品中国区市场总监张朴做客贸泽电子芯英雄联盟直播间,与大家展开深入讨论,欢迎预约围观!

微信图片_20240925092012.jpg

直播时间:2024年10月11日 19:00~20:30

直播主题:汽车SoC芯片未来发展趋势

▶   本期看点

 ① 汽车系统级芯片 (SoC) 发展历程

 ② 汽车系统级芯片 (SoC) 驱动因素与挑战

 ③ 汽车系统级芯片 (SoC) 发展趋势

 ④ 瑞萨电子第五代R-Car SoC介绍

▶   嘉宾介绍

1727228014898876.png

分享嘉宾————张朴

瑞萨汽车 SOC 产品中国区市场总监,超过24年汽车电子/半导体行业从业经验。在多家领先的汽车半导体公司担任过市场、技术、销售等不同管理职务。对于汽车座舱,自动、辅助驾驶等应用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理解。

1683267739474191.jpg

主持人————张国斌

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兼CEO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半导体领域知名KOL。
有多年的半导体媒体内容与运营经验,撰写过大量产业分析文章。(微信号:18676786761)

▶   直播福利

1、预报名奖:20元京东E卡(10名)

通过小鹅通平台填写预约信息,我们将在所有预报名的用户中随机抽取10名,送出价值20元的京东E卡。

2、优秀提问奖:30元京东E卡(5名)

直播期间,在小鹅通平台评论区参与提问,随机抽取5名提问用户,送出价值30元的京东E卡。

注意事项

请预约直播的用户填写正确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件的方式联系获奖者。如因用户信息填写不全无法发放奖励的,自动取消获奖资格,随机抽取其他人员。直播福利的最终解释权归属电子创新网所有。

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预约报名吧!

微信图片_20240925092012.jpg

欢迎扫码加入直播交流群,和同行进行深入沟通交流!

微信图片_20230203162034.jpg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知名咨询机构GlobalData联合华为及泰国AIS、南非CellC、中国移动、阿联酋du、e&集团、阿联酋e&、土耳其Turkcell等运营商共同发布《智能核心网,开启体验经营新篇章》白皮书。白皮书分析了传统流量经营模式下运营商面临的增长挑战,倡导通过智能化技术,提供差异化体验以满足用户多元需要,实现经营模式向体验经营转型,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1.png

GlobalData联合华为及多家运营商发布《智能核心网白皮书》

流量经营当前的同质化竞争亟需运营商加速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随着流量商业模式的普及,业务趋于同质化,互联网的竞争加剧,运营商面临着收入增长放缓的经营压力。白皮书指出,当前移动网络的体验基础已形成,业务需求、网络能力以及用户对网络的诉求都是差异化的,这为运营商转变经营模式、开拓新价值增长点提供新思路。引入体验经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与个性化的体验管理,运营商不仅可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发挥网络的价值,还可以通过差异化的体验向用户收费,开创新增长点。

智能化技术赋能体验经营。传统网络存在四个关键断点,目标用户和业务不明确、体验感知不准确不及时、策略优化颗粒粗且不及时、用户对体验是否被保障无感知,阻碍了体验经营的商业模式落地。白皮书提出将智能化技术,结合网络数据分析功能 (Network Data Analytics Function,NWDAF)进行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实现“感知-优化-经营”的闭环,打通体验经营的关键断点。

业界领先运营商正在探索差异化体验经模式。白皮书分析中国、亚太及中东地区多个运营商的实践案例,发现差异化体验付费模式在视频、直播、游戏等场景下带来的收益显著。体验经营的已经逐步成为行业趋势,具备广阔的市场潜力。

此次白皮书的发布是业界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为运营商把握智能时代脉络、开拓新增长曲线指明了方向,体验经营将展现更为广阔的前景,华为将继续携手伙伴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产业生态持续升级。

点击阅读《智能核心网白皮书》:https://www.verdict.co.uk/downloads/whitepapers/data/intelligent-5g-core-starting-a-new-chapter-in-experience-monetization/#globaldata-technology

来源:华为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ccess Advance(“Advance”)和 ASUSTeK Computer Inc. (“华硕”)宣布,双方已就华硕作为被许可方加入 HEVC Advance HEVC/H.265 专利池和 VVC Advance VVC/H.266 专利池达成协议,结束了华硕与几家 HEVC Advance 许可方之间有关 HEVC 标准必要专利的诉讼。

“作为一家全球技术领导者,华硕不断创新以提供令人惊叹的体验,改善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继续由5,000名内部研发专家组成的团队一起投资研发,包括为全球技术标准做出贡献。”华硕计算机公司总法律顾问Vincent Hong提道,“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华硕团队和Advance团队相互合作,努力理解并解决彼此的问题。我很高兴我们现在能够消除争议,并期待与Advance团队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我们将继续致力于采用最新的基于标准的技术来增强我们的产品服务。

Access Advance 首席执行官 Pete Moller 表示:“我们很高兴欢迎华硕成为 HEVC Advance 和 VVC Advance 专利池中的重要被许可方,并感谢华硕团队的专业精神和合作精神,与我们达成了协议。这再次证实了我们的专利费、池结构和条款,包括我们的重复专利费政策,都符合FRAND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华硕还决定成为我们 VVC 池的被许可方,并使用我们的多编解码器桥接协议(“MCBA”),该协议为同时包含 HEVC 和 VVC 编解码器的产品提供大幅折扣。我们看到包括个人电脑在内的主要产品类别,开始采用VVC,我们很自豪可以提供MCBA以促进VVC在市场中的采用。”

“除了华硕,我们还欢迎宏碁最近作为 HEVC Advance 专利池的被许可方的加入。随着宏碁和华硕等主要 PC 制造商继联想和戴尔之后获得许可,目前我们的 HEVC Advance 专利池已经许可了绝大部分的个人电脑市场。我们希望这将进一步鼓励其他未获得许可的实施者也可以通过我们的专利池许可和MCBA获益。”

关于 Access Advance:

Access Advance LLC 是一家独立的许可管理公司,旨在领导专利池的开发、管理和运营,以许可最重要的基于标准的视频编解码器技术的基本专利。Access Advance 为专利所有者和专利实施者提供了透明、高效的许可机制。

Access Advance 目前管理着 HEVC Advance 专利池,用于许可 H.265/HEVC 技术必需的 24,000 多项专利,以及单独和独立的 VVC Advance 专利池,用于许可 VVC/H.266 技术的必要专利。HEVC Advance 专利池和 VVC Advance 专利池是 Access Advance 视频编解码器平台倡议的要素,通过多编解码器桥接协议,将 HEVC 和 VVC 技术无缝整合到单个专利费率结构中,适用于产品同时包含 HEVC 和 VVC 编解码器的合格被许可方。这种创新响应了市场对更高效的下一代池许可结构的需求。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accessadvance.com

关于华硕:

华硕为美国《财富》杂志评比“世界最受推崇企业之一”,并荣登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受信赖企业排行榜”及英国《路透社》“全球科技100强”。 产品类别横跨主板、显卡、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屏幕、路由器及全方位的科技产品解决方案,并积极拓展电竞产品及开创AIOT新领域的各种应用。 华硕致力追寻无与伦比的科技创新,为全球用户创造体贴人心的智慧生活与无所不在的幸福感,以成为数字新世代备受推崇的科技创新领导企业为品牌愿景。 华硕全球员工数约15,000人,拥有世界级研发精英过5,000人,产品行销全球70多个国家,年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每年获奖数众多,平均每日获得超过11个奖项,产品创新、设计及质量皆备受全球市场肯定。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923532741/zh-CN/

围观 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2024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O3伙伴服务平台,以Online在线、Open开放、Orchestration协同为理念,通过一站式的“知识汇聚、作业旅程、能力开放”O3伙伴服务平台,将知识经验、人和工具连接成网,加持O3智能服务,助力伙伴装备数智化升级,使能伙伴简单、直接、高效作业,更好地服务客户。

O3伙伴服务平台包含三个产品,分别为O3伙伴服务工作台 (O3 Work Studio)、O3伙伴服务能力市场(O3 Exchange)以及O3社区(O3 Community)。

其中,O3伙伴服务工作台 (O3 Work Studio)为一站式作业平台,分“三步走”让平台更加实用、易用、智用。第一步改造/优化现有系统,使伙伴有统一入口、安全独享的工作专区;第二步以伙伴分角色的作业旅程为中心,面向高频、刚需、原厂能发挥价值的场景,推荐30+作业能力包;第三步基于旅程中作业场景和用户及行为画像,加持O3智能服务,实现智能作业。

O3伙伴服务能力市场(O3 Exchange)沿着伙伴作业旅程,持续开放核心服务能力,如:存量数据、能力画像等,支持已有成熟IT系统的伙伴以多种方式按需集成,协同发展。

O3社区(O3 Community)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开放,“联接全球服务工程师,聚合伙伴服务经验”的知识应用、知识联接和知识分享的社区,通过文档资料、工具平台、培训赋能、互动问答等版块和功能,帮助用户在线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经验、工具和实操环境,支撑伙伴服务体验好、作战效率高。

1.jpg

华为与合作伙伴启动O3伙伴服务平台发布仪式
(从左到右依次为: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副总裁、企业交付与服务部总裁李江华、阿联酋Enterprise Systems CEO-Pouya Parsafar、上海华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仲、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网络技术部部长王耀兵)

“因你而聚、因你而智”,O3伙伴服务平台发布将开启伙伴数智化装备新时代,助力伙伴更好地服务客户。

来源:华为

围观 8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安森美公司

压缩机是汽车空调的一部分,它通过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再流经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换热,实现车内外的冷热交换。传统燃油车以发动机为动力,通过皮带带动压缩机转动。而新能源汽车脱离了发动机,以电池为动力,通过逆变电路驱动无刷直流电机,从而带动压缩机转动,实现空调的冷热交换功能。

电动压缩机是电动汽车热管理的核心部件,除了可以提高车厢内的环境舒适度(制冷,制热)以外,对电驱动系统的温度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电池的使用寿命、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都至关重要。

1.png

图1:电动压缩机是电动汽车热管理的核心部件

电动压缩机需要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包括低成本、更小尺寸、更少振动和噪声、更高功率级别和更高能效。这些需求离不开压缩机驱动电路的设计和优秀器件的选型。

电动压缩机控制器功能包括:驱动电机(逆变电路:包括ASPM模块或者分立器件搭载门极驱动,电压/电流/温度检测及保护,电源转换),与主机通讯(CAN或者LIN ,接收启停和转速信号,发送运行状态和故障信号)等,安森美(onsemi)在每个电路中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图1)。上一章,我们探讨了安森美ASPM模块方案在电动压缩机上的应用,本文主要讨论SiC MOSFET 分立方案。

2.jpg

图2 电动压缩机驱动电路控制框图

SiC MOSFET的优势

在上一章中,我们说明了安森美ASPM功率模块在与分立器件对比上有极大的优势。如果能把SiC MOSEFT放进ASPM模块是最好的选择。在SiC MOSEFT ASPM模块量产之前,SiC MOSEFT分立器件由于其特有的优势,成为众多电动压缩机开发客户的选择。

物理特性指

4H-SiC

Si

禁带宽度(eV)

3.26

1.12

临界击穿电场(mv/cm)

3

0.3

热导率(W/cm*K)

4.9

1.5

饱和电子漂移速度(10^7cm/s)

2.5

1

理论最高耐受结温(℃)

600

175

表1:SiC 与Si 器件的物理特性对比

1. SiC MOSEFT材料的优势

  • 10倍于si器件电介质击穿场强:更小的晶圆厚度和Rsp,更小的热阻

  • 3倍以上的热导率:更小的热阻和更快的电子传输速度

  • 2倍多的电子饱和速度:更快的开关速度

  • 更好的热特性:更高的温度范围

2.更小损耗及更高效率

以安森美适用于800V平台电动压缩机应用的最新一代IGBT AFGHL40T120RWD 和SiC MOSEFT NVHL070N120M3S 为例,根据I/V曲线来评估开通损耗, 在电流小于18A时,SiC MOSEFT的导通压降都是小于IGBT的,而电动压缩机在路上行驶过程中,运行电流会一直处于18A区间以内。即使是在极限电流下运行(比如快充时,压缩机给电池散热),有效值接近20A,在电流的整个正弦波周期内,SiC MOSEFT的开通损耗也不比IGBT差。

3.jpg

图3: SiC 和IGBT 开通特性对比

开关损耗方面,SiC MOSEFT优势明显,虽然规格书的测试条件有一些差异,但可以看出SiC MOSEFT的开关损耗远小于IGBT。

Symbol

Test Condition

NVHL070N120M3S

AFGHL40T120RWD

Unit

td(ON)

Sic   Mosfet:
  VDS = 800 V, VGS = −3/18 V,
  ID = 15 A, RG = 4.7ohm
 
  IGBT:
  VCE = 600 V, VGE = 0/15 V,
  IC = 20 A, RG = 4.7ohm

10

50.1

ns

tr

24

293

ns

td(OFF)

29

30.9

ns

tf

9.6

189

ns

EON

254

1370

uJ

EOFF

46

1350

uJ

Etot

300

2720

uJ

 表2: SiC 和IGBT 开关特性对比

我们使用相近电流规格的IGBT和SiC MOSEFT做了效率仿真,在最大功率下,SiC 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效率,尤其在高频应用中更加明显。

4.png

图4: 电机应用中相近规格的IGBT /SiC MOSEFT效率对比

3. 适用于高频应用

SiC MOSEFT是单极性器件,没有拖尾电流,开关速度比IGBT快很多。这也是SiC MOSEFT比IGBT更适用于更高频率应用的原因。而更高的驱动频率(比如20kHz或以上),可以有效减小电机的噪音,提高电机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动态抗干扰能力。另外,更高的频率也会减少输出电流的谐波失真,并能有效降低电机中线圈的损耗,进而提高压缩机的整体效率。

4. 减少死区时间

在电机应用中,为了使开关管工作可靠,避免由于关断延迟效应造成上下桥臂直通,需要设置死区时间 tdead,也就是上下桥臂同时关断时间。由于SiC MOSEFT的开关时间短,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更小的死区时间,以改善死区大,输出波形失真大,驱动器输出效率低的问题。

SiC MOSEFT使用过程需要考虑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驱动电压的选择

从不同驱动电压下的I/V曲线可以看出,Rdson会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加而减小。这意味着,驱动电压越高,导通损耗越小。但是芯片门极的耐压是有限的,比如NVH4L070N120M3S的驱动Vgs电压范围是−10V/+22V,而在SiC MOSEFT开关过程中,Vgs也会受到高dV/dt和杂散电感的影响,叠加一些电压毛刺,因此Vgs有必要留一定的裕量。

5.png

图5:不同Vgs下的I-V曲线

2. 阈值电压Vth问题

SiC MOSEFT(尤其是平面型)具有在2V-4V范围内的典型阈值电压Vth,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Vth还会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在半桥应用电路中,由于SiC MOSEFT开关过程的dV/dt很高,通过另一个半桥SiC MOSEFT的Cgd产生的电流流过驱动电阻,在Vgs上产生一个电压,如果此电压高于Vth就会有误导通的风险,导致上下桥直通。因此在驱动上增加负电压是有必要的。从下图可以看出,增加负电压还可以有效降低关断损耗,使系统效率进一步提升。

使用安森美第三代的SiC MOSEFT,我们推荐使用+18V / -3V的电源驱动。

6.png

图6:不同关断电压下的开关损耗对比

7.png

图7: Vth-温度特性曲线

3.有限的短路能力

SiC MOSEFT相对IGBT来说,Die尺寸很小,电流密度很高,发生短路时很难在极短时间内把短路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另外,SiC MOSFET 在电流过大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急剧饱和行为(与IGBT不同)。短路发生时电流很容易达到额定电流额定值的 10倍以上,与IGBT 运行相比要高得多。

因此,SiC MOSEFT的短路耐受时间相对较短,某些产品低于2us。快速检测和快速关断对于 SiC MOSEFT的可靠运行和长寿命至关重要。带有去饱和功能(desat)的驱动芯片可以应对这种情况。通过设置desat保护的响应时间低于1us,可以有效的应对电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短路情况。

SiC MOSEFT驱动芯片的选择

在电动压缩机应用中,需要应对下桥和三路上桥的电源需求,增加负电源并不容易。针对这种情况,推荐使用自身可产生负压,带有desat保护,欠电压保护UVLO以及过热保护功能的专用SiC MOSEFT驱动芯片 NCV51705。基本功能如下:

Source/ Sink 电流: 6A/6A

Desat保护

可调负压输出:-3.4V / -5V / -8V

可调欠压保护UVLO电压

5V参考电压输出(供电给其他器件,比如隔离芯片)

过热保护

应用电路推荐如下(下桥可以不用隔离)

8.png

图8:NCV51705半桥应用电路

安森美的汽车SiC MOSFET 分立器件

安森美有丰富的SiC MOSFET 产品,可以覆盖市面上所有的分立电动压缩机方案。以下是适用于800V平台电动压缩机的产品型号。

9.jpg

图9:安森美(onsemi)部分1200V SiC产品(电动压缩机)

10.png

图10:安森美(onsemi) SiC MOSFET 产品系列

更多应用信息请参考

https://www.onsemi.com/download/white-papers/pdf/tnd6237-d.pdf

https://www.onsemi.com/download/data-sheet/pdf/ncv51705-d.pdf

结语

尽管SiC MOSFET在电动压缩机应用中存在一些挑战,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选择,可以有效地提高驱动频率、降低系统噪声并提高效率,最终有助于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围观 9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24日,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EDA及工业软件企业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合见工软”)在IDAS 2024设计自动化产业峰会期间隆重召开了“2024合见工软年度新产品发布会”,会上重磅发布了十一款国产自主自研EDA及IP产品,其中多项产品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性能水平,为中国本土EDA技术突破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此次合见工软发布的创新产品包括:国产硬件仿真器中首台可扩展至460亿逻辑门设计的硬件仿真平台UVHP、新一代单系统先进原型验证平台、DFT全流程平台、电子系统设计工具和五款高速接口IP产品。

1.jpg

合见工软产品发布会现场

面对智算时代的到来,复杂集成电路技术与工艺的演进挑战,国产EDA产业面临着严苛的时代考题,如何能将国产EDA工具推向先进水平,并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以人工智能驱动的智算时代的科技比拼中,EDA工具对于支撑中国智算时代驱动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条科技攻坚的核心赛道上,合见工软以三年推出20余款产品的创新速度、硬核的技术实力与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广泛认可,回答了时代给予的考题,同时引领了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生态完善的国产EDA新态势。

EDA²副理事长、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CIO刁焱秋,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学界代表,以及知名半导体公司高管及客户共计超过400位代表,共同出席了合见工软新产品发布会。

发布会上,合见工软董事长潘建岳先生作开幕致辞,EDA²副理事长刁焱秋先生进行特邀致辞。潘建岳先生表示,合见工软以世界级EDA公司为远景,目标为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提供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EDA工具,契合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纵览历史,EDA发展始终走在集成电路行业的最前端,引领创新。从创立伊始,合见工软始终以产品技术为核心,保持着闭关研发、夯实基础,几年间合见工软已从一家初创企业,发展为国内数字芯片EDA的领导企业,同时更跨越到系统级和IP多个领域,推出的EDA及IP产品都目标迭代到全球竞争力。目前合见工软已成为国内首家可以为数字大芯片设计提供“EDA+IP+系统级”联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刷新了EDA研发的中国速度,引领了国产EDA创新时代。

潘建岳强调,一路走来合见工软得到了很多用户及合作伙伴的支持,未来将继续保持技术攻坚和产品创新,助力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乃至全球产业的进步。

2.jpg

合见工软董事长潘建岳致辞

本次发布会的重磅环节是由合见工软首席技术官贺培鑫先生带领的合见工软技术专家发布EDA创新趋势和全新的十一款产品,这些产品覆盖了数字前端、数字后端、系统级和接口IP多个领域。合见工软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多产品线并行研发,在数字芯片EDA技术达到创新引领的同时,在技术更为领先、挑战更复杂的数字芯片设计和验证领域已有多项创新成果,填补了部分国产EDA工具关键点的技术空白,展现了合见工软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对客户的支持能力。特别是在IP领域实现快速覆盖,现已成为国内首家同时布局EDA+IP联合的供应商,并已得到多家商业客户的成功流片,数百家客户的商业部署。

智算时代,创新加速

生成式AI引爆了智算产业的高速扩张,算力已成为数字时代的关键源动力,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基石与体现。智算系统中,芯片为整个架构提供算力基础支撑,每一次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参数量正在呈现指数级增长,带动着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算力芯片GPU和CPU芯片爆发式的自主化需求。同时,智算领域为芯片设计也带来了多重挑战,芯片的复杂度呈现大幅的提升,严苛的面世时间要求设计和验证工作更加准确而高效,对系统级设计及软硬件协同的要求也更为复杂。这些新的挑战颠覆了既往的传统芯片设计方法,同时持续推升EDA工具研发的复杂度。

贺培鑫在演讲中提到了智算芯片公司当前面临的四大挑战,包括算力墙,即数据处理速度的限制;第二,存储墙,内存访问速度的限制;第三,能耗墙,先进工艺演进到一定程度,已经没有办法再降低功耗,同时计算规模不停在扩大,所以能耗变成很大的问题;最后,互联墙的挑战,智算万卡互联,对于计算速度及延迟带来了巨大的限制。

3.jpg

合见工软首席技术官贺培鑫进行主题演讲

种种挑战,都驱动着中国高端数字芯片设计面临迫切的需求:第一,毫无疑问的国产EDA工具问题;第二,系统级上改善芯片性能,以及解决软硬件协同的挑战,从更早期的阶段开始系统联动设计的考量;第三,更好地支撑国内数字大芯片客户的需求,包括芯粒(Chiplet)时代所带来的最新高速接口IP和系统级设计工具等领域。

智算时代的爆发对国产EDA的支撑提出了严苛的时间表,时不我待。

合见工软此次发布的创新战略,从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提升为打造技术领先优势,对标国际先进性能水平,以应对目前智算大芯片所带来的技术挑战,提供高水平的数字芯片EDA及IP解决方案。此次一年一度的产品发布,正是合见工软坚守初心,识势而为,多措并举的扎实发展道路的体现。合见工软针对大规模算力集群的高速发展,为数字大芯片设计带来的多重挑战,发布了多个创新产品和EDA发展趋势以供应对,包括算力主芯片方案、存储方案、互联方案和系统方案。

4.png

本次发布的十一款创新产品包括:

·数字验证全新硬件平台:

o数据中心级全场景超大容量硬件仿真加速验证平台UniVista Hyperscale Emulator(简称“UVHP”)

o全新一代商用级、单系统先进原型验证平台PHINE DESIGN Advanced Solo Prototyping(简称“PD-AS”)

·数字实现EDA工具: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测性设计(DFT)全流程平台UniVista Tespert:

o高效缺陷诊断软件工具UniVista Tespert DIAG

o高效的存储单元内建自测试软件工具UniVista Tespert MBIST

·PCB板级设计工具:新一代电子系统设计平台UniVista Archer

o一体化PCB设计环境UniVista Archer PCB

o板级系统电路原理设计输入环境UniVista Archer Schematic

·全国产自主知识产权高速接口IP解决方案:

oUniVista UCIe IP——突破互联边界、下一代Chiplet集成创新的全国产UCIe IP解决方案

oUniVista HBM3/E IP——拓展大算力新应用、加速存算一体化的全国产HBM3/E IP解决方案

oUniVista DDR5 IP——突破数据访问瓶颈、灵活适配多元应用需求的全国产DDR5 IP解决方案

oUniVista LPDDR5 IP——大容量高速率低功耗的全国产LPDDR5 IP解决方案

oUniVista RDMA IP——助力智算万卡互联、200G和400G高性能的全国产RDMA IP解决方案

合见工软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多产品线并行研发,在数字芯片EDA技术达到创新引领的同时,在技术更为领先、挑战更复杂的数字芯片设计和验证领域已有多项创新成果,填补了部分国产EDA工具关键点的技术空白,展现了合见工软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对客户的支持能力。

国产容量新高度:全场景验证硬件系统彰显自主创新力

AI智算、HPC超算、AD/ADAS智驾、5G、以及超大规模网络等应用领域,正推动芯片设计的规模、功能集成度和软硬件系统级复杂度大幅提升。这对验证工具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带来了多样化场景验证的挑战。验证工具除了必须为芯片设计开发提供更快速准确的编译和更高效的调试能力,还必须具备更灵活、更统一的全场景验证平台。这不仅可提升故障纠错效率和验证吞吐量,还能降低大规模复杂芯片流片的风险,并为软硬件协同仿真验证提供强大的数字孪生能力。

合见工软宣布推出数据中心级全场景超大容量硬件仿真加速验证平台UniVista Hyperscale Emulator(简称“UVHP”),为国产自研硬件仿真器中首台可扩展至460亿逻辑门设计的产品,并支持多系统进一步扩展,可大幅提升仿真验证效率,缩短超大规模芯片的仿真验证周期。超大容量硬件仿真加速平台UVHP基于合见工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专有硬件仿真架构,采用先进的商用FPGA芯片、独创的高效能RTL综合工具UVSyn、智能化全自动编译器,以及丰富的高低速接口和存储模型方案,为超大规模ASIC/SOC的仿真验证提供强大支持。

合见工软副总裁吴秋阳先生表示:“合见工软从成立伊始,一步一个脚印,每年都会推出新一代的硬件验证产品,此次最新推出的硬件仿真加速平台UVHP,容量规模已经两年间的三代产品提升了两个数量级。同时UVHP具有四大优势,包括自研的编译设计方法学,可以大幅提升编译效率、运行性能和迭代加速;高效准确的全波形调试技术;高效率运行时硬件管理,可以优化硬件平台使用效率,缩短运行时间;最后UVHP具有完备接口与存储方案支持的数据中心计算模式,并可以与合见工软混合虚拟原型方案结合,提供多用户全场景功能验证与开发,将设计周期进一步左移。”

5.png

合见工软全新推出的硬件仿真加速验证平台UVHP,达成了国产自研硬件仿真加速平台的能效和容量新高度。该平台将硬件仿真系统的算力提升至数据中心级别,系统规模支持1.6亿门到460亿门可调,是目前国产同类产品中容量最大的,同时其性能可对标国际先进产品。全场景验证模式包括纯硬件环境、XTOR和Hybrid等多种方案,为芯片系统级软硬件协同设计及验证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

客户评价:

燧原科技COO张亚林表示:“我们与合见工软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在我们之前的算力芯片项目中,合见工软的UVHS双模工具作为主要验证平台,凭借出色性能和全面的智算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我们AI软件算法的开发效率,获得工程团队的一致好评。我们一直期望合见工软推出更高集成度的大容量硬件加速器,如今UVHP平台的问世,填补了国产商用硬件加速器在千片FPGA规模级别的空白。我们期待UVHP以及其配套虚拟平台和hybrid方案在未来项目中的表现,会继续与合见工软携手,共同推动国产算力平台的发展。”

更多产品信息,请访问:https://www.univista-isg.com/site/product_detail/350

国内首发!创新商用级单系统先进原型验证平台

FPGA原型验证平台能够实现更快的软件运行速度,大幅缩短软件运行时间和验证迭代周期,同时也使得软硬件协同数字孪生设计开发成为可能,助力加速芯片上市。随着用户设计的复杂度、灵活度等需求的挑战不断涌现,芯片验证亟需更大规模且兼具灵活性、易用性及更高性能的单系统原型验证平台。

合见工软推出全新一代商用级、单系统先进原型验证平台PHINE DESIGN Advanced Solo Prototyping(简称“PD-AS”),搭载AMD新一代超大自适应SoC——AMD Versal™ Premium VP1902 Adaptive SoC,采用先进工艺,整体设备性能提升两倍以上,并配套灵活便捷的操作界面、丰富多种的接口方案,可覆盖更大规模的芯片验证场景,将广泛应用于5G-WIFI通讯、智算、AIoT、智能汽车、RF-导航、RSIC-V IP、VR/AR等行业领域。

合见工软副总裁陆嘉鋆先生介绍道:“从第一代产品不到500万⻔的验证规模,到今天最新一代近亿⻔规模,PHINE DESIGN产品系列历经10多年5代产品的迭代,同时也⻅证了国产EDA原型验证产品的发展历程。全新一代PD-AS产品除了主芯片升级带来的资源扩容和性能提升外,在调试和下载等客户常用的功能方面也进行了全面升级和加强,从而提升了整体的验证效率。” 同时,陆嘉鋆还介绍了多种PD-AS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ARM处理器、智算芯片和RISC-V设计的验证解决方案,及助力小规模的推理计算类芯片的功能验证场景,为客户提供了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6.jpg

合见工软全新一代PD-AS原型验证平台,可用于SoC、IP等芯片验证领域,适配各种验证场景需求,缩减测试进程,加快芯片面市,平台具有更大容量,等效逻辑门数约1亿门,比起上一代产品扩大了两倍以上;更快的速度及更丰富的接口扩展方案,覆盖了尽可能多的应用场景。

客户评价:

赛昉科技董事长兼CEO徐滔表示:

“在开发和验证过程中,效率至关重要。赛昉科技通过先进的设计环境,能够快速定制符合客户需求的CPU,而验证和软件验证是确保质量的关键环节。客户对高质量产品的期望,促使我们对所有RISC-V IP进行全面的验证工作,包括功能验证、回归测试以及整个软件栈的验证。为此,我们借助合见工软单系统先进原型验证平台PD-AS系列1902平台和全场景验证硬件系统UVHS开展这些任务。前者用于单核和双核的开发,后者则适用于规模更大的四核以上系统。通过这些平台,赛昉每天能够执行数万亿次周期,大幅提升了开发过程中的验证效率和问题识别速度。

随着产品复杂度和规模的不断提升,合见工软超大容量硬件仿真加速验证平台UVHP将持续支持赛昉未来的项目开发。UVHP卓越的性能和RTL调试能力,将帮助赛昉在更复杂的设计中实现快速验证和调试,加速复杂RISC-V核心的开发流程。”

更多产品信息,请访问:https://www.univista-isg.com/site/product_detail/359

助力半导体测试迈向新高度,国产自研DFT全流程平台

为了满足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等场景对大算力的需求,芯片尺寸和规模越来越大,单芯片晶体管多达百亿甚至千亿级别。同时,高阶工艺和先进封装如Chiplet等技术的应用,也大大增加了芯片的集成度与复杂度,设计与制造过程中芯片出现故障的几率大幅提升,对芯片测试DFT解决方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快速精准地发现故障,修复或者避开故障从而提升良率。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测试覆盖率,将一些测试流程左移,以减少缺陷逃逸率,避免增加成本或延误产品上市时间。

合见工软宣布推出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测性设计(DFT)全流程平台UniVista Tespert。该平台集成了一系列高效工具,包括最新推出的高效缺陷诊断软件工具UniVista Tespert DIAG、高效的存储单元内建自测试软件工具UniVista Tespert MBIST,以及合见工软此前推出的测试向量自动生成工具UniVista Tespert ATPG。UniVista Tespert致力于为工程师提供更高效、更高质量的完整芯片测试平台化工具,满足现代芯片设计复杂度和封装技术挑战,助力客户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最新推出的UniVista Tespert DIAG是一款创新高效的缺陷诊断软件工具,自主研发了高效准确的诊断引擎,采用新一代数据结构,支持压缩和非压缩的测试向量诊断技术。其图形化界面提供了缺陷全景对照,帮助工程师快速定位和解决系统性缺陷,大幅提升芯片测试效率,加速产品上市时间。

同时推出的UniVista Tespert MBIST是一款先进存储单元自测试工具,集成了先进的IJTAG接口协议,提供直观易用的图形界面,支持多种测试算法和灵活的设计规则检查引擎。通过UVTespert Shell自动化平台,它有效提高了测试设置的效率和可靠性,特别针对先进工艺如FinFET进行了优化,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的存储单元测试解决方案

客户评价:

类比半导体高级总监王海金表示

“合见工软DFT全流程平台UniVista Tespert为我们在测试领域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产品测试效率和可靠性。更值得一提的是,UniVista Tespert DIAG的图形化界面和高效的诊断引擎让我们能够更快速地定位和解决芯片缺陷,这对我们的项目进展至关重要。类比半导体作为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汽车智能驱动、线性产品、数据转换器等领域的芯片设计,产品主要面向工业和汽车等市场。与合见工软的深化合作,将帮助类比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芯片,为世界科技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底层的芯片支持。”

青芯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DFT技术总监吕寅鹏表示:

“合见工软UniVista Tespert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DFT工具,帮助我们应对复杂芯片设计和测试的挑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我们在使用UniVista Tespert MBIST时,发现该工具对存储单元的测试管理非常有力,为我们的芯片设计团队提供了更多的设计自由度。我们相信这款工具能够得到更多地广泛应用,为芯片制造业带来更加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合见工软DFT研发首席架构师唐华兴表示:“UniVista Tespert为芯片设计和测试工程师大幅提升了便利性和效率。UniVista Tespert DIAG是创新自研的缺陷诊断与全景对照分析工具,以其创新技术和高效性能,为芯片缺陷诊断分析带来了重大突破。UniVista Tespert MBIST的推出,提升了存储单元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们相信,UniVista Tespert将助力芯片制造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UniVista Tespert将持续推进存储单元自测试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带来更多的价值。”

UniVista Tespert是合见工软更广泛的数字实现EDA产品组合的重要产品之一,目前已经实现了在汽车电子、高阶工艺芯片等领域的国内头部IC企业中的成功部署,应用于超过50多个不同类型芯片测试。

更多产品信息,请访问:

UniVista Tespert MBIST:https://www.univista-isg.com/site/product_detail/352

UniVista Tespert DIAG:https://www.univista-isg.com/site/product_detail/353

助力智算,IP先行:完整IP集合打造大算力芯片强力引擎

合见工软宣布推出五款全新全国产自主知识产权高速接口IP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了创新、高可靠性、高性能的网络IP、存储IP及Chiplet接口IP解决方案,应对智算时代所带来的网络互联、先进封装集成、高数据吞吐量等诸多挑战。

合见工软副总裁刘矛表示:“在算力蓬勃发展的时代,算力芯片对于系统对于存储和互联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并对接口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靠的传输,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更低的功耗和更复杂的应用场景。从传统的DDR5或LPDDR5,演进到HBM3更高的数据带宽,除此之外,互联方面也有很多的创新技术,包括芯片之间的互联,以及跨板卡的大规模组网互联。合见工软可以为客户提供可靠的先进接口IP整体解决方案,包括UCIE、PCIE 5、RDMA、HBM 3/E、DDR 5、LPDDR 5、以太网等IP产品。同时新的接口应用对于封装技术和 SIPI也带来全新的挑战,合见工软也从实际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封装设计经验,帮助客户解决在面对新的应用场景和封装形式时在接口实现和使用上的一系列挑战。”

  • UniVista UCIe IP——突破互联边界、下一代Chiplet集成创新的全国产UCIe IP解决方案

随着各类前沿高性能应用对算力、内存容量、存储速度和高效互连的需求持续攀升,传统大芯片架构的设计和能力越来越难以及时满足这些需求。Chiplet集成技术的出现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使得各个厂商能够在芯片性能、成本控制、能耗降低和设计复杂性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作为Chiplet集成的关键标准之一,UCIe以开放、灵活、高性能的设计框架为核心,实现了采用不同工艺和制程的芯粒之间的无缝互连和互通。通过统一的接口和协议,UCIe可大幅降低同构和异构芯粒集成的设计复杂度,使设计人员能够更加专注于各个芯粒的功能实现和优化,从而加速产品开发进程。

UniVista UCIe IP产品已在智算、自动驾驶、AI等领域的知名客户的实际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在真实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表现和稳定可靠的品质。合见工软UCIe IP先进制程测试芯片现已成功流片,成为IP领域第二个经由硬件验证过的先进制程UCIe IP产品。

为保障芯片的高性能、低功耗,应对AI、ML、HPC等应用场景的发展,合见工软推出全国产Memory接口解决方案,包括:

  • UniVista HBM3/E IP——拓展大算力新应用、加速存算一体化的全国产HBM3/E IP解决方案

UniVista HBM3/E IP包括HBM3/E内存控制器、物理层接口(PHY)和验证平台,采用低功耗接口和创新的时钟架构,实现了更高的总体吞吐量和更优的每瓦带宽效率,可帮助芯片设计人员实现超小PHY面积的同时支持最高9.6 Gbps的数据速率,解决各类前沿应用对数据吞吐量和访问延迟要求严苛的场景需求问题,可广泛应用于以AI/机器学习应用为代表的数据与计算密集型SoC等多类芯片设计中,已实现在AI/ML、数据中心和HPC等领域的国内头部IC企业中的成功部署应用。

  • UniVista DDR5 IP——突破数据访问瓶颈、灵活适配多元应用需求的全国产DDR5 IP解决方案

UniVista DDR5 IP包括DDR5内存控制器、物理层接口(PHY)和验证平台,采用先进的设计架构和优化技术,经过严苛的实际应用场景验证和深度评估,可帮助芯片设计人员实现高达8800 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单个最高64 Gb容量的内存颗粒,256 GB容量的DIMM并集成ECC功能,解决企业级服务器、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领域对高可靠性、高密度和低延迟内存方案的场景需求问题,可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高端消费电子SoC 等多类芯片设计中,已实现在云服务、消费电子、服务器/工作站等领域的国内头部IC企业中的成功部署应用。

  • UniVista LPDDR5 IP——大容量、高速率、低功耗的全国产LPDDR5 IP解决方案

UniVista LPDDR5 IP包括LPDDR5内存控制器、物理层接口(PHY)和验证平台,采用优化的设计架构,经过多种实际应用场景验证和评估,可帮助芯片设计人员实现高达8533 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单个最高32 Gb容量的内存颗粒,并集成ECC功能,解决移动设备、IoT、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对高性能、低功耗和小尺寸内存方案的场景需求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IoT和汽车电子SoC等多类芯片设计中,已实现在移动设备和IoT等领域的国内头部IC企业中的成功部署应用。

合见工软全新推出国内领先的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的智算网络IP解决方案UniVista RDMA IP,助力智算万卡集群,主要功能包括支持200G、400G带宽的完整RoCEv2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编码层,可帮助芯片设计人员实现快速的RDMA功能集成,解决智算芯片的高带宽需求问题,可广泛应用于AI、GPU、DPU等多类芯片设计中,相比于传统25G/50G RDMA互联方案,性能更领先,已实现在AI和GPU等领域的国内头部IC企业中的成功部署应用。

合见工软副总裁杨凯介绍道:“现在智算芯片上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在万卡甚至十万卡规模下进行组网计算,在智算互连网络当中,需要不同类型的网络来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运行。合见工软针对推理和训练用的智算芯片组网,推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PAXI Core,可支持内存语义的Chip-to-Chip互联协议层;RDMA Core,支持RoCEv2协议,QP数量可配置,支持重传和多种标准操作;以及成熟的以太网控制器,包括物理层和链路层IP,和额外的L1/L2 Retry功能。上述IP组合支持智算芯片灵活的组网方案,并已在国内一线 GPU 和 AI 芯片厂商得到选用。”

  • UniVista RDMA IP——助力智算万卡互联、200G和400G高性能的全国产RDMA IP解决方案。UniVista RDMA IP的四大优势包括:

o更高的带宽利用率:支持超频点应用,比标准以太网提供多10%的带宽;支持灵活支持可配置报文头,包括可配置前导码、IPG、MAC帧头;支持超长报文,报文长度最高可达32K bytes。

o更高的可靠性:支持RDMA的传输层的端到端重传,重传完成时间达到10us量级;提供基于以太网MAC层的端到端重传,重传完成时间达到us量级;支持以太网PHY层的点到点重传,重传完成时间达到100ns量级。

o更灵活的组网方式:支持基于以太网PHY层协议的点到点直连;支持以太网PHY配置1拆2、1拆4,灵活支持8卡、16卡、32卡全互联;RDMA QP数量,WQE数量可配置,与直连协议可切换。

o更低的延迟:优化FEC低延迟模式,在已有的RS272算法上进一步降低FEC的解码延迟;提供PAXI直连模式,通过以太网物理层实现C2C连接,降低延迟;简化UDP/IP以及MAC层协议,提供简化包头模式。

合见工软的高速接口IP解决方案已实现了国产化技术突破,引领智算、HPC、通信、自动驾驶、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大算力芯片的性能突破及爆发式发展。

更多产品信息,请访问:https://www.univista-isg.com/site/high_performance

解决高速、多层PCB设计挑战:国产首款高端大规模PCB设计平台

随着电子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核心功能极大程度地依赖于高性能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大规模、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将电子系统的信号种类、数量、系统互连关系变得异常复杂。要实现复杂系统的精确描述,以确保电子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对PCB及原理图设计方法与流程的更新换代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大规模、小型化、高密度、高速率已经成为板级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UniVista Archer平台是首款国产自主自研的高性能大规模PCB和原理图设计工具,支持的PCB设计规模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够实现更高密度的布局布线,并保障更快的软件运行速度,助力更智能化电子系统产品的发展。

合见工软宣布推出新一代电子系统设计平台UniVista Archer,作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首款高端大规模PCB设计平台,满足日益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需求,解决高速、多层PCB设计中带来的设计与仿真挑战,为电子系统和PCB板级设计工程师带来更高的性能与可靠性,并支持客户历史设计数据导入,易学易用。UniVista Archer平台包括领先的一体化PCB设计环境UniVista Archer PCB和板级系统电路原理设计输入环境UniVista Archer Schematic两款产品,采用全新的先进数据架构,部分产品性能大幅提升,精准洞察用户的需求习惯,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复杂功能需求,为现代复杂电子系统提供一体化的智能设计环境。

合见工软系统级EDA市场产品总监戴维表示:“UniVista Archer平台历经三年研发,深度融合创新的底层架构,合见工软自主研发了完整的PCB板级设计工具,并已经过多家行业头部客户的严格测试,UniVista Archer系列在各类产品及多样化的设计场景中均表现出色。同时,合见工软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够助力智算相关的产品设计。智算领域的板卡、服务器主板、子板、相关的网关、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PCB设计,都可以应用UniVista Archer系列PCB和原理图实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客户评价: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吴振海表示:

“合见工软UniVista Archer PCB 、UniVista Archer Schematic产品在我们多个产品线进行了设计、验证。在使用合见工软的工具设计周期中,设计数据精准,符合我们公司的设计要求。另外合见工软的PCB工具支持导入行业内主流的PCB设计数据,其导入数据的完整性和还原度也非常优秀。除了产品本身,合见工软技术团队的支持力度和响应速度,让我们充分感受到EDA工具本土化的优势。”

合见工软现可提供覆盖“元器件库+数据管理+流程管理+设计工具”的电子系统级EDA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在系统级EDA工具的高端市场上,全面展示了合见工软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

更多产品信息,请访问:

UniVista Archer PCB:https://www.univista-isg.com/site/product_detail/327

UniVista Archer Schematic:https://www.univista-isg.com/site/product_detail/326

欲了解更多详情或购买相关产品,欢迎垂询:sales@univista-isg.com

关于合见工软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合见工软”)作为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工业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以EDA(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领域为首先突破方向,致力于帮助半导体芯片企业解决在创新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关键问题,并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www.univista-isg.com

围观 9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9月24日——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合见工软”)宣布推出新一代电子系统设计平台UniVista Archer,作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首款高端大规模PCB设计平台,满足日益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需求,解决高速、多层PCB设计中带来的设计与仿真挑战,为电子系统和PCB板级设计工程师带来更高的性能与可靠性,并支持客户历史设计数据导入,易学易用。UniVista Archer平台包括一体化PCB设计环境UniVista Archer PCB和板级系统电路原理设计输入环境UniVista Archer Schematic两款产品,采用全新的先进数据架构,部分产品性能大幅提升,精准洞察用户的需求习惯,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复杂功能需求,为现代复杂电子系统提供一体化的智能设计环境。

1.png

新一代电子系统设计平台UniVista Archer的三大优势:

01 支持大规模PCB设计:PCB层数不受限制,pin数高达百万规模,满足复杂大规模电子系统的设计需求,同时保证高性能与高可靠性。

02 支持客户历史设计数据导入:兼容性强,为设计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03 易学易用:支持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和偏好定制快捷键、客制化菜单等,用户友好,轻松上手。

随着电子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核心功能极大程度地依赖于高性能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大规模、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将电子系统的信号种类、数量、系统互连关系变得异常复杂。要实现复杂系统的精确描述,以确保电子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对PCB及原理图设计方法与流程的更新换代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大规模、小型化、高密度、高速率已经成为板级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UniVista Archer平台是首款国产自主自研的高性能大规模PCB和原理图设计工具,支持的PCB设计规模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够实现更高密度的布局布线,并保障更快的软件运行速度,助力更智能化电子系统产品的发展。

创新的UniVista Archer平台,与合见工软此前推出的协同设计平台UniVista Integrator、电子系统研发管理环境 UniVista EDMPro,以及与合作伙伴索辰科技共建的“国产系统级多物理场协同仿真”解决方案,共同构建了合见工软 “元器件库+数据管理+流程管理+设计工具” 的电子系统级的EDA解决方案。

板级系统电路原理设计输入环境

芯片集成度、高速传输技术、PCB工艺技术的不断演进使得电子系统功能设计与互连定义变得日趋复杂,原理图设计已成为系统功能与逻辑设计的重要环节。

UniVista Archer Schematic板级系统电路原理设计输入环境,支持基础元件库的统一化创建与管理,并在统一的设计环境中完成元件的选型与系统互连定义。支持模块电路的创建与设计复用,并能够通过设计规则检查,实现对电路原理设计中各类对象的数据完整性、一致性、正确性的自动化检查验证。同时,支持可配置的元件物料表与网表的输出,驱动后端的PCB设计与制造过程,确保前后端数据的一致,助力企业实现产品研发效率与可靠性的提升。

UniVista Archer Schematic是一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级EDA产品,具有优秀的开发性、易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组件化集成等特点。基于对高科技电子研发企业的特点与业务需求的深刻理解,快速实现新功能的开发与迭代。

功能优势包括

  • 统一的元件库创建与管理

  • 高效的设计复用机制

  • 全面的设计方法

  • 严谨的设计验证机制

  • 良好的设计数据兼容性

一体化PCB设计环境

当前,电子系统设计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对于更高性能、更紧凑、更可靠的电路板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同时,设计师们也需要应对日益复杂的电路布局,更紧迫的交付时间,更频繁的产品迭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款优秀的PCB设计工具变得尤为重要。

UniVista Archer PCB作为领先的一体化PCB设计环境,支持复杂大规模电路板设计,支持在统一的设计环境中完成从原理图网表导入到光绘等生产数据输出的全流程。它拥有高效灵活的铜皮设计,简单易用的走线推挤功能,具有丰富的规则约束管理和严谨的DRC检查,支持电子系统设计全流程上完整的交换数据输入输出,支持输出经过验证的光绘和打孔数据,以及完整准确的客户历史设计数据导入。

UniVista Archer PCB是一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级EDA产品,具有优秀的稳定性、易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等特点。基于对高科技电子研发企业的特点与业务需求的深刻理解,快速实现新功能的开发与迭代。

功能优势包括

  • 高效快速的铺铜设计

  • 简单灵活的走线设计

  • 丰富的规则约束和严谨的DRC检查

  • 精确多样的数据交换

  • 准确的经过验证的生产数据输出

  • 完善准确的客户历史设计数据导入

客户评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吴振海表示:

“合见工软UniVista Archer PCB 、UniVista Archer Schematic产品在我们多个产品线进行了设计、验证。在使用合见工软的工具设计周期中,设计数据精准,符合我们公司的设计要求。另外合见工软的PCB工具支持导入行业内主流的PCB设计数据,其导入数据的完整性和还原度也非常优秀。除了产品本身,合见工软技术团队的支持力度和响应速度,让我们充分感受到EDA工具本土化的优势。”

“合见工软系统级EDA团队自2021年起,运用工业软件的尖端技术,并深度融合创新的底层架构,自主研发了UniVista Archer PCB与UniVista Archer Schematic产品。这两款产品精准对接中国市场需求,作为纯国产的全流程板级设计解决方案,展现了卓越的性能。它们不仅支持超大规模的板级PCB设计,具备处理10万PIN以上复杂项目的能力,还兼顾高速、高密度的设计需求。”合见工软副总裁吴晓忠表示,“经过与多家行业头部客户的紧密合作,历经一年多的严格测试与优化,UniVista Archer系列在各类产品及多样化的设计场景中均表现出色。在合见工软的板级设计平台上,用户能够顺利地完成从建库、原理图设计、PCB布局布线到生产数据输出、投板生产的整个设计流程。其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均达到行业成熟工具的标准,标志着UniVista Archer已成为一款成熟可靠、商用级别的板级系统设计软件。”

新一代电子系统设计平台UniVista Archer是合见工软更广泛的系统级EDA产品的重要部分,平台包含的一体化PCB设计环境UniVista Archer PCB和板级系统电路原理设计输入环境UniVista Archer Schematic,组成了完整的复杂电子系统设计及PCB板级设计解决方案,已实现在人工智能、云计算、通信、智能汽车、智能手机等领域的国内头部企业中的成功部署应用。

合见工软现可提供覆盖“元器件库+数据管理+流程管理+设计工具”的电子系统级EDA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在系统级EDA工具的高端市场上,全面展示了合见工软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

来源:合见工软 UNIVISTA

围观 1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9月24日,在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正式发布最新高端Wi-Fi 7路由器——华为路由 BE7系列,包括华为路由 BE7和华为路由 BE7 Pro两款。华为路由 BE7系列在代际、速率、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为用户带来快又稳的上网体验。

1.jpg

最新华为路由 BE7系列支持6500兆级速率[1],游戏观影,即点即享。搭载华为超薄膜天线,对天线技术和设计进行创新,带来更广泛的覆盖能力,且厚度仅为0.188mm,力求实现性能和美观的平衡。华为路由 BE7系列也是华为首款搭载飓风散热的Wi-Fi 7路由器,高负荷状态下自动散热,为巅峰性能保驾护航。

Wi-Fi 7 速率高达6500兆级1,游戏观影,游刃有余

4K/8K高清观影、在线玩互动游戏、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同时连网等场景,对家庭网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只有性能更强大的路由器才能在新场景下胜任连接中心的角色,支撑影音办公、游戏娱乐的流畅运行。作为华为推出的最新高端Wi-Fi 7路由器,华为路由 BE7系列速率高达6500兆级1,最快3秒即可下载完一部高清电影[2],即使面对海量下载需求也能游刃有余。

2.png

华为路由 BE7系列采用双频聚合技术[3],让设备可以同时连接2.4GHz频段和5GHz频段上网,中远距离轻松提速3,在家中随意移动都能享受顺畅网络。4K QAM调制方式让上网峰值速率提升至120%[4],近距离接收信号量更大。Multi-RU技术允许将多个RU分配给单用户使用,降低传输延时[5],在多设备同时连网的情况下保障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华为路由 BE7 Pro配备全2.5GE网口,能满血发挥千兆以上带宽的真正实力,突破带宽升级瓶颈。作为LAN口使用,可以连接NAS类设备,在家中组建高速数据中心,无论是处理海量的照片和视频文件,还是备份多个设备的数据,都能轻松胜任。连接电脑玩游戏,则会优先传输游戏数据,就像开了一条VIP通道,在家中有其他人同时用网的情况下,让玩家享有最优先的网络带宽分配权,团战开黑不掉队。

超薄膜天线设计,信号稳定覆盖,轻松穿墙

网络覆盖范围同样是影响用户上网体验的关键因素。华为路由 BE7系列的超薄膜天线设计,对比普通天线能传输更强劲的信号,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6]。通过滤波结构设计降低了2.4G和5G天线的干扰,可以将2根天线摆放在一块也不互相受影响。天线厚度仅为0.188mm,薄如蝉翼,而且对比普通天线有着更低的信号损耗,实现稳定覆盖,轻松穿墙。

3.jpg

传统路由器在面对复杂的家庭布局时,往往会因为墙壁和其他障碍物的阻隔而导致信号衰减,影响使用体验。华为路由 BE7系列采用引向结构设计,有效提升了信号的传输效率和覆盖范围,可将信号引导至传统信号死角位,带来广阔、强劲的信号。配合6颗高性能非线性信号放大器,Wi-Fi信号得到有效的增强,高速率性能提升60%[7]

高性能的路由器在高负荷运转的时候,CPU都会因为负荷过大达到非常高的温度。华为路由 BE7系列搭载飓风散热,当检测到机身温度升高时,会自动启动进行降温,保持稳定状态。

智能游戏加速,团战开黑,火力全开

对于游戏玩家而言,网络延迟是影响游戏体验的关键因素。华为路由 BE7系列搭载了Game Turbo 2.0技术,专门为游戏场景优化网络通道,可以降低大约37%8左右的网络时延,让玩家获得更精准的操作反馈和更流畅的竞技体验,在激烈团战中大显身手。目前,华为路由 BE7系列支持160多[8]款热门端游手游加速,搭配华为手机能够加速上千款手游。

4.png

此外,凭借在中远距离良好的信号覆盖能力,即便隔着两到三堵墙,华为路由 BE7系列仍然能够保持低延迟,让玩家即便在以往家中信号相对薄弱的区域,如卧室、浴室或厨房等,仍能拥有高质量的游戏体验,让用户游戏中快人一步,抢占先机。

丰富的智慧功能,满足个性化用网需求

家庭上网活动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化,拥有智慧功能的路由器才能满足不同家庭成员个性化的上网需求。华为路由 BE7系列的智慧功能不但丰富多样,而且界面设计简洁,使用流畅。

其中,儿童上网保护功能支持通过华为智慧生活App,选择特定设备为儿童上网设备,拦截上网设备的支付行为[9],还可以让家长规划孩子的上网时段和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从小培养健康的数字生活方式。还支持通过路由预置或手动添加不良网址,防止孩子接触不良信息,打造绿色健康上网环境。

5.png

三步配网、华为路由换机备份[10]、可视化智能诊断,则将困扰网络小白用户的常见问题逐一击破,让不懂网络的新手也能通过简单的操作,轻松换机和设置路由器,自行处理常见网络故障。

针对网络时代人们关心的信息安全问题,华为路由 BE7系列具有防暴力破解、局域网防火墙及摄像头安全等多种防护手段,可以有效防止恶意设备入侵和隐私泄露,让用网更安全。

华为路由 BE7系列不仅仅是一款硬件性能强劲的高端Wi-Fi 7路由器,更是一个集速度、覆盖、稳定、安全和智能于一体的优秀家庭网络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华为路由器全球累计发货量超1亿台,成为万千家庭的选择。

华为路由 BE7 Pro搭载4个2500兆网口,售价699元;华为路由 BE7搭载2个2500兆网口和2个千兆网口,售价599元。华为路由 BE7 Pro于2024年9月24日0:00开启首销,华为路由 BE7于2024年9月27日0:00开启首销,用户可登录华为官网及华为商城了解更多详情。


[1] 6500 Mbps 为路由器的无线速率规格级别,包含 2.4GHz 频段速率 688 Mbps,5 GHz 频段速率 5765Mbps,实际速率视环境、终端设备而定。

[2] 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实际收益视环境、终端设备而定。

[3] 双频聚合功能需搭配支持 Wi-Fi7 设备使用。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对比无不支持双频聚合的产品。支持灵犀双 Wi-Fi 功能的设备型号详情请查看:

https://consumerhuawei.com/cn/support/content/zh-cn15945076/?source=weknow

[4] 相较于 1024 QAM 技术的 5 GHz 频段理论速率计算得出。

[5] Multi-RU 支持给单用户高效分配RU资源。

[6] 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对比华为路由 AX6 系列在中远距离的5G频段信号强度覆盖。

[7] 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对比华为路由 AX6 系列在中远距离后的5G频段速率。

[8] 目前支持 160 多款热门端游手游。若搭配华为手机(HarmonyOS 或 EMUI 10.0 及以上系统),可支持加速的手游数量达上千款。时延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开启游戏加速和关闭游戏加速前后对比。

[9] 该功能通过业务识别实现,当前并不能限制所有的游戏、视频、社交 App,配置好路由器后,可被限制的App 列表,通过华为智慧生活 App →路由器 →儿童上网保护功能查看。

[10] 支持华为路由器新旧机换机备份,需在旧机上开启一键备份。

围观 7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