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I驱动的流程发现和智能平台的领先提供商epiplex.ai(前身为Epiance Software)欣然宣布任命Raghunath Subramanian先生为新的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

1.jpg

epiplex.ai首席执行官Raghunath Subramanian推动基于AI的企业解决方案(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作为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ghu先生将推动公司的战略愿景,即加速全球市场的收入增长、将epiplex.ai打造为领先的全球品牌、加强执行领导力、推动AI驱动的创新业务解决方案,并创造卓越的客户成功。

epiplex.ai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Rashmi表示:“Subramanian先生在构建利基行业产品和扩展全球业务方面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将技术专长和敏锐的商业头脑独特地融合在一起。随着公司开启雄心勃勃的增长阶段,将自身定位为AI驱动的流程智能和自动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他的领导标志着epiplex.ai发展的关键时刻。”

在加入epiplex.ai之前,Subramanian先生参与创立了智能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UiPath,先后担任该公司的印度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他还是多家初创公司的活跃投资者和董事会成员,专注于为企业、绿色能源、社交媒体、电动出行和娱乐领域开创AI驱动的解决方案。

Subramanian先生表示:“成为epiplex.ai首席执行官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机会,可以进一步巩固其二十多年来的强大创新传统,为全球100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增长时期,我期待着为AI驱动的新时代技术的进步做出贡献,进而迎来下一波面向全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在@actyv.ai 的经验为与 epiplex.ai 的强大协同效应铺平了道路,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AI的潜力。我们已准备好共同重新定义企业AI和超自动化的未来。我很高兴能够在全球市场推动增长并创造卓越价值!”

epiplex.ai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Rashmi Aiyappa和副董事长兼首席创新官Ravi Ramamurthy分享了他们对Subramanian先生带领公司达到新高度的能力的坚定信任。他们指出:“Raghu在扩展业务方面的专长、非凡的人性化领导技能、敏锐的商业头脑以及在执行增长战略方面久经考验的能力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帮助推动epiplex.ai实现其雄心勃勃的目标。”

关于epiplex.ai

epiplex.ai(前身为Epiance Software)是支持AI的流程发现和智能平台的领先提供商。该公司的AI驱动解决方案使企业能够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并实现数字化转型。凭借在流程捕获、任务挖掘和自动化领域的专长以及在超过45个垂直市场的数字化采用,epiplex.ai在Everest Group的2024年数字交互智能产品PEAK Matrix®️评估中被评为“主要竞争者”。epiplex.ai与世界各地的组织合作,以推动增长和成功。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917532786/zh-CN/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的数据保护功能巩固了NetApp作为全球最安全存储提供商的地位

智能数据基础设施公司NetApp® (NASDAQ: NTAP)宣布增强其网络弹性产品组合,以提升客户的安全性。借助这些新功能,NetApp作为全球最安全的存储提供商持续开展创新。

NetApp宣布全面推出其NetApp ONTAP® AI驱动型自主勒索软件保护(ARP/AI)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检测勒索软件威胁的准确率高达99%。客户可以使用ARP/AI监控异常工作负载活动,并在攻击的瞬间自动拍摄数据快照,以便能够以最准确的存储级别安全性更快地响应并从攻击中恢复。由于ARP/AI使用机器学习来识别威胁,因此NetApp将持续发布新模型,客户可以在ONTAP更新之外不间断地更新这些模型,以抵御最新的勒索软件变体并维持数据保护的最高标准。

该解决方案最近经过了SE Labs的测试和验证。SE Labs是一家独立拥有和运营的测试公司,致力于对安全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估。该公司向ARP/AI授予了AAA评级,以表彰其在模拟的真实操作环境中检测勒索软件的强大能力,其检测准确率可达到99%且没有误报。

NetApp还将发布BlueXP勒索软件保护服务的更新,以实现主动数据安全并优化保护和恢复。BlueXP现已与Splunk SIEM集成,通过为组织安全运营中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参考来简化和加速威胁响应。BlueXP勒索软件保护现利用AI驱动的数据分类功能来确保最敏感的数据得到最高级别的保护。BlueXP还具有新的用户和实体行为分析(UEBA)集成功能,除了ARP/AI提供的文件系统信号外,还可以通过用户行为识别恶意活动。

NetApp数据服务副总裁兼总经理Gagan Gulati表示:“NetApp致力于确保客户数据的安全。数据是企业的命脉,必须加以保护以免受来自组织内外的恶意行为者的侵害。数据存储系统是抵御网络安全事件的最后一道防线,NetApp以此为己任,提供全世界最安全的存储服务。”

IDC研究副总裁Phil Goodwin表示:“NetApp不仅致力于数据完整性,还致力于保持客户业务连续性,使其能够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恢复数据。安全性——特别是围绕勒索软件保护的安全性——在顶级企业领导者中的能见度一直在稳步提高,从而促使IT团队寻求采用‘安全设计’理念构建的技术。NetApp利用AI并通过其ARP/AI和数据分类功能直接在企业存储中增强安全性,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也成为NetApp的关键差异化优势。”

其他资源

关于NetApp

NetApp是一家智能数据基础设施公司,将统一数据存储、集成数据服务和CloudOps解决方案相结合,让充满颠覆变化的世界为每个客户带来机遇。NetApp创建无孤岛的基础设施,然后运用可观察性和人工智能来实现最佳的数据管理。作为唯一原生嵌入全球最大云中的企业级存储服务,我们的数据存储提供无缝的灵活性,我们的数据服务具有卓越的网络弹性、治理和应用程序敏捷性,为用户创造数据优势。我们的CloudOp解决方案通过可观察性和人工智能来持续优化性能和效率。无论数据类型、工作负载或环境如何,都可以通过NetApp改造数据基础架构以实现业务机遇。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netapp.com 或在 X 、 LinkedIn 、 Facebook 和 Instagram.

NETAPP、NETAPP徽标以及 www.netapp.com/TM 上列出的标记是NetApp, Inc.的商标。其他公司和产品名称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924259691/zh-CN/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英飞凌科技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首席工程师 林俊明

摘要

如今,Class D功率放大器在音频系统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在放大器启动或关闭时,以及在静音/取消静音切换期间,扬声器中经常会出现爆裂声或点击声。这些噪音可能会被听到,并使用户感到不适。在音频系统中静音功率放大器是避免在启动或关闭期间出现爆裂声的有效方法。此外,音频系统有时播放音乐,有时停止播放,这需要频繁地静音或取消静音放大器。因此,爆裂声是频繁静音和取消静音控制的关键问题。本文讨论了静音/取消静音过渡期间爆裂声的发生原因,并设计了相应的方法来抑制这些噪音。

简介

高效率和小尺寸的特点使Class D功率放大器非常适合用于高功率音频系统。图1是使用Class D功率放大器的典型音频系统。音频处理器将音频信号传送到功率放大器,同时它还可以控制功率放大器的启动和关闭。

图1:Class D功率放大器系统.jpg

图1:Class D功率放大器系统

Class D功率放大器输出与输入音频信号相对应的脉冲,A点和B点的脉冲由半桥开关产生。低通滤波器由电感和电容组成,为从这些高频脉冲中解调出的音频信号提供路径,解调后的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将电能转换为声能,然后被人的耳朵听到。如果用户在开始播放音乐或计划停止音乐时总是听到爆裂声或点击声,这将是非常糟糕的体验。

图2:Class D功率放大器原理图.jpg

图2:Class D功率放大器原理图

图2是典型的Class D功率放大器原理图。OP1、CAMP1、驱动器和功率级A构成单端功率放大器A,同样,OP2、CAMP2、驱动器和功率级B构成另一个单端功率放大器B,扬声器连接在功率放大器单端A和单端B之间。OP1和OP2根据输入和反馈生成相应的误差信号,误差信号与比较器中的锯齿波进行比较,并触发输出响应宽度脉冲,锯齿波以固定的载波频率运行,在每个载波周期内,脉冲的占空比与误差信号的幅度成正比,以上过程称为小信号调制。调制脉冲是进入驱动器设备的源逻辑信号,驱动器根据输入逻辑脉冲打开/关闭输出功率级,以完成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调制。低通滤波器从功率脉冲中解调音频信号,音频信号施加在SPKP和SPKN上。功率放大器可以通过静音禁用调制器和输出开关级,这意味着在静音阶段不会有任何瞬态阶跃信号施加在扬声器上,当然也不会有爆裂噪声。在音频系统开机或关机期间,所有电源轨都是不稳定的,让功率放大器在音频系统开机或关机前保持静音是避免更大爆裂噪声的必要措施。在电源轨供电稳定后,音频系统将让功率放大器从静音变为取消静音并准备播放音乐,不幸的是,如果功率放大器没有设计抑制方法,用户在那时仍会听到爆裂声或点击声。

预补偿方法

本章分析静音爆裂噪声的根本原因,然后演示如何使用预补偿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图3:理想条件下波形图.jpg

图3:理想条件下波形图

在音频系统开机并完成初始设置后,功率放大器的调制器和功率级应启用工作,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取消静音。图3是显示取消静音过程的波形图,假设所有条件都是理想的。根据波形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方程:

1727315886377.jpg

因此,扬声器端子SPKP和SPKN之间的电压水平相同,没有电压偏差导致电流流入扬声器的线圈,当然也不会有点击或爆裂噪声。现在我们来看实际的模拟电路:元件的公差、参考点的位置不同、驱动器的时间方案差异、PCB走线因素等。所有这些差异导致A点的PWM与B点的PWM不匹配,即使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启动也是如此。图4是功率放大器从静音到取消静音时的实际波形。调制器开始工作并将占空比从小调节到50%,这是功率放大器在启动阶段的循环阶段,PWM的目标是在功率放大器环路稳定后保持输出平均水平等于1/2VCC。

图 4 :实际波形.jpg

图 4 :实际波形

SPKP和SPKN是低通滤波器后的电压水平。由于A点的输出脉冲与B点的输出脉冲不匹配,SPKP将不等于SPKN,这会在扬声器端子之间产生容差电压,并驱动电流流入线圈,从而产生点击声或爆裂声。偏置电压幅度在环路稳定后将保持一定值,我们称这个偏移值为功率放大器的直流偏置电压,‘SPKN-SPKP’的波形显示了详细结果。直流偏置电压会在扬声器上造成功率损耗,当功率放大器静音时也会产生点击声或爆裂声,因为扬声器端子之间的偏置电压在从取消静音到静音时会从直流偏置电压变为0,这种过渡会使电流流入扬声器线圈,较大的直流偏置电压在静音时会导致更大的爆裂噪声。图5总结了扬声器在不同播放控制阶段的偏置电压。Vb是称为直流偏置电压的偏移电压。

图5:应用于扬声器的偏置电压.jpg

图5:应用于扬声器的偏置电压

预补偿旨在减少输出脉冲的不匹配并降低施加在扬声器上的偏置电压水平,最终减少从静音到取消静音或从取消静音到静音时的爆裂噪声。从图4中我们知道,功率放大器在5-6个周期调节后最终输出50%占空比的脉冲,此外,功率放大器的开关频率超过300kHz,而人类的听觉范围是20Hz-20kHz,因此由50%占空比脉冲产生的直流偏置电压Vb是导致爆裂噪声的主要能量源,SPKN-SPKP从0到Vb的跃变是点击声的根本原因。减少Vb将抑制爆裂噪声。Vb是在稳定调制阶段的固定值,它是单端A和单端B之间的不平衡,因此Vb是调制器的校正参数。

图6(1):预补偿原理图和波形图.jpg

图6(2):预补偿原理图和波形图.jpg

图6:预补偿原理图和波形图

图6 预补偿原理图中,微调电阻Rc1和Rc2用于预补偿,微调电阻调整比较器上的直流电平并减少单端A和单端B之间的调制不匹配。以下方程解释了预补偿的工作原理。

1)

1.jpg

方程1显示了没有预补偿的功率放大器。调整Rc1和Rc2的值使以下方程成立。

2)

2.jpg

然后

3)

3.jpg

在预补偿之前,Vb可能为正或负。例如,SPKN>SPKP,那么需要调整Vc1>Vc2直到减去Vb的值。

实验

图7:爆裂噪声测试平台.jpg

8.png

Power Amplifier

IRS2093 200W

Loudspeaker

KEF E301

V-Meter

Yokogawa N200

Sound meter

BSWA 308

图7:爆裂噪声测试平台

Figure 7 该平台用于爆裂噪声评估,V-Meter可以测量直流偏置电压,Sound meter可以测量来自扬声器的爆裂噪声的声压。静音按钮用于将功率放大器从静音切换到取消静音或从取消静音切换到静音,Sound meter的麦克风传感器与扬声器在同一条线上,Sound meter将测量扬声器的声压级。该平台设置在静音室中,然后分别进行有预补偿和无预补偿的测试,数据列在以下表格中。

Non-Pre-compensation (Mute Room SPL=20dB)

DC bias voltage:Vb

31mv

Muted to Unmuted

SPL=53dB

Unmuted to Muted

SPL=51dB

With Pre-compensation (Mute Room SPL=20dB)

DC   bias voltage: Vb

1.2mv

Muted   to Unmuted

SPL=28dB

Unmuted   to Muted

SPL=25dB

测试结果表明,预补偿可以减少直流偏置电压,同时预补偿方法可以在静音到取消静音的过渡过程中抑制爆裂噪声。

参考文献

[1] Glen M. Ballou Editor. Handbook for Sound Engineers

[2] Bob Metzler. Audio Measurement Handbook

[3] Jun Honda, IRS2093M Functional Description

[4] Jun Honda& Jonathan Adams, Class D Audio Amplifier Basics

[5] Walt Jung/ADI, Op Amp Applications Handbook

围观 8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且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AI正以惊人的速度改造并重塑着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它如同一股不可抵挡的潮流,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个角落。媒体行业在大型语言模型的影响下,也正在积极地作出改变。

AI凭借着在信息检索和内容整合上的优势,能够帮助简化大部分工作。在保证数据安全和内容原创性的基础上,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媒体在思考如何合理地利用AI来优化现有的工作流程,甚至还有一部分深谙技术的从业者,已经开始打造定制化的“AI媒体工作流程”。

这其中就包括迪普漫谈(Deepman Talk),自2021年在Bilibili发布第一支视频开始,迪普漫谈已经创作了近200条数码科技类视频,跨越科技热点评论和深度技术测试,以专业的视角不断探索科技领域的新动向。他们相信,探索AI的过程虽充满挑战,但只要越过从0到1的第一步,最终一定会有大不同。

1.jpg

点击查看闪迪用户分享系列小小桌面硬盘竟能扩展整套媒体工作流? @Deepman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zHQe9Ehs/?vd   

迪普漫谈通过近半年的实践,在开源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定制化的本地AI模型,不仅能满足内容产出的效率和原创性需求,还进一步强化了信息的保密性。但这样的模型存在不小的部署难点,因为团队中的大多成员没有足够的本地存储来安装动辄七八百GB的AI整合包,这个爱折腾的团队在尝试了多种部署方法后,最终选择直接将AI模型部署在闪迪备份小魔方桌面固态硬盘上,通过其高达8TB*的空间、1,000MB/s的顺序读取速度和900MB/s的顺序写入速度**来满足AI训练和推理所需的大量空间以及性能需求。

2.png

目前迪普漫谈团队借助AI,已经将整个媒体工作流程优化成收集提炼信息,素材整理,脚本图片生成,数字人生成,后期工具包以及KPI整理的六个步骤。

3.png

首先在收集提炼信息和素材整理环节,不同选题的原始素材文件大小常常突破上百GB,凭借人工无法直接使用。迪普漫谈利用闪迪备份小魔方的超大容量,存储下海量原始素材。而借助部署在闪迪备份小魔方本地的AI工具,这一部分内容素材可以被方便地精炼提取,最终生成仅有几百KB的关键信息,极大地缓解了团队在信息检索任务上的压力。而且在项目完成后这些原始素材也不用立刻删除,可以继续存储在小魔方作为“热数据池”,方便在日后需要的时候继续使用,避免重复工作。

4.png

在视频脚本以及图片这类AIGC具备独特优势的内容生成环节,迪普漫谈团队可以持续地将历史素材输入AI模型,实现定制化的模型训练,使得该模型所生成的内容能比公开的大语言模型更符合博主自身的内容风格。而且,得益于闪迪备份小魔方稳定运行的优势以及不俗的读写性能,迪普漫谈团队可以将闪迪备份小魔方接入团队的共享服务器中,并将AI工具开放端口到局域网中,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随意调用,不再需要额外单独部署模型,实现“存算分离”。

除了生成文案和图片,部分视频内容也可以由AI去完成,尤其是口播这类可以交给数字人工具去生成的画面,避免拖延视频拍摄周期的窘境。借助闪迪备份小魔方高达8TB*的超大容量,团队足够存下大量的原始素材作为模型训练基底,同时也可以一次性让AI工具生成多段视频内容更好地训练其准确响应内容输出指令的能力,保证生成视频的质量。

当然,AI工具在媒体工作流程中的作用远不止于此,而对所有行业来说,AI更是预示着潜在的机遇,虽然在尝试的过程中可能充满挑战,但正是由于无数像迪普漫谈这样的团队在不断尝试,才为AI的实际运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闪迪也将持续丰富多样化的数字存储产品组合,助力探索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与各领域工作流程的持续优化。

*1TB = 1万亿字节。用户可访问的实际容量可能偏低。

**对于传输速率而言,1 MB= 1百万字节。该数据根据内部测试得出,具体性能可能因主机设备、接口、使用条件和其他因素而异。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8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eledyne科技旗下公司、全球成像解决方案创新者Teledyne e2v宣布推出新型Optimom™ 5D一站式成像模块。新型成像模块采用最近发布的Topaz5D™图像传感器、紧凑型主板、标准连接器和预组装镜头。这个全面板级视觉扩展将全高清2D视觉与3D深度数据生成无缝集成。它在恶劣光线条件下表现出色,能够根据检测到的对比度提供3D物体或人员可视化。

1.png

Optimom 5D200万像素视觉与3D深度数据生成相结合

Teledyne e2vOptimom 5D成像模块具有创新的200万像素分辨率、2.5 µm全局快门像素图像传感器和独特的角度敏感像素。它是市面上首个以成本和2D传感器接近的方式提供这种新型3D视觉技术的模块。该模块具有紧凑的25 x 25mm像元尺寸和低功耗,包含一个快速镜头(45°水平视场),工作范围为40厘米至140厘米。深度数据处理可生成详细3D深度图,可以看透玻璃片或透明有机材料(例如有机玻璃或塑料瓶)。使用在主机处理器上运行的专用软件开发套件可以执行实时3D深度图处理。

Optimom 5D在不同的操作和照明条件下表现出色,适用于智能工厂和工业机器人(包括AMR)、物流和仓库自动化、反欺骗3D面部建模等应用。它与立体成像不同,避免了短距离的光学遮蔽。Optimom 5D还针对其工作范围进行了全面校准,确保最终用户可以轻松设置。

Teledyne e2v高级营销经理洛朗·阿珀塞尔表示:“Optimom 5D标志着在采用角敏感像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作为一站式3D视觉解决方案,它具有标准的MIPI-CSI2接口,无需额外校准。该模块以每秒30帧的速度实时提供清晰的2D全高清图像(单色或彩色)以及基于对比度的3D深度图,延迟极低。”

108日至10日在斯图加特机器视觉展览会观看连接到Nvidia® Jetson Nano™平台的Optimom 5D现场演示。请访问8 B10Teledyne展位或在线联系我们,获取有关产品功能和5D处理SDK定制选项的更多信息。

可应要求提供用于评估或开发的文档、样品和套件。

关于Teledyne e2v

Teledyne e2v创新引领医疗保健、生命科学、太空、运输、国防和安全以及工业市场的发展。Teledyne e2v的独特方法包括倾听客户的市场和应用挑战,并与他们合作提供创新标准、半定制或全定制成像解决方案,为他们的系统带来更高的价值。

如需获取更多信息,请访问imaging.teledyne-e2v.com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作为工业4.0的先驱与领航者,通快(TRUMPF)再次站在了技术创新的前沿,以卓越的高端机床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变革。9月24日,通快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示了多款适用于不同加工场景的高端机床设备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向世界描绘了机床和激光技术的未来。

首发新品,跑出效率革命新速度

本次工博会上,通快公司携其全球首发产品——TruLaser Tube 7000 fiber震撼登场。这款专为管材加工设计的高端激光切割机,凭借其卓越的切割精度、高效的加工速度以及灵活的自动化配置,为管材加工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同时,通快还带来了亚洲首发的TruMatic 5000高效激光冲裁加工单元,该机器可将冲裁与激光加工的所有优势结合起来:冲头将完成标准轮廓及成型加工,而激光讲切割出更加复杂的轮廓,用户可以在一台单独的机床上生产各种不同的零件,并完成富有挑战性的订单 — 让用户事半功倍。

AI赋能,书写产业转型新篇章

通快公司深知人工智能对于未来制造业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在AI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自2023年起就与JKU Linz机器学习研究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将最新的 AI算法应用于通快的金属加工流程和激光技术应用中。目前,通快已经为客户提供了一系列与 AI 相关的解决方案,有效帮助客户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成功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这种以AI为核心的技术布局,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更为全球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不止,绘制新质生产力新蓝图

作为中国工业4.0的发起公司之一,通快集团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且在中国深耕20多年,始终秉持“创新引领未来”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把最新技术带入中国市场,并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与中国市场深度结合,与中国汽车、新能源、消费电子、半导体、光伏、医疗器械和设备制造等行业伙伴共同成长。通快将拥抱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更多企业带来更高效、更优质的激光加工解决方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的繁荣和发展。

站在智能制造的新起点上,通快公司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前瞻的战略布局和不懈的创新精神,正引领着全球制造业向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未来,通快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机床解决方案和数字化服务产品,为全球制造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坚信,在通快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智能制造的宏伟蓝图必将变为现实,为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通快(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刚博士表示。

关于通快

通快是一家致力于高新技术发展的公司,专注于为机床和激光技术领域提供制造解决方案。公司通过提供咨询服务、平台产品和软件服务,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在柔性板材加工机床和工业激光器领域,通快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之一。

在2023/24财年,公司员工人数约18,550名,销售额约52亿欧元(初步数据)。通快集团拥有约90家公司,业务几乎遍及欧洲所有国家以及北美、南美和亚洲。公司在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波兰、捷克共和国、美国、墨西哥和中国都设有生产基地。

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rumpf.cn 或关注官方微信"通快"。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8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2024百度云智大会上,英特尔应邀出席并披露基于英特尔® 至强® 6处理器的新一代云实例即将在百度智能云上推出,分享双方在云数据中心、大模型软件服务与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实践与探索,并围绕为AI时代的产业发展和升级提供“芯”动力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云与行业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心销售部总经理梁雅莉指出,“为拥抱以AI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英特尔携手百度为云数据中心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持续优化软件,并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深耕。以多年合作为基础,未来双方将继续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打造多样化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1.jpg

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云与行业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心销售部总经理梁雅莉

AI时代,云数据中心以其卓越的算力、海量存储和高速网络连接,成为支撑AI应用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及智能分析的基础设施。而面对云数据中心对可扩展、灵活、高效且可靠的平台的需求,英特尔推出英特尔® 至强® 6处理器家族。该系列处理器凭借内置的英特尔® 高级矩阵扩展(英特尔® AMX)技术及专为英特尔CPU优化的大模型分布式推理引擎xFasterTransformer(xFT),能够满足多种数据精度、不同应用场景和多元扩展需求,兼具性能与能效优势。会上,英特尔亦预告将于明日正式发布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且基于该全新处理器的新一代云实例也将在百度智能云上推出,并带来不俗性能表现。此外,英特尔也携手百度合作开发DPU智能网络方案,通过提供专门的硬件加速和卸载功能,显著提升云数据中心的性能和效率,从而使数据中心能够满足AI时代日益增长的计算和网络需求。

与此同时,面对千行百业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客户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软硬件的紧密协同,打造兼具专业化和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其中,在降本增效已成为重中之重的当下,英特尔与百度在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上推出基于至强处理器的大模型推理服务,相对第三代至强处理器性能提升132%1,针对部分大模型场景为客户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而且,英特尔也持续通过OpenVINO工具套件助力百度飞桨(PaddlePaddle)深度学习框架的性能优化和推理加速。值得关注的是,英特尔亦携手行业伙伴创建企业AI开放平台(OPEA),以加速推动AI无处不在。

2.jpg

3.jpg

在打造灵活、高效基础设施的同时,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也是现阶段行业面临的挑战。秉承相同理念的英特尔和百度通力协作,持续探索新技术,推动冷板液冷和浸没式液冷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落地应用,而且也不断优化现有的整机柜液冷方案,并推动生态合作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以通过提升存量数据中心效能和打造全新高能效数据中心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助力绿色数据中心发展。

面对蕴藏巨大潜力的AI浪潮,英特尔在以“工程师”精神不断推动产品技术演进的同时,也持续携手百度推动创新产品技术在医疗、能源、交通等诸多行业的落地实践和应用加速。展望未来,双方也将深化合作,专注打造兼具性能与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实际需求,从而将AI技术的成果和价值真正带入千行百业。

注释:

1百度智能云截止至 2024 年 3 月的内部测试结果。测试配置 – 基准配置:英特尔® 至强® 铂金 8350C 处理器 @ 2.60 GHz,256 GB内存,CentOS Linux release 7.9;新配置:英特尔® 至强® 铂金 8563C 处理器 @ 2.60 GHz, 256 GB内存,CentOS Linux release 9.0。英特尔并不控制或审计第三方数据。请您审查该内容,咨询其他来源,并确认提及数据是否准确。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intel.cn/content/www/cn/zh/newsroom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8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日,英特尔在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以下简称PT展)上举办“英特尔‘智通未来’AI通讯与网络转型研讨会”。此次活动邀请了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两大运营商合作伙伴,深度探讨了英特尔网络与边缘AI技术如何驱动通信和网络转型,全方位展示了未来AI与网络融合的智慧蓝图。

英特尔中国网络与边缘事业部网络事业总经理阮伯超表示:“电信行业是英特尔重点投入的领域之一,我们致力于推动5G、云计算、边缘计算与AI的融合创新。随着5G的广泛建立并投入使用,中国电信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迎来万物互联、智能融合的新时代。在过去二十年中,英特尔致力于通过x86架构、NFV(网络功能虚拟化)、vRAN(虚拟无线接入网)等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运营商构建坚实的数字化底座。随着5G云化和AI技术的成熟,英特尔也在积极推动软件定义网络、云原生架构、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助力运营商实现云网融合和算力网络的智能化、自动化与可编排。我们与众多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共同探索5G-A、AI等新技术在电信市场的广泛应用场景,共同推动运营商市场不断向前发展,打造数字化发展的新篇章。”

1.jpg

网络智能化升级正当时:携手两大运营商,推动AI算力与电信网络深度融合

在英特尔“智通未来”AI通讯与网络转型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和中国电信研究院的合作伙伴,展示了英特尔技术如何助力电信运营商实现业务创新和性能提升。

中国移动云“天池”SDN,借助英特尔的IPU(基础设施处理器单元)技术,实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和资源优化。通过将网络流量管理和处理任务卸载到专用的硬件IPU上,“天池”SDN增强了数据处理能力,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显著缩短了网络的响应时间,从而为用户带来了更快的网络响应时间和更丰富的服务体验。

中国电信采用英特尔的CPU和AI算力卡,成功构建了算网合一的新型FTTR-B(Fiber to The Room-Business)高阶网关。这一创新解决方案融合了云、边缘计算、AI和安全技术,利用AI算力卡在网络边缘进行数据处理,大幅降低了延迟,成功实现了高速宽带解决方案的部署。集成的智能网关服务包括了先进的网络安全防护、业务流量管理,以及与云计算服务的无缝集成,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安全、灵活且高效的网络体验,为未来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未来智慧网络:从产品到平台,智能化架构引领业务模式创新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英特尔凭借其在硬件、软件和平台解决方案方面的深厚积累,为电信行业提供了一套标准化、通用性强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助力电信运营商加速转型,迎接5G-A时代的新挑战。

随着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及各种智能化应用的普及,电信行业对性能的需求不断提升,以支持5G网络的高速数据传输、低延迟通信和高密度连接。英特尔提供的高性能处理器解决方案,旨在满足电信运营商在数据处理、网络管理和服务交付方面的严苛要求。

英特尔® 至强® 6处理器(代号Sierra Forest)包含多达288个核心,非常适用于处理5G核心网工作负载,可以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核心网性能。通过利用英特尔最新能效核技术,运营商将节约更多能源和成本,将单机架性能提升2.7倍,为5G核心网工作负载提供业界领先的单机架性能。

英特尔® 至强® 6系统集成芯片(代号Granite Rapids-D)集成了英特尔® 至强® 6处理器的计算芯粒,以及针对边缘进行了优化的I/O芯粒,显著提升了该系统集成芯片的性能、能效和晶体管密度。该芯片配备了双通道100G以太网,强化了对边缘计算和网络密集型任务的处理能力,并引入了先进的媒体加速技术,提升了实时OTT、点播(VOD)和广播媒体视频的转码与分析性能,推动了媒体应用的创新。此外,芯片内建的英特尔® 快速辅助技术(英特尔® QAT)优化了网络和存储的性能,同时提高了能效。英特尔® vRAN Boost技术则有效降低了虚拟化RAN的能耗,为运营商带来更高的能效比。

在提升性能的同时,节能降耗仍然是网络运营商面临的典型挑战。通过利用英特尔®基础设施电源管理器软件(Intel® Infrastructure Power Manager, IPM),运行时CPU平均能耗节省提升30%,旨在通过优化电源管理来降低网络基础设施的能耗和总体拥有成本。利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内置遥测功能,在不影响吞吐量、时延和丢包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情况下,有效降低CPU功耗。

在推动网络智能化与虚拟化的进程中,英特尔在RAN(无线接入网)领域集成AI方面,展现了卓越的技术实力。FlexRAN™ 软件作为RAN智能化的基石,是英特尔面向5G网络推出的新一代技术平台。它不仅加快了开发速度,让用户能够迅速构建全面虚拟化的无线接入网,还提供了多样化的版本以满足不同阶段的开发和部署需求。此外,英特尔®vRAN AI开发套件提供了一系列AI开发流程优化工具,帮助运营商和开发人员针对vRAN用例来构建、训练、优化和部署AI模型,简化了开发者的工作流程,从而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旨在加速AI在RAN中的应用。

英特尔 5G-A 融合边缘计算平台解决方案是一套先进的技术栈,该平台利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 SPR EE 平台与英特尔锐炫™ GPU 构建融合 5G 网络以及行业 AI 应用的融合边缘计算平台。该平台内置英特尔® vRAN Boost vRAN 加速技术,因而无需使用外部加速器对 5G 网络负载进行加速,既降低了系统复杂性又减少了成本,同时通过对BIOS/OS/K8S 的整体性能优化和功能增强,显著提升了整个融合平台的实时性能,满足 5G 网络和行业 AI 应用的需求。该平台集成了满足商业要求的 Redcap、5G TSN、5G 定位能力、融合边缘网关、视频分析加速能力、以及多个网络 AI 参考模型,基于模块化设计,用户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构建满足自己行业的 5G-A + AI 平台。在本次 PT 展上,英特尔也携手华东师范大学,广东世炬网络公司联合发布了《基于英特尔架构的 5G-A精准定位解决方案白皮书》,详细介绍了通过 AI 技术进行高精度 5G 定位的解决方案。

通过与运营商的紧密合作和对创新技术的不断投入,英特尔正在帮助电信行业构建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网络。英特尔将继续与运营商及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推动电信行业的持续增长和繁荣。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1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 月 24 日——低功耗可编程器件的领先供应商莱迪思半导体公司(NASDAQ:LSCC)今日宣布,莱迪思Drive™解决方案集合在OFweek 2024中国国际汽车电子大会上荣获汽车行业创新技术奖。Lattice Drive能够加速先进、灵活的汽车系统设计和应用的开发,并针对嵌入式显示处理解决方案进行优化。

莱迪思中国销售副总裁王诚先生表示:“现代汽车配备了各种智能技术,对高质量、直观和安全功能的需求正不断增加。 Lattice Drive旨在帮助我们的客户利用低功耗、可扩展、灵活和安全的解决方案提供下一代车载体验,很荣幸我们的产品能够获得这一享有盛誉的奖项。”

莱迪思Drive解决方案集合提供全面的针对特定应用的解决方案,将参考平台和设计、演示、IP构建模块和FPGA设计工具相结合,加快汽车应用的开发和上市。有关Lattice Drive解决方案集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Lattice Drive页面。

关于莱迪思半导体

上海莱迪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全球低功耗FPGA的领先供应商,我们为不断增长的通信、计算、工业、汽车和消费市场客户提供从网络边缘到云端的各类解决方案。上海莱迪思自1993年设立上海研发中心至今已拥有成熟的研发团队,在上海、深圳、北京、西安和成都设有销售和技术支持办公室,我们的分销商遍及30多个省市,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可靠、专业的服务。我们的技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世界一流的技术支持,使我们的客户能够快速、轻松地开启创新之旅,创造一个智能、安全和互连的世界。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latticesemi.com/zh-CN您也可以通过领英微信微博优酷了解莱迪思的最新信息。

围观 1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8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25日至27日,全球技术集团科德宝携旗下三家业务集团——科德宝医疗集团、科德宝高性能材料集团和日本宝翎株式会社,亮相Medtec China 2024暨第十八届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此次参展,科德宝集团全面展示了在医疗器械、精密医用零部件以及前沿医疗材料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和技术实力,为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jpg

科德宝集团携旗下三家业务集团亮相Medtec China

把握医疗器械产业脉搏,以多元创新产品技术赋能行业发展

展会上,科德宝医疗集团展示了在微创手术、导管和手持等技术方面的综合设计制造实力,包括针对心血管、电生理及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创新微创解决方案,如脉冲消融导管、药物涂层球囊及调弯导管,以及应用于含电子封装智能治疗设备的导电硅胶复合材料和硅胶微成型技术。作为热塑性材料和硅树脂材料成型和挤出领域的优质合作伙伴,科德宝医疗集团还带来了中国工厂快速可靠的热塑性注射成型技术,推动医疗器械的多元化创新发展。

2.jpg

科德宝医疗集团展示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的多元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医疗器械厂商的创新合作伙伴,科德宝高性能材料集团深耕医疗护理领域超过30年,专注于设计和制造用于生产传统和先进的伤口敷料以及造口护理产品的基材,并于展会推出全新产品——高性能亲水聚氨酯泡沫,以丰富的设计选择,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该产品在不影响柔软度和产品美观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提高渗液管理能力的目标。多年来,科德宝高性能材料集团不断融合前沿科技与创新理念,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创新产品组合及其解决方案,如新型硅凝胶涂层泡沫、用于伤口敷料的可持续材料、水活性无纺布和新型层压复合材料等。

3.jpg

科德宝高性能材料集团以创新驱动发展,携新品亮相展台

科德宝集团旗下的日本宝翎株式会社则展示了用于经皮给药产品的可伸缩无纺布以及无纺布和膜复合产品。日本宝翎株式会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该领域产品的开发,专业生产可拉伸无纺布,提供高拉伸性、轻薄、柔软、不透胶体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一些代表产品已在美国 FDA 和中国 NMPA 注册了文件。

4.jpg

日本宝翎株式会社展示其可伸缩无纺布以及无纺布和膜复合产品

深耕医疗领域,加码本土化创新

在全球健康医疗产业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集高端制造业的前沿动力与医疗健康产业的未来愿景于一身,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科德宝已经在深圳建立了精密热塑性注塑成型的专业生产基地,100%专注于医疗器械及组件的洁净室生产。

科德宝将继续发挥全球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推出创新技术和产品,为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注入活力,助力绘制医疗健康领域美好蓝图。科德宝集团中国地区代表王嘉毓表示:“中国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此次参展,我们意在更清晰地洞察中国医疗市场的增长机遇,这将坚定我们推进本土化战略布局的信心。未来,科德宝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专注创新研发,携手更多上下游合作伙伴,量身定制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更多本土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赋能行业发展。”

关于科德宝集团

科德宝是一家全球化技术集团,通过前瞻性的创新活动长远造福于客户和社会。科德宝携手广大合作伙伴、客户及科研机构,为40个不同的细分市场和数千个应用领域共同开发前沿技术、卓越产品和服务,包括密封、振动控制部件、技术纺织品、过滤器、清洁技术和产品、特种化工产品、医疗产品以及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

持续创新,客户导向,多元化和团队精神是科德宝集团的基石。175年以来,追求卓越、值得信赖、主动和负责任的行为一直是科德宝努力践行的核心价值观。2023年,科德宝集团在全球 近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52,000名员工,销售额达到119亿欧元。

100多年来,科德宝集团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业务关系。2023年,集团在中国70 多个生产和销售基地拥有近7,200名员工(包括合资公司),销售额超过101.3亿元人民币(基于比例合并法计算)。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freudenberg.com.cn

关于科德宝医疗集团

科德宝医疗集团是专注于医疗和制药设备、管材及部件设计、开发和制造的创新合作伙伴。科德宝医疗集团在全球拥有11个制造工厂,共有2,800多名员工,可提供广泛的产品,从用于微创产品的复杂导管、海波管、特种针、球囊和涂层解决方案到精密模具部件和生物制药管材一应俱全。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freudenbergmedical.cn

关于科德宝高性能材料集团

科德宝高性能材料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创新型技术纺织品制造商,其产品应用于服装、汽车、建筑室内装饰、建筑材料、医疗护理、能源、滤材、鞋材和皮革制品以及特制品等广泛的市场和领域。 2023 年,公司营收超过 14 亿欧元,在全球 14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 32 个生产基地,员工总数超过5000 人。科德宝高性能材料集团十分重视社会和生态责任,将其作为业务成功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freudenberg-pm.com.cn

关于日本宝翎株式会社

日本宝翎株式会社成立于1960年,是无纺布行业的龙头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在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多家合并和股权子公司的企业集团。 日本宝翎集团已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汽车内饰业务,其生产基地靠近日本、中国、美国、泰国、墨西哥和德国的客户。 除了在电池隔膜、医疗和过滤器产品市场占据强势地位外,集团还在亚洲与科德宝高性能材料公司和科德宝过滤技术公司建立了合资企业。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8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