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Gartner高级首席分析师雷丝

Gartner 研究总监闫斌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张桐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风靡全球,大多数企业都希望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创新,以收获更多的业务成果。为支持业务,中国的首席信息官(CIO)通常将节约成本和提高收入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目标,并期望AI工具的采用能够支持这些目标的实现。

然而,企业往往更着眼于通过GenAI等技术来颠覆游戏规则、带来巨大影响力,却忽略了简单的日常型AI也能带来为企业带来很多机会,比如帮助企业提高运营速度和效率。根据Gartner生成式人工智能2024年规划调研,49%在生产环境中实施GenAI并正在跟踪结果的职能部门领导者表示,生产力提高是他们使用GenAI实现的最大收益。

在中国部署数字技术的CIO可以通过以下三大策略,为新一波GenAI工具做好准备,从而推动生产力的提高。

使用生产力区域评估日常型AI的价值

根据2022Gartner中国AI调研,当涉及AI领域的中国领导者被问及引入AI的主要目标时,44%选择了削减成本,而28%选择了增加营收。对GenAI以及更广泛的AI或任何技术来说,其价值衡量和价值实现通常体现在一个具体用例、领域或行业上。

尽管生产力指标通常可以预测未来价值,但大部分成果并不能直接体现为财务上的收益,比如立即降低成本。在短期内使用矩阵计算这些指标具有挑战性,需要耐心进行长期转型。要确定GenAI对信息工作者生产力的影响,就需要了解集体工作活动。

由于以信息为中心的工作并非严格的任务驱动型,因此要更好地评估个人和团队的生产力,可以在任务之外将所有生产力相关的活动纳入评估范围。图1说明了企业如何将生产力指标扩展到以信息为中心的工作中常见的“生产力区域”。对于以信息和知识为中心的工作来说,将工作模式定义为“区域”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有助于确定可以改进的方面。

1:适用于信息工作的通用生产力区域

1.png

确定GenAI带来的速赢机会

GenAI正在迅速成为各种数字办公场所应用的嵌入式功能。中国的供应商迫切希望在应用中推出合规的GenAI功能、服务和产品。鉴于中国市场的独特格局,供应商应确保引入的日常型AI功能符合中国的用户模式。

企业可以从评估GenAI带来的速赢机会开始,在现有应用中提供以下GenAI功能,增强员工的日常工作活动:

  • 效用:有效召开会议

  • 效率:轻松创建内容

  • 赋能:解锁海量知识

  • 参与:随时随地辅助

CIO应该从这些应用入手,而非复杂的大语言模型。同时,GenAI的功能和用例仍处于新兴阶段,尚未实现广泛采用且效果验证仍不明确。CIO应制定长期AI战略,探索新兴趋势和有效方法,以增强当前对应用的使用,发现新机会和改进领域。

实施AI治理,实现高效且负责任的AI使用

根据微软和领英的《2024年度工作趋势指数报告》,AI在知识型员工中使用广泛,而其中部分采用是自发的,这导致新的风险也随之进入数字办公场所。使用自有AI工具可能会带来泄露敏感信息的风险。此类风险因子应定期解决、管理和检测。CIO应与企业各部门的利益相关方合作,确保企业对AI的使用进行适当的管理。

企业应教育员工了解GenAI应用的潜在风险,以确保负责任和合乎道德地使用GenAI技术。这对于有效实现风险管理战略至关重要,也是AI素养地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企业机构提供可行动的客观洞察,推动企业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作出明智决策,实现卓越业绩。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20日,浪潮信息边缘计算合作伙伴大会在安徽举行。浪潮信息提出,未来,一切计算都将具备AI的能力,智能应用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正在企业边缘侧加速落地,驱动边缘计算向边缘智算演进。

边缘智算是AI在行业和企业应用落地的关键。浪潮信息将依托融携实验室加强与伙伴的联合创新,实现边缘AI解决方案从0到1的创新,并与伙伴共同发起"边缘共行者计划",面向多样化的边缘场景,发布多项边缘智算解决方案,通过对定制化方案的标准化开发,推动优选解决方案在千行百业的批量化落地。同时,面向边缘智算变革,浪潮信息在会上宣布全面升级边缘智算产品家族矩阵,四大算力平台全线支持多元AI算力,三大软件栈朝向更智能的方向演进,为边缘AI创新提供全栈、极致、智能、开放的边缘智算底座。

一切计算皆AI,边缘计算向边缘智算演进

基于生成式AI所展开的全面创新,正推动AI算力渗透进每一个计算设备里,这种变革不仅发生在云端,更发生在边缘侧。据Gartner预测,到2026年,全球80%的企业将在其业务中引入生成式AI,其中边缘场景下的AI普及率将达到50%,AI将成为边缘场景的重要负载。

浪潮信息边缘计算产品线总经理孙波认为,边缘AI让智能更接近设备本身,提供低延时、更安全、更强数据隐私保护的智能算力,边缘计算到边缘智算的迈进将重塑企业的业务模式、运营模式。

事实上,边缘AI正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比如智能制造场景中,AI大模型和机器人的结合成为新的应用趋势,边缘服务器能够在数据产生侧支撑不同参数量的大模型运行,提供本地私有化的部署,提高各类机器人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在自动驾驶场景中,边缘AI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处理能力,使系统能快速响应环境变化并做出恰当决策,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边缘AI所带来的变革将深刻影响到每个人。

"边缘共行者计划"启动,发布多项边缘智算解决方案

千行百业的边缘计算应用场景多种多样,在推动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应用融合落地的过程中,面临产业和技术链条不相匹配、系统间相互独立,生产环境中存在大量不同种类的设备、协议和应用程序,设备接口难统一等问题,需要构建更加标准化、模块化的产品方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合创新落地。继去年发布融携实验室之后,浪潮信息在本届大会上携手伙伴共同启动"边缘共行者计划",通过资源共享、联合创新等方式,实现边缘AI解决方案从定制化到标准化,推动边缘AI在千行百业的批量化落地。

融携实验室解决的是边缘AI解决方案从0到1的问题,而"边缘共行者计划"的使命则是打通从技术、产品、生态和商机的全链条,连接浪潮信息内部专家圈、行业专家圈、生态资源圈,通过创新要素的共享共创,推动标准化的解决方案,释放生态的商业价值。

伴随"边缘共行者计划"的启动,浪潮信息携手伙伴发布多项共行者产品方案。百度智能云、金风慧能、河北工程大学、运营商代表等伙伴,现场分享了百度智能云一见视频AI一体机,新能源无人化场站解决方案,水网智慧调控一体机,通算智接入网一体机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从融携实验室共创的上百个边缘计算解决方案脱颖而出,将加速能源、水利、通信、制造、交通等行业的边缘AI业务部署。

百度智能云工业产品部总经理朱名发表示:"浪潮信息与百度智能云结合双方在边缘计算和视觉AI领域的技术优势,打造了百度智能云一见视频AI一体机,其集成了浪潮信息领先的边缘算力底座及百度智能云一见视觉大模型平台,内置数百种场景化模型和训练产线,低门槛即可训练出百度原厂效果视觉AI模型,通过多模态大模型可快速低成本满足碎片化需求,越用越准,广泛适用于矿山、电力、水务、港口、化工、钢铁和连锁等众多行业,让专业级视觉AI应用落地平民化,助力企业实现基于视觉智能的管理数字化

金风慧能高级解决方案经理张演表示,新能源无人化场站解决方案以浪潮信息新一代服务器产品、软硬件一体化超融合设备、边缘计算产品等作为基础设施平台,通过金风慧能自主研发的GW SCADA Server新能源集中监控软件平台,全面打造新能源企业一体化智慧运营平台,进一步加速推动新能源企业向"无人值守"运营模式的转型。

孙波指出,应用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机会。面向多样化的边缘AI应用场景,浪潮信息将基于边缘共行者计划,加速AI在制造、水利、能源等千行百业的边缘侧落地,通过产业协同创新,加速智慧化边缘方案从定制化走向标准化,实现规模化应用。

产品矩阵全面升级,重磅发布边缘大模型一体机

面向边缘智算变革的全新场景化需求,浪潮信息宣布全面升级边缘计算产品矩阵,边缘微中心、边缘服务器、便携AI服务器和边缘微服务器四大算力平台全线支持多元AI算力,缘脑、缘视、缘智三大软件栈将持续智能增强,为边缘AI创新提供全栈、极致、智能、开放的边缘智算底座。

在产品全面升级的同时,浪潮信息重磅发布首款边缘大模型一体机,为客户开发和部署边缘AI应用,提供开箱即用、训推一体、软硬协同的全栈式边缘智算平台。此次发布的边缘大模型一体机基于元脑NE5260G7边缘服务器,具有多元多模、开放全栈、开箱即用、安全隐私等特点,支持适配多种异构加速芯片,支持多种主流及垂直领域大模型部署、融合了开放的标准软件堆栈,可提供低时延和高性能的边缘推理算力。

而面向当前边缘AI落地最快的自动驾驶场景,浪潮信息发布自动驾驶分布式计算框架AutoDRRT 2.0,针对BEV+Transformer的大模型车端落地的挑战,在计算组件的分布式、高容错及低延时三个核心特点进行技术革新,并实现计算方面,BEV模型扩展效率提升1倍,通信方面,较以太网性能提升14倍,IO方面,GPU_Direct模式将延时下降85%,效率提升近6倍,加速大模型上车。

数据显示,作为最早布局边缘计算的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商,浪潮信息边缘计算服务器连续4年蝉联中国第一,2023年市占率48%领跑中国市场。随着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更进一步融合,浪潮信息将持续完善边缘智算产品及方案,引领边缘计算产品标准和生态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互联网、车路云一体化、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的快速落地。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20日,2024地瓜机器人开发者日暨新品发布在深圳顺利举办。广和通作为地瓜机器人官方授权硬件IDH合作伙伴,受邀出席大会并展示了一系列基于地瓜旭日5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及客户终端,双方共同助力智能机器人商用落地。

地瓜机器人与广和通深度合作

地瓜机器人与广和通深度合作

会上,地瓜机器人宣布推出地瓜旭日5机器人智能计算芯片,基于BPU贝叶斯架构打造,可提供高达10 TOPs的算力,支持端到端计算以及Transformer、BEV、Occupancy等复杂模型和最新算法,预置丰富的CV硬件加速算子,可高效支持机器人全栈计算任务并兼具良好的能耗表现,胜任多种机器人应用场景,例如清洁机器人、割草机器人、陪伴机器人和配送机器人等的强计算需求,以及恶劣使用环境对性能和功耗的严格要求。

地瓜机器人CEO王丛现场发布旭日5机器人智能计算芯片

地瓜机器人CEO王丛现场发布旭日5机器人智能计算芯片

基于地瓜旭日5芯片,广和通与地瓜机器人打造了旗舰级无埋线式割草机解决方案,具备双目VIO&RTK融合定位、AI感知、建图导航、智能回充、断点续割等算法,为大面积草坪割草提供卓越的智能解决方案。

广和通入门级无埋线式割草机解决方案的算力主控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地瓜机器人旭日3,搭载了双核@1GHz的BPU计算架构和四核Cortex-A53@1.5GHz的CPU集群,能够提供5TOPS算力,为AI算法在端侧部署提供强劲保障,支撑割草机器人完成更丰富的应用功能。旭日3作为无埋线式割草机的算力主控,可运行感知、导航、智能回充等算法,适用于中小面积草坪场景。该解决方案包含已适配好的防水摄像头模组及可选的电机驱动板,便于客户快速落地。目前,广和通入门级无埋线式割草机解决方案已成为数家割草机厂商的首选。

现场展示基于地瓜机器人智能计算芯片的广和通割草机解决方案

现场展示基于地瓜机器人智能计算芯片的广和通割草机解决方案

未来,双方将以产品合作为基础,不断探索创新机器人业务模式,为终端机器人提供软硬件一体的智能开发平台,赋能更多行业智能化转型。

地瓜机器人CEO王丛表示:

"面向未来无所不及的机器人+时代,地瓜机器人致力打造高性能的智能计算芯片和软硬协同、端云一体的全链路开发平台,通过与行业客户、生态伙伴深度协作,让更智能的机器人产品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更多的用户带来更便捷、更智能的生活体验。"
广和通AIC产品管理部总经理张泫舜表示:

"未来,AI将提高生产力、激发创造力,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广和通致力于打造能为社会带来积极变革的AI产品。我们很高兴能与地瓜机器人合作,共同为行业客户提供集数据、算法、算力于一体的机器人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快速落地的需求。"

关于地瓜机器人

起步于2015年诞生的地平线,地瓜机器人是业界唯一面向机器人市场打造软硬件通用底座的提供商。承载着「成为机器人时代的Wintel」的品牌初心,地瓜机器人致力为全球机器人前沿科研探索、行业智能应用、机器人创意开发提供全链路的开发基础设施,以高性能的开发平台和全新的开发范式,加速机器智能进化,促进人机和谐伴生。

关于广和通

广和通始创于1999年,是中国首家上市的无线通信模组企业(股票代码:300638)。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广和通提供融合无线通信模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在内的一站式服务,致力于将可靠、便捷、安全、智能的无线通信方案普及至每一个物联网场景,为用户带来完美无线体验、丰富智慧生活。广和通产品种类覆盖蜂窝模组(5G/4G/3G/2G/LPWA)、车规级模组、AI模组、安卓智能模组、GNSS模组及天线产品,助力云办公、移动宽带、智慧交通、智慧零售、智能机器人、智慧安防、智慧能源、智慧工业、智慧家居、远程医疗、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行业数字化转型。了解更多企业信息,请访问广和通官网 https://www.fibocom.com,关注广和通微信公众号"广和通FIBOCOM" ,或官方LinkedIn账号"Fibo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0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CISSOID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合电驱动实验室,共同开展相关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

为各行业提供所需高温半导体解决方案的领导者CISSOID日前宣布:公司已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建立联合电驱动实验室,共同研发针对碳化硅(SiC)功率电子应用的全方位优化、匹配先进电机电控系统,以充分发挥SiC器件的高频、高压、高温、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性能优势,更好满足工业、航空和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广泛需求。

先进电机应用 (如高转速、高频、高功率密度、高温等)需要相匹配的逆变器支持,但业界一直为其开发难度所困扰。CISSOID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建立的联合电驱动实验室近期将推出的基于碳化硅(SiC)功率器仵的完整逆变器参考设计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规划的参考设计将整合CISSOID 公司的SiC高压功率模块和相匹配的集成化栅极驱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控制板和软件,超低寄生电感的直流母线电容和EMI滤波器,直流和相电流传感器其它附件。由此先进电机应用可提供一个全面集成的完整“傻瓜型”逆变器开发平台

这样,针对先进目标电机应用,用户可轻松设置参数与之适配,仅需较少时间即可完成校准,使目标电机正常运转由此来开展各种测试和实验,为最终电机应用的产品定型提供依据,其简易性大大节省研发时间和工程人力资源,为用户快速实现先进电机应用的产品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SiC功率器件的日趋成熟和普及,将大力推动先进电机的应用,同时也会促使逆变器更加“智能化”和“傻瓜化”。

SiC功率器件的高压、高频、高功率密度和高温等优越性能为先进电机应用奠定了基础。然而,用通常需要自己开发所有硬件,然后第三方控制软件集成到他们的设计环境中。这种传统方式非常耗间和工程人力资源并且需要深入了解基于SiC的功率系统设计以及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这样看来,即将推出的完整逆变器参考设计将为用户完成这些费时费力的基础工程工作,使用户可直接利用这一参考设计平台开展测试工作,由此快速地实现先进电机应用的产品化定型。

总之,碳化硅功率器件在导通电阻、阻断电压和结电容方面的性能显著优于传统硅基功率器件,能够支持先进电机应用实现更高的功率体积密度、更高的功率质量密度、更高的开关频率、更高的效率,乃至更高的工作温度并降低冷却系统的复杂程度。然而,实现这些更高性能对电机驱动和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ISSOID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联合开发的这一完整“傻瓜型”逆变器参考设计正是考虑到了为先进电机应用的用户减轻设计难度,节省开发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并快速实现产品化。基于这一“傻瓜型”平台的测试和产品化设计完成后,户可以按照物料清单选择采购整个逆变器的全部材料,或只是购买已整合栅极驱动的碳化硅智能功率模块(IPM)和控制板等核心软硬部件, 而其他组件和逆变器外壳等组件则可从他们的首选供应商处采购这样可以迅速地将逆变器整合到目标电机驱动系统中,并快速地投入先进电机动力总成系统的生产。

“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在实际工业应用中,业界一直都在追求电机和电气的完美整合。如今,工业、航空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先进电机和电气应用将牵引、推动这一追求达到极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郝振洋教授表示。“目前,基于高可靠性SiC器件的应用在匹配电机的电气设计方面已有很大改善;但业界原有的、基于硅器件的门级驱动,可靠性等方面还相对较弱,这已成为了实现高水平应用的瓶颈。CISDOID的高温半导体芯片和封装技术,及其在石油、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领域所积累的高可靠系统设计经验,将极大地帮助我们实现完美的电机和电气一体化设计,满足未来工业、航空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更高需求。”

“我们很高兴能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展开合作;该学院是中国一流的科研机构,拥有完备的科研创新平台,承担了多批国家重要研究项目,并持续推动电机与电气技术向前发展,以及在工业、航空航天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广泛应用。此次双方开展研发合作,将会针对SiC功率电子应用,旨在开发出完全匹配、且经过全方位优化的电机和电控系统,由此为工业、航空及新能源汽车应用提供更为优秀的产品。”CISSOID首席执行官Dave Hutton先生表示。“CISSOID一直都十分注重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融合发展,我们自从募集到来自中国的投资以来陆续已在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方面与中国公司进行了广泛的合作。此次与中国的一流科研机构合作,则进一步凸显了CISSOID力求广泛融入中国半导体产业生态的战略。”

关于 CISSOID - www.cissoid.com

CISSOID公司是为各个行业提供所需高温半导体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基于公司在新能源车及其他交通工具领域内的丰富积淀,我们可提供高效的功率转换和精巧的电机驱动方案:适用于SiC GaN 开关管的高压门级驱动,具备低电感值及增强热性能的功率模块,以及超越AEC-Q100质量标准的、节温175°CTj的超车规级器件。

面向航空、工业和石油及天然气市场,我们专为极端温度与恶劣环境提供信号调节、电机控制、时钟及电源管理方面的解决方案。CISSOID产品性能可靠,可在-55°C225°CTj温度范围的条件下工作。

如您希望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cissoid.com/high-temperature-electronics

关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成立于 1952 年建校初期,其前身由航空仪表制造、飞机电气设备安装与测试两个专科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现设四系一所两中心,其中就包括电气工程系。该系在航空航天特色领域的电气研究和应用方面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及相关工业领域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电气工程系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已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优势突出,办学历史悠久,相关研究领域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该专业设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新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专业方向。学生将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尚人格品行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电能变换与控制、电力驱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发电技术、工业过程控制等先进技术,以及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国际视野,并满足电气工程领域技术研究、开发及管理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如希望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cae.nuaa..cn/edu5359/list.htm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19日,华为正式启动以"共绘自然"为主题的2024 GoPaint天生会画数字创作活动。从启动日到2024年12月31日,鼓励用户从自然万物中汲取灵感,感悟生命的力量,将所见、所感融入绘画创作,创作独特的美。

华为GoPaint天生会画数字创作活动全球启动,科技与艺术同行

华为GoPaint天生会画数字创作活动全球启动,科技与艺术同行

使用旨在激发创造力的华为平板电脑,全球消费者可以将" 创作至美"的理念付诸实践。华为GoPaint天生会画数字创作活动邀请每一位创作者,不断汲取灵感,人人都是艺术家。

除了专业、自由、全球化的平台,华为希望通过创新技术为全球的绘画爱好者提供更丰富的艺术创作工具。全新HUAWEI MatePad Pro 12.2英寸与HUAWEI MatePad Air凭借强大的硬件实力,在极大提升写绘体验的同时,配合全新升级的天生会画App,通过专业笔刷引擎、多种创新画布以及方天绘画引擎2.0,带来了专业、真实、易用的创作体验

华为GoPaint天生会画数字创作活动全球启动,科技与艺术同行

华为GoPaint天生会画数字创作活动全球启动,科技与艺术同行

目前天生会画App已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全球专业创作者和绘画爱好者的好评。而华为平板也成功跻身全球第三,并在国内取得连续三个季度市场份额的第一。华为正在通过有温度的硬件、软件服务,在平板领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成功之路。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此次合作将加速和扩展能源行业特定AI基础模型在SLB平台上的部署

全球能源技术公司SLB (NYSE: SLB)正在延续与NVIDIA的长期合作,为能源行业开发生成式AI解决方案。

54124204-1726825853-1.jpg

SLB将与NVIDIA合作,根据数据密集型能源行业的特定需求和要求构建和优化模型,包括地下勘探、生产运营和数据管理。(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此次合作通过利用隶属于NVIDIA AI Enterprise软件平台的NVIDIA NeMo™来开发可在数据中心、任何云端或边缘运行的自定义生成式AI,从而加速在SLB全球平台(包括其Delfi™数字平台和Lumi™数据和AI平台)上开发和部署特定于行业的生成式AI基础模型。

SLB将与NVIDIA合作,根据数据密集型能源行业的特定需求和要求构建和优化模型,包括地下勘探、生产运营和数据管理。这将有助于为能源领域专家(包括研究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释放生成式AI的全部潜力,使他们能够以全新的方式与复杂的技术流程进行交互,从而推动实现更高价值和更低碳的成果。

SLB首席执行官Olivier Le Peuch表示:“随着我们在能源生产和脱碳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生成式AI正在逐渐成为变革的关键推动力。我们与NVIDIA的合作将加速创建量身定制的生成式AI解决方案,使我们的客户能够优化运营、提高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体碳足迹。”

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AI为能源行业提供了一个非凡的工具,用于以可持续的方式提供资源,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动力。SLB利用NVIDIA NeMo创建的自定义模型将为业界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前所未有的洞察力,以加快他们在优化当今能源供应和解锁未来清洁能源创新方面的工作。”

SLB和NVIDIA的合作始于2008年,当时双方创新性地将图形处理单元(GPU)用于地下成像和地球科学解读。多年来,两家公司一直密切合作,以优化SLB在其Delfi平台上提供的每一代高性能计算和可视化技术。SLB集成NVIDIA NeMo和NVIDIA NIM™推理微服务,将为客户提供一个强大的平台,用于在其技术工作流程中利用生成式AI。

今天的公告是在本周于摩纳哥举行的2024年SLB数字论坛上宣布的。

如需了解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slb.com/NVIDIACollaboration

关于SLB

SLB (NYSE: SLB)是一家全球科技公司,致力于推动能源创新,实现地球生态平衡。我们的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员工的来源地几乎是运营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两倍。我们每天都致力于石油和天然气创新、大规模数字化、行业脱碳以及开发和扩展新能源系统,以加快能源转型。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slb.com.

关于前瞻性陈述的警示声明:

本新闻稿包含美国联邦证券法律意义上的“前瞻性声明”,即关于未来的声明,而不是关于过去事件的声明。此类语句通常包含诸如“期望”、“可能”、“可以”、“估计”、“意图”、“预期”、“将要”、“潜在”、“预计”等词语以及其它类似的表达。前瞻性声明涉及不同程度上不确定的事项。例如关于SLB新技术和合作伙伴关系的部署或预期收益的预测或期望;关于可持续发现和环境问题的目标、计划和预测的声明;关于能源运输与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或预期;以及操作程序和技术的改进等。这些声明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无法实现净负碳排放目标;无法认识到由SLB的战略、举措或合作伙伴关系带来的预期利益;解决环境问题的立法和监管举措,包括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举措;监管部门批准和许可的时间安排或接收情况;以及SLB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最新表格10-K、10-Q和8-K中详细说明的其它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这些或其他风险或不确定性中的一个或多个出现(或此类发展的后果发生了变化),或者如果基本假设经证明是不正确的,实际结果可能与我们前瞻性声明中反映的结果存在重大差异。前瞻性声明仅在本新闻稿发布之日起生效。无论是由于新的信息、未来事件或是其它原因,SLB不承担任何公开更新或修订此类声明的意图或义务。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918446977/zh-CN/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9月19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期间,华为数字能源在上海举办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峰会。来自全球300多位产业领袖和技术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算时代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新技术。他们旨在通过加速行业智能化,共建繁荣产业生态,开创智算的辉煌未来,助力数字时代的发展。

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及关键供电业务总裁金双武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智算时代加速到来,对数据中心提出更高要求。华为数据中心能源通过高可靠产品、全球化生态、专业化服务三大能力,打造安全、极简、绿色、智能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金双武表示,华为数字能源期待与产业领袖、行业精英一起,以更高标准的安全和质量规范,重新定义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拥抱智能世界新机遇,推动建设数字新世界。

会上,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及关键供电产品线总裁何波发表《拥抱智算时代,让数字世界坚定运行》主题演讲。

何波强调,随着数据中心从通用算力走向AI算力,数据中心面临安全性、高功率、高能耗和不确定性等挑战。华为围绕安全可靠、弹性演进、绿色低碳三大原则,发布智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十大建设原则,打造智算时代高可靠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具体如下:

  • 安全可靠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最核心竞争力。

1.隔离式储能:将储能系统部署在室外,可将其与IT服务隔离,最大化保障数据中心运行安全。如果部署在室内,则必须满足耐火、水消防、事故通风等要求。

2. 分布式架构:机电设备采用分布式部署,最小化故障域。通过数据中心一箱一路电、一箱一制冷,实现单台故障不扩散,业务无影响。

3. 连续式制冷:针对高密场景发热问题,数据中心应具备连续制冷能力,以避免异常情况导致数据中心业务中断。

4. 高质量产品:产品质量应从设计、来料、生产、测试、网络、流程等环节全方位管理,打造E2E全链安全的高质量产品。

5. 专业化服务:从部署到维护,变被动为主动,专业化维护可以在部署、运维等环节消除风险,是系统持续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保障。

6. 智能化管理:通过引入AI技术,数据中心可以实现掉电、起火、高温等故障预防,AI将成为智能化运维的标准基础配置。

  • 弹性演进是匹配智算中心不确定的优选架构。

7.子系统解耦:面对智算时代不确定性需求,子系统解耦是实现数据中心弹性演进的基础要求。

8. 弹性架构:通过机房标准化,功能模块化,模块预制化等措施,打造数据中心弹性架构,实现智算中心平滑扩容、快速交付。

  • 绿色低碳是降低能耗的唯一选择。

9. 高密高效:通过高密省地和高效省电,解决智算中心的机电占地大、系统损耗高的问题。

10. 风液融合:通过风液融合、比例可调的设计原则,可以降低总冷量配置,简化交付,提升系统节能性。

华为将携手客户、伙伴,积极拥抱智算新变化,持续创新,以安全可靠、弹性演进、绿色低碳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引领产业加速数智化,释放无限潜力,让数字世界坚定运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Kensington肯辛通SD5000T5 EQ Thunderbolt 5三路 4K 扩展坞( K35201AP)采用 11 合 1 设计,全面释放配备 Thunderbolt™ 5 技术的高端笔记本电脑的潜力

肯辛通 Kensington,作为全球领先的桌面计算和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于 IT、商业和居家办公人员,通过发布 SD5000T5 EQ Thunderbolt™ 5 三路 4K 扩展坞,解锁了配备 Thunderbolt™ 5 技术的笔记本电脑的全部潜力。这是市场上首批发布的 Thunderbolt™ 5 扩展坞。这款强大的即插即用扩展坞支持多达三台 4K 显示器,提供高达 120Gbps 的数据传输速度和140W 电源供电,并具有 11 合 1 设计,兼顾高性能及接口功能的丰富性。

SD5000T5 支持新一代 Thunderbolt™ 5 技术,专为商务专业人士、内容创作者和游戏玩家而设计,提供更多屏幕以提高视觉生产力、更快速度处理大文件、支持多台 4K 显示器以及更多端口连接配件。肯辛通SD5000T5 即插即用,支持不同的设备和操作系统,本品搭载 Thunderbolt™ 5 技术、兼容Thunderbolt™ 4 技术、USB4® 和 USB-C® 设备。操作系统部分,支持运行 Windows(10 或更高版本)或 macOS(11 或更高版本)。SD5000T5 提供高达 120Gbps 的带宽提升性能和高达 80Gbps 的数据传输速度,以提供最佳性能和增强的生产力,支持专业任务和新一代 Thunderbolt™ 5 体验。

"使用配备 Thunderbolt™ 5 的高端和游戏笔记本电脑的专业人士希望有一个即插即用的扩展坞,能够在不需要安装驱动软件的情况下释放笔记本电脑的全部潜力,"Kensington 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 Giovanni Sena 解释说。"SD5000T5 是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提供超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多显示器支持、11 个连接端口和 140W 电源供电,真正释放了 Thunderbolt™ 5 笔记本电脑的潜力。"

"Thunderbolt™ 技术已成为移动 PC 的主流连接端口,Thunderbolt™ 5 在连接速度和带宽方面取得了显著改进,"英特尔客户端连接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 Jason Ziller 解释说。"提供前一代两倍的双向带宽外, Thunderbolt 5 技术提供了更高级别的简单性、可靠性、兼容性和产品性能,以满足专业人士、内容创作者和游戏玩家日益增长的需求。"

肯辛通SD5000T5 Thunderbolt 5 扩展坞的特点和优势包括:

  • 三路 4K 或双路 8K 显示输出 – 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下,实现三路 4K @ 144Hz 或双路 8K @ 60Hz。搭载 M1 Pro、M1 Max、M2 Pro 和 M2 Max 芯片组的MacBook,支持双路 6K @ 60Hz,以及 搭载M1/M2 基础芯片组的 MacBook ,支持单路 4K @ 60Hz。

  • 高达 140W 充电 - 适合电源要求较高的设备,SD5000T5 提供充足的电力来支持扩展坞、笔记本电脑和连接的配件。

  • 高效的 11 合 1 设计 - 为了提高生产力和效率,SD5000T5 集成了 11 个连接端口,包括三个Thunderbolt™ 5 下行接口、一个Thunderbolt™ 5 主机连接接口、三个USB-A 3.2 Gen2 10Gbps 接口、一个组合音频接口、两个SD 或 Micro SD读卡器,以及 2.5Gbps 以太网。

  • 内置 SD 和 Micro SD 读卡器 - SD5000T5 通过内置的 UHS-II SD 和 Micro SD 读卡器提供超快的文件传输速度,以最大化平面设计师、视频编辑和动画师等用户的生产力。

  • 零占用安装设计和内置电脑锁孔 - 壁挂式安装支架(另售),令SD5000T5 能采用更多不占用现有工作空间的安装可能,实现更整洁的工作空间。内置安全锁孔设计,能与 Kensington 缆线锁兼容并搭配使用,从视觉和物理上提供防盗威慑。

  • Kensington DockWorks™ 软件 - 免费软件允许自定义设置,令SD5000T5 提供最佳连接、性能和安全性。

  • 关注可持续性 - 外壳由 100% 消费后回收(PCR)铝制成,并使用无塑料包装以减少环境影响。

肯辛通Kensington SD5000T5 EQ Thunderbolt™ 5 三路 4K 扩展坞享有三年有限保修和专业技术支持。据悉,本品在国内售价为3998元,现在可接受预定(详细可咨询infocn@kensington.com),10月中旬可发货。

关于肯辛通Kensington

肯辛通Kensington源自美国加州,也隶属于ACCO Brands集团,品牌成立于1981年,是桌面和移动设备配件领域的知名品牌。我们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深受IT、教育工作者、商业和居家办公专业人士的信赖。随着不断演变的工作场所带来的用户新需求和产品功能新挑战,肯辛通Kensington秉承创新理念,致力于为顶尖专业人士和企业用户开发和提供与时俱进的专业级电脑配件解决方案。肯辛通Kensington产品类目包含安全类,键鼠轨迹球输入类,连接扩展类及人体工学类等,堪称"专业人士的选择"。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第九届华为全联接大会(HUAWEI CONNECT 2024)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围绕"云上跃迁,AI重塑千行万业"发表主题演讲。他强调,企业要在智能时代抓住机遇,用AI构筑自身领先优势,最核心的是要从现在开始,构筑起AI原生的思维。

Zhang Ping'an,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Board of Huawei and CEO of Huawei Cloud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

首先,企业要积极地拥抱AI,敢于开放场景,构建企业的AI平台,让AI服务于企业的核心业务。如今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已被应用到30多个行业、400多个应用场景中,加速千行万业的智能化。实践表明,越早引入AI,就能越快收到成效。

第二,AI的算力至关重要,需要构建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AI原生云基础设施。会上,华为云发布AI原生云基础设施CloudMatrix,创造性地将CPU、NPU、DPU、内存等资源全部互联和池化,从单体算力向矩阵算力演进,构建一切可池化、一切皆对等、一切可组合的AI原生云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澎湃的AI算力。

第三,数据质量决定AI模型的效果,要构建起以知识为中心的数据底座,让数据更好地服务于AI。为降低企业使用数据的难度,更高效地进行模型训练,华为云全面升级数据治理生产线DataArts,为客户提供面向AI、以知识为中心的数据底座,包括AI和大数据融合引擎、数据开发治理、知识服务和数智应用使能服务,让资源利用率和供数效率显著提升。

第四,围绕业务场景,构建合适的AI模型。模型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一个大模型可以打遍天下。盘古大模型具有十亿级、百亿级、千亿级和万亿级不同参数规格的模型,包含NLP、CV、多模态、以及预测大模型和科学计算大模型,满足企业的全业务场景需求。

AI-native cloud infrastructure CloudMatrix officially released

同时,盘古大模型5.0在多模态生成领域进一步增强了STCG时空可控生成能力,在自动驾驶场景中不仅能生成正常行驶的场景,还能够生成随机性、偶然性、对抗性场景,使得车企可以更高效地训练自动驾驶。

在本次大会上,华为云还正式发布主机上云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打造高可用、易运维、更敏捷的云上新核心,帮助客户构筑云上"5个9"的金融级高可用。目前,在中国已有超过60%的大行和股份制银行选择华为来构筑云上新核心。

会上,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分享了华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历程以及华为全面智能升级的自身实践。他表示,华为结合自身实践,总结了一套"三层五阶八步"方法论,三层分成了重新定义智能业务、AI开发与交付、持续运营智能应用,"五阶八步"就是从业务场景出发,沿着业务流程、组织,公司数据和AI应用指导业务如何一步步落地企业的AI。

华为云CTO张宇昕分享了华为云如何通过AI重塑数据中心、重塑基础设施及云服务,打造AI原生的云,加速行业智能化。他宣布华为云正式推出"1+N"的盘古助手体系,包括统一的华为云服务智能助手,以及产品研发、数据分析、安全防护、办公协同等企业用户工作流程中的高频共性场景,将盘古大模型与各个领域积累的数据和经验相结合,通过AI赋能这些场景专用的云服务,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效率。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20日,在2024 阿里云栖大会上,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引领者黑芝麻智能与斑马智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单芯片跨域融合平台展开了共建基线的深入合作,基于Banma Hypervisor已完成舱驾融合多系统基线首版软件的开发、集成和测试。此前,双方共同打造了面向量产的单芯片跨域融合基础软件解决方案,基于黑芝麻智能武当®C1296芯片,黑芝麻智能携手斑马智行,基于Banma Hypervisor&虚拟化解决方案,共同构建智驾、座舱、整车数据交换等跨域应用底层软件架构。未来,双方还将围绕智能座舱和大模型应用进行更多深层次合作。

本次阿里云栖大会集中探讨人工智能的趋势判断,立足产业视角,重点聚焦大模型发展与应用,斑马智行软件系统集成了大模型能力,未来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智能座舱的发展离不开芯片的支持,黑芝麻智能武当C1296芯片作为行业首款单芯片支持跨域融合的芯片平台,率先支持大模型在座舱内的实际应用,通过与斑马智行的合作进一步对接阿里通义大模型能力,双方强强联合,共同加速大模型在智能座舱的落地应用。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斑马智行联席CEO郝飞及双方多位代表参加并见证了此次签约仪式,黑芝麻智能产品副总裁丁丁、斑马智行副总裁黄佑勇作为企业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汽车芯片与智能体验深度关联,汽车智能化的普及需要芯片级的跨域融合。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黑芝麻智能武当C1200家族芯片展开,并延伸到广泛的智能座舱OS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作为武当C1200家族芯片成员,武当C1296芯片是行业首款单芯片支持跨域融合的芯片平台,拥有创新性芯片架构设计,支持仪表、中控娱乐、副驾娱乐、空调屏、内外流媒体后视镜、以及ADAS功能、数据交换功能的单芯片集成方案。同时,C1296芯片内部加入了硬隔离设计,能够确保不同功能安全等级应用的独立稳定运行,同时支持Hypervisor和Container方案以实现更加灵活的资源调度。全面支持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数据交换功能的安全、灵活跨域融合,满足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演进的各阶段需求。目前,基于武当C1296芯片,黑芝麻智能已与众多国内外知名Tier1客户达成合作。

斑马智行是领先的汽车操作系统与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整车智能OS技术和平台智舱AI技术,开放合作并深度融合汽车产业生态与互联网服务生态,为车企提供平台级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

黑芝麻智能是领先的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华山系列高算力芯片、武当系列跨域计算芯片为核心,黑芝麻智能为智能汽车配备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先进成像及互联等关键任务能力,为企业提供兼具高性能和高性价比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斑马智行联席CEO郝飞表示:"汽车智能化需要OS+芯片+AI深度协同,斑马智行很高兴与黑芝麻智能携手,打造行业领先的单芯片跨域融合基础软件解决方案,推进智能座舱与舱驾融合芯片生态的建设,同时,基于芯片与OS技术底座,斑马元神AI将为车企和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表示:"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汽车产业链群策群力,黑芝麻智能致力于基于自身领先的技术与产品,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建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圈。我们非常高兴与斑马智行达成战略合作,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融合,更是对未来智能出行的一次深刻展望,同步提升双方各自优势,为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更好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