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1944年,一位叫村田昭的瓷二代(工艺陶瓷传人)因看了一篇京都大学教授写的陶瓷电容文章后受到启发,与其父进行了一场有关业务扩展的探讨,他父亲认为如果以价格战来扩大事业,降低利益势必会给同行业添麻烦,二人最后达成共识:那就是如果想要扩大事业,只能够做不给同行企业添麻烦的产品,也就是做全新的、此前没有人做的陶瓷产品

1.png

于是,村田昭便以“不给同行业添麻烦”的产品创新为初心,确认了村田制作所开发产品的原点。基于这个原点,村田制作所坚持做电子行业的创新者,不断磨砺研发技术。

由此,1944年,村田制作所在京都市中京区创立,在150平方米小工厂里开始生产氧化钛陶瓷电容器,主要应用于外差式收音机。

这就是最早的拒绝内卷,转而创新的例子。

2 (1).png

其实在我们所用的任何电子产品中,几乎都有村田电容器的影子,小到手机耳机大到洗衣机、电视机、服务器、5G基站、卫星、汽车等。

经过多年发展,村田也从最初的小作坊成长为全球MLCC龙头,在产业链布局方面,村田的业务包含电容器、压电产品、其他元器件和模块四大板块。其中,电容器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村田公司在MLCC市场份额很高,在今后有望实现增长的汽车市场所占的份额也很高。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对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需求迅速增长。智能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内部需要数以万计的MLCC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电池管理系统(BMS)和车载控制模块等。预计全球汽车用MLCC的需求将从2022年的0.4万亿颗增长到2025年的0.68万亿颗,年复合增长率为20%。电动汽车对MLCC的需求尤为突出,2022至2025年间,电动车领域的MLCC需求预计将增长到0.42万亿颗,年增长率达37%,

而这种增长主要由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电容器需求推动,特别是在承受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耐用性要求更为严格,面对强大的需求市场,村田也在稳步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3.jpg

近日,村田电子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计算市场(Computing)营业部营业二科销售经理罗杰在接受电子创新网等媒体专访时表示:“村田的电容产品涵盖了陶瓷电容器、高分子铝电解电容器、微调电容器、单层微片电容器、可变电容器等,而目前汽车电子是村田MLCC要扩张市场的重点。汽车对MLCC的需求与日俱增,从其品类来看,甚至可被称为‘MLCC的博物馆’。”

4.png

他表示MLCC几乎涵盖车载所有应用,从EPS、BMS、OBC到逆变器、引擎ECU、汽车照明、汽车ADAS、汽车雷达,汽车TPMS等等都需要MLCC。

5.png

6.png

他指出汽车MLCC支撑车载电路的稳定工作,是确保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键,目前,无人驾驶和电动汽车的普及的加快加大了MLCC的需求量,如下图所示,电动汽车环境管制起到推动作用,而无人驾驶级别的提升也增大了对车载MLCC以及MLCC容量的需求。

7.png

智能手机用MLCC与车载用MLCC有何不同?罗杰表示汽车级产品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生产体系来提高质量,此外在产品设计、工序设计、分析能力和工序管理都有严格的要求。

8.png

他表示村田利用一条龙生产优势,从材料开始融入车载品质,确保了产品的高品质和高可靠性。

9.png

据悉,村田制作所的MLCC陶瓷材料生产具有全球化的供应链,但其核心的高端陶瓷材料主要依赖于日本本土生产。日本在高纯度陶瓷粉体技术方面拥有强大的优势,尤其是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生产的钛酸钡等关键原料。村田在日本国内拥有先进的陶瓷粉末生产基地,这些基地能够制造出高品质的陶瓷材料,确保其MLCC产品的稳定性和高性能。

不过,他表示为了应对全球需求的增长,村田也在不断扩展全球生产网络,村田会根据市场需求建立稳定的供应机制,每年产能增加10%左右,村田在中国无锡也设有MLCC生产工厂。

据介绍,村田车载用MLCC是以位于岛根县出云市的出云村田制作所为母工厂进行生产的。该工厂创立于1983年,已经取得了汽车产业品质管理体系标准IATF 16949认证。无论产品销往国内还是国外,先进产品都在这里生产。另外,2011年在马尼拉郊区创建的菲律宾工厂也以生产车载产品为主。那里生产的是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通用型产品。

除此之外,福井村田制作所和新加坡村田也建立了可以生产车载产品的体制。从业务持续计划(BCP)的观点出发,这些工厂将在出云村田制作所和菲律宾工厂无法生产的时候取代它们,以维持稳定生产体制,完成供给任务。我们的多家工厂均已受到顾客认可,正在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供应体制。

几款村田车载电容新品

他还介绍了几款车载电容新品,一个是面向消耗大电力的自动驾驶系统电源的MLCC。

这是因为为了实现高度自动驾驶功能,需要对配置在汽车各个部位的多种传感器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这些数据的高性能CPU和FPGA等会比以往搭载在汽车上的ECU消耗更大的电力。

在向计算机提供大电力的电源系统的控制电路中,为了使控制IC正常工作,需要使用向其提供所需电荷的大容量MLCC。随着CPU等消耗的电流量的增加等,电源电路中使用的MLCC将会向大容量化和使用数量增加的方向发展。

此外,为了提高安全性,确保电源电路发生故障时自动驾驶功能不会中断,还存在电源电路冗长化的倾向,这也是MLCC使用数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小型、大容量的MLCC,以及可减少控制IC周边使用的MLCC数量的具有低电感(低ESL*5)特性的MLCC的需求将会增加。正因为自动驾驶功能是控制车辆运行的重要环节,所以必须拥有高度可靠性的车载级别应用程序。

10.png

另外就是延长LiDAR的检测距离与提高测量分辨率的硅电容!

11.png

随着自动驾驶与独立行驶等技术的发展,需要用到高性能的LiDAR。例如,具有检测更远距离的物体、更高的测量分辨率、减少接收反射光时的噪声影响等需求。为了应对此类需求,提高发射光的功率。

但是,高输出功率的激光将会对人眼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规定了限制发光能量的规格(人眼安全IEC 60825)为了满足此规格,需要减少更高发光功率的工作时间。LiDAR发射侧电荷供给专用脉冲生成电容器,这些硅电容拥有超低的ESL特性,所以在LiDAR应用当中可以去帮助增加LiDAR探测距离,同时能够提高它的探测分辨率。

12.png

 此外,村田还开发出了一些新型耐高温薄膜材料,和传统的PP薄膜电容器相比,这些新材料能够在125摄氏度环境下持续使用,并具有一个良好自我修复功能,可以被广泛应用到纯电动车和HPEV车型当中,以帮助实现车载充电器和无线充电这样的功能。

13.png

14.png

在村田看来,汽车工作时间会大幅度延长,进而对产品可靠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但体现在MLCC上,还体现在车上的其他半导体和机械零件上。有见及此,村田为未来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转变做好进一步的准备。

罗杰表示作为MLCC领域的龙头,村田一直引领MLCC的创新,近日,村田在全球率先开发出了超小的006003-inch(0.16mmx0.08mm)多层陶瓷电容器。与现有的超小产品008004-inch(0.25mmx0.125mm)相比,体积缩小了约75%!

此次006003-inch(0.16mmx0.08mm)超小型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成功开发,凝聚了村田多年的关键技术,势必为今后的电子设备进一步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做出重大贡献。

注:上文提到的“CASE”,分别代表Connectivity(联网)、Autonomous(自动化)、Sharing and Service(分享与服务)、Electric(电动化)。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9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选择适合您工厂需求的排程解决方案

作者:应用材料公司自动化解决方案专家团队

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为生产车间创建计划。这些方法和技术包括:使用简单的先进先出 (FIFO) 或以交货日期排序 (DDO) 规则,考虑当前在制品 (WIP) /或未来在制品 (WIP) 以及简单/基本的生产周期假设,基于手动/ Excel 形式的方法;基于生产区域规则的启发式排程;基于模拟的排程,以及基于优化的排程。此外,还可以采用混合方法来预测未来在制品 (WIP) 的到达,并对批次进行排序以生成排程。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会影响排程的质量以及解决方案所能产生的生产效益。同时,不同类型的排程系统对工厂输入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通常,排程解决方案需要提取工厂数据,并将其转换或转化为解决方案输入数据。然后,排程引擎(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和目标应用逻辑,生成排程输出数据。然后,这些数据经过处理,以用户友好的可视化和分析格式发布成计划,供最终用户使用。这个过程如下图1所示。

1.jpg

1:排程解决方案工艺流程

下面将介绍各种方法和技术的一些优点和局限性。

基于启发式方法的排程解决方案

这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批次分配和排序方法。人工操作的工厂采用简单的先进先出 (FIFO)、以交货日期排序 (DDO) 或批次优先方法进行排程,会降低生产力。使用基于区域、产品组合、设备配置和工厂目标的更复杂的启发式方法,可以快速提高设备利用率、产出和设备组的生产周期。

基于模拟的排程解决方案

在模拟排程中,模型根据工厂中所有设备的当前状态和位置,使用模拟来预测未来批次或在制品 (WIP) 的到达情况。仿真排程被视为工厂的排程系统;它还可以与区域排程系统协同工作,将其输出作为下游区域的输入。

基于优化的排程解决方案

在优化排程中,混合整数编程 (MIP) 或约束规划 (CP) 模型根据生产区域的加权目标函数进行批次分配和指派,从而创建最优的设备排程。优化排程系统是一种区域排程系统,可以与基于仿真的工厂排程系统集成。

下面的表2可以让您轻松了解每种解决方案的优点。

每种解决方案的积极属性

启发式方法

模拟

优化

易于开发、配置和部署

更准确的未来批次/在制品 (WIP) 到达预测

最佳可行和最优排程

易于学习、扩展和自定义

可以对整厂进行排程,并在排程中执行派工规则

详细的设备建模

改善 KPI 的早期收益

在非生产环境中验证派工规则

更好的瓶颈管理

对输入数据要求/质量的适度敏感性

可跨多个工厂和公司进行扩展,实现更好的生产线平衡

对不断变化的工厂条件和目标保持敏感并做出响应

2:基于启发式、模拟和优化的排程解决方案的积极属性

每种解决方案或技术也有其局限性,如下表 3 所示。

每种解决方案的局限性

启发式方法

模拟

优化

可能需要不断进行微调

对工厂数据质量、延迟和粒度高度敏感

对工厂数据质量、延迟和粒度高度敏感

没有实现所有潜在的生产收益

使用简化版派工规则实施

难以解释排程系统的决定

需要在生产环境中进行效果评估

不是数学上的最优解

需要更长的部署时间

通常能提供良好但非最佳的解决方案

维护所需资源增加

维护所需资源增加

对不断变化的工厂条件和目标不敏感,反应迟钝

模型性能时间与问题大小呈非线性关系

3:启发式、模拟和优化的排程解决方案的局限性

结论

工厂应根据对工厂需求的评估来选择排程软件解决方案。理想情况下,解决方案应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工厂当前和未来吸收新技术和业务实践的成熟度,以及现有软件解决方案的功能。以下问题有助于您的决策过程:

  • 工厂需要全厂排程系统还是生产区域排程系统?

  • 您的瓶颈情况和瓶颈的性质是什么?

  • 工厂自动化的当前基准

  • 全面了解工厂数据的生成、可用性、收集、存储和处理能力

  • 帮助实施和支持排程自动化愿景的技术资源可用性

启发式排程、模拟排程和优化排程都可以帮助您改善工厂 KPI,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您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排程方法的适用性和能力,以确保在您的工厂成功实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没有经验和没有实施过复杂自动化排程解决方案的公司应考虑部署基于启发式方法的排程。这将帮助您在工厂改进方面尽早实现投资回报率 (ROI),同时还能积累经验和专业知识。在目前没有派工或排程系统的公司实施基于模拟或优化的更复杂的排程解决方案,可能会导致学习曲线过浅或部署不成功。

相关阅读:

1.博客中文原文:半导体工厂各种排程解决方案的利弊:

https://appliedsmartfactory.com/zh-hans/semiconductor-blog/scheduling-zh-hans/scheduling-solutions-for-semiconductor-factories/

2.使用结构化框架验证工厂排程解决方案系统(上篇)

https://appliedsmartfactory.com/zh-hans/semiconductor-blog/scheduling-zh-hans/scheduling-solution-systems-part-1/

3.使用SmartFactory派工解决方案,让产出增加5-10%

https://appliedsmartfactory.com/zh-hans/semiconductor-blog/scheduling-zh-hans/smartfactory-dispatching-solutions/

关于应用材料公司 SmartFactory™ 解决方案

我们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半导体制造商和制药制造商增长生产效率,优化质量,提高产出,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以及提高良率。使用应用材料公司SmartFactory和SmartFactory Rx解决方案来助您量化KPI的影响。欲知详情,请访问https://appliedsmartfactory.com/zh-hans

关于应用材料公司

应用材料公司(纳斯达克:AMAT)是材料工程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之一,全球几乎每一个新生产的芯片和先进显示器的背后都有应用材料公司的身影。凭借在规模生产的条件下可以在原子级层面改变材料的技术,我们助力客户实现可能。应用材料公司坚信,我们的创新实现更美好的未来。欲知详情请访问:https://www.appliedmaterials.com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8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ndy Birnie

软件定义汽车的设计初衷是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无线更新不断增强。基于云的虚拟化新技术允许开发始于芯片量产之前,并延续到汽车上路之后。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通常紧密相连,错综复杂。开发人员面对有限资源和紧迫截止日期等限制,还要确保无缝集成。这需要进行多轮器件测试。

这种方法对于快速的产品开发生命周期并不适用,也不符合以服务为导向的商业模式的要求。汽车制造商正在逐步接受软件定义汽车(SDV)的概念,而不是仅依靠维修期间进行的关键或有限的固件更新。SDV的目标是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持续发展和增强。

实现SDV必须采取平台方法。通过将硬件和软件解耦,应用程序和架构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并且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添加其他功能。解耦还有助于在不同车型中增加软件复用,减少平台之间的适应成本。车主还将享受到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能耗。

这种方法将彻底颠覆汽车软件开发。我们将看到行业“向左移动”,即使在原型硬件未量产的情况下,软件也能在产品开发生命周期的早期完成。同时,该行业还可以“向右延伸”,在车辆售出后继续进行更新。这让汽车制造商能够通过基于云的服务寻找新的收入源,让不同车型的车主都可以享用他们的服务,并通过无线(OTA)更新在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添加功能。

1.jpg

“向左移动,向右延伸”框图

在持续集成和部署的基础上构建

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或近持续部署)概念在企业领域已经成功应用多年。“向左移动”和“向右延伸”是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如果开发团队选择了正确的软件开发方法,这两者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SDV与其他嵌入式系统和支持技术没有本质的区别。例如,虚拟化和软件容器可以隔离软件模块,并将其从底层硬件中抽象出来。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能更加轻松地与多项增值服务的云流程集成。这类服务通常将核心汽车功能与人工智能(AI)和基于云的分析相结合。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变化在于不再需要在物理硬件上进行大量的原型制作,或者至少尽量减少相关工作,以确保对时序和硬件行为的假设符合实际情况。然而,嵌入式系统确实需要一个额外的组件。

虚拟化和模拟如何助力开发

容器化是在云环境中采用持续集成和部署方法的重要要素,能够减少应用程序对硬件的依赖性。应用程序可以与测试所用的支持库和设备驱动程序一起打包,从而与底层操作系统隔离开。在嵌入式环境中,需要额外的隔离和保护层,由虚拟化技术提供。在虚拟化环境下,管理程序将I/O消息映射到底层硬件。管理程序对虚拟平台的管理还有助于安全隔离在同一处理器复合体上运行的独立任务。

容器化提高了汽车制造商部署更新的灵活性和能力。这对于需要频繁进行OTA更新的系统部分特别有帮助,例如车舱内的娱乐中控模块。尽管这些模块将更加独立,但硬件接口及其依赖关系对汽车的实时控制和安全系统仍然非常重要。开发人员需要了解硬件变化如何影响他们的软件,而数字孪生技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数字孪生是一种复制硬件和固件行为的虚拟模型。在数字孪生技术的加持下,开发人员无需访问硬件即可完成大部分测试。数字孪生可以在交互式调试模式或高度自动化的回归测试套件中运行,既可以在桌面工具上,也可以在基于云的容器中进行。回归测试通过执行多种测试,加速了在进行变更时的质量控制检查。另外,团队还能利用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更快地发现bug。

可以针对任何代码模块或子系统进行更新测试,查看变更是否会导致意外的交互或问题。数字孪生并不能在项目中完全取代硬件。传统的硬件在环(HIL)测试仍然是检查数字孪生模拟在实际条件下的行为的必要手段,但一旦解决了行为差异,数字孪生可以广泛用于支持中期更新。广泛的硬件前测试可以通过云端在多台服务器上高速运行,使汽车制造商有信心在准备就绪后立即大规模部署基于新功能的OTA更新。

使用非常精细和详细的模型

模型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尽管许多测试并不需要完全精确定时的模型。高度精细和详细的模型通常运行速度较慢,而那些为分析目标处理器的指令吞吐量和应用逻辑而优化的模型则更快。通过仅运行需要完全详细模拟的组件或子系统模型的分区,可以简化测试时间和验证流程。

尽管汽车制造商和子系统供应商可以自行构建数字孪生模型,但与合适的半导体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具有显著的优势。恩智浦半导体等供应商承诺,在产品交付给汽车制造商组装成原型和最终产品之前,提前一年开发其芯片平台模型。

数字模型还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和子系统供应商了解架构创新能够为目标应用带来哪些优势。磁阻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闪存的高性能替代方案,同时克服了易失性DRAM和SRAM在持久数据方面的局限性。基本模型可以将闪存和M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视为等效存储器,在延迟或带宽方面没有区别。而更准确的模型则可以反映出它们在读写时间和其他行为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通过更改代码库来加以利用,从而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优势。因此,通过采用以模型为中心的开发方法,软件团队可以帮助指定未来的硬件实现方案,以提升多代产品的性能。

持续改进

支持“向右延伸”的方法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收入。除了对汽车本身进行OTA更新外,汽车制造商还可以从运行系统中收集传感器数据,并将其应用于多种机器学习和分析系统。这些信息可以在筛选后应用于数字孪生模拟,以评估现实世界中的性能。

这样,在新的OTA更新部署之前,可以在回归环境中测试改进,从而减少开发和部署之间的时间,加快产品改进的周期。这不仅能增强现有硬件,还能为未来的技术变革奠定基础。这也进一步证明,包含持续集成和数字孪生的整体开发方法有助于简化产品设计和支持。

作者:

2.jpg

Andy Birnie

恩智浦半导体汽车系统工程主管

Andy Birnie负责系统概念原型制作,致力于为软件定义汽车开发系统解决方案和工具,提升汽车性能及其开发效率。Birnie整合恩智浦的专业知识、市场领先的产品和独特的软件,创建系统解决方案,为客户带来巨大的价值。Andy Birnie拥有30多年的行业经验,在摩托罗拉、飞思卡尔和恩智浦担任过多个技术、产品和系统开发职位。

围观 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8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伴随汽车智能化发展,数字车钥匙凭借便捷安全的解锁体验,正引领智能出行潮流。据佐思汽研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乘用车数字钥匙装配率将超过80%。

面对该蓬勃兴起的新领域,汇顶科技通过深耕核心技术,加速数字车钥匙的普及进程。以安全芯片为例,在连续斩获CC EAL6+、国密等多项权威认证之后,汇顶科技GSE20A安全芯片近期又获得AEC-Q100车规认证,为数字车钥匙嵌入集高算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于一身的安全“芯”。同时,汇顶融合安全芯片与NFC/BLE/UWB的先进数字车钥匙方案,一站式加速客户产品落地。

三“高”优势之高算力

人已到车前,车还没解锁,被迫“罚站”是数字车钥匙用户经常碰到的尴尬处境,原因之一是安全芯片的性能参差不齐。目前,苹果和主流安卓手机都已支持CCC3.0标准,其在密码算法运算方面相对复杂,如果车端安全芯片性能不佳,“罚站”的概率就会激增。

GSE20A系列拥有强大的密码算法算力,在ECC(NIST P-256)标准下的签名、产生密钥对、ECDH密钥协商的运算性能均在4ms级,较为复杂的验签运算性能也在5ms级。此外,基于Goodix Vehicle CCC3.0 Applet实现的车端演示系统,在与iPhone 15进行NFC交易时,各项NFC交易时间指标均远超Apple Car Key Tests MFI认证所需的各项标准。

tB时间标准说明

tB用时(单位:毫秒)

快速

标准

朋友首次(车辆离线)

Goodix CCC3.0   Vehicle Demo

140

246

417

Car Key Tests Limit   Standard

300

600

700

Car Key Tests   Target Standard

200

300

500

三“高”优势之高安全性

保障车辆安全是数字车钥匙的核心价值,无疑对安全芯片的防护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汇顶安全芯片拥有特殊的电路设计和封装,从硬件上隔绝了物理攻击的可能性;同时芯片内置Flash存储单元,向该Flash读写数据时,硬件自动对数据加解密,确保PKI体系中证书以及密钥的存储安全,堪称敏感数据的“天然保护伞”。

三“高”优势之高可靠性

汇顶GSE20A内置自研COS系统,已在消费类场景中充分验证,在多款商用手机中经历了多应用、多接口的压测,具备良好的鲁棒性和健壮性。同时芯片内置1 MB的大容量Flash,常温环境下单个Flash页拥有至少50万次的擦写寿命,在满足客户多应用开发需求的前提下,保证了数据读写的耐用性。

一站式开发支持,简单高效

数字车钥匙方案集BLE/NFC/UWB/SE技术于一身,技术复杂度较大。若安全芯片无配套NFC/BLE/UWB的SDK包,将极大增加车企联合三方开发调试的难度。

GSE20A系列预置了CCC3.0 Applet,开发者只需将NFC/BLE通信芯片接收的数据直接透传至Applet,无需深入了解数字钥匙的复杂协议规范,便能轻松实现与手机设备之间的配对及交易。以CCC3.0规范中复杂的配对流程为例,预制的Goodix Vehicle CCC3.0 Applet已完整实现了蓝牙DK Message协议栈和配对状态机。用户只需将蓝牙空口数据透传至汇顶安全芯片,就能顺畅完成基于蓝牙技术的车主配对、远程无钥匙进入(RKE)交易、朋友设备交易以及舒适进入等重要流程。目前,汇顶车规低功耗蓝牙芯片GR5405已实现量产,凭借其优异的射频性能及灵活的软件SDK能力与GSE20A组成黄金搭档,加速客户推进汽车主流数字钥匙规范的开发和落地。

1 (1).png

兼顾独立性与兼容性,一应俱全

目前除了国际主流的CCC3.0,国内另有ICCE、ICCOA数字钥匙标准以及众多私有协议,各标准技术特点不一。在部分解决方案中,主控MCU承载数字钥匙相关的主要逻辑,SE仅用作密码算法计算,导致MCU与SE之间耦合性高,阻碍了不同规范间的兼容以及迭代更新。

汇顶科技通过Applet实现了数字钥匙相关规范的全部功能,在这一全新架构下,不同技术规范对应不同应用,同时兼顾独立性与兼容性。此外,汇顶车规安全芯片支持成熟的附录H升级机制,可进行高安全性的SCP11C升级,协助客户实现数字车钥匙应用的高效升级。

2.png

面向技术演进趋势,汇顶科技已前瞻性部署数字车钥匙4.0版本,旨在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更安全便捷的智慧出行体验,助力智能汽车生态繁荣向上。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是德科技产品营销经理 Choon-Hin Chang

是德科技产品营销经理 Choon-Hin Chang.jpeg

摘要

工业 4.0 的特点是将数字技术融入生产和制造流程,它标志着制造业进入了一个产业革命的新阶段。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正逐步通过加速自动化和数据交换以及采用智能系统等方式来创建一个更加互联和高效的生产流程。

此篇是德科技署名文章旨在探讨工业 4.0 技术如何变革制造业,并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生产力和创新能力。文章深入分析了物联网 (IoT)、人工智能 (AI)、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和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等技术对制造业产生的深远影响。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制造商在采用这些技术时面临的挑战和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为加速工业 4.0 时代到来、推动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真知灼见。

引言

在工业 4.0 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工业 4.0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实现数据交换和高级分析,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制造流程。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 4.0利用互联系统、实时数据交换和智能技术来创造更加高效、灵活、创新的生产和制造环境。本文探讨了支撑工业 4.0 的关键技术及其给制造业带来的深刻变革。

工业的演进

如图 1 所示,从工业 1.0 到工业 4.0 的演变历程标志着制造业和工业所经历的范式跃迁。

图 1:四次工业革命.png

1: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 1.0(18 世纪末):也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个时代标志着机械化的到来,利用水和蒸汽作为动力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蒸汽机等关键创新技术的引入使得机器能够取代传统的手工劳动来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彻底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

工业 2.0(19 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入了电力和流水线作业,实现了大规模生产。这个时代彻底改变了制造流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

工业 3.0(20 世纪末):工业 3.0 也被称为数字革命,通过引入电子技术和 IT 系统实现制造的自动化,也就是说全面应用计算机技术进入自动化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在这一阶段,随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机器人、ICT在线测试仪等电子设备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的出现,计算机被运用到了生产制造流程中,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此外,这个时代还标志着互联网应用的崛起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开始,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创新浪潮。

工业 4.0(21 世纪):工业 4.0 将网络物理系统、物联网 (IoT)、人工智能 (AI)、大数据分析和其他前沿技术整合到生产制造流程中,从而将数字革命扩展到了新高度。这一阶段侧重于互联互通、实时数据交换和智能决策,开创了生产自动化、高效化和定制化的新时代。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代表着商品生产和制造的范式跃迁,利用日益先进的技术推动各行业提高效率、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科技领航工业 4.0 时代

如图 2 所示,工业 4.0 标志着制造业进入了产业革命的新阶段,其特点是将尖端数字技术无缝集成到生产流程中。工业 4.0 技术改变了制造业的格局,显著提高了效率和生产力,并推动了创新。它强调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和增材制造等关键技术的重要作用,并深入探讨了它们对工业的深远影响。

图 2:工业 4.0.png

2:工业 4.0

物联网将机器、系统和传感器连接起来,实现了在整个制造生态系统中实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通信。这种连接有助于进行预测性维护、减少宕机时间并优化生产流程。人工智能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海量数据,有助于做出更加智能的决策、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和加强质量控制。大数据分析利用数据的潜力来提供深入的洞察、推动战略决策并提高运营效率。

机器人技术通过自动执行重复性的工作任务提高了精度并加快了生产速度,从而彻底改变了制造业。协作机器人( Cobots )与人类操作员协同工作,提高了工厂产线的灵活性和生产效率。增材制造(又称 3D 打印)能够快速生产复杂的定制产品,减少材料浪费,缩短生产周期。

虽然工业 4.0 带来的裨益良多,但制造商在采用这些技术时也面临着挑战。将传统的生产制造系统与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相结合,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同时弥合劳动力队伍中的技能差距,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此外,要充分发挥工业 4.0 的潜力,还需要对技术和基础设施进行大举投资。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在工业 4.0 时代,制造业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随着企业不断采用和整合这些技术,整个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的融合,必将重新定义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为打造更智能、更灵活、更有弹性的工业格局铺平道路。

制造业采用工业 4.0技术的优势

在工业4.0时代,制造业相较于传统生产制造流程具有诸多优势。通过整合先进技术和以数据为驱动的系统,企业能够解锁新的业务增长点,并挖掘提高效率的机会。工业 4.0 在制造业中的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几点:

  • 提高运营效率和生产力:工业 4.0 使制造商能够通过生产自动化和实时数据分析来优化运营流程。智能设备和互联系统可简化生产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宕机时间、降低错误率并提高整体生产力。

  •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定制能力:工业 4.0 使制造商能够以更高的精度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在先进传感器、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企业能够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此外,工业 4.0 技术还为定制化生产提供了灵活性,可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偏好。

  • 优化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工业 4.0 能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操作的实时可视化和精确控制。通过在整个流程中集成物联网设备和数据分析能力,制造商可以追踪库存水平、监控设备性能并优化物流运营。这些功能可降低成本,加强库存管理,并缩短交货时间。

工业 4.0的典型用例和成功案例

通过利用先进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推动创新,工业 4.0 正在变革制造业。在这一部分,是德科技将着重探讨一些典型用例和成功案例,展示工业 4.0所带来的巨大变革。

智能工厂是践行工业 4.0 的典型案例。这些相互连接的数字化智能工厂通过使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并优化运营流程。通过整合机器、设备和系统,智能工厂可实现实时监控、预测性维护和高效的资源分配,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宕机时间并加强质量控制。

工业 4.0 技术的应用遍及各行各业。例如,在汽车行业中,制造商正在部署车联网技术,让车辆与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能够进行相互通信,从而提高驾驶安全和交通效率。在医疗保健领域,工业 4.0技术正在改变医疗设备的生产制造,推动个性化医疗保健解决方案的开发,并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实世界中,企业拥抱工业 4.0 并取得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一家领先的电子产品制造商采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来简化其生产线,从而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另一家公司采用了物联网传感器和分析技术来降低能源消耗,从而节省了大量成本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工业 4.0 带来的可持续发展机遇

在工业 4.0 时代,将这些先进技术整合到生产制造流程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利用物联网设备,制造商可以收集有关能源消耗、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的实时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制造商可以锁定能耗高的领域,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利用率对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工业 4.0 技术使得制造商能够实时监控能源使用情况、优化设备性能并寻找出潜在的节能机会。通过实施智能控制和预测性维护,制造商可以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碳排放,并实现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减少资源浪费是工业 4.0 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制造商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材料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实时监控和预测分析使得制造商能够鉴别出资源利用率比较低下的环节,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优化原材料的使用,从而塑造更加可持续的生产制造流程。

此外,工业 4.0 还提倡循环经济原则,旨在通过资源的再利用、修复和回收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工业 4.0 技术使得制造商能够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对其进行跟踪和追溯,从而完善高效的逆向物流体系并加快循环经济实践的持续落地。

通过整合先进技术,制造商得以提高能效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降低整个生产制造流程对环境的影响。贯彻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制造商可以推动整个生产制造流程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塑造更加绿色的未来做出贡献。

结论

工业 4.0 技术正在重塑制造业格局,有助于提高效率、生产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采用这些技术,制造商能够更加灵活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满足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工业 4.0 的潜在优势远大于挑战,可为制造业带来一个更智能、更互联、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标志着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技术与人类创造力相融合的新时代,为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工业 4.0 与智能制造的融合正在开创一个以敏捷性、高效、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益为特征的生产制造新时代。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启迪并赋能创新者,助力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技术带入生活。作为一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我们提供先进的设计、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快地完成开发和部署,同时控制好风险。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我们与客户携手,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是德科技官网 www.keysight.com

围观 7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全新的 N7718C 光参考发射机可用于测试单通道传输速率为 200G 的光接收机,并支持研发人员对单通道速率高达400G 的光传输技术进行研究

是德科技(NYSE: KEYS )日前宣布推出 N7718C 光参考发射机。这款先进的解决方案是非常关键的测试工具,可用于测试单通道传输速率为200G的光接收机。

配图:是德科技N7718C 光参考发射机.png

是德科技N7718C 光参考发射机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给数据中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要求数据中心具备更高的数据吞吐量。由于整个市场对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持续激增,光收发机和光互连解决方案制造商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必须确保其产品和解决方案符合 IEEE 802.3dj 等新标准的要求。N7718C 在关键的时间节点横空出世,它为单通道数据传输速率超过 200Gbit/s 的光传输测试,提供了能够进行合规性验证并具备互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N7718C 光参考发射机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与M8050 系列比特误码率测试仪 (BERT) 搭配使用,这款发射机能够生成干净的压力信号,可用于测试单通道速率高达 120 GBd 的光接收机,为即将推出的 IEEE 802.3dj 标准的合规性测试提供重要支持。N7718C 光参考发射机用途广泛,能够生成包括 NRZ、PAM4、PAM6 和 PAM8 波形在内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 (IM/DD) 信号,与是德科技的M8199B 任意波形发生器 (AWG) 搭配使用,可支持研发人员对单通道速率高达400G 的光传输技术展开研究。

这款发射机中调制器的设计可与普通的驱动信号相互配合,并集成了自动偏置控制功能,能够简化操作并确保性能的一致性。此外,N7718C 可以提供灵活的光输入选项,包括内置的DFB 激光器,还兼容可调谐激光器,使其能够满足各种测试场景和波长的需要。

N7718C 是“是德科技N4917DJCA 光接收机压力测试解决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这套系统级解决方案中,N7718C光参考发射机可与 M8050A 比特误码率测试仪协同工作。它允许客户仿真传输速率为120 GBd 的光发射机,从而摆脱对稳定高质量发射机的依赖。这样,客户就能够在不同条件下对光接收机进行测试和验证,包括在添加噪声、抖动和干扰等各种不同的外部因素条件下的消光比及TDECQ测试。此外,该产品还支持不同波长间隔,包括 LR4、ER4 和 CWDM4,使其成为面向快速发展的高速光通信领域、广泛适用于各种应用的通用型发射机。

是德科技宽带与光子事业部总监 Armin Loeffler 表示:“N7718C的问世标志着光测试技术的重大进步。N7718C 参考发射机具有低半波驱动电压( Vpi)的特点,在许多应用场景中无需使用射频放大器即可工作,从而减少了抖动和噪声。此外,我们的自动偏置控制功能工作在正交点时无抖动,可确保信号中不会引入客户不需要的光谱成分。”

N7718C 光参考发射机现已上市。第一代产品配备了 1310 nm 内置DFB 激光器,支持 O 波段工作范围,之后是德科技将提供更多配置。

参考资料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启迪并赋能创新者,助力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技术带入生活。作为一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我们提供先进的设计、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快地完成开发和部署,同时控制好风险。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我们与客户携手,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是德科技官网 www.keysight.com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 Rack-Scale Ready FlexTwin™ 系统以多节点外形规格提供前所未有的计算密度,DLC 双 CPU 每个节点的功率高达 500W,前端节点接入和优化的网络 

Supermicro,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CI)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云、存储和 5G/边缘的整体 IT 解决方案提供商,宣布推出全新的 FlexTwin 系列系统,该系列旨在满足从事世界上最复杂和最苛刻计算任务的科学家、研究人员、政府和企业的需求。FlexTwin 灵活支持最新的 CPU、内存、存储、电源和冷却技术,专为支持金融服务、科学研究和复杂建模等要求苛刻的 HPC 工作负载而设计。得益于 Supermicro 的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 设计,这些系统针对每美元性能进行了成本优化,并且可以根据特定的 HPC 应用和客户要求进行定制。

FlexTwin

FlexTwin

"Supermicro 的 FlexTwin 服务器为机架级部署设定了新的性能密度标准,标准 48U 机架中最多有 96 个双处理器计算节点。" Supermicro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Charles Liang 表示,"在 Supermicro,我们能够提供完整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服务器、机架、网络、液体冷却组件和液体冷却塔,从而缩短了部署时间,从而提高了整个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可靠性,使客户能够更快地获得结果。 液体冷却解决方案可以去除多达 90% 的服务器产生的热量,从而节省了大量能源,并实现了更高的计算性能。"

有关 FlexTwin 系统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此处

这种新的多节点设计采用了 Supermicro 的模块化资源节约架构,该架构使用共享电源和关键组件的 DLC 来减少原材料的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效,并降低数据中心 PUE(电力使用效率)。新的 FlexTwin 架构包括一系列新的行业标准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性能,还可以增强大型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支持最新一代高频 CPU,最高可达 500W,DLC 可实现传统数据中心空气冷却无法实现的计算密度

  • 多供应商 CPU 支持,每个 CPU 多达 12 个内存通道

  • 可从前端访问的热插拔计算节点、I/O 端口和可选驱动器托架,以增强可维护性并简化冷通道的维护

  • 通过冗余电源和可热插拔的液体冷却泵增强了可靠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停机时间

  • 针对行内和机架内液冷部署进行了优化的整体机架级解决方案

为了支持大规模部署 FlexTwin 架构,Supermicro 提供机架级集成服务,用于设计、构建、验证和交付任何规模的完整解决方案,这要归功于行业领先的每月高达 5,000 个机架(包括 1,350 个液冷机架)的全球制造能力、广泛的机架级集成和测试设施以及一整套管理软件解决方案。

关于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upermicro(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CI)是应用优化整体 IT 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企业。Supermicro 成立于加州圣何塞并在该地运营,致力于为企业、云计算、AI 和 5G 电信/边缘 IT 基础设施提供创新,并争取抢先一步上市。我们是一家提供服务器、人工智能、存储、物联网、交换机系统、软件和支持服务的整体 IT 解决方案提供商。Supermicro 的主板、电源和机箱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推动了我们的研发和生产,为全球客户提供了从云端到边缘的下一代创新技术。我们的产品均在公司内部(包括美国、亚洲和荷兰)完成设计和制造,通过全球运营实现规模和效益,从而优化总体拥有成本 (TCO),并能够(通过绿色计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获奖无数的 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 通过我们灵活可重复使用的构建块,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可选系统产品系列,用于优化其确切的工作负载和应用。这些构建块支持全系列外形规格、处理器、内存、GPU、存储、网络、电源和冷却解决方案(空调、自然空气冷却或液体冷却)。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7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期间,以"加速F5G-A,共赢行业智能化"为主题的全光峰会成功举办。会上,华为围绕"三进三退"重磅发布了F5G-A(F5G Advanced)系列新品,加速行业智能化。

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陈帮华在会上指出,未来十年,是智能化的十年,光产业也迎来"三进三退"新机遇:面向家庭和园区网络的"光进铜退",走向全光万兆;面向电力交通等行业通信网的 "光进电退",加速SDH(同步数字体系)向fgOTN(细颗粒光传送网)演进;油气管线巡检、周界防护等场景人工现场作业升级为智能远程作业,视觉、光纤感知等融合感知技术推动的"光进人退"。

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陈帮华

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陈帮华

围绕"三进三退",华为持续打造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光进铜退",面向家庭网络场景,华为发布新款万兆Wi-Fi 7光终端华为星光EN8145,助力ISP从百兆到千兆升级,让用户畅享极致Wi-Fi体验和家庭存储高速接入。面向教室、办公室等园区场景,华为F5G全光园区2.0方案全新升级,推出业界首款高密超万兆光终端华为星光P884E,实现25Gbps覆盖;面向医院、酒店、教育网场景,发布W617E等四款华为星光系列Wi-Fi 7光终端及光网关,打造Wi-Fi 7数智园区新标配。

在"光进电退",面向电力、交通等行业通信网场景,华为发布业界首款端到端支持fgOTN标准的光传送系列产品组合OptiXtrans E6600/9600,为电力、交通等行业构建坚实可靠的通信网络。在智慧配用电场景,华为发布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HPLC双模方案,电表采集成功率达99.9%,300户的采集效率从15分钟提升到1分钟,助力电网"抄得稳""抄得快",加速电力数智化发展。

同时,华为将"光进电退"从广域网延伸至数据中心。面向超大规模智算集群,为了解决传统网络扩展难、光模块易失效导致可靠性降低等问题,华为发布数据中心全光交换机OptiXtrans DC808, 将全光交叉OXC技术引入数据中心网络,支持组网能力弹性扩展,免光模块、故障率降低20%,并支持从400G到1.6T速率无关的长期平滑演进。

在"光进人退",面向城市燃气检测场景,华为发布基于光谱感知技术的智能燃气泄漏检测产品OptiXsense ES100,相比传统方案精度提升40%,寿命提升50%,三年免换电池。产品在成都高新区已试用半年,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华为希望携手全球客户、伙伴,一起拥抱"三进三退"新机遇,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共赢智能时代!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7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挑战赛鼓励参与者设计能够“动”起来的项目

安富利旗下全球电子元器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分销商e络盟发起了Start a Movement动起来设计挑战赛,将选 20 名工程师构建包含运动组件的自选项目。20名挑战者获得由Analog Devices赞助的 TMC5272-EVAL 套件QSH4218 NEMA 17 步进电机和电源组件(PSU)让其项目“动” 起来。

该项目鼓励设计师在探索如何将运动组件融入项目中时,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可执行的示例任务包括但不限于:

  • 运动控制

  • 精准运动

  • 可穿戴设备

  • 个人便携式设备

  • 光学系统、镜头控制

  • 闭路电视、监控、会议系统的聚焦/变焦和平移/倾斜控制

  • 贴片和胰岛素泵

  • 移液器和液体处理

  • 小型打印和扫描设备

  • 实验室和办公自动化

  • 狭小空间的步进电机应用

  • 节能运动控制

e络盟产品营销和互动社区全球总监 Andreea Teodorescu 表示,运动功能’是日常生活中各种项目设计的关键功能。我们希望这次挑战赛能够激励我们的成员在未来的创作中融入更多自动化和运动组件,并引导他们设计出全新的高端作品。

申请截止日期为 10 25 日。一旦入选,参与者需要在 12 17 日之前完成他们的项目。为了具备完成挑战所需的资格,被选中的参与者必须在赛事网站上发布五篇关于其构建过程的博客文章或论坛帖子,以及一篇关于项目最终成果的项目文章。包含照片、视频和代码示例的帖子将获得更高的评价。

大奖得主将获得一辆 KELKART 27.5 英寸电动自行车、亚军得主将获得一辆 Fafrees 电动自行车,其他完成挑战赛的参赛者将获得一套 MultiComp Pro 万用表

了解Start a Movement动起来设计挑战赛以及参加挑战赛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community.element14.com/start-a-movement

新闻配图.jpg

关于e络盟

e络盟隶属于Farnell集团。Farnell是全球电子元器件以及工业系统设计、维护和维修产品与技术的分销商,专注快速与可靠交付。从原型研究与设计到生产,Farnell全天候为客户提供可靠的产品与专业服务。凭借逾80年行业经验、47个本地化网站以及3500多名员工的专业团队,Farnell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构建未来技术所需的各类组件。

Farnell在欧洲经营Farnell品牌,北美经营Newark品牌,亚太地区经营e络盟品牌。同时,Farnell还通过CPC公司直接向英国地区供货。

自2016年起,Farnell加入了全球技术分销商安富利公司(纳斯达克代码:AVT)。如今,双方的合作赋能Farnell支持客户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提供独特的分销服务、端到端交付和产品设计专业知识。

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farnell.comhttps://www.avnet.com

围观 7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7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湖南环球信士科技有限公司 (Global Messenger) “HQBG1202 ”野生动物追踪器采用了 Nordic nRF9160 SiP 的精确位置监测和蜂窝连接技术

湖南环球信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Global Messenger”)推出了一款野生动物追踪器,专供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国家公园使用。超轻型 “HQBG1202 ”重量仅为 2.2 克,可安装在重量小于 100 克的动物身上,因此适合跟踪较小的鸟类,而不会给它们造成负担。该设备通过 Nordic nRF9160 SiP 的蜂窝网络定位数据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三坐标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精确的位置跟踪。 

NOR305. Hunan Global Messenger HQBG1202.jpg

全面的数据收集

HQBG1202 可收集广泛的多维数据,包括纬度、经度、速度、加速度、海拔高度、精度水平稀释 (HDOP)、精度垂直稀释 (VDOP)、活动水平、体温和整体动态身体加速度 (ODBA)。HQBG1202 使用 nRF9160 SiP 功能强大的 64 MHz Arm® Cortex®-M33 处理器以及 1 MB 闪存和 256 KB RAM,每天可收集 1440 位数据和 12,000 组加速度数据。 

Global Messenger技术总监陈峥嵘说:“我们已经为全球300多个科研团队和管理单位提供了野生动物卫星跟踪设备、技术和数据支持。我们的努力已成功跟踪监测了2万多只动物个体,收集了8000多万个数据点。” 

利用 nRF9160 SiP 的多模 LTE-M/NB-IoT 调制解调器和集成射频前端 (RFFE),该设备可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端,然后科研机构可通过相应的网站、相关软件(用于 PC)或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访问这些数据。 

陈峥嵘表示:a“随着智能音频分析和语音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北欧公司的机器学习技术,我们在动物语言识别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为我们监测野生动物音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们的数据支持多种应用,包括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航空鸟类碰撞预警、人畜共患病检测以及栖息地环境保护和评估。” 

延长电池寿命

该设备由锂离子电池供电,可利用采集的太阳能充电。为了优化效率,它可根据当前电池电量动态调整数据采集频率。nRF9160 SiP 的超低功耗是该设备能够完全依靠太阳能运行的关键。SiP 支持 PSM 和 eDRX 两种省电模式。对于 LTE-M 和 NB-IoT,PSM 最低电流低至 2.7 µA,而在 eDRX 间隔为 655 秒的情况下,LTE-M 的平均电流为 6 µA,NB-IoT 为 9 µA。

“我们选择使用 Nordic SiP,主要是因为它体积小巧、设计轻便、功耗低。”陈峥嵘说。“令人印象深刻的内部资源和处理能力帮助我们消除了对额外处理器的需求。” 

陈峥嵘继续道:“我们使用 Nordic 的 nRF Connect SDK [软件开发工具包]开发了我们的应用程序。SDK 帮助我们缩短了整个产品开发周期,我们仅用三个月就实现了 HQBG1202 的小批量量产。” 

“此外,我们之所以决定与 Nordic 合作,还得益于他们全面的参考设计资料和出色的技术支持。”  

关于湖南环球信使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gm-tracking.com/

关于Nordic 半导体公司

Nordic 半导体公司是一家挪威无晶圆厂半导体企业,专业提供助力物联网(IoT)的无线通信技术。Nordic成立于1983年,在全球范围拥有超过1300名员工。Nordic 是 ANT+联盟、蓝牙技术联盟(SIG)、Thread Group、Zigbee联盟、Wi-Fi联盟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成员。借助低功耗蓝牙解决方案,Nordic开创了超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使我们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在技术范围方面,补充了ANT+、Thread和Zigbee技术,并于 2018 年推出了紧凑型低功耗LTE-M/NB-IoT蜂窝物联网解决方案,以扩大物联网的渗透率。2021年我们在产品组合中进一步补充了Wi-Fi技术。

我们向用户提供开发工具支持的领先无线技术,这些技术使得设计人员免受RF技术复杂性的影响,可让任何有想法的人能够创建基于 IoT 平台的创新产品。现今,我们屡获殊荣的、高性能且易于设计的低功耗蓝牙解决方案被世界各大领先品牌用于各种产品中,包括无线PC外设、游戏、运动和健身、手机配件、消费电子、玩具、医疗保健和自动化产品。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ordicsemi.com/About-us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7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